模块化课程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1

关键词:企业调研;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

在中职学校中,平面设计专业多数归属为计算机专业下的一个分支方向,专业课程体系偏向于软件操作类的学习,虽注重讲练结合,但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更欠缺对学生创意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对这些问题,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要想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勇于打破旧的格局,以为企业输出可用之才为最终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实行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

一、实行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模块化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实行模块化教学,有如下优点:

1.教学内容更加有的放矢

模块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标准上,与行业需要、行业考核标准结合更紧密,更加突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让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成为受行业内欢迎的人。

2.促使教师提高综合业务水平

过去,专业教师一般只对该专业内的两到三门课程比较熟悉,知识结构滞后,教师止步不前,学生得不到最新、最全面的技能提升。实行模块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内容体系,迫使教师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不断掌握新的技能。

3.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

原有的课程体系,科目繁多,各自为政,课时膨胀。如,PhotoShop软件的使用,在实用软件、图形设计和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三门课中都有涉及。采用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将重新构建,加强了同一结合点上相关科目的协调配合,课时分配将更加合理。

4.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模块化教学,教学任务更紧凑,知识体系更系统,便于学生理解,提高理论知识水平。课时集中,技能掌握更加牢固,提升了实践能力。

二、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及实践

1.平面设计专业企业调研

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需要建立在大量的有效性数据的支撑之上,而数据的来源则应是真实的企业调研。笔者历时三个月,以电话、电邮、走访等多种形式对宁波及杭州地区的一些广告公司、婚纱摄影机构、影视制作公司、装潢艺术公司、知名软件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等进行了调研,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专业人才需求大;

(2)学历和证书皆不重要,技能水平最看重;

(3)专业课程设置对接好,工作岗位种类多。

2.平面设计专业模块化课程新体系构建

前期的企业调研为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中职平面设计专业现状,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之上,构建出以“面向就业岗位”为特点的、精而专的模块化课程新体系。

表1 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

按模块组织教学内容,首先,要确定每个模块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式课程内容体系,取消章节限制,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各种类型的能力和素质专题,作为子模块。其次,每个子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根据模块知能体系的各个具体目标与内容而划分的小专题)或课题组成,从而使模块课程的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

表2 企业宣传类综合设计模块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新体系的构建,只是迈出了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第一步。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模块的性质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上强调“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操作边理解”的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双边教学法”,形成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彻底改变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要发展,模块化教学改革是必然,模块化课程体系也将会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娄华水.试论职教“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

[2]胡文玲.高职平面设计软件模块化教学新探[J].教育与职业,2012,1(714).

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2

关键词:模块化;课程体系;专业教学;基本学科能力;工程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当前,计算机领域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领域,相应的计算机专业教育也迅速扩展。现在计算机专业教育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包含了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的各个方面。客观地说,我国目前几乎没有一个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单纯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大部分的毕业生在产业界与应用部门就业。

因此,本文就如何在新时期更有效地培养具备基本工程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促使专业知识向工程能力、工程素质转化,提出依据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市场需求、职业教育和工程素质训练,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加强学生基本学科能力,促进学生工程素质的养成。

1基本学科能力与工程素质

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应该具备一些基本能力,包括交流、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基本能力、学科基本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现能力、团队能力等,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要强调的4个方面是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和系统分析、开发与应用能力。而工程素质的培养重点在强化后两种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其他诸多能力的培养。工程素质的内涵包括工程知识、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成本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符合法治社会要求的法律法规意识和自觉遵守各种工程技术标准与规范的意识;完成大工程所必须具备的全局观念、责任意识、团队精神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技巧;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的精神与善于开拓创新的能力;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与审美观主动适应不同工作岗位和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等。

工程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验、实习、综合训练(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以及课外活动等环节,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使学生具备上述知识、能力、意识及其修养所进行的培养活动。

2原有课程体系凸现的问题

原有的课程体系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多数学生缺乏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概念,感觉“什么都懂点但无法面对工作”,仿佛带着许多空白要求企业再培训,综合起来,主要表现如下:

(1) 学生学习趋向应试而非面向应用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没有将工程应用、职业教育的结合点在相应大纲、相应课程的教学目标、手段上明确,没有促使学生放弃从高考延续下来的应试学习习惯,学生没有意识到专业学习过程就是职业身份获取的过程而主动培养工程素质。

(2) 计算机专业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实验课程

现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如何参与构建实验环境和开发环境,如何在实验条件不充足时下提出相应的方案并完成相应实验任务缺乏指导,大多数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实验教学和实验方法,即使“成功”完成也不知其所以然。

(3) 计算机专业教育中教学缺乏整体性,实用性

目前在大多数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基本上就是相关的课程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不同课程教师间缺乏沟通,缺乏通过主题式的应用和开发案例来讲述知识点,也缺乏引导学生参与工程认证。同时,课程考核方式趋于简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需要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原有课程体系结合基本工程素质培养要求按模块进行规划,以形成结构合理、内容新颖、教学手段多样化、功能最优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3课程体系的模块化

为培养学生基本学科能力,对应相应系列课程,如基础理论系列、程序设计与算法系列、软件技术系列、硬件技术系列和实践系列。每类系列课程从时间安排,周期长短都不同,可根据具体目标相同的课程聚类成为相应的教学模块,并且要不断强化关键模块,实现学生能力逐层递增,即:理论基础模块(理解能力)、应用基础模块(实现能力)和设计基础模块(综合创新能力)。

新的课程体系要做到将各个教学环节按基本学科能力、素质培养的视角形成一个连续的模块化过程,具有整体性、连续性,能在这个过程里保质保量完成一个或多个工程案例的学习和训练,使得培养高素质、高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更加理想。

针对工程素质的要求要解决4个方面的问题:(1)各门实验课程模块要形成承上启下的体系,使学生“养成”实际应用项目的系统认识;(2)各门课程的理论模块和实验模块内容与社会需求和实际工作结合,将具体应用贯穿进去,改变学习枯燥的现状,激发学生积极性;(3)模块组合要能体现分层次教学目标定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4)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将实际工程案例源源不断地补充到理论教学模块中,也使得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效果更加理想。

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

(1) 实用性。以计算机专业职业取向作为参照,将模块的职业属性表现出来。

(2) 通用性。模块能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满足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需要。

(3) 弹性。应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4) 发展性。应注重知识更新。

(5) 与技能考核挂钩。在模块教学结束后,学生通过参加技能考核,可以获得一些如软考类的证书。

比如,针对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我们根据网络工程的特点,参考网络工程人才的职业需求和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要求,课程体系可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高级拓展课程四个层次进行构建,专业方向课分为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应用系统三大模块,如图1所示。

进一步细化课程体系内知识技能点,形成课程模块,如表1所示。

4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点和挑战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点主要如下:

(1) 模块化课程体系,直接将课程体系按模块与实际专业工作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是以验证知识为主;而要体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去理解实际工作或企业背景下知识点的应用,了解专业面临的实际需求,增强工程意识,也提高工程应用能力。

(2) 提高了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要求充分将应用领域的内容充实进来,并让学生能从理解到应用,再到综合设计,必然要求老师要充分做好模块教学的准备工作,并了解相关模块的教学情况。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3) 优化了课程内容。模块教学是课程建设建设的一次大变革,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加强了专业性。正确地解决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综合性的矛盾。

(4) 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节约了课时。采用模块教学,加强了同一结合点上相关科目的协调配合,避免了知识重复讲授。

(5) 强化了实验环节。课程模块的应用性,强调学生不仅是学习了知识而是能力上会做什么,让学习充满成就感,推动学生终身学习的激情。

实施课程模块化面临以下的困难和挑战:

(1) 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关注在课程模块中学生的表现。比如,如何参与学习过程,如何理解职业远景目标,如何改进相应的基本素质表现。

(2) 课程模块化对教学方法提出了要求,如何承上启下,与学生已经学习的模块接轨,为下一个模块铺路,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3) 不同模块间教师间的沟通,教师如何与企业、科研项目结合,充实课程模块的实践内容,保证教学中课程模块与时俱进。

5结束语

工程素质是大学生从业所必备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素质。在新时期下,对现有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改革,并在教学层次、实践方向、模块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索,更好地促进专业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范伟,黄贤英.大学计算机教育中的工程素质培养[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3).

[3] 陈道蓄. 通过计算机专业认证推动教学质量提高[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8).

[4] 黄贤英,范伟,王森. 以提升学生从业力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07(3).

Modular System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urses in Cultivation of Engineering Quality

FAN Wei, HUANG Xian-yi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0, China)

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移动通信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3-0113-03

1 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以职业活动为主线,对接移动通信产业,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特点,确立基站建设与维护、移动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客户服务三大核心就业岗位群;引入S.M.A.R.T人才培养模式,依据核心就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岗位认证,分析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人才培养的差异,确立课程内涵,构建“职业岗位与技能认证融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交织”的双衔接式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实施MIMPS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一系列真实的工作项目为任务,采用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推动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完成任务;以世界大学城为平台,建立网络化、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结合S.M.A.R.T评估系统有效利用课程考核评价结果。

2 S.M.A.R.T高职教育模式内涵

有别于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S.M.A.R.T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前移,根据职业目标科学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为在校学生创造出与企业相似的模拟职业环境,职业指导贯穿高职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职业学习。

S.M.A.R.T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流程图如图1所示。

第一步,职业定向,在学生入学时基于兴趣、职业倾向等自我评估测评因素与通信行业岗位资源信息进行匹配,明确自己初步的职业定向。

第二步,自我教育设计,包括学习系统的专业课程和岗前培训。自我教育设计阶段是S.M.A.R.T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重点,在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引入企业课程,借助企业的行业背景和专业知识技能,丰富专业教学资源。

第三步,职业决策,结合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情况及S.M.A.R.T评估系统的职业评估报告,明确自己最终的职业定位。

第四步,顶岗实习。根据职业决策结果,学生到企业中去进行顶岗实习,零距离体验真实的工作。

3 “职业岗位―技能认证融合,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交织”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依据S.M.A.R.T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以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例,构建“职业岗位―技能认证融合,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交织”的双衔接式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伴随着移动通信产业更新升级,结合移动通信产业“全程全网”的特点,移动通信产业职业岗位群主要有移动核心网建设与维护、基站建设与维护、移动核心网规划与优化、移动无线网规划与优化、移动客户服务、手机软件开发等。依托校企合作共同体,结合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和专业调研结果,校企双方对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进行深入剖析,确定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核心职业岗位群为基站建设与维护、移动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客户服务。根据三个核心就业岗位群的职业目标构建“职业岗位―技能认证融合,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交织”的双衔接式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职业岗位―技能认证融合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共同参与下,对接移动通信产业战略转型和4G技术的发展需求,基于岗位职业目标分析每一个核心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与专业技能,并按入职岗位、晋升岗位、高级岗位进行归类合并,利用校企合作共同体,融合与该职业岗位对应的初级、中级和高级的通信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和企业岗位认证,构建“职业岗位―技能认证融合”的模块化、层次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融合移动通信工程师(NC技能认证)、GSM/3G/4G网络优化工程师(NC技能认证)的初级、中级和高级技能认证点,构建移动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岗位的层次化专业课程模块,包含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GSM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3G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4G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融合移动通信工程师(NC技能认证)、电力机务员(行业技能认证)的初级、中级和高级技能认证点,构建基站建设与维护岗位的层次化专业课程模块,包含基站建设工程、GSM/3G/4G基站运行与维护、通信动力设备操作与维护、电信工程项目实施;融合电信营业员(行业技能认证)、电信业务员(行业技能认证)、移动终端维修员(行业认证)的初级、中级和高级技能认证点,构建移动客户服务岗位的层次化专业课程模块,包含电信业务应用与客户服务、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电信渠道营销、移动终端维修。

“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交织”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不仅要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也是为社会提供职业培训的主要场所。学历教育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提升,而职业培训又为学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职业培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都要以学历教育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基于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联系与差异,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高职学历教育专业课程不仅要体现职业性、应用性,还要体现高等性。借助于校企一体合作优势,将高职学历教育专业课程与企业职业培训课程内容交织,实现优势互补,构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交织”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将移动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客户服务两个职业岗位群的学历教育专业课程与职业培训课程进行“拆分交织”,将基站建设与维护职业岗位群的学历教育专业课程与职业培训课程进行“一对一交织”。

MIMPS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对于“职业岗位―技能认证融合,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交织”的双衔接式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嵌入企业的MIMPS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根据MIMPS教学法的六大步骤开展教学:课前评估教学方法选择研究型实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习心得。在“教学方法的选择”环节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和特征,采取形式多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GSM/3G/4G基站运行与维护等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GSM/3G/4G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终端维修等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电信渠道营销、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等课程采用现场教学法;在“研究型实训”环节以一系列真实的工作项目为实训任务,实施职业模拟教学。

课程考核与评价 课程考核与评价注重过程性考核,将考核的重点向实践技能掌握的整体性和专业能力的创新性等方面倾斜。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项目驱动安排考核评价的内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利用世界大学城收集并保存“任务单”,学生用“任务单”来申报自己的学习成绩(即学生自评),结合学生互评和教师考核点评,给出最终的课程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录入S.M.A.R.T评估系统,学生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学习反思,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调整学习计划,同时对职业定位进行适当纠正,合理选择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宋燕辉,陈霖.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模块组合、双轨联动”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

[2]童伟.MIMPS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和培养就业能力的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2).

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4

关键词: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综合化;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39-02

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在进行教育改革时须整体考虑、综合设计、逐步推进,其中课程体系改革无疑居于主导地位。我院近几年在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中,正在摸索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综合化模块课程体系,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为高职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就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一、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和模块化简介

(一)综合化

课程综合化也称为课程整合,或课程一体化,其思想的产生是以“通才教育”思想作为其理论支柱的,同时也是“通才教育”得以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但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对实用性知识的过分追求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以“通才模式”指导高等院校的课程综合化改革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课程综合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教育内容的创新。它将多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内容有机地整合,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应用性,构建融会贯通、相互协调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将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综合化,一些自然、社会、人文科学的知识,例如礼仪、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等学科得到整合,并且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体现整体的教育观念,课程综合化是造就人才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模块化

教学模块化是指将系统知识结构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各个知识点,在每个知识点与相对应能力目标之间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体系,即模块。每一个模块设置相对独立教学目标,即将这些知识点转化成与之相对应的明确的实用能力,而后再将每个模块的知识点之间衔接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合成完整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材选取和编写上,设置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式等环节,将比较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提炼成通俗易懂的法则,使单科教材纲目清晰、重点突出。强化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实训教学,大量补充导游、前厅、客房、餐饮、行政及营销和公关等方面实例的补充和对比,增加案例分析,突出了高职院校教学的实训和实例分析法的优秀,并适当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补充及合理搭建,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各科目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手段等都是有针对性的,形成了在灌输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以旅游英语课程为例,通过对内容的选取,以项目教学为指导,设置了六大教学模块,内容涵盖了基础英语、实用英语写作、沟通交流技巧、公关礼仪、旅游心理学等主要服务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紧密联系“教”与“学”。各模块均设置若干学习任务,各任务包括课堂导入、知识练习、情境模拟、能力拓展以及综合练习六个环节,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突出了高职教育的特色。旅游专业知识的串联及模拟使得学生清晰、明确的掌握了该方面的知识,加深了对服务技能的掌握,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这有效地拓展了教学内容,并使旅游教育朝着系统化方向发展。以往,高校旅游课程设置是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分类设置课程的,应该是以一种跨学科的方式组织各门学科,而不是按照一个等级结构来组织各门学科,这样有利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诸学科内部的相关性及完整性,从而使学生减少由于知识被人为的划分所造成的割裂与世界整体性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应对现代社会中日趋综合化的各种问题。

(一)高校传统的旅游课程体系的最大缺陷就是缺乏整体性,是由零散的内容组成的拼盘,而综合性课程体系则是融会了旅游学科发展、社会进步和学习者个性的诸多要求,使学习者接受结构化知识系统的训练,最终使自身的素质结构呈现整体性。

(二)在原来以旅游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中,旅游学科按照本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选择教学内容,而忽视了相邻学科之间、旅游学科与分支学科之间在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框架上的相似性问题,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基础理论会被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反复讲授的问题。这种从各自角度对同一部分内容的重复讲授,既浪费了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又因为各门课程各自为政,即使同一部分内容,也是各取所需,只从各学科自身的需要去对这些完整知识进行分解,很难让学生对这些学科的基本概念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旅游行业是服务性行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旅游管理专业更主要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资格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研究为主要目的,因此,把旅游教育中的教学和科研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以锻炼学生的自学和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是当前课程综合化改革的重点。

我国的旅游院校绝大多数是由其他专业、学科转轨而来,因而各校的课程各有偏重,课程设置十分混乱,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带有所附专业、学科的诸多痕迹,旅游特点不突出,偏于理论,缺乏应用性,并普遍存在重专业轻人文、重智力培养轻理论培养的问题,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操作能力偏差,职业道德观念薄弱。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我们试着对课程体系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如下改革。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趋势是与当今社会对管理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紧密相连的。现代企业和社会除了要求管理人士具有与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希望具有跨学科知识。旅游专业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旅游专业知识领域,这种发展趋势体现在了传统和当今的复合旅游业中。

(一)校企的合作

不同于传统大学中的学术训练,高职院校更注重的是职业性质的训练。因此,学生被当成客户,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的需求,知道他们从该专业中想得到什么。实际上,旅游管理教育塑造和提升的是人的整体思维能力和方法,而不是教人去做某一件很具体的事,如果不能正确取舍,独立判断,总是盲目跟随潮流,那就很难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旅游管理教育的理想模式。中国旅游教育真正走上繁荣,还需要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怀,所以走双赢的企校共建模式应是明智之举。我院领导积极主动的与海燕等各大旅行社及黄家葡萄园酒庄等相关企业进行了合作,一是可使教师积极参与旅游公司的运作,从而不断地用实践来充实教学,二是可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多的实践条件,三是可使实践专家和企业家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专家有理论优势,企业家有实践优势,专家和企业家共同讲学,可谓是旅游专业学生之幸。

(二)新课程体系的建立

学科式的课程体系虽然有利于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却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至于用人单位普遍感觉现在的毕业生知识面窄,实践能力不强,工作能力适应性差。实际上,学科间的交叉也是不同课程和教学内容之间的互相渗透,如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只讲理论,不讲工艺背景和应用,是很难培养学生解决烹饪工艺中提高食品营养价值能力的。因此,在旅游课程设计上应当合并甚至取消由多门教学科目组成的显性课程形式,将教学科目分为几个学习领域,将同一学习领域的内容统一组织排列,围绕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综合成教学模块,课程按知识领域组合形式出现,根据不同专业层次灵活安排。

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课程结构的划分

课程划分为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两类。选修课的开展保障了学生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而专业课包括基础知识和最新发展趋势,扩大了可供选择的知识范围。专业课分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出现了模块化教学、系统化教学,课程设置形式多样化,这样的改革能够使学生理解和初步熟悉一些主要的相关知识,学会获得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以及这些知识对他们个人的意义。核心课程的实施能够加强我们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样的整合为每个学生形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其打造了一个可供调节的知识平台。

考虑到旅游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目前旅游教育的现状,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八门课程较为合适,出了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之外,还应包括以下三大模块:一是旅游需求模块——旅游心理学;二是旅游过程管理模块——旅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等;三是旅游企业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旅行社管理等。除此之外,在选修课中也设置了一些旅游相关课程作为对专业课程的支撑,比如旅游文化学,人文地理、语言交际艺术、日语入门、中西方文化差异、食品营养与卫生等。

(二)课程内容及形式的改革

高职院校教育强调实用性,我国的旅游教育在课程设计上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应该开设不同形式的联合课程或综合科目课程,发展各科目之间的联合,综合贯通各学科知识。一是开设大型综合课,二是开设系列小型独立课,三是开设以学生主修专业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跨学科课程,四是开设研究报告课,主要请学科专家向学生做该学科独特的而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专题报告,五是开设专题活动课程。

(三)教研组的重组及教材的建设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学校的教师文理分家,以系、室建制把从事同一学科科研、教学的教师组织在一起,造成了单科独居的局面,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跨学科专业和课程的设计,各科教师各司其职,只关注本学科内部体系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额提高,极少估计学科之间教学内容的相互交叉、衔接和沟通,忽视学科之间综合作用的发挥,因此要推进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就必须淡化学科本位意识,重视对学生开展综合教育。我院人文管理系按专业划分了旅游管理专业教研室,该教研室包括了旅游专业(如旅游学、旅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等)任课教师,和公共课程(普通话、大学英语、法律基础等)专职教师。虽然当前我院的旅游专业已经将不同类别的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内容进行重组,但实际效果并不大,因为并未对原有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各方面进行深层次探索,只是对不同课程门类和课程内容的简单加减,这样的课程体系的改革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我们不能只注重本学科精益求精,对跨学科问题要多多关心和了解,这样知识才能更新,因此必须创造条件保障教师多参加各种旅游专业的会议、理论和实践研讨会、挂职实习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才能保障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形势发展的需要,选用教材必须具有超前性,因此我们大力鼓舞教师编写具有广泛性、科学性、先进性和代表性的教材,这是推动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陈国生.高校旅游课程综合化改革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经济与管理,2004.

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5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分层次;模块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085-04

0 引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要求,教育部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借鉴国际上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成功经验,对高等教育实施了重大改革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要求高等院校转变办学理念、拓新人才培养思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深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工程师后备军。

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中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我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是我国工程教育界多年努力的结果。

所谓的卓越工程师并不是说其专业知识很丰富,也不是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而在于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及自我获取知识、社会交往和组织管理能力[1]。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是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是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增强毕业生竞争力的重要议题。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实践,实现课程体系的模块化重构、课程内容的多样性整合、课程顺序的合理性调整,为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参考模式。

1 课程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前身是1982年创办的“交通运输管理”和1984年创办的“汽车运用工程”两个原交通部重点本科专业,1997年合并为交通运输专业。2008年被评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建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专业,2012年、2013年先后获批重庆市、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该专业所依托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历史悠久,行业特色鲜明,在道路运输规划、运输节能与污染控制、交通运输安全、载运工具运用、物流工程等领域优势突出,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交通运输工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山地城市交通畅通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为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办学30年来,交通运输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保持了道路运输的特色与优势。近年来,为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综合化、信息化、网络化、集约化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不断调整培养方案,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专业内涵向现代物流、综合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等方向延伸和拓展。

交通运输专业具有显著的工程特点,实践性强,与运输生产活动的联系十分紧密,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上强调专业技能、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以及运输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对交通运输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强调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年来,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执行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部分组成,除课内实践外,另配有实践环节,包括各类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从学分分布来看,公共基础课占44.17%,专业基础课占30.83%,专业课占8.33%,实践环节占16.67%。这样的课程体系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契合度较低,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明显偏少,而且公共基础课所占比例偏高、专业类课程设置方面也有不合理之处,见表1。

表1 课程体系中各部分学分所占比重

课程 学 学分 比

类型 时 理论 实践 例

公共 必修 1128 63.75 6.75 39.17%

基础 选修 144 9 0 5%

专业 必修 576 33.75 2.25 20%

基础 选修 312 15.5 4 10.83%

专 必修 64 4 0 2.22%

业 选修 176 9 2 6.11%

实践环节 必修 480 0 30 16.67%

合计 2880 135 45 100%

通过对先前课程体系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对其体系下培养的工程师或毕业生的实况、社会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力不强,工程素养不高,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等。进一步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尚存在很多的不合理之处,在此基础上,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并结合专业自身特点,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和重构。

2 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及内容

“卓越计划”的提出首先是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每门课程的知识内容体系要体现计划的要求,围绕创新能力培养的主线,树立工程教育服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观念[1]。深度研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提出背景、指导思想、主要目标,确定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识体系、实践体系,基于当前的课程体系,提出改革的具体内容。从学生应当具备的科学、工程和人文三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切入,紧跟就业市场和升学需求,在知识、能力、人格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课程体系改革中重视层次间、平台间、课程群间的衔接性、关联性和逻辑性,每部分有各自的教学目标,有着对“工程素养”共同目标的贡献度。

2.1 结构上实现分层次构建,形式上采用模块化 编排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一种能较好协调和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块的数量和大小没有约定俗成,尤其适用于有多个目标、多项功能要求的复杂课程体系构建[2]。在课程整合和教学内容调整中,突破原有课程体系的限制,以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贡献度为依据,形成基于平台和课程群的18门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打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形式,以工程素养培养为主线,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EC2000国际专业认证标准为参照,整合教学内容,整体优化课程设置,形成层次性、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3个层次”、“6个平台”、“4个课程模块”,实现工程实践环节占比超过35%。3个层次为基础课程、专业支柱课程、专业课程层次,层次间强调递进契合关系;6个平台为科学与工程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外语课程、运输基础课程、经管基础课程、物流工程课程平台,平台间优化结构,增强交叉知识传递;4个课程模块为汽车运用、运输工程、物流工程、交通信息模块,模块间搭建专业知识框架,形成综合适用效果,目的是突出道路运输特色,适应现代运输行业人才需求,培养学生宽广深入的交通运输专业理论与技能。汽车运用课程模块强调汽车原理及检测、维修等车辆技术管理知识和能力,针对运输低碳环保发展趋势,开设“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国家精品课程)、“交通运输环境污染与噪声”;运输工程课程模块与国际物流发展趋势接轨,从客货运输角度掌握道路运输的理论和能力,适应城市综合交通的发展趋势,将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租赁等纳入到城市公共交通的教学内容中来,开设“现代综合运输系统”、“公共运输服务与营运规划”;物流工程课程模块突出物流理念的更新和物流工程的发展,开设“物流运作管理”、“现代物流工程”等课程;交通信息课程模块注重培养与交通运输工程相关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知识和能力,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开设“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交通物联网”等课程,见图1。

2.2 内容上形成系统性整合,总体上体现区域性 特色

在课程内容调整上,加大整合力度。为了突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保证英语学习四年连续递进,将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缩减为1年,二年级开设“英语听说”和“跨文化交流”课程,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开阔国际视野;三年级开设“智能交通工程”双语课程,四年级开设“交通运输科技英语”课程,强化学生科技英语翻译应用能力。在专业课程教学、学术讲座、科技创新活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中,融入英语外文文献查询、翻译和交流等能力的培养,引进国际知名大学原版教材和课程资源,强化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现课程内容和教材选用上的国际化。为了加强课程改革,将核心课程重新调整整合:适应新形势下综合运输系统的发展趋势,将原有的“交通运输工程学”、“运输组织学”、“交通项目评估与管理”、“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运输政策与法规”的部分内容整合为“现代综合运输系统”课程;为了突出管理过程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特征,在“管理学”的课程中增加组织行为学的内容,并融入居民的出行行为分析,开设“管理与组织行为”;考虑学生在深造方面对应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专业的培养要求,开设“交通工程学”、“汽车运用工程”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为了强化实践创新,实践融入课程教学,原有的课程设计、实验、实习等对应到四个课程群,并在课程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穿插授课。增加实验室开放项目,增加学生企业实践教学比重,开设创新能力拓展项目,由学生根据“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追求实效”的原则自行安排。包括:各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科与专业竞赛、到企事业单位做实习生、当公益活动自愿者、专题社会调查、校外(含国外)高校知识进修等等。从学生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全面加强工程实践锻炼,形成“3+1”的人才培养形式,高度契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

为了体现区域性特色,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增大以重庆为代表的山地城市、西部地区的相关案例,力求增加课程的实用性,保持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融会贯通。如“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以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的恒通客车、长安汽车等大型汽车制造商生产实践活动为例,采用现场观摩、企业教师专题授课、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学生工程素养的提升;“公共运输服务与营运规划”将当前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运输服务均等化、多模式运输体系构建及协调合作等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并将重庆市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运营服务、效益评估、退出市场的整个过程展示给学生,力求阐释运输方式的适应性及公共运输服务的独特性等问题。

3 培养模式创新助力工程素养提升

3.1 校内培养强调学生参与

对于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工程知识密集的课程,应以课程涉及到的工程案例为教学背景,或结合工厂实际讲授,或在企业培训期间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强化[3]。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偏重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需要突出这两个方面。校内培养主要是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善创新”的总体要求,优化设置教学课程体系,采用知识、案例、实践、考核传递链完成培养方案的落实。课堂教学改变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手段,以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式,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激发起来,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创新、要求创新的意识。如“现代综合运输系统”及时地补充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学科的发展趋势,站在全球视野搜集工程案例,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对国际性问题开展研讨;“汽车构造与原理”将“汽车构造”与“汽车原理”两门课程内容整合,加强车辆结构及其运用检测方面的问题分析和探究,以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验教学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渠道、多方式演示设备、软件的功能原理和操作流程,以引导、讨论、自主的方式为主,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运输组织学”采用集中演示、分组实验、分项指导的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课程考核方面,逐步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重对调过来,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增加随机性考核环节,并以大作业的形式优化考试成绩结构,使得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低于40%,变注重考核结果为注重考核学习的过程,以更加真实地反映教学效果和学生习得。

3.2 校外培养加强联合指导

校外培养以工程实践为主,开设36周合计一年的各类工程实践项目,其中重庆市各类企业结合自身经营范围合计提供18周的实践项目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依托国内大型道路运输企业新国线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校外实训针对校内理论课程展开,对应设置机电工程、专业认知、汽车运用工程、运输设施设备、道路客货运输组织、交通枢纽与场站、物流系统等内容,覆盖交通运输专业的主体专业知识领域和技能要求。为了避免工程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因重视实践,而大幅减少理论的极端现象[4],学校与合作企业联合成立工程实践指导小组,共同制定实践项目教学目标及内容,结合具体实践项目开设理论课时,实行双导师制,工作计划细化到以“天”为单元的学习安排。校外培养阶段,通过在企业的生活、学习、实践等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等。

4 结束语

作为以道路运输为特色的交通运输国家特色专业,特别是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分层次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一种先试先行的探索。经过课程体系的优化,内容整合的课程比例达25%,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比例达43%,实践环节学分共增加3个,课程设计全部融入到校外综合实训中,使得学生校外实习时长达到36周。新课程体系以明晰的层次结构和多元的模块内容,凭借紧密的知识链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强化实践、培养能力的全新格局,不仅改革了课程结构,而且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幅整合,吸取了国内外先进教学改革理念,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引导教师转化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内涵提升的目的。新的课程体系属于创新式的搭建,还需要经过更多的时间检验和实践验证,今后需要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薛铜龙,王小林,巩琦.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3,(3):57-59.

[2]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6

(1.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 咸阳 712081;2.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 陕西 西安 710021)

摘要:依据职教师资师范性、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的培养目标,探讨了以多学科专业理论和系列化典型工作任务为基本模块的职教师资培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了实施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 :职教师资;专业课程;模块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73-03

作者简介:李体仁(1965—),男,陕西韩城人,硕士,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德国马格德堡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数控加工、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素质提高计划本科专业教师师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项目编号:VTNE008)

职教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是职教师资教育的基础。设计和优化职教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特别是专业课程体系,对于提高职教师资培养的质量尤为重要。

职教师资培养的目标

职教师资培养的目标是“师范性、学术性和职业性”。师范性是职教师资教育与普通师范教育的共性,没有了师范性,就不能称之为师范教育,基于此,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应该是教师教育的一种。学术性是职教师资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的共性。而职业性是职教师资培养的特性,没有了职业性,职教师资培养就失去了特色和优势。

职教师资培养与普通师范教育及一般专业院校教育之间的区别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作为将要成为技能型、实用型中职教师的职教师资,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有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劳动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在能力结构方面应掌握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职教师资的学术性、师范性和职业性缺一不可。

专业课程在职教师资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对职教师资学术性的要求,体现在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上;对职教师资职业性的要求,体现在对过程性知识的学习上,包括教师对职业活动的了解,对职业活动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等;对职教师资师范性的要求,是指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能力,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和评价能力,特别是专业课程的专业教学法的掌握。

在职教师资课程体系中,学术性、师范性和职业性三个方面主要通过三类课程实现,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社会科学及专业教育理论,并通过企业或商业部门和职业学校实习,获得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在短短的四年学习时间里,要让学生既掌握

专业理论基础,又加强实践技能锻炼,同时具备教师教育能力,对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而言,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任务,但三类课程合理的比例,有利于职教师资培养目标的实现。

我们可以对德国、日本、中国某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三类课程的比例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表2分别显示了日本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职业能力开发大学和德国弗伦斯堡大学职教师资培养专业的各类课程比例。借鉴德国、日本的课程,从职教师资培养的实践来看,专业课程是职教师资培养的核心,我们认为,三者的比例为0.5︰0.35︰0.15比较合适。

专业课程不仅仅是工程科学的知识加上技能操作,也不仅仅是适应中职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而提高实践技能课所占的比例,而是应该包括职业科学知识和行动能力以及对该职业及其专业劳动的熟知,具备与专业学科密切结合的相应的专业教学能力,是学术性、师范性和职业性三性融合的集中体现。

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职业学校学生所接受的每一种专业技能是某一学科和相互关联学科的知识的组合。每一个工作任务、专业技能背后都要求职教师资具有较强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科学理论、教学论知识。这些系统性的知识、理论和能力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学会的,如果职业学校教师没有相关学科知识积累和理论基础,就难以掌握。而且随着任务难度的提升,为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对教学者提出的要求会不断提高。职教师资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群体,其所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专门行业职业活动关系密切,不同于传统学科的专业,其学科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跨领域、跨学科的特点。

职教师资从事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职教师资的培养不同于工程技术人员、传统的师范教师、技能型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体现在适应职业学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托的教学。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需要根据学科、职业的特点,依据目标、整体结构、内容之相互关系,重构课程体系,统整课程内容,构建以多学科专业理论和系列化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的合理化、系统化、一体化专业课程模块体系,以实现职教师资培养目标,具体如图2所示。

专业课程模块体系由课程模块组成,分为必修模块、选修模块两部分。每一课程模块由两部分组成,多学科专业理论和系列化的典型工作任务如图3所示。

多学科专业理论学习涉及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旨在完成知识和技术的入门,系列化的典型工作任务呼应职业教育的特点,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课程模块之间存在着顺序和并行关系。顺序关系即课程的先后关系,先前阶段的学习是后继学习的基础,而后继学习又可以对先前学习进行强化、提高;并行关系体现了学科特点,课程模块之间相互影响。必修模块是基础,选修模块旨在发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具有明确的职业方向。

在专业课程模块体系下,专业课程的完整性、合理性、系统性得到体现,有利于专业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师范性、学术性和职业性的融合与统一。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模块体系

某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设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模块体系如表3所示。根据专业总体培养目标完成专业课程模块建设,每个模块都制定了各自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授课时数、授课方式。一个模块围绕着同一主题,涉及多门传统课程,融合了课堂教学、练习、研讨、实验、实习、任务、项目等不同的教学形式,充分突显了学生应用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每个模块都指定了模块负责人,统一协调模块内的教学。

以“制造技术”模块为例,该模块包括了传统的机床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加工编程技术、数控加工工艺、先进制造技术5门课程的内容,根据学科和职业要求,调整广度和深度,进行了重新组织,按照认识论的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形式融合了课堂教学、实验、技能训练、企业实践。围绕着培养目标,课程模块内容有机结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制造技术”课程模块教学内容和过程如表4所示。

课程模块将学科知识、职业能力与教学方法相结合,有利于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化,可使学生在自我控制和合作式的学习环境中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形式和途径等),提升专业能力。

专业课程实施的要求

职教师资培养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还需要把握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企业实践和教学实践经验等。对于职业学校教师具备的能力,高校教师也应该掌握。因此,专业课程的建设不仅体现在课程的构建上,而且也体现在培养职教师资的教师配置和要求上。

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比较,模块课程的结构比较复杂与特殊,采用传统的评价体系对其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矛盾和问题难以避免。需要系统收集资料,并判断教育活动在怎样的程度上可实现教育目标,教学评价主要集中在小组学习评价和多元评价方面。

以多学科专业理论和系列化典型工作任务构成的专业课程模块,体现了职教师资培养“师范性、学术性和职业性”的充分融合,符合职教师资培养的规律性、科学性及专业性,从设计思路、专业课程设置到实施要求上突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在适应本科专业师资培养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清连,张社字.职技高师的办学特色及其保障体系——首届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73.

[2]谢莉花.中德职教师资培养专业课程比较——以电气技术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0(6):93-96.

[3]宫照军.日本职教师资教育课程设置指向性研究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1(1).

[4]李霄鹏.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建构[J].职教论坛,2010(1):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