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风险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全过程风险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全过程风险管理范文1

(一)电力营销的内涵

所谓的电力营销,简单来说就是电力企业用电力资源或电力服务换取经济利益的过程,电力企业进行电力营销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保证企业可以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进行电力营销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电力营销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电力用户拖欠电费等,这些情况制约了电力营销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整个电力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制约作用。因此,一定要加强对电力营销全过程的管理,重点做好电费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从而促进电力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电力营销全过程的电费风险分析

虽然在电力营销全过程中的电费风险形式是单一的,但是造成电费风险的风险源却非常多,也就是说造成电费风险的因素非常多,主要包括电费安全风险、自动化系统风险、业务扩展风险以及现场服务风险等,对电力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电力企业一定要建立完备的电费风险管控体系,针对不同的风险源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加强对电力营销全过程的电费风险管理,从而提高电费风险管控的质量。

二、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策略

(一)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意识,掌握风险管理的方法

意识指导行动,因此,要想加强对电费风险的管理,就要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意识,认识到电费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价值,能否做好电力营销全过程的电费风险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发展质量,所以说电力企业一定要提高对电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牢固树立起电费风险管理的意识。另外,想要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水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电力企业一定要学习先进的电费风险管理方法和经验,并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电费风险管理方法。首先,电力企业一定要加强对电费风险事故进行控制,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从而减轻电费风险造成的损失。其次,对于有可能造成电费损失的因素进行控制,尽量缩小电费是损失范围。同时,要善于对电费风险损失进行转移,降低电费损失的额度。

(二)加强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建设,规范电费风险管理的行为

一方面,加强电费风险管理组织的建设。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将电费风险管理纳入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层面,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地位。其次,电力企业一定要成立专门的电力风险管理部门,为做好电费风险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最后,派遣专业的电力营销管理人员来负责电费风险管理工作,加强和电力企业各个有关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形成一个完善、科学的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加强电费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健全完善的电费风险管理制度是做好电费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电力企业电费风险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来制定可行性较高的管理制度,保障电费风险管理工作可以有序进行。另外,一定要注意制定管理细则,保障所有的管理工作都有章可循,防止出现管理工作流于表面的情况,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水平

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有利于提高电费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首先,电力企业应该适当增加信息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其次,积极利用先进的电费管理系统,以提高电费管理的质量,减少电费损失。最后,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

(四)加大对电费回收管控的力度,保证电力市场正常运行

提高对电费回收管控的力度是降低电费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可以保证电力市场正常运行。首先,电力企业已经进一步扩宽电费缴纳的途径,为用户缴费提供最大的方便,以减少拖欠电费的情况。其次,为了保证用电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即使这些企业存在拖欠电费的情况,有些地方政府仍然不允许供电企业对这些企业停止供电,这对供电企业实施电费风险管理工作就提出了一个较大的难题。针对这种情况,电力企业应该主动和政府进行沟通,向政府反映这些企业拖欠电费的情况,从而让政府介入,迫使这些企业补交拖欠的电费。最后,电力企业应该提高法律意识,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以保证电费回收,减少电费损失。

(五)实行电费内控责任制度,保证所有的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实行电费内控责任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费风险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电费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电费内控责任制度,将风险管理的责任进行细化,明确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管理人员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建立起权责统一的内控管理体系。其次,建立有效的业绩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对电费回收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根据考评的结果对电费回收人员采取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措施,从而提高电力回收人员的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提高电费回收率。

三、结语

全过程风险管理范文2

关键词:物流;金融;风险管理;全过程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经济的增长受到影响,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外贸出口型的企业,资金链断裂比较严重,加强银行、物流企业等合作,进行物流金融使得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要使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做好物流金融风险的识别、评估以及处理,更好地促进我国物流企业、金融业等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一、物流金融的风险识别

物流金融领域中,有很多风险因素,有些因素是相对独立的,有一些因素间是相互作用的,要科学的对物流金融风险进行评价,进而明确科学的风险评价标准。

1.融资企业的风险

当前,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他们更喜欢与自己了解的,并且彼此间存在长期合作关系的中小企业合作,将物流资金等服务提供给中小企业,之所以物流企业会这样做,主要是这种做法能够很好的避免物流风险的出现。评价物流企业信用等级时,主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运营能力,以此作为定性标准,评价标准主要分为三种,即优、中、差。若融资企业连续运营三年,其信誉等级被评为“优”,如果经营没有满一年,则被评为“差”,若融资企业处于“优”与“差”之间即为“中”。融资企业提供资产回报率,[1]物流企业结合融资企业的物流信息,明确出存货周转率。其次是融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将连续盈利能力作为定性标准,若企业连续三年持续盈利,则评为“优”,若企业连续经营三年中,少于两年盈利,则评为“差”,若连续三年经营中两年盈利,则评为“中”。第三是融资企业的偿还能力。将企业的稳定存货作为定性目标,若最近一年中,第三方物流存货的规模中,融资企业是稳定或者升高时即为“优”,或存货的规模浮动大,即为“差”,二者之间则是“中”。[2]最后是企业的信用。当前我国企业的资信评级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第三方物流企业无法通过比较少的成本获得融资企业的信用评定等级,只能将以前的合作记录作为参考,进而统计企业的履约率,将这一标准作为企业执行合同的重要标准。

2.建立物流金融风险指标系统

当前我国的银行政策比较稳定,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者承担着物流金融风险,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主要有融资企业以及抵押物自身两种,因此需要有完善的物流金融风险指标系统作为保障。

3.检查物流金融风险指标体系

尽管人们依据践过程中的相关经验和教训,对模型进行优化,进而形成物流金融风险指标体系,要使这一指标体系能够更具专业性,并且可靠,就需要做好对物流金融风险指标体系的检查检验工作。

二、物流金融的风险评估

物流风险的评估工作,其实就是在物流金融分先识别时,对风险因子完成量子化分析,物流金融风险评估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今后风险的处理。在物流金融风险评估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风险评估的模型

对风险评估模型建设时,网络层数、网络拟合度与节点数之间呈现出的是正比关系,要提高拟合度,虽然可以对网络层数进行增加,但是这会使得网络更加复杂,也使训练的时间增加。因此可以使用能够通过拥有一个隐含层的具有三层BP的神经网络,其主要的特点是BP算法,也就是梯度优化方法。[3]一般情况下在修正网络权值和阀值时,需要使用表现函数下降最快的方法进行。

2.获取风险样本数据信息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采集样本数据,建立物流金融风险样本数据收集表,使得物流金融风险评价模型能够顺利实现,并提高模型的可靠性。采集表中的数据徐亚尽可能详细具体,并且需要细致的划分风险样本的高、中、低风险。对于采集到的样本数据需要进行科学的整理,并录入,对风险样本数据进行汇总,从而构成完整的物流金融风险样本数据表。

其次需要对样本进行处理。物流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中涉及到很多定性以及定量标准,但是这两种标准中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与神经网络的数据输入需要不相适应,所以需要加强训练网络的收敛性。要预处理输入风险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归一化和模糊化处理的方法。

三、物流金融的风险处理

1.回避风险

在物流方案执行过程中,会存在潜在的风险,进而产生不利的后果,因此为了减少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可以选择风险比较小的方案,进而能够有效的回避风险,结合物流企业的自身实力采取有效的风险回避的方法,尽量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

2.预防风险

在防范风险时,需要找到潜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风险因素以及出现的几率得以减少,防止出现严重的损失。具体操作时,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强化自身的风险管理,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使其更具责任感,进一步优化物流企业的工作制度,避免出现财务风险,使得物流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3.承担风险

承担风险也是风险自留,在物流金融实践中,第三方物流一般都是被动的承担风险,业务开展前,物流方能够认识到融资方抵押物的风险,但是不能准确地预估风险,致使预防措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业务往来中,不管是何种业务都会存在风险,有了风险才会有收益,因此需要有效的承担风险,增加企业收益。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物流金融风险不断发展壮大,很多相关部门的研究以及投入水平也逐渐增多,能够更好地对金融危机进行应对处理,使得物流企业能够有很好的盈利能力和水平。相信未来,物流金融将会呈现出新的形态,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屈晓娟,张臻.因子分析视角下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的风险管理[J].物流技术,2014,05:163-165.

全过程风险管理范文3

关键词:风险管理;质量管理;轨道交通行业

中图分类号:F57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6-0168-02

在中国,全国60%以上的旅客周转量和70%以上的货运周转量依靠铁路运输实现,铁路运输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旅行需求、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工具。城市轨道交通更是以“低碳、环保、节能、高效”等特性成为了公共交通运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4年北京地铁年乘客量突破34亿人次,2016年4月29日,北京地铁单日客运量达1 269.43万人次。因此,作为完成交通运输任务的承载主体,轨道车辆的安全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要求,质量安全风险成为轨道车辆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最基本要求和必备条件,作为服务于大众的移动运输装备,每天数以亿万计的旅客乘坐高速动车组、普通铁路客车、地铁、轻轨、现代有轨电车等各种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轨道车辆是否安全,其质量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质量安全轨道交通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确保轨道车辆的运营稳定,保证广大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创造舒适、绿色出行环境,通过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覆盖轨道交通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体系,在轨道交通产品整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控制和运营维护等四个环节的有效管控,实现了轨道交通整机产品实现全过程、全要素的质量监控和可追溯性,从而有力地保证了产品质量和按期交付。

一、质量安全风险的界定

所谓质量安全风险,是指车辆运行中发生的可能危及旅客人身安全的行车事故或造成换车、停运、救援等导致车辆必须立即退出运营服务的重要性能故障,包括但不限于车辆重要受力部件的裂纹或断裂、车外安装部件脱落、转向架热轴、车辆火灾、车辆间分离以及牵引制动系统重大故障等。

质量安全是轨道交通车辆的生命线和基本属性,所谓以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的、覆盖产品实现全过程的质量管控模式,即在IRIS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系统整合整机产品实现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控制和售后运营四个环节,通过质量安全风险的识别、分析、改进的循环过程,综合运用RAMS、质量门―里程碑―控制点、FRACAS等多种方法,并在焊接、粘接等特殊过程,依照EN15085、DIN6701等国际通行标准进行管控,以达到保证整机产品质量满足要求,达到在线运营车辆安全稳定的最终目的。

二、轨道车辆质量安全风险点

根据轨道车辆的生产实际,其质量风险主要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资采购、运营维护等四个阶段出现,因此对质量安全风险项点的识别、分析与控制也主要在上述四个阶段进行。根据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控制特点,主要分为前提控制、过程控制、后果控制三类。

生产过程质量管控主要是通过控制点把每道工序进一步细化为关键控制点,然后根据细化的关键控制点的质量特性赋予监控等级,监控点一般分为四类:检查点(E点:Examnation point)、审核点(R点:Audit point)、停止点(H点:Hold point)和见证点(W点:the witness orders),根据质量风险的大小来决定控制点的分类(如下页表所示)。

在轨道交通产品的物资采购环节,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和采购产品质量管控两个环节,涉及了产品研发设计、现场工艺策划、生产制造、质量检验和运输交付等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其中包含与多个供应商间多个接口,其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都非常复杂。

综上,轨道交通产品的物资采购环节的主要风险有:一是新产品未经验证或验证不充分;二是首检中出现统计学中的第二类错误,未发现采购件存在的质量问题或其生产工艺存在的漏洞;三是供应商批量生产的产品与首检通过样件质量存在重大差异;四是批量生产时供应商未经批准私自更换关键零部件;五是供应商的产品结构变更未经设计部门批准等。

三、轨道车辆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一)树立以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的、覆盖产品实现全过程的质量管控模式的新理念

第一,推进以基于风险管理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通过覆盖产品实现全过程的质量体系,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的基本方针,解决质量保证和按期交货的问题。第二,树立按质量计划、业务流程进行质量管理的科学理念,克服不讲流程,只求进度,不具备条件就开工、没有检查完就进入下一道工序的不负责任的生产方式。第三,树立每一个环节都精心细致、讲求标准和方法的精益管理理念,克服了过去推着干、将就着干、凑合着干,有问题再说,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执行不到位的粗放式管理的陈旧落后模式。第四,树立以质量、以核心技术来赢得未来市场的蓝海战略的理念,克服红海战略中,以靠压低价格去与竞争对手较量的简单数量的拼杀观念。

把轨道车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管控和运营维护作为核心环节来攻克,在实际生产中,每一步都一丝不苟地严格按风险管理的要求进行精心操作,将风险管理的方式方法深入贯彻到每一个过程和每一名职工身上。

(二)基于L险管理的模式,以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实现全过程的质量管控

为了能够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评估风险,同步采取措施,实现质量持续改进,需要树立风险意识,形成以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的、覆盖产品实现全过程的质量管控模式,作为轨道车辆研发设计、生产过程、采购控制和运营维护的核心控制手段,完善组织保证、文件策划、体系运行、激励机制四方面的内容。

在项目执行中,依照产品实现过程中研发设计、采购与供应商管控、生产过程管控、运营维护管理等环节的不同特点,在每个环节的重要质量管控点和子过程,分别组织识别安全风险项点,并根据风险点的级别,通过不同等级的措施加以控制,并在项目节点进行全程的跟踪和验证,确保措施取得实效,所有风险点得以有效控制,从而实现了产品实现过程的全要素的有效管控,在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时,主要基于如下原则:

1.车辆安全运营主导原则。为满足轨道车辆“五防”(即防燃轴切轴、防配件脱落、防车辆火灾、防制动故障、防高压系统故障)和相关法规的要求,根据轨道车辆产品质量特性,结合生产的人、机、料、法、环、测等各要素,通过冗余设计和相关实验:整车试验包含启动加速试验、动力制动特性试验、惰性阻力试验、横向运行稳定性试验等验证产品设计结构和整机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传感器,对高速动车组各子系统实时监控,主要是温度、速度、加速度、压力、安全环路和自动保护,实现自监测、自诊断、自决策,保证轨道交通安全可靠运营(如下图所示)。

2.故障导向安全的原则。故障导向安全原则是铁路设计的最根本的安全原则,该原则是指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以特殊的方式做出反应并导向安全,具有导致减轻以至避免损失的功能,以确保行车安全。

按照故障导向安全原则,对过程进行三步骤分析:

第一步,潜在故障分析:运用隐患识别分析、FEMCA(故障模式、影响及失效性分析)。

如上图 轨道交通安全监控系统等工具,对可能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和对项目进度造成影响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设置不同等级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想点,并在设计、生产制造、测试、运营维护等环节进行全过程预管控。

第二步,产品故障分析:利用TRIZ和FTA等相关方法,收集有关产品故障数据,辨别危害类别、来源、严重度、频次和探测度,计算RPN,并给出改进方案和措施。

全过程风险管理范文4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国际工程承包;风险体系建设;风险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01

一、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全面风险管理是以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信息共享为前提条件的,当信息流无法实现快速和有效传递时,全面风险管理将很难实现。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业务区域遍布全球,更需要建立一套统一的、高效的信息系统,使企业能广泛、持续不断地收集与本企业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相关的内部、外部初始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对收集的初始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提炼、对比、分类、组合,形成风险信息数据库。具体包括ERP系统、OA系统、各种分析模型及软件、知识管理等信息系统。

二、全面风险管理内控系统的构建

内部控制作为全面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通过针对企业的各个主要业务流程设计和实施一系列政策、制度、规章和措施,对影响业务流程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内控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内控岗位授权制度、内控报告制度、内控批准制度、内控责任制度、内控审计检查制度、内控考核评价制度、重大风险预警制度、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和重要岗位的权力制衡制度。

对于国际工程企业,应以对海外机构和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为重点,建立健全对国际工程项目的管控体系,对项目的全流程进行梳理,从市场考察、投标、合同评审、决策、项目实施、过程控制到竣工审计等形成一套成熟的、完整的、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同时,找出关键控制点,设立内控程序加以控制。

三、全面风险管理流程

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由五个基本步骤组成,包括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国际工程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流程,与传统的、局部的、单向的风险管理相区别,将项目概念、开发和实施三个阶段视为一个复杂的、进化的过程,并在一系列战略目标下进行管理,随目标的调整而变化。在这样一种流动的、弹性的环境下,风险管理和其他项目管理活动是融为一体的,渗透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和每一项活动之中,并且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始终,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循环往复的管理与反馈过程(见下图)。

图 全面风险管理流程图

1.根据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横观国际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纵观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过程,将引起风险的极其复杂的失误分解成比较简单的、容易被认识的基本单元。从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出因素间的本质联系,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并分析他们引起投入产出的严重程度。

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的来源极为广泛,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项目管理的几大要素,可将国际工程承包风险分为工期风险、成本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等。引发这些风险的来源可分为技术风险、业务风险、业主风险、地区风险和其他风险,这些风险又由更具体的风险构成,如现场自然条件、施工复杂难度、合同管理水平、施工资源的获取、与业主监理和分包的合作、业主信誉和筹资能力、当地政治法律社会环境、外汇风险、税收风险等。

2.风险评估和分析

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测量,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大小和影响程度,以便采用不用的风险策略。风险分析是通过对风险分析工具、技术以及风险表现类别的掌握,对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时间、风险的影响和损失、风险可能性、风险级别以及风险的可控性加以分析。目前风险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决策树法、模糊分析法、影响图表法等。

针对评估分析出的不同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主要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和风险承担等。

四、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对风险的监视与控制。其目的是核对策略与措施的实际效果是否与预见相同;寻找机会改善和细化风险处理计划;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将来的决策更符合实际。风险的监控应是一个实时的、连续的过程。

经过上述风险管理流程的五个步骤在业务管理中不断地、周而复始地运用,将使国际工程承包的相关风险得到合理的、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把这个过程看作一个输入和输出的系统,风险信息输入这个系统后,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输出风险处置方法并监控结果,同时在整个过程中纠偏识差、不断改进,使风险控制系统保持持续的、有效的运转。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6-6.

[2]邱明亮.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税务筹划的案例探讨.2010-6.

全过程风险管理范文5

【关键词】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控制

在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电力营销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同时也应看到,在电力营销的全过程中电费的风险仍然存在并对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正常进行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人员在电力营销的全过程中应当对电费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电力营销的有序进行和电力企业运营风险的减小。

1 电力营销概述

我国电力企业在在进行电力营销时始终贯彻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经济的电力资源。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时,首先应当注重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持续性的调查、了解与分析,从而促进客户有效需求挖掘效率的提升并能更好地让顾客发现自身对于电力资源的理性需求,除此之外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时应当注重营销人员基本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升。通过对营销人员进行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效率并减少在营销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同时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时应当注重利用自身的规模效益,众所周知的是电力行业是一个规模行业,这既是说电力企业拥有越大的规模其生产成本也就越低。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时应当注重对这点进行开发与利用,通过适当的降价让利与规模营销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有效进行和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虽然我国电力企业市场化水平已经很高,并且电力营销手段也日益正规。但是也应看到电力企业电力营销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电费的风险就是影响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应当对电力营销中全过程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从而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有效进行。

2 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分析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电力企业外部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电力营销的市场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在提升电力企业营销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电力营销的电费风险。因此电力企业电力营销人员应当对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费风险有着明确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为电费风险的有效管理与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进行了分析。

2.1 电费风险分析方法

通常而言电力企业的电费风险大多是由于客户拒交电费或者偷电现象的发生,虽然风险的表现形式相对统一但是其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并且不同的客户产生电费风险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营销人员通常可以运用风险图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ISM模型分析法以及情景分析法等方法有效促进电费风险分析水平的快速提升。

2.2 电费风险构成因素

电力企业电力营销全过程的风险构成因素主要有管理因素、服务因素、系统因素等三方面因素。管理因素指的是电力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由于管理层营销方向的错误与营销方针的失误造成的风险。其主要表现为不能合理的抓住顾客的需求、营销方针毫无吸引力导致客户不愿埋单,从而促进电费收入的下降。服务因素主要是指电力营销人员在持续性的提供电力营销服务过程中没有提供令顾客满意的服务,从而导致顾客对电力企业映像与好感的下降,从而促使电力风险的发生。系统风险指的是电力营销过程中因为非服务管理因素,由于电力企业硬件设备如变电站出现的问题而给顾客带来困扰,从而使顾客对电力服务满意度下降而造成的电力营销的电费风险。

3 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的风险控制管理

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的风险控制管理是指电力企业营销人员在对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的风险进行分析后通过实践与经验总结提出的风险控制管理手段。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的风险控制管理对于提升电力营销的水平与效率,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都有重要的影响,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的风险控制管理进行了分析。

3.1 电费风险控制的基本策略

电力企业营销人员在电力营销全过程的电费风险的控制管理过程中应当具有整体性意识,并在基本营销策略的指导下更好地进行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的风险控制管理。例如电力企业电力营销人员可以从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出发,通过对企业电费风险的承受能力出发制定具有本公司特色的电费风险控制策略,从而更好的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3.2 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电力企业中也不例外。电力企业通过在日常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自从管理、服务扥两方面出发对电力企业全过程电费风险进行有效的减少。例如电力企业管理层通过对营销方针的偏差进行修复,可以有效地重新获得顾客的信赖。与此同时通过对电力营销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的提升电力企业营销人员的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减少顾客因不满而产生的拒付电费现象。

3.3 提升电力企业的设备质量,有效减少系统性风险

电力企业作为提供电力的企业,电力生产设备的效率对营销的顺利进行和电费的回收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电力企业在提升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等软实力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对电力设备的检测与维修并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及时处理,从而更好地配合电力营销的进行并在提升电力企业硬实力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减少电费风险。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营销也成为了每家电力企业的必修课。电力企业营销人员应当对电力营销的理论有着清晰的认识,并对电力企业营销全过程中的电费风险有着深刻的了解,同时对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的风险控制管理水平进行持续性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进行和我国电力企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霄雯.关于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控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3).

全过程风险管理范文6

【关键词】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经皮间隔的酒精消融术后患者;安全转运;风险管理

肥厚性心肌病(HCM)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发病率为1/500,我国约有100万人,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及室间隔不对称肥厚为特征,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HCM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1/4。HOCM目前尚无一种完美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仍然是基石。经皮间隔的酒精消融术(PTSMA)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手段,与心外肥厚心肌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的优势,容易被患者及医生接受。由于PTSMA术后存在Ⅲ°房室传导阻滞、AMI、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缺点,所以选择该种治疗方法要慎重,同时要加强术后护理。因此各个环节实行风险管理都很重要,而对术后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也相当重要。本院DSA室到心血管病房所需转运的时间为(13±2)min。为了确保患者转运过程的万无一失,应该认真考虑转运中的风险因素[1],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本科制定了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科于2009年6月—2012年2月共转运14例HOCM经皮间隔酒精消融术后患者,男10例,女4例;年龄35~51岁,平均42.1岁。

2管理措施

2.1转运前转运人员的准备(1)要对患者有深切的同情心、社会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掌握人际交流、沟通的技巧,让患者感受亲情的支持与温暖。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如转运的必要性、转运中的配合、转运中的风险等,使患者有安全感。(2)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以便与转运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对照,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主诉;(3)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交代患者术侧肢体制动;(4)检查静脉通道是否通畅,各连接是否紧密,并做好妥善固定;(5)必要时评估微量注射泵的用药情况,保证转运途中足够的备药。

2.2对转运人员的要求(1)必须具有高尚的医疗道德,具有急救意识和应变能力,沉着冷静、反应敏捷,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及急救护理相关的知识;(2)应熟悉病情,充分评估。由专科医师陪同,并做好充分急救。

2.3转运途中物品的准备(1)转运过程中需备好除颤器以备抢救用、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便于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2)为预防转运途中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携带不同的急救药品,如阿托品、多巴胺、利多卡因等;(3)转运床要有护栏,转运过程中拉起护栏,盖好盖被。

2.4转运中的监测(1)转运过程中心电、血压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2)密切观察神志、面色、胸痛、胸闷及心律失常等情况;(3)密切观察术侧肢体制动情况及伤口出血情况。

2.5转运中的协调管理(1)转运患者前,电话通知CCU病房、电梯班等部门,提前做好相关准备;(2)搬抬患者要平稳,拉好平车上的护栏。护士始终守护在患者身边,车速要平稳,勿紧急刹车和突然提速。(3)转运交接到CCU病房后,应与病房护士交代患者生命体征、术中情况、消融的室间隔动脉数量、消融后的室间隔厚度、术中酒精用量及用药情况,并观察患者神志、面色、术侧肢体制动情况及伤口出血情况。

3结果

本科于2009年6月—2012年2月共转运14例HOCM经皮间隔酒精消融术后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过程中,无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及家属满意。

4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4个阶段,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是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护理不安全事件的积极预防,这种积极而超前的风险管理比消极的事后处理更科学。由于PTSMA术后存在Ⅲ°房室传导阻滞、室间隔穿孔、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缺点,所以加强术后护理相当重要。实施有效护理风险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优质服务,确保患者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