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保密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保密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保密管理制度

网络保密管理制度范文1

1.1管理任务越来越重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在稳速向前发展,同时当前的保密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势。比如工具由传统的纸介质形式向声音信号、光信号和电子信号等多种形式方向发展,所以这种多途径的泄密介质进一步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同时,泄密人员也由传统的文件管理人员发展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人员、安装人员、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多环节人员,所以信息保密管理任务的难度越发艰巨。

1.2保密要求越来越高

近几年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增加了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的对象,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大,这些均对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常而言,信息化时代的保密技术除了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密码机等网络设备外,还包括视频干扰器和网络隔离卡等保密防范设备,甚至会涉及密码算法等专业,所以这对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保密管理人员需要在懂管理的基础上,熟知法律、网络和计算机知识。

1.3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我国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本身在安全保密方面的管理工作就存在缺陷,核心硬件设备和技术大都依靠进口,这就可能使计算机和网络中存在漏洞,增加了黑客和病毒等入侵的机率,所以当前的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2加强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策略

2.1宣传教育策略

当前我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情况,传统的保密管理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工作的要求,对当前的保密管理工作模式进行改进势在必行。而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保密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保密工作的水平。为了避免发生信息泄密的问题,就必须加强保密知识的宣传工作,切实提升保密管理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切实减少信息泄露事件的发生。保密工作的任务和形式也决定了保密宣传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对象,比如我国党和政府所制定的各种保密方针及法律法规等,均属于保密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另外,还要积极开展保密业务技能教育、保密警示教育及保密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升全体人员的保密意识和技能,特别要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保密干部等重要人员的培训。

2.2制度建设策略

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人员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及存储载体管理制度等几个主要方面。首先,在人员管理制度方面,要根据人员对国家秘密知晓的情况来合理划分成一般、重要和核心三个主要的类型,根据不同层次的人员采取针对性的保密管理措施,切实规范全体人员的权责,加强的安全防范。与此同时,要对全体人员进行上岗培训,以增强全体人员的保密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保密技能;还要加强对人员的处境管理及脱密期的管理,避免人员因素所造成的信息泄密问题。其次,针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存在的保密问题,需要制定完善的保密制度措施。比如,非网不可与网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彻底划分与非网络之间的界限,同时还要严格管理网络中的各种设备,切实杜绝计算机网络方面所引发的信息泄露问题。最后,针对存储载体所制定的管理制度,也需要详细区分和非存储载体二者的区别,所以必须要对于各种存储介质进行统一编号、严格管理。存储介质中的数据不可降低秘级使用,也不可随意复制相关信息,更不可在非计算机或公用互联网上使用,同时针对那些存储载体的销毁或报销,必须要专门人员来进行处理,避免被非法交易。另外,针对计算机也要制定专门的保护制度来使其免受外界不法分子或病毒的侵害。

2.3技术防护策略

技术防护方面的策略主要是针对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所制定的专门的防护策略,具体主要包括设备设施防护、网络技术防护、存储介质防护和电磁辐射技术防护等。设施防护是对网络设备的引进和管理工作,确保所用设备的规范性;网络技术防护则是通过身份鉴别、监事报警、加密措施或数字签名等网络加密技术来避免信息泄露问题的发生;存储介质技术防护是确保存储介质中的信息得到有效地加密防护;电磁辐射技术防护是通过配置视频干扰仪或建造电磁屏蔽室来减少或杜绝辐射信号被窃取。

3结语

网络保密管理制度范文2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深入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工作,确保工作得到有效落实,2020年5月18日,交通运输局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召开“县交通运输局网络安全执法检查工作专题部署会议”,要求全局上下充分认识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工作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股)室及全局党员、干部职工为成员的网络安全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同时强化交通运输行业领域各涉网运输企业的监督监管,畅通举报发现,进一步细化各部门工作措施,突出重点任务,确保工作实效。

二、成立机关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县交通运输局网络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日常工作事务。

三、高度重视防范

网络窃密是信息化条件下保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保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明确了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和人员,成立了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保密工作岗位负责制和“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到了保密工作机构、人员、职责、制度“四落实”

网络保密管理制度范文3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为做好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一是健全组织机构,确保领导到位。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专职人员具体抓的良好格局,为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建立健全各项保密工作制度,确保制度到位。建立健全了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明确了审查职责。近几年来,我局先后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保密责任制、人员管理制度、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责任人、信息审查员(计算机安全员)管理制度,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建立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制度。在《条例》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有关保密审查的职责分工、审查程序和责任追究办法,确保不发生泄密事件,做到以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确保保密工作顺利开展。

二、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保密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了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种学习;二是深入开展保密法制宣传教育。结合实际制定规划,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人员、保密干部的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通过学习教育增强保密干部的保密意识,提高了业务能力;三是对干部职工进行保密知识考试,进一步提高了我局保密干部队伍的业务水平,为做好我局保密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政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开展情况

1、严格实施《市林业局计算机网络信息保密管理制度》,加大保密审查力度。对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由相关工作人员确定并制作、更新,在起草公文和制作信息时,应当对文件内容是否公开提出拟定意见,对属于免于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说明具体理由,由工作人员审核并报单位分管领导审批。经审查,截止目前,我局在本单位的网站上向社会公开的信息,未发现信息。

网络保密管理制度范文4

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于各个方面,档案机构也运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建立档案目录中心、全文中心等档案信息搜索栏目,以便人们快捷又准确的查询所需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化已经成为档案机构工作的发展趋势。由于缺乏法律管制、管理人员缺乏保密意识以及网络环境不安全等因素,使得档案信息化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档案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成为档案机构十分重视的问题。

1.档案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

1.1档案信息化的概念

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信息利用计算机以数字符号的形式进行管理和保存[1]。也就是说,档案信息经过计算机中的软硬件对档案信息进行编辑处理,档案信息可以转变各种文本文件、网页信息、计算机图形、图像、视频等形式,利用磁带、移动硬盘、硬盘、光盘、网络硬盘、专用的存储卡等储存设备进行储存和管理的过程。

1.2档案信息化的特征

档案信息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2.1档案信息化以计算机设备为制作载体

档案信息化必须以计算机设备为载体,档案信息输出入、档案信息管理以及远程输送都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技术实现,所以,计算机设备是档案信息化的前提。

1.2.2档案信息形态和结构多样化

档案信息利用计算机设备中的各种软硬件将档案信息转变为各种文本文件、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形式,而档案信息储存格式也可以相互转变,如:PPT文件可以转为PDF储存格式,因此,档案信息的形态和结构变得多样化。

1.2.3档案信息化易控、易变和易失

档案信息是利用计算机中各种软硬件编辑文字以及处理成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形式。因此,档案信息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设备以及网络技术轻易改动,例如,档案信息用word软件制成的图表可以用Photoshop软件对图表进行修改。档案信息化的易控性、可变性就导致档案信息化具有易失性[2]。

2.档案信息化安全问题

档案信息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隐患:

2.1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针对信息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制度并不完善,而有些档案机构对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并不重视,采取的管理措施比较单一,机构内部管理工作人员信息安全意识淡薄,导致档案信息丢失、破坏和泄露。

2.2档案信息化储存易修改或丢失,难保存原始信息完整

由于档案信息数字化需要利用计算机设备完成,通过磁带、移动硬盘、硬盘、光盘、网络硬盘、专用的存储卡等载体进行储存,而这些储存设备对档案信息的复制、修改以及删除都是永久性且不留痕迹,导致档案信息难以完整保存原始性。此外,档案信息化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会影响档案信息的完整保存甚至泄露信息,档案储存设备管理不善也会导致档案信息的丢失或者无法读取信息。

2.3档案信息化在传输过程中易破坏和泄露

由于档案信息数字化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持,然而网络环境本身就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档案信息容易遭到网络中病毒、木马程序、黑客、垃圾邮件等因素的破坏和泄露,从而导致档案信息的丢失。

3.档案信息化安全问题应对策略

针对档案信息化安全问题提出以下几方面策略:

3.1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档案机构制定严格管理制度

国家要将现有的信息安全法不断的完善,保护档案信息安全。档案机构要重视并制定严格的档案信息的管理制度,从而减少档案信息丢失、破坏和泄露情况。

3.2档案机构注重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培养

加强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对档案信息的保密程度作出严格的鉴定并且保密,同时,管理人员也要是计算机技术人才,维护网络安全,防范网络中病毒、木马程序、黑客、垃圾邮件等不安全因素,从而保护档案信息的安全。

3.3档案信息在网络注意信息保密性

由于网络环境的不安全性,档案信息在网络公布要保证信息安全,就需要对的信息进行筛选,没有保密价值的档案信息可以在网上,涉及个人、单位、商业等重要保密信息只提供阅读目录,并采取访问权限、身份认证等保密措施进行保密,涉及国家秘密禁止,从而保证档案信息不被非法访问、篡改、丢失、泄露[3]。

网络保密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 电力企业 保密工作 问题 应对策略

在新形势下,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不同类型的办公软件被应用到电力企业中,极大地提高了其自动办公程度,提高了电力企业和外部合作的程度,办公效率大幅度提高。但在运营管理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电力企业保密工作开展中存在各种问题,必须通过不同途径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保密工作顺利开展,提高电力企业运营效益。

一、电力企业保密工作的问题

(一)电力企业硬件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在运营管理中,电力企业采购人员没有根据相关规定,购置性价比较高的硬件设施,对相关信息设备没有进行必要的技术检验,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过分关注硬件设施的价格,并没有意识到其保密性能高低的重要性,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在开展保密工作中,存在漏洞问题,重要的电力数据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电力工作人员保密意识薄弱,文件管理不规范化

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在运营管理中,部分企业管理者并没有将保密工作落到实处,流于形式,部分工作人员保密意识薄弱,觉得保密工作并不重要,不需要进行保密,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新的机会,窃取相关数据信息,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同时,在管理类文件中,电力企业管理者并没有根据各方面实际情况,优化完善已有的文件管理手段,导致文件管理不规范化,极易导致重要数据信息被泄露。

(三)网络运行维护力度较低

在运营过程中,部分电力企业还需要综合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结合自身运营情况,进一步加强维护力度,优化完善维护手段,加大对存储价值、计算机方面的管理力度,避免相关管理存在漏洞问题。同时,管理者没有根据计算机乃至网络保密管理具体情况,优化完善已有的管理制度,无法有效指导一系列相关管理工作,计算机信息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二、应对策略

(一)优化完善管理制度

在运营中,电力企业管理者必须根据自身特点、性质,结合相关规定,优化完善已有的管理制度,有效指导开展的各类业务活动,完善秘密事项管理程序,制定可行的责任制,层层划分,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使不同岗位岗位工作人员意识到其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电力企业管理者要从不同角度入手构建合理化的保密小组,根据小组成员各方面能力,分配相关的保密任务,做好日常一系列保密工作,有效防止“权、责、利”混淆,将保密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保密工作宣传力度,强化工作人员保密意识

电力企业管理者必须全方位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加大保密工作宣传力度,比如,保密方面、保密制度,促使工作人员全面、正确认识保密工作,逐渐意识到其重要性。在此过程中,电力企业管理者要采用多样化的宣传形式,比如,张贴海报、借助节假日宣传保密工作,可以定期给员工发放和保密工作相关的资料、杂志,正确认识保密工作。在日常管理中,电力企业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借助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对其进行再教育学习,学习保密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完善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具备扎实的保密理论,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保密意识,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认真做好各类保密工作。

(三)注重计算机与网络保密管理,做好重大会议与活动保密工作

在管理计算机与网络中,采购人员必须根据相关的管理要求,购置性价比较高的计算机以及网络设备,要具备较高的保密性能,相关人员要做好日常的保密管理,有效防止文件被不法分子窃取。电力企业要定期安排专业人员检查计算机、网络设备等,及时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使其处于高效运行中,具有较高的保密性能,要优化完善信息的上网查询功能,避免文件泄露。同时,电力企业要意识到重大会议以及活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要对参会人员进行必要的保密教育,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不能借助通讯设备等,向外传达文件信息,不能将通讯设备带入会场,登记之后才能进入会场,避免重要文件和资料丢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四)加强核心环节的保密力度

在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加强核心环节的保密力度,明确重要文件相关对象,在没有得到领导批准情况下,相关人员无法查阅文件,必须将其放在规定的位置,及时收回借阅者手中的文件,借阅者不能随意复制文件,避免事件被泄密,确保保密工作更加规范化。电力企业管理者要安排专业人员管理电力档案资料,避免存在安全问题,要根据各方面情况,结合主客观影响因素,健全已构建的档案管理制度,使其更加规范化、合理化。进入档案室的相关人员必须签好字,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应的记录,避免非相关人员进入档案室,单独包装秘密档案,装订保存,不得给偷盗者留下窃取的机会。此外,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具体要求,合理使用存储介质,加强文献复印室管理,不得随意复制文件,不得随意使用移动磁盘,避免密码文件信息被泄露,将其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确保电力企业一系列经济活动有序开展,降低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必须意识到保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加强内部保密人员培训管理,加大保密工作宣传力度,注重计算机与网络保密管理,优化完善已有的管理制度等,有效解决保密工作开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各方面信息更加准确、完整,提高其利用率。以此,降低运营成本的基础上,促使新时期电力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走上健康持续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为国网成都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吕旭芬,谭潇.我国电力信息保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03):244-245.

[2] 薛丽倩.新安全环境下电力施工企业保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6(18):115+123.

网络保密管理制度范文6

摘要:档案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保密工作带来全新课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和学习体会,对档案信息化条件的保密工作做了几点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保密工作;防范措施;管理制度

纵观当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档案管理工作在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推动下,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中,经历了蓬勃发展的四个阶段:最初的手工作业---档案管理自动化---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信息化。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开始并加大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将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信息化就是以室藏档案为依据,在不改变档案原来的内容信息的情况下,对档案本身的内容及档案的存在形式进行符合信息转变原则的改变,使档案信息社会化,实现档案资源共享。与传统的档案资料相比较,电子档案更便于保存、修改和查询,并且,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快速传递,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利用效率,降低档案管理成本。在很短的时间内,档案信息化所带来的提高利用率,节约成本、扩大档案的影响等益处便显现出来。但档案的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 随着国际互联网和许多局域网的广泛应用,在方便大众的同时,档案的保密工作是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所面临的新的课题。那么如何在信息化条件下既要做好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又能方便快捷的使用呢?本人就这一课题结合本职工作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大力加强档案保密工作的宣传力度

加强保密工作的宣传是能让档案使用者在使用档案的时候知晓档案法规,明确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界限等,要让每一位使用者懂得什么事情该做和什么事情不该做,通过对档案法制的深入学习与舆论宣传,强化保密意识,增强全员的保密法制观念,这样将大大减少失泄密的发生。

二、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应常抓不懈

档案管理人员本身既是档案资料的保管员,又是保密员和监督员,特殊地位和身份,使其具备了知密早、知密多、知密深的特点,对档案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所以,对档案管理人员保密意识的培养要要持之以恒,时刻警惕,常抓不懈,使其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使其对保密工作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深深地印在其思想和行动中,要时刻防止“无形”储存在头脑中秘密的泄露。要时时刻刻把保守档案信息的安全和秘密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三、加强档案资料的软、硬件建设,在网上建设起一道坚固无形的“保密墙”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远程查询利用成为了现实。与此同时电子信息通过网上泄露而造成是米现象越来越多,如何保障电子档案不被病毒侵入或黑客攻击等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加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软、硬件建设

电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所利用主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系统软件和网络等都应具有很高的安全保证、安全管理及安全防范措施。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只需考虑加强档案资料存放场送的适宜条件,在档案信息化的时代,档案的存储和利用是计算机来完成的,而计算机系统是由许多部分组成,每个小的失误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录入错误;密级不清、误删操作,人员软、硬件知识贫乏、硬件设备中的芯片和资料硬盘易被损坏,突然地断电、机房的建设不到位等等。

再者,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的破坏行为会以各种方式和途径攻击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软件和数据库以及硬件设备,从而造成电子文档的破坏或系统的瘫痪。所以经常安装最新的防病毒和黑客软件,关注网上最新技术的发展,把这方面的损失降到最低。

2.所需采用的防范措施

在采取的防范措施中,有许多单位为节约成本和开支,降低建设标准和所采取的防范措施,从而为档案的安全性带来隐患。

一是采用备份技术。电子文件的备份工作可以从硬件级备份、软件级备份、人工级备份三个层次入手,这种多层次的综合应用才能达到理想的备份目的。

二是运用“防火墙”技术。当今的防火墙产品正朝着数据安全与用户认证、防止病毒与黑客侵入等方向发展。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外部网络的连接处安装防火墙设备,能够根据会话信息、应用协议、访问用户、被访问者资源等进行访问控制规则设置,保证通过网络边界的会话层得到一定的控制。

三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发现网络入侵行为时通过报警、阻断等措施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提供保护。它的目的是通过对网络侵入者的检测,弥补防火墙等边界安全软件的不足,及时发现黑客攻击的迹象,避免病毒或黑客入侵内部网络系统。

四是网关病毒防御体系。当今病毒传播主要依赖于Internet网络进行广泛传播,因此我们需要将病毒防御体前移,建立网关病毒防御体系。对出入网络的数据信息进行查找杀毒,阻截来自Internet的文件病毒入侵网络内部,同时阻截来自Internet的黑客对应用服务器群的入侵和破坏;阻截来自Internet的病毒对终端操作系统的侵入;阻截病毒的互相传播,彻底将病毒阻隔在内部网络之外。

五是在存放电子档案场所加装监控系统。这样可有效的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场所,也可监督档案管理人员日常的档案保管工作。

四、加强档案信息化中的管理制度

除制定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上机操作查阅档案制度等制度外,为了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我们还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子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来加强管理。我们不仅要对电子文件制作者的职责严格规范,还要对利用者的利用行为实施有效的监控,以此避免某些非法操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