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学专业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学专业课程范文1
我国高师的课程设置大致分为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这三大板块。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在课程整体设置上大致相似,其中通识课程的学分大致占整体学分的30%,学科专业课程大致占47%,教师教育类课程占23%。日本的师范教育课程类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自选课程。其中专业课程又分为教师教育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这些不同类型的课程比例设置大致为1∶1∶1∶1。学生在完成最低的通识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同时,可以在全校范围内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自选课程。自选课程的选择,很好地利用了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既可以选本学院的课程也可以跨学院选择,不受自身所学专业的限制,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二、通识课程内容均衡,同时限定修读学分和修读领域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高师通识课程对培养教师具备多方面的文化修养和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我国高校中通识课程一般设置为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政治、计算机、大学外语和大学体育等课程。其中政治类课程和大学外语在通识课程中所占比例最大,两者的学分占通识课程整体的60%~70%。我国非常重视和强调政治课程,即“两课”。每一位中国大学生都要在公共基础课中履修大量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日本的通识课程除政治类课程之外,其余类别和我国相似,也都包括了信息技术、外语和体育。日本每一位新入学的大学生必须履修“学期初讨论会”这门课程,以懂得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能够顺利地做好中学学习与大学学习的衔接。另一必修课程是“信息教育I”。其他通识课程只限定了必选的领域范围,而不具体指定课程名称。不同于我国对政治类课程的重视,日本的通识课程中,只有对学生选修法律方面的课程做出了规定,如在信息教育类课程中学生可以选修“人权”方面的课程,仅要求社会科学专业方向的学生必修“日本宪法”课程,而对其他专业方向的学生不做要求。外语课的学分和总学时也远不及我国的多,但是学校开设了多门外语课程,鼓励学生在完成英语的基础学分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和了解其他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日本通识课程中有一半的学分要求履修的课程必须要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复合领域等各个领域的课程,并提出学生们应当“具备学习人类智慧所应有的知识和思考力”的学习目标。公共选修课只要求修够2个学分,可以在全校范围内的公共基础课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我国公共选修课覆盖面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语言、艺术、社会科学、计算机、体育等各个领域。学生虽然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但是选修课整体所占学分不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度。而且在修读方式上,也多是对修读学分有最低限制,而鲜有对修读领域做出要求。这样做的结果,学生们在通识课程的学习中可能很难均衡地了解到各个领域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升修养,得到综合发展。
三、学科专业课程高度融合,注重基础学科的学习
高师生物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另一类是生物学专业基础课程。以陕师大为例,非生物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了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普通物理学、普通物理学实验、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等。生物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包括动物学、动物学实验、植物学、植物学实验、遗传学、遗传学实验、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实验、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生态学、生态学实验、野外实习等。除此之外,各个院校根据自己的培养方案,亦有开设其特色专业课程,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不同专业的课程。而选修课的学分设置每个学校也不尽相同。我国六所部属师范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学分也是在三类课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尤其是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的非生物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共24学分,生物学科的67学分,共计91学分。日本大学的学科专业课程也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科学专业方向的学生必须共同履修的科学基础课,包括了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地理学四大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实验,以及相对应的各学科的教学法。另一类是生物学专业方向的学生需要履修的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与基础,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的基础性必备课程,是为了培养师范生的学科专业素养而设置的,是解决生物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在比较中我们发现,我国学科专业课程设置门类非常详细,在所有类别的课程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了近一半学分,不仅注重学科专业体系的完整性,同时也重视学科专业的纵深发展。相对而言,日本大学的学科专业课程,其课程门类和总课时量都较少,课程内容高度融合,注重科学类基础课程的学习。这与日本初中小学施行综合科学的教育体制相符。
四、教师教育课程门类丰富,内容全面
我国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均学时为38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23%。六所附属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门类都比较类似,都开设了教育理论课程,这是因为教育理论课程是培养师范生教育基本知识,基本精神和基本观念获得和形成的关键。除了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经典的教育理论课程以外,各师范院校也将现代教育技术设置为重要的教育基础课程。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信息化变革需求的创新人才。在整个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中原本仅有一门学科教学论,与之相比,现下的教育技能课程门类和比重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样的变化说明,现代教师教育在原有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培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培养。六所师范院校也都分别开设了教师教育方面的学校特色课程,涉及艺术修养、教师技能、研究方法和政策法规等不同方面。日本师范教育可供选修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还开设了教学实习、教师能力开发、教学设计入门、语言技术、语言理解基础、临床心理学I、临床心理学II、寿命心理学、发育心理学I、发育心理学II等。各为2学分。并且毕业设计与学科教学方法这两门共占12学分的重要课程,是放在学科专业课程分类中的。日本课程设置中有32学分的自选课程。而门类众多的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也为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
五、启示与思考
教育学专业课程范文2
关键词:高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
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或“理科通才”专业以来,至今,我国已有6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此专业。目前,大家对科学教育专业设置的必要性,综合理科教育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等等讨论较多 [1],也可以讲达成了共识。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反映到教育领域,要求学生形成系统的、整合的知识体系、综合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质,对跨世纪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师范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根据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计划,构建综合理科专业全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整合学科知识,更新教学内容,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这是综合理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主要任务。但具体如何构建,怎样整合?这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笔者通过对我系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结合国内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科学教育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了科学分析,对课程内容如何优化整合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科学教育专业经过几年的办学,各校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课程改革与实施尚处于初级阶段,在课程构建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全国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院校大都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该专业所在的院系等情况来设置课程,因而各院校所编制的教学计划具有显著的地方特点和所在院系学科背景的烙印 [2]。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主要内容基本上还是沿用原来分科时的教材,即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是分别来上的。由于课程安排缺乏整体性和教师之间缺乏相互沟通,特别是课程内容不联系原来其他学科课程的状况,造成相关课程部分内容重复,学生负担加重。所以“科学教育专业”离真正形成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型综合性学科还相距甚远。
以我系为例来具体分析,我系的科学教育专业采用“5+3”的教学模式,前五个学期上物理、化学、生物基础科学课,后三个学期进行分流教学。可选择物理、化学、生物三个专业,我系06级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如表1所示。从一至五学期的课程安排可知,仅专业理论课就占有984课时,其中数学用252课时、物理用260课时、化学用280课时、生物用192课时。再加上实验课以及未列入表中的公共课、选修课。这样造成该专业的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上课,自习时间太少,使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几乎没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际上,从课程内容上看,不同学科中有部分内容是相重复的。一至五学期的部分重复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物理与化学课之间)笔者总结在表2中,六至八学期因为分了专业所以重复的内容没有列出。另外,无机化学与原子物理课程也有不少内容是相重复的,因我系没有开设原子物理这门课,故重复内容也没有列在表中。
二、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优化整合的设想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体现横向拓宽、纵向理顺、加强基础、学科并重、突出特色和整体优化的思路 [3]。课程的安排顺序,以及课程与课程的关系应具有逻辑性。既要考虑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又要兼顾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关系,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2]。
1.课程安排顺序
根据以上原则,笔者认为课程的顺序应把物理学科的课程安排在前面几个学期上。因为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这些规律对无机界和有机界同样适用)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物理学构成所有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有了物理学的基础,再学习其他学科的内容既具有逻辑性又容易理解。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化学热力学是热力学在化学中的应用,要给出无机化学中的化学反应热、反应焓的概念,以及反应判据、反应限度,要用到热学中的热力学第一、二定律,焓、熵、自由能等概念。一般在《无机化学》的教材中,认为学生没有热力学的基础,只好补充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但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正如文献 [4]绪论中所讲,“热力学的方法论对大一学生太生疏,以往将这部分教学内容设置在教材的第一部分显得过早,多数学生有困难……”所以从逻辑关系上讲,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先上热学课程,再上无机化学课程,这样学生有了热力学的基础,再应用到化学中,理解起来又容易,又深入。而且还可减少无机化学课程的课时数。同理物理学科中的电磁学和光学的课程也是在化学课程之前上较好。按此设想的课程安排如表3所示。
2.课程内容及课程设置
为构建“科学教育专业”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型综合性课程体系,在适合于“科学教育专业”的教材还不完备的情况下,首先要在课程的设置和内容上从专业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出发进行整合,并由此积累经验,为教材的编写奠定基础。
课程与课程的内容既不要过多重复又要兼顾其他课程。如讲力学时,考虑到化学中要涉及到对称性的问题,关于对称性与守恒律及对称操作就一定要讨论。另外,因为我系“科学教育专业”不开设理论力学课程,所以有关有心力及三个宇宙速度最好能讲到。热学中自由能的概念要讨论的深入一些,最好能给出吉布斯函数,这样就能在无机化学中应用。有关晶体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力(化学建)、结合能的内容考虑到课程的完整性,在热学课程中还不能不讲,但要略讲,待无机化学课上从化学的角度再讨论。热学中重点看晶体的热学性质,结合能、升华热、最好再给出键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课程时,更容易联系起来。有关反应焓、化学熵、郝斯定律等化学方面的内容对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没必要在热学课上再讲了。光学中讲到偏振光时要联系有机物的旋光性,对光的吸收也可联系分析化学的内容。物理、化学课都要做实验,实验数据的处理也是都要涉及的内容,但也略有不同,物理实验要清楚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实验数据的图示法与图解法,分析化学实验更注重数据的统计处理。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力学实验和分析化学都各自用了6个课时,显然可以省去一些课时数。另外,数学课程内容也要从“科学教育专业”出发,注意与“物理学专业”的不同。要清楚数学是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表述的语言,论证问题的手段和计算的方法,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关键是要会应用数学来解决问题,既满足学科的需要又满足学生再深造(考研)的需要即可,应比物理专业的数学课程学得浅些。总之,若我们对所有课程内容都能做合理的优化整合,纵向理顺,则一定可做到课时少,而使学生收效大。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除了纵向理顺,还要横向拓宽。如我系在第五和第六学期开设的天文学基础、环境科学基础、科学、技术与社会专题、就是体现科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特征的科学课程。关键是课程内容的选取 [5]:(一)要注重为学生介绍各学科最新的科学发展动态。使学生能了解各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增进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重视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科学知识的能力,综合科学思维的能力,特别是对跨学科科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所以,最好能在第五学期或在分了专业的第六学期开设研究型或开放性的广泛科学课程,例如:生物、化学、物理科学概念在地球环境科学及社会和教育中的应用。而对有些人口与环境和资源短缺问题、环境污染、全球性环境等问题可通过学生的研究性课题自己学习。
受所从事专业的限制,和考虑到生物课程应在物理和化学课程后学生再学习,所以笔者只是对物理与化学课程的内容讨论较多,因而一定不够全面。实际上,不同学科或不同课程的教师要相互交流、学习,使各科教师对学生已学过的课程内容和后继将要学的课程内容心中有数,这样才可能真正做到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新型综合性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景志明,李道华.综合理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8).
[2]胡兴昌,罗小丰.科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研究.高等理科教育,2008(4).
[3]魏明,吉世印,邹祖莉.高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分析与构建.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9).
[4]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张婷,林长春.美国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评价.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作者单位:
教育学专业课程范文3
关键词: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确保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顺利落实,课程设置情况科学与否十分关键。自南师大首个小学教育专业开办以来,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课程设置也基本成型[1]。但根据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课程结构依然亟待调整,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也难以满足新时期对小学教师素质所提出的新要求[2],因此,必须结合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理性地分析所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与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促进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结合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国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并未制定统一的设置方案,因此,多由高校结合自身情况自主进行课程设置。本文以某高校为例,探讨了该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该校设立小学教育专业较早,目前该专业分别了设置了文、理两个方向,其课程设置在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课程设置情况
当前该校小学教育专业各课程一共2499个课时,学分一共141分。此外,教育见习两周修2学分,毕业论文共5学分,实习8周修8学分。根据课程类别而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必修、选修类,专业必修类、选修类课程四种。根据总课时情况,必修类一共2035个学时,学分一共115。而选修类464个学时,一共26学分。对于公共必修类课程而言,开设英语、政治、体育、计算机基础四门课程。教学大纲及要求与其他专业相同,而计算机基础第1学年开设,英语、体育为第一、二学年开设,政治课前三个学年均开设;对于专业必修课程而言,根据学科的不同也存在差异性,文科学时1208,理科学时共1210,学分数均为68;对于公共选修课而言,必选课程包括十个,任选课不同学期可供选择的课程不同,一共180个学时,10学分;而对于专业选修课而言,包括文、理、教等课程,共284个学时、16个学分。就课程内容而言,课程包括通识类、教育类、学科类三种类型。以文科课程而言,通识类课程共53个学分,如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必修课和统一要求的选修课;而教育类共32个学分;学科类共56个学分。
(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根据该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课程内容结构方面实现了通识类、学科类、教育类课程的有机结合,拓展了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实现了高教共性、师教个性、小教特性的有机融合,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课程内容方面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设置了中外教育史、管理学、教研方法等课程,课程内容自成体系,内容愈发充实,加上加强了教育类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现代教育知识,便于其更客观、理性地审视教育教学问题,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但应注意的是,该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仍存在很多问题:必修课多、选修课少。根据所开设课程体系,必修课占绝对性地位,选修课学分仅占总学分18.6%。这表明虽然该校小教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仍很小。为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需要提供条目分明的选修课,如此方可确保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需求及兴趣研修对应课程,促进其个性化发展。通识类课程结构不科学。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中,通识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该校课程结构中,虽然通识类课程比重不小,但除去英语、计算机、体育以外,其他均为马哲、毛概、法律等政治类课程,自然及人文科学课程未有充分体现。教育类课程缺乏应有的可行性、针对性。该校小教专业教育类课程多为分科或综合程度较低的课程,各课程教学过程中多关注课程内在逻辑,不关注理论提升,导致与小学教育的具体需求不一致。实践活动不足。该校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中,未充分考虑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虽然设置了教育见习、实习、论文等,但由于见习、实习时间短无法得到充分锻炼,不利于理论及时转化为实践。综合课程不完善。该校综合类课程仍然薄弱,为了顺应科技发展的要求与日趋多元化的问题,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必须增设综合类课程,如合科、融合课程等。
二、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策略
结合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必须明确课程设置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体现现代化教育理念,顺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体现新时期对新型教育的要求,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新型课程体系。
(一)课程模块的科学划分
总体而言,为了完善小教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进行模块划分。一方面,应结合小教专业所要体现的专业共性,完善包括综合素质、通修课程在内的通识类课程,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小教专业所应体现的师教个性,设置学科及教育专业双专业教育[3]。此外,应结合小教专业所应体现的小学特性,增强实践类活动,增设一系列完善的实践类课程。具体而言:对于公共必修课程而言,应结合传统政治、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对课时的比重、内容等进行适当调整,减少政治课时,并积极辅以丰富的隐形课程活动作为补充;对于英语课程而言,应增设专业英语,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词汇、阅读、外文资料评价等知识,增强课程的针对性,顺应小教专业要求。就计算机而言,应在精选内容方面增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一系列内容,提高学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施教水平。对于专业必修课程而言,为了顺应综合培养的要求,必须取消文理分科,统一进行设置,以满足综合培养与发展的需求。对于专业选修类课程而言,应在这类课程中体现文、理的差别。一方面,应增加此类课程的课时、学分比重,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另一方面,对现有课程科目进行调整,将文理专业选修课进行综合整理,确保专业发展的深度。此外,对于教育类选修课程而言,必须全面体现小学教育特点。4)对于公共选修课程而言,应转变传统的封闭式情况,充分发挥综合类高校的条件,结合各学科统一进行选修课组织,增加课时、学分的比重,将传统必选类转变为任选,便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业要求。此外,需要将多个模块进行整合划分,如分为素质教育、文修类、心理类、艺术类、专业类等。
(二)确保课程的贯彻、实施
课程设计与完善后,关键是贯彻和实施,如何将课程付诸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是重点,这也是实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就小教专业课程设置而言,除了需要明确课程结构的合理性,确保课程价值的实现、课程预期目标的实现以外,还需要在课程设置改革基础之上,突破传统课程实施方法,增强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与从师技能。具体而言,可从如下方面着手:提高课程管理水平。一方面,应注重设置专业的课程顾问,为学生的科学选课提供专业化指导。由于新课程体系提高了选修课比重,虽然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很多学生面对复杂的课程体系不知如何科学选课,致使课程目标、培养计划无法顺利实现。因此,需要设置课程顾问开展专业化选课指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随着专业层次的提升,必须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结合小教专业教学要求,掌握小学教学的要求与发展情况,加强理论思考、实践探索,同时,还应聘请优秀小学教师、教研人员来校授课、讲座等,提高学生对于基础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各学科教师应注重将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加以结合,积极优化教学方法、方式改革,充分利用讨论式、探究式、学导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注重授“点”不授“面”,为学生留出足够时间进行自主思考[4]。借助于探讨式、开放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启发、讨论、案例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丰富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应注重打破高校的“墙围”,带领学生深入小学开展教学观摩、研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教学能力,通过微格教学等方式开展模拟实践与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应注重将论文研究作为课程进行全面实施。通过论文的研究、撰写过程,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精神,使其掌握科研的正确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结束语
一言以概之,小学教育专业进入高校师范体系的时间仍然很短,无论各方面都仍处于探索时期,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小学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高校必须加快构建科学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了解“做学问”前必须学会"做人”,这样才能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实现由“教书匠”朝着“教育学家”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卢兵,王智秋,杨圣佐.构建北京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若干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11):392-395.
[2]戚万学,魏薇,路书红.高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3(06):233-238.
[3]纪国和.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协调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13,14(09):193-197,257.
教育学专业课程范文4
关键词:国考;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2011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及考试中心出版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大纲(试行)》。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这些文件的实施,明确了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意味着师范生拿教师资格证必须参加全国统一考试。2014年,安徽省也加入了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试点的行列。本文力求通过我校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分析
小学教育专业是指在高等院校设置的专门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为了规范办学,确保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教育部曾出台了《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明确了本专业课程设置由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等三部分组成。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教育实践包括教育观察、教育调查和教育实习等。各院校在参照国家指导方案的同时,又根据本省、本校实际编制了自己的课程方案,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小学教师。在师范生毕业即能拿到小学教师资格证的时代,各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基本上都是按照三个模块展开:通识课、专业课和教育理论课。随着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的全面执行,各院校必须认真研究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标准,围绕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相关模块进行课程改革。目前,小学教师国家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块。笔试有《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其中《综合素质》考试包括五个模块: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有七个模块: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针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征,围绕教师资格的考试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开始了“着眼大局、立足本校、挖掘潜力、全员参与的课程改革探寻工作”。目的是“抓好课程建设,办好小学教育专业,提高‘考证’通过率,培养优质毕业生”。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探新工作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我们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围绕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标准、考试大纲、命题原则等进行学习活动,以正确指导课程改革行动。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对课程进行了以下的开发。
1.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开发
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适当突出学校特色,体现水平。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所选择,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表现自己,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具体开发了以下选修课程:教育技能技巧课、中国传统文化、数学与游戏、心理健康辅导课、羽毛球,且开发了能体现地方特色的选修课程,如凤画、凤阳花鼓等;并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三门课程,以保证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培养。
2.符合资格证考试的课程开发
在教师资格证必须通过国家统一考试的背景下,必须研究《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围绕大纲开设课程,确保学生具备从事教师职业应有的职业道德、心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我们的做法是:从量上精简课程内容,反对抽象、空泛的陈旧内容登堂入室,把压缩出来的课时还给学生,增设内容充实的,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小学教育实际的课程;从质上重构学校课程体系,在“强化基础,服务基础教育”的原则下,建立少而精、博而通、实用而前卫的课程内容。我们除了文、理方向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外,还注重开好以下培养职业基本能力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有:教师口语、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写作基础、小学儿童教育学、小学儿童心理学、小学教学研究方法、教育法规和职业修养、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理念、班(队)管理、书法等;选修课程有:小学教学艺术、小学生学习指导、课件制作、教师礼仪、儿童健康教育、学校管理学、家长沟通知识与技术等。既为学生应考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也为毕业生走出学校,很好地适应小学教育的需求奠定厚实的素质基础。
3.考虑教师专业化特征的课程开发
教师作为一个专门职业,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感等专业素质。据此,我们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开发要考虑到教师专业化的特征,注重培养职能专业型教师。首先,要调整课程结构。主要做到突出师范性,加强学分制;注重现实性,开设综合课;彰显主体性,增多选修课;立足开放性,反对单一化。其次,要强化实践性课程。主要做到延长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时间,增设教育技能课,保证每天中午和晚上技能课的训练质量,突出教育调查和教学观摩等实践活动,开设教育信息、专题研究等综合教育实践活动课。最后,整合课程内容。主要做到打破学科界限,综合各学科知识,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和开发。这样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教师专业素养,奠定学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岳林.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探讨,新课程(教研版)[J]2011(03)60-62
教育学专业课程范文5
关键词:专题化 系统化 教学相长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00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object of teaching, the teaching mode of special topic is an integrated teaching system by dividing teaching contents into several relatively independent topic. The thesis discusses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 topic” --broad application field, regular executing process, flexible methods and win-win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special topic teaching is used on two professional courses, < Control components and transformation >, and teaching effect is obvious. It can be seen that special topic teaching shows more advantages than traditional course teaching in knowledge transmiss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And also, it would be model of modern teaching mode to promote common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special topic;systematization;win-win;Innovation ability
1 “专题化”研究背景
一直以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各高校提倡和重视的话题。教学改革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学考试模式改革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可以看出,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最终目标,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达。
我校近年来提出课程“三化”改革措施,即“综合化”、“专题化”、“实践化”,是将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与高等教育最终目标相结合的重要体现。然而目前我校许多课程并未在2012版计划中提出课程“三化”的原因,主要在于相当多的授课教师并未真正体会“三化”的真正内涵。多年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入人心,关键在于它可以保证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教师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为人师者的本职工作。但就单门课程而言,特别针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许多课程教材陈旧,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科技高速发展的需要,之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正逐渐脱离实际,成为“纸上谈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有悖于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
与此相比,“专题化”的教学模式以“引导”代替“灌输”,学生通过对专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建立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自主思考专题和准备专题的过程中,提升个人能力。正是由于这个优势,使得“专题化”教学对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知识底蕴,特别是对专题化讨论的开展与实施有很好的掌控力和实施力,提出较高要求。
2 “专题化”教学特点
熟悉“专题化”教学特点是有效开展和实施教学改革的基础。总体而言,“专题化”教学是将课程教学模式由原先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变为针对某个或某些知识点的共同探索和深入思考。因此,相对于传统课堂的“一言堂”模式,专题化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教师需要以课程内容为引导,选定“专题”切入,启发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故而,其教学特点包括四个方面,适用范围较广,开展途径有规律,实施手段较灵活,有效促进教学相长。
首先,专题化教学适用范围广。许多高校都已对马哲、毛概等政治类课程尝试开展专题化教学,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2]。结合我院现状来看,学院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而言,也不例外。这些课程具有工科专业课程的共同特点,即逻辑性、条理性和连贯性,许多课程知识点之间既有联系和交错,又相对独立[3],如图1所示。因此,适合开展专题教学和讨论。
其次,专题化教学的开展途径有规律可循。一般来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选择专题----准备专题----实施专题-----总结专题。如图2所示,各个阶段及其作用和把握的要素各有侧重。选择专题,即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拟定专题知识点;准备专题,即深入分析各知识点可探讨研究的内容,把握专题的方向和重点;实施专题,即采用有效的实施手段,开展专题的研究和讨论;总结专题,即明确每个专题的落脚点,使学生对内容本身及其重要程度有整体的认识。
第三,专题化教学的实施手段相对灵活。课程的性质和教师的教学特长决定了专题化教学多样的实施手段。而学生对专题化教学的配合程度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与实施手段密不可分。课程按照教学大纲,其讲授内容是相对固定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跟随时展产生的新应用。不同课程在这两方面的侧重稍有不同。因此,在开展专题化教学时,应根据课程类型来把握实施手段[4]。整体来看,专题化教学的实施手段,如图3所示,首先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点的分割,其次依纵向对各知识点分别从概念和仿真应用两方面深入,第三是建立横向综合知识点间的联系使课程体系完整化,最后将课程与现实应用和设计挂钩。工科专业课程,理论与应用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在教学设计环节,应把握内容的“整体化”,不能将知识点完全割裂开来,既要体现相对独立,又要使横纵向相互结合,培养学生对课程的整体认识,明确课程在现实的应用。
第四,专题化教学必然促进教学相长。上述分析表明,专题化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熟悉教学内容,有仿真、应用及设计等综合能力,才能对课堂有很好的掌控力,对学生有很好的引导力和指导力,从而把专题化教学落到实处,与此同时,教师的综合素质将有很大提升,而且通过不断总结和分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也会得到逐步提升。学生在专题化教学中,成为了主体[5],通过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 专题化教学应用实践
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控制元件与变换》开展了专题化教学。
《控制元件与变换》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元件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执行元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选型设计方法、性能参数计算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常用传感器的基本组成(信号获取、信号转换、信号输出)、工作原理、选型设计与性能参数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控制元件与变换技术的发展方向、设计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应用这些设备与系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将课程内容分成执行元件和传感元件两个大专题,将执行元件分成变压器、直流电机、交流电机三个小专题;将传感元件分成位置测量、速度测量、角度测量三个小专题。学生分组,分别对各自小专题进行研究和展示,运用各组之间的多问一答式,活跃课堂氛围,教师掌控课堂,对回答错误或未回答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解答,最后将大专题下小知识点进行串联总结,提高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该课程的专题化教学仅试用一次,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参与度高,许多问题在提问-回答-总结一系列的过程中得到了解决[6],但由于课时紧张,在专题化的深度上稍显不足,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
4 结语与展望
总体而言,展开“专题化”教学模式就是以研究探讨的形式组织教学,将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能力培养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所拟定专题的深入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从事课题研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将课程“专题化”,准确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合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及自身科研、教研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专题化”是把双刃剑。它是适应社会、科学发展的课程改革措施。对学生而言,“专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对老师而言,“专题化”有助于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的提高;对学校而言,“专题化”有助于学科建设更好发展。但是,“专题化”在实施时,也容易出现讨论深度不够等问题。如何使“专题化”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丁匡一,论专题化教学模式在原理课教学中的运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2.第26卷 第6期:252-254
[2] 胜令霞,概论课专题化教学要抓好四个环节,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46-149
[3] 张书真,专题化教学模式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实践,现代计算机,2011.1:54-56
[4] 邵江樵,以专题化训练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09年第2期:50-52
教育学专业课程范文6
韩伟忠,单位:南京交通科技学校,学历:硕士。
(南京交通科技学校江苏南京210000)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幼托机构从事保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师,能为相关机构提供研究人才的教育学科分支。总体来说其当前的培养目标是使该专业学生具有保育、教育和教学三结合的社会功能。中职院校是我国最早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摇篮,长期以来其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经验,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学前教育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又决定着幼儿教师的整体质量,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变得刻不容缓。
我们通常认为课程指学校学生所学习的学科。在教育学上我们认为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与教学相关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一切教育活动。广义的课程包括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隐性课程;文化课程又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活动课程包括体育、舞蹈、美术、音乐、兴趣小组等;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等,隐性课程包括除了以上课程以外,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文化、学校、社会等的教育熏陶。基于以上对广义课程的理解,我们认为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反映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课和实践课两方面。
由于大多数中职院校缺乏必要的国家扶持、财力、人力支撑,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往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更偏重于基础课和理论课。随着近年学前教育专业的延伸化和拔高化,更多的高校开始涉足这一专业,这就间接使得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面临就业的尴尬境地,中职院校不得不开始在课程设置上寻找突破口,其课程设置开始向专业课和实践课方向倾斜,目的是使该专业学生更具有竞争力,更快与岗位接轨。
当前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也导致了该专业岗位种类的增多,既包括具有护理能力的保育员,家庭养护指导等低端岗位,也包括辅助教师教学工作的助教等中端岗位,还有能独立设计操作教学活动的教师或者行业管理者等,因此在其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中职院校也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需求,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教育以及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培训,使其逐步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
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般以初中起点为主,他们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因此中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文化课还是始终占据主导,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本专业的素质课程设置还有很大缺口,结构上不够完善,在课程标准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能体现出专业服务的特点。职业素养课程的比例不足,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合理性,也弱化了该专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能直接导致学生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继续升入高一级学府学习专业知识的潜力。在中职的课程设置中我们把素质课程的开设也应该作为重中之重,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当然,素质课程开设的方法和形式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逐步研究和完善。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如果缺乏有利于学生专长发展的课程,不能深度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掌握其教学方法,就会造成专长课程开发不足,较难适应幼儿个性化发展的专业发展需求。
从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知识素养相对较为薄弱这一点出发,我们应该构建专业知识+基础技能=>职业技能的核心课程设置体系:专业核心课程在第一、二学年完成,学生可以通过对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形成基本的专业素养,再在此基础上构建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达到对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幼儿卫生保健、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儿童文学;基础技能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普通话、手工制作等。
从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年龄较小,综合素质不足这一点出发,我们应该构建意志品格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三个模块的素质课程设置:其中意志品格教育主要包括的课程有: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军训、生存训练、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及体能素质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人文教育主要包括的课程有语言文字课程,如书法课;文学艺术欣赏课程,如音乐欣赏;德育、哲学、历史等课程、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的课程有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规范教育,爱心教育,示范教育,以形成学生高尚的职业素养。
从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来看,我们应该构建深化专业知识与强化教育技能相结合的拓展性系列专长课程。根据目前社会需求的趋势来看,构建适应学前教育艺术方向、学前教育英语方向、学前教育育婴方向和对口高职方向的拓展性课程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如在学前教育英语方向上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英语精读、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写作等课程,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开设幼儿英语教法、英美儿童文学赏析等课程,重在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达到知识和技能的统一,这些课程最好在后期完成,作为灵活机动的课程设置,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岗位竞争力。学前教育英语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看起来划分十分细致,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力求遵循基础性原则,对学前教育英语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认知,但是具体的词汇还是以基础词汇为主,毕竟我们面向的服务群体是3到6岁的幼儿。在其他学前教育的方向上我们应该以最终培养目标作为出发点来进行难度和深浅的规划,不可整齐划一,这样才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