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的学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究生的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探究学习;受挫;成因;对策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5-0022-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初三化学新教材使用已经全面铺开,按照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探究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有一部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常常受挫。因而有的学生不能或不愿意进行探究学习,从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厌学心理。有的学生因屡屡不能获得探究学习的成功,而影响到了学业。基于上述问题,我们以此为课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初步总结归纳出学生受挫的主要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2 受挫的形式及其产生原因

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受挫有的是存在于上述要素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有的是存在于心理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有的存在于知识经验,有的存在于教师指导方式方法,有的存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等等。

2.1 因心理因素引起的受挫

2.1.1 对探究学习方式兴趣的变化

学生初涉化学之门,对探究学习往往表现为兴趣浓厚,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随之淡化,直至没有什么兴趣,有的甚至厌烦或害怕进行探究学习。

2.1.2 学习没有信心

在探究学习中,有些学生与他人相比,常常表现为“后悟”或“不悟”,自以为不是学习的材料,与别人相比,感觉永远是弱者,因而参与探究学习时,缩手缩脚,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2.1.3学习缺少恒心和毅力

探究学习需要每个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活动中,有的学生怕麻烦,缺少耐心、恒心和毅力,常常会被困难吓倒。

2.2 因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不科学引起的受挫

由于教师的经验不足或方法不科学,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有不科学因素,使得学生受挫。

2.2.1要求过高

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与能力,对学生探究学习所提的要求过高,学生因不能实现目标而受挫。

2.2.2 任务过多

教师为求在单位时间内多完成教学任务,一味求快,学生探究学习不深入、不全面,以至在质的方面受到影响,出现了夹生饭,学生因没有成功感而受挫。

2.2.3 速度过快

在小组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没有兼顾到个体学习发展过程,仅以部分“优生”的行为作为学习节奏的标尺而演绎学习进程,导致少数学生没有收获而沮丧,不想再参与小组探究学习。

2.2.4 教师行为的影响

教师没有调节好自己的教学行为,或没有调控好探究学习气氛,或没有充分发挥教学机智调动学生等,使少部分学生受挫。

2.3 学生因知识经验能力的差异影响的受挫

2.3.1 知识经验方面差异引起的受挫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阅历不同,对问题的认识、理解或感悟也就不同,使思维在某一个环节受阻而受挫。如,某一个问题,对大部分学生是直接经验体现出来,而对于一小部分学生则可能是间接经验,对大部分学生,探究学习可能是直接经验的重复,而对于一小部分学生则可能是新鲜的内容。面对类似的学习内容,这一小部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常常会因在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中有障碍,而影响探究学习。

2.3.2 能力差异引起的受挫

在实验探究学习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归纳演绎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处于弱势的学生不会提出问题,不会设计实验,不会分析实验现象,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等,因而在行为表现、心智方式和行为结果等方面与他人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产生自卑感而受挫。

2.4 因学生不良行为相互影响引起的受挫

在小组性的探究学习中,有的学生不注意合作,或不会合作,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侵占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探究学习资源,出现了越俎代庖现象。有的学生由于“活性”过大,好动好说,干扰了学能差的学生的认识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学能差的学生没有来得及想象、体验、分析与思考,就被别人拖动而被迫完成学习任务,从而造成成功完成探究学习的假象。学能差的学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类似无收获的探究学习,在内心深处往往把自己当成了丑小鸭而失去学习的热情。

2.5 因探究学习外部因素的影响引起的受挫

探究学习的某些外部因素,也易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影响,如探究实验中必需的用品缺少,探究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探究活动人员分组不合理,学生个体所引发的不利因素,学生害怕实验的危险性,有的探究学习耗时过长,花费精力过多等等,这些也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 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积极引导使兴趣保持持久,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要科学调节,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影响。可以增设激励性的探究活动,不断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期待,让学生获得充盈感来巩固、提高兴趣,由此使学生的学习信心、决心、恒心、毅力进一步得到加强,从心理上达到拒挫的目的。

3.2 注重科学方法的训练

加强训练,使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技巧、规律,增强耐挫和抗挫能力。

3.2.1掌握科学的方法与技巧

探究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要会学习会思考会探索,这一思想,必须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要落实到具体学习行为中,防止由于方法不科学而受挫。对于不同类型的探究学习,要有不同的方法。要结合探究学习的八个要素,把不同类型的探究学习,归纳设计成不同的模式化的学习流程,让学生明白按什么样的流程进行探究学习是科学有效的。

3.2.2 先重形式,后重效果

学生学习了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并不代表会探究学习,需要一定时间的训练,需要量的积累。探究学习一开始训练时,要重形式轻结果,先不求全求深,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如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P12的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这是初中教材中安排的第一个探究学习内容,它的起点很低,源于日常生活中身边的物质变化。学生平时对这一变化熟视无睹,但一经提出那么多的问题,学生就感到新奇,就想去探究。经探究学习,学生能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该探究活动非常简单,但学生却有生动而丰富的体验过程。从活动中学生能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初步形成技能。再让学生谈感受,谈收获,学生能说出许多,并能从中享受着成功的快乐,由此也就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趋向。

学生掌握了探究学习方法和具备了一定技能,就可以进入实质性的探究学习,求质的发展。如,学生完成了“氧气的制取”探究学习之后,再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探究学习,就能显得轻松自然,等等。当然,对于探究学习的内容,教师的设计要适合时宜,要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对于有些问题也应让学生有适度的“心理焦虑”,以利于激活学生复杂的思维,提高认知能力,激发创造性的学习心理。

3.3 兼顾个体与整体的和谐发展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分析研究,充分了解个体能力水平与整体的差距,使之和谐发展。受挫的往往是少数,且是学能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应多予关注。在分组安排上要科学搭配,以优带差,以优促差,达到“1+1>2”的目的。探究学习时,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都能按要求进入探究学习状态,通过探究学习,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对于学习中思维反应慢的学生,可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和要求,不设置过多过高的学习壁垒。有些学习任务对于“后悟”的学生可适当放宽时间界限,并给予适当的知识铺垫,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探究任务,从而实现了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目的。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还要注意积极调控,防止优生侵占差生的学习资源,防止优生干扰差生的学习,防止优生剥夺差生体验过程的越俎代庖等现象的发生。

3.4 激发潜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学习潜能,挖掘好,就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努力创设较大的发展空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安排探究作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能形成乐于学习,勤于动手,努力求知,发奋进取的积极状态,从而避免产生受挫的诱因。

3.5 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做好必要的学习准备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高年级 习作教学 生活化 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81

写作是一种将语言与思想表达于文字的方式。在语文学习及社会人际交流中,写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小学是重要的习作水平发展的阶段,学好作文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集体忽略了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注重以生活化实践教学形式为学生传授写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写作能力。

一、以感受、体验生活的实践形式增加生活化写作素材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不通过生活进行教育是无效的,教育与生活不可分割。而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学习更是与生活紧密相连。在小学语文的写作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发现并感受生活中的各种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获取更多的生活素材,并应用于写作当中,自由发挥个性与才华。比如,让学生投入各种公益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或是让学生展开社会调查,投入到保护母亲河,预防污染的队伍中,并在参与活动时积极思考,开拓思维,将生活化场景与联想应用到实际的写作任务中,以获取更多的生活素材,丰富写作内容。针对环保的题材,有的学生以生活中的塑料袋污染为例,阐述其对土壤与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破坏;有的学生从市民随地吐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展开写作。如:“塑料袋对土壤与地下水都有很大的污染,经过一百多年也不会自然降解,燃烧时还会排出有毒气体,以后我会注意塑料袋的使用。”

这些从生活中获取,并付诸于生活实践的事例都能应用于作文中,以丰富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表达总结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使学生将作文写作中引发的思考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以感受自然、开阔眼界的实践形式增加生活化写作情感

学生生活的自然环境为写作提供了不少自然题材,而自然题材的获取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中生命的气息,让学生在感悟与思考的过程中发挥个性与灵感。比如,在开展郊游活动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当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开发区,感受工厂给大自然带来的影响;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生活中曾经有过的旅游经历展开探讨与交流,与教师和同学分享各地的美景。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自然感受能力后,教师进行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习作5》的教学,针对例文《银杏》展开对家乡的一种自然的生活化产物的描写,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展开调查、进行咨询、收集资料等途径,充分运用自身的表达能力进行写作。

学生走入自然与生活,在感受与调查的过程中弥补了自身生活经验与阅历上的缺陷,提高了对生活中的事物有意识地进行观察的能力与资料搜集的能力,养成了留心生活、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以创设情境,寓教于乐的实践形式增加生活化的写作感受

素材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这些要素要从生活中的观察与感受中获取。具体到小学语文的作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引用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各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角色化地带入到生活情境中,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与热情。例如,在开展写作教学前,教师要有意识地通知学生晚上回家后留心观察母亲用肥皂洗衣服的情形,仔细观察肥皂在揉搓以后会产生什么现象。应用到作文课堂上,教师可为学生准备多种吹管及肥皂水,组织学生进入操场进行吹泡泡比赛,赛后再引导学生对气泡场景以及比赛过程进行描述。学生置身于五颜六色的气泡中,感受到气泡如珍珠般折射太阳的光芒,又如葡萄串一样颗颗相连,在空中飞舞。在观察、想象与追逐打闹间,一堂普通的作文教学课以一种更丰富、有趣的形式呈现了出来。而在娱乐玩耍过后,学生往往对教师创设的情境印象深刻,并能用所学知识将所见、所闻、所想生动地表达出来。

在此以前,或许很多学生都没有留心过生活中如肥皂等常见实物的乐趣与用途,教师将其引入作文教学中,在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同时,引导学生展开对生活常见实物的叙述,寓教于乐,大幅度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 激发 兴趣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实验是一种生动、有效的研究方法,它是检验化学原理的客观标准,是促进化学学科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所以,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所在,是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化学奥秘兴趣的主要动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1 将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基础

教师要坚持“实验为化学教学基础”的原则,将每个实验都落到实处。教师要善于借助实验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试验方法和技巧。教师操作演示实验时,学生要认真观察,从视觉、嗅觉、听觉多方面来观察、感知实验过程的变化和反应的结果,对照课本的记述,思考实验的过程与课本的记录是否一致,进行深入的探究性学习。

对于操作实验的进行,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正确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并及时记录下各种现象,进行科学的数据处理,进而获得实验结论。

通过观察实验的神奇反应或科学操作,让学生直接感受化学的奇妙和神秘,激发出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和探究能力。

2 利用实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激趣功能,借助化学实验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优势(如爆炸实验、焰色反应、喷泉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反应等),对学生的感觉器官产生冲击,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增加化学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少走弯路,提高实验操作的效率,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的目的。

教师还要组织学生,以实验为基础进行组内讨论和小组交流,并互相进行实验和学习点评。比如,在学习“常见气体的制备和净化”时,为了优化实验效果,有的小组采用热毛巾捂热烧瓶内易溶气体,使氨气受热体积膨胀,经玻璃导管与烧杯内水接触而产生喷泉;有的小组采用密闭的废弃塑料饮料瓶代替敞口的烧杯,通过挤捏塑料饮料瓶使瓶内水位上升,接触烧瓶内易溶气体而产生喷泉;更有小组采用冷水浇注或用湿毛巾放于瓶底,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等等。

小组之间的互相交流点评,能促使学生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习探究兴趣,优化学习效果。

3 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长时间坚持任何一项学习,都可能产生倦怠感。化学是一门探究微观世界发展、变化的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不可直接感受的特点。没有试验的辅助,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教师要借助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吸引所有学生都投身到化学学习活动之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化学实验来调节学生的情绪。当学生的情绪进入低谷或出现倦怠时,教师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化学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轻学习的沉重感。比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时,教师先为学生演示一个实验:取两根铝条,一根不用砂纸打磨;一根用砂纸打磨。然后,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让学生观察,他们的燃烧需要的时间、燃烧的状况有何不同。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自学,寻找答案。

这种从实验现象入手进行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取得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

4 借助多媒体优化实验教学效果

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化学实验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还有部分化学实验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这类实验要么会浪费大量宝贵时间,要么会让教师提心吊胆。多媒体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的绝好途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有关实验的视频,既可以保证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时间、确保安全。比如,“焰色反应”看似简单的实验,往往会因为杂质而导致焰色难以保证,而多媒体播放专业的实验视频,能让学生看到各种标准的焰色。还有使用浓硫酸、浓盐酸的实验,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实验视频。一方面,可以保证实验效果和安全;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一步一步向学生讲解和分析,以优化教学效果。

5 借助各种小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

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和运用。教师要善于解决生活中丰富的化学资源让学生进行各种小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发展。比如,常见的金属暴露在空气中都会出现氧化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金属制品氧化后的现象,并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各种金属氧化后生成物的不同。然后,探究防止金属氧化的独特方法,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在每年的圣诞节,很多店铺会出售一种能生成白色结晶的圣诞树。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探究这些结晶的成分,并分析它对人体是否有害。这种从生活出发的探究性实验和学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实验是化学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重视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并借助各种手段促使实验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不断深入和开放。

参考文献:

[1]郑长龙,等.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信息化;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信息化环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应对信息化技术有着一定程度的应用,不仅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而且对活跃课堂气氛和增强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作者针对高中生物课程而进行有效的设计活动,以期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化环境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信息化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虽然能够对信息教学技术有应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降低高中生物教学成效。首先,学生的探究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时,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但往往将课本内容和教辅内容完全录入多媒体中,其教学思路同样跟随教材和教辅,缺乏创新性,且学生通过预习,可了解教材相关内容,导致课堂教学中,未经思考,即可回答问题。其次,在利用信息化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少之又少,即使师生有互动,但仍然以信息化教具为中介,有违信息化教学的初衷。最后,高中生物教学中,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影响较大,使教师未能将课堂充分还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优势的发挥[1]。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设计

在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以《种间关系》一课为例。在设计中,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①对教材的分析:本节内容涵盖的关系主要有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寄生。在教学中,既是对群落特征内容的巩固,又能为食物链知识内容学习奠定基础。②进行学情分析,包括自主学习、课堂中学习、课后拓展学习等环节。③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④明确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对四种中间关系进行比较;教学难点是,互利共生和寄生关系的区分。⑤设定教学方法,主要有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⑥教学辅助设置中,对信息化技术有应用,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虚拟实验平台等。⑦教学流程设计:一是自主学习和互动问答环节,课堂教学时间约为10min,引导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方式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相关问题加以探讨。二是实验说明和演示阶段,约为3min,教师借助虚拟操作平台,使学生明确实验的内容、主题等。三是探究阶段,约为20min,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生物的种间关系加以探究,该阶段中,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演示。基于此,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四是分析讨论和实验总结阶段[2]。

信息化环境下,要增强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师应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为学生提供《种间关系》相关的微视频,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利于在借助虚拟实验平台和软件的基础上,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作者通过对《种间关系》一课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认为信息化环境中,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仍然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建议,以期在实现信息化环境和高中生物融合的基础上,增强教学成效,推动高中生物教学的进程。

首先,学校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不仅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而且提升其职业道德修养,以更好开展教学活动和发挥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基于此,鼓励教师实现教学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将新的教学风格展示给学生,促进学生的进步。其次,学校积极改善教学软硬件条件,为信息化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满足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再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应注重与学生加强沟通和交流。例如,在《种间关系》授课中,实验说明和演示阶段、创设问题情境、探究问题阶段,都应真正意义上实现互动。最后,教师应有效制作多媒体课件[3]。

四、结论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尤其是教师不能对信息化技术加以有效利用,不利于推动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进程。所以,作者通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设计,提出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有助于实现高中生物教学和信息化环境的适应性。在推进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加强沟通,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姜会青,杨晓辉.网络学习环境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与应用――以一节高中生物课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272-273.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 学习障碍 情感障碍 教法 学法 学习习惯

普通高中的学生相对于重点高中的学生来说,英语基础薄弱。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习难度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产生了畏难情绪。渐渐地英语就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头痛学科,给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一定的难度。

细心分析一下这种不良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高中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原因

1.1 客观因素

一方面,新教材要求较高,学生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普通高中的硬件条件跟不上。

1.2 学生自身的因素

具有强烈动机的学生往往具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坚强的学习毅力,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成绩的优劣。一些学生由于缺乏学习动机,往往对英语学习心不在焉。英语基础薄弱,缺乏英语学习能力。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到了高中由于学习内容的不断加深,加上学习能力差,听不懂,说不出,甚至连看都很难看得懂。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转化策略

2.1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情感障碍

2.1.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可以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对教材的进行创造性地进行加工取舍,教给学生在他们知识基础上能够理解掌握的知识,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2.1.2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

要想学好英语,除了有浓厚的兴趣外,还得有坚定的决心和高度的自信心。一旦学生有了自信心就能克服困难,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态度至关重要。

2.1.3优化教学方法,改善学习方法

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的变化,优化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改善学生学习方法。

2.1.4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一名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高超教学技巧以及热爱学生的教师,往往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又能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般来说,英语成绩薄弱的学生都有自卑感,与教师感情易疏远,教师只有主动亲近他们,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从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会明显大增。

2.2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2.1培养学生朗读、背诵习惯

朗读在英语学习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更是如此。朗读时应该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因为大声朗读能增强学生自信心,克服羞怯心理。而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背诵一些优美的文章和经典的句子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还有助于学生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

2.2.2培养学生听说的习惯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组织的朗读、复述、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等活动,学生不应该消极地坐在一边等待别人分配任务,而应积极参与,不放弃任何锻炼的机会。同时,在课后学生还应该坚持多听英语录音,英语广播或观看英语电视节目来帮助培养自己的能力。也可以采用自说自练的方法帮助自己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如果一旦养成了每天练习英语听力的好习惯,并能持之以恒,那么,学生的听说能力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2.3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容量大、节奏快,学生光凭听根本不行,有许多语言点必须记下来,待课后去慢慢消化。因此我每堂课都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当然教师也应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记笔记。

2.2.4培养学生自己纠错的习惯

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纠错本,把每次考试中、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认真地进行整理,要求他们经常翻阅,尤其在每次考试前一定要看,努力让学生做到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学生只要坚持下来,效果很好,学习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2.3英语作业的布置、批改和评价不可忽视

作业布置要注意时效性、适量性和层次性;作业批改要做到“精改”与“粗改”相结合。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范文6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本文主要是针对我校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进行了调查研究,为找出形成化学学困生的根源并寻求相应的转化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调查研究过程和方法

    1. 调查问卷的设计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问卷是在刘知新所着《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一书中的“化学学习兴趣与态度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而成,重点选择了该量表中3道针对性强的单选题、多选题以及填空题组成了本问卷。

    2. 调查对象的确定

    本次调查抽取高一两个平行班,高二化学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时共发放问卷163份,回收问卷163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61份,有效率98.7%。数据分析时,将调查对象的期末考试成绩按降序排列,取高分段的前30名学生(高一20名,高二10名)为学优生,取低分段的后30名学生(高一20名,高二10名)为学困生,作为本次调查结果分析的对象。

    3. 调查结果分析

    (1)单选题结果分析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都喜欢化学并对化学感兴趣,因此学习起来觉得较轻松,学习成绩也较好。相反,学困生由于不喜欢化学,对化学缺乏兴趣,因此学习感到困难,从而导致成绩不好,而成绩不好也是导致学生对化学没有兴趣的一个原因,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

    (2)多项选择题结果分析

    上表统计结果表明,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喜欢化学的原因都是因为化学实验有趣和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这些优势,激发学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在促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原因中,“化学是一门必修课,我必须及格才行”这一选项的得分率学困生比学优生高得多,说明大部分学困生学习化学是为了高考,他们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学习的过程。

    在“我不喜欢化学或促使我不想学化学的原因”这一项目中,仅有1名学优生作答,因此不做分析。学困生中,不喜欢化学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又以“成绩不好,努力后也没多大的提高”和“学习负担太重,各门功课压得我无力对化学增添兴趣”以及“化学学习太枯燥”为主要原因,说明学困生的学习基础薄弱,不能合理安排时间或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老师的讲课方法不当等原因使学生对化学学习缺乏热情,因此导致学习成绩差。

    (3)非选择题调查结果分析

    在“我最喜欢的课”的调查项目中,30名学优生仅有2人没有将化学列入最喜欢的课,而30名学困生中也仅有3人将化学作为最不喜欢的课,表明绝大部分学困生虽然不太喜欢化学但也没有到讨厌的地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正如学生最后一项“你喜欢老师怎样上化学课”中这样写道:“多用多媒体教学”、“多做实验”、“不要只是老师讲,要多进行师生互动”、“上课多给学生讨论的机会”、“老师不要太严肃,要幽默一点”、“课堂上要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调节课堂气氛”……

    三、结论与思考

    1. 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关联,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是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学困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对化学没有兴趣,他们也想把自己的学习搞好,也想对化学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根据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利用化学的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师生配合,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2. 几点思考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何培养学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发挥情感效能,焕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导师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为真理的追求。”一般来说,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没有可靠的情感基础,不仅不会有成功的学习,甚至连一般的学习也是不可能的,积极的态度体验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与学生的谈话中,经常听到学生说:我基础很差,我也曾经努力过,但还是不行,无论我怎样努力,总是学不好。很多学生由于经常遭受学习失败的打击,逐渐失去了自信心,学习上提不起任何兴趣,逐渐变成了学困生。转化这些学生首先要运用情感激励艺术,创设优良的教学情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践证明:学生热爱某一个老师,也会爱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但是要想让学生热爱老师,老师必须热爱学生。学困生从表面上看,对什么都无所谓,其实他们都有较强的自卑感,更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更在乎自己在老师、同学心目中的位置。但一次次的失败,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往往故作轻松状。因此,教师对待学困生应倾注更多的感情,应着力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和自尊,对他们千万不可冷落、歧视。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多些鼓励,少些批评,要表达自己对每一位学生的期望,要多用“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等语气鼓舞学困生,发挥评价情感,将含有尊重、信任、希望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这一点对学困生来说尤其重要。长此以往,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了亲近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消除了自卑感和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必然会树立起必胜的信心,也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效果必然也会逐渐提高。

    (2)发挥实验魅力,增强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增强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学困生还是学优生都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好奇,特别是学困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对任何事都想亲身体验一下,因此,实验是学困生产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源泉。

    化学实验包括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往往无法摆脱“教师演示——教师归纳”的公式化进程,学生对操作细节和现象一晃而过,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避免学生只是看热闹,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通过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每次观察实验都要要求学生有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演示完成后,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对于简单的演示实验,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来做,较复杂的实验操作可以协助他们做,以此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于学生分组实验,要结合学校的实情组织好实验,有条件的话都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我们学校的实验室共14张实验桌,每班学生不超过56人,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做实验时,一个学生亲手感受实验的过程,其他三人认真观察这位学生的实验情况,注意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能够发现多少就记录多少,在做完实验后指出并且提出改进的建议。一个实验完成后,再换另一个人操作,其他人观察、记录,如此循环,每个人都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取长补短,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再是旁观者,自然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保持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困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往往是三分钟的热度,来得快,去的也快,如何保持学困生已有的学习兴趣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因为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可以为学生的兴趣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鉴于这样的要求,我们组织了化学社团活动,特别鼓励那些化学成绩不理想,但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活动的内容围绕化学学科知识,要求学生联系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上网查询、收集有趣的化学实验并记录下来。社团成员每周活动一次,大家交流成果,并动手操作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在活动中,学生们又动脑又动手,自己查阅资料,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动手操作,遇到问题和困难,想办法解决和克服。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意识,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与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另外,社团活动形式生动活泼,不仅是智育的好形式,也是德育的好课堂。通过共同完成某一次具体任务,可以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同时,不断地刺激他们学习化学又不会增加他们的课业负担,这样的活动能够有效地保持学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