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外汇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外汇管理制度范文1
党的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转轨阶段(1978―1993)。这一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民币内部结算价与官方汇率双重汇率并存时期(1981―1984年底)。为了促进对外开放,扩大对外贸易,加强经济核算,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改革人民币汇率体制,除了继续保留对外公布的牌价适用于非贸易结算外,还决定制定适用于外贸的内部结算价。在这一时期实行的两个汇率中,对外公开的非贸易汇率主要处理对外的关系,而贸易结算价主要是处理对内的关系。实施非贸易牌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外汇收入(供应),和使非贸易外汇收支相抵后的盈余额尽可能地增大。这一时期的非贸易官方汇率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直到1984年初才开始向贸易内部结算价靠拢。贸易内部结算价的目的是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为国家创造更多外汇。1981年初推行的贸易内部结算价,实质上使人民币贬值50%,按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加上适当的成本加成利润(10%),此后结算价长期停留在2.8¥/$的水平上。
第二阶段,是取消内部结算价,进入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时期(1985―1993年底)。鉴于内部结算价虽然对促进外贸出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两种汇率在使用范围上出现了混乱,出口换汇成本超过了2.8¥/$;并且由于国内物价上涨,内部结算价没有相应调整,使得外贸亏损扩大,财政补贴增加,所以从1985年起取消了内部结算价。为了配合外贸改革,推行承包制,逐步取消财政补贴,从1988年起增加了外汇留成比例,普遍设立外汇调剂中心,放开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形成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局面。在1985―1990年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作了几次大幅度调整,但是为了避免官方汇率大幅度下调对企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从1991年4月9日起,官方汇率的调整从以前的大幅度、一次性方式转为逐步微调的方式;在这期间,让市场汇率(调剂汇率)随着市场外汇供求状况浮动,为官方汇率的调整方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官方汇率和调剂汇率除了在1990年底到1992年中期比较接近以外,其他时段这两者的差异都较大,但考虑到外汇留成比例的不断上升,到了后期,人民币实际汇率向调剂汇率水平靠拢。这种双轨汇率制通过调剂汇率对官方汇率进行引导,并通过逐渐提高外汇留成比率来加大市场力量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影响力。
二、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回顾及评述
(一)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主要举措
1994年1月1日,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最重大的一次改革,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994年起推行的银行结售汇制是当时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础。机构和个人卖出(强制性)或购买外汇通过外汇指定银行进行,同时中央银行又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结售周转外汇余额实行比例幅度管理,在这一制度下,银行持有的结售周转外汇被限定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超过这一范围上限的银行必须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出售,反之则必须从该市场购进。
1994年4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交易中心实行的是会员制,只有金融机构可以成为会员。外汇指定银行根据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的规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多余或补充不足的外汇头寸,进而生成人民币汇率。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中国人民银行向外汇指定银行提供基准汇率并要求其遵守浮动区间限制。中国人民银行也以普通会员的身份参与交易,进行必要的干涉,通过直接参与外汇市场交易来影响人民币汇率,以便将人民币汇率维持在期望的水平之上。
1996年12月1日,我国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所有正当的、有实际交易需求的经常项目用汇都可以对外支付。
这样,通过强制结售汇、外汇指定银行的头寸上限管理、外汇市场上严格的浮动区间限制,以及资本账户的严格管制,有效地控制了企业、银行和个人对于外汇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在根本上限制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保证人民银行对汇率波动的有效控制。
这种汇率制度安排的目的是,在有能力控制汇率波动的前提下,逐步增大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灵活性。最初,伴随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不断增加和中国人民银行的适度干预,人民币汇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势头,对美元的比价从1美元合8.7元升至8.3元,从而成功地体现了“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基本特点。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内部经济出现了以增长速度下滑,物价持续下跌为表象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外部经济出现了国际竞争力减弱的问题。按照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对策应该是贬值和适当放松银根。但如果人民币贬值很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亚洲金融危机。为防止危机加深,避免出现竞争性贬值,消除悲观的心理预期,中国政府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通过对外汇市场的频繁干预,实现了汇率的超稳定。之后的若干年中,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水平都处于十分稳定的状态,在1美元合8.27元附近的区间小幅波动。
(二)1994年汇改的背景及改革动机
考虑到并轨以后我国经济转轨和高速发展的背景,以及90年代末期国际经济形势,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有利于我国的发展,所以政府在汇率制度安排上,如果能够在效率和稳定间选择的话,政府更偏好稳定;全局稳定也成为了政府制定宏观政策的关键依据。当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制造业优势的发挥,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和利用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之一,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保持人民币对美元的相对稳定,可以增强各方对人民币的信心,为外商提供相对稳定的汇率预期,可以避免汇率风险,吸引外商投资,保证资本的长期流入,保持制造业的优势,促进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同时,保持汇率的稳定与转轨经济的特点有关,金融市场不发达,许多内在的风险因素尚未化解,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较强,避免汇率的大幅波动意义重大。
从整个20 世纪90 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外环境来看,选择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稳定的汇率为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完善在内的各个领域市场化的改革提供一个较大的操作空间和稳定的市场环境;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保持汇率稳定的政策对稳定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香港的繁荣稳定提供坚实的后盾,并为1999 年澳门的回归起到政治上的示范效应。
三、2005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回顾及评述
(一)2005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回顾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这里的“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是中间价的确定和日浮动区间。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
三是起始汇率的调整。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2006年1月3日,我国再次对汇率中间价确定方式进行调整,规定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各外汇指定银行在此价格基础上,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范围制定本行各币种现钞及现汇的买入、卖出价。
根据现行汇率形成机制,央行干预最多只能影响当日汇率的波动区间,不能影响隔日汇率走势,隔日的汇率中间价波动不受0.3%的限制。汇改之后,市场供求与篮子货币共同决定人民币汇率形成,汇率形成更多地体现了市场供求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围绕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为了促进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推进配套改革。
(二)2005年汇改的背景及改革动机
1.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
第一,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从1978年的9.8%上升至2004年的70%,远高于典型的开放型经济国家的日本;政府对关税税率进行了多次调整,2004年(算术)平均关税水平已经降至10.4%,非关税壁垒的覆盖范围和程度也大幅下降;200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经达到606.30亿美元,占全球直接投资总量的9.4%;截至2004年底,我国累计利用FDI达5621亿美元;人民币已经于1996年底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这些涉外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客观地说明了中国经济开放度的全面提高。
第二,资本市场实际上也在逐步开放,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开放的不对称现象正在逐步转变。首先,我国对资本项目的管理现状并不像外界所说的“严格管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43个资本交易项目中,目前中国有一半的资本项目交易已经基本不受限制或有较少限制,而且很多所谓的管制实质上是真实性审核,如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外资企业对外借款、境内金融机构购买境外证券等。其次,2001年我国对境内居民开放B股,表明我国已朝着资本项目可兑换迈出了第一步。再次,2002年12月我国推出了QFII制度,至2004年底,共有27家海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投资额度总计达32.25亿美元。还有,加入WTO后,外资银行逐步享受业务上的“国民待遇”,资本流动的障碍进一步减少,对利率、汇率信号异常敏感的跨境资金的流动规模和频率都会增加。
第三,随着财富的增长,个人和机构对汇率信号也更为敏感。2004年底,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财富的增加刺激了保值、增值的需求。上世纪90年代后的一系列现象,如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外汇黑市价格暴涨,居民外汇储蓄存款激增,抢购H股等等,表明个人和机构对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已经相当敏感。当人民币与外汇之间存在利差或人民币存在强烈的贬值或者升值预期时,货币替代问题就会随之产生。
第四,国际储备大幅提高。截至2004年底,外汇储备已经突破5000亿美元。
总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资本流动自由化程度的提高,1994年汇改后形成的汇率体制已经不适合新世纪市场化、全球化发展的要求。而且国有企业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等各领域市场化的改革稳步推进也为启动汇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可能。
2.超稳定的汇率水平及僵硬的汇率形成机制使得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越来越严峻。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均衡。第二产业比例过高,第三产业比例过低;涉外产业与非贸易部门产业不协调,前者发展条件好,进展速度快,后者相差较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品技术进步慢,原创能力差,附加值低;沿海与内地的产业差异继续扩大。其次,投资与消费的结构不合理。到2004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0%。再次,收入分配问题十分严重。城乡差别不断扩大;基尼系数提高,存在非常特殊的人为压低要素价格,特别是劳动力价格的现象。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仅相当于美国的3%,在经历2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之后,沿海发达地区的初级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水平也没有多少提高。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特别丰富,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劳动者合法利益的保护不够。实际上是牺牲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出口加工业发展。而非贸易部门的工资水平因贸易部门带动而走低,使得我国非贸易部门发展长期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始终伴随着就业的压力,到2004年,我国累计共创造了1.7亿个非农就业岗位,然而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我国失业很大部分原因也在于经济结构的扭曲,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一直在34%左右徘徊,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第二产业和GDP的增长。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75%,吸收就业占劳动力总数的70%左右。第三产业不发达,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3.高度独立的汇率政策与其它宏观政策的冲突更加明显
在我国,汇率政策被认为是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我国货币政策被长期以来指派给实现内部均衡――“稳定人民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之间存在着冲突。并且随着资本流动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利率、汇率通过利率平价机制产生的联系日益紧密,使高度独立的汇率政策与其它政策之间的冲突更加明显。
第一,汇率的超稳定制约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降低了货币政策效力。根据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理论,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无效,信贷的扩张只是挤出外汇储备,造成外汇储备减少。
第二,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开放度快速的提高,国际收支持续流入,对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作用。央行出于维护汇率稳定的考虑,经常干预外汇市场,被动买入外汇,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投放超常增长。
第三,经济持续增长带动人民币实际汇率走高,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同时,“9.11”之后,为了防止经济下滑,美国持续调低联邦基金利率,2003年,人民币贷款利率比美元利率高出3至4厘。利率和汇率的双重压力,造成国际热钱大量流入。
第四,大量热钱的流入增加了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上的顾虑。2003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提高至7%。之所以没有通过直接提高存款利率来控制过快的国内信贷增长,是由于还受到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制度的约束。目前人民币存款利率已经高于美元存款利率,如果提高基准利率,将进一步加快国外热钱的流入,加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所以,汇率稳定的优先考虑使中央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
第五,低存款利率造成资金成本扭曲。进入21世纪后,随着投资信贷的增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农产品价格迅速走高。而由于对热钱流入的担心,我国利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真实利率已经为零,甚至负值。在资金成本如此低廉的情况下,很多缺乏效益的项目也将变得有利可图,加剧了部分行业的低效率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三)2005年汇改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05年汇改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回归有管理的浮动,之后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2位数的高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从理论上分析,经济的迅速崛起带来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增强,贸易顺差也随之扩大。贸易顺差增加不仅会带来外部升值压力的诉求,对国内货币政策也造成压力,因此汇率升值在所难免。升值一方面反映了平衡外部收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重新调整国内经济资源配置结构(例如由贸易品部门转向非贸易品部门)的需要。
从实证效果来看,人民币升值并没有减少我国的贸易顺差,也没有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实现长期均衡)。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助于改善贸易条件,实行贸易部门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有助于服务业的发展,解决失业问题。人民币小幅升值,通过巴拉萨-拉缪尔森效应表会使得资源流向非贸易部门间,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有效带动就业。
三是有利于企业风险意识的树立和增强。人民币汇率的超常稳定,使得企业并不承担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随政府外汇储备的被动性地快速增长,由国际市场汇率波动产生的汇率风险不能分散于各微观经济主体,而主要由中央银行承担。
四是有利于国内企业购买国外技术和开拓国际市场。人民币稳步升值以及通过与出口税收政策的配合,有助于改变我国出口量增价减的局面,降低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有助于我国能源、原材料的进口和高新技术的引进;有助于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助于在政治上讨价还价……
四、评价与建议
汇率制度的选择与汇率政策的调整,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总体目标,必须能够支持内外部长期均衡的实现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此,我国的历次汇改是相当成功的,政府顶住了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按照自身经济发展中所面临不同问题,适时进行汇率制度的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维护了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
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扩大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继续大力加强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外汇市场价格形成和规避风险机制;加强对外汇市场的审慎监管。
第二,适时调整强制银行结售汇制,改为自由结售汇制度。
外汇管理制度范文2
第二条财政预算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非贸易非经营性用汇,实行人民币预算限额控制购汇。
第三条购汇人民币限额由财政部门统一核定,中国银行(含其分支机构,下同)根据财政部门核定的购汇人民币限额为用汇单位建帐立户并监督执行,年终帐户余额由银行自动注销。
第四条纳入财政预算的非贸易非经营性用汇项目包括:
(一)公费出国留学、进修人员用汇;
(二)向国际组织缴纳的会费、股金与基金用汇;
(三)对外援助、国际救济与捐款用汇;
(四)机关、驻外使领馆、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境外设立代表处或办事机构的开办费和经费用汇;
(五)聘请外国专家用汇;
(六)因公临时出国访问、考察、办展览、学习、培训、出席国际会议等用汇;
(七)境外朝觐用汇;
(八)对外宣传费等用汇;
(九)经批准的其他人民币预算内用汇。
第五条购汇手续:
(一)各用汇单位凭“非贸易外汇支出申请书”和人民币支票,在核准的限额内,到中国银行按当天外汇牌价购汇;
(二)中国银行根据用汇单位填写的“非贸易外汇支出申请书”,经核对开户印鉴和填写金额无误后售汇,同时销减用汇单位帐户内购汇人民币限额;
(三)用汇单位不得超过限额购汇,中国银行不得超过限额售汇。
第六条年度购汇人民币限额指标的报批,中央单位向财政部编报;地方单位向当地财政厅(局)编报,由财政厅(局)汇总报财政部。经综合平衡后,中央单位的购汇限额指标由财政部下达并按季拨到其在中国银行总行设立的帐户内;地方的购汇限额指标由财政部下达并按季通过中国银行使用“购汇人民币限额调拨单”调拨给各地财政厅(局)。
第七条财会部门对因公临时出国团组要严格按财政部、外交部制订的有关临时出国人员费用的标准,审查“出境团组(人员)用汇申请表”。出国团组回国后,应在10日内报帐,对结余的外汇,应填写“非贸易外汇退汇通知书”,到中国银行办理退汇,中国银行按退汇通知书金额相应恢复其人民币限额。
第八条各用汇单位须在每季度终了后5日内,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非贸易非经营性购汇人民币限额执行情况统计(汇总)表”和“出国购汇人民币限额执行情况统计(汇总)表”,各地财政厅(局)在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汇总报财政部。
第九条本规定所述有关凭证和表格由财政部统一印制。财会部门应建立、健全用汇的申请、审核、报销和核算制度。
第十条取消“外汇购买机票托运货物证明单”(简称“三联单”);取消对非贸易单位的创汇奖励制度。财政部发出的《中央单位购买国际航线飞机票有关外汇问题的通知》([**]财外字第51号)、《非贸易外汇奖励试行办法》([**]财外字第223号)、《全国非贸易外汇留成办法》([**]财外字第56号)同时废止。
外汇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汇率制度 外汇资金管理 外汇风险
一、现行汇率制度下企业外汇资金面临的环境分析
我国长期的固定汇率制度,导致我国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同时存在的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政策导致外汇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低下。2005年7月,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的出台为标志,标志着我国政府有关汇率制度的管理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一步减少外汇管制,以完善经常项目可兑换,并稳步可控的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同典型的“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不同,我国实行的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将企业外汇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凸显的更为突出。
当前,出于对国家整个经济大局的稳定性方面的考虑,我国在外汇企业资金管理方面采用的依旧是管理的浮动汇率。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外汇波动幅度必将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企业面临的外汇汇率风险的加剧,给外贸企业的外汇资金管理带来风险,使其在正常的成本核算、会计管理等方面出现难度,同时也对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二、现行汇率制度下外汇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一国外汇市场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到该国企业外汇资金管理中防范外汇风险的能力。在当前汇率制度下,在我国开放经济下所形成的外汇市场环境难以与国际外汇市场相比拟,依旧存在较多的地方有待进一步的探究与改进。
(一)外汇市场发展的不足,致使企业外汇资金管理意识不强
随着新汇率制度的建立以及国际资本双向流动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暴露在外汇风险中。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发展不足的表现主要为以下两点:一是市场的规模小。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外汇市场交易量较小,在金融与资本性方面的交易程度偏低,同时在我国企业的外汇资金管理中,普遍存在操作程序繁锁、操作成本高、时效性较差等问题。二是市场的交易种类少。当前,在国内的外汇市场上,有关交易的品种只有人民币对美元、港币、欧元、日元四种。偏小的外汇市场规模难以满足企业外汇风险套期保值的需求。
由于大多数外贸企业从事国际业务时间不长,一旦有外汇需求时就会向银行求救,普遍缺乏外汇风险意识。其主要是由于外汇市场发展的不足,促使企业在外汇资金管理中既不保留充足的外汇,也不具备承担汇兑风险的必要,外汇风险及风险防范缺乏存在的基础,也就导致企业在外汇风险防范方面存在意识不强、热情不高的现象。
(二)外汇法律条例的约束缺失导致企业外汇风险防范能力不强
由于我国至今尚未出台一步完善的有关外贸企业的海外投资外汇管理的法律条例,致使一些有能力拓展海外贸易的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外汇资金管理等多方面产生的巨大外汇风险。由于法律条理的缺失,一些产出规模不大的企业,由于受到资金限制,对于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外汇资金管理风险,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损失,也就谈不上进行事前的风险防范。
(三)外汇风险管理体系缺乏
就目前面临外汇资金风险的企业而言,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首先,没有设立专门的有关外汇资金管理部门,以致企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有关外汇资金方面的行政审批环节复杂,低效的行政管理不利于企业实施及时灵活的外汇风险管理策略;其次,企业缺乏有力、有效的风险监管体系。良好的风险监管体系对于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效果能起到较好的监管作用。但是,由于监管体系的缺失,导致企业无法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测量,也就难以做出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三、基于外汇风险管理的原则,提升外汇风险管理质量的途径
(一)外汇风险管理的原则
外汇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外汇风险的特性、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识别、测定,进而设计与选择能够防止损失发生的处理方案,进而达到风险管理的目的。一般而言,企业在实施外汇风险管理中,可以依据以下管理原则对外汇风险实施管理。
1、全面重视,预测先导。要成功的实现外汇风险管理,既要对产生风险的环节、步骤进行全面的重视,还应基于对汇率变动走势科学预测。通过对风险准确的测量与把握,选择具体的操作方法,坚持理论与实际、定性与定量、历史与未来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外汇风险管理实施方法准确有效的实施。
2、成本―收益最大化。企业实施外汇风险管理的根本性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投资收益的最大化。由于风险防范措施需要一定的成本,企业应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在成本―收益之间进行平衡,以综合的收益最大化为出发点,通过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策略,力求达到避险效果相等时成本最小,成本相等时避险效果最大。
3、管理多样化。由于各企业发展实际的不同,因而在面临外汇风险管理时所承担的风险也就不同。企业应依据自身实际,针对外汇风险形成的原因、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国内的外汇管理政策以及国内和国际的金融市场等多项影响因素,采用多样化的风险管理方法与手段,进行灵活多样的外汇风险管理。
(二)提升企业外汇资金管理质量,规避外汇风险的对策与途径
现行汇率制度下,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汇率风险,企业应积极提升外汇资金管理质量,对外汇风险采取相应的管理决策,以达到完全消除或减少汇率风险的目的,尽可能的规避因外汇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1、转变市场营销策略,有效开展企业外汇资金风险管理。汇率波动条件下,企业的营销策略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高较强的竞争能力。因此,为有效的开展外汇资金管理,应促使企业积极的转变自身的市场营销策略,在宏观上把握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同时,把经济风险的控制作为外汇风险管理的核心。首先,在市场选择方面,第一步就是要对目标市场的汇率水平进行评估,在同等条件下,把国家货币高估的市场作为开拓的目标市场能够使企业产品在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加强;其次,在产品的价格方面,企业为应对汇率变动应预存应对国内和国外顾客的不同的报价单,及时的调节海外产品的报价应对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最后,企业产品的品牌策略。如果企业或其产品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当出现汇率风险时,企业就可以通过将风险转嫁到产品价格中,以应对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因此,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中获取一席发展之地,应积极的开展品牌营销,适应当前品牌竞争时代的需求,树立起国际市场认可的品牌。
2、调整外汇风险管理政策与方法。对于我国的涉外企业,在进行风险衡量之后,若出现预期总风险较大,就应积极的设置风险监控系统,以将外汇风险控制在企业能够实施控制、监管的合理范围内。首先,在企业的外汇管理策略中,应积极的设置风险限额,并以此为基础实施风险的监控,进而消除因外汇风险带来的较大货币风险,并通过使用货币期权有选择性地抵补风险;其次,企业在市场上求得发展的前提目标不是投机,而是在风险可控条件下获得收益,因此在企业的外汇管理目标中应明确规定,不得在外汇市场上进行投机活动,以营造积极,合理的内部管理环境。
3、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外汇会计风险管理。通过交易活动,积极地调整暴露在外汇风险下的资产与负债水平,使外汇的资产与负债与借贷对照表上达成一致以回避外汇风险。首先,对于资产负债表上的账户、科目及外币的规模进行有效地统计,明确综合折算风险的大小;其次,依据统计的结果,确定调整方向;最后,明确规模及调整方向后,对某些特定的账户科目进行分析与权衡,促使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综合成本达到最小。
4、转变企业外汇的生产与经营策略,提升企业外汇资金管理质量。管理部门经营的多样化,能够实现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之间生产、销售等的变化,迅速实现经营策略的转变,当因汇率变动而产生意外的外汇风险时,企业的竞争力在某一市场上会下降,但是与之相对的在某些市场上会提高,由此企业的资金管理中产生的影响也会互相抵消。首先,在生产策略方面,一是积极的采取措施增加投入品的替代性,促进跨国企业致力于用本国的投入品替代进口投入品,以减少生产投入组合的成本;二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转移生产的策略,合理确定工厂的地理位置。其次,采取经营多样化的管理策略,在国际范围内分散其销售、生产地点和原材料来源地等,实现我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以有效的防范与控制经济风险。
参考文献:
[1]徐晟. 利率风险与外汇风险的同步套期保值[J].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7,(04) .
外汇管理制度范文4
随着装备制造企业对外贸易业务的日益频繁,企业内部传统的手工台账式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从国家外汇管理制度着手,分析当前装备制造企业内部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现状,提出企业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信息化总体思路和系统框架,并结合长江公司系统应用实践情况,总结提炼出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信息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信息化
一、引言
自2012年8月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货物贸易外汇制度改革,其改革要点主要包括企业名录管理、企业报告和登记管理、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管理、非现场/现场核查制度、企业分类管理(A、B、C),国家外汇管理局通过企业报告和登记管理制度设计,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A类企业贸易获得便利,被降级为B或C类企业,采取严格政策、重点监测。对企业而言,企业需重点关注总量差额、总量差额比率、资金货物比率、贸易信贷报告余额比率四项主要指标,确保指标值在合理范围,避免现场核查和降级。目前,企业在内部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方式和手段方面,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台账式管理阶段,这种管理方式其弊端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规范性。对于收付汇业务缺乏统一、规范的表单,在流程方面也存在含糊不清晰的情况;二是缺乏系统性。产品项目、合同、报关单、收汇报文、收付汇申请单等各种单据、业务流程、业务规则、流程各环节所涉及人员等缺少一条主线进行有效衔接;三是数据不能有效共享。数据分散在每名业务人员个人计算机中,数据缺乏透明;四是效率不高。纸质化的业务单据流转,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在等待流程处理上面;五是工作容易出错。大量的非结构化单据信息(例如扫描的合同、报关单等)需要靠人工进行逐笔钩稽、核销,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将导致数据的不准确。
二、信息化实现总体思路
为解决企业内部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中实际存在的现状,结合国家外汇管理局对A类企业的管理要求,以信息化为手段,建立起以货物贸易合同为源头、报关单和收汇报文为基础,通过收付汇业务流程将各项业务进行串接,实现不同角色人员高效协同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业务办理,实现合同、报关单、收汇报文等数据的自动钩稽,并自动形成企业收付汇电子台账,相关管理人员可通过系统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掌握业务开展情况及对各项业务数据指标进行监控。另外,为减少业务漏办情况发生,制定相应的业务提醒规则,采用邮件、短信、门户待办等多种消息手段实现对业务办理的催办提醒。
三、信息系统构成
根据信息化实现总体思路,对信息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项目信息、合同管理、单据管理、流程管理、通知提醒和统计查询等。
1.项目信息
项目信息其主要目的是为企业进出口业务提供观察视角,透过项目的进出口合同进行数据归集,企业可以从宏观层面了解到该项目进出口情况。
2.合同管理
设置合同管理主要目的是实现对每笔收付汇业务进行归集,掌握合同的实际执行情况,主要包括采购和销售两种类型的货物贸易合同。(1)采购合同:所属项目、合同编号、供应商、签订日期、项目经理、合同金额、预付金额、预付日期、是否融资、融资方、关联的融资合同等。(2)销售合同:所属项目、合同编号、客户、签订日期、项目经理、合同金额、预收金额、预收日期等。
3.单据管理
对企业货物贸易中所涉及单据进行管理,这些单据是收付汇业务所必须要使用到的。(1)货物报关单:由业务部门报关人员定期录入(或通过系统接口读取国家海关数据)报关单信息,包括海关编号、进出口日期、报关金额、所属合同号、预计延期报告截至日期、收付汇业务办理截至日期。(2)国际收汇报文:由财务部出纳录入银行收汇报文,包括报文编号、日期、收汇金额、手续费、国家、银行名称。录入完毕进行提交,系统通过短信自动提醒业务部门报关员以通知各项目经理核实收汇报文并关联出口合同发起收汇申请流程。.
4核心业务流程管理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付汇和收汇两大流程,采用计算机工作流技术实现不同角色之间业务办理的高效协同。(1)付汇流程a.业务部门填写付汇申请单;b.经过相关人员进行审核、审批;c.财务部门办理付汇业务并在财务系统中记账;d.报关员外汇监管平台核实登记。(2)收汇流程a.收汇报文登记:财务部门接收并登记国际收汇报文,系统自动消息提醒业务部门报关员;b.确定关联合同:报关员收到提示信息通知相关销售经理,以确认认领收汇报文并关联所属销售合同;c.填写收汇申请单:销售经理填写收汇申请单,申请单需关联所属“国际收汇报文”和所要关联核销的出口报关单;d.相关人员审核、审批;e.财务业务办理、通知银行收汇、财务系统记账;f.报关员外汇监管平台核实登记。
5.通知提醒
基于业务规则,对货物报关单进行提醒。根据报关单进出口日期,第20一29天对报关单所关联的合同经理进行提醒是否需办理延期;第60一89天,提示合同经理办理收付汇业务截至日将至。
6.统计查询
按一定的统计规则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统计,透过数据来监控、核查数据的完整性、合规性,实现对相关指标数据的获取。其主要功能包括:合同统计。国际采购人员、销售经理和财务人员需及时掌握合同的执行情况,包括合同执行金额、收付汇汇总、合同余额等,并可通过合同了解该合同每笔收付汇情况。报关单查询。报关单进出口日期、金额以及超期状态、延期报告截至日、业务办理截至日等,以不同颜色提示报关单需进行延期或收付汇业务办理的紧急程度。进出口情况统计。以合同为统计对象,对比合同金额、收付汇汇总金额、报关单汇总金额,直观体现出其差异信息。
四、取得的成效与做法
1.取得的成
效通过为期一年的系统上线运转,取得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业务管理的规范化。规范了公司在货物贸易外汇收、付汇业务流程;二是实现业务管理的系统化。通过信息系统将合同、报关单、收汇报文、收付汇流程等进行整合,使其形成系统化管理;三是实现业务管理的信息化。实现外汇相关业务系统提醒,促进外汇业务办理及时性;实现业务办理效率提升;实现数据的准确性提升;实现数据的共享。
2.主要做法
一是管理信息化实现阶段,采用“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信息化”方法实现信息系统构建。①管理制度化。研究国家对企业货物贸易管理的要求,从职责、业务规则等方面进行梳理和优化,建立起企业内部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②制度表单化。对管理制度所涉及的表单和流程进行计算机建模,形成流程模型库;③表单信息化。对流程模型进行系统固化,实现其信息化。二是系统上线实施阶段,施行PDCA闭环管理,重点关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业务开展监督和关键绩效指标评价。①业务监督提醒。根据管理要求建立起业务监督规则,系统按照相应的规则通过邮件、短信等多种消息途径提醒业务人员及时开展工作。例如,根据报关单进出口日期自动提示业务人员办理延期报告或收付汇业务办理最后期限提醒;②评价考核、落实责任。制定业务系统评价关键绩效指标,通过系统定期关键绩效指标得分情况,形成部门绩效评价依据。
五、总结
企业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也是企业相关管理制度优化的过程,梳理、建立、优化企业内部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以信息化手段对管理制度所涉及的流程和表单进行固化,结合关键绩效指标对业务动态监测,实现企业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信息化,从而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外汇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进出口核销;非现场核查;外汇管理
一现行进出口核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进出口核销制度作为经常项目真实性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对贸易收付汇进行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我国的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制度分别是从1991年和1994年开始实行的目前,我国进出口核销以逐笔现场核销为主要监管方式进出口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收齐每一笔业务相关单证后,由专人到外汇管理部门凭以办理现场核销外汇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则根据企业提供的核销资料,逐笔录入到监管系统后,将纸质资料与电子信息进行核对,相符后完成核销监管过程在对外贸易总量飞速增长的情况下,这种核销方式使进出口企业必须投入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收集整理相关核销资料及往返外汇管理部门,给企业开展对外经济交往带来了很多不便,而外汇管理部门也需投入相当的人员设备从事具体的手工核销操作,加大了核销监管的成本,降低了监管效率,无法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监管,弱化了外汇管理部门的监管能力
二完善我国进出口核销制度的政策建议
在人民币可兑换进程逐步推进,资本项目没有完全放开前,以核销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经常项目真实性管理,依然是我国外汇管理整体框架中一个必要的管理制度,因此核销制度的改革应以实现管理模式从事前管理向事后管理转变,核销方式由逐笔现场核销向总量非现场核查转变,逐步使大多数进出口企业退出具体核销程序作为总体思路,通过非现场监管加强对企业收汇和付汇的真实性核查,以适应新形势下实施有效管理与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双重要求,建立起与国内外市场运行要求相适应的规范有效的监管制度
(一)建立完善与非现场核查体系相配套的进出口核销政策及制度
实现进出口核销方式由现场核查向非现场核查的转变必须有相应政策及制度作为支持在政策制定中一是应变从前的“行为可疑”的前置条件为“无罪推断”,即首先相信企业经营是合规的;二是在具体监管指标的设计时要变从前“行为监管”为“主体监管”通过加快对现有进出口核销政策的调整来推动核销方式转变的尽快实现
(二)设计适应非现场核查需要的监管指标
实施进出口核销监管主要是为了规范企业的进出口经营行为,同时还应及时发现对外贸易中的可疑涉汇主体和异常交易行为,并对这些主体或行为进行相应的核查处理因此,外汇管理部门首先需要了解涉汇主体涉汇环节及可能存在的违规情况才能设计制定出一套能够及时准确发现或揭示对外贸易中可疑主体和异常交易行为的非现场核查指标体系在非现场核查指标的设计上应注意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考虑定性指标的设置和考察应能够使外汇管理部门及时发现涉汇企业明显的违规行为;定量指标则要函盖总量指标和比率指标,通过对定量指标的考察,外汇管理部门可以发现进出口企业经营中的可疑交易行为
(三)开发以先进科技支持的非现场核查系统
外汇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一套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兼容性强的非现场核查系统,该系统应能够快速高效收集进出口企业相关业务数据,并根据预先设定的非现场核查指标及时准确发现和提取其中的可疑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预警由于企业的经营行为具有连续性,因此该系统应能保证长期稳定运行,能对企业实行不间断的监管另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发展阶段外汇管理部门监管的侧重点将不尽一致,因此,系统还应该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可扩展性,能够随着监管环境和监管要求的改变进行相应的改善和提高
(四)建立相应的网络保障系统
外汇管理部门要实现向非现场核查的转变必须对现有计算机设备的存储能力运转速度内联网络的稳定性传输能力进行改进因为全面准确掌握进出口企业的相关业务数据是实施非现场核查的基础?鸦作为相互联系纽带的网络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较强传输能力,以保证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高效的传输
外汇管理制度范文6
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很多:从时间段来划分,大致有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短期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还有心理因素等;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差异、国际收支以及通货膨胀率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是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及货币汇率长期走势的重要原因。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基础性因素,如果一国的货币发行过多,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就会造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使一国的货币在国内购买力下降,使货币对内贬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考察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长期走势,本文从影响汇率最基本的因素着手进行分析,通过计算不同时期美元兑人民币实际汇率,大致判断进行判断。
(一)公式Sr=S0P1/P2
其中,Sr为美元兑人民币的实际汇率指数,S0为美元兑人民币名义汇率指数,P1美国价格水平指数,P2为中国价格水平指数。(基期指数都设定为100)
(二)样本的选取和来源
我们分别以1980年和1990年为不同的基期,按照上述公式计算这两个期间美元的实际汇率指数,结果如下:(根据目前的数据,假定2014年美国和我国物价涨幅分别为1.5%和3%)
(三)结果及相关分析
以1980年为基期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化,目前美元兑人民币实际汇率高估了25%,人民币名义汇率还有升值的空间;以1990年为基期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化,则美元对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了约25%,人民币名义汇率未来将应该贬值,结论恰好相反。那么应该如何看待上述计算结果?这里面有几个问题需要进行考虑:第一,基期的选择;第二,基期名义汇率是否合理;第三,衡量两国物价指数的CPI计算的可比性。基期的选择问题:从我国的外汇管理历史来看,1979年前是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外汇管理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汇率由国家统一规定,基本没有反应市场变化。1979年3月,国家成立外汇管理局,1980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同时开办外汇调剂市场,对外汇进行市场调节。1991年,我国取消了外贸部门的出口补贴,外贸企业实行自负盈亏。可以说,1980年是我国外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的起点,1990年前后是我国外汇管理制度迈入市场化改革的起点。因此,选择1980年和1990年为基期考察我国外汇市场是有代表性的。即期名义汇率是否合理的问题:1994年以前,我国外汇管理的最大特点是外汇额度留成制度,因此,如果计入外汇留成和出口补贴等利益,这一时期人民币名义汇率实际是高估的。如果把这一因素考虑在内,按照不同基期计算的名义汇率指数还会下降,相应的,美元对人民币的实际汇率指数也会更加低。衡量两国物价指数的CPI计算的可比性问题:毋庸讳言,尽管中美两国在构成CPI类的组合类别基本相同,但鉴于两国在具体类别上在CPI中所占的比重不尽相同,再加上其中的类别需要定期调整,因此,公布的数据一定有差异,据此计算出来的实际汇率指数也一定存在差异。粗略来看,构成我国CPI较大比重的是食品(30%左右),构成美国CPI较大比重的是住房支出(40%左右),根据观察,如果考虑这些差异,我国CPI的实际数据应该要高一些,相应地,美元对人民币的实际汇率指数也会更加低。综上所述,如果将上述三个问题综合进行考虑的话,无论是以1980年为基期计算的美元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指数,还是以1990年为基期计算的美元兑人民币实际汇率指数,都会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向下调整。尽管向下调整的幅度无法准确计算,但都反映目前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已经没有升值的空间。换句话说,美元兑人民币名义汇率的中长期走势应该是维持现状抑或走入升值的通道。
二、政策建议上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