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建议

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教学方法

[DOI]10.13939/ki.zgsc.2016.41.131

1 课程目标

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跨境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以提升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教育部建议在电子商务、国际商务专业中可增设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由此“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应运而生。高等职业院校“跨境电子商务”课定性为外贸类专业技能课,培养适应外贸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型外贸电商人才。其前导课程是“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国际货运实务”,后续课程是“国际互联网营销”“跨境电商物流”“图片设计”“广告策划”“客户关系管理”和“ERP系统”等,职业岗位主要面向:跨境电商运营专员、物流专员、国际销售客服、网店美工。

经过课程教学,应该达到以下能力、素质和知识目标:学生掌握跨境店铺注册操作、跨境物流与海外仓操作、海外市场调研操作、跨境选品和产品信息化操作、跨境产品定价、刊登和操作、跨境店铺优化及推广操作、接订单、发货、出境报检报关操作、收款、售后服务及客户维护操作等业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以及善于沟通和团队合作的工作品质,为学生走上跨境电商工作岗位和跨境电商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内容设置

为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建议课程内容设置为:跨境电商发展趋势与主流平台及平台规则介绍,让学生了解跨境电商的现状和主流平台的发展与特色,之后通过课程综合实践,发展自己利用多平台、多站点扩展全球海外市场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主流平台招商政策,账号申请资料和账号注册流程、日常操作的风险防范。

学习如何进行市场调研与产品开发,针对地区优势产品进行跨境电商市场分析,分析跨境电商之于当地的机会,同时通过课程综合实践以市场热销产品为导向,学会以市场跟随的策略进行产品开发。

了解与掌握跨境电商主要的物流类型有哪些,如何选择物流,如何核算物流成本。

掌握跨境电商如何产品,产品刊登信息模板分析,如何进行产品分类和定价、如何设置物流和销售条款,如何制定产品标题和做好产品描述,教师先讲解,然后让学生通过课程综合实践,掌握跨境电商产品刊登的全流程。

跨境电商如何进行订单处理与发货,掌握跨境电商订单处理的一般流程和技巧。

最后,课程内容还可以灵活设置一些机动的部分,例如将系列传统相关课程通过整合后,形成全新的实用化课程,并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个性成长及学习时间等需要引入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内容,如为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路径选择与分析建议、跨境电商物流及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国际知识产权案例分析等。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建议开设64课时,32课时教师进行引导性讲解,32课时学生进行课程综合实践。

3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教学团队:本课程建议采用校内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共同组建“双师结构”课程教学团队,行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比例达到1∶1;建议校内专任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相关部门开展挂职锻炼,提升业务操作能力,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建议行业兼职教师来源应包括跨境电商企业、知名跨境物流公司、商检局、海关、外贸企业等部门;建议“双师结构”课程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备课、共同授课、共同命题,全程参与课程建设。

教学场所:本课程建议全部都放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上课和考试,实现教学场所与职业场所的一体化,使其非常容易找到强烈的职业归属感,以提高学习效率。建议本课程应配套至少1个实训室和多个校外实习基地,采用与跨境电商企业合作的方式,引进真实的跨境电商产品开展实训,确保有较多数量的产品能满足实施开店和学生实习的需要。

教材的选用与编写:本课程教材编写人员应由学校专任教师和跨境电商行业企业一线业务专家共同组成,教材编写模式建议打破以知识体系为线索的传统编写模式,采用以跨境电商专员工作过程为线索,体现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项目教材编写模式:教材编写内容建议依据本课程标准,包括跨境店铺注册操作、跨境物流与海外仓操作、海外市场调研操作、跨境选品和产品信息化操作、跨境产品定价、刊登和操作、跨境店铺优化及推广操作、订单处理、发货、报检报关操作、收款、售后服务及客户维护操作等工作项目,强调各环节对跨境电商操作能力的训练,仅仅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取理论知识。

课程资源:积极利用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的渠道,使教学内容呈现多元性、多样性,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注重建设和开发本课程的电子教材、项目活动载体、教学单元设计等教学文件和资料、多媒体课件、实训实习项目库、实训指导书、学习指导材料及学习参考书、习题集、案例集、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并上传教学平台,使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教学平台有效的开展高效和灵活的教与学的活动。

4 教学方法建议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认识和熟悉跨境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并通过组建若干团队模拟该商业模式在第三方平台上实践课程内容,因此本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主线,任务驱动,融“教、学、做、创业”为一体的项目教学法。教学通过项目导入、学生操作、教师示范、归纳总结、能力实训等五个环节循序渐进,让学生以职业人身份进行业务操作,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深入学习跨境电子商务的每一个环节,并鼓励学生积极课外实践,相互交流沟通,实现课堂与实践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习与创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让教师在做中教,融“教、学、做、创业”为一体,为跨境电子商务培养预备人才。

5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建议开设64课时,32课时理论部分适合综合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占50%~60%,包括课堂出勤、发言、讨论、作业、报告,考试成绩可分为期中、期末成绩,占比40%~50%。32课时实践部分可以考核学生单项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适宜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一组4人,分别对应跨境电商运营、物流、客服、美工四个岗位,考核以下指标:GMV店铺分(Gross Merchandise Volume,一定时间段内成交总额)包括搜索曝光量、店铺浏览量、店铺访客数、浏览下单转化率;店铺绩效分包括店铺数量、店铺销量、店铺销售金额、支付订单数、客户服务能力;团队合作分包括店铺平均数量、店铺平均绩效、合作默契度;组员互评分;教师评分;考勤分等。

总之,“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应该是在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的指导下,首先校企合作分析跨境电商专员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共同开发岗位职业标准;然后依据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标准,设计项目活动载体,编写项目教材;同时,建设双师主体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工作室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融“教、学、做、考、创业”为一体、以工作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最后,实施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业绩考核相结合的多样化课程评价体系;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是校企紧密合作。

参考文献:

[1]戴卓.高校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市场,2015(50):85-86.

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建议范文2

大学的课程体系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都围绕着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核心理念,致力于提高人才的质量水平[1-2]。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相关研究发现移动电子商务有着较高的行业需求,其改变了传统电子商务经营方式,提出新的岗位需求与职业技能[3-4]。我们结合岗位调查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R邓刂逝嘌?和能力培养提出几点改革建议,同时针对课程规划进行调整[5],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能力评价几方面进行调整,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及实现培养目标。

1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研究

本次研究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随后采用实践检验的方式对移动电子商务课程进行规划,具体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1.1 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由两部分组成:文献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研究文献,了解我国行业研究现状;社会调查,对电子商务相关企业进行岗位调研,了解岗位需求情况。

1.1.1 电子商务行业研究可视化分析

通过收集和汇总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研究相关文献,发现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研究现状与电子商务的应用[6]、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对策研究联系密切[7]。对电子商务应用的相关研究发现移动电子商务是移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解决电子商务面临问题的重要途径[8-9];同时,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同物流创新有较高联系,并且物流创新同跨境电子商务与商务对策研究联系密切[10-11]。因此,在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商务决策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此基础上也要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对电子商务专业来说,移动电子商务将是电子商务的重点。

1.1.2 电子商务行业岗位需求分析

对大连市周边企业进行岗位调研,通过调查发现移动电子商务岗位有设计开发类岗位和策划运营类岗位。设计开发岗位要求掌握Web前端开发技术、交互设计技术等,策划运营类岗位需要掌握产品策划、运营数据分析、网络编辑等,由此可见移动电子商务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应该掌握必要的技术能力。

1.1.3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目标

学生需要理解移动商务与应用领域的结合创新趋势,并通过分析学习资料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此外还应掌握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见表1。

1.2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由可行性分析、课时安排、教材选取、授课方式、考核方式6部分组成[12-14],教师可按照该流程对移动电子商务课程进行设计。

1.2.1 可行性分析

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才能够实现能力培养。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已修课程统计,发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网页设计、营销管理等相关能力以及学习移动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对教学环境进行可行性分析发现,学校提供实验室能够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需求。成立移动电子商务教研团队,为该门课程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师资。从以上3方面来看,具备了教学的可行性,能够开展课程。

1.2.2 教材选取

进行文献检索共得出中文核心文献1.2万,其中移动电子商务图书25种。组织专职教师A、B、C进行教学研讨,最后得出文献[15-18]4本教材;组织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进行二次评审,按照教学目标与本校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参考教材,确定教材为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外,我们经过多次研讨得出移动电子商务时间能动性较强,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

1.2.3 课时安排

为考查学生实际应用情况,需要安排学生活动实践,在学时分配上采用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相结合的方式。本次实践由一个完整的移动商务策划贯穿整个学期,具体的学时安排见表2。

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可将该门课程分为移动商务概述、移动商务技术基础、移动商务价值链模式、移动商务安全、移动商务支付、云计算、移动商务信息服务、移动娱乐、移动学习、移动商务应用10部分。具体课时安排与重难点分布见表3。

1.3 专家访谈

1.3.1 专家选择

本次专家访谈采用校内与校外结合方式进行,由于环境限制选取本校教师5名、校外教师3名,教师具体情况如下:副教授,数据分析团队成员;副教授,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团队成员;副教授,网站策划与运营团队成员;副教授,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专业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专业教师;副教授,物流工程专业教师;副教授,供应链管理教师。

1.3.2 访谈提纲设计与实施

为了了解移动电子商务教材选取、教学内容设计、课时安排、理论与实践比例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6方面的设计[19], 可参考表2与表3设计教材、教学内容题目、理论与实践安排题目,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闭卷考试、项目实践、大作业3种考核方式,选取讲授教学、实践教学两种教学方式,采用录音的方式记录。

1.3.3 访谈分析

1)学时安排与理论实践比。

每周2学时或者4学时,或者采用单双周上课的方式,故学时为32学时、48学时、64学时。大三上学期还开设移动平台建设、市场营销等课程,故选取32学时。学生在其他课程中也会有其他项目实践,应适当降低实践比例。移动电子商务类课程需要以理论为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对课程的设计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课程内容需以实时事件为依托。关于课程内容的访谈汇总见表4。将实践学时调为4学时,缩短实践学时的比例,将学生的项目实践更多放在课外。

3)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单一的理论教授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移动电子商务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平时考核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末考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为主。平时成绩评定由学生考勤、课堂发言、三级项目、课堂作业4部分组成;终结性考核在题型上需要多元化,加入案例分析和模式设计的题目。教师可按照能力要求比例设计期末能力考核评定表,见表5。

2 移动电子商务教学效果分析

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及学习安排,教师制订教学大纲和教案设计,收集教学资料,编写教学进度安排,进行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为课程改革提供建议。

2.1 形成性考核分析

我们对学生平时成绩进行标准化处理与描述统计。在统计过程中没有出现该项为0 的学生,并且超过半数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结合能力考核标准得出的成绩统计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实践环节表现良好,3组实验超过半数的学生为B级,超过1/4的学生为A级。本次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设计较为合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课堂参与性;同时,采用应用项目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项目策划能力。

2.2 终结性考核分析

单项选择与填空题的频次变化情况较为相似,仅有1~2名学生的成绩为C。案例分析选项频次波动范围较小,策划设计类题目较案例分析类成绩较差,半数以上学生能够运用移动商务思维设计商务活动。论述类环节有15名学生能够达到B级以上成绩,有3名学生成绩为D,占整体的12.5%。

通过考核分析发现,学生掌握了部分移动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并且部分学生能够运用该理论分析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仅有少数学生能够运用移动电子商务进行策划,部分学生不能够运用移动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商务活动。

2.3 回归分析

我们采用极大自然数估计的方式对各项考核成绩进行回归分析,采用线性建模的方式构建学生能力考核模型。统计发现本次建模的准确度为0.95,具有较高的模拟系数。

(1)课堂表现、实验1对整体影响程度较高,需要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也应提高对移动电子商务技术的学习,减小学生之间由技术带来的差异。

(2)考勤、三级项目、实验2与填空类项目回归系数较为接近,且系数值较低。学生上课情况良好,能够按时完成平时作业,故学生在该环节表现良好。

(3)在终结性能力考核项目中,各能力指标的回归系数较为相近,由此可见考核标准与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较为符合。本次终结性考核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题型的选择、内容的选取符合考试要求,既能够涵盖较多知识点,又能够保证考核的公平性。

(4)三级项目的预测系数与贡献度分别为0.39、0.308,可见本环节在整个考核中占据重要位置,与人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但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不均衡,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计划。

3 结论与建议

采用文献研究、专家研讨方式制定的教学计划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匹配,有效降低了教师教学设计的工作量,此外经过多次论证研讨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时设计和动态式教学内容设计。结合教学效果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文献资源质量保证。在进行文献研究时,应确保文献质量与数量,尽可能多地收集文献资源,根据内容、主题等进行文献筛选,确保选取的文献与研究具有较高的契合度。

(2)多种研究方法?C合使用。使用文献研究得出的更多的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研究热点等,而课程所教内容更多的是教学管理方面的。

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课程教学 框架体系

1 电子商务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特别是近年我国加入WTO后,各高校都有加大了电子商务课程建设和教学力度,在师资、教材、实验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许多院校相继建立了电子商务课程,并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辅助教学、电子化教材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许多很好的经验。电子商务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之所以被众多高校所重视,是因为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将成为全球未来的重要经济模式之一,电子商务专长的人才更有竞争实力,未来信息社会对这类人才有着潜在的巨大需求。

从国内现阶段电子商务教学现状分析来看,已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高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综合类大学,这类院校侧重于电子商务相关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电子商务支持环境、电子商务的综合解决方案等技术,比较关注电子商务技术层面的知识领域和应用领域;另一类是财经类院校,这类院校侧重于电子贸易活动的流程与贸易活动过程,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和电子商务运行环境的培植,比较关注电子商务运行过程中的信息流与物流在贸易活动中的综合管理和效益分析。两类院校在电子商务课程建设和教学上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教学研究成果。给目前准备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普通类高校和一些中等专业学校提供了许多成功和借鉴的经验。作者认为,除了将上述好的成功经验、教学广泛和教学特色进行整合之外,教学工作的重点应落实在电子商务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验等教学环节上;教学研究对象应包括:电子商务课程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如何将信息学、市场营销学等内容补充到电子商务课程中,研究电子商务对经济类相关专业和相关课程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研究网络技术、信息学、市场营销学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等课题。为此,笔者提出现阶段高校电子商务教学和科研的重点应以“电子商务”课程基础框架结构,在教学内容、案例分析、教学实践等环节上进行教学实践,并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2 建立电子商务课程框架体系

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结构应体现“发展”和“应用”,具体来讲应体现以下特点:

2.1 教学中突出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等集成技术之上的一种贸易活动

它将分散在各地的异种计算机通过Internet 连接在一起,实现了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将现代贸易方式推向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中这一特点。教学中要特别体现电子商务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从而要求起主导地位的人应具备更高的知识结构和电子商务所具备的基础知识;教学中要体现电子商务所涉及的技术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获得数据、数据处理以及自动捕获数据;涉及电子化市场研究、电子目录、网站管理、自动化合同、安全电子交易、分布式贸易处理、订单完成、消费者满意度、数据合成及分析等;教学中要体现电子商务所包含的信息交换、售前售后服务、销售、电子支付、运输、服务、组建虚拟企业、公司和贸易伙伴可以共同拥有和运营共享的各种贸易方式等。

2.2 教学中突出电子商务对商品营销方式的拓展与延伸知识点

在电子商务中,商品种类由原有的物理商品扩展到生产要素、劳动力技术、资本、信息等有形和无形商品,这些有形或无形的商品都能在网络上交易,商品营销的方式得到了极大的延伸。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强调电子商务将网络信息社会中的企业、消费者、政府等市场的各个主体有机地组织在在一起,将生产和市场、市场和消费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全球商务活动一体化;将商品交易方式延伸到社会中的每一个细胞中,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最大限度地实现需求、生产、交换的透明化、一体化,形成了了现代贸易活动为中心的社会再生产和新秩序等特点。

2.3 教学中突出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还很不平衡,还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

授课教师要更多地研究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动态与教学的有机结合,研究电子商务安全解决方案和完整模型与体系结构,研究电子商务技术层面和管理应用层面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如何解决目前一些电子商务系统封闭并使用独有的技术,仅支持一些特定的协议和机制;虽在方案中采用公钥密码,但多方安全受到的关注远远不够,没有建立一种解决争议的决策程序;客户的匿名权隐私尚未得到充分的考虑;大多数系统都将销售商服务端与消费者客户端设为主从关系,这种非对称关系限制了在这些系统中执行复杂的协议等等问题。

2.4 教学中突出教学目标定位问题

在向学生讲授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应用技术的同时,还要使学生关注管理学、组织学、市场营销学、信息学等内容,在电子商务发展与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和理论描述;重视电子商务概念、规律、原理、方法基础知识的理论描述,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讨论,模拟操作、课后作业等,启迪学生的思维。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电子商务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了解电子商务涉及的诸多技术,熟悉电子商务与其它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调整教学大纲、案例分析、教学实践等内容,根据电子商务的应用发展,确立电子商务体系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使教学、科研、案例、实践等环节目标明确。

3 电子商务教学的几点改进建议

3.1 电子商务教学应采取跨学科、综合集成、面向对象的多元化教学方式

教师在电子商务教学活动中,以创新为基点,坚决摆脱传统的“以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为此,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灌输与引导、讲授与讨论、教材与实验的关系。一方面要增加课程的知识量和知识点,尝试多种教学方式的交叉应用,如课堂讨论、网上论坛、分析报告、专题讨论等;另一方面要探索电子商务的其它教学形式,如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广告、网上营销等。总之,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创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3.2 提高电子商务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在教学中依靠校园网络平台,加大教学中的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和多媒体新技术的比重,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授课前将制作好的课程参考资料或案例分析、课堂上使用教学课件、课后的作业题等相关信息放到校园网上,让学生随时、随地、互动、交互式地学习。

3.3 加快建设电子商务教学的专业虚拟实验室

特别是电子商务虚拟教学系统的使用,将真实的应用环境搬到教室或实验室中。这种虚拟的教学环境可以消除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视角对立,对实现师生互动教学,开展网上讨论,提高教学效果十分必要。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电子商务教学的虚拟教学环境,教师很难营造和模拟真实的电子商务环境。

3.4 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意识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为他们担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质量。如组织定期教学座谈,倾听学生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学生参加调研、社会实践、各类讲座和报告。

3.5 鼓励教师编写数字化的电子商务教学案例、实践指导书

因为,教学案例和实验指导书是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师缺乏电子商务案例教学的经验,二是缺乏电子商务的实际教学案例。为了推动教师编写数字化的教材、案例、实习指导书,学校应资助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收集和撰写案例,并将正式出版的教学案例和实习指导书视为同等教材或科研成果。

3.6 不断完善电子商务教学体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信息化,电子商务建设与理论研究的内容也必将发生新的变化。因此,要不断创新,增加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对电子商务伦理和道德、电子商务法律等问题的研究,成立专门研究机构,组织教师开展电子商务综合解决方案、完整模型、体系结构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3.7 处理好电子商务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之间的教学关系

电子商务是全新的专业应用课程。教学时应把握好各个层次的量和度,既要面宽,又要有相应的理论基本作支撑。在这方面,各校仍然可以保留自己的课程体系结构和特色,在基本达标(公认的教学内容)前提下,根据自身优势,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

3.8 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电子商务的教师主要来自于计算机、工商管理、法学、贸易经济等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对自己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术水平,但是,在电子商务的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改进教学经验不足的有效方式是鼓励教师通过承担课题或加入到企业的电子商务建设、管理、运营中,以便快速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大数据;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在电子商务中应用大数据的重要性[1]。我国国务院于2015年8月31日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将加强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确立为国家大数据战略政策保障机制之一,提出了“开展跨学科大数据综合型人才培养,大力培养具有统计分析、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跨界复合型人才”[2]。中小企业是企业中的主体,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大数据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其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向中小企业培养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开展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面向中小企业培养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

1、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

自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以来,人们针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3-4]和培养[5-6]开展了大量研究。虽然电子商务技术发展迅速,但到目前为止一般还是将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为四类:运营类、技术类、销售类和综合管理类[4]。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总的来说是属于第二类,即技术类人才。通过其所开展的大数据分析,为其他三类人才的工作,包括运营、营销和管理应用提供支撑。调研表明,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本身因其侧重点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偏重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和分析工具开发的研发人才;另一类是偏重于大数据应用,如提供决策支持、客户分析、营销服务等的应用人才。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通常不具备独立开展大数据应用开发的条件,而主要是应用第三方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和工具,因此,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以商业分析与应用人才为主,并需要少量从事第三方平台或工具开发的研发人才。基于以上需求分析,我们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大数据意识和思维,熟悉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相关技术,能够熟练应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开展电子商务相关的数据分析和应用,并具有一定的大数据分析软件开发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大数据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2.1课程体系构建

从培养目标来看,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的知识能力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前导知识和技术,即计算机、经济管理和数理统计基础知识和技术;第二层次,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和技术;第三层次,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如图1所示的电子商务大数据课程体系。由于电子商务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速度迅猛,且可能的实现技术比较多,为使得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我们在图中并未指定各方面技术具体使用什么软件。但每一方面技术目前都有一些主流的产品,我们在软件选择时一般应尽量选择当前的主流产品。如程序设计一般选择Java语言,数据库则建议选择Oracle,大数据存储和处理建议选择Hadoop,统计软件和大数据挖掘工具建议选择SAS,大数据软件开发建议选择R语言。

2.2师资队伍建设

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综合运用了电子商务和大数据技术。根据电子商务大数据课程体系,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相关师资应当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是从事相关基础知识和技术的学科基础课程师资,如数学、计算机、经济管理等,这一部分师资由相关学科提供;另一方面是熟悉电子商务、精通大数据技术并能将二者结合起来的专业方向师资,这一部分的师资应当是由现在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承担,电子商务大数据师资建设的重点就是如何提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大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目前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主要来自于计算机和经济管理两个方面。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重在大数据的商业应用,因此,对于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教师而言,在深入学习掌握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强商业运营与分析领域的学习;对于经济管理专业出身的教师而言,则需要在加强数据库、算法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深化大数据技术的学习。而对于所有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而言,在深入掌握大数据技术后,需要结合大量企业案例开展大数据实践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但单一中小企业显然难以提供大量数据和案例,因此,高校应积极与行业协会,通过地方的行业协会获取本地区众多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数据后进行大数据分析实践,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师资实践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来优化生产经营。

2.3实践教学开展

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作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我们主要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验实训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组织几个方面探讨实践教学的开展。

(1)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是课程所对应的实验实训;第二层次是创新实践训练,其中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各类创新实践训练项目;第三层次是企业岗位训练,包括短期见习和毕业实习。

(2)实验实训室建设

为满足电子商务大数据实验实训教学需要,该专业的实验实训室应由三方面组成:其一,基础性的计算机和运筹统计实验实训室;其二,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室,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实验室和大数据分析实验室;其三,创新训练实验实训室,主要用于创新实践训练。其中计算机、运筹统计、电子商务的实验室建设都比较成熟。而大数据分析实验室的建设案例不多,创新训练实验室因其面向专业不同差异很大,在此我们主要讨论一下这两个实验室的建设。大数据分析实验室主要应包括多台用于数据存储与处理的服务器、电脑、移动终端等硬件设备及Hadoop、SAS、R语言等大数据存储、分析和开发的软件。创新训练实验室在服务器方面应尽可能与大数据分析实验室共享,并采用分组结构以方便小组交流合作,并配以必要的电脑、移动终端等硬件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工具软件。

(3)实习基地建设

虽然需要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人才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每家企业的相关岗位都很少,这就给本专业的集中实习带来了一些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建设实习基地:第一,与行业协会合作,以其为载体面向区域性的行业企业群开展实习基地建设;第二,与专业从事大数据分析的开发和应用的IT企业合作建设实习基地;第三,在对真实企业案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建设仿真性的校内实习基地。

(4)实践教学组织

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应邀请企业电子商务领域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参与,建立由院系教学院长(主任)、企业高管、专业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实践教学指导小组和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实践课程建设小组。在实践教学师资方面,由于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的教学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本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最好由理论课程教学老师来承担;同时,所有老师应全面参与到学生创新训练指导,通过这一指导过程,在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此外,本专业所有老师应轮流参与实习指导,通过实习指导可以掌握企业对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的真实需求,从而推动教师在课程建设和校内实践教学更贴近实际应用。

作者:彭海静 李云 郦丽 单位:泰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泰州学院实验实训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惠敏.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的价值创造与模式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15(7):76-77.

[2]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EB/OL]

[3]邓之宏,邵兵家,段建.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岗位人才核心技能需求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136-140.

[4]孙鑫婷,王德林,姜瀚,李名丽,楚会仙.从招聘信息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特点[J].中国冶金教育,2015(3):24-27.

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建议范文5

    [论文摘要] 本文阐述了电子商务实践环节在电子商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节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议。

    当前,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既给我国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具有电子商务技能性的、实用性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而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提高,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实践环节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重要性

    电子商务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在电子商务教学的实践环节上。电子商务的实践性教学就在于通过模拟电子商务活动过程和观察实际电子商务活动来重复电子商务知识,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具体运用,体会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作用。同时,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电子商务的商业化应用过程,并通过知识的运用深入理解电子商务原理和过程,让学生对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有实际的实践经验,能够直接感受电子商务知识的商业化应用过程,具体地把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最终达到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实用化、具体化。

    实践性教学不仅仅是实验室的模拟教学,更主要的是对真实的互联网世界的感性认知。通过实践,了解电子商务相关的各种模式及网上的各种相关资源。通过了解目前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学生也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引起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尽快明白电子商务的内涵,知道电子商务应该学习哪些内容,清楚自己所学的专业内容适合从事哪些工作。可以说,实践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机会,不仅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电子商务活动规律,促使学生运用电子商务知识完成电子商务活动,而且使他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理解所学的相关知识,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提高适应商业活动的综合素质,继而达到融会贯通。

    二、我国高等院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节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电子商务实验变成就是上网。这种做法主要是学校在实验课程开发滞后的情况下采取的补救做法,让学生自己去浏览网站或在网上购物。在这种方法下,学生只能看到网站的前台实现形式,对于电子商务的业务处理流程无从得知。

    2.电子商务实验变成就是编程序与建网站。还有一些学校的电子商务实验就是让学生编写程序与制作网页,或让学生凭想象构建商务网站。这样做确实能培养学生动手建网站的能力,但这肯定不是电子商务实验的全部,毕竟电子商务专业不是计算机软件专业,编程人员不是其培养目标。

    3.电子商务实验变成放羊。放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让学生自己到企业尤其是电子商务公司或科技企业参观或学习。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实验效果无法控制,这种方式可以算是到实验场地放羊。另一种是教师由于己不懂实验软件的操作,在电子商务实验课上任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对于实验过程缺乏引导和监督,这可以算是在实验过程中放羊。这两种放羊式的实验方式都无法保证实验效果。

    4.学生缺少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机会,不能以感性认识来接触实际问题。虽然使用模拟软件,但是现有的软件的作用只是让学生了解了操作的流程,并没有达到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效果。从而不能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电子商务活动规律,运用电子商务知识完成电子商务活动,并进一步发现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系统设计、技术选择、市场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潜力,发现现存模式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三、加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议

    1.模拟实验教学。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一个虚拟的电子商务模拟系统,领会电子商务的概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全过程的系统知识。由于系统模拟的是当前企业或电子商务公司真实的业 务处理模式,在系统中实习,就同进入真实的互联网环境中一样,学生可以分别以供应商、采购商、市场中介方、第三方认证、银行、仓储管理员、财务管理者、系统管理员、网站设计者、数据库编程员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色去进行实战性的练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系统掌握电子商务基本理论、明确未来工作的任务,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是十分必要的。

    2.开发型实验教学。开发型实验教学是利用底层开发工具或开发环境针对发现新的现象、新的问题或某些有意义的商业计划或机会将其实施的过程。教学方式有:虚拟案例(需求)和实际项目开发教学。开发型实验的要求:能够自主创建电子商务教学实践环境:能够剖析电子商务流程各环节(认识、分析、规划、实施、管理);能够创新性构建系统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使学生通过实践提高适应商业活动的综合素质;能够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概括问题、培养发现商业机会的意识和能力。开发型实验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电子商务整体观念;锻炼学生独立实施、组织运行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和制定可行的系统对策的能力;实现电子商务教学实验的多层次目标。

    3.创业型实验教学。创业型实验教学是在内部管理环境和外部商业环境中的商业项目实施教学,在这个层次的教学中,不但要求对电子商务项目的业务模式、经营模式、组织管理模式、技术模式、资本模式给出方案还要能够将其实施和运营。

    参考文献:

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和经济形态,电子商务带来了整个社会范围内的一次巨大变革,需要一支浩大的、有新型商务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队伍。自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电子商务专业的首批13所高校进行专业招生以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截至2007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306所,高职高专类院校864所。众多本科院校大多提出了“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但在目前的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中,学生在学习能力、知识结构、计算机水平、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等方面较为突出,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相对缺乏。因此,如何构建符合电子商务发展实际和企业实务需求的教学实践体系,成为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话题。

一、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技能需求分析

在阿里巴巴的一份关于“网上做生意必备能力”的调查中,网络营销推广能力、计算机和网络操作能力被众多企业(网商)看成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能力。在全球最大电子商务网站之一的阿里巴巴看来,搭乘阿里巴巴平台的几千万国内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人才上极度匮乏,因此高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面向应用。2006年4月份开始,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一直在积极推广与全国各大高校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认证考试项目”。

事实上,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商务型人才等等。但企业最需要的是有专业、有技能、有特长,而且能够以最小的成本为企业赢取最大利润的人才。因此,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有其合理性,这源于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多方面能力需求,包括:作业层面的项目操作与执行能力,利用互联网销售推广的能力;战术层面的企业运作与商业策划能力,利用互联网进行产品与服务的设计开发能力;战略层面的竞争优势的维护与开拓能力,产业链整合的决策能力等等。这对以培养高级电子商务人才为己任的高等院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市场的需求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引导性作用。因此,高校和企业间形成良性互动,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状况明确专业定位,尤其是提升学生的实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成为提高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状况

实践性教学已成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和环节。目前,电子商务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有着极大的缺口,而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水平亟待提高。不少学生有“书本上的电子商务”,无法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的困惑。而业内企业普遍面临着“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电子商务人才不太好找”的困境,同时对高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寄予了很大期望。这与许多本科高校“理论+实验室”的培养模式不无关系。在专业建设中,虽然各院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大体形成了偏向技术、偏向商务或偏向管理的几种目标定位。部分高校仍存在着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乏味听讲的现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而电子商务教材本身又存在着或偏于定性描述,或偏于具体技术,深浅不一,案例和实训内容缺乏等问题。有些重视实务环节的高校也没有为电子商务学生创造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实践环节只是以软件模拟实验为主,且软件简单、陈旧、脱离现实,导致学生在电子商务实习、创意、兼职创业等方面缺乏实践体验。电子商务是新兴专业,建设时间短,不少教师本身较少参与实践活动,使得组织讨论、分析案例、指导实验、指导创业、指导实习等都受到极大限制,导致出现偏技术的电子商务人才不太懂商务,偏商务的学生缺乏电子商务配套工具的应用能力,或者学生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一知半解的尴尬局面。

三、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明确化,既要有统一规格,又要根据各校特色进行准确定位。虽然应该建立包括技术、商务和管理等内容在内的知识结构,但培养学生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应保证学生在掌握专业领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电子商务某一方面的职业能力或行业电子商务的策划与实施能力,以提高人才的市场竞争力。这需要高校进一步把脉市场需求,在明确专业定位的基础上构建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议从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规范和培养方案探索三个方面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一)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构建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在明确专业定位后,首要的任务是建立起一支强能力、高素质的多学科教师队伍,使专业教师不仅具有较为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而且还精通某一具体行业知识,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有所成就。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师资培训。当前,重点组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尤其是有实践课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观摩和交流。建议青年教师从讲授电子商务导论和实践课开始,注重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多采用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二是加大学术交流。例如,经常组织电子商务专业学术带头人进行交流,就人才培养和教学规格中一些重大问题充分交换意见;进行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去国外考察等。三是鼓励教师多参与实践项目。青年教师应考虑抽出一定时间参加企业的实践活动,吸收专业工作人员参与教学活动,以缩短市场与课堂的距离。另外,专业教师应积极争取和参与本领域的科研和社会项目。

(二)统一实践教学环节

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给社会提供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无论是偏管理还是偏技术的培养模式,都必须紧紧切合我国社会信息化初期的市场需要,在基本实践教学环节上予以统一,以形成本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基本规范。建议将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统一为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和社会实践三个层次,各自比例考虑为4:3:3。其中,课程实验根据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而定,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综合实验和社会活动参观、实习。综合实训安排在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完毕之后,形式上可以选择课程设计和专题项目实践(如案例调查、参与项目等)。社会实践部分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两个方面,旨在逐步实现实验实践项目与社会经济活动紧密接轨。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例如校内的商务、交易和支付活动;校内网站建设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例如参与建设全国高校联合实验室;与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合作,共建基地等。

(三)探索个性化培养方案

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的爱好进行分方向培养,这样一方面可以随时进行各个方向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分方向的专业教学又可以结合学生的不同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建议推行本科导师制度,根据学生专业兴趣分类指导;毕业论文也应从实践性角度出发,着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可以考虑将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论文改为毕业设计,例如通过建立一个网站或开设网上商店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并据此评定学生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电子商务专业遭遇尴尬:需求大就业难[N].科技日报,2006-07-11.

2、李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该层次化[J].电子商务世界,2007(1).

3、周志刚,王红梅.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3).

4、曹树国.新形势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