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范文1

关键词:智慧解读;探究学习;留白思维;数学文化

一堂有价值的数学课,给予学生的影响应是多元立体的,不仅要有知识的丰厚、技能的纯熟,更要有方法的领悟、思想的启迪、精神的熏陶。因此,全面打造智慧课堂教学,关注差异、关注过程、关注细节、关注个体生命成长,塑造真智品质,是我们对教育卓越品质的追求,更是一种原则与态度。

一、智慧解读教材,探寻数学之“根”

拿到一节课,我们关注的是怎么上这节课,缺乏的是对文本高屋建瓴的认识。如,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和多元思考,真正智慧课本,才能找到数学教学的“根”,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解决“数学教什么”的问题。

1.读厚教材,建立完整立体的数学知识体系

教材是一座矿藏无限的资源库,一座贯通联系的桥梁。要读厚教材,进行立体解读:课程标准的解读、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解读、教材的整体解读、教材的单元解读、教学内容的文本解读以及相关知识材料的解读等,其价值将决定后续教学的高度和厚度。

2.读薄教材,提炼挖掘潜在的数学思想方法

读薄教材是在读厚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梳理、提炼和浓缩,是一种认识上的质变,是一种大气,更是一种智慧。如,对于“1-5的认识”的几幅主题图的理解,在张齐华老师深度解读之后,你会发现:这五幅集合图,不但相互联系,而且蕴含着从不同角度对数进行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从集合的观点出发来解释怎样从自然界中抽象出自然数,渗透了自然数的特点。

二、智慧精选探究素材,建构学习之“法”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不同的素材,甚至相同素材的不同呈现方式,都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精选素材,巧用素材,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

1.提供的素材,应切合学生的实际起点

学生总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进行同化和顺应,完成内部认知结构的重构。教师在教学预设时,选择学习素材必须基于学生的现实认知起点,充分利用学生最近认知发展区。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可让孩子回忆已认识的平面图形;接着在情景图中找三角形;然后凭借生活中的直接经验来做三角形,学生不但做出了各种三角形,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找到了这些三角形的共同特征。

2.提供的素材,应考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角度

对于提供的素材,我们应时刻站在学生角度,充分考虑这些材料所带来的可能性,让学生有一个愉快的探究过程,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如,在教学《认识面积》时,我在探究比较两个平面图形大小方法后,设计了比较长宽都不同的长方形的大小,原意是想体现层次性,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但结果,由于提供的素材探究角度设计得不够完善,给探究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无形中削弱了重难点的突破。

3.提供的素材,要能照顾学生探究广度,引领学生深度探究

教师提供的素材,要尽可能涵盖知识点的各个方面,必须具备引发学生思维活动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活动,既照顾学生探究广度,又引领学生深度探究,开展起实效的研究。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因考虑到量角除了准确的方法外,还要注意到量角与边长的关系。因此,我先设计了三个层次教学:(1)测量两条边足够长的50°、120°的角;(2)量两条边足够长的55°的角;(3)利用想想做做3,解决多角度测量和延长边来测量,体验灵活测量角的方法。

三、智慧使用留白艺术,提升思维之“质”

灵动的教学不在于试图去填满,而在于通过必要的留白,给课堂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感悟和探索中,获得对数学必要的建构和思维质的提升,划亮学生的智慧光点。

1.以静心思考给各类学生留点“时间”,激发智慧的火花

课堂应该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但常常出现:个别优秀学生替代了大部分学生的思考,老师等不及,替代了学生的思考与繁衍。我们应留一点空白给学生静心思考,“等”上几秒,让大多数学生能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增加学生信心及回答的多样性,或许会闪现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也给教师留下发挥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

2.用诱导语言给知识的学习留下“空间”,激起思维的浪花

教材中的大量留白,使教材不再是封闭的结构,为教师的教学留下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不但要读懂教材,还要能悟透教材的生长点,从中寻觅补白的策略。可以在环节、关键点上设计,也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进行诱导:问到该问处,止于该止时;该扶即扶、当放则放,剩下的就留给学生去填补、完善及引申。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微妙的思维张力下,沿着语言留白,主动向未知进发。

3.用肯定、点拨给学生的情感留下“空间”,使之鼓而舞之

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我们教师除了需要借助必要的教学手段化解数学本身的抽象外,更应通过鼓励、肯定等积极正面的评价,营造向上的情感空间,使课堂教学产生强大的张力。当学生思维出现偏差,耐心的等待、恰如其分的点拨引导、巧妙的设疑激趣以及举个例子等,都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激励。

四、智慧渗透数学文化,彰显数学之“真”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范文2

一、以生动风趣的语言,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门艺术。这种艺术的体现就是教师的语言。语言表现出的是教师的智慧、机智和敏捷。在上课前,教师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教室,带着微笑面对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己良好的情绪氛围中受到感染,受到启迪。教师风趣的语言、高超的授课艺术,能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屋及乌”就是这个道理。

生动风趣的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如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教师可以试着从讲台跳下,让学生与从楼梯跳下亲身体验进行比较,课堂效果事半功倍。

二、以丰富的情感,激励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情趣

丰富的情感是任何的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的。物理学科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比比皆是,如科学家的成长史、物理科学的发展史,都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好素材。一个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教材,学生才会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教师只有运用丰富的情感,激励学生学习物理的情趣,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如教师教态自然,言谈儒雅,笑容可掬,字字句句都是对学生的期望。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是情感的交流,它能激起学生对所学学科知识的情感体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学习。

三、以科学的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进入高中的学习后,对物理世界了解得很少,更谈不上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对学生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1.阅读教材的方法。会阅读物理教材是学生学好物理的第一步,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学会挖掘提炼,即使是对教材中的图象、插图、阅读材料、注释也应注意。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把重要的句子、重要的词语画出来,一边画,一边认真思考,并要反复推敲重点和难以理解的部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重要的和难以理解的概念、定理、规律并逐渐达到应用自如的目的。

2.听课的方法。很多学生在上课时可以全神贯注地听教师教授知识,但下课后能留在脑海中为自己所用的知识却很少,究其原因,是听课的方法有问题。学生在听课时应边听边想,听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听公式、定律的适用范围,听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在预习的基础上,听疑惑处,听重点处;边听边记,记上重难点,做好听课笔记。

3.归纳总结的方法。教材的知识有其自身的体系,有的知识点分散在各个章节,学生如果不善于总结,就不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要指导学生总结归纳的方法,如每章节的、每单元的纵向总结,以及总体的横向总结。在引导学生总结的过程中,我们要指导学生抓住知识主线、重难点、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进行总结。

4.循序渐进的方法。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如在教学“牛顿第二定律”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首先,教师应将有关概念作为预习作业留给学生,并让学生把自己不能理解的部分标记出来,以便听课有针对性,如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加速度的概念及牛顿第一定律等;其次,教师给学生讲解得出定律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让学生经历定律得出的过程,以便更好地掌握该知识;最后,教师让学生做相关练习,以便更好地应用。

四、以有效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能力

物理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是物理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首先,教师先要给学生讲透概念和规律,要讲清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和外延,规律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讲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其次,教师要重视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要重点分析物理过程,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准确把握物理过程,并逐步介绍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估算法、假设法、设值法等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范文3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初中物理 教学质量

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着认知的效果、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及对智力因素的融会贯通。积极有效地开发非智力因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一、设计概念冲突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也常有一些“前科学概念”,如“物体速度越来越快,所受作用力一定越来越大”。“动量越大,力就越大”等。利用这些“前科学概念”创设物理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如浮力问题,学生们总认为木块能浮在水面是因为木块受到的浮力大,而铁块沉入水底是由于没有受到浮力或受到的浮力小。针对这一问题,教学时设计如下实验:给出如下器材:烧杯、适量的水、弹簧测力计、小木块、大铁块,试分别测出木块和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学生得出铁块不但受到浮力,而且比木块受到浮力还要大,这一情景与学生头脑中原有概念相冲突和矛盾,促使学生主动思索、探究答案,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情感的教育作用,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1.实施赏识教育,挖掘学生潜能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一位学生都是有潜力的学生,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予充分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做课堂的主人。例如,在一次习题课时,叫一位女生在黑板上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实物图,但该生却不能很好地完成,有学生开始喝倒彩,挖苦讽刺。作为教师的我没有表现出不满和轻视,而是制止下面学生的行为,并大声地说相信她能做出来;而后轻声指导这位女生顺利地完成黑板上的题目,并当众赞美她完成得很好,希望她以后努力,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在后来的学习中,该生学习劲头足了,不但能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而且能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不时地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即使有些学生通过指导还是不能正确完成,也从不批评指责,而是不断发掘其优点,赞扬其回答问题的勇气等,保护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创造成功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具有层次与梯度的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智力发展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对基础差的学生,在阅卷时适当放宽评分标准,多给一点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一般情况下,学业成就的好坏与意志水平的高低是一致的。意志坚强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强,能克服困难,坚持组织自己的学习行动,为提高学习效率而努力。反之,薄弱的意志往往会影响学业成就的提高。在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能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1.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自觉性

理想是意志行动的强大力量源泉,青少年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理想尚未完全形成。他们常从物理的广泛应用和物理学家们取得成就的事迹中受到鼓舞,在心理上萌发一种在科学上有所贡献的愿望,这些倾向有利于理想的树立。因此,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的这些积极的心理倾向得到增强。例如,在教学压强时,上课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图钉一头为什么做成尖锥形?”又如,学生一开始接触物理,给他们介绍我国自行研制发射成功的“神舟五号”飞船,让学生认识到它的发射与物理知识是紧密相关的,在心理上产生对物理学习的更高要求,逐步树立为祖国的未来学习物理的远大理想。

2.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果断性

优柔寡断的人往往在采取决定时出现无休止的动机斗争,行动迟疑不决,在执行决定时踌躇不前。例如,在回答问题或上黑板演板时,由于担心未答好或出现错误而遭受同学的嘲笑,部分学生明知答案却不举手回答。即使被叫到回答问题,也是以一句“不知道”为借口敷衍,不将自己的心里想法说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们大胆地将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答案说出来,同时告诉所有学生,没有人能正确解决所有问题。

四、利用学习正迁移,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迁移为正迁移。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每一位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智力优势领域,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从事优势领域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及意志品质迁移到物理的学习中来,促进物理的学习,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例如,对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将对语言理解、领悟、表达能力强的优点运用于物理学习中,并对概念及其内涵和题意的理解上,正确剖析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情景的意义,从物理学角度提炼出有用的信息,正确科学地解决物理问题,提高物理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情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学习正迁移是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68.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范文4

【关键词】有效 课堂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8-0109-02

对有效教学的思考与研究,国内外学界为我们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认识成果和思想资料。按照“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与教学理念,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和引导学生学。有效教学就是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而什么是有效课堂?什么样的课堂称之为有效?有效课堂有什么特征和内涵?本文将对此进行阐述。

一、有效课堂的理念

有效课堂的核心关键词是“有效”,对有效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解读,即经济学角度和操作角度。经济学角度理解的有效包括效果、效率、效益三个方面。有效果可以理解为学有所得,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达到了期望的教学效果,学生取得学业成果、提高认知、获取知识和技能;有效率沿用经济学概念可表达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教学效果)/教学投入(教学时间)。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这一观点符合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即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在较少的时间内)以较少的精力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效果;有效益对课堂教学要求上了一个层次,不仅要求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还对学生课后的发展负责;不仅让学生学会课本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并学会运用,在心理、人格和智慧上也要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操作角度看,有效课堂的构建包括三个要素,即: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活动以及教与学的互动。有效课堂中,教师教学要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了结果、效率、魅力的统一。表现为通过一节有效课堂学习,学生促进学业成就,唤起主动进取的学习心态,激发努力行为,提高学习动机。课堂教学过程中,保证一定的活动效率,合理利用有限的时间,控制师生精力耗费,避免主题游离。一堂好课应当是真实、扎实、丰富、丰实、平实的,应避免追求虚假繁荣和表面的热闹。有效的课堂不仅对学生当下产生影响,也可对学生生命成长和人格培养起到“后续效应”。一堂有效课可以展现教师教学魅力,培养学生认识兴趣,开发创造潜能,形成积极态度,增强自我意识。一节有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着更多的思想碰撞、意见交流、情感共鸣、经验分享和行为互助,师生之间的一种交往关系把整个课堂融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有效课堂的特征

如何避免课堂教学的无效和低效,构建有效课堂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有什么特征。通过对有效教学定义、结构和操作的综合把握,有效课堂有以下几个特征:

1.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定向活动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以教育目的为依据,沿着“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逐级具体化,在每一节课中发挥其导向功能,把教学目标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一节有效课堂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好智慧与道德的关系,学生要学会分清是非善恶,明白学有何用。其次教学目标的导向体现在内容的选择、组合和处理上,按照知识类型的不同落实对应的策略与方法去支持目标的达成。

2.灵活有序的动态调节活动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因而课堂会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不应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模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在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设定的要求。

3.师生、导学和谐平衡的双边活动

双边活动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参与投入。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有效的课堂应然状态是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内化,求得新的发现,解决新问题,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

三、有效课堂的实施要点

“有效课堂”应成为我们永恒的追求,它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个可操作可实践性的模式。有效课堂的教学可通过以下几个要点实施:

1.合理规划教学目标

规划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决策。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以教材文本和学生状况分析为主要依据,对教学目标进行以下三个层次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第一步,分析学科教学总体层面的独特价值,结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思考,整体规划和确定学科教学的总体目标;第二步,分析学科教学不同内容的具体价值,结合学生发展年龄阶段特点的思考,将总体目标细化设计成体现递进要求的阶段目标;第三步,具体分析和权衡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确定每节课弹性的具体目标。

2.拓展有效教材资源

教材作为外在于学生的客体的知识,只有经过“加工”才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教材的加工与开发要做到三个重点:一是提供教学线索,以提高学生认知加工的质量,鼓励学生搜集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尝试探索。二是增加情趣成分,激发学生智力情绪、学习动机。三是将教材转化为活动操作形式,学生获得的知识内容就蕴含于活动操作之中。

3.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有效的情境创设是有效课堂顺利进行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认知冲突,以情激趣,以趣导思。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下,学生注意力被牢牢抓住,学习兴趣被激发,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使学生形成思维狂潮,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4.经历有效的探究过程

有效课堂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认识水平与科学素质的提高与形成,就是在对信息提取、加工、分析、处理过程中发展生成的。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宽裕的学习空间及主动权,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观察、模仿、实验、猜想来获得体验,并做类比、分析、归纳,才能渐渐形成自己的学科知识。

5.组织有效的合作方式

有效的合作方式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讨论,对浅显的问题做不加分析不加探索的讨论,是没有合作而言的,这是无效的甚至是对课堂宝贵时间的浪费。有效的合作方式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分工和互学习,它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认知能力更需要的是合作交往能力。有效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学校活动的过程。

6.捕捉有效的生成资源

追求互助生成已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趋势,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强调课堂生成却不等于教师放任自流,让无意义的信息阻碍教学顺利进行。生成既有预料之内,也有意料之外。教师要学会捕捉有效的生成资源,适时调整教学任务,将学生的激情与教师的智慧完美结合起来。

7.运用有效的评价机制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在有效课堂中唯有以情促思、以情激智,方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唯有善于捕捉学生身上随时闪现的闪光点,给予及时、恰当的肯定与激励,提高学生树立自信,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而对于学生的错误也应明确加以匡正,使模糊得以澄清,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

四、反 思

“有效课堂”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表面热闹、浅层参与、忽视预设、教师缺席、把握不住学科素养本质等等。北师大肖川教授说过:让学生动起来是改革的一个目的,当光“动”起来是远远不够的。课堂需要热闹的气氛但是不能无序而变得吵闹,学生需要的是深层思考而不是做一味的浅层交流。其次是要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过多的预设和过分生成都不利于有效课堂的进行,教师要把握教学进度和学生认知程度,有的放矢,调整有度。有效课堂教学有许多策略,如直接教学、发现学习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等,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设计教学策略,如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等科目的教学,多采用“问题解决”的模式。实施有效课堂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实践,并持之以恒地贯穿于课堂内外。

参考文献

1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张定璋等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

2 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J].江苏教育,2006

3 钟启泉.有效教学的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3

4 崔允t.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范文5

关键词:数学教学;比喻运用;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56-01

一、在讲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时恰当地运用比喻

任何理论和方法的学习都要从学习概念开始,数学概念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理解比较困难。所以中职数学教学中有效得加深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显得异常重要。笔者发现在概念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能使抽象的概念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比如“函数”的概念:设A、B两个为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在讲这个概念时,同学们很难理解这个抽象的函数关系式y=f(x),往往搞不清对应关系f与自变量x之间是什么关系。我在讲这个问题是经过反复琢磨,觉得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加工厂的机器和原材料的关系,于是我把函数的y=f(x)比喻成加工厂,自变量x就好比原材料,对应关系f就好比加工器,把仓库中的每一个原材料x放进某个确定的加工器中f中,经过加工就会加工出唯一确定的产品y来,也就是函数值。这么一比喻,同学们茅塞顿开,深刻地理解了。

再比如,在历届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映射概念及性质都感到很难理解,更谈不上如何运用。我尝试这样比喻:某一时刻阳光(喻应法规)照射某一范围空中的气球(喻集合A),某一范围内地面上就出现了气球的影子(喻集合B),激发学生不难得到以下结论:(1)每个气球在地面上都有唯一一个影子(喻A中每一个元素在B都有唯一的象和它对);(2)地面上的影子不一定都是气球的影子(如风筝等)(喻B中元素不一定在A中有原象);(3)排列整齐与太阳光线平行的几个气球,则它们在地面上的影子只有一个(假若B中的元素的A中有原象,但不一定是唯一)。通过这个形象直观的喻,不仅激发学生好奇心,而学生在趣味中掌握了映射的概念。

二、在学生的思维受阻时运用比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思维能力极差,很多需要转变思想的题型和方法,学生根本无从理解,脑筋无法转弯,这时要恰当地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比喻,打通学生受阻的思维障碍。例如,若不式x2+mx>8对于任意x≠0实数恒成立,求m取值范围。这类恒成立的问题,部分学生还是无从理解“恒大于”字样的含义不甚了解,更不知为何要转化为最值,大部分学生茫然不语。这时我运用了这样一个比喻:计算机班的一个学生说,你们班的任何一位同学的年龄都比他大,请问同学们如何说明这个事实?然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立即得到一种最简便的方法,即只证实我们班最小年龄的同学比计算机班那个同学的年龄大就行了。从而启发学生得到解决这类问题方法,这个比喻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再比如在讲解不等式组x>a且x>b(a>b)的解集x>a时,初学者只是硬记“同大取较大”的法则,而对其内涵似懂非懂。如果教师加以引导:“同学们,如果教室门框要能让全班同学不低头而过,那么门框的高度如何确定?”学生们立即会说:“比个头高的同学还要高。”

在讲绝对值的概念时,我先复习了一下与初中相关的绝对值概念,二次根式■的化简,我们中职的学生绝大部分在化简时犯了■=a的错误,经过多次强调、纠正之后效果甚微。有一次我在一本数学教学杂志上看到关于■的教学比喻,于是我顺手拈来,告诉学生“要化简■,先让a从 ‘屋子’(即根号■)里走到‘院子’(即绝对值)里来,至于a如何走出这‘院子’,就要看它的体质(正数、零或负数)了,如果它的体质好而且健壮(a≥0)的就直接走出去,而体质虚弱的(a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范文6

[关键词] 模式;实践;反思

经历了三个春夏秋冬,我们在积极课堂的百花园中不断耕耘、不断采撷、逐渐成长. 下面,借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在“正弦函数”的课堂实践与反思,阐述积极课堂的实践和肤浅认识.

概念课积极课堂教学模式

1. 模式内涵

数学概念课积极课堂教学模式以导学为手段,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教”和学生积极“学”两方面的作用,达到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教师的积极情感投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 通过揭示和概括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准确把握某类事物共同属性的关键特征,以正确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提升能力、发展情感、学会学习,达到高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目的.

2. 理论依据

该模式受积极心理学影响,特别是受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人格培养实践成果的启发,并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依据县教育局提出的“以学定教、夯实基础、凸显能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培养学习者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的积极倾向,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让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识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实现学习活动充分开展,使概念教学实现意义构建,并概括化与结构化. 教师以积极的理念和行动为手段,去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学习的动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3. 模式结构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自主探究、交流展示――组织归纳、强化概念――精选习题、应用巩固――小结提升、自主构建――独立练习、检测反馈.

4. 操作要领

环节一:初步感知

(1)通过形式灵活多样、简洁明了的导言引入,努力做到吸引学生注意,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思维创造良好的开端.

(2)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经验,努力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新知识有关联的原有知识,帮助学生寻找新概念的知识增长点,让学生充分体验、感知、认识.

环节二:交流展示

(1)大组交流. 在前置学习的过程中,为保证课堂上数学学习特有的新鲜感,设计的问题并不是学生通过查阅新授教材就能解决的,所以学生得到的答案多少有点问题,如语言叙述不完整(甚至不是一个完整的数学命题)、不规范,语句不通顺等,这时可设置大组交流(人数在8人左右),让学生再一次在合作学习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想法.

(2)全班展示. 通过交流合作、对比辨析,进行成果展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所思所想,并修改补充.

环节三:强化概念

(1)主问题讨论. 通过前两个环节,学生此时已经有了一种欲望,到底我们怎样表述才算确切?这时,需要教师画龙点睛式的点拨提示,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深化概念. 像“正弦函数”这一陈述性概念,可以借助课本让学生学会准确表述,进而进一步认识深化,并利用正弦函数的定义解决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长求某个锐角的正弦函数值问题.

环节四:应用巩固

在概念教学中,决不能单纯地进行抽象概念的挖掘,而必须注重应用,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通过应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深化概念、巩固概念,掌握运用概念解题的方法,因此,需精心选择例(习)题,要将蕴涵丰富数学思想方法的典型题与概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自然渗透,并紧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当然,每当解决完一道例题时,都应对解题时所涉及的知识点或注意点或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以学生的“说”为主,教师进行适当地补充与点拨,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概念及时消化、巩固.

环节五:小结提升

一节概念课即将结束时,课堂小结这一环节必不可少,虽然在应用巩固这一环节中也有小结,但那时的小结仅仅是解完一道题后进行的,对于整节课来说缺少完整与体系,如果做得到位且操作恰当,可以为一节概念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生出精彩.

具体说,课堂小结应从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应用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

环节六:检测反馈

让学生听,不如让他讲;先让他讲,再让他做,效果会更佳. 对于课堂检测,题目要精选,应保证质量、紧扣目标,学生一般有8分钟的独立作业,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吃饱,教者可以给出1~2道拓展题.

案例片段

师用课件投影章前图――意大利比萨斜塔.

师:同学们认识这座塔吗?是什么塔?

生:(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意大利比萨斜塔.

介绍 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此做过落体运动试验,它之所以出名,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以斜而未倒出名”,它在1350年落成时就已倾斜,1972年该地区地震后,这座高54.5米的斜塔在大幅度摇摆后仍然巍然屹立,但塔顶中心线偏离垂直中心线增至5.2米,此时的夹角α能求出来吗?从数学角度看,我们可以转化为怎样的数学问题?

生: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这个角的对边和斜边,求这个角.

师: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新的一章――“锐角三角函数”(同时出示课题).

师:请大家拿出前置性学习材料,针对每道题的计算过程及相应的每小问进行3分钟交流,然后小组汇报. 充分讨论、交流后,一起交流材料中的第一题.

生1:在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中,=是一个固定值.

生2:我觉得他回答得不够完整,应该是在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中,不管图形大小如何,=是一个固定值.

师:比较两位同学的回答,你觉得哪位同学的答案更为严谨?严谨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板书――在RtABC中,∠C=90°,当∠A=30°时,=.

师:利用刚才的研究方法把材料中的第2,3题的结论总结一下,并思考怎样板书比较好.

生3:在含45°的直角三角形中,不管图形的大小如何,=是一个固定值.

生4:在含60°的直角三角形中,不管图形的大小如何,=是一个固定值.

板书可以写成――当∠A=45°时,=;当∠A=60°时,=.

师:当这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的度数不为30°,45°,60°,而是其他的固定值时,结合材料中的第4题,你又会得到怎样的结论?

生5:在含α(0°

教学设计意图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要形成下面的板书,为接下来的教学埋下伏笔(图1).

师:观察板书,横看、纵看时你能分别发现什么?

(回答不到位时可提醒学生借助知识准备中的最后一问来回答)

生6:当∠A取一个固定度数时,将得到一个固定的值.

生7:当∠A的度数发生变化时,也在发生变化.

师: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是谁,谁是自变量,谁是函数?

生8:我认为∠A的度数是自变量,而是函数.

师:今天学的这种函数和初中阶段还要学的两种函数合称锐角三角函数.

师:请大家自主学习课本76页例1上方的内容(教者在黑板上板书正弦函数的定义).

师:(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需要友情提醒什么?注意点是什么?

(我班的孩子只说出了定义,为了避免冷场,预设时我设置了下面一组判断题)

师:既然没有需要提醒的,那就请大家结合刚刚自学的内容,进行下列判断.

(1)如图2所示,在RtABC中,

①sinA=;( )

②sinB=;( )

③sinA=0.6 m;( )

④sinB=0.8.( )

[图2][A][C][B][10 m][6 m]

(2)如图3所示,sinA=. ( )

[图3][A][C][B]

生9:根据定义,(1)中的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生10:(2) 正确. (听到这儿,下面的很多同学举起了手)

生11:我认为不对,因为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师:这位同学提醒得很及时,直角三角形是研究的前提. 接下来我们进行合作研究,每个学习小组中的每位同学选一道题目重点研究,快的同学可研究剩余题目,5分钟后小组交流解题思路.

(5分钟后每个学习小组都在热烈交流思路,甚至还听到“我的方法比你好”等语言)

师:(微笑地说)看来大家都找到了解决的方法,请各组派代表上来讲解. (下面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

例1 如图4所示,∠C=90°,BC=5,求sinA,sinB的值.

[图4][A][C][B]

例2 如图5所示,∠ACB=90°,CDAB,求sin∠BCD的值.

[图5][A][C][B][D]

例3 如图6所示,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10,BC=12,求sinB的值.

[图6][B][C][A][10][10][12]

例4 如图7所示,∠C=90°,sinA=,①求的值;②求sinB的值;③若BC=9,求AC.

[图7][B][C][A]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发现大家对定义理解得比较透彻,运用得也比较好,那就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吧.

生:我知道正弦函数的定义、无直角三角形时要构造直角三角形、正弦函数可以和勾股定理一起使用等.

师:同学们,章前图中要求我们求出塔顶中心点偏离中心线的距离,学过本章以后,你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了. (让本节课首尾呼应)

实践反思

该模式通过设计前置性学习材料,让学生在自学课堂上独立完成后有所感受,不仅使课堂上的设计显得精干、重点突出,而且使得学生的学习置于“流动”知识链上,让知识随思维的推动而延伸、活化,让学生的思维随知识的必然发展而不断拓展、深化. 比如,在“正弦函数”的概念课设计中,我们意识到:正弦函数的实质是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与两边之比的变化对应部分的对应关系,知识背景是函数的定义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但是将新知生长的这些基础放在课上完成的话,势必会使整个课堂显得比较拖沓、冗长.

纵观几次操作,我们试图通过设计前置性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探究的背景,引导学生充分展开对这一部分基本内容和变形应用的全面探究,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不仅是有关新知识的知识,还包括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