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教育的优点与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教育的优点与缺点范文1
关键词:班级管理 师生关系 家庭教育 智慧和艺术
有一句话说得好 “对于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当班主任的经历,那将是一种遗憾。”从教八年,当了六年的班主任,伴随着三届学生的成长,我也从一名青涩的大学毕业生变成了一名成熟的的年轻教师。六年和学生的相处,有很多的感慨和心得。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充当着多种角色,有时是一名统筹全局的领导,有时是一位严父慈母,有时又是学生乐于倾心交谈的朋友。多重角色的转换决定了班主任工作不仅要靠嘴勤腿快,更需要的是管理的智慧和艺术。总结六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有一句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尤其对于一些后进生,我们老师更不能一棒子打死。
1、在学生的错误行为中找优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积极发掘学生的优点,尝试用长处弥补短处,使每个人都能发挥专长。苏格拉底说得好:“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他发光。”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潜能,要像保护幼苗一样保护学生的上进心。
2、在学生的必然行为中找偶然的进步。孩子的优秀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缺点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当一个孩子一贯的某个缺点突然有一天有了改变,班主任要及时捕捉到,把握住,运用好。在一系列正面方法的鼓励下,学生一些微弱而闪光的优点,最终都会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二、利用好“感情”这把利器
孩子在爱中长大,他便学会了爱;在仇恨中长大,他便学会了仇恨。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作为班主任,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爱是信任的基础与前提。
1、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老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衰乐。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2、平等地爱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我个人认为:班主任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保持一份沉着和冷静;只有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在引导学生发挥优势的基础上去实现个人发展和成长。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与爱护,用真情去打动学生,相信一定会收获和谐的爱的阳光。
三、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
1、尊重学生的人格。我在平时也很重视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不压抑、束缚学生,而是重视唤醒和养护学生,在自己的心中时刻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世界”,体验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和泄气时的心情,及时给学生以关心、帮助、鼓励和启迪,去感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真正去体会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情感需要。
2、与学生平等相处。师生之间不断沟通、交流,真诚地平等相待,知己知彼,相互尊重,才能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才能有效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和谐相处。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应切实当好学生的向导,做好学生的助手,成为学生真诚、无话不说的“朋友和知己”。
3、懂得宽容学生。宽容是一种智慧,一种美德,又是一种教育方式。作为班主任,以宽恕包容之心对待学生,不仅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了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时间和悔改的余地,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襟和巨大智慧,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四、组建强有力的班委
做好学生各方面工作、单凭一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而应形成以班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有人形象地说,班委会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此话很有几分道理。班干部在班级中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
选拔是基础,我通过委任、竞选等各种渠道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班委会组成后,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干部与学生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对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予以鼓励,对工作中的失误承担领导责任,对工作的成绩要给以表扬和奖励,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
小结: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工作既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有乐趣的。有人说:“在班主任的世界里,学生是最大的事;在班主任的字典里,学生是最大的字;在班主任的生活里,学生是最美的诗”。我深知:我们没有权利选择学生,但是我们有权利选择教育学生的方法。教育工作面对的是具体鲜活的对象,没有现成的“万能公式”可用,唯有脚踏实地地做教育的“有心人”,才能感悟出其中的真谛。
参考文献:
1、《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2、《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
3、《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张万祥 华东师大
智慧教育的优点与缺点范文2
一、用爱和耐心等待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智慧是使用爱的智慧,对学生的爱和强烈的教育责任心是激发教育智慧的动因。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外国教师的故事:汤普逊老师发誓要平等地爱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她从前任教师的评语中了解到,班上一个邋遢、上课不专心的小男孩泰迪,曾是一个聪明优秀的孩子,作业整洁,待人礼貌,但近来他的母亲患上绝症,父亲又不顾家,他很担心母亲,开始在学习上退缩,有时还在课堂上睡觉。汤普逊下决心帮助他。圣诞节时,汤普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拆开了泰迪送她的用牛皮纸包装的礼物,那是一条缺了几颗宝石的假钻手环,还有一罐只剩四分之一的香水。班上的孩子发出了嘲笑声。但汤普逊不但惊呼漂亮,还带上手环,并喷了一些香水在手腕上。其他孩子都愣住了。放学后,泰迪对汤普逊说:“老师,你今天闻起来好像我妈妈啊!”此后,汤普逊开始特别关注泰迪,帮助他、鼓励他,泰迪的心重新复活了。到学年末,他又成为班上最聪明的孩子之一了。此后每年,汤普逊都会收到泰迪写来的纸条,上面都有一句话:“你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棒的老师”,直到泰迪获得博士学位。一年春天,泰迪来信希望汤普逊参加他的婚礼,并坐在属于新郎“母亲”的位置上。汤普逊参加了婚礼,而且戴着当年泰迪送她的假钻手环,还喷了那瓶香水,那是泰迪母亲去世前曾经用过的香水。泰迪说:“老师,谢谢你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让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变。”汤普逊也热泪盈眶地告诉泰迪:“我应该谢谢你,是你让我知道该怎么教书。”
《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一句话:“孩子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装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教师正是这支火把的点燃者,真诚的爱就是“火引”。教师用纯真的感情照亮孩子的心灵,唤醒孩子生命的灵性,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孩子的智慧大门会悄然敞开,达成生长这一目标。
二、善于从孩子的感受出发,充分尊重与理解每一个孩子的个性
智慧是情感的表现,教育智慧是强烈渗入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等情感的智慧。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时刻把“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作为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思想、情感和意志,不伤害孩子的自尊。
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讲述了小林校长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一个大家都接受的孩子,奠定了小豆豆一生成长的基础。小林校长的做法就是蹲下身来与孩子说话,尊重和信任孩子。一次,小豆豆的钱包掉进了厕所,她找来一把长舀子掏粪池,掏出的污物在厕所旁堆得高高的。小林校长走过来问小豆豆在干什么,并像朋友一样说:“弄完了,可要把这些污物全部放回去呀!”试想,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会采取怎样的态度呢?是不是早已怒火中烧,高声呵斥“快停下,别把校园弄得臭气熏天”。而小林校长却只说了一句“弄完了,要把这些全部放回去呀”,这就是尊重和信任!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解和信任,小豆豆慢慢学会了尊重他人、尊重秩序。
没有尊重和信任就谈不上教育。教育智慧需要教师在成人的理性与儿童的非理性之间做出适当调节,保持应有的孩子气,尊重孩子的非理性
三、善于用赞赏的语言,激励孩子们不断进取、调整、发展和成熟
批评的语言可能给人警示,但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给孩子造成不经意的伤害,甚至挫人心志,使人颓废;而一句微不足道的赞语,却可能成为孩子毕生追求的动力。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善于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孩子们每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并用赞赏的语言,激励孩子们在愉悦中不断奋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时,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斥责了王友,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陶行知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我却迟到了。”当王友怀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中:“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陶先生,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这时,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再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发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完了。”
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智慧的教师在面对充满理想与激情、内心却敏感而脆弱的孩子时,善于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且毫不吝啬地用赞赏的语言呵护那一点点的闪光,赞赏他们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爱心、善意,赞赏他们取得的微小的甚或点滴的成绩。
四、善于从每一个鲜活的学生本体出发,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和成长的乐趣
几乎每个教师都遇到过难教的孩子。面对这些曾经受到“伤害”甚至抵制老师的学生,仅靠信念和耐心显然不够,还要有克服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深刻地懂得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先天禀赋是有差异的,教师们善于抓住学生的才智,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全国模范班主任曲莉梅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就遇到过不少“问题学生”。她班上曾有一个孩子性格孤僻,行为散漫,对学习毫无兴趣,正常的教育几乎对他不起作用。对这个孩子,曲莉梅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恼和压抑,常想“他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让我碰上他”?后来,从女儿推荐给她的一本书《捣蛋鬼日记》中,曲莉梅深深感到应调整自己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应从一个儿童的角度了解和理解儿童。她想,对这个孩子,一定有什么地方让她忽略了。一次,她留意到这个孩子的语文书翻角处画有精致的小人图案,每一页都有,当书角快速翻动起来时,居然看到一个完整的动画故事。曲莉梅发现了他的兴趣,他的与众不同。曲莉梅赞叹不已,并因势利导,鼓励他发展自己的美术特长,启发他学好各门功课才能画出更美的图画。孩子笑了,从此也变了。后来,他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每逢教师节,他都会回校看望曲莉梅老师。曲莉梅说,“我更感谢他,是他让我感受到因材施教是如此美丽”。
每一个后进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盏灯,但它藏得很深。如果教师能观察得细心一点,对学生的缺点多忍耐一点,对他们的优点多关注一点,当发现这盏灯并点亮它的时候,这个学生就很有可能发生蜕变,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强者。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孩子发现与展示自己的才能、天赋,培养孩子们的自信与自尊,激励他们去尝试、去选择、去实现自己的可能,以达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五、像重视智力因素一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层次,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拥有和谐的身心,感受世界的和谐美好。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注重培养、引导学生成长为一个具有积极情意和健康心灵的个体。
全国模范教师王威经常通过周记与学生们交流谈心。在学生的周记中,她经常会发现一些平日难以察觉的内心波澜。有的同学表面平静,周记中却流露出因为怕成绩下降而极度恐慌、难以自拔的心理倾向。她就在评语中写道:“屡战屡败”并不可怕,真正的强者就在于具备“屡败屡战”的斗志。有的学生一考试就紧张,王威就鼓励他:告诉你一个秘密,老师也有这个毛病,如今还经常做考试的梦,常被吓醒过来呢,你的恐惧症很正常,充足的准备是克服焦虑最有效的方法。还有漂亮女生在周记中向她袒露花季女孩的心事,寻求帮助,她会这样告诉女生: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成长中的烦恼人人都会遇到,不必惊慌,青苹果的滋味总是又酸又涩,不要冒险去品尝,请相信一个过来人的忠告……通过周记的文字交流,王威悄然地帮助学生学会着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
教师是学生重要的人生导师,担负着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重任。
智慧教育的优点与缺点范文3
关键词: 了解学生 换位思考 潜移默化 智慧的爱
面对“90后”——吃着肯德基、看着动画片、拿着鼠标、被宠着长大的独生子女,警察型、妈妈型的班主任是吃不开的,需要班主任重新定位——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用智慧去浇灌学生的心田,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
一、了解学生
我们面对是青春期的孩子,“90后”由于受社会环境的熏陶,他们叛逆、张扬,但谁没有年轻过,冲动过·殊不知叛逆是创造力的前奏,张扬是独立人格的肇始,学生是“有差异的人”,学生也是“发展中的人”,必然会存在缺点,会犯错误,我们要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包容甚至等待。正如世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语言、运动、逻辑等智能发展也是多元的,不能光用成绩这把尺子区别“好生和差生”,做班主任永远不要希望一劳永逸,不要奢望齐步走,而要多准备几把钥匙和尺子,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
二、换位思考
要站在学生立场上多想想,多问问:如果是我,就会怎么去做·还有更好的办法吗·面对“90后”,班主任要会倾听,而不是训斥;要会引导,而不是发号施令。如我班走读生王同学的母亲一早就打电话向我哭诉:儿子昨晚骂她,让她很伤心。我问清原因后,把王同学叫到办公室,因王同学生活在单亲家庭,我先问他:妈妈爱你吗·班主任爱你吗·我们两个人的爱一样吗·在我的引导下,王同学哭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提出回家向妈妈赔礼道歉,不再让妈妈伤心,保证平时不再玩游戏,只在周末玩一两个小时。又如我班的杨同学走路不小心碰伤,没人陪同他去医院,问其原因:不知道如何去关心同学,我没有训斥他们,利用网络,我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并召开班会“应对突发事件,学会关爱”,教他们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成就每个学生。
三、潜移默化
“90后”的孩子,他们懂得尊敬老师,热爱集体,知道同学之间要友爱,但他们是吃着肯德基、看着动画片、拿着鼠标、被宠着长大的独生子女,对教室卫生、宿舍卫生总有同学不愿打扫或应付了事,在我的安排下,一位默默无闻的同学在班会课上给大家讲了新东方总裁俞敏洪的故事:俞敏洪在北大学习期间每天给班里打扫卫生,打水,默默无闻地奉献,再加上他待人接物实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优秀品格,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以至于日后同学们愿意追随他共创新东方的事业。讲完之后,这位同学接着说:“我讲这些,不是因为老师要我讲的,而是我觉得有时候我们的付出或许当时得不到回报,但我们依然要默默地做,因为你的这种行为、这种品质也许会成为你日后成功的资本”。同学们报以的热烈掌声,说明大家赞同了这位同学的观点。同时我把这位同学为班级、为宿舍所做的事讲给大家听,果然,从那以后班里的卫生、宿舍的卫生及其他一些事情总有同学抢着去做,不再需要班主任去督促。
四、智慧的爱
湖北名师桂贤娣老师创造出以注重学生心理健康为主的人文主义“情感育人”班主任工作特色,总结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生给爱十法”,即体弱生爱在关心;病残生爱在得体;过失生爱在信任;屡错生爱在耐心;向师生爱在珍惜;背师生爱在主动;个性生爱在尊重;普通生爱在鼓励;进步生爱在赏识;后进生爱在鞭策。这十条法则,告诉我对学生要给予智慧的爱。
智慧教育的优点与缺点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翻转课堂;跨界课堂;智慧课堂
一、传统课堂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传统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教、学生学,在固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属于讲解、接受型,教师服从于学校教学管理的要求,传授给学生已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课堂上采用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师生之间很少有主动的双向信息交流。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学进度掌控有度,符合规范化的教学管理要求。其缺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充当听众和配角,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方式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沉闷乏味,学生厌学现象严重,又因课堂教学的进度是统一的,不利于因材施教。传统课堂教学一味地按照教材教学,既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二、教学新常态
(一)翻转课堂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与学习资料,在学校特定教学平台上,学生通过手机或平板观看,提前自学,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填补了教师作为唯一的知识传播者的缺憾。当实施这种方式时,学生就会意识到教师是在引导他们学习,而不是指令。教师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更好的学习者,帮助他们理解课程的内容和掌握相应的技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可能。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教师授课。师生之间可以多边互动,包括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翻转课堂呈现出鲜明的个性: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教学信息清晰明确,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复习检测方便快捷。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翻转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跨界课堂
跨界课堂是以跨界思维为指导的,促使跨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表现的集合,跨越自身定位、超越物理界限的跨界思维模式特别适用于职业教育。在跨界教育中,学校提供的平台很重要。教师抓好软件建设、跨界教学机制建设,学生自带终端设备,共同参与跨界课堂。跨界思维下的融合实践有两个重要案例——德国双元制(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大跨界)与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人本跨界大课堂(校内师生、教学资料的重新组合式的跨界教学)。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与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同德国实行的职业教育双元制不同,以铜都双语学校为代表的人本跨界课堂,正在引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人本跨界课堂的核心内涵:第一,课堂是一个学习型共同体,即学生成长、发展和教师专业提高的共同体。第二,教育教学资源优化、利用最大化是跨界的宗旨。第三,在充分解放教师和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上述两例的跨界教育与跨界课堂,突出的是不同专业、职业的知识与技能的整合贯通,是新课堂的理想境界。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课堂教学就要跨界思维,打破教室这个空间局限。新常态跨界课堂,以跨界思维引领教育,以跨界理念指导教学。
(三)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理想课堂。智慧课堂的最大特征是:教得睿智、学得优雅,由教材到学材的转变,由教师向导师的转换,由学知识到知应用、练能力的转变,由教学目标向学习目标的转变。课堂教学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技能培养,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按照现代课程理念,智慧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以发展为主旨,能实施多维度、多元化、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而不是用批评和埋怨制造压抑。智慧是目标,更是过程、方法。掌握了智慧的方法,就可以智慧地工作、智慧地生活。
(四)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是以生命为教育的起点,以发展生命为教育的终点,充分发掘和调动生命个体应有的灵性,不断开发人的多元智慧,构建一种自然、和谐、开放、鲜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生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全面性、差异性、开放性、协调性、平衡性的意识,创设有生机、有生力、有生气、有生成、有生命价值的课堂情境,以理解、交往、互动等为教学路径。师生成为平等的对话者和探索者,生生成为学习的合作者,通过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彰显师生生命价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生态课堂三类教学模式:第一,以教室为教育教学主阵地的第一课堂;第二,以学校为教育教学主阵地的第二课堂;第三,以社会为教育教学主阵地的第三课堂。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就要树立大课堂观念,以第一课堂为主,以第二、第三课堂为辅,把三个课堂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发展策略
(一)跨界融合
翻转课堂关注学的先后问题,跨界课堂解决学的时空拓展,智慧课堂探索学习效率与效果,而生态课堂研究人的精神培养、人格养成。课堂是教师提升、学生成长的地方。教师教的都是有形的、显性的知识与技能,而对于无形的、隐性的精神素质等内容,必须跨界融合、重点养成。教育与培养隐性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是难点,也是当前教学改变的热点。如何显现这个精神层面的能力、素质,是智慧课堂、生态课堂所重点关注的。跨界与融合,是未来的新常态。
(二)顶层设计
职教课堂的顶层设计,需要学校管理者以学校为平台,依托互联网思维,实行“互联网+”行动,对本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等统筹规划、全面梳理,提出创新性教育教学模式,并广泛应用。打造风格迥异的课室,是时代的要求,学校要突出专业特色,彰显课堂活力,抓住人才培养本质,创造品牌课程和学校。
参考文献:
智慧教育的优点与缺点范文5
编著有《化学课程教育学》《初等化学教育系统分析》《化学教学诊断学》《化学方法论》《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研究》《化学重难点手册》等40多部著作。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0多篇,被权威期刊全文转载30余篇。主持和参与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并获多种奖励。
2005年3月至6月,我们以湖北鄂东和鄂西两个地区作为调查区域,从中随机抽出6所初中、2所高中作为调查现场,调查发现,在“学校制度和教师行为对‘差生’有没有歧视做法”的项目调查中,有71.7%的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对“差生”没有歧视,而在“差生”问卷调查中,竟有高达83.5%学生认为对“差生”有歧视,这种认同的差异与心理对抗令我们惊讶!在“差生”看来,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充满了对他们的伤害,而我们大多数学校教育标榜对“差生”实行多种“转差”措施,推行赏识教育和关爱教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的教育真的没有弄懂“差生”想什么吗?教育离“差生”的心灵真有那么遥远吗?如果走不进“差生”的心灵,那么“差生”教育还有真正的意义吗?
学业成败于心:教师和家长制造了“差生”
一位心理学教授向他的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聋哑人到一个五金店买钉子,先用左手捏握着两个手指作持钉状,然后右手作捶打状,售货员先递过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并再次用作持钉状的两个手指示意,这回售货员终于拿对了。这时候又来了一位盲人顾客……“同学们,你们能否想像一下,这个盲人顾客将会以什么样的简单方法来买一把剪子呢?”教授问学生们。有个学生举手回答:很简单,只要伸出两个手指模仿剪子剪布就可以了。这个学生刚答完,全班学生表示赞同。这时候,教授忽然说:“其实盲人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教授出的题目浅显明白,但它的含义何其深远:一个人一旦进入心理的死角,其智力就会在一般人之下了。这种暗示,在心理学上叫做“心理定势”,它指的是一种预备性顺应,或是反应准备。这种顺应或准备使人倾向于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差生”容易形成自卑者的心理定势,容易被别人的评论、看法或观点左右,最后被他人的“预期结果”所言中一一最终沦为“差生”。
据统计,全国约有3亿学生,被学校和家长划入“差生”之列的有5000万之多。如此多的“差生”是如何产生的?他们真的就那么差吗?《没有孩子是差生》的作者朱国红老师曾经在班里做过问卷调查,87%的学生称“差生”一词是从老师口中和眼神中知道的,13%是从自己父母的口中知道的。他痛心地说,事实上,是老师和家长制造了“差生”。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学生来到这个世界,他的一切社会性都是成人世界给的。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理论清楚地说明了社会标签过程对个体的自我态度和自我行为的影响。由于教师与家长为“差生”贴上了失败的标签,就很容易使这些学生形成习得性的失败心态。他们就会自认为天生不是学习的料,这无疑会导致这些学生学业失败。
转化“差生”的第一步:教师的关爱
一些教师认为,转化“差生”的第一步是学生起点能力诊断,即摸清“差生”学习新知识必须具备的原有知识及技能的准备水平,因为,起点能力与智力相比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的作用更大。为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准确诊断和分析学生学习新教学内容所具备的起点能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必要的知识完善和技能补充,确保学生具备接受新知识所必需的起点能力。但人们发现,这样的教育效果总是不令人满意。
教师转化“差生”的办法有许多种:为“差生”补课,把做错了的作业重做,把平时做错的习题抄在“错误订正本”上,对“差生”苦口婆心地说教……可是,“差生”似乎都岿然不动,一如既往地成绩差。家长的叮咛嘱咐、老师的强制约束,使得一些成绩差的学生误认为认真学习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他们便对认真学习的要求心生反感,千方百计地逃避学习。
这些是早已被实践证明在多数情况下效率低下的教育方法,因为多数转化“差生”的做法都是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很少真正考虑到“差生”的需求。强制要求“差生”认真学习,只能使“差生”更加讨厌学习。去年,《北京晨报》报道了北京市教科院的《北京市2004年度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小学和初中两个毕业年级“不补课组”的学生各科成绩都高于“补课组”的学生,这不能不给我们启示。
“差生”最渴望的是教师的关爱。教育必须真正走进“差生”的心灵,让“差生”真切地体会到,认真学习是他们所拥有的权利,是他们人生成功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差生”的第一步,就是使他们成为“可教育的人”。如果“差生”自暴自弃,缺乏学习动机,失去了自尊和自信心,长此以往,他就是一个“不可教育的人”。他认为教育“差生”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力”,唤醒他们“沉睡”的思维。在他看来,转变“差生”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付出真爱去感化他们。可见,教育“差生”从策略上讲首先要找到打开他们心锁的钥匙,进入他们心灵深处,关心、理解、尊重他们,鼓励他们敢于向老师倾诉自己的痛苦,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责任和真情,召唤“差生”情感的回归。其次才是在诊断“差生”学习起点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补救。
欣赏教育:发现每位“差生”的优点和优势
美国电影《师生情》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白人教师在给一名长期受种族歧视的黑人孩子上课时耐心地说:“孩子,老师相信你是天下最好的,你不要紧张,仔细数数老师这只手有几个手指?”孩子数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说:“三个。”“太好了,你简直太了不起了!一共才少数两个。”老师的鼓励和赏识如同甘霖,孩子心灵轻松而舒展,眼睛里一下子射出了自信的光芒!
再来看看我们的课堂,教师对回答不出简单问题的“差生”轻则口头批评。讽刺挖苦,重则罚站思过,甚至轰出教室。这样的批评和处罚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加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倍感学习是一种无尽的苦难。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多种智能中必定有一种智能水平要强于其他几种智能水平,那么,这种智能就是学生的智力强项。每个学生不仅 有其优势智能领域和弱势智能领域,而且每个人都应该在充分展示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同时,将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去,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能领域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反思我们的教育,由于“差生”平时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处罚,以至于他们都认为自己只有缺点,没有优点可言。我们做了一个试验,请学生在一张白纸上写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纸张的左边写优点,在右边写缺点。结果,多数成绩差的学生很容易就把缺点列举出来了,纸张的右边写得满满的,可是优点却难以列举出来,纸张的左边是空空的。有几个“差生”提议:“老师,让我们只写缺点不写优点吧,因为我们好像没有什么优点。”我们笑着鼓励他们用心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哪怕只找到一个优点也是好的。可是,我们的心情却变得非常沉重。“差生”平时很难得到老师的表扬,时间久了,便对自己的缺点非常熟悉,对自己的优点非常陌生,以至于不知自己有什么优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认识“差生”的优点,并赏识其优点,让其他学生学习。比如: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大多数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都是好的,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抗挫折能力很强;因为学习花费时间少,课外运动的时间相对就多一些,因而绝大多数都有较强健的体魄;因为受到老师关心少,便会努力与同学相处,特别是与其他成绩差的同学友好相处,因而绝大多数都有较强的人际沟通技能;走上社会后,见到老师总是特别地尊重……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适合每个学生智能倾向的教学环境,根据“差生”的智能强项进行教学设计,促成优势智能向弱势智能迁移,就能把每位“差生”塑造成可用之材。
智慧之爱:在尊重的基础上运用惩罚教育
在“差生”教育上曾经出现一桩桩令人发指的恶性事件:有在学生脸上刺字的,有逼学生喝脏水的,有一耳光把学生扇聋的……这些恶意的惩罚造成了学生肉体和心灵上的永久伤害,当事人应该受到法律和行政方面的严惩。但是,这种个别极端事件容易导致整个教育界产生被迫放弃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必要惩罚的趋势。
赏识与表扬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差生”犯错误时,若不及时指出并提出批评,就会使“差生”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或产生放纵自我行为的心理,没有惩罚的教育会导致学生人格上的异化。问题是,我们该怎样选择惩罚教育。
惩罚应当以博大的爱为基础,在尊重、赏识的基础上运用,绝不能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没有尊重这个前提,就会使惩罚变味,这样培养出的不是主人而是奴隶。教师要讲究惩罚使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抱着使“差生”得到更好的发展的态度去选择惩罚方法,在惩罚执行中让“差生”体验教师的挚爱,多用正面激励,巧用“相差性”惩罚,尽可能从学生智能优势角度选择惩罚方法。我国教育家魏书生善于从学生优势角度选择惩罚方式,首创学生迟到了罚唱一首歌的方法,这种幽默的惩罚方法能够减轻惩罚带来的对抗心理。但是若老师只是简单地模仿,结果可能会弄巧成拙。如果遇到一个音乐弱势智能的学生,学生会认为老师是有意刁难自己,这样的惩罚会带来一种排斥性和攻击性的后果。由此看来,要想让惩罚取得理想的效果,还需要教师掌握教育艺术,懂得用智慧施爱。要注意,教师的“乏爱”和“泛爱”都是有害的,“差生”需要人格之师智慧的爱的教育。
巧用归因理论:把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不稳定性因素
在“差生”转化的教育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难于坚持,缺乏学习毅力,容易出现“旧病复发”的老毛病,究其原因,是“差生”学习中的“高原反应”的典型表现:大脑中储存的知识量随学习的进步而增加,当知识总量基数较小时,较小的知识增幅也能使人产生明显的进步感,而知识总量基数较大时,即使较大的知识增幅也难以让人产生显著的进步感。“差生”由于对这一学习规律了解不够,遇“高原反应”往往易产生沮丧心理和急躁情绪,甚至灰心失望,不知不觉中陷入“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的学习怪圈。这是“差生”缺乏持久学习动机的主要原因。
良好的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发动和维持其成就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动机?如何在活动中坚持不懈?如何在失败时保持甚至强化成功的期望?实践证明,归因原理在激发“差生”成就动力、促进坚持努力的行为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指出,归因理论是说明和推断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分析的理论。有人把归因理论叫做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的自我知觉、自我思想意识达到改变人的行为。不同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而影响随之而来的行为和工作绩效。对过去成功或失败的归因,会影响将来的期望和坚持努力的行为。一般人可作出四种归因:一是努力程度,二是能力大小,三是任务难度,四是运气与机会。坚持是成就行为的主要特征,对于前一段行为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结论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以后的行为,成就的获得有赖于对过去工作是成功或失败的不同归因。
为此,教师在用归因理论进行“差生”教育时,必须懂得:(1)如果“差生”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脑子笨和能力低这样一类稳定的内因,则不能增强“差生”今后努力行为的持恒性,这类学生动辄灰心丧气,消沉情绪泛化。(2)假如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学习不够努力这个相对不稳定的内因,则可能增强“差生”加倍努力去学习的行为的持恒性,这类学生能百折不挠,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成功。(3)假如把失败归因于学习任务太重、太难等稳定性的外因,则很可能会降低“差生”的自信心及行为的持恒性。(4)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偶然的外因(比如在考试时自己粗枝大叶,或是生病发烧),则“差生”不仅不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坚持努力行为。正是基于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与否和能否产生坚持行为有密切关系,所以把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于内、外因中的稳定性因素或不稳定因素,是决定今后工作和学习能否产生坚持努力行为的关键因素。
智慧教育的优点与缺点范文6
教育是关乎祖国未来、家庭希望、学生命运的一项伟业,高中教育更是这项伟业中的关键,而班级管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中教育的效率和成效。班主任作为高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组织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做一名"智慧型"班主任相当重要。
智慧型班主任通常具备"四心":欢喜心、科学心、敏锐心、谦逊心,唯有具备这四种特征,才能成为一名智慧型班主任。班主任要能发现教育最为本质的快乐,能够科学定位班主任的角色,随时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为学生营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班主任这一岗位需要极强的管理艺术和管理技巧,只用从多方面用心,与学生进行精神与灵魂的沟通,达到心灵契合,才能够实现最终管理效果。智慧型班主任能够开启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智慧,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青春期的少年普遍存在着叛逆心理,这种叛逆是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在思想上、行为上标新立异,有的孩子甚至"唱反调"来引起注意。如果青少年的逆反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将会引起严重后果,使之产生偏执、冷漠、多疑、不合群等病态性格,存在逆反心理的少年对家长和老师有明显的反抗情绪。
我班有一个男生,一开始眼高手低,好高婺远,对英语和语文等读写的作业不屑一顾,经常不完成或拖拉,任课老师意见很大,家长也感到很头痛,但是无从入手。有一段时间,任课老师、家长,包括他自己都放弃了学习上的追求,情绪低落。作为班主任,我找到学生,不是以往责骂的态度教育他,而是耐心倾听他的内心,了解他的真实想法,聊了很多,他才慢慢打开他的心扉,告诉我具体的原因。我了解到一方面是出于他自己的懒惰;另一方面是他自己的观念有问题,认为这些学科对他以后的生活、工作毫无用处,没有意义;最后就是他的家长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上都有问题。于是我多次用面访、电话访等形式与家长联系沟通,并对他说:"不管以前你的表现如何,我相信今后你一定会做得最好。你有缺点,但头脑灵活、活泼大方又是你的优点。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相同的错误。"他说:"老师,你是第一位说我有优点的老师。"我给他提了具体的要求,其中一条是"从今天起必须认真完成各课作业,这是学生最起码的要求和约束",他答应得挺好,但我曾了解到他有说了不算的毛病,一开始的一个星期里,他认认真真,但好景不长,第二个星期又老毛病重犯,我又找到他推心置腹地交谈,用非常肯定的口气鼓励他:"其实你是一个一点就透的男孩子,从刚进来到今天,一路走来,你都在用你的进步改变着一切,老师每天都在关注着你的变化,但你为什么没有恒心和决心,做得更好呢?"事后他说:"老师我真的错了,从今往后我不会再让您失望了。"现在,他做到了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一切都按要求去做。我看到了他的喜人变化,及时地在家长和同学们面前表扬鼓励,让他更加坚定信心。在班会课上让他当着全班自省:"在经过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的挫折后,我更加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我要把过去的尘封,追求现在和将来才是最有意义的,我要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
从以上这个案例中,我觉得班主任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尤其与学生谈心时必须要注意"四要四不要"的方式方法:
(1)平等对待学生,不要"居高临下"。教师与学生谈心不可摆出师长架子,不可厚此薄彼,而要一视同仁,要多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这样往往会发现,站的角度不同,了解的情况不同,认识问题的方法和出发点不同,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与同学们交心结友,才能真正了解其内心世界,从而及时准确地教育和引导他们。
(2)讲知心话,不要"空洞说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与学生谈心时,要从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和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乐于接受。
(3)善于倾听,不要"先入为主"。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时,总想找信赖的人,特别是值得他们信赖的班主任老师一吐为快,如果对情况不明确,又不听学生述说,就先入为主,自以为是,横加训斥,那么学生以后会避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