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服务的运作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服务的运作模式范文1
关键词:社区建设;社区民间组织;上城区;湖滨晴雨
一、社区民间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大力推进社区建设,试图以街居制替代单位制,实现对城市居民的组织和管理,但问题重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我国社区无法很好地满足快速增长和多元化的居民需求,无法发挥真正意义上的社区的作用。费林(Fellin)认为,一个令人满意的社区应当是一个“有能力回应广泛的成员需要,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社区”[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呈现出数量多、异质性高、流动性强和需求多元化的特点,给社区管理造成很大困难。而社区活动又多是自上而下开展的,无法吸引社区居民积极自愿参与,社区参与的下降阻碍了社区功能的实现。
这时,具有公益性、志愿性、非盈利性等优势的社区民间组织对于社区管理和服务作用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社区民间组织往往可以利用更广泛的资源,调动居民积极性,将政府发展社区服务的规划、驻社区单位对社区服务的支持、社区居民的公益心等,转化为社区公益行为,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需求,优化社区服务[2]。社区民间组织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转移政府职能,创新社区服务。社区民间组织以其灵活的体制和多功能的服务,弥补政府和市场供给社区服务的不足。二是提供社区服务,丰富文化生活。社区民间组织通过整合社区内的各种资源,面向广大居民开展各项便民、利民服务。三是参与社区管理,维护社会利益。社区内成立的各类民间组织,在协助街道强化基层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3]。在国外,社区民间组织是社区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Joan Minieri and Paul Getsos认为社区问题的介入方式有四种,其中的一种社会组织“一般都由那些鼓励人们去行动的非盈利组织来组织实施”[4]。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我国主要城市的典型社区民间组织案例进行整理归纳,并以杭州上城区湖滨街道“湖滨晴雨”工作室为主要案例进行访谈调查,总结出目前我国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包括主要服务领域、组织结构、经费来源、运作方式、成果经验等)和面临的问题瓶颈。
二、社区民间组织建设:杭州市上城区“湖滨晴雨”工作室为例
截至2010年,杭州市上城区共有民间组织541个,其中注册7个,备案534个;在经费来源方面,“自上而下”成立的由政府资助,自行成立的基本自筹;在参与领域方面主要是社区服务,文化娱乐,公益互助;运作方式和组织管理放,部分由政府直接间接组建,或是通过居民组织活动,或是与企业合作提供服务。[5]
“湖滨晴雨”工作室是杭州市上城区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民间组织,成立于2009年,是湖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了促进社区成员参与社会管理而提出建设的社区民间组织(备案登记,非注册类),委派老社区书记为负责人,主要服务是搜集民情民意,直接反映到市委办公室。
1、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
“湖滨晴雨”工作室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模式可以用“一室”“六站”“两员”“四报”概括。“一室”即湖滨晴雨工作室,也称“民情气象台”,负责信息收集、分析、报送及问题协调等工作,建立网络平台,设立社情民意网上、网下征集信箱。工作室每周会以“专报”的形式,将收集到的民情民意直接发到市委办公室,市委办公室不会进行回复批示,但会重视一些情况,改进一些政策。“六站”是社区民情气象站,街道下辖6个社区均设立“民情气象站”,站长有社区书记或主任兼任,根据工作室要求开展各种民情收集、反映和政策传递、解答等活动,由社区文教员收集整理民情观察员反映上来的情况,然后上交给工作室。“两员”是指民情预报员和民情观察员,前者由12名市、区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一些专家学者担任,后者由45名湖滨地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单位职工、新杭州人、社区居民等不同层面的人员组成。预报员通过宣讲走访等活动宣传政策,促进居民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理解支持,并听取民情;观察员以社区楼道、墙门为单位,围绕社会热点、难点和群众关注点收集民情民意,反馈给社区民情气象站。“四报”是指民情气象一天一报、民生焦点一周一报、民生时政一月一报、民生品质一年一报。如图1所示。
这种组织机构、运作模式的优点在于:培养居民自愿成为民情观察员,不需要很多资金,机构运作成本低;民意通过收集直接反馈到市委办,不用经过中间的基层职能部门,不但提高了效率,也有效地减少了民意在上达过程中被搁置、掩盖和歪曲的情况。这样,一方面上级部门可以得到真实的群众意见,另一方面群众在这种机制下更乐意提出意见,社区参与度也得到提高。
图1:“湖滨晴雨”组织结构
2、资金来源和政府支持
“湖滨晴雨”资金需求不大,基本由街道负责。工作室主任由街道发放工资,活动场所、设施、宣传与会议、优秀观察员的奖励等费用都由街道提供。工作室没有独立的财务体系,费用都要上报申请。
除了硬件设施和资金上的提供,政府为“湖滨晴雨”设立了民情上达的专项通道,便于信息的上通下达。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将工作室列为党员干部现场教学基地。工作室还得到“上城区十佳社区社会组织”等荣誉奖励。街道领导定期慰问观察员。
3、发展瓶颈
一是宣传不足。虽然“湖滨晴雨”在近两年发展迅速,形成了良好的运作体系,许多“金点子”被市区有关职能部门采纳,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传媒的关注,但是它在群众中的知晓度并不高。笔者在实地访谈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当地居民都不知道工作室的地址在哪里,有的甚至没有听说过“湖滨晴雨”工作室。显然,作为一个民情收集组织,目前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群众的知晓参与度不提高,民情收集的范围就无法扩大,社区民间组织也无法进一步发展。但是工作室的宣传途径十分有限,除了一个网站,就只有偶尔的媒体报道。
二是人员配置不足,资金设备不到位。工作室成立之初,计划的人员配置是一名主任和两位工作人员,可是两年来只有一位主任包揽所有的工作。街道迟迟不增加人员,也没有提升主任的待遇。工作室的地点设在东平巷社区的“红色港湾”内,电脑等设备十分老旧,最影响工作的是没有独立电话,要和对面党员服务窗口用同一条电话线。电话和网络作为主要信息传输渠道,如果不能保证畅通,那“湖滨晴雨”传达民意的作用就无法体现了。
三是难以广泛调动居民积极性。由于工作室只是起到一个反映、传递民意的作用,并不能直接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所以除了观察员,一般群众不会太关注“湖滨晴雨”。而观察员的人数又难以扩大,因为一方面工作室只有一位工作人员,无法处理更大的数据量了,另一方面对观察员的要求是既要热心观察、按时反映,又要有一定文字表达能力,还要无偿参与,这样的人选并不多。
三、小结
在社会治理日益成为全球性话语的情况下,社区民间组织将逐步成为社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社区事务中日益发挥着重要功能,它是提高社区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助推器,是释放社会能量、缓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6]。近几年我国社区民间组织数量迅速增长,涉及领域广泛,已基本形成了注册登记制度,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并开始推广由政府购买服务运作模式。在这个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日益显著,如认识上的偏差,政策的不完善,社区民间组织资金上的缺乏,管理上的不规范,自身能力上的薄弱等。这些问题都影响着社区民间组织的运行发展,影响其分担社会管理、加强居民社区参与作用的发挥。因此,现在迫切需要政府、社会和居民共同努力,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探索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加快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使得社区民间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P.Felln,The community and the social workers,Itasca,IL:F.Peacock,2001,70
[2] 彭佳丽,刘丽红.论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与定位[J].社会视窗,2009,(4).
[3] 吕娜.社区治理模式中的民间组织现状分析[J].工会理论研究,2011,(1)
[4] Joan Minieri,Paul Getsos. Tools for Radical Democracy[M].United State: Jossey-Bass.2007.
[5] 蒋秋霞.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理论界,2009,(09):153-154.
[6] 于家琦.社区民间组织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理论界,2011,(1).
社区服务的运作模式范文2
“刘儿,来了,谢谢你昂。大冷的天儿,让你给俺来送中午饭。”告别姜大爷的刘乃忠,接下来又来到家住铁路公寓的娘家中,敲开老人的门,双手给她送上从保温桶中取出的午饭。“大娘,你快进屋吧,我还得赶紧去给其他老人送饭去。”刘乃忠给老人关上门,“腾腾腾”地跑下楼,又来到下一家。
记者用手机看了看时间,从中午11点半到12点半,刘乃忠一共给20个老人送上了中午饭。在青岛市市南区,像他这’样的社区工作者有15个。每天中午给市南区的200多位80岁以上的低保独居老人送去政府买单的可口“孝心午饭”。据了解,为老人送午餐,只是市南区开展居家养老“六送服务”的其中一项。
“市南区为进一步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提升,让老年人充分享受宜业宜居幸福市南区的建设成果,打造出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参与和邻里结对互助四种养老模式,形成了送奶、送报、送爱心、送家政、送健康和送午餐的‘六送’养老服务体系。今年,山东省民政厅杨丽丽副厅长在省政协座谈会上提出要在全省推荐送奶探视服务模式。”据市南区民政局局长许群介绍,“六送服务”从表面看是养老问题,是对老人的探视与服务,但往深处琢磨,其实是关乎老百姓的民生幸福。这些老人并不缺物质层面的东西,他们需要的是一种真实、细致的精神温暖。可以说,政府开展的居家养老“六送”服务,送的不是“午餐”,而是幸福和感动。
幸福就是让老百姓过得舒心,对未来有信心。市南区上上下下有这样的共识: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臼的。只有着力保障和发展民生,经济社会才有持久的动力。着眼于将社区打造成为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和幸福宜居的“民生家园”,市南区以“有困难,帮到家”服务品牌为引领,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单位和服务企业为主体,以居民志愿服务为补充的优质高效、普惠均等的社区服务体系,全面提升辖区55万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为推动为民服务由“分散”向“统筹”转变,市南区倾力打造了多方参与、有效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以“有困难,帮到家”品牌为统领,进一步整合社区服务资源。
首先,大力发展便捷化的政务服务,积极打造“区、街、站”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一门服务、集中受理、后台分流、限时办结”的信息化全流程服务模式,深入开展全程代办、阳光服务、微笑服务等活动,为居民提供“菜单式”、“式”高效便捷服务。
其次,大力发展多元化的便民服务,建立市南区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家政保姆、居家养老、生活配送、家教托管等60余类400余项全天候便捷化服务;采取社区社会组织运作模式,在乐万家老年公寓、天山社区等建成6处社区养老爱心食堂,为500余位老年人提供免费或低偿送餐服务;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老人提供“送奶、送报、送家政、送爱心、送保险、送午餐”服务,受益老人已达5万余名,实现了全区独居和困难老人养老服务全覆盖。
最后,大力发展特色化的志愿服务,成立32支2万余人的义工队伍,积极开展“帮到家”等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激发了党员群众和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公益服务的主动性。
社区服务的运作模式范文3
面临的困境
新形势下,基层群团组织面临“三化”困境:一是群团组织“边缘化”。很多人认为群团工作是务虚工作、可有可无,而群团自身也抱着“搞维持、能交代、不指望”的态度,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没多少事可干”的困惑。二是工作对象“复杂化”。群团组织原有的工作体系和模式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工作覆盖面不广,工作影响力不深。三是工作内容“重复化”。因工作性质、内容相近,致使工作对象、资源交叉重叠,加之各自为战、重复劳动,致使群团工作势单力薄、效果较差。总之,新形势给群团工作带来深刻影响,群团组织面临党群信任危机的困境。
采取的做法
针对群团组织的艰难现状,建立群团社区服务站意在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通过群团工作重心下移、职能下延,倒逼群团干部走出机关,主动作为,重拾信心;二是整合群团组织力量资源,实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目的。
——界定服务站职能职责。借助社区阵地设立群团服务站,服务站以“知民情、解民忧、助民富”为服务宗旨,以“传递温暖、汇集民意、扶贫济困、共享和谐”为目的,采取“党政主导、群团主抓、部门参与”的运作方式,为社区群众提供“一站式”普惠服务。服务站设立了惠民帮扶、创业贷款、志愿服务、就业服务、权益维护、医疗保险、新市民培训、互助保险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8个大项、18个小项的事务受理和服务项目。
——设置服务站组织机构。服务站站长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副站长由社区分管领导或工会主席兼任,专职工作人员由社会化工作者和群团、社区工作人员组成,服务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群团服务站按照“五个一”(即:一个服务窗口、一个宣传专栏、一个新市民教学点、一个图书阅览室、一支志愿服务队伍)标准和“六有”(即:有阵地、有人员、有制度、有项目、有经费、有设备)要求进行规范化建设,并将工作制度、服务流程、服务电话等公示上墙。
——建立服务站运行机制。如何让建起来的服务站“转起来、活起来”,机制是根本。通过深入调研,反复讨论,出台了由群团部门负责人、政法、民政、人社部门分管领导以及街道办事处书记(主任)、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群众代表、服务站工作人员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每月一次的集中学习和工作运行情况研究例会制度,文明接待、首问责任、即时办结、服务承诺、信息、考勤工作等工作制度,并根据各群团部门职能制定出服务流程,确保服务站规范运作。试点建立以来,领导小组已召开专题会议5次,培训工作人员50余人次,研究解决了运行中出现的10余个具体问题。
取得的成效
智慧源于基层,经验出自实践。服务站的建立和运行,充分发挥了群团组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有效提升了自身形象,受到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促进了作用发挥。社区服务站的建立和运行,让群团干部走出机关,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做好群众思想引导、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有效履行了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职责,充分发挥了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助手作用。
——赢得了党群认同。社区服务站通过开展系列公益活动,让社区居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提高了各方面群众的认同度。同时,广泛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区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我区财力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仍建立了群团工作经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机制,将群团业务经费和重大活动经费列入了同级财政预算,并予以优先保障。
——提升了自身形象。群团组织建立社区服务站,通过开展新市民培训、法律维权、创业就业、惠民帮扶等系列活动,实现了近距离服务群众,体现了群团特有的组织、人才优势,展示了群团组织的实力和水平,提高了群团组织的作为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获得了党政高度评价和社会广泛认同,提升了全区群团组织的整体形象。
——助推了一方发展。服务站积极发挥组织引领职能,发动辖区居民群众,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创新创业,形成共同建设“美好XX”的强大合力。一是宣传引导聚民。开展新市民培训、快板宣传“中国梦”、劳模事迹报告会、“ 企业职工讲堂”等活动,让社区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为城市文明创建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二是志愿服务助民。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留守儿童关爱、残疾人生活帮助等开展志愿服务。目前,全区已成立X支群团服务志愿队伍,志愿者人数达到XXX多人,组织开展家政、文体宣传等各类志愿服务XX余场次。三是就业培训富民。将妇女创业、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残疾人就业指导等业务延伸到社区,帮助符合条件的居民实现就业、创业。四是维权服务慰民。开展“维权服务岗”、开展维权知识讲座、现场调解说法等形式,不断提高居民维权意识和法律素养。五是困难帮扶惠民。成立“惠民帮扶点”,为困难群体免费提供生活必需品。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了“惠民超市”,为困难居民发放“惠民爱心卡”,持卡群众在“惠民超市”购物,可以享受7—9折优惠。
获得的启示
一叶能知秋,一管可窥豹。虽然群团社区服务站试点尚需继续探索与完善,但就其目前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于推动群团工作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群团工作“有为才能有位”。面对群团组织的地位和影响不如党和政府的部门和单位的现实,绝不能自我放逐,否则将更加“边缘化”。群团社区服务站的建立,有力的证明了群团组织要获得党政和社会各方的关注和认可,必须“主动融入、建功立业”, 以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贴近时代主旋律,贴近党委、政府的要求,贴近群众的需求,用工作成效来证明自己,从而获得认同。
——群团工作“大有可为”。不同的历史时期,群团组织都较好地发挥了联系、服务、教育、动员群众的重要作用。当前,面对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巴中又迎来新一轮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机遇期,这为群团干部干大事、成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舞台。三个群团社区服务站在引导群众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扶贫济困、助推一方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充分证明了群团组织在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征程中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群团组织“联合起来力量大”。将工、青、妇、残联、科协等群团组织资源整合,建立群团社区服务站,集聚了群团组织的智慧和力量,增强了组织服务能力,产生了“1+1>2”的效果。实践证明,群团工作要发展、要有所作为,必须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由单干走向联合,主动跳出长期以来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固有模式,努力向“合纵连横”转变,确保实现共赢和绩效最优化。
社区服务的运作模式范文4
关键词:城市社区服务业运行机制改革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城市都在努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基础和龙头以及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行业,加强社区服务的建设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的沟通,扩大社区居民就业,发展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服务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如何搞好城市社区服务业,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推进“和谐社区”的构建成为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性课题。
一我国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需求,依托街道和居委会,发动社区力量开展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服务活动。“社区服务业”是社区服务的延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社区服务事业,是指在政府的倡导下,依托街道和居委会,为满足社区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需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们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的城市基层工作。二是社区服务产业,随着人们水如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消费观念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由政府和街居行政组织包揽的部分社区服务工作,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来完成,从而形成一种以满足社区生活需求为对象的新兴行业,如“保洁公司”“保安公司”、“物业公司”、“家政服务公司”等。自20世纪8O年代后期民政部首次提出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构建和谐社区重大任务的提出,各地对社区服务业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社区服务的形式日趋多样,内容日渐丰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服务设施有了较快的发展
社区服务设施是发展社区服务业的物质保证,为此我国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快速建设社区服务设施。截至2005年底,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8479个,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9.5万个,便民利民生活服务网点66.5万个,初步建立起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以提供综合和覆盖广泛为特点的社区服务站(所);以街道和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据民政部门初步统计,全国至少80%多的居民委员会建立了社区警务室,6o%多的居民委员会建立了社区图书室,85%的社区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点(站。2004年,上海市成立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指导全市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并提供大量的文娱活动,借此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
2.社区服务范围有了新的拓展
社区服务的对象由单纯地为民政救抚对象扩展到了全体社区居民,服务范围也从特定的政策帮助转向了社区居民需求,从单纯的生活服务拓展到精神文化服务。目前,社区服务内容包括养老、助残、优抚、青少年教育、医疗康复、居民生活、家政、信息及治安防范等多层次、多方位的系列化服务.
3.社区服务向专业化发展
社区服务专业化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社区服务队伍有了一定的专业化。许多城市对选举或应聘上来的社区工作者进行了业务培训,如北京、南京、重庆、青岛等地。有的地方像江苏省还组织全省制定统一的社会工作者水平等级考试,通过考试的人员才可以作为社区聘用工作者的候选人,这有助于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出现了专业化的社区服务。一些家政服务业将钟点工、保姆介绍、租赁业务等多种服务扩展开来,把具有这方面专长的人员纳入服务队伍网络,根据需要统筹安排,随时调遣,使社区服务更具有专业化的特点。
4.社区服务方式多样化
社区服务突破传统的无偿、低偿服务的框架,创造出了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形式。根据社区成员生活需求和市场服务需求确立服务项目,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采取不同的服务形式,对民政救抚的对象实行福利,只服务不收费;对老年人、残疾人等需要社会帮助的群体实行低偿服务,只收取成本费;对有经济支付能力的居民和单位则实行有偿服务。
5.社区服务向网络化发展
社区服务利用网络来实现社区服务资源的共享,提高社区服务产业规模化水平。上海、天津等地通过设立覆盖全社区或全城市的服务求助系统,把各经营网点连接起来,在交流信息、调剂余缺、平衡供需等方面实行网络化经营,促使社区服务业从分散型、个体化向集团化、群体化方向发展。例如,一些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水、电、气等的服务也开始实行网络化收费和管理。
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城市社区服务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单位办社会”逐步瓦解,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社会的到来,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社区服务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服务资金短缺
多年来,资金缺乏一直是困扰社区服务发展的棘手问题。首先,政府的投入不够,社区服务是一项带有社会福利性的事业,政府是社会福利的谋求和代表者,发达国家都是以政府经费的投入为主。但是我国政府对社区的投入非常有限。以湘潭市雨湖区平政街道新景社区为例,上级政府每年对该社区拨款的财政总额是3万元左右,这其中包括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各种费用,真正用于社区服务的不足1万元,而社区每年的费远大于政府的拨款。
该社区负责人侯锡华书记表示,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居委会不得不向居委会的成员下任务来进行创收,因此居委会80%的时间放在应付上级的检查和业务方面,而真正放在为居民服务的时间不足20%,严重影响了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社区的环境卫生所需要的费用大部分是靠居民集资来维持的,这也在某种程度加深了社区居民和居委会之间的矛盾,影响了服务工作的开展;其次,民间资金注入有限。由于我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力量薄弱,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资金缺乏,用非营利组织所得的收入来反哺社区服务的情况相当少。同时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的影响,社会团体和其他民间组织投资社区服务的意识性和积极性也较差,这必然影响到社区服务业的开展;最后个人的投入有限。由于社区服务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完成的,个人对社区服务意识比较淡薄,捐助主动性不强。因此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国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2.社区服务投资主体的一元化难以满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社区服务的接受者不再完全是弱势群体,一些高消费、高收入的群体希望社区能够
提供一些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生活服务。但是我国现行社区服务体系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的,政府作为社区服务业的主要提供者,财力和物力毕竟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待增加和提高。社区服务业长期在政府的推动下,总是在低水平上运行,难以满足全体社区成员多元化、个性化以及现代化的需求。
3.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社区服务水平有限
虽然近年来我国社区服务工作者的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随着社区服务业的不断深入,社区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与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难以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多种需要。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英国,从事社区照料的管理人员、关键工作人员和照顾人员均受过水平不等的专业训练。然而,我国社区服务工作人员主要由家庭妇女、离退休人员、下岗待业人员等组成,他们大都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的社区服务工作的专业训练,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很好地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设置服务项目和应采用的服务方式,一些服务设施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服务质量也不尽人意。虽然我国也有一定数量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但社区工作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构成比例很低,全国119万社区服务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分别仅占10%和6%。
4.志愿者队伍薄弱。无法推动社区服务的自觉发展
志愿服务既是公共服务的重要资源,又是培养社区志愿文化、形成社区信念共同体的社区文明的基石。由于志愿服务的范围很广,不仅可以丰富我国社区服务的内容,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但是我国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与日本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资料显示,日本约50%的国民参加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美国每年有9000千万人参加社区服务工作;人口仅3000万的加拿大,也拥有1300万志愿者,而到2002年我国志愿者服务组织为9万个,志愿者人数为540万。造成我国志愿者队伍相对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我国的社区服务业长期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完成的,公众只是简单的接受服务,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自觉参与社区服务的意识不高;--是社区志愿服务的活动及其组织机制、运行机制的行政化色彩太浓,过多的政治动员降低了服务的自愿性;三是相关的政策不完善,志愿者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参与机制和长效激励机制,致使志愿者服务活动无法持久的开展。
5,我国非营利组织力量薄弱难以形成多元化的社区服务投资主体
社区服务业在发展初期由政府起主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国外的经验表明,开展大量、具体的社区服务的内容和项目,应由民问团体或组织来实施。因为作为第三部门的社会团体对完善和发展社区服务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社会团体及其活动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充分利用社区内的社会资本,减轻政府投资社区服务的负担,并可以扩大社区居民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致力于提供的各种社区服务,如就业培训、抚养贫困儿童、成人教育等可以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加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但是在我国却忽视了对社区非营利组织的培养。据资料显示,中国每万人拥有的社团数量为1.45家,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其他发展中国家。法国的每万人非营利组织数是l1O.a5,日本是97.19,美国是51.79,印度为lO.2l,巴谣是l2.66。这就使得社区基本不具备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进行经济活动的能力,自我发展相对缓慢,不能有效地开展社区活动。我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力量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不重视,在政策上尤其在税收政策上没有给予相应的扶持和帮助,在立法上没有明确界定非营利组织的地位。二是我国许多非营利组织的产生不是社会选择,而是政府选择的结果,多少还存在着对政府的依赖,致使非营利组织自身的服务意识不强。三是我国社区非营利组织的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也制约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6.社区服务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区服务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现象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服务业法律法规的空缺。例如我国非营利组织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非营利组织法》;我国也没有相应的《慈善法》和《捐助法》,捐助者在捐助的同时还要担心被税务部门盯住,以免查税和征税;另外政府部门也没有出台企业向志愿服务组织捐助的税收优惠法规。
(2)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够细化、缺乏操作性。1993年民政部与中央13个部委局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要求有关部门对社区服务中的经营提供营业执照、税收减免和用房优惠等政策支持,但在具体落实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主要是因为对便民利民服务项目没有作出明确界定,不少便民服务挂社区服务的名就享受优惠不挂就没有优惠。另外对有偿服务或经营养无偿服务的标准和比例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就使得社区服务中大量开展的便民利民服务与有关职能部门的登记、审批、缴税、许可等管理规定发生冲突,使优惠政策落实不下去。
(3)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物业管理公司、居委会、业主委员会之间责、权、利的关系,使得三者权责不明,发生问题时存在相互推逶的现象。例如政府没有明确规定每个物业小区都要成立业主委员会,一些小区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在收费、服务等问题发生纠纷闹上法庭时,法院难以解决2005年6月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将小区内要求缓交物业费的业主告上法庭,法院至今还没有作出判决。由于没有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业主委员会也无法参与制定、修改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维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无法对物业管理公司的职责和权限进行有效监督,进而影响到物业管理公司为社区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改革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业运行机制的
设想基于社区服务业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社区服务业,就必须完善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业的运行模式,改变过去由政府统一包办的模式,走政府、企业、个人三者相结合的道路,走社区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
(一)重构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业运行模式的设想由于社区服务产业包含社区服务事业和社区服务产业两部分,它们都以社区生活为服务对象,但两者在性质和运行模式上具有本质差别,前者是社会行政事业,其运行注重社会效益,后者是新兴的社会经济产业,其运行遵循市场经济规则,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构想我国社区服务业运作模式可以从两个层次去考虑。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运行模式
社区服务事业主要以低收入家庭和社会弱势群体维对象,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对于社区服务事业,应采取强化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运行模式。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作为社会资源的拥有者,应加大对社区服务中的“公益性”和“福利性”服务的投资力度,应担负起对困难群体的救扶工作,这样对于保证社区服务事业社会效益方向和整合社会资源,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社区服务业仅仅依靠国家的努力是不够的,社会各界人士应该作为政府职能的补充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务事业中来,这样有利于改革社区服务资金来源单一的局面,通过社会集资、公众捐款等来拓宽资金来源;社会积极参与服务设施的建设还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社区服务内容,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因政府管理不善而带来的资源损耗,减轻政府办社区的负担;最为重要的是社会积极参与有利于建立一支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基础的庞大服务队伍,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居民互帮互助服务意识,促进和谐社区发展。
2.社区服务引入市场机制,走产业化的运行模式
这是就社区服务产业而言的,社区服务产业化,是指社区服务从行政性经营到市场化经营,从事业化管理到企业化管理,从非经济实体到经济实体,从财政维持到自负盈亏的过程。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居民组织体系为载体,经过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社区服务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社区服务产业化,首先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其次可以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作为产业化的社区服务不只具有无偿的性质,它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要考虑是否营利。社区居民与提供服务的机构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提供与被提供关系而是一种双向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从事社区服务的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获得更多的利润;此外政府将这些企业上缴的税收用于公益性、福利,还可以增加社区服务的资金。
(二)我国社区服务业运行模式实施的路径选择
1.多渠道筹集资金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社区服务资金的投入。政府是社会资源的最大所有者,是社会福利的最大投资者,因此政府一定要在“社区服务社会办”的前提下加大财政投入。根据社区的发展状况区别对待,对一些经济发达的社区少拨款或不拨款,对一些经济落后的社区加大拨款力度。其次,动员社会捐助。比如利用一些节假日如“六-)L童节”等发动和鼓励社会人士向社区的特殊儿童捐款、捐物;通过发行社会福利彩票等来筹集福利基金,专项用于社区福利事业。
在英国和德国,社会募捐是社区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渠道,宗教组织和慈善机构也会给予资助。第三,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吸收社会资金。以加拿大为例,加拿大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社区服务建设,使社区与社区企业的关系向合作伙伴方向发展。社区请企业作为出资合伙人,当社区盈利时,按比例分配收益。社区服务的设施和项目也采取企业式经营,一方面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区服务资金的筹集。
2.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服务投资主体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单纯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是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发展需要的,社区服务继续走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包办福利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必然要从单纯的“行政化”向“行政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状态转变。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转变职能,将一些社区服务的经营权交给社会团体和个人来经营,政府从具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在宏观层面上对社区企业进行调控和监督。
特别是政府的基层组织要改变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建立适应社区横向联系为主的服务网络,理顺地方政府与社区内各种社会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让社区居民和社区自治组织充分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构建规模不同、形态各异、功能明确的社区自治组织参与的新模式。政府通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根据市场法则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将服务项目推向社会,推向市场,积极吸引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社区服务的提供,从而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服务投资主体,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服务。
3。提高社区服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社区服务工作并不是权宜之计和短期行为,是一项长期的社会服务工作,这就需要提高社区服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社区服务不是单一的体力劳动,它需要有一定的服务技能,讲求技巧和文化素质,讲求服务质量和服务艺术(如维修、家教等)。首先要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形式,吸纳不同层次的社会劳动力进入社区服务行业,特别是要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和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充实社区服务队伍,提高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其次要进一步强化员工素质培训、专业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服务质量和整体素质,推动社区服务业不断向前发展。另外政府通过制定社区服务专业化队伍、组织培育和管理的政策法规,将社区服务工作纳入正规的职业范畴,并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认定、专业技术职务和职称评定等制度和鼓励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社区服务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4。发展和壮大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队伍
国外的经验表明,发展和壮大社区非营利性组织将可改变现行社区服务的某些被动状态,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因此我国政府要大力扶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首先制定有关税收政策,对大量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社区活动,分别给以免税、减税、先征后返、税收抵扣等政策性扶持,加强对社区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监控管理;其次应配合制定以政府指导价格、协议价格为主的价格政策,保证社区服务能在低成本基础上快速发展;第三,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
5.加强相关社区服务立法,依法管理
社区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我国的政府应该在法律法规上为它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是完善社区服务立法,使社区服务发展有法可依,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细化各项法则。只有细化现行相关社区服务法律法规,才能保障社区服务主体健康有序运行。比如对便民利民服务的项目作出明确界定,明确那些项目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对提供社区服务的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等,同时明确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居委会三者责、权、利的关系。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居民法制意识和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推进社会监督。超级秘书网
6.提升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
社区服务的运作模式范文5
回顾近一年来的居委会工作,我主要讲三方面的意见:
一.迅速转变思想(或者统一思想认识),积极投入,确立居委会在小区中的主人翁地位。
这次产生的新一届居委主任和委员都是生活在各小区的居民,都是由本小区的居民自行投票产生的,因此这就改变了以往部分居委会当家人不是民选或者不住在社区内,与居民关系不密切,不能很好代表居民利益的局面。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居委干部都是民选的,部分新当选的居委干部在之前从未接触过居委会工作,不清楚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应当履行和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再加上受到原本的居委会运作模式的影响,因此一些居委主任在刚开展工作时经历过一段迷茫和备感压力的时期。但是很快的,通过参加区以及街道组织的两级培训,通过阅读一系列指导和明确居委会工作的文件和书籍,大家对居委会的定位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明确了居委会作为居民自治的一级组织,使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利的合法组织,居委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居民区党支部的领导下,理顺与社区工作站的关系,本着“有事共同商量、全力解决”的原则,按照三自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社区工作。
有了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各居委干部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社区工作,大家以居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精力“串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真正实现了“居民委会居民办,办好居委会为居民”的居民自治组织的积极作用,以自己的所作所为更加坚实的确立了居民委员会在小区中的主人翁地位。
二.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机制,努力发挥好自治组织的管理作用。
众所周知,制度建设是保证各项工作有序、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同样,社区居委会工作也要讲究制度化和规范化,要使社区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升居委会的管理水平,才能将小区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我们的各居委会主任郑市充分认识到了规章制度建设的总要性,几乎每个居委会都结合自己本小区的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的工作制度,包括《会议制度》、《工作汇报制度》、《居委会值班制度》、《学习制度》、《居委会联系群众制度》、《听取党支部意见制度》等。各居委会都能够严格按照各项制度的规定开展工作,并且还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充实完善制度的内容和要求,真正将社区建设纳入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委会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一套适合新时期居委会运转的工作机制,部分居委会经常连同党支部、社工站、业委会、小区物业公司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针对小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小区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通过这样的联系会议,将居委会的自治管理与街道办事处的行政管理、物业公司的专业管理有机的结合了起来,逐步探索形成了责权利明确、协调配合、互相制约、管理到位的新型社区管理机制。
三.坚持以民为本,凝聚社区民心,全方位提升小区建设水平。
同志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论述中揭示出科学发展的本质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作为社区居委会而言,落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理论实质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要从服从和服务于居民的意志和利益出发,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优质的生活环境。
新一届的居委会班子成立以后,始终坚持“以真心换民心,以耐心聚民心,以爱心得民心,以创新树民心”的工作理念,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始终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事,多办利民实事,密切了居委和社区居民的关系,融合了社区人群氛围,提高了社区文化、生活质量,营造了和谐的社区环境,更好的为党和政府架起了联系群众的桥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各小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与各居委主任和委员的辛勤付出是密不可分的,主要体现在:
(一)工作任劳任怨,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好居民群众的贴心人。
这一次新一届的民选居委干部中,大部分都是社区中的离退休党员,而且有些同志已近耄耋之年,本该是在家中安度晚年的,但是面对着小区居民对他们的信任和鼓励,他们毅然放弃了家中清闲的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涨的干劲投入到社区工作之中,他们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传统,工作中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尽管我们的民选居委干部都是没有任何报酬的,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每一位居委干部工作的热情,大家都充分发扬了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不以报酬和回报作为工作认真负责的动力,而是始终将居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大家以自己的证明了个人的价值所在。现在小区中的居民遇到生活或思想上的问题都愿意向居委干部倾诉,因为他们甚至居委干部都是居民的贴心人,居委会一定会最好的代表群众的权益。
(二)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居民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热心为民排忧解难。
作为军的自治组织,“关心群众生活,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一直以来都是社区工作的重点。通过近一年来的居委实际工作,我们清晰地看到每个居委会在为民排忧解难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他们遵循“让居民喜多一点、怒少一点、哀淡一点、乐浓一点”的原则,以居民的“安居乐业”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养老、扶幼、济贫、解困、助残为工作重点,实实在在的为社区居民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尤其在今年开展的为民地图绘制工作中,居委干部们每天都不辞辛劳的挨家挨户的向居民征求信息,在信息调查的过程中,使这些新上任的居委干部们与居民进行了面对面地接触和交流,了解到了第一手的居民信息,并且针对居民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运用困难快速反应解决机制的有效途径,第一时间内为许多居民解决了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使居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我们的许多居委会在平时的工作中还十分关注存在于居民群众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他们往往都能够主动地与居民沟通了解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研究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为广大人民群中谋取更多的合法利益。例如,宝钢一村的居委会主任陆文瑜老师,他已是69岁高龄的老人,但自从他上任起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为民办实事,为小区变样作出贡献。宝钢一村是旧式小区,道路高低不平,绿化种植不规范,中心小花园年久失修,给居民的日常带来了诸多不便,居民们对此意见很大。居委会针对这一情况,在小区党支部和工作站的配合下,多次与宝房集团公司、有宜物业公司商量协调,在他们的支持下,对宝钢一村的外环境、道路、下水道、绿化以及中心小花园进行了全面改造,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极大的优化了居民的居住环境。
(三)了解居民需求,多方面丰富社区居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提升了社区服务的层次和质量。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工作,它是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为首要目标,而社区居民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居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传统的便民利民服务,还包含了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居民的民主政治参与提供服务等等。
各居委会在开展工作中十分注重对于居民全方位需求的满足,每个居委会基本都设立了治保、调解、卫生、计生、民政、宣传、妇女工作等一系列的专业委员会,并安排专人负责,与街道社工站的同志共同做好小区服务的各项工作。但各居委会并非只简单停留于满足居民群众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各居委会还会根据本小区及小区居民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因地制宜的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满足社区内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一是通过小区黑板报、宣传橱窗、座谈会、读书会等形式,提升居民的道德水准,二是举办各类居民作品展示,培养居民广泛的兴趣爱好;三是开展大众体育活动,召开小区运动会、迎春长跑和常年不断的中老年甩手操、扇子舞等比赛活动,赛出居民们的团结,赛出小区浓浓的集体荣誉感;四是通过举办小区纳凉晚会、“老少同乐公民道德文艺宣传”等文化活动,形成讲文明、树新风、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抵制的良好社区氛围。
各个小区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小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增强了社区居民的交流沟通,带动了社区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小区的精神文明创建不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拓宽了社区服务的领域,提升了服务的层次和质量。
当然,街道的社区居委工作能够取得今年这样的成绩,光靠居委会一方的努力是远远达不到的,这其中还包含着街道各科室、居民区党支部和社工站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为了将社区各项工作开展得更好更具特色,街道机关各科室、条线在每布置一项任务时总是给予居委党支部、居委会以及社工站最详尽充分的指导和支持,在工作开展中总是会主动的给予关心,对于发生的困难总是会及时地给予帮助和解决,这些都为居委会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后方保障。另外,居民区党支部、社工站也十分关心和配合居委会的工作,大部分小区的党支部都为居委干部配备了办公桌椅和文具,带领居委会和社工站有序的开展各项社区工作;社工站作为街道的派出机构,在做好自身行政工作的同时,也能够按照规定主动地与党支部和居委会汇报工作情况和进展,自觉地接受居委会和居民的监督。街道的社区建设正是依靠在座各位的辛勤付出,才会有今天取得的各项成绩和荣誉。
通过这一年来居民区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大多数居委会已经适应了现有的社区管理模式,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居委干部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出了许多独具风格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经验,这些都是我们社区建设中宝贵的财富。但是,目前在我们的社区管理中,仍然还存在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个别小区居委会干部的工作主动性还不够强,总是局限于“党支部吩咐干啥才干啥”的状态,缺乏工作的冲劲,没有能够最好的发挥作为社区自治组织的主人翁作用;另外,还有些居委会还没有理顺与小区党支部和工作站的关系,在工作中不能够相互配合,影响了小区整体的管理水平。
在新的形势下,20*年社区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居民满意是我们工作之手”的思想,围绕居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坚持核心,探索创新,把社区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自我服务,拓展服务项目,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的亲和力。
我们要时刻以群众的利益为重,进一步拓展公益、便民利民服务、咨询服务、中介服务等项目,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帮助居民提高对社区的认同感、信任感、责任感,激发居民热爱社区、当家作主的热情。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使社区服务在有效、实效和高效上不断提升。
二.自我教育,提升小区建设水平,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的生命力。
各小区要在原有开展文体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区正气,塑造居民的美好心灵,是个小区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另外,按照“居民所需、政府所能”的原则,加快社区实事建设,居委会要力尽所能,为改善公共设施和居民居住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努力。
三.自我管理,完善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的创新力。
健全完善党(总)支部、居委会、工作站、业委会等各项工作制度,提高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发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四爱三做一保”主题活动。进一步完善《社区自治章程》和“三会”制度,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原则,引导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工作。
四.自我监督,积极参政议政,进一步激励居民履行当家作主的职责和义务。
社区服务的运作模式范文6
然而,末端物流服务与长途、大批量、形式规整的大规模货物干线物流不同,它是着眼于解决局部地域内、品种各异、需求零星的、面向终端用户的物流综合服务,也就是解决商品到最终用户的“最后一公里”的运输和安装服务等问题。末端物流所针对的商品基本特点是最终用户自己不易搬运,需送货上门的商品;需要经过安装、调试才能使用,且安装、调试又需要具备特殊技能;价值高、对售后服务要求高的商品。家电就是具备这几个基本属性的商品。所以,家电行业的末端物流是一块大蛋糕。
但是,目前来看,无论是自建物流还是利用第三方的社会化物流,都难以有效地解决末端物流服务区域分散、需求个性化、中间环节多、单体价值量小等现实问题。
面对巨大的需求市场,受制于现实的条件制约,在这种背景下,有没有既能够解决末端物流的问题,同时又不需要过于庞大投入的模式呢?在末端物流体系的创新过程中,许多电商,包括传统的家电厂商都是有着无穷的智慧的。目前,末端物流创新也有多种方式,但是最常见的莫过于异业合作和整合。
与社会化物流开展宽泛的第三方合作
术业有专攻。在针对物流社会化还是自建物流做判断的时候,让专业的企业去做专业的事情,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与快递公司进行战略合作,无疑是一个既经济又实惠的事情。
2012年5月,天猫与EMS,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宅急送、百世汇通、海航天天等国内九大快递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基本上全面覆盖了国内物流的一线阵营。九大快递公司针对天猫平台定制了多项专属服务,包括开通超过5000多条城市间线路的“次日达”与“1~3日限时达”服务,后续还将陆续开通快捷货到付款,晚间配送、预约时间、上门退换货,消费者自提等服务。物流平台在与天猫的合作中,也给予了相应的支持和配合,比如EMS针对天猫平台启动了次日送达服务,覆盖全国73个主要城市、1400多条线路,总长度超过40万公里。除打通北上广地区,在部分二三线城市实现了点对点投递。而圆通、韵达、中通三大公司也针对天猫平台推出累计覆盖82个城市、近4000条快递线路的承诺时效服务,即在相应城市1~3天内送达。如果出现延期送达,消费者可以获得时效未履行的快递费赔偿5~10元。同时,各公司各线路均按照之前标准快递价格均不会因此上涨。
几方达成的战略合作约定,带有承诺服务标识的天猫快件,较其它普通快件在快递公司会享受优先进仓、优先分拣、优先运输、优先派送、优先售后的优先服务。与此同时,天猫还与九家快递企业实现全方位的物流数据分享,双方共享快递物流资源分布、物流作业状态等数据,天猫专门开发了电子商务快递业务预警雷达,天猫物流指数等产品,将网络零售信息,结合快递公司营运网络状态情况等信息与供物流企业、平台B2C商家和消费者分享。通过数据分享,快递公司能实时知晓天猫消费者使用其快递情况,而快递公司快件揽收和配送情况,会及时短信通知消费者和商家。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快递企业全面提升运营、服务及资源分配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为网购用户提供更多有保障的物流服务。
与遍布社区的终端网点开展广泛的合作
通过第三方的社会化物流能够实现货物的快速送达,而对于末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来说,还是得不到有效的满足。在这种形势下,天猫与物业公司、社区便利店、干洗店等分布广泛的社会网点进行合作,通过开设“天猫社区服务站”来解决这个问题。
天猫物流事业部2012年10月上线的“天猫社区服务站”,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嘉兴、宁波、武汉、合肥、深圳等22个城市的2600多个便利店、社区物业网点亮相,推出“为你收货,替你保管”的代收货服务,让消费者从“等快递”变为就近到服务站自提“取快递”。目前,天猫服务站杭州地区已有包括喜士多、绿城物业、佑康电商等在内的多家合作伙伴,共有265个代收货自提点,预计到今年6月底,杭州市区将有400家站点支持代收货服务。此外,北京目前拥有700家网点,上海为957家,嘉兴为130家,合肥有103家,广东地区有310家。天猫方面透露,计划今年将天猫社区服务站的网点扩张到6000家,达到2012年的3倍。
据了解,这22个城市的天猫、淘宝用户网购下单时,可选择让就近的天猫服务站代收包裹。天猫社区服务站将在包裹到站后,检验包裹完整性后扫描签收并录入系统,随即系统发短信和密码通知消费者前往取件。在包裹到站5天内,服务站予以免费保管,消费者可在期间凭借证件及密码上门自提。
考虑到服务站点情况,天猫服务站暂且支持体积小、非生鲜、金额不超过3000元的货品。若消费者所购商品,类目不符合代收网点需求,系统将不会显示代收货服务选项。不过即便如此,这已支持了淘宝、天猫80%的商品,覆盖了淘宝、天猫平台网购绝大多数类目。
天猫社区服务站满足了一定的市场需求,提升了用户的购物体验,使线上线下有了很好地结合。天猫社区服务站项目推出后,原有的淘宝代购点,也将在满足服务站运营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升级为天猫社区服务站,新增代收货服务等功能,加速渗透三四线城市。今后随着服务升级,服务网点还将逐步添加寄件等功能。
这种社区服务站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像小区物业、便利店总会有人在,而且有系统支持,派件成本固定,妥投率提升,快递服务满意度也会提高,派送效率也快了。当然,这些作为天猫社区服务站的网点,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这笔费用由天猫支付。
天猫社区服务站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天猫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与高校校园小邮局合作抢占校园用户先机
在很多高校门口,经常会看到顺丰、申通、圆通等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将大小包裹一溜儿排开,好几辆三轮车横七竖八停在高校门口。由于快递摆摊会影响学校形象,多半高校拒绝快递进门,但对于学生收寄件来说,确实带来了不便。而校园用户是淘宝的主要用户群,淘宝抓住校园物流就为未来的发展抢占了先机。
因此,天猫又创新性地开展了提供校园快递系统解决方案的“阿里巴巴服务站”试点,进军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校园市场。经过前期与国内数十个学校洽谈,首批已和11家高校达成合作。阿里巴巴服务站的推出,给解决高校快递收发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一般说,校园小邮局面积50至200平方米不等,基本安排在学生宿舍楼附近或去学校食堂的必经之路上。快递到货后,系统会即时以手机短信的形式通知收件人领件,领取人到小邮局报上短信密码即可免费取件。与此同时,小邮局还提供揽件服务。
淘宝建校园邮局不仅可以抓住校园物流的商机,同时还可以补充四通一达等第三方物流在末端物流方面的短板,可以说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