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英语课程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英语课程体系范文1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后续课程 口语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的重大举措。当前,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发展形成了广泛共识。其中,大学英语教学转型也需要做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2010 年之前学界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及课程性质的讨论多数还停留在“构想”和“思考”的层面,鲜有对已经建立的课程体系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验证的报告。而且,不少“构想”和“思考”也缺乏理论的支撑。现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呈现出进一步深化的趋势,目前大部分以开设综合英语及视听说英语课程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的自身需求,在地方应用技术型院校全面建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势在必行。后续课程建设的开设,既要满足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现有以综合英语及视听说英语课程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具有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内容滞后、技能提高指向性模糊和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等弊端。与应用脱节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实际英语交流中听不懂说不出写不来,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应把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英语课程组合+英语技能组合”的自主性“学习超市”,给学生创造较大的选择空间,把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放在首。
二、口语类课程设置
近年来,社会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重应试、轻实践、少应用等层面上。从大学英语四六级增设口语考试环节可以看出,口语课程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重要意义。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设置的重中之重,就是口语课的设置情况。为了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课的教学质量,要避免将教学任务不加指导地委任于外教,而应从分级教学、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三个角度入手。
1.分级教学。在口语类课程体系中,应根据不同学生口语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开课前对选课学生进行语音水平测试及口语表达能力测试。未通过语音水平测试的同学需修一学期的英语语音课。通过语音水平测试的学生可参加口语水平测试。根据口语水平测试结果可将学生分为三个级别教学。初级班修基础口语,中级班修公共演讲课,高级班修英语辩论课。第二学年每个学期均开设此四个层级课程,学生修完一学期课程后,仍可参加入学前测试,以进入下一层级的语言表达课程。
2.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
(1)英语语音课的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音素发音,能够运用语音基础知识进行朗读,语调自然,语言流畅,为实现成功交际打下基础。Z音教学应注重实践练习,也不忽视理论教学,应全面介绍英语语音知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学方法不只局限在跟读-模仿训练,应采取交际教学法及任务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更大的激发学生语音训练的积极性。课堂上进行配音及话剧表演,让学生自主感知英语语音的魅力,通过强化训练感悟到语音语调的变化带来的交际效果;课后除完成规定练习外,还可利用英语趣配音等软件继续训练语音并进行师生及生生互动。教材可选用北京外国语大学杨立民教授主编的《英语语音》教程,内容具体充实,课后练习题丰富。
(2)基础口语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已有语言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做到语流顺畅,语调自然,表达恰当。教材可选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基础口语教程》,此教材话题丰富有趣,围绕大学生生活经历,且课堂活动丰富,更能激发学生表达的主动性。课堂应以交际教学法及任务型教学法为主,教师担当指导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公,通过完成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任务,提高沟通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公共演讲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公共演讲及修辞手段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演讲技巧,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组织能力。教材可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公共演讲教程》,此教材专为大学英语选修课设计,语言平实易懂,课后练习丰富,可操作性高,适合大学英语后继课程的要求及需要。课堂因学生人数多,且以口语表达类活动为主,如何科学合理的组织课堂成为此课开展的关键。在此建议教师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当一个学生在前演讲,注意对其他学生布置参与任务,如让学生扮演不同身份的观众,在演讲结束时提与身份相关的问题。并注意记录课堂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争取做到全员参与,人人有上台演讲的机会。
(4)英语辩论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英国议会制辩论模式,熟练运用辩论技巧,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在公众场合的听说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因选课学生为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与母语辩论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掌握思辨方式,敢于表达见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为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可选用热点时事或历届辩论大赛的赛题作为训练题目。教师应全程参与指导及辩论,以带动学生参与到辩论中。
3.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1)口语类课程特性决定测试形式应灵活多样,而非终结性测试一种。英语语音、英语基础口语、公共演讲及英语辩论的测试可采取形成性、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以英语语音的测试为例,讲完48个音素后可进行阶段性测试;讲完连读、不完全爆破、单词重音、句子重音等语流音变策略后再进行一次阶段性测试;最后讲完语调及综合训练后再进行终结性测试。阶段性测试的成绩应占总成绩的60%。通过考试不是最终目的,采取多种多样的测试形式目的是以考促练,让学生获得阶段性收获,更能促进学习积极性。
(2)加大形成性评价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以考促学。形成性评价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应不少于40%,成绩构成应形式多样。以英语基础口语课为例。形成性评价可包括出勤、话剧表演、配音作品展示、课堂活动参与度等若干项。形成性评价内容应在开课初公布于学生,目的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口语课堂活动中,明确本学期任务,对要完成的任务能提前准备,以更好的达到口语训练的效果。
(3)终结性测试应有完备、科学的评价标准,参加测评的教师应有统一标准。口语类课程采取口头表达形式进行测试。由于教师未经过专业的口语测试评价培训,对口试评价标准不一。再加之口语类测试本身存在主观评判的弊端,使得学生之间评价结果相差颇大。比如英语辩论的评价,应有完善而科学的评价标准,在测试之前教师首先应对考点及评分标准进行深入商榷,达到统一评价标准后方可进行测试。建议口语类课程的终结性测试评价结果应先采取等级制,每科测试应至少由两名教师参与,如两名教师的最终成绩等级相差多于一级,应进行二次测试。两位教师最终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后,c平时成绩及阶段性测试成绩按百分比换算,得出学生的学期成绩。
三、结论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是一个系统性性的课题,现有以综合英语及视听说英语课程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具有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内容滞后、技能提高指向性模糊和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等弊端。因此,应把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英语课程组合+英语技能组合”的自主性“学习超市”,把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放在首位。
后续课程体系设置由四大模块组成,即语言基础模块、应试英语模块、语言文化模块和学术英语模块。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后续课程从第二学年开设。从学生角度,第二学年从语言基础模块、应试英语模块、语言文化模块的后续课程中选二门。第三、第四学年,重点要求学生选修学术英语模块课程,同时开放全部四个模块为选修,为必修课阶段没有选到前三个模块所需课程的学生提供二次选择的机会。
语言基础模块中口语类课程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具有重要意义。要避免将教学任务不加指导地委任于外教,而应从分级教学、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三个角度入手。以英语语音、英语基础口语、公共演讲及英语辩论的课程形式,以交际教学法及任务型教学法为主,做到以考促学,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咏梅,张小川.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11):135-137.
【基金项目】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基金项目“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研究”(编号:JY1411)。
作者简介:
小学英语课程体系范文2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通识教育 学术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通识教育和学术英语是出现在后大学英语教改时代的两个英语学科发展方向。以提升人文素养为主,旨在完善学生学科结构的通识教育是大学英语课程人文延伸的不二之选;学术英语的出现顺应了职业市场的专业领域对外交往的潮流诱导,借助英语语言完成了中外学术对接。我们如何就这两种内容体系、学科目的迥异的大英发展走向做出选择,亦或兼容并蓄的综合二者之长以重新构建大学英语的学科体系,这就是本文着重探讨的方向。
1 通识教育与学术英语
1.1 通识教育内涵与发展现状
通识教育又称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它是培养“完整”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逐渐被我国教育界所认同和接受。甘阳先生提出建立“核心课程”和“助教制度”,马彦撰文明确“大学英语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的通识化转向,信息化教育手段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的背景下,增加课程内涵才是深化教改的正确方向。现在国内如北大、清华、北师大等课程包括有:英国历史、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等。学生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3分的外语通识教育研修才能得到全部的大学英语学分。
但目前英语通识教育在高校的发展中确实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英语通识教育的理念没有并不明确,多数院校只是以外语人文类选修课的形式纳入学分体系。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院校简单地把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通识课程分割开来,没有形成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大氛围。其次,大英通识教育体系中的课程较为固定和单一。笔者调查了五个理工类高校,发现几乎所有的可选课都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和文学类课程,相对的自然科学、人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课程却非常有限。然后,为教育资源所限,多数通识类课程都是以大班授课形式为主,没有统一固定的教材,不能针对性地进行文化阅读,所以很多学生都觉得是“老师随便讲讲,我们简单听听”,很难从中汲取营养。而一般国外知名高校的通识类教学是小班授课,学生课下对相应文化类书籍深度阅读,课上是开放式的讨论并深化理解。
1.2 学术英语内涵与发展现状
Hutchinson and Waters在《特殊目的英语》中把英语的第二语言教学分为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通用英语就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早期开展的以语法和词汇学习为重点,以常规阅读能力为主要学习目标,训练听说写的基本能力的教学体系。专门用途英语强调英语使用的特殊领域和目的,根据适用领域的不同可分为:学术英语和行业英语。在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对未来的行业定位很模糊,但是学科定位却非常明确,所以,学术英语应该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主要方面。
随着我国初级英语教学水平的上升,很多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已经可以达到基本的语言应用水平,这(下转第48页)(上接第36页)就迫切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转型。通用英语的讲授不足以满足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需求,他们更希望使用英语这门工具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知识。同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带给了学生全球性专业视野。越来越多的国际化课程的引进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英语技能从而适应双语或纯英语的专业课程。特别是理工类院校的学生更是希望借助语言工具以获取本学科的前沿科技,而不把学科重点放在语言学习。我国的英语教育界泰斗,章振邦教授呼吁要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下放到中学阶段完成,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时可以专注于专业英语学习。
同样,EAP 课程的设置在现阶段的高校运行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多数大学开展学术英语课程是在国际教育或中外合作办学的平台上,以此来获取专业学科的前沿知识并直接嫁接西方高校成熟的EAP课程体系。但目前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极为有限,并且覆盖面较小。本科教育阶段全国只有30所大学和446个专业具有合作办学的资质,这些数字对于拥有几千所大学的泱泱大国而言真的太有限了。没有国外大学制度、经验的支持,很难开辟出成熟的EAP课程。其次,教师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学术英语课程推广的致命因素。大学英语老师没有专业知识背景、专业老师没有英语语言基础应对不了英语课堂和英文教材,所以,现阶段的师资缺陷是难以弥补的。
2 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重构
首先,通识教育与EAP课程的介入要求通用英语的学时和学分相应减少。具体到理工科院校,因为学生相应的英语基础水平相对较薄弱,所以应该考虑基本英语教学的缩减幅度不必过大过猛,借助多种教育方法,比如利用媒体终端完成自主学习等,以递减的方式逐步减少通用英语比例。比如,第一学期学时可以为4小时/周、学分为4分,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减半,直至第四学期完全由通识或专业英语取代。
其次,把英语通时教育课程纳入到必修课中。因为现在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有能力直接承担部分文化类、人文类通识课程,所以应该把此类课程以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设置为学生在第一二学年的必修课。在理工科院校这一点极为重要。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学科特征决定此类院校的人文环境缺失,学生基本的文学文化素养较低,这样很难完成高等教育对学生人格修养的塑造,所以,英语通识类课程可以依托英语学习为平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使其全面发展。
最后,专业英语课程主要设置在第三四学年。理工科学生可以在经过两年的基础英语和通识类语言课程后具备学习专业英语课程的语言人文基础,并且此时大量掌握自身专业的基本知识,所以,这个阶段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EAP课程的开设除了以学科为向导积极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还要大力开发高校自身的既有资源,比如,大力推动大学英语教师国内外的访学研修,积极提升他们的跨专业素养,让他们转型成为一些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教师。
总之,基础通用英语的巩固、英语通识类课程的人文修补和EAP 的专业养分都是学生应该从大学英语课程中汲取到的。同时希望大学英语教师积极自主地完成通识教育者或EAP教育者的转型,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3).
小学英语课程体系范文3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体育;课程教学
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在锻炼学生意志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体育教学发展中的一笔财富,不管是在具体的学习中,还是在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的价值进行简单的分析。
1 拓展训练的内涵
所谓拓展训练,主要包含海、陆、空三个方面的课程。水上课程包含跳水、游泳、划艇等;场地课程主要是在专业的训练场地对各种专业训练设施进行利益,开展团队合作课程,如跳跃、攀岩等,锻炼人的心理意志;野外课程包含登山攀岩、远足露营、伞翼滑翔、野外定向及生存技能等。从字眼上来看,拓展训练被解释为一艘小船在暴风雨来临之际抛锚起航,冲向未知世界,迎接未来的挑战。一般情况下,拓展训练会利用到翰海大川、崇山峻岭等自然环境,并通过对训练的内容进行精神的设计,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熔炼团队、完善人格的目标。
2 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的意义
开展拓展训练,主要是对学生内在潜能的开发与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目的是通过将学生置身于特性环境下,让学生面对自己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团队的合作来对困难进行克服,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达到预设目标。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个体与团队能够从亲身体验中进行总结和反思,使训练达到理想的状态。
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团队之间的凝聚力。设定的特定项目,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及团队在遇到压力和困难下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且要求参与训练的学生必须要经过团队合作来对特定任务进行完成,这样学生会从根本上认识到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拓展训练的效果方面,在全新的场地野外环境下,通过团队定向为主线,设计各种训练项目,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释放学习压力,挖掘自身的潜能,提高其自信心,加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面对压力敢迎难而上,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其进取心理,让学生学会更好的与他人进行沟通,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勇气、毅力、荣誉感和责任心。通过多种训练项目的体验,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和学习经验,提高了团队的竞争意识和凝聚力。从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班级情况来设定与之适应的拓展训练方案,达到各领域的培训效果。
就某一训练项目的训练过程来看,学生往往会经历恐慌-勇敢-胜利这一过程,当学生成功的完成训练项目后,会从心底发出喜悦之情。由此可见,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是无限的,都是可以挖掘的,只是需要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而拓展训练则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拓展训练对人的体能要求不高,对人的心理有极高的要求,每一个项目都是对学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一次考验,学生从中可以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的活力。通过每一个训练项目的进行,学生学会挑战自我,不会轻言放弃,没有不可能的事情,不断的超越自我。对于一个团队而言,共同经历了困难的时刻,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更加使团队变的优秀和坚强。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项目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对于体育课程改革而言,拓展训练的融入是改革的延续,是素质教育基础上的一种创新,不但开发的体育课程,对课程的内容也是一种补充。通过对拓展训练的应用分析和研究表明,拓展训练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的,也必将是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方向。不但对体育课程的空间是一种拓展,也更加的体现出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使体育课的功能变得强大,有效的提高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3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也在进一步的完善,体育课承载了学生生活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为体育训练提供了一个标准,只有达到这项标准,才能说明训练是合格的,因此,在参加拓展训练中,要对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认真的执行。与其它所有的运动类似,拓展训练的前期首先要做好热身运动,参加训练的所有团队一起来完成热身,主要目的是提高团队成员的感情,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了解,缓和训练之前的气氛,为训练奠定基础。其次,就个人项目而言,要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对于难度系数较高的训练项目,需要学生发挥超强的心理素质,不断的实现自我挑战,突破心理防线。在团队挑战项目中,需要将团队的力量最大化的发挥出来,队员之间要相互理解和信任,以此达到实训的目的。
3.1 发挥学生的领导作用
在训练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赋予了自身的职责,要各司其职,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但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还要考虑如何去做好。在团队项目中,队员必须要听从队长的指令,共同有秩序的完成训练目标。
3.2 遇到问题要换位思考
学生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不能被训练项目表面的困难所困扰,这些困难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心理负担,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和判断,对这些困难的本质进行了解,通过换位思考,多进行沟通和交流,有组织、有秩序的完成目标。
3.3 总结失败经验与教训
刚开始参加训练的学生,难免会由于多种因素造成失败,当失败以后,学生不能气馁,要寻找失败的原因,再次进行挑战。学生之间要相互分享和沟通,交流经验与心得,相互协调与配合,整合力量完成任务。
3.4 发挥无形的力量
在学习中,知识是有形的资本,而精神和意志则是无形的力量。学生在参与拓展训练项目时,要将这种无形的力量发挥出来,勇敢的去挑战自我。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项目,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外,拓展训练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心灵沟通,通过训练,学生变得活泼、自信、开朗,更加懂得如何融入到一个团队中,实现生活与学习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李小玲.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的分析研究[J].大舞台,2010(5).
[2]公黎斌.大学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
[3]王永斌.浅析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开展[J].科教文汇,2012(30).
小学英语课程体系范文4
一、《网络营销》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现状
网络营销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电子商务带来的对传统营销环境的冲击,使得营销的各环节和实现渠道都和网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设计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与之联动,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的“双对接”。
由于受到校企合作机制、政策、条件、合作成本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目前的网络营销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考核方法上都没有突破传统教学的藩篱,仍然是理论教学基础上的实训教学,并没有真正的以工作项目为引导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理论和实践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深度融合。现实的网络营销中往往有店铺转化率、流量、销售量等衡量效果的经济杠杆,而日常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这一重要环节,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后仍不能“学以致用”。只是模拟工作的过程,学生感受不到真实网络营销工作中的压力,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仍然是消极的学习。
二、基于企业评价的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针对企业需求的调查对象与方法
针对本研究编制了《网络营销》设置及开发的调查问卷,调查分两部分进行:通过问卷主要是对《网络营销》课程中涉及的相关能力进行权重的分析,确定教学的重点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了解适合学生和企业评价的考核评价方式。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培养学生实践工作能力和企业能力需求之间的差异所进行的沟通和协调。
通过发放问卷50份进行了专题调研,回收43份,其中有效问卷32份,调查大型企业9家,中小型企业23家。剖析了涉及网络营销的能力共12项,依次为:网络商务市场开发文档撰写、客户调查研究分析工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了解客户需求)、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制订网络营销目标和实施策略、团队合作能力、运用恰当方法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掌握竞争商家案例分析的方法、掌握网店商品定价的方法、掌握网店营销定位的方法、掌握淘宝店铺常用的推广方法、掌握网店诊断的基本方法并对网店提供优化建议。
(二)调查结果
1.企业对学生的网络营销能力需求,更多看重的是与客户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此次调研中,77%的企业认为学生与客户的沟通协调能力在网络营销中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构建学生学习评价表时,在此项目上赋予权重最高。与客户的沟通协调能力,是一种关键能力,对于此项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通过具体的商业项目实践来逐步提升。以项目的达成度为核心,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师在整个教学行动过程中,扮演着一个专家、合作者、教练、顾问、促进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指导,并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监控。[2]
2.网络营销课程的核心,实现营销目的的网络技术和适应网络技术的营销方法同样重要。
网络营销简单来讲是运用网络技术实现营销方案的过程。不论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在此次调研中都表现出对技术和方法结合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网络技术和营销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找出两者较好的结合点,这是本门课程教学需要思考的关键技术问题。
3.网络营销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以教师和企业共同考核为企业所期待的方式。
以往对学生学习评价的考核多是教师为评价主体,侧重于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仅仅只是教育内部的一种监控,并不能反映出学生能力的提升,而引入企业评价为主体的评价,不但从外部检验了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在全过程的参与中客观地评价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这种评价更具开放性和客观性。在此次调研中,82%的企业认为教师和企业共同考核是一种较为合适的考核方式,另外,23%的企业认为笔试和上机操作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形式也很重要。
(三)以项目达成度为考核核心的学生学习评价表
以网络营销活动为核心进行实际工作任务的分解,将网络营销活动分为店铺优化、店铺推广、店铺活动三项综合性工作任务,并据此划分出相应的能力需求描述。根据此次调研中企业对12项能力需求重要性的分层,给出相应的权重。(如表1所示):
该学习评价表,仅作为一个完整项目中的评价表,是网络营销课程中的阶段性评价,它将打分的量化形式与综合评议的质性评价相结合,形成多元化评价主体、过程性评价形式,对学生学习评价有了一个立体的总结。最终本门课程的学习成果则由学习过程中的这一个个“档案袋”汇集而成。这些成果能够显示目标的达成度和发展的信息,使得学生本人、教师和企业认同其价值,并有助于日后改进课程的一种评价。
三、基于企业评价的学习评价体系实施策略
(一)整合课程内容,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利用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提高职业能力的有效性。
以网络营销师考证为依托,将原有课程内容重新整合,在真实的淘宝运营环境中,通过学习三个工作知识“店铺优化”“店铺推广”“店铺活动”组织实践活动,并完成3-5个真实的工作项目。按照淘宝店铺经营的真实工作要求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们熟悉淘宝经营的全过程,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辅助真实的商家做相关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导师或顾问的角色,由工作室的学生担任助手或技术支持,利用课下学习时间后带领和辅导课程其他分组同学进行学习,由点到面,分层学习,梯队管理。
由于网络营销工作涉及店主的经营成本,最终的推广、优化方案需要店主来决定,在整个工作完成过程中,教师或者指定的学生需要在课下或者课上和店主保持及时沟通,及时调整优化方案和工作内容,工作室的学生需要利用社团活动的课下时间做相关工作。同时,引企入校,不定期为学生进行电子商务的实践讲座和指导。
(二)实现商家参与评价为目标,项目达成度为重点,社团活动为纽带,进行梯队管理的学习新模式,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真实的商业项目涉及商家的经营成本和网店后台的密码安全,所以项目实施过程中,商家、教师和学生三方需要充分及时的沟通、不断传递素材,不时讨论修改设计方案,这个过程需要网络及时交流工具来完成,因此有限的课堂教学无法完成任务,所以必须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商家布置任务和需求,学生利用工作室的社团活动来推进任务的完成。同时在教学中,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实行梯队管理。以在工作室进行社团活动的学生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以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搭建教学性顶岗实习、自建商务学习平台、工作室分级教学实践相融合的新模式,降低了合作中可能出现的商家经营成本风险。
在电子商务行业,许多企业不愿意与学校合作的原因其中之一,就在于经济成本,学生由于没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可能对企业的经营成本存在一定的潜在危机,就此搭建以工作认知为目的的教学型顶岗实习、自建基于真实商业环境的商务学习平台和产学研工作室的三级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动构成了知识活动的三个阶段:社会化――整合――内化;在这三个阶段,知识主体的范围也有不断扩大:个体――小组――小组间。
其中,教学性顶岗实习是基于学生对职业的认知需求所设计的,贯穿于学期教学中,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将来所面临的工作有实践感知。与网络公司合作自建基于教学要求的真实商业环境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上面进行真实的商品交易,也能进行学习和作业的提交,而学习的效果不是用分数来衡量,而是用虚拟的代金币来实现,这样避免了商业交易中的成本危机。产学研工作室承接的是真实的商业项目,在社团活动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经过工作室中真实项目的锻炼和实践,再负责指导其他同学完成相应的项目,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网络营销能力的提升,这是一个职业能力螺旋上升发展的过程。
在不同的学习载体中,企业评价的比重逐步加重,企业评价的职能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商务学习平台中,企业职能可以是经验指导,评价涉及的部分很少;在产学研前提下工作室的社团活动,部分核心学生团队利用了课下时间做网络营销项目,在带动课上的全体学生,学生能力的提升也逐渐由点到面,学生的参与项目的深度也逐渐增强。
(四)建立商家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三级互动评价模式,使得三方的信息能够及时沟通反馈,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评价方式上,将商家的第三方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给出综合性的评价。其中商家的评价,不仅表现在与教师和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的沟通,也包括完成项目后对学生完成任务中涉及的各项工作内容的评价,是涵盖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全过程的生成性评价。
学生平时的成绩评定结合商家、教师、学生三方评价,并根据网络营销师的执业资格标准最终来衡量,让行业、企业的评价方式进入考核。在项目完成后,商家针对学生在完成项目中的工作任务,结合网络营销课程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给予相应的评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参考文献:
小学英语课程体系范文5
关键词 英语课程改革 比较研究 教育政策 效果
一、英语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中日韩三国均推行全国性的大学入学统一考试(即高考),其成绩是考生能否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唯一指标,因此,高考对基础教育的指挥棒效应十分明显。由于三国升学考试的英语科目均以读写能力的考核为主,导致英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忽视对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较弱,招致民众的强烈批评[1]。为突破这一困境,中国、日本和韩国均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英语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作为中国最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标志,《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学生应通过大量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2011)进一步强调,此次英语课改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2]。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英语课程改革纲领《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行动计划》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的英语使用能力,使其达到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水平[3]。韩国第七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外国语科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国民基本地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并提出基础英语以交际教学法为主、以培养听说能力为中心的教学要求[4]。
二、指导理念与具体措施
1.指导理念
为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课程改革目标,中日韩均以交际教学法为指导,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但在交际教学的具体实现方式上,三国有各自不同的选择。中国的英语课程改革强调以任务组织教学,力图让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实践、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和掌握英语,并做到熟练运用。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努力做到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语言课堂社会化。韩国的交际法教学则强调“浸入”,通过提供全英文的教学环境,努力使教学过程交际化。韩国政府为此双管齐下,在课内环节,要求中小学英语课堂实现全英文授课;在课外环节,花费巨资建立十几个“英语村”,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真实环境。日本的英语课程改革沿袭了本国英语教育的实用主义传统,着眼于全球化时代日本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需求,特别强调对交流技能的掌握。但与中韩不同,日本文部科学省仅提出一个比较笼统的“语言活动”要求,并将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定位为非正式的语言活动课,至于语言活动如何开展,相关的课改文件并未加以明确[5]。
2.课程体系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中日韩三国从学时、课程形式、课程内容多个方面对英语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首先是提前英语学习年龄,将英语引入小学课程体系。中国从2001年起将英语定为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以三年级为起点推进英语教学,每周4课时。在上海等较发达地区,英语课程的起点甚至被提前至一年级。韩国的英语课程同样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改革之初每周仅1个课时,2008年修订为2课时。日本步伐较慢,直至2011才强制规定小学必须开设“英语活动”课,教学对象限于五、六年级。其次是在中学阶段设置多种形式的英语课程。韩国在高中二、三年级开设会话、讲读等多元化英语选修课程,日本也在初、高中各阶段增加了口语、口译等实用型课程。我国的中学英语课程设置虽然在形式上没有明显变化,但以新教材为载体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侧重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3.评价方式
由于升学考试的导向作用被认为是英语课程注重语法和阅读、忽视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直接诱因,对评价方式的变革自然成为英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政策层面看,三国的改革举措均涵盖了课程评价和升学考试两个主要环节。在课程评价环节,三国都力图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逐步确立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做出发展性评价,在关注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对于升学考试,中日韩均着力加强对学生交流能力的考查。三国压缩了升学考试英语科目的语法内容,引入听力项目,以强调听说技能的重要性,同时提高阅读和写作试题的实用性,最终实现考核重心向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转移。更重要的是,三国从不同角度对高考英语科目的有效形式进行了探索。中国计划从2017年起在部分省市一年举行两次外语考试,高中生在校阶段最多可参加两次考试,并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日本的思路是将社会考试引入评价体系,鼓励使用托福等社会英语考试成绩作为大学升学评价成绩,以此淡化英语高考的唯一性地位。韩国则尝试用独立的国家英语能力考试(SEAT)来取代高考英语科目,已于2009年起在首尔部分高中进行了试点。SEAT的运作模式类似托福,一年内举行多次,是基于实用理念的全方位英语技能测试,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预期在全国推广。
4.师资建设
作为课程改革的操刀手,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随着英语学习年龄的提前、教学规模的扩大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日韩都出现了英语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素质落后于课改要求的问题。对此,三国均从教师来源和教师培训两方面着手加强师资建设,但具体措施迥然不同。中国的教育部门主要通过小学教师转岗(其他科目的教师转教英语)的方式来弥补因学习年龄提前造成的小学英语教师缺口,这更加剧了英语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此外,考虑到我国地区发展的巨大差异,教育部门暂未设置基础英语教师的职业入门门槛,对在职教师也未提出统一的职业技能要求。相比之下,日韩主要通过加强对新任教师的聘用工作来解决英语师资的缺口,韩国从2009年到2013年分阶段共招聘本国英语教师2万多名。对新任教师,日韩均设置了比较严格的职业资格标准,日本要求英语教师必须达到实用英语技能鉴定考试(STEP)准一级、托福550分或托业(TOEIC)730分;韩国则提高了英语教师资格认证的考核要求,除笔试外,申请者还须参加英语听力测试和口语论述项目,以证明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弥补本国教师交际教学能力的不足,三国均聘用了大量英语本族语者从事基础英语教学。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日本推行的“协同教学”模式:政府每年斥资约5亿美元,通过“日本交流教学计划”聘请大量英语本族语者到中小学担任助理语言教师,和班主任协同完成教学任务[6]。与日韩不同,中国对外籍教师的聘用由地方教育部门主导,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
三、改革成效及影响
1.课程负荷
课程负荷是课程目标、学习量和课程资源三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负荷水平。相关研究以CEFR能力等级为尺度衡量三国的基础英语课程目标,并以教材总词汇数为学习量指数,以课程标准规定的课时数为课程资源指数,计算单位课时学习量,得数越大表明单位课时内需要学习的内容越多。结果显示,中国和日本的英语课程目标大致对应B1级,属中级要求,韩国略低,为A2级。与此矛盾的是,韩国单位课时学习量在三国中却最高,是日本的两倍[7]。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教育受“生本化”思想影响很大,承认学生在能力、性情、兴趣等方面的差异。高中英语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课仅5个学分,要求很低,选修课21个学分,与中国的英语课程目标相当,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负荷。而韩国政府虽然出于降低学生学业负担的考虑将课程目标设得较低,但一直强调英语的作用,在升学考试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种高要求与低水平之间的矛盾,导致韩国英语补习班盛行,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参加校外补习,学业不堪重负,招致韩国社会的普遍担忧和激烈批评。在中国,英语学习负荷过重的呼声也不绝于耳,很多学校实施“阴阳课表”,学生实际课时数远远超过大纲要求。
2.教师认知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具体操作者,教师群体对来自顶层设计的课程理念和课改措施持有怎样的观念,直接决定其贯彻教改方针的行动路径,并最终影响英语课程改革的成效。相关调查发现,中日韩三国的英语教师对本国课改后的课程理念认可度普遍较高,大部分教师持有“交际教学法会更好地促进学习者英语水平的发展”这一信念[5]。因此,英语教师对教学过程相关的课改措施并未提出较多质疑,多数教师愿意在课堂上实践新的课程理念。但大部分教师对自身实现课改要求的能力表示焦虑。中国的英语教师,尤其是转岗教师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认为自己难以落实课改提出的教学方式[8]。在日本,英语教师对如何与外籍教师协同教学感到迷茫,并对自己的英语水平缺乏自信。韩国由于要求全英文授课,教师更是感觉难以胜任,真正执行者寥寥无几[5]。因此,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但与此同时,三国都未能提供充分的职前和在职培训机会,为教师适应课改要求给予切实有效的帮助。因此,广大英语教师虽然认同新的课程理念,但却很难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观念,课程改革落实到教师行动方面,收效并不显著。
四、差异分析及启示
对中日韩三国的英语课程改革加以比较,可以发现,三国虽设定了共同的改革目标,但采用的指导理念不同,导致各国在基本一致的改革框架下,具体措施差异巨大。从课程设置、师资建设、评价体系各方面综合衡量,韩国课程改革力度最大,包括英语村的建设、以国家英语能力考试取代英语高考等诸多措施,都是对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的巨大撼动。从整体上说,韩国英语课程改革的成效是最直观的。韩国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是以举国上下对英语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为背景、以学习者高强度的学习负荷为代价的。韩国一直把民众掌握英语作为加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前总统李明博上任之初便将提升国民英语水平纳入施政纲领,韩国家庭对英语也高度重视,在英语教育上的投入大约是日本家庭的三倍。日本的英语课程改革收效虽不及韩国,但学习者在学习负荷较低的情况下,英语能力仍有一定提高,也有可供借鉴之处。日本教育承认学生在能力、性情、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使用社会考试成绩作为升学英语评价成绩以淡化高考的唯一性地位,这些都赋予英语教师更强的职业自主性,使其能够在教学中灵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荷。
对照日韩改革经验,结合我国英语课程改革动向,可得出如下启示:首先,加强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的顶层设计。高考改革酝酿过程中降低英语分值的呼声十分强烈,意在为英语学习减负,但日韩的经验表明,社会的高度重视是国民英语水平发展的必要保证,简单降低高考英语分值的做法必然弱化英语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对提高国民英语水平十分不利。评价方式的改革应跳出降低分数、增加考试次数、变动口语/听力分值等操作层面的思维,从顶层设计着手,对考核的能力分布、能力考核方式以及测试形式等诸多内容加以调整。其次,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研究我国中学毕业生应具备的核心英语素养,并根据不同学生毕业后使用和学习英语所需知识与能力的差异,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理论模型,据此设计核心大纲与扩展大纲,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通道,通过差异化学习降低课程负荷。
参考文献
[1] 朱适,黄河.日韩英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日本文部科学省.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行动计划[Z].文部科学时报,2003.
[4] 韩国教育部.外国语科教学大纲(I)[S].首尔:大韩教科书株式会社,1997.
[5] Hu,Guangwei & S.L.McKay.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in East Asia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J].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2012(4).
[6] 骆凤娟.日本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5(11).
[7] 邹为诚.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比较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5).
小学英语课程体系范文6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课程 社会适应 能力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已经走进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在不断的完善自我,其中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根据自己近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试图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作初步的探讨。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比较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3.2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能力。其中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对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到:“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的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3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关系
3.3.1合作学习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3.3.1.1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通过课堂这个舞台,具有一定自由空间的合作小团体为小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挖掘自己潜力的天地。在团体中,小学生要组织调配、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等,为学生们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既促进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激发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是学生产生了不仅为个人荣誉,更为集体荣誉而战的感受。它能帮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发现他人优点的美德,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和良好现代竞争观。
3.3.1.2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新的社会适应环境
合作学习具有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观点,使小学生一起很轻松的进入新的环境,摆脱了原来旧的“单打独斗”的局面。所以使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3.3.2合作学习与社会适应能力互相作用。转贴于
根据三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原来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大部分的小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例如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商解决,我曾对我校二年级305名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跟踪的研究,结果表明,只有29.5%的小学生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70.5%的小学生合作行为较为缺乏;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只有23.2%的小学生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只有10.8%的小学生选择与同伴合作。2002年9月开始合作学习上体育与健康,且贯穿全学期。经过一年对我校二年级305名学生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有59.5%的小学生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40.5%的小学生合作行为较为缺乏;当同伴遇到困难时,有53.2%的小学生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时,只有50.8%的小学生选择与同伴合作。合作是小学生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
3.3.2.1树立合作的榜样
同伴是小学生观察学习的榜样,老师对有合作行为的小学生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小学生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合作游戏时,小学生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小学生的合作行为。因此,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小学生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小学生一起游戏,是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3.3.2.2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很多,如跳绳、跳橡皮筋、接力等。在游戏中,可以给孩子们分配不同游戏角色,因此孩子们彼此之间便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孩子之间相互交往,都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
3.3.3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对合作学习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
3.3.3.1培养自己的最基本生存能力
在培养最基本生存能力时,要树立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一方面,在课堂上让学生合作讨论日常生活方面,安全用电,安全用水,安全用煤气,在公路和街道上走路,在动物园,在山里,应该怎么办?然后在操场上结合这些实际生活场景进行合作的游戏,如救火、抢救伤员、搬运伤员,过十字路口等游戏。另一方面,对付坏人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复杂化,社会上也有一些违法人员,例如在学校门口敲诈学生钱物的流氓,拐买人口的骗子,小学生一定要学会与陌生人大交道的能力,识别坏人的能力,并学会遇到坏人时沉着冷静的想办法保护自己。
3.3.3.2培养自己能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一种开放的心理面对新的小朋友。不适应环境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原来的环境中习惯。
3.3.3.3学会在适应新的环境的同时,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环境。
环境都可以改变的,到了新的环境,首先我们必须适应它,然后慢慢的改变新环境不好的地方。
总之,在小学体育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课例很多,只有我们细心的观察周围的现实生活,社会充满诱惑和憧憬,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更加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