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爱心协会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爱心协会管理制度范文1
一、社会公共安全供给中流动人口“市民化”协同治理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和风险社会背景下,传统自上而下的管控式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需要。社会公共安全的实现需要立足于保障流动人口基本权益,以为其提供多元化服务为基础,通过多机构与社会多方协同治理。“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社会公共安全供给模式,应是政府主导下的、以民主恳谈和多元协商为基础的全社会公共安全协同的实现。”[1]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协同治理,是社会公共安全协同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流动人口“市民化”协同治理有利于满足流动人口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安全需求。流动人口的主体为农民工群体,从总体上说,这类群体在社会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一是这类群体文化程度与劳动技能相对偏低、工作稳定性差、收入也偏低,在城市中生活较为困难;二是由于是外来人口,户籍制度的障碍使其常常被城市社会福利体系排斥,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享受城市资源与服务有限;三是由于生活习惯、生存境遇等的差异,这类群体的城市融入程度低,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差,与本地居民的相处存在种种障碍,甚至会引发矛盾。因此,这类群体在城市中自我保护的社会资源匮乏,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不足,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与秩序安全等方面获得社会公共安全服务的需求和愿望更加强烈。流动人口“市民化”协同治理赋予流动人口“新市民”身份,有利于第一时间了解其安全需求,提供安全服务,以防止其在社会公共安全体系中被边缘化。
流动人口“市民化”协同治理有利于区域社会治安状况的改善。由于流动人口群体生存状态的上述特点会使其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其行为失范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然而,这种情势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简单将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公共安全之间直接挂勾,认为流动人口群体对城市社会公共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
“越轨和犯罪并不是越轨者和犯罪者单方面的事情,而是和社会的反应(包括社会控制的努力)紧密相联的。因此,对于同样的外来流动人口以及同样的聚集状态,不同的社会关系模式和不同的社会政策供给,都会对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2]与本地常住居民相比,流动人口犯罪率相对较高,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这类群体无序涌入城市及聚居状态、社会管理不到位和各类社会保障供给不足等引起的。如果从政府治理的角度上,以“市民化”管理为契机,立足于这类群体的经济与生活、社会融入度、居住状态、社会地位等的改善,实现社会政策变迁和管理创新,将有助于社会治安状况的改善和良性发展。
流动人口“市民化”协同治理有利于提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效能。流动人口的流动性特征常常成为社会公共安全供给的障碍,增加了流动人口社会公共安全供给的难度,主要表现在:首先,从江苏省公安信息网的警情信息的分析,近几年来,在江苏流动人口被杀、被伤害致死案件呈逐年增多趋势。这类群体往往居住地与工作地不稳定,流动性大,大大增加了被侵害的可能性。其次,流动人口进行流动作案的比例相对较高,相对而言,这类刑事与治安案件侦查难度大,破案所需的资源多、成本高。最后,流动人口聚居地区的社会治安环境复杂,影响社会秩序与稳定的因素较多,分散居住的人员信息采集、走访、法制宣传教育等较为困难。这些都增加了流动人口管理难度。流动人口“市民化”协同治理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通过成立专门机构为“新市民”提供安全、劳动就业、计生、社会保障、法律援助等多领域服务,将有利于其在本地安居乐业,实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
二、流动人口“市民化”协同治理:张家港的实践模式
流动人口“市民化”协同治理,是指建立由多个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通过各种配套制度与政策的完善,调动社会多方力量为流动人口提供专门服务,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待遇”的逐步实现。由于需要以相关城市财政与资源投入、协调城市本地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关系等基本条件与基础性工作为前提,基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现实国情分析,这一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应采用渐进模式,从小城镇试行做起,不断完善,并逐步推广扩大,通过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最终实现公众的自由迁徙和安居乐业。张家港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2012年张家港市新市民事务中心成立后,以“亲情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市民化待遇”为宗旨,组织、指导和督促全市各级组织、单位开展流动人口服务工作,实现公共部门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社会公共安全供给方面的协作。2012年,首推新市民积分制管理,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思路,通过政策与制度创新,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市民服务工作。主要内容为:通过科学设定计分标准,突出加大新市民个人素质、获得表彰奖励、为张家港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分值权重,新市民在按规定量化评分后的积分达到市当年规定分值并符合条件的,可享有入户、政策内生育未成年子女(在本市入园、入学)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入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读书待遇。这一管理机制为张家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及社会公共安全供给由协作向协同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目前,新市民事务中心,除了户口准入、居住证办理等日常业务外,还在以下四个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服务管理制度体系,成为“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的流动人口“市民化”协同治理的制度基础。
构建新市民救助体系。从2009年起,全市设立“特困新市民救助基金”,总额为50万元,规定:在张家港居住并办理居住证,或持有效期内的暂住证1年以上,因病灾等意外情况造成生活困难的新市民,经申报同意,可得到和本市居民临时救助标准一致的救助;同样对在该市居住并办理居住证,或持有效期内的暂住证1年以上,有固定职业、固定住所、固定学校的新市民独生子女家庭,设立计划生育救助专项资金。
新市民社会组织制度建设。2010年5月,成立全省首家新市民共进协会,全市各村(社区)陆续成立分会,使新市民享有更广泛的教育管理自,协会已成为上下联系的新纽带、维护平安的新典范、服务新市民的新载体。2012年,张家港在5000人以上新市民工作、生活的村(社区)全部成立分会,目前已成立分会39个,会员5435名。协会在技能培训、困难救助、权益保障为新市民提供了组织保障。
促进新市民素质提升。以新市民事务中心为依托,通过常态化的文体活动和宣传教育为新市民的自我发展提供平台。如通过知识竞赛、送法下乡、专题教育等形式,提高新市民法制素质;举办“春风行动”、技能培训和操作大赛等,提高新市民生存发展能力;举办各类文艺晚会、体育运动会,实施“文明绿卡”工程,提高新市民文明素质等。
推进新市民积分制规范化管理。2012年,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张家港市新市民积分管理暂行办法》和《张家港市新市民积分管理实施细则》颁布,同时公布积分管理计分表和积分管理工作流程,为新市民提供了按其所得积分高低在申请镇(区)内排名的机会。每年市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资源配置情况,公布入户、入学,医保指标,排名在指标数内的新市民,可按规定享受入户、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子女入公办学校(幼儿园)等相关待遇。
三、流动人口“市民化”协同治理体系的组织构架
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的专门机构是流动人口“市民化”协同治理体系的组织基础。张家港新市民事务中心目前下设综合秘书科、业务指导科、法制宣传科、人事科、网络信息科、入户申办科、入医申办科、入学申办科八个科室。全市八镇一区都建立了镇(区)新市民事务中心,并建立了241个新市民工作站,组建了由823名专职协管员和4000多名兼职信息员组成的流动人口服务工作队伍。以新市民服务中心为核心,形成了两个层面的公共安全服务管理体系。一是不同公共部门的协作体系。以新市民事务中心为平台,加强与综治、公安、计生、司法、劳动社保、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协作,共同构筑服务导向的社会公共安全网络。二是以新市民事务中心为平台,通过公安机关与房东、非营利性组织、社区志愿者等第三方主体的协作,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创造社会公共安全协同环境。张家港新市民事务中心在江苏率先成立了“新市民共进协会、住房出租管理协会”两个自治组织,构建“政会互融”新模式。张家港所创立的流动人口协同治理体系的组织构架如下图:
这种组织构架的作用在于,一是实现了对流动人口的“大部制”服务管理。将与流动人口相关的政府职能进行整合,体现了对流动人口的尊重与对流动人口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多部门协作为流动人口解决实际难题,切实保障其基本权益,提升政府绩效与社会管理效能,提升流动人口对该城市的认同度与归属感。二是促进了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广泛社会动员。特别是在最基层社区层面,对流动人口工作管理的专门化有利于社区对本区域内流动人口的关注,通过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和户口管理员的走访,有利于出租屋房东、志愿者、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方关注、理解和参与流动人口服务工作。
四、流动人口“市民化”协同治理体系的
运行维度与社会效应
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市民化”协同治理体系的目标是,通过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协同治理提高流动人口同城化率,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同城化程度,并作为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促进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其运行主要由信息平台、社区平台、组织文化平台作为支撑,相辅相成,成为流动人口“市民化”服务管理的重要保障。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运行维度:
通过对流动人口信息的全面采集和智能化管理,提升流动人口管理的服务水平。实施流动人口信息高标准社会化采集工程,实现信息资源化、资源数据化和分析智能化。通过研发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如出租户、16周岁以下人员、社会关系人、同户籍同姓名出生日期人员等,通过智能模块实现信息实时比对与研判。通过扩展社会化采集点和信息移动采集研发,实现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的便捷、全面和高效服务。在此基础上,加强新市民信息与公安机关协同网络建设,实现新市民服务管理的规范化与集中化。在新市民积分管理中,新市民信息更与计生、税务、劳动社保、卫生防疫等多部门信息协同,形成完整的信息网络,有利于为新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一维度的良性运行有利于全面了解流动人口信息,实时而准确地了解流动人口的状况和需求,社会公共安全供给和社会管理服务提供中有的放矢,提升服务品质。
通过以社区警务为核心的社区服务向流动人口群体倾斜,推进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提升其社会归属感与安全感。在社区范围内,按照地域面积、新市民数量、治安情况等基本要素,推行网络式管理,在“网格”内推行社区民警与专职户管员组成的新市民服务管理队伍,通过“责任承包”方式具体负责各自网格内新市民的信息采集、居住证办理、社情民意收集、治安管理等工作。在社区范围内,采取主动上门服务的方式,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加强针对新市民群体的法制与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切实解决这一群体面临的现实困难。以社区警务为核心,带动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各类社区服务对流动人口的倾斜,提升流动人口对本社区的归属感。通过对流动人口群体高覆盖率的服务,使其与本地居民、地方公共机构与社区自治组织深入交流,增加了他们的归属感与社区融入,使其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
加大对流动人口组织与文化建设方面的扶持力度,提升其在治安管理、司法救济、矛盾调处等方面的作用发挥。长期以来,流动人口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管理的角色,流动人口“市民化”协同治理的意义在于,使流动人口与社会管理第三方(即承担社会管理法定职责的公共部门和本区域流动人口个人以外的第三方,包括各种社会自治组织及其成员、工商企业、志愿者等)成为流动人口服务主体,通过制度机制转变促进其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激励其参与社会公共安全供给。主要通过协会形式形成流动人口相关社会组织,努力构建并积极培育其自身组织文化:新市民共进协会开展爱心助学帮扶、新市民子女特色夏令营等主题活动,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政策宣传、疾病预防、学习培训、维权慰问等,形成新市民自我发展及与公共部门交流的重要平台,有利于为更多新市民提供优质服务。住房出租管理协会则明确房东参与社会公共安全供给的主体责任,通过宣传、互助、奖励等多种形式,使其成为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社会治安的信息员,成为流动人口协同治理中重要的第三方力量。确立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社会化发展,进而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社会多元合作共治。
参考文献:
[1]钱洁.我国社会公共安全协同供给:基于协同学的一种框架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9).
[2]刘能.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安全[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1).
爱心协会管理制度范文2
一、今年以来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民政工作紧紧围绕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得到加强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其列入“十项民心工程”,并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前不久,市政府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为此我们并先后三次召开了社会救助工作调度会。我们在城镇低保提标和农村低保扩面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低保向农村推广和医疗救助向城镇延伸,狠抓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贯彻落实。目前,一个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以灾害救助、临时救助、应急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与就业、住房、教育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综合性、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1、以农村低保、五保和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一是农村低保工作全面铺开。所有县(市、区)全部实施了农村低保制度。截止11月底,全市共发放农村低保金2125.2万元,保障对象共5.03万户、7.89万人,人月均补差29.2元,保障面占农业人口的1.3%,与去年相比人月均补差增加8.3元,增加低保对象2.26万人。二是五保供养工作有了新的提高。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及时完成了五保供养对象普查,确定并上报了新的五保供养标准。全年共发放五保金2961.2万元,救助五保对象26363人,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积极推进敬老院建设,通过参观学习外地经验,加大了中心敬老院建设力度。目前,已有5所高标准中心敬老院开工建设。三是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更加完善。指导各县(市、区)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大病救助和基本医疗救助、医前救助和医后救助的关系问题。截止目前,共救助大病、重病困难群众和重残家庭3.75万人次发放救助金209.8万元。
2、以城市低保和医疗救助为核心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更加规范。一是城市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我们以规范化管理为重点,积极推行“分类施保”,努力提高保障水平,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截止11月底,全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3.96万户、77331人,共发放保障金6775.4万元,人月均补差84.3元。二是城市医疗救助工作顺利开展。今年以来共救助困难群众1881人(次),发放救助金41.5万元。
3、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日渐配套。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我们还力所能及地开展了住房、教育、司法、就业等方面救助,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各专项救助之间的衔接。截止9月底,为困难群众发放房补40万元,电费补贴20万元,取暖补贴12万元,水费补贴11万元。今年还举行了第五届“福彩献真情、爱心助学子”活动,我们从发行福利彩票筹集的资金中拿出40万元,资助了121名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贫困大学生。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有序进行,截止9月底共救助1067人,其中流浪未成年人189人。
4、以灾害救助和临时救助为主要形式的应急救助机制运转良好。我市属干旱、风雹、病虫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今年共争取到省春荒冬令救灾款783万元。救助灾民13.7万人次;同时积极开展社会捐赠,组织灾民进行生产自救,进一步提高了突发危机应急救助能力。
(二)社会建设与管理逐步完善
1、村民自治功能继续强化。根据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统一部署,着力加强村委会选举遗留问题的处理工作。同时加强对新当选的村委会干部的培训工作,先后举办培训班52期,培训村委干部5000余人(次),增强了新当选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2、社区建设工作得到巩固和延伸。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坚持抓基础、抓典型,完善居委会各项制度,强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以创建“精品社区”、“示范社区”、“和谐社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社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今年下半年市民政局专门列支了100万元用于社区设施改造,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大大加强,桥西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和谐社区示范区”。
3、民间组织的服务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对各种民间组织进行分类指导,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行业协会和公益性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力度。民间组织布局得到改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三)双拥优抚安置工作稳步推进
1、双拥创建活动有序进行。根据市委、市政府去年确定的“一申六创”目标要求,围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的标准,积极到民政部和省民政厅汇报、沟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过多方努力,**县已通过全国双拥模范县验收小组的验收,并在《**日报》、《中国社会报》上进行了公示。
2、优抚政策逐步落实。加强了对抚恤补助资金的管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并对优抚对象进行了动态管理,共发放抚恤补助金5786万元。同时加强了涉核、参战退役人员的摸底和思想稳控工作,加大优抚政策落实的力度,确保了社会的稳定。
3、退伍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完成了去年冬2283名(其中市直安置对象567名)退役士兵的接收、报到和岗前培训工作,市区的安置工作正在紧张进行。通过从上级争取和市本级筹集部分资金,用于自谋职业的一次性补偿。积极做好退役士兵的思想和稳控工作,全市没有出现大的越级上访事件。
(四)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趋向规范
严格按照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文明服务的要求,坚持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区划、边界、地名、殡葬、军休安置、收养、老龄、婚姻登记管理水平都有了新的提高。社会福利彩票销售再创佳绩,截止11月10日共销售福利彩票1.655亿元,提前50天完成省下达任务,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700多万元。
尽管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民政工作,广大民政干部职工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但对照党和政府的要求、社会的需求以及时代的需要看,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地表现是对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市县财政的投入还不到位、基层民政干部人员过少负担过重等。各县(市、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平均不足10人,201个乡镇平均只有1.2个民政助理员,但一年要办的手续却高达13000多笔。
二、下一步全市民政工作的基本思路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此,通过学习我们要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和突破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跳出民政抓民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承担起建设、管理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今后将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特别是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发挥民政事业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精神,建立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覆盖城乡、受益面广、标准适度、衔接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充分发挥好民政工作为民解困的职能作用。一是按照量力而行、逐步扩面、标准适度、衔接配套、操作规范的要求,把农村五保和农村低保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年,把全市农村年收入低于7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报保,应保尽保,人月均补助额25元以上。保障面由1.3%提高到3.45%,保障人数达到19万人以上。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对五保对象应保尽保、按标施保,不断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和供养水平,各县(市、区)都要建设一所星级中心敬老院。二是城镇低保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发展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三是要继续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指导各县(市、区)按0.8元/人/年的标准列支城乡医疗救助预算,不断提高医疗救助能力。
(二)把全面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作为重点工作,发挥民政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优抚安置政策网络,促进优抚政策法规的全面落实,特别是要加大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力度。在切实保障退役士兵合法权益的同时,千方百计做好他们的思想和稳控工作,确保不因退役士兵上访而影响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三)把落实“四个民主”作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发挥民政事业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作用。以加强新当选村委会成员培训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为切入点,提高村干部的公共服务意识和民主管理能力,引导村民合法、有序地参与村务管理,促进村委会与村民和谐相处,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支持村委会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村民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
(四)把社区作为和谐社会的“细胞”来培育,发挥民政事业作为基层管理和服务平台的作用。社区建设工作要突出和谐、服务两大主题,通过城市社区上档次、县市社区抓基础、农村社区搞试点、整体工作树典型,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搭建完善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到“十一五”末将基本实现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的目标。
爱心协会管理制度范文3
1.着力探索“妇女工作社会化推进”工作格局
改变“妇女工作妇联做”的工作格局,在用好妇联自身资源以外,充分发挥“联”字效应,链接、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妇女工作力量的社会化。密切关注市政府关于政社互动和购买服务的政策动向和趋势,2012年年初,在__市首届公益创投活动正式启动之时,实施了女性社会组织“倍增计划”,加快孵化培育具有妇女儿童和家庭服务经验的女性公益组织。按照“将自身条件成熟的工作实体规范提升一批、根据工作需要注册一批、将有需求的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一批”的思路,培育孵化女性社会组织14家,其中行业协会类、兴趣类组织4家,公益服务类10家。其中,包括和深圳社会组织合作组建全市第一家面向家庭提供综合服务的专业社工机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培育以“一助一”为主要形式的纯公益服务机构——“__爱心帮困服务中心”、孵化以绘本阅读、亲子教育、儿童成长服务为特色的专业机构——“__社区儿童事务中心”。2013年,实施“女性社会组织成长计划”,按照“谁为妇女儿童服务,我们就服务谁”的理念,率先成立运作县级女性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通过在妇联机关增加业务科室职能、配备专人负责以及和专业的社会组织孵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大力建设集孵化培育、资源链接、协调指导、能力建设和项目合作开发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女性社会组织支持平台。中心设立以来,较好履行了对女性社会组织的代管模式,健全完善了工作沟通、项目督导、培训交流和服务监管等工作机制,促进了女性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强化了妇联的枢纽服务功能,推动妇联组织从“妇女群众的娘家”向“女性组织的娘家”拓展。
2.着力推动妇女工作专业化发展
学习借鉴社工服务之长,以嵌入式专业服务补充妇女工作、激活妇女工作,带动妇女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一是加强社工知识学习培训,引导妇联干部转变工作理念。先后邀请深圳市妇女社会工作专家来__为全体镇、村基层妇联干部开展社会工作实务培训;邀请__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老师指导进行项目策划专题培训;发动基层妇联干部参加社工专业进修和职业水平考试;鼓励吸纳专业社工人才成为基层妇联组织的兼职人员,要求每个区、镇妇联要和一个以上专业社工团队开展紧密型合作。二是探索开展“微创投”项目。组织举办了全市妇女儿童家庭公益服务项目创意大赛,以“微创投”的形式鼓励全市女性社会组织围绕新形势下的妇女儿童、家庭需求开展调研和项目创意,成功征集项目48个,最后有12个项目成为优胜项目并获得了实施的资金支持。
3.着力规范妇女工作项目化运作
依托社区、立足家庭,重点围绕外来人口社区融入、女性素质提升、情绪疏导、亲子关系、青少年成才服务等相对集中的需求,借鉴社工服务模式先后策划开展了“晒晒我家的幸福生活”、“新__女性幸福礼包”、“和谐心灵企业行”、“七彩夏日”、“关爱小候鸟”、“单亲母子增能计划”、“鹿城亲子阅读计划”等一批重点工作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连续三年策划开展 “关爱小候鸟”项目,在全社会激起很大反响。此外,还把项目化运作的工作思路延伸到区镇、街道社区妇女工作,将“基层妇联每年培育实施不少于4个由女性社会组织实施的妇女儿童公益服务项目”的要求列为妇女工作考核内容,鼓励基层妇联创造条件培育发展女性社会组织,并帮助她们提升工作能力,更好地发挥服务妇女儿童发展的作用,基层女性社会组织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可喜局面,活力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基层妇联和女性社会组织普遍感觉到工作的价值感得到增强。
根据__市妇联于2014年6月对全市女性社会组织建设情况开展的调研显示,目前__市女性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女性公众参与意识相对不强。我国长期实行的“大政府、小社会”行政管理体制,使得妇女群众对社会组织的地位、作用等问题理解上存在偏差,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对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发展的意义、发展趋势以及功能作用认识不到位,妇女群众的公众参与意识虽然在逐渐强化,但相对而言仍旧不强,其自发成立的社会组织大多停留在兴趣爱好层面,真正有意识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很少。
2.女性社会组织自主性不足。__市的各级各类女性社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基于妇联、街道、社区等主管单位的推动,82.2%的被调研妇女组织是由主管单位牵头成立;57.7%的被调研妇女组织主要负责人是主管单位工作人员;73.2%的被调研妇女组织开展活动的场所,是由主管单位无偿提供;60.1%被调研妇女组织的活动经费,由主管单位提供,并且有47.1%被调研组织的表示,主管单位提供的经费占组织全年工作经费比例80%以上。
3.女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能力不足。一方面,面对社会和组织转型给妇联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各级妇联干部、尤其是基层妇联干部知识和能力储备滞后,工作方式方法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对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无法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女性社会组织大量的都是以兴趣爱好为结合点的社区组织,真正能承接政府让渡职能的女性社会组织数量极少,而且有77%的被调研组织认为,自己的组织目前还没有承担政府让渡职能的能力。
为进一步促进形成女性社会组织建设在全市蓬勃发展的态势,结合调研情况,提出建议如下:
1.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积极争取民政部门对女性社团组织放开业务主管单位登记条件,争取建立合作孵化、共同培育女性社会组织的工作机制,在全市上下争取实
现女性社会组织登记后抄送妇联备案,公益创投项目中涉及妇女儿童服务的项目抄送妇儿办备案的信息互动机制。积极争取民政部门在政策支持、人才建设、项目运作等方面向女性社会组织倾斜,为女性社会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2.建立新型服务机构。鼓励市、区镇成立女性组织指导服务中心,依托民政部门对社会组织建设的扶持政策,调动各方资源,为创办初期的妇女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提供各类资源支持;充分发挥培育、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的作用,加强对女性社团的管理和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公益慈善类女性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让渡公共服务的竞争。
3.培育专业工作队伍。一方面,对组织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开展培训,提升社会组织成员的社会化工作专业素养,使组织成员掌握基本的组织技能,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通过组织人员的专业化,提升组织服务和活动的专业化水平,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妇女群体需求的提高;另一方面鼓励妇联干部、社区干部报考社工师,学习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提升基层妇联干部联系、指导各类社会组织,并积极投身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能力。
4.规范组织运作机制。一方面要使女性社会组织克服依赖性,增强自主、自立和自治的能力,建立规范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另一方面要使女性社会组织加强和规范内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及诚信制度的建设,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公信度。
爱心协会管理制度范文4
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能力、经验都有所成长,是时候认真地做好工作总结了。可是怎样写工作总结才能出彩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学校工会成员学期工作总结范文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学校工会成员学期工作总结范文参考一
20__年,学校工会组织在党支部、校长室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学校办学目标,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学校为中心开展工作,调动和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带领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责,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关心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团结和动员全校教师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新贡献。现将近一年来的工会工作小结如下: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配合党政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紧密配合学校党政领导,发挥工会的特色和优势,认真组织全体会员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在全体教师中大力开展“依法治教”、“以德治教”、“注重礼仪,建树形象”等活动,弘扬高尚师德,促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业务素质,让全体教职员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溱小,热爱学生,勤勉务实地工作。与时俱进,开展读书活动,努力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学习、运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密切配合学校党政工作,努力为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创造优良的条件。
二、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增强新形势下教育工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理论水平,把学习宣传贯彻《工会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统一思想,采取措施,把它与依法治教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法律观念、民主观念、权益观念。
三、积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认真贯彻江苏省教代会条例,认真依照工会章程,按规定行使教代会的审议权、评议权、建议权或决定权,使教职员工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和日常事务的管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认真组织民主评议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活动。把教工代表评议校领导班子成员做为行政管理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项常规活动抓好。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作风,改进学校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能。
四、深入推行校务公开,对校务公开中规定的有关项目予以公布。
后备干部的推荐、党员转正、年度考核、晋级晋职、评先评优、重要建设项目的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以及收费等均以党务、校务公开栏的形式进行公示。并建立完善校务公开党政工齐抓共管的领导格局,进一步促进学校民主化决策、法制建设和科学管理。加强对学校财务实施监督。每一学期工会都请财务帐目审查人员,对学校所有的收费项目、票据、收入、支出情况进行审核,让老师心中有一本明白帐,让全体教师共同管好学校这个“家”。
五、开展“创、树”活动,树时代教师形象,展时代教师风采。
我校工会积极响应局党委和教育工会的号召,在全体教师中组织开展“勤勉创新,争做六有好教师”立功竞赛活动,以竞赛为载体,推进“建功十二五,创新促发展”、“两争一树“等活动的开展,让老师热爱自己的岗位,在平凡的工作中让人生放光结彩。组织教师进行读书活动,让老师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配合学校做好“青蓝工程”工作,新老教师结队,互学共长,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才,在教学一线挑大梁,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六、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关注教师幸福健康。
学校党政领导工会组织无时无刻都把老师们的事情放在心上,经常了解他们的需求,把教师的身心健康、幸福生活作为大事来抓,把党政领导的关心和爱护送给每位教师。一年来,为老师们做了较多的工作。
积极关心教师的生活,开展送温暖活动,组织慰问老教师和有困难的教师,为教师多做好事实事。一直以来,不管是教师生病住院,还是结婚,学校工会总是会同党政领导一起慰问和祝贺,把学校的关心送到每个教师的心坎上。今年我校青年教师何玲玲不幸患上白血病,学校发出倡议,组织全校师生踊跃捐款近十万元;前不久,学校还组织教师进行了体检,真挚的关怀为广大教师解除了后顾之忧,使他们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学校的发展作贡献。
广泛开展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不断增强教师体质,陶冶情操,20__年,我校工会“三八”妇女节组织全体女教师去到市医院进行体检,还组织了老教师观光座谈,陶冶了情操,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快乐的氛围。今年元旦期间,我校还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的教师文体活动,通过活动,全体教师积极进取的精神得到提升,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充分展示城西人良好的精神风貌。
领导的重视是我们搞好工作的前提,职工的支持是我们圆满完成任务的基础。我校工会在党支部、校长室的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将不断探索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开拓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学校工会成员学期工作总结范文参考二
光阴荏苒,一学期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积极落实省、市、县各级工会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以建设和谐校园为主线,以推动学校民主管理为重点,紧紧围绕上级工会和学校的工作目标,以“暖心工程”为抓手,以“娱乐活动”为载体,在民主管理、素质工程、保障维权和工会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工作实绩:
1、认真落实教代会制度,成功召开了多次教代会;听取了孔校长作的《严店中心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讨论并通过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
2、认真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及时更新、更换校务公开内容,进行了校务公开自查和测评,满意率达100%。
3、配合学区党总支开展了“师德建设月”为主题的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开展了“创先争优”评优活动;开展了“质量提升与我的岗位”大讨论活动;开展了以“提升教育境界,促进课堂转型”为主题的学习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强化了教师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及合作意识,充分发挥了师德高尚教师在教职工中的示范、表率和辐射作用。
4、以“文明组室”创建活动为抓手,健全了工会组室建设,加强了组室制度管理;以“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为抓手,激励女教师敬业爱岗、奋发进取,使女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以“教工之家”创建活动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助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会活动,促进了学校内涵健康可持续发展。
5、组织教职工积极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增强了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如:参加了合肥市职工书画大赛和教职工论文评比等活动。我校教师郑国菊被评为合肥市教育系统工会活动积极分子。
6、自主组织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教工的业余生活。如:暑假组织教职工去桂林学习考察;庆祝教师节活动;迎国庆歌咏活动;教工趣味运动会、“庆元旦教师才艺展示”联欢会。
7、组织实施“暖心工程”,及时把学校的关心送到了教职工的心坎上。如:重阳节慰问退休老教师;教职工遇有婚丧产病假等及时慰问。本期慰问生病教师共五位,慰问金达2千多元。此外我们还为特困教师孔令方、李常扬、马骏驰申请救助,报告上级争取慰问经费。
8、积极组织对困难教职工家庭调查摸底登记。坚持两节期间,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组织全校教职工71人共捐款10800元,上交县慈善协会。
9、加强了工会自身建设。学期初认真制定工会计划,期末做好小结反思工作;规范工会管理制度,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工会委员、组长例会,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年末召开一次工会委员民主生活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期末认真做好工会资料的整理及归档工作。
10、配合总务处认真做好了各级各类活动的接待工作;配合党支部、大队部和教导处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存在问题:
1、工会干部的学习积极性还不够,创新意识还不强。
2、工会干部忙于日常教学工作,深入教师中较少,缺乏与教师的沟通。
3、工会干部的胆子不够大,不善于指出别人的不足,不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工会干部的素养,学以致用,努力解决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2、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教师内心深处的意愿与想法,为教师排忧解难。
3、一切以学校和教师的利益为出发点,在精钻业务上下功夫,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做好各项工作。
学校工会成员学期工作总结范文参考三
又是忙碌的一个学期,学校工会陪伴各位教职工又走过一个学期。本学期,在旗教育局党委和旗总工会的领导下,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维护,多办实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基本思路,紧紧围绕科教兴国战略和全旗教育改革和发展这个中心,我校工会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进学校民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工会自身建设,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限度调动、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为职工办的实事
第__个妇女节,学校为全体女教职工发放200月的福利,男教师100元,并组织全体教职工座谈。
二、爱心捐款
3月,工会组织教职工为西南旱区捐款;4月14日,我国玉树发生地震,这也牵动了所有老师的心,学校工会将全体教职工捐出的2300元的爱心捐款及时的上交到旗教育局;5月12日,工会又组织了“博爱一日捐”,倡议每位老师捐出一天的工作,奉献一份爱心,共筹集2100元的爱心款。
三、教职工业余活动
1、拔河比赛
我校组织女教师队参加居委会组织的拔河比赛,虽然没有取得成绩,但是促进了与当地友邻的友谊。3月8日,学校全体职工分为两队进行了一场拔河比赛,郭庆队勇夺冠军。
2、教职工排球联赛
为了减轻老师们的工作压力,到室外锻炼,有好的体魄,使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工会组织了一次排球比赛。比赛共分四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第一轮输的两组决三、四名,赢的两组争冠亚军。经过两周激烈的角逐,哈斯老师所在的a队勇夺冠军,高利平老师所在的b队屈居亚军,郭庆老师所在的c队第三,屈海新老师所在的d队位列第四。此后我们还组织了多场排球友谊赛。
比赛不仅丰富了老师们的课余生活,还锻炼了老师们的合作力量,拼搏意识,鼓励老师走出办公室,放松心情,锻炼身体。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改进办法
原计划5月份组织一次篮球比赛,由于篮球主力教师外出学习和天气的变化多端,我们的篮球比赛没有举行。
我要深刻反省自己的工作失误,以此为戒,以后的活动提前提出方案,做好充足的准备。各活动要保留好资料。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每位教师的时间观念,工会工作人员提前到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参加的比赛的老师按时到场,保证活动准时,提高所有老师的积极性。
爱心协会管理制度范文5
在青岛,一位执着的实干家,正在以他的淳朴、勤奋和智慧,带领他的团队,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着一个正在进行中的绿色传奇,他就是――青岛太行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苗在善。
一路辛苦拼搏至今,作为一名脚踏实地的农民企业家,苗在善在山东青岛当地和全国行业内都有着较高威望。2012年6月5日,在中国绿化基金会2011绿色公益盛典活动上,苗在善受到了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亲切接见。由“倾注三农,情满大地”综艺晚会组委会遴选,经国务院批准入选为“三农”基层先进人物代表。并在2012年9月26日“倾注三农情满大地”晚会上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亲切接见。2012年4月苗在善还应邀参加中国中欧波兰经济论坛,受到了国务院总理的亲切接见。2012年秋,苗在善向青岛市政协委员赠送了政协委员系列丛书《政协委员书架》,受到了青岛市政协领导的高度评价。
二十八年来,在着力发展企业的同时,苗在善还一直默默无闻地发挥着农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他说:“我是一个农民,我的事业就是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办好企业,让农民增收,让员工增收,带动区域发展,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齐头并进是我的责任。”
二十八年专注园林事业
苗在善1957年出生于青岛市黄岛的一个农民家庭, 19岁去参军的他,退役后当过教师和食品公司职员。1984年5月,他辞职下海当农民,进行食用菌的种植、推广和培训工作。1985年春,回归农民本色的他,在家乡的土地上,带领20多位同乡、同学和朋友成立了青岛市黄岛区薛家岛园林绿化公司(今天青岛太行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的前身)。
做一个苗木人,让自己亲手种植的各种苗木生长在自己绿水青山的家乡,乃至植遍神州大地是他创业之初的梦想。同时,有着商业前瞻的他,也已经预见到,黄岛所在区域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远的将来,将有着飞速发展的前景。他当时就笃信,一个高度发展的工业区,更需要植被覆盖,需要绿肺来吐纳新鲜空气,需要绿色的生态环境。
然而,万事开头难。公司刚刚开始运营时,在资金和技术匮乏,人手紧张,市场需要开发的情况下,屋漏又偏逢连阴雨。1985年初秋,公司创建不久,一场九号台风将公司办公大院夷为一片平地,几十亩苗圃被台风带着海水摧残得不成样子,损失十几万元。对一个从零做起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刚建的公司大院没了,几十亩苗木死亡了一大半。由于灾害,造成资金严重不足,银行看到如此情景,没到期的贷款也提前上门催了。
苗在善清楚地意识到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于是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并动员兄弟姐妹亲戚朋友战友们把积蓄都拿出来一并投入到公司建设上,为此,苗在善写了保证书,用自己的全部身家财产作担保。
资金问题解决了,但技术力量薄弱依然是公司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员工经验技术不足,苗在善决定分期分批将员工派到外地苗木生产区进行参观学习考察。1985年10月、11月,两个月的时间几十名员工就去了江苏、河南、安徽、浙江、江西五省,行程达6000多公里参观了近百家花木场、苗木生产基地,对调整苗木生产结构和发展取得了技术支持。面对企业的困境,他始终坚定必胜信念,经过五年的拼搏和生产发展,公司逐步走出了困境并偿还了因灾害造成的债务。
苗在善的绝地反击收获了丰厚的回报。当年种植的几十亩苗木三年后实现了二十多万元的利润,这也是苗在善的第一桶金,第一笔绿色财富。从此,太行园林在他的带领下事业蒸蒸日上,走上了一条绿色创业的康庄大道。
创建幸福企业回馈社会
在苗在善看来,着力创建幸福企业,为员工创造幸福,满足员工的幸福感,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正当需要是一个企业发展中所必需的动力。二十多年来,太行园林公司内部形成了统一的、受到员工广泛认可的企业文化,员工和企业之间形成了爱与被爱的互动,公司给了员工尊严和温暖,员工在公司中能够找到归属感,用更勤奋的工作回馈公司。
太行园林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在公司中形成了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员工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员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公司是员工安身立命的依托,是职业发展的基础,是事业成功和自我实现的舞台,对员工负责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要素。在2009年国际经济危机的寒冬中,太行园林不仅坚持“不减人、不减薪”,同时还继续提高员工的薪酬福利,2009年员工薪酬较2008年增长12%,2010年员工薪酬较2009年增长15%。2011年员工工资增长18%。
公司成立至今,先后安置录用数百名农民工进公司工作,并与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积极履行社会保障义务,公司员工都办理了社保、医保等社会福利保险。还对农民工进行了各种培训工作,大大提高了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劳动就业能力。自2008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10多期,培训农民工500余人。现在公司内已有许多原来的农民工成为了公司技术骨干,有的还进入了管理层。每年年底举办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并给予奖励,增强了农民工的积极性和荣誉感。为给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他为其提供了较好的生活居住环境,营造了家的氛围。平时,公司工会对农民工的家人生活、小孩上学都会主动关心,并上门解决各种难题,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农民工有以公司为家的感觉。公司不仅及时发放农民工工资,还确保农民工工资年增长率在15%以上。
公司还定期举行“纳凉晚会”、“新年联欢会”、“学雷锋献爱心晚会”、“诗歌朗诵比赛”、“职工技能大赛”等活动,以及由员工家属参与的“一家亲联欢晚会”,激发了员工热情洋溢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公司专门设立了“总经理信箱”,开通了一条员工与高层管理者进行交流互动的“绿色通道”。公司员工纷纷表示,“总经理信箱”启用后,拉近了公司总经理、管理层与每位员工的距离,有助于提升团队精神,吸纳更多来自一线、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苗在善不忘回馈社会,尽一己之力,帮助最需要的人。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他带头为灾区积极捐款捐物;资助青岛开发区老年大学举办各种文体活动……许多社会公益事业中不时可见他活跃的身影。苗在善对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非常关心,并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倡导“微公益慈善”并在自己的企业和周边默默地实践着,在2012年9月6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作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言,受到了入会专家的高度评价。2009年公司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会”,建立专门的基金账户,专款专用,救助困难病灾员工家属及困难病灾居民80余人次,让每一位员工都充分体会和享受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
打造学习型团队
苗在善在自己丰富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学习,不断充电,善于总结,跟上时展的步伐。二十八年来分别参加了由中国农科院、北京林业大学举办的《园林植物组织栽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苗圃建设》、《插花艺术》;建设部及风景园林学会举办的《园林水景艺术》、《风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系统经理人》等几十期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又参加了北京大学高级工商管理(EMBA)课程研修班、北京大学中国房地产总裁高级研修班、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工商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项目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班的学习。参加了美国国民大学学习,并获得EMBA硕士学位。确保了每年度不少于150小时的外出充电学习,大大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苗在善对自己从不满足,2012年他又参加了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举办的“城市发展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对我国城市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理论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并把自己几十年的城市园林建设经验与全国市长们分享。他积极参加相关专题讲座,在“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论坛”研讨会上,苗在善的《城市园林建设决策下的盲点》打动了参会的市长们,得到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和市长们的高度好评。
公司同时组织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骨干参加国家大专院校、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EMBA及专业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走出去参加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管理和技术交流研讨会、培训会及园林博览会,实地了解中外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景观建设的动向和发展趋势,企业定期聘请大专院校教授和行业专家进行公司全员培训,近几年来从企业认证管理、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团队执行力、精细化管理、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安康杯创建、职业安全健康、创建幸福企业、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专业技术方面进行了培训。企业员工年培训时间达15000人・小时,人均年培训时间50多小时以上,中高层管理人员人均年培训时间达150小时以上。同时公司还启动人才激励机制,定期举办职工技能比赛、劳动技能竞赛,评选“优秀项目经理”、“劳动模范”、“学习雷锋积极分子”等活动,树立典范,提升员工争先创优意识,打造行业一流学习型团队。
公司创办的内部报刊《太行简讯》、内部网站和“员工天地”板报,时时传达企业发展成果,展示员工风采。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更在企业与员工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连接企业与员工的直接对话,同时也成为员工交流体会、共享经验、树新风、展风采、比干劲的大好平台。
用创新营造品牌
苗在善根据行业特点设计“充分放权、有效控制;创造激情、增加激励;责权利险、诚信为先;科学管理、规模发展”的“园林建设施工项目目标责任管理”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的实施,由一般企业管理到科学管理,由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逐步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于2006年在山东省风景园林协会会刊――《山东园林》(06第三期)发表了“园林施工项目目标管理”,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赞扬和好评。
二十八年来,苗在善创办的青岛太行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在企业文化建设、园林工程施工管理、风景园林设计、花卉苗木生产、花卉市场管理和企业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企业从年产值十几万元到目前的年产值两亿多元年施工总量达100多万平方米,公司已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的园林骨干企业、山东省园林领军企业,由于公司的严格管理和开拓创新,公司已连续十年被评为省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公司苗圃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质量信得过种苗基地”。2012年公司被国家信息中心联合诚信办公室定为“全国联合诚信示范单位”。
近年来,公司建设的数百个城市道路、滨海大道、迎宾大道和高速公路园林绿化项目,几十个高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项目,数十个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生态公园、植物园、生态湿地园林景观项目,得到了建设方的高度好评和表彰,得到了社会的公认。
其中,公司承建的青岛市东海路绿化工程、香港路绿化工程被评为“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和“中国市政工程金杯奖”。
寿光市弥河上游滨河绿化工程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园林绿化工程金奖”;青岛银都景园园林绿化工程、青岛鲁信长春花园景观工程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园林工程银奖”;青岛羊毛沟景观绿化工程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园林工程奖”。
青岛汇泉广场景观工程、青岛市山东路绿化工程、青岛万科魅力之城、青岛石湾山庄景观工程、寿光市东环路绿化工程、寿光左岸绿洲园林景观工程分别荣获“山东省园林绿化工程优质奖”。
青岛银盛泰盛世家园四期景观工程、胶南滨海大道绿化工程、青岛开发区西环岛路绿化工程分别荣获“青岛市园林绿化精品工程”;青岛银沙滩景区道路改造及景观工程、青岛高新区规划中7#、规划东15#线等七条道路绿化工程荣获“青岛市建设工程质量青岛杯奖”。
苗在善个人也被青岛市人民政府评为“青岛市东海路绿化美化和雕塑工程建设先进工作者”,并多次被青岛市绿化委员会评为“青岛市绿化先进个人”,现为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山东省风景园林协会理事。2005年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聘任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兼职副所长;2006年被青岛市总工会授予青岛市创业带头人称号;2011年为青岛市经济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11年被第三届中国民营企业财富论坛授予百位优秀民营企业家“金舵手”奖;2011年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授予“中国行业十大诚信企业家”称号;2011年被美国夏威夷国家大学环球商协会管理学院授予学士后导师兼客座教授;2012年被创业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评为第五届创业中国行业典范人物;被品牌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评为2012品牌中国(园林建设)年度人物。
苗在善的品牌梦
在接受采访中,苗在善告诉记者,作为具有国家园林施工壹级资质,同时具有国家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乙级资质的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园林景观建设领军企业,青岛太行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始终秉承“务实创新,打造品牌,追求卓越,营造精品”的经营理念;秉承“脚踏实地,艰苦朴素”的创业精神;秉承“诚实守信,务求规范”的管理风格。
二十八年来,太行园林的经营规模不断壮大,专业水平全面提升。今天,太行园林的总资产已达数亿元,苗圃面积1500多亩,年施工面积100多万平米,年施工能力可达5亿元。拥有经济管理、工程技术专业人才220人,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60多人。
同时,太行园林始终坚持规范化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不断摸索,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规范、严格、可行的企业管理制度。
公司下设的青岛太行园林规划设计院,聚集了各类高素质专业设计人才,是太行园林的技术智囊团。这里集园林规划、环境景观、市政道路、土建安装和水电管道等多专业为一体,设计、规划的百余个环境景观工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