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范文1
【中图分类号】F205: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35-02
一、什么是高标准基本农田
所谓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就是在我国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适合于农村集中连片和生态良好,高丰收,设施配套、抗灾能力强,与当地经营方式相配套的基本农田。开展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必须要以国家的政策为导向,以规划作为积极的引导,因地制宜,统筹兼顾,进行个别化整治。在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生态环境与农业的数量和质量并重,并积极发挥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合实际,聚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内容主要有灌溉与排水、农田防护土地平整、田问道路与生态环境保持等5项工程。具体组织形式是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牵头、企业竞争介入、相关部门配合,然后通过农民积极参与,老落实共同的责任。同时在“十二五”时期,国家又提出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任务,这个任务非常艰巨,面临在大家面前的挑战也十分严峻,所以,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正好有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大地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祖祖辈辈得以安居乐业的家园。她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财富和精神文明财富,也提供了无限的资源。现代农业要发展,首先就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继续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切实做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又不以牺牲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面对粮食短缺,我们应该着眼于实际,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然后来建设我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耕地作为粮食补充的重要途径,其肩负的作用是不可轻视。可以说,基本农田的建设计几乎是耕地中的精华,也是保证我国粮食供应的安全底线,它承担着我国全部的粮食生产任务。但是,当前,由于我国可耕地的面积本来就十分有限,再加上,一些土地利用形态破碎、零乱,使得我们可作为耕地的土地利用效率低规划中也提出,建设有利于项目区农民耕作技术及农业科技水平提高,该规划设计项目区通过实施河道治理、排灌工程、土地平整、兴建机耕道及生产便道工程,可使当地群众受益,项目规划设计实施后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这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当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管理现状
新时期,我国积极推进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基本实现了由田、路、水、林等综合整治,几乎有2亿多亩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成,其中粮食平均亩产提高10%-20%,生产成本也相对普遍降低10%-15%。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目前正在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的企业或者个体,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算重建轻管。基本农田建成后,很少认真研究过如何进行科学化管理,出现的直接问题便是不到两年左右,水渠出现裂缝,当然更没有人来进行维修;还有极少数农村,把高压线上的线就偷走了,水泵也不敢放在井里。可以看出当地有些人的素质极低,影响着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如果在后期不进行管理,群众根本得不到实惠。要想使项目成为“民心工程”,唯一的途径便是加大农田建设项目,做好后期的项目实施管理工作。
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对策
1 提高管理的思想认识
据有关数据显示,要经过1.2万年到4万年时间才能形成良好的土质,但是如果想随意破坏还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所以,对于每个农民朋友而言,提高加强项目实施管理思想认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国家制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指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必须要进行科学管理,不然,花费的大量金钱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灰烬。加强绩效评价制度,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项目实施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加强和提高项目实施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因为只有在懂得管理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好科学、规范的管理,也才能在项目实施管理工作中运用农业新技术设备,新服务手段,来实现农业的稳产高收。而且,国家政府部门关于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也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性文件,特别在今年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宣传主题,其目的就是增强全社会的国家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民众对土地的节约,促进科学发展,在建设已有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项目实施管理中,要提高项目实施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让化过的钱不要白化,切实把管理做彻底做下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2 加强法律监督,推动节约集约用地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以法律约束是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问题的当务之事。尤其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城乡二元化趋势的明显加剧,大片优质的耕地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所代替。面对这个现实问题,只有加强法律监督的力度,才能有效推动节约集约用地。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建立耕地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基本农田四级管护网络,完善土地管理综合监管平台,形成查办、监督等一体的法律体系。突出动态巡查,强化执法监察,严肃政纪法纲,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耕地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的行为。不断提高土地基本国策的意识,切实推动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确保“建成一块、保护一块”,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在改善耕地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科学安排建设预留区,强化土地调控管理和用途管制,严防宽打窄用、多圈少用、违规冒用等问题发生。积极引导新上项目和规模较小项目首先使用存量土地、闲置土地以及利用效率较低的土地,突出保障工业经济、城市建设、民生事业等重大项目用地,不断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3 搭建基本农田项目建设的新平台
面对用地需求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实压力,积极探求与时俱进的基本农田建设的项目实施管理措施,搭建实现基本农田建设的项目实施管理保护工作平台,项目承担单位在基本农田的地块处,设立公示牌、村保护标志牌、田块标志牌等,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项目公告,利用各种媒体开展项目实施宣传工作,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并在沿主要道路两边的基本农田地块埋设基本农田区界址桩,以此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总量的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4 加强基础建设的管理,提升队伍素质
科学的管理,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国家制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中强调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队伍的素质问题。因此,当地政府,应该把提高农民或者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的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放在核心位置,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他们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或者组织他们到别的基本农田去参观交流,学习经验,把有效的、科学的项目实施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学到手,可以回到家乡,再为其他农户做经验交流、和短期培训。只要管理者的素质提高了,意识增强了,实现科学现代化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范文2
1项目背景
宣州区201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建设项目区位于养贤乡,涉及张埂村、仁义村共计2个行政村,项目区国土面积23.12km2,人口约1.48万人,耕地面积0.14万hm2,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整治塘坝,建设小型引水闸和小型排灌泵站,衬砌及硬化渠道,配套农、支渠放水口、生产桥和过路涵,建设高效节水工程,排涝沟清淤整治,整修田间生产路等。
2项目建设成效
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着力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得全区农村水利建设全面提速。该项目计划投资2527万元,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在养贤乡的仁义村和张埂村实施。
2.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水利基础设
施向乡村延地头伸,夯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水利基础,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正承载着“美丽乡村”的更多期待与梦想。项目建成后将整治塘坝9座,新建及拆除重建小型引水闸10座,新建及拆除重建小型排灌泵站10座;渠道衬砌及硬化总长24.16km;农渠放水口330座,支渠放水涵70座,生产桥12座,过路涵18座;高效节水工程33.33hm2;排涝沟清淤整治23.84km;整修田间生产路8.16km;将水利设施配套到田间地头,呈现出渠成网、沟涵通、水满塘、灌排畅的新模式。
2.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工程建成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生产条件得以改善,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大大促进了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14年底,项目区已发展烟草种植面积200.00hm2,产量375t/a;项目区有鱼塘近466.67hm2,通过小农水项目进行水塘扩挖和清淤,鱼塘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此外,还引进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改变了当地群众种植单一作物的格局,现在通过小农水项目区的建设,种植的作物品种越来越多样化,重点推进以蔬菜为主的结构调整,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了农业农村增收的步伐,真正实现了“以水兴产业、以产业促发展”。
2.3增强抗灾减灾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该项目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因部分水源及配套工程建设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工程建设起点标准不高,许多配套建筑物没有完善。该项目实施后,将改善灌溉面积0.13万hm2,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1万hm2。项目区内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85%;排涝达到10a一遇的标准;桥涵闸等建筑物基本配套;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5以上;粮食作物水分生产率由0.75kg/m3提高到1.20kg/m3;农产品产量增加10%以上,农民收入明显提高。项目建设效益、节水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并通过整合涉农资金,使项目区的山、水、田、林与路得到统一规划,实现了田园化建设,整个工程成了自然环境的装饰物,美化了自然景观。
3主要工作措施和做法
3.1加强领导,强化工作配合
宣州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政府办、水务、财政等部门及项目实施乡镇等部门参与的“宣州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工程建设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立工程组和质监组,确定专人,深入工地现场开展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工作过程中密切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2规范管理,努力提高项目质量
在小农水项目实施中广泛推行“项目法人制”等六制管理,实行规范化管理和阳光操作;从材料采购、施工安装、监督检查及工程验收等方面严格把关,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力争打造精品工程,确保项目效益的最大化,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3.3整合资金、整体推进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相继整合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基本烟田水利配套项目、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美好农村建设项目等一批涉农资金项目,开展“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开展集中连片治理,以利于形成高标准农业生产基地,产生规模效益。
3.4完善制度,加强建后管理
一是在项目区所在村设立了水利村主任,聘任了村级水管员,明确了工作职责与工资报酬;二是制定工程管理、水费征收等规章制度,明确管理内容和管理范围;三是完善考核、考评机制,农民水管员的工资与绩效挂钩,其绩效工资、续聘等与工作业绩直接关联。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了水利管理机制。
4今后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4.1注重舆论宣传
要通过图片、文字、电视等多途径对小农水工程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进行宣传报道,使全社会都知道小农水工程是一项惠及农民、惠及子孙的民生工程,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和管理。
4.2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需要做以下几项工作:1)提前谋划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如项目的设计、选点及招标工作;2)小农水项目要求不影响农户耕种和汛期防汛,尽可能避开耕种季节和汛期施工,特别是渠道和渠道配套建筑物工程,要求在农闲期完成;3)由于项目分散,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少,现有技术人员难以满足小农水项目建设的需求,需要充分发挥乡镇水利站、村级水管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监管作用。
4.3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和国务院、省政府对保护耕地的相关文件要求,继续以我县“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造林绿化工作由原来的数量型向高质量方向转变,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重岗。
二、目标任务
2021年全年计划营造成片林265亩,新建农田林网1200亩,建设省级绿美村庄1个,公益林恢复675亩。
三、重点工程
重点围绕生态公益林恢复、宜林地及采伐迹地造林更新、绿美村庄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绿色通道建设等工程,开展造林绿化活动。
(一)生态公益林恢复工程。我街道省级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老濉河堤东侧(中韩居西侧部分)、濉北河堤两侧、新扬高速绿色通道、早陈河西堤梁庙段等地,在进行严格保护的同时,对已经采伐的地段或长期没有植树的地块要及时绿化到位。按照成片林标准栽植乔木树种。采伐迹地未及时更新到位的居委会将影响林木采伐报批。
(二)宜林地及采伐迹地造林更新工程。围绕宜林地、采伐迹地等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做到“应栽尽栽、全面覆盖”,确保栽植到位。
(三)绿美村庄建设工程。以创建省级绿美村庄活动为抓手,开展造林绿化工作,村庄绿化要突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充分彰显地方特色。省级绿美村庄建设要按照《省林业局关于印发〈省绿美村庄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苏林造〔2020〕2号)进行创建,计划创建1-2个。
(四)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农田林网建设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沟渠路配套建设相结合,做到“树随路走、树随水走”,在保证农田林网发挥最大防护效益的同时,减少树荫胁地。
(五)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主要以沿线道路两侧行道树进行新(补)植。造林技术要求和树种选择参照2020年2月份编制的《县造林绿化导则》执行,乔木树种主要选择杨树雄株及乡土树种,村庄绿化可搭配经济树种及观赏树种。严禁栽植“断头树”、“光杆树”。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各村居通过召开造林绿化动员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全面启动造林绿化工作,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二)栽植准备阶段。做好春栽苗木采购、土地整理、开挖树塘等春季造林准备工作。要提前整地挖塘,让土壤充分风化,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三)春季造林阶段。全面开展春季造林绿化工作,迅速掀起造林绿化,3月底前全面完成造林绿化任务。
(四)验收考核阶段。街道组织验收组对各居委会2021年造林绿化栽植面积、成活率和保存率进行考核验收,考核结果计入年终目标考核。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居委会要通过广播、条幅、微信等媒体,积极宣传造林绿化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全民造林绿化意识,营造造林绿化工作的浓厚氛围。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范文4
[关键词]土地整治;实施;质量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401-01
一、实施土地整治的意义
(一)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根据国家及相关部门的文件精神,近几年明确提出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幅度增加高等级耕地的比重,明确将“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列入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成为保发展、保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助手和基础平台,对于严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土地整治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能满足各项经济建设占用和生态建设对耕地的需求;二是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土地整治,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三是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四是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可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二)土地整治对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
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同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快布局合理化、农田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环境生态化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经营,为周围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三)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粮食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可以有效解决农业水利设施配套、低产田改造和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增加农业抗灾能力,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巩固粮食安全基础。通过整治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整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实施后为当地农民摆脱贫困、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机会。
二、当前土地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意愿问题
在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群众总体上是拥护的,但部分群众也存在着不同利益诉求,对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群众对当地的情况十分了解,因此为了实现项目收益的最大化以及项目施工顺利完成,就要求在工程设计前期必须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然而,群众意见并非都是合理的,而且考虑到设计规程以及有限的投资,很多合理的意见并不可行。整理区一般包含若干自然村,每个村又分为若干村民小组。基于本小组的利益考虑,每个小组代表的意见仅仅是符合小组利益的,具有局限性,不一定符合项目整体规划,有些甚至与整体规划相冲突。
(二)土地整治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可挖掘潜力较大,土地整治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基础工程,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量较大,尽管国家实行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制度,但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实践中土地整治大多体现为政府行为,土地整治的资金来源匮乏,主要来源于土地整治专项资金。许多地方财政紧张,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土地整治很难顺利的进行。有的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导致无法“用在刀刃上”。从丘陵山区土地整治项目的后期运行情况来看,整理项目存在较为普遍的非农利用与非粮生产情况,致使专项资金并没有真正达到“保护耕地,提高地力,促进农业生产”的目的。
(三)土地整治项目规划不到位
一是土地整治项目规划人员现场工作不深入,对项目区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状况缺乏全面了解,以面代点。照抄照搬现象较为严重,勘察、测量深度和精度不够。重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忽视县级论证,参与论证的代表不全面,特别是征求当地乡镇技术人员和村民代表意见不够,为走程序而论证。二是项目预算准确程度不高,强套亩均标准,人为提高或降低投资。三是县级国土部门技术人员参与不够,多局限于收集资料和向导角色。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绝大多数项目都进行了规划设计变更,部分项目变更幅度较大,个别项目进行了重新设计。
(四)土地整治实施管理不严谨
一方面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查不严;招投标方案审查不严;有的工程监理流于形式。离做精、做细、做扎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另一方面,工程后续管护缺乏手段,已建好的单体工程存在破损、盗窃等现象,工程长效使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总结。
三、开展土地整治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度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做好群众的宣传沟通工作,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主导地位;村民、村民代表、村领导班子应积极参与,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中事事征求群众意见,全程让群众参与,极大地调动起广大群众参与农村土地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提出在实际生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规划设计单位沟通协调做出适合当地的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设计,使之有利于实现项目收益的最大化和项目施工的顺利完成。
(二)扩大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土地整治正常的投资行为
目前,大多数土地整治项目的资金筹措主要以政府有限的土地整治资金来解决,不能大规模的进行土地整治。资金来源应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运用各种优惠政策,吸进单位和个人资金,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和利用外资,鼓励通过合资、合作,吸引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投入,允许民间资金进入土地整治市场,逐步形成土地开发整治多元融资渠道。
(三)科学规划,确保项目实施的合理性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广、工程量大,科学编制规划至关重要。规划编制中,要组织农业、国土、水利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进行充分论证,通过实地调查和踏勘,对项目区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新增耕地潜力、群众参与意愿等进行综合分析评定,做到汇集民智,集思广益。规划编制方案草案出台后,要通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在媒体公布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保证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切实符合当地实际,以利于长远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范文5
[关键词]宁夏;退耕还林还草;成效;问题
[中图分类号]F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65-0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完成好这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
1 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的成效
宁夏南部山区地处黄土高原西北端,属黄河中上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宁南山区包括固原市四县一区(彭阳、西吉、隆德、泾源、原州区)、吴忠市所辖同心县以及中卫市的海原县,共7个县区。总面积30456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58.8%。由于历史上的不合理开发,致使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及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生态问题已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自2000年开始试点以来,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截至2005年底,共完成退耕还林造林面积40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21.2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8.8万公顷。涉及五县一区24.4万户,122万人,占山区农业人口的90.6%,人均退耕0.13公顷。
1.1 生态效益显著
土壤沙化现象得到初步遏制;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防治;森林覆盖度逐步增强。宁夏南部山区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到2005年底,共有17.7万公顷陡坡耕地得到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状况得到缓解,一些流域的河水开始变清,昔日山上暴雨,山下洪水成灾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据2004年调查统计,2000年坡耕地退耕还林后,土壤侵蚀模数为15m3/公顷年,分别比没有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坡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降低了11m3/公顷年和18m3/公顷年。林草覆盖度,由建设前的10%,提高到了30%,最高处可达70%以上,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2 农业经营模式由单一种植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
草畜、马铃薯、特色种植以及劳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积极扩大种草面积,发展养殖业,2007年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65万头和140万只,比2002年增长109.7%和86.7%,六盘山麓已成为宁夏南部及周边地区最大的肉牛繁育基地。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75.9万亩增加到208.8万亩,鲜薯外销总量达到30万吨,淀粉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固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加工基地之一。2007年输出劳务28.3万人,实现户均输出1人的目标,劳务收入达到11.8亿元,比2002年增加6.05亿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7%,固原已成为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劳务大市。
1.3 增加了农民收入
由于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农民收入增长较快。据统计, 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15元,比2000年的957元增加了758元,年均增加151元。仅2005年,兑现国家粮食补助8000万公斤,现金补助3.2亿元,南部山区农民人均得到退耕还林粮款补助305元。实施退耕还林的农民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剩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2 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的问题
2.1 后续产业发展问题
退耕还林工作要想取得最终成功,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民当前生活、生产,将来增收致富问题。据调查,部分退耕户未留足口粮田,长远生计存在困难。目前山区7县(区)未留足口粮田和全退户涉及4.8万户,25.78万人,其中耕地全退户9000多户,4.2万人,主要集中在固原市的5县(区)和中卫市的海原县。这些全退户和未留足口粮田户,其经济收入主要以退耕还林补助为主,其中给予贫困户的退耕还林补助几乎是他们维持生计的主要来源。另外,大多数农户对国家补贴的依赖性很强,2007年国家虽出台了延长补助期限的政策,但未给出具体期限,如果不及时进行后续产业的发展,会使农民陷入相对贫困,贫困反过来会促成又一轮的毁林开荒,最终导致退耕还林工程的流产。因此,必须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并发展和壮大后续产业。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人口与经济良性循环,是贫困地区社会进步的前提,也是其面临的难题。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耕地减少势必会释放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虽然部分从粮食种植上撤退下来的劳动力可以从事种树种草工作,但宁夏退耕区人口众多,人口密度达到75人/k m2,远高于联合国规定的干旱地区人口承载水平(20人/k m2)。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现有的农业经营上,无形中增加了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因此很难保住退耕还林还草的成果。
3 建议
3.1 在推进生态改善的同时,下大力气进一步培育和壮大后续产业
3.1.1 进一步搞好基本农田建设
首先必须要解决口粮问题,而解决口粮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当前广种薄收的粮食种植方式,建立高标准旱作农田,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建设,严格禁止将山区原有的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范围,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按人均0.23h m2、阴湿地区按人均0.2h m2的标准留足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地。加大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力争人均有0.2hm2以上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保证退耕后粮食不减产,农民不减收。
3.1.2 继续发展种草养畜产业
针对宁夏退耕区的地形、土质、降雨特点,只有发展对土地覆盖和扰动最轻的产业,才对这一地区的生态保护具有现实意义。与种植农作物相比,牧草生产可从根本上减轻土地压力,大力发展灌木植被,才能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同时也将形成巨大的牧草生产力,进而支撑草地畜牧业的形成与发展。宁夏南部山区是回族主要集居地,有发展畜牧业的悠久历史,特别适合发展“清真”牛羊肉产业,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营养丰富,抗逆性强,投入成本低,比种植粮食亩均增收200元以上,推广种植优质牧草,既能培肥地力,又能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宁夏南部山区积极推广灌草结合的模式,实行林草间作,加大灌草种植比例,间作优质牧草,发展和壮大种草养畜业很有潜力。
3.1.3 扶持发展中药材产业
宁夏南部山区大多属黄土高原半湿润、半干旱与干旱过渡地带,药用动植物种类繁多,蕴藏量大,据有关资料统计共有中药材资源1104种,蕴藏量在3亿k g以上,全国重点普查的363种常用中药材中,六盘山山区就有157种,占普查品种的43.3%,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天然药库”。宁
夏南部山区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快山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加大技术培训和人工栽培面积,建立起国家优质中药材基地。大力发展柴胡、黄芪、金银花等中药材,把中药材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
3.1.4 狠抓特色经济林果产业
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退耕地造林适地发展经济林,建立林业生态经济示范园区,全面提升经济林集约化管理水平,增加林果业产值;加快优势特色林果产业建设步伐,建设两杏、沙棘、柠条、枸杞、桑、种苗、花卉等林业产业基地。
3.1.5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调整
充分认识宁夏南部山区存在着自然资源短缺、人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薄弱、农业条件差的现状,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
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马铃薯、小杂粮、温凉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六盘山边缘区海拔在2000m以上,适合种植蚕豆、莜麦、荞麦等小杂粮,产值高,引导农民扩大种植面积。同时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支持建设一批大型农贸市场及农村小城镇,鼓励农村“能人”和农民经纪人发展,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处运销售,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加快建设马铃薯产业,增加马铃薯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3.1.6 发展旅游业
立足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革命遗址3大地方特色,按照挖底蕴、抓风景、建区带的思路,完善基础旅游设施。宁夏南部山区既有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又有充满浓郁伊斯兰风俗和中原文化的风土人情,还有丰富的革命历史遗迹,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促扶贫,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开辟新门路。
3.2 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3.2.1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继续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劳务输出不仅可以减少贫困地区土地的人口承载量、缓解人地矛盾、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家庭生活条件,同时输出劳动力学到了知识、技术、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思路,可以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3.2.2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
目前,南部山区县域经济普遍落后,导致城镇化水平低下。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县域经济持续发展预示着县域投资、生产活动活跃,对各种公共及基础设施和服务业设施等需求随之增加,将对城镇化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而城镇化的健康推进将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驻城镇或进城工作,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范文6
1.1白河县水保工程项目区基本情况
白河县水土保持工程区地处巴山山脉,岩石以变质火成岩为主,土壤以黄棕壤为主,矿物质营养丰富、砾石含量大,质地松,土层薄,保水保肥抗旱力差。植被以栎类为主,经济林以人工栽植木瓜、桑树、核桃为主,但管理粗放,效益较差,薪炭林较多,用材林次之,经济果林面积少。春干秋湿,夏季多暴雨,极易形成水灾,坡耕地无灌溉,群众靠天吃饭。白河县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区涉及8个乡镇,64个行政村,总人口83410人,农业人口81939人,农业劳动力49300个,其中40岁以上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小部分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薯、豆类,经济作物有黄姜、烤烟、芝麻、油菜等,平均亩产134kg,人均占有粮食278kg,用材林群众自产自用,经济果林不成规模,农户饲养的牲畜大多供自己消费。在耕地中农田数量虽然较多,主要是以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修建的石坎梯地为主,因受当时资金制约修建质量标准低,加上年久失修,垮坎较多。项目水利工程较少,能够灌溉的水田和水浇地更少,项目区群众基本上是走靠天吃饭的旱作雨养农业道路。经济果林很少,品种差,零星分散无规模,管理水平低,无支柱林种。坡耕地面积小、土层薄、坡度大、产量低、效益差,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1.2白河县水保工程治理措施
白河县内水土流失面积449.56km2,共规划治理449.56km2。主要治理方式有以下三种:①水利措施:建拦河坝、修渠、埋管道、渠系建筑物、小型蓄、排水工程、溪流护岸等;②农业措施:改良耕地、修建梯田埂等;③林业措施:造林(防护林、核桃木瓜等经济林);从山地区域位置上讲,走的是“山顶移民搬迁大封禁、山坡退耕搞造林、山腰修田造地种产业、山脚疏溪固堤保粮田”的水土保持道路。白河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163.14km2,其中坡改梯1254.7hm2,配套坡面水系600多处,建作业道路19km,新修河堤15.4km,建水窖590口可蓄水2.8万方,栽植经果林1479.02hm2,种草160.6hm2,坡耕地栽植生态林10161.65hm2,荒山栽植生态林2427.44hm2;生态修复面积286.42km2,制定封育管护制度,采取围栏,移民搬迁、建节柴灶和沼气池等措施来提高森林覆盖率。
2白河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概况
2.1白河县水土保持工程的“三个结合”
①把农业发展项目与水保项目相结合;采取“水保搭台,部门唱戏”的办法,整合农业项目资金,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计其功、捆绑使用”原则,将小水工程、水毁修复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工程、迁移式扶贫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的资金集中到“丹治”一期项目区。②把新农村建设与水保项目相结合;在龙王沟小流域治理中,朝阳村组织农户投劳参与治理,把田间道路、河堤、和沼气池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来抓;大构扒河流域的玉门村把小水工程和南水北调水土保持工程有机结合,修地200多亩,水窖15口、田间道路2km,排洪沟2km、埋设管道3km,综合效益明显提高。③把水保项目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工程实施中把改善土地条件作为智力的关键,将上个世纪修的窄幅地改建为宽幅地,配套水窖、沟渠等小型水利设施,河道沟边新修防洪堤,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治理后的山坡地发展烤烟、木瓜、核桃、黄姜,旱平地兴桑养蚕,水平地发展大棚蔬菜,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使每个项目区都有特色主导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2.2白河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
由政府牵头整合水利、农业、林业、交通等部门,捆绑资金,用于基础设施配套和主导产业建设,大力培育高效特色农产品,调整农业内产业结构。水保工程通过水利措施基本解决了沿河两岸集中连片耕地的灌溉不足问题,提高了河道两岸抗洪能力,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流域治理是基础和手段,小流域的农业经济开发才是目的,将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把每个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沟、坡、塬、梁、峁综合治理,点、片、带、网配套组合,山、水、田、林、路一步到位,林、草、果、粮、菜全面开发。梯田进行粮食、马铃薯和中药材特色农作物生产,缓坡种林果发展特色水果生产带,陡坡种草适度发展养殖业,做到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草则草、宜菜则菜,提高资源利用和系统能量转化效率,推动农林牧副大农业系统的发展。①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兴修梯田、建设基本农田是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一项主要工程。通过改变坡地地形,对水土流失进行控制,将“三跑田”变为“三保田”,使得土地的生产力得以提高,从而保证农业产量的提升。据观测,水平梯田的拦蓄水效果能够达到90%以上,每公顷梯田要比坡耕地每年能够多拦蓄水600~700m3左右,每公顷梯田要比坡耕地每年能够多拦泥土50~60t左右。在产粮方面,旱作水平梯田要比旱坡地产粮多1000~1550kg/hm2。②加强植被修复与重建;植被修复与重建也是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措施。地表植被是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直接作用者,不仅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农林牧副业生产的再生资源,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③大力推广旱作农业蓄水保土耕作技术;除了采取深翻深松耕作、等高耕作、等高沟垄耕作、蓄水聚肥改土耕作等均具有抗旱保墒增产作用措施外,建立了技术培训和示范园。积极组织农民参与核桃栽培、木瓜种植、大棚蔬菜、地膜洋芋、优质高产油菜、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培训,并且建立了核桃示范园、优质木瓜示范园、优质高产油菜示范园等。④相关的配套措施:实施龙头引领和大户带动,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支持返乡能人创办农业园区、建设产业基地,推动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特色化、园区化的现代生态农业转变;以循环经济理念大力推广“猪-沼-园、种-养-加”相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限制砍伐就限制了香菇、木耳产业的发展,大量种植既是经济林又是水保林的木瓜,2012年底全县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人均1亩)。
3白河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效益分析
①经济效益显著;只计算坡改梯、水田、水浇地净增产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按照2010年当地市场价计算得出治理期末各项措施年发挥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人均占有粮食450kg。②生态效益显著;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实施,首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其次,林草措施净化了空气,改善了水状况,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最后,涵养了水源,调节地表径流,减少了泥沙的冲刷量,减轻对下游水库的淤积。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治理,白河县植被覆盖率达到89.3%(治理前71.3%),年可拦蓄水1016万吨,水土流失面积大大减少,减少侵蚀量142.37万吨(全流域估算年侵蚀总量197.45万吨),占总侵蚀量的70%以上。③社会效益显著;通过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的结合,群众从中获得了利益,生态农业开发积极性大大提高,水土保持意识和自觉性有了提升,人为造成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开发,为当地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就业岗位,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用武之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对土地利用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得水土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农村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提高了植被覆盖率,改善了流域内水资源环境,降低了洪涝灾害的发生机率,使得区域内群众生存安全得到保障、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