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课程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课程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2.3;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34-01
数学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最终的考试成绩,还是解题的速度与质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从当前的全面发展理念来看,上述目标都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所应当追求的,也是衡量数学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当然,成功的数学教学所能够实现的效果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总结起来一句话:所追求的是教学效益。这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词,也为教师们预留出了更多优化课程设计的空间。
一、立足实际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提不起兴趣,原因在于认为数学学习枯燥、乏味。而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调研发现,学生们的这种学习感受主要来源于过于理论化的课堂教学。对于数学学习来讲,理论性的知识内容固然重要,但若是始终让数学停留在纸面上,必然渐渐成为学生眼中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因此,要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完成了初步教学之后,向学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每年一月份,小张所在的公司都会给员工一次性提高全年月工资。小张2008年的月工资是2000元,到了2010年已经增长到了2420元。如果2011年的月工资仍然按照2008年至2011年月工资的平均增长率继续增长,那么,小张2011年的月工资是多少?这个问题非常实际,虽然看似复杂,但当学生们运用一元二次方程之后,求解过程十分简明顺利。由此,大家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并不是只能用于解方程本身,而是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当数学知识立足于实际生活之后,原本悬于半空的内容便在学生心中生根了。同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们看到了数学的来源和出处,也让大家感觉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更是有趣的。如此一来,何愁学生对知识学习没有兴趣呢?
二、精心准备问题,灵活学生思维
问题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讲,是一个“常客”。很多时候,无须教师们去刻意计划,也会在教学过程中随口提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们回答。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讲,在课堂上提问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甚至已经成为了与学生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问题对于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来讲,具有非凡的推动作用,更是优化教学设计的绝佳突破口,教师们有必要加强对这个环节的关注。例如,在对函数知识进行复习时,可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连续性的问题:矩形ABCO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OC=3,OA=4,抛物线顶点在BC上,且经过点O、A,与直线AC交于点D,则抛物线解析式是什么?点D坐标如何?若点M在抛物线上,点N在x轴上,是否存在以M、N、A、D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难度递增的问题串中,综合考查了学生在函数图景里解答四边形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远比单纯的理论讲解理想得多。不难发现,经过精心准备的问题,在内容质量和思维导向上所发挥的作用都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这样的问题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构成一个连续性的系列出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预期达到的目标效果灵活调整。教师们一定要意识到,数学课堂上的问题不是随便提出的,要努力做到有提问就要有效益。
三、创新设计活动,揭示数学本质
想要完成对课程设计的优化,除了将原有的教学环节加以强化之外,教师们还应当拓展思路,在基本的课堂教学之上添加一些新的环节,让数学教学在创新中提升效益。其实,这也无须教师们投入过多精力去开创新的教学形式,只要适当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活动设计就可以。例如,在对正方形的特点与性质完成教学后,可以在课堂上设计这样一个活动:在只有笔和尺子的情况下,如何最快地画出一个正方形?问题一提出,学生们马上动手操作起来,并相互讨论,气氛十分热烈。很快有学生提出:画两条相等、垂直且互相平分的线段,顺次联结四个端点,得到的图形就是正方形。教师和学生们就此开始推敲,结合四边形知识得出如下推理思路:从对角线互相平分推得平行四边形,从对角线相等推得矩形,从对角线相互垂直推得菱形,从既是矩形又是菱形推得正方形。新颖的活动形式下,学生们领悟到了知识的本质。课堂活动的开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只要设计得当,便可以与教学过程相得益彰,相互融入。与此同时,课堂活动的加入,也从形式上让学习过程灵动了许多。在活动的带动下,数学课堂焕发出了崭新的生机,学生们也得以在活动的辅助下更顺利地抓住知识的本质。
四、结束语
完整的数学教学,不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师生互通配合,并同时兼顾双方感受的交流过程。为此,教师在对课程设计不断进行优化时,应当时刻将学生对于教学过程以及知识内容的接受效果放在首位。以此作为教学创新与调整的依据,才能使得教学效果朝着师生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促进教学效益稳步提升,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学校课程学习计划范文2
作者:史锐 张晓丽 吴品昌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内容涉及浓度计算、结构理论、热力学初步等等,涵盖了多个化学学科知识,但像结构理论等知识主要以描述性介绍为主。这种浅、全,但内容繁多的内容很难符合现代教学要求,也不符合现代化医药人才培养的要求。内容与实用性联系较少。内容中对知识在医药学上的应用介绍较少,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少。如缓冲溶液中只介绍简单的浓度计算方法,而在医药学上常用的溶液介绍非常少。(3)课程内容对不同专业无明显区别,授课无侧重点。因此需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力求少而精。因不同专业的服务方向不同,对所学课程要求也不同,而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影响对学生整体目标的培养质量。因此《无机化学》怎样适应于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怎样实施教学,是无机化学教学工作者们探讨和研究的时代命题。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构想。构建面向不同专业以无机化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本校无机化学教研室承担全校药学相关专业、护理学等多个专业的教学任务。并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计需要,拟增加无机化学和现代无机化学课程作为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的公共选修课,为其后续课程学习提供良好的铺垫,并为今后的科研工作起到引领作用。
因不同专业的服务方向不同,对所学课程要求也不同。因此,根据本校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以无机化学为核心的“1条主线和3个分支”课程体系,以适应全校不同专业对无机化学教学的需要。“1条主线”包括无机化学和现代无机化学2门课程,分别适用于药学和临床专业本科生必修和选修,体现无机化学对于药学和临床医学教学和科研的引导作用“;3个分支”包括无机化学(护理学专用)、基础化学和医用化学基础(中专护士专用),以加强非临床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相关无机化学知识的学习。(1)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重点阐述物质结构基础(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元素周期律、化学基本定律、气体、热力学基础、动力学基础、酸碱理论、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配合物等。通过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将为医药学各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有利于将来的实际工作。无机化学是药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计划新开的临床专业公共选修课,但不同的专业对无机化学教学有不同的要求,药学专业学习重点为化学相关理论及药物制备合成相关知识;临床专业学习重点为后续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课程学习做铺垫,以及元素性质和其前沿应用的知识。因此,在上述专业的《无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始终坚持突出专业特色、满足专业需求、体现专业水平的原则,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2)《现代无机化学》是药学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掌握了无机化学及相关专业知识之后学习的一门计划新开选修课,其内容概括地总结无机化学中常用的经典理论成果,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论工具,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对无机化学领域最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了解现代无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把握无机化学学科前沿的能力及其在药学和临床医学的应用,为后续课程学习及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无机化学》(护理学专用)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习无机化学在护理学相关方面应用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重点研究酸碱理论、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配合物等理论及相关技能,对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4)《基础化学》是非临床医学专业计划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简述无机化学四大平衡理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光谱分析、薄层层析、电化学分析等仪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为其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5)《医用化学基础》(中专护士专用)是研究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概括阐述化学相关知识以及化学技能在护士专业的重要应用。对护士专业今后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整合新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整合非常必要,整合后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特色。(1)满足学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无机化学学科与其它学科日益交叉、渗透、融合,学科领域不断扩展,从内容看,实用化和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只有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增开现代无机化学选修课,才能跟上形势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2)提高授课效率。目前教学要求与教学时数之间的矛盾突出,其中教学内容重复和衔接不畅是主要原因之一。整合后,精炼、流畅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提高授课效率,减缓缩课时与增内容之间的矛盾。(3)通过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整合与改革,不仅提高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减少实验教学的重复建设,有效利用资源,缓解扩大招生与教学投入不足的矛盾,而且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应用知识和创新能力。
探索创新性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在原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基础上,通过实验手段的改革,教材内容的更新及实验考试方式的改革,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探索性的改革。(1)改革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跟踪学科领域前沿发展变化动态,将新知识和新技术及时吸收融合到实验教学中,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动向,熟悉和掌握学科前沿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实验教学按基础(验证)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探索性实验3个层次展开。并按照改革要求,编写新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2)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改革单纯操作性实验考试模式。实验考试内容上实行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和论文撰写,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论文答辩和技术考核,根据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开辟无机化学实验第二课堂:定期举行无机化学学术讲座和文献读书报告会;提倡药学专业本科生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和实验室开放项目,撰写综述和论文等方法进一步充实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涵,促进本科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发展。随着高校教改形势向纵深发展,中医药专业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积极而慎重地进行,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逐步加强无机化学在高等化学教育中的基础和母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符合时展的中医药人才奠定基础。
学校课程学习计划范文3
面向改革开放,面向广大城市和农村小学教育的需要,在课程设置的设计上加强了实践性研究,第一,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要培养新型的小学教师,又要使毕业生切实具有大学本科水平,既不能搞简单的中师“延长”,也不能搞普通高师的“照搬”。在必修课里开设了《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写作》、《普通生理学》等课程,在选修课中开设《古代汉语》、《儿童文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自然辩证法》、《科技发展简史》等,使学生掌握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第二,我国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小学校小人少,有的学校还在进行复式教学,因此我们的毕业生的能力应是多方面的,即“多能一专”型。这样在课程设计中还开设《体育》、《大学音乐教育》、《大学美术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社会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必修课,还开设了文化素质课程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2-3门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都有提高,更好地为小学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第三,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大教育实践的比例,一、二、三年级各进行一周教育见习,四年级十八周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与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以往的中师和专科生没有明确要求,只是号召通过教育实习写出心得体会,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论文答辩不通过不能毕业,这充分体现了小教本科学生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强化综合性
小学教育的特点是综合性,小学生的特点是对教师有更多的模仿性,小学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日趋整合。而在小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课程的综合化又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我们新的课程设置必须面对这种挑战,适应这种要求。第一,在科学文化素质上,必须从小学教育实际出发,为师范生构建一个较完备的知识系统,建立以语文、数学、教育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如语文学科的构建,本着“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增加课时比重,融文学与写作、教师口语、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书写等课为一体。语文学科的性质比较复杂,从语言文字上说具有工具性,从思想内容上说具有文学性,从知识内容(包括社会历史生活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以及语文知识)上说还具有知识性。这些性质是综合在一起的,因此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以思维增强语感,促进语言的鉴赏、评析和表达能力,使师范生掌握较系统的汉语知识、文学基础理论和写作理论等;同时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的选读,了解和把握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概貌,以形成语言、文学、写作等有机组合的知识体系。充分融合听话、说话、阅读、文学、写作、书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形成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数学知识方面,在高中学习的基础上,开设高等数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理性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胜任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提高了学生毕业后指导小学数学竞赛和小学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能力。在形成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的同时,特别强调教育专业课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力求科学构建系统的完整的课程结构。第二,在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中,还加大了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比例,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使未来的小学教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还在选修课中开设伦理学、美学概论、社会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第三,在高中学习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六大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两门综合性较强的必修课,即《社会科学概论》和《自然科学概论》。这两门课程既注意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又体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同时要反映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使师范生的知识面更开阔,为他们继续深造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体现灵活性
以往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安排的较多,选修课和活动课较少,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有自主性和选择性,毕业生在座谈会上也说:“在校时学的课程有些没有用,多开点选修课和活动课有利于我们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第一,加大了任意选修课的门类和比重,现设选修课30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选择性的学习,而且鼓励学生多选课,从评价制度上得以体现。评价制度中有合格加特长的学分,学生选学的课多,他的特长学分也多,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是一个重要内容,这无论对学生的就业和对社会的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选修课的门类、内容还可以由学校灵活掌握。第二,加强对活动课程的管理和研究,活动课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在过去的课程设置中没有被高度重视在组织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将活动课分为三大类,即兴趣组与社团活动,军训,劳动教育,而且这些课的开设遵循三个原则即求是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时代性原则。保证活动课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活动课纳入课程方案,就一定加强管理,要有授课计划和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活动课学习成绩档案,进行等级评价和成果汇报,将成绩记入学生学籍。
确保发展性
学校课程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 艺术院校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 教学效果
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早已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当今大学生的计算机实际运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大学生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第一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它的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系统地、正确地建立计算机相关概念,具备在网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能力,具有熟练地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所以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程度及今后对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和专业内容的研究。
一、艺术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特点分析
笔者通过长期以来的教学情况统计发现,在艺术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方面,一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计算机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且没有针对性,计算机实验环境落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目前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等等,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艺术类大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从而导致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水平普遍不高。
另外,艺术类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专业特点、文化基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生源构成、个性特征和未来的工作方向等都与普通大学生有着比较大的区别。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文化基础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且参差不齐。目前,许多城市的中小学已普遍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而日益增加的家庭计算机又为部分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使相当多艺术类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由于大一入学时学生生源地(城市、乡村、边远山区)差别造成学生计算机基础差别较大,城市学生从小学就参与了计算机课程,而乡村或者边远山区学生可能到上大学时才开始接触计算机。二是思维方式差异较大。比如音乐、舞蹈、美术、戏剧专业的学生更注重的是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需要很强的逻辑性,要求学生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给这些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三是生源构成不同。艺术类院校的城市学生比例较其他非艺术类院校要大,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好,学生自信心强,公众交际广,表现欲望更强烈,但是怕吃苦,不易持之以恒地静下心来思考学习,这也使得他们对计算机操作技能难以掌握。四是个性特征突出。艺术专业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主张学生在学业中发展自由个性,大部分学生性情活泼开朗、个性鲜明张扬,感性认知能力强。五是专业技能突出,有一技之长。艺术专业课大多采取小班授课的形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较其他专业更密切,教师的文化修养、个人风格、生活态度、为人处世等都对学生有更直接的影响。
二、提高艺术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针对艺术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特点,探索艺术类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笔者提出以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相结合,“任务驱动”教学和“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等教学方式,以期切实有效增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1.针对基础差异,因材施教。由于学生入学前所接受的计算机教育情况参差不齐,如何把握好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是首要问题。当前学校仍然是实行班级授课制,以大班教学为主要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层次情况划分小组,安排基础好、认知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完成教学内容,共同进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中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用适当的时间进行讲解和演示后,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则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辅导,实行“因材施教”。其次,教学过程实行分层施教,教师在兼顾大多数学生求知需要的同时,还应区分作业完成层次。这样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良性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针对不同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对于课程的基础知识模块统一讲解学习,而对于专业技能模块则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置不同的内容。如音乐相关专业的学生侧重于音频编辑处理软件的学习;舞蹈、影视专业的学生侧重于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的学习;美术相关专业的学生侧重于图片处理软件的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侧重于图片处理、三维图制作等软件的学习;公共事业管理相关专业的则注重图像处理、报刊和杂志的排版等相关软件的学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学以致用,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学生的兴趣表现在他们有主动了解、积极探索的愿望上,不惜时间、不怕困难,可以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上。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的兴奋点,根据艺术院校学生的个性特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计算机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类学生而言是形象思维多于理性逻辑思维,讲解新的知识时最好先给他们以形象化、直观化的方式表达,让他们有个感性认识。比如:在介绍计算机组成结构时,打开不同时期的计算机机箱,给他们展示和讲解相关的部件和功能,然后进一步阐述其工作原理等。
4.利用任务驱动法增强课程教学效果。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功能与目标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具体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学生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激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的这一原理,其主要的教学思路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归纳出一般规律。笔者在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上将这个教学原则比喻成“一棵大树,问题(任务)驱动”的原则。即:把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构建为一棵大树,把其中的三个层次,即文化基础、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构建为“枝”(每个知识层次就是大树的一个分枝),再把每个知识层次中的若干个知识点构建为下一级分枝。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采用任务(问题)驱动的方式,每一个知识层次都从实际的典型实例出发(提出问题或任务,明确目标),最后逐渐展开分析解决问题,在讲叙实例的过程中将各知识点融入。这种精选实例,将知识点融于实例中的教学方式能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迅速认识他们所需要的计算机知识体系的“树”,由“树”找“枝”,由掌握单个知识点发展到掌握整个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知识体系。
三、结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讲解的内容大多是操作方法,理论知识相对较少,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并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特征认真做好启发、引导,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尽量避免直接给予式的讲解。这样,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形成了学习的内在动力,也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当然,在信息社会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在课堂上学完。所以,教师应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一些有利于促进专业学习的且终生有用的东西,比如学生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才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才能在离开学校、离开老师的情况下,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要求,真正做到增强学习效果。
综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作为艺术类计算机基础教育,既有和其他专业的共性,又有其独有的特性。艺术类院校如何在注重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突出艺术院校的专业特点从而增强计算机基础教育效果,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姜跃,何萍,王婷.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积件式课件设计的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01).
学校课程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ArcGIS;开课程度;空间区划;教育资源
近年来,广西自治区以抓“两基”工作巩固提高为契机,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长效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但是,广西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教育经费投入等差异的因素,仍然导致了义务教育资源地区性配置的不均衡发展。而反映教育资源是否均衡有许多方面,如教育经费投入合理性、师资配置的优化程度和开课程度等,其中开课程度侧面反映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配置和其他资源配置的综合表现。义务教育阶段的三年级学生主要集中在8-10岁之间,而这一年龄段是由儿童到青少年的过渡阶段,期间学生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这就成为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中开设课程变化较大的一个阶段。因此,采用ArcGIS(地理空间分析工具),通过对广西全区范围内小学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等9门课程开设情况的空间区划分析,为该地区小学三年级开课程度是否满足儿童到青少年年龄特征变化的需求,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一)数据来源
1、广西小学三年级开课情况数据来源
2013年1月期间,通过对广西14个地区71所小学三年级在学期内每周各学科课程的开课程度发放了32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20份。其中,14个地区均有问卷调查,而每个地区只有3-5个县级行政单位区域的问卷调查,调查的每级行政单位内涉及到3-5个调查学校,为了确保区划的结果具有代表性,本研究仅从地区级区域讨论广西范围内小学三年级各学科课程开课程度的空间区划。
2、广西行政区矢量数据和采样点经纬度数据来源
使用的行政区的矢量数据是全国县级行政区单位的矢量数量,由于问卷调查涉及到在广西县级行政单位内抽样调查的空间分布特征,故选用县级行政单位所在的经纬度点作为地区范围内区划分析的插值的控制样点。
(二)数据处理
1、广西小学三年级各类课程开课程度划分
开课程度的高低是综合反映一定地域范围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而开课程度是在刚好开足度(开满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标准划分,使用的开满率计算公式根据刚好开足度定义产生的,其定义为在学期内的一周时间开设一门课程的节数与当地教育部门规定在该时间段内该节开设标准节数的比值。其公式为:其中为开满率,在文中为某县级行政单位内某门课程的开满率;为在县域内一个调查问卷中某门课程在一周时间开设的节数;为县域内调查问卷的数量;为当地教育部门规定在一周时间内该门课程开设标准节数。与是通过调查获得,而由于在全区范围内地区差异引起略有不同,因此通过各个地区当地部门标准节数的平均获得,详见表1。
开课程度划分为严重缺课、缺课、适宜开课、超课时和严重超课时五个等级,划分等级的规则是按照统计学决定系数大于等于0.7的残差的半高宽度的正态分布原理划确定分等级间距(0.15),以开满度为1为中心,0.15等级间距划分广西小学三年级各类课程开课程度,其中,严重缺课开满度范围为:p
2、广西小学三年级开课程度区划面积与比重
开课程度与教育资源配置有直接关系,而教育资源与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地有一定的间接关系,克里金(Kriging)插值法能够反映一个待插点值有影响的距离范围,因此,选择使用克里金(Kriging)插值法在ArcGIS软件中进行插值,通过其空间分析工具区划开课程度等级空间分布情况,并计算各个地区各学科开课程度等级的面积和比重。
二、结果与分析
(一)广西小学三年各类开课程度区划
利用ArcGIS通过克里金(Kriging)插值法在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地的基础上对广西全区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等9门课程区划等级空间区分,详见下图A-I和图旁边分析结果。
(二)广西小学三年各学科开课程度区划等级面积与比重
在上一小节中论述了广西全区小学三年级各学科课程区划的空间分布情况,但是通过空间分布图只能得到区域的定性分析,因此这一小节分别通过对各学科课程开课隋况空间的面积和等级比重的定量分析,达到全面了解全区小学三年级各学科课程的开课情况。
从表2-1可以看出在全区14个地区小学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开课程度全部属于严重缺课,且比重都是100%,说明全内需要大力加强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资源投入。
从表2-2可以看出广西全区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只存在两个开课程度等级,分别是超课时和严重超课时,其中百色、崇左、桂林、贺州和梧州地区都是属于严重超课时,且比重都是100%,全区严重超课时比重高达81.5%;而在超课等级中北海比重为100%、钦州为93.3%、玉林为82.6%,其他地区都低于40%,说明该区域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存在着严重的资源过剩,需要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育资源投中做出限制性措施。
从表2-3可以看出广西全区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程存在三个开课程度等级,分别是适宜开课、超课时和严重超课时,其中北海和河池属于适宜开课程度,分别占相应地区的比重为1%和0.6%;与语文相比较,数学开课程度中的严重超课时占全区总面积的比重较低,只有43.1%,而超课时的等级大大上升,该比重为56.8%。说明该区域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程与语文课程相同,都存在着资源过剩,需要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资源投入中做出保守性措施。
从表2-4可以看出外语课程在五个开课程度等级均有存在,其中严重缺课等级占全区总面积比重较少为0.7%,缺课等级占全区总面积比重相对较高为12.2%;而相对应的严重超课时占全区总面积比重为6.0%,超课时等级占全区总面积比重相对较高为14.2%,通过超课时和缺课时占全自治区总面积比重的接近,而严重超课时大于严重缺课时占全区总面积比重,因此完全可以通过教育资源的调配消除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而达到各地区的满足。
从表2-5可以看出在全区小学三年级科学开课程度存在四个等级,是严重缺课时、缺课时、适应开课和超课时,分别占全自治区总面积比重为94.3%、4.6%、1.1%和0.1%,说明全区内还是需要大力加强小学三年级科学课程的教育资源投入。
从表2-6可以看出在全区小学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程度存在两个等级,是缺课时和适宜开课,分别占全区总面积比重为96.7%和3.3%,其中各个地区在缺课等级程度中所占各个地区总面积的比重都比较接近,说明各个地区对小学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比较重视,且所执行标准几乎接近,因此,全区还是需要加强小学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资源投入,达到适宜的开课的程度。
从表2-7可以看出艺术课程几乎只有在三个开课程度等级存在,其中严重超课时几乎为零,而缺课等级占全区总面积比重为4.0%;而相对应的超课时等级占全区总面积比重相对较高为17.2%,由于超课时比缺课时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比重大,可已通过超课时地区对缺课时地区教育资源的调配,达到全区三年级艺术课程开课适宜的平衡。
从表2-8可以看出全区小学三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开课程度几乎全部属于严重缺课,且占全区总面积的比重为100%,说明全区综合实践课程开课程度同品德与社会课程开设程度相同需要大力加强该方面的教育资源投入。
从表2-9可以看出全区小学三年级其他课程的开课程度存在五个等级,严重缺课时、缺课时、适应开课、超课时和严重超课时,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比重为86.7%、3.4%、4.9%、1.9%和2.1%,说明在全区内还是需要大力加强小学三年级其他课程的教育资源的投入。
三、结论与展望
学校课程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市场营销学》
1《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性质
《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一般开设在第一学年。该课程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其他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引导和承启的作用,《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心理学》《推销技巧》《营销策划》等课程的开展都是以《市场营销学》为基础框架来拓展知识点的,因此,《市场营销学》的基础地位稳固不可动摇。为了让学生建立稳固的专业基础,任课教师有责任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课程开发工作。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
《市场营销学》知识点非常多而零散,即便构建起知识点框架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尝试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开发课程。工作过程,指的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其目标就实现高职教育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在学习课程过程中获得胜任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
3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市场营销学》的核心内容是分析市场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我们可以把这个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为企业进入与拓展市场。考虑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将其明确为“中小企业进入与拓展市场”。
我们对“中小企业进入与拓展市场”这个典型工作任务具体描述:
企业打算将其某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开展营销活动,首先要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信息,其次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具体分析,这些信息主要来自于两方面:营销环境的信息(SWOT分析)和消费者行为分析。在充分掌握各种信息基础上,要进行目标市场选择与定位(STP),最后制定其产品、价格、渠道、促销4方面的营销策略(4P策略)。这样才算是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市场营销环节,才能够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4课程内容的解构与重构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划分,我们把《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内容结构做了重新的设计与划分,将其划分为4个学习情境,具体见表1。
每个学习情境都有具体的工作任务支撑,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先后次序排列,这样罗列出来,就显示出一个完整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远胜于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框架。
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步骤与实际操作,我们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或服务,要求学生按照表1所示情境与步骤来对产品或服务进行营销活动方案设计。产品或服务选择上要体现由易到难的特点,正如姜大源先生所说“重复的是步骤,重复的不是内容”。
5学习组织形式
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团队形式组织调研、分析和营销方案设计一系列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可以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在沟通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撞击出现思想火花。
6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设计的营销活动方案,以团队比赛、PPT演讲的形式公开展示,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结合。既要对各团队制定方案的过程进行考核,也要对方案的结论和效果进行考核。既注重团队合作,也要给学生个性、特长展示的机会。
7结论
以上是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把高职教育与企业需要相融合,传统的教学形式发生了改变,学生的实践有所增加,教师由主导变成了引导和参与,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2]李文新等.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实务》项目化课程开发设想[J].中国市场,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