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教学探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课堂教学探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课堂教学探讨

智慧课堂教学探讨范文1

关键词:政治社会学;学生主体性;教学方法;考试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243-02

一、政治社会学教学中课堂主体性的内容

教学过程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实践活动,同时有一定的模式可以遵循,教学模式又是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的一个中间环节,教学实践活动要在科学的教学模式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环节: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辅助条件以及评价标准。政治社会学作为高校文科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或者公选课程,有抽象、空洞、不贴近学生生活、枯燥乏味等特点,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的主体性,既是现代教学的要求也是进行政治社会学课程教学的题中之义。探究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是自主性课堂的精髓。提高政治社会学课堂主体性的理论基础呼唤改变以往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主的模式,注重教学互动,关注学生的潜能开发、个性发展,从而形成一套以学生为主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基础,这在政治社会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目的则是提升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在人格成长过程中形成比较完善的人格和综合素质;教学程序可以根据讲授内容的不同有不同的设定,一般遵循诱导――尝试――变式――归纳――回授――调节这样的程序,比较符合政治社会学这门课程;辅助条件是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评价标准则可以从内在和外在来分,内在的评价标准有自己对教学状况的评估、反思,总结、提高,外在的评价则有同行评教、听课、学生评教等,都可以从侧面反映教学的状况和质量,是评价的重要指标。

二、政治社会学教学中主体性方式的实现

(一)政治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实际化

以政治社会学为例,这一类型的文科课程一般都比较抽象、空洞,如若在讲授过程中仍然按照书中的概念进行概念式分析,学生很难提起兴趣更难以理解掌握,在讲解概念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牵引式教学将社会中发生的鲜活的例子引入,跟时事政治结合起来,学生很容易引起接受的兴趣,同时也会提高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讲授政治参与这个概念的时候,如果引用他的概念:政治参与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政治参与的一般意义就是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这样的解释往往是抽象的、不具体的,但是如果我们引入生活中各种例子,比如对每年召开的两会、比如我们到了法定年龄18岁以后就可以参加选举,再比如新出台的各种政策政府举行的听证会,网上爆出的城管执法中殴打民众的照片,公民可以通过政务网、微博等各种形式对政策进行进言献策、发表观点、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等等都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其实这些行为都是我们的日常行为,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如此讲解,再配以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学生便有兴趣参与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这是实现课堂主体性的核心部分

1.可以采用行为导向式教学,比如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分析、案例研究,这些方法是目前文科教学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首先是角色扮演,通常给出的案例中有一些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立场或者利益派别,通过对同一问题的分析探讨得出相应的结论,可能结论是五花八门的,但这正是文科教学启发学生潜能激发他们头脑风暴,形成各种见地的重要手段;模拟分析也是一样的道理,让学生模拟某些情境去作为某些角色做出决策,比如在政治参与一章中,讲到决策系统,可以让学生模拟汶川地震当时的决策系统,让学生分组并体验3分钟的情况下,决策组织6名成员要对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汇总并做出各方面的安排和部署,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政治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往往更能理解一些政策的制定的原因以及他呈现出来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应变和统筹安排等各方面的能力;案例分析也是很多老师常运用的一种方法,相比较角色扮演和模拟分析,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更为丰富、局限性更小、开放度更大。但是案例分析这种教学方式需要老师积极地准备和课堂组织。教师首先需要选择编写好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并提前一周左右将材料发给学生,学生需要提前阅读材料,并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师可以提前将案例分析的具体要求,如所提问题,分组的规模,讨论时间、发言时间、分析报告的形式和上交时间以及评阅标准等附在案例后面,这样学生会对课堂有更好的准备。在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言、并进行点评,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要从一个解惑者转变为一个组织、参与和协调者,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并在小组代表发言后进行各方面的点评并给予指导建议,如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所学专业的运用能力、逻辑能力、说服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不断的头脑风暴、质疑、争辩这样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自信心和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2.专题性教学方式,专题教学方式采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教师在每节课都给出下节课的小专题,让学生在课前积极准备一些资料,在课堂上让他们进行展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性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差别在于专题性教学着重于学生在课下的自学和课堂的学习成果的展示,设有探讨分析、争辩、说服、达到统一意见等这样的环节,相比之下专题性教学对团队性合作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案例分析相对来说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更有优越性,但对于教师的要求就相对要高些,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也会有一定的紧迫感,让教师在这种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组织协调以及点评能力,真正能显示教学相长。

3.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等辅助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实现学生课堂主体性。在人类获得的各种信息中,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而剩下的6%的信息则来自其他感官,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多媒体的出现和综合运用无疑为课堂带来了革命性的效果,改变了以往学生单调的视觉接受知识的情况,更有PPT等教学软件的出现,使得学生可以在图文结合中、动画中轻松学习各种知识,教师也可以将所教授的内容以文字、图片、图形或者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加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加快教学的节奏并且丰富教学的内容;也利于教学互动,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同时,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有示范的作用,以身作则是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一种教学理念,教师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手段、认真负责,学生必定模仿老师的理念和行为。教师最根本的一种教育方式便是影响。

4.转变考核考试方式。政治社会学课堂的主体性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课堂的呈现和课堂效果只是其中的核心和主要方面,除此之外,如果将课程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课程的设置、课程的性质、课程的检查、课程的教学、课程的考核等方面都可以进行改革,尤其是课程的考试。考试题目的设定可以摒弃以往的闭卷考查方式,逐渐向开卷考试转变。闭卷考查要求学生不断记忆很多基础知识,必然分散了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兴趣和时间,很多学生考试完了就将所有知识弃之脑后,必然达不到教学应有的效果,政治社会学这门课的课程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意识、达到政治社会化应有的水平、旨在提高社会的政治文明程度,对政治常识的认识仅仅是一个方面,所以就课程的目的而言,无需花费很大力气去考查学生的识记情况,需要顺应创新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侧重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从这一方面讲,开卷考试以考查的方式、开放的题型,可以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和思维领域,激发学生求职的兴趣和欲望;可以提高学生知、情、意和谐统一发展。这样的考查方式也更适合时政性强、信息量大、综合性突出的人文社会学科。作为教师,在开放性试题的命题方面,需要注意;题目的设计需要开放、不能封闭,答案要有多重可能性,给学生发散思维的可能和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从自己的角度去认识思考回答问题,既不是完全脱离了所学,又不会显得答案整齐划一、正确答案只有一种;评分标准要灵活,创新要加分,鼓励学生创新。

5.除此之外,一些不适合运用案例和专题等教学方式的章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问题式教学,即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质在于它建立在对“问题”的追问中,通过提出问题、发现知识,最后提出见解。教师需要不断地运用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去思维,形成一种矛盾思维和矛盾的认知结构,最终要设法让学生在已知和未知、在答案和问题的转换中发现,任何一种所谓结论性的知识结论都具有暂时性,让学生形成一种“矛盾意识”,不能一成不变地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结语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中心,布鲁纳、皮亚杰等都强调教学活动应该更多地起到激发学生去主动求取知识、组织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的作用。尤其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科。以政治社会学为例,政治社会学作为一门专业性、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如果仅仅按照传统方式授课、考试,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与时俱进,积极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和主体,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并通过一定的考查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不断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方是教学改革应有的效果和归宿。

参考文献:

[1]余斌.评审指标视角下高职院校教研教改管理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17).

[2]何小平.高校教研教改项目管理功能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3]方月君.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再延伸探讨―政治社会学科开放性试题及应对策略浅谈[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6).

智慧课堂教学探讨范文2

关键词:高年级 英语 智慧课堂

一、智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在《教育大辞典》中,教师面对复杂的教学情境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正确、快速、敏锐的推断能力就是智慧教学法。经过对智慧教学内涵的界定,我们能够认识智慧教学法详细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学环境的繁杂性;第二,教学的情境性;第三,教学的实施性。尤其是在高层次的智慧教学中,教学环境相对复杂,教师不但要具备较为充裕的教学经验与迅速的反应能力,更要把教学艺术水平与自己的建设能力实施有效结合。

二、完善学生的“自我意识”

课堂不再是指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新知的场所,给老师与学生提供应创新的空间与余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施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学生的自立意识。过时的教学法基本上都是老师给出规范答案,学生负责去记忆,这样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创新精神很难在他们身上找到。因此教师应当经过师生互动帮助学生胜利,让他们拾回自信。教师要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指导,从不一样的角度探讨知识,主动思维,充分施展他们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尽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展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胜利的愉悦多一些,让学生始终不渝地参加知识生成的全流程。

三、机智捕捉生成资源,增添教学的精彩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把执行教案看成课程实践的一个开始,用心收集、捕捉与筛选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的有利于进一步学习的生动情境,以此来调动教学行为,从而让课程实践从执行教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

比如五上Unit3 “What would you like?”这一课,在教授时,首先师生对话。T: What do you like, Chinese food of western food?Ss: I like….T: Some like Chinese food and some like western food. What western food do you know? Ss:……T: Today let’s learn some popular western food. 在对话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三文治、沙拉、汉堡包和冰激凌的图片,引出单词“sandwich”、“salad”、“hamburger”与“icecream”。T: Do you know what English people like to drink? They like to drink tea. 其次,教师把生词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读几遍,然后让学生分组比赛读、分男女生读。之后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最后学生拿出人物头饰,替换对话中的关键词,重新编写对话,然后教师请两三对学生上讲台表演对话。

四、课堂纪律要严抓,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在课堂上我需要学生做到“仔细听,大声说,重点记,工整写,主动练”。在上课前说一些句子,像:“Listen,listen,I must listen carefully.Speak,speak,I can speak aloud.Study,study,I can study English well.Practice makes perfect.”来激励学生张口说英语,并提示他们一定要遵守课堂纪律。每节课,我不单单是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连续穿梭于过道,随时留意着每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状况,并随时对他们实行提问与指导。

通过让学生复习之前的旧知识、单词拼读、重点语言点应用、观看幻灯片回答问题、造句、小组练习、小组调查等活动,阻绝了某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思维、不开口、不参加、说闲话、思想开小差等不良情况,让每个学生在紧急而又活泼的氛围中经过听、说、读、写训练,动脑、动口、动手掌握与运用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有效的小组活动让课堂活起来

“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素质教育”是英语课程规范的基础理念之一,课堂是执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执行素质教育就是要突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套路,建造具备实际性、教育性、建设性的,以突显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探讨、创新,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智慧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设计不一样的任务让学生经过现实的应用去实现,而且会使用方式多样的活动形式让课堂活起来,像游戏、表演、歌唱、绘画、讨论、争辩、记者招待会等活动。这样经过较好的小组活动设计,能建立良好的英语交际“情境”,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会话”,从而实现学生不知不觉中听说能力提升的“意义建设”。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为完成一定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原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是不能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只有这样,师生才可以释放出生命的活力,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参考文献

智慧课堂教学探讨范文3

1什么是智慧型化学课堂

智慧是什么?智慧是人们“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在古希腊语中,“哲学”就是“爱智慧”。有的学者认为,智慧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感性、实践多个层面上发生,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它是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在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

智慧型的化学课堂,应该是源于生活,活化已知,探究未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应该是注重过程,传递方法,启思释疑的课堂;应该是实验先导,注重积淀,适时以思,灵活机智的课堂;更应该是在体验中得到愉悦,求真中寻得快乐,师生相互交流互动的课堂。

2智慧型的化学课堂应该凸显的几个方面

一个课堂有没有智慧,决定于师、生、教学资源等,其中教师是主导性的。所以,一个教师有没有智慧,要在课堂实践中来看,智慧型的化学课堂应该凸显以下几个方面。

2.1活化已知、探究未知

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中,是给学生活化的知识,还是死知识,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体现形式。我在讲授高一化学(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时,介绍了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如:氧化剂KMnO4、K2Cr2O7、Fe3+、Cl2,还原剂Fe2+、I-、S2-、H2O2……,并没有停止于表象,而是增加了如下四个实验:

2.3 实践积累,适时反思

在这里,笔者所倡导的教学实践积累来自课堂上的点滴积累和运用,她是丰富化学智慧的源泉。某位老师讲解Na和水反应时,让同学做分组实验,让几位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同学对实验的现象进行描述、补充和完善,然后师生一起总结出实验现象的要点:红、嘶(师)、浮(傅)、游、熔(泳),教师顺势一句“红师傅游泳――速度(反应)真快的“歇后语”归纳,自然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激发。可见,幽默语言、形象的比喻往往也体现了教师的智慧。这些,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机,从而促进课堂师生之间心灵与思维的互动,据说,有一次,爱因斯坦正在上课,有一位学生问他:假如你的相对论和预言被证明是错的,你会怎么办?爱因斯坦答:那么,我会为亲爱的上帝觉得难过,毕竟我的理论是正确的。从这个小例中,我们看到了大师的幽默。

适时的反思也是积淀教育智慧的重要手段,包括了教材、教法、学法、试题、整个教学设计等等的反思。教学反思的方式有多种,教后记、案例、教学日志等都是很好的形式,关键是教师能及时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点滴闪光点,长期坚持,定能达到教学智慧的深化。

2.4 源于生活,实验先导

当今的化学课堂,知识与生活脱节,知识与应用分离的现象严重地削弱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知识本身并没有意义,知识的意义体现于知识的应用之中;知识源于生活,生活是鲜活的,鲜活的生活介质会拉近学生思维与知识的距离。知识、生活、应用的融合,既增长着学生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既起到验证所学知识的作用,也起到探究未知的桥梁作用,在适当情境中对知识进行实验探究才会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才能体会在探究的过程中智慧的生成,所以,化学教学必须实验先导,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功能。

我们可以预测,将生活、实验探究、思维融于一体的化学课堂,肯定是智慧型的课堂。在讲解Fe3+、Fe2+性质时,有位老师进行了如下的课堂设计,提供给大家赏析:

可见,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应用中深化理解知识,在过程中激疑、释疑,整节课体现了师生、生生的情感交融、思维互动,也充溢着智慧。

3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3.1 知识的多少与教学智慧不是正比关系

学科知识的多少与教学智慧并不是正比关系,但是知识越多的人,他对教学智慧的理解、捕捉应更深刻和灵敏。

3.2 化学课堂是形成和展示智慧的主阵地

化学教学智慧并不是自己看书学来的,这只是别人的东西,大的智慧应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产生,也应该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应用。

3.3 教学有“格”但更要出“格”

长期以来,传统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按部就班、程序化,就象车间的生产流程一样,这样的“格”对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和年青教师的成长有帮助,但教师必须进入教学设计的自由王国,才能有利于化学教学智慧的产生。

3.4 教学机智不是教学智慧的全部

教学机智是教学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但不是教学智慧的全部,因为它缺少理性和深刻。

智慧课堂教学探讨范文4

关键词:教学实践性 教师 提高

教学实践性智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存在于教师的个人经验之中的、有关教学活动的直觉认识,是教师个人所具有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完美结合。教师实践性智慧是一种非常具有知识和智慧形态,是教师体验教学世界、构建教学结果,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瞬时的直觉机智和未加思索的即时性行动品质。它诞生于教师个人实际教学情境这一母体,来源于教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体验、感悟、反思和探讨,是教师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并使其内化的实践能力,是老师将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当时当地的课堂教学情境相契合的知识与能力、素质与理念的综合体现。教师教学实践性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条件,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理念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从某种单方上可以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所具有的教学实践性智慧的多少及其运用情况。因此,实践性智慧是课堂教学中能否成就师生精彩的关键,也是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分水岭。有利于教师生成教学实践性智慧的方法、和途径是很多的,以下策略对教师教学实践性智慧的生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首先,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

教师教学的实践性智慧属于内隐性知识,其形成的过程就是内隐理论的改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教学实践性智慧生成的重要沃土,离开了课堂教学实践,就没有教师的教学实践性智慧的生成和发展,更谈不上提高了。

实践出智慧。教师要想获得教学实践性智慧,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必须满腔热情和充满激情地关爱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发展与进步,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每一个方面。教师只有在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培养起自己对所从事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深厚情感,才能深深地领悟教学活动的本质内涵,并把这种领悟逐步转化为一种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一种责任感、一种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形成一种自尊、自信和较为强烈的主体意,促使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作为对生命意义的一种追求。长此以往,就会使自己进入一种专业状态,不断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目标,就会在关爱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关心自我教学行为、关注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方法、媒介与手段等每一个方面。这样,教师就不仅会把教学工作当作一种职业,更把它作为一种事业,一个值得把自己的智慧、情感、精力融入其中的生命过程,就会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会以自己的生命之光启迪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的学习、成长与进步而不断改进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主动加强新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学习,也就能使自己的教学行为,主动加强新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学习,也就能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性智慧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生成并获得有效的发展。这是教师获得并发展自己教学实践性智慧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化运用与他人合作

教师的教学实践性智慧虽然具有个体性特点,带有深厚的个人色彩,都会深深烙上个人鲜明的性格和气质。这种鲜明的个性特点往往是他们自己不经意地流露出来而他人却无法模仿的,并且在将来会随着他们生命的消逝而消失。在教学活动中,与他人合作是教师生成和发展教学实践的重要有效途径。这种合作以在同行之间进行。在与他人合作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教师形成教学实践的形式很多,如:参与集体共同备课、经常观摩他人的课堂教学并与之研讨、接受教学专家的传帮带等。

经常观摩他人的课堂教学并与之研讨,也是形成教学实践性的重要渠道。对他人的课堂教学进行观摩与研讨,要把他人的课堂教学行为作为重点,要研究他人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动态生成的情景,关注他人是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的。这样就会促使自己对他人和自我教学行为的关注和改进,从而生成和发展教学实践性。

再次,要积极参与主题式考研活动

主题式考研活动,是以教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轴心、以获得教学实践性为根本目的、以课例的分析和研究为载体的有计划、有指导、有经验共享的教学研究活动。这种活动首先由教师个人对自己教学中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进行梳理、加工,形成自己专业成长的课题。在此基础上,学科考研组集中、整理、形成一定阶段教学研究活动的中心问题,即主题。在这种主题的统领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去剖析问题,处理问题,多角度,多层次深入理解。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思维得到发展,从而让学生具有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参与主题考研活动,也不乏为教学实践的一个有效途径。

老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可以进行反思,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因为老师的思考影响并掌握课堂的所有因素。同时,也可以对他人的教学涉笔成趣逡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在自己的课堂中随时调整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水平。在自己与他人的与补中,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智慧课堂教学探讨范文5

关键词:生命性课堂 特征 教师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指引下,在新时代新信息化环境下,当今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对教育价值观、新的学生观以及学校教育活动的性质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生命性”有重新认识。在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性和生命价值要更加尊重,充分尊重学生,把课堂“主人权”还给学生。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生活走进课堂,尊重生命,建构生命性课堂教学。这些对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更多要求。

在生命性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才能建构生命性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智慧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常常看见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还未等学生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给出了答案。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提问也需要技巧,教师自问自答式的提问又有何价值?教师的智慧不在于比学生的知识多多少,而更多体现在“大问题设计”与“思维引领”上。引导学生不断积极跟着老师的思维来思考,启发学生提出来自学生自己认知世界的未知问题,通过师生、生生讨论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和学生的智慧和生命正是通过此种方式得以活灵活现的展现,这不正是我们目前提倡的“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表现吗?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都是生活化与生命性的,我们的教学更要是生命性的教学。

二.教师要有更多的知识与智慧

在生命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还必须具备传统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智慧和意识,即:教师捕捉课堂资源、信息的智慧和意识。在传课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一切都课前预设好,然后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任务。此种教学模式更多的体现了教师对课堂和知识的权威和垄断,体现了传统课堂的预设性和对课堂生命性的漠视。在充满生命的课堂里,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指导者,更是课堂资源的捕捉者、判断者、组织者和障碍的排除者。在生命课堂教学中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可以预设和垄断的课堂,任何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或尴尬都有可能出现。信息时代下的学生已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们思维活跃,知识不再仅限于课本或依靠老师课堂传授。生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更像一个战壕里出生入死的战友,师生在人格和地位平等地基础上,在生命课堂里共同探求新知,共谋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在一起努力。在生命课堂模式下,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养成资源意识,教师要善于敏锐扑捉学生回答问题或小组讨论时产生的教师在课前没有想到的新信息资源,并抓住课堂上动态生存的资源,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当然,教师的资源意识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教育学书本里可以学到的,而更多要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去实践,去摸索,去养成,去感受。久而久之,资源意识就会越来越强,生命课堂也会越来越精彩。

三.教师要有处置课堂教学的智慧

教师要抛弃“师道尊严”的优势,不过分依赖教学经验和课前预设好的教案,而是要“注重对以往教学经验的反思和重建,不断充实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而改变自己头脑中的观念、行为习惯以及内部的实践标准、参照系。这一切,都使得教师逐渐成长为自觉的、有理念指导的、自主的变革实践者”。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教严肃的科学而是教具有生活化的知识。在生命课堂模式下,教师除了要培养反思意识和行为习惯,还应把反思的成果转变成自觉的行动,付诸于日常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教学方案,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变革中完善自我,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努力成为教学变革的开拓者。

智慧课堂教学探讨范文6

关键词: 智慧课堂 课堂环境 学习习惯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指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理念,可见,教育不仅具有传达知识的属性,更具有启迪智慧的责任和使命。课堂教学作为一种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是人对人智慧的引导、激发和唤醒,是人们心灵的体操和精神的交流与对话。因此,课堂教学既要体现热爱和追求知识,更要体现热爱和追求智慧。基于这样的理念,我校课堂教学以“让每一位学生得到理想的发展”为目标,以“科学合理”、“有用有效”为原则,积极创造“关爱为本、尊重生命”的环境,努力追求“超越文本、生成智慧”的境界,用智慧撑起课堂的脊梁。

在具体操作上,我们主要从“打造智慧的课堂环境、培养智慧的学习习惯、实施智慧的课堂引领”三个方面构建智慧课堂,让课堂张扬个性,展示生命历程、体现人生价值;让课堂唤醒自我、张扬自我、成就自我、超越自我。

一、打造智慧的课堂环境――课堂环境人性化

智慧课堂从大的角度看,是注重实践、张扬个性、讲求效率而又崇尚民主的课堂;从小的角度看,是注重策略、关注细节、展现技巧和灵活机智的课堂。它不是一种具体操作模式,而是一种不断追求的境界,以提升生命价值为主要目标。因此,我校各科教学积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氛围,打造人性化课堂环境。

在总体要求上,体现四个“实”:平实、朴实、扎实、真实,实现平平淡淡教、简简单单教、扎扎实实学、轻轻松松学。

在年级段要求上,体现三个“字”:低年级教学体现一个“活”字。课堂教学重视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其思维,力求生动活泼,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中年级教学体现一个“实”字,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训练上,坚持分层要求、分层作业、分层检测,抓好两头促中间;高年级教学体现一个“养”字。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文本为中心,注重向前、后延伸,向课外拓展,涵养素质,增强后劲。

在具体实践上,实行集体化备课,个性化操作,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经过不断实践、论证、提炼,创设了体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迁移创新”的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形成了校本化和学科化的教学方法模式,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体现。

英语学科:“听说领先、交际为主、情景教学”,变过去知识化、书本化英语为生活英语,变过去以考试为目标的英语为以交际为目标的英语。

语文学科:“扩大阅读,注重积累强化写作”。树立大语文观,建立九年一贯制的学校语文体系,注重校内和校外、课内和课外语文学习的有机结合,强调“三多”,即多读、多写、多记,以读带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阅读量,养成会读书、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数学学科:“情景探究,问题教学,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强调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和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学生活数学,学问题数学,重视数学实验和数学思维的训练,使学数学成为做数学和思维训练的体操。

生物学科:“做中学、学中做和学会做”。强调自然学科的学习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注重多观察、多动手、多探究,关注学科间的整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科学品质和素养。

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学科:“交流思想、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突出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与现代社会相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之成为身心健全的人、遵纪守法的人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

在考查评价上,试行“笔试+口语”、“基础+拓展”、“单项+综合”、“过关+能力”等多元考评机制,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分层要求、促进学生科学发展。课堂成为学生生命的家园和乐园,成为学生生成独立个性和独到见解的重要场所,成为师生传递人类关爱、提升品德的圣殿,成为师生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与自我创造的过程。

二、培养智慧的学习习惯――课堂学习自主化

智慧课堂以尊重生命、召唤智慧为价值取向。智慧课堂展示的是教的智慧、学的智慧、教学互动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预设教案就能形成,必须在课堂上不断组织、重新生成。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唯有从容迎变、应变、敢变、善变,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校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观,以培养“礼智行善和美”的现代绅士、淑女为主线,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学校德育新体系,培养学生“规范+活泼”的行为习惯,实现“优秀+特长”的发展目标。

课堂教学力求六个“度”、七个“尽量”。

六个“度”:一是参与度。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二是亲和度。师生平等合作交流,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交流;三是自由度。课堂氛围充满自由轻松,有幽默,有欢声笑语,亦有神采飞扬;四是整合度。不把完整的知识支离为鸡零狗碎,注重整合、感悟;五是练习度。真正地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使之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发现体验实践;六是延展度。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与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

七个“尽量”:问题尽量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尽量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内容尽量由学生自己去开掘,规律尽量由学生自己去探究,收获尽量由学生自己去运用,学法尽量由学生自己去创造,能力尽量由学生自己去发展;把教师的讲台变小,把学习的空间变大,把学习的方式变多,把评价的方式变活……使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挑战的勇敢、成功的愉悦,领略到学习的使命感,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让课堂学习过程成为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三、实施智慧的课堂引领――教育机智多元化

智慧课堂是始终充盈着生命灵气的课堂,在追寻智慧探险的路上,教师无疑是这支团队的向导。作为向导,教师只有用智慧才能激起整个课堂的一个个涟漪,才能在碰撞中产生一个个疑问,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把学生引入不断的探讨、寻根溯源式的研究之中,最后达到在多样化的方法中,获取科学而又合理的结果。因此,我校积极指导教师发挥多元化教学机智,实施智慧的课堂引领,成为懂得把握时机的启发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海纳百川的接受者――接受学生所有合理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法;积极而灵活的判断者――处理好课堂内随时、生成性的问题。在教学机智上努力体现四个“引导”、五个“尽可能”,把握五个“策略”。

四个“引导”:教师要正确地引导人的无知,宽容幼稚;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唤醒、发现和构建;引导甚至鼓励儿童“犯错误”;引导学生活动、游戏,开发、放飞想象力。

五个“尽可能”:教师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让学生参与制定课堂教学目标。选择大多数学生关注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学习;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难度。设计有层次、有差异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伙伴;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评价学习结果。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