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方法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管理方法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管理方法知识

安全管理方法知识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室;安全管理

2015年12月清华大学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一名博士后死亡,在为此事痛心的同时不得不反思高校实训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与国家一流学府相比,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偏弱,实训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着更多问题,要做好实训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这些问题入手分析。

1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教职工缺乏安全意识

实训室安全管理是每所高校日常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开例会、定期培训,这是安全管理的常态。其实,安全管理工作最重要的部分是长期认真执行每个细节,而这方面往往又做得不好,教职工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究其原因,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件“不出成绩”工作,做得好学校不会予以嘉奖肯定,教职工不会因此而获益。大多数教师都把时间用在教学、科研中,相较于安全管理工作,更有趣、更易出成绩。而且,不少教师身兼多职,时间有限,不会在安全管理上花费太多时间。安全事故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即使不关注也极少发生安全事故,这种心态使教职工滋生了懈怠心理。本来就不够重视,又放松了警惕,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升高了。

1.2没有专业的安全管理部门

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安全管理大多由多个部门共同来完成,设备资产部负责特种仪器的管理,实训室的消防安全由校保卫处来负责,学生实训时的安全由任课教师来负责。这种管理办法,在不增加教职工的情况下,把管理工作分成很小的部分分给已有的教职工,是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的表现。同时,这也意味着安全管理不够专业,教职工没有足够的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实训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安全事故后相互推脱责任。这种粗放的管理模式注定了安全漏洞的存在,也为教职工推脱责任创造了条件。

1.3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管理涉及多个方面,需要一套协调性强的完整管理体系。上文提到,高校的实训室安全管理工作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这既不利于管理体系的形成,又不利于管理办法的实行;处于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实训所需的仪器种类增多,更新换代速度也快。然而,安全管理观念的落后致使学校未能及时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已有的管理制度显得落后,不能有效控制安全隐患;师生使用实训室时存在不合理的行为,不按规章操作、实验缺乏准备等等,这些都是安全隐患。这类行为普遍存在,大家习以为常,内部反馈纠正已不可能,需要外界加以督查纠正,然而学校缺乏监督检查机制,一些错误行为得不到纠正,埋下了安全隐患。

1.4安保设施不健全

我国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偏少,经费往往用在实验仪器购买、校区建设维护、人才引进等方面,在安全保护方面很少投入,导致实训室安全保护设施不完善。供电线路老化,缺乏资金更换新线路,只能通过不断的维修延长使用时间;部分设施已超过了使用寿命还在使用中,究其是大功率用电设备,元器件老化后稳定性降低,很容易引起火灾;实训室有很多贵重仪器,而高校又较为开放,为防止仪器失窃,教职工往往采用封闭安全通道、在窗户上加装防护栏的措施。这些举措虽然能够防止设备失窃,但堵住了安全逃生通道,安全事故发生时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1.5师生缺乏环保观念

理工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要进行大量化学实验,实训室每年要排放大量污水、废气。包括含隔、汞、铅等重金属粒子的盐类,含氰有机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硫化氢、光气等有毒气体,如果不经处理就排放会污染周边的土壤、地下水,有毒物质长期积累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调查发现师生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随手乱倒实验废液,部分学校也缺乏相应的污染物处理装置,环境保护成了一纸空谈。

2高职院校实训室安全管理办法

2.1进行实训室安全教育培训,强化教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教职工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有两方面原因:①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低,教职工并没有观察到自己的一些错误造成的安全隐患。处于方便,这些风险行为被一次次重复,让人习以为常;②实训室安全管理做好无功,做错可以推脱责任,而且无趣,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对于前者,要把麻痹大意带来的危害清晰地展现给大家。通过合理的想象,把错误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要展现事故的恐怖性。并阐明之所以错误行为没有造成事故是由于所处的环境相对稳定,环境的稳定性是会变的,而且是不可预测的,缺乏安全意识是拿自己和别人的安全做赌注。对于后者,要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奖惩措施,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2.2建立安全管理监督机构

实训室安全管理工作复杂、繁琐,很多高校考虑到资源有限,并没有设置单独的安全管理部门,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由于部分部门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在沟通合作中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做好管理工作。且出现安全事故后各个部门相互推脱责任,不利于后续的完善。在尽可能节省资源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一个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各部门的安全管理的监督工作,并负责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该机构不需要太多的人员,可以由各院领导组成,不定期对各部门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巡视,指出其工作漏洞并予以警示。

2.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制度不精细导致管理责任不明确,除了事故后可以相互推脱;管理制度存在部分不合理的地方,实训人员对于有漏洞的制度出于本能的排斥,很容易因为部分制度不合理而否认整个管理制度,产生懈怠心理,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综上,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精细、严密。综合考虑可能要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从每台仪器、每个人入手,做到每件事都有责任人,并且只能有一个责任人,明确责任人是奖惩制度得以合理开展的基础。集思广益,让每名教职工都发表意见,尤其是经常进行实验操作的教师,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权。各种各样的观点能够阐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制度严密性的形成。就争议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意见统一,让管理制度成为所有教职工都认可的制度,变被动执行为主动执行。

2.4加大安全管理经费投入,完善实训室安全建设

合理分配教育经费,加大安全管理投入,安全管理做不好,学校发展无从谈起。排除实训设备质量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及时更换老旧线路,淘汰掉超年限使用的危险设备;规范化安全设施,保障逃生通道的畅通性,并予以明确的路线、标识指示。把灭火器放在指定区域内,区域安排以方便使用为主。对危险设备予以标识警示,并定期检查,保障标识的完整性;定期检修消防设施,检验自动火灾报警装置是否能正常工作,检查灭火器是否有铅封,检查监控摄像头是否能正常工作等等。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让设备的使用寿命更长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节省教育经费。做好实训室日常检查,如下班前安排人员检查水、电、窗户、大门是否关闭,并做好记录录入管理档案;寒暑假、五一、十一等长假放假前对实训室进行检查,包括实验仪器是否能正常使用、水电线路是否存在老化、破损现象、门窗是否牢固等,确保假期对实训室的安全不构成影响。

2.5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减少“三废”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药品种类繁多,易燃易爆品、剧毒药品的管理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这些化学药品的管理要严格依照国家标准来执行。储存室要有良好的通风性能,易燃气体散露后过量积累很容易发生爆炸;化学药品的储存讲究分类防止,避免无意碰触使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毒害物质或酿成火灾;对于剧毒危险药品要用专房、专柜放置,有专人负责或使用多人锁,避免私自使用。化学试验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大多具有毒害性,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学校有责任对“三废”进行回收处理。可建立“三废”回收处理中心,可以由老师带领学生以实践的形式处理废物,同时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定期把废物交给专业的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当然这种办法需要学校支付一定费用。

3结语

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庞大,不同地域、不同发展历史的院校实力有很大差别,安全管理工作也因学校专业设置而有很大差别。本文综合了部分院校中出现的管理问题,给出了个人的解决办法。高职院校教育经费不宽裕,安全建设与发展建设二者同等重要,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经费。

参考文献:

[1]周福萍.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任旺花.浅谈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安全管理[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65-66+71.

[3]李胜明,黄炳华,李伟霖.高职院校实训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62-65.

[4]王磊.高职院校实训场所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54-255.

安全管理方法知识范文2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现状和原因分析

1.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现状

(1)大学生社交安全现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实践中人际关系的社会性也被大大强化。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并不懂得该怎样与他人交往,缺乏与他人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也缺乏安全意识。有不少的学生认为交友过程中发生的恶性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平时小心一点即可,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此事与我无关。

(2)大学生勤工助学安全现状。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调查中,接近90%的学生都参加过勤工助学,因此大学生勤工助学呈现普遍化、低龄化以及涉及领域广泛化的特点。但是对于大学生在勤工助学中的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的问题,有一半学生表示没有得到保障,甚至还有四分之一的同学表示曾有过勤工助学的受骗经历。

(3)大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现状。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最能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特色。教育部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安排学生半年以上的企业顶岗实习实践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在生产一线从事专业技能型工作,需要用到各种专业工具、设备,由于安全教育不到位、工作尚不熟练等因素,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2.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现状原因分析

(1)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安全意识较弱。当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在家庭的保护和关注下成长,在面对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时,没有很好的应对能力,在交通、住宿、饮食、消防、诈骗等方面的安全意识较弱,法律意识淡薄也是造成在社会实践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2)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如,国务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实习生的身份是在校学生而非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所以大学生实习期间、勤工助学期间的权益保护在法律上处于一个空缺状态。

(3)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管理不够。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教育指导制度。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组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进行紧密指导,避免“放羊”的状况发生。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管理对策

1.社会实践前应该做好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第一堂课,包括安全防范常识、人际交往教育、应急处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针对不同的实践类型,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并针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各种安全隐患,通过案例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依法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可把社会实践中涉及到的安全知识编制成册,让学生带在身边,随时阅读。

2.社会实践中应该做好过程管理

学校应该设立相关制度,做好社会实践中的过程管理。教师从大学生离开学校开始,通过到实践现场检查或电话、短信、QQ、微信等方式,跟踪大学生的实践过程,并要求大学生每天写社会实践日志,这样教师可掌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动态,解决社会实践中发生的问题,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顺利开展。

3.社会实践应做好安全预案和应急处理

为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学校要制订安全预案。预案应包括社会实践队伍管理要求,社会实践途径路线的注意事项,以及关于突发事件的明确的应对方法。

安全管理方法知识范文3

[关键词]危险点 预测控制 送电线路 安全管理

1 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概述

1.1 危险点及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的含义

危险点就是指在作业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场所、部位、地点、设备或行为等。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就是在作业前,通过一定的途径,对作业中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止由于人为失误而造成的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的一种方法。 “危险点分析预控”是对工作范围内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类别及出现的条件、造成的结果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

目的是通过识别工作范围内的潜在危险点,列出危险点清单,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使这些危险不至发展为事故。 “危险点分析预控”的特点是把危险分析工作做在施工作业之前,避免由于考虑不周而造成损失,比较经济地确保现场安全施工。把“危险点分析预控”引入送变电施工的安全管理中,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它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是新时期预防事故、保证施工生产安全的一种有效方法。

1.2 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的目的和作用

1.2.1 开展危险点分析的目的

开展危险点分析,是从科学技术上把握施工生产活动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施工作业中物与人、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不安全因素。因此说,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是系统安全的补充,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找准危险点是前提,控制危险点是关键,化解危险点是目的。通过危险点分析,可以指明防范的重点,达到安全的目的。

这一活动紧紧抓住了“人” 这个关键因素,是一种由过去的管结果转变成管因素、管过程的超前预防、超前控制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手段。企业有效地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把人为的、设备的、环境的、管理的等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消灭在其形成之前,充分地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1.2.2 通过危险点预测控制可以取得下列几方面的作用

(1)增强作业人员对现实存在的危险点的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有效地防止作业人员随机或不自觉的行动而导致违章作业;

(3)弥补由于技术业务不精、作业流程不熟悉等人员素质不足问题而引发的事故;

(4)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进一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1.3 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理论的基本方法

(1)对拟建工程项目按分部、分项工程的各子工序逐项进行分析,预测找出可能发生危险的作业点;对施工内容、施工方法以及周围环境进行详尽确切地了解。

(2)危险点调查,即根据施工经验和同类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情况,采用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列出危险点清单。对以往同阶段事故案例的分析研究,制定出各危控点的预防控制措施。

(3)危险性分析,即确定能造成受伤、损害、功能损失或物质损失的危险性,进一步衡量危险性的大小,以便排定次序,分清轻重缓急,将预计到的潜在事故划分为危险等级。

(4)制定消除或控制危险的措施,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状态的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化为事故的必要条件,进而谋求预防的办法。

(5)落实采取预控措施的部门、人员和日期,实现对事故的预防。

(6)施工过程中认真落实预防控制措施。

(7)工程项目建成后及时对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的效果进行总结,重点分析预测错漏项或已造成危害的部分,以便在今后工程项目中改进、提高。

1.4 进行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的基本原则

1.4.1 闭环控制原则

查找发现危险点不是目的,其目的是最终消灭或控制危险点。 所以安全管理部门分析找出危险点后,应及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经责任者落实后,将危险点控制结果及时反馈到安全管理部门,经安全管理部门验证后对本项危险点进行消案,即形成闭环。以防止危险点的重复产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危险点。

1.4.2 动态控制原则

危险点不应局限在人身安全方面,应该做到人身和设备安全并重。危险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静态危险点,在此时是危险点,在彼时不一定是危险点;有的此时不是危险点,在彼时由于条件的变化可能成为危险点。动态危险点更是如此,所以对危险点的控制应是动态的,应该不断调整预测控制思路和方法,积极探索危险点的变化规律及时加以捕捉,适时适地准确进行预测控制,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4.3 分层控制原则

危险点有大小、轻重、缓急之分,而且控制难度也不一样,所以对预测控制工作应分层次,对单位、部门、班组、个人应分别明确预测控制重点和落实责任,达到各有侧重、层层把关,形成严密的预测控制网络。如在开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对作业环境和有关设备系统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讨论提出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点和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并报送监理审核批准。

2 在送电线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推行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大家知道,送电线路施工具有施工点多、作业面广,比较分散等特点,较固定厂矿和其他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难度大,纵观送电线路的安全事故案例,从事故类型来分有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坍塌、中毒、机械伤害等几种;按事故责任来分有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操作)等。

(1)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进程的相似性;施工工艺的单一性;工器具、机械设备的专用性,使危险点分析有了可比性和切入点,因此在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推广采用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①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进程的相似性是指无论电压等级高低,一般都是按土石方-基础-接地-杆塔组立-导地线展放-紧线、挂线-附件安装的进程施工的,从而使危险点分析具有了可比性,即可以参照以往工程项目,同一施工阶段的事故及隐患案例对拟建工程项目各施工阶段进行分析、预测,找出危险点,编制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预防控制。

②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工艺的单一性和工器具、机械设备的专用性,是指如组立杆塔、张力放线等施工工艺和工器具、机械设备,只能用于送电线路工程施工,从而使危险点分析具有了切入点,即可在编制施工工艺措施和进行工器具准备的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危险的工序、作业点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2)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与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相融性和统一性。

①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与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预防事故、保证施工过程中 人身和设备安全;

②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是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机的组成部分,任何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都是一个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控制系统,而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只是对系统中的部分或个别部位采取细化管理、预防控制,其措施是整个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补充和完善。

3 送电线路工程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的方法步骤

3.1 送电线路施工危险点分析

首先工程开工前,在充分了解操作条件和施工环境的基础上,对涉及危险作业的项目、岗位和特殊作业人员,依据《作业条件危险评价参数表》(见表1),列出工程施工项目的危险点清单,并计算出危险等级D,为下一步的危险点分析做准备。

再如表2所示(表2这里仅以土石方及基础分部工程施工工序为例进行分析),在送电线路施工中进行危险点分析就是发动全体职工,按每道工序的发展趋势对工序中的各个要素(即人、工器具或施工机械设备、用于工程建设的材料、施工方法或措施、施工作业环境等)进行分析,找出潜在危险和可能造成伤害的作业点或要素,再根据其特点确定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的过程。

从表1的分析过程可以看出,在同一道工序中有可能存在多个危险点,这些危险点有已存在的也有潜在的,在制定处理方式时应加以区别对待,对已有的危险点应在开工前消灭,对潜在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编制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检查落实来达到预防危险发生和消灭危险的目的。

3.2 危险点分类

危险点一般可分成2大类:静态危险点和动态危险点。

(1)静态危险点

一般作业环境和设备系统方面存在的危险点多属此类。这类危险点大多是由于设计不完善、施工衔接点遗留问题(即上道工序遗留问题)、机械设备本身缺陷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的,比较明显直观,不整改无法消除,并对施工作业产生长期的影响。如塔位基面放坡系数不够,地锚埋设深度不够,滑车转动不灵活,停电作业接地装置不符合要求,牵张设备制动装置失灵等。

(2)动态危险点

一般行为方面的危险点多属此类。这类危险点一般不易明显,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条件的变化才出现。如在施工中需要改变安全措施,致使工作人员短时间失去防护;在工作中发现有的工作人员身体不适或由于种种原因情绪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已不适合当前工作;预防性试验或定期检验中发现对人身或设备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问题等。

3.3 划分危险点等级

划分危险点等级的目的是量化危险点的危险程度,从而可以根据危险点等级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将危险点等级划分为5类,如表3。

3.4 绘制危险性曲线波动图

在施工前根据“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小组调查列出的危险点清单对每个危险点进行评价,并计算出每个危险点的危险等级,然后以每个工序的各危险等级分值的和作为纵坐标,以施工工序划分作为横坐标,把各工序对应危险等级点连结成一条曲线,绘制成波动图,如图1所示,把曲线波动图上墙,每天施工前对照曲线波动图可以使当天的施工任务“危险性”程度一目了然。

3.5 送电线路工程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的方法步骤

对于不同类型危险点的预测控制方法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做到准确、完整、及时、可靠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3.5.1 对静态危险点的预测控制方法

一般静态危险点是固有的、长期存在,不采取彻底的更改措施是无法消除的,对作业人员的威胁是永久性的。所以必须尽最大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危险点,同时兼顾现实可能性和经济性,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1)彻底根除危险点

如在土石方施工中基面放坡不够及施工基面附近有危石等,宜进行及时修缮、清理消除危险;严把工器具、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前检验试验关,坚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应严禁机械设备、工器具带病作业和无证操作,对存在如设备接地不良、刹车失灵等缺陷的机械设备、工器具应停止使用,并经过维修、恢复原有性能后再投入使用,以工器具、施工机械、设备的完好率来为施工安全提供保证。

(2)将危险点隔离

对于一些无法消除的危险点,可采用设置现场警告牌、加装围栏等,从空间上将危险点隔离开来。如在爆破现场、铁塔组立现场划定隔离区,并设监护哨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现场等。

(3)强化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

对于无法隔离的危险点,可从加强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着手加以解决。如进入现场正确佩戴安全帽;在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场所工作时,除了增加必要的通风设施外,工作人员都应戴防毒面具和呼吸器;对于登高作业要求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安全带、穿软底鞋;对于出线作业为防止感应电伤人应事先做好临时接地等。

(4)采取更可靠的安全措施使危险点在施工时不存在危险性

对于一些从技术上难以改造或从经济上考虑不值得改造的危险点,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加以防范。如线路停电作业,对同杆塔架设和交叉跨越的带电线路,可采取停电跨越施工并对被跨越线路进行可靠的短路接地等防止触电的可靠措施等。

3.5.2 对动态危险点的预测控制方法

由于动态危险点往往带有隐蔽性和随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条件变化才出现,因此在开工前应深入分析和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威胁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对施工人员进行预防教育、培训,在每道工序开始时对可能发生危险的作业进行预测,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防止危险点的产生。一般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加以预测控制。

(1)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即以工地(项目部)行政正职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建立一个由工地(项目部)专职安全员、施工队(班组)专责安全员和施工作业面(点)安全负责人组成三级安全管理网络。

(2)利用开工前交底、施工中的班前安全讲话、班组安全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各级施工人员进行逐级教育,通过对“危险点”危害性的随时随地的宣讲,使防护意识深入到参与施工的每个人心中。

(3)通过填写安全工序把关卡,对各道工序进行安全交接检查验收,以确保上道工序的问题不带入下道工序。

(4)结合贯彻安全工作票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分工,防止由于人员分配不当,在施工中产生危险点。如对于技术比较复杂或难度较大的工作必须由能胜任的人员担任,对出现过习惯性违章的人员应加强监护;对有危险的工作,除了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外,还必须由有经验的职工带领和监护,严禁临时工参与此类工作;对体质不适或精神状态不佳的人员,适当安排从事比较简单的工作或暂停其工作等。

(5)针对现场危险点制定保证、防范措施和奖惩条例,结合召开现场会、开展安全大检查、安全活动日等活动,检验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查出的问题以“安全问题整改通知单”的形式下发责任部门、个人,并督促限期整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切忌以罚代管。

4 危险点预测控制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危险点预测控制应与严格贯彻规程制度相区别

规程制度是作业人员的工作准则,有的还是前人血的教训的总结(如《安规》),每个人必须严格遵守。虽然现场规程中(包括安全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等),绝大部分规定都与安全有关,但结合各个工程各个时期的人员素质、安全思想水平和设备状况等,可能引发的事故与规程制度有关的危险点不会很多。而一套规程制度条文较多,如果把执行每一条规程制度都当成是危险点,要求作业人员都加以预测控制,实际上就是轻重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现场作业人员反而搞不清楚哪些是当前必须控制的真正的危险点。

4.2 危险点预测控制应与加强规范管理相区别

危险点预测控制是根据施工和操作中可能引发事故的问题提出的,方向明确、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与技术管理中要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不同,前者是点上的工作,后者是面上的工作,应区别对待。例如停电线路进行三相短路接地安装和拆除操作步骤是管理规范,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但不能把它作为普遍危险点来对待,否则容易造成操作人员心理负担过大,反而容易引起误操作,面面俱到的预测控制反而削弱了危险点预测控制的作用。

4.3 危险点预测控制只是消灭事故的一种措施

危险点预测控制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在进行危险点预测控制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它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到以点带面同步进行。基础施工过程中部分危险点和控制措施见表4。

5 总结

(1) “危险点分析预控”可以帮助现场施工负责人及时对施工发展变化的可能性作出推断,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由于“危险点分析预控”采用了图表形式,把抽象的管理内容具体化,使安全管理条理化、系统化,并能预先对事故隐患进行控制,施工中发现的问题能多及时反映到图表中,做到了总结经验与吸取教训并举。

(3)危险点辨识应主要针对易发生高空摔跌处、与带电部位距离不够或较小处、同杆多回线路、交叉跨越处、易误登的杆塔等等,根据过去作业过程的经验和同类作业曾经发生的事故,分析推断施工作业中的危险点。

(4)危险点的辨识应充分发动一线职工,并依靠领导、管理人员、班组人员的“三结合”面进行,辨识的依据是以《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为核心的各规章制度,辨识工作要紧密联系本单位反违章(行为违章、装置性违章、管理违章)的实际进行。

(5)结合P3&EXP软件的应翔和推广,可以建立危险点分析数据库,进一步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

安全管理方法知识范文4

1.基本原则。首先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在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状况以及矿内的突况,要冷静对待,结合煤矿的规模,发展能力,处理问题的实力等积极应对,不能随意套用别的企业的成功经验,因为无论两个企业的状况有多相似,但差异依然是存在的,不可忽视。可以学习他们的思路,考虑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摸索与改进,客观上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尽快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企业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一定要团结一致,相互协调帮助,因为管理不只是管理层与决策层的工作,它必须有下级员工的极力配合,否则就是空谈管理理论,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所以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员工的工作情况,提高企业所有工作人员的集体意识,对于他们提出的意见,要虚心接受,专业分析,共同推进企业发展,只有真正做到尽力为员工着想,员工才更加有动力为企业服务,便于管理层与决策层进行分派工作。这一要点,在煤矿企业十分重要,值得借鉴与完善。

2.管理方法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在企业的发展与进步中,拥有正确的指导方法对其快速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是非常关键的,所以要有一个最佳的企业管理方法来指导整个企业的发展,在实践中,要尽量收集有关信息数据,做好分析工作,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完善,建立一套更加全面,更加系统与可行的管理方案,实现企业的整体提升与优化,使其更具有科学性与有效性。把企业的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工作协调起来共同努力,这样将与企业的最终目标更进一步。尤其对于煤炭行业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安全性,在煤层之上或周围存在着的瓦斯就是对安全性的最大威胁,那么将管理统一起来,合理进行工作分配,对煤炭企业的安全来说是最关键的。

3.安全管理目标的内容。安全是煤矿企业中最受重视的方面,那么将安全管理的目标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是最为可靠的,确定这一前提后就要找出一项恰当的体系指标,便于指引安全管理工作地顺利实施,为了保证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那么管理体系指标的优劣就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针对企业煤矿事故来说,它的发生是没有预兆的,随机的,很多时候是防备不及造成惨重的影响,因此,对体系指标的确定,尤其是小型煤矿,要对其更加谨慎与细致,事先要做好充分的调查与实地勘察,了解煤矿最基本的情况,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来说,在河北省的小型煤矿常用的安全管理指标是百万吨死亡率,可是其中虽有些企业在用,却无法做到协调管理,未进行具体研究,直接套用,给煤矿的安全管理带来影响。

4.安全管理目标的控制。安全管理目标的定义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的经营目标的,二者虽说有一定关系,却差异更大,如果在实施过程中,指标出现了问题,那么它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并且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在施行过程中要多注意监测与控制管理,防止出现失误,求得顺利完成安全管理目标。但是每一项指标的重要性都存在着轻重缓急,在对安全管理目标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之后,要找出关键所在,对其进行重点控制,其余的围绕着这一核心进行相应的控制,以求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只有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事故率一定会有所下降的,所以可以将安全措施落实率与事故发生率作为关键指标,予以重点控制。其他的就可以作为辅助指标进行分析。

二、企业管理方法在煤矿中的应用

1.责任制与自主管理方法。为了实现企业的高质量与高效率管理,大多数企业选用的重点方式就是责任制以及自主管理的方法,对于煤矿的安全来说,这两种也是其重要应用的方式,在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得到落实,不能只停留在办公室里,要实施到具体的一线工作的矿井中去,将安全生产作为重心,提升管理效果,应用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安全不能只是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在每一个员工心中都要有安全意识,注意防范,从基层开始,每高一级的管理者或者班组长都要明确责任关系,提高大家的自主性,能够全方位的进行安全生产,这对小型煤矿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2.现场管理与创新管理。针对河北省的小型煤矿而言,因煤炭资源储藏位置不够集中,产量不够大,对开采的彻底性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但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与成本的降低,就要十分注重管理方式,管理模式用的恰当,那么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重点就在于开采现场的管理,因为河北大多煤矿是地下开采,矿井的危险性比起露天开采来说要大得多,多注重现场的安全管理,结合地形地貌,土壤质量等因素,不断完善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方式,这样对保证安全性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对工人的管理也要用最新最合适的方式,加强一线管理员工的工作态度,认真务实很重要,不可随意而为,将安全抛诸脑后。其次要善于创新,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活跃时代,老旧的方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前进步伐,针对煤矿的管理,要勤于创新,跳出死板的思维方式,大胆创新,摸索出更加适合其发展的完美体系。对做每项工作的人员要建立考核制度,实行安全知识培训,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多进行相应的技术交流,培养大家积极主动的去重视安全,做到安全工作全面覆盖整个开采过程,保障任何一个人的安全。最后,不仅要求质量和高效,最重要的仍旧是开采的规范化和安全化。最终达到科学地管理煤矿安全工作。

3.安全培训教育的应用。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的持续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人们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才能立足于日益竞争激烈的经济大环境中,煤矿企业的变化最为快速,每种先进科技的应用都会给实际开采带来便利,因此对其员工的培训,传授最新的管理和开采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安全管理中最为关键。对其专业人员进行不定期的专业培训,使其了解更多的先进知识,尤其是在井下作业时的心理承受力以及面对紧急情况的应变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从根本上去减少事故发生率,增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这已成为重要的基础工作。

三、总结

安全管理方法知识范文5

作为拥有丰富IT服务管理实施经验的咨询和培训机构,趋势引领以“传递先进的IT管理理念和经验,提高客户的IT管理成熟度”为使命,通过不断吸纳国内外先进管理方法,建立IT服务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为企业获取ISO20000(IT服务管理),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和BS25999(业务连续性管理)提供认证咨询服务。

趋势引领的顾问和讲师均拥有多年IT服务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实践经验,对于如何提高信息安全的管控能力,保障信息系统服务稳定运营,降低IT运营成本,提高服务绩效,展现IT服务的价值,以及实现量化管理,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服务理念

品质:公司全体员工贯彻“质量至上”的公司文化,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责任为立足之本,以严格的项目管理方法为保障,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培训和咨询服务。

个性:针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和特点,结合管理最佳实践和国际标准,为客户量身定制符合客户实际情况的培训与咨询方案。

实用:传授方法和实践经验,协助客户建立实用的管理体系,关注落地执行和实际效果,而不是照搬理论进行照本宣科式的咨询、培训。

创新: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注重管理方法的探索和开发,通过创新提高服务的价值,为客户带来更大的收益。

业务培训服务内容

・ IT服务管理系列(ITIL、ISO20000)

・ 信息安全管理系列(ISMS、ISO27001)

・ 业务连续性管理系列(BCM、BS25999)

・ ICT项目管理系列(PRINCE2)

・ IT治理与审计(COBIT、CISA)

・ 企业综合管理系列(企业内控管理ERM、业务流程管理BPM、知识管理KM)

咨询服务

ITIL(IT基础架构库)的评估与实施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符合ITIL标准的管理流程,提高企业的IT服务质量。

ISO20000 IT服务管理体系的评估与实施 获得此项认证将标志着企业在IT服务管理水平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趋势引领在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适合的实施方法,进而通过这一认证。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估与实施 来自政府和监管机构的信息安全管理和审计要求日益严格,遵循ISO27001国际标准并取得相应认证已经成为趋势之一。趋势引领可为企业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升信息安全的管控能力,保证业务的稳健发展,满足企业自身管理、行业监管、以及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

安全管理方法知识范文6

[关键词]HSE管理方法 农民工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220-01

近年来,中石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HSE管理体系,从意识上、管理上、制度上保证安全生产,取得很好的效果。 HSE 管理体系,是国际上石油公司为减轻和消除石油工业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事故风险,保护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制定的一套系统的管理办法。这里健康实质是职业卫生,环境一方面指生产进程中的劳动环境,另一方面指生产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作用。中石油HSE管理体系在工作前安全分析(JSA)、班前喊话制度、作业许可制度、事故案例分享、以及目视化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做法对码头施工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我国建筑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基建行业一般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年大批农民工涌入建筑施工队伍,他们主要从事艰苦的、危险的一线施工作业,农民工成为事实上的建筑施工的主力军。所以管理好农民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以目前黄骅港散货港区矿石码头工程水工工程进行分析,项目部管理人员25人,协作单位施工人员148人,农民工所占比例为85.5%。在148人中,30岁以下为15人,约占10.1%,30-50岁为125人,约占84.5%,50岁以上为8人,约占5.4%,60岁以上无。大量的农民工在码头施工的一线,从事着极易发生起重伤害、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等安全事故的工作。统计表明,人为失误导致的伤亡事故占伤亡事故总数的70 %~90 %左右。因此作为一名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将人管好,特别是农民工管好,那么安全事故的概率就将降低,从而保证施工安全生产的顺利开展。

1、码头施工农民工特点分析

1.1 安全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施工作业人员绝大多数未经过正规的岗位技能培训教育,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的工作。通过对黄骅港散货港区矿石码头水工工程施工农民工的调查,农民工大部分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年龄段以30-50岁为主,再学习欲望不强、理解知识能力不强。通过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施工前会注意到一般的安全隐患,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但是对于安全标准化、安全通病治理等更高层次的安全管理内容仍存在薄弱的认识,认为自身工作中注意安全就可以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有进一步提高的需要。

1.2 农民工流动性与区域化明显

由于受到合同约束性、待遇等问题,部分农民工会随意流动,想干就干,想走就走,流动性和不稳定性普遍。区域化为施工作业的农民工主要来自统一地区,亲戚朋友一起出来,相互间比较熟识。这两个方面对于农民工的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流动性在于人员的流失带来新的农民工进行补充,需要熟悉适应安全管理的阶段;区域性在于人员的熟识造成意识平均提升不高的现象,部分农民工想要提高,但是总体环境不好,碍于脸面,随大流,大家都不注意,我也没有必要的思想。羁绊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推动和提高。

1.3 施工队伍“负责人”安全管控乏力

目前大多工程项目的分项工程都是包给“负责人”,这些“负责人”以及带班组长作为施工现场农民工的直接管理者,对安全技术规范知之甚少,施工中往往只计算工费成本,不舍得安全措施的投入,在意识上和物质上对于安全管理都有所欠缺,起不到头的作用,约束农民工的违章行为和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水平管控乏力,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中石油HSE管理体系中安全管理方法的借鉴

HSE 管理体系为了将健康、安全和环境事故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内,通过一系列管理程序和规范化、责任到人的管理活动,精心“编织”起一张“安全网”。

根据农民工施工特点的分析,对于加强农民工的安全管理,中石油HSE管理体系中如目视化管理、工作前安全分析制度、班前喊话制度、事故案例分享对项目部对于农民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

2.1 人员目视化管理

在施工现场通过人员所穿戴安全帽采取简单、明确、易于辨别的目视化管理方法,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不同资质、不同单位人员进行辨识区别,方便工作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安全。作为新入场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后的补充,对入场农民工进行全员培训,考核合格后在安全帽上张贴合格标志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农民工人员中具有的特种作业人员,在培训后在安全帽上粘贴特种作业资格安全目视化标识。同时做好目视化标签的编号、使用人员的签名,以及严格落实发放的记录,归入资料档案,对于农民工人员的变动更加直观,从而更有计划性进行安全工作安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

2.2 工作前安全分析

工作前安全分析(简称JSA):是指事先或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风险的方法。

为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根据工程的施工计划安排,对各道工序在作业前识别出作业过程中的所有危害并评价其风险,进而制定并落实相应安全措施,以消除、预防、削减或控制可能的风险。

在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中是由完成工作任务的农民工班组长担任JSA小组组长,项目部管理、技术、安全和农民工施工人员为组员,将具体的工作任务分解,共同讨论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加强施工人员与项目部人员的沟通互动,根据农民工的对于现场施工安全措施的直观想法并合理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控制现场的风险。然后对本道施工相关的人员与班前喊话制度相结合,进行经常性的教育不断宣贯,使农民工在施工中掌握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和预防措施,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保证安全生产。

2.3 班前喊话制度

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每个带班负责人必须遵守班前喊话的制度,结合工作前安全分析的内容,做到作业前让班组每一名员工知道今天作业的危险点和危险源在哪里,起到避免和防范的作用,确保安全生产。

现场作业队伍的带班组长针对当天工作的内容、工种、气候、施工作业环境、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考虑施工人员的身体、心理状况作出有针对性、专业性通俗易懂的安全用语,传达安全规定,并且强调基本的应急救援措施。项目部安全员帮助带班人员对教育内容进行完善,首先提高带班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然后带班人员对农民工进行教育,相互监督,带班人员负责记录班前喊话并存档,使带班人员与施工人员共同提高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意识。项目部管理人员分开对班组长和施工人员进行喊话内容的检查,并检查喊话记录表,通过反复强调,潜移默化的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促进安全生产。

3、结束语

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安全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中石油HSE管理体系中一些做法的借鉴,进一步丰富日常对与农民工安全管理的方式,并坚持落实到位,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知识水平,更好的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素质。

参考文献:

[1] 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探讨.刘轶松.西部探矿工程.2005,(6)

[2] 新型安全管理模式―――HSE.管理体系的理念与模式研究.刘铁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