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企业账务流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企业账务流程范文1
关键词:高职 会计实训 实践教学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就需要组织和加强会计实训教学工作,使实训内容与应聘岗位接轨,最大限度地缩小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还存在种种问题,严重地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得学生毕业后不能较快胜任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
一、目前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实训教学偏重核算而忽视监督
目前会计实训教学基本上是以一个工业企业某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为蓝本,要求学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到报表编制的一整套会计核算方法,而实训教学中所使用的原始凭证往往是教材或资料中早已印制好的,学生无需审核就直接编制记账凭证,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由于缺少“审核、监督”这一重要环节,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填制原始凭证感觉很茫然,根本不知道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如何正确填写,是否符合单位的财务制度。这一问题并非由学生造成,而是在教师备课准备资料时就没有这一环节。
(二)实训教学中缺少多行业的实训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校内会计实训内容多以工业企业经济活动来进行,这样使学生仅能掌握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对于其他行业的经济活动,学生还是无法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目前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专业毕业生,要求能独立操作,及时上岗,熟练处理有关会计业务。这就要求会计专业学生不仅熟悉工业企业会计,还要熟悉其他行业会计。近年来,一些会计专业学生遇到非工业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缺乏应聘意识,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学校很少甚至没有接触到其他行业的会计处理业务,担心到单位后,不能马上胜任工作,从而失去了一个就业的机会。
(三)实训教学中缺少会计业务处理的具体手续和相关流程
在会计实际工作中, 会计凭证从填制起,经过审核、整理、记账到装订保管为止的整套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流程关系。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一个过程的疏漏,都会影响到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而在校内会计实训教学中,一整套业务自始至终由一名学生单独完成,认为先处理什么业务后处理什么业务无关紧要,同时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处理每一笔业务需要哪些具体手续,应该与哪些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发生传递关系。这种业务处理的具体手续和相关流程的缺失,将严重影响学生以后的工作,很多学生到工作单位后,遇到一些具体会计业务不知如何操作,感到无从下手,很茫然。
(四)会计实训指导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会计实训课程的指导教师多由理论教师担任,而这些理论课程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他们具有较高学历,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却缺乏会计工作实践经验,无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会计实训课程。如会计教材中的经济业务多以文字描述,但在实际工作中的经济业务则以各种单据、票证出现,很多教师由于不清楚各种单据的传递程序,所以在指导中只侧重于业务的账务处理,忽略实际环节的具体操作手续及流程的指导,在实训指导与解释中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
(五)校外会计实训效果不理想
高职院校采用的校外实训形式多以顶岗实习为主,目的是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的结合,但其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顶岗实习管理不到位,由于学校经费不足,指导教师不能亲自到学生实习单位了解情况和指导实习,只能通过电话或上网与学生联系,对学生实习的真实情况不十分清楚。因而无法有效的对学生实习进行管理,达不到预期的实习效果。有些学生实习不认真,混日子,收效甚微;有的学生利用实习期做其他事情,没有参加顶岗实习。这样使顶岗实打折扣。另一方面,很多单位虽然接受会计专业学生实习,但实际上并没有允许学生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操作,毕竟财务工作涉及到企业或多或少的商业机密,同时又担心学生不熟悉业务的处理而出现差错,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并影响工作,所以只是允许学生旁观或做一些辅的工作。因此校外实训往往流于形式。
二、提高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实训教材
1.要设有违规违法的原始凭证或资料。目前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着重核算、轻监督的问题,因此在开发实训教材中,要有意编入一些违规违法的原始凭证或手续不齐全的资料,如假发票、纳税申报不实的凭证、手续不齐全的单据等。通过这些有问题的资料,加强实训教学中的审核和监督这一环节,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但对这些问题资料的设计应谨慎,避免引起学生误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时要特别关注学生对这些问题业务的处理, 必要时予以提示或提醒。
2.编写多行业会计实训教材。由于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并不局限于工业企业的财会工作,因此,校内会计实训,除开展工业企业会计实训外,还要开展多行业的会计实训。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行业特殊业务会计教程》的课程,根据地方上的需要,选择学生就业较多的几个行业来开展会计实训。例如进行商业企业会计实训、建筑安装企业会计实训、物流企业会计实训、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实训等。为了开展多行业会计实训,就需要编写相应行业的会计实训教材。教材不仅要有模拟企业基本情况和发生的经济业务内容,而且要有该企业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不仅要求学生根据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而且要求学生进行具体会计业务处理手续的操作,同时,行业会计实训教材应介绍各个行业会计岗位具体业务处理操作程序与处理方法。
工业企业账务流程范文2
关键词: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步伐
作为财务管理管理信息化基石,工业企业会计新西湖理论与时间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很多的历史了,积累的宝贵的经验,并且我国最早的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在工业制造企业去研制和使用的。我国的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工业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不足和对策进行研究,这对于推进我国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信息化概述
1.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概念。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引入传统财务管理一种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但是这样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不是简单的在财务管理中使用电脑,架设几条网线就能实现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技术和管理的综合,它通过价值形态对企业资金运转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并且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中,财务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决策的信息化、数据信息化、流程信息化等。
2.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我国的财务管理软件的使用是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1979年财政部拨款五百万在长春一汽试点开发应用财务软件,中国会计协会在1988年8月全国首届会计带算话学术研讨会上,明确提出了财务软件通用化,标准化的开发思想,我国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主要经历了:首先,单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通过编写单机程序实现会计记账、核算、制作会计报表等。然后,是企业内部局部建立运用统一的网络财务软件,初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信息系统,销售信息系统等个系统的集成。最后,企业内外流程一体化,实现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为企业决策者和相关利益方提供了很多的决策支持服务。它主要是运用计算机局域网来完成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系统的信息集成以及数据的处理和共享,运用广域网和数据仓库的处理技术,使得公司内部之间能够及时的对信息进行传递、整理、分析、管理工作。
二、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管理模块分析
1.会计事务处理信息模块。会计实务处理信息模块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完成企业财务部门会计核算工作,按照功能可以分为会计核算信息子系统和会计管理信息子系统。会计实务处理系统是以账务的处理、报表管理和日常会计实务处理为主的,它能够有效的解决财务人员手工记账和填写报表的复杂问题,最大限度的减轻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错误率。
2.财务管理信息模块。财务管理信息模块主要是通过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程序进行自动或是半自动的处理。它能够充分的依靠财务管理设置的模型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和公司其他业务系统提供的数据为主要的依据来运行,最终能够达到对相关的公司业务活动的控制的能力。
3.财务决策支持模块。财务决策支持模块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有效的解决事前那一准确预测或者是随机变化的问题。能够为企业的决策人制定正确、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与此同时对企业财务风险起到了事前的防范作用。操作人员可以针对某一件事情,利用计算机,运用不同的模型,列举可能的方法,来协助分析问题和利害关系,估计随机事件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预测未来的可能出现的情况。
三、加快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步伐的有效策略
1.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快发发展的今天,国家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研发力度,尽快的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此外,国家还要尽快的成立专门的坚定部门,对各个企业开发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检验、评定,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质量的运行。同时成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服务机构,晚上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确保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准确的运行,是保证企业盈利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因此财务管理软件应用的时候,要及时对安全漏洞进行修补,在制定详细的工作规程,建立规范有序的业务路程和管理模式,日常的工作实现制度化。首先,在企业的内部要完善安全制度。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进入网络系统的权限制度;建立财务管理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财务资料实行多级备份,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加强数据的保密和保护。其次是完善俺去技术保障。要运用先进的安全保证设备和措施,见多多级备份和恢复机制,防止系统的瘫痪,提高安全性。
3.提高企业高层领导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意识。企业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国家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能意识到使用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需求,是企业生存和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领导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教育,让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意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是核算工具,还能为了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和日常工作提供数据和方便,进一步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4.提高财务人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都离不开人才。财务管理信息化人员要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与之相对应的计算机知识,计算机的操作,财务软件的使用、保养、维护、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必须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企业要有完善的培训内容,注重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更新培训内容。企业要经常组织员工的工作交流活动。对财务管理的人员要根据计算机技术和财务管理软件的更新而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企业的长足发展贡献力量。
在信息化的新经济时代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工业企业应该在财务信息化管理上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引进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和模式,对财务管理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建立企业的统一管理平台。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作者单位:重庆市渝永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斌,张涛.浅谈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必要性和解决思路[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
工业企业账务流程范文3
【关键词】会计处理;工业企业;机械加工
会计处理方法又称作会计核算法,顾名思义,就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使用的方法。一般包括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坏帐损失等方法,这些方法组建成一个整体。由于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会计资料的运用都具备一定的影响,同时《会计法》规定各单位不能随意改变其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须保持前后期一致,若发生改变的,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会计制度将变更的原应、情况与影响在财会报告中予以说明,否则将进行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因而,企业选择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机械加工业的会计处理流程
机械加工业属于工业企业,它的主要营业活动包含供应、生产、销售三大部分。按照生产经营活动的组成部分,其会计帐务处理流程如下:(1)收到对方加工材料。单独设置备查账簿和有关的明细账,核算其收发结存数额,按接受加工的物资应设置表外科目核算。可以设置“代管材料物资”、“受托加工物资”两个表外科目。借:代管材料物资-XX;贷:受托加工物资-XX。(2)加工生产时。借:生产成本-受托加工;贷:原材料;贷:应付工资等。(3)加工完工产品。借:受托加工物资-XX;贷:代管材料物资-XX。(4)结算收取加工费。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贷:生产成本-委托加工。如果企业的规模小,业务量不多,可以不设置明细分类账,直接将逐笔业务登记总账。实际会计实务要求会计人员每发生一笔业务就要登记入明细分类账中。而总账中的数额是直接将科目汇总表的数额抄过去。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量每隔五天,十天,十五天,或是一个月编制一次科目汇总表。如果业务相当大。也可以一天一编的。
在机械加工业的生产经营环节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对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处理正确对企业具又深远的意义。
二、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
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三、制造成本核算方法选择
最好的制造成本核算方法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的核算体系,而不能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架里面。理论上,企业按订单生产,须使用分批法,但分批法的弊端是事后反映型,不能满足成本的事前控制;而若采用标准成本法,只要订单中品种、格式繁多,工作量将会很大,同时成本考核时难以分清责任。鉴于此,本文建议采用标准成本法与分步法相结合来进行成本核算,扬长补短,正好解决了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相互脱节的矛盾,使企业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强化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四、制造成本核算思路及步骤
(1)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标准是针对订单中的明细产品而制订的,它分为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消耗标准又分原料消耗标准、辅料消耗标准、直接燃动力标准、直接人工标准和制造费用标准;消耗标准制定的依据为工艺技术规程、生产操作规程、计划值指标和历史消耗资料。而价格标准分为物料价格标准、半成品价格标准、能源价格标准和人工价格标准,制定的依据为成本补偿(主要包括对技术成本和人力资源的补偿和环境成本的补偿等)。首先,中国正跨入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和人才等智力资源的占有情况,将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其次,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目标的影响下,企业应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目标的平衡发展。所以,现代成本概念中应包含技术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环境成本等。而传统的成本内涵中,并不包括成本补偿这一概念,使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成本补偿不足的问题,造成企业利润虚增,国民收入超额分配,从而扰乱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2)核算步骤及分析。首先,企业按以标准成本制定的产品成本价加上合理的利润及不可预见费,并参照市场行情,组合成产品报价单,去争取订单。其次,接到订单后,以标准成本为依据制定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并且严格按计划来执行,注意一点就是,成本计算对象按订单编号设置,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也按定单编号统计,这样,不同配制造成的成本差异反映的就会很清楚。最后,对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直接核对,及时更正差错,并研讨解决成本核算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分清责任,按成本控制办法规定进行考核。
按订单来安排采购材料并组织生产,可以很好的解决成本管理中材料丢失浪费现象,但这种核算方法也对企业中各项数据的真实、及时、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认为,在进行该成本核算时,加强以下几项控制非常重要:一是按订单编号设立限额领料单,仓库严格按单发货,车间如出现材料丢失、毁损等原因增补材料时,须按程序上报审批(写明原因并分清责任)后凭增补的领料单方能到仓库领料;二是按订单编号制定工艺流程单,工艺流程单中要按工序、时间注明标准成本以及实际成本,超出合理偏差也应及时按程序上报审批,写明原因分清责任,以备考核;三是技术、仓库、车间等各部门间以及部门各工序间要建立及时严谨的数据传递制度和顺畅的沟通体系(可考虑建立产品产量跟踪报表,每日上报),这是成本分步核算准确或合理的关键所在;四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政策,提高人才的稳定性,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梁梅.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
工业企业账务流程范文4
[摘 要] 高职院校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应紧紧围绕“职业”开展,以会计工作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立课程目标、开展课程设计、开发学习情境、提炼教学方法以及创建教学队伍等等一系列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1)05-0045-02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23[本刊网址] http://省略
会计学原理作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一门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其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行业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管理人才。会计学原理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的任务,就是要使会计课程教学与会计职业技能紧密结合,最有效地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审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会计职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应紧紧围绕“职业”开展,以会计工作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一、以会计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确立课程目标
(一)开展企业实践调研,确立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无论任何形式的职业教育,其最终目的是确保受教育者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对于会计职业教育的目的来说,就是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会计职业技能,培养良好的会计职业素质,能胜任相应的会计工作岗位。因此,在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筹备阶段,就应到企业进行实践调研,了解企业会计岗位设置情况,每个岗位的实际工作步骤、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工作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等。在此基础上,正确树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监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财务控制和审计查证业务的基本能力,以及较强的会计实践操作技能和会计软件管理技能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
(二)细化专业培养目标,形成课程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细化到具体的课程里面去,将专业的理念渗透在教学课程的各个环节,由专业牵引课程,由课程诠释专业,两者紧密联系。因此,会计课程目标的建立应紧跟在专业培养目标之后,致力于通过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完成基本核算能力和从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有计划地组织教学内容,将教学中的建账、日常处理、期末处理及会计报表编制等各环节内容与岗位能力培养相结合,既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增强动手能力,又为学生搭建整体会计工作框架,树立全盘账务处理观念,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判断并手工处理完成各项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
二、以会计工作岗位任务为驱动,开展课程设计
(一)分析目前普遍会计工作岗位群
目前来说,会计工作岗位群主要包括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和会计中介等领域,其中的企业会计岗位群包括出纳、记账员、办税员等具体岗位,会计中介机构的就业岗位群主要包括审计、记账等。在企事业单位,基本就业岗位是出纳、记账员或会计兼文员、办税员、统计员等基础性实务工作岗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岗位锻炼之后,部分人将走上内审员岗位甚至是会计主管岗位;在会计中介机构,基本就业岗位是记账员、纳税申报员以及注册会计师助理岗位,这些岗位的最终目标是成为注册会计师。
(二)实行工作岗位任务与课程设计匹配
每一个工作岗位需要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要求具备相应的岗位任职能力。因此,需要对会计岗位群工作任务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论证会计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应具备哪些基本的职业能力,才能保证学生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手段等时,应先让学生具备实际会计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账务处理能力,然后再以一个模拟工业企业的相关资料为背景,要求学生采用真实的账证单表,按实际会计工作的步骤,依次完成从建账日常处理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一个完整会计期间的全部会计工作。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应根据各阶段具体工作的需要,提供必要的操作指导,及时引入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培养相应岗位能力,从而在真实的会计工作任务驱动下,为学生搭建会计工作整体框架,并在此框架中不断地注入主要会计岗位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
三、以岗位内容领域为对象,开发学习情境
(一)划分岗位内容领域
高职院校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具体的内容模块应为:基础内容学习建账原始凭证处理记账凭证处理登记会计账簿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其是由若干个互相联系的能力模块构成的,具有针对性和递进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一个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综合体。而每个内容领域的学习和消化过程,应该放置于若干个互相联系的学习模块中,细化为若干个循序渐进的步骤,或若干个互为因果联系的子模块,将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能力的培养过程。
(二)创设岗位内容的学习情境
在基础内容模块学习时,应根据会计工作各岗位对会计基础知识的共性需求,对会计学科进行概述并介绍借贷记账法,并以小型工业企业为学习情境,将生硬的理论用贴切的学习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说明借贷记账法的实际运用。在日常账务处理模块学习时,可模拟工业企业财务操作流程,设置原始凭证学习情境、记账凭证学习情境和会计账簿学习情境,发放真实的账证表单资料,指导学生按实际工作流程、步骤和内容完成相关工作,包括建账、日常经济业务发生后的账务处理、会计期末的会计资料加工和会计信息的报送等。在学习期末处理模块时,首先在日常处理的基础上对会计资料进一步加工,并在对账无误的基础上进行结账,并以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提供相关会计信息,因此可设置账项调整学习情境、成本计算与结转学习情境和结转损益确认本期财务成果学习情境等;然后介绍期末对账的内容和方法,再分别引入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三个学习情境;最后引入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可设置资产负债表学习情境和利润表学习情境等,指导学生根据整套模拟企业资料从头到尾演练下来,从而将教、学、做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融为一体。
四、以岗位核心技能为培养目标,提炼教学方法
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是要在课程教学中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岗位核心技能,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一)导向性教学法。会计工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每一工作阶段又有着特定的工作步骤及工作内容。在实践教学环节,应注重采用导向性教学方法,具体包括问题导向、过程导向以及能力导向。例如以会计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来组织教学,在提出工作任务后,让学生依次完成初始设置、日常处理、期末处理阶段的各项会计工作,教师则从旁根据实际工作过程产生的知识需求引入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指导,教、学、做相结合,直至最后提交工作成果,完成一个完整会计工作过程。
(二)情景式教学法。学习技能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学生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及氛围,使学生在学校就能置身于企业的实际情景中,从而拉近教学与实践的距离,使得方法不再生硬,理论不再枯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景式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应事先准备好所要用到的各类账证簿资料等耗材,全部按实际工作中形式配备,其次开展教学时应注意根据“感知――理解――深化”的认知过程,让学生由浅到深慢慢接受知识和培养技能,对会计工作的过程的实践情境进行充分仿真,从而保证学生在学校实践的即为其在实际工作中所面对的。
(三)角色扮演法。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如在会计凭证传递、日常业务处理流程等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业务经办人员、制单会计、审核会计、出纳、记账会计等角色,通过相互间的业务往来模拟,让学生掌握各会计岗位在实务工作中的分工及衔接,会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的业务关系,以及如何在会计工作中发挥监督职能。角色扮演将枯燥的程序描述转变为生动的课堂游戏,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又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在工作中进行换位思考,也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技能的全面训练。
(四)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到实际现场,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形式,具体形式如组织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进行现场教学等等。它是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是直接将课堂搬到实际工作场所的教学方法。对于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会计技能课来说,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把课堂上的知识和理论与会计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真实地面对会计工作实际问题,直接积累实践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五、以岗位工作经历为主线,创建经验型教学队伍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的主体。教师专业和实践水平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会计学科的不断发展,要求本学科教师能够迅速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进行充电,积极创造各种学习机会来增加专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会计实践经验,了解基础会计的前沿与发展,使教学内容始终与企业会计实际保持同步。在组建会计课程教学队伍时,既要注重 “双师”教师的比例,同时专兼职教师比例、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又均应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另外,还应由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慧翮.试论高职高专《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6(3):69-70.
[2]沈新华,汤潜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精品课程建设初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116-118.
[3]闫红玉,张艳萍.会计职业教育模式创新探索[J].财会月刊,2008(36):89-90.
[4]邱力.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2006(9):62,66.
工业企业账务流程范文5
《基础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然而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发现这门课的教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教学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并不是说学生考试成绩部理想,而是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很难真正理解会计的精髓。会计是什么?会计要干什么?多数学生学完后还是一知半解的状态。可能通过反复练习,或者死记硬背,知道了如何编织常见业务的会计分录。但是这个分录为什么是这样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对于没出校门的学生来说,不太可能理解。当然,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各高校一般都有会计实验室,一般会在《基础会计》课程结束之后,通过课程设计或者实训,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这样的实训安排,其实是在弥补《基础会计》课内教学偏重理论的不足。当然会计学课程设计作为一个实践环节的课程,在教、学、练的过程中,对于促进学生对会计的认知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市面上的《基础会计》(或《会计学原理》)教材有上百种,但是内容安排上基本结构都是一样的,在概论之后,会介绍会计的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接着就是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然后是关于凭证、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内容。这个内容安排延续了很久,教材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以应用技术型为培养目标的本、专科教学中,“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这一章的内容尤为重要,因为基本上就是这一章教学生在资金运动的流程中发生供、产、销等业务如何进行会计核算。以我目前所用的教材为例,从目标定位上来看,主要是给应用型为培养目标的大学用的教材,教材也在理论之后配备了例题、习题,让学生边学边练,还是很方便教学的。但是,这一章中没有一个关于某个业务发生后可能取得的相应凭证,这对于学生了解这个业务的内容,理解这个业务发生之后的账务处理极其不利。这方面的问题,在我本学期的《基础会计》教学中,我通过尝试实践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尝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实践教学法
1.在经济业务中引入原始凭证
网上对于“实践教学法”没有统一的概念,我所理解的实践教学法就是“把实践教学的思想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实践性、自主性、参与性、探究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了解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前的传统思路,不是等到《会计凭证》这一章,才告诉学生什么叫凭证,凭证有哪些种类?而是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中就针对某一类经济业务的发生,附上相应的原始凭证,让学生去根据原始凭证的内容去做会计分录。比如,在我讲授生产车间零用生产所用的材料或者半成品这一生产业务时,我就从手里的《会计综合莫模拟实训教程》中借用了几张凭证,让学生了解生产车间零用材料或者半成品会接触的原始凭证,以及应根据原始凭证编制的会计分录。在看到这类凭证之前,学生对经济业务的了解都是通过一句描述性的话,比如“某企业采购A材料一批......”或者“某企业的生产车间领用甲材料一批用于A产品的生产”这样的描述性语言。其实,当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前将原始凭证引入到企业经济业务的介绍中,学生自然而然的知道,在企业里面,经济业务的发生都是通过用一系列相关的原始凭证来反映的,会计人员也是根据各种原始凭证来记账的。
2.在真实的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上登记业务
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这个章节内容的讲解上,提前采购回登记凭证和账簿所需要的记账凭证、总账账簿和日记账账簿,让学生学会将经济业务登记到记账凭证,并根据记账凭证的内容去登记账簿。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基础会计》的学习中对会计有直观、立体的认识。经过实践,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更加好的,至少学生不光会考试了,而且还知道各种凭证和账簿是什么样的,也了解了在企业工作的会计平时怎么做账,对未来的工作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实践教学法的实现路径
实践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说,对教师的要求略高,这体现在教师本人的综合素质和备课内容等几个方面。首先,教师本人是熟悉企业的业务的,熟知基本的业务发生可能会取得相关原始凭证,以及根据原始凭证进行会计处理的业务。双师型教师,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一般完全没有问题,实践教学多半可以信手拈来。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要自己通过学习、参观、实践等渠道对于企业的各类业务、各类凭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其次,教师要对之前的课件内容进行大范围的修订,删减不必要的理论教学内容,把更多的课时放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这一章的教学中。因为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介绍账户名称及记账方向、描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实践教学法还要求在介绍账户名称及记账方向之后,介绍经济业务发生时产生的原始凭证,以及如何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备课的内容、教学时间上的安排都较以前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授课教师作出相应的调整。
四、实践教学法下的《基础会计》教学与实训的无缝对接
工业企业账务流程范文6
关键词:联合重组、多点仓储多点加工、虚拟仓库、库存管理
某中烟工业公司(×公司)于2006年进行了卷烟工业企业联合重组,A、B、C、D四个卷烟生产企业成为中烟工业公司直属的卷烟生产厂,由此出现了跨地域生产的新局面。之后,中烟公司逐步实现了资产、品牌、采购和销售的“四统一”,通过两期ERP项目的上线运行,实现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协调同步,使异地工厂问的业务在一个平台上统一规范地运作,为构筑企业跨区域管理模式、实现多点控制探索了有效途径。但在物流管理方面,随着多点存储多点加工现象的出现,多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提出“虚拟仓库”概念和基于“虚拟仓库”进行管理的库存管理新模式,希望依托ERP等已有的信息化基础,为有效解决这些业务问题提供信息化的方法和措施,推进多点仓储多点加工环境下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多点仓储多点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多点仓储多点加工是指烟叶原料多点存储、卷烟产品多点加工的现象。
自2006年×公司省内工业企业联合重组以来,出现了公司内部各卷烟厂之问的原料转库这一新的业务类型。随着多点仓储多点加工现象的出现以及业务不断整合,×公司内部各卷烟厂之间烟叶的调拨量随之递增,而且随着卷烟品牌的进一步统一,自2008年下半年起,调拨次数愈加频繁,调拨量也越来越大。实际工作中,多种业务问题暴露出来,急待解决。
问题1:对拥有异地烟叶仓库的卷烟生产厂而言,如何在本厂的生产需求计划和厂际间的调拨需求计划之间寻求平衡,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公司,A、B、C卷烟厂都有异地烟叶仓库,目前A卷烟厂有4个异地租赁仓库,B卷烟厂有2个异地租赁仓库,C卷烟厂有1个异地租赁仓库,对于异地仓库一直存在着如何平衡满足本厂的生产需求计划和厂际间的调拨需求计划问题。
问题2:烟叶调拨审核与把关工作繁琐,工作压力大,易出差错。×公司内部各卷烟厂之间的烟叶调拨,需要由调出方烟叶调料员根据本厂当前库存及生产使用情况对调拨出库需求计划进行初步审核与把关。以B卷烟厂为例,因×公司4个卷烟厂之间经常交叉使用同一种烟叶,且A、C、D卷烟厂提报需求计划的时间不同,甚至一个厂在一个月中多次提报需求计划,经常是上一次调拨计划未执行完毕,新的调拨计划又来了。每次调拨,烟叶调料员均需将B卷烟厂的当前库存扣除已下达调拨计划中未执行的部分,即烟叶调料员需要在多份计划中查找同一种烟叶,查看哪些已执行,哪些未执行,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完成审核。其工作繁琐程度可想而知,且极易出差错。
问题3:若管理不到位,会出现一种烟叶刚从某一生产厂异地仓库运输到该厂卷烟生产地仓库后,又转运至其他卷烟厂的情况,造成重复运输、运力浪费。
虚拟仓库在多点仓储多点加工中的应用
为了有效解决多点仓储多点加工条件下烟叶在厂际间的频繁调拨引发的种种问题,2008年底,笔者提出了虚拟库存管理思想,2009年起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借助ERP系统进行了虚拟库存思想的应用尝试和实践。从2009年、2010年的实用效果来看,极大地提高了实际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虚拟仓库的概念
“虚拟仓库”是一个信息化概念。首先,虚拟仓库不是实体仓库,并不是真的存有实物,其实质是,在逻辑层面上标识实物的当前位置,反映当前实际的业务发生状态;其次,虚拟仓库是在ERP系统中建立的业务实体,通过该实体处理虚拟库存,为调拨业务提供信息化的分析手段。例如,×公司各实体仓库在接到中烟下达的调拨出库通知单后,将该批烟叶账务转移到虚拟仓库,从账务上标识该批烟叶已不再归该实体仓库所有,待发货时从虚拟仓库转出账务即可。这样既不影响正常的调拨业务,又可为烟叶调料员查实库存提供方便,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2、在ERP系统中设立烟叶虚拟库
B卷烟厂共使用6处烟叶仓库,其中与卷烟生产地同城的4处,分别为a、b、c、d仓库,异地仓库2处,分别为e、f仓库。从2009年起,B卷烟厂在ERP系统中设置了8个虚拟烟叶库存地点:a、b、c、d虚拟库,e厂际虚拟库,e厂内虚拟库,f厂际虚拟库,f厂内虚拟库,利用虚拟仓库对烟叶调拨计划进行管理。例如,e异地仓库在接到本厂的内部转库计划后,即将账务转移到e厂内虚拟库中,实际发货时从厂内虚拟库中转出账务。B厂利用虚拟仓库对烟叶调拨计划进行管理的流程见图1。
3、在烟叶虚拟仓库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管理
通过设立烟叶虚拟库对调拨出库计划加强管理,起到了化繁为简的作用,但还不够细化。以B卷烟厂为例,其某一虚拟库中的数据可能同时存有发往另外3家不同卷烟厂的计划,也可能是同一厂家但不同批次的调料计划,如何区分每一批次计划的执行情况?可通过细化移库账务处理加以解决。以×公司为例,中烟公司在下达《×中烟工业公司内部资产调拨移库通知单》时都有一个唯一的调拨移库通知单编号,通过在厂际移库业务的账务处理上增加“《×中烟工业公司内部资产调拨移库通知单》编号”输入界面,将该编号与调料计划结合起来对相关业务进行管理,可为以后的信息查询、业务分析及发货单打印等工作提供途径和手段,促进信息的有效利用,方便业务开展。比如,可方便地用《×中烟工业公司内部资产调拨移库通知单》编号从ERP系统中提取每份计划的完成情况明细;通过查询虚拟库库存,明确掌握哪批计划还未完成,剩余量是多少;还可根据该编号进行烟叶出库单的打印,等等。
4、配置灵活的查询方式
灵活的查询方式主要是通过设置灵活的查询条件,为烟叶保管工打印单据提供方便。查询条件可以根据业务发生地点、烟叶编码、烟叶属性(类别、年份、等级、产地、形态、档次、部位)、《×中烟工业公司内部资产调拨移库通知单》编号、业务类型(ERP系统中为移动类型)等进行组合设置,可以具体指定,也可以模糊查询。对于查询出的条目可以通过选择的方式进行打印内容的判定确认。
5、虚拟仓库的拓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