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范文1
关键词:“学龙智慧课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0;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82-02
一、前言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科学学习理应紧紧围绕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需要全面抓住课堂教学的各个角度,通过分析教学问题,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科学课堂学习的质量。“学龙智慧课堂”是我国现阶段电子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优化电子产品,该产品能够通过电子书包的形式来实现平台与客户端之间的有机结合,以此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主要由学生客户端、教师机以及无线局域网三部分组成,是我国数字课堂优化教学管理与云服务端教学形式创新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对“学龙智慧课堂”提高科学课堂效率的具体措施进行探究,以此为我国今后的科学教学创新提供合理化参考。
二、充分运用提问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阶段,在我国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学工作者主要沿袭传统的授课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性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应完善。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充分解决我国当下的科学教学质量问题。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时期的社会环境给我国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科学课堂教学逐渐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有效性,逐渐成为教学工作者及相关教育部门在实践环节需要关注和探究的重点内容。在科学课堂教学当中,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更是教学工作者帮助学生、引导学生的关键性教学内容。教学工作者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能够向学生直接指出学习当中的重点,以此起到深化教学的作用,极大地开拓学生的学习范围,促使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创造性思维。
为了更好地提高科学课堂的整体质量与教学效率,教学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问用词的准确性与词语的实际含义。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词语当中所包含的内容,并且使学生在思考与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将问题内容与课程知识相联系,在此基础上实现优化与创新,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科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为了有效提高科学课堂的提问效果,教学工作者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借助“学龙智慧课堂”。例如,教学工作者在对“地球的运动”一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就课程内容当中的重点环节进行提问,将“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以及“四季的原理”作为课堂提问的重点。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并且具有启发性,教学工作者可以就地球自转的原因进行深刻讲解,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将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课程提问内容划分为难、适度、简单等几个层次,通过对班级学生进行提问,结合地球自转具体内容的讲解,促使班级学生能够通过思考与创新性探究,快速掌握地球四季的转换规律,逐步逐层地帮助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进步。
三、积极完善小组形式的网络学习模式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整体学习积极性。在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思维误区,以学生为集体的导向思维能够充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相互探讨过程中对课程知识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可知,学生在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完全集中学习注意力,极易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学生对于科学知识普遍存在较大的兴趣,但是在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部分偏差与误解,这就给学生的科学知识了解与掌握造成的极大影响。因此,该环节已经成为教学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内容。“学龙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国现阶段电子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方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以电子书包的形式来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客户端之间的有机结合,以此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将“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当代教育创新性发展的新形势。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教学工作者理应充分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并且在授课过程中秉承小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以此帮助班级学生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例如,在“生物的多样性”课程教学当中,教学工作者要充分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以网络化的教学方式,生动形象地为学生们直观展现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就植物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开展课堂探究。学生借助“学龙智慧课堂”系统,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植物的结构特征与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安排班级学生以5人为一个小组,围绕植物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的关系进行讨论,通过“学龙智慧课堂”教学客户端,在其中为学生分享本堂课程中的重点内容视频,使不同学生小组在观看后分别对视频内容进行阐述,最后再由教学工作者对不同学生小组的观点与意见进行评价与指导。通过这种优质化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在“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引导下,紧紧围绕课程知识点进行思考和研究,在充分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本节课程教学的相关知识内容。
四、优化网上备课与授课的形式
运用教学软件来进行备课的实践性工作,是我国当下教学模式创新的重点内容。教学工作者通过网络形式备课,能够借助互联网更加全面的对课程知识进行索引,充分结合课程知识建立完善化的课程标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教学课件以及多媒体客户端,对本堂课程所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与重点知识体系进行预习,以此提高自身参与课堂学习的整体效果。教学工作者借助网络手段开展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软件的应用优势,针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生动、直观的视频引导与讲解,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理与收集,充分提升网络教学的效率与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科学教学逐渐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如何有效提高科学教学的整体质量,逐渐成为家长和教学工作者所重点关注的内容。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来开展网络教学,是我国当下创新性教学的发展新形势。通过运用“学龙智慧课堂”教学软件,教学工作者可以在网上进行备课,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时只需要登录网络平台即可,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学生更好地实现远程、高效化、共享化的学习模式。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特点,“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能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课件与学习资料,使学生能够有选择地针对自身的不足与问题进行补充,教学工作者还可以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与监督。
例如,在“校园生物分布图”一文的课程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充分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应用优势,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客户端实现与学生之间的网络教学与评价。本堂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动物与植物来展开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植物的标本以及各种各样的生物。在常规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只能简单地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展示。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当中往往难以认识到生物的全面性,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对课程知识内容有所疑惑,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严重降低科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在“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实践应用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在网络备课的过程中,可以事先录制关于植物标本与多种动物的微视频,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就将这些微视频上传到学生的共享网络当中,让学生对这些内容加以讨论,充分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然后,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通过网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对这些不同的动植物知识内容进行搜索,结合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进行讲解,通过网络授课的形式,使班级内每一位学生都能将自己的疑问进行表述,然后由学生与教学工作者共同进行评价,以此充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五、充分利用网络软件进行教学信息的反馈
在我国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教学信息反馈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如何更好地掌握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已经成为教学工作者在实践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教学信息反馈的主要形式,是教学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问答及教学测评,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理应充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以网络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实践应用过程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与整体质量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例如,在“能量”单元的课程教学环节,教学工作者可以根据本单位当中“电磁铁”“电能”及“能量”相关知识,在课堂教学当中创设有趣味性的电磁铁游戏活动。根据课程知识案例与重点知识要素积极开展网络性质的游戏活动研究,促使班级学生都能够通过网络软件参与到电磁铁的游戏活动当中,以此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参与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客户端对问题内容进行搜索与验证,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提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与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相比,“学龙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及时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性探究,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增强学生的思想内涵。
六、结束语
通过对“学龙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可知,基于“学龙智慧课堂”的科学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我国教育机构在今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理应加大对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与研究。教学工作者在实践授课过程中,应该借助网络教学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借助现代化技术设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陶建鑫.浅析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四种学习习惯――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为例[J].创新人才教育,2015(09).
[2]高霞,吕佩桢.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尝试和思考[J].淄博师专学报,2008(09).
[3]姚文峰.多元智能理论对科学课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10).
[4]王萍.科学课教学的不良现状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09).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范文2
基于以上的思考,教师在品德课堂教学的智慧表现可以形成以下一些体现能力、灵气、顿悟、魄力等的教学策略。
一、及时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欲望,展现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通共生
品德课体现的是对学生教育情感的深度唤醒,引发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追求。品德课堂的教学智慧不仅仅体现在形成学生之间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更重要的是追求达成学生之间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教师的作用往往在于教师为学生搭建一座桥,引领学生走过去,这座桥便迅速地消失,继而充满深情地鼓励学生建造自己的桥。这种开渠引源式的引导体现在教师情感态度的呈现。以北师大版二年级《我知道的民族》一课为例,当学生交流了身边和所知道的少数民族知识和习俗后,我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带领学生走进云南民俗文化村,引导学生继续发现问题,为什么有泼水节、火把节、赛马节?惊奇自问号出,思维自探究来。学生的情感意识被唤醒,都争着交流他们的所见所闻,在学生陶醉民族风情的时刻,我及时点燃学生爱的情感,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学校与哪些少数民族学校建立爱的通道,孩子们有共鸣了,一时间争着表达自己与少数民族的孩子手拉手的美好经历,一下子沉浸在温暖情境中,陶醉而忘归。当孩子们情感被激起时,我再推出一个情境,当我们国家有灾难来临的时候,如四川汶川大地震,那是一个有:藏、羌、回、汉各族人民相交汇融合的地带,在镜头里,大家看到全国各族人民心连心,爱的暖流漫延到每个人的心里,一首《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深深地打动孩子们的心,孩子们为人间的真情掉下热泪,民族情深深植入孩子们心中,此情此景我深深体会到情感多么有震撼力,爱是可以传递的,情感是可以感染的,孩子手拉起手,唱着《爱我中华》共同淋浴在友爱、互助、幸福的大家庭中,是多么幸福,这就是课堂上的情感价值观融通共生、自由和美所展现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能使学生的心柔软起来、敏感起来,感动起来,共同浸润在幸福温暖中。由此可见,自由和美的课堂来自问题的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来自教师真情的流露,情景的营造、情感态度的融合和价值观的引领。
二、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对教学方式的灵活掌握,展现的是一种能力与魄力
课堂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从教学内容到学生的年龄实际中敏锐地捕捉与学生相关的热点话题,巧妙地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智慧首先来自有效的布局谋篇和对学生特性的了解,既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又深入学生的生活领域,既发掘学生的在场因素,引发热点话题,又要通过活动,敏锐捕捉课堂生成的有效资源,同时发挥老师的教学管理能力。继续以《我知道的民族》一课为例。活动一:猜猜他们是谁?就融合了本校的学生资源,请了6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与大家见面交朋友。这种形式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为学生主动、互动、灵动创设了氛围。活动二:走进民族文化村。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带领学生到情景现场去,多感观参与,多方位体验。学生视野被拓展、情感被升华,带着一份份的惊喜,课堂呈现的是一片融合交往的生态。活动三:血浓于水,爱心传递。在地震情境中,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一个个感人故事与情景,让爱升华。最后,融合到学生的愿望中,爱心交融与传递,感受爱国之情。可见,教师善于优化融合教学内容,发掘教学的个性内涵,拓展教学的探究空间,教学能呈现一个个动人的情景。
三、关注课堂对话,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展现的是灵气和顿悟
教师课堂的灵气首先体现在教师容光焕发充满期待和娓娓道来。学生在教师的情感魅力感染中会精神奕奕、思维活跃、其情奋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分享会达到融和融通。如一位教师在教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我心中的老师》“请你用一句话夸夸你的老师。”第一个学生说:“老师每天都给我们一个笑容,我们感到喜悦。”老师接着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喜悦心,充满欢笑,这世界多么美好。同学们,你们的微笑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是对生活感悟的升华。”另一个孩子说:“老师的字工工整整,我们喜欢看,我们赞美老师。”老师充满期望地说:“早晚读经典、静心写撇捺是我们的追求,我希望你们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老师画龙点睛的引导,能引发学生的顿悟,引起学生的共振共鸣。
四、敏锐地把握教学情境,灵活自如地融师生交往于角色体验中,展现一种量智和性智的结合
一堂充满智慧、生机勃勃的品德课,离不开教学的宽度、深度和高度,宽度理解为教学资源的拓展延伸。深度理解为对内容的提升、提练和点拨,尤其是画龙点睛的智慧。如我在执教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知道的民族》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当学生回答56个民族时,老师追问:你们知道吗?我们学校有16位同学来自10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各地,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当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一起走出来,展现不同的特色时,他们的语言、饮食、服装、居住地,慢慢呈现孩子们知道的民族特征。这时候,老师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调动自己的情感召唤力,在这种情境中,孩子得到信息传递,一下子感受到民族团结友爱的重要、感受到爱心传递。这个过程教师随时要调动知识储备与激励机制,引导学生感知、悟理、习得,所以这个过程给我更多的是教师教学需要更多的量智和性智的有机整合。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范文3
[关键词]设置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219-01
一、设置素质化的教学目标
数学素质是指数学中蕴含的在人们全面发展中具有工具和能使人们思维结构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因素。数学素质体系在用数学的立场、观点等去处理成人生活、经济管理和科学发展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而以数学为载体体现在通过数学的严谨性和严密性,使教育者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通过数学抽象的理性美提高受教育者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体现出它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其潜能,使其获得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清晰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形成一种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心理状态。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培养目标:
(一)增进学生对数学理解与应用的信心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形成努力学习、勇于进取的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的方向性。
(二)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
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须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能从日常生活或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模型,并能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体现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作为学生其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提高科学素质,避免造成学生的后劲不足,体现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四)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通过长期的数学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挫折的信心,养成克服困难的健康心理。
二、寓素质教育于数学课堂内容中
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分为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在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中,结合教材的一些内容中富有思想性的特点,通过对古代和现代数学成就及我国数学家杰出贡献的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通过介绍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科技人才奋发进取的事迹,陶冶学生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同时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自然科学,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素材,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有机地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观点糅于其中。在数学教育中正与负、有限与无限、直观与抽象、归纳与演绎等对立统一,都是客观世界矛盾运动的反映,数学教学中应通过数学知识上存在着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受到对立统一观点的熏陶。教学中分析数学中各部分知识的互相联系,发展学生的运动变化的辩证观点。同时因为数学中符号和图形具有和谐美、对称美和奇异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三、寓素质教育于教学方法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育中要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此外,在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用启发式教学设置一些疑点难点鼓励学生“找错”“质疑”“猜想”“联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勇于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思路,得出创造性的结论,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极主动的再创造劳动获得新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利用再创造教学模式和启发教学模式,教育每个学生去独立完成教学内容,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主体性
素质教学主张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地开发潜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能动发展。实践证明,主体性是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根基。
(二)力求基础性
教师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必须着眼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落实,为学生打好基础,使他们能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以不变应万变。基础性也是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三)注重全体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力求使上、中、下各种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和发展。
(四)讲求全面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要注重学习知识与锻炼能力的同步发展,二要注重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学习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
(五)提倡愉悦性
师生在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中,以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开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最终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六)着眼发展性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范文4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 智慧课堂 教学活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多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智慧教育理念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在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改造的同时,也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内容。网络学习空间的利用,能更好地帮助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有效建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网络学习空间及智慧教育的概念
网络学习空间在我国的发展最早可追朔到20世纪90年代,根据其运行载体服务的性质,杨现民将其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网络学习空间。本研究中涉及的是广义的网络学习空间,是指借助于任何平台体制,支持在线教学活动开展的虚拟学习空间。在“智慧”这一大背景下,智慧教育的出现也不足为奇,智慧教育就是指利用智能化技术构建智能环境,通过教与学的方法,培养智慧能力和智慧行动。智慧教育的根本在于通过发挥师生作用、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促成学习者建构知识,发展智慧。
2.网络学习空间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网络学习空间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随着国家对网络学习空间的高度重视,网络空间的建设与开发已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却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和学生并没有深入挖掘其功能,对网络学习空间的使用仅停留在表面,教师往往只是使用比较熟悉的几个功能,这对教学活动的实施产生了极大的限制。
第二,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是把传统课堂中的教学设计搬过来,或者稍作修改,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网络学习空间的特征。
第三,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问题。资源是开展学习的基础,能够拓展学习者的视野,但目前网络空间学习资源缺乏多样性、交互性,且内容较分散。教学评价也未依托网络空间的多样性,所以,教学评价缺乏全面性。
3.网络学习空间下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新的教育改革也要求教育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网络学习空间就是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良好工具,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探究:
3.1以培养智慧型学习人才为主设定教学目标。能够较为自主性的,利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是对于智慧型学习人才的判定标准。网络学习空间因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一特点,为智慧型人才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学习平台,也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方式和渠道,不再受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智慧课堂的教学目标设定需要更多地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学生能够建立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为重要目标。例如在进行《认识时间》这一教学内容时,传统教学方式会将教学内容分成认识钟表,包括对于时针分针的区分以及钟表的基本构成、认识整点时间等。智慧课堂则可以将教学目标优化,对时针、分针以及秒针进行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正确的读法等方面。
3.2利用设置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进行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设置问题或者布置任务,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表现欲望。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问题或者任务的设定,既要在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能超过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身能力,避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在进行问题设置时,需要对问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进行思考,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避免学生落入思考能力僵化的窠臼中,使学生在自主积极性的探索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3.3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及开展小组合作竞争等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的同时,利用小组的合作竞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竞争意识。
3.4注重学生在智慧课堂中的情感变化。智慧课堂的建立需要更多考]学生自身的情感变化,学生之间的知识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在进行智慧课堂的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展示更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互联网+时代,智慧教育推进了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网络学习空间为教学提供了新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网络学习空间,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长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机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范文5
【关键词】惠东荣超中学;教学模式;课堂讨论;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惠东荣超中学教学模式下,讨论环节是最能够体现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程度和团队合作程度的。要把讨论环节做得精彩,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上。那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设计能够既与高考课程目标一致,又具有讨论亮点,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在问题的设计和引导上,就要费一些心思了。
一、善于利用感性材料,寻找理论与现实的“支撑点”
思想政治课堂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点与材料的结合能够让学生认识学习思想政治现实意义。让学生能够通过感性的材料达到对某个知识的理性的认识。创设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作为载体,激发学生讨论热情。
【案例1】“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这一内容涉及知识点多,包括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的相应措施,在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为了让学生自然生成这些知识,加深理解,我选用了这段材料:①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②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③近1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却对资源和环境带来很大不利影响。可以说,中国20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资源浪费为代价换来的。把这个内容与科学发展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能够在这些情境中找到知识的落脚点,讨论时可就这些内容发散开去来谈。
这堂课的成功在于使本来枯燥乏味的概念及相关联系和措施变得轻松有趣;本来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这启示我们,问题设计必须找准“支撑点”,情境素材不应当只是用于导课,它可以在课堂中自始至终发挥“载体”的作用,让情境素材在课堂上发挥最大的效益。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选择主要的知识点或重、难、疑点提出问题展开讨论。个别老师在运用荣中课堂模式的讨论环节上,仅仅只是为了讨论而讨论,这样教学效果不仅没有达到,反而让讨论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消极被动接受这种形式,使讨论环节流产。
二、激发学生兴趣,寻求问题设计的“兴奋点”
这里所谓的“兴奋点”是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理性地思考问题、主动地参与讨论、迫切需要知道原因和结果的一种心理状态。这就避免了我们设计问题时为完成模式要求要讨论而讨论,需要教师加深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善于科学而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饱含激情地提出问题。
【案例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这个内容涉及国家经济发展的蓝图规划,学生对此的认识不足,感觉离自己很遥远。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可以采用学生感知最深离他们最近的材料入手。如:惠东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据统计,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人均GDP29018元,增长14.1%。农业经济稳步发展,马铃薯、甜玉米等特色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亿元,增长6.2%。工业经济效益提高。问题设计:1.结合材料,你的家乡这些年有什么具体变化?惠东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2.总体小康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全面的小康?
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很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使学生在自觉主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体会学习过程的乐趣,逐步培养学习兴趣。
三、了解学生实际,抓住问题设计的“生成点”
问题设计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备课要备学生、备教材。我们面临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认识,有自己特定的心理和情感的需求。因此,教师要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进行一定的预测,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课堂中沉着应对。
【案例3】在“民主监督”这个内容的讲解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设计了两个场景。情景一:去年7月10日惠州市陈江一名卖瓜农妇被城管执法人员追赶并被掀翻卖瓜的三轮车,地上撒满香瓜,几名路人纷纷帮忙收拾残局,并严厉指责城管工作人员野蛮执法的行为。情景二:闻讯赶到的卖瓜妇女的丈夫李某面对城管工作人员的野蛮执法愤怒地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弱势群体?我要去告你们!”探究:上述情景分别体现了公民是如何行使监督权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媒体能大量地接触到相关的报道,这时把问题抛出放在课堂上,学生会认为公民的监督是无力的,可能在达到课程目标方面就会有差距。如果对这个问题的预见不足,可能就会让自己在课堂上陷入尴尬境地。对于在不断完善中的荣超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在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个教学环节。
四、关注学生发展,回归问题设计的“落脚点”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关注高中生作为人的发展的内在需要,关注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通过政治课学习,确立一种精神、立场、态度和价值追求。
【案例4】在“文化对人的影响”这节课的讲解上,有位老师在设计文化对人的影响上用了这样一则例子:当一把锋利而又尖锐的钢刀架到了脖子上……
语文老师:深深地叹了口气,轻声地念道:“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数学老师:假设脖子上最先碰到的一点为P,坐标为(x0,y0),而钢刀所在直线为y=kx+b,求P点到直线的距离。哦……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范文6
前不久,在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的某学科适切教研诊断研讨会上,东莞市某初中信息化课题学校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提出了几个尖锐的问题:①为了翻转课堂而制作的微课怎么又放回了课堂里?②在常规课堂中,究竟如何运用微课?③凭自己的一张嘴就能够讲清楚的知识,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将其制作成微课?我认为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首先应弄清楚“如何向课堂要智慧,让信息多跑路”这个问题。
玛雅人曾预言“2012年是世界末日”,这一预言虽然在自然界没有发生,但在学习认知领域却发生了――传统学习方式的“末日”降临,当时加拿大和美国的许多学校提出了翻转学习,布鲁姆教学认知目标序列出现了翻转,传统教与学的方式被。
在当下知识存取快速便捷的信息环境下,这不仅是学习过程的翻转,更是学习思维的翻转。在信息化认知工具、云存储资源、智慧课堂、微课的辅助下,教师虽然弱化了低阶思维的密集训练,但能够让学生体验高阶思维的活动。同时,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应用也推动了信息碎片化知识的传播,中小W教师开始积极地响应号召,利用智慧课堂聚焦碎片化学习资源,并对其展开设计、开发与应用。
2013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国各大师范类院校和教育师资培训机构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纷纷开设了培训课程,无论是媒体素养课程,还是学科专业课程,课程设计和开发的重点都在关注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方法以及基于学科微课应用的翻转学习模式的创新应用。微视频主要是为满足个性化学习差异的需要,以分享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师生都可以通过制作语义互联应用的简短视频、动画、学习任务单或用于评价检测的二维码等素材,让微课自主学习与平台智能化检测推动信息多跑路,进而减少教师对学生在低阶思维上的知识灌输,为师生之间面对面开展高阶思维的互动体验活动腾出更多的时间。
另外,横观市场经济供给侧变革,网络电商、微商发展如火如荼。供求双方不用见面就能完成买卖。教学也一样,是双边活动,教师也是教学方法指导、教学资源的提供方,在一定程度上师生之间也存在供求关系。因而,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推动的“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正是移动终端普及和学科平台资源流转,实现教学双边活动,实现教与学的关键环节。这既是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的教育向课堂要智慧,迫使教育教学信息多跑路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