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智能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智能教育范文1
关键词:音乐教育 中小学 创新能力 培养
音乐教育的功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因此很多中小学都开展了音乐教育课程,并且通过合理安排音乐教育的内容,设计音乐教育的形式,使音乐教育在培养中小学学生创新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中小学学生的乐观向上的精神
陶冶情操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而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创新能力是需要一个积极的心态的,没有积极的形态,就没有积极的行动,也不会有积极探索创新的动力。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感情的乳汁,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音乐教育应抓住音乐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多多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作品,老师不时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去体会理解音乐的内涵。如欣赏名曲《二泉映月》,学生会产生痛苦、哀伤、渴望等不同的情绪变化,体会到作者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又如欣赏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传说《梁祝》时,同学们会被这优美的旋律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深深的吸引、打动。这些健康的音乐作品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全面的提高。
二、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
斗志是一个人精神品质的展现,斗志可以鼓励一个人去完成看似不可完成的目标。创新能力尤其注重斗志的培养,创新过程中难免会遭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如果没有斗志,很可能就会被失败所击垮,因此培养斗志是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的体现。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具有积极的情感,鲜明的节奏可以摆脱创造强制达到说服教育模式,而使通过音乐中鲜明的节奏与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学校音乐教育能以乐辅德。例如,教唱歌曲《一分钱》,使学生通过那天真活泼、充满稚气的旋律,让学生体现拾金不昧的美德。教唱革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学习斗习,唤起学生对敌人的仇恨和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之情。这些都可以通过转化,来使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形成创新能力。
三、音乐教育可以启迪中小学学生的智慧
有人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音乐可有可无,学它会浪费时间。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恰恰相反,音乐是启迪智慧的钥匙,能促进智育的发展。
大量事实说明,正确的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的发展确实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古今中外许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爱因斯坦、列宁都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爱因斯坦说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如果我在早期没有接受音乐教育,那么无论什么事业都将一事无成”。现代越来越多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发展,不惜重金投资音乐教育,这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例如,初生婴儿在哺乳活动或睡眠时听一些优美、愉快的音乐,可以使婴儿提前讲话。学校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扩大知识面。
音乐课让学生欣赏和唱歌时,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都会得到发展,思维会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弹奏乐器,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以上这些事实说明,正确的音乐教育对学生智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智慧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没有智慧就等于创新失去了动力和基础。音乐教育启迪中小学学生智慧的作用,恰恰表明音乐教育对中小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四、音乐教育可以强健体质、开发智力
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医治疾病。我国古代名医朱震亨说:“乐者,亦为药也”。马克思也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一些歌唱家、指挥家比其他职业的同龄人显得更年轻一些,这是因为音乐对他们有一种怡情健身的作用,学校的音乐教育与学生的身体运动结合起来,如自由体操、广播操,不仅发展学生音乐感受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体质,使沉重表力充沛。舞蹈表演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抽象的音乐通过形体来表现,促使学生头脑变的灵活,身体协调。
研究表明,音乐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甚至植物在优美的音乐环境中也会生长得更好。据说,哈佛大学50%以上的本科学生在中小学时期认真地学过音乐,或者练过至少一种乐器。根据哈佛大学官方报纸《哈佛大学公报》2004 年4 月公布的情况,在这年录取的新生中,有26%的学生致力于音乐活动。2007年全美300 万高中生争夺的美国国家荣誉学者,只有7600 人入围决赛,某学生所在学校440 名应届毕业生中有12 名成为最终的决胜者,其中6 人就是高中管弦乐交响乐团的成员。看来,音乐艺术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的确起到了某种不可忽视的(事实上,是常被忽视的)、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
五、结束语
总之,学校音乐教育应该与德、智、体、美、劳的发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愿广大教育工作者挖掘音乐学科的素质教育的资源,发挥音乐学科素质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中小学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前,王次炤著.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 钱涛,张小君.音乐课堂上审美体验的层次发展[J].儿童音乐,2005,(01).
[3] 锁红梅,盛滋波.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谢嘉幸教授讲座综述[J],2007,(04).
中小学智能教育范文2
关键词:职业学校 语文育人 功能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不仅担负起“树人”的责任,更要充分发挥语文在育人方面分功能,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我国的语言文字,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交际性。同时,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老师,我们还更应该培养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创业教育和法律教育,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敬业爱岗的职业意识,提高求索创新和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个人能力素质。
中职生大多是带着中考失败的阴影。或者中途辍学的经历来到学校,其语文素养相对较差,大多数学生认为来到职业学校就是为了学一技之长,而忽视对基础性学科的学习。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就要不断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正所谓:“语文就是生活,就是一个人,就是塑造一个人的灵魂。”语文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心灵的陶冶、历练。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需要用心的教学,让教师、学生的心灵相互撞击、共鸣,让语文教学不仅教书,更要育人,特别是对于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更要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下面就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语文生活实践,语文精神及语文的思想认识探讨中职语文的育人功能。
一、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应展现人文精神
教师在语文教学是应注意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在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使其个性和人格完善健康地发展。就语文的课本内容分析,学生可以从语文课本中领略朱自清的父子情深,冰心的小橘灯的通明彻亮,可以让学生认识为国尽忠为义捐躯的屈原、文天祥;可以让学生感受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刘和珍的磅礴气势。这些与教材有关的古今中外的形象,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教学内容的人文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这种生命的脉动和汩汩血流的跃动,感受到这种生命价值的提示。这种极有意义的文学作品教学,体现了文学教育的美学功能,培养了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对人世间活生生的事物的人文关怀。阅读《登高》、《将进酒》等作品,可以让学生感悟美好的未来靠自己去奋斗。
二、注重语文实践,发展能力,开拓智力,革新课堂。
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突破语文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从教学过程的教师单纯知识传输,发展到师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构建起立体交叉的信息传递方式,呈现教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的信息系统中心。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民主、平等、独立的教学氛围,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与潜能,扶植那些萌发出的特殊才能的幼芽,使学生的个性、智力得到健康发展。
我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到亲切、热烈。改变那种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师怎么讲,学生就乖乖听;教师黑板怎么写,学生笔记就照抄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旧传统教学模式。还运用对比、质疑、讨论的方法引导师生共同对课文进行探究,这样上的课让学生越来越喜欢,他们都乐意上我的语文课,感到课上得有滋有味,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上导读课时自己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唤起学生内心的美感反应,领会作品的意境,激发学生积极朗读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布鲁纳又提出“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顺着思维发展的程序,进一步的教学要求,“使学生有新发现的感觉”,并且“把我们必须要说的东西转化成为适应学生的思想形式”。
三、文道统一,注重育人。
中小学智能教育范文3
【关键词】中职学校;技能人才;实训教学
实训课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的主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实验实训技能训练的基本环节,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实训的主要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仪器设备使用能力、故障处理能力以及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中职教育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环节之一。加强中职实训课教学要正确处理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科学设计实训课的目标和内容
中职实训课教学要根据专业性质和课程特点,按强化技能、突出创新的总的指导思想,根据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关系科学、准确地制定出实训教学目标。按照“模块——任务——问题——知识点”的思路实施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全盘考虑,设计具体的实训内容,细化量化课程实训教学的内容。从形式上讲,每个单元实训的教学内容、步骤、时间、地点、材料、实施方式、监控手段与措施、实训成绩的评定、学生能力培养检测的手段、预期的目标等,均应该在实训方案的设计中体现出来,使得课程实训的内容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从而使实训的内容符合实训课程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标准。结合教材,将实训课程所要培养的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在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训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确保实训教学的内容具有明确性、针对性、目标性,结合实训课程的能力培养要求和学生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确保实训教学内容适度,真正做到学生听得明,学得会,做得到。
二、科学设计教学计划
首先,深入社会、企业调查研究,了解相关行业的基本情况。不断调整专业教学的培养体系,解决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本行业的一些宏观背景及行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生产技术水平,对第一线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等。其次,根据“有效需求”原则,进一步分析相关的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分布情况,把专业培养目标分解细化,以便有选择地确定该专业的学生能完成哪些具体岗位工作。再次,进行有关的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与分解。职业综合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项基本要素构成。对有关专业(或专业方向)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与分解,是专业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作为教育者为教育对象设计的知识结构,它的建构必须要考虑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要立足于未来,要有利于受教育者将来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它的编写必须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反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设相关领域的理论课程和通用性技能课程,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提高。
四、规范实训教学的过程实施
组织好每一次实训课,就必须规范实训课的教学内容、任务、项目以及实训过程。规范实训教学,既要从形式上规范实训教学,也要从内容及其实施的过程中规范实训教学。首先。认真写好实训方案,课程实训内容的设计与安排要规范,每一次实训课都要设计好步骤,时间安排,材料设备使用,重点和难点、小组分工,出现问题的应急预案,小结;其次,认真组织好实训课教学过程,课程实训的内容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从而使实训的内容符合实训课程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标准。
五、强化操作指导,全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学生在实际操作这一环节最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指导学生具体操作极为重要。由于初中阶段的学习环境和讲课形式,与中职学校有根本的区别,中职学校重点突出的是动手能力的培养,然而一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为了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尽量让学生适应中职学校的学习规律使学生进入到听一听,看一看,练一练的教学形式中去,让他们跟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观察演示操作。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练习,这时老师一定要巡回指导。由于学生的悟性不同,在实验实训课中采取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对个别悟性差的学生要采取于把手地教,达到既培养尖子,又共同提高。
六、实施“双证书”制与教学相挂钩
实行“双证书”制。“双证”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拿到学历证书外,还可拿到一个或几个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即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有转换岗位的适应能力。为此,实训课教学应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相挂钩,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实训教学计划之中,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的实训技能练习,使学生具有宽口径、多角色的适应能力;使实训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沟通,实训教育与劳动就业相衔接,用证书考试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七、结语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认真研究和探索,以动态市场为导向,紧跟时代的步伐,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训教学方法,为社会输送一批批高素质强能力的中等职业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中小学智能教育范文4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发挥;情感功能;提高;教学质量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教学活动的双方是处于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和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所以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是由师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这两个经纬线交织而成的信息传输和接收过程。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只注重知识性信息交流,而忽视师生之间及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情感交流,不注意发挥情感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致限制了教学潜能的发掘,难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还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力求知情合一,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体,其性质与特殊功能决定了语文教学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文道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语文教师,如何运用情感功能,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努力发挥教师自身情感的作用,以情促教
教师工作是一个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无私献身精神的工作,语文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工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户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会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敬、可亲、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
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激昂高涨的情绪,决不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教师应做到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所教的学科,爱自己的学生。只有热爱教学工作,心中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欢欣;只有真正爱学生,对学生才会有说不清的亲切和甜蜜的感受;只有热爱所教学科,在讲授过程中才会充满愉悦。若要有效地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教师必须通过自己内在的精神力量去感染学生,在对学生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将自己对本学科执著追求的精神、热忱和感受带给他们,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把握住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无疑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辅助手段。
二、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环境,以境生情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环境,可充分调动学生感情,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为作品中的形象、意境、乃至情节、结构、词句打动,所感染,诱发其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深入理解课文。
1.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景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往往既能紧扣课文内容,又能把学生诱导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之中去。如在教六年级语文《歌~两首》时,先播放《我的中国心》中赞美长江、黄河的歌曲片断,然后深情地说:“长江、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几千年来,有无数名人志士纵情地赞美过她。今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赞美之词,来感受长江、黄河的伟大壮美。”从而初步激发起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如教《西湖的绿》时,先朗诵几首前人咏赞西湖的诗词,并简析其写作的角度与景物特点,然后提问:本文又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既感受到了西湖之美,又激起了阅读兴趣。
2.借助音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多种手段,适度渲染课堂气氛,创造浓郁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例如,在讲授六年级《》一课时,首先介绍这首诗的有关知识、作者和写作背景,然后运用《》的歌曲为背景音乐,以营造与诗词相同的磅礴壮美的气氛。再如讲解三国演义的片段时,可先用多媒体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随着刘欢那豪放、浑厚、悠远而略带苍凉的歌声,很快唤起学生对电视剧《三国演义》有关情节、场面的回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奠定鉴赏的基调。在学白的《静夜思》时,采用“月夜思故乡”的多媒体镜头并配以节奏舒缓、音调低沉的乐曲来诱发学生对思乡情的体验。在教九年级《沁园春?雪》时,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借助声、光、影等手段,将词句融进课件之中。使学生对词句中的英雄豪情领悟得更深、更透,让教材提供的审美客体成为声、色、光、影彼此相通、交相辉映的动态世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通往深层的生命结构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构建学生完美的人格,完成从教学关系向审美关系的转化和升华,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三、通过饱含深情的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当教师或录音磁带中进入角色的朗读课文时,那抑扬顿挫的节奏、富有魅力,既能使学生“郁郁乎情生”、又能帮助学生引发兴趣、理解课文内容。另外,许多课文中的情感是通过文中的重点词语表现出来的,教师通过深情的朗读来激活历史人物和事件,鼓动和感染学生的情感。例如,讲授六年级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朗读前,首先酝酿好思想感情,尽量用低沉缓慢的基调范读;当读到小女孩见到种种幻想充满希望,表现喜悦、惊奇,语调稍快,进入童话角色。然后让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激起学生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贫富悬殊的旧社会的强烈不满。再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通过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将学生带进了令人悲痛的氛围里,学生对总理的哀悼之情油然而生。在这种情感下让学生去审视这一具有崇高形象的一代伟人,学生的审美随着情感的激发而产生,学生的审美体验也随着对总理的爱戴怀思之情而升腾。因此,教师要重视朗读,千万不可以滔滔不绝的讲解代替必要的朗读。另外,在中学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如《沁园春・雪》、《春》、《最后一课》、《最后一次讲演》等都很适宜朗读。
四、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以情激情
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情感世界。同时,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青年学生的内心是一片汹涌的大海,充满激情,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幻想,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为了达到以情促知、知情并茂的目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地、有意识地把蕴含在文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体验结合起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思想的共鸣。如在教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通过投影圆明园的全景图,再配以优美的乐曲,学生的情感就被牵动起来了,随即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边听录音朗读,边思考问题。课文的朗读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学生的情感已经完全融合在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了,有如身临其境。在抓住时机问学生喜不喜欢圆明园,为什么?让学生结合图来组织讨论。学生此刻已经产生对圆明园景致的向往和对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性才能的热爱。然后,介绍圆明园遭八国联军的毁灭性的破坏,又激起了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又如上《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时,在学生理解了电脑的多种功能及说明方法后,因势利导,插入了一段简短的谈话:电脑虽好,但要靠人脑创造。因此希望大家从小要爱科学、学科学,争取创造出具有更多功能的电脑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五、补充与课文有关的课外材料,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有些课文,因学生未曾感受到当时的情景,需要教师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作者当时的写作情感。如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最先与最后》,若不讲清写作背景,学生就不能感受作者针对时弊,反对中庸,提倡改革、创新和韧性战斗,争当“中国将来的脊梁”的精神。另外,也可鼓励学生收集与课文有关的文字或图片材料。如上《扶摇直上九天》时,让学生通过网上查找,了解和收集我火箭与卫星发射材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体现、挖掘、创设情感,发挥情感的特殊功能,能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的目的,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娣.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J]. 成功,2010,(02)
中小学智能教育范文5
关键词:校企文化;会计专业技能教育;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11-01
一、前言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新生普遍学习基础薄弱,对学习知识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不高,在知识积累过程中尤其是文化课上已经形成了断层。从而进入中职校后,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会计课程不适应。同时,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学习上的失败者、对待学习动力和信心都缺乏。但是,会计专业的学习期望达到目标并不因为他们的学习准备不足而迁就,要求他们适应现实社会经济发展,不仅要拥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需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如何既好有快的达到育人目标,当前职业学校普遍模式就是校企合作。笔者认为:校企合作第一步就是校企文化的融合,让学生有认同感,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校企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环境中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是全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创造的反映学校师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精神状态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具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能够长期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总和。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
校企文化就是将优秀企业文化与本校校园文化有机的衔接。
三、校企文化的外界表现形式
1、精神表现,常用标语、口号。如:校训、校风;企业是标语、口号。其目的是激励人、鼓舞人向既定目标开拓奋进。
2、制度建设的表现。学校管理中的规范、科学、长效是不可或缺的。公司要有一套确实可行的制度作保障。
四、中职会计专业技能训练目的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在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基础上,应具备以下一些技能:
1、会计操作技能是指会计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的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等方面技能,是对会计专业人员最基本的专业技能要求,包括珠算、财会书法、小键盘、点钞、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会计电算化等技能。
(1)、书写,即书写会计数字。包括阿拉伯数字、货币符号、汉字书写。书写应当清晰、准确、均匀、整齐、易认,要写出有关数字的特点。
(2)、计算,包括珠算和数字等。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必须熟练珠算操作技能,达到普通三级以上水平:会对会计算对数、利息、开方等,能计算常用的财务及经济指标,满足财务分析需要。
(3)制证,即填制会计凭证。即填制会计凭证。正确辨认各种常见的原始凭证,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原始凭证汇总表等。编制的记账凭证要求内容齐全,字迹清晰、工整,不得有挖、擦、刮、补现象,编号方法科学规范。
(4)记账,即登记日记账、分类账。会启用新账,并正确填制各种账目,熟练掌握和运用账目登记规则。
(5)对账与结账。掌握总分类账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能熟练的对账,查找错账,并运用正确的方法更正错账,会按期结算各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
(6)能正确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等常用财务会计报表。
(7)整理装订会计档案。会正确填制按期装订的各类会计档案封面并分类归档保管。
2、信息处理技能是指运用计算机收集、存储、加工和传递各种信息的技能,也就是通常所说得计算机操作技能。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要求具备基本信息能力。如:中英文字录入、WORD、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等。
要想很好的达到这些技能目标,学校必须想方设法将校企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促进学生自觉苦练专业技能水平。
五、会计专业技能教学措施
1、外聘专家指导专业建设。如:请著名税务师事务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的专家到校指导建设模拟税务师事务所、模拟银行、证券模拟室等,并聘请本辖区内行业专家定期到校指导学生技能实训。这样就将企业文化从这些企业人不自觉中传递给学生。
2、定期到校外实训联系点实训。如:企业、注册会计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地实训,让学生感受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
3、平时会计技能教学中刻意加入企业文化元素。将学生分组,每组成员分为不同的角色,会计主管、出纳、材料会计、成本会计等,给一些项目有针对性训练,看谁组即好又快算出来。前三名组及组长有一定不同程度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强调竞争意识。
中小学智能教育范文6
关键词: 教学效能感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
1.研究背景
职业倦怠(burnout)是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而有关元分析、交叉检验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研究均表明Maslach(Maslach&Jackson,1986:18)的职业倦怠三成分说最能有效地解释大量实证研究的结果。她将职业倦怠则分为三个方面:情绪衰竭、去个性化、降低的自我成就感。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最核心、最明显的特质,反映了与压力相关的特质。
虽近年来,国内已把教师职业倦怠视为学校变革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启动,正在转型中的中学英语教师面对严峻的形势不仅要有相应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质,熟练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更需要进一步投身于教学改革实践,加强业务学习。此外,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英语在经济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发生的转变,使得中学英语教师同样面临着职业倦怠的困扰。
笔者参照国外文献关于曲线调节作用验证的方法,把效能感设定为二次调节变量,以探讨其在压力影响职业倦怠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抽样对象主要是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市、镇、县等19所中学英语教师,实发问卷282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71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6.10%。在有效样本调查中,其中男教师71人,女教师共200人;138名初中教师,133名高中教师。
2.2评定工具
教学效能感量表:参照俞国良(1995:159)等编制的《教学效能感量表》减缩而成,共27个项目,包括个人教学效能感与一般教育效能感两个分量表。其中个人教学效能感项目17个,一般教育效能感量表项目10个。本研究中一般教育效能感分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77,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4。一般教育效能感分量表、个人教学效能感分量表的分半信度依次为0.85、0.86。
Maslash编著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共三个维度22个题目,分别是情绪衰竭维度、去个性化维度和成就感维度。在本测量中MBI问卷的Cronbachaα系数为0.82,情感枯竭维度为0.86,去个性化维度为0.80,成就感维度为0.79。
两个问卷均采用采用“0~4”5级评分方式,以2.5作为得分高低的标准考虑,对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
3.数据分析
3.1不同教师特征教学效能感的方差分析
教龄因素对个人教学效能感(F(1,268)=7.96,p
3.2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
教师的总体职业倦怠程度偏高(M=2.54,SD=0.46)。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来看,情绪衰竭这一层面的倦怠感最为严重(M=2.89,SD=0.57),其次为去个性化(M=2.81,SD=0.61),而在自我成就感这一维度上职业倦怠感较低(M=1.92,SD=0.50)。总的来说,中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
其中,性别因素对情感枯竭、自我成就感作用显著(p
3.3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关系回归分析
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情感枯竭(F=9.698,p
4.讨论
4.1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
中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教育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关于教育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看法,其形成依赖于整体的教育实践及对教育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与个体经验的联系较少。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能够给予学生以积极改变的能力评价,即相信自己有教好学生的技能技巧的信心,它更多与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相联系并具有更多的个体意义。个人教学效能感比一般教育效能感对教师意味着更多的个体意义。教龄因素对教学效能感作用非常显著,教龄学历因素对教学效能感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教学效能感的形成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教师所受的教育、教师的社会化水平、个体差异、学校环境因素、教师的教学经验、与学生家长的关系都会影响教学效能感。学历因素代表着教师受教育的水平与职业准备状态,教龄则意味着教学经验。职业准备状态与教学经验共同作用于教学效能感,会引起学历水平不同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随着教龄的增长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4.2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
男教师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女教师。由于女性较之于男性更为细致、耐心并具有良好的共情能力,以及天生的母性使她们更容易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上得到满足;另外,社会赋予男性更多的责任,他们肩负着更多的负担,而中学英语教师并非一个高收益的职业,他们体现出更强的职业倦怠感。教龄在11至15年之间的教师在三个维度上均高于其他组的教师。这一教龄段的教师往往是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骨干和顶梁柱,学校领导对他们的期望也极大,此外,他们正处在新、旧教学法交替的转折点,对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手段、新教材、新教法和大班施教这些挑战感到十分焦虑;而且对成功的期望值越高,心理焦虑感就越严重。学历这一变量在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和总体水平上的主效应显著。拿到硕士学位的教师和高中教师更易产生职业倦怠。目前,在高中,获得硕士学位的中学教师往往吸收许多新教育知识和理念,对实施新的教学改革跃跃欲试,但对中学教师的评价大多数仍以升学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且与教师的升职、晋级、加薪、奖金或评优等利益挂钩,因此很多教师失去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对英语学科的评价尤为不利,因为英语学科强调的是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而升学考试更多考查的是学生的笔试能力。这些教师真要想把新教学理念付诸于实践就存在很大阻力和困难,失去创新和尝试的信心,甚至怀疑这些是否适合当前的“应试教育”,职业倦怠由此滋生。
4.3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本研究回归分析显示,个人教学效能感与去个性化、自我成就感两个维度有极显著的线性关系,一般教育效能感与情感枯竭维度有极显著的线性关系,教学效能感对职业倦怠有着很好的预测作用。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仅会影响其教学行为,而且会影响教师是否能有效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并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能够正确看待,并通过努力克服教学中的困难,容易取得成功并得到学生、同事的认可,赢得人们的信任与尊重,从而保持较高的成就感与工作热情。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在面对教学中的困难时倾向于逃避或将责任推脱到其它环境因素上,而不是积极主动地战胜困难,很难在工作中做出成就,无法得到学生、同事的认可,进而给自己带来痛苦、失落等情感体验,甚至引发职业倦怠。总之,中学英语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教育效能感,其职业倦怠现象并不严重,成就感较高,女教师情感枯竭水平高于男教师。教学效能感对职业倦怠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H.J.Staff burn-out[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59-165.
[2]Maslach,C. and Jackson,S.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Palo Alto.Calif: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86.
[3]Shahid,N.B.,Bulent,M.,Simon,J.B.Just entrepreneurial enough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entrepreneurship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arket orientation and performance.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1):9-17.
[4]程晓堂.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调查[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12,(4).
[5]刘荣.教师职业压力与健康状况研究述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18-124.
[6]刘晓明.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