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分析范文1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网络;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8.015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是一种互为条件互为动力的关系。一方面,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先决条件,现代物流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物流配送系统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高效率和效益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为物流功能的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实现了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化经营,促进了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和改善了物流运作形态,推动着物流社会化和国际化,同时电子商务环境也要求物流企业创新客户服务模式。

1.电子商务企业在物流方面存在的问题

Internet的无边界性特点导致了电子商务客户区域上的离散性与不确定性,这要求物流企业具备很强的信息管理能力和技术手段才能提供集约化的高效物流服务,这方面国内企业还需要继续完善。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实,哪个物流企业能抓住电子商务推广这一机遇,率先采用数字化技术,就可以占据市场竞争的有利位置。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跨区域的即时信息交换和传输成为可能,随着网上支付的普及,构建跨区域的物流网络更为方便和可行。物流业要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的分配,形成一个国家、城乡的物流配送体系,是市场的需求。目前,配送网络太分散,固定成本高,规模经营水平低,服务价格太高是电子商务企业在物流中的主要问题。

2.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模式分析

电子商务的具体实施有多种模式可以选择。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是信息化物流,物流企业采用网络化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严格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的整理、编配、分类、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量地交给广阔地理范围内的各种用户,满足用户的消费需求。这种新型物流更容易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合理化、简单化、现代化和社会化,使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既减少了企业的库存,加速了资金周转,也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企业成本。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模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

2.1电子商务与普通商务活动共用一套物流体系

公司可以在自有普通商务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的物流资源,通过互联网建立相应的电子商务销售系统,来承担公司电子商务的物流业务。制造商或经销商拥有完善的流通渠道,其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相对于互联网经营者更得心应手。

从事普通商务活动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制造商、批发和零售商。制造商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不仅要大力发展其核心业务如商品开发、设计和制造等,还要负责销售。有些制造企业的物流配送网络覆盖了整个销售区域,其物流设施比专业物流公司的设施还要先进,这样就不需要再进行物流配送方面的投资,完全有可能利用原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来发展和支持电子商务业务。对于批发商和零售商来说就更简单了,因为其本身就是流通业,电子商务产生的物流完全可以与一般销售的物流业务一起开展。对于这三类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两种业务产生的物流系统的资源整合。

2.2自己组建物流企业

因为国内的物流公司大多是由魍车牟执、运输公司匆忙转型而来的,往往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物流需求,因此,国内一些企业与国外的信息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公司时,在物流配送方面的选择是自己组建物流企业。因为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务是两种不同的业务模式,企业在组建物流企业时必须评估自身的资源、确定相应的目标、制定可行的策略和配套的操作流程,必须按照物流的客观规律运作才能成功。在组建自有物流企业的初期,不要把物流服务水平定得过高,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物流需求,可以先寻求其它物流公司的帮助,不断学习、培育、发展、完善自有物流企业,让自有物流企业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电子商务的需求。

2.3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

根据供应链的理论,将不是核心业务外包给一家专业公司做,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公司协调完成,使供应链将有更强的竞争力。将物流业务分离出来,并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是大型企业管理物流的普遍做法。比如,戴尔公司将物流外包给联邦快递;亚马逊公司在美国国内的电子商务物流业务由自己承担,美国以外的物流业务则外包给联合包裹公司去做。将物流配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是电子商务企业较为理想的方案。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物流公司进入我国物流领域,虽然会给国内物流公司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但对促进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也有好处。我国的专业物流企业要适应这种发展需求,并不断努力和改进。

2.4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系统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物流网络上的优势,这些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可以延伸到零售行业,向电子商务方向发展。例如,美国联邦快递在1999年开始和一家专业的BtoB和BtoC公司Intershop合作开展电子商务,其发展电子商务的理由有三个:第一,联邦快递一直把自己归属于信息业而不是快递业;第二,公司的物流网络已经涵盖了全球211个国家和地区;第三,公司成功开发的信息网络,可以使全球的消费者在网上查询其物流跟踪状况,利用现有的物流网络和信息网络就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很好的电子商务服务。像联邦快递这样的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电子商务业务,完全有可能更充分的利用现有的物流和信息网络资源,使两个领域的业务经营都实现专业化。

3.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模式选择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的发展,同时物流模式对电子商务企业也越来越重要。所以说,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物流模式的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几点:

3.1物流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影响程度

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物流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物流模式的选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物流对企业的发展影响程度特别大,但是企业对物流的处理能力不足,更适合选用第三方物流;如果物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大,特别是物流企业的处理能力高,更适合于他们自己组建物流;如果物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不是很大,同时,企业的物流处理能力不足,可以给物流外包。

3.2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系统总成本

就专业角度而言,企业的物流系统成本有多方面组成,包括基本投入成本、运输配送成本、库存成本、包装成本、管理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等。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物流模式选择是,通过对物流总成本的所包含的各个成本进行估算和判断,最后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的物流系统。

3.3电子商务企业产品自身所具有的物流特点

对于那些生产以及经营的的商品单位价值高的电商企业,更适合选用自建物流;对于那些生产以及经营的产品单位价值低的电子商务企业,更适合选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如果是分销鲜活产品或者大量的工业原材料,应该使用固定的物流渠道;要是物流服务需要较强的技术性,企业应该使用外包的方式展开;如果企业制造的设备并非统一标准,自营物流虽然可以盈利,但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出,更分担在主流业务上的投资,企业应该选择第三方物流来承担物流业务。

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分析范文2

【论文摘要】 商业模式的定义在理论界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对商业模式创新尚缺乏完善研究。针对该问题,从商业模式的概念入手,对当前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电信运营商商业模式创新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在产品层面,着重于电信产品设计规则参与、产品创新和服务标准化;二是在企业层面,着重于电信业务组件和组织管理的再造和梳理;三是在产业层面,着重于外包策略和网络联盟在实现价值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面对今天高度竞争的环境,许多企业对于商业模式是什么?该怎么设计和创新商业模式,现有的研究很难形成一个系统的、普遍适用的理论分析框架。

另一方面,截至2006年底,我国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达到8.25亿户,其中固定电话3.7亿户,移动电话4.55亿户。2006年,全国通信业务收入已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固定电话和手机普及率分别超过30%和35%。如此巨大的市场正在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本文试图对电信运营企业的价值创新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个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

1、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分析框架

由于人们对商业模式本质认识上的分歧,准确界定商业模式很困难,[1]但绝大多数学者都同意,商业模式从根本上讲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2]如Afuah & Tucci(2000)[3]和Amit & Zott(2000)都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4]Mahadevan(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流、收益流和物流的混合体。[5]Hamel(2000)将商业模式分为四大要素,在四大要素间产生出三种不同的连接,这些连接重点就是公司如何赚得应有的利润。[6]Thomas(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开办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所涉及的总体构造。[7]Dubosson et al(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进行价值创造、价值营销和价值提供,以产生有利可图且得以维持收益流的客户关系资本。[8]Ches-brough & Rosenbloom(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反映企业商业活动的价值创造、价值提供和价值分配等活动的一种架构。[9]Afuah(2003)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指出,商业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卓越的客户价值并确立企业获取市场价值的有利地位的各种活动的集合。[10]Rappa(2004)认为,商业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是获取更大的价值。就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式,Thomas(2001)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涉及企业的流程、客户、供应商、渠道、资源和能力的总体重构。Dubosson等(2002)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涉及企业结构及其合作伙伴网络革新。Rappa(2004)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意味着企业必须明确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来创造价值、在价值链中如何选取上游和下游伙伴中的位置以及与客户达成产生收益的安排类型。罗珉等(2005)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高闯,关鑫(2006)指出,商业模式创新是通过对企业全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选择,并对某些核心价值活动进行创新,然后再重新排列、优化整合而成。

综上所述,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而价值创造是通过企业本身以及上、下游的合作而被创造出来的,并在它们之间进行着传递和消费。因此,商业模式创新绝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内部的事。就电信业而言,随着数据增值业务快速发展和3G时代的日益临近,电信业价值创新系统演变呈现出如下趋势:一是电信产业链由链状演变为网状。纵向方面,新加入环节增多,更为细分化;横向方面同一环节内的企业不但数量大幅增加,而且更为专业化。

这种趋势要求对电信运营企业对产出重新定位或重新创造,与其他相关企业结成联盟,以使企业的能力和价值创新活动相匹配。二是在电信业价值创新系统内部,各环节对价值创造的贡献被重新界定,价值和利润在系统中发生转移,向对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的环节聚集,表现为网络运营环节的价值将不断下降,内容和应用方案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而电信运营商业务外包成了必然选择。同时,每一环节的运作效率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各成员企业间联系更为紧密,逐渐发展成以战略联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流程对接和文化融合等为特征的深度合作。三是由于3G技术的开放性和不确定,因此对电信产业相关标准的竞争将越来越成为竞争的重要方式。四是在三网融合、固定移动融合的技术背景下,原来看似没有联系的不同产业变得越来越相关联,并出现重叠、替代、交叉和趋同等变化,并且不同生产网络之间加速价值整合的步伐越来越快。它们相互间的协作关键就在于合理的结算、利润分配模式,只有双赢的分配方式才能保证跨行业业务的顺利推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将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分为三个层面(见图1)。

产品层次的创新,包括电信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其实质是产品模块分解和集成。电信运营企业层次的创新,包括业务创新和管理的创新,其实质是电信运营企业业务和管理功能的梳理和优化。电信产业层次的创新,按照合作的层次和深度,可以将企业间的协作分为业务外包和战略联盟两种形态。电信运营企业可以利用模块分解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集中有限的资源于自身比较优势的环节,利用模块整合和网络联盟,实现价值创新。

2、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策略

2.1 产品层次的创新

2.1.1 电信产品创新

电信产品创新涵盖了产品设计标准制定、产品设计开发、营销、品牌等诸多方面。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实现对质量、成本、可靠性、可服务性、响应速度的提升。按照创新的内容与程度,电信产品创新可分为几类:一是以全新技术开拓全新市场。二是对现有市场提供新的产品组合。三是利用现有的资源增加产品种类,即产品线延伸。四是改善现有产品性能。五是改善附加产品。

在进行电信产品创新时,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要突出自主品牌,力争成为电信产品设计标准的制定者或主要参与者。二是要细分并紧密联系客户需求。个人用户的电信需求至少包括:必需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工作和自我发展、使生活更为便利、兴趣或娱乐需求。组织用户的电信需求至少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和加强与用户、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

2.1.2 服务创新

服务模块化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电信产品提供过程中相关服务的标准化、人性化和规范化,并为产品创新提供业务、技术和政策保障。具体包括:①推进产品专业化服务,特别是各项增值服务,拓宽服务范围。②建立与品牌发展相配套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化服务体系。③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

2.2 企业层次的功能再造

2.2.1 电信业务重整

电信业务的重整涉及营销与业务办理、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建设与安装模块、定价与收费、网络管理、客户服务6个功能模块。对业务模块再造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内部业务要素重新配置,充分发挥其盈利潜能。业务再造的主要方法是对业务环节的清除、简化、整合和自动化。清除主要指对企业现有业务环节中的非增值活动予以清除。简化是指在清除非必要的非增值的环节后,对剩下来的活动做进一步的简化。整合是指对分解的业务环节进行整合,以使业务运作过程顺畅、连贯,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自动化是指采用自动化解决方案,减少数据反复的采集及降低单次采集的时间,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增加信息的利用率等。

2.2.2 管理模块化再造

目的是打破传统的组织业务部门分割状态,通过对企业管理职能的重组,支撑产品、技术和服务创新,快速相应顾客需求。对电信企业,可以将组织管理分为三个模块:前端、后端和其他职能模块。前端模块负责业务发展,集中市场营销与销售的职能,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特点不同,需要采取有差别的营销策略。后端模块设立客户响应中心,作为前后端的接口,保障端到端的服务开通与故障排除流程的顺利运行,以及负责对网络运行情况的维护与资源的调配和管理。

2.3 电信产业层次的创新——构建价值创新网络

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三网融合趋势正在加强,在极大地拓展电信行业发展的空间的同时,也将原来3个不同产业的企业放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单打独斗式的企业难以在所有环节建立起核心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对电信企业的技术、资金、知识、渠道等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在竞争中合作成为必然选择。按照合作的层次和深度,可以将企业间的协作分为业务外包和战略联盟两种形态。运营企业可以利用模块分解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集中有限的资源于自身比较优势的环节,利用模块整合和网络联盟,实现价值创新。

2.3.1 外包策略

外包策略的实施是在电信产品或业务模块化分解的基础上确立的。电信企业外包有两种基本类型:业务外包和管理外包。业务外包主要是指对前后台业务进行外包;也有一些企业对内部独立性较强的管理职能进行外包,被称为管理外包。业务外包主要是将前后台业务进行外包。管理业务外包相对较少,主要有财务管理中应收账款业务外包,人事管理中招聘员工管理外包等。一般认为,将非核心环节业务或职能外包给其他企业,有利于降低经营的不确定性风险和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加速了技术和产品创新,有利于发挥各价值模块的核心优势,在合理利益共享机制下实现协同。

2.3.2 建立价值创新网络联盟

随着电信运营环境和技术复杂度不断增加,电信价值创新网络也日趋复杂,已从过去简单的“软硬件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用户”合作模式,转变为由电信运营商、供应商群(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及软件提供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终端设备提供商)、竞争者、相关企业、用户、政府、科研院所以及相关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网络,随着合作关系日益密切,电信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获得整体的优势,成了企业的可行的选择。战略联盟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契约,参与成员通过联盟带来比自身单独参与竞争更为丰厚的收益。从电信运营商角度,电信业联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态。

一是电信运营商与供应商的联盟。包括:①与设备系统集成及软件提供商联盟。②与终端设备提供商联盟。中国联通在推广业务时,采用与重点终端设备提供商在资本和技术层面合作的方式。③与内容/服务提供商的联盟。

二是与竞争者的联盟。包括:①与运营商之间的联盟。②与潜在竞争者的合作。

三是组建跨行业联盟。与教育界进行合作提供远程教育服务,与游戏开发商合作开发手机游戏,与银行合作开发电子银行,与医疗界合作提供远程医疗,与政府合作提供电子政务等等。跨行业合作,一方面,为个人用户提供了服务,合作连接了多元化的利益群体,锁定用户群体,创造差异化的特色服务优势,使用户从单一的对电信产品消费转变为一种对生活方式和社会身份认知的依赖,从而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达到吸引和巩固客户的目的另一个方面,这些企业中的部分企业也是电信运营商的行业用户,他们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同时也满足了这些行业用户的需求,增加了他们各自的业务范围,为企业创造了价值。

四是与用户的合作。用户能够提供需求信息,帮助运营商构建产品概念,参与评估运营商的合作对象和合作过程,实现新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要求。

五是运营商与相关辅助机构的联盟。包括:①与公共研究部门、教育机构和专业化公共支持部门等科研院所的联盟。②与包括电信行业协会、通信企业家协会、人才培训机构、中介咨询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的联盟。

从中国电信行业已有的战略联盟的情况来看,缺乏电信运营商的市场导入作用,而且与专业SP合作较少,与设备制造商之间的整合程度不够,因此造成业务的低质、重复。在电信行业战略联盟的组建过程中,电信运营商应该更加注意对SP的引导作用,使其能够更快地掌握电信行业的专有知识,建立特定的营销模式。对于终端制造商,则应该加大整合的程度,电信运营商与终端制造商双方在判断客户需求、研发产品等环节上要加大以客户为导向的力度。值得注意,由于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电信联盟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有风险,包括:合作伙伴的能力风险,合作关系风险,投资套牢风险,信息共享风险等。因此,如何提高伙伴间信任、降低联盟风险就显得非常重要,电信企业间联盟关系管理是构建战略联盟的关键。电信企业间伙伴关系管理可以从以竞合的思维选择联盟伙伴、协同联盟之间的文化、增加联盟沟通、提高联盟之间的信任与忠诚以及合理分配战略联盟利益这几个方面着手。

3、结论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绝不仅仅是运营企业内部的事。在当前的现实背景下,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本文将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分为三个层面:产品层次的创新,企业层次的创新和产业层次的创新。在产品层次的创新上,应该尽量谋求成为设计规则的参与者或提供者,注重从模块分解与集成的角度对电信产品进行创新,从标准化角度对电信服务进行规范,尽快提升我国电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层次再造上,注重从管理和业务模块功能梳理的角度,促使企业组织管理模块化,以及业务组件清晰。在产业网络层次的创新上,应借助外包和网络联盟等策略,实现价值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伟毅,李乾文.创业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11):32-40.

[2] 原磊.商业模式体系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7,(6):70-79.

[3] Allan Afuah and Christopher L.Tucci.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es:text and cases[M].New York:Irwin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2000.

[4] Raphael Amit and Christoph Zott.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6/7):493-520.

[5] B.Mahadevan.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an anatom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Vol.42,Summer 2000(4)55-69.

[6] Gary Hamel. Leading the revolution:how to thrive in turbulent times by making innovation a way of life[M].Boston,Massachusett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0.

[7] Russell Thomas.Business value analysis:coping with unruly uncertainty.strategy & leadership,2001,29(2):16-24.

[8] Magaly Dubosson,Alexander Osterwalder and Yves Pigneur.E-business model design,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J].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2,44(1):5-23.

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分析范文3

一、B2C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分析

1、自建物流体系

自建物流配送体系是指企业自己投资建立物流配送体系,完成企业物流配送业务。在自建物流的情况下,电子商务企业根据顾客分布选择并建立配送点,在获得消费者购物信息后,将商品从离消费者最近的配送点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种模式下电子商务企业对物流运作拥有控制权,便于企业监控物流各环节运作,及时、有效的反馈商品的物流状态,不断改善、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加快响应速度,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因此,在第三方物流不能满足企业物流配送需求的情况下,国内多数资金实力雄厚、业务规模较大的电子商务企业纷纷选择了自建物流配送体系。然而自建物流配送系统一次性投资较大,占用资金较多,且需要有具有专业化的物流管理能力,对于资金有限、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困难较大。

2、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在竞争激烈、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市场环境下,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是企业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降低物流成本,扩大区域覆盖范围,提供更加灵活、更加专业的物流配送服务的理想选择。实际证明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能够给电子商务带来更高水平的服务,是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最佳模式,但这需要建立在第三方物流总体成熟的基础上。欧美发达国家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时期,物流体系已经相对成熟和完善,因此多数公司主要选择第三方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就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情况,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节约成本、提升服务水平的优势还不明显。

3、物流联盟模式

物流联盟是为了达到能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以契约方式在企业间形成的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物流伙伴关系。在企业自身物流配送规模和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与其他企业组建物流配送联盟,采用联盟配送的形式。通过组建物流联盟,不仅可以有效弥补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能力的不足,拓展经营领域,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扩大配送范围,还有利于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使物流企业实现集约化运作,从而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成本。

相比于自建物流体系和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模式,物流联盟可以减少企业物流配送系统投资,降低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联盟配送模式有企业自身的参加,便于企业掌控物流运作过程,汲取了这两种方式的优势,避免了两者的劣势。在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还远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企业需求的背景下,整合物流资源,建立物流配送联盟成为了解决目前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难题最可行的手段。

二、B2C电子商务物流联盟配送运作

电子商务物流联盟可以是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企业的联盟、电子商务企业与厂商的联盟,也可以是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盟,或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联盟。

1、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企业联盟配送

虽然目前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的主要业务仍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但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二级、三级城市的业务也逐渐增多。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能够满足这部分区域自身物流配送需求,但是如果要建立全国性的物流配送网络,在每个二三城市都建立自己的配送渠道,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这些城市的业务量相对较少,其利润不足以维持物流配送体系的运营。因此,电子商务企业可与第三方物流组建联盟来完成这部分地区的商品配送。电子商务企业通过与物流企业联盟可以减少自建物流渠道的投资,同时借助物流企业的专业优势降低自身的物流配送成本,提高电子商务的整体服务水平;而物流企业可以借助电子商务企业巨大的销售规模和广泛的销售区域,逐步扩大其物流覆盖范围,进一步完善其物流网络。

2、电子商务企业与厂商联盟配送

对于某些商品,厂商在部分城市已经建有自己为满足传统贸易方式商品配送需求的物流体系,或是有长期稳定的物流配送合作伙伴,电子商务企业可与厂商合作,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物流配送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

3、物流企业之间联盟配送

目前能够在全国范围建立完善配送网络的物流企业很少,而大部分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配送业务比较单一,单个的物流企业难以满足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需求。物流企业之间通过组建联盟能够促成物流企业间资源的整合,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多样化的服务。

4、电子商务企业之间联盟配送

多家电子商务企业以契约的方式共同投资构建物流配送体系,或是整合各家已有的物流配送资源,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形成物流配送业务联盟,实现物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满足各自物流配送需求的同时,可有效地提高人员、资金、设备的利用效率。

电子商务物流联盟的建立与联盟企业之间长期有效的合作建立在企业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而信任的建立和维护依赖于各联盟企业共同制定的联盟制度和相互之间的及时沟通、协商。通过建立公平、规范的联盟制度与畅通的沟通渠道,能够使联盟企业彼此更加信任,实现物流联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俊.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模式的分析与选择[J]].商业时代.2011.

[2]孙玉秀,翟素娟.试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商贸.2011.

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分析范文4

关键词:电子商务 第三方物流 信任 结构方程模型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网络用户越来越多,人们的消费习惯正悄然发生变化,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前景十分美好。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也逐渐发展壮大,归根结底,电子商务也是经济活动,商品交易需要物流配送,有一些企业开始致力于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做好物流的服务工作,这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由于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购物,对于顾客来说,在心理和感官体验上都与传统的购物不同,顾客能否对企业产生一种信任感至关重要,如何能赢得顾客的信任感与忠诚成为热议话题。

二、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

第三方物流是生产经营企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①。第三方物流的优势非常明显,由于第三方物流采购集零为整,批量很大,批发时价格会很优惠,这样售价也会降低,顾客和企业实现双赢。另外第三方物流的利益是与顾客一致的,客户业务量的增长是使双方互利共赢的条件,因此第三方物流是一种长期投资。此外,专业的物流服务可以提升顾客的满意度。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很密切。对于物流而言,电子商务影响着物流的各个环节②: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采购环节中的劳务、邮费等成本;在运输环节中,企业如果能掌握条形码技术(BAR CODE)、卫星跟踪系统(GPS)等,就可以大大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另外,通过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对市场变化做出更灵敏的反应,尽可能地减少库存,节约成本③。总之,电子商务与物流作为现代流通的两大手段,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如能将二者配合得很好将展现出极大的生命力。

三、电子商务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顾客信任的形成

(一)电子商务模式下顾客满意度的形成因素

网上客户忠诚主要是指客户对电子商务企业网站的忠诚,即客户喜欢光顾企业网站,并愿意使用网站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当客户再次有了这方面的需求后,会再次光临你的网站。对电子商务企业而言,维系网站浏览者对站点的忠诚度尤其重要④。那么如何维系顾客对网站的忠诚度呢?首先,如果网页制作得美观,当顾客进入网站后,可吸引顾客的眼球,并使之对其网站感兴趣。有了兴趣之后,顾客会点击网页中的具体某个链接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这时网速是否给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打开了产品页面后,客服人员需要在网页上显著的位置随时准备好,对顾客进行细致而及时的解答,顾客如果认为产品对他很有吸引力就会产生购买意识,购买操作是否简单便捷也是网站需要关注的问题。由此可见,网页(web)的设置和网上客户服务(service)是形成网上客户满意必备的两大条件。

(二)物流模式下客户满意度的形成

当客服人员将订单汇总上交以后,产品能否保质保量送到客户手中至关重要,对于物流企业,送货(delive)显然是最重要的环节⑤;当货物送交至客户手中后,售后工作(postbuy)此时亦显得非常关键,顾客是否对这次交易感到非常满意是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顾客对企业的信任感的形成,一旦信任感建立起来,就会逐渐形成顾客忠诚。因此,在物流模式下客户满意度形成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可以总结为送货(delive)与售后服务(postbuy)。

(三)顾客满意度与顾客信任之间的关系

顾客信任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顾客满意。理查德·奥利弗(Richard Oliver)提出“客户满意”的定义,认为客户满意就是客户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的一种心理反应,是客户对产品或者服务本身或其特性满足自己需要程度的一种评价⑥。研究表明,消费者满意与消费者信任相关,这种关系会随着满意程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强⑦,因此,对卖家的信任是卖家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能力的一种结果,Carlos等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子商务中,消费者对网站可用性的感知正相关于消费者满意,并正相关于消费者对该网站的信任⑧。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如下:

H1:电子商务网站内容的设计直接影响了顾客满意的高低;

H2:企业为顾客提供的购前服务越充分,顾客满意度越高;

H3:企业的物流配送的质量影响到顾客满意度;

H4:企业为顾客提供及时到位的购后服务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提高;

H5:顾客的满意度越高越有利于顾客对企业的信任。

四、问卷的设计与数据的收集

本文从顾客视角出发,将从进入网站开始到完成交易后的整个购物体验过程,按照之前分析的影响顾客信任度形成的6个因素(网页、 客服、 配送、 售后、满意、信任)体现在21个问题上,所有问题采用5分制,即5分为非常同意、1分为完全不同意。在样本量的选择上,本文采用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选择淮阴师范学院东校区文通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进行数据收集。

2011年5月对淮阴师范学院学生进行了大规模抽样调查,调查方式为按班级派发,利用课间及晚自习时间对四个年级的学生做了调查。问卷设计完成后,通过与指导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他们认为问卷设计比较合理,能较为全面了解到顾客对淮安大米网的购物体验。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267份,其中有效问卷162份,有效问卷率为61%。

五、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指的是如果测量被重复进行,一个量表产生一致性结果的程度。误差的系统来源对信度没有不利影响,因为它们以不变的方式影响测量值,没有导致前后不一致,相反,随机误差产生了不一致性,导致了较低的信度⑨。信度的评价方法包括了重复测试法、复本法和内部一致性法。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这一指标对量表的因子信度进行检验。一般常用Cronbach α系数来估计,α越大,表示该变量的各个题项的相关性越大,即内部一致性程度越高。一般来说,Cronbach α大于0.7为高信度,低于0.35为低信度,0.5为最低可以接受的信度水平。复合信度系数(Composite Reliability)可作为测量工具的信度系数。若信度系数在0.65以上,说明了用观测变量来测量潜变量是合适的,测量模型内部一致性相对较好,表示各指标内部一致性高,即所选取的若干观测变量较为一致地测度了某一潜变量。

效度是为某一量表中观察值之间的差异所反映的物体之间被测特性的真实差异的程度,而不是系统差异或者随机误差。通常,研究人员通过评价内容效度、标准效度或建构效度来评价一个量表的效度。测量模型的区分效度是检验各潜变量互相区别的程度,可通过比较潜变量平均萃取变异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的平方根值和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小来判断两潜变量的区分程度,是否能够独立存在。AVE 值表示用潜变量(LV)的方差解释相应的观测变量(MV)方差的百分比,指标数值越大,表明效果越好,一般认为AVE指标应至少大于0.5。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潜变量的AVE值大于0.5,表明测量模型有相对较好的区分效度。

运用Visualpls软件,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本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指标都得到了较好的保证。

六、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及结论

如前所述,网页、客服、配送和售后四因素对顾客满意度的形成产生影响,而顾客满意度又可直接导致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度,进而影响顾客的忠诚度。这一推断是否正确呢?我们运用VISUALPLS软件,分析了问卷调查的数据,得到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路径系数及T检验值如表2所述。

从表2可以看出:

H1(网页——满意)的路径系数为0.132(T值为1.797),说明在网页制作方面,对顾客的满意度做出了一部分的贡献,这反映了网页制作方面虽不是重点,但绝对不可以忽视,因为网页制作能引起顾客对商品的关注,不仅仅如此,在网页制作精美作为前提之后,大米网还要随时关注网速问题、产品信息的及时更新等,总之,在网页方面,大米网要从各方面为顾客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使顾客增强满意度,而顾客满意度可以直接影响顾客对大米网的信任度。

H2(客服——满意)的路径系数为0.187(2.853),可以看出H2服务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客服人员的态度和回复时间的长短也间接影响顾客的感知,所以企业一定要把服务作为重点,认真做好各个流程的服务工作,争取提高顾客满意度,进而促进对大米网的信任。

H3(配送——满意)的路径系数为0.208(2.687),表明送货状况的好坏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大米网的物流体系此刻显得尤为重要,从接到订单到把产品送到顾客手中这一过程十分关键,大米网要如何控制好交货时间、货品在路上的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等都是大米网要周全考虑、妥善安排的,如果大米网的客服人员告知了顾客具体等待时间而实际上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守时、或在路途中发生产品损坏的状况,都会直接导致顾客的不满,进而对大米网失去信心,由此可见,配送是大米网需要重视的环节。

H4(售后——满意)的路径系数为0.261(3.197),表明售后对于顾客满意度的影响非常大,在问卷设计中,关于售出产品的问题有3个,分别涉及到顾客买到产品后与网页上的描述相比是否有很大的差距、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大米网是否会及时退货、当顾客所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后是否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偿,这些问题直接影响顾客对大米网的满意度和信任。如果大米网在前面各环节都十分谨慎而没有做好售后服务,那将会给它带来重大损失,这一环节与产品质量也紧密相关,大米网在做好为顾客提供对产品质量的担保责任的同时还要同合作企业做好工作,双方应该共同承担起对产品质量的保证责任。只有这样保质保量的完成对顾客的承诺,才能使顾客建立起对大米网的信任。总体上来看,网页、配送、客服、售后四项因素解释了顾客满意形成的36.9%。

H5(满意——信任)的路径系数和T检验值分别为0.821、23.596,表明顾客信任的形成显著受到顾客满意的影响。信任被满意解释的力度为67.3%。

总之,对大米网这样的电子商务模式运营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说,要取得顾客的信任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提高顾客满意度。具体的做法需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做好售前服务,如加强网页的设计及售前客户的服务水平。二是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增强售后服务工作保障。在各个环节做到有条不紊,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保证顾客满意的提升,进而达到顾客信任。

参考文献:

①郭时宜. 浅谈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J].《经济观察》,2011,2(下):74—75

②望丽丽,简璐丝,姜晶晶.浅谈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及其影响[J].《现代商业》,2011:144

③彭银香, 白贞武. 基于电子商务模式下物流配送方案设计[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28):51—52

④王永贵.客户关系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86—188

⑤张杨. 浅析网络购物中物流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流通》,2011:39

⑥OLIVER R L,Satisfaction:a behavioral perspective on the customer[M].New York:Irwin-McGraw-Hill, 1997:13

⑦Flavian C , Miguel G , Raquel G .The role played by pereeived usability, satisfaetion and consumer trust on website loyalty [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06, 43 (l):1-14

⑧Kennedy M S et al.Consumers trust of salesperson and manufaeturer: An empirical study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eh, 2001, 51(1) : 73 -86

⑨欧阳卓飞. 市场营销调研[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5—116

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分析范文5

关键词 微商 商业模式 平台战略 云集微店

进入21世纪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网络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催生了电子商务行业的飞速发展,也产生了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这样的商业巨头。但是,电子商务领域的创新从未间断,2011年开始以微商为代表的社交电商的出现为电子商务注入了新的活力。2011年至2015年是我国分层制微商快速发展的几年,同时也暴露了这种商业模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2015年开始,平台式社交电商开始出现,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得到了业内、政府部门以及市场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分析这种商业模式对于促进我国社交电商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一、我国电商商业模式发展演变

商业模式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通俗的理解,商业模式即企业进行经营和赚钱的方法或途径(罗珉,2015)。商业模式作为企业维持生存、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商业组织体系,由多种不同的构成要素组成的(盛亚,2015)。这些不同的构成要素及它们的关系反映了商业运行逻辑,描写了企业的内部结构框架和资本运作规律,以及外部的关系网络,是企业价值活动和价值增值的组成要素集合。按照商业模式的这一内涵标准,我国电子商务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以下多种商业模式:

一是B2B电商商业模式,即business 2 business。B2B电商商业模式的典型代表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电商平台。这种商业模式的r值核心是降低产品从厂家到零售商的渠道成本。二是B2C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最为典型的代表是京东商城、天猫商城等。当前,我国出现的大量深耕细分市场的垂直电商平台(如酒仙网、贝贝、聚美优品等)也属于B2C电商。三是C2C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是指淘宝网这种个人卖家对个人消费者的商业模式。四是C2B电子商务模式。C2B电子商务模式是对传统以产品为驱动商业模式的革新,侧重以消费者为中心。受制于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和服务能力不足,当前我国C2B电子商务发展较为缓慢。五是以微商为代表,依托社交平台建立与发展起来的社交电子商务模式。

在以上5种电商商业模式中,前4种都属于“搜索电商”,都是依托互联网数据搜索和信息检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社交电商是以分享经济建立起来的商业模式,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信息不再依托于自己的搜索,而是依托于好友的分享传播。

二、平台式微商产生与发展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包括网页版、PC版和移动应用APP)。根据腾讯集团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8.89亿,是我国用户最多的社交平台。

微商是指依托微信这一社交平台,进行信息传播、信息分享、信息宣传并最终实现产品与服务销售与盈利的商业模式。我国微商产生于2012年,并很快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12年至2015年是我国分层制微商快速发展的阶段。所谓分层制,是指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制造商通过微信的信息传播和分享功能,借助于微信庞大的用户规模分层发展销售商,最终实现产品的销售。分层制下,各层级商通过产品差价或厂家提成获取利润。分层制微商的快速粗放式发展导致这种模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和个人商诚信意识缺失。这两个问题的出现极大的营销了微商的社会口碑和宣传效果,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

2015开始,一部分具有创新思维和变革精神的互联网从业人员开始将平台战略思维与社交电商的理念相融合,推出了平台式微商模式。平台式微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层制微商存在的主要问题,引领了微商发展的新方向。

三、云集微店商业模式分析

云集微店是我国平台式微商的典型成功案例,其在2015年5月上线后很快取得了业界叹为观止的发展速度。经过对云集运营模式、价值取向、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以及前、中、后台的功能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云集微店之所以取得成功,得益于其以下商业模式:

第一,集中采购,降低商品单价成本、保证商品品质,通过规模经济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社交电商具有一般电子商务本身虚拟性特征,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价格的满意度对于客户黏性与口碑效应至关重要。和分层制微商以及代购微商的小批量个人进货不同,云集微店通过中央采购系统为广大卖家提供品类丰富的商品库。这种集中采购的模式既可以有效把控产品质量,同时又可以降低产品单价成本。目前云集平台已经和多家母婴用品、日化用品、家居用品的知名品牌建立了稳定的供求关系。

第二,强大的后台管理、商品图片与文案编辑以及数据处理系统。云集微店的价值取向是解放个体生产力 ,为大量有意在微商行业创业发展的个体提供完善的创业平台支持。通过强大的高效、集约化的后台管理与处理系统,云集微店极大地降低了微商从业者的创业成本。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云集微店改变了社会公众对于微商从业者“非正规”的观点,打造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微商正规军。

第三,完善的中央物流、售后服务、用户交互系统。用户体验是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客户满意度,真正留住客户的关键。云集微店打破了传统制微商个人单独发货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情况,建设了完善的中央物流系统,目前已经和顺丰物流、亚马逊物流、心怡科技物流、中有邮政物流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协议。另外,云集微店还提供传统制微商无法比拟的售后服务和用户交互系统,极大提升了客户的用户体验。

四、结论与建议

社交电商是未来电子商务创新的主要领域,是真正实现中央政府万众创新战略的重要措施。以云集微店为代表的平台式微商的崛起引领了我国社交电商发展与进步的方向。在分享经济的大时代背景下,社交电商商业模式还有很多创更新的空间;广大电子商务从业者要真正从用户和创业者的视角出发,紧紧把握住社交电商发展的瓶颈和主旋律,探索更多的新型社交电商模式。

(作者单位为哈尔滨商业大学MBA、MPA教育中心)

[作者简介:王厚君(198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商业大学MPA、MBA教育中心2015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战略管理。]

参考文献

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分析范文6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物联网技术以及物联网产业架构的介绍,进而对物联网商业模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探讨未来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可行的商业模式。

关键词:物联网 技术 商业模式

物联网介绍

(一)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的概念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在其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正式提出。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通过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等先进信息手段的应用,能使各种实物通过互联网进行主动信息交换,因此物联网的核心基础依旧是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不过是将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通讯连接扩展到了物品和物品之间的沟通连接,从而实现物品和物品的信息交换和通讯。

(二)物联网的运行原理

简单地说,物联网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三个步骤:首先是需要对物体进行属性标识,物体的静态属性可以直接存储在标签中,而动态属性则通过传感器进行实时探测;其次是通过识别设备对物体属性进行读取,并将读取到的信息转换为适合物联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最后将数据信息传输到远程的信息处理中心,由信息处理中心对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和控制,从而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通信。

(三)物联网的发展前景

由于新技术带来的产业投资机会,各国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正着手开展物联网相关新技术的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物联网发展成为2010年我国信息产业确定三大发展目标之一。

物联网产业介绍

(一)物联网产业架构

物联网的架构即指物联网的基本构成,从下到上主要分为感知层、网络/接入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感”是指感官和感觉,利用信息技术延伸人体的感觉器官,对物理世界进行全面的洞察。“知”是指知晓和智慧,掌握物理世界的状态和变化,进行智能的分析和处理及有效的反馈和控制感知通过相关设备进行智能、协同、嵌入式标识和互动。

网络/接入层的特点为融合接入,信息存储。网络/接入层是整个电信网络的神经末梢,直接延伸到多种层次的电信用户。受到用户消费、对带宽的需求和运营接入网络资源等条件的影响,不同的接入技术各有其应用的范围和定位,因此接入技术的多元化将在长时期内存在,并将进一步发展。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多种接入技术并存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

应用层是物联网架构的最高层,其特点主要为数据挖掘及计算决策。在这一层,各种终端管理设备通过提供不同的通用服务平台,把物联网的感知具体化,进而应用到具体的领域。

(二)物联网产业链

物联网的产业链,是以物联网的架构和无线通信网的发展为基础,以应用解决方案为核心,以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理为关键环节的集成创新价值链。因此,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也遵循从技术端到应用端的规律,不断推进。在产业发展或者项目规划被制定出以后,紧接着就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相关技术的开发,应用方案的解决,应用实践和反馈,而最终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因此,物联网产业链从相关技术的研发开始,首先开展先进传感器、核心控制芯片、短距离无线通信、组网和协同处理、系统集成和开放性平台、运算处理等技术和设备的研发。然后通过应用服务方案解决机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物联网网络功能的整合、设计,实现技术、设备与生活实践中物与物的全方位智能对接。

(三)物联网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构建

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规划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规律,可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技术进展分为基础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运行期等四个阶段。在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的基础期,大概在2012年之前,主要发展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将实现单个物体间互联,产业发展为低功耗、低成本阶段。在标准化方面,将主要研究RFID安全及隐私标准;确定无线频带;分布式控制处理协议的开发。产业化应用方面,RFID在物流、零售、医药产业等具体行业的应用;建立不同系统间交互的框架(协议和频率)。开发更小、更廉价的标签、传感器、主动系统;智能多波段射频天线;高频标签;小型化、嵌入式读取终端等电子器件。同时,降低能源消耗,研发低功耗芯片组,超薄电池,电源优化系统并实现能源管理。在技术发展的成长期,约在2012-2017年,将实现物与物之间联网和无所不在的标签和传感器网络,在标准化方面,针对特定的产业进行标准化制定和设计,比如在交互式协议、交互频率、电源和容错协议等方面进行统一。产业化应用方面,集中于界面间的互操作性、分布式控制及分布式数据库的研究;增强特定融合网络;恶劣环境下应用。此阶段的设备器件以提高信息容量、感知能力;拓展标签、读取设备、高频传输速度;片上集成射频;与其他材料的整合为目标。同时在功耗上,要改善能量管理;提高电池性能;能量捕获(储能、光伏);印刷电池;超低功耗芯片组。在技术发展的成熟期,约在2017-2020年,将实现半智能化到智能化的过渡;标签、物件可随时随地执行指令。在标准化方面,制定网络交互标准;智能器件间系统相容标准。产业化应用方面,企业主要进行分布式代码执行;全球化应用;自适应系统;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处理。器件设备实现超高速传输,运用新材料,具有执行能力、智能、自主、协同标签的功能。在功耗上,实现可再生能源,多种能量来源;能量捕(生物、化学、电磁感应);恶劣环境下发电和能量循环利用。在技术发展的运行期,约在2020年后,此时物联网技术将实现全智能化。以智能响应行为标准,保证健康安全。在产业化应用方面,实现人、物、服务网络的融合;产业整合;异质系统间实现实时兼容互通。

物联网商业模式分析及发展建议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

商业模式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尽管它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和传播。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描述了公司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用以实现(创造、推销和交付)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要素。

(二)物联网的目标客户

原则上凡是存在指挥调度、协同管理等需求的政府部门、商业企业和个人用户都是物联网的潜在客户。物联网不仅要实现人对人、人对物、物对人的信息自动化,还要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自动化。对于物联网的目标客户,面向人群的客户群可划分为个人、集团和家庭三个市场,在面向非人群的客户群中出现了物,即动物、器物,所以有面向人的客户群的营销服务,还有面向非人的即面向物的客户群的营销服务。当然,面向物的客户群是不能和相关的人的客户群割裂开来营销服务的,而是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行业应用的角度来看,目前针对网络化生产的行业和单位是物联网的大买家。物联网应用具有较大的时空维度变化、巨量的数据交互需求的特征,一旦实现可行的经济的信息化,则管理水平、生产效率有划时代的变革性。

虽然上述的客户群很多,面很广,但在物联网业务发展推广初期,仍需选择好首先可切入的目标市场,选择正确的目标客户。初期,影响力大、可引起社会效应与示范效应的行业应用应该是首选政府、电力、交通等,特别是政府规划的大工程、大项目、示范工程、示范项目,应该是物联网产品介入市场的机会。物联网产品或业务运营的企业应该迅速选择目标客户进行市场定位,采用差别化的市场经营对策,加强服务,就一定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在物联网领域脱颖而出,并带动物联网领域的突破性成长。

(三)现有物联网商业模式分析

国内外主要的商业模式基本集中为四种方式:通道型、合作型、自营型、定制型。通道型只是单纯提供网络连接服务;合作型是运营商在一些应用领域挑选系统集成商的合作伙伴,由系统集成商开发业务和进行售后服务,电信运营商负责检验业务在网络上的运行情况,并且代表系统集成商进行业务推广以及计费收费;自营型是运营商自行开发业务,直接提供给客户的方式;定制型运营商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特殊制定M2M业务。从运营的角度看,目前物联网主要有移动运营商主导运营和系统集成服务商主导运营两种商业模式。移动运营商主导运营的主要模式包括通道型与自营型两种,系统集成服务商主导运营的主要模式包括合作型与定制型两种。

(四)物联网商业模式发展建议

在业内人士看来,电信运营商或将在其中扮演起推动龙头的作用。纵观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其物联网应用尚在起步阶段,目前以M2M、RFID等为主,M2M多应用于远程测量、环境监控等方面,RFID在移动支付、物品追溯和企业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应用较多,智能电网、医疗健康、汽车通信等服务也已开始探索。物联网的应用也从小环境开始面向大环境,原有的商业模式需要更新升级来适应规模化、快速化、跨领域化的应用,而更关键的是要真正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这才是推动物联网能够长远有效发展的核心动力。要实现多方共赢,就必须让物联网真正成为一种商业的驱动力,而不是一种行政的强制力,让产业链内所有参与物联网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能从中获益,获取相应的商业回报,才能够使物联网得以持续快速地发展。

纵观国外电信运营商与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发现,由中国电信运营商主导的物联网产业可能存在四种商业模式:间接提供网络连接;直接提供网络连接;合作开发,独立推广;独立开发,独立推广。

目前在中国,中国移动率先进入物联网领域开展业务,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随之切入物联网市场。三家移动运营商如何突破同质竞争,在物联网领域各领,除运营商本身开发的产品、选择切入的目标市场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商业模式是否恰当。笔者认为,几家运营商在同时推广物联网产品时,需整合优势资源,开发差异化产品,实行差异化运营。不论哪家运营商推广物联网应用与产品,在不同的物联网产品生命周期里,都可有侧重地选择产品模式与商业模式。

在基础期,产品形态初具但不成熟,物联网产业厂家涉及少,客户对产品有感知但预期不高,在这个阶段,对于运营商来讲,切入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取利润,树立品牌效应与良好的口碑是主要目的。在基础期可采用两种主要的商业模式:提供数据通道;合作开发,独立推广。

经过基础期的培育,物联网产品进入快速成长期,此阶段产品知名度扩大,接受度提高,产品可进入规模推广时期。故在成长期可采用两种主要的商业模式:独立运营标准化产品;合作开发,独立推广。

在成熟期,由于市场稳定,产品发展已达到一定规模,但物联网业务范围非常广,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业务往往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这就需要运营商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而特殊定制物联网业务。在这个阶段,电信运营商可以在成长期的商业模式策略基础上,采用定制型服务,但仍需专业集成商的介入。运营商为客户量身定制业务,不仅可以提高ARPU值,还可以提高客户黏性,可以提升运营商的产品能力。但此类业务不会成为运营商运营物联网的主流模式。

综上,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有着行政与商业双重使命,它的实现将是一个涉及信息技术、社会观念、管理体系、应用模式等多方协调、合作及观念转变的过程,将是一个由点突破,逐步推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在政府的引导下,在运营商的主导下,建立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激发参与者各方的参与热情,使参与各方均有收益,物联网才能够真正拥有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物联网10年内开始从概念走向大众.北京商报,2009-11-4

2.RFID市场起飞待何时 发展瓶颈有待突破.中国消费网,2009-6-12

3.物联网掘金潮:前夜突围 大幅应用还需时日.中国经营报,2009-9-26

4.物联网仍在寻找商业模式.中国证券报,20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