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发展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建筑的发展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建筑的发展背景

智能建筑的发展背景范文1

智能建筑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结合的产物,是21世纪国家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关于智能建筑,国际上现尚无统一的定义,根据其综合集成的特点,可推荐的定义如下: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要求,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二、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

1984年,美国哈特福市诞生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大厦,同时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与仿效。近年来,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已呈21世纪建筑发展主流之势。我国智能建筑开始于世纪上80年代后期,北京的发展大厦便是我国智能建筑的雏形。现在我国的智能建筑也正蓬勃发展,特别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

但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建成的智能建筑在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阻碍着智能建筑的健康发展,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对智能建筑的认识不足。由于人们对智能建筑的定义认识不正确,对智能建筑产生误解,这不仅有损于智能建筑,而且会对智能建筑运行情况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调查形成误导。比如过分强调智能化系统的作用,而忽视了中国的现实,中国的文化背景,人的作用等;业主对自已的建筑物的需求不清楚,贪多求全,期望太高;对信息化产品没有深入的了解,仓促上马,致使投资效果很不理想,投入使用后发现问题多多;盲目相信境外设计单位和国外产品,结果往往拿到境外图纸而无法实施和后期服务不能保证等问题。

1.业内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不高。

因为智能建筑是新兴业务,要求新兴技术及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但目前施工队伍素质较差,现场工程督导人员素质不高,施工组织与管理不够健全,指挥不灵,施工效率低。而且厂商的技术水平和行业道德有很大的不足,大多厂商实际上仅仅是某一个子系统的集成商,而不是智能化系统集成商,缺之掌握智能化系统技术的人才,不能很好组织指挥,以致在设计、施工、竣工等建设的各个环节上不能很好把关。而且有些厂商过多考虑商业利润,运用种种商业手段以谋取对智能化系统的承包,不顾质量,降低规格等,造成集成系统难以实现或留下维护中的隐患。

3.管理及施工缺乏标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与智能建筑相关的管理部门有建设、邮电、广电、公安、技监等,行政管理多头化,缺少明确的质管标准。同时传输媒介多样化,各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兼容,从而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缺乏规范化系统标准。最终造成智能建筑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基本效益。

四、发展我国智能建筑的对策

由于北京申奥、上海申办世博会等动力的敦促,我国将大量兴建智能建筑,其数量和投资额都将达到空前规模。估计今后十年将会达到9000幢左右智能建筑,其发展速度已名列世界前茅。国内外有关专家普遍认为:21世纪新建的智能建筑一半在中国,中国将成为推动世界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源头。所以发展我国智能建筑的对策非常重要,现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提高对智能建筑的认识

利用报纸、电视以及各种会议宣传信息技术与智能建筑的关系,以澄清当前许多由于宣传不当而造成的误区。对业主进行短期培训,使业主对智能建筑的概况、规范及标准等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从而能对自身的建筑提出需求,能对集成商的作用有所了解,能与专家一起拟订出智能建筑的规划和实施的初步方案等等。对从业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安装、规范及标准方面进行资格培训,使他们确实具备专业上岗水平,以确保建筑智能系统的正常运营。

2、加强智能建筑的行业管理

加强智能建筑的行业管理,主要包括对系统集成商、施工安装公司、监理公司等的资质认可及制定和补充智能建筑的国家法规或地方法规。进一步完善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的职能,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使管理更具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将智能建筑的相关部门联手,制定出国家的智能建筑的标准;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的资质进行审定,使之必须具备足够的技术力量,能真正基于客户的需求提出全系列解决方案;楼宇智能化管理采取外包的思路,同时避免评标时以价格为主要的衡量因素,注重综合技术实力的竞争,让用户较少费心而达到更好的工程管理效果。

3、利用IT技术促进智能建筑发展

智能建筑的发展背景范文2

【关键词】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项目管理有效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科技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信息化步伐逐步加快。与此同时,人们的建筑观念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智能建筑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设计思想,为建筑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以往的建筑建设相比,新的智能建筑的设计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它涉及到的内部工程多样,建筑对技术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最基本的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而且它对技术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是一项集多样化技术于一体的施工内容。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部门的建设思想有了明显的转变,智能化建筑被广泛应用,但是其中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仍存在严重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落后阶段。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就结我国智能建筑建设的实际情况,简单阐述一下什么是智能建筑,分析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特点,并找到有效的方式完善相关内容,做好项目的管理研究工作。

一、智能建筑及综合布线系统的概述

所谓智能建筑,主要是指它是建筑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是采用系统集成的方式,实现智能型计算机、通讯设备和建筑的完美融合,利用设备的自动监控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实现功能的优化组合的建设方法。智能建筑又被称为3A建筑,它能够实现建筑的自动化,高效便捷的采用设备,利用通讯手段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作业,并且具备普通建筑不具有的重要特点,更加安全、舒适和高效。

综合布线系统是随着计算机联网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最早产生于美国。与传统布线方式相比,它能够实现语音、数据和监控设备的信号传输,利用不同信号将传输媒体、信息插座等相关设备综合利用到布线系统之中,解决以往存在的不兼容现象,提高设备的灵活性。具体而言,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模块式的,具有较强灵活性的,能够搭建信息传送通道的现代化系统。它既能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交换连接,也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交互。与此同时,综合布线系统还是智能建筑的重要支撑,对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进度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因此,对该技术进行研究搞好施工过程应用,做好项目规划和管理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项目的管理研究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的重要作用。为了切实提升我国建筑的整体质量,提高技术水平,并完善项目管理研究工作,就一定要对系统项目设施进行管理研究。

1、综合布线系统费用管理

智能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是一项新兴技术,在技术拓展使用中势必会需要大量资金,而费用又是促进建筑行业稳步发展的基础。所以,对费用实施管控就成为了大势所趋,就要以做好项目计划为基础。施工方要根据工程实际确定材料、资源数量,事先做好资金预算工作,分析人力、设备、资源、设施等项目的前期资金需求额,准确实施预估,打好费用基础管理工作,确定资金花费的范围数值,避免出现超支现象。

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进度管理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集技术、人力、管理等于一体的项目工程,它在施工过程中对进度有严格的要求。施工进度过快不利于保证工程质量,过慢又会延误建设时机,甚至造成违反合同规定的现象。因此,项目的进度管理是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顺利进行的基础。进度管理者必须事先做好完善的规划工作,整合出一整套综合布线系统项目建设的施工步骤,对工程设计、管理、施工、验收等各环节进行详细的计划,对工作实施的时间予以准确设定。具体来说,各建筑进度管理者要制定完善的计划书,明确施工时间、结束日期,并将各阶段的任务进行分开整合,准确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存在延误工期的潜在风险,要立即调整计划,确保任务按时完成,避免工程拖延引起的不必要的风险。

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质量管理

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建设管控的最为重要的环节,综合布线系统对工程技术、作业强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再加上其内部线路的繁杂性和多样性,也使得质量保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此,施工方一定要从设计、施工、验收等多各环节着手准备,做好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位工作、规范设计图纸、对施工过程予以完善、做好产品检测等内容。在具体施工中,还要加大注意力和控制度,对剔槽预埋施工、穿接校线施工、设备安装施工等方面进行精准把握,避免出现质量纰漏,从而切实提升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的质量水平,促进管理研究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建筑工程的智能化实施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我国建筑行业各负责人一定要找到以往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智能建筑的实际施工情况,切实提升综合布线系统的技术水平,明确其在智能建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工程现状,做好项目管理和研究,从费用、进度、质量等方面着手,切实完善综合布线系统的技术情况,为建筑行业整体实力的提高作铺垫。

参考文献:

[1]曾松鸣.面向交道行业的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J].计算机网络世界,2011(7): 33-34.

[2]黄文权,苏文彬.浅析综合布线系统的多应用需求设计与管理[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8): 96-100.

[3]张玲玲,周建伟.浅析综合布线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3(4): 318-319.

[4]李秀然,赵朋飞.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研究[J].中国新通信, 2013, 15(18): 100-101.

智能建筑的发展背景范文3

【关键词】智能建筑;设备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1-0076-1.5

一、智能建筑及设备自动化的产生背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人类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的主要活动场所――各类建筑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了影响和冲击。智能建筑更是在建筑领域中现代科技的重要代表。这种日趋完善的智能化建筑又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人们在建筑环境的安全、舒适、便捷等方面得到了实惠。人们对智能建筑的功能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着支持智能建筑的主要技术之一即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二、智能建筑的定义

当今科学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智能建筑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智能建筑的含义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目前国内对其尚无统一定义。但是我国2000年实施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明确了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它以国家标准明确了智能建筑的内容及定义,同时也符合智能建筑本身动态发展的特性。

三、智能建筑的特征功能

智能建筑在具有传统建筑物的全部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某种“拟人智能”。突出主要表现在:具有发出指令并提供动作响应的能力;对收集的信息具有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具有感知、处理、传递所需信号或信息的能力。这样它就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便捷又功能齐全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四、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成

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由建筑管理系统BMS、信息网络系统INS和通信网络系统CNS三大子系统组成。其中建筑管理系统BMS主要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安全防范系统SAS、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FAS。而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则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电梯、给排水以集中监视、控制盒管理为目的,构成的综合系统。

五、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分类与功能

对设备的节能控制:包括对电气水暖等设备的控制。它是在保障室舒适性的前提下实现对设备的节能和降低运行费用的控制。

对设备的监控与管理: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实现运行状态的监视、控制和管理,包括事故诊断分析、调度、维护保养等。

六、建筑设备智能化系统的范围内容

电力系统:可靠、安全的电力供应是智能建筑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暖通空调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的设备监控是BAS的重点内容。建筑物中能耗最大的一个系统,所以在保证能够提供舒适环境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能耗。电梯系统:7层及以上住宅楼均需配备电梯。照明系统:对于公共建筑,照明系统的能耗仅次于暖通空调系统。

七、智能建筑系统的集成内容及模式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内容主要包括:功能集成、网络集成、界面集成等。而集成的模式有: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的一体化集成模式;以BMS、INS为主,面向物业管理的集成模式;BMS集成模式:子系统集成。

八、建筑设备自动化中的监控设备

传感器与变送器:传感器是把变量转变成容易比较且便于传送的信息。测量传感器是提供与输入量有确定关系的输出量的器件。变送器是从传感器发展而来的,凡是能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转换成标准信号的器件就称为变送器。

控制器:控制器是建筑环境与设备自动控制中确保热工参数达到要求的检测和控制器件。若按能源使用分类则有自力式自动控制仪表、电动仪表;按结构形式分类则有单元式组合仪表、基地式仪表、组装电子式调节仪表。

执行器:执行器是控制系统的执行部件,控制系统的末端控制单元,它的输出影响被调参数。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作为执行器的输入信号,执行器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是该执行器的特性,正确选取执行器的特性有利于改善自动控制的调节精度。执行器主要有膨胀阀、电磁阀、水量调节阀、风量调节阀、防火阀、排烟阀等。

九、集中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

整体的控制性;多工况相互转换方式的控制;随着集中空调系统的发展需求而发展,主要表现在:信息化的新风控制策略;窗际热环境的控制策略;超距离系统监控;跨系统、跨行业集成,主要表现在:集中空调自动控制系统与安保系统的集成;集中消防系统与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集成;集中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甚至跨行业与机场航显系统集成;集中空调自动控制系统与门禁系统的集成;随着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进程而发展,主要表现在:智能型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发展;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无线技术的发展。

通过对建筑设备自动化的相关概念、发展现状等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涉及到电力、照明、电梯、HVAC和给排水等系统的相关内容。也可以从整体上了解了空调系统中的相关设备的智能化;从设备的监控技术到设备运行的控制系统和空气处理的机制及系统控制,最后总结到集中空调系统的监控等等。

在智能建筑中由于有了计算机网络系统操作系统的参与使用,可以减少人员的参与控制并且逐步实现全智能化控制,而且设备远程故障诊断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特别是对于高危性的行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对于企业而言,也会有诸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人员的培训和安保等多方的费用支出,只是初期对资金的投入量会很大,但后期则投入会相对减少很多,只需定期对智能控制设备进行维护维修。

智能建筑的发展背景范文4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设计;节能设计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能源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而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社会的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占到三成之多,尤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高耗能建筑也越来越多。因此,节能建筑的研究与设计迫在眉睫,对优化当前社会的资源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从建筑设计和电气设计两方面,阐述智能建筑的节能设计思路,希望对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和能耗控制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一、智能建筑与建筑节能的发展

1. 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是建筑行业在迎接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提出的全新概念,定位于通过各种新设备、新技术、新管理思路等[1],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全世界范围内,第一幢智能建筑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哈特福特市,从此引发了全球建筑行业对智能建筑的关注和研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智能建筑的概念也越来越成熟。从起初为了智能而智能,推崇高科技堆造的设计理念,到如今真正的以人为本、强调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设计理念,智能建筑向着实用化、舒适化、可持续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但很遗憾的是,目前在我国,业内对于智能建筑的认识和设计理念、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尚未统一,很多建筑顶着智能的光环,实际利用率却很低,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这也正是本文的写作初衷,希望能给当前的建筑节能带来一定的借鉴。

2. 建筑节能

我国的建筑耗能通常包括采暖、降温、电气、照明、炊事等所使用的能源,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用途能耗不一,其中以采暖耗能居多。这与我国地域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设备效率低下有关。在建筑设计上,我国的建筑外墙、门窗、顶盖等传热系数均为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2-6倍[2]。因此,在节能设计上,我国建筑行业任重而道远。

二、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

1. 环境规划

城市建筑中,受到地段、环境、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很多建筑忽略了其微气候环境,在房屋的走向、间距以及与周围建筑的整体关系上关注较少。智能建筑在规划时应尽可能按照主导风向、太阳位置等因素来选择房屋朝向,我国大部分地区应遵循南北朝向,按照地区不同适当调整角度,可以在夏季减少太阳辐射,同时在冬季增加太阳辐射,从而节约建筑保温能耗。

2. 外墙及屋顶设计

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进行墙体保温,外墙的保温可以分为外保温、夹心保温和内保温。内保温是将聚苯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等保温层设置在墙体内侧,再加上防护层。外保温将保温层设置在墙体外侧,采用耐碱玻纤网布和聚合物砂浆组成的纤维增强层或钢丝网防水水泥砂浆做保护层,保护层厚度一般设计为5-8mm。对于严寒地区,可设置中层保温,由主题墙、保温层、围护墙3层通过拉结筋连接起来,墙体厚保温性能好。其中,首选外墙保温[3]。

屋顶通过架空、加保温层等方式隔热保温,但要选择新型轻便的节能材料,避免屋顶过于厚重。

3. 门窗设计

门窗设计时应合理计算不同朝向的门窗布置,其采光度、窗墙比、计算耗热量,从而选择又合理又节能的最优方案。同时在门窗材料的选择上,尽可能选用节能玻璃、热反射帘等品种。

三、电气设计中的节能设计

1. 供配电设计

供配电设计不合理会产生大量的空置损耗,而变电所位置选取、配电竖井、层配电箱以及变压器容量等,都影响着系统的能耗。因此,选址上尽量缩短供电电缆长度,缩短分开关配电距离,选用非晶合金变压器。同时,在设计时,可采用双变压器运行并增加变压器轻载切除装置,当负载容量小时切除一台变压器,而当负载容量大时两台变压器均投入运行。

2. 照明设计

建筑中较为重要的用电就是照明用电,除选择效率高的灯具以外,一方面可通过提高建筑本体的采光度,尽量利用自然光源来避免不必要的照明,另一方面可采用灯光控制系统,以实现不同区域、不同功能、不同场合的区分照明。

3. 空调、通风、电梯设计

从节能的角度讲,智能建筑的空调系统宜选择水源热泵空调,比中央空调的机组效能高很多,可节约50%左右的能耗[4]。即便在使用中央空调的情况下,可选择加设自动控制系统,合理分配采暖空调区域,通过对环境温湿度、室内空气质量以及人员数量等的自动探测,对空调的启停、通风设备的启停进行自动控制。较为先进的控制思想是由智能化软件对建筑物内各区域的热负荷进行实时监测和计算,实现动态的开启控制。而在实际设计中,科学计算机组容量、合理选择相关设备是降低能耗的基础。

4. 可再生能源利用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都是很好的清洁能源。可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加设不同类型的能源采集设备。通常在光照比较充足的区域,可在屋顶装设太阳能电池板,并将采集的电能并网,除自用外还可将剩余电量回馈给电网。

四、结论

我国的智能建筑仍处于起步和发展初期,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节能是当前社会各界、各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智能建筑的节能涵盖了土木建筑、供配电、自动控制等多个专业,因此在设计时,应统筹全局、全面分析,寻找最优方案。与此同时,加强相关理念的宣贯和培训,使节能意识深入人心。行业内也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智能建筑的节能标准,多引进节能技术、节能材料,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辉,冯阳.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及问题研究[J].山西建筑,2012(10):226-228.

[2] 刘霞,高霞.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及问题研究[J].中华民居,2013(08):192-193.

智能建筑的发展背景范文5

关键词:智能建筑; 施工; 系统集成; 系统设计

Abstract:I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a new th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components, and not a formulary, it is with the electrical, electronic, machinery, buildings, structures and other fields of new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ue to its 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 is insufficient, it is easy to produce some misunderstanding. Then, briefly talk about 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oints.

Key words: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 ;Construction ;System integration;

System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智能建筑背景

具有关资料记载,第一个智能大厦于1984年建设与美国,当时人们将一座旧的金融大厦进行翻修改造,在楼内铺设大量通信电缆,增加了程控交换机和计算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智能大厦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果把一座新的建筑物建成智能大厦只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5%的投资,就可以增加20%的回报率,这是相当吸引人的。近几年来,我国的智能大厦发展很快,据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智能建筑市场的总投资正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发展势头极为强劲。

2、智能建筑设计

2.1 .智能建筑的设计目的

2.1.1能够提供高度共享的信息资源。

2.1.2确保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2.1.3节约管理费用,达到短期投资长期收益的目的。

2.1.4适应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做到具有可扩展性、可变性,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工作的多样化。

2.2设计原则

智能建筑的设计应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从而为今后的发展、扩建、建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其详细原则有:

2.2.1先进性和适用性

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应简便易行。系统应体现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当展的要求。同时系统是面向各种管理层次使用的,其操作简便易学。

2.2.2经济性和实用性

充分考虑用户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用户现场环境,设计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价比。

2.2.3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

在满足用户对功能、质量、性能和价格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尽量降低系统造价。

2.3智能建筑的设计要素:

2.3.1建筑物内各类设备的监视、控制、测量,应做到运行安全可靠、节约能源、节省人力。

2.3.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实时采集、记录设备运行的有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2.3.3对空调系统设备、通风设备及环境监测系统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

2.4设计智能建筑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智能建筑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由于对它的理解的和研究还很不足,很容易产生一些误解。设计智能建筑应该注意下列问题:

2.4.1智能建筑是多样化的。针对不同的使用要求,智能建筑功能要求千变万化,如办公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国家对智能建筑的功能要求也各有特色。因而,智能建筑是可以有功能差异的。另外,对智能建筑的各种功能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可以有不同的等级,也就是说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我们要避免盲目照搬照抄。

2.4.2智能建筑是综合性系统。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为整体,把各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用网络等信息通信系统构成的综合性系统,或者说是集成系统。只有综合性系统,才能通过监控中心协调各个子系统的工作,充分发挥子系统各自的作用。

3.暖通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的施工

3.1暖通空调系统

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常,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占到了整个建筑能耗的35%,有的甚至高达45%以上。因此,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既可以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保证暖通空调系统的安全,又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下面简单谈一下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和节能。

3.1.1温、湿传感器安装的要点:

3.1.1.1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位置。

3.1.1.2应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

3.1.1.3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离高度差不应大于1cm,统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应大于5cm。

3.1.1.4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

3.1.1.5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1/2时,可安装在管道的顶部。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1/2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

3.1.2压力、压差传感器安装要点

3.1.2.1水管型蒸汽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安装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处上开孔及焊接。当直压段大于管道口径的2/3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小于2/3时,可安装在侧面或底部和流水流速稳定的位置,不宜选择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流水流速死角及振动较大的位置。

3.1.2.2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空口的位置。

一般来讲,建筑物照明节能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单纯的追求节能而过高的消耗投资,而应该使增加的投资费用能够在短期内通过节约运行费用来回收。

最大的限度减小无所谓的消耗。在选用节能设备时,要了解气原理和性能效果。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再最终选定节能设备,达到节能的目的。贴于

4、电源、防雷和接地

4.1接地包括弱电机房和竖井。弱电机房采用一根不小于25mm²的铜芯导线(或电缆)作为专用接地线。弱电竖井接地干线一般采用25mm*4mm铜排。两者均设置接地端子箱。

4.2根据设备及机房的要求配置不同的电源,如双回路供电、不间断电源装置等。除电视机房外,其他弱电机房一般均采用双回路供电。计算机网络中心及电话总机房,消控监控中心等配置不间断电源。

4.3智能化系统防雷包含电源防雷和信息系统防雷两部分,分别配置电源避雷器和信号避雷器。

5.结束语

综上浅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能建筑会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正规化,在质和量上有一个大的提升。智能化建筑这一高科技产物为建筑业开创了新的内涵,同时也使现代建筑业在领域的各个环节发挥人的聪明和创造力,为我国智能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提供科学有序,规范健康的中国道路。

6. 参考文献:

智能建筑的发展背景范文6

关键词: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办公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建筑对外观的美观性、结构的稳固性以及布局的合理性要求较高外,对建筑环境及使用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环保节能、安全舒适以及信息交换等方面。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智能建筑概念的诞生。智能建筑通过对内部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设施联系建筑物的结构、管理、系统级服务,从而实现建筑功能的扩展。

一、智能建筑概述

(一)智能建筑的定义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简称IB)的概念起源较早,按照IBI (Intelligent bilding Institute)机构的定义,智能建筑是通过优化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四个基本元素来提供有效和舒适的环境。国内学术界将智能建筑定义为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智能建筑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种环境具有安全,舒适、便利、高效与灵活的特点。

(二)智能建筑的特点

1、智能建筑的功能特点

(1)性能良好的通信设备,具有多种内部及外部信息交换手段;

(2)能对建筑物内部机械电气设备进行综合自动控制,实现运行状态监视和统计记录的自动化以及安全状态监视为中心的防灾自动化;

(3)具有电子计算机系统,能实现办公自动化;

(4)具有充分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5)所有的功能随技术进步和社会需要的发展而发展。

2、智能建筑的优越性

(1)具有良好的信息接收、处理及通信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2)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可对灾害和非法入侵及时发出警报并自动采取措施,排除或制止灾害蔓延;

(3)提高了建筑物的舒适性,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4)改进了对建筑物的处理,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并能节约劳动力。

(三)智能建筑的目标要求

1.对使用者其应能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优质服务,有—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的创造性环境。

2.对管理者其应当建立—套先进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不仅要求硬件设施先进,软件方面和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素质也要相应配套,以达到节省能耗和降低人工成本的效果。

二、智能建筑系统的组成

(一)楼宇自动化系统(BAS)

BAS的功能是调节、控制建筑内的各种设施,包括变配电、照明、通风、空调、电梯、给排水、消防、安保、能源管理等,检测、显示其运行参数,监视、控制其运行状态,根据外界条件、环境因素、负载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各种设备,使其始终运行于最佳状态;自动监测并处理诸如停电、火灾、地震等意外事件;自动实现对电力、供热、供水等能源的使用、调节与管理,从而保障工作或居住环境既安全可靠,又节约能源,而且舒适宜人。

BAS按建筑设备和设施的功能划分为十个子系统:变配电控制子系统、照明控制子系统、通风空调控制子系统、交通运输控制子系统、给排水设备控制子系统、停车库自动化子系统、消防自动化子系统、安保自动化子系统、公共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以及多媒体音像系统。

(二)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CAS是在保证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上,同时与外部通信网(如电话网、计算机网、数据网、卫星以及广电网)相连,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的系统。CAS主要由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网(简称R媪X)和有线电视网(CATV)两大网构成。CAS按功能划分为八个子系统:

1、固定电话通信系统,设PABX或采用公网的集中小交换机;

2、声讯服务通信系统(语音信箱和语音应答系统);

3、无线通信系统,具备选择呼叫和群呼功能;

4、卫星通信系统,楼顶安装卫星收发天线和VAST通信系统,与外部构成语音和数据通道,实现远距离通信的目的;

5、多媒体通信系统;

6、视讯服务系统;

7、有线电视系统;

9、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

(三)办公自动化系统(QAS)

OAS分为办公设备自动化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办公设备自动化系统要具有数据处理、文字处理、邮件处理、文档资料处理、编辑排版、电子报表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对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事务处理型办公系统,应能担负起电视会议、联机检索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处理任务。物业管理系统不但包括传统物业管理的内容,也增加了新的管理内容,如固定资产管理、租赁业务管理、租务管理,同时赋予日常管理、安全保卫、设备运行和维护等新的管理内容和方式。

(四)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

SCS又称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它把建筑物内部的语音交换、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及其广义的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并采用必要的设备同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络或电话局线路相连接。其系统包括所有建筑物与建筑群内部用以连接以上设备的电缆和相关的布线器件。

三、发展智能建筑应注意的问题及发展展望

(一)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准确的需求定位和长远的总体规划,这是智能建筑建设的首要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建筑物都有必要建成智能建筑。另外,要有长远的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建完又拆的现象发生,对于建筑项目的具体实施也要有计划地按步骤进行。

2、正确处理好技术先进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人们往往热衷于追求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却忽视了安全、稳定等方面,很容易埋下隐患。

3、系统设置应力求简洁优化,以提高效益为目的,不能过分追求功能的完善而忽视了综合效益和经济因素。系统集成要根据需要而定,不宜肓目地追求“一体化”,要适度留有冗余,也要为日后的系统扩展留出必要的接口。

4、工程实施要严格遵从国家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力求将智能建筑系统建成一个开放式平台,能适应多种子系统的不同要求,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另外,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择优推广。

(二)发展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越来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未来的智能建筑必然是技术和生态的结合。智能建筑向数字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向着绿色环保的生态方向发展。智能和生态是如今社会对建筑的两大需求,在实际中必须配合互补,不能顾此失彼,智能建筑设计要同时考虑智能和生态两个功能的协调,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生态智能建筑。这应该是智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也是2l世纪世界建筑与建材的发展趋势。今后的建筑不仅要求智能化,而且要求体现民族的文化特色,智能建筑的将来一定是各国文化的一种体现。

四、结语

智能建筑系统以其安全、可靠、快速、高效等优点,在建筑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智能建筑将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智能建筑正向着绿色节能建筑及可持续方向发展,也必将促进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昌立.集成RFID的智能建筑系统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264

-265.

[2] 马彩霞.基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2,(5):112-112.

[3] 梁文华,刘庆.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设计之综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2

4(4):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