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成本核算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成本核算管理范文1
成本管理决不只是财务、供应、销售几个部门或企业管钱、管物人员的事,而是全企业、全生产经营过程、全企业人员的事。
一、我国原盐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承包方式的经济责任制盛行,有的原盐企业忽视了成本管理,出现了“以包代管”现象,造成产品成本上升,商品价格在市场上竞争乏力;有的由于利益的驱动为了抢任务,抢收益,不惜拼设备,拼人力等。造成企业的发展后劲逐步下降。
(二)有些原盐企业虽然也比较重视成本控制,但在落实成本控制工作和目标时缺乏系统性、严密性、综合性。有时出现有综合性指标,没有具体细节指标;有指标,没有考核;有考核,没有奖罚等虎头蛇尾的现象。
(三)在组织成本控制工作中有些原盐企业重主业、轻副业。重生产成本的落实、轻管理成本的落实;重劳动定额的考核、轻材料定额的考核;重物品的管理、轻资金和人力耗费的管理等。
(四)在制定成本降低目标时,缺乏“动态”观点,缺乏“社会平均水平”观念,造成成本目标实现后所形成的产品成本,形成的商品价格,有时比社会平均水平高。这样,企业的产品到市场销售时在价格上往往缺乏竞争力。
(五)成本控制中有的停留在传统性、经验性管理上。视野不够开阔。如企业虽然运用了电脑,但仅作为个人的计算工具或资料储存工具,没有充分发挥电脑风格化的作用,造成资源的浪费。没有将价值工程运筹方法等现代科学管理技术运用到材料的采购、生产管理中,影响了降低成本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原盐企业成本控制的建议
(一)把好企业投资决策关,当好参谋
决策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决策是有成本的,这一点容易被人忽视。因此,决策也必须讲成本控制。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财务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投资决策关。把好经济行为关。必须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必须从经济规律中去寻找依据,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把好调查研究关。
(二)加强成本控制意识的教育,严密组织成本控制网络
在全体员工中进行成本控制教育,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即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能力强弱,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中能否生存,能否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同时要认识到成本控制中第一个员工都是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的主体,也是成本控制的对象。在实现成本控制目标中,从我做起。
(三)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要实现从商品销售洽谈到生产、销售、资金回收等全过程管理,要在事前、事中、事后的三个阶段进行控制。事前控制:就是预测预控。即编制产品成本预算,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和成本降低率,并将计划和成本降低目标分解发到各生产经营环节和工序;事中控制:即对产品成本形成的过程进行的控制。
(四)大力推行岗位成本责任制,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机制
在推行完善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应大力推选岗位成本责任制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责任人。内部经济责任制是落实成本控制的重要保证,而推行岗位成本责任制是执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补充,是全面、具体落实目标成本的前提,是目标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新晨
(五)认真制定和执行各种消耗定额是实现成本控制的重要保证
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即是各种定额管理,包括劳动定额,材料定额,能源定额等各种定额。由于各个企业的技术装备、劳动组织、生产条件的差异,在执行社会所制定各种定额的同时,企业还要制定和执行内部定额,在制定内部定额时,要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通过具体测试、统计分析等方法来制定。做到实事求是,先进合理,并注意与社会定额标准的可比性。
(六)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
企业成本核算管理范文2
关键词:成本核算;管理;企业发展
一、成本及其核算管理概述
(一)成本的内涵及其分类
成本是企业未完成某一项目而事先进行的投资,是商品经济的重要环节,是商品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成本具体是指企业为生产某一种产品所需要消耗的各种资源的总和。财务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共同构成了企业成本。财务成本是根据国家下发的指定性文件,依据财务和会计准则进行计算,以此生成财务报表,因此也称为法定成本。准确的财务成本可以保障科学的价值补偿,科学计算企业的盈利亏损,有效核准企业的成本费用水平。管理成本是企业根据自己方法对其的成本进行计算,将不同类别的耗费分门别类进行计算,是在财务成本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计算。
(二)成本核算及管理概述
1.成本核算概述
(1)成本核算的含义成本核算是在完成某一项计划之后所体现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产品价值制定的重要标准。(2)成本核算所遵循的原则成本核算时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即具备合法性原则;可为本企业提供数据,即可靠性原则;与其它事物相联系,即相关性原则;分步准确计算,即分期核算原则;遵循客观的经济发展状况,即实用性原则;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重要性原则;与企业未来发展相一致,即一致性原则。(3)成本核算的目的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通过数据分析市场发展趋势,改善原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一旦所依赖的数据出现状况,定会影响企业管理层对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有效考察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考察执行人员的执行状况,便于改善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模式。
2.企业成本管理概述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对其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进行整理,一般包括成本的预期核算,各项成本的花费决策,每一项成本的控制,后期对各项成本的考核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成本核算能否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对成本进行有效把控,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成本核算的总体过程是企业自身各种计划耗费的真实反映,便于加强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的把控。
二、当前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核算程序紊乱
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企业有效进行成本核算的前提。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趋势的不断变化,当前企业成本核算程序较为紊乱,不能为企业成本核算提供很好的助力。企业成本核算程序紊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核算方法缺乏科学性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为品种法和分步法,极少数的企业采用分批法。品种法、分步法主要适用于工厂等生产产品较为单一的企业,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属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因此,诸多企业应改变成本核算方式,采用分批法进行核算。(2)缺乏科学的费用分配方法企业对于生产项目所需要的各种花费并未进行科学分配,未精确计划各个部分所需要的花费。例如,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之后,所耗费的成本完全以最终的完工产品进行计算。这样,当完工产品超过预期之后,便会使成本增多,当完工产品未达到一定标准时,产品成本便会偏低。而所需要耗费的成本是一定的,人为造成了成本核算的不准确。
2.成本计算对象模糊
准确的成本计算对象,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确定什么是所需要耗费的成本以及费用由谁成本的问题。但是中小企业恰恰忽视了这一方面的问题,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生产产品的规格以及品种成为成本核算的盲点,一律认定为一个对象,并以此进行成本核算,其最终结果必定是不准确的,那么依据成本核算所得出的盈亏亦是不准确的。
(二)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缺陷
企业的成本管理目前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并且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企业主要存在成本管理意识淡漠、管理控制方面单一、目标单一、基础工作漂浮以及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成本管理观念的缺失,使企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三、完善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建议
(一)改善企业成本核算的诸多建议
1.改进原有的成本核算方法
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应该适宜企业自身未来的发展,结合本企业发展的特色,努力形成具备自身特色的成本核算方法。如果企业的成本花费较高,并且需要多道工序,生产多种产品,需要借用诸多高科技的机器设备,企业自身人员的技术素质较高,可以选择采用作业成本法。
2.合理进行费用分配
进行成产所需要的花费存在于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将有限的成本分配于各个环节当中,如何进行分配,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状况以及所生产的产品种类进行选择。并且,对每一个环节的分配标准应该不尽相同,区别对待。具体而言,便是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合理,一是简洁。例如,动力方面的花费一般与机器使用时间密切相关,应将机器使用时间作为分配的主要考虑对象。
3.合理规划成本核算对象以及核算范围
无论企业的生产规模如何,生产何种产品,生产经营的标准便会不同。应根据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发展状况以及自身特点,在满足科学规划成本管理的基础上选择成本核算对象以及核算范围。当企业需要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需要将产品作为成本核算的主要对象,然后根据产品的不同规格划定每一种产品的成本花费。当企业主要生产某一种产品,但同时生产少量其它产品时,应以其主要生产的产品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至于其它各类产品,可以统一认定为一个核算对象。
(二)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的建议
企业的成本管理一方面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观念以及方法,另一方面需要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
1.树立成本观念
良好的成本观念是企业有效进行成本管理的必要保障,树立成本观念,可以使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认识到成本的重要性。在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教育,使每一位员工明悟成本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同时号召员工为企业的成本管理献计献策,对提出宝贵意见的员工给予奖励。努力在全企业形成一种重视成本管理的良好氛围。
2.建立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
科学技术地发展为成本管理信息的处理提供了许多现代化的工具。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加快了企业现代化管理进程。例如,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可以将数据进行表格化处理,同时结合统计图直观显现成本管理的各项数据。利用这些软件,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员可以便捷地对成本进行预测,并对阶段化的成本进行监控。同时,可以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技术创新的同时创新制度,成本管理才能创新,以此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淑云,马建通,王秀芳.现代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改革探析[J].中国商贸,2012(11):87-88.
企业成本核算管理范文3
【关键词】 企业管理;全成本核算;经济效益
一、全面清产核资,夯实核算基础
成本核算是对各项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计算的过程,要正确地计算成本,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很重要。首先,要进行财产物资清查,对办公用房、设施设备、营产营具、物品耗材、往来款项等全面清查核实,保证账物、账账相符。其次,要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的登记和出人库制度,固定资产要建立“三账一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转移时,要有转移记录,报废时要有相关部门的批准手续,并及时调整账目。对于材料的使用,按用途由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并按使用部门进行归类,以便进行正确核算。再次,要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必要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制定内部服务价格和结算制度,使内部服务量化,使用资源的企业部门支付成本,提供资源的企业部门得到收入。建立材料、物资、设备的计量、验收、人库、发出盘存制度。建立修购基金和坏账准备金制度,将办公设备折旧和办公用房维修的坏账等纳入成本管理。正确归集和分配各种费用,并按会计期间进行划分,为及时准确地计算办公成本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统一信息平台,搞好资源共享
在实际工作中,自主研发成本核算系统,一定要在配发使用的《中国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采用录人或导人、接口等方式采集、整合数据,实现有效衔接,避免数据的重复录人和人为失误。对企业各部门进行计算机联网,保证自动实现企业成本数据的及时收集、存储、传输、汇总、分析和共享。不仅要统一规范成本核算信息平台,还要统一企业的成本核算信息口径,这有利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横向的分析和比较,真实反映企业的全成本及收人、收益的情况。
三、实行两级核算,规范核算内容
确立成本核算的单元结构是实施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企业成本核算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与成本核算级次的划分有关。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可以划分为多个级次,从企业的整体成本核算、企业部门成本核算、班组成本核算等,成本核算级次划分越细,核算出来的成本越准确,越利于控制成本,越利于成本和利润考核,但划分的越细,付出的核算成本也越大。整体成本核算是对企业在开展办公活动中发生的各类收支及相关费用的会计核算,通过整体成本核算,真实反映办公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部门成本核算是以企业各部门、班组为成本归集和核算单元,对企业部门收支进行的统计核算。通过企业部门成本核算,掌握和控制企业部门成本消耗,准确考评企业部门绩效质量。企业部门是企业创收的基本单元,企业各项办公服务措施要通过企业部门工作人员实施,企业部门和工作人员处在控制办公成本的第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又直接影响企业部门的收益,要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必须立足于企业部门全成本核算管理,使企业部门各类工作人员,既是办公业务的能手,又是企业部门经济管理的行家。
四、加强成本营控,提高经费效益
成本控制是建立在成本核算基础上的,是变事后核算为事前、事中控制的。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实行成本控制,要严格划分成本范围,把与办公有关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全部计入成本,对各企业部门消耗性支出实行计量核算,确保收益真实准确。要通过全面预算为各项支出定出限额,使成本费用得到事前控制,确保利润目标的实现。
五、严格绩效考评,发挥激励作用
企业成本核算管理范文4
【摘要】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了环境成本的含义、特点与作用,初步研究了环境成本核算体系,提出了以绿色供应链为基础的控制方法。
随着经济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创造出了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于这种客观实际,有必要对环境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加以研究,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思路与方法指导。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含义、特点与作用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含义
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环境成本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往往是从其各自特定的立足点或目标出发,得到的环境成本定义也各不相同。蒋洪强认为“环境成本是指某一会计主体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引起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生态资源降级成本以及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防治措施成本。”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认为,环境成本是“依照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笔者认为,企业环境成本是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了预防、恢复或补偿因其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为耗费自然资源或生态资源所发生的实际成本。
(二)企业环境成本的特点
根据企业环境成本的定义,可以发现环境成本具有以下特征:1.多样性。企业环境成本可能出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其产生动因具有多样性。2.不均衡性。环境成本的不均衡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发生时点的不均衡性,环境成本项目支出不像其他成本项目如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那样均衡地发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其往往具有突发性或不可预见性,例如:当企业环境污染物的排放积累到一定程度,其危害可能会在某一时点突然爆发;也有可能在环保部门的检查中因环境问题的影响受到罚款等。3.滞后性。由于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承受、容纳能力,同时企业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可能并不明显,有时其形成的损失和危害是潜在的,这使得环境成本具有时滞性,其大小及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一时难以完全掌握清楚。4.增长性。一方面,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对环境质量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所承担的环境保护的责任日益加大,环境支出也逐渐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政府环境保护法规的纷纷出台,对企业的约束力逐渐增强,也使得企业的环境支出额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三)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的作用
1.实现环境、社会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环境向企业提供了生产的自然资源,同时企业生产环境质量的优劣又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式;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又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弃物影响着环境质量。为此,企业必须承担起为环境负责的义务,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手段。合理准确地核算环境成本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确认环境成本核算范围,对其进行计量,形成成本报告,从而进行严格控制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企业施行环境成本控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治理,整个企业的成本自然就随环境成本的降低而降低。3.完善环境成本理论的需要。对于环境成本核算及控制的研究有助于完善环境成本理论。目前,在本课题领域的研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环境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对过度使用和破坏的资源不能进行有效的计量,致使人们对自己的活动和消费行为难以明确责任,环境费用的外部性十分严重。因此,进行环境成本研究,有助于为国家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依据,并为完善环境成本理论提供参考。
二、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措施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
企业环境成本确认是环境成本核算的关键,只有准确的确认企业的环境成本才能正确的核算企业的环境成本,从而为环境成本控制提供基础。按照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的观点,如果企业环境成本直接或间接地与通过以下方式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有关,则应当将其资本化:一是提高企业所拥有的其他资产的能力,改进其安全性或提高效率;二是减少或防止今后经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三是环境保护。总之,不管环境成本是否会使得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只要它们能对企业的生存与未来利益有所贡献,则可以将其视为企业所支付的一种代价,进行资本化处理。同时,如果环境成本并不会在来来带来经济利益,或者与未来经济利益没有足够密切的联系,则不能将其资本化。例如:废物处理,与本期经营活动有关的清理成本,清除前期活动引起的损害,持续的环境管理,环境审计成本等,这些成本并不产生未来收益,因而应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二)企业环境成本的计量
企业环境成本计量是会计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遵循一般的会计原则,但是由于环境成本的特殊性,环境成本的计量同时还应特别遵循经济与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在计量环境成本时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结合起来。即企业坚持双赢原则,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齐效益,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抛弃经济发展。同时企业环境成本在计量尺度的选择上具有多元性。由于环境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活动包含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既有商品性又不限于商品性。这就要求环境成本在计量尺度的选择上要超脱传统会计,不仅要用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同时在企业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过程中,应辅以其它的计量单位,适当考虑使用实物或与自然环境相关指标的计量尺度形式。
(三)企业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
为了使利益相关人或信息需求者详细了解企业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情况,企业还需以一定的形式对其进行披露,才能使其做出有关环境信息的正确决策,企业环境成本的研究才具有实际意义。与传统会计信息不同,由于环境成本信息中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并存,定量信息中货币信息与非货币信息并存,所以可以将环境成本信息划分为货币性信息、非货币性信息以及记述性信息三类。货币性信息的核算是重点。只有货币信息核算才能把环境保护与企业利润相联系并统一起来。企业只有在环境保护和获得盈利相协调的条件下,才能够持久地坚持进行环境保护活动。
三、加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措施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不是终点,它的最终目的是对环境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使得企业的相关环境决策达到最优。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是环境成本核算的延伸。即环境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环境成本核算所提供的环境成本信息的基本分析,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环境成本形成过程中有关因素加以控制,达到相关环境法规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而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优目的的过程。其具体措施包括:绿色设计、绿色制造与绿色营销
(一)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及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其环境资源和环境属性,以及与产品相关的各类信息,利用各种先进的设计理论,在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减少到最小,最终设计出具有先进的技术性、良好的环境协调性以及合理的经济性产品的一种系统设计方法。
(二)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达到倡导绿色消费、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意识、树立企业绿色形象、促进企业和整个社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融入并贯彻绿色理念,灵活运用营销组合策略,对产品和服务的观念、定价、促销和分销进行的一系列策划和方案实施的过程。绿色营销的关键在于合理制定绿色价格。由于绿色产品比同类普通产品投入大,研发困难,对生产和销售过程要求严格,在“环境消费付费”和“排污者付费”原则受到政府和公众广泛承认的前提下,绿色产品的价格一般比同类普通产品价格要高一些。但是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强化绿色管理和降低物料耗用从而降低成本与价格,使绿色产品价格从长远看呈下降趋势。因此,应根据绿色产品价格的特点,综合考虑当前与中长期的产品成本趋势、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等多种因素综合定价。
(三)绿色制造
传统制造活动是在其过程的末端对污染排放物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环境法规的正常排放标准要求,减少罚款成本。但是,这种做法一般只能满足最低环境法规的要求,是一种被动的、低层次的环境成本控制战略,并且投入大,费时费力。绿色制造是指对高效、清洁制造方法的开发及应用,以达到绿色设计的目标要求,即在满足企业需要的同时,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将废物减量化、循环利用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因此,相对于末端治理,绿色制造是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成本的战略性选择。在绿色制造中,绿色采用是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持有“生态”的观念,尤其是对某些食品企业来说,每一种添加剂或催化剂原料都极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对人身心造成伤害,而不适当的采购活动会造成大量的运输包装费,还有储存保管和处置成本。因此改进采购活动可以达到减少相关环境成本,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山.环境成本核算与应用问题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11):82-84.
[2]肖序,毛洪涛.对企业环境成本应用的一些探讨[J].会计研究,2000(6):109.
企业成本核算管理范文5
一、资料的真实性
资料的真实性是分析的基础,是正确结论的根本保证,要做到真实可靠,只能依据所发生的客观事实,正确索取成本资料,通过一定技术手段进行剔除然后再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资料的及时性。
原始资料向财务汇总的及时性,是其他部门向财务传递资料的主要方式;财务部门被动接受,是资料传递的主要方式。原始资料在传递过程中需要有经受人、部门负责人和有关领导的核实、签字,因此会在这一过程中滞留一段时间。客观的讲,因这种手续的传递是在公司内部进行,所需时间应该比较短。但因财务的报表受法律时间的约束,同时有部分资料对报表的质量影响比较大,会给财务资料的准确性造成很大障碍,因此为了解决问题,各单位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原始资料的传递过程所需的时间和日期做出硬性规定,并要求必须遵守。
人人都知道因付现而产生的费用,必须到财务报销,这部分费用从财务角度讲叫付现成本;而相当一部分成本并不需要现金支付,如:折旧、赊购的物资已被实际应用、经我方签认的施工单位报送的《月份进度报表》中反映的数额或未实际支付的部分。对这部分的费用,其他部门的人员有时不能清醒的认识到,必须将这部分的资料及时的向财务部门传递。在这种状态下对财务人员就提出了要求,对这部分费用必须采取措施,使之尽快向财务部门会聚,一般的讲需从两个方面入手:
1、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以保证财务核算的有序和完整。财务部门的工作涉及面宽,手续繁琐,要求严格,必须得的部门的积极配合。
2、汇总到财务的资料再加工的及时性。这项工作是一项程式化、制度化、顺序化的工作。如何准确、清晰的确定归集对象,划分、确定归集内容。
财务报表,是企业在某一时点的经济状况,是静态的、客观的数字反映。要满足企业业管理的需要,为企业管理提供有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就要对财务资料进行分析。财务分析的方法和种类很多,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结论大同小异,仅仅是一个相互映证的问题。下面就“开发成本-建安工程费”举例分析说明:
甲企业19*8年开发A项目,面积1200平方米,造价82万元,19*9年,又开发B项目,假设与A项目的条件一样,只是面积为7000平方米,造价为534万元。
通过上表可知A项目的单价为683元/m2,B项目的单价为763元/m2,增加80元/m2,增长率11.71%。在通过对明细科目来看,单位造价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土地使用费的增加造成的,两项目相比增加72元/m2,增长率43.11%,占全部增加额的90%。这充分说明B项目的造价提高主要是土地使用费的提高造成的,这部分费用的增加受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经济波动的影响,属于系统风险,是不可控的。
在这里仅“开发成本――建筑安装费”明细科目进行分析。A项目的建筑安装费为283元/m2,占单方造价的41.46%,B项目的建筑安装费为289元/m2,占单方造价的37.82%,从绝对数看单方造价增加6元/m2,增长率2.12%,而总的单方造价增长率11.71%,低9.59个百分点,这说明建筑安装费并未随单方造价增长而同步增长,同时从占造价的比重看B项目比A项目低3.64个个百分点(37.82-41.46),说明建筑安装费占总造价的比重是下降的趋势,为此我们分析下降的原因:
(1)市场竞争引起的施工单位报价的下降。
(2)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的下降。
(3)总结过去的经验,扬长避短,合理安排工序和开竣工时间,使工期缩短。
(4)减少变更、签证、临时用工、不可预见用工。
(5)负责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
企业成本核算管理范文6
1.树立成本意识,完善成本核算制度
落实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前提是增强企业全员成本意识,加大对成本核算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从上至下树立成本意识,并改善核算方式和方法,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依据,并促使企业被动成本管理逐渐转变为主动管理,将成本核算工作渗透到每一个部门工作中,提高成本核算有效性,另外,制度作为成本核算落实的保证,只有具备完善、规范的制度,才能够提高成本核算科学性,由此,企业管理者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成本核算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并完善制度监督机制,从而促使成本核算发挥积极作用。
2.加强人员培训,建立高素质队伍
工作人员作为成本核算的基础,其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核算质量和效率。因此,加强核算人员培训十分必要,企业要立足于当下和长远战略目标,制定合理培训方案,侧重对人员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并采取多样化形式,例如:讲座、演讲等,为人员提供学习机会,提高人员专业能力,另外,还需要完善考核机制,在培训后进行定期考核,将考核与员工薪酬有机结合,强化员工学习意识,建立高素质人员队伍,进而却把成本核算工作顺利进行。
3.积极实施责任制,提高核算有效性
电力企业成本核算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成本核算有效性,还需要积极实施责任制,将成本核算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身上,明确员工职责,强化员工核算意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绩效考核制度,将成本核算效果纳入到年终考核项目当中,激发员工积极性,促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管理过程中,协调各部门工作,从而提高核算有效性。除了上述措施之外,电力企业还需要从细节入手,严格规范核算过程和结果,确保核算数据信息准确性,并且要制定统一的标准,解决生产经营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成本核算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