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1

1药学部质量控制管理的意义

明确药学部各部门工作目标,通过质量控制管理,对药学部各部门工作进行全过程督导检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药学部质量控制管理以事前干预、过程控制、督导落实为主,应用科学管理方法使药学部各项工作处于可控和正常运行状态。

2药学部质量控制管理组织的构成

药学部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主要包括2个部分:一是成立质量控制办公室(二级科室),人员组成包括室主任1名,质控工作人员2~3名,均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高年资且德高望重、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的药师担任;二是药学部各二级科室均成立质量控制小组,以二级科室主任为组长,组员2~3名。明确管理方针和质量控制目标,制定一整套工作规范、检查标准和管理制度

3质量控制工作安排

药学部质量控制办公室负责对药学部工作质量、服务质量、药品质量、制剂质量、制度落实等进行督导检查;每月上旬总结上个月的质量控制检查结果,中旬制定本月质量控制检查内容,下旬进行实地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我院为集团型医院,药学部共有职工近200名,下设有14个二级科室(含药库、调剂室、临床药学室、质量控制室等),分布在4个院区。二级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每月对本科室的各项工作进行自查,并填写质量控制自查报告表上报药学部质量控制办公室。

4质量控制检查内容

质量控制办公室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性质确定检查内容,并根据检查内容制定出详细的赋分表。如药库检查的重点是药品管理及药品供应监督管理等;调剂室检点是药品管理和处方管理;临床药学室的检点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临床药师查房等。

4.1药库

4.1.1药品应无霉变、变质、过期、失效,质量合格率100%。药品发放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每月检查药品的存放环境和效期,近效期药品使用登记应规范完善。药品入/出库双人复核,双人签字。药库进口药品注册证、批件、检验报告(通关单)等资料需分类存放。

4.1.2以销定购,药品采购计划需科学及时。微机化、科学化制订药品采购计划,药库每月制订1次采购大计划和3次补充计划;药品缺药事件实施责任追溯制(临床急需的特殊药品临时领用需特殊对待)。

4.1.3特殊药品“五专”管理,双人双锁。

4.1.4实行药品实库存管理,所有药品要求账物相符、账账相符[1]。

4.1.5药品的报废和退库理由要充分,原因要合理,药品的报废金额不能超过出库额的0.1‰。

4.1.6控制药品周转率,要求月底盘点库存金额应不超过上月销售金额的40%(随着质控管理的不断深入,该指标可以进一步降低),月底盘点抽查20个常用品种,其库存量应符合规定。

4.1.7药品科学定位、分类,摆放整齐,环境卫生整洁。

4.1.8药库应监控全院药品销售情况,全院滞销2个月的药品应及时回收并退回商业公司。

4.1.9药品贮存和养护,监测药库温/湿度及冰箱的温度并做好相关记录,保证库存药品的质量。

4.2调剂室

4.2.1药品管理。

①药品应无霉变、变质、过期、失效,质量合格率100%。药品发放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每月检查药品的存放环境和效期,近效期药品使用登记应规范完善。药品入出库双人复核,双人签字。

②以销定购,药品请领计划需科学及时,调剂室每周制订1次药品请领大计划和1次补充计划;药品缺药事件实施责任追溯制(临床急需的特殊药品临时领用需特殊对待)。

③特殊药品“五专”管理,双人双锁;品、第一类发放严格登记,其注射剂空安瓿或者用完的贴剂交回后,应有登记,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监督销毁并有记录[2]。

④实行药品实库存管理,月底盘点,贵重药品统计要求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⑤药品的报废和退库理由要充分,原因要合理,药品的报废金额不能超过销售额的0.3‰。

⑥控制药品周转率,要求月底盘点库存金额应不超过上月销售金额的40%(随着质控管理的不断深入,该指标可以进一步降低),月底盘点抽查20个常用品种,其库存量应符合规定。

⑦药品科学定位、分类,摆放整齐,环境卫生整洁。

⑧某一药房药品滞销2个月,应及时调拨到其他药房或退回药库。

⑨药品贮存和养护,监测调剂室温/湿度及冰箱的温度并做好相关记录,保证库存药品的质量。

4.2.2处方管理。

①药师应按要求对处方用药进行审核,监督临床合理用药,协堵大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应坚决退回并建立完善登记。

②药师应按规定调剂处方,必须做到“四查十对”。

③处方保管应符合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和我院《处方保管制度》等相关规定。

4.3临床药学室

临床药学室是药学部的技术支持中心,其工作性质不同于药房和药库。

4.3.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措施的落实和药品不良反应的定期上报。

4.3.2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科室,定期参加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做好药历记录。

4.3.3收集医药情报,编写资料,定期出版《临床药讯》。

4.3.4每月抽查100份门诊处方,进行基本项目和药品信息调查;其中抽取30份填写卫生部“处方评价表”。

4.3.5每月抽查30份住院病历,监控医院的抗生素合理应用情况,并每半年上报卫生厅及卫生部有关部门,且做好分析报告。

4.3.6定期举办药学专题讲座,为临床医师提供咨询。

4.4质量控制检查共性部分

4.4.1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资质。各室建立完善的药学工作人员档案(包括体检档案、任职资格档案和签章式样)。

4.4.2窗口服务与精神文明建设。

①劳动纪律。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医院的劳动纪律和请/销假制度。凡违反医院规定的工作时间,迟到、早退、脱岗、旷工等均视为违反劳动纪律。

②着装要求。严格遵守医院仪容仪表的标准。工作时间衣帽整洁干净,佩戴胸牌,不得浓妆艳抹等。

③服务规范。遵守医院服务规范,注意行走、坐姿、站姿,真诚礼貌待人、态度亲切宽容等。

4.4.3其他方面。

①安全保卫设施完善,每日进行安保检查并做好登记。

②各部门团结协作,禁止互相推诿、指责。

③严格遵守行风规定,严以律己,互相监督,禁止收受“红包”、“回扣”等商业贿赂行为。

5质控检查工作要求

5.1质量控制检查必须2人以上参加进行质量控制检查时必须由2人以上参加,并做好详细的检查记录。

5.2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用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事实与记录的数据来揭示质量管理规律,为质量管理提供正确的信息情报,包括:(1)药房药品请领计划的生成: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提取前7天(可根据药房库存面积等原因进行调整)的药品销售量-当前的药品库存量=请领计划量,低价且量大的易耗药品(如维生素C注射液等)可以适当放大库存量(但不宜超过1个月的销售量),但是到月底盘点前的最后1次请领计划必须谨慎,尽量做好控制药品库存量的工作。(2)药库药品采购计划的生成:从HIS系统中提取前40天的药品出库量(前提是药房的请领计划必须已经做到科学化)-当前的药品库存量=采购计划量,这样下一次盘点时的药库药品库存应不会超过10天,且在计划采购的药品未到货前仍可正常供应临床一线,不会引起断药[3]。

5.3质量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质量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要求:(1)全体药学人员具有高度的质量意识,善于发现工作和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不断改善和提高。(2)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对原有的制度、标准进行修正,巩固已取得的成绩,把有效的措施肯定下来,进行标准化,同时防止重蹈覆辙。(3)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要反映到下一轮检查中去,每一次质控检查都赋予新的内容,好像车轮一样,每转动一次工作就前进一步。

5.4坚持以人为本

在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中,把重视人的作用、调动全体药学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动全体人员广泛参与作为根本的管理思想。

6检查结果

质量控制检查内容采取赋分表的形式,每次检查完后进行量化评分。根据成绩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3个等级。合格的科室可以拿到当月平均奖,优秀的科室另外进行奖励,不合格的科室扣罚奖金。全年考核结果与年终考核评优直接挂钩,对于在质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质量控制人员应及时进行回访检查督促,以利于工作的及时改进;如在第2次检查中发现了上次未整改的问题,将予以双倍扣分。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就医频次也随之增加,而就医过程中检验结果的准确率直接影响着最终治疗效果[1]。若检验人员实施检验过程中出现混淆药剂仪器、检验单与患者名不匹配、操作计算错误等,可对患者造成不必要损失,从而降低治疗效果[2]。本研究对患者120例展开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参与我院实施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案研究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5.34±5.12)岁。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5.23±5.09)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核对检验单、标本采取与储存、标本再处理等常规质量管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具体实施方案如下:①检验前标本信息控制管理。采集检验标本前要求患者禁止食用高脂肪食物,保证24h内无酒精摄入,随后在其空腹状态下采集,在将标本送往检验科前送检人员应仔细检查标本信息是否完善准确,确认后方可将其送检,检验科人员应核对信息是否有效,确认无误后再签字接收;②实验设备与实验试剂的质控管理。对医院购进的所有检验试剂采用数字化管理做好信息录入工作,确保仪器稳定无故障并做好保养记录以及每一批试剂在有效期内被及时使用;③检验环节的质控管理。建立健全的检验科工作管理制度、质量标准、考核制度等,使工作流程得以顺利进展,同时加强对检验人员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的培养,使其具备处理紧急事件能好了同时提高其对工作的积极性;④检验报告管理。对检验报告采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将所有信息进行归档整理,以便对检验结果的有效查看。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质量管理措施实施后在检验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对检验人员服务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总分10分,>8分为非常满意,6~8分为满意,<6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仪器未定期校准2例,标本采取不合格3例,与患者沟通不到位1例,检验单与患者不匹配1例,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1.67%(7/60);对照组发生仪器未定期校准4例,标本采取不合格12例,与患者沟通不到位6例,检验单与患者不匹配5例,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5.00%(27/60);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16,P<0.05)。

2.2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检验评价非常满意为37例,满意18例,不满意5例,总满意率为91.67%(55/60);对照组非常满意13例,满意25例,不满意22例,总满意率为63.33%(38/60);两组满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11,P<0.05)。

3讨论

临床检验医学在诊疗活动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其检验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检验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质量控制管理在医学检验环节的实施可有效减少标本采取不合格、仪器未定期校准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检验服务的满意度。在本次质量控制管理实施方案中,检验前标本信息控制管理可确保标本信息的完整准确性,避免检验单与患者不匹配的发生;实验设备与实验试剂的质控管理可避免因试剂过期使用而使检验结果产生误差的后果;检验环节质控管理通过建立全面统一的管理制度可在确保检验工作顺利进展的同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检验报告管理通过采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将信息归类录入档案,有利于对检验结果的查询,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综上所述,将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应用于医学检验重要环节中可有效减少检验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检验误差,并提高患者对临床检验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周睿,秦妍妍,郭健,等.北京地区142家医疗机构互认实验室临床化学和临床免疫及临床检验专业室内质量控制现况调查[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12):922-929.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3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手术患者3473例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1—12月的手术室手术患者4482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护理管理。比较2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9%(13/4482),低于对照组的2.71%(94/3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39%(4410/4482),高于对照组的90.30%(3136/3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关键词: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手术室;消毒;手术器械

手术治疗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式,在手术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提升手术护理质量,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1]。本研究自2016年开始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手术室手术的患者7955例,将2015年1—12月手术室手术患者3473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手术室手术患者4482例作为研究组。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建立质量控制小组进行管理,具体操作如下。1.2.1建立质量控制小组:根据科室的实际工作内容,建立多个质量控制小组,其中手术室器械管理小组主要对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手术机械加强管理,做好机械准备、手术设备检查等工作;手术室护理文书组主要对护理过程的文书进行管理,对手术室护理做好记录;急救管理小组主要负责手术室的急救准备工作;消毒隔离组负责管理手术器械、手术室以及患者等的消毒隔离工作;管理质量检查组负责检查各个小组的工作内容是否达标,监督强化每个小组的工作,加强护理质量。每个小组包括4~5名护理成员,由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护理小组组长。1.2.2加强护理培训: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参与护理培训,医院要邀请资深的护理人员向全体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讲解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护理人员主动积极性。此外,针对不同的护理小组,还应该根据小组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培训,组长为小组成员发放护理质量控制管理表格,讲解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相关内容。小组成员可对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内容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对不合理的内容进行修改。在实际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组长还应该为小组成员分配工作任务,明确成员的职责,使护理工作有序进行。1.2.3落实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同时,落实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检验管理小组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每个小组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加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评价,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的情况及时指出并纠正,提升手术室护理的规范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总分100分,其中总分>90分为非常满意,总分60~90分为满意,总分<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2结果

研究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3例,发生率029%(13/4482),对照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94例,发生率2.71%(94/3473),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2413例,满意1997例,不满意72例,满意度98.39%(4410/4482),对照组非常满意1123例,满意2013例,不满意337例,满意度90.30%(3136/347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管理体系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已经认识到手术室护理对手术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应该加强手术室管理,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从而为临床手术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患者的快速治愈,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针对科室的实际工作建立不同的质量管理小组,选出小组长,为小组成员分配明确的护理任务和职责,加强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消毒隔离管理、手术器械管理以及手术文书管理等,通过护理质量检查小组的监督管理工作,能够规范手术室护理中的操作,减少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2]。且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说明质量控制小组管理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规范了护理操作,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3]报道数据相一致,再一次验证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具有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别逢桂,李柳英.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596-597.

[2]王荣梅,史念珂,赵岳,等.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336-339.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字】消毒供应;作业标准;消毒供应中心;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70-02

在现代化的医院各部门设置中,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医院各个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以及物品清洗的任务,是保证无菌化操作的关键,它属于是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负责部门,它的工作质量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特殊情况下还会对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一个标准、严格的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标准就显得十分有必要,这也是强化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保障,需要医院管理工作者予以重视。

1 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标准的建立

1.1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

要建立一个标准合理的作业流程,首要做的工作就是明确消毒供应中心的职能作用,作为医院部门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医院所有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及灭菌的物品统一回收,然后对这些物品进行一系列的消毒处理,包括分类、清点、消毒、清洗、检查、包装、灭菌以及监测发放等等环节,这些流程的开展每一环节都要保证无菌化,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保证消毒效果的良好,从而给医院的各个科室提供清洁的医疗器具,保证医疗活动的安全进行。一般来说,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后担任的,其中也有很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1]。

1.2医疗器械回收发放流程的规范化

各个科室在使用完医疗器具后,要将其统一的回收于一个密封的回收箱中,然后由消毒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特定的时间采用专用的密闭车下收,然后运送至消毒中心,按照不同科室所使用器具的不同,进行合理的清点、分类,依据医疗器具的自身性质以及受污染的程度采取相适应的清洗、消毒以及灭菌的方法,以确保消毒效果的高效,经过消毒灭菌后的医疗物品要由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用专车运送到各个科室中,以确保医疗器具的全过程清洁,满足回收发放作业的标准规范化要求。

1.3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化布局

消毒中心供应作业标准的开展要有基础的保障,内部各个区域的规划要明确,不同的区域之间要有实际的屏障隔离,建立各个区域之间的空气压差。此外,还要有一个合理的专用出入口,按照物品流动符合单向流程的原则,实现人和物的分流,由污染到清洁,采用强制通行的线路方式,避免逆行,有一套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基本设备,尽可能的实现医疗器械消毒物品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良好循坏。

1.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有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消毒工作的开展状况。在现代医院的整体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中,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护士长的专业优势,并制定一个合理的分层次,有目标的制定培养计划,从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在新形势下采用新的理论,并实时调整管理策略,激发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可以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潜能,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高效落实。

1.5建立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消毒中心作业流程的标准化,还需要有一个明确标准的管理制度作支撑,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把质量管理控制的意识贯穿到整个工作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质量控制的对象,同时也是质量控制的实施者,在各项制度制定完成后,还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公正严明的奖惩制度,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实际和医院科室的工作特点,把各个环节的工作责任进行细致化,做到专人专管,由专门的人员定期的进行质量检查和落实,实行科学的规范化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2]。

1.6消毒各个环节的控制

消毒各个环节一般包括分类、清洗、消毒、检查、打包、灭菌以及监测等等环节,对于其中几个重要环节要给予特别的质量加强措施。对于清洗环节,要保证彻底完整,采取手工方式和机械方式相结合,以确保灭菌环节的顺利开展,例如对于管腔类医疗器具的清洗,就要采用一系列的环节,像酶浸泡――管腔刷洗――水枪、气枪冲洗――入超声清洗机清洗――再次水枪、气枪冲洗――入喷淋清洗机等的程序,提高清洗效果。

1.7包装打包环节的质量控制

消毒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消包装打包时,要保证包装效果的醒目、清晰,对消毒的各个事项内容有明确规定,例如责任人、物品名称、灭菌名称、有效期、灭菌采用的器具型号以及包装的具体形式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对于各个科室来说,也要有质检人员来进行再一次的检查,采用5倍放大镜,如果出现不合格的物品就要及时返回重新消毒灭菌。

2 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标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1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节约成本

对于消毒中心部门来说,基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节约,保证工作人员可以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消毒供应中心环节的质量管理控制需要有标准的消毒作业流程做基础,对各个科室的医疗器具消毒灭菌可以顺利完成,尽可能的减少临床科室常备器具的数量,这样可以提高医疗器具使用的效率和频率,降低重复灭菌的次数,进而延长医疗器具和灭菌器具的使用期限,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安全进行。

2.2控制污染源和损伤的出现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以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从消毒物品的回收开始到最后的检查发放都要有严格的流程管理,这也可以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在具体的消毒灭菌工作开展中,尽可能的减少工作人员与污染了的器械相接触次数,这样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受到感染,进而实现对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减少了污染源的产生,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也可以保证医疗器具的完整性,不会发生较大的损伤[3]。

2.3提高灭菌物品的自身质量

医疗器具的消毒灭菌工作有消毒中心按照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进行,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良好,改变传统的各个科室去污处理的盲目无序状态,这样也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此外,也要有监督管理人员加大这方面的监督力度,保证灭菌消毒的质量。

3 总结: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作业标准化可以大大提高医疗器具的消毒灭菌效果,为各个科室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对于医院管理来说,就要按照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以及消毒灭菌的特殊要求,合理的布局消毒场所,并建立一个标准、合理的作业流程,从而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控制的良好,也就促进了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利霞,郑蔚.环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06):64-65.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5

1医疗业务档案管理探索

1.1加强医疗业务档案管理根据医院业务改革归档范围:一般医院的医务部、护理部均抓质量、管理,由于两个部门各自独立,难以把医疗业务综合反映。论文百事通随着医院管理专业化的要求,综合业务部门走向专业化之路已成必然趋势。为此成立专门质量管理部门-质量控制部,把质量控制的职能从医务部和护理部中分离出来,同时全面监控全院的医疗质量,负责检查、督促、改进、医疗纠纷事件的管理等,使质量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医务部负责医疗制度的制订与落实、进修管理、医务人员调配、各科室业务协调、资源调配等日常医务管理工作,管理病案室、院感科,医务部就会形成较全面的相关资料。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培训、护理制度的制订与落实、流程改造、人力资源调配、护理市场拓展、新技术、新项目开发等。科教部负责全院科技申报、报奖,带教工作、继续教育管理等工作,主要职能部门形成的资料较全面地反映一家医院整体医疗业务的管理水平。根据日常工作和职能,职能部门之间需要经常沟通了解,及时变更归档范围。

1.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档案管理员

目前兼职档案员队伍常不稳定,行政人员实行轮岗制,人员一年半载就会更换。应向各级领导宣传档案工作法规,提高员工的法规、责任意识。在人手方面予以支持。综合档案室要及时了解人员调动情况,并对新同志进行档案管理培训,每年邀请档案局老师对全院兼职档案员进行专业培训,鼓励档案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和外出理论研讨交流。职能部门是医院管理的主要部门、日常事务烦琐,人员少、工作忙,希望把原始材料全部提交综合档案室,就不用再管了。档案员需要不厌其烦地上门指导,有计划重点帮助整理,从分类、装订、整理各个环节进行指导。1.3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

医疗业务档案的收集和整理,需要制定《医疗业务档案归档制度》,参照文书档案整理规则,按照年度-问题分类。(1)医务管理主要有:医疗制度的落实、进修管理、会诊协议和记录、病例讨论制度及记录、学术委员会记录、技术水平年度考核资料、医疗队卫生支农工作汇总、下乡证明、临床医疗质量与工作效率年度报表、健康教育宣教资料、传染病报告记录、医院内感染管理措施、监测记录、执业医师注册管理,以及药剂、检验、病理、麻醉、放射的管理。质量控制管理主要有:医疗事故争议登记报告处理、医疗安全报告措施效果评价,安全教育内容会议记录、服务质量监控组织、病历书写质量标准及监控考核方法、年及季度监控汇总。护理管理制度落实检查记录、护理查房记录、护理教学培训记录、护士技术操作考核评价记录、护理书写质量考核。(2)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为全面反映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对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业务档案。一人一卷,按照姓名拼音排序建立人名索引。事先向各部门说明要提供的材料范围,让他们平时有意识地积累资料。向多部门收集,需要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各部门提供的材料较琐碎且数量大,每年由各部门派人一起整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档案包括四方面主要内容:①基础材料:个人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简历、工作经历;有关学历、学位证明、证书;从事专项技术工作的年限证明材料;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习的证明、证书、鉴定、成绩单;参加支农和卫生下乡等医疗工作情况。②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成果材料:著作专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专业技术新成果鉴定书;其他具有备案价值的各种技术工作成绩的证明。③专业技术任职、技术资格评聘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请表、申报表、考评表、审批表、证书复印件、聘任合同、任命书。④其他材料:三基考核材料、先进工作者证书、奖状;对外合作攻关成果材料;参加专业学会的证明;工作失误差错材料。(3)完善的病历档案:病历档案对医院有着特殊意义,它是医疗工作的全面记录,客观地反映了疾病诊断、治疗及其转归的全过程。病历档案是医疗活动信息的主要载体,教学的极佳教案,科研的良好素材,而且也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依据,同时又是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医院举证的重要依据。特别是近年来,病历档案在刑事诉讼、金融保险等服务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病历档案保管完好,能及时地收集、整理、归档、利用,并且与医院管理系统数据接口,使用方便,为临床研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4重视利用,加强编研为临床服务

根据医院医疗业务管理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各部门调研沟通的基础上,编辑出:《医院管理制度汇编》、《各部门岗位职责和人员职责》、《基础数据汇编》、《病历书写指南》、《常用药物手册》、《医学论文汇编》、《疾病病种索引》等十余种汇编材料,为医务人员在平时工作参考提供方便。其中《病历书写指南》、《常用药物手册》对每位医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6

在新的形势下,乡镇卫生工作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使卫生院走出困境,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我从事20余年的卫生工作经验和以往5年院长一职的工作阅历,且针对我院实际,谈几点举措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当前我院医疗卫生现状

到目前,我镇已建立起相对健全的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镇共有中心卫生院1家,乡村卫生所(室)12家,从事卫生工作(包括村医)36人。而全镇总人口13000人,千人口医生数仅占2.76人,开放床位12张,千人口0.92张。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我院除仅能提供基本门诊医疗服务外,总体医疗服务能力低下,卫生院生存仍然困难。2011年全院业务总收入43.2万元。其中医疗收入12.2万元,占28.9%;药品收入30.9万元,占71.1%;按年度决算报表反映,总支出104万元。通过8万元药品结余弥补后,全年尚亏损额12万元。

二、造成卫生院生存困难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对农村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以药补医现象依然突出。乡镇卫生院承担着公共卫生职能,卫生投入政策不足,硬件设施落后,医疗条件较差,影响了正常防治任务的完成。

(二)布局不够合理,规模“小、差”问题突出。卫生院、村卫生所(室)均存在规模小、功能弱、布局不够合理以及人员素质低的现象,从“小”字方面看,卫生院虽初具规模,但相对较小,大多数患者到卫生院只是看看门诊而已;从“差”字方面看,房屋、设备、人员、技术,缺少医疗服务能力,尤其是我镇一些边远村屯,如卫疆、新平等村屯出现了只有老少居住的“空壳”现状,百姓缺医少药,迫使患者多半流失异乡他院,从而导致收入减少。

(三)乡镇卫生院体制不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运行中存在“以药补医”的现象,药品收入在全部业务收入中占有绝对比重,占71.7%,在现行管理体制条件下,仍靠销售药品来维持医院现状;二是观念滞后,管理落后,人浮于事。卫生院内部从上到下缺乏制度性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领导层缺少创新意识,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机制不活;一般职工安于现状,坐等病人上门服务,仍然固守“大锅饭、铁饭碗”思想,不愿改革,害怕竞争,坐以待毙。

(四)卫技队伍严重不适应新时期要求。总的表现在:人员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在全院20名职工中,有65%的医务人员为初级职称,中级职称5人,占25%;高级职称仅有2人(其中有1名于2011年1月即将退休)占10%。学历低,技术水平不够高,这种状况,不仅直接影响乡镇卫生院的健康发展,更进一步地制约着农村群众的医疗消费需求。其次,近10余年来没有高技术、高素质专业人才来充实和壮大乡镇卫生院,人员进出机制僵化,群众对“小医院”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五)卫生院存在管理松懈问题。管理制度不全、或有制度不按制度落实,这些内部管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卫生院的整体建设和发展。如:财务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学习制度、卫生院消毒管理制度、院内感染控制制度、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制度等等都已建立健全,但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管理。

三、工作思路及工作举措

(一)指导思想

2011年,将在市中医院帮扶三年来的成果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卫生局中心工作,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创一流文明优质服务;以改革为动力,倡导竞争、敬业、进取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努力提高全员素质;以质量治理为核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以安全治理为重点,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以目标治理为主线,强化治理力度,努力完成各项医疗工作和任务。

(二)工作思路

1、拓宽工作领域,提高经济效益。在积极抓好卫生院日常医疗工作的同时,2011年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大新农合的门诊小额补偿和新农合住院患者的工作力度。按照市合管办要求,在门诊小额补偿方面,全力与乡村医生紧密配合,利用夏冬农闲季节组织职工对全镇17个村屯的6755名参保人员开展门诊小额补偿大会战,实施送医送药进万家活动。此项工作在2011年的基础上再增加收入10万元。在新农合住院患者垫付工作方面,突出做好乡村医生转诊工作,具体做法是与乡医签订转诊协议,给乡医定指标、定任务,以增加双方收入,这样既防止患者流失,又壮大集体经济,不断增加医院收入。此项工作力争在上年的基础上再增加收入3万元。二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着力做好防保、防疫工作。2011年,要借助国家对“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这一契机,全力开展儿童、学生、妇女、老年人等各类群体的预防保健工作。除预防接种等经常性工作,计划一季度完成800余名学生的健康检查,9—10月份开展全镇千名妇女病全面普查活动。三是拓宽思路,主动出击,积极与辖区各单位加强紧密联系,为广大干部职工进行健康优惠体检,进一步扩大医院收入。综上述几项工作,年可实现收入10万元。

2、注重人才培养,壮大卫生队伍。人才是卫生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我院目前卫生技术综合素质偏低,全院中级以上职称的卫技人员比例不足,门诊医师尤其是骨干医师较为缺少,人才缺乏,无后备力量。因此,再困难也要挤出经费加大培训力度。一方面制订完善的进修深造计划,分批定期公派进修。2011年,计划选派1—2人带资进修,力争利用5年时间,尽快完成人员轮训,逐步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吸引广大患者来我院就诊;另一方面要加强院内业务学习质量管理,深入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第三是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中医人才)的引进工作,聘请市属医院知名退休专家来我院坐诊,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增加公益效益。

2

2011年是推进医改的关键之年。为了进一步搞好2011年医疗业务工作,使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卫生院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创一流文明优质服务;以改革为动力,倡导竞争、敬业、进取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努力提高全员素质;以质量治理为核心,不但提高医疗质量;以安全治理为重点,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以分级治理为基础,创“一甲”最高分;以目标治理为主线,强化治理力度。努力完成各项医疗工作和任务。

二、目标与任务

(一)内感染治理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和具体体现,是防范医疗事故的重要途径,是以病人为中心、文明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

1、成立院感控制机构,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2、加强院内感染知识宣教和培训,强化院内感染意识。

3、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4、以“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产房”为突破口,抓好重点科室的治理。

5、规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二)、医疗安全治理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思维意识的转变,各地医疗纠纷频繁发生,医疗安全工作一直是每一个医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防范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成为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

1、成立以院长为首的医疗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急诊急救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医疗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能,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严格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2、认真开展医疗安全知识宣教,深入学习岗位差错评定标准和卫生部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严格落实差错事故登记上报制度。

3、及时完善各种医疗文书确实履行各项签字手续,抓好门诊观察病人、新入院病人、危重的病人治理。

4、坚持会诊制度,认真组织急危重病症及疑难杂症讨论,积极请上级医院专家到我院会诊。

5、手术病人要严格遵守手术规则,认真开展术前讨论,严禁超范围手术,非凡手术要要报请院方批准,以便给手术提供条件。

6、切实加强急危重病人的治理急危重病人病情急,症状重,随时可能出现危生命的症状和征象,应严密观察和监测,随时出现随时处理,以便为拯救生命赢得时间,并及时做好抢救纪录。

7、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医务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努力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思想,避免因服务不周而引起的医患纠纷。

(三)、医疗质量治理

医疗质量治理是针对医疗系统活动全过程进行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其目的是通过加强医疗治理从而提高全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广大患者服务。

1、建立健全质控职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组建质控办,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求质控办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定期召开例会,汇总检查结果,找出问题,及时整改。

2、不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细化质量控制方案与质量考核标准,实行质量与效益挂钩的治理模式。

3、进一步加强医疗文书的规范化书写,努力提高医疗业务水平。

(1)、组织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处方、辅助检查申请单及报告单的规范化书写,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切实提高医疗文书质量。

(2)、及时督导住院医师按时完成各种医疗文书、门诊登记、传染病登记、肠道门诊登记、发热病人登记。

(3)、切实注重病历内涵质量的提高,认真要求住院医师注重病历记录的逻辑性、病情诊断的科学性、疾病治疗的合理性、医患行为的真实性。

(4)、抓好住院病历的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控制,成立医院病案治理小组,搞好病案归档工作,积极开展优质病历评选活动。

(四)、护理质量治理

护理质量的高低是反映一个医院整体服务水平,是医院服务形象建设的窗口,也是医院医疗业务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

3

行业作风是指行业系统内职工队伍素质修养的组合及外在表现。医院的行业作风建设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院一直将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作为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认真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抓好行风建设,贯彻落实卫生局关于纠风工作的指示精神,搞好我院的行风建设,促进我院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广大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使我院的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我院制定如下计划

一、降低医药费用,减轻病人负担。为抑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降低药品价格,医院在近期着重抓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及门诊人次平均费用和住院病人人次平均费用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购药成本,从源头上堵住药品回扣的渠道。我院对各科的药比进行了制定工作,对超过上限比例的科室,予以经济处罚。我院采取了多项强硬措施,要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二、强化质量监控,提高服务质量。为加强医疗质量监控,我院成立了医疗质量监控领导小组,任组长,组员为和。并且将质控的具体指标与经济分配挂钩,与科室工作考核挂钩,完善了医生外出会诊、参加会议等管理制度,健全了门诊工作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各项医疗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认真落实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三、改进服务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为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教育的同时,认真落实已制定的规范与制度,对因服务态度恶劣、违反医德规范及制度被病人投诉者,予以待岗处理,要求全院职工主动为病人服务,帮助病人解决困难,将病人对本部门、科室的综合满意度列为科室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努力改变“脸难看”“惜话如金”的现象,杜绝向病人推销药品的行为。为树立良好的行业风气,要求医生向病人作出不受礼、不吃请、不收红包的承诺,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影响。同时,加大对病人的宣传力度,通过入院介绍、致住院病人书等形式,让病人知道在西堤头卫生院不送红包同样能得到优质服务,形成一种病人不送,医生不收的氛围和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