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教育在线课堂

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1

    完善制度推动研究

    我们根据微型课题的特点,结合农村教师科研现状,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细则,建立了微型课题申报立项条例等制度。

    我们组织微型课题研究的“先行者”们认真总结经验,提炼模式,通过业务主讲、网站发贴、成果展示等形式搭建平台,让他们用经历说话。学校每隔一段时间统计教师在研的微型课题,有外出听课、专题研讨等机会就优先考虑正在进行相关研究的教师。学校还在《岗位目标考核细则》中增加了微型课题研究加分子项,还在评优、骨干教师申报、职称晋级等方面对微型课题研究骨干有所偏重。现在,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难以破解的难题时,学校总会成为他第一个“求助目标”。学校也会从人力、财力、智力等方面提供最贴心的援助。

    营造氛围濡染研究

    通过微型课题研究的推广,我们看到了两大可喜的“回归”:即教育研究回归到教育教学一线,回归到广大一线教师身边。学校顺势举力,唤醒教师自我研究的主体意识,在群体中倡导“崇尚智慧,做智慧型教师;讲究效益,做节约型教师;追求共生,做互利型教师”的风气,为教师研究性、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提供精神支持和广阔的空间。二是优化教学管理,删减学校生活中低效甚至无效的活动,保障教师必要的研究和思考的精力。三是改变校本教研形式,突出“教”与“研”,让微型课题研究交流成为核心议题。

    这其中,营造研究型、协作型的办公室文化显得颇有成效。“课间十分钟”既是教师休息调整的时间,更是教师思维碰撞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教师往往还沉浸在某一个“课堂场景”之中,此时的转述最能给听众身临其境之感,引发共鸣并产生研讨趋向。我校在各办公室积极推行“课间文化吧”建设,引导教师在无拘无束的交谈中,用积极的思维碰撞“挤”走无聊的闲谈,用连绵的点子“汇”就智慧的源泉。“课间文化吧”里没有优雅的轻音乐,也没有沁人的香茗,有的只是从课堂内、教学中溢渗出的话题、经验与困惑,大家在这里烹调并分享着一道道“点子盛宴”,其乐融融。

    靠前服务支持研究

    为了提高科研管理效益,学校在微型课题研究管理指导中实现管理前移、重心下移,逐步完善校领导包括教科研骨干在内的定点联系课题、定向指导培养、定期推广成果的制度。一是走进课堂,强化教学研究指导,努力增强教育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提高教育教学的科研含量。二是贴近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及时协助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确保该教师的课题研究能顺利向研究理想靠近。三是关注成长。学校管理走出“纯管理”的象牙塔,走向“服务、引领、对话”的方向,管理者不单要在科研方法上指导服务,还要为微型课题研究全程服务,实现由“管理者”逐渐向“服务者”转变。

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2

到会的领导有县教研室的刘顺生主任和王海峰主任,还有张教研员。我校申请的市级数学课题――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研究审批下来了。

我是课题组的一员,我很珍惜学校为我搭建的平台,人应该有所追求,不能满足于做个教书匠,要有精神气,给自己的人生留下痕迹。以前我像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小舟,而现在有了课题实验这个航标,使我不再迷失方向……每周除了按时参加周三下午的课题组集体学习外,坚持自学,努力使自己理论素养与教学能力有一个大的提升,时刻以一个课题组成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甘于平庸,不步入后尘,不人云亦云,以最为天下先的姿态引领学校教科研的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意见的交换,同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内化新的理论,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双赢。

一、课题实验,促进专业化成长

课题实验是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搞好本教研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课题实验的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科研兴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它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新课程增加的不确定因素发挥好引导示范作用,竭力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平台,用教育的智慧铸造智慧的教育。

一个完整的教育科研过程通常包括这样几个基本阶段。一是选定课题,二是查阅资料,三是指定计划,四是实际运作,五是表达成果,六是评估转化。自己的态度决定关注实验的态度,决定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做到实在、实际、实效。我们正在研究的课题是:培养小学生教学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研究。我们施教的对象是小学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力要从“唤醒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能力,养成创新习惯”四个层次来完成。

1、唤醒创出新意识

研究、实践、再研究、再改进,如此反复尝试摸索是研究课题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育是一种唤醒,是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爱,更是一种责任,教师的责任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生命的特征在于创造。使学生想创造只有唤醒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思维能力最大限度的活跃起来,诱发创新思维,产生创新独到见解,才能充分发挥创造才能。

2、营造创新氛围

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必须要有创新型的教师。教师职业一大特点是具有创造性,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对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等进行创新。数学课堂不仅要有浓厚的数学味,还要具有创新火花的魅力课堂,这就要求自己要在课堂实践中逐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充满灵动和活力的个性课堂。所以要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富于想象,敢于标新立异。

3、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基石,强化问题意识是培养能力的起点。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努力做到让所有的“花儿”都开放,让所有的“鸟儿”都歌唱。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问;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会”问。使学生在“奇”中问,“悱”中问,“动”中问,“用”中问,指导质疑,培养学生“善”问。让学生在观察问题、解决问题中去发现新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在教学中我进行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创设问题情境,用智慧点燃学生思维的心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造。

4、养成创新习惯

美国学者欧内斯特曾指出:教学不仅要关注定律真理的判定,更要注重教学知识生成。因而也就必然要求数学教学从重视知识的静态结果转向关注知识的发展的动态过程。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思考问题并成为自己的习惯,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会创新。注重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一题多解、多项思维的材料,激发学生再创造,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快乐,使学生把爱创造想创造养成习惯。

二、网络学习,促进专业化成长

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练习,不断融入到工作中去。在日常工作中,阅读、实践、研究、写作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只要教师用心揣摩,反复实践就会功到自然成。教师专业化成长最佳途径是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我们需要走出、请进、换思想,有专家引领做基础,同伴互助,构建教师专业化成长共同体,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资源共享,互利互赢。

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3

“互联网+”的美术内容

数字美术馆:穿越时空的虚拟漫游在美术课的欣赏评述课型上,通过互联网上的全景数字美术馆、网络博物馆、艺术馆展品的3D展示和虚拟漫游,实现了异时异地观展,徐州的观众可以直接欣赏到远在的艺术展览,时间与距离都不再是问题。例如:在讲授汉代泥塑和汉画像石教学时,需要了解古代艺术史资源,就可以打开新疆数字博物馆网站的虚拟漫游汉代馆、唐代馆等,查阅相关的图文资料;也可以进入实景漫游和文物实景的360度深度赏析,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品味世界艺术大餐。儿童数字美术馆的建立,为喜欢数字绘画的学生提供了在线展示、分享、互动的平台。

电子书包:主动学习的虚拟世界 电子书包资源站项目有:学生电脑、电子书包、手机学习软件等为中小学和大学提供了海量学习资源。家中有学习机的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导学单、任务单进行自主学习;在家学习的学生,可将作业上传到网络平台,分享、交流、反馈给老师和其他同学;不会的地方,可以进行线上线下求助,按预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时代教育在线V2.0―电子书包应用服务云平台,通过学校社区、班级社区、云图书馆和试题中心四个板块的建设,重点解决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中的移动互联教学应用,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尽快实现智慧学习。“电子白板+平板电脑”数字教室和“c读投影幕布+无线点读教鞭/点读笔”,教师通过教学终端(平板电脑)发起“抢答”“下发练习题”“下发图片、视频”等活动,学生则在个人终端上进行抢答、输入文字、画图等,并实现课堂上师生互动。此外,可以利用在线电子画册制作平台和软件,制作并上传学生个性化美术、摄影、制作作业,实现在线网络美展,进行学生个人成长记录。

奇奕画王:版画教案的华丽变身 奇奕画王是一款具有普及性的绘画及动画创作软件,基本上一看就懂,一玩就会。该软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仿真画笔、绚丽多姿的风格效果、眼花缭乱的素材图库,使用者可以像魔术师一般的图像处理。支持多触,用压感笔在数位板上轻松作画,更加自如。还可利用电脑、手机摄像头或数码相机将照片及时融入到作品中并保存为图像和动画,特别适合低年级版画、刮画、擦除画、添画教学。例如: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创作课《妈妈的节日》,可以较好地降低学习难度,加快作业完成速度;而五年级《快乐刮画》等课,学生们可以不用带颜料、刮纸、蔬果等,用奇奕画王轻松画出心中构想的作品,简单动画的制作可以在一节课完成,而且还解决了由于人多带来的安全和卫生问题。

“互联网+”的美术实施方式

思维导图:创作画的天马行空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课《影子游戏》,教学设计包括自主学习导学案的撰写和课堂运用。美术教师引导或解析思维导图,在美术学习的四个活动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比如:《影子游戏》中的“影子”主要有人影、动物影、植物影子、倒影、灯影、月亮影子;而游戏则有皮影戏、纸影戏、灯影戏等。工具准备:彩笔和8开或4开大画纸,便于天马行空,尽情想象。

移动客户端:创新绘画的抓手 引导喜欢漫画的学生,入门之前,先使用安卓智能手机和直板电脑的漫画达人、魔漫相机、人人漫画家等软件,进行人物角色、话框、小道具、场景等的创作。作品拍摄、临摹、改画、添画、上传,充满着童心和童趣。我们应鼓励学生创新内容,改写榜样故事,加入榜样人物在成长过程中也有失败或错误,引导学生树立从失败中重新站起的观念,培养他们对自我能力的肯定。由此可设立设计、拍摄、配音等积分奖励,积分达到10分的,奖励数字徽章。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九课《生活中的趣事》,教师拍摄在校内中的趣事,学生拍摄校外趣事,利用微信、QQ上传图片信息,收集创作素材,利用手机和数字美术软件进行二次创作。

“互联网+”的美术课程评价

数据科学带动多学科融合。在大数据时代,不少学科在表面上看来研究的方向大不相同;然而从数据的视角来看,往往是相通的。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通过慕课和“O2O”学习模式,使按需学习、自主学习成为可能,进而促成“基于大数据的教学与评价”,让学生们的个性差异得到充分尊重。随着国内外大学MOOC在线课程、适应性学习以及教育大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当前教育的数字化创新正在变革人们的学习方式,实现教育公平。例如:华师慕课联盟、O20中小学慕课联盟平台的建立,探索了大数据时代“低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手段,开发了个别化、自主性与互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未来全景课堂和游戏化学习新模式的研究,必将给小学美术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美)史蒂夫・佩珀马斯特.融合时代――推动社会变革的互联与创意[M].刘积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4

大家好!刚才汪x老师介绍了,我是最后一位上台的竞聘者,还望大家再忍耐一会儿。

熟悉我的老师知道,我喜欢看书。最近几年来,我每年在买书上的花费都在一两千元。这些书籍中,有些是与班主任工作有关的:比如魏书生老师的一套五本的文集,李镇西老师的书前前后后也买过七八本,还有像窦xx、高xx、王xx、薛xx等全国著名班主任的书。还有一些是与我任教的语文学科有关的书籍:像孙xx教授的《名作细读》、王xx教授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干xx老师的《构筑理想课堂》、熊芳芳老师的《生命语文》、王xx老师的《深度语文》、史xx老师的《不拘一格教语文》、郭xx老师的《癫狂与谨守》等等。还有就是一些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我希望通过这些阅读,来提高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水平,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更重要的是,我想通过自己的阅读来带动学生阅读,我想充分发挥一名文科背景的老师作为班主任的优势,我把推动阅读作为我的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我相信一位教育专家的话:“喜欢读书的孩子,一定不会变坏。” 当然仅仅是读书的最起码的好处,读书可以培养学生的静气、陶冶学生的性情、开启学生的智慧、训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实际上,在我的带动下,我带的每一届学生里都有一些小书虫、小书迷。像06届的陈x、黎x、王xx等;10届的黄x和周xx等。老师们普遍反应,这些喜欢读书的学生普遍思维活跃、眼界开阔、具有很强的后续发展力,比如同学进了华师一附中后就一直担任校学生科学院的副院长,进了大学后又顺利考进了物理实验班;而且在大学还不忘阅读,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在阅读的同时,我还喜欢记录,尽管我的文字水平不高,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停止的我的记录。我在教育在线开过班级主题帖,在天涯社区建立的博客访问量已经超过70万次,我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经验与教训、喜悦与烦恼。一个意外的收获是:有一些学生和家长不知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了我的博客地址,成了我的博客的长期读者,博客成了我和学生以及家长除了学校和课堂之外的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而与此同时,我写作的一些文字也陆续被《读写月报 新教育》等杂志刊用。前不久被刊用的《一次意外解决的盗刷案》这篇文章,便是我处理班上发生的一起学生饭卡被盗刷事件后的真实记录。

我一向崇尚开放式的教育理念,充分相信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近几年来,我尝试着运用学生成长记录册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主要内容包括:每日名言、每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记载、每日小结等。其中我尤其注重学生对每日小结的填写,我把它和学生的日记结合起来,用每日小结来代替日记。一天结束,学生对自己这一天学习生活以及思想上的情况做一个梳理。通过实践,我发现,这个每日小结在九年级的作用尤其有效。因为面临升学的压力,学生在小结里面可以自我打气,可以宣泄压力。我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每日小结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习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还记得07届有个学生柳某某,我就是在他的每日小结里面发现他有自杀的倾向,并且已经有轻微的自残行为发生。我及时找他谈话,疏导。最后他放弃了自杀的想法,后来还顺利考上了普高。而他得知自己考上普高后,立刻第一时间给我发来短信,让我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如果要对初中三年做一个规划的话,我觉得第一年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年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上,第三年要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人生初步规划,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5

【关键词】评价;教学;学习

生命是一个灿烂的历程,教育是要让每一颗心灵都得到智慧的滋润,是要让每一程人生都充满燃烧的激情。因此, 课堂不应是“沉重”的,而应是“生动”的;不应是枯燥的,而应是“灵趣”的。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上好课,在课堂上挥洒自己的才情和灵性,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用生命润泽生命,我们的课堂应该拥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发现,拥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收获,拥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和谐共鸣,拥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灵释放。

那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苏霍姆斯林基曾说,大多数时候,我们评判一堂好课,常常就是凭着一种直觉。当我们觉得这堂课进入了一种状态,学生也进入了一种状态时,我们就知道,这已经是一堂好课了。

一、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也是不可取代的。其角色随着教学目的、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转变而转变。尤其在课堂里,教师只有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了解自己的位置,正确的把握自己,才能恰当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真正统一。教师作为评价学生的总支配者,首先要清楚明确的评价好自己,正确的把握好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

1.指挥者(Controller)

从宏观上讲,所谓的一节好课,教师除了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外,还应使自己成为课堂的调控者和指挥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是非常要的,它可以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而又高效地进行。当进行课堂活动时,教师的控制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练习的机会,提高并不断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为此,教师通过指挥者的作用,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垫下了基础。

2.提示者(Prompter)

教师单作为一名指挥者还不够,更要从细节处做好对自身的评价。当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知道如何进行下一步,不知道应该继续说什么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恰当的提示。当然,在课堂教学的复习阶段,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的提示会帮助学生回忆和记忆自身需要完成的任务。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尴尬害怕的心理,也能促进课堂教学更加顺利的完成。

3.参与者(Participant)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误入盲区,在完成了介绍新的教学任务之后,我们就开始操练和联系的活动。我们可以参加一个或两个小组的活动,作为一名普通的成员,而不是作为一名指挥者。学生把老师当作语言水平比他们高的同伴共同练习。通过这样的共同合作,能更好的提高师生的默契配合,也在无形之中完善和谐课堂。

4.评价者(Valuator)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何评价也是衡量教师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这时的评价不只是奖惩之分了,在课堂中是否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是否公平;是否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是否做到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认真负责等等,允许学生出点小差错,以微笑和宽容对待他们并帮助纠正,当然,纠正学生的错误时要耐心,不要过分夸张,在语言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很自然的,甚至有的错误要多次纠正。

二、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

教师经常用到Good! Clever! Wonderful! Excellent! Marvelous! You're clever! A good try!等鼓励学生,那一节课的课堂气氛将非常活跃,学生将更乐于表现自己,也会因为受到表扬而继续努力。当然,教师也要注意评价用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

1.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由学习条件、学习的指导和调控、学习活动、学习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来判断。课堂上如果没有有效的学习指导和调控,就无法有效的激活课堂,单有热闹的学习活动,没有学生积极的思维状态和良好的目标达成状态,课堂很容易出现“泡沫现象”、“表面繁荣”。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自主学习情况:学生在学习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是否拥有较大的自主性,是否主动的从事体验或交流等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情况:能否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参与的热情,情感体验如何,是否形成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探究学习情况:学生是否通过体验获取知识和学习有关语言表达技能。

3.学生学习效果的发展

知识技能方面: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新知识,是否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语言知识;有关技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是否进一步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运用所学语言的愿望和求知欲是否增强,是否逐步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师生间的关系是否更加融洽。

三、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应面面俱到,不是所有维度都必须体现在每一堂课中,评价时要有所侧重。

2.评价时不追求完美,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学充满勃勃生机。

3.不要以一节课来衡量教师或学生的优劣,要善于发现进步,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鼓励学生,不断进取,获取成功。

4.要把定量和定性评价,教师自身、学生及他人的多元评价,形成性和终结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有效。

【参考文献】

[1]王建春.课堂教学互动评价体系中的相关问题和策略[J].教育在线,2005,(2):25-27.

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6

我似乎看到了未来的东环小学的一个剪影:操场上孩子们生龙活虎,运动项目有排球、篮球、足球、羽毛球;伴随着孩子们矫健的身影,韵律感很强的健身操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快乐。校园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仔细看看,就会发现他们并没有班级的区分,只有不同的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孩子们依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他们是那样健康、阳光、向上、幸福。教育终于走上了发展孩子、幸福孩子、阳光孩子、健康孩子的轨道上,我不禁感叹万千!

曾经,我们的教育经历了过去的知识高垄断、被神秘化的超精英教育阶段,到现在的知识工具化、确定化、统一化的大众教育阶段。未来学校将会是知识流体化、教学技术化、生活智能化的幸福教育阶段,是逐渐摆脱了功利性的外衣进入分享型的教育。

下面从六个方向畅想一下我们未来学校的基本形态:

一、混组,是未来课堂的基本形态

未来的课堂将不再是现在的固定和封闭的模式,而是以组班和开放为模式,整齐划一将在未来的课堂中逐渐被淘汰。学生的学习也不再以教师的授课为主,而是以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主。未来的课堂学习群体的基本组成单位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班级,而是由老师提前为学生提供各种相关的信息,比如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然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进行师生重组。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的不同,选择自己的学习合作伙伴进行生生重组。所以未来学习也可能有校级间的重组,以开放的思想实现各种学习群体单位的组合。总之,未来学校将不再是单一的班级群体,师生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自由重组,才是未来课堂的基本的授课形态。

二、需求,未来课程的设置标准

未来课程将不再是现在的由国家机构设置的固定的课程,而是学校依据学生的需求进行的课程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呈动态变化发展的。现在呢,我们的教学和教育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品质。比如说原本可能挺聪明的一个孩子,在没有上学的时候他喜欢跳舞、喜欢唱歌、喜欢讲故事等等,他非常优秀。但是上学以后,学生就要学习规定的课程,而有的课程学生不感兴趣,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样就叫做降低品质。未来的学校是发展特长的教育,未来课程的设置是动态变化的,学生有着极大的自由选择权,在这样环境下,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特长。现在我们的音乐课,学校会给每一个班配备一名音乐老师,而他可能是学声乐的,也可能是学舞蹈的或者是学钢琴的等等,也就是说现在这个音乐老师在音乐的范畴内有各自的专长和各自的短板,所以现在的音乐课其实也是单一的,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未来的音乐课将进行重新划分,分为声乐、钢琴、长笛、葫芦丝等科目。学校把音乐课安排在同一个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课,满足学生特长发展的需求。学校也会根据学生的选择对课程的设置进行调整。

三、助引,是未来教师的基本作用

未来的教师将是人才的精英,他们有崇高的教育理想,他们有着深厚的素养底蕴,他们有执着的教育热情,有引领学生成长的能力,将是被社会高度尊重的群体。现在的教师为了成绩、为了升学率、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不惜牺牲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成为传输、教授固化知识的工具,成为学生和家长既需要又反感的角色,使学生们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疲惫不堪。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二是因为现在的教育评价过于单一,升学率是学校评价唯一的标准,所以老师就不得不丢掉学生发展的需求,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三是因为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老不得不照本宣科;四是现在学校的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而社会资源还不能通过良好的渠道变成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的共享将会推动教育向本质化发展,未来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将转化成育人,老师作为一名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引领人,教师的喋喋不休将成为过去,未来教育中学生更能引领学生成为幸福的人。

四、发展,未来教育的评价标准

未来的评价将以多元化、个性化、特长化为标准,颠覆现在的分数至高无上的教育评价。分数也将从评价的主要依据和形式变成评价的辅助项。创新和特长将是未来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学生的学习成果、生活态度、选择能力、创新能力、与人合作的形态、特长、社会公德以及信任度等等都将被列为未来教育评价的主要项目,未来以评价的改革促进创新的发展,我们不是让100万人学习同一门课程,而是让100万人学习100门课程。未来教育评价的目的不再是选拔优秀,而是发现学生发展方向,让每一个学生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五、技术,未来教育的基本特色

未来教育中,由于学生发展的方向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课程设置呈动态变化,所以,对老师的需求也将是动态变化的。而学校固定不变的老师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所以,从事教育的人就不仅仅是现在学校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固定的老师,而是所有喜欢教育的具有特长的一群人。他们可能是厨师、技术工人、科学家、农民、司机等等。他们让教育跨越时空,突破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改变学生的教育环境、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师生关系等,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交融,促进社会资源共享。将来,智慧教育在线课程、ICT、慕课、实景操作等等以及我们想不到的许多形式都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技术可以让选择和个性化发展在资源共享中轻松实现,把课堂由学校扩大到社会,学生的学习将成为为自己终身发展服务的一个途径。

六、幸福,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

未来教育的目标,将不带任何功利性和政治性,幸福才是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现在的教育面临着太多的功利色彩,在这样的功利中孩子不是在享受教育、享受生活,而是父母面子的傀儡,高分的牺牲品。现在,我们往往会对学习的目的产生异化,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考上北大、清华,如此,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于是父母在攀比,学校在竞争,孩子们在这样的攀比和竞争中被沉重的就业负担和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所以不断地出现学生自杀、抑郁、厌学等等。在未来的教育当中可以说作为一个贤妻良母、作为一个厨师、作为一个农民,都可以是一个让人自豪的学习目的,只要他们爱自己的职业,就拥有了幸福的人生。在未来的教育中知识将不再是成功的工具,学习也不因单一的固化模式让孩子们疲惫无趣,社会将极大地满足教育的需求,师资配备充足,学习途径多样,学生的学习可以满足自身发展的幸福需求。在未来通过教育,学生能够静享阅读,发展兴趣爱好,每个孩子都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不是挤在高考的独木桥上。未来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离开学校的时候都是一个和谐、幸福的人。

总之,未来教育是主动为孩子提供需求的教育,未来的学校是孩子们幸福成长的乐园,学生在未来的学校学到的是自信、思考、选择、健康、沟通、提问、娱乐、分享、有趣等不可复制的素质,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未来学校更看中的是学生的智慧,个性特征、领导能力、创造力、体育才能、成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等,以及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