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畜牧毕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畜牧毕业论文范文1
题目:不同饲料饲喂断奶仔猪对比试验研究
1、毕业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1.1背景:
近几年我国的养殖事业发展迅猛,大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尤其是养猪业正是如日中天。但是,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仔猪成活率低、腹泻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合理的仔猪饲料是养猪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它不仅影响仔猪阶段的生长,还严重影响仔猪成年后的生产性能。而仔猪断奶则是仔猪生产中的关键因素,仔猪在3~5周龄断奶称为早期断奶(swineearlyweaning)。国外的早期隔离断奶(sew)技术甚至把断奶日龄降低到14天以下。仔猪早期断奶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越来越被养猪业者所认识。仔猪断奶后,首先是摄入营养成分的改变,一是由母乳改变成吃饲料;二是由猪呵护的生活方式转变成完全独立的生活方式;第三是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产房转到仔猪舍,并结识新的伙伴,另外离开了母乳的喂养,容易受到病源微生物的侵害而生疾病。据有关资料显示,侯国方,徐凤军、王显在杭报道颗粒饲料在制粒过程中将自身所含的淀粉糊化,使饲料易于消化吸收,提高了饲料的能量含量;同时破坏了胰蛋白酶抗营养因子等,提高蛋白质消化利用率;膨化还能限制某些脂肪酶的活性,减少饲料氧化分解,延长了饲料的保存期;制粒过程中还能杀灭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减少了仔猪腹泻的发生。耿照银,田正伟,彭友银等采用相同营养的水平的颗粒饲料与粉状饲料饲喂杜长大商品猪,在全程的饲养过程中都表现出了颗粒饲料的优越性。颗粒饲料组的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都比粉状饲料组有所提高。
颗粒饲料与粉状饲料相比,具有减少粉尘,防止挑食及营养组分分层、减少饲料浪费提高单位时间的采食量及降低采食能耗等作用对于饲料添加剂意义特别重大,可防止饲料生产及运输中组分分离;可杀灭病原微生物,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减少包装运输费用。但颗粒饲料在加工过程中某些营养成分失活,如维生素类和酶类。1.2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饲喂断奶仔猪,通过仔猪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实验,对两种饲料的饲喂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为今后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毕业论文的研究目标:
本试验主要研究比较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对断奶仔猪饲喂效果的研究,比较其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料肉比、死淘率,从而养殖户的提高经济效益。
3、毕业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具体措施和研究的可行性、创新点:
3.1研究内容;
3.1.1不同饲料饲喂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3.1.2不同饲料饲喂对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
3.1.3不同饲料饲喂对断奶仔猪死淘率、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3.2研究方法;
试验前对两组仔猪进行称重,计算个体的平均体重,在试验结束再进行称重,然后计算仔猪每组的平均日增重、日耗料和料肉比根据当时的市场物价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及T检验。
3.3具体措施;
在相同环境下采用不同的饲料进行饲养试验。为了给断奶仔猪选择合适的饲料类型,选择日龄相近,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仔猪60头35日龄断奶的仔猪随机分成两组,采用2种类型的饲料;即颗粒饲料组和粉状饲料组,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经30d的饲养试验。
颗粒饲料与粉状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指标(%)
项目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钙总磷赖氨酸
颗粒饲料
粉状饲料≥21
≥21≤4
≤4≤7
≤70.7~1.2
0.7~1.2≥0.6
≥0.6≥1.2
≥1.2
3.4饲养管理:
饲喂时间是每天饲喂四次,分别是6;30、10;30、14;30、18;30进行饲喂,任其自由采食、饮水。预试验期为一周,以利于仔猪适应饲料环境等条件。
3.4可行性:
本试验在普通猪场即可完成,在吉林区周边猪场很多,我们学校也有自己的猪场。试验地点容易选择,我们已经学过《动物营养学》、《猪生产学》、对断奶仔猪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而我在猪场实习过,对仔猪的养殖和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饲养后的采样结果在我们学校的实验室即可进行。
3.5创新点:
不同饲料饲喂断奶仔猪在动物研究领域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因此,通过以断奶仔猪作为研究对象,不同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最适合断奶仔猪的饲料,为饲养断奶仔猪而提供参考和依据。
4、主要参考资料及使用的原始资料:
[1]胡文琴,孟庆丽,王恬.不同形状饲料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4(5):29~30.
[2]陈润生,魏国生.膨化颗粒饲料饲喂仔猪实验[J].畜牧与兽医,2002(1):3~4
[3]顾平生,杨国明,张曦,等.仔猪膨胀颗粒饲料饲养试验[J].云南畜牧兽医,2002(1):3~4
[4]陈权军,关则记.乳猪日粮不同处理方法(膨化、压粒、粉状饲料)对刚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当代畜牧2001(6):37~37
[5]耿照引,田正伟,彭友银,等.牲猪全程饲喂颗粒饲料饲料试验报告[J].湖北畜牧兽医,1999(2):36~37
[6]姚建军,陈月霞,等.粉状饲料、颗粒饲料饲喂不同毛色的杜约太三元杂交商品猪试验[J].天津畜牧兽医,1999、16(1):24~25
[7]陈文存,沐学勤,范荣俊,等乳.猪优化颗粒饲料扩大验证试验[J].云南畜牧兽医,2002(1):4
[8]傅仲,汪明,范光厚.早起断奶仔猪的生长限制因素及营养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12):15~16
[9]卢亚萍,杜杰.断奶仔猪腹泻原因分析与防治[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5(12):15~16
[10]侯国方,徐凤军,王显航.仔猪膨化饲料鱼颗粒饲料对比试验(初报)[J].饲料与畜牧,1997(3):10~11
5、毕业论文的进度安排:
(1)20XX年4月:准备开题,完成开题报告。
(2)20XX年5月~2013年1月:试验前的准备,试验场的选择,试验材料的用品的搜集,试验场的打扫、消毒,仔猪的选择。正式试验。
(3)20XX年2月:撰写论文,上交初稿。
畜牧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本科教育;课题组活动;体会;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80-2
0 引言
在高等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新形势下,我国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包括其他专业本科教育都面临着培养出的人才就业难的考验,尤其是面临着中专与专科教育层次人才的竞争与挑战,因为多数涉农企业与非研发企业不需要高学历人才,而需要动手能力强的中专或专科毕业生。在不利的条件下如何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一改以往本科毕业生的基础知识牢靠而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薄弱的缺憾,突显出本科毕业生的优势与竞争力,提升本科人才的就业率和创业能力,这将是新形势下本科教育从业人员首应考验和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延边大学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过程中开展课题组活动的成功范例为例,详细阐述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在新形势下对课题组活动进行的改革、完善与思考,期待为其他学科、专业的本科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和高校合校浪潮的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实施,以及畜牧与兽医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的逐步深入,对人才需求有了新的标准和新的要求,多数企业单位不想人才高消费,更倾向于专业基础知识一般,而动手能力强的中专或专科的动物医学人才。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出现了人员饱和或过饱和的局面,动物医学系本科毕业生想进入事业单位更是难上加难,这要求我们农业高校动物医学系要适应新的局面与挑战,及时做出合理化调整,无论在专业方向与专业软硬件配备上,还是在具体的教育与教学环节的改革上,都要下大力气进行调查研究与合理化整改,这将是我们继续开展教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针对不利的新局面与新挑战,动物医学系选派资深人士深入用人单位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经召开全系大会进行研讨,最终总结出三点共识。一是专业名称过于老化,专业方向过于单一;二是我们教学内容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盲区;三是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相对薄弱,进入企业需要较长时间培训与适应才能进入角色。
基于经调查研究形成的三点共识,延边大学农学院兽医系(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前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具体归纳为三大整改举措。首先将兽医系的名称改为动物医学系,将兽医专业名称改为动物医学专业,将卫生检疫专业停办,增加生物技术新专业方向;其次将以往应用的较为陈旧的教材换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或其他国家级教材;再次充分利用动物医学系的现有资源,开展以导师制为基础的课题组活动。
1.2 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可行性
早在1999年,动物医学系就提出了开展课题组活动的设想,当时尚属新鲜事物,难免会遭到其他系或专业的质疑和非议,但经过多年的实践,事实证明在农业高校开展课题组活动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尤其是在当时动物医学系现有的教育与教学资源基础上,开展课题组活动是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
动物医学系属于延边大学农学院传统老系,办学实力和科研实力较为雄厚,拥有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等两个办学层次,硕士专业包括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等三个专业方向,并拥有对内兼对外的教学实习基地——延边大学动物医院;在科研方面,约95%以上的教师均有校级以上科研课题,多年科研总经费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以上的软件与硬件条件为我们实施本科课题组活动提供了可行性支撑与保障。具体讲,充足的科研经费为开展本科课题组活动提供了资金保障;硕士专业的研究生所开展的科研课题为本科课题组活动提供了科研平台;延边大学动物医院对外服务社会业务为本科学生接触动物病例提供了机会。可见,无论在资金、平台,还是在基地上对为开展本科生课题组活动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2 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实施办法
2.1 做好动员工作
首先是对教师的动员。通过召开全系教师大会,向大家介绍当前国家教育形势、专业生存现状、学生就业形势和课题组活动初衷等思考,使全体教师能认清新形势、新需求,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以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办学目标,充分认识开展课题组活动的重要性。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制定“课题组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课题组指导教师的职责,将课题组活动效果与年终教师等级评定和年终奖金相挂钩,激励指导教师参与活动的认同感与积极性。
其次要做好学生动员工作。从新生开学教育到大二课题组活动正式开始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经学前教育、就业培训、模拟招聘会等多种渠道,使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明确本科毕业生与中专毕业生以及专科毕业生相比存在动手能力差的弱点,想缓解我们的弱点,发挥我们的优势,就要从大学二年级投入到能锻炼我们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课题组活动之中,将我们从书本中学到的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善于发现和总结,以此再指导实践工作与课堂学习的良性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自发地意识到,只有参与课题组活动才能使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和生存本领。
2.2 做好申报课题组的协调工作
学生申报课题组应采取自愿和双向选择相结合的申报制度。即以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基础,既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也要考虑指导教师的科研需要,使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达到默契,只有这样才能使课题组活动顺利实施与开展。为此,系里采取墙报、板报、专题介绍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了解全系教师的研究领域、科研方向、项目资金等情况,在此前提下学生向指导教师提交课题组活动申请表,指导教师将按照自己的需求从中遴选本科课题生,对于未被选中的学生,以采取第二轮、第三轮等自愿申报,直到课题组分组完成。
2.3 做好课题组活动与本科毕业论文的结合工作
延边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大学,对本科生的培养要求远高于其他一般性院校,尤其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对于动物医学系两个专业的本科学生,延边大学要求学生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实践与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等三项工作,短短一学期时间完成三项如此繁重的内容很难实现。课题组活动为此提供了可能,因为本科学生在第八学期之前的时间里,可以利用课题组活动对本专业的科研前沿、科研内容、科研手段、选题领域和试验设计等有个深刻的领悟与认知,避免了第八学期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手足无措的尴尬局面。
课题组活动与本科毕业论文紧密结合的具体实施办法如下:首先本科学生在大学二年级进驻指导教师的课题组后,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实验室、实验设施和实验仪器,以及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向学生介绍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构想,让学生逐步熟悉实验室的日常运转流程,期间负责一些简单的实验准备工作;其次在熟悉实验室和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后,指导教师与学生深入沟通,确定本科学生课题组活动研究内容,并制定研究计划;第三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与观察下,发现本科学生在课题组活动中能基本独立完成相关研究工作,且对所研究领域有一定的体会和理解后,由指导教师为本科学生拟定毕业论文题目,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拟定试验方案和实施细则,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实践与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等三项工作。
3 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体会与思考
3.1 开展课题组活动的收效
近些年,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本科生课题组活动,在本科学生的实际动手与操作、独立完成科学研究内容、应对临床病例等能力培养方面收效显著。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从2007年的85%升到2011年的94%;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从2007年的71%升到2011年的90%。用人单位的反馈显示,多数企业和个体单位认为,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培养出的本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能很快掌握本职工作的关键技术,很多本科毕业生在几年内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和技术能手。多数事业单位认为,我们的本科毕业生在文字处理与文章撰写方面,以及协调各级关系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等方面能力极为突出,以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一改以往对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积极性不够等怨言。
3.2 开展课题组活动的体会与思考
在新形势与新挑战下,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培养出的本科学生之所以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与好评,都得益于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能与时俱进,能深入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适时推出开展课题组活动这一新举措。
在开展课题组活动过程中我们的收获是喜人的,是显著的,也是值得在其他学科与专业进行推广的。但在实施课题组活动中,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在实施初期制定的方案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甚至需要大幅修改的地方;用人单位不仅对我们的本科毕业生有好的赞誉,还存在不满意的方面,如对集体协作能力差、团队意识薄弱等。这都将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淑玲,高旭.开展课题组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J].现代教育科学,2003,10:27-28.
[2] 张默,张艳,周明亮.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2-3,3:25-28.
[3] 于娜,张航.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4,4:57-59.
畜牧毕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农科院校 植物生产类专业 毕业实习 质量
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是大学生在本科期间基本修完专业课程后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为4―8周。毕业实习,既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全面系统地了解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生产管理过程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养学生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工作能力,为他们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胜任新的岗位奠定基础。
一、农科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业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造成了实习经费的相对不足,以及在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下,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学生人数多,难以集中安排,且经费有限;二是实习单位众多且资质不一,学校在管理上有较大难度;三是毕业实习和学生考研就业在时间上发生了冲突,学生无法投入足够精力来完成实习任务;四是学校和实习单位安排的实习指导教师之间分工不明确且衔接不够,容易出现学生管理上的真空;五是少数学校对毕业实习采取“放鸭子”,由学生分散独立完成,导致实习效果良莠不齐。鉴于毕业实习的重要性,结合我校植物保护、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等植物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本文从改革实习模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习管理三方面入手提高毕业实习质量,以发挥毕业实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改革实习模式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前提
1.合理安排实习时间。目前大多数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都是安排在第八学期,这个阶段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找工作、研究生复试的关键时期,学生难免出现应付了事、走过场的现象,最终牺牲实习质量。我校植物保护等专业从2004年起,对实习时间进行了调整,将毕业实习时间提前到第六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这个时期既是水稻、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是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时期,学生可以在田间完成作物的生长测定、虫情调查、药效实验等工作,实习任务饱满,同时避开了学生的考研就业高峰期,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灵活设置实习模式。现代高等教育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发展模式和成才趋向亦不尽相同。学校应该改变过去将学生统一安排在少数几个实习单位的做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意向选择某一方向或类型的单位进行实习,培养他们专业特长和科学兴趣,或积累管理经验,或提高实践能力,以适应今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与此同时,传统的实习单位也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大规模集中实习的要求,如植保站、农技站等单位经过体制改革后,经费比较紧张,接受学生实习的能力有限。因此灵活设置实习模式、合理安排实习单位,是提高学生参与实习的主动性,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下介绍四种具体的实习模式:
(1)“实习和毕业论文结合”。即在毕业论文过程中穿插毕业实习。由于毕业论文本身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科学研究基本方法,进行科研基本训练的重要实践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研究、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步骤。在此期间,导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学生在校内试验田、校外农技站、植保站等场所进行调查取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下到一线,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验证自己的设计,加深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收到较好的实习效果,促进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
(2)“校企或校研结合”。即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结合。这些企业和科研单位通常是学校统一挂牌且每年能固定接纳学生实习的基地。根据学生多元化的实习需求,实习基地可分为农资企业、科研机构、农场、涉农事业单位等,我们在实习安排中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对于那些想从事市场营销的学生,安排他们进入农资企业实习;对于想考公务员的学生,可安排他们进入农业局、畜牧局、植保站等单位实习,让他们提前熟悉业务和工作环境;对于想考外校研究生的学生,则安排他们进入包括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林科院等在内的省级以上科研机构实习,让他们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感受科研魅力,增强考研实力。
(3)“统分结合”。即以小组实习和个体实习相结合。两名学生以上就可成立实习小组,设小组长一名,实习期间他们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相互帮助、彼此约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同时允许一些拥有社会资源的学生自己联系公司开展个体实习,这些单位不仅可以提供实习机会还能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还有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自己联系到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所实习,为将来的保送研究生打基础,提高成功率。
(4)“实习和政府需要结合”。2007年暑假以稻飞虱为主的水稻病虫害在湖北省大面积发生,在省政府和学校的紧急协商下,我校植物保护专业派出了30余名大三本科生参加全省稻飞虱防控工作。学生带着调查稻飞虱虫情并作出预测预报的实习任务,被分成若干个小组跟随省里派出的调查组深入全省水稻主产乡镇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调查工作,在较好完成防控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得到了“身临其境”的专业训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专业使命感。
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基础
实习期间,较好的实习环境和食宿保障是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的基础,这些条件的满足需要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承担,所以实施校企或校研共建实习基地,既是缓解当前学校实习经费不足的有效途径,实习生也为所在单位及时注入一股新生力量,特别是有效缓解农资企业在暑假短期内员工紧张的局面。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谨慎挑选,长期共建”的原则,首先要筛选出一批有较大行业影响力、发展态势好、每年能接收本科生就业的企业和有较高研究水平的科研机构,如先正达、杜邦、深圳诺普信、省种子公司、中科院植保所、省林科院等单位,双方签订实习基地共建协议,协议中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利,对实习进行共同管理和考核。经过几年的建设,植物保护等专业建立了一批由学校统一挂牌的稳定的实习基地,很多企业对我们的实习生认可度高,使校企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有的企业逐渐成为学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基地,还有一些企业如先正达公司、襄樊正大公司等纷纷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资助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四、严格实习管理是提高实习质量的保障
实习模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实习管理的难度。因此,第一,制定详尽可行的毕业实习管理办法,让学生“有法可依”。实习期间学生大多处于分散状态,执行严格的请假考勤制度、周报制度,对加强实习的日常管理尤为必要,所以管理办法应该明确请假的权限、安全注意事项、违纪处分、实习小组长职责等内容,并在实习开始前发放到各个实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第二,实行双导师制,即由学校指定的老师和实习基地的老师共同管理、考核学生,前者负责检查督促学生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处理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评阅学生的实习材料;后者负责安排学生的实习任务,给予具体的指导,在实习鉴定意见上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两个导师各有分工,可以随时交流学生的实习情况,让学校和实习单位在实习管理上紧密地衔接起来。第三,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成绩实行等级制。考核内容包括实习计划、实习日记、实结、实习报告、实习纪律等五个方面,每部分各占一定的比例,最后按照A―F六个等级进行评定。第四,完善激励机制。实习结束后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对实习认真、实习效果好的学生在实结大会上予以表彰奖励,树立优秀实习生的典型,让他们为低年级学生做精彩的实习汇报,逐渐形成一个人人重视实习、重视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植物保护、农学、植科专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实习单位和以上专业毕业生的反馈调查,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综合评价较高,部分单位同意在实习期间表现优异的学生毕业后可免试进入该单位就业;而毕业生普遍反映新的实习模式让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发展灵活选择,实习效果好。近几年,这几个专业的就业率稳步提高,均保持在96%以上,考研率接近40%。
总之,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改革实习模式,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实行科学严格的管理,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等措施,有利于实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立,李红玫,高必达,张素芬.采用多元化实习模式 拓宽农科毕业生就业渠道[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王文凯,姚安庆,李传仁,孙文学.高校农科类专业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7,(12).
[3]何新荣,黄合婷.构建本科实习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8).
畜牧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动物科学 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等农业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结合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阐述了如何就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来培养动物科技人才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动物科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加入WTO以及动物科学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对高等农业院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动物科学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从而能用动物科学理念和专业技能解释和解决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二是要求所培养的人才了解动物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适应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三是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能明确动物科技在畜牧业生产上的应用,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学科交叉不断加快,在专业设置与布局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仍面临着学科结构单一,专业范围狭窄,教学质量较低,招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无竞争优势等的困惑。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这也向我们农科高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新世纪新形势下,在借鉴国际通用的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和一切好的经验的基础上,动物科学高素质人才培养必须努力实现)在科学视野上,要从狭窄的专业教学层面转到以动物科学为背景的教学上,从而使学生具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在知识结构上,要从分得过细转到注重整合综合上,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在能力结构上,要从注重专业技能转到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增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注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动物科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畜禽生产、动物繁殖与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环境保护及畜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动物科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有动物科学相关的专业素质又有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人才,即培养能独立从事畜禽生产”动物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等科学领域及畜牧业经营管理,又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
三,动物科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措施
社会和科技发展要求大学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它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创新精神和能力”身体和心理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素质体系,只有通过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和进步,才能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因此,培养动物科学高素质人才,应结合本专业特点,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一个优秀的动物科技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树立大学生学农爱农服务于农的思想,学校可通过举办一些本专业专家教授的讲座和一些本专业学术”科研成果展览等活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学科,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前景,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学校还可聘请公司集团的一些优秀企业家开座谈会,如一些成功的饲料企业”现代化养殖场等的专家,他们对于本行业的发展”市场前景更具有发言权,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以更新的角度和更高的思想层次认识和了解本专业,另外,社会实践和实习是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学校可利用假期”节假日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热爱本专业的思想,其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除基本的知识修养外主要是指做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崇高理想和信念,缺乏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大学生会是一个学习刻苦”知识丰富的人。我们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人不仅应是精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专家,而且他们首先应该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而目前一些大学生,他们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不辨是非,他们缺乏自信心与自觉性,常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这不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通过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水准人才。
总之,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还可能从这里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来,成为创新之源”所以,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必须重视教学与科研、生产、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切实落到实验、学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活动中去;当然,要完成这项任务,也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加速实验室建设,加强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与一些条件好的畜牧场签定协议,挂牌设立教学实习基地,并鼓励各专业课老师为教学基地服务,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学生的培养,又给教学基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改革奖学金的评定制度,如设立多种优秀学生单项奖,鼓励那些单科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重点奖励那些在学习、科研以及在各项活动、工作中有创新精神,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牛临虹,郭建强.试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性[J].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畜牧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动物资源;动物学实验室;开放;黑龙江大庆
中图分类号 Q915.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046-02
Discussion on Opening of Zoology Laboratory Based on the Condition of Animal Resources in Daqing City
YUAN Gai-xia YIN Ya-jie WANG Yang NIE Chun-yu XU Tai-hai
(School of Live Science,Daqing Normal University,Daqing Heilongjiang 163712)
Abstract Animal experimental material is the basis for opening of zoology laboratory. Based on the animal resources in Daqing City,the status and role of laboratory opening in zoology teaching were introduced,the precondition of laboratory opening,including the real situation of animal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in Daqing City and strengthen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in order to provide a way for permanently implement of laboratory opening.
Key words animal resources;zoology laboratory;opening;Daqing Heilongjiang
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目标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而实验室开放项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1]。动物学是生物专业的基础平台课,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实验室开放项目的实施无疑为动物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增添了力量。动物学实验室开放项目对提高教学效果及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已获得共识,关键的问题是动物实验材料的供给。实验材料是实验室开放的物质基础,是实验室开放项目能否进行、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针对此问题,课题组以大庆本地动物资源为依托,在动物学实验室开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大庆市概况
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腹地,海拔150 m 左右,为温带半干旱半湿润草甸草原黑钙土地带。气候属于东北高寒地带,冬季漫长、严寒干燥。草甸草原、内陆湿地和水域是该区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现已建立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2处,面积达2 622.88 km2 [2]。该地区不仅石油资源丰富,而且土地资源、草场资源、水资源、湿地资源、旅游资源、动植物资源也较丰富[3]。
大庆市在资源开发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再建设,在植树造林、园林绿化方面投入较大的精力,取得显著的效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06万元,居全省第1位。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形成,机场已建成通航,市内铁路、公路四通八达,为动物的运输交流提供了便利。
2 大庆市动物资源状况
大庆地区的动物资源包括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泥土中藏的、水中游的、动植物体寄生的及市场销售的。参考刘凌云等[4]主编的《普通动物学》教材,其涵盖无脊椎动物中的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假体腔动物、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门的动物,只有几个小动物没有发现,如多孔动物门、半索动物门、触手冠动物,由于这些动物绝大多数生活于海水中,又缺乏大众化的食用与观赏价值,在市场上没有销售[4-5];涵盖脊椎动物所有的纲如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及哺乳纲。综合相关的研究粗略估计至少有800种,完全可以满足动物学的实践教学。但是,不足之处是:大庆地区由于冬季漫长,春、秋两季低温天气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绝大多数野生动物的活跃期限制在4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严重制约了动物实验室开放项目长期、稳定的实施。
3 实验室开放在教学中的地位
实验室开放项目是指在实验课堂之外的实验内容,实验室开放是动物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动物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实验、野外实习、实验室开放及毕业论文等4个方面。由于学习方式的不同,4个方面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各有侧重[6]。实验是动物学课程的必修内容,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延展实验思路和方法、启迪创新思维等。实习教学是在动物学课堂教学完成后又一独立的授课内容,是实验与理论课内容的补充与升华,是激发学生原始创新意识的源泉。实验室开放是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求知、探索和创新的欲望,侧重于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7],其特点是在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及教学方式上对学生开放。毕业论文是学生综合知识在动物学实践研究中的应用,一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因此,实验室开放是实验、实习内容的延展与提升,同时又是毕业论文的演练。
作为生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动物学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动物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动物资源信息及研究方法不仅是动物生理学、动物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如生物化学、微生物、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宝贵财富,因为后续课程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以动物材料为基础。实验室开放随着后续课程的开设,以学生为纽带或者通过教师间的交流延续深入下去,为后续课程的实验室开放项目奠定基础。
4 实验室开放的先决条件
4.1 摸清地方动物资源状况,扩充实验开放项目
实验材料是进行实验室开放的首要问题,从开放项目的可操作性及实施效果上考虑,依托本地动物资源是解决实验材料的最佳途径。本土的动物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土生土长的野生动物;另一类是市场销售的动物,市售的既有当地产的也有外地运输来的。指导教师应根据专业特长及当地动物特点,以常见实验动物的种类调查为中心,结合研究团队的科研实力,以项目为载体有效设立研究内容。研究项目可以是教研方面的,也可以是科研方面。在研究的同时,穿插实验室开放,以研究带动实验室开放,以实验室开放促进研究。也可以全面启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各教学内容互相促进,相得益彰。随着研究的推进,研究可以向纵深层次发展或非专业特长的领域逐渐渗透。研究内容丰富了,实验室开放项目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实验室开放的个性化教育特色才能有展现的空间。由于种种原因,对大庆本土的动物资源研究较少,或者以前较好的采集点,由于环境的变化荡然无存。在此情况下,决定以当地无脊椎动物的研究为龙头项目,拟定了“大庆地区无脊椎动物适时实验材料”的研究,此项目又成功由校教改工程项目滚动为省高教学会项目。在此项目的带动下,课程组在建系的8年间,以当地的动物资源为主研究对象成功申报了1项国家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合作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厅项目、3项校自然基金项目。这些研究极大地拓宽实验室开放的研究思路,为实验室开放提供了素材保障。
4.2 加强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在动物资源条件已经具备的情况下,指导教师的知识面及科研水平是决定学生实验室开放效果的主限因素之一。动物资源是客观的、呆板存在的,需要专业教师通过自己的知识水平与科研能力把它们激活,变为教学、科研及生产、生活的资源,使实验室开放有更宽广的思路与操作平台,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同时,在实验操作中往往会涉及多个专业多个层次,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求指导教师协助解决,这就要求指导教师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更高的实验技能,更加自觉地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8]。作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一名高校专业教师,只有注重知识的广与博,才能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扮演好教师的角色,使人才培养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应在以动物学为核心的知识领域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在深层次的研究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教学与科研中,打破动物季节性分布的限制,科学研究、实验内容的安排、实验室开放及毕业论文不仅可以在动物生长旺季进行,而且同样可以在大庆漫长的冬季利用动物标本、室内动物或者在室内培养研究等进行。
5 结语
作为一名动物学指导教师,必须具备宽泛的动物资源知识及多样的实验技能,才能在学生的实验室开放教学中发挥充分有效的作用,才能避免环境条件的限制,连续为学生提供实验室开放的基础条件及思路。实验室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实施,不仅依靠指导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共同努力,而且对实验室提供的条件、实验室对项目的管理、实验室开放的考核及相关的激励机制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较好地解决各方面的问题,以推动实验室开放项目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 参考文献
[1] 顾福根.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的实践体会与改进措施[J].实验室科学,2009(2):142-145.
[2] 陈正言,马凤荣,宋秀娟.大庆市自然保护区现状与建设[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34-35.
[3] 丁贵生,肖红,魏云慧.试论大庆市生态市建设的利弊因素及保障措施[J].科技信息,2008(7):313.
[4] 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袁改霞,徐长君,张国发,等.大庆市区常见实验无脊椎动物的种类调查[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8(2):134-137.
[6] 袁改霞,聂春雨,殷亚杰,等.“蛾类外生殖器解剖”在动物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四川动物,2011(1):148-149.
畜牧毕业论文范文6
金融学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然而农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大部分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任何在金融机构的工作经历。另外,由于金融学博士相对比较稀缺,但高校门槛友都要博士学位,因此农业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原专业并不是金融专业,甚至也不是相近的专业。其他专业对口的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却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只能是照本宣科或泛泛而谈。农业院校的课题大都属“农口”,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平台的缺乏,几乎没有纯金融的课题,参考大部分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基本都围绕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方面,结果就是科研脱离教学,不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也不能及时将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反馈给学生。
1.1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实践教学包括三部分,实验教学、基地实习和毕业设计。农业院校基本上都建设了金融模拟实验室,但硬件因缺少投人普遍存在服务器落后,计算机老化的现象。就软件来看,证券投资分析软件比较成熟,但要购买相关的实时资讯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很多院校为了节省经费就采取压缩实验学时的办法。而商业银行和保险等相关软件虽有产品,但其开发还处于摸索阶段。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保密性比较强,实习单位接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接收也不会对实习生进行业务操作的培训,更不会让学生亲自上岗操作。金融学专业虽为农业院校的非核心专业,但招生人数却远远高于其核心专业,因此在毕业实习阶段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只能由非金融专业的教师作为其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这就造成“学”与“用”不相匹配,学生用四年的时间学习金融,而最终完成的毕业论文却是非金融领域,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就业。
1.2学生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证种类很多,有证券、银行、期货、基金销售(主要针对银行)、保险等。以下是笔者对某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2009级学生已取得职业资格证的调研结果。从上图来看,学生对资格证的重要性并不陌生,但从考取结果来看,学生并不偏好跟自己专业联系更为紧密的资格证。其中,81%的学生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该行业工资水平较低,从业难度大。而事实上,金融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已连续几年跃居全国第一的高位,近五年我国的行业平均工资水平见图2。从上图来看,金融业平均工资水平除了2006年稍低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外,一直领先于其他行业。还有96%的学生认为考取会计从业资格对以后的就业更有帮助;另外,少数学生对金融专业不感兴趣。从生源角度看,农业院校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更高,平时接触金融有关方面的机会较少,甚至学了《证券投资学》后还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股票和基金,所以会有部分学生对金融业完全不感兴趣。这说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除了金融理论和专业实践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尤其是农业院校更应如此。
2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1重建具有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
2.1.1增设农村金融的相关课程自2005年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提出了普惠金融体系的内涵后,农村金融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市场也函需农村金融方面的专业人才。但只有中国农业大学等少数院校在金融学硕士培养阶段设有农村金融方向,开设了相关的农村金融课程。一方面有农村金融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其专业核心竞争力,建议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阶段就开设农村金融相关课程。例如,取消以往为了体现农业院校特色而开设的《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取而代之的可以是《农村金融理论与政策》、《小额信贷》、《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和《合作金融》等课程。
2•1•2细化金融学专业方向综合类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大金融”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国际型人才,而农业院校则应该扬长避短,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了解到国内高等院校对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虽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中,综合类院校和财经类院校已经考虑到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将金融学专业方向进行细化,着力培养专业人才,而农业院校则远远滞后于其他高校。建议农业院校在结合自身条件的情况下,除了设置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专业方向以外,更应该增设农村金融方向,体现办学特色,为农村金融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
2.2注重对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农业院校应积极创造机会,定期安排教师到相关金融机构实习、进修,还可以聘请金融机构的员工作为兼职教师,提高金融实践教学水平。另外还要加强与其他院校金融学专业之间的合作,定期选拔骨干教师到国外或国内知名院校访学进修,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科研带动教学,形成良性循环。逐步形成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3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2.3.1建立全真实验教学体系全真实验教学体系即创建全真实的职业环境,以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亲身实践的一种教学方式。例如可以将实验室改造为银行营业大厅、券商柜台等等,学生可以分批、分角色体验不同的职业分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要注意金融实验的时间安排,证券投资分析类的实验由于要使用实时行情来进行分析,所以该实验安排就要跟证券交易所的开市时间一致。最后,农业院校还应在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实验室对外开放和资源共享。
2.3.2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真正实现“岗位实习”由于金融行业的保密性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难度就比较大。农业院校应当聘请已在金融部门担任领导的校友兼任客座教授,充分利用这样的人脉优势,与金融部门共建实习基地。可以尝试职工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学生传授职工专业理论,学校与金融单位之间建立起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才能保证实习基地的稳定性。
2.3.3尝试改变毕业实习的考核方式农业院校目前的毕业实习考核方式主要是撰写毕业论文。既然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于农村金融的专业人才,不如尝试取消毕业论文,而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实习项目撰写实习报告更为可行。
2.4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金融学专业不仅应该是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应该是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建议大一、大二不分专业方向,共同学习金融专业的各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三再按照学生的爱好、专长进行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其次,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金融业的成功人士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以自身的真实经历感染学生。再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人人才培养方案。
2.5积极引导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