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模式创新情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模式创新情况范文1
政府监管部门应当鼓励有序竞争
网络支付安全是整个市场规范发展、市场参与者有序竞争的内在需要。围绕安全与效率的核心目标,政府监管部门要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强化在网络支付安全方面的合作,在鼓励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共同开展网络商户和消费者安全支付教育的同时,要尽快研究涵盖整个网络支付产业链的安全合作机制,推动诸如安全技术、反欺诈、反洗钱、防钓鱼、“黑名单”共享等具体措施的落实。
而在网络支付效率的提高方面,政府监管部门要深化网络支付领域共同遵循统一标准的对称监管和有序竞争的游戏规则;推动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电子商务融资、数据挖掘、交叉营销和移动金融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促进彼此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融合,取长补短,共同构筑高效、平衡、健康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在这一合作过程中,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都需要认真辨别,寻找具有相似经营理念、共同发展目标、较强内控能力的合作伙伴,探索建立双赢合作模式。
提升支付业的服务能力
创新是支付行业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的原动力。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在宏观经济金融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将更加突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突出保障和民生,消费金融服务将无处不在。面对这种新情况和新变化,政府监管部门要鼓励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立足全局,抓住机遇,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加大与宏观经济战略相关的全场景的支付产品与服务的开发与应用,挖掘相关增值服务,通过创新驱动实现有序健康发展。
商业模式创新情况范文2
在行业井喷的时代里,创业型公司为了能够获得快速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和产业资本的支持,因此,对互联网初创公司如何进行正确估值这一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完善的估值系统不仅能够有效衡量互联网初创公司的实际价值,同时也能为风险投资规避市场波动的干扰;在更广的层面上,甚至有利于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避免行业因整体高估而出现过大的泡沫。
一、传统估值方法的缺陷及不适应性
传统的估值方法有:可比公司分析法、先例交易分析法以及现金流折现法三种方法。传统估值方法的不适应性如表1所示。
互联网公司在过去几年中获得了极为快速的发展,创新的商业设计、多样的盈利模式、复杂的股权结构以及以信息流为载体的价值增值使得公司运营具有更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而对于风险投资资本来说,这种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带来的结果就是投资的高风险性。目前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具有固定成本高、边际成本下降以及无形资产占比大等特点,活跃用户流量和数据成为公司的核心资产与竞争力。因此,在对互联网初创公司进行估值时,传统估值方法的不适应性已经越来越明显,创新的具有实际操作示范的估值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一不断变化的新情况。
二、 创新估值方法:DEVA模型及其修正
1.DEVA模型的基本等式
DEVA模型最早由华尔街投行摩根士坦利率先使用,其基本思想是基于互联网行业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由于互联网公司普遍具有平台优势这一显著特征,用户资源成为该类型公司赖以发展的核心资源和盈利来源。
DEVA模型的基本等式为: E=MC2,E为被评估公司的价值,M为单一固定成本, C2为用户资源价值。通常,行业认为两个以上用户的互动行为即存在激发交易的可能性,因此,在公式中,可用单一用户的平方即C2来描述用户资源的价值属性。
2.DEVA模型的修正等式
基于中国互联网初创公司种类繁多、更新换代快速这一特点,基本的DEVA模型在估值时会对公司的实际价值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需要对该模型进行一定的修正。在修正模型的构建中引入同类公司的可比数据进行优化,取得a平均系数,则修正的DEVA模型可以表达为: E=a MC2。修正后的DEVA模型基本具备了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征,注重公司用户资源的价值发现,能够比较可观地描述公司价值。
三、 修正版DEVA模型的估值测试:以“脸谱”收购Instagram公司为例
1.Instagram公司概况
该公司成立之初是一家提供照片美化与分享服务的移动应用公司,随着用户数量的迅速膨胀,逐渐成长为以提供分享照片及个人状态为流量导入的社交网络平台。截至该公司被收购前,该公司已经成为拥有用户约2700万人的移动社交类应用。庞大的用户基础,构成了该公司最为核心的价值载体,同时,公司可以通过对单一用户及用户群的兴趣喜好、消费水平、年龄分布、生活状态以及成长趋势等特点进行的大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投放广告、开发应用和提供服务。这些精确的用户信息,对互联网公司具有极为重要的营销价值。
2.Instagram单一固定成本M的计算及用户价值的确定
依据DEVA模型,M表示公司成立初期分摊至单一用户上的初始固定成本。在运用模型对目标公司价值进行评估时,单一固定成本的确定能够合理地描述公司对用户资源的获取能力,单一固定成本越高,则说明公司在获取用户资源时需要付出的成本更大,成本的高低能够说明公司的产品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是否更加具有吸引力以及是否具有可以想象的扩张前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截至2012年5月,公司共拥有用户约为3500万人,而该公司成立之初所投入的固定成本约为50万美元,因此,M的计算等式为:
M=固定成本/用户数量=50万美元/3500万人=0.014美元
对Instagram用户价值的计算,可以参考市场公开数据中同类型移动社交应用平台的相关报告进行估测。根据美国有线电视财经频道的公开报告,该公司的单一用户价值约为0.85美元,进而得出用户总价值为29,750,000美元。
3.a系数及公司价值的计算
a系数是指被评估公司的模型估值结果与公允价值的比值。通过对市场同类公司的a值计算平均值,作为公司a系数的取值。具体数据的采集如表2所示。
根据表2显示,a系数的平均值为0.65,以此作为公司的修正系数,通过公式 ,计算得出公司的价值为9.87亿美元。这一结果,与其时脸谱对Instagram进行收购的10亿美元报价已经十分接近。
商业模式创新情况范文3
一、设计创造无限价值
1.1 发达国家的设计态度与中国现状
近一个世纪以来,设计所创造的价值令人惊叹,尤其在今天快速发展的创意经济下,设计与创新蕴含着巨大的赢利能力,使企业获得了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它受到发达国家政府的重视。1997年英国布莱尔首相上任不久就制定了激励设计产业的政策,期望依靠设计创新来振兴英国经济。德国,政府大力推动工业设计。很多工业设计中心每年都得到当地政府经济部门数量可观的拨款资助,主要用于设计人员培训与组织设计成果展览等。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后盾,支持、激励和推进创新发展,通过创新设计巩固经济地位,把占据优势的新科技转变为新的全球市场,涌现出一批创新性企业。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作为后起之秀,创新性企业成长迅速,如:三星,在短短十几年,窜升至世界五百强第30,2015年世界百大品牌中排名第7位。这与“设计韩国”战略分不开,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共同发表“21世纪设计时代宣言”。
而中国在上个世纪,没有完整的制造业,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还是代加工。中国多数产业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体系的低端环节,加上跨国公司研发和品牌经营两端的挤压,产品附加值很小。低成本、缺乏自主品牌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一旦低成本的优势丧失,马上面临生存的危机。从产品价值链来看,产业链的上游阶段:发现价值,指产品开发的调研、设计、研发阶段;中游阶段:制造价值,指产品在复杂的制造程序及流水线生产中所创造的价值。下游阶段:收获价值,指品牌推广、行销活动以及广告、服务等。显然,在生产全球化的今天,创造产品的最大价值不是产业链的中游:生产和劳动力,而是处在产业上、下游的概念、设计者和专利拥有者。由此,在新的经济形式下,中国的企业家与管理者必须采取创新型企业战略,才能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
1.2 设计成为商业战略的重要部分
设计,由偶然性带来成功的例子不少,如:可口可乐瓶,据说是一名瑞典工程师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可可豆插图中摄取灵感,设计了经典的曲线瓶。然而,现今的市场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定制服务和市场细分逐渐取代批量生产的商品市场占有率,仅靠偶然性已远远不够,企业需要努力寻求、建立自身与消费者情感层面上的连接,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因素,创造有价值的消费体验。苹果的iMac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上世纪90年代末期,苹果电脑和IBM的PC电脑之间产生了激烈竞争,当时的电脑冰冷而机械。苹果的伊夫带领设计团队重新思考了造型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他们决心打造出一台与众不同的电脑――iMac。透明的、水果色彩的塑料机壳,使闪亮的内装隐约从磨砂的表面透出,这台富有时尚感的水果色新电脑马上引起了轰动,iMac开创了全世界对IT产品由设计所引发强烈用户体验的新认识,也由此转变了苹果的产业结构和财务状况。iMac的成功以设计为触发点带动企业全面创新,是设计有效结合商业战略的典范。
技术和市场趋势瞬息万变,真正永恒的是品牌以及它们所代表的独特文化,“设计战略”正是促成这种文化的神奇推动器,让文化链接消费者的情感。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认识到这一点,并开始求助于设计师,希望通过设计师的帮助来构建独特的品牌战略,尝试探索一种社会负责型的经营之道。那么,“设计”一旦成为一项重要的商业决策,它必须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议题。这决定了设计师们的角色发生很大的转变,设计师已不仅是单纯的执行者,他们必须有足够的话语权,成为企业家、CEO的得力伙伴。设计战略应处于公司的决策层面,设计师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同时,设计师还应与CEO一起将“设计战略”整合到机构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框架中赴以实施。
二、创新来自于哪里?
2.1 设计与创新的本质
如果把设计作为一种战略,它已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行为,而是任何商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今的设计师可以是工程师、艺术家、哲学家或介于二者以上的职业。本质上,设计让技术人性化,帮助企业传达人的精神;通过设计的文化语境将商业融入社会发展,使它与未来连接在一起;设计有助于给创新注入可用性、可持续性和情感的意义。简单来讲:设计不但能够缩小品牌构建与市场营销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缩小其与创新、产品和服务以及研发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越小与市场的贴合度就越高。
创新,一直是企业界倡导的口号,然而只有真正理解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创新工具服务于企业的发展。首先,创新是一种态度与精神。每个人生来都带有创新的种子,当环境激发人们本能地去认识、开发这种天赋时,才能不断滋生出创新能量。其次,创新,是创造一种持续价值,反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时,以一种新方法利用现有技术所创造的价值可以超出一项新技术的发明。如:以创新而闻名的苹果公司利用现有技术进行开发与改进,获得了极大的竞争优势。再者,“创新”一词除了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创造,其形式多种多样。创新并不局限在研发部实验室中,不论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销售或市场部,都可以创新。创新的结果可能是一个产品或一项新技术,也可能是一种适应于人类需要的工具或一种新的体验,还可能是决策者创造的一种新商业模式。
2.2 创新的多样性
沃尔玛号称全世界第一大企业,它的成功与一个著名的名词有关:连续装卸continuous loading,就是一个原料进工厂上生产线变为成品,进而成为半成品,然后开始包装到发送物流,最后送上货架,整个过程没有一个环节是落地进行的。也就是一件商品从原料到顾客手上,其中经过各种流程环节,期间的不落地达到了提速。虽然沃尔玛不是制造商,但它创造了业务的流程价值被称为“连续装卸后勤技巧”,有效地把传统相加的概念变为相乘。如果每个部门围绕着新流程进行自我完善并通力合作,整个公司就会获得重新改造。为了这个“提速”,沃尔玛建立了供应链控制系统:进货方面的中央采购制、建立配送中心、物流管理‘零库存’做法、严格控制管理及运营费用,都是来配合它的系统管理创新,使企业得到了全面的升级。
可见,创新并不是偶然发现,也不是为了寻找廉价的捷径,或单靠大量金钱投入都是无法获得的,而是思考如何让企业进行商业转型,找到切入点制定战略统筹,并促使各方面按照战略目标进行改进。而且,创新绝不仅是“新点子”。如果缺乏有效的执行力与积极开放的环境,那么单纯的“点子”往往一文不值。事实上,采购、设计、制造、管理、出货、行销、服务等都能体现出创新。创新公司的领导者需要从消费行为和市场研究,一直到财务、管理和商业模式,在每一个环节始终专注技术与消费者利益,财务和市场的关系,使创新的多样性充分发挥。那么,创新过程之后,其最佳结果就是使企业拥有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从而赢得市场。
三、创新战略家时代
3.1设计思维融于商业
把“设计”定义为战略性行业,并不断提升它与工业、商业的关联度在今日至关重要。这促使我们寻找到跨越界线的途径,比如,创意思维和商业思维如何协作。这种协作虽然不是解决企业问题的唯一途径,但是只有将设计创作、艺术天分与目标、商业、运作正确、紧密链接在一起,才能开创一个更好的商业模式、发展一个可持续的理想方式。因此,创作成果必须同时具有感性和理性力量,运用不同知识背景的团队,将科技与市场知识转化为能够对人产生情感吸引力的产品和体验,从而使消费者和公司获得双赢。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决策者及所服务的机构将面临各种障碍,决策者要关注公司结构,使各个商业单元与部门协同合作,这是创新过程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另一方面,如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效率和规模上都已经到达极限。大规模生产、大量上市的商品很少能提供给消费者激动人心的体验。市场中的产品被简单地划分成高端高价品和价格驱动型廉价品,竞争性战略变得混沌不清。相对于传统“供应链控制”的商业方式,创新型战略生产的产品不是商品化的或依靠价格折扣提升销量的产品,而是能带来独特体验的产品,形成的解决方案对人类需求有提升作用。与过去最大限度地使用资源、金钱和人力的方法相比,基于创意、洞察力和文化意识的战略更具有可持续性。例如:现今的谷歌,众所周知并不只做搜索,除去Android系统和Chromebook笔记本,谷歌还从事众多项目和服务的研发。谷歌惊世骇俗的设计战略,从无人驾驶汽车、太空电梯、高空风力发电,谷歌眼镜、到自动化住宅等每一项都充满未来感。以设计作为战略,不仅向世人传递了谷歌公司前卫、科技的文化理念,更激发了持续创新力。
如果没有战略储备,无论多成功的公司,没有哪个能长久地保持竞争力。索尼,未能维持“世界上最具革新精神的品牌之一”的地位。IBM虽然从惨败中恢复过来,而今却已面目全非。建立创新战略模式,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第一,只有当设计师具有了企业家精神与战略思维,理解商业和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创造力,来实现与商业伙伴的公共目标时,他们才成为真正的专家。第二,这还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善于合作,跨学科学习的能力。他们的工具和媒介是人和社会实体,如:与科学、文化和经济等交叉领域的人才合作,为大众创造综合性体验。第三,企业领导不仅要具备探索未知领域的渴望,还需要规避风险、尽量减少来自企业内部的冲突,给予设计师特殊的权限,使企业内部因素:目标和价值观、资源和能力、结构和系统,与企业外部因素:竞争对手、客户、供应商,相互协调,从而为设计融入企业创新发展打开通道。因此,一个真正卓越的公司,不仅能站在引领变化方向的位置上,而且还要建立战略储备,不断深谋远虑地为未来播种。
苹果的重生很好地说明了战略储备是如何运行的。20世纪90年代末,戴尔、惠普等个人电脑品牌迅速发展,强敌压境苹果节节败退,市场份额跌破10%的底线。这时,乔布斯重执苹果,他着手聚合数字方面的创意资源,为消费者推出以软件、硬件和网络协同配合的整合体验。戴尔、惠普等因缺乏软件实力,无法根据新情况调整其产品线,被打得措手不及。乔布斯通过创建从未有人涉足的新市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进攻战线。这一战略的初步战果是iPod/iTunes产品线,第二个战果是iPhone。于是,一个既不同于PC互联网,又不同于传统手机的创新商业模式App Store建立起来了,作为平台的苹果与软件开发者成为了互利关系。苹果又通过自己的手机iPhone,使得全球几乎所有的主流移动运营商甘愿成为苹果的渠道。正因为苹果很早建立了战略储备,拥有品牌和渠道两个利器,加上其特有的设计风格和气质,使得苹果长久以来无往而不胜。
商业模式创新情况范文4
区块链被认为是未来几十年产生最大影响的黑科技,它或将带领我们走进下一个互联网时代――价值互联网。因此,无论是在科技圈还是金融圈,区块链都是时下最热的技术宠儿。
技术水平
专利数量及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及企业技术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技术创新情况的指标。专利技术在技术发展及公司发展的初期及中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表1是国内外区块链专利数量情况,表2是我国区块链专利技术的具体分布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搜索的结果远远小于真实数量。美国银行、高盛、纳斯达克、AT&T、Verizon、DAH、埃森哲等都在积极申请相关区块链专利。据外媒报道,欧美国家申请专利数逐步增多,专利争夺战正在加剧。光美国银行一家,已申请及在筹备的区块链专利数量就已达60项。
应用层次
目前,从我国区块链的应用情况来看,区块链2.0仍是主体。
从区块链类型上面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的区块链的市场结构将从以“私有链为主,联盟链为辅”逐步向“私有链和联盟链并存”演进。国内区块链市场最有可能采用的发展模式是:在初级阶段,机构内部采用私有链来改造升级现有系统;技术成熟后,推广到行业应用,形成联盟链;而公有链由于效率低、监管难则难以被大规模应用。
因此,有研究机构预测,预计到2018年,私有链市场规模将占整体区块链市场规模的65.1%,联盟链则占32.8%;而到2020年,私有链市场规模将占整体区块链市场规模的51.1%,联盟链则占46.2%。
从区块链的应用层次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的区块链市场结构将以“区块链2.0应用为主,区块链3.0应用为辅”。由于区块链1.0数字货币目前仍被央行和政府严格监管,预计未来政府也不会大规模发展数字货币,区块链2.0金融领域的金融交易和资产管理未来5年内应该是中国区块链市场最主流的应用场景。从发展时序上来看,区块链3.0的数据存储、数据鉴证、选举投票等应用场景目前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展成熟。
因此,预计到2018年,区块链2.0应用市场规模将占整体区块链市场规模的82.7%,区块链3.0应用则占15.2%;而到2020年,区块链2.0应用市场规模将占整体区块链市场规模的66.2%,区块链3.0应用则占31.1%。
市场规模
2015年我国区块链市场规模几乎为零,但是未来几年,随着国内资本对于区块链技术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区块链在国内的商业模式逐步成熟,我国的区块链市场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18年,我国区块链市场规模将达到0.81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5.12亿元,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5.6%(如图1所示)。
国内区块链的应用探索还处于早期研究阶段,区块链技术发展大约落后于国外半年到一年左右。国内的区块链项目基本还处于研究设想、小范围试验阶段,少有成型的商业模式。大部分区块链应用只是浮于表面,真正能够实实在在有创新的应用很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也很少。区块链在应用层面仍然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技术演进和经验积累,未来还存在着更加广阔的想象和发展空间。
创业与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球范围内的区块链创业公司共有1175家,但这些企业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及中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除数字货币交易、挖矿等区块链1.0公司外,目前全国共有区块链创业公司54家,其中北京27家,上海10家,杭州6家,深圳4家,江苏2家,江西2家,广州1家,重庆1家,其中主要的几家企业情况见表3。
投融资方面,目前,我国的区块链投资热潮甚至已经超过了当初的P2P热潮,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投资话题之一。2015年,国内先后涌现了多家巨头公司开始布局区块链项目,全球十大区块链投资机构中中国占了三席:国内IDG资本、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和数贝投资。不仅仅是VC各大投资机构,区块链技术亦成了各大金融机构眼里的“新宠”。
2016年9月23日,国内区块链领域迄今为止获得金额最大的一笔A轮投资浮出水面。由万向控股与分布式资本共同斥资1.5亿元投资区块链初创企业钜真金融。目前,钜真金融正在联合国内多家金融机构自主研发区块链底层架构协议,以及F券全额交易及结算、区块链股权交易系统、物联网安全认证区块链等应用。表4为2016年我国区块链创业公司融资情况。
另外,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也已率先布局区块链技术。2016年,蚂蚁金服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支付宝的爱心捐赠品平台;百度战略投资Circle,其D轮融资由IDG、百度等6家公司共同投资6000万美元,同时双方达成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腾讯则联合多家机构发起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
一些上市公司也纷纷涉足区块链技术,并进行布局。表5为涉足区块链的部分国内上市公司情况。
区块链联盟
金融机构及金融创新公司是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主力。而目前,加入区块链联盟,是大多数金融机构及上市公司们探路区块链的第一步。
在国外,相关的联盟机构有大名鼎鼎的R3及超级账本,吸引了平安集团、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有远见卓识的国内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及创业公司的加入。
在国内,区块链技术也逐渐得到重视,央行、工信部及相关政府都在积极研究和行动中。央行在2016年年初将发行数字货币定为战略目标,而工信部则在2016年10月了第一份官方指导性文件,并首次提出了我国区块链标准化路径。
商业模式创新情况范文5
北京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的战略咨询部门密切关注国内外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尤其在研究开发、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等领域,承担了一批研究课题,形成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思想和方法,如新业态、新型产业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等。科技服务业意见后,长城战略咨询正式了国内第一份关于科技服务业的研究报告――《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
科技服务业成为新兴产业
21世纪是创新全球化的时代,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主导向“服务经济”主导转变,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技创新需求的逐渐多样化,科技创新服务链条开始不断细化分解,各创新要素不断进行重组和对接,社会上涌现出了一批新的创新服务模式和业态,包括风险投资机构、产业技术联盟、创业苗圃、研发外包、互联网众包等在内的大量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机构出现并快速发展。这些新型组织的出现一方面迎合了当前创新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另一方面随着科技服务业业态的逐渐形成,其对全社会科技创新发展的带动和提升效应也将日益凸显。这种新经济条件下的科技服务业,是一种为科技创新全链条提供市场化服务的新兴产业,主要服务于科研活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包括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
目前,科技服务业已经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发达国家科技服务机构种类繁多,组织形式多样,专业化程度高,活动能力强,注重通过营造环境间接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当前美国硅谷是全球科技服务业发展最活跃、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尤其是硅谷的创业孵化服务业更是闻名全球。
我国科技服务业的特点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良好,具有鲜明特点。
第一,总量较小,但增速较快。2007-2011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年平均增速达到18.6%,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突出。我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2007年实现增加值3441.3亿元,2008年实现增加值3993.4亿元,2009年实现增加值4721.7亿元,2010年实现增加值 5635.9亿元,2011年实现增加值6965.8亿元,占GDP比重约为1.4%;2013年行业固定投资额为3149亿元,同比增长27.2%;2012年行业法人数和就业人数分别为324932个和330.7万人,同比增长14.5%和10.8%。
第二,区域差异较大,科技服务业发展与科技资源丰富程度正相关。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和科技资源丰富地区。以行业法人数为例,2012年北京市拥有科技服务业行业法人38136个,占全国科技服务业行业法人总数的11.7%,而新疆科技服务业行业法人数仅为3582,占全国比重仅为1.1%。从科技服务业市场规模和完善度来看,北京、上海比较成熟,处于第一集团;广东、浙江、天津、浙江等省市科技服务业有一定基础,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猛;新疆、等西部地区基础较差,发展仍比较落后。
第三,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活跃。在研发设计领域呈现明显的细分化、专业化和外包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形成以生物CRO为代表的研发外包产业;在创业孵化服务领域,逐渐由早期提供简单的物业租赁服务向提供高质量创业增值服务转变,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建立在天使投资网络下的“第三代”孵化服务业态逐渐涌现;知识产权服务领域,逐渐由低级的知识产权等服务向较高端的知识产权布局、知识产权运营发展,呈现出内容专业化、服务集成化、运营商业化等新的趋势。第四,国家层面高度重视。2014年8月19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为创新驱动提供支撑。会议强调发展科技服务业是调整结构稳增长和提质增效、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014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8万亿元,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等九个重点领域,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这对于我国现阶段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长远且深刻的意义。广东、浙江、天津、浙江等省市都将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制定了相应规划。
未来的五大发展趋势
总的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科技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科技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五大发展趋势。第一,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力。科技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以需求为导向的高新技术成为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技术应用也是科技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科技服务业不仅是技术的主要拥有者,也将成为新技术开发的重要促进者。在技术集约化的背景下,服务业研究开发的费用在所有研究开发费用中的比重在过去10 年中不断上升,制造业所占比重减少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技术由制造业向服务业集中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第二,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将不断催生新的业态。发达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技术进步和变革促进了各创新要素的重组和对接,从而更容易产生新的服务业态和模式。大型跨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一部分业务外包,造就了研发外包、生物CRO、检测服务等专业领域的市场空间。2009年以来在国外率先出现众筹的天使投资模式,集众人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企业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或项目等提供资金援助。未来还将进一步催生众包、创客、科技博客、创业苗圃等新型商业模式的业态。第三,科技服务业专业化和集成化并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科技服务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三方趋势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新材料领域,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服务环节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的新型研发组织和机构,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构建专业服务团队,向社会提供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另一方面,集成化服务模式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当前我国科技服务向整个“创新链”拓展,从技术咨询、技术转移、信息服务等单一服务发展到技术熟化、创新创业等综合。一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科技服务机构围绕产业集群开展研发外包、产品设计、技术交易、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综合服务为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提供集成化的“一站式服务”。第四,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科技服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拓展了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半径。科技服务机构将一部分通用型服务模块化并在线上提供服务,深度个性化服务则在线下解决,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群体需要。利用互联网开展服务成为科技服务机构的必然选择,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成为未来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五,科技服务业将带动“制造业服务化”大发展。科技服务业已成为推动其它两大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工业和农业发展中,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无论工、农业产品自身还是组织形式都将从单一的大规模生产变得越来越精巧和个性化,需要各类服务的支持;信息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普遍应用,也增加了两大产业对相关服务的需求,这些都使未来工业和农业成为“服务密集型”领域,出现“产业服务化”的现象;通信、金融、保险、物流、农业支撑服务、中介和专业咨询服务等服务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成为服务业的主流;同时,知识和技术将进一步集中,知识的收益诉求也将逐步走向开放,由传统的自主研发、自主利用向商品化的技术转移、出售转变,具有高聚集性、高附加值和高成长性的知识服务业将随之大量兴起。
商业模式创新情况范文6
连锁经营的时代已经到来,众多觊觎这一机遇的商界精英,该怎样应对连锁运营各个阶段的困难与挑战,经受在各个环节的考验和磨炼,成为连锁领域的精英呢?
大概地说,连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从连锁运营的模式发展,大多会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追求创新的模式设计阶段;第二,严谨精细的模式实施、验证与完善阶段;第三,大张旗鼓的模式复制推广阶段;第四,持久而稳定的模式成熟阶段;第五,推陈出新的模式创新阶段。
每个阶段,都面临各个不同的任务和挑战,都需要制定各各不同的对策,采取不同措施,才能打造出枝繁叶茂、基业长青的连锁王国,收获连锁运营的累累硕果。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连锁经营经历的五个阶段及各个阶段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希望对处于各个阶段的连锁界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模式设计与开发阶段
连锁经营的核心,是设计一套有效机制,打造一套别致的商业模式,进而通过复制推广,借助外部力量,实现规模扩张,取得预期收益。连锁企业能否取得成功,首先要看赖以复制推广的基因是否足够强大、足够先进。因此,商业模式的设计和开发就成为连锁经营征途的第一步。
设计开发模式需要充分考虑三个要件:一看能否迎合市场需要,二看能否具备竞争优势,三看能否具备复制推广的价值和潜力。
其一,只有迎合市场需要,才能保证连锁模式能够吸引足够多的客户,为企业运营提供肥沃的客户土壤。因此,模式设计与研究,需要基于严谨而科学的市场调研,只有确保经营模式建立在现实的市场需求基础上,才能确保连锁王国有足够的成长空间。
其二,任何一个市场空间,都必然面临众多竞争对手的分割和争夺,只有奠定独特的、富有竞争力的核心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先机,分得丰厚利润。因此,只有参照竞争对手的业务模式,开发设计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才能避开惨烈竞争,出奇制胜,取得超额竞争利润。这也就要求模式设计与开发,应该基于竞争对手展开,才能确保企业取得竞争胜利。
其三,连锁经营,关键是能够复制推广,能够在复制推广的过程中不变形,不走样。这就要求模式的设计与开发一定要本着简洁原则,要易于复制,易于推广。只有这样,连锁模式才能保持统一性和一致性,才能焕发出强大的规模优势。否则,复制的艰难和巨额的推广成本,会将规模的利润吞噬一空,连锁王国的缔造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综上,模式设计阶段的原则,基本可以归纳为3C:基于客户(corlsumeys-based),基于竞争(competitors based)和易于复制(can be copied easily)。
二、模式验证与完善阶段
设计阶段,打造的是一个具备强大生命力、可以复制推广的经营模式。这一模式是否可行,是否确实具备强大生命力,是否具备盈利的巨大潜力,需要投入实践,予以验证和完善才能最终证明。因此,对那些完成业务模式开发的企业来说,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对设计开发的模式进行验证与完善。
克洛克对麦当劳连锁经营的贡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学习的范例。
克洛克看到麦当劳兄弟设计开发的快餐模式后,克服了种种困难,对已经极为成功的快餐制作流程进行了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鲜明地提出了QSCV(品质、服务、清洁和价值)的原则要求,创办了汉堡大学,改进了麦当劳连锁店经营中各个细节上的缺陷和不足,在小范围尝试的基础上,对模式推广复制的可能做出了充分验证,进而完善了大规模复制推广的各个细节,才最终实现了这一模式的成功复制。
从克洛克精细严谨的实践验证和细节完善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出,模式验证和完善阶段的重要意义。
具体地说,在验证和完善阶段,一是要通过小范围的尝试,验证模式的盈利可能,只有确保模式拥有足够的盈利潜力,才有复制推广的价值,否则,先天存在盈利缺陷的模式,会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二是要在保证模式盈利潜力的基础上,对模式运行的各项细节进行严谨的修正和完善,否则,细节方面的缺陷一旦进入到后期推广之中,就会为企业发展埋下隐患,成为制约企业成功的绊脚石。
当然,在验证和完善阶段,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是看这种模式能否在市场上取得足以应对各类环境条件的业绩表现。连锁模式只有经过各个环节、各种环境、各个角度的全面验证和完善,才能确保模式复制推广的成功。一些企业,推出连锁业务模式后,由于缺乏广泛而深入的验证和完善,前期准备阶段存在众多缺陷和隐患,连锁模式刚进入市场,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就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致使企业经营犹如当头浇下一盆冷水,“星星之火”由此熄灭,企业经营由此陷入一蹶不振的境地,而再也无缘收获连锁经营的成果。
总之,在这一阶段,关键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完善:一是完善整个流程细节,确保业务模式运行良好;二是做好模式在各种情况下的适应性完善,确保模式运营能够在各种不同情形下都能具备良好运行的态势,让连锁模式能够走出去,在各种环境下立足扎根。
三、模式复制与推广阶段
连锁模式在经过层层修正和完善后,就可以借助宣传推广,进入到复制环节了。这一步骤是连锁企业能否真正得以确立的关键一步。在这一阶段,关键是要做到:
首先,要做好广泛而深入的招商宣传。要通过有效的招商工作,将最具潜力的加盟商召集过来,通过强强合作,充分借助加盟商的资源和力量,实现连锁模式快速而健康的发展,为连锁奠定一呼百应的规模优势。所谓广泛,是将招商宣传的面做到,以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所谓深入,是将真正具备潜质的优秀加盟商吸纳进来,要避免招商只做到表面的热闹,未能取得实际的效果。
其次,要确保连锁运营的各个细节落实到位,确保复制不走形,不变样。这就要求盟主要有极强的管理能力,通过流程、制度和控制,将复制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避免出现“千店千面”、“只得皮毛,未得精髓”的复制败局。这一环节成败与否,其实是盟主在与加盟商互动过程中,内功修炼状况的具体表现。
其三,要合理布局,确保盈利。加盟商数量过少,连锁的优势就无法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规模经济就无从谈起;加盟商数量过多,又会造成利润的分散和相互
之间的恶性竞争,致使加盟个体的利润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最终会导致整个加盟体系的崩溃。因此,在复制推广过程中,探索出适当的布局规则,确保总部及加盟个体盈利,就成为复制推广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
反观国内一些连锁企业的实际操作,要么未能形成燎原之势,根本不具备连锁雏形;要么加盟商扎堆,彼此倾轧,恶意竞争,内耗不断,最终导致加盟体系土崩瓦解,一夜间就陷入了崩溃境地。因此,如何界定好规模之“度”,把握好其中分寸,就成为复制推广阶段能否成功的核心和关键。
四、模式稳定与成熟阶段
走过了复制推广阶段,对多数加盟商而言,习得连锁模式的皮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走过“皮毛”学习阶段,完整而深入地把握连锁模式的“骨”与“髓”,将连锁运营由“一阵风”式的热情转化为“持久的爱”。这就需要横下心来,痛下决心,将连锁经营的细枝末节一一贯彻到位,从而学到真经,把握精髓,保证连锁经营的品质能够经久不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凭借稳定的品质,持久赢得客户青睐,获得持久而稳定的利润来源。否则,一阵风过后,遍地开花、曾经名噪一时的业务模式很快就会面临“不死不活”、“寿终正寝”的尴尬局面。
如何将热情和新颖转化为稳健和理性的运营,通过制度、流程和精细管理,实现品质的稳定,就成为这一阶段的管理要任。
在这一阶段,企业可以围绕员工培训、持久激励和流程规范展开工作,通过心态转变、技能提升、精诚合作和精细管理,实现企业持久而稳定的发展。业内领先者星巴克、麦当劳等企业的操作实践,在这些方面做出了极为出色的诠释,可供同行学习、借鉴。
比如说,星巴克为了赢得员工的全心投入,公司设计提供了员工福利自主选择及股票奖励的激励机制,将公司发展与员工成长紧密结合起来,赢得了员工的真心投入,保证了公司品质的稳定与恒久,实现了公司健康快速的扩张发展。
五、模式变革与创新阶段
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而求新求奇求异,更是人的天性。旧有的业务模式,如果不刻意求新,突破自我,就会遭到竞争对手的无情打击和忠诚客户的摒弃。如何让老模式焕发出新活力,对那些进入稳定运营阶段的连锁企业来说,可谓是关系能否实现“百年老店”经营梦想的一大课题。
趋于成熟的连锁企业,惟有变革求新,才能抵御新兴对手的挑战,赢得客户的忠诚和喜爱。因此,这一阶段的企业,应该在稳定现有经营业绩的基础上,剖析行业发展趋势,领悟客户需求变化,推陈出新,赢得先机,推动企业走向创新发展的不败境地。
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已经拥有了一张遍及各地的强大网络,影响并服务着众多客户,一招不慎,往往会对企业正常运营带来极大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求企业在变革和创新之时,务必慎之又慎,三思而行,万不可由于追求激进创新而出现失误,进而陷入不可收拾的局面,致使整个连锁王国遭到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