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教育新生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教育新生态范文1
关键词 团支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十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的方向。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让大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大国家树立理想,对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信念,为投身党和国家的建设伟业增长学识、提高才干,对中国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有伟大的思想作为指导,有精湛的理论作为素材,最关键的环节是要把教育落到实处,为大学生学习、成长提供指导。
理想信念教育要覆盖全体学生,工作就必须从基层做起。从共青团工作的角度看,基层就是班级团支部。以班级团支部为基点,通过班级辐射教育全体学生,是共青团开展工作的基本思路。在本文中,笔者就以思想教育结合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思考,提出了以班级团支部为平台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想法。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1.1 引导学生用最直观的方式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仅在字数和形式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了简化,而是提出了思想追求、实践行为、个人品质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从国家建设、社会风气和个人品质三个方面划出了一条标线,其中任何一个或几个词汇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教育主题,不仅结构清晰,而且更易理解。
1.2 把握自由、公正、平等的价值观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实现城乡平等、官民平等和教育平等,同时也强调必须通过民主、和法制实现。当前,年轻一代追求政治清明、法制健全、维护权益的意识非常强烈,不公正事件、丑恶现象频频在网络等新媒体上曝光,可见年轻人对公正与平等的向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明了党和国家对自由、公正、平等的坚持,也指出了合法的实现途径,使青年的呼声得到回应,看到希望,认识到相信并坚持党和国家的正确道路,才是实现自由、公正、平等的正确道路。
1.3 引导学生清醒认识形势和使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共同理想,对于大学生而言代表着责无旁贷的使命和敢于担当的勇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简明的方式构筑了一代中国人的“中国梦”,不仅要让大学生看到美好未来的希望,更要让他们看清面前的困难与挑战,体会到那一份责任的沉重。
综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
2 以班级团支部为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势
我们提倡将班级团支部作为教育平台,根据来自大学生班级和共青团组织的特点:
2.1 班级作为教育组织形式的优点
首先,班级是最基本的学生组织形式,班级团支部也是团工作的最前沿。在进行思想引领教育时,单独的班级仅能够保证一定范围的教育效果,但是多个班级之间就能够形成教育体系,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思想教育的思路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堂授课的道理是一致的。
2.2 共青团强大的组织号召力量
共青团是青年思想的引领者,也是青年成长的服务者,以革命性的鲜明特色和建团以来的光荣传统,结合青年人特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共青团是当之无愧的青年先锋。因此,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拥有很强的号召力。
综上,班级团支部能够有效结合班级和共青团双方的优点,是思想教育工作的理想载体。
3 以班级团支部为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合适的载体才能被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如报告会、讲座等形式现在已不能被九零后大学生接受,如果教育的内容枯燥、浮夸,形式单一、刻板,是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那么一定会遭到抗拒。
3.1 以科学的调研提供依据
调研是思想教育的前提,基于以班级团支部作为教育平台,调研工作也要以班级团支部为出发点。首先应面向团员、团干部分别调研,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程度。要注意调研的针对性,对不同年龄、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调研的内容和策略都不相同: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思想成熟,知识面广,看问题角度多,也更深入,调研方式应以征求意见、讨论为主;低年级学生应该以引导、启发为主。理、工科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分析能力强,应使用简洁的交谈方式提高效率;文科学生归纳总结、形象思维、跳跃思维能力强,表达能力更强,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有更多的耐心才能了解真实的情况。要避免只调不研,对调查结果要进行分析,发现共性问题,总结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和形式。
3.2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
智慧教育新生态范文2
关键词:高校;智慧校园;互联网+;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2-0030-02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提速,在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下、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很多高校会面临着信息孤岛、信息安全隐患、重复建设和高成本维护、系统后天不足等问题与挑战。如何科学有效利用好“互联网+”来打造智慧校园,促进高校搭建一个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平台和高效安全的智慧校园环境,逐渐成为信息时代、移动媒体环境下很多高校值得思考的课题。高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校园建设者,需要共同透视自身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深刻剖析智慧校园发展的不足与难点,认真探索“互联网+智慧校园”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
1 “互联网+智慧校园”:技术发展瓶颈
当下,大学教育教学发生了三大变化,主要是:1)人类的知识建构走上了分布式知识网络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知识的存储不再仅限于人脑,而在服务器,实现了人机交互的互联互通;2)人类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终身学习成为工作生活中的需要;3)高等教育教学迈入了混合教育阶段,也就是教育的线上线下结合。
新时期,在不断复杂、变化万千的互联网变革下,校园的各类信息、数据的产生、传播和分析的对象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化,这些信息与数据之间,产生了更加剧烈的聚合效应,身处校园的人,希望通过互联网的工作作用,实现更加广泛的高效功能。最终实现教学、教务、生活、学习方面人与人、人与关系的连接,进而实现跨终端的数据采集、加工处理以及信息的挖掘、分析。具体开说,就是实现个性化的师生服务、高校的校园信息交互,这可以说是当前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趋向。
当下,互联网+正推动着数字校园加速向智慧校园的升级,一些大学积极迎接信息机遇和挑战,全面利用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融合校园的各项活动,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更优、更多层次的智能化服务,这些正改变着我们的高校校园学习、生活、教育、教学、外联等活动。与此同时,智慧校园的目标还远未达成,很多高校也面临着实际的困难与挑战,遇到了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客观瓶颈,譬如:第一,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即时沟通能力不强。在不少大学的管理中,不难发现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播沟通、互动,仅处于“人治”环节,靠传统方式(即^布告栏或者老师、班长通知的方式)公布、、和共享信息,网络信息平台没有发挥实际的效能,可以说,没有实现移动互联网化,而通过移动互联网传递即时信息也面临信息数量有限制、无法对不同类型学生实现精准发送的问题,这容易造成沟通效率低下、信息传播范围窄的问题。第二,学校提供的管理服务尚且不够便捷。目前大学校园的在校生源、教职工以及其他辅助人员,都是比较多的,面对几万人这样的生态圈。设计和科学组织容易产生拥堵环节的流程和管理制度,是考验一个学校运作能力的直接体现。遇到招新季、毕业季等,各个缴费点,极易出现“长龙”现象。因而我们会看到,高峰期,自助交费的POS机数量有限、分布各处难找,各种缴费处大排长龙,学生、工作人员都叫苦连天;甚至有的办公处上下班时间没跟上课时间错开,加之校园面积大、道路分布多,学生办个手续还得请假甚至采取逃课应对。其他还如教务管理效能不高、校园内消费场景繁多、环保差、公共秩序管理成本高,导致安全隐患较大。高校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虽然花了巨大成本与投入,但是效果甚微,谈于此师生多会大吐苦水。第三,各个部门信息流通不畅。由于学校部门机构多、部门多、院系多,会出现学院、专业与不同行政部门各自建网站、开发和应用不同的信息平台会找不同的公司或者单位开发、使用完全不同的系统,导致难以统一管理。比如,有的高校,院系自己独立拥有网站和信息平台。这就导致了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各个院系等系统及数据各自独立,部门数据不能有效及时交互;新生数据不能及时同步到各部门,导致各部门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学籍变动、人动,信息缺乏互通;学生处和后勤部门信息不统一,学生突发状况很难处理……学校内部信息流通亟待畅通。第四,校园开发投入不足。建设智慧校园的平台需要大额资金、人员和技术投入,可能导致智慧校园建设不到位、推进缓慢。以上的四大痛点,归根结底是没有建立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以及没有充分调动外部资源去建设这个平台。
2 “互联网+智慧校园”:突出应用潜力
2.1 校园移动终端APP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高校除了整合大数据,可搭建学工系统平台。在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消息方面,一些大学也做了很多尝试。从前几年的“飞信”到现在的QQ群、微信群、钉钉办公通讯软件,都体现了突破运营商的限制、实时消息的特点。短信是纯文字,最多发发放假通知和天气,而且只能单向发送,群发效率低,根本无法实现家校间的互动。校讯通群发效率相对于短信高一点,与短信一样是纯文字,难以实现家校互通。
当前是大学生利用手机端APP的思潮,高校校园出现更多的“低头族”,他们抱着手机获得信息、甚至通过手机上的APP进行学习。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关注手机APP的年代,让学生们利用手机得到更多的学习和生活的便利也是学校的心愿。高校可以开发建设适合本校信息的移动终端APP,应用功能可以涵盖教务、学工、后勤、人事等各个方面。学生时候在教室上课,没办法用电脑登录网页,有这样的手机APP十分方便,不管是查成绩、查课表、或者是借教室、查询一卡通的流水账都十分方便,省去了许多麻烦。可以说,通过手机将师生与学校整个信息化平台紧密联系在一起。
2.2 校园信息化平台
过去,不同处室,管设备的、管房间的、管课程的,相互间老师、教室、设备和学生管理,各种数据不衔接,造成学校大量空间、时间、老师甚至学生的浪费。而且,以前的高校校园信息门户的平台,只是简单的充当一个信息“告示板”的作用,教师想要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需要翻阅很多纸质的档案、非常不便。开发、建设、投入使用新的学工系统,许多功能逐步上线,系统不断更新,可以给学校的信息工作带来一次革命性的提升。比如,某高校的校园信息门户已经涵盖了迎新系统、学工系统、离校系统、就业系统四大版块。从新生确定录取的那一天,学生的信息就会导入系统,在迎新过程中,包括分配寝室、打印宿舍床头卡、关联银行卡、学生证信息等就可以一键导出。正式入学后,奖学金、助学金、贷款、补助、学业预警、寝室门禁信息也一直更新和记录。毕业离校系统,方便毕业生打印在校证明、档案输出,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们的需要。就业系统记录每个学生的档案去处,在学生毕业2、3年内仍可回校查询,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辅导员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其中更为值得一提的是:1)学业预警功能,一些大学取消了毕业大补考,这意味着同学们要在四年的学习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业情况。学业预警功能就是这样贴心的小助手,实时关注学生学业进度,分析学生成绩。在学生成绩有挂科的情况下给学生发送预警信息。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一个辅导员关注几百个学生可能出现的疏漏。2)群视频的功能应用,即同时在线的几十位老师可以实现实时互动、视频交流。视频会议有两个好处,一是提高了老师们的工作效率,打破常规的例会形式,节省开会、散会的路程时间。二是视频可以生动地讲解一些操作流程,辅导员们在听着视频会议的同时,还可以同时打开其他页面与主讲人一起操作。方便了对辅导员的理论学习、业务培训。
2.3 校园创新教育新模式
信息时代,很多高校都曾描绘过这样的愿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和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管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高校大学校园的建设者,应该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站在学校发展层面实施布局,确保了统一的信息标准、统一的技术路线、统一的基础架构和组织管理;以应用为核心,力求覆盖师生需求,将用户体验视为最高标准。一些大学激活了庞大的校园信息移动平台,不断地开发新信息,整合有效信息,实现各个系统的数据共享和实施交换,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高校正描绘着“互联网+”时代下一幅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化蓝图。此外,智慧校园还可以连接打通不同学校、园区企业之间的资源设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让教育工作者、大学生、教师、企业等人员,实现跨越墙院空间,共享更多资源与信息。
3 总结与体会
为了进一步搞好“互联网+智慧校园”的建设与技术应用,在建立或开发统一的系统平台时,我们应该注意:1)智慧校园所依附的平台,必须与高校学生群体的习惯和偏好相符。校园服务的主要人群还是师生,尤其是众多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对系统平台的认可度、信任度、跟随情况,应用习惯等直接决定了信息技术在校园的实效好坏。有关数据表明,手机即时通讯的网民使用率高达95%以上,因此智慧校园平台必须注重搭建即时通讯系统的价值意义,充分考虑年轻人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开发时尚多元、功能使用、内容丰富的信息平台。2)平台必须能够提供一个成熟的应用模块,以此实现智慧管理,体现网络技术强大的服务功能。智慧校园的系y平台需要提供便捷模板,让高校不需另外开发就能顺利接入,使学生在移动端快速、便捷地实现校内吃、住、行、教务信息一体化等功能。目前国内研究这类解决方案的技术团队,已经注重开始针对高校的数字化展开研究与开发,值得期待。3)这个平台的建设维护成本要可控,用有限的投入实现无限的可能。必要的话可以充分利用和应用一些成熟公共平台,使用现成服务作为入口来打造智慧校园。4)平台必须能支持信息(如文字和图片、甚至音频、视频多媒体)的精准传递,提高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信息传递效率。另外,平台也应该支持多层操作,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便捷管理。如:一个高校就是一个统一的认证账号,不论各个部门机构、各院系老师,都可通过该账号对不同领域学生发送相关消息,信息数量不受限,但是信息内容要与本部门工作相关。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智慧校园的环境下,要打造一个高效便捷、舒适智能的智慧校园,不仅是每个高校建设者、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话题,也是网络技术开发者应该关注、破解智慧校园建设技术瓶颈及提出解决方案的重要课题。
总之,通过网络,一个学校的智慧是学生和老师、校园资源管理变得更加智慧。高等教育作为育人者,借势信息时展的东风,更要走在创新发展的前头。高校大学校园建设者利用科技,改变校园里的办公和学习方式,让全校师生享受信息化带来的成果,这是未来高校发展的一个缩影,也为“互联网+智慧校园”探索了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姜楠. 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4(5).
智慧教育新生态范文3
深刻把握新方略 精准落实强主业
——学习贯彻集团公司新发展方略专题形势任务教育材料
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党委宣传部
编者按:年初,集团公司召开2020年度工作会议,确立了新一轮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发展方略:聚合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动能转换、创新治理,打造绿色智能行业发展新标杆。未来三年是集团公司全面完成建设魅力山钢“第一步”任务目标、开启“十四五”规划和魅力山钢“第二部”新征程的交汇期,集团公司确定了“进军世界500强、年利润过百亿、树立‘高科技企业’品牌”,实现转型升级、综合竞争力、深化改革、信息化建设水平“四个走在前列”的发展目标。公司党委宣传部组织编写了“深刻把握新方略、精准落实强主业”专题形势任务教育材料,希望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教育引导职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贯彻落实好新三年行动方略,以实际行动推动钢铁产业生态圈建设,奋力实现做强做优做大钢铁主业目标,共同开辟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找准新方位 踏上新征程
踏上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集团公司2020年度工作会议确立了新一轮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发展方略,即:聚合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动能转换、创新治理,打造绿色智能行业发展新标杆。当前,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正发生深刻变化,企业进入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集团公司找准坐标、审时度势提出新发展方略,可谓顺时应势、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从宏观环境看,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从国际环境看,世界格局动荡,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世界银行发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复苏仍显脆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连续下调世界经济贸易增长预期。中美虽已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对提振市场信心有重要意义,但仍要清醒地认识到中美经贸摩擦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从全国角度看,我国仍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我国经济整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省“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定位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力推进,为企业转型提升、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钢铁行业看,长周期减量化趋势渐显,供大于求基本格局给行业平均利润带来更大挑战,行业将整体处于长期微利状态。钢铁企业间竞争呈现出新态势,多家钢企通过新理念、新生态实施资本层面的合纵连横,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盈利水平,钢铁行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层次变化。
从企业内部看,过去三年,集团公司强党建、塑生态;谋发展、求突破;调结构、优布局;攻主业、延链条化;破瓶颈、增活力;控风险、除隐患;强管理、塑优势,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显著提升。特别是近三年,公司上下坚定贯彻“多元主打、结构调整,闯开转型升级特色之路;奋战三年、提质增效,跻身全国钢铁强企前列”的行动方略,通过“去产能、上项目、搞改革、甩包袱、强党建”等重点举措,钢铁行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由第三梯队跃升到第一梯队,各项工作实现全面提升,实现了“求生存”到“谋发展”、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依然存在弱项和短板。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照标杆企业和竞争对手,山钢整体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控制力、抗风险能力还存在差距,面临“量”和“质”双重挤压,在钢产量、智能化、国际化、资产回报、资产负债率、创新发展等许多指标方面还有很多弱项和短板。倡树开放理念、营造共赢氛围不到位,强化战略引领、发挥系统优势不到位,放大突出长板、形成差异化优势不到位,夯实基础工作、推行精益管理不到位。在思想观念、市场意识、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成效等方面也有较大差距,呈现出发展质量还不高、基础还不牢固、动能还不强劲,空间布局、产业布局、资本布局调整还不到位等问题。为此,我们要主动把握大势大事,认清形势的严峻性和指标劣势背后的差距,保持定力、顶住压力,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
善弈者谋势。当前,集团公司已站到冲刺高质量发展新起点的历史方位上。未来三年,是全面完成建设魅力山钢“第一步”任务目标、开启“十四五”规划和魅力山钢“第二步”新征程的交汇期。实施新发展方略是集团公司在辩证分析复杂严峻的形势基础上,顺应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产业生态圈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决策;是基于山钢客观现实和未来发展,站在由“求生存”到“谋发展”、冲刺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指导山钢未来三年工作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新一轮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22年,集团公司竞争力继续保持国内钢铁行业前列, 力争进入世界500强;三个以上产业实现区域主导或国内细分市场领先,其中钢铁产业粗钢产能规模和效益水平进入国内钢企前十名,省内及周边区域市场主导地位显著提升;努力实现高质量经营绩效,进入年度利润总额百亿级钢铁强企行列;全面完成《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全面实现以聚焦绿色化、智慧化、高端化、精益化、协同创新为内涵的转型发展,初步树立“高科技企业”品牌形象;完成钢铁产业生态圈顶层设计,不断展扩链接范围,优化提升构建层次,力争取得阶段实质性突破。
蓝图宏伟壮丽,愿景鼓舞人心。站在第二个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的新起点上,让我们充分认识“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奋力打造绿色智能行业发展新标杆”的重要意义,勇敢地承担新使命、新任务,共同创造山钢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领会新方略 明确新任务
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征程承载新梦想。
在集团公司2020年度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强调,今后三年,要通过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融合创新,提质升级,把四个“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和根本要求落到实处。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陶登奎指出,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重大课题,要把新的三年发展方略作为指导我们未来三年工作的纲领,更加自觉、更加积极主动地抓好贯彻落实。
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钢铁主业和核心竞争力,顺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变革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共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是顺应钢铁行业竞争新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已有举措的持续递进,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版、“五位一体”的升级版、提升实力的扩展版,是一个“智慧制造+智慧服务”生态系统。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要摒弃“大院思维”“独享思维”,打破传统公司经营边界、资源掌控方式以及规模扩张模式,用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实现跨产业、跨区域的协同创新,解决产能依靠自我投资扩张冲动、环保加压大而行动慢、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形成开放的业务边界、以生态圈实现资源聚合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共享各企业专业化资源和能力,共同创造生态圈协同价值。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顶层设计、点位突破、借势拓展、动态提升的思路,赋能、扩容、优圈,以聚合资源为重要手段,以开放共享为基本路径,以安全高效为品质要求,涵括内部和外部、上游和下游、制造和金融、政府和企业等各相关方,加快以钢铁产业为基础塑成生态核心圈,以协同创新为抓手塑成动力源泉圈,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依托塑成产业配套圈,以“数智山钢”建设为支撑塑成信息衔接圈,层层嵌套,互为支撑,形成“产业+配套、平台+服务、技术+赋能”的良好产业生态,带动生态圈企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在新一轮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中,集团公司举旗定向、登高望远提出,“到2022年,集团公司竞争力继续保持国内钢铁行业前列, 力争进入世界500强;三个以上产业实现区域主导或国内细分市场领先,其中钢铁产业粗钢产能规模和效益水平进入国内钢企前十名,省内及周边区域市场主导地位显著提升;努力实现高质量经营绩效,进入年度利润总额百亿级钢铁强企行列;全面完成《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全面实现以聚焦绿色化、智慧化、高端化、精益化、协同创新为内涵的转型发展,初步树立“高科技企业”品牌形象;完成钢铁产业生态圈顶层设计,不断展扩链接范围,优化提升构建层次,力争取得阶段实质性突破。”这是打造绿色智能行业发展新标杆目标的具体体现。
实现新目标,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一步一步干在实处,才能昂首阔步走在前列。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必须坚定不移实现转型升级走在全国国企前列。全面深化改革成效凸显,本质化运营水平显著提升,建设魅力山钢“第二步”任务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求、钢铁精益高效、多元耦合共生的产业生态圈构建取得阶段性成果,盈利能力跃居行业较高水平,初步确立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现代化钢铁强企地位。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必须坚定不移实现综合竞争力走在国内钢铁强企前列。主要产业初步进入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国际化战略全面推进,在区域市场或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动能持续化、产业生态化、品牌高端化、运营国际化特征初步显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必须坚定不移实现深化改革走在省属企业前列。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造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建升级版,加大力度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1336”改革按时间节点要求全面完成,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竞争力、创造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必须坚定不移实现信息化建设水平走在国内钢铁行业第一梯队前列。建设一批智慧制造试点工程,争创两个以上省级示范项目、一个以上国家级示范项目,完成两条以上传统产线智慧化技术改造,两化融合指数达到85以上,实现制造单元智能化、运营管控数字化、产业生态智慧化、信息产业高端化。
百舸争流自当先。让我们以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锐气,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豪气,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朝气,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在逆境中奋起,在追赶中超越!
肩负新使命 创造新辉煌
站在魅力山钢建设的新起点新方位上,集团公司全面启动第二轮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描绘了“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打造绿色智能行业发展新标杆”的新蓝图,掀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当前,中国钢铁工业已经成功解决了‘有没有’‘够不够’的数量问题,接下来,重点解决‘好不好’‘强不强’的质量问题。”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通过共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山钢股份作为集团公司钢铁主业的运营主体,是构建生态圈、打造新标杆的核心和关键,必须担负起首位落实、先行先试的责任。莱芜分公司作为股份公司的重要单位,必须扛起落实新发展方略、创造新业绩的使命,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决策部署,打头阵、建首功,全力以赴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构建生态圈”正当其时。年初,集团公司召开2019年度商务年会,与国内外众多战略用户深入交流合作发展,得到了58家国内钢铁产业链重点客户,以及26家国外钢铁产业链重点客户的积极响应,会上达成紧密共识,共同合力打造开放包容、休戚与共的钢铁产业生态圈。倡导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和谐共赢,股份公司层面坚持生态化、开放化的发展理念,统筹上下游各类资源,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加速产业融合,打造钢铁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和谐共生的生态圈。通过构建以聚合钢铁产业资源为核心的融合发展体系,加速推进客户、人才、营销、生产、研发“五位一体”的协同机制建立,探索形成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实现客户共享、人才共用,营销大合作、生产大集成、研发大统一的高效协同发展。当前阶段是我们加快推进生态圈建设的关键时刻,要积极做好区域钢铁产业发展规划,深入推进以工业园为平台的钢铁配套产业园建设,加快钢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加大集团内部其他产业协同发展并整合相关社会资源,促进钢铁生态圈实现更大范围共创共进共赢,全面提高钢铁主业综合竞争实力。
“打造新标杆”任务明确。“集团公司转型升级又到了一个重要关口。”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提出了四个“走在前列”的目标和要求。走在前列、争当标杆,既是高质量发展的考验,也是当下发展的重大机遇。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按照公司三届三次职代会上王向东书记提出的“123456”的总体思路,王培文总经理提出的“五个必须”的要求,坚持“优化提升、进中求优”的总基调,保证各项任务如期实现、发展成果如期兑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不是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竞争压力、行业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制约我们发展的问题依旧存在,需要我们携手共进,扎实做好“安全强责、环保解困、经营增效、稳定保底”等重点工作,以滚石上山的拼劲、攻城拔寨的韧劲,做好各项工作,推动生产经营再上新台阶,实现本质化运营水平新提升。
智慧教育新生态范文4
关键词:职校教师;专业发展;教科研;新职业教育实验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C-0091-04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种典型的登山模式,有的教师目标明确,步伐坚定,“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必臻乎峻岭”;有的教师却满足于“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浑浑噩噩中不知“时间都去哪了”。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海门中专”)以“新职业教育实验”为落脚点,将教科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触发器,聚焦“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启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破冰之旅。
一、真假之辩――价值取向的本真诉求
不懈地探索未知领域,获取新知,寻求理论的支撑,思想的超越,从而催生智慧,这是经典的教育科研价值观。在这样的经典认同下,“新”代表着具有社会知识建构的价值,这对于职业学校的普通教师而言,其实是不现实的,也超越了对教师职业的本体要求,使教育科研在大众的心目中,被赋予神圣、高傲和冷漠的形象。事实上,现实中的教育科研往往被功利所裹挟,鱼目混珠、真假莫辨的现象在很多学校比比皆是,让教师的专业发展陷入迷茫和无措。
困局一:浮而不实的“两张皮”
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对于教育科研的价值定位存在功利性倾向,不是从学校教学实际需求出发,而是将教科研当成了展示办学水平和实证办学业绩的盆景,认为理论研究太虚,不能迅速转变为现实的教学“生产力”,还不如在教室里上上课、在车间里动动手来得有效益。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很多教育科研问题的提出不是基于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而是按照理性逻辑与规范进行“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式的设计、操作,其研究的结果与教学实践距离甚远,根本无法触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灵魂”。教育科研往往沦为装饰学校门面、应付各类验收的光鲜亮丽的“塑料花”,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相距甚远。
困局二:敷衍了事的“空壳课题”
有人用“申请时主动,立项时激动,过程中不动,检查时被动”来形容那些为应付评职称、评先进的“空壳课题”,颇为形象生动。这类教育科学课题急功近利,东拼西凑了一堆理论,却没有实质性的研究内容和过程,或者是研究内容与教学实践不“贴身”,往往“隆重开场”却“草草收场”。这种教育科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是教育科研“打假”的“重灾区”。
困局三:主体游离的“赶鸭子上架”
本该作为教育科研主体的教师,事实上脱离了科学研究,并没有“真实在线”,而是将生活方式窄化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甚至还有这样的观点,认为教育科研是领导和部分教科研人员专享的“奢侈品”,让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做教育科研,就像逼迫穷人捐款一样不道德。本该出于教育自觉的科研行为在很多职业学校却成了“赶鸭子上架”的无奈。
解困利器:“新教育”倡导“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的行动哲学。“新职业教育”同样注重实践和行动。重实践,就是用踏踏实实的行动赢得教育教学的话语权;重行动,就是不夸夸其谈,用事实来说话。这样一种求真务实的价值取向,对于学校教育科研的影响至关重要,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正能量。
在新职业教育的引领下,海门中专教科研部门立足“让科研看得见”的管理理念,建立起科学严谨、思辨与实证统一的科研规范,营造求真务实、简朴高效的科研文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外压内促”。一是建立了学校教科研成果的每日公示制度,凡是教师中有人或获奖、教学竞赛获奖、执教县级以上公开课,所有的教科研成绩都第一时间在校园网上公告、表扬,并通过省市级媒体推介,尽可能地推广影响面,从而对教师产生有效的激励;二是强化了对教师的考核与鞭策,每位教师都制订了详尽的三年发展规划,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进行严格考核,并在网上公示专业进展情况及考核结果;三是建立了各类竞赛的选拔机制,变原来单一的系部推荐为“教师申报、系部选拔、学校征召”相结合的参赛机制,并将参赛结果纳入系部考核,从根本上改变“敷衍”“照顾”“拉壮丁”“无考核”的竞赛状况。在“内促”层面,一是启动“书香教师工程”,组织读书沙龙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生活方式;二是做好各类竞赛的组织和辅导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竞赛水平;三是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南通市名师发展团队、省市级名师工作室、南通市教科研优秀成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更多平台;四是组织各级课题主持人的培训,强化了课题的过程管理,切实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五是强调了“将论文写在课堂上”的科研理念,并积极与《江苏教育》《南通教育研究》等杂志联系,举办了多次写作沙龙,为教师的专业写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服务。
学校通过一系列教科研规范的制定,扎起了教育科研的“场子”,吸引了更多的研究群体,从单纯的为课题研究而研究,把目光转向关注教育科研的真实效益;通过创设求真务实的科研文化,引领、促进了人的发展,使教师的“在场”研究生机勃勃。教科研价值取向的校正是学校解困教师专业发展困局的关键一步。
二、雅俗共赏――研究内容的核心观照
新教育倡导一种“上天入地”的教育科研,认为只有理论付诸实践,真正做到研究“入地”之时,教育科研才能找到生长点,扎根于教学实践汲取养分,从而抽枝拔节,蓬勃生长。“新职业教育”基于行动、基于校本的科研观,倡导一种“雅俗共赏”的教育科研范式,扭转了广大教师对于教育科研的认识偏颇。
误区一:很多教师抱有这样的观念,教育科研是领导的事、专家的事,离我们普通教师太遥远了。
误区二:有些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是“高大上”的东西,我们普通教师上上课,教教学生,这些琐碎、细微、俗气的东西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呢?
勘误利器:新教育以“草根运动”著称,强调开展行动的科研、校本的研究。“新职业教育”的教育科研同样注重从职业教育实际出发探索并确定研究问题,鼓励教师从身边的教学空间寻找科研契机,遵循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概括的“从这里”“到那里”“回到这里”的教育科研基本路径,以校本行动研究为基本范式,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改进行动。
我们相信,不同的教育科研范式其实各有其适用领域和针对性,研究内容所谓的“雅”与“俗”并不意味着“高”与“低”,也不存在逻辑上的隶属关系。在“新职业教育”的教育科研常态下,学校领导、教科研专职人员与基层教师在研究内容的选择上的分工和科研范式的不同,使教科研呈现丰富的层次性。管理层面聚力于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将方案、计划转化为任务和行动,针对各环节上出现的问题,学校管理人员在这些研究项目上大做文章;教学层面聚力于将职教新理念转化为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生成为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提升为教学品质,教学品质沉淀为教学智慧,一线教师在此过程中撷取自己研究的“兴奋点”,展开真实研究;教育层面聚力于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体验学生的生存方式,广大的德育管理人员、班主任凭借着一双双“慧眼”,发掘出典型性的研究案例,经过思维加工过程,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教育科研问题。
这样一种“雅俗共赏”的教育科研范式,既有教育理论的智慧支撑,又与教育实践紧密贴身;既有专家和专职科研人员探索理论发展的前沿,能“上天”,又有广大一线教师探索教学实践新形态,能“入地”,为破解教师专业发展困局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官民合力――研究形式的发展生态
“新教育”认为,真正的教师生活解放不能仅来自与外部的融合,而是源自于教师对自身的认同与自身完善。从这一意义上反思现行的教育科研,我们已经习惯于打着“官方”的旗号,通过行政手段将教改理念、教学模式等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地推而广之,喧嚣之后,留下了不少棘手的难题。
难题一:教师工作任务普遍较重,研究精力不济,教育科研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教科研意识的觉醒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官方”层面组织的“高大上”的教科研活动,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推广理念不一定适合每个教师的“胃口”,活动效果不一定经济。而貌似不起眼的“民间”往往蛰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力量,如何有效整合“民间”力量形成“官民合力”,从而促成教师的专业发展由自发向自觉转变?
难题二:在教育科研选题的时候,为达到课题立项的目的,“官方”的视角往往聚焦在一些大价值、大意义、大难度的选题,这些“大课题”的研究者通常被学校领导、行政人员垄断,一线教师参与度不高。“大研究”往往导致研究成果指向与课堂教学脱节,难以产生辐射效应。而普通教师的“微研究”往往侧重于教师自我教学细节的“修补”,无法有效撼动现有的教学秩序。那么,怎样的研究形式才将“顶层设计”与“民间策应”有机结合,形成“官民”互动的教科研生态呢?
难题三:在“做大、做强”的职业教育新态势下,很多职业学校存在着规模大、教育科研力量分散的状况。以海门中专为例,同一专业、学科的教师分散在不同的校区,不同的系部,经常组织大型的“官方”教科研活动不太现实,如何形成高效、经济的常态化教科研,又不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呢?
破题利器:“新教育”倡导互助与协同发展,强调“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基于这样的教育科研理念,我们的“新职业教育”倡导“官民合力”,相信教师的首创精神,相信“民间”突破的伟大力量,催生“抱团作战”的教师专业发展新生态。
一是将“大课题引领”与“微课题切入”有机结合。我们通过学校层面的大课题引领教育科研方向,分解、实化为切合教育教学实际的“微课题”,教师也可以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微问题”,探寻解决策略,改善教学生态,形成真实的“微课题”,学校用“官民结合”的研究方式形成撬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杠杆。二是将“行政引领”与“微团队互助”有机结合。学校通过行政规划,依托名师工作室形成学校科研的“民间”通道,形成一种“官方参与,半官方主办,民间唱戏”的科研样式,形成具有“新职业教育”特色的科研范式。如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强化工作室的“每月一事”主题教研活动,精心设计活动形式,以主题教研为基础,每月一主题,主题围绕课题,课题紧扣问题,使“每月一事”真正聚焦现实问题,成为工作室成员的“个人专场”。由于各工作室成员兴趣相投、专业相近,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自觉自愿地参与研究,而非“赶鸭子上架”“抓壮丁”,因此产生了巨大的研究动能,形成团队研究的磁场。三是将“大教研引领”与“微教研丰盈”有机结合。我们以体现“官方意志”的“大教研活动”如校级现场会、观摩会、研讨会、报告会等引领教育科研方向,通过微信群、QQ群、教育博客等工具举行网络沙龙,教学反思,在线讨论等多姿多彩的“微教研”。这些“草根化”的教研方式让学校的教科研变得常态、高效、务实,形成了亲厚稳定的教研共同体,不失为解困教师专业发展困局的“低碳”策略。
四、刚柔相济――管理机制的优化升级
“新教育”的核心追求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谓的“幸福完整”应该是顺应人性的,能实现“人的和谐成长”。但是,当“幸福的憧憬”遇上“刚性的制度”,现实的教科研便面临着“左右为难”的窘境,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智慧教育新生态范文5
【关键词】教研部门 转型增效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113-02
总理在祝贺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时说,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不是楼房、不是课桌,而是教师。可见,办好让老百姓满意的教育,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教师。而担负着引领、研究、指导和服务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部门,是我国教师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作用、职能的重要性已成为教育人的共识。但在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教研部门的发展相对滞后,已很难适应新的教育发展和改革形势的需要。教研部门如何实现转型增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 搞好顶层设计是教研部门转型增效的前提
曾指出:“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事物不是静止的,它永远处在变化之中。目前,我们沿袭的教研模式还是苏联模式。虽然说过去教研部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从当前教研部门建设和发展上看,整体比较薄弱,发展不均衡,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需要,亟待进一步改进、加强和发展。新形势下需要重新审视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要搞好调研,做好顶层设计,重新科学定义和架构这一部门,摒弃陈旧的观念、世俗的偏见、落后的方式和脱离实际的东西,赋予其新的职责和使命。
教研部门究竟要办成什么样,如何实现新的突破?对机构定准位是最基本的前提。第一,它不是“养庸”机构,应是教学研究机构。教研员要立足课程与教学实践进行学术研究,关注前沿教育研究趋向,关注身边的名师经验,总结实践反思,教研员既要有“高原”之型,还要兼具“高峰”之势,要能立足教育前沿和教学实际,定期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指导成果、服务成果。第二,它不是“养老”机构,应是教学服务机构。教研员要成为本学科的“活样本”,必须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学校、深入课堂和一线教师中,及时为教师指导和解决一些实际困惑。第三,它不是“养闲”机构,应是质量监测机构。从教研部门的职能看,绝不是一个轻闲的地方,每一名教研员都要有事可做。庞大的基础教育中各学校的教学质量、育人质量如何,由谁来评估?如果行政部门来做,精力肯定不够,把学校教学质量、育人质量、办学质量监测工作,放手让教研部门来做是最适合不过的,通过赋予其新的职能,让教研员真正依责“动”起来。
二 找准教研方向是教研部门转型增效的关键
只有找准教研方向,教研部门才能转型增效,发挥更大的价值,在区域教研中起到引领作用。从教研的现状来看,教研必须做到四个关注:一是关注理论前沿动态,进行超前引领。教研员应该密切关注与教育教学和学习有关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关注教育研究权威机构的最新工作动态,关注来自课堂教学一线教师的教研经验,经常参加各地教研工作研讨交流会议,超前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引领教研工作走向。二是关注一线教学需求,进行超前研究。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中小学校教室大都安装了互动电子白板,有的学校引进了智慧教室、云教育,还有新的高考制度改革即将到来,高中教学将会出现选课、走班等新情况,这些新生事物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手段,要求教研部门超前研究,根据教学需求及时进行教研指导。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也催生了网络教研这一新生事物,实体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实施线上线下教研互动,将成为教研工作新常态。三是关注教学难点问题,进行超前指导。要从备课、授课等教学过程的细节入手,理清教师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破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教学预设与生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课业负担与学生乐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等问题,都要密切关注,加以研究、指导和解决。教研员要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课堂上,由过去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注重课堂观察和过程性评价,指导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中的双边关系,处理好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四是关注偏远薄弱学校,进行超前服务。教育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均衡,特别是城乡接合部、边远乡村存在薄弱学校,缺少教育资源,缺少优质师资,更加需要我们教研员经常深入到这些学校去指导,多为他们创造条件进修学习,通过教学研究,提供给薄弱学校适合的发展路径,增强指导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 转变工作职能是教研部门转型增效的重点
目前,教研部门的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有的职能未能紧跟时展的需要建立起来,有的职能受行政上、体制上、机制上的多种因素制约,有的职能受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企业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处境在各地是不一样的,在重视程度高、财力投入大的地方,就会好一些;反之,就差很多,甚至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要想让教研部门更好地实施教师教育,服务广大一线教师,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尽快实现教研工作转型,从根本上转变工作职能,主动适应教育新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是由单研转向协同合作。过去,教研员是靠行政职能和个人权威开展工作,属于单兵作战、单打独斗。教研部门内部也是单线工作,缺少团队合作和部门间的合作,这种部门条块化分割的局限,尤其不利于多部门的协同创新,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由单研转向协同合作。这种协同,可以是教研机构内部部门间的合作,可以是教研机构与基层学校、企业、协会的合作,也可以是跨片、跨地区的教研区域合作。通过协同合作,最大化地发挥群体教研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广泛交流,推动教育创新。二是由研究教学转向研究育人。传统观念认为教研就是教学研究,育人是德育工作的事情,这种观念下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研也是欠缺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一书中说,良好的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人性、人格、人品的教育。所以,立德树人是要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关注研究学生的品格教育,才是教育的根本,研究的根本。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如何精心引导和培育,需要我们的教研人员重点研究育人方略方法,围绕学生的德育和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展开,不再唯分数论。教师的教学目标除了关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目标外,还要很好地、真正地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使教师冲破“分数至上”的枷锁,重新回归到“育人”的本真上来。三是由实体教研转向实网并举。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研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教研兴起,混合教研出现,一些管理人员和教研人员信息化素养不足,产生了恐惧症、不适症、排斥症。为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加大对教研员信息科技素养培训的力度,学会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平台,学会利用UC、QQ、微信等多种网络平台和工具,实施网上交流研讨,迅速便捷地进行教研,从而有效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四是由独立教研转向系统整合。以往的教研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但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教研工作自身很难独立完成,出现了整合的趋势。所以,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建立教研、科研、培训的一体化机制势在必行。进行教研部门功能统整,活动内容设计统整,实施主题式、团队式教研,实施项目管理制度,重新构建多部门协同、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融合的新型教研生态,使新时期的教研更加科学规范、务实高效。
四 完善各项制度是教研部门转型增效的保障
智慧教育新生态范文6
通过分析“慕课”在全球及我国的发展,探讨了“慕课”对中医教育的影响,即形成中医教学“新生态”、推动中医教育“走出去”及促进中医教育“接地气”。认为展望中医“慕课”教育,将是推动中医教育改革、促进中医推广及传承的一次机遇。
[关键词]慕课;中医;教育改革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是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的简称,对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在国内外已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2012年被《纽约时报》命名为“MOOC”元年,2013年可被视为中国的MOOC启动年。同年,“慕课”的三巨头之一Coursera宣布其5门课程已进入美国教育委员会(ACECREDIT)的学分推荐计划,学生选修的学分可获大学承认,“慕课”进入正规高等教育体系的通道由此开启[1]。“慕课”浪潮席卷全球,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同时参与全球竞争。这种打破大学围墙的在线教育新模式,将对传统的中医教育带来怎样的冲击?如何应用“慕课”促进中医教育发展,优化中医人才培养,推广中医以及传承中医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1“慕课”浪潮
互联网普及和信息技术运用对传统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教育行业也是如此,“慕课”是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互联网影响的显著案例,当前“慕课”浪潮正席卷全球。“慕课”学生数量大,强调参与、分享,极具开放性。课程运用互联网技术,教学活动通过网络进行,不受时空限制,这些与传统教育模式差异显著。1.1在全球发展“慕课”这一术语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和创新主任BryanAlexander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DaveCormier提出,后用于StephenDowns于2008年合作开设的一门大型网络课程[2]。2011年秋,“慕课”开始快速发展,190个国家,16万人注册了《人工智能导论》(IntroductiontoArtificialIntelligence)这门免费课程[3]。2012年,Coursera上线4个月,学生数便突破100万,到11月时,学生数已经突破1800万,呈现爆发式发展[4]。因此,2012年被《纽约时报》命名为“MOOC”元年。2013年2月8日,Coursera的第一批五门网络课程的学分获得美国教育委员会(ACECREDIT)的官方认可,这具有里程碑意义,“慕课”发展进入新的阶段。2014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创办的edX继续高速发展,至2014年7月,已有200多门课程在线开放,在线教职工400多人,共有超过10万的学员已经获得课程证书。从美国硅谷发端,再到全世界,正是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巨头奠定了“慕课”的基石[5]。斯坦福大学创立的Cours-era是目前发展最大的“慕课”平台,旨在与世界顶尖大学合作提供网络课程,为世界顶尖大学合作提供网络课程,为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免费的优质学习机会。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创办的edX,属于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与全球顶级高校合作,旨在以突出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互动式在线学习,以及Udacity目标在于让学生有更好的职业发展[6],其成立最早,课程不多,练习较多,注重细节和实际运用。此外,还有Udemy、P2PU、可汗学院等“慕课”平台,“慕课”正成为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者。1.2在中国发展纵观教学改革历程,“慕课”似曾相似,与我国远程在线教育非常接近,“慕课”某种意义上是在线教育的升级版。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电视大学被称作在线教育“0.0时代”;21世纪伊始,网络公开课,远程教育被称为是“1.0时代”,尝试把传统课堂搬到了网上,当下风靡全球的“慕课”则代表着在线教育“2.0时代”[7]。2012年被《纽约时报》命名为“MOOC”元年,那么2013年可被视为中国的MOOC启动年。“慕课”在当今教育界成为的热词,“翻转课堂”、“线上线下”频频被提及。2013年初,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盟“慕课”与在线教育平台edX签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Coursera签约。目前,国内多所高校正以建设和发展“慕课”为契机,牵头制订《大规模在线课程国家标准》,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慕课”平台。2013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在线教育发展(MOOCs)国际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等众多国内高校将携手打造“慕课”平台。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认为,这场在美国发起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其运行模式已开始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根基,它将改革大学教育,重塑高等教育版图,引起大学的重新洗牌,形成全新的大学格局。2013年10月,清华大学首个中文版MOOC平台———“学堂在线”正式推出。2014年3月,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在北京成立,并宣布启动中国医学教育慕课平台建设。2014年5月8日,作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项目的共享系统———“爱课程”网,在集中展示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的基础上,开通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面向全国高校进行MOOC课程建设和应用[8]。中国大学MOOC平台与2014年5月20日上线第一批课程,截至2014年12月31日,29所大学共上线214门课程,已结课50门,成为国内第一大MOOC平台[9]。
2“慕课”对中医教育影响
“慕课”浪潮奔涌而来的时候,它究竟为我们带来些什么?对于相对传统的中医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当中医逐步走出国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的时候,“慕课”又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与启迪?
2.1形成中医教学“新生态”
当前主流中医教育模式,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也就是“传递-接授”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传授,并通过“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等五个环节组织课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通过这一模式,中医药知识、临床诊疗经验等知识得以传授,锻炼了学生的知识接纳、推断演绎等能力,但这种“接受式学习”难以形成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10]。因此,中医教育需要改革和创新[11]。就中医学学科特点而言,中医学是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而疾病的症候常常是复杂多变的,而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材中,往往以典型现象作为教学模板、切入点乃至知识点,因此临证不像教课书阐述的如此虚实分明,清晰明了,正所谓“临证贵在知常达变”。可见,中医教学,“知常”是要达到的基本要求;“达变”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慕课”本身的注重师生互动及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这与中医学科注重“悟”的特点相契合。“慕课”通过“翻转课堂”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改变了原先教师主导的教学体系和模式,要求教师实现从讲授者和讲解者到学习的激励者和启发者的角色转换,颠覆了原有的教学生态。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认为慕课的“翻转课堂”可以加快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的转变,让学校教育更多从静态知识传授转为智能教育[1],这样慕课实际上成为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感受、领悟以及诠释和交流等的集合体[12],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形成了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新生态”。因此,“慕课”将推动中医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
2.2推动中医教育“走出去”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13]。因此,中医药走出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慕课”可以视为“走出去”战略实现途径之一。在中国向全球推出的首批“慕课”中,中医因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受到了关注。在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最早亮相Coursera平台的两门课程中就有一门是《中医药与中华文化传统》;而2014年2月清华大学在edX平台上推出的《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中,也专门设计了章节介绍了针灸铜人、经络学说,探讨针灸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上海高校课程中心”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起的建设的大型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其中,中医药课程包括《走进经络》、《杏林探宝———带你走进中药》、《中国功夫与经络》等。“上海高校课程中心”的学校共享、校际认证与大型规模,体现了“慕课”的核心要义,已经具有“慕课”的雏形[14]。另外,自2003年以来,教育部开始评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经过不懈努力,至2015年1月,中医学类共有251门课程。这些中医药精品课程学科特色鲜明、教学效果显著,注重现代教育理念,善于运用先进教学技术,具有表率作用和辐射效应,也具备“慕课”的些许特点。同时,更多的高校正着手推进“慕课”项目,例如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遴选了中医内科学等6门课程作为建设项目,中医儿科学等3门课程作为培育项目,大力推进课程建设[15]。中医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思维、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因此,中医“走出去”的主体就是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医文化[16]。高等学校更是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传承文化四大职能,更应成中医“走出去”过程中的先锋和生力军。中医药类“慕课”的推出和运用,将对中医药走出去起到推动作用,对于中医走出去,乃至中国文化推广具有重大意义。
2.3促进中医教育“接地气”
慕课是一场学习革命,其影响绝不限于大学,对推动继续教育发展,打造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将具有积极意义[17]。中医药领域同样如此。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中医药在佑护人类健康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且极具特色,所以日益受到群众的关注与喜爱。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与中医养生健体的功能相契合,所以“中医热”、“养生热”正日渐式盛,成为健康教育领域的热点与亮点。但是,中医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根植的文化基因及丰富的干预手段,效如桴鼓的同时确有着缜密的逻辑推敲与个人体悟经验总结的凝练。因此,一名优秀的中医教育与推广者要求甚高,林林总总的冠以“中医”名号的诸多“养生热”实与中医相左。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事关中医的群众基础,因此借助“慕课”找到中医发声的重要途径,对中医健康教育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慕课”灵活开放的形式为我国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和“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契机,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结合,终身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相配合做出了尝试。这将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其影响绝不限于大学,对推动继续教育发展,打造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也将具有积极意义[17]。随着慕课管理的日益制度化及中医课程数量的日益增加“,慕课”使中医教育更“接地气”。
3“慕课”展望
2012年被称之为“慕课”元年,对于教育这一古老、讲究缜密而又略显保守的行业,那么“慕课”仍可认为是教育领域的一个新兴概念,势必有其不成熟之处,值得探究。
3.1泛信息化的低效率
信息技术是新教学工具,教师的重要性如同过往的工具书、粉笔、黑板擦。但是信息技术下的备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大量信息技术的运用稀释了授课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力聚焦。“慕课”潮流下,如不能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师之间的关联将降低教学效率。此外,“慕课”时代下,师生、生生之间交流都基于网络,传统教学质量检验手段例如随堂作业、课后作业以及课程考试等都采用无纸化模式。客观现实是对于海量的交互信息,特别是具有主观描述性质的交流,虽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分析检查评价和学生间互学互评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但还远不足以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无纸化模式的原创性亦值得思考。如何保证拿到学分毕业证的学生就是在电脑前面学习知识的那个学生。如何杜绝替学或作弊现象,如何保证“证书”的可信度和含金量,成“慕课”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已尝试通过包括根据打字节奏判断学习者是否为其本人等方法,但从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来看这一问题在短时期仍无法解决。因此,泛信息化所带来的低效率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思考。
3.2后信息化的体验缺失
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如果可以理解为信息化教学,那么“慕课”暂且称之为“后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模式。如今小班教学能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家的普遍共识,小班化教学使得师生、师生之间能够充分交流的同时对于学生社会能力及素养的形成并未因为学生数量的减少而缺失,取得了较好地平衡,兼顾了多方面。而“慕课”刚好相反,学生规模极大,学生人数可达几十万,且独立为个体,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几乎全部以人机互动模式出现,缺乏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师资好固然重要,“慕课”很好地完成了传递知识的任务,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大学校园氛围,教师对学生的口传心授,生生之间的情感传递,各种能力的培养,校园氛围、社团活动、同学交流、住校生活、社交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关系的建立,这是恰是“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处于劣势地位之处,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是“慕课”所缺乏的。校园生活经历校园文化的熏陶对于完全社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慕课”若成为“宅课”,不失为“后信息化”时代“慕课”教学模式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
4小结
面对“慕课”浪潮席卷全球之势,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正在“发酵”。当“慕课”与我国教育碰撞时,立刻迸发出绚烂火花,一时间“慕课”课程泉涌。“慕课”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改革”和“未来教育曙光”[18],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慕课”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也刚刚开始,因此通过“慕课”促进中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目前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也是中医教育、推广及传承的一次机遇。
参考文献
[1]姜泓冰“.慕课”搅动大学课堂[N].人民日报,2013-07-15.
[2]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31-36.
[3]WalshK.Massiveopenonlinecoursesonhealthandmedicine:willtheybesustainable[J].JMedInternetRes,2014,16(8):197.
[4]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EB/OL].(2014-03-15)[02].
[5]余建波.三大MOOC平台比较及启发[J].中国教育网络,2013(9):21-22.
[6]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5.
[7]孟庆宁“.慕课”热潮重释:现实困境、行动逻辑与文化反思[J].江汉学术,2014(4):66-71.
[8]“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EB/OL].[2014-09-07].
[9]中国大学MOOC[EB/OL].[2014-12-31].
[10]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53-57.
[11]王普霞.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师承教育新模式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8-60.
[12]杜杨.谈话•关于网络公开课“慕课”对高校体制五挑战[N].光明日报,2013-08-21.
[13]中医孔子学院将有助于澳民众了解中国文化[EB/OL].[2015-1-13].
[14]顾小清,胡艺龄,蔡慧英.MOOCs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J].远程教育杂志,2013(5):3-11.
[15]关于公布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MOOCs建设项目遴选结果的通知[EB/OL].[2015-1-13].
[16]中医药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先行者[EB/OL].[2015-1-13].
[17]曹继军,颜维琦“.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N].光明日报,201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