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慧课堂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智慧课堂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范文1

一、 小学智慧数学课堂的自我解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笔者认为智慧课堂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学生角度,智慧的课堂,学生要对所学知识有兴趣,能够自发、主动的构建知识;每个人都能有所发展,不仅包括知识本身的获得,更有能力的发展,数学方法的习得,数学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从教师角度,智慧的课堂不仅能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还能对教学过程有所反思,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

二、 小学智慧数学课堂的特点剖析

基于对智慧数学课堂的理解,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应具备以下特点。

民主。智慧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应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权威性,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师生在课堂上平等对话。

灵动。智慧的数学课堂应是充满趣味的灵动的课堂,这里有学生主动的参与、体验、感知,有教师巧妙的引导、智慧的提问和生生间的相互补充,还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智慧的课堂关注儿童生命的成长,让课堂更具生机,充满灵性,魅力四射。

高效。智慧的数学课堂不应只是简单、低效的知识传授,更应该有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智慧的课堂是高效的,它能让不同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发展。

三、 小学智慧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智慧课堂内涵丰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构架智慧数学课堂的策略也不胜枚举,下面笔者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自身对智慧数学课堂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方法。

(一) 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习需求

柴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创设富有童趣的故事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点燃探索的欲望,自然而然就会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这课,考虑到内容较为枯燥,课前我创设了几个家电宝宝比赛谁的价格更便宜的情境,并让学生参与进来当裁判,这样的举措很快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需求。而现在部分优秀的低年级课例将所要教学的知识进行统整,编成完整的一个绘本故事,想必出发点也在此吧。

(二) 设计问题探究,促使自我建构

“探究是教学的生命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索空间,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交流中提高,在探索中实现自我建构。在二年级《认识角》一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一个活动角,提出问题,怎样让这个角变大,怎样又让这个角变小,并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很悟到两边张开角变大,两边合拢角变小,并且在汇报时能形象地用手势来表示,我想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对角的这一特点已经真正理解并掌握了,这比教师将结论强加给他们来得真实有效。

(三) 组织合作学习,形成学习共体

著名的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曾大力提倡合作学习,他认为:“合作学习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同多样的思想碰撞,实现同客体的新的相遇与对话,能产生并琢磨自己的思想。教师、学生同时在一个教室中参与教学活动,彼此之间可以很容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学习共同体。”

合作学习意味着将个人思想转化为集体的智慧,将独立学习模式切换为互惠互助模式。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面积》一课要求学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大小,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提供的工具或自己喜欢的办法进行比较,比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孩子们认真地操作交流起来:有的想到了重叠的办法;有的想到用直尺去量边的长度;还有的用小方格或小纸条来测量……笔者把这些想法从各个小组中搜集起来,并让这些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全班中展示。孩子们认真倾听,还将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和优化,认为测量的办法更适合推广。这样的合作学习,给优等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享受思考的成就感,同时也为学困生答疑解惑,让他们从同伴处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豁然开朗。笔者认为这样的互动互助、交流分享,正是智慧数学课堂所需要的。

(四) 巧用总结延伸,体现数学价值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范文2

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理论素质,是课堂智慧生成的根本

1.教师应提高对课堂智慧生成的理解,认识到智慧课堂生成的重要性,认识到如果一堂课中没有智慧的碰撞,那这堂课就是失败的。教师应清楚只有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才越来越得以体现,学生的智慧才得以在课堂中发现,从而剌激教师的智慧教育的发展,将知识引入更深的层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好奇性、探究性,达到教师、学生都得以发展。中国的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很少违背教师的意愿,教师说东,学生不会去想是否可以往西,往往学生在新的情境、新的领域不会学到智慧,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尽力做到放开思路,对学生不断地启发和引导;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去探讨、去质疑、去交流,从而找到智慧。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教育出智慧的学生,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教育出智慧的人。

2.教师应对教材有着深刻的认识,要真正做到教材所要达到的教学三大目标。我认为集体备课可以加大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要“深”、“透”,要“活”,这样教师才能在集体讨论过程中找到智慧的至高点。我认为教材要求的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这一点。只有“双基”打扎实了,教师才能在课堂中提出一些较深的知识点,而学生借助于“双基”,才能探讨问题,才能找到智慧的答案。而有些教师在平时只一味地提高学生讨论的能力,却忽略了学生能否往下讨论,导致他们往往只会讨论,却无法计算或动手操作,到不了智慧的顶峰。

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课堂智慧生成的关键

1.学生在数学课前的预习是否到位,是课堂智慧生成的基础。课前预习并不是教师随意布置的,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对于所要预习的知识是全新的,还是与前面的知识是有关联的。如果是全新的,我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与之相关的事物或情境,例如在学习《轴对称》这一章的第一课之前,我布置的预习题是回家找找我们身边有没有对称的物体,并没有要求学生一定去预习课本、去做题,学生会马上提出“找对称的东西干吗?”从而主动地翻书看预习内容。这样,学生首先不会排斥预习,而是从心里想寻找对称的物体,从主观上接受了知识。如果预习的知识与前面的知识是相关的,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就一定要带上前面的题目,这样学生在预习时候就知道老知识点对新知识的影响,而不是简单地看看书,应付地随意做一下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教师都知道预习的重要性,但往往对于学生的乱做又没有办法,无法达到预习的效果。我认为只有课前预习到位,学生才会在课前产生一些疑问,而疑问会促进课堂智慧的生成。学生在课堂上会提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探讨,使他们的盲点互相交融,找到自己的智慧所起的作用。

2.有效提问与有效变式的正确使用能促进课堂智慧的生成。在课堂上,教师应正确地引导,有效地提出问题,将智慧的包袱扔给学生,激起他们的思维,让体会、实验、交流、探讨走进课堂,从而生成智慧。例如,在教学“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这节内容时,我考虑到地理位置与地图的关系,首先提出:(1)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它由哪些元素构成?(2)点与坐标有什么关系?我拿出中国地图,提出哪位学生能指出曾经旅游过的城市,此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了。接着我提问:在中国地图上,我们为什么能找到我们去过的城市呢?这样游戏中隐藏的知识慢慢地显露出来。最后我提问:这其中与我们前面所学的什么知识相关?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旅游话题引出地图,让学生感受到用坐标表地理位置的作用,借助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打开学生的智慧之窗。我认为有效的变式是最能让学生生成智慧的。例如,我在教“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应用”这堂课时,借助了五角星,按照计划顺利地讲解了五角星五个尖角的和,突然我拿起黑板擦擦去了一个尖角,提问:现在我们来看看此时的图,哪位同学能把我的图补全?很快缺了一角的“五角星”的六角出现在黑板上,于是,我说:“哪位同学能提一个问题,让我们大家解决一下。”由于我刚讲了五角之和,学生不难提出求六角之和,而且图是学生自己补的,问题是自己提的,学生的情趣高涨,解决起来显得特别轻松。顺水推舟,我提出:还可以怎么变?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提出继续擦去尖角。我的教学计划已经完成,这时,我看到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在纸上随手画了一个五角星,只是他画得太快,将一个尖角画到一条边上,出现三个尖角在一条线段上,我把原先计划的例题放弃,请这位学生将他错误的五角星画到黑板上,引出了又一次的变式,其他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将一个尖角移到五角星的内部的图形。整堂课上,学生和我的智慧一直在碰撞,不断地摩擦出火花,全体学生都在积极地思考。

3.对学生有发展的评价和学习情感的培养也能促进课堂智慧的生成。课堂智慧不只是那些好学生与教师产生的智慧所组成的课堂,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可以生成智慧课堂。例如上面例子里的那个随手画五角星的学生,他并不是真正发现了又一个新的变式,但我却表扬了他,也正因为我的表扬,而不是斥责他的不认真,他高兴地看到他带给大家的智慧,这也促使他积极思考,使他理解了知识,而且争取再次体现他的智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产生智慧的可能性自然变大。我在工作中一直坚信学生“亲其师”就会“信其道”,学生与你亲近了,他就会相信你的话,就会在课堂中听得进你的话。而且我会让我的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老师是尊重他们的,与他们有着很深厚的感情,特别当其他学生嘲笑一个学生时,我一定会站出来保护那个学生。在教学中若发现学生注意分散,我就会找机会刺激他们。例如,我在教“轴对称”这一节时,在最后十分钟利用幻灯片播放中国的剪纸艺术、中国的京剧脸谱,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发出阵阵的赞叹声,感慨中国人民的伟大,激发了学习的信心,以及动手剪轴对称图形的兴趣,从而构造出一系列别出心裁的轴对称图形,促进了智慧课堂的生成。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范文3

用智慧重构课堂

当“智慧”和“云”成为时展的重要标签,智慧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然而,很多“新一代”技g装备却渐渐偏离了课堂教学的本质,一些看似“高大上、功能全”的产品,却因配置繁琐、故障频繁、管理困难、脱离教育主体的功能设计,实际却并不好用。

针对以上问题,锐捷网络带着十余年来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用户诉求的精准挖掘,推出智慧云课堂,重新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学习环境。锐捷智慧云课堂方案包括由智慧学习终端RG-SmartRain100、智慧手写组件RG-RainPen、智慧一体化桌椅RG-RainDesk组成的硬件环境,以及教学互动软件RG-ClassManager Air(覆盖教室教师端、学生端和办公室Web端)组成。

一体化智能架构

让课桌与终端合二为一

在硬件架构上,智慧学习终端RG-SmartRain100、智慧手写组件RG-RainPen完全嵌入一体化桌椅中,实现了硬件的完美融合。整套设备采用了一键升降设计,教师可以统一控制,5 秒即可开启教学环境。与此同时,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智慧终端观看教师展示,还可通过智慧手写组件在普通纸张上实现真实书写,并在0.2毫秒内传输到智慧学习终端中,真正做到不改变学生书写习惯。值得一提的是,锐捷智慧云课堂方案采用PoE供电,低于人体安全电压,利用桌腿底部过线,彻底解决终端网络连接不稳和反复充电的问题,实现极简管理。此外,锐捷智慧云课堂采用了全球领先的“净蓝”护眼专利技术,有效过滤蓝光,保护学生视力。

创新教学体验

教学互动软件一看就会用

为了实现“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智慧教育建设目标,除了高科技的硬件产品,锐捷智慧云课堂还配备了“一看就会用”的教学互动软件RG-ClassManager Air,集备课、分组教学、随堂测试、翻转课堂、学情分析、学生激励于一体,实现“教”与“学”的双重革命。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智慧型教师;智慧型课堂;信息技术

一、智慧型教师

智慧型教师必须要有智慧,那么什么是智慧呢?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智慧型教师呢?“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

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制、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智慧型教师就是具有较高教育智慧水平的教师。

对于智慧型教师,我们的前辈早已作了很好的阐述。叶澜先生在论述智慧型教师的特征时认为,应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

个人认为,智慧型教师应具备哪些智慧呢?

智慧一:掌握深厚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拓宽知识面和本领。

智慧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活力而生动课堂。

智慧三:掌握灵活的教育机智,加强课堂组织和协调能力。

智慧四:做好课后反思和总结,注重教学研究。

那么,智慧型教师的智慧是如何形成的呢?教师的智慧是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和提炼,是教师形成一种良好的总结和反思习惯;智慧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提炼和实践。

二、智慧型课堂

有智慧的教师才能构建出智慧型课堂,那么,什么是智慧型课堂?

智慧的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学生去认同;应该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智慧的课堂,应该追求教学的真质量,追求课堂的真效益。

三、构建智慧的信息技术课堂

一堂具有智慧的信息技术课应具有三个特征:和谐的教学氛围、具有情境和问题的课堂以及开放的课堂。

1.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智慧课堂应是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舒适的教室环境,积极向上的班风,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蔼可亲的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能够平等地交流,教授给学生知识,学生在不断思考中产生智慧,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形成教育智慧。可见,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对于一堂智慧型课堂是多么的重要。

2.课堂应创设情境和问题

人的思维始于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学生智慧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积极创设有思维价值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考。

3.课堂应是开放的课堂

智慧型课堂应是开放的,而开放的课堂就是这样一块肥沃的、

有生命力的土壤。

(1)开放课堂的前提是开放的教材。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教材已经显得颇为陈旧,书上的很多内容,学生都已经掌握,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开拓创新,以书本为主线,更新知识。

(2)开放课堂的核心是开放的思维。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说、去动手、去归纳,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开放课堂的关键是开放的评价。要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之间评价、学生自己评价等多种开放的评价方式。

案例:朱峰老师的课――《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在本节课中朱老师引入了“搜商”这个概念,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然后进行分组,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任务,并对小组进行评分,得分最高的小组可获得奖品。

活动任务一:搜相机(个体活动)

要求:尼康或佳能的数码相机、像素在1600-2000万之间、8倍或10倍变焦、价格在800-1500元之间。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行搜索,大部分学生开始打开百度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做,这个时候就提醒学生上节课学到的搜索引擎,这时学生顿时有了方向感。

在搜到相关信息后,筛选信息又是一大难题,要根据给出的相关要求找到符合条件的相机,这个时候就要发挥学生的智慧,用不同的方法找到符合条件的答案。

活动任务二:查机票(小组活动)

要求:10月份去曼谷自助游、单程直达、票价要求经济实惠、信息可靠。

小组展开了一系列的搜索,成员之间再进行相互比较,哪个网站最可靠、票价最便宜。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观察,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活动任务三:找酒店(自主探究)

要求:曼谷、300~400元之间、四星级、信息可靠。

这个活动属于拓展型活动,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能更加牢固地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这三个活动,学生对网络数据库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很好地与搜索引擎区分开来。我认为,朱老师是一名智慧型教师,这也是一节具有智慧的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智慧的潜能。

一名有智慧的教师,才能构建出智慧型课堂,这需要时间的磨炼,实践的积累,深刻的反思和透彻的总结。

参考文献:

[1]王.智慧型教师的诞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高中地理;智慧课堂;智慧教育;信息与通信技术;气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该纲要反映了信息技术在新的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在我国《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中明确提出:加强教育信息化统筹部署;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建设;丰富数字教育资源,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扩大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覆盖面;完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提升资源服务能力。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的长远目标,还是阶段性目标,信息技术与教育如何有机整合都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研究内容。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方法是否改善关系到新的教育改革的成败。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

智慧课堂的构建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智慧教育要通过构建智慧课堂来完成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智慧能力。虽然我国在近些年不断在教育教学方面尝试做出改革,但是仍然没有摆脱教育的根本问题,也就是教育创新的问题。信息技术走进教学课堂已经很多年了,课堂中存在的最本质的问题仍然没有消除,课堂形式仍以“知识立意课堂”为主,在此背景下智慧课堂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智慧课堂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的文献中尚没有统一的论述。智慧课堂由智慧教育衍生而来。台湾教学研发专家吴权威教授认为智慧教育是指以应用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即信息与通信技术促进教育革新与发展为宗旨,以发展智慧学校为基础,以发展智慧学区为愿景,以应用ICT为辅助,打造充满智慧的教育环境,应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想,实现适性扬才、公平均质的境界。基于智慧教育的视角,笔者将智慧课堂定义为: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支持下,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具有教学展现力、学习洞察力、课堂调和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有效促进智慧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

二、高中地理智慧课堂的构建案例

(一)学习内容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之“气旋”为例,构建基于3D打印技术、互联网、翻转课堂的智慧课堂,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气旋的概念、气流场和气压场的关系,还要让学生学会应用气压场图分析天气、了解自然地理学的学习方法。该部分知识学习的难点在于学生对形象事物和抽象概念的相互转换,学习内容较多,对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二)学习者特征

学生经过一个月的高中学习生活,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以及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地理原理来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但是本节课涉及的气压场、空气流场以及时空维度等内容很抽象,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在课前和学生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将这些教学资源应用于本节课的教学当中,提升学生的直接和间接体验,便于知识的建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天气图及分析对应的天气情况;能够判读、绘制气旋的示意图;学会识读简易天气图;了解台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3D打印模型演示、学生实验模拟及微课,让学生尝试运用实验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气旋的形成原理及天气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气旋的学习,了解其对天气的影响,认识地理要素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地理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

2.教学难点。南北半球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天气图的判读。

(五)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在互联网上找到大量的关于制造大气上升和气流旋转的地理实验,将实验的视频传到班级的QQ群,通过实验启发学生利用简易手段制作地理实验(确保实验的易操作性和安全性),并将实验录成视频供全体师生筛选;录制关于台风原理的微课,准备课上使用;利用3DMAX软件制作气旋立体图形,并使用3D打印机打印气旋的模型(如图1);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制作动态卫星云图。

图1 3D打印气旋模型

图2 动态卫星云图

2.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制作动态卫星云图(如图2),通过展示太平洋8-11月份的云系的运动状态,让学生观察云的运动状态,引出气旋的概念。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引导,观察动态云图,积极思考运动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展示动态云D的过程,激起学生学习气旋的兴趣。

3.气旋的概念及成因。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气旋的3D打印模型,让学生尝试总结气旋的气流运动状态;展示气旋的概念,设置问题情境,问题是“低压系统的形成原因”和“在低压系统中气流的运动情况”。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幻灯片展示课下自己设计的两组实验,第一组实验是通过羽毛受热上升实验(如图3),用电子气压计测量气压的变化(如图4),进而得出低压系统的形成过程。第二组实验是用水槽流水模拟空气涡旋的形成(如图5)。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原理,让学生学会在气压场图中画出气流的运动情况,并分析气旋这种天气系统是如何影响天气的。

学生活动:观察气旋模型,形成直观印象,参与同学们展示的实验过程,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用3D打印模型和地理实验这种直观教学法来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因,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可以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由表及里地理解气旋这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对天气的影响,进而了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4.台风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教师活动:让学生观看关于台风的微课,通过微课视频学习台风的原理,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台L的防御措施。

学生活动:观看微课,分组探究教师布置的问题,小组派代表进行陈述发言。

设计意图:采用微课这种新的授课方式讲解台风的原理、危害及防御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知识学习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5.课后作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并让学生通过QQ群下载教师录制的关于反气旋的微课,让学生自主完成反气旋的学习。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进行反气旋微课的学习,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QQ群反馈给教师。

设计意图:通过翻转课堂营造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六)课后反思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范文6

对语文教学而言,很多人以品词析句、涵泳文字为目标,并将抓好文字的积累和落实作为语文基本技能训练,忽略了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堂最需要的是教师和学生思维的碰撞,生生和文本的智慧交融,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文本的心灵沟通,而这一切都需要思维的绽放。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把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思维迸发。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笔者根据《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探究有追问,让思维更多彩

追问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技巧,尤其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教师要抓住关键词语,找准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细节,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思维绽放异彩,获得提升。如在“栽花”这个课文片断中,高尔基的儿子来到高尔基休养的小岛之后,顾不上休息,很快就投入栽花的工作。这个片段有几个关键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儿子顾不上休息?(他想种很多花草)为什么他要忙碌地栽种花草?(他想让爸爸的小岛到处都盛开鲜花)为什么他要这样想?学生由此体会到儿子非常爱爸爸,为了让爸爸看到美丽的花儿,闻到芬芳的花香,马不停蹄地投入劳作。也有的学生认为,儿子顾不上休息,来了之后就忙碌地栽种花草,然后又匆忙离开,这说明他非常想让爸爸快乐。我再次追问:高尔基的儿子还不到十岁,他都能这样关心爸爸,说明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体会到这不但是高尔基教育的结果,更是高尔基的儿子将爱回报给爸爸的证明。爸爸的爱教会了儿子用爱来回报,而儿子也学会了用爱来感动爸爸,让爸爸快乐。

通过在关键处不断追问,学生一步步理解了课文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使语文思维有了不同的色彩,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姿多彩。

二、指导有层次,让思维更有效

在教材文本中,语言文字所表达出来的层次,充满了逻辑之美,此时教师要把握好目标,而后由点及面,由面到点,进行有层次的指导,步步推进,带领学生一点点地深入文本,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如在“写信”的课文片段中,学生找到了关键的一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既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也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呢?这里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高尔基向儿子表示感谢,感谢他在岛上给自己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那些盛开的美丽鲜花;第二个层次是高尔基告诉儿子,给予他人美的东西可以随时随地,并不受限制,而且美的东西也有很多很多,并不仅仅是鲜花;第三个层次是高尔基语重心长地告诉儿子,做一个给予他人美好的人,远胜过从他人那里拿走美好的人,因为乐于付出,帮助别人,有益于社会,也会让自己获得无尽的快乐。

在这三个层次中,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别谈谈自己的体会,如“你怎么理解美好的东西”“你怎么理解给予和拿走”,然后让学生从生活中举例说明什么是“给予”,什么是“拿走”,并谈谈自己“拿走”和“给予”的经历,最后让学生思考:高尔基非常爱儿子,那么高尔基是怎么爱儿子的?

通过以上环节的分层指导,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拓展,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中的内涵,增强自主感悟。

三、智慧引导,让思维更活跃

在课改大潮的冲击下,语文新课程呼唤新课堂,更呼唤课堂智慧。教师要善于从文本入手,挖掘其中的智慧,让学生的智慧与文本的智慧交相辉映,让教师和学生的智慧交融和碰撞,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活跃。

如在教学“赏花”片断时,我采用多媒体,让学生看到花儿绽放的图片,并这样引导学生:“高尔基的儿子走了,但他精心栽种的花草盛开了。仔细读读第四自然段,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看到了月季花,有的认为是玫瑰花。此时我继续引导:“哪些词语能描写这样迷人的场景?”学生想到了“姹紫嫣红”和“春色满园关不住”。我追问:“你能想到哪些学过的诗句是描写这盛放的花儿的?”学生在智慧的引导下,将之前学过的旧知都在脑子里重新过了一遍,并进行了比对和检索,对词语和古诗的意境有了更深一层的把握,并在表达的同时,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提升了写作能力,使得智慧与文本交融,心灵领悟力大大提高。

通过以上环节的智慧引导,学生不但能够温故知新,而且能够推陈出新,将过去的知识与现在所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