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原生家庭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多民族社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一、相关概念解析
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概念
民族认同主要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然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认同包含了民族关系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关系认同是针对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群体而言的,这种认同主要来自于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界限划分;民族文化认同指的是在一个民族发展中,一种文化体系以民族为载体,而民族以文化为聚合。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 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
2、多民族社区的概念
多民族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的多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与交往,从而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社区。多民族社区的构成要素:不同族属的多个群体、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社会体系和结构。 多民族社区以社区民族关系的行程过程为标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型多民族社区、识别型多民族社区和建构型多民族社区。
传统型多民族社区是指,在历史上就一直存在,也一直被社区成员所意识到的社区。该种社区类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历时性。历史上长期存在,不受解放后民族识别工作的影响;(2)多元性。这主要表现在文化上,各民族文化,形成了现在地区文化多元共存的现象;(3)传统性或原生性。这是就社区本身而言的,是放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传统性与原生性,这类社区相对于现代都市社区而言,它的传统建筑、饮食与服饰等都保存较好,具有原生态的一面论文格式模板。
湘西州现有民族43个,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苗族。其中毕业论文题目,人口过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瑶族、侗族和白族。通过上述的介绍,很明显湘西州属于一个多民族社区。按照我们民族学对多民族社区的分类,由于湘西州是自古就存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共聚的情况,所以我们把这样一个社区定义为传统型多民族社区。
二、多民族社区民族认同的维度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美国学者phinney概括出民族认同的三个维度,来探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们的民族认同情况。
1、民族身份的认知:包括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的认知
湘西州是有着四十三个民族共同居住的多民族大家庭,尽管这里有着不同的民族群体相互杂居,但是这里的人们对于自己民族历史传统和自己的民族身份的认知度却依然十分强烈。以他们的主体民族土家族和苗族为例来讲,这两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有着极高的认知度,历史上的民族记忆至今仍然在这些民族的人们心中留着深深的痕迹。例如湘西的土家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所居必择高居”的居住传统,传统的吊脚楼工艺一直是当地的一大建筑特色;湘西苗族的民族认同更加是能够通过当地至今仍保留下来的“落洞”、“赶尸”、“种蛊”三大习俗来体现;土家族的传统技艺“西兰卡普”,就被称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这对于如今的土家族人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十分值得自豪的事情。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湘西州的各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宗教习惯保持着十分积极地态度,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是有着很强的民族认同的。
2、民族归属感:通过民族群体内部的团结情况和对本民族之外的群体的接纳与排斥情况来了解该民族的民族归属情况。
由于湘西州是个多民族社区,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每天除了要与自己本民族的人们相处共处之外,还要与当地的其他民族交往联系,在这种情况之下,在与其他民族的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当地人们的族群自我意识会有所增加。教授曾指出一个民族在于外界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会增强自我的族群意识和群体归属感。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所得,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都内部都十分的团结,对自己族群内部有着极高的归属感,都承认自己属于某一民族群体,同时,在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本民族的族群意识和族群归属感。例如,当涉及到民族政策、利益分配等问题的时候,不同民族之间的民族认同会被进一步的加强,但从总体上而言,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之间的人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毕业论文题目,他们的相处还是十分融洽的,各民族之间都能够和睦相处。
3、行为卷入:包括人际交往的范围和偏好、社区或民族社团参与情况等。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主体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仅要参与自己本民族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活动,还会积极参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活动,最后形成了很好的民族融合,这种文化上的互动,不仅没有减低民族主体对本民族的认同,相反,还因为在参与其他民族的节日活动的时候,更加意识到和珍惜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可贵性,从而使得在湘西州这样一个多民族社区内,最终达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共生的局面。例如在湘西州境内,土家族的摆手舞不仅是当地的土家族人在跳,在举行盛大的晚会的时候,来自周内的各个民族也都会参与在其中;凤凰城里的苗寨,每天也都吸引着周内不同的民族的人们来参加这个活动。
三、湘西州多民族社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
1、多民族社区内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性问题
根据我们的研究所得,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一个传统的多民族社区中,与其它的单一民族社区一样,州内的各个民族也都存在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如今州内有部分人的民族认同是基于工具性的思考上,而关于传统的原生性认同却在逐渐减少,这一群体以新一代的青年人居多,他们对于祖先们的许多历史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是怎么热衷,他们这部分人会觉得自己的民族身份给予自己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国家政策方面的照顾、考试可以优惠加分等。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部分人却有着极高的国家认同感;而社区内的老一代人们,对自己本民族的认同度却是原生性的认同多一些,不过他们对于国家层面的认同却不如青年群体。
2、多民族社区内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殊性问题
由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传统型的多民族社区,那么在这样一个社区的各个民族之间就免不了相互之间的交往与接触,这样也势必会使得在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会与单一的民族社区有所区别。
(1)多民族社区内的民族认同较为强烈。
在上面介绍民族认同的维度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讲过了,在多民族社区内,各民族的人们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去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与尊严毕业论文题目,会增强对本民族的民族记忆和归属感,从而会导致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有所增强。在我们所了解到的湘西州内,尽管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会增强各自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但是并没有出现因为这个原因而造成民族不和的结果,在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还都是很和睦的相处在一起的。
(2)多民族社区内的国家认同存在很大的对比性论文格式模板。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国家认同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认同的对比性,具体来讲就是说在这个多民族社区之内,大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小到社区内部的一些政策决议必须要公平公正,否则,很容易引起社区内各个民族之间的不和谐状态。就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个多民族社区来讲,如果州内的政府只是单纯的给予土家族人民一些优惠政策,而忽视其他民族,那么这样的话,会在这些民族的心理产生对比心理,他们就会觉得国家没有很好的照顾到他们,这样一来,他们的国家认同度会大打折扣。
从总体层面上而言,湘西州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各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尤其是像土家族和苗族这些在湘西州占主体地位的民族,他们都为自己的民族身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在谈及到对国家层次上面的认同的时候,州内的大部分民族也都对国家的各种民族政策表示支持和感谢,他们也都能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四、余论部分
1、民族认同的原生论和工具论讨论
目前我门国家基于保护民族平等的原则,对我国少数民族实行民族优惠的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来讲确实对促进少数民族共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来讲,这种民族优惠政策又使得的当今社会中民族认同的原生性受到了一些质疑。于是,在学界里关于民族认同的原因探讨就出现了两种声音,一些学者持原生性理论,这批学者认为民族认同应该是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认同;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当今有一部分民族认同是带有功利性的毕业论文题目,这些民族主体主要是基于国家优惠政策可以给自己带来种种好处而产生和维持自己对本民族的认同感的。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该究竟如何更好的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至今仍需大家不断共同的探讨。
2、民族政策的文化隐喻问题
我们国家为了实现各个民族事实上的平等,而对少数民族实行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例如我们国家目前在全国各地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这些被国家化为民族自治的地方,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确实享受到了国家的很多政策上的照顾。可是,这些被国家化作自治的地方,一旦带上“自治”的头衔,其带来的文化隐喻就是代表着“落后”和“贫穷”,这些地方在从国家那里得到很大的资金支持的同时却又使得很多市场投资机会白白流失,因为很多市场投资者是不会在落后不发达的地方进行大规模投资的。
关于如何解决民族自治地区文化隐喻所带来的问题,在这里提供三种解决途径,希望与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讨。(1)对少数民族地区取消自治称呼,而同样的享有政策上的优惠。(2)深入研究与弘扬民族文化,让民族地区文化品牌的旗帜飘得更远。(3)调整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化叙述,比如说“贫穷”、“落后”这些用来形容少数民族地区的词汇,在今后的官方叙述中尽可能的少出现。
参考文献
[1]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3]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M].民族出版社.2007.
[5]孙桂香.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心理研究[J].西南大学.2009
[6]董珞.湘西北各民族文化互动试探[J].民族研究.2001年05期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2
[关键词] 草原 生态文明建设 建议
[中图分类号] S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16-01
加强草原生态治理也是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的重要内容和措施之一。我国是草原大国,拥有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与森林和农田一起构成陆地上三个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几乎占据国土面积的半壁江山,约为森林面积的2.5倍,耕地面积的3.2倍,是我国国土的主体和面积最大的绿色屏障。草原被誉为“城市之肺”和“大气过滤器”,在供氧固碳、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保育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显著作用,给人类提供了一个舒适怡人的生活环境。其次,草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作用不可忽视、不可替代。草原的兴衰,不仅影响到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安全。
多年来,我们在推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看到草原生态形势依然严峻,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导致草原退化、资源面积减少的各种潜在因素还依然存在,且有加剧的态势。草原乱开滥垦、超载过牧、草原环境污染、破坏植被现象屡禁不止,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还在发展,各地由于草原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沙尘暴”“冰雹”“雪灾”等恶劣气候时有发生,草原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当前抓好草原生态环境治理、推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这件农牧事已迫在眉睫。
1 立足当前,全力促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以来,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这对全面深化草原生态保护工作是难得的好机遇,我们要在认真学习领会 “做好农牧人、干好农牧事”精神的基础上,迅速行动起来,不等待、不观望,主动工作,切实把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抓紧抓好、落到实处。
2 加大天然草原保护,实现草原资源永续利用
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保护优先、综合治理”的原则,继续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力度,积极探索和推广草原保护新技术,加强草原鼠虫害和毒杂草防治,积极开展补播改良,加大草原生态综合治理,遏制草原退化势头。同时,严格执行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落实禁牧、草畜平衡工作,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继续加大草原围栏、棚圈、储草棚、青贮窖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减畜养殖基础条件。同时,大力发展草产业,推进优质高产饲草种植进程,为草原畜牧业转型提供保障,实现退化草地恢复和发展饲草的双赢。
3 强化草原普法宣传,提高全民草原保护意识
要积极开展对广大农牧民和领导干部草原普法宣传工作,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建立完善相关配套的政策、法规措施,提高全社会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草原保护的关系,始终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保护优先、利用有序的原则,严格草原资源开发审批制度,不以牺牲草原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积极稳妥地推进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开发利用。
4 加大草原执法监管,维护草原生态安全
全面落实国家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坚决贯彻执行禁牧减畜和草畜平衡,继续采取重度退化草原全部实行退牧、中度退化草原实行禁牧封育和轮牧、休牧等手段进一步加大草原生态恢复,建立健全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人工种草等地方性制度,积极推进出台草原保护、草原畜牧业发展和牧区农牧民增收的支持政策;建立健全草原监理体系,改善草原执法装备条件,完善草原监管手段,严格落实村级管护员管护责任,切实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力度,坚决制止和打击非法使用、流转和人为破坏草原的各类行为,加大草原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加大草原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提高草原违法案件的警示作用,促进草原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5 全面加强服务工作,促进牧民转产转业。
建立和完善农牧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畜牧业生产经常性技术指导和服务,采取草场、牲畜保险和加强畜牧业灾害预警体系建设,提高畜牧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加大牧区牧民转移就业力度,积极利用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中介组织等平台,引导牧民从事旅游接待、饮食服务、运输业、餐饮业等二、三产业和发展民族手工业、牧区民俗旅游业、民族服饰加工、民族食品等特色产品制作等。同时,通过创立小额贷款、创业贷款、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以及草场抵押、流转、保险等措施筹措资金,扶持群众兴办企业、发展家庭牧场、牧家乐、帐房宾馆等草原经营性旅游活动,加快牧区劳动力转产就业,拓宽牧民就业和增收渠道;积极鼓励牧民群众进城定居,加强和完善进城群众医疗、就学和养老保险等社会服务,使更多的游牧民告别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使天然草原减轻人畜压力的同时,让农牧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参考文献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3
>> 网络信息资源保存 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研究 试论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若干问题 重大事件网络信息资源永久保存技术初探 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保存风险评估及控制技术研究 网络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策略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探究 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挑战及对策 面向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应用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探析 网络环境下地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 国外数字学术信息资源的信息安全风险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 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试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网络信息资源馆藏化探讨 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再论网络信息资源融合 浅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 3 ] 时婉璐.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建设初探:以美国国会图书馆MINERVA项目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3(8):27-30.
[ 4 ] 85890个,中国政府网站“家庭”首次摸清[EB/OL].(2015-07-21)[2015-08-20].http:///wzpc/2015-07/21/content_2899963.htm.
[ 5 ] 政府网站[EB/OL].[2015-08-20]http:///link?url=7h5quUYlngzLGGj8GKQGu0YyTqB0zI
03XyflVjBTyAjj2sIBmzb7_hc1lPUvoa09tyNCh_b7ZG
YFZPeHrKO00a.
[ 6 ] 瞿建雄.中外互联网资源采集保存现状概述[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75):33-37.
全 勤 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副馆长。江苏南京,210018。张天颖 南京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江苏南京,210018。
李 玮 南京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江苏南京,210018。
陈龙翔 南京图书馆采编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江苏南京,210018。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分离; 方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072-02
心理分离是客体关系和个体心理学以及家庭治疗领悟比较重要的内容,是指个体在功能上,情感上,冲突上,态度上与父母独立的能力。功能独立,是指在没有父母的帮助下处理个人事务的能力,例如,“我经常让父亲/母亲帮我解决自己的问题”;情感独立,测量是否过分多的需要父母的赞同、亲密和情感支持,例如,“离开父亲/母亲让我感到很孤独”;冲突独立,指的是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不内疚、焦虑、猜疑和背负责任,例如,“当父亲母亲批评我时我很生气”;态度独立,指个体的态度、价值观和信念与父母不一致的程度,例如,“我和他对女性角色的看法相似”。[1]心理分离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一个成人人格和社会关系的健康与否。特别是一个人如何处理关系中的亲密与距离,影响到一系列的心理适应,包括自尊、家庭关系质量、同伴关系、抑郁、焦虑等。[2]
心理分离的研究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至今只有三十年的研究历史,是较新的一个研究领域。并且心理分离的研究大都是在西方国家背景下进行的,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多,仅有两篇论文,而贵州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分离的研究还没有。因此,本研究拟对贵州省大学生的心理分离状况进行研究,为心理健康工作者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干预心理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同时丰富国内心理分离领域的研究成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研究选取郑州、开封、成都、广州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由于大四的学生面临找工作和考研,被试不好找,所以本研究只选取大一至大三的学生进行正式施测,共发放问卷800份,有效回收问卷683份。其中男生310名,女生373名。大一学生162名,大二学生174名,大三学生347名。
1.2测量工具心理分离量表 采用Hoffman1984年发展的心理分离量表(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Inventory PSI)此量表测量青少年与父母的心理分离水平。PSI是以心理分析理论和结构性家庭理论为基础,测量个体与父母心理分离的程度,适用对象是成人或者青少年。量表是一个有138个项目的5点量表,答案从1(一点也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PSI包括四个分量表:功能独立 、情感独立、冲突独立、态度独立。本研究中父亲分化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801, 0.838, 0.7780, 0.850,总量表为0.901,母亲分化量表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787, 0.823, 0.790, 0.834,总量表为0.898。
1.3 统计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由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大学生与父亲和母亲心理分离的差异比较
采用配对t检验对大学生与父母的心理分离的情况进行比较,表1呈现了大学生与父母的心理分离的基本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与父亲心理分离的水平高于与母亲心理分离的水平。男生与父亲的功能、情感独立水平显著的高于与母亲的独立水平。女生与父亲的态度独立功能独立情感独立、冲突独立水平均显著的高于与母亲的独立水平。大一学生与父亲的功能独立情感独立、冲突独立水平均显著高于与母亲的独立水平。大二学生与父亲态度独立功能独立情感独立水平显著高于与母亲的独立水平。大三学生与父亲功能独立、情感独立水平显著高于与母亲的独立水平。各个年级学生与父母的心理分离水平差异不显著。
2.2 大学生心理分离的性别差异
考察大学生与父母心理分离的性别差异,采用MANOVA方法进行检验,见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男生与父亲的功能独立、情感独立和与母亲的态度独立、功能独立、情感独立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女生与父母的冲突独立水平高于男生,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3分析讨论
3.1大学生与父亲和母亲心理分离的差异
大学生与父亲在态度独立、功能独立、情感独立、冲突的分离水平显著的高于与母亲的分离水平,这与国内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夏翠翠[3]的结论一致,也与国外大部分研究者结论相一致。大学生与父亲的心理分离水平高于与母亲的分离水平,即大学生与母亲的关系比与父亲的关系更为亲密,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一致:母亲更多的给以孩子们情感上的沟通和支持、生活上的无微不至的照顾,而父亲较少给以孩子们日常事物的照料和情感支持。
女生与母亲态度独立显著低于与父亲态度独立,女性与母亲有更多的态度相似性,可以从性别认同上得到解释,相同的性别更可能从相似的视角看问题。
对男生和女生来说,都表现出与母亲情感独立低,即与母亲有更多的情感联系。这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涂翠平的研究结论相一致[4]。这一结论与传统的性别角色标准相符合,反映了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期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下,女性是温柔的,贤淑的,角色任务是相夫教子,而且女性作为生育者角色,表现出慈爱的、能敏感觉察他人的需求,善于照顾他人等心理特质。有研究发现女孩和妇女一致报告她们比男孩和男子更善于照顾他人,更能体会他人的情感。所以即使到了成年期也会表现出与母亲更多的情感联系。
3.2 大学生与父母心理分离的性别差异
男生与父亲的功能独立、情感独立和与母亲的态度独立、功能独立、情感独立水平显著高于女生,也与国外大多数研究者的结果基本一致,与国内北京师范大学夏翠翠的研究结论不一致。这个发现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在我国,男性在很多方面被期望有更多的独立性:经济独立、心理独立。另外这个发现也支持女性心理学的观点,期待女性与父母有更多的情感依赖。
具体来讲,在与母亲态度独立上,男生的分离水平更高。可能的原因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发展性别认同上一般是与同性别的父母认同,相同的性别更可能从相似的视角看问题,也在性别认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态度、价值观和信念。
在与父母情感独立上,男生分离化程度更高。也就是说女生会与原生家庭有更多的情感联系,更多地从原生家庭获得情感支持,这与学者们认为女生在发展统一性时有更多的关系认同相一致[5]。
与父母功能独立上,男生的独立水平比女生高。中国的传统习惯上男性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和家庭重大事件的决策者。男孩子从小也被灌输这种思想和文化,大学生作为成年人,男生比女生与父母有更高的功能独立。
4 结论
大学生与父亲的态度独立、功能独立、情感独立、冲突独立水平显著高于与母亲的分离水平。男生与父亲的功能独立、情感独立和与母亲的态度独立、功能独立、情感独立水平显著高于女生。
参考文献:
[1] Hoffman J A.Psychological separationof late adolescents from their parents.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84,31:170~178
[2] Holmbeck G.N. Wandre I M I. Individual and relational predictors of adjustment in first year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unsel.Psychology,1993, 40:73~78
[3] 夏翠翠.青少年与父母的依恋和心理分离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2006.
[4] 涂翠平.成人心理分离与其婚姻质量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文化遗产 ;生态博物馆 ;原生态环境保护
Abstract:Challeng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s a new idea of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ecomuseums are introduced and applied into areas of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museums. The inner difference between ideas of ecomuseums and traditional one is that ecomuseum emphasizes the protection within the places where culture developed and management by local people, thus offering an organic protection of origin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heritage. By reviewing foreign literatures on idea of ecomuseums, combining with effective civil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ecomuseums, this essay will clarify the modern signification of ecomuseums construction and bring out some thoughts on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musems. I hope this essay can be helpfu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museums.
Key words:cultural heritage;ecomuseums;Origi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G1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3-4(8)
3生态博物馆发展的当代意义
我国生态博物馆从传统博物馆中走出来,在文化的原生地建立了第一代生态博物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局限性,弥补了传统博物馆的缺陷,实现了文化保护社区化和民主化的博物馆新理念。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在我国博物馆界得以传播的背景是,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先进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也开始在我国重演,并且有越来越突出的表现,因此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日益为我国社会各界所关注,于是我国博物馆界开始关注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开始,整体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开始萌芽,到20世纪90年代,结合引进国际保护文化遗产的理论和实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这一时期我国博物馆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当时我国博物馆已经发展到1000多座,博物馆界也迫切需要寻找扩大保护文化遗产,更加有效服务社会的新形式。“生态博物馆就是一种补偿传统博物馆缺陷的新形式”。生态博物馆的方法不是要增加一座新的博物馆,而是要使整个社区和它的周围环境一起构成场所型的生态博物馆。在生态博物馆的范围中,可能有若干个自然村,还可能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包括同一“文化色块”的更广阔的区域。
目前,一些民族村寨的建设与发展,更多面向的是旅游者而不是当地民众,在很多旅游经营者看来,满足游客需求,加强景区管理,是头等大事,而如何满足居民需求,完善社区管理,似乎并不重要。有些地方为了降低管理难度,干脆将居民全部或者部分搬迁到新村居住,白天再让其回到古村镇工作,彻底将古村镇变成一个提供‘真实建筑,虚假生活’的主题公园” 。新的项目主要功能是为旅游服务,理所当然以赢利为目的,缺少民族传统文化的真实性,掺杂其间的伪民俗却十分丰富。在这些所谓的“民族村”、“民族风情村”里,缺少对本地文化与自然资源价值的准确认识,盲目开发甚至进行破坏性开发的行为突出,既违反民族建筑传统,又影响生态环境的大体量豪华客栈越来越多,不少旅游接待设施按照城市建设模式,装修滥用瓷砖、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而逐渐失去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同时,对旅游从业人员更是缺少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以及“负责任旅游”、“可持续旅游”方面的培训,不少导游在讲解中存在较大随意性,迎合参观者的喜好任意编造讲解内容;原生态文化标签随意贴在来自各地的旅游商品上,鱼龙混杂,缺少本地特色;文字影像方面的旅游产品更是缺乏权威性,漏洞百出,严重影响民族村寨温馨平和的文化氛围,使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伤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地悄然消失。
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还始终存在着民族民间可移动文物和手工艺品流失的问题。一方面,是民族民间文物的非法贩运,这是目前国际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难题之一,在我国生态博物馆中同样存在,当旅游者,特别是一些外国收藏家或者文物贩子来到民族村寨,往往会设法购买当地民众的祖传物品,使得尚处于贫困状态的村寨居民很难长期抵御这一诱惑,最终使这些精美的民族民间文物离开了文化原生地,甚至流落异国他乡。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国家和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大量采集、收购珍贵的民族民间文物,甚至挨家串户抢购民族民间文物,连当地民众正在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也在劫难逃,进一步造成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严重流失。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为了满足家人或本地居民的需求而制作的手工艺品或生活用品,包含着使用功能、文化象征、精神寄托、场景装饰等综合意义。但是,当外地旅游者购买这些手工艺品或民族生活用品时,仅仅被看作是纪念品、礼品或展品,必然全部或部分失去原有的真正功能。随着旅游市场的需求增长,这些手工艺品变成了批量生产的产品,用典型的样式销售给旅游者,同时往往在当地民众之间产生竞争,使成为产品的传统工艺品逐渐失去了文化含义,质量也变得粗糙,降低了当地传统文化的声誉。同时,当地从事手工艺品制作的民众也因此而受到剥削,因为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相比,销售价格过于便宜。
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而且这种保护是整体保护、原地保护、自我保护及发展中保护相结合的一项系统工程。生态博物馆“至今已历经30来年,并在不少国家都可发现它的顽强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并不是如创建者和支持者们期待的那样,拥有一个令人振奋的局面的出现,反而是在争议和艰难的实践中起伏” 。在我国诞生的第一批生态博物馆,建馆至今也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初建时的兴盛阶段,目前正在步入艰难的巩固与提高阶段。“保护的难度就在于我们企图让这一‘活化石’在现代‘污染’无处不在的社会环境中接近“原生态”地活下去”。 迄今为止,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大多选择了民族文化极为丰厚,居民生活却极为贫困的古老民族村寨,脱贫几乎是每一个民族村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从一开始,这些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就承担着社区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双重重任。“当一个长时间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村寨,突然间向世界开放时,来自世界上高度发展的社会和技术的交流,以及文化影响的涌入会造成什么结果,这是生态博物馆研究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生态博物馆既要考虑社会公众意识与整体利益,也要考虑区域内民众的现实需求,而采取适当的支持与补偿措施。
目前,我国所建立的生态博物馆,一般来说,均是当地政府根据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给予热情支持,以及专家学者根据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给予热情指导的产物。民族村寨是当地民众的家园,当地民众希望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有利于改善自己贫困和生活水平低下的状况,往往也能够积极参与。由于有政府、专家和民众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就具备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基本条件。但是,目前在这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之中,当地政府和专家是主导力量,当地民众则往往是被指导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生态博物馆的正确理念,也不知道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前景如何,他们仍然把精力放在各自家庭的现实生计问题上,而在文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上保持沉默,任由“有知识”的外来人所把握和决策。对此海先生指出,“我不得不说,事实上外来力量成了村寨文化的人,村民则从事实上的主人变成了名义上的主人,没有外来力量的进入,就不可能有生态博物馆,这是事实。也许别的国家不是这样,但中国是这样。在中国建立一个生态博物馆并不难,而巩固它比建立它就难多了。因为建立它是政府和专家的行为,而巩固它只有文化主导权回归到村民手中,村民从名义上的主人回归到事实上的主人时,生态博物馆才得以巩固”
在生态博物馆中,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由政府和专家包办代替,只有被保护对象认识到自身所创造的文化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时,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只有被当地民众认同的、认可的文化遗产,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承。而各级政府的责任是服务、组织和协调,制定相关政策;学者、专家、志愿者的作用是研究、指导和支持。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让当地民众缺位,应由农村社区里的民众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因为村庄民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由他们参与。“文化不是血缘的东西,是心理的东西,是要传承的”。因此,生态博物馆应该强调,让拥有某种文化遗产的主体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才能有效地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H.弗里曼(H.Friman)指出“我们工作的动力源自生态博物馆背后的哲学理念,即一个地方或一个区域连同其所有的物品是一种文化财产。这里所说的财产与法律意义上的概念无关”。 然而要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关键要使文化遗产的主体在心理上实现对于本民族、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于自身传统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升华,这种文化认同心理,才是当地民众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不竭动力,从而实现生态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在我国古老民族村寨中建立生态博物馆,无论对于农村社区,还是村庄民众来说,都是一种超前的行为,要使生态博物馆得到巩固和发展,当地社区和民众都必须超越自己的固有观念和能力。任何一种先进理念和由此催生的新生事物,只有和现实的需求相契合才能具有生命力。生态博物馆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接过程中,最容易实现的是技术层面的对接,例如记录、维护、保存文化遗存,建立信息资料中心等,这些可以通过借鉴传统博物馆的已有做法,结合当地实际来完成。但是,社区民众对于自己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识,参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目的,是否与建立生态博物馆的目标相一致,则是生态博物馆在理想和现实的对接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生态博物馆的核心理念在于文化遗产的原生地保护,并且由文化的主人保护自己。但是,在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文化阶段。从文化回归到文化自主,社区民众需要“经过三个文化的递升的层面。这就是利益驱动层面,情感驱动层面和知识驱动层面”。当地民众保护自己文化的动力来自于利益的驱动,也来自于对自己文化的天然感情,但是,对自己文化的价值往往缺乏科学认识。这三个层面都需要提高,而且将是一个长期的提高过程。
文化是一条流动的长河,处于永恒的变迁过程之中,所有历史积淀的传统都将经过今天的变化而形成新的传统,并成为明天变化的基础。从这个观点出发,任何“静态地”保护民族文化的愿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可能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原封不动地全盘保护下来,特别是在全球化、现代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只能对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价值评估,重点选择那些在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作用的“活态文化”;那些各民族自我推崇、自我评价较高的文化内容;那些对内能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文化内容;那些对外能代表民族形象、促进民族发展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家庭、邻里、人际关系和睦的文化内容。还要特别关注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传承危机和容易消亡的少数民族文化,即将一个民族最核心的、最能体现其民族特征的、最符合时代要求的、最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要素保护下来。
4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生态博物馆所保护的不是单体的文物,也不仅仅是古老的建筑,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空间,一个活态的文化肌体。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简单的收集、整理、展示,到在文化的原生地系统全面的保存、展示和传承,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实践上的一次飞跃。“生态博物馆运动让博物馆工作者不得不再次审视博物馆的性质、任务和职能,不得不重新思考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不得不思考博物馆生存的意义,不得不思考博物馆发展的社会条件” 。生态博物馆的出现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现实需求,是时代的召唤。虽然,目前各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均属于具有开创性实践中的正常现象。对于我国生态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更多的宽容,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使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更加符合国情,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建设道路,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理论体系。“博物馆的方法是在不断创新之中,我们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 。但是,人们已经通过实践,看到生态博物馆在延续乡村文化景观、保存珍贵文化记忆、提升民众文化自觉、保障民众主体地位、推动社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各界合作、扩大社区文化传播和完善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生态博物馆延续乡村文化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的价值最早在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领域中得以发现和应用。同时专家学者们从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角度对乡村文化景观进行了有意义的科学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景观是最接近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是最理想的人居环境,而生态博物馆关注的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保护。生态博物馆提供了最丰富的原址展示,既包括山脉、河流、森林、草地等人们生存所依赖的自然条件,也包括居住建筑、文物古迹、传统节日和民间习俗等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环境。生态博物馆更大的展示空间在有形的博物馆建筑之外,其规划把整个文化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都纳入保护视野,除了那些有数百年历史的寺庙、戏台、民居等古老建筑被精心保护外,传统的磨坊、酿酒作坊、打铁作坊、甚至过去烧炭的土窑、饮用的水井等,都作为乡村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而保留下来,而且自然村寨周围和谐的生态氛围,依山傍水,植被良好,同样是生态博物馆的组成部分。生态博物馆是在文化的原生地保护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对乡村文化景观更强调整体保护,其保护范围涵盖整个文化社区,力求避免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千镇一面”、“万村一面”的悲剧重演。
农村社区与周围环境生态意义上的平衡,是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前提条件。同时,生态博物馆因人的生活而存在,是活态的文化景观,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因此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建设应重视过程,不能把现在变成过去,把活态变成静态。生态博物馆能够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关键在于它是“活态的”、“动态的”。生态博物馆中的文化遗产拥有生命,它们与村庄民众休戚相关,或是以村庄民众为传承载体,因而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性。生态博物馆的时间是现实的。现实的时间是历史时间的延绵,即不能在某一时段断裂,截然分成过去和现在。“因此,生态博物馆的时间是有历史延续性的,从历史中来,现在进行着,又流向未来。不要因为它继承了历史便判定它是过去的,这种能看得见的历史与传统正是现实的体现,是在现实中折射出的历史”。生态博物馆中的农村社区和乡土建筑既是从祖先那里承袭下来的,也是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并将继续传承下去。“生态博物馆的时空确实有其独特性,即生态博物馆空间的形式与内容都是现在的”。即现址与现实构建的时空是生态博物馆的时空。 生态博物馆对特定区域实行整体保护,所表现的不是冻结在某一时间的事物,更不是将乡村文化景观永久“冻结”,而是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保护和延续。
生态博物馆保存珍贵文化记忆。博物馆是征集、收藏、研究、保护、展示、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文化机构,生态博物馆作为新兴的博物馆形态,也并不能改变其与传统博物馆同样的本质。但是,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寻求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在文化原生的土地上,伴随着当地民众的参与,强调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整体性,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展示的功能发挥。当前,国际经济和文化一体化加速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消退。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博物馆的职责是保护和展示文化多样性,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充满活力,使非主流文化也能够获得充分有效的生存空间。在生态博物馆的实践过程中,应努力为未来世代留下更多文化记忆的物证,因此,生态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是文化记忆的保存,活态文化的传承,对所有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都应予以科学的纪录,妥善的保护。在我国,还有很多经济相对落后,与主流社会相对隔离的民族村寨,由于封闭,这些民族村寨保留着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这些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它们仍然“活态”地存在于原生环境之中。因此,在这些正在摆脱贫困的民族村寨中建立生态博物馆,就是要唤起和帮助村庄民众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
生态博物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博物馆,不是局限于某个农村社区建造的有形博物馆,而是通过将农村社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进行一体化整体保护、展示与传承,而创建的“没有墙和门的博物馆”,是将农村社区的各种文化遗产保留在创造和发展它们的地方,让当地社区始终拥有自己的文化遗产。在农村社区“村庄处处是展品,家家是博物馆”。为此,生态博物馆应制订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规划,制定社区保护管理规章,设立社区文化保护基金;建立以资料信息中心为基地的研究机构,指导年轻的村民掌握信息记录技能,并带领他们开展文化记忆工程;指导当地民众用本民族的语言记录自己村寨的口碑历史和传说,通过采访村寨老者,录制长期保存的音像资料,建立“文化记忆数据库”;充分鼓励区域内民族手工艺人、民间艺术家、乡土作家等继续发挥特长,建立民族民间艺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培养文化传承人。生态博物馆及其所属的资料信息中心,应为居住于此的社区民众集体所有,为他们提供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平台,而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解释由当地民众完成,使生态博物馆及其所属的资料信息中心对当地民众具有感召力和亲和力,而不是被看成是为了吸引外来游客的旅游基础设施,为生态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生态博物馆提升民众文化自觉。把文化遗产保护推向文化原生地,并且由文化的主人自己保护自己的文化,是生态博物馆的基本理念。海先生指出:“中国的生态博物馆运动可能要经过一个学者的文化阶段,但是最终必须发展到当地人们的文化自觉,才能够说取得了真正的成功。因为文化是与所有生活在文化之中的人有关的,文化是动态发展的” 。对农村社区来说,生态博物馆是一种增强自我文化认同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工具,不仅要帮助当地民众正确理解生态博物馆,更迫切的是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文化,认识身边的文化遗产。当地民众只有科学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更加关心社区的前途和长远利益。生态博物馆可以更加有效地使当地民众坚信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自我价值,使他们能够在自己所生活的土地上熟悉自己,也将通过了解当地的历史,渐渐地欣赏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在当今世界上的原汁原味,进而支持采取生态博物馆的形式,帮助他们揭示和肯定自我的潜力和方向。同时,农村社区需要“乡规民约”的保护。古往今来,历史村落的形成、保护、发展得益于当地民众自觉严格遵守乡规民约。在保护形势更为严峻的今天,更需要确立深入人心的乡规民约,进而落实一系列法律规章的保护措施。
建立生态博物馆,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个培训阶段,当地政府和专家学者的责任在于帮助农村社区和当地民众,从文化自在上升到文化自觉。社区民众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来自专家学者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在生态博物馆的各项活动中承担重要角色,与当地政府和专家学者平等地共同讨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事宜。生态博物馆的责任者和指导者,应该尽可能多地由当地社区有责任心的人士承担,树立当地民众文化主人意识,培养他们对农村社区文化遗产的自觉保护意识,使他们对社区文化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满怀热情和坚定信心。通过生态博物馆,社区民众可以看到自己,认识自己,学会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树立自己的文化尊严。同时,使社区民众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是它们并不仅仅是私人财产或家族财产,而是关系民族文化延续的社区共同财富。在外来的强势文化面前,如果当地民众对社区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在认识上达到科学的高度,在情感上达到珍惜的程度,社区文化就会变得坚强,就会具有抵抗力。总之,生态博物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的态度。只有当地居民达到高度文化自觉,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长久的保护和传承,并为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感到光荣、自豪和骄傲。
生态博物馆保障民众主体地位。在近现代公共博物馆发展的初期,博物馆与广大普通民众的生活渐行渐远,这种局面并不符合博物馆工作者的初衷和意愿。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为博物馆回归社会公众开辟了新的道路。关注广大民众关心的问题,激发广大民众的创造力,增强广大民众的发展能力,努力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这就是生态博物馆给人们的有益启迪。考察我国已经创建的各地生态博物馆实例不难发现,它们大多兴建于弱势群体的聚集地,因此生态博物馆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揭示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关联,更重要的是社区居民的主动与积极参与。生态博物馆不是一般的文化机构,而是为农村社区建立的,以社区民众自主保护为特征的文化机构。不尊重社区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实现社区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应允许并鼓励社区公众参与各项活动。生态博物馆的各项活动,首先要符合当地民众的传统习俗,不但要尊重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而且要使每一位外来访问者或合作者,尊重农村社区传统文化和当地民众文化情感的意识。例如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就成立了包括社区12个民族村寨的寨老在内的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生态博物馆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并协助开展民族村寨的原状保护,协助管理民族村寨内的有关演出活动。
村庄民众是文化的真正主人。虽然在生态博物馆创建阶段、培训阶段,当地政府与专家学者一度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只有当主导地位转换到当地民众的手中时,生态博物馆的价值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从当地民众眼中看到的世界,才是思考发展问题的基础和应有视野,而树立广大民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是生态博物馆最应该加以关注和提倡的。特别重要的是生态博物馆应该成为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使当地民众对生态博物馆发展具有感情和负有责任。从这个层面上讲,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思想便是农村社区的广泛参与和当地民众的积极互动,核心理念则是对特殊区域、特定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当地民众是否能够切实加入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来,是否能够成为社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力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生态博物馆事业的成败。任何越俎代庖都无济于事,因为创造社区文化、拥有社区文化、享受社区文化、传承社区文化的是当地民众自己,而不是别人。只有尊重当地民众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永续传承;只有当地民众充分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才能勇敢捍卫自己社区的文化遗产;只有当地民众科学理性地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才能满怀信心地创造社区的美好未来和自己的美好生活。
生态博物馆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生态博物馆不是静态地展示一定历史时期或一定社会形态的文化,生态博物馆也无权阻止农村社区的持续发展。当一个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进入生态博物馆时,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专家学者,以及过往参观者、项目合作者都必须认识到,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凝固其中文化和自然遗产与社区民众生活之间的关系,任何人都无权阻止当地社区为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努力,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当地民众拥有享受现代化生活的权力。就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众多生态博物馆而言,虽然当地社区传统文化均十分独特和丰富,但是社区民众的生活却十分贫困。生态博物馆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是保护贫穷与落后。一个贫穷与落后的农村社区,在未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可能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贫穷和自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当人们只看到社区文化的经济价值,反而会加速文化遗产消亡。只有社区民众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生活逐渐富裕,才能提高对社区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才能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既不应喜新厌旧,也不应厚古薄今。应充分尊重时间维度中的文化,应在生态博物馆建设理念中坚持以人为本。
针对生态博物馆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中涉及到的民生问题,应有冷静而客观的思考。如果没有对于民生问题的深入思考,如果对于社区民众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熟视无睹,那么当地民众作为文化资源的拥有者,必然会对仅以保护为目标的生态博物馆,产生抵触情绪。鉴于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各级政府在政策导向、资金投入、技术保障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对生态博物馆所在地加大支持力度。虽然生态博物馆没有能力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也不能大包大揽,但是,在不损害当地社区文化价值和当地民众文化权益的基础上,必须努力提高社区民众的生活水平,则是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应有内容。必须通过保护改善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绝大多数社区民众在保护中得到实惠。例如在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带来当地民众盼望已久的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等,成为提高农村社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完全符合社区民众的意愿。在生态博物馆中经济生活的改变是正常的改变,文化生活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发展。事实证明,文化虽然可以相对独立于经济,但文化发展最终不能脱离经济基础。生态博物馆必须为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使命,使生态博物馆成为促进农村社区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成为提高广大民众生活质量的积极力量。
生态博物馆促进社会各界合作。生态博物馆建设要以严肃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目前,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专家学者深入了解、研究和挖掘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提供了一个活态的基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通过生态博物馆这种形式得以搜集、保护、展示,受到了国内外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者、民俗学者等科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和欢迎,一批批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陆续涌现。生态博物馆的工作对象是复杂的,特定区域的社区文化与社区民众、社区发展的关系,其内容从横向看,既包含乡村文化景观、文化与自然遗产等有形存在,也包括语言、规则、信念、行为、人际关系和人地关系等无形存在,还包含社区民众对待自己的文化和文化遗产的认知和评价状况等;从纵向看,则包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态博物馆的知识基础,更倾向于研究复杂系统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生态博物馆注重同时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社会多元因素参与生态博物馆的各类项目;鼓励跨学科、跨行业、跨系统、跨领域的各方面专家参与合作;鼓励运用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以及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和理论,解读生态博物馆所在社区的文化深层结构,构建生态博物馆的创新理论。
近年来,广西将民族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建成联合体,以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力量帮助新建10座生态博物馆,帮助这些生态博物馆研究和保护他们的原始文化和开展对外展示,形成了民族博物馆的科研力量和社区民众之间的互动互益体制。生态博物馆同时成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科研基地。自从生态博物馆诞生以来,就始终离不开传统博物馆的帮助和博物馆学者的指导,而广西民族博物馆直接与生态博物馆结盟,则是中国生态博物馆实践中一种新的探索。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博物馆与文化原生地接近的一种努力。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专家介入到生态博物馆建设中来,以科学的方法、专业的视野对“活态文化”标本进行科学研究,再把研究成果以通俗的方式传授给当地民众,在专家学者与当地民众之间建立起不断互动的机制,其结果不仅直接提升了当地民众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民众保护的自觉性,并有利于当地专业人才的培育。在选择生态博物馆的研究课题,策划更广泛的合作项目时,首先要深层次理解生态博物馆的文化与自然景观内涵,融会贯通地加以挖掘、提炼,实现标准化与特色化,在生态博物馆内不同空间层次与不同区域的完美融合,体现文化景观的原生态活力。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关注社区民众的文化需求和生态伦理,使现代技术得到妥善而恰当的运用,从而达到保持生态博物馆文化特色与完善功能的双重目的。
生态博物馆扩大社区文化传播。生态博物馆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旨在向参观者表现全部的文化信息,因此,向外界展示和善待参观者是生态博物馆的重要课题。现代人对于乡村文化景观的依恋可以追溯到观光农业的兴起,自然村寨的旅游吸引力则与逆城市化的价值认同相适应,而生态博物馆以其特有的方式慰抚着人们怀旧和思乡情结。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多彩的民族风情完美结合的生态博物馆,是所在地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但是生态博物馆不仅仅提供了一种怀旧的工具,一面仅仅反映过去的镜子。他们应当是窗口,今天真正向世界开放的窗口。生态博物馆必须帮助社区面对他们已经失去的东西和正在失去的东西,向世界开放,并准备着自己的未来” 。由于生态博物馆中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直观的和谐关系,因此在研究和观赏方面极具吸引力。生态博物馆强调民族特色和地方感觉,其价值和意义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生活在农村社区中的民众,结合生活和生产实践,创造了世代沿袭的住居环境和生活方式,与城市社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必然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认同与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观者带来不同文化,开阔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眼界,通过各种方式的接触和交流,当地民众也在逐渐了解外面的世界。
生态博物馆不是明确划定界线的保护地,不是普通的社区公园,而是一个“活着的”农村社区,具有流动的边界区域。生态博物馆不局限于单一的文物景点,而是给参观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历史文化情境,使之充满一种历史文化的魅力,民间民俗的魅力。生态博物馆不能将自己封闭起来,参观者理应在生态博物馆受到欢迎。生态博物馆也能够在社区文化保护与“负责任旅游”、“可持续旅游”之间寻求结合。如果一个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而不向外界传播,没有得到外界的欣赏,就难以展示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越是能为外界所欣赏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外界的赞叹应作为激励文化传承的重要动力。应科学评估大众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认识两者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当大批参观者来到生态博物馆,激发了当地民众的文化活力,参观者对当地传统文化的高度评价,提高了社区民众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增强了在外来文化面前对自己文化的信心,此时社区民众的表演和展示,已不仅仅为了商业目的,而是出于文化自豪,他们真正感到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文化遗产也才拥有自觉传承的基础。生态博物馆周边其它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的民众,通过参观生态博物馆,也会认识到保护自己家乡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扩大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影响。
生态博物馆完善自身能力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实践性,在管理、运作、资金、人员和服务设施等方面,各地的生态博物馆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传统的以静止、固态的文物藏品为导向的博物馆不同,生态博物馆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因此,根据传统博物馆的实践经验,很难解决生态博物馆所面临的全部任务和现实挑战。生态博物馆要更加积极地探讨与文化主体,也就是与当地民众的合作方式,当地民众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亲历者和拥有者,应该拥有更多地参与机会,主导生态博物馆的发展。生态博物馆中人们传统知识系统必须受到尊重、发扬与保护。“人居环境科学”认为,“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要根据文化多样性特点,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欢迎社会各界的参与实践,更广泛地吸收不同领域的成果,使生态博物馆成为不同学科交流和互动的空间,推动生态博物馆文化的广泛传播。近年来,博物馆界大力提倡的“博物馆的宗旨应该转变为以人为核心”、“实现人与物的结合”、“到博物馆来享受发现的快乐”、“博物馆要有助于人的发展”等新的概念,传达着博物馆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体现人文关怀的新要求和新思维, 这些都对生态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
生态博物馆不仅应该使当地民众在充分的参与过程中,提高其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也应该通过独特的展示模式,使广大参观者在观赏过程中受到更加深刻的历史、环境、文化方面的科学教育,分享交流与体验的乐趣,真正体现现代博物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服务宗旨。例如菲律宾拉博拉多生态博物馆,持续地开展社区活动,包括节日庆典、河流清淤,森林保护、电脑网络、青年培训等,受到社区的广泛支持和赞扬,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特性。在这里人们格外珍惜当地历史和传统文化,珍爱农村社区的珍贵文化遗产和浓郁的民风民俗。社区内历史悠久的乡土建筑被原样地保留下来,对于房屋外部和内部的局部破损,都严格地按照不改变原状的方式进行修复。随着终生学习时代的来临,应使终生学习包括在生态博物馆的发展中,通过生态博物馆的活动,为当地民众和参观者提供知识,并把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机会,可以使当地居民和参观者增强对文化遗产的感情,正确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如果社会各界将生态博物馆视为社区文化特别是社区发展的基石,而不仅仅是当地政府推介旅游的手段,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研究的标本的话,就一定能够找到生态博物馆与现实发展对接的途径,实现生态博物馆的理想。
参考文献:
[1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4.
[12]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24 .
[13]黄春雨.理想与现实――生态博物馆必须的对接[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52.
[14]于格・戴瓦兰.中国生态博物馆论坛笔记[C]//贵州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244 .
[15]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与生态博物馆研究[J].群言,2008(9).
[16]宋瑞.保存古村镇的生活空间[J].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5-14(6).
[17]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5 .
[18]邓晓.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值得关注的三个博弈现象[J].中国文物报,2010-4-7(6).
[19]吴昶.文化遗产保护不容回避民生问题[J].中国文物报,2006-9-8(8).
[20]海.建立与巩固: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思考[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 .
[21]海伦娜・弗里曼.没有围墙的博物馆[J].国际博物馆,2006(2):55 .
[23]赵世林,田婧.民族文化遗产的主位保护和客位保护[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15 .
[24]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24 .
[25]宋向光.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发展的贡献[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3 .
[26]海.论坛小结[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41 .
[27]刘迪.博物馆时空刍议[J].东南文化,2009(1):83.
[28]曹兵武.生态博物馆:谁的生态[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61 .
[29]宋向光.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发展的贡献[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3 .
[30]马克・摩尔.生态博物馆是镜子窗户还是展柜[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113.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6
〔作者简介〕刘明华,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 400715。
朱安女博士源自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热爱,结合自己的优势:白族、云南大理人、古代文学的长期训练和大学教师的经历等,完成了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一书(《白族古代金石文献的文化阐释》,巴蜀书社,2012年),对中华民族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的丰富多彩的文学文化现象及民族之间文学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细读全书,感到有几大不易:资料的解读,结构的处理,白族历史文化及其与汉文化关系的阐释。作者较好地处理了这些问题,也形成了全书的亮点。
在目前的传世文献中,碑刻文字应是诸多载体留下的文献中较难阅读和研究的资料之一。此书的选题限定了全书的重要资料和讨论对象均为白族或与之相关的碑刻文字。当然,书中的材料并不是初次出土或作者初次发现的碑刻文献,而是有效利用了近人整理相对完备的白族碑刻资料,且是目前为止,可见的白族碑刻的全貌。但因为无人深入和系统讨论碑刻内容,故文献多呈“原生态”,解读无复依傍。众多阅读不易的碑文包括那些断碑残刻,对任何研究者的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是严峻挑战。作者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这一个最基础的问题。通览全书,见得出作者是花了大力气的。 不回避生僻难解的资料,在古典文献的研究中,应是一个学者最基本的态度。安女态度诚实,勇气可嘉。可以想见,论文写作的过程,也是其文献功底增长的过程。
论文有六章, 按其内容,可分为三类,大体看,一是文学与美学阐释,如白族女性题材故事经典碑刻研究,白族碑刻的体式与语言方面的特点分析。二是民俗、历史还原与政治学研究,如探讨白族古代碑刻的发展与墓葬制度之间的关系,不同时期帝王碑所蕴含治世思想及内在理路。三是文化精神阐释,如从民间碑刻的角度,阐述白族民间对儒释道文化的受容,讨论白族乐观豁达的生命观和乐生文化精神及“苍洱境”理想家园的民族特性等。但每章旨意并不单一。碑刻的发展与墓葬制度一章,作者不但梳理了白族古代墓葬制度从土葬、棺葬、火葬,再到棺葬四个阶段的演变,还横向对照每个时段白族古代碑刻的发展,总结出了白族古代碑刻的总体风貌和嬗变特点。见出作者面对碑刻,时时丈量着一把文学尺度。
让我欣慰的是,全书时时有思想火花迸发,一些论断也颇有见地。如“无碑时代白族墓葬的器物细节的变化,体现了人们对生命死亡从简单粗糙到严肃庄重相待的意识转变,透露出白族先民对个体生命进行标识日趋强烈的愿望”,“明清时期神话述祖和追忆民族历史成为白族古代碑刻的书写风尚,是白族族群意识觉醒的表象”,“明清时期的碑刻形成了追忆南诏国、大理国历史的风尚,体现了这一时期人们对南诏国和大理国浓厚的历史情结”。在“预立寿藏:超越生死”一节,作者对白族生死观进行了细致的讨论,认为这类碑刻中,“死亡是被假设的前提,生者面对的是自己的死亡,在假设‘我’将向生活的世界作别之际,借预立寿藏的种种碑刻,记载‘我’对人生的总结”。对《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碑则议论风生:“杨黼的‘苍洱境’ 理想国中,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不是‘小国寡民’的自然状态,而是白族文化中孕生的独特的民族理想国。杨黼对‘苍洱境’山水和谐家园的构想,源于平淡清远秀美的苍洱自然环境,作者提出的‘以空赞空’的禅悦精神又与大理长期以来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相契合,包含了其对‘苍洱境’山水家园的空灵之美的体悟和对人性修养实现空明之境的关照。在他看来,无论是儒家思想或是佛家文化,均是实现个体内心世界的空明与苍洱自然环境真正和谐统一的途径。作者怀揣一颗澄明纯净的心,倡导以佛修心、儒释兼容的个人修养为现实社会和‘苍洱境’理想国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得‘苍洱境’的家园之梦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等等议论,均让人在并不轻松的碑刻文献研究的阅读中,发出会心的微笑,并引人思索。不同民族的生活理想,其差异性究竟何在,还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近如白族,远如不丹,都是我们值得认真思考的。
作者时时着眼于中华民族融合的历史。这对于一个白族学者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多民族的中华民族,是怎样一步步融合的?白族的历史进程,可以说明原因之一。民族间的融合,或政治,或经济,或文化,或战争,或自然,或地理……但总有一个契机。形形,林林总总,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演变一定是各不相同的。而一个强势民族对一个弱势民族的影响,总有思想文化经济军事多种因素或先或后或同时发生作用。白族于汉族,其强弱之势,向来分明。清朝政府对白族的思想文化的影响,用心良苦。书中有一处文字,让我对以前所读之书有豁然开朗之感,这就是乾隆皇帝于公元1780年在大理树立《钦命刊立雍正训饬士子文卧碑》一事。从康熙、雍正到乾隆皇帝,个个都在整饬士风。雍正向士子提出了《训饬士子文》之“八条目”。这八条规范,在乾隆皇帝那里得到重申,《卧碑》全文书中有录,此不赘。这八条目,主要是正面导向,要生员读书明理,做忠臣、清官、良吏,但多是不准。正面导向是大方向,这不准,那不准,却说得很具体——其中就有不准反映百姓疾苦等等禁令,这明显是提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核心是不准生员关心政治,关心国计民生。清朝此时的官方意识形态,与儒家传统之先忧后乐,与方回提倡的“有仁心者,必为世道计,故不能自默于斯焉”的精神相去何远。这分明是要在白族复制一个清朝统治者认可的士统或学统,让清朝帝王所倡导的思想,根植在白族的土地上。更重要的是,要白族人民和士人,听命于君,不得不臣。
看到这通碑刻,让我想到以前读张之洞督学四川时所写《猷轩语》一书。以前读时的印象,是张之洞“在学言学”的“专业精神”,一个督学,对当地考生的指导是如此全面,是“语文语学语行”的全方位的指导和教育。他不只是应考的指点(语文篇讨论做时文应付程式),治学的提倡(推荐四部增进学问),更是做人的要求和期待。语行篇列出十七条士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条条细列具体内容,如第一条“德行谨厚”,就有若干“不准”,如心术慈良不险刻,言行诚实不巧诈,不为家庭事兴讼,不谋人良田美产,住书院者不结党妄为,等等。读安女这部分文字,顿有豁然开朗之感。此时张之洞的主张,正是清朝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四川督学笔下的自然呈现。从中亦可见清朝君臣喜欢用条文的形式明确士人行止以推行其德化和文治。条目虽然琐碎,操作性却很强。
全书涉及碑刻中表现的民间文化、信仰、美学意味,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如何将这些内容在书中形成内在联系,作者颇费心思。由于全书涉及到几大块各自独立的内容,其“散点式”的结构,显得内在逻辑不是十分紧密。而六章的关系,在文化视野的统摄下,总体能见出其内在理路,即归结到白族古代碑刻的文学价值与文化意味。苦心经营,殊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