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1
【摘要】目的 探讨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措施。方法 依据国家卫生部法规性文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的三个标准为标准,对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完善的制度以及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结论 科学合理的管理控制可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确实起到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医院感染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全院的医疗用品回收、清洁、包装、灭菌、贮存、发放等工作,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是保证医疗护理优质服务的前提,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及新出台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三项标准[1],简要阐述一下如何加强供应室的护理管理。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促进按章办事的目的,保证质量管理目标。因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要求独立性强,多数工作是在无人监督下由自己完成的,因此只有靠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其工作。制订岗位责任制度,操作规程制度及奖惩制度等。这些制度要求护理人员要在工作中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及各项操作规程,在工作中各负其责,使全体职工培养自觉认真负责的态度。有效规章制度已使科室人员自觉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工作不出差错等良好工作作风,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过必究、责任明确、处处落实,全员参与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把好各个环节质量关,以保证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无菌物品质量的可靠性。
2、供应中心人员管理
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供应室工作的根本保证。重视在职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理论学习,定期组织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等,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技巧,积极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满足临床医疗护理的需求。尤其是在新形式下,医院感染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切实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继续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医护人员在感染监控与环节管理上的整体素质[2]。这就要求我们在供应中心工作的每位员工要有强烈的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及爱岗敬业的精神;要求每位员工不断学习进取,掌握先进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规程及时了解新技术、新经验、新设备,并将各方面的知识运用于实践。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供应室的管理工作模式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由手工操作向着自动化转变。要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以饱满的热情,保证临床物品的满足供应。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我们要求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和二次政治思想教育,并每年都选派优秀人员参加全国性消毒供应室培训班学习;订阅相关杂志,或进行相关知识讲座,以便了解最新的医学知识动态。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不同的问题,每周进行晨间提问和专业知识考核,促进提高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
3、供应中心环境管理
首先要制定清洁消毒保洁制度并严格执行。消毒供应室房间安排布局要科学合理,消毒供应室设计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消毒隔离法规和标准,建筑面积与医院规模相适应,建筑位置合理,供应室接近住院部、门诊部等服务科室,避开垃圾处理站、食堂、洗衣房、交通要道等形成相应独立的区域。各区划分要符合达标要求,供应室内应分为四区:污染区(处理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器械物品)、清洁区(存放清洁物品)、无菌物品存放区(存放灭菌物品和去掉外包装的一次性无菌器材)和生活区,各区由实际屏障隔开,有各自的设备配置、工作范围和功能。空气流向应从洁到污,各区应有明显的标志和界限,并尽量使两个相连的工序设在相邻的房间内,通过墙壁上开设的传递窗口传递物品。供应中心的内外环境要求清洁,无污染源,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布局合理,符合污―洁―无菌发放路线原则。整个工作流程强调按接收、清洗、干燥、包装、灭菌、监测、无菌物品分类贮藏和发放等顺序运行,不准逆行,并设缓冲间防止交叉污染。各工作间每次操作完毕后用清洁消毒剂擦洗台面、地面湿拖、每个房间设空气消毒装置,每天用含有效氯500 mg/L消毒液擦拭台面2次,拖地1次,每月空气培养1次,抽检物体表面细菌数控制在卫生学标准范围之内。同时还必须加强人员管理,如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工作区。
四、环节质量控制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的环节质量控制管理即供应中心整个工作流程的管理。供应中心的基本工作包括污染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和消毒、消毒物品制备包装、灭菌处理、无菌物品储存、无菌物品发送管理等七个流程方面。
3.1 下收下送的管理 下收下送是我院供应室对临床各科室的主要服务形式,我们采用的是密闭式送物车且分车回收、发放方式,医疗器械在回收时首先要检查其性能是否达标,这是保证医疗器械质量的关键。通过多年的分析观察,这种方式虽然有效地降低了无菌物品的污染及交叉感染,但在与临床医用物品的交换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污染隐患。这包括:物品交换过程中护理人员造成的污染;交换过程中盛物车、盛物盘的污染;无菌物品请领单的污染;临床各科室空气的污染,等等。因而,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加强管理与防范。
3.2增强无菌观念,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工作人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度的责任感,不断重复学习技术操作规范,形成牢固的无菌观念,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决不马虎大意,随意简化任何一道程序。同时要积极与临床各科室沟通,增强每一个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隐患。无菌物品存放,杜绝不合格物品入室存放,入室时详细记录物品种类数量等等。严格监测每一道工序,使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达到标准。
3.3保证一次性用品的安全使用 由器械科负责采购一次性医疗用品,供应室在使用前应检查包装上的标志:产品名称、批号、日期、灭菌标志、灭菌日期、有效期。
3. 4运用五常法,营造整齐、清洁、安全的工作环境 五常法源于日本, 由香港浸会大学财务及决策教授何广明博士引入香港, 改良成五常法。其内容简单地说就是“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3.4.1常组织 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明确区分为有必要的和不必要的两类, 把必要物品的数量尽可能减少, 然后留下来, 放到合适的位置, 将不必要的物品清除掉。
3.4.2常整顿 常整顿就是合理放置, 把必要的物品按规定位置放好, 并放置整齐, 再加上标识。给供应室所有物品都有一个固定的地方, 并标上醒目和统一制作的标签; 对存放物品的地方清除盖和锁; 严格规定物流路线; 先入先出; 材料、零件、工具等整齐放置。在无菌物品存放区, 规定每天应检查无菌物品放置是否整齐、无菌物品的有效日期, 发放物品规定从上至下, 从右至左, 物品亦按有效日期和此顺序摆放,物架上均标有无菌物品的名称和常用基数, 每天发物后按常用基数及当天的物品发放情况补充无菌物品。
3.4.3常清洁 常清洁就是全科人员齐参与, 将工作环境进行有规律的清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可以建立卫生清洁制度, 成立卫生工作小组, 划分卫生责任区, 制定卫生检查评分标准。工作小组每月一大查, 划分好个人清洁责任区,注意清扫那些比较隐蔽的地方, 为供应室创造一个整洁的工作环境。 4.4.4常规范 常规范就是有效地落实管理目标和工作环境方面的要求, 强调采用目视管理方法。供应室存放物品量大, 对于用来存放物品的地方, 能用架的就不用柜, 用柜尽量不用门或使用透明玻璃门或盖; 无菌包的名称和有效日期规定位置标记, 危险区做好标记; 各种开关标上开关方向标记等。
3.4.5常自律 常自律就是创造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工作环境, 教育培训每个人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应自觉遵守的标准、规章、制度。每个人下班前清洁自己的工作地点, 将用完的物品放回原位, 整理物品将放错位置的物品放回原处; 保持物品名称和标签整洁、字体清晰及位置准确。教育员工有良好的电话用语和沟通能力, 员工们自觉履行个人职责。
4.结果
通过布局改造、四区划分和合理流程改造,操作区域的划分按污染递减的处理顺序,由“污”到“净”的流水作业方式安排,各区明确区分,未消毒物品与处理后分开,使工作质量明显上升。由于我们认真把好各类无菌物品在临床使用前的质量监测关,外购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和处理关,以及采用密闭式送物车下收下送工作方式,我院的感染隐患发生率大大降低,交叉感染也得到有效预防。
5讨论
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是关键,而严格的管理制度,良好的护士职业素质,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有效的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首先要组织学习《消毒技术规范》等三个法规,一切操作均按规范执行,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各班工作职责等。其次要加强灭菌质量的监控,做到物理监测每锅进行,化学监测每包进行,生物监测每周进行,B-D实验监测每日晨首次消毒前进行。护士长和质量监控员严把质量关,从“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先预防”,把“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把关”。避免发生因消毒灭菌的原因导致的院内感染,杜绝无菌物品消毒灭菌不规范事件的发生,从而达到保障医疗和护理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在我国大中型城市,在土地寸土寸金的形势下,为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小高层、超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高层建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重大问题,其在工程中的设计、管理、实施等的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将影响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随着建筑工程的项目的快速增长,施工队伍以及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增长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但是由于建筑水平和建筑项目本身就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面临各个施工队伍内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对建筑工程中的建筑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作出有效的管理,在现实建筑中屡次出现重大建筑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在此同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安全隐患。 在控制建筑工程质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混凝土的强度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指标,在对混凝土质量的共性问题的进行预防性措施和在施工的同时,注重质量以及安全的测量和控制。第二,注重施工安全问题对重大危险源的进行控制并做出评估。根据相关规定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真正的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高层建筑项目施工管理机构的控制
工程质量是靠人操作出来的更是管理出来的,要做好一个项目,要有一个素质全面和能力强的项目经理、一支有操作经验和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对于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不论是单体高层建筑还是小区的群体高层建筑施工,首先都应从控制“人”开始。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对象,是要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挂靠、分包、转包现象层出不穷,个人挂靠单位拿项目的不在少数。作为项目的施工方,是项目施工质量的缔造者,从参与项目竞争开始,就应该备选真正能担任该工程施工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备选好能投入该项目的施工班组。
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在该施工项目中的全权代表,代表企业法人全面实施项目的施工承包合同,对项目的质量、工期、成本、安全负第一责任。项目施工过程中,任何施工指令都应该执行已编定的方案。同时,应该充分发挥项目技术负责人的作用。
二、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的控制
建筑工程的质量,都是在人们操作过程中一步一步形成的。只有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把每一个过程质量做成精品,才能保证整个建筑最终是合格或优良品。
现在国家实行建筑工程质量终身制,参与建筑施工的人员都有责任。测量技术人员,对“三线”测量复核的精度和准确度负完全责任,对测量放线用的仪器和机具要做好维护和送检工作;材料采购人员对所采购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材料质量负责;操作班组对自己操作过程质量负责;项目试验检测员对按施工验收规范严格取样送检负责;项目技术员对按图纸设计、规范、施工方案要求提出的材料采购计划和成品半成品加工计划的质量负责;项目施工员对自己所负责指挥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负责;项目质量检查员肩负双重职责,必要时,直接向公司领导反映;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项目的施工技术质量负责;项目经理对整个工程质量负责,是项目的第一质量责任人。公司主管部门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的过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一句话:建立和完善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并认真实施。
1.建筑物的轴线、标高、垂直度是建筑物的经络,控制不好,对高层建筑的质量影响很大。对高层建筑的轴线、标高、垂直度控制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施工环境复杂,操作技术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三线”的控制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一大难点。
2.施工材料的质量,尤其是用于结构施工的材料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结构的安全,因此材料的质量保证是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保证材料质量,对有害的材料避免使用;一切材料、工程设备和工艺均应为合同中所规定的相应的品级,在现场或在合同中可能规定的其他地点进行检验,检查、测量和检验任何材料或工程设备提供通常需要的协助、劳务、电力、燃料、备用品、装置和仪器,并在用于工程之前,各类建筑材料进场需要有出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检验单,否则不得进场,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留置混凝土试块及其他材料试件。为保证质量,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操作及验收规范,对施工中的各类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进行检查、试验、监督。对施工所用的材料制定质量检查验收计划,进行检验、试验,提前做好各种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试配工作。
3.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尤其是基础混凝土往往都是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质量保证的首要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他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施工极为重要。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在建筑工程中,能够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在建筑项目施工其方案的设计与制定、组织设计、以及施工过程的管理都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与影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因为施工的周期是比较长的,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应该要考虑到施工地的水文、地质、施工的工艺、以及材料设备都有着很多方面的影响,否则就很有可能会导致施工质量的不合格。第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质量评定来说,就应该要从施工的开始阶段与准备阶段,到最后的竣工阶段。这是因为在建筑施工竣工结束之后就会有一些分项工程如果是仅仅从其外表来看,根本就不能做到全面的认识。比如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基础类的施工质量。第三,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着很多的不稳定情况。这是因为在施工中很多的现场条件是很复杂并多变的,比如说气候环境条件、原材料的差异性较大,这就造成了在施工中一些质量隐患比较多,如果不能加以控制,就很有可能产生一定的质量问题。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与需求,新的技术运用和新型材料的运用,建筑工程越来越多,这也使其设计、施工和监管等提出了更高更精尖的技术要求,对于施工企业应不断的提高建筑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合理运用,如此才能创造出质优的建筑工程,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项增长。
参考文献:
[1] 陈川.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若干思考[J]. 现代企业教育, 2011,(21) .
[2] 易思游.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之我见[J]. 陕西建筑, 2011,(03) .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3
一、土建工程质量的问题及原因
1.1 质量问题
土建工程是生产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往往会因为施工管理监督的不到位、技术上和材料不合格等因素给工程建设带来危害,小则出现建筑物质量不合格,大则出现重大事故。因此,土建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应该大力抓好、抓紧和抓牢,严把质量关。
土建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多种多样,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建筑物的变形、错位、倒塌、破坏、倾斜、漏水、渗水、刚度较硬、强度不足以及断面的尺寸不精确等。
1.2 原因分析
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多种情况,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 违背建设程序。施工单位不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和规程运作工程项目。
1.2.2 没有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1.2.3 地基没加固和处理好。
1.2.4 设计时考虑不周,设计的结构构造不够合理。
1.2.5 原材料和制品不合格。
1.2.6 施工管理出问题,施工单位不按照图纸施工。
1.2.7 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
二、工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的标准和考核,对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起着指导作用,是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环节,是工程完成好坏的主要因素。要建设质量合格的项目,必须从各个方面实际抓好质量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加强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制度
一般土建工程都是通过招投标方式来确定由谁来设计、施工、监理的。招投标工作应当按照国家的规定、业主的规则公平合理地进行。招投标应全面实行市场化、社会化, 让更多的单位或个人参与竞争, 这样才能真正找到一个水平高、实力强的企业来进行设计、施工、监理。
2.2 原材料检验
土建工程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必须施在工之前进行严格的检验, 只有原材料的各种技术性能都符合有关规定的具体要求后才能使用。施工建设单位在采购原材料的时候,应该严把原材料的质量关、高度重视原材料的使用认证,避免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
2.3 强化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程建设前的设计,这是最关键的。第二阶段的补充完善设计也很重要,设计部门应经常到所在施工现场,与施工单位进行勾通交流,随时解决工程变更问题,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使工程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保证工程达到优良标准。
2.4 加强施工队伍建设
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施工素质,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成败。施工单位的素质建设也是对施工顺利完成的保证,好的施工单位才能有资质承接大的项目建设。
2.5 控制好工程进度
工程进度是制约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安排是加快施工建设的重要手段。要提高工程质量,就必须使工程进度服从工程质量,在充分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下,合理地安排工程进度。
2.6 发挥监理的作用
监理工作是工程管理的核心, 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监理应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应以合同进行监督,提高监理的业务素质。
总之,工程质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 要彻底解决工程质量问题,必须从每一个细节做起, 严把质量关。
三、工程质量的监督
3.1 工程实际监督
实行工程质量监督是督促工程建设各参建单位搞好工程质量及工程质量控制的政府监督行为,因此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质量监督站要重点把好“三关”,即开工关、施工关、竣工关;用好“三权”,即质量监督权、质量否决权、质量仲裁权;抓好“三重”,即工程建设的重点工作、重点单位、重点部位;体现质监工作的“三性”,即权威性、科学性、公正性,要把质量监督贯穿整个工程项目中。
工程项目开工前,质量监督站根据业主向其申报的工程质量监督申请手续, 对施工建设单位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各方逐一进行资格审查。监督各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保证体系,落实监理机构和施工单位人员的到位及专业岗位配备。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对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检查, 监督质量保体系完整健全情况,质量责任制的落实情况。通过审查监督,使质量控制形成自检、互检、抽检、专检的控制体系,实行签字负责制度,出了质量问题,直接追究责任人。并对试验室进行监督检查,看其是否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试验检测,检验频率是否满足, 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把监督监理工作作为重点,实现现场监督。工程监理是依据合同来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进行控制,因此,监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监督监理工作情况是政府监督的重要环节,监理人员除了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件进行检查,还要对其在岗情况、日志记录情况、旁站情况、签证情况等进行抽检,着重检查监理审批的开工报告、工序自检报告、中间交工报告、中间后台计量等资料。
总之,质量鉴定是质量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证质量鉴定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必须严格鉴定程序, 以数据说话, 确保鉴定结果真实可靠。
3.2 综合监督管理措施
在工程建设中,人是起主导的作用,是质量检查的直接因素,是工程建设的主体。因此,建设项目的监督就是从管理人员开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2.1 要健全岗位责任制,用制度法规约束人。
3.2.2 要选择和培养管理人员。
3.2.3 要选用人员稳定、技术力量强的施工队伍。
以人为本不紧是建设中安全的口号,也是监督管理的原则,管理人员应该做好监督工作,对不合格或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项目应及时让施工单位修改方案或停止其施工。
在加强人员管理的同时还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功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充分发挥效能,这样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土建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是项目建设的把关,是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制度,加强土建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必须要强化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法规体系,依法管理土建工程质量。在工程建设中,应把好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关,按照规程规定执行监督管理。强化政府监督与管理的职能,加强监督人员自身素质建设,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业务技术素质,做到依法监督、秉公执法、合理管理才能使土建工程项目顺利地完成、放心地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成,刘维国,郭丽芳.谈土建工程的质量控制[J].内蒙古水利.2007(03).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控制;进度管理
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时间长,投资巨大,使用年限也较长,对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影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推动作用。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质量的要求也是颇高的,在我国建设资金相对缺乏的今天,就要求必须要对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对施工进度进行有效地管理,保障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公路工程建设的更好发展。
1 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特点
公路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就是施工,所以必须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作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公路工程的施工本就是一个涉及面广、极其复杂、项目繁多的过程,再加上它本身就有建设时间长、整体性强、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等特点,导致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比一般的工程质量控制更加棘手。
1.1 影响因素较多
工程的建设涉及面很广,所以受影响的因素也较多,如材料、地形、气象、水文、设计、操作方法、管理制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
1.2 容易产生变异
影响施工质量的系统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较多,容易产生质量变异。如施工方法不当、操作不按章程、设计计算失误等,就会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机械设备正常的磨损、材料性能的微小差异、施工环境的微小变动等,都会引起偶然性因素的质量变异。
1.3 容易判断出错
由于施工的过程中工序交接、隐蔽工程、中间产品等较多,如不及时检查就容易产生第二类判断错误;检查的不及时、不认真也会导致测量仪出现误差,读数不准,进而又会产生第一类判断错误,所以在进行质量的检查与验收时必须要谨慎、细心。
1.4 检查不能拆卸
工作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不能像某些产品一样再拆卸检查其内部的质量情况,即使发现质量问题也不能像商品一样退款。这就要求在建设的过程中就要严格把关质量的控制,确保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一次性完成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1.5 受投资、进度等的制约
公路工程建设本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一般情况下,投资力度大进度就快,质量也相对较高;反之,则质量差,进度慢。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投资、进度、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统一的发展。
2 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原理
2.1 从实体质量构成控制的原理
公路工程项目的实体质量包含单项工程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工序质量和分部工程质量,要做好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就要严格抓好每一道工序,将质量控制贯穿整个建设过程,保障公路工程项目的高效完成。
2.2 从影响因素控制质量的原理
影响因素总的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1)人的控制。对工程建设人员加强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还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源的利用实行因材施用、扬长避短的原则,避免因人造成的失误。(2)材料的控制。对材料的选取要严格把关,对材料的质量标准、取样、性能、使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控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避免因材料的控制不当而造成工程的质量问题。(3)机械设备的控制。着重对机械设备的造型、主要性能参数、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予以控制,保证施工质量。(4)方法的控制。在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制定时,必须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如技术、管理、经济、操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虑,力求方案可行、操作方便、经济合理,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加快工程进度,降低成本。(5)环境因素的控制。在实施工程的时候需要对工程实施的环境进行考察,探清工程的实施环境,并合理利用,为工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
2.3 从不同阶段控制质量的原理
公路工程的建设要经过筹建、设计、施工、竣工等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质量控制都会影响到整体的工程质量,所以为了提升整个项目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质量的控制必须贯穿各个阶段。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交通主管部门应该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根据项目的施工各阶段的特点重点明确地加强质量管理保证每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符合标准。
3 公路工程的进度管理
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是指对公路工程各阶段的工作程序、工作内容、施工时间、衔接关系等进行严格的管理,根据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的总目标编排计划,将计划付诸实际,并检查实际施工进度是否与计划相符合,出现偏差的部分要进行原因分析,及时采取补救的措施,直到工程项目完全竣工。是一项与工程建设的质量相辅相成的工作。
4 工程的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的关系
4.1 对立统一关系
工程的进度管理与工程的质量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1)公路工程对质量的要求无疑是很高的,高质量的项目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与资金,就不得不降低工程的进度;如果要争进度早日竣工,相应的工程质量就会降低。为此,工程质量的控制与进度的管理存在对立的关系。(2)如果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制定得既可行又高效,能够保证工程的均衡性和连续性,那么不仅会缩短工程的时间也可以获得较好的质量。所以,工程的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还是存在统一的一面。
4.2 相互影响关系
工程的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也是相互影响的。合理的进度安排对应合格的质量,不合理的进度安排就会影响工程的质量。据有关研究表明,当工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偏离越大,质量的提高就越少,当达到某一个点时,进度的拖延不仅不会提高质量,还有可能导致质量下降。因此,在工程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要严格把关,避免因质量问题而出现的返工情况拖延施工进度。
5 结束语
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正所谓是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对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与施工进度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公路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要求各相关部门在保证公路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对进度进行合理的调整,切实加强质量责任终身制,加快公路工程建设的步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交通运输基础。
参考文献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管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一个工作环节的不严谨将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给医院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供应消毒中心的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供应室的核心工作是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必须以做好消毒隔离为前提;以抓好流程管理为基础;做好质量监测为保障。从2010年以来,我院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采取加大人力、设备的投入以及规范化管理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加大宣传,取得领导重视
1、1宣传与沟通一方面取得院领导对供应室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通过全院医护人员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新标准的培训,从而了解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科主任、护士长相互沟通、协调,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1、2改善工作环境,严格分区管理由于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模式的转变,原有的布局已不能满足新的工作需求。我们重新扩建了消毒供应中心的三个区域结构,并严格划分三区,规范三区工作流程,路线不交叉、不逆行,人流、物流分开。
1、3优化工作队伍,提高自身素质随着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模式的转变,岗位分工的细化以及劳动强调的增强,传统的年老、体弱、责任心不强的工作队伍已远远不能适应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需求。任何一个岗位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如有闪失将直接影响无菌物品的供应质量。因此对因某种原因难以胜任供应室工作及健康体检不合格者,调离供应室工作岗位。留在本科室人员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及无菌观念培训,要求她们具有高度的爱岗敬业精神及慎独精神,并定时选派人员到临床科室如手术室、五官科、口腔科等进行业务知识的充电,从而保证手术物品的顺利运送。
1、4设备的更新与配置取得院领导、护理部、院感办的支持,在原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添置了超声清洗机、软水机、高压冲洗枪、干燥箱、封口机、打码枪、封闭式下送回收车等必备用物。
2加强流程管理,有效预防院内感染
2、1下收下送的管理在物品的手送过程中严格实行专人专车下送无菌物品和回收污染物品。收送车辆必须密闭,收送完毕用消毒剂消毒后分区放置备用。并做到收送人员相对固定,车辆绝对固定,确保无菌物品供应安全、及时有效。
2、2加强对再生医疗器械的清洁、包装、消毒管理要求将全院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的再生医疗器械集中于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合供应。工作人员按规范选穿防护服、戴防护具,严格遵照清洗流程进行物品的分类清洗,保证洗涤质量,选择性能完好、光亮、无血渍、无污渍的物品并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进行规范包装,之后再使用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灭菌,灭菌物品合格率100%.改变了过去由临床自行清洗打包消毒而存在器械清洗不达标、包布不清洁、打包不规范的现象,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医疗用品的灭菌质量。
2、3无菌物品的管理无菌物品存放间由专人负责,实行专人管理。禁止其他工作人员入内。无菌室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三次,每次一小时,并保持环境清洁干燥。温度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小于60%;存放柜或货架必须离地高20㎝,离天花板50㎝,离墙远于5㎝。无菌物品按照先灭菌先发放的原则进行发送,绝对不可出现过期包。灭菌物品一旦失效,必须进行清洗包装灭菌处理。发送的无菌物品应有记录和统计。
2、4质量监测质量监测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加强各环节的监测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2、4、1灭菌质量监测灭菌是消毒供应中心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决定提供的各种物品是否安全合格,因此灭菌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流程监测,以确保灭菌物品的安全性。每天每锅使用前必须空锅做B—D试验;每周对灭菌器的灭菌质量进行生物监测,植入性器械每锅监测;每月按比例进行无菌物品的质量监测。如有不合格,立即查找原因,并整改采取补救措施,直至合格。
2、4、2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监测每月分别对各工作区域进行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均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3、加强护士长的管理工作,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护士长每日执行五查制度,严把质量关。一查工作环境是否整洁,清洁用具是否能按要求分区使用并保持清洁干燥;二查回收、清洗工作流程是否规范,各操作流程操作是否到位;三查工作人员操作是否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四查清洗、消毒液的浓度是否配置合理,浓度是否达标。五查清洗后的质量是否达标,包内用物种类、数量是否齐全,以保证临床安全使用。消毒员严格执行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新规范做好各项监测工作。护士长每月底组织全科人员深入临床征求意见,及时改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更新服务观念,主动为临床服务,满意度达100%。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安全;控制
1 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消毒供应中心相关管理部门,如护理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备后勤管理部门等,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履行职责。落实岗位培训制度,将清洗、消毒、灭菌等专业知识和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纳入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对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和质量监测进行指导和监督,发生可疑医疗器械所致的医源性感染时,组织、协调消毒供应中心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专人负责消毒供应中心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修,建立设备维护档案。
2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1 布局合理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合理化,是医院消毒供应的保障,是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工作区域划分遵循物品由污到洁,空气流向由洁到污,不交叉、不逆流的原则。
22 清洗、消毒、灭菌 ①清洗:医疗器械的清洗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和手工清洗。手工清洗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30℃;去除干固的污渍应先用酶清洁剂浸泡,再刷洗或擦洗;刷洗操作应在水面下进行,防止气溶胶。管腔器械应用压力水枪冲洗,可拆卸部分应拆开清洗;器械轴节充分打开;终末漂洗使用纯化水,金属器械在终末漂洗程序中使用剂;定期检查清洗设备的完好性,每天清洁、除垢,做好相应登记。②消毒:消毒是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这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需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首选热力消毒。③灭菌 灭菌是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选择灭菌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a.耐高温、耐湿的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b.耐高温的玻璃器材、干粉类、油剂类物品等可选用干热灭菌。c.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械,选择低温等离子专门的灭菌设备进行灭菌。d.对污染严重的器械、器具或物品,应先增加消毒剂的浸泡浓度,再按流程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23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监测 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①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做好记录并存档。②化学监测法:进行包内包外化学指示物监测,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水平。③生物监测法:我院使用快速生物阅读器3 h快速进行生物指示剂的结果判定,每周监测一次。
24 储存、发放的要求 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进行手消毒,然后将灭菌后物品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柜中。环境温度、湿度达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规定时,纺织品包装无菌物品有效期为14 d,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为7 d,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有效期宜为1个月,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及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1]。无菌物品需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无菌物品有记录,每个无菌包有识别标签,内容包括:物品名称、灭菌编号、批次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打包者姓名等,灭菌监测有可追溯性记录并保存3年。运送无菌物品的专用工具使用后清洁、消毒、干燥存放。
3 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是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集中地,是致病性微生物风险较高的部门,首先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在不同区域工作的人员防护重点和要求有所不同。
31 加强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知识与技能,首先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
32 配备防护设备和设施 各区配备专用洗手池、洗手液、干手用品、手消毒液等。
33 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使用压力水枪、气枪应避开喷射口,防止液体喷溅和喷雾污染;使用锐器收集器收集刀片、缝针、针头等锐器,锐器传递使用容器,同时建立锐器伤登记和报告制度,及时处理锐器伤,并填表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备案。
综上所述,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全面质量控制,从布局流程、工作流程、系统质量控制几个方面进行摸索整改,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保证了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提高,提升了消毒供应的专业水平与管理水平,也反映出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管理理念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