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 电子商务 价值经济
互联网经济与工业经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工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则需要应用和模式创新作为支持。而电子商务需要连接生产和消费,通过服务创新来实现“价值经济”。在生产中,电子商务对生产行业的创新需要有对消费市场的开发而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基于“互联网+”的“价值经济”进行深入挖掘。
一、网络经济向前发展的具体步骤
(一)以用户流量为导向的过程
在互联网出现的初期,据有明显的媒体属性,网站的浏览量是其经济价值的唯一体现,只有流量大的网站才具有经济价值。所以,这时的网站主要以信息服务网站为主,利用这些内容吸引人们的关注,提高自身的经济价值。随着浏览同一网站的人数开始增加,网站对于每个人的作用就会发生改变。而网络的经济价值是以用户数量的平方速度增长的,网络价值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与联网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这里的节点数就是浏览者的数量。
(二)以用户粘性为导向的过程
以用户粘性为导向是有稳定的用户流量后形成的,为了留住这些用户,网站需要理由一些热菸引住这些用户,使用户逐渐开始依赖这些内容并且愿意为这些内容付费,这种模式的产生就形成了付费网站的商业模式。用户粘性是衡量用户忠诚度的重要指标,在网站的宣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网站的用户粘性,一般网站会采取提高用户替代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增加用户从一个网站转移到另一个网站需要付出的代价,以此来捆绑用户。
(三)以用户价值为导向的过程
用户价值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核心理念,在互联网的发展中,用户价值是需要不断去发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价值经济”的理念将成为影响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与此同时,在以用户价值为导向的发展过程中,商家、网站与用户之间产生了和谐的互动,使得用户价值不断提高。用户流量是网站发展中的基础条件,用户黏性是网站获得商业模式的重要因素,而网站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提高用户价值来实现商业价值。
二、电子商务“价值经济”研究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作为“互联网+”时期获得飞速发展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同样遵循着网络发展的三个过程,并且正处于由用户粘性导向转换为用户价值导向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价值经济”。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的网民是一个数量十分庞大的群体,并且电子商务规模也相对较大,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网络购物。随着电子商务模式的普及,网络中电商平台的数量越来越多,服务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到目前为止,电商产业的规模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渠道之一,产生了一定的用户黏性,开始向价值导向转换。
(二)电子商务“价值经济”的概念
“价值经济”就是指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式。与经济学中的“经济价值”不同,“价值经济”到目前为止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对这个概念的界定也是十分模糊的,有的仅限于概念性层面。我们将尝试从价值链视角来研究“价值经济”。所谓价值链,就是指企业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其产品时进行各种活动的集合,这些存在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的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为员工、顾客以及供货商等创造价值是维持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提高价值的过程形成了价值链。在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中,并非每个活动都能够产生价值,能够产生价值的活动一般是价值链中的活动。企业能够在行业的竞争内能够保持的优势就是其在价值链中的优势,而“价值经济”就是来自于这些优势,是以产生价值为基础,为获取竞争优势所进行的活动。
(三)电子商务“价值经济”研究
在广义的角度看来,电子商务就是个人或某些团体通过网络进行的商品销售活动。活动中所有的行为与服务都是在网络环境内完成,商品的送达与支付可以在线上进行,也可以在线下进行。所以,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业行为,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完成的商业活动。作为商业活动,电子商务连接生产与消费的过程是通过网络实现的,这种方式更加快速高效。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独特的互动特性可以使商品生产者全面掌握消费者的需求,针对性的对商品进行改进。消费者也可以将自己的需求提供给生产者,以满足自己对商品与服务的需求,所有这些沟通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这种商业行为能够实现生产和消费的时空统一,使电子商务成为即时性与个性化的商业活动。而“价值经济”就是在这一实现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三、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的视角下,电子商务的“价值经济”是由服务创新创造出来,并在生产与消费活动中实现的。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实现商业模式的互补性变化。
参考文献:
[1]王弥.“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挑战及战略对策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03).
[2]高鹤宁,苟建丽,张欣越.“互联网+”时代下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模式探究[J].中国市场,2016,(19).
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文2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智能终端极大丰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爆炸式流量增长远远超过了任何历史时刻,后电信时代的许多重要特征已经显露出来。对信息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大背景下,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不知从何时起,电信运营商祭起了流量经营的大旗,且有日益精细化之势。据说流量经营是来自美国某些运营商的示范作用。其实在电气时代,美国确实是典范,但是进入以互联网为核心生产力的信息化时代,美国最崇尚的经济个人主义已经锈蚀,公共理性、网络协同、分享经济正在成为信息时代经济理论的主旋律。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当今世界最大的网络服务市场。除了可以在高起点上采用新技术,发挥后发优势之外,还应该在经济理论的前沿,建立一种更优越的发展机制。
电信运营商为社会提供了日益透明的信息通道,正在成为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理应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但是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同时也指出,这种回报应该是不同管道的租金,而非管道内的流量。事实上,流量要么由端到端的用户产生,要么是由互联网服务商提供。一是跟运营商没有直接关系;二是也没必要都搞清楚人家的载重车内拉的是黄金还是沙土,也许是还没来的及起名的“新材料”。
所以杨培芳认为,最明智、最可行的办法是根据客户需要的不同标准的速率,收取不同通道的月租金或年租金;在这个租金基础上激励用户多使用信息通道。决不是强调什么稀有资源、链路阻塞千方百计让用户节约信息资源,出现逆向选择。
因为在物质、能量、信息这三种基本资源之间,信息是最不受稀缺规律约束的资源。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梅特卡夫定律正在动摇传统经济学的三大基石。世界前沿理论也一再证明,精细利己主义的商业模式将走向衰亡,公共理性、协同分享的新商业模式将大行其道。谁能做到这一点,他绝不会没有收益,而且做得越好,收益才会越高。
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文3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做什么生意和怎么做生意是两个概念,做什么指产品是什么,而怎么做更多指的是商业模式上的问题,包括怎么寻找客户、发现客户、低成本获取客户、满足客户需求以及定义产品。比如众包模式就是一个创新,它是在找客户需求上进行了创新;而O2O实现了通过互联网找客户,这也是一种创新。此外,是卖产品还是平台,是面向用户(2C市场)还是面向企业(2B市场),这都是不同的模式。 用流量赚钱
投资人投资企业看什么?首先是看人,其次是看市场,再次就是看你有没有创新,而且一定要是建立了竞争壁垒的创新。而创新是什么?第一是技术创新,比如你发明了一种新的材料,又比如为4G和5G提供语音服务。第二就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开发新产品的方式是不是也算商业模式创新?我个人认为应该算。举个例子,过去软件开发通常是一个大团队要耗时一两年才能完成,而在互联网时代,大兵团作战的方式不复存在,产品开发基本都是由一个小团队完成,谷歌和Facebook公司内部都有很多这样的团队。
一个公司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怎么做技术和产品,更体现在你是怎么建造一个有能力的团队—这个团队能够发现客户的需求,能够做出客户想要的产品,把产品卖出去,而且能够服务好,能够建立自己的品牌—这意味着你要把最好的人招来和留住。用小团队取代大兵团作战便是一种对管理的创新,这也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
我们正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随时随地和碎片化时间属性,移动互联网正给我们带来很多新思维和商业模式创新。比如过去大家都认为零售就应该那样卖东西,后来发现可以在手机上通过互联网营销,用另外一种模式卖东西。移动互联网也让大数据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有了可能,这意味着你可以精准地针对每一个人的行为来做事,卖东西和发现需求的方式跟之前完全不一样。
互联网领域是一个“流量经济”的概念,它就是一个赚钱方式的改变,比如互联网音乐通常不是靠音乐赚钱而是靠经营流量。当然,用流量赚钱有三个前提:流量大或者增长高速,获取成本比较低,有黏性。
在传统领域,一个企业很难做到垄断,比如做锂电池的做不了镍氢电池。而互联网领域却可以通过流量控制做到“垄断”,比如你既可以在腾讯上看新闻,也可以在上面玩游戏,这是腾讯的赚钱模式之一。基本上,互联网公司通常都是在获取巨大流量后再用别的方式赚钱,像许多游戏公司。而移动互联网第一个开始赚钱的,到目前也是最赚钱的业务是手游。手游最早是按时间收费,后来是靠卖虚拟道具,这也是创新。 创新实例
再举几个创新商业模式的例子: Workday:卖服务而不是软件
没有投资Workday公司是我人生中犯的小错误之一。2009年,Workday融资,创始人是我好朋友,他希望我能投资。这个公司当时年收入1亿美元左右,一年亏损2000多万美元,而估值却高达3.5亿美元,我当时没有投资。而我另外一个好朋友投了5000万美元。2012年Workday上市之后,估值大概50亿美元,而2013年即使其收入只有3亿多美元,亏损1.7亿美元,公司估值却高达100亿美元。
后来我反思,Workday其实是值那么多钱的,它是在用云服务的方式做HR软件。过去卖HR软件,每年收取15%的服务费,现在就把软件当成一种服务,用的时候再交钱。过去是卖软件,现在是把软件给你,商业模式也就马上改变了。 百达翡丽:卖传承而不是表
我今年1月份去瑞士日内瓦出差,在百达翡丽总店闲逛时,该店销售员就问我有几块百达翡丽的表,我回答零并且也不愿意买,因为自己不是一个欣赏表的人,本身对高端奢侈品也没有太大奢望。销售员问我想不想买?我说不想买,你给我一个买它的理由。他说您想一想,在您的一生中有什么东西用过后会传给自己的子女,他们也能用,而且用的时候能想到您?我想了想,唯一能够传给我儿子的,用过的东西他再用还能想起我的,就是表。
我后来就买了一块。在我看来,百达翡丽卖的不是表,而是传承,从卖东西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 NetScreen:卖系统而不是芯片
还有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是搞芯片出身,在英特尔参与过奔腾1和奔腾2的设计。 1997年我创建NetScreen的时候,网络速度从10MB/S提高至100MB/S,所有的软件都不行了,做芯片是很自然的选择,因为做芯片快。做完芯片就想卖芯片,你要将芯片卖给一个做系统的,由它做好再卖到下边,而这就有两个问题:第一我的成功是建立在下游企业的成功之上,它成功我才能成功;第二我对客户不了解,因为当中隔了一个层级。
我们做防火墙这个产品,当时全世界有三十多家防火墙公司,我们就必须考虑怎么赚钱、产品怎么卖、产品怎么到达客户等问题。最后,我们选择不卖芯片而是卖系统,因为客户买了我们的芯片之后只能用我们的系统。而我们一旦做了这个系统,就比别人好很多。
我做防火墙肯定不如做了很多年的人做得快,因为我们团队当时只有几十个人。我们当时提出一个“硬件防火墙”的概念,在思科的基础上,将原来的软件路由器变为硬件路由器,从软件防火墙升级为硬件防火墙,把其中的芯片做起来叫硬件加速。
某种程度上,NetScreen之所以成功是源于几个创新:第一是技术创新,硬件上有自己的芯片;第二是商业模式创新,我不卖芯片,而是和系统结合在一起卖,将硬件加速放在整个系统里。这意味着,单做芯片的厂商无法跟我打,而一个软件公司要做硬件就必须改变自己的DNA,不是买硬件就能解决问题。
原来许多对手都将防火墙看成安全产品,我把它看成是网络产品,因为一系列的网络安全都是基于各种网络的协议。我这么一定位,商业模式便和对手产生了差异化。而一旦这样定位以后,员工组织也不一样,NetScreen的员工有一半做网络,一半做安全,对手也很难追。
虽然卖的可能是同一个东西,但如果你把定位和角度变一变,结局可能就彻底不一样。坦率地讲,我自己最喜欢的项目就是在一个已经存在的高速成长市场中,采用技术上或者商业模式上的破坏性创新来服务客户。NetScreen就是采用不同的产品定位和技术,一开始主打需要高性能产品的客户,然后逐渐把功能再跟上,再一下子扩大。仅仅用了4年,NetScreen就从零做到了公司上市,上市第一天市值就高达24亿美元。
要坚持,但别太悲情
听了黑马营的营歌《坚持》我很有感触,“坚持”讲的是一种创业心态。创业应该持有什么心态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坚持?有些人为了理想而坚持,有些人为了责任感,还有些人说,即使这个公司不行了,我也要最后一个倒下去。从领导力方面来看,责任感、理想和胸怀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素质。
然而,创业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你不应该悲情地去坚持,你应该是因为喜欢而天天干自己的事,而不是为了达到上市目标,不是为了给投资人或者父母一个交代,否则你就会太累太辛苦了。
确实,创业有的时候要靠聪明,要靠信念,然而这种信念一定是源于你喜欢做这个事。即使你相信做一件事能给你带来金钱,但如果不能快乐地做就很难用心去做,而如果不用心去做就会很辛苦很累。
我曾投资过一个创业者,一个很聪明的海归,他做事也很接地气,我也有幸投资了他。但是几年之后,我发现他的企业虽然没犯过什么特别大的错误,但做得总是不温不火。不久前,他把公司卖掉了,我们从中也赚了不少的钱。我就问他,为什么卖公司,他坦率地讲:我是在用脑子做企业,不是用心去做。某种程度上,他也是在坚持,这种坚持是责任感的一种体现,但却没有那种热情和激情,因为他不喜欢自己所做的事。
有人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理想就是做投资,能不能做投资人里的第一不重要,每天能跟创业者打交道和头脑激荡本身就是一件令我高兴的事。我追求的是一个状态,而不是最终结果。
总之,别太悲情,如果你把创业做成特别悲情的事,要经历多少苦最后达到目标?最后就算挣钱了,身体和家庭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整理/案例中心 王根旺 talks 学员互动
讨论
黑马营学员:我觉得没有所谓的商业模式创新和颠覆,它仅仅是把原来的因素进行重新的排列和组合,或者加一些新的因素进行加减重新排列。商业模式上很多东西都可以找到原型,并没有所谓新的东西。
邓锋:你的观点本身也是一种创新。“站在地面的人”看到的所谓颠覆式创新,“在飞机上的人”看来都是小儿科,站在上帝的角度来看,太阳底下无新事。
黑马营学员:硅谷特别注重2B这块市场,中国的VC现在也开始关注了。您怎么看中美在2B市场的区别?
邓锋:中国2B市场和美国2B市场很不同,因为中国2B企业多囿于本土市场,而美国2B企业则多是全球经营。另外,中国的2B市场是一个比较黑暗的领域,因为经常靠关系做生意,但你不可能跟所有人都有关系。
比如付账问题,某通信运营商,你给它提供服务不仅不签合同,即使签了合同,平均账期也长达两年,这都是以中小企业的赢利为代价的。很多2B企业都是这样被 “糟蹋”了。
不过,现在我们看到一些曙光,因为市场经济的苗头出现了。此外,移动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的IT水平,他们对管理效率也更敏感,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做中小企业软件的创业者的机遇也将到来。
黑马营学员:您有没有通过简单的商业模式创新而颠覆行业第一名的案例?
邓锋:从技术角度来讲,后来者赶上前者的机会肯定是有的。现在最担心的不是自己行业内的后来者,而是从别的行业闯进来的“门外汉”,比如乐视和小米都在用行业外的方法做电视。颠覆也往往来自于行业外那些看似懵懂的入侵者,就像小米开始做手机时,任何一个行业专家都说小米不行,越是这种表面上没有资源整合能力的反而可能更容易颠覆。
黑马营学员:您怎么看互联网金融这个领域?您又为什么会选择投资点融网这个企业?
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文4
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已渗透到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在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新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生产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发掘、创造出来,以价值经济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雏形初现。这意味着,中国互联网即将从消费经济时代迈向产业经济时代,来自企业市场的旺盛需求必然会为CDN服务商带来无限商机。
面对大环境的变革,专业CDN服务商又该如何把握这次产业融合的机会呢?上海帝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轶强调,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具有不同的主体对象。消费互联网针对个人,没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就难以将流量转化为商业价值,所以需要引入技术以提升用户体验。产业互联网针对生产者本身,企业重视的是引入的技术能否在生产或交易中发挥效率,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这两者的影响结果也不相同。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体验之所以被互联网深度影响,是因为人们日常的阅读、出行、娱乐、消费等行为变得更为方便、快捷。而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生产者对互联网的依赖,是因为互联网能够实现资源的准确配置、生产的精准定制,并由此提升生产力。
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源自于寻求新的生产与管理模式的迫切需求。互联网的价值不再仅是创造流量,而是创造具有更高生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以生产、商业盈利为核心诉求的产业互联网会被什么所影响,又会对什么样的CDN技术产生需求呢?在吴轶看来,产业互联网诞生于我国智能终端产业的成熟发展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处理能力和宽带服务是改变消费者行为习惯和企业运作模式的三大技术发展趋势。
大量智能终端的应用将对虚拟化的资源产生更长时间的依赖。大数据处理需要依靠高效运作的云计算能力。宽带网络是信息传输的通道,无论是虚拟化、大数据还是云计算都会产生提升网络效率的强烈需求。深刻影响产业互联网的三大趋势在呼唤CDN加速技术。
除了页面、流媒体、文件传输等传统CDN加速技术外,面向虚拟化、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宽带网络优化需求,专业CDN服务商已经推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技术。例如,帝联针对Android、iOS平台推出了SDK嵌入和CNAME调度等专门的优化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网络智能通道,提供高效的链路,实施精准有效的调度。
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文5
关键词:知识型移动社群;社群营销;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5-55 -03
继《奇葩说》之后,马东携团队又推出了新品《好好说话》,一款以日更形式推出的6-8分钟音频课程的产品。《好好说话》于2016年6月6日正式在喜马拉雅FM上线,该节目上线一天销售额就突破了500万,旨在将思维、沟通、演说、表述中所涉及问题输送给收听者,从而教人们在生活和职场上如何好好说话。2016年11月,《好好说话》专辑播放量逾2200万次。由此可见,《好好说话》一上线伴随而来的粉丝效应,形成了移动社群模式之下又一成功的案例。由此可见,如何认识当前知识型移动社群的商业模式,分析其发展现状和评价其运营效果,探索该模式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知识型移动社群的产业链格局
移动社群是一种以信息共享、文化与价值传播为目的,以微信、微博、互联网平台等移动载体为工具,通过聚集拥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追求的用户群体,从而实现产品和服务变现的商业模式。知识型移动社群更是移动社群模式之下蓬勃发展的一种社群类型,以有态度的内容为营销点,从而为社群经济的发展带来持续不断的动力。目前该模式已成为推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
(一)以内容为基础奠定粉丝基础
如何使社群在互联网这个虚拟平台的运行达到经济规模,关键在于社群的粉丝基数以及粉丝群对品牌的黏度,也在于社群文化是否能让粉丝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前知识型移动社群运营之下用户的聚集更多出于社群品牌价值的影响以及社群成员之间兴趣和价值观的传递。与已经有所发展的各种社群商业模式不同,知识型移动社群更多依靠“内容”取胜。
在越来越以“内容至上”为口号的移动社群模式的发展之下,以价值观和文化为核心材料打造的内容成为一切情感认同的出发点。当前,为知识付费的市场往往伴随着持续不断的粉丝经济效益,这样的现实案例已经不在少数。
知乎于2016年5月上线了一款产品――“知乎Live”。在过去以专栏、文字、图片等方式进行有价值的信息交换的基础之上,设置了实时社区问答互动体验的功能。语音直播式的问答使有价值的知识传递成为一种变现的方式。互动内容涉及艺术,职业发展,生活方式,科学,金融等领域。另外,平台还开设了有关语言学习,创造力培养等付费精品课程。“分享者”在平台分享针对性话题内容,收听者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为该内容付费。随着为“知识付费”的消费意愿的增加,内容输送成为知识型移动社群变现的方式。
又如已拥有千万粉丝的《罗辑思维》脱口秀节目,涉及话题广泛,选题新颖,分享的正是那些用户在自身的教育背景之下以及生活圈子中极少有机会接触到或者是尝试思考的话题。其中包括了对历史、时事热点、经济、政治、互联网、情感等多个领域的见解。从《罗辑思维》核心人物罗振宇分享的内容来看,话题别出心裁,以“有种、有趣、有料”的内容输送以及原创观点附带案例分析的方式吸引粉丝的眼球,分享内容适应了互联网经济发展之下用户消费快节奏的特征。
现代人普遍处于一种“知识焦虑”的状态,通过有一定知识储量的人分享相关知识省去了用户因时间不够,渠道不畅通等各种原因带来的不便,并且与一群有见地的知识群体互动相处,满足了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期待。
(二)多渠道推广社群品牌
多渠道打造社群的内容产品是该商业模式能够不断享受经济效益的原因之一。从对有价值的内容输送发展到销售从内容衍生或与内容无关的产品,从而延伸了产业链,巩固了以特定知识为诉求的用户群体。就拿“吴晓波频道”这个微信公众号为例,它不仅仅单靠公众号的模式经营社群,而是在多渠道内容输送方面下足了功夫。目前该移动社群活跃范围已形成了一个以吴晓波的个人IP为核心,传播渠道伸至微信、微博、视频网站、音频网站等多个媒体渠道的市场互联网络。
又如《罗辑思维》,其本身不仅在喜马拉雅FM平台上线脱口秀音频节目,而且在微信公众号上以日更形式的60秒语音分享等多种形式培育社群文化,力求将互联网思维做到极致。此外,《罗辑思维》还投放优酷等视频网站,并取得超高的播放量。目前该档节目在优酷上的播放量已经达到4.7亿左右,频道粉丝数已经达到176万左右。多渠道推广旨在多渠道打造用户情感归属体验,从而收获稳定上升的用户流量,而内容的多样化、产业化使社群经营能够得到广阔的变现空间。
(三)社群模式下的特定用户群体
相关数据显示,90后的年轻一代,白领以及中产阶层正成为这类知识型移动社群的核心用户,其中大部分学历层次较高。这类用户群体已趋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寻找和追求能够给自身带来情感寄托的精神产品上。他们注重品牌调性与自身个性是否相符,注重产品类型之下所贴的用户标签。他们当中大多数对个人IP价值非常看重,甚至专门粘附于基于某一个人IP品牌之下的所有产品上,无论是《罗辑思维》的罗振宇还是“好好说话”的马东,社群经营中个人IP价值的影响对于用户对品牌的选择有重大的影响。
由于知识型移动社群营销的内容满足了这类因知识信息匮乏而产生焦虑感的消费群体的需求,给予了他们强烈的身份认同感,于是他们更愿意为知识付费。对于这类特定群体应M量在社群经营过程中追求用户沉淀的效果,用户沉淀有利于用户组织化,从而会带来社群组织化。而由用户沉淀形成的用户组织,有利于实现社群内部的商业变现。
二、商业模式特征
(一)平台战略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崛起,移动社群经营的平台战略为获得持续不断的社群经济效益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内容打造的层面上。获取稳定用户流量的唯一方法就是将内容做好然后获取订户。平台战略发展初期利用免费、优惠、重消费体验的产品来吸引用户,后期通过建立并完善平台互动交流机制,及时响应用户的问题,营造互动的氛围,增强用户的情感体验,场景体验,以期将用户变为忠实的粉丝,从而积累自身的用户数量,扩大平台生态圈的发展规模。由于平台之下关系网络的不断完善,用户之间,用户与内容创建者之间可以自由对话,从而使得该商业模式能够实现不断增值。
(二)去中心化
社群运行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被关注者为核心的状态,其内容生产更强调共同创造,即由移动社群这个开放组织中的成员交互影响从而进行内容创造。这样一来,解决了备受粉丝关注的内容生产的针对性和连续性的问题。
社群成员间的互动协作,群内的话题内容排行榜,提升用户活跃度的方法共同构成了一个基于关系网络的稳定的社群运营环境。这样的社群生态环境有利于为用户打造线上的归属感,从而达到用户沉淀的效果,一旦社群成员对于社群组织产生了高忠诚度,借助他们的口碑传播所带来的用户流量能够带来比广告营销更持久、更明显的效果。
(三)打造核心粉丝群体
打造核心粉丝群的最普遍形式就是会员的招募。在这一点上,典型的有《罗辑思维》的例子。《罗辑思维》第一期的会员售卖时是5000个普通会员,售价200元,另外还有500个铁杆会员,售价是1200元。而这第一期5500个会员名额只是用了半天就售罄了。而且,《罗辑思维》在会员定制营销方面采取了各种措施,通过向会员定制策划,发售图书礼包等,不断收获社群经济效益。打造核心粉丝群对于社群自身品牌的巩固以及形成品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核心用户对于品牌以及所在社群拥有强烈的归属感,群体之间还具有强烈的协同效应,从而能够使社群组织化,提高用户的品牌黏性。
(四)免费与付费专区相结合的定价策略
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全民免费共享资源,但由于网上各种信息知识的质量参差不齐,对于用户而言,筛选有用的知识就成了一大难题。知识型移动社群在发展初期也以免费的视频,语音、广播收听的形式吸引用户。而出于内容创新成本增加,逐渐分化出付费专区和免费的红利专区,一方面用以沉淀核心用户,另一方面也在持续吸引一般用户。
社群推出收费频道其实是可以想见的。付费激励优质内容生产,也有利于用户进行高效的信息选择。《罗辑思维》从2013年就已经招募付费会员。2015年年底,罗振宇推出“得到”App,倡导付费阅读,邀请了各行业大家专门生产优质内容。最新数据显示“得到” App总用户数超过558万人,日均活跃用户数超过45万人,专栏累计销售144万份。在正常的商业逻辑之下,“付费”模式是为了锁定一些品牌核心粉丝。对于优质的内容,“付费”成为一种合理化的现象。对于社群经营者而言,这部分的收费是往往合理正向的,有利于社群持续生产,从而创造出更加出众的内容。
根据腾讯科技旗下的“企鹅智库”近期的《为知识付费经济报告》的数据显示,有55.3%的网友有过知识付费的行为。其中在有过知识付费行为的人中,订阅付费资讯和付费下载资料的人达到50.3%;对于已经有过知识付费体验的消费者,有近四成的人表示体验满意。未来,消费者会逐渐接受对于非标准的知识产品的定价。
另外从易观《2016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白皮书》来看,随着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工具的发展,以“知识型移动社群”所在的知识付费行业以“内容打造”为关注焦点从而获得迅速发展,喜马拉雅FM音频分享平台强调付费收听,“得到”App强调付费订阅,《知乎Live》强调付费问答等。这些付费专区大多以优质的音频内容,精品课程内容或者个人IP与用户的互动问答的形式为主。对于权威课程或者经验,用户付费意愿较强,所以说这种定价策略符合商业发展规律。
三、效果评价
(一)优势
第一,知识型移动社群的变现速度快,变现能力持久。随着中产阶级以及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的变化,用户已趋于用付费方式来获取有质量保证的信息知识。马东的《好好说话》音频课程在喜马拉雅FM上线后,第一天销售突破500万,10天之后达到1000万。这档音频课程预计一年共更新268期,年订阅价为198元,推出10天订阅用户已破5万大关。所以,只要话题、内容不断,就有持续上升的动力。而由于内容本身具有可创作性,社群所分享的内容也与当前的互联网经济发展背景联系紧密,因此知识型移动社群能够带来较高的用户黏性,而重精神体验的用户群体对于商品的口碑传播也能为社群经营带来持续增长的用户流量。
第二,\营成本低。相对于其他形式的社群模式而言,知识型移动社群模式在运营成本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主要依靠知识内容变现,省去了许多营销宣传方面的成本。另外由于社群内部用户之间交互紧密,用户也能够表明自身的需求,加入到创建内容的队列,从而省去了社群运营商进行内容构思和创造的过程。
第三,具有自组织传播效应。自组织相对于他组织而言,自组织传播主要通过个体之间的非线互,自发地组织和协调,从而产生协同效应,由社群成员共同参与到社群内部内容的组织与建设过程。知识型移动社群之下,个体学习者的知识往往是碎片化的,但是个体的分享的内容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交互传播,互相提出建议,提升了所分享内容的品质,这也有利于提高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联系的紧密性,增强社群凝聚力。
(二)存在问题
第一,在利益驱动之下,运营商也存在一味追求变现,忽视内容质量的做法。由于内容变现的方式迅速且具有持久性,运营商可能会越来越关注内容变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用户的真正需求。由于互联网时代下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对本来已经在筛选知识方面存在问题的用户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可见,移动社群运营在达到用户规模,取得经济效益之后也会产生内容创新上的懈怠。
第二,知识型移动社群过度标签化。一方面对于潜在用户的认知程度而言,他们是否会选择进入这样一个层次较高的社群有待考虑;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在社群内部的成员而言,也会存在用户知识层级之间差距较大的现象,甚至可能导致社群成员之间沟通的不顺畅。那么如何使得社群内部各成员之间能够平等地进行对话,如何培育和谐的社群文化,如何打造良好的社群互动环境,这些都是运营商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知识型移动社群发展的趋势预测
知识付费时代已经打开大门,以传播知识为口号,以内容变现为商业模式的移动社群模式是未来拥有广阔前景的一个领域,那么如何使得该商业模式在未来健康持续地发展,\营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一)打造移动社群品牌,使品牌人格化
在互联网时代之下的品牌打造,重要的一点就是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内容创新和品牌传播环节。对于有知识盈余并乐于分享的消费者群体而言,他们更希望标榜自己的才能,更追求参与到产品内容的创新与设计环节中的体验。知识型移动社群运营商应该注意到这一消费动机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获得社群经济带来的长尾效应,提高并维持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
(二)善于利用大数据,挖掘用户需求
挖掘移动社群之下用户对于不同类型内容的关注程度、点评数、提问数等反映用户之间互动情况的相关数据,从而明确用户需求。在内容泛滥的时代,由于消费者有限的注意力和碎片化的信息消费方式,对于内容消费往往缺乏黏性。因此,运营商应该通过大数据采样,将用户进行精细划分,精确定位用户集中的社群互动偏好,挖掘并归纳用户的需求,从而创造出适于传播却又不失新颖的内容,增强用户的品牌黏性。
(三)创新营销方式,追求内容衍生
社群通过不断丰富内容产品,提炼新话题,打破不同知识类型间界限的方式,增强了社群影响力,使用户流量能够持续增加。借助这种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和用户的特征,可以吸引品牌赞助,拓展营销渠道;利用社群内部群体之间的协同性,促进群体智慧的产生,并设置一定的激励体制激励内容分享者,针对专项话题探索更多内容,定期衍生产品,同时发展线上线下用户交流活动,增强社群凝聚力;打造优质的新颖的差异化的内容,引导成员付费消费,切忌在内容创作上用速度换深度。
五、总结
内容生产与传播、用户沉淀、商业变现等等新的商业逻辑蕴含在移动社群的运营模式之下,并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用户越来越重视共享的消费情怀,利用一部分人的认知盈余为他人创造出情感体验上的归属感是知识型移动社群的价值所在。在“共生、共享”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社群经济无疑是一种可行的发展趋势,而当中的知识型移动社群利用优质的内容资源为用户创造了有价值的消费体验,提升社群成员的参与度以及对品牌的认同感,同时实现了社群运营商与用户双方共赢的局面,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 易观智库.http:///.
[2] 企鹅智库.http:///.
[3] 吴思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社群经济商业模式[J].商业现代化,2016,(19).
[4] 王江荟.社群经济――信息时代新经济形态[J].新经济,2016,(24).
[5] 杨慧.社群经济及社群运营策略探析[J].商,2015,(24).
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文6
关键词:营销组合;名创优品;商业模式
一、市场营销组合的内容
市场营销组合就是将多种营销手段
结合到一起,从而达到帮助企业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策略方式。企业经营的关键因素分为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其中可控因素指的是企业的内部环境因素,通常会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四个方面进行控制,而不可控因素多是指企业所遇到法律、环境、经济等外部环境。普遍情况下,企业会通过调整内部环境因素,同时适应外部环境因素来达到顾客满意度,从而实现企业的营销发展目标。市场营销组合主要有四种营销策略,分别是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包含前期对产品的设计、产品的发展计划预测以及产品交货期限等内容,其中产品的外观、质量、品牌、包装以及售后服务都是影响产品销售的关键因素。
(二)价格策略
企业对产品的定价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对产品的成本、加工、运输等元素合理制定价格目标。
(三)渠道策略
产品的销售渠道很大程度决定了产品的销售量,企业要思考如何将产品采取更合理的渠道进行销售以及采用哪些途径更为便利。
(四)促销策略
促销的目的在于促进消费者购买欲望,从而实现企业扩大销售的策略,一般情况下。多数企业会选择打广告、人员推销和推广等方式。
二、名创优品的商业模式创新
(一)商业模式创新概述
在实体零售业门店岌岌可危的萧条阶段,如何建立新的商业营销模式才是至关重要的挽救措施。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以及消费者消费行为、习惯的改变,商业模式创新是实体零售业不断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全力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这种创新模式更有助于实现绩效达到逐年递增的企业愿景。
(二)名创优品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内容
名创优品成立于2013年,至今在国内已经拥有1300多家连锁门店。作为实体零售业的优秀典范,名创优品的商业模式更好的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传统的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对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关注度不够,缺少对企业价值的正确认识及引导,过度重视渠道经营中的投入与产出,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与价值。名创优品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低质低价”理念,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低价”的商品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这种商业模式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顾客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零售业的优势就是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名创优品的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抓住了“低成本”这个核心,而在商业模式创新中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也就是商品的性价比。性价比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最关注的元素,名创优品提出的成本领先战略并不是所谓的价格最低,而是在确保了盈利目的的基础上将价格放到最低,以合理的价格和便利的销售渠道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三)名创优品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
1.明确客户定位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更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这两点是购买行为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设计产品,才能达到销售目标的实现。现阶段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偏向于个性化趋势,名创优品通过科学合理的大数据分析,将目标消费顾客定位在青少年及中年的时尚群体,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消费者的消费喜好和需求来制定企业经营计划,将产品定位在创意、优质的家居生活百货,小礼品小饰品以及美容护肤等九大品类。
2.供应链协同
供应链协同指的是多个企业拥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趋向,通过长期合作的方式将双方各自的资源和能力整合,从而实现互惠互利,提高双方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企业间的供应链协同仍然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名创优品就是以消费者为价值核心,与供应商联手进行商品的设计与研发,通过大规模的采购以及买断货源等手段实现零售市场的竞争优势。
三、名创优品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名创优品大规模的迅速发展与它独特的营销理念息息相关,名创优品商业模式的创新,并不是对传统的营销模式进行调整,而是以消费者为出发点进行战略重组,主要从四方面采取市场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1.贴近生活的设计风格
名创优品的产品设计理念是营销的一大亮点,整体风格更注重以简约、清新为主,让产品更贴近生活,并且从视觉上为消费者打造舒适的购物体验。
2.创意生活百货为主要经营
名创优品主要经营生活中所必需的休闲百货,任意一款商品无论从外观、质量或是实用性来看,都具备很高的性价比。同时名创优品门店会保证每七天上线新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所要购买的日常生活用品需求,不必东奔西走,在一家门店就可以把自己所需要购买的物品一次买齐,一方面增加了消费者购物的新鲜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做到随时调整商品线,从而增加消费者满意度。
3.消费者需求至上
为了保证“高质低价”的销售模式能持续发展,名创优品选择的供货源大都是主要为国外市场供货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的优点就是对自己的货品要求及标准都很高。与此同时,名创优品会将设计过后的产品专门配送到工厂,对生产环节进行亲自监督以及跟踪调整,严加把控产品的质量。同时,还会专门成立调研小组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市场热销产品的优势,从而吸取其中的优势,来保证自己产品的更高品质。
(二)价格策略
名创优品走的是“成本领先”路线,在零售业“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的背景下,名创优品从低成本着手,打造“高品质低价格”的价格策略。
1.低成本
选择好优秀供应商之后,名创优品开始进行大规模采购原材料,同时通过买断的手段让采购成本大大降低。产品直接从工厂到实体店铺,省掉了中间各种分销费用,保证了产品的成本不上涨,又同时设有自己独立的物流管理体系,快速送货到店。
2.低价格
名创优品的低成本得到保证,营销推广方面也尊崇零成本,让商品的成本和价格统一达到较低标准,从而促进消费者购买欲望。
3.低利润
名创优品的商品从前期设计一直到后期销售都是自己的品牌,定价的权利自己掌控,商品所得的利润也就都属于企业自己,但因为商品低成本低价格,所以想要保证一定的利润,就要在营销方面加入销售量的增长策略,实行薄利多销的销售模式,通过不断扩张门店来实现规模化的经济效益。(三)渠道策略名创优品拥有独特的渠道销售模式,通过缩短渠道来避免成本价格的增值。名创优品从供应商到工厂再到门店采取直接对接的模式进行经营,这样不仅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成本价值不被恶意增长。
(四)促销策略
在品牌宣传上,名创优品采用的是新媒体营销宣传。通过让消费者扫描微信订阅号来快速传播宣传,同时积累粉丝流量。同时名创优品也很注重品牌知名度,通过新媒体微信公众号互动平台定时推送一些软营销商品,从而调动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