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范文1
论文关键词:快递行业;现状;发展策略
1 前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人们对货物送达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传统的文件、包裹,而且越来越多的高价值、小批量、个性化的货物,都成为快递的托寄物内容。现代快递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项利润丰厚、市场规模及潜力巨大的产业。
2 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
2.1 国内快递公司增长过快,发展不足
当前,由中国邮政一家独霸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我国快递业出现了国营、民营、外资多经济主体、多运输方式相互竞争的市场状况。目前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快递企业已经达到2000多家,而分支机构更多达5000多家,此外不少物流企业、运输企业也涉足快递业务。目前国内大小快递企业3万多家,存在国有、外资和民营三大阵营。中国国际快递以外资为主,国内快递则以国有为主导,民营为主体。城市内快递,民营约占90%,省际间快递民营约占50%。从实力来看,快递行业内存在“四方势力”:四大外资、中国邮政、内资大企业、民营公司。“四方势力”正因为企业策略调整和国家政策的即将变化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洗牌。
虽然国内快递行业的增速惊人,炙手可热的网络经济更是不断催生全新的民营快递企业建立,但是目前快递行业也存在着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2.2 快递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竞争力低
目前,国内快递市场由中国邮政部门控制40%份额,其余由民营和港资快递企业占据。民营企业中,一批像顺丰、申通、宅急送等已具有影响的大中型优秀快递企业已经茁壮成长,但为数尚少。大多数民营快递企业则表现出小、散、弱等问题;互信度和协调性较差,以地区性快递业务为主。在国际快递市场上,虽然中国邮政ems控制了一小部分国际快递市场,但民营快递企业以间接方式将国际快件转入dhl、fedex、tnt和ups四大网络,对外进行销售,实际上仍依赖四大网络的渠道。多数民营快递采用制营业网络或直营混合网络,网络的中央管理普遍较松散,很难为顾客提供同质化服务,甚至经常发生网络崩溃。在财务结算方面,包括邮政快递系统在内,由于信息系统落后和商业信用的低下,常常无法实现主要地区运费的到付服务,使业务的发展受到限制。国内业者包括邮政快递在内,都没有根据客户账号进行单据的订制,也没有性能良好的客户统一结算系统、全球性的货物追踪系统、网上自动货物动态查询系统等关键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服务和效率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在货物分检方面,目前我国民营快递企业主要还是人工操作,包装、分拣、装卸、搬运等大部分物流环节都是手工作业,配送中心的设施相当落后,基本没有什么先进的机械设备,由于设备落后和运用的条形码技术较为简单,缺乏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分件设备,使操作时间过长,降低了货物的周转速度,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2.3 “灰色快递”搅乱市场,竞争无序
近年来,我国快递货物运量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快递业务发展如同雨后春笋,“地下快递”非法经营活动,严重干扰了快递市场的正常秩序。一是超范围经营信件类物品的快递业务。快递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大大小小的公司涉足快递业务谋取经济利益,把经营触角伸向了国家明令禁止的信件类物品,超范围非法经营信件类物品的快递业务。二是“地下经营”成本低,无消费保障。这些快递公司经营方式大同小异,四处张贴公司的名片广告,建立覆盖面广的隐形市场,或者由业务员直接联络企业客户,联系到客户后,由业务员上门服务,去客户处取货,拉到公司办公室打包后送到车站发货。有的快递公司专门盯住写字楼内的商户,上门招揽客户,采取压价、开展恶性竞争,打着“点对点优质服务”的幌子,不告知用户营业地址,每当开展业务时都与用户临时约定接头地点,从来不让客户到自己的“据点儿”来。三是唯利是图,缺乏服务意识。这些快递公司普遍存在着有利就投,无利不送的现象,投递范围仅限于人口集中的地方。四是人员素质方面,由于国内快递行业进入门槛低,经营竞争激烈,利润率低,因此国内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层次普遍较低,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降低了与外资同行竞争的能力。快递员一般都是40-50岁的下岗失业人员,有的甚至不会讲普通话,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业务素质较差。五是违规操作不开邮包检验。这些快递公司对需要邮寄的包裹从来不开包检查,极个别的问一下。
2.4 跨国快递公司加速抢滩,争夺市场
据估计,目前中国快递市场规模已超过200亿元,且每年还在以超过30%的速度高速增长。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抢占中国巨大的快递市场,国际的快递公司纷纷把触角伸到中国。
虽然国际物流大鳄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国布局也早已开始,但随着“保护大限”的放开,外资逐渐从合资、合作迈向独资,从一级城市延伸到二级城市的战略而已日渐清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及潜力巨大的国内快递需求,使四大国际快递公司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快递市场。四大快递公司进入中国速递市场,其目标不是短期盈利,而是更看重长期回报。因此,各公司均将扩大市场占有率作为近期发展的主要目标。
3 我国快递行业发展机会
3.1 宏观经济形势看好
目前,快递行业可谓是十足的朝阳产业,即便近两年迅速发展,如今全国的快递业务量还不到gdp的0.3%,与发达国家达到的1%左右相比,差距甚大。我国每年快递业务量约20亿件,发展空间巨大。外贸进出口的增长为快递行业开辟了更大的市场,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与外贸进出口规模的增长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3.2 国家对物流企业的重视
“两会”期间国家相关政策明确指出:“政府应该把‘扶持现代化流通基础平台建设’放到‘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层面’”,培养以企业自主建设为主,大力扶持现代物流,尤其是平台建设、信息软件和专业人才三个方面建设,实现“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随着物流规模的增长而增长,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还要略高于物流增长速度。国家对物流企业的政策重视,给快递行业的发展带来的很好的发展前景。
3.3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会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迅速增长,使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快递业务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商务实现实物配送的主要途径。据悉,当前快递市场1/3的业务量是通过电子商务牵动来完成的,快递业务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前景不可估量。
快递行业应抓住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促进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产业紧密结合,融合发展;推动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网站合作,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4 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策略
4.1 国家应整顿快递市场
国家应该从改革开放的长远着眼,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合理高效的快递监管体制,以保障快递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快递业发展肃清政策性障碍。另外,政府也要慎重选择快递行业监管部门,为维护快递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正确引导快递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通过相关法律规定不仅能够规范行业、抬高入行门槛,更将是一种对使用快递服务客户的保护措施。
4.2 走联合发展之路
随着外资快递巨头的大规模进入和民营快速的迅速崛起,云集了四大快递巨头的中国市场,竞争将更加白热化,而行业整合优势也将在竞争中凸显出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复杂,任何企业很难单靠自身的力量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快递企业也不例外。快递服务,特别是国际快递服务的门槛很高,动辄几百架飞机,几十万辆车;而且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也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建成。因此,在中国从事快递业的各类公司若只是再以自身的力量开拓市场,必然受条件所限,不能形成连通国内、外的强大经营实力,也不可能提供优良完善的服务。中国本土快递企业应利用各自的优势,互惠互利,取长补短,共同开拓市场。
4.3 实现快递业务专业化、现代化
ems虽然有较完善的网络查询系统,但是跟踪查询困难或是查询时间较长依然普遍存在于ems的日常经营当中。国有快递企业应该加快改革步伐,加深改革力度,使其能够摆脱沉重的束缚,自由快速发展。民营快递企业也要从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等方面不断壮大自己,加强信息系统投入,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中国快递企业应加快与快递运送的源头企业及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展开合作,加强对国内快递客户的争夺。
4.4 快递行业服务产品多样化经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快运快递业的服务对象日益多元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广泛地服务于整个的社会和经济领域,尤其是满足日益增加的工商企业和居民生活中的快运快递服务需求。
我国快递行业应拓展服务领域,将服务范围向上游产业延伸,统筹协调快递基本业务与电子商务配送、供应链管理等新业务的发展,加速推进传统服务方式向现代服务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快递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研究电子商务快递中代收货款、签收方式、快件保险等问题,组织拟定相关服务规范。国家应鼓励引导快递企业加快进入制造业供应链服务领域,承接电子商务配送服务,大力发展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三流合一”业务,推进快递服务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鼓励快递企业提供企业对个人(b2c)、个人对个人(c2c)、企业对企业(b2b)的配套快递配送服务。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快时尚;营销策略;发展战略
一、绪论
连锁快时尚服装行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但是鉴于其趋势变化快,受气候波动的影响大。在目前的快时尚零售市场中,也已开始显现出疲态。各大连锁快时尚品牌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调整产品结构。各品牌在2016年开始集体计划开店数量呈现放缓趋势,年销售额也不尽如意。但就是在此种大环境下,ZARA同样作为一个快时尚品牌,却在今年上半年,集团同店销售中上涨了11%,一举拿下世界快时尚排行榜第二。而本文就是旨在通过对宁波天一商圈ZARA店的实地调研,探究分析时下连锁快时尚服装行业的现状以及发展对策。
二、行业发展现状
自2006年后,世界掀起了一股快时尚之风,以优衣库领导的快时尚在中国登陆后,服装行业迅速崛起,主打以时尚、质量、低消费的优点获得年轻人的热情追捧。在2008年后几年期间,快时尚发展到达巅峰时期,而此时的H&M、ZARA、GAP等到连锁企业都已在消费者心理站稳脚跟。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很多品牌开始以每年几百家的速度在世界各地开设门店。截止2014年中国快时尚店铺达到274家之多。而去年,十大快时尚品牌在国内新开店数量同比增长27.5%。其中,优衣库在国内门店数量约440家;排名第二的H&M在华门店大约为245家;而Zara门店大约166家,位居第三。
上图为各大快时尚品牌的2016年国内开店计划表,从中可以看出,除了ZARA保持着稳定的门店增长速度之外,其余的快时尚品牌似乎还是有一种要继续大力发展的势头。但事实上,与前几年相比较可以发现,、包括优衣库、H&M等在内的几家知名快时尚品牌店却有放缓开店速度的趋势。ZARA不改在国内的发展战略,计划开店不足16家。
终于,这些前几年迅猛发展的连锁品牌也不得不开始安分。通过分析对比这些快时尚品牌的近几年的财报发现,快时尚在国内未来几年的发展将遭遇瓶颈。
优衣库2016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下跌16.9%;H&M2016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达30%。但不可思议的是,同样作为快时尚品牌的ZARA却继续保持着增长的势头,ZARA能在放缓开店的同时,做到店铺的同比销售额上涨15%。
在行业现状如此低迷的情况下,究竟是什么确保了ZARA的业绩。为了探究连锁快时尚服装行业发展,我们就ZARA的销售经营模式与顾客满意度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三、问卷分析
为了能更加明确的了解ZARA是如何在零售大环境下疲软的情况下,依旧做到销售额上涨。我们进行了题为“ZARA品牌店消费者倾向性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数据分析方法:在问卷发放回收完成后,先对问卷进行了可信度和有效度的分析,同时借助描述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了有效问卷的筛选。同时,借助Microsoft Excel 2010 进行数据图片的制作。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了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以求能从中了解到不同消费者对ZARA品牌店的服务满意度、需求倾向度,以及为何会选择ZARA。希望从中能发现ZARA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原因。
本次数据统计过程中,问卷总计发放600份,实际回收596份,有效问卷数587份。通过对这587份问卷调查的发放,数据的收集与整合,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消费者的行为倾向进行了分析。
通过在天一商圈的ZARA品牌店附近进行问卷调查的发放与回收,我们对所获得的部分数据进行了直观的图像制作。从上图中不难发现,大部分前往ZARA品牌店的消费者,在此之前都已经去过其他的连锁快时尚品牌店。由此可见,宁波作为一个新晋一线城市,其主要的天一商圈内的快时尚服装店也已趋向于饱和。以天一ZRAR品牌店为中心,方圆100米范围内,同行业就有H&M,GXG等近十家竞争对手。可见,在一线城市中,快时尚品牌店已发展饱和,同行业竞争激烈。这也解释了为何行业现状低迷,发展变缓的原因所在。
所以,在已然饱和的商圈内,一味的加快门店开设速度是无济于事的。例如天一商圈内的GXG店,同一品牌却有着3家门店,但是却鲜有人问津。与此对比鲜明的是不远处的ZARA店。虽然,只有一家门店,但在同一时间段内,据不完全对比,客流量平均约是GXG的3倍甚至4倍。可见,在已经有足够品牌知名度的支撑下,快速发展增设门店并不一定就是盈利的,相反可能会导致更多开店可能带来的风险。
与此同时,为了深入了解ZARA吸引消费者的原因,我们就“为什么来ZARA”与“在ZARA确定消费概率”进行了数据的统计。通过SPSS软件对“来访原因”和“消费概率”的问卷数据的交叉分析,制表如下所示:
从图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ZARA的消费者在一次购物过程中,愿意确实消费的概率还是较高的,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却是复杂多样的。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不仅仅源于ZARA自身品牌知名度的影响力,还有来自ZARA符合大众的价格定位,以及优质的购物环境以及产品质量。可以发现,ZARA是从多角度来为消费者考虑,更多的提升了一家门店的品质,而不是单一的关注于门店数量的增设。从中就可以反应出其高明的商业模式,以及领先于同行业竞争者的优势。
四、发展对策
1.4P4C营销组合策略
ZARA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仅考虑到传统的4P营销,从价格、产品、渠道、促销4个方面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更重要的是其考虑到了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消费者、成本、便利和沟通。随着都市环境的变化,以及在调研中的发现,基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更倾向于自主挑选。因为都市生活压力的上升,消费者往往不愿意再听从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反而更倾向于随性的挑选以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而ZARA与众不同的地点在于其不像大多数连锁店一样,进门便有服务员1对1的随身介绍,反而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的自由挑选场所,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心态变化。
并且在模式转变的情况下,其依旧保证着产品的质量与迎合大众消费的价格定位,这种充分将4P与4C完美结合到一起的营销组合策略,是其稳定快速发展的成功原因之一,值得其他连锁快时尚服装行业借鉴。
2.环境的掌控
ZARA较其他同行业竞争者的另一大优势,就在于其有着长远的目光。并没有像其他同行业竞争者一样,在尝到快时尚行业的甜头后就立马加大投入,而是每年稳定在6%-8%之间的增长率,自2013年,ZARA是唯一一家一直在放缓在华开店的快时尚品牌。而这种长远的目光正是其他行业竞争者所需要学习的。
在调研过程中,除了天一商圈外,宁波的其余主要商圈内其实也不乏连锁快时尚服装品牌行业,这种现象已然证明了宁波的快时尚行业已趋于饱和。那么,对于北上广这些资深一线城市而言,快时尚市场必然更是竞争激烈。所以说,ZARA放缓开店,是对国内未来零售环境继续低迷的一个预判,并且照目前的行业现状来看,也正如ZARA所预料的那样在发展。
故此,选择放缓开店速度,反而成为了更好发展的奠基石。这也就是上半年ZARA依旧保证销售额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其他同行业品牌走出低谷的策略之一。
3.O2O电子商务模式
正如上文所述,ZARA之所以能安心的放缓开店速度,其一大原因,就在于其有着成熟的天猫旗舰店。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的CEO Pablo Isla也曾强调过,集团将继续投资将实体店铺,实体店铺与在线销售渠道完全整合至关重要。可见ZARA对于线上线下产业结合的重视性。
在网络信息迅速膨胀的时代,实体店的开设已然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心,只有结合线上淘宝店铺,才能真正投其所好,赢得消费者的喜好,最大程度的占领市场。此外,快时尚品牌必须快速加强多品牌化战略,实现产品细分化,只有迎合时代变化,才能真正稳定发展。
五、结论
可见,Zara能够在国内冲破重围,独立鳌头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不盲目跟风,有着自己的独特经营模式,只有它长久的使用了放缓开店的发展战略,而这也让ZARA成为了竞争优势的主要核心。能对变化迅速做出调整的ZARA,是同行业竞争者的大敌,却也是行业发展成功典例。连锁快时尚服装行业若想能进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向ZARA学习,有着自身独特的经营模式,从而才能真正的做到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赵雯婧.胶基糖果包装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李娜.服装造型创意思维-平面几何到立体空间的服装造型方法[D].鲁迅美术学院,2014.
[3]王娜.基于供应商管理库存的补货发货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8.
[4]李燕,刘咏梅.基于H&M与Meters/bonwe的快时尚服装品牌战略对比分析[J].现代商业,2011(30).
[5]朱正.服装设计师在服装品牌网络销售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
[6]王瑞良.从包装设计材料中感知美[D].福建师范大学,2014.
[7]胡敏敏.析SPA型服装品牌零售模式――以ZARA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4).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 地方注协; 会计师事务所; 做大做强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注协了《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深入实施行业人才战略、准则国际趋同战略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行业发展的第三大战略——做大做强战略。这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发展20多年来,面临的又一次重要的发展契机。虽然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主要依靠其自身力量,但行业协会的帮助、指导、协调和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外部保障因素。推动行业做大做强,是注册会计师协会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
一、黑龙江省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现状
(一)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弱
至2008年底,全省会计师事务所多达280多家(含外省事务所的分所),注册会计师2 400多名,平均每个事务所不到10名注册会计师。从黑龙江省注协公布的2007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30家信息看,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规模最大的也仅有56名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人数在50名以上的事务所仅有2家,占6.67%;注册会计师人数在20-40名的事务所仅有4家,占13.33%,其余各所人数均在20人以下。另外,黑龙江省2007年度收入排名第一的事务所,其收入也仅有1 128万元,只占全国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100名排行榜中最后一位(重庆康华,2 208万元)的50%。自有综合排名以来,全省没有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入中注协公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100名排行榜。显然,如此众多的事务所,已经造成了省内审计市场的饱和,同时还面临着外省事务所的强大竞争,各事务所之间通过压价等不正当手段获取业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审计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形象。
(二)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匮乏
首先是高端人才的极度缺乏:中注协首批30名行业领军人才中,没有黑龙江省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全省注册会计师中有硕士学历的只占总人数的3.08%,有博士学位的占0.12%,本科以下学历的占59.58%。其次,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结构老化,青黄不接现象严重。全省50岁以上的注册会计师占总人数的40.43%(大部分是其他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而30岁以下的仅占2.08%。会计师事务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企业,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是其发展的根本,人才的合理年龄结构是其不断更新知识、开拓创新的保障。黑龙江省会计师事务所目前的人才状况已经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如省内事务所的执业范围单一,大部分事务所的业务都局限在审计、验资和资产评估等传统业务方面,而属于拓展业务的管理咨询等业务所占比重很小,近三年全省事务所的审计、验资、资产评估业务收入都占到了总收入的90%以上。
(三)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
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不仅会影响到事务所的正常运转和稳步发展,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的失控,削弱执业风险控制能力,增大执业失败的可能,严重影响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质量。目前,省内部分事务所(如一些规模较大的所和外省大所的分所)认识到了内部治理对于事务所发展的重要性,尝试建立了初步的决策机制并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但依旧存在机制不够完善和科学、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而大部分小型事务所,股权比较集中,事务所的决策权基本掌握在事务所负责人手中,他们或认为没有必要考虑内部治理机制问题,或不具备进行相关制度建设的知识和能力;再有事务所严峻的生存状况,也使这些事务所的决策层无暇顾及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当事务所发展到一定规模,内部治理薄弱所导致的后果就会凸显。2000年左右,黑龙江省已拥有3—4家具有独立执行证券相关业务、初具规模并具有良好声誉的事务所,但是,由于股权分配、员工激励、利益分配等内部治理机制的缺失或无效,使这些事务所几乎在一夕之间业务、人员纷纷流失,消失在了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第一次合并浪潮中。自此,黑龙江省再没有具有独立执行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事务所。
(四)会计师事务所安于现状,缺乏发展的意愿和明确的目标
事务所和其他企业一样,发展与否与决策层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黑龙江省大部分事务所的领导要么安于现状,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勇气和胆魄去发展;要么即使有发展的意愿却受自身能力的制约,无力用现代的管理理念领导事务所和进行市场的培育与开发,面对高端客户、高端业务被省外所瓜分也只能忍
气吞声,无可奈何。截至2008年底,黑龙江省共有26家上市公司,其中只有5—6家的年报是由本省事务所(均是外省事务所的分所)审计的,其余业务都被国际“四大”所和外省事务所瓜分。
(五)来自外部执业环境的压力
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思想观念陈旧、职能僵化,对注册会计师行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了解行业的发展变化,不信任本土事务所,对事务所行政干预过多,监管方式落后,而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却迟迟不出台。如黑龙江省注册会计师行业所执行的收费制度仍然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这种收费标准已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即使这样,有些地区政府部门还以各种方式强令会计师事务所降低收费标准,否则不能入围从事相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业务。而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要求修订收费标准的要求,却迟迟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响应。众所周知,过低的收费最终只会导致审计质量的下降。
二、充分发挥黑龙江省注协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协会始终是推动行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事务所的做大做强作为行业发展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它的实施和推进,需要每家事务所的不懈努力,同时协会的统筹规划、密切指导、沟通协调也必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根据本省事务所的发展现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做大做强目标,采取具体措施保障目标得以实现
根据中注协制定的5至10年内事务所发展的目标,黑龙江省制定了《关于推动我省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了全省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的总体目标,用5至10年时间,发展培育3至5家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信誉,能够为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供综合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此基础上,发展培育1至2家年业务收入2 000万元以上、能够与国际所合作的、提供跨国经营综合服务的国际化会计师事务所。该目标是与黑龙江省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现状相符合的,同时也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首先省注协应利用培训班、期刊、事务所内部学习等多种方式宣传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具体目标,使全省注册会计师尤其是事务所的领导层了解:首先,做大做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的客观要求,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国内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事务所不进则退,从而使事务所自发地参与到做大做强中来;其次帮助事务所找准自己在行业中的定位,因而能够制定出自身的发展目标;最后,制定长效机制,密切关注事务所在做大做强中所遇到的问题,随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二)贯彻落实行业人才培养“三十条”,制定有本省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事务所做大做强提供人才支撑
1.建立黑龙江省的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制度。行业领军人才对行业的发展起着“带头羊”的作用,能够引领行业的发展。针对黑龙江省高端人才匮乏的现状,省注协应建立省级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制度,并设立专门的培养基金。在全省范围内选拔优秀人才,通过举办培训班、参加国内外的交流学习、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加以培养,并鼓励其中的拔尖人才参与中注协的领军人才选拔。
2.健全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普遍提高本省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少数精英人才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整个注册会计师群体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的提高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省注协应在现有继续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努力开发网上教学、教学资源下载后自学等多种更加灵活的后续教育模式,并根据行业业务发展和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加强培训师资的水平及资格考核,以增强后续教育的效果。此外,为鼓励注册会计师通过在职攻读学历(学位)、考取其他相关执业资格证书等自发学习方式提高自身素质,注协应制定政策允许将其按一定方法折合为参加后续教育的课时。
3.充分利用本省丰富的高校资源,吸引优秀新生力量加入到本省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为行业储备后备人才。具体措施:(1)注协牵头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选拔行业知名人士到学校讲座和让有能力的事务所承担高校部分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任务等方式,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契合行业的需求。(2)改变事务所现有人才招聘主要靠熟人推荐、个别招聘的方式,注协可组织全省会计师事务所以团体的形式到各高校开宣介会和招聘会,以增强影响力,扩大人才选择面,择优录用人才。
(三)健全的事务所内部决策和管理机制,能够提高事务所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是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内生力量,省注协应指导和监督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和执行
事务所的内部治理包括质量控制、风险管理、内部制衡、薪酬分配、市场开发和战略实施等多方面的内容。完善事务所的内部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事务所决策层的素质和能力
也有很高的要求。针对目前黑龙江省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现状,省注协在指导、监督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和执行时,应避免激进和“一刀切”的方式。对于有一定治理基础、具备能力按照中注协《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加强和完善内部治理的事务所,省注协只需对其内部治理状况进行评价和监督即可。对于内部治理基础薄弱、规模小、主要负责人缺乏相应管理知识的事务所,注协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首先要加强对事务所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其次应针对小规模事务所的特点,在不违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精神的前提下,省注协牵头组织研究制定小规模事务所内部治理相关文件范本和内部治理制度体系,以增强内部治理相关政策的可执行性和保证其切实发挥效用;最后,建立相应的评价与监督检查机制,以保证事务所的制定章程和决策、管理制度一贯得到执行。
(四)协调内、外部关系,改善执业环境
注协应代表行业积极与地方政府各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宣传行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已作出的和能够作出的贡献,以及行业自恢复发展以来取得的巨大进步和面临的困难,从而增进了解,争取支持,扩大行业影响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如进一步落实《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等法定审计制度;呼吁政府建立更加公开、公平、开放的市场体系,为本省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拓展提供平等竞争机会;与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沟通,推动行业收费制度、税收制度等的建设。
(五)继续完善行业诚信建设和质量检查制度,促进行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
1.近年来,注协已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事务所诚信和执业质量的制度,如诚信举报、同业复核、专项检查等,今后要继续完善和有效执行这些制度,重要的是,对于不按执业准则要求执业的事务所要坚决予以处罚,决不姑息。
2.由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专业性,使普通社会公众很难自主判断事务所执业质量的高低,在选择事务所时比较盲目,从而市场短期内难以自然形成事务所的优胜劣汰。协会应在对事务所诚信和执业质量检查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诚信曝光台、事务所综合实力排行榜等的影响力,让社会了解事务所在服务水平上的差异,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使不诚信、执业质量差的事务所自动淘汰出局或被其他事务所吞并,而讲诚信、执业质量好的事务所将逐步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王军.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10.
[2] 齐兴利、袁秋虹.借助政府力量推动江苏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7.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纺织印染行业 成本核算 管理形式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提升其经济收益,必须明确其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企业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环境能促进企业进行相关生产活动,同时也是企业生产活动的终结者。为了对企业和环境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析,必须立足于当前施工工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研究标准,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核算体系管理中。
一、当前纺织印染行业环境成本发展现状
基于纺织印染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下将对当前纺织印染行业环境成本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企业信息披露
环境信息披露在是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重点,从现有的纺织印染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可知,如果没有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适当的审批,则会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初期发展阶段设定环境保护目标,但是由于没有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审核,出现排污不达标的情况,进而导致相关环境成本没有单独显示,甚至出现核算体制不明确的情况。
(二)核算方式不合理
根据我国当前现有的企业会计审核制度的要求,纺织印染行业的核算成本比较高,涉及到直接材料、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及项目审核费用等,基于审核方式的多样性,如果没有对其进行适当的分析和应用,则会出现核算方式不合理的情况,直接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材料费用的归档管理和分配在应用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品原料通常是按照其应用属性进行设定的,如果出现属性不明确的情况,会对现有的核算方式造成影响。其次是人工费用的应用,针对应计入产品成本管理的项目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管理失误的情况,其发生额应计入“生产成本一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并进行在不同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三)核算机制不严谨
纺织印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直接对环境造成影响,说明企业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源越多,排除的在废弃物也不断增加。核算机制是影响企业成本核算结果的重要因素,在实践管理中存在核算形式不确切的情况,直接给公共财产造成损失。同时涉及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成本构成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内容,如果核算机制不合理,则直接对经济收益造成影响。
二、纺织印染企业成本核算形式分析
基于纺织印染企业发展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必须根据当前发展特点,探究切实可行的核算方式。以下将对纺织印染企业成本核算形式进行分析。
(一)制定切合实际的会计制度
基于当前企业外部发展的特殊性,为了对核算程序进行有效的分析,必须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会计制度。如果缺乏强制性的准则和规范,部分企业则不会主动披露环境成本相关数据。因此要求相关企业从现有的发展形势入手,根据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建设的特殊性,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指标管理体系。在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影响下,必须突破原有的计量因素的限制,为了避免出现计量单位多元性发展趋势,必须结合现有的发展形势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出现环境会计信息不匹配的情况,则需要根据法律管理体系的限制,增加相关环保支出,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采用合理的核算方式
根据当前纺织印染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必须根据实际发展要求,采用合理的核算方式。其中作业成本法是实践中应用广泛的方法。作业成本法在是管理会计采用成本归集管理的形式,将成本分配到个人身上。如果其中涉及到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领域,必须重视生产过程、产品及相关服务模式的重要性,对环境成本进行合理的分配。其次作业成本控制法能建立系统的作业成本管理库,在确定成本动因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纺织印染企业的实际发展趋势,按照企业成本的种类等因素将其以一定的标准分配到企业的各类产品中去。
(三)提升核算人员的素质
针对当前纺织印染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为了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要注重提升核算人员的素质。成本核算人员掌握整个核算机制,如果对其控制不当或者管理不当,则会出现信息核算失误的情况,基于其管理的特殊性,不仅要提升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同时要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机制,掌握基本控制方式。在实践中必须从企业发展的源头入手,对产品成本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针对当前纺织印染行业环境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了提升其应用的合理性,需要立足于当前,根据企业当前发展趋势确定成本核算模式。基于纺织印染行业整体发展的局限性,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限制,确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加强综合资源利用,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搞好末端清洁治理,从而使废弃物最少排放或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除了掌握基础性核算机制以外,必须强化自身责任感,掌握基本运行方式,进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小梅.环境管理会计研究-一将环境因素纳入管理决策中[J].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03
[2]徐瑜青,王燕样,于增彪.环境成本计划与控制的生命周期全成本法[J].上海环境科学,2013;02
[3]刀刘妍,赵邦宏,王淑珍.关于日本企业环境成本分类的思考和启示一以三菱电机公司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法务会计;发展现状;人才培养
一、法务会计(Forensic Accounting)的涵义
迄今为止,关于法务会计的定义,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对此也是众说纷纭,争议颇多,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
美国的弗兰克・狄克曼(1982)认为法务会计的产生是为了注册会计师使用会计技术和方法,为客户及律师进行的诉讼提供专家证词。
乔治・A・曼尼曾在其《财务调查与法务会计》著作中表示:法务会计是通过收集财务数据证据,然后以法庭能接受的形式提交或陈述的一门科学,主要针对经济犯罪行为。
法务会计作为一门科学,通过运用会计、审计手段与程序获得的有关财务证据资料来应用于相关法律问题的解决。弗兰克・J・戈瑞普这样认为。
复旦大学李若山教授提出:法务会计是一门新兴行业,是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财务知识、审计技术与调查技术,针对经济纠纷中的法律问题,提出自己的专家性意见作为法律鉴定或者在法庭上作证。
浙江大学谭立教授认为:法务会计是会计专业人员为解决或处理法律问题或事项提供的专业服务。它是在社会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专业支持,主要用来弥补公安司法人员、当事人及其人等处理法律问题或事项时所遇到的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不足。
中国政法大学张苏彤教授认为法务会计是一门融合会计学、审计学、法学、证据学、侦查学和犯罪学等学科内容为一体的边缘科学,是特定主体综合运用法务会计应具备的的技术方法获取有关财务证据资料,并以法庭能接受的形式展示或陈述,以解决有关法律问题。
法务会计虽然年轻,但其却很复杂,由于其内涵的不断扩大和延伸,使法务会计发展成为了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其定义种类不断地翻涌出现,其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虽时时刻刻处在变化之中,但却是为了健全法制化社会服务的。
二、法务会计的发展现状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催发了一些频繁且高难处理的经济纠纷、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为有效处理案件,维护社会和谐,就越来越需要专业且独立的人才从法律与会计的专业角度出发,寻找对案件有直接帮助的关键证据,而从事这项专门工作的人就是法务会计。
2006年,曾任英国财政大臣的戈登・布朗说:“19世纪是运用指纹鉴定的时代,20世纪是运用DNA鉴定的时代,而21世纪则是运用法务会计的时代。
(一)国外法务会计的发展现状
国外的法务会计最早可追溯到1817年的西欧。而开始作为职业实践则源自苏格兰,现代的法务会计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从此以后,法务会计就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目前,包括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在内的87所美国大学都开展了法务会计教育,有17所大学进行法务会计学位教育,其中仅有6所大学开设了法务会计专业本科课程,大部分大学开设的课程也仅局限于舞弊调查与欺诈犯罪调查,而且每个学校开设的课程都有不同,差距也较大。由于美国法务会计师理事会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法务会计教育,也由于各界对法务会计人才的急迫需求,以及法务会计人才该如何培养的问题,美国专门成立了法务会计技术工作组,为法务会计教育提供教学指南。
不仅如此,美国也非常注重法务会计学术研究,不仅创办了与法务会计相关的研究刊物,还在许多学术期刊上发表了法务会计方面的文章,而且还出版了大量与法务会计相关的教材和专著。从总体上看,美国在法务会计的各个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在基础理论方面的认识也已相对统一。法务会计的应用实践催生了许多法务会计组织的涌现,如法务会计师协会、法务会计师理事会、注册法务会计师协会等类似于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组织。随后,法务会计师这门职业也变得非常热门,法务会计业也成为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业务和发展动力之一。
由此看来,美国作为法务会计行业发展的领头军,已经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就。现在,美国的法务会计业一片繁荣,其他国家的法务会计行业也更加欣欣向荣,法务会计行业也将在21世纪迎来自己的鼎盛时期。
(二)国内法务会计的发展现状
我国法务会计产生于20世纪中期,于21世纪初引入了“法务会计”的概念。在我国,法务会计本身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而且也只有在发达地区才可能听见或看见法务会计的相关信息,在国内一些发展比较落后的省市大多不清楚也不了解法务会计究竟是做什么的,法务会计的发展也比较落后。到目前为止,国内没有成立一家专门的法务会计师事务所,反而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会专门聘请一些懂法律的职员,而律师事务所也会接收具有财务会计知识的人才以弥补业务处理方面的某些不足,当两种行业都涉及到与对方有关的专业且深刻的问题时却需要另想办法或从对方行业聘请有关人员进行专业处理或调查。不仅如此,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提供法务会计服务的也非常少,对于从事会计法律相关职业的人员对于法务会计的概念也是知之甚少。
我国目前也有不少政法院校、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了法务会计课程或设立法务会计方向,如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渤海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南京审计学院等。但由于教育方面的某些原因,我国还没有独立的法务会计本科专业。
20世纪末,我国学术界也陆续有人发表了文章,有的高校还成立了法务会计研究机构,截止目前,我国法务会计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已经出版了数种法务会计教材与专著。我国在几年前已经引入国际注册法务会计师(IFAC)资格认证,学员通过培训班进行培训教育后,通过资格考试即可获得国际法务会计师资格证书。相比国外,虽然我国法务会计发展滞后,但已经为国内即将到来的法务会计发展狂潮搭建了平台。国内也已经开始有一些法务会计师培训组织出现,只是数量很少,并且大多分布在国内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法务会计还在萌芽期。
与国外法务会计的发展相比,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我国法务会计的发展也将具有其特殊的必要性,因此法务会计的发展应该得到重视,深刻理解法务会计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继续努力推进法务会计理论建设,大力发展法务会计教育,并培养法务会计人才,并逐渐促进法务会计在应用实践领域的发展,来提升和发扬法务会计以及法务会计人才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价值。
三、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
在中国,法务会计服务领域才刚刚起步,而且覆盖面还极其狭窄,由于缺乏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更没有开展法务会计专门教育,使得能够进军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也影响了我国会计行业的法制化进程。面对市场经济下会计与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任务就亟待完成。
第一,开设法务会计专业及其相关课程。目前,我国的各大高校在会计学和法学专业都吸引了大批的学生,但社会需要的是既懂会计又懂法律的人才,而且法务会计专业需要具备的知识极具专业性,涉及的关联性学科也非常多,所以需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照顾。也可以借鉴外国的法务会计教育成果和国内某些高校的教育先例,通过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调整方向,逐步对法务会计的专业教育进行普及,培养法务会计后备军。
第二,建立和完善我国法务会计准入资格认定和管理。类似注册会计师、律师等资格的认定,只有取得相应资格的人才能从事法务会计相关业务。2006年在我国北京举办的首届法务会计研讨会宣布:国际注册法务会计师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法务会计的资格认证制度已初步形成。因此,应进一步完善该项制度,制定统一的法务会计资格认证规定,为国内法务会计人才提供平台,大力发展法务会计资格在国内认证制度,使得法务会计准入高效率进行,及时发挥其作用并为社会贡献力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法务会计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作为社会处理经济问题的必然需求,法务会计势在必行。我们应深刻重视法务会计在我国的扩展和实践,时刻总结经验,不断助力法务会计的发展,让法务会计在21世纪迎来一片和谐的蓝天。
参考文献:
[1]尹平,齐兴利,王艳丽.法务会计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美)威廉姆・S・霍普伍德,杰伊・J・莱纳,乔治・R・杨,著.张磊,主译.法务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周志平.论我国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J].财会通讯,2004(03).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会计服务业;注册会计师;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一、我国会计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会计服务业是以会计、审计、税务、企业管理及其他相关知识为载体,帮助企事业单位实现特定经济管理目标而进行的专业经济服务。会计服务业最早产生于英国,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类别。我国的会计服务业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不一样的成长阶段。
改革开放之初,会计服务的范围主要限于查账、验资业务,行业工作的重点是恢复重建,发展速度相对缓慢。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股票市场的蓬勃发展,会计服务业的服务范围也拓展到了与股份制有关的鉴证业务,并颁布实施了《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1995年“两会”合并,“两所”、“两师”统一称谓,行业发展开始步入统一管理和建设的轨道。目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计划用5年的时间,着力培养400名左右行业领军人才,1500名左右具有国际资质的注册会计师,2000名新业务领域复合型业务骨干。
二、我国现代会计服务业具备的特征
(一)会计服务与市场发展相适应。会计服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在改革开放初期,会计服务主要是审计业务,但随着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会计服务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开创了我国会计服务贸易的新局面,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作出新贡献。
(二)从业者具备较高的执业能力。会计服务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业人员主要是具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向社会提供高知识附加价值的审计、审阅、其他鉴证业务、会计及咨询等专业服务。这就要求从业者掌握扎实的会计、审计、税务及管理等相关知识,具备丰富的问题处理经验和技巧。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服务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事务所的竞争资本。
(三)会计服务对象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会计服务业所面对的客户需求千差万别,因此,会计服务活动也几乎没有雷同,每一次提供的服务都可以看做是一次全新的过程,注册会计师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就决定了注册会计师服务过程的复杂性。
三、现代会计服务业面临的问题
(一)从业者素质偏低。近几年,会计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能力上升很快,但是从总体分析,仍存在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老注册会计师执业经验丰富、职业判断能力强,但外语、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不足,发展后劲不足;新注册会计师外语、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较好,但执业经验不足;而具备海外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因为企业文化、薪酬待遇、执业环境等原因被“四大”挖走,造成优质人才的流失。
(二)业务扩张能力有限。会计师事务所执业带有明显的地域性。不管是上市还是非上市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服务业务,都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大部分都位于事务所的所在地。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分布的地域性是审计市场分割的体现,反映了挂靠体制、地方保护主义及声誉机制缺乏等对服务市场的影响。分割的服务市场不利于信息交流,容易造成会计师事务所间的不公平竞争,同时,也使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难以扩张,也不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三)品牌不响。我国的会计服务业只是在寻找客户,完成客户的相关经济业务。但是在完成整个经济业务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并且组织规模偏小,市场份额较低也是导致品牌不响的一个原因。
四、我国现代会计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一)实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推进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同时,加快跨境监管的互信合作。现代会计服务业的发展,标准的国际趋同是前提,需要进一步推进职业标准的国际趋同和等效工作。除执业标准之外,各国监管政策也是影响会计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强跨境监管的国际合作,特别是增强互信,推进监管体系的等效互认。
(二)实施行业人才战略。高层次人才是现代会计服务业发展的核心。按照国际化的要求推进行业人才培养工作,按照国际标准选拔和培养人才。在此基础上,与境外会计师职业组织合作,支持中国注册会计师取得境外认可职业资质,实施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一大批精通业务、熟悉国际规则、熟练掌握外语、涉外工作能力强的领军人才。这样,才能使其真正承担起服务市场经济、走向国际的重任。
(三)实施新业务拓展战略。随着我国经济活动的日益深化,企业对会计服务也出现了多元化的需求。除传统报表审计服务之外,内部控制审核、资产评估、税务、企业管理咨询、投资与融资咨询、信息技术咨询等专业服务需求也日益增多。多元化的业务结构,有利于均衡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量,充分利用其组织资源,降低事务所的执业风险,增强行业的竞争能力。
(四)提升跨国服务能力。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积极发挥“战略规划、国际联络、政策协调、信息服务”的作用,消除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的信息、政策、管理等障碍,支持、引导和帮助事务所通过新设、合并、合作等方式,在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比较密集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分支机构以及国际网络,提高事务所跨国服务能力。
虽然,现代会计服务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走出去”政策的实施和政府的支持,会计服务业将成为我国服务业中标准化、专业化、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成立.行业特征、地区差异与会计服务业发展战略——以青岛威力[J].科学经济社会,2009(4).
[2]唐丽华.我国会计服务业的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