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行业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化行业报告

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1

从赛迪集团(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简称CCID)的发展实践看,其发展壮大的历程就是一个以行业资源为中心,围绕行业提供信息服务、与行业共同发展的历程。

近20年来,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广泛运用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我国信息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其产值居国内各工业部门首位,已成为中国第一支柱产业。信息产业是中国工业行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自存在之日起,其技术与市场竞争就与全球市场同步,包括与全球同步的市场要求及与全球同步的市场化运作环境。这种市场化的运作环境,促使IT厂商对品牌的强烈需求,对市场行销的强烈要求。同时,广大读者对信息科技这一新兴领域具有强烈的兴趣,由于信息传播渠道有限,IT媒体成为了沟通厂商和渠道、厂商和用户、渠道与用户的重要传播手段,成为了IT厂商传播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最直接的通道,成为了广大用户获取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最有效和最主要的介质。IT行业又是一个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不断推出的行业。这为IT专业媒体提供了不断的内容来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快、市场空间大、附加值高,但又竞争激烈,这就使IT企业的广告费用投入较大,为IT媒体持续提供了广告收入的源泉。

CCID顺应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将自己定位为“科技信息集成服务提供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了“媒体是一种商品,报业是一个产业”的创新观念,树立了市场化经营与产业化发展的理念,不断发现市场、服务市场,充分发挥科技媒体的作用,不断创新推出IT媒体与信息产品,为IT厂商、经销商、用户搭建桥梁,满足科技爱好者和IT消费者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信息需求,成为IT产业价值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CCID建设行业资源中心和信息服务平台的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依靠数字技术,建立整合的资源运营体系

数字技术的发展是一场深远的革命,每一次传媒的变革都和技术革命密切相关。早在1996年,CCID便开始建立了集报纸(《中国计算机报》)、网站(Info Web)、光盘(info CD)三位一体的技术运营体系,以报纸媒体为基础,以Info CD多媒体光盘和Info web网站为扩展,实现三者之间内容共享,充分发挥各自媒体优势,最大程度地增强媒体影响力。一是建立数字化内容实时制作、管理、及访问平台,在报纸新闻采编系统基础上加以扩展,包括内容管理系统和报纸电子化平台,配以全文检索功能,以及内容数据库管理、安全权限分配等,把报纸内容以全真版面形式实时地进行和管理,并提供互联网和光盘内容的全文检索。实现了报纸、光盘和互联网三者之间内容共享。二是面向网络读者扩展互动服务功能,在报纸电子化的基础上,扩展了面向网络读者的服务,可以进行实时IT重要会议的网络直播,提供了和读者交互的窗口等功能。三是面向光盘读者扩展服务服务功能,以内容管理系统提供报纸内容为基础,配以光盘全文检索技术,面向光盘读者提供服务。

今天,媒体的生产和经营已经从传统走向数字化。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CCID立足于从传统运营向数字化运营模式转型,对媒体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建立以信息化、数字化为导向的内容生产、发行、广告及“1+1”业务协作体系,着力于多种介质、多种信息的整合传播,建立数字化信息运营服务体系,搭建数字化信息资源平台。

首先是信息资源及内容生产的整合。过去行业媒体所依赖的是报纸内部控制的单向采编系统。在数字化模式下,CCID采用网络等新技术,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实现读者、传播者和采编融合的双向信息生产。集团的16个报刊共有600名编辑,近十个研究机构,还有几百个研究人员,通过统一的数字化生产体系,将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和整合,根据不同的媒介特性生产所需的信息,分别编辑为报纸版本、电视版本、网络版本或手机版本等。同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深加工,针对客户的特定需求提供更高价值的数据服务。

其次是服务的整合。过去,读者在阅读报纸时,基本上是一对一的被动接受共性信息服务。在数字化模式下,CCID致力于满足各种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定制需求,实现与读者一对多,乃至多对多的信息服务。通过数据挖掘系统,识别、跟踪、发现报纸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消费行为,从单纯的内容传播服务扩展为包括定向直投、专家型研究、广告效果评估等在内的多元化服务方式。

第三是营销的整合。过去,报业机构了解读者的需求主要依赖于发行。通过技术运用,CCID采用寻找用户的低成本市场营销模式,通过网络、手机、多媒体等多种营销手段,进行商机挖掘,同时改进服务或增值服务。

挖掘专业信息附加价值,提供信息产品集成服务

CCID充分发挥在行业和专业方面的资源优势,提供科技信息服务“解决方案”。

CCID通过600名编辑记者以及近十个研究所的几百名IT研究人员,采集并生产经过数据深加工和信息纵深挖掘后的“有价值的信息”,其中每年专业报刊信息传播量达24000万字;大型专业信息数据库超过100个、信息上亿条;每年的市场调查、市场监测、市场分析和咨询报告达1000余种。这些专业信息对IT企业客户、职业人士、广大读者和观众来说都是具有“必读性”的高价值的市场信息、产品信息和技术信息,为客户和读者带来了高效的商业价值,实现专业信息的高附加价值。

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建立全方位的行业信息覆盖能力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信息产业还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主要指计算机市场。计算机行业的兴起需要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媒体,CCID因应市场需求创办了《中国计算机报》和《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这一报一刊。随着市场的发展,计算机行业不断从行业本身向其他行业用户及大众消费者市场发展,CCID又相继创办了《中国电脑教育报》、《数字生活》杂志等媒体。随后,信息产业的范围从狭义的概念(计算机市场)逐步拓宽,实现了计算机、软件、电子以及通信市场的融合,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和市场。CCID在此过程中逐步发展(包括合并)了《软件世界》、《中国电子报》、《通信产业报》、《世界电子元器件》等媒体,初步建立覆盖整个IT产业的媒体信息传播服务体系。

随着媒体传播事业的发展,读者群体进一步“分众化”。产品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专业人员、行业用户等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阅读需求,针对不同的分众群体需要提供专门的媒体。在确立《中国计算机报》作为覆盖广泛读者的综合性大报权威地位的同时,CCID通过《电脑商报》、《网管员世界》、《开放系统世界》、《视窗世界》等媒体不断加强了对“分众”读者群的服务能力。

当前,随着中国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企业应用和大众消费成为IT媒体的传播重点。CCID不断探索专业媒体发展规律,制定了“定位窄众化、内容纵深化、报刊网络化、传媒数字化”的“四化”战略,以及以细分市场、多次传播、多重营销为重点的“1+N”模式,推出了新的细分媒体,服务产业中的新兴市场和热点领域。如《中国计算报》面对信息化细分行业市场,推出《电子政务参考》、《中国信息安全》、《存储世界》、《中小企业信息化商务周刊》等。细分市场专刊已经发展成为媒体业务新的增长点,取得了经营成功。

目前CCID拥有《中国计算机报》、《中国电子报》等16个报刊以及若干细分专刊、特刊,媒体业务覆盖包括计算机、软件、电子、通讯、家电、信息化建设等细分行业在内的,涵盖供应商、经销商到消费者的全线IT与信息化产业领域。集团平面媒体单期出刊1600多版,单期发行量超过100万份,年出版总量超过6000万份,覆盖读者超过1000万人,在中国信息产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以信息资源为中心,建立多次传播和多重营销的能力

在多元化传播格局下,媒体的核心资产不再是报刊、网络等“传统”或“新”的媒介形式,而是媒体的品牌和内容。“专业媒体”的范畴不只是报刊,而是以专业信息为基础的集成媒体,既包括报刊,也包括同一品牌的其它媒介方式,“专业媒体品牌”=“专业内容”+“专业服务”。CCID以专业内容和品牌为中心,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通过报刊、网站、手机等多种渠道,进行精准定位的多次传播。

CCID原来的媒体业务主要是报纸和杂志,为了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建设立体媒体传播途径,CCID在1996年开始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专业内容提供平台InfoWeb,并以此为基础在2000年成功融资900万美元建立了赛迪网。以后又相继发展了赛迪影视、赛迪电子出版等业务,将媒体业务覆盖到包括报纸、杂志、网络、影视、电子出版、图书等各种介质,建立了以IT为主的多种媒体复合传播格局,扩大对客户和受众的服务范围,减少对单一媒介的依赖。

当前,CCID紧紧把握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机遇,以报网结合为重点,推进数字化发展,实现包括平面媒体+网站+ePaper+手机报等多种渠道的多次传播,推动中计在线、通信产业网、网管员世界等网站改版,增强了互动性。通信产业报社开通了手机报、二维码业务,开展移动增值业务;电子出版社开展了手机广告(即时传媒)业务;赛迪网开通了全网移动IVR业务。

CCID以精准的数据库信息为基础,根据客户及市场需求,提供公关策划、展览展示、会议论坛、教育培训、数据情报、咨询顾问、产品及技术评测等多种增值服务,深入挖掘行业信息资源及品牌的附加价值,形成了专业化整合信息服务的能力。集团旗下的赛迪顾问、赛迪数据、赛迪评测等企业都已成为业内知名的信息服务品牌。

在会议营销方面,CCID通过其积累的庞大行业资源,每年举行数百次会议、论坛等活动。集团承办的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主办)、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新闻出版总署主办)及主办的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中国IT市场年会、计算机用户年会、中国信息安全大会、中国工业设计年会、等众多特色活动已经成为行业盛事,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收益。

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2

[关键词] Internet 经济信息资源 信息检索

经济信息的网络化趋势带来了信息资源的高度分散性日益凸显, 加之网络的信息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规范,现有的检索工具智能化程度较低, 导致信息查询困难,大大影响网上经济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分析网上经济信息资源的分布规律, 可为经济学研究者提供一幅脉络清晰的经济信息资源网络分布图,让更多的经济学者熟悉和了解网上经济信息资源,从而促进网上经济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弥补目前普遍面临的经济信息资源短缺问题。

一、经济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经济信息资源是指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财经贸易、市场行情等一系列经济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的总和。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 经济信息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经济信息按用途可分为:

1.理论性经济信息

包括经济管理理论、经济管理科学、经济管理技术等。

2.部门或行业性指导信息

包括各种宏观的经济数据和预测数据; 宏观的市场研究和商业规律研究、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和计划等信息。

3.应用性经济信息

包括企业信息、产品信息、价格信息、供求信息、贸易机会和贸易伙伴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一些具体的指标、数据和消息。经济信息源按其载体可分为:

(1)文献信息源。以纸张为载体, 以文献的形式提供信息。如期刊、图书、报纸等形式的信息源。

(2)动态信息源。以广播、电视、展览会等形式提供的信息。

(3)电子信息源。以磁盘、光盘、网络为传输介质的电子出版物、数据库等。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 目前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对网上经济信息源的研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二、网上经济信息资源的分布

1.综合性经济信息网站

该网站既有理论性的经济信息, 也有部门、行业及应用性的经济信息, 具有信息量大、内容系统全面、数据准确、时效性强等特点, 是当前我国经济信息资源的精品。常用的综合性经济信息网主要有:

(1)中国经济信息网 (http:∥cei.省略):简称“中经网”,设有经济动态、经济分析、经济分析、中外要报、法律法规等栏目。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http:∥ drcnet. com.省略):是我国著名的大型经济类专业网站,全面整合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研究和行业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研究成果。

(3)中国资讯行 (http:∥ chinainfobank. com) : 简称“中资行”, 是一家以提供中国商业经济为主的港资信息公司。对会员提供中国商业报告库、中国经济新闻库、中国统计数据库、中国企业产品库等 15 个在线数据库, 除此之外, 还可免费浏览INFOBANK专业报告等即时信息。

(4)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http:∥ macrochina.省略):搜集大量经济资讯,包括宏观经济报道、区域经济分析材料、海外财经等。

2.地区性经济信息网站

该类网站由地方信息中心建立,网站数量较多,内容丰富,是了解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促进本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窗口, 也是我国经济信息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北京经济信息网(beic.省略)、上海经济信息网(sh.cei.省略)、广东经济信息网(gd.cei.省略)等。

3.行业性经济信息网站

这类网站由政府或一些业务范围相近的企业或某些网络服务机构组建, 面对本专业技术领域, 专业针对性强, 内容翔实, 信息面较窄, 向精深方向发展。如中国价格信息网(cpic.省略)、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ctei.省略)、中国经贸信息网(省略)、中国企业信息网(省略)、中国金融咨讯网(省略.net)等行业网站, 均系经济领域的重要信息源。

4.专业文献数据库

目前我国经济文献数据库已达数十种,如中国统计数据库(省略/)、中国商业报告数据库省略/)、中国企业产品库(省略/)等,可用来提供经济统计数据、商业报告、企业产品信息查询查询。

5.省略)。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1979年到现在的8000多种期刊的全文,包括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等九大专辑。CNKI 学术期刊网可从篇名、关键词、著者、机构、刊名等多种途径进行查询。并可通过二次检索、高级检索支持布尔逻辑运算。该网站的期刊题录数据库可免费查询。

(2)万方数字化资源网址( 省略. cn)。万方数字资源包括企业服务子系统、科技信息子系统、数字化期刊三个大系统。其中到2006年收录数字化期刊5600余种期刊,其中经济财政类期刊330余种。数据库分为工业技术、社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财政等八个大类。企业服务子系统包括中国企业公司与产品数据库、政策法规数据库、中国科研机构数据库和科技名人数据库,可供查找企业、产品、政策法规、经贸等信息。

(3)Business Source Premier。Business Source Premier 是行业中使用最多的商业研究型数据库,它提供8800 多种连载文章的全文,包括1100多种同行评审商业出版物。学科主题包括:国际商务、经济学、经济管理、金融、市场、会计、银行等。其优势在于它对所有商业学科文献(包括市场营销、管理、MIS、POM、会计、金融和经济)都进行了全文收录 ,而且还提供300余种著名商业学术期刊1922年以来的全文数据及5000余家公司的概况和2000多个产业报告。

三、网上经济信息资源检索

1.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

搜索引擎是一种利用网络自动搜索技术, 检索者只要在检索口输入关键字, 点击“搜索”即可查询。这种检索方法简便易行, 但查准率不高。搜索引擎可以分为单元搜索引擎和多元搜索引擎, 单元搜索引擎其搜索范围仅仅是该网站的数据库, 如新浪、搜狐等。多元搜索引擎是将多个搜索引擎集成在一起, 提供一个统一的检索界面, 且将一个检索提问同时发送给多个搜索引擎,检索多个数据库, 再经过聚合、去重之后, 输出检索结果。其优点是省时、简便、全面。如“网址之家”同时链接了新浪、搜狐、雅虎等8个搜索引擎, 只要在检索口一次输入检索词, 就可以检索到8个网站的数据库。

2.直接进入网站或数据库进行检索

网上经济信息网站, 收集了大量的经济信息。进行检索前, 首先对所检索的课题进行分析, 然后找到可能含有其内容的相关网站, 这就需要详细了解国内外的专业经济信息网站及其栏目设置状况。如世界经济网 (http:worldbusiness1net) 包括全球市场广告牌、164个世界货币交易所, 世界经济协会和世界手工艺出口商联盟, 提供网上经济信息。

3.利用专业信息资源导航系统获取信息资源

为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 许多国家的信息工作者把分散在网上的某些主题信息通过多个搜索引擎的协同搜索, 选择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URL, 经过专业人员的加工、组织、分类, 以目录的形式组织起来。按学科门类进行分类,以便于读者浏览。通常按学科设立一级类目, 在一级学科类目下设置二级学科类目, 二级学科类目下按信息资源类型设置三级学科类目, 三级学科类目对应的就是具体的信息资源的网址, 从而形成一系列网上专业资源指南。

总之, 网上经济信息资源浩如烟海,只要科研人员时时留心,运用各种检索技术,与同行同事互相交流就会获得更多、更新的网上资源。科研人员还应充分利用电子邮件、网上新闻组、文件传输等方式与同行交流 ,获取更多信息,以获取更大成功。

参考文献:

[1]高孟霞刘建华:网络环境下国内化学化工文献资源及检索策略.中州大学学报,2004(1)

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3

3D打印近两年真是火得一塌糊涂。在美剧《生活大爆炸》里,两位狂热的极客科学家Howard和Ral就亲身上演了一把如何用价值几千美元的3D打印机制造出自己的模型。事实上,这样的场景正变得越来越不罕见,你只要给电脑下好指令,3D打印机就能够依照蓝图把需要的产品做出来。比如,世界最著名的3D打印公司3D Systems就能完美地实现你自己动手制作《星际迷航》玩具的愿望。作为数字化制造领域的先驱,3D Systems相信3D打印有一天也能像电脑一样走进千家万户。3D打印的“领头羊”

1986年,3D Systems公司成立于美国加州,其创始人Chuck Hull率先在世界上发明了三维立体平版印刷快速建模系统(Stereolithography RapidPrototyping System)技术,并借助这项专利开展了自己的事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3D Systems不断投资于研究和开发,扩大技术平台,为客户创造创新的快速原型和快速制造解决方案,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从3D内容到打印”解决方案供应商。如今,3D Systems不仅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也是3D打印业界的龙头老大。

3D Systems可谓赶上了数字化制造业方兴未艾的时代。作为以自身专利技术起家的企业,3Dsvstems一直在3D打印领域所向披靡,多年来为专业用户和普通消费者提供3D打印机、3D打印耗材以及3D打印定制等服务,所涉猎的领域包括航空、建筑、艺术、汽车、消费、教育、能源、医疗、珠宝等等,并为3D打印的发烧友提供支持。3Dsvstems的3D打印产品线涵盖消费级、专业级和工业级,非常全面。比如在消费级,它的最知名的3D打印机为基于熔融堆积成型(FDM)技术的Cube系列产品;在专业级,它有为不同行业特殊设计的Projet系列3D打印机二十余款;在工业级,它的3D打印机iPro系列产品基于三维立体平版印刷(SLA)、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和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型(SLM)技术分化出十多款不同型号。从产品线来看,3D systems的3D打印产品可谓技术全面,种类丰富,覆盖面广。

《福布斯》杂志今年公布的2013年“增长速度最快的25家科技公司”榜单中,3D Systems就挤入了第4名,排在Linkedln、Facebook和苹果之后。而3D Systems最新的三季度报表显示,公司三季度营收达到1.357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50%,并创下季度营收新高,实现净利1770万美元,同比增30.6%。公司的打印服务、打印材料领域营收均现增长。3D Systems的CEO Avi Reichental在随后的业绩说明会中表示,材料、高级制造、消费产品需求都是拉动季度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加速收购与合作,渗透到各行各业

随着3D打印的概念和技术越来越进入社会各行各业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3D Systems也加快了自身的发展进程,频频收购和跨界合作表明了它“让3D打印机像普通电脑一样走进寻常百姓家”的雄心。

2012年1月3日,3D Systems以1.355亿美元从Ratos AB的子公司Contex Group手中收购了ZCorporation和Vidar Systems,为实现功能多样化、产品丰富化、市场多元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据法国《论坛报》报道,3D Systems新近完成了对法国本士3D打印领跑企业Phenix Systems公司的收购,后者在收购后的市值为1500万欧元。Phenix Systems成立于2000年,专注于激光烧结技术,生产百余台金属及陶瓷打印机,用户包括米其林、通用电气、劳力士、卡迪亚等等。除了收购在业界技术和品牌实力雄厚的公司之外,3D Systems对一些初创的小企业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比如2013年9月3D Systems就收购了一家初创企业Sugar Lab,这家企业致力于使用3D打印技术为用户定制用糖做的食用甜点,简单点说就是从事以食糖为材料的3D打印。Sugar Lab的创始人Kyle和Liz von Hasseln都是建筑师,他们善于借助3D打印技术为用户定制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的蛋糕或其他物品。“技术、食品和艺术的交汇将会带给人们丰富的感受,个性化和创新的潜力是无限。”Sugar Lab创始人之一Liz von Hasseln说。现有使用食糖进行3D打印的商业应用包括婚礼上复杂的雕塑蛋糕、烘烤食品商店和餐馆定制的甜点以及其他只能使用3D打印才能解决的特殊需求。3D Systems计划将Sugar Lab的3D打印技术整合到其消费内容打印平台上。3D svstems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vi Reichental表示:“我相信Sugar Lab的加入将会加速我们把可食用3D打印技术带给那些以前从未尝试使用数字化工具制作食品的广大厨师、餐馆和糖果店的从业人员。我们非常高兴我们的合作伙伴是两个志趣相投的人Kyle和Lizvon Hasseln,希望他们能迅速结合3D Systems的核心技术,创造出更多美味,个性化的甜点。”

最近3D Systems牵手摩托罗拉也引起业界的关注。11月23日,摩托罗拉宣布与3D打印生产平台3D Systems达成合作协议,共同为摩托罗拉Ara项目模块化智能手机提供生产平台与系统。根据该合作协议,3D Systems将会为摩托罗拉的Ara项目提供持续高速的3D打印平台及其实现系统。此外,3D Systems还将同意开发多材料打印技术,包括导电性材料及功能性材料,以便能够为摩托罗拉模块化智能手机提供实现完整功能的所有零部件。等该开发阶段完成,3D Systems有望继续成为摩托罗拉Ara智能手机外壳及零部件的独家供应商。摩托罗拉能否借助与3D Systems的合作重振老本行?让人很是期待。

3D打印,前景广阔

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4

与必然的数字化趋势相比,与之相适应的行业标准以及法律体系的缺失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障碍,版权和标准问题成为当前数字出版业的两个焦点问题。

中国数字出版行业的生存现状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日前,记者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了解到,首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将于今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将以满足需求,改变现状为核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为目的,以修复并完善中国数字出版产业链为导向。为了更好的发挥博览会对产业的推动作用,组委会特设多个主题活动。其中包括以数字出版的运营及盈利模式、数字出版的知识产权与版权保护等为主要议题的论坛,将邀请国内外先进企业代表及专家在客观认识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优秀案例分析,结合理论研究,期望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寻求最佳方案。

在论坛期间,大会将推出《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调查报告》及《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前沿技术集锦》两大产业报告。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力量编写的两大报告将真实展示行业现状及市场前景,为业内企业批准定位,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依据。并且,报告将随每届博览会的召开推出最新版本。

产业遭遇困境

日前,首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筹备工作座谈会在新闻出版总署召开,来自各新闻、出版、印刷、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就数字出版发展的相关问题以及对本届博览会的要求展开讨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及部分地方新闻出版局领导认真听取各方发言并对本届博览会的内容、结构及意义做了说明。

代表们在会上均对现有的版权授权渠道过窄,不适应海量信息的网络传播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看法,认为出台新的行之有效的版权政策已经十分迫切。

美国在1998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中有这样的规定,破解版权保护技术是违法行为,并定义了版权管理信息。这些版权管理信息,如作者、联系方式、授权条件、权利有效期等,不仅可以标示权利人,方便用户获得作品使用许可,还可监控用户使用情况,跟踪侵权行为的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既杜绝了数字作品的不正当使用,又能够保证数字出版、发行、传播等环节能在合理的法律环境下有秩序地进行。而就目前我国数字出版行业而言,还远未达到这样的程度。

此外,标准问题也是长期困扰数字出版行业的难题。数字出版技术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标准。单就数字格式而言,国内存在很多种数字图书的格式,导致用户必须使用不同的阅读器,这增加了用户阅读的成本,无形中也造成数字图书的用户不断流失。

正如一位企业代表在会上所言,“在国际上比较标准的格式是PDF格式,它同时支持XML,这是一个纯粹的内容存储格式。如果没有作出所谓的数字图书的标准,但起码应该保证各个出版社想做的数字图书,或者是图书制作商应该有一个输出的接口。这不会带来很大的成本,所以数据要有标准,而且,有了数据标准,数据标准共享才能把成本降低。”

政府导航,改善产业生态

事实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就提出了在今年召开首届中国数字出版的博览会的决议,专门成立了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石宗源为主任,办公厅科技发展司、音像电子网络管理司、图书司、报刊司、发行司等业务司局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组委会领导机构,并把本届数博会作为今年全国新闻出版行业的重点工作项目进行推荐。同时文化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等都将作为博览会的支持单位。目前,博览会的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值得提及的是,为使得本届博览会真正发挥产业推动作用,组委会在经过大量的研究调查的基础上,决定在首届博览会上倡议组建数字出版产业联合体,并相配套地成立国内首个以数字出版为核心的著作权委托组织。

组委会领导强调,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应该是企业群落内形成一个合理的分工链条,这个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有自己专注的领域,合起来才能形成整体优势。

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5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的《2014年年中音乐行业报告》显示,数字音乐下载业务正在走向消亡。

该报告显示,以音乐下载为主的全球数字音乐销量已经从2013年上半年的6.822亿美元,降至2014年上半年的5.936亿美元,降幅为13%。流媒体音乐则同比上涨2%,按需点播流媒体业务仅在美国的播放量就达到700亿次。

苹果也正在推动唱片公司停止授权 Spotify 以免费模式向用户提供音乐,而美国司法部正在密切调查苹果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总之,2015年6月的苹果大会上,它将推出自己的流媒体服务。 苹果对知名耳机制造商Beats 电子公司的收购,同时获得了该公司的音乐流媒体业务“Beats 音乐”。图为纽约一名上班族使用Beats 牌耳机

唱片公司的稻草

Spotify是一款在线听歌软件,利用流媒体技术,用户只需要点击链接就可以收听歌曲。中国国内的在线音乐平台都带着Spotify的影子,不同的是上线只有9年的Spotify已拥有6000多万用户,其中付费用户超过1500万,2013年营收达到7.5亿欧元。

资深音乐行业从业者贾郑婧略带调侃地对《t望东方周刊》说,6000万用户也许对国内的数字音乐平台不算什么,但是1500万的付费用户是国内平台难以企及的。

通过iTunes下载一首歌曲需要0.99美元,使用类似Spotify这样的流媒体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在线听歌,每个月只需要支付9.9美元就可以获得免广告的无限听歌权益,这对北美的普通用户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这种简单便捷的听歌方式很快受到大众欢迎,Spotify已在全球58个国家与地区上线,不仅冲击了传统的网上下载模式,还有效打击了盗版。

其创始人瑞典人丹尼尔・埃克这样解释Spotify的快速增长之道:“只要把付费音乐做得比盗版还便捷,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有些奇葩的是,Spotify与 Pirate Bay(海盗湾)都来自于瑞典。只是Spotify坚持正版,后者则是全球闻名的盗版网站。

《福布斯》杂志如此评价Spotify:它像iTunes一样快速,像Napster一样量大,又像Pandora一样便宜,没有理由不吸引人。

大型唱片公司大都欣然接受了这种模式,甚至将此看做是改变困局的希望。环球音乐集团的数字部门经理罗布・韦尔斯称赞Spotify,说它找到了一条途径让新一代年轻人再次为音乐埋单。

现在,Spotify拥有索尼、环球、华纳三大唱片公司和众多独立厂牌提供的3000多万首歌曲,覆盖全球绝大部分流行音乐。

唱片公司认为,面对源源不绝的非法下载,还不如把曲库开放,通过Spotify的增值服务增加用户黏性,并从中获利。当然,作为回报,Spotify授予唱片公司一定的股权,环球、华纳、索尼共持有Spotify不超过15%的股权。

两种思维的博弈

但是唱片公司与流媒体的关系并不和谐,前者迫切希望有更多的付费用户。而在唱片公司看来,基于广告的流媒体音乐服务无法创造足够的营收以弥补CD销售和数字音乐下载的减少。

但Spotify坚持,不断优化的免费服务才是吸引新付费用户的关键。贾郑婧认为,这完全是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博弈。

一个事实是,唱片公司造血能力下降,更需要看重版权价值。豆瓣音乐副总裁刘瑾告诉《t望东方周刊》,传统唱片公司不知道如何做新的音乐。

另一个数据也印证这样的观点,全球四大唱片公司之一的华纳自2007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情况愈加恶劣,2014年亏损已达3.08亿美元。

当音乐转为数字化产品,一部分生产成本和大部分销售成本要么消失,要么被转嫁到互联网平台,原本流程上的诸多既得收益者出局,而且压缩了唱片公司的议价能力。

在议价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流媒体的计费、支付体系与需要现金流的唱片公司又有着不小分歧。

贾郑婧分析说,唱片公司卖CD、卖下载属于直接买卖,可以快速回收现金。流媒体模式把收入周期拉长,因为用户不是一次性为音乐埋单,而是在曲库里听一次付一次钱。在线音乐平台的收入可能来自订阅,也可能来自广告,总之用户听得越多、越久,收益越多。

两种思维碰撞的结果是,Spotify每年需要拿出70%的收益分给唱片公司。

这样,Spotify在营收不断上涨的同时、亏损也逐年增加,从2013年净亏损0.56亿欧元到2014年净亏损1.62亿欧元,最主要的支出就是向唱片公司支付高额版权费用。

旧体系的权威

有意思的是,流媒体网站――在线音乐平台因为高额版费支出处于亏损状态的同时,音乐人却因为收到的费用太低而怨声载道。

在贾郑婧看来,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在于美国的版权体系太过臃肿复杂。

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6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的“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专项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与要求,我省及时成立了自查小组,按“通知”要求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馆藏机构管理体制情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第349号令《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经##省编办批准,我省国土资源厅于2004年3月24日下文设立了省地质资料馆。地质资料馆为厅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能为:负责全省地质资料的接收、保管、编研与提供社会利用。核定编制人员7人。

二、地质资料汇交情况

我省自1998年以来,部、省两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颁发探矿权证和国家出资安排的地质工作项目共234个。其中:(1)、地质大调查项目共有39个,除有1个还在续作外,其他项目成果资料已全部汇交。(2)、中央财政补助项目共有40个,已汇交11个,在做或续作的13个,国外4个,其余12个待汇交。(3)、危机矿山项目共有11个,均未结束,待项目结题后汇交。(4)、地方财政项目共有133个,其中续作和在做的49个,已汇交成果资料的52个,调整变更17个,另外15个待汇交。(5)、采矿权证项目11个,成果资料已全部汇交。

近年来,从汇交到省地质资料馆的成果地质资料来看,无论是纸质资料,还是电子文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一)纸质资料

1、汇交的资料不规范,不符合地矿行业报告编写规范、制图规范格式要求。

2、报告印制质量和装订质量不符合要求,报告采用铁钉甚至用活页夹装订;有些汇交的资料是复印件,字迹不清,存在缺页、重页、错页、页码倒装订等现象。

3、图件折叠不规范,把图的信息面折叠在外,且图折叠过大超出了标准装具的规格。

(二)电子文档

1、电子文档的格式、命名与组织方式不符合标准要求,没有按电子文档的汇交格式组织电子文件,而是直接把印制报告的分散电子文件拷备汇交,一册附表中的页面混杂不统一。

2、电子文档不齐全不完整,缺少插图源电子文件,缺少部分与纸质资料相对应的电子文件,没有汇交MAPGIS软件的矢量化数据文件及相应工程文件、系统库、汉字库,或系统与所交图件不匹配。

3、电子文档图文信息缺失,文字部分的源文件在系统内转换成存档电子文档时信息丢失,插图和图版的色彩纸电不一致;图件部分的图件转成光栅文件时存在丢色或严重偏色现象,甚至做的图件不符合国家或部的制图标准。

4、所汇交的源电子文档不是最终的矢量文件。

5、图件在输出图件时选择的参数不对,存档文档的分辨率过低,无法正常浏览。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分析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措施予以解决。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汇交单位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从根本上解决汇交资料质量不高的问题;二是落实责任制,把好资料接收审验关。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提出修改意见后坚决退回,限期返工修改;三是对个别存在差错的,由地质资料馆帮助修改后汇交。通过上下努力,较好地保证了汇交资料的质量。

三、地质资料馆藏建设情况

(一)馆藏机构建设标准化条件基本具备

对照国土资源部第16号令《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逐项检查陈述如下:

1、我省国土资源厅已将地质资料馆的场所建设纳入南京地质博物馆二期改造工程(地质大夏)中。该大厦已于20**年底封顶,其中5、6层为地质资料馆库房、阅览室等办公所场。两层建筑面积约2169平方米。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计划2009年底迁入。启用新场所后,我省地质资料馆场所面积基本上达到了甲级档案馆的标准。

2、目前,馆内有工作人员7名,均为参加过上岗培训的非档案专业的人员,其中地质专业一名。缺少地质专业及档案专业的人才。

3、根据《条例》和《条例实施办法》,我省制定出台了《##省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和《##省成果地质资料借阅管理规定》。地质资料馆还制定了一整套涵盖地质资料管理全过程的规章制度,以及各岗位工作要求提示牌,基本做到了政策规定明确、岗位要求明确、工作目标明确、操作程序明确。管理制度健全,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4、我省地质资料馆成立后,就以社会服务网络化为奋斗目标之一,并于20**年12月23日正式建成开通了##省地质资料馆网站。20**年,省地质资料馆又以“地质资料查阅的新窗口、业务信息的新渠道、业务交流的新桥梁、业务学习的新课堂、政府决策的辅助新支撑、企业投资的辅助新顾问、公众信息服务的新平台、资料档案政策宣传的新阵地”等八个新为建设目标,开展了馆网站改版建设与服务提档升级工作。改版后的新版馆网站于20**年10月20日正式上线运行。新版馆网站,栏目更加丰富,栏目层次结构更加合理,查阅更加方便,网页设计新颖、动静结合、图文并茂,较好地展现了档案资料馆藏机构“藏、展、阅”三大基本功能,其服务功能被网民评价为“有着秀才不出门便知馆中事”之功效,有力地促进了资料档案政策的宣传和地质资料的公开利用。在部组织的全国地质资料网络服务检查评比中得96分,获第一名,具备较强的网络化服务能力。

6、我省地质资料馆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20**年率先建成开通了省级地质资料馆网站。除在网站上公布馆藏地质资料目录外,还率先在网站上了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资料文字报告全文,为社会提供公益。20**年又自主研发了地质资料电子阅览室系统,建成开通了电子阅览室,推进了查询方式现代化变革,促进了借阅效率和地质资料利用率的提高。

(二)实物地质资料库房建设情况

根据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印发<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8号)精神与要求,我省国土资源厅资源处及时开展了省内、外调研工作,提交了调研报告及实物地质资料实物库建设预可性研究报告,经厅党组讨论批准后,已上报省发改委。

四、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情况

(一)基础业务建设与促进利用情况

2004年,我省地质资料馆成立后,围绕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资料馆现状、社会需求以及发展趋势,先后开展了“以促进资料社会化服务为主题”的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手段,提升便民服务能力、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拓展服务时空、依靠科技创新,推进查阅方式现代化变革、加强编研,宣传馆藏内容,引导资料收集、强化需求调查,提高服务针对性等六个方面基础业务建设活动,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利用。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促进利用

我省地质资料馆成立后,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编写了一套涵盖地质资料管理全过程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人手一份,遵照执行。其中,借阅规定、服务承诺等9项制度上墙,接受社会监督;以精细管理为指导,细化岗位要求,制定各岗位职责并制作案头提示牌,要求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构建完善了地质资料管理法制化体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促进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制度保证。

2、完善服务手段,提升便民服务能力,促进利用

通过多方挖潜,我们先后添置了数码复印机、工程复印机、大幅度扫描仪和绘图仪,服务手段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为借阅者提高资料收集效率提供了物质保证。

3、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拓展服务时空,促进利用

我省地质资料馆成立后,就以社会服务网络化为奋斗目标之一,并于20**年12月23日正式建成开通了##省地质资料馆网站。20**年,省地质资料馆又以“地质资料查阅的新窗口、业务信息的新渠道、业务交流的新桥梁、业务学习的新课堂、政府决策的辅助新支撑、企业投资的辅助新顾问、公众信息服务的新平台、资料档案政策宣传的新阵地”等八个新为建设目标,开展了馆网站改版建设与服务提档升级工作。改版后的新版网站于20**年10月20日正式上线运行。馆网站上不仅提供有地质资料目录查询服务,还有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资料文字报告全文,基本实现了地质资料社会服务网络化,同时也促进了用户查阅地质资料方式的转变。

4、依靠科技创新,推进查阅方式现代化变革,促进利用

自主研发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地质资料电子阅览室系统软件,建成开放了电子阅览室,实现了我省地质资料查询利用方式现代化变革,促进了我省地质资料管理水平“五大”提高:一是提高了用户查阅效率与资料的利用率;二是提高了资料合规借阅保障程度;三是提高了地质资料合规、合法利用的监督力度;四是提高了资料利用情况统计分析水平;五是提高了地质资料安全利用保障程度。

5、加强编研,宣传馆藏内容,引导资料收集,促进利用

为揭示馆藏内容,宣传馆藏内容,提升社会各界对##地质工作程度与取得的成果资料的知情度,我省先后编撰了以馆藏资料专业分类目录和地区分类目录为主要内容的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指南,区域性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目录检索图集等。尤其是后者,清晰直观地揭示、宣传了##区域性地质调查工作发展历史、程度与取得的成果资料,为用户有的放矢收集利用好地质资料提供了导向服务与帮助。

6、强化需求调查,提高服务工作有效性,促进利用

为提高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与实用性,我省地质资料馆将用户需求调查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在借阅接待服务过程中,给每位借阅者发放地质资料利用情况信息反馈表,主动倾听借阅者的意见与建议;二是上门走访,座谈了解国家和省重点工程项目对地质资料的需求与愿望;三是召开全省地质资料用户征询大会,广泛、全面了解各领域、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为提升服务层次与目标提供依据。

通过上述6个方面的业务建设,初步构建完善了我省地质资料管理法制化体系,为促进地质资料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初步建成了网上查阅与馆内查阅两大服务体系,服务手段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为促进地质资料利用提供了物质保障;全面提升了馆藏资料信息社会共享程度,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模式由过去“封闭式”,步入了“走出封闭、走进开放、走入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新的发展之路。

(二)围绕扩大内需,主动做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切实为扩大内需项目做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下发后,我省地质资料馆迅速行动,积极投身于“扩内需、保增长”行动中,结合##实际与社会需求,围绕扩大内需,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服务活动。

1、推出了十项便民服务,促进地质资料利用,服务扩大内需

面向全社会用户,发出《##省地质资料馆关于开展十项便民服务活动,服务扩大内需与促进地质资料利用的通知》,正式推出“邮赠目录、代客收集、上门服务、绿色通道、向导接待、按页定密、全文在线、多样复制、对口编研、远程咨询”等十项便民服务活动,为扩大内需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2、研发、集成资料信息,为扩大内需项目选址决策提供“一站式”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我省地质资料馆按照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新思路,选择为建设项目选址决策提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为突破点,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践。集成矿产地、探矿权与采矿权、矿产勘查开发规划区、地质遗迹保护区等数据库资料,研发成功了建设项目选址压矿调查分析系统,为建设项目选址科学决策,提供分析速度快、分析对象全、表达形式丰富、服务内容科学,查询报告形成及时、周到的技术支撑服务。截止2009年6月底,共为68个建设项目选址决策提供了“一站式”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3、加强馆藏内容宣传,引导资料收集,让地质资料通过各领域更加广泛地服务于扩大内需项目

为“扩内需,保增长”做好工作是当前各部门、各单位的重点任务之一。为了让地质资料在各领域发挥更加深入、广泛的作用,加强馆藏内容宣传,引导资料收集显得尤为重要与必要。据此,我省地质资料馆选择了“集服务内容介绍、专业分类目录与地区分类目录、地质资料管理与利用法律法规汇编于一体”的《##省地质资料馆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指南》(简称《指南》),和“由反映##地形、地势、地貌的序图、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目录检索图及参考性图件组成”的《##省地质资料馆区域性地质调查成果目录检索图》(简称《图集》)两种编研成果作为首批邮赠对象,并在馆网站上了免费邮赠《指南》和《图集》的通知,对需求者均及时用快件方式为其邮送去《指南》和《图集》。此外,根据扩大内需项目选址一般需开展地质灾害性危险性评估工作这一实情,我省地质资料馆还选择全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为优先服务对象,从省厅地环处等有关处室了解其联系方式,主动邮送去《指南》和《图集》,为其在为扩大内需项目提供技术服务过程中提供馆藏内容信息支撑。

4、开展上门服务,调研了解用户需求,提高服务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为提高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与有效性,先后到##地勘局第一地质大队、##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开展上门服务活动。送去《指南》和《图集》,宣讲我省地质资料馆藏内容、业务建设、服务能力、借阅规定以及如何查阅地质资料,座谈了解对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需求、愿望与建议,为进一步做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理清方向与目标。与此同时,还主动给水利厅、建设厅、省铁路办等部门去函,联系上门服务事宜。

五、其他情况

(一)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情况

地质资料数字化是地质资料“四化”建设目标之一,也是地质资料社会服务网络化的前提与基础。我省自1998年以来,一直稳步推进馆藏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已于20**年全面完成了馆藏A类资料数字化工作,并启动了B类资料数字化工作,朝着建成全数字化地质资料馆方向迈进。与此同时,我省高度重视数字化成果的利用,率先启动与强化了已有数字化成果电子图书制作工作,即PDF格式转换工作(即将扫描图片,转换成电子图书),并将这一工作环节纳入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流程中,做到地质资料数字化成果一下“数字化生产线”就能方便被利用。

(二)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情况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我省积极响应,精心组织,快速行动。在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清理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基础上,制定了周密细致的工作方案和有力的质量保证措施,以“率先、创优”为行动目标,扎实贯彻执行“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依据、统一标准、统一细则、统一操作”六统一和严格的“双百”质量检查制度。截止20**年11月10日,全面完成了馆藏地质资料清理、登记、信息录入和验收审批,并率先运行了按件定密提供利用的新模式,馆藏资料公开利用率由原30%飚升至82%,方便了借阅,促进了利用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是我国地质工作六项主要任务之一。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现馆内人员力量、专业结构、投入经费与这一全新的使命与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建议加强专业技术力量与经费投入,为完成新使命奠定人力资源和经费保障基础。

2、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应“常态化”。促进利用,服务社会是资料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为扩大内需项目做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只是当前首要任务或者说扩大内需项目是当前重点服务对象。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地质资料广泛利用,充分发挥地质资料应有的作用与价值。所以在做好重点服务工作的同时,要咬定最终目标不放松,也就是说要将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常态化”。

3、理清抓手,加大投入,为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常态化”提供保障。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好服务和地质资料信息支撑。解决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自身科学发展问题是履行好中心任务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才能履行好这一中心任务?一句话就是“两个全面”。即,全面贯彻落实“统一汇交、公开利用、权益保护”三项基本制度,和全面推进“地质资料管理法制化、馆藏设施标准化、地质资料数字化、社会服务网络化”四化建设,这是履行好中心任务最根本的路径与保障措施。建议从人、财、物三个方面加大投入,促进与保障三项基本制度贯彻落实到位与四化建设到位。

4、创新实践,满足需求。满足用户需求是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衡量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标尺。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户对地质资料服务将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及时调查了解,分析研究用户新需求,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应是馆藏机构思考研究的现实课题。

作为馆藏机构来讲,提供“查阅方便、调阅方便、收集方便、利用方便”四方便服务是最基本的任务。努力消除束缚地质资料被方便查阅、收集、利用的障碍应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为此,建议推进如下三个方面创新实践工作。

(1)依靠技术创新,实现按页定密,扩大公开利用信息量,方便查阅

地质资料清理工作完成后,实现了由传统的按档定密管理提供利用模式向按件定密管理提供利用模式的转变。运行按件定密管理提供利用新模式后,##馆藏地质资料公开利用率虽由过去30%提升至82%,“解放出”了一大批资料,但仍存在“二次解放”的空间。##地质资料馆研发的电子阅览室系统具有自动识别屏蔽保密与受保护资料的功能,通过系统软件升级研发,可实现按页定密,就可“解放出”的文、表件中不的内容,实现地质资料的“二次解放”,扩大公开利用的信息量,让用户方便查阅件中不的内容变成现实,可有力地促进地质资料的利用。

(2)开展制作公开类地质资料信息产品实践活动,方便收集

利用数字化地质资料可再编辑或修饰这一特性,开展数字化地质资料公开利用技术处理研究是扩大公开利用信息量的又一重要途径。一方面可利用图像修饰编辑功能,将图像格式的地质资料中的要素处理掉,转化为公开类地质资料;另一方面,针对矢量化的图件,可通过提取件中不内容,组合生成公开类地质资料。以此方式逐步丰富上网的全文地质资料信息量,让用户方便收集资料变成现实,对促进地质资料的利用十分有益。

(3)启动“第二代”数字化,方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