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管理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化管理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化管理模式

数字化管理模式范文1

[关键词]医疗处方;二维码技术;数字化管理模式

引言

医疗处方是病人就诊过程中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开具的书面性文件,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给药名称、药品剂型、计量、用法等详细信息,是药剂师和患者调配药品的依据。国家对处方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其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责任。我国的法律对处方的管理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但在实际的运行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如,普通病人难于鉴定处方开具者是否具有处方权;处方具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处方往往只在病人就医的单位内部使用;在药店购买处方药不用或不完全遵照处方,处方药随意出售现象严重;处方真实性难于鉴别;职能部门监管难度大等诸多问题。目前,处方在形式上分为手写处方和电子处方两大类,电子处方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产物,对医院信息化的管理的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随着医药分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实现处方科学、系统地使用和监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二维码是计算机图形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医疗处方采用二维分布的黑白图片进行图形化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相比于一维条形码,其在存储量、保密性、可追踪性、校验修复性和成本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也被广泛应用于物品追踪、安全保密、证件管理、报表等各个方面。二维码集信息存储、信息传递和信息识别技术于一体,对管理的数字化水平、管理流程的优化、管理的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应用型研究的热点,如二维码支付应用、二维码食品安全追溯等。本文重点关注了二维码在处方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形式,进而解决目前处方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采用二维码技术的医疗处方数字化管理模式

采用二维码技术的医疗处方数字化管理系统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公共服务性的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政府或企业通过组建“云计算”网络中心服务平台,实现二维码处方的信息化管理,对处方以二维码的形式进行生成、组织、存放和管理。二维码处方的相关使用者(医生、病人、药品销售单位、政府监管部门及药品生成单位等)通过网络终端(PC或智能移动设备)与管理中心进行网络通信,进行处方的真实性核查、处方内容核对、处方药销售和处方使用监管等各项相关活动。医生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通过申请二维码生成带有二维码的电子处方,一方面将其上传至二维码处方管理中心,另一方面将带有二维码的纸质处方交由病人。病人可以通过手机等智能网络设备扫描二维码获取处方的详细信息(如处方当前的状态,处方开具者的详细信息,处方相关药品的信息,药品销售信息等),在购药时将带有二维码的处方交由药品销售单位。病人还可以通过用户回执功能,将二维码处方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上传给二维码管理中心。药品销售单位通过网络化终端扫描二维码,自动与管理中心通信,对处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进行核验,如果真实性、时效性没问题,根据处方内容将药品销售给病人,同时将销售药品的详细信息(药品名称、药品量、药品销售时间等相关信息)上传至管理中心进行管理。药品生成企业通过网络终端上传和查看药品相关的信息。政府医药监管部门是整个系统的组织与建设者,通过与管理中心交互获取二维码处方运行过程中的监管统计数据和报警信息,进而对医生、药品销售单位和药品生成单位进行相应的管理,如图1所示。

2采用二维码技术的医疗处方数字化管理的关键管理问题分析

2.1模式的运营

采用二维码技术的医疗处方数字化管理系统,其本质是提供给医生、病人、药品生成及销售单位的公共平台,政府医药监管部门是系统的主要提供者,也负责体系的运营活动。从管理的角度,医生管理、药品生产管理和药品销售管理是政府医药监管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其工作的电子化管理,是电子政务的内容。因此,政府医药监管部门是数字化管理模式平台的直接投资建设者,负责整个模式的运营与管理。医生与患者诊疗活动的开展依托于医院信息系统,药品销售依托于相应的电子商务平台,药品生产企业依托于企业信息化系统(如ERP),三者相互独立,各自为政。要实现二维码处方数字化管理模式的运营与管理,必须实现其与医院信息系统、药品销售电子商务系统和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接口化对接,设立接口模块,设计对接协议和数据传输格式,在运营与管理上实现处方业务的一体化。

2.2数据管理

二维码处方的数字化管理是集二维码处方的生成、输出、查询、使用和注销的全程性业务链条,整个链条的正常运转依赖于相关数据的科学组织和管理。首先,相关数据库的建设。辅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执业医生数据库。执业医师是处方开具的权力方,只有在执业医生数据库登记注册的医生才有权力申请二维码并开具处方,其相应的数据为结构化数据,因此,可采用关系数据库系统进行组织与管理。②药品及生产单位数据管理。药品是处方的直接对象、生成单位是药品的提供者,是处方业务链条的基础信息保障,可基于结构化的形式采用关系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③药品销售单位数据管理。药品销售单位是二维码处方的直接使用场所,涉及处方内容的实现,是业务链条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药品销售单位的管理包括药品销售单位的注册和资质数据管理,其实现同样要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由主数据库完成业务链条执行过程中相关数据的管理。相关信息要记录业务执行过程中每一步产生的数据,做到来源正确、有理有据、格式统一、传递流程完善与严格控制时效,并能够实现互相印证。同时,业务链条数据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其数据量随时间的推移会异常庞大,因此,需要关注大数据管理技术的实现。采用列表式数据库的技术取代关系数据库技术其将在分布并行计算、网络化存储、时效计算、数据备份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其次,二维码处方数字化数据管理平台的选择。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网络化中心平台具有远程访问、建设成本低、功能拓展灵活、数据存储量大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已成为数据管理的必然选择。

2.3数据监控与分析

二维码处方管理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基于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的二维码处方相关数据的监控和分析是管理中心的重要任务。数据监控。①认证性数据监控,主要是指对医生、药品销售机构和药品生产机构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实时认证。医生注册、登陆到管理中心平台首先要通过执业医师数据库调取相应的医师资格信息并进行资格审查。同样,对药品生产和销售单位注册时要进行资质的审查和备案,在登陆时进行数据认证。②处方数据完整性监控。国家对处方的格式、内容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处方数据的完整性监控就是在二维码处方生成时,依据相关的规定对处方内容的完整性进行核查,内容不完整的处方是不能开具的。③处方时效性数据监控。医学处方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时效性,一般处方的时效性在1~7天之间,超过期限的处方应停止使用并进行停用原因的调查。在处方的二维码中可以加入时间信息,在管理平台通过时效数据计算处方的时效性并给出明确说明。④处方运行过程数据监控与数据完善。二维码处方是一个过程化链条,每一步操作都会生产相应的数据信息。尤其是病人在药店买药时,所购药品的名称、产家、药量等信息数据都需要纳入相应的处方数据库进行管理。⑤药品分布与库存监控。药品分布与库存监控主要针对药品销售和生产单位,药品的分布和库存信息会随着处方的使用而不断变化,通过处方的销售统计和实时库存核查,实现对药品生产销售行为的规范和监管。数据分析。二维码处方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以系统内各个管理相关数据库生成和存储的数据为依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形成分析报告,服务于系统的各个用户,这也是管理模式的质量保障性支持。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医生为中心的数据分析,分析以医生为主体进行展开,如医生的常用处方统计学分析,医生处方开具的效率分析,医生处方的应用效果分析等;以二维码处方为中心的数据分析,如处方应用流程分析,失效处方分析,处方效果分析等;以处方药销售为中心的统计分析,包括药品销售热度、药品库存等数据分析;针对政府职能部门监管职能的数据分析。

3结语

数字化管理模式范文2

【关键词】门诊药房;药品管理;差错;原因分析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进而造成院内医疗纠纷问题不断上升,门诊药房承担着临床药品发放工作的任务,是患者直接接触的一个主要部门,药房的管理质量关系到患者预后,药房的管理水平是临床用药安全以及医患和谐的直接影响因素[1]。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不断改革,逐渐获得完善,逐渐科学化、现代化[2]。本文对我院门诊药房实施数字化管理模式前后的药品发放差错事件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门诊药品管理发生差错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药品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2月,我院门诊药房实施数字化管理模式后的2296例次药品发放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1~12月我院门诊药房实施数字化管理模式前的2114例次药品发放作为对照组,对2组药品管理中的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发生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1.2门诊药品管理方法

1.2.1观察组:在药品发放的过程中,采取数字化管理模式对药品发放工作实施管理,在医院内局域网内获得医嘱单,展开相应电子处方,在复核完成后,经计算机系统进行药品划价、统计。交费后,药师打印缴费处方单,将处方内容作为依据,展开配药,核对后发放给患者。药品发放完成后,计算机系统自动对库存量进行调整,保证药师能够随时进行查询与管理。1.2.2对照组:药品发放工作接受临床药房常规管理方法,药师将医嘱单作为发药依据,依完成药品配药、发放、划价、销账等各项工作。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药品发放差错事件的发生原因以单人配发、药物摆放、医师疏忽为主;观察组药品发放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404,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医院门诊药房的药品管理工作应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且实践工作中,应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实施药品管理;在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得到提升的同时,保证能够加强医药管理服务性项目,为患者提供放心药、良心药、管用的药;在从药库领取药品的过程中,应做到严格核对、验收流程,对药品的品种、规格、有效期等展开逐一核对、辨认、验收,针对核对不合格的药品,避免进入药房;不定期对药品展开盘查工作,针对发生变质、快过期的药品,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按照要求及时展开处理;对药品供应的及时性、准确性予以保证,并且做到不短缺、不积压[3]。在门诊药品管理的一般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药品入库完成后,需要进行科学的分区摆放,譬如,将药品分成外用药区、口服药区、注射药区。以药理作用作为细化依据,进一步对药品进行细化摆放,这对于药品调配的及时、准确具有很大的帮助;(2)药品需定点进行摆放,并且保证摆放的整齐性,方便配放时,减少误差的发生率,使配药时效得到显著提高;(3)明确标注药品的名称、包装、规格,若有特殊要求,药品应保证按照要求摆放,若是药品有避光要求,则应注意,切忌将其摆放在阳光照射位置,对药品管理、存放制度应保证严格遵守。门诊贵重药品的管理工作中,应注意:(1)建立专用账册,严格监控贵重药品的销售情况;(2)贵重药品的进账、销账要做好准确详细的登记,逐日展开盘查,对盘查数据予以妥善保存;(3)贵重药品的盘库需要对现场实物展开清点,避免出现空账、乱账等现象。门诊药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4]:(1)应安排专业的人员,定期开展药品养护,保证药品质量,对因保管不合理引起的药品损耗予以有效避免;(2)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在药品储藏的过程中,注意应严格按照药品储藏要求展开;(3)不定期对药品实施盘点,对外包装发生损坏,外观发生改变的药品,及时进行处理。在药品有效期监管等方面,应首先对药品有效期进行认真、仔细的核对,仔细查看是否清晰、准确、无误、未过期等信息。对近效期药品的管理与控制工作予以严格掌握,针对近效期药品,及时进行警示,在发药前,详细检查,保证在失效前1个月用完,与库房、临床医师保持及时的联系,及时解决并处理。针对同一品种的药品,应注意按照效期实施规范的摆放,遵循“先进先发,先产先发”的原则;(4)针对有退换药要求的药品,需要严格按照规定。针对传染病特殊管理药品,在发放后,应保证绝不退换,若是存在药品退换情况,应注意保证有原开方医师的签字,方可退药,在退换药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核对,确认是否为本门诊药房所发出的药品。认真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数量、产地等信息。做到门诊药房药品管理能够有序可行,有规可依。本次研究中,出于对门诊药品管理发生差错的原因以及应对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药品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我院门诊药房实施数字化管理模式前后的药品发放差错事件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药品发放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09%,对照组药品发放差错事件发生率为3.78%,观察组药品发放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药品发放差错事件的发生原因以单人配发、药物摆放、医师疏忽为主。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门诊药房工作过程中,药品发放差错事件的发生因素相对复杂,多是由于药师工作量大,工作容易发生疏忽。在数字化管理模式实施后,对于降低药品发放差错事件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综上所述,医院门诊药房的药品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以及用药安全息息相关,同时门诊药品的管理与医院的医疗水平、声誉存在显著相关性[5]。门诊药品管理工作者,应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使自己业务能力、业务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减少药品发放差错发生率,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保证医院门诊药房的药品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为社会创造出更高的社会效益,为医院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树立医院良好形象,为医院的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保刚,高山.门诊药品管理发生差错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6):155.

[2]马小春,于文彬.药房药品数字化管理与发放可行性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3,9(4):210-211.DOI:10.3969/j.issn.1673-2197.2013.04.117.

[3]孙志勇,史香芬,张俊珂,等.自动化药房管理信息系统在医院门诊药房的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8):1535-1536.

[4]陈宁姿.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数字化管理措施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8):765-766.

数字化管理模式范文3

关键词:数字化平台 企业员工培训 学员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142-02

1 引言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它除了具备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预测、计划、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近几年高校在实施建设教学和管理一体的数字化校园平台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案例,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为基础的校园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数据交换与共享(数据中心平台)等基础平台建设已成为现代学习管理的一个热点。同时,在国家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的号召下,各企业也迈向“学习型企业”建设时代,其中E-learning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是企业培训借助新技术,实现学习形式丰富多彩的一个很好创举。

然而,企业在员工培训的管理模式中,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方面还远远落后于高校。本研究针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借鉴高校数字化校园的管理模式,提出打造学习形式和培训管理统一的数字化平台,构建培训项目管理体系、培训学员管理体系、培训资源管理体系、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及辅助决策一体的数字化管理模式,解决传统培训管理模式向高效科学管理模式转变。最终形成一种基于数字环境的、立足于培训对象的培训过程管理、培训考核管理和终身学习管理,依托网络虚拟学习社区、课堂、会议、培训班级,做到计算机培训管理系统监控与实践环节监控相结合,员工成长记录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

2 数字化校园的现状和企业培训数字化平台建设必要性

随着数字化校园概念的提出,我国众多学校纷纷开始了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数字化校园能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历史性突破,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决策效率,提高信息利用率等方面体现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对教学、科研和管理具体变现为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生活数字化。

数字化产业已经由原来的注重产品价格向着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方向转型,尤其是教育培训领域。员工教育培训信息化已成为为企业员工提供公平的受培训机会,解决培训资源分配不均,满足员工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期望,推动企业培训在更高起点上实现企业更大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企业培训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企业员工培训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化平台建设采用统一的技术构架、标准与环境,构建关联整合的信息系统和有机集成的软、硬件支撑环境,统一数据平台,统一数据集中和共享,统一用户门户展现,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各种学习、自主选择培训及相关信息查询等个性化服务。

3 企业培训管理模式

国内各企业在重视员工教育培训的同时,各培训组织对企业培训管理模式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很多企业通过“ISO1 0015质量管理培训体系”贯标后,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实施流程、员工培训效果评估与考核、员工培训激励四部分的流程都得到了健全,并紧密结合。量化计分管理模式,以科学两关考核性管理为主干,实施教育培训注册积分式管理模式在部分企业得到重视和推广。国外也研究了培训管理模式,开发出了一些数字化管理软件。建立了内容丰富的培训管理系统,作为培训管理有效性标准衡量的制度性保证,提供一定的参考标准。但是国外的培训管理机制我们可以借鉴,却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目前基本情况。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企业培训管理模式,可以把企业员工培训流程、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进行平台系统固化,确保培训过程中标准不走样。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和资源中心建设,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数据同步及资源共享。

4 企业培训管理模式数字化平台设计

企业培训管理数字化平台通过整合数据资源和业务功能,以信息化推进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现代化,进一步加强学员开放式学习、改进教学培训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企业员工培训数字化平台模型如图1所示。

4.1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对教学培训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实现教学管理各部门之间的科学分工、密切配合与准确执行,大大提高培训项目的组织和管控效率。通过建设集中的课程库、现场教学库、知识库和师资库,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实现需求调研、课程设计、培训实施、效果评估等培训全过程的数字化闭环管理,促进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

4.2 学员管理

学员管理涵盖自学员报名起到培训结束止的全过程的服务内容,体现了企业培训工作服务企业员工的理念。学员可详细了解到学校位置、联络方式、校内地图、食宿安排、培训指南等基础信息,方便学员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和行程;在培训中学员可查询并分享在校学习和在校生活的相关信息,包含教学计划、课程表、作业提交、讨论园地、通讯录等内容;在培训后学员可进行成绩查询、培训评价、课程资源下载留存等,实现培训前中后的一站式服务。

4.3资源中心

资源中心针对教学和管理需要,集新闻导航、信息搜索、信息展现等功能为一体,为学员、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远程培训、课件学习、馆藏图书借阅、视频课件共享、课堂直播、录播等多方位的数字化教学共享服务,是一个方便、直观、易用的知识共享门户。资源中心,将改变传统培训资源分散、孤立的状态,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和最大化利用,并通过远程教育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方便学员自动、自发、自主地学习,提高培训的覆盖率和普及率。

4.4 综合服务

综合服务通过对培训机构的教室、投影、音响、宿舍、以及相关的空调等设备设施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物质采购需求申请、审批过程信息化应用管理,优化采购流程,以促进采购过程和采购管理的规范,提高采购的管理和监管水平;日常工程检修检修申请,规范工程检修流程规范。

4.5 辅助决策

辅助决策是一个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的数据中心,该系统以多角度、丰富的展现形式做出相关数据的智能分析,使各级领导能够方便地了解和分析培训机构的运行状况,帮助领导做出科学的决策,及时、快速、准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数字化平台培训管理模式实践

在培训项目管理的准备阶段,用问卷法和视频访谈法对参加培训项目的学员进行网上培训前的需求调查分析,通过需求调查及分析,使培训的整体内容和主体形式更能满足参加培训员工的学习需求,并解决其在工作实践中的困惑与问题,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在培训项目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数字录播系统可以对实施课堂进行抽样监控,掌握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了解培训内容、形式的针对性、时效性,以便于及时调控培训的内容、形式,满足绝大多数学员的不同需求。在培训结束后,通过数字化平台对受训员工进行阶段性跟踪,了解学员回到岗位后,行为改变情况。建立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同一项目学员可以通过论坛方式,在工作中持续学习交流,并可以通过虚拟学习区,开展群策群力、头脑风暴方式,寻找培训解决方案。

数字化平台实现了统一员工身份认证,建立健全了员工学习档案,实现了员工在企业中的全过程职业生涯管理和学习规划方案设计。资源中心也为员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为员工学习差异需求和自主选择提供了保障。数字化平台充分考虑各业务层次、各环节管理中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使系统始终与实际需求紧密相连,进而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培训管理模式走向简单实用、开放灵活,实现系统实用化水平评价的动态管理,成为由业务驱动的实施过程,而不是技术主导的过程,不断促进业务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6结语

本文对企业员工培训的流程管理、学习过程管理以及学习档案管理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创新通过数字分析为培训方案解决提供辅助决策,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数字化平台,探索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构建信息时代企业员工培训新的管理模式,实现员工培训研究与员工培训管理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章妙月.浅谈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J].信息系统工程,2012(6):127-128.

[2] 夏伟宁.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教师培训管理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4):36-37.

[3] 宋颖.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J].硅谷,2012(8):94-95.

数字化管理模式范文4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模式;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作用

一、数字化管理模式在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业务中含义和特征

数字化管理模式是以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为基础的,利用计算机和现代化通信设备对信息进行处理和传递,将人体一机信息服务系统应用到了实际的营销业务中,这不仅提高了我国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科技化管理进程。数字化管理是将企业中的供应链管理和信息管理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实行数字化的企业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不仅将企业中客户资料、资源数据等一系列企业内部资料信息化、数字化,并且促进了企业营销管理的可计算性,将企业中的所有管理的量化问题都以管理技术解决,形成一中快速有效的管理模式。数字化管理模式以定量化、综合化、智能化、集成化、动态化、系统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了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科学化,这同样是其他管理模式相比的。

二、电力营数字化管理的关键技术

1.服务系统创建

服务系统创建的实质就是电力营销数字化服务系统的创建。该系统是将所需要的服务器结合在一起,利用应用系统设计的技术来创建的,系统的创建是由3方面进行创建的。(1)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通常是将两台小型的机器结合在一起运行数据服务器的,在运行的同时对磁盘阵列数据实行了储存,这种方式能有效提高小型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2)应用服务器以多台个人服务器作为系统处理事务的保障,将系统的扩展性处于最大值。(3)将所有数据集中存放在中心数据库服务器上,然后集中布置服务器,客户端和数据库的交互、对象级和数据级的访问都是以信息通道为媒介的。

2.系统的体系结构

结构系统与服务系统存在不一样的地方,它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其中电力营销数字化管理模式的系统结构是由业务处理、数据存储和应用表示3部分构成的。其中应用表示和业务处理是针对系统的外在进行处理的,而数据的储存是针对系统的内部研究和应用而进行的,无论是从外部还是内部的系统构建,都是为了使系统的结构更加符合要求。

3.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是一种系统软件,系统是通过它来实现资源共享的,使用中间件能维持不同节点应用进程关系的关系、负载等平衡,还可以调度应用。

4.工作流技术

工作流技术是实现工作进行的更加快速的一门技术,它能快捷地创建和管理工作流,使计算机编程简单化。

三、电力营销业务中数字化管理模式的作用和发展现状

1.数字化管理的作用

将数字化管理应用于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业务中,最显著体现的作用有两点。分别是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工作效率两方面。(1)经营管理者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业务中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能有效地将信息资料进行整合,使供电企业的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以数字化挂历模式为基础的电力营销业务实现了企业的物资设备等信息资源最优配置,在企业运行中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为企业抢得了市场的先机,赢得了市场。同时,数字化管理模式加快了企业运行的周期和运行的质量,对资金的流通控制更加紧密,使企业有足够的流通资金实现资金循环利用。除此以外,数字化管理能迅速了解到顾客的实际需求,以顾客的实际需求为生产的目标,这样不仅提高了顾客的满意程度,还实现了按计划生产的目标。(2)员工工作效率由于数字化管理模式是利用机体合一的方式对企业的电力营销业务进行管理控制,因此大幅度地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工作量,并且也大量地缩短了企业管理时间,使企业的人才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体现出了员工的工作核心价值。

2.发展现状

据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大部分企业都实现了企业管理的数字化,企业的各项管理体系和各项数据都是经过科学的数字化系统分析。但是相对于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利用和应用,我国的数字化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管理中的技术问题和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并且由于我国企业数字化管理模式发展水平不一,导致企业的数字化管理不能完整、系统地构建,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在近年的实践中,江西供电局也不断迎合现展需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现代化的数据管理的工作模式,全面提高了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农村的电网能力,以远程监控等技术使电网供电操作更方便可靠,加快了当地的优质电网建设。此外,供电公司响应国家“智能电网管理模式”的号召,努力建立相关的电力营销数字化管理模式,以新的管理模式来创造出更多的企业利润,以强大的客户群体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不断地更新员工的价值理念,将企业带入行政管理、人力资源、资金管理、客户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中,使企业员工的工作轨迹、设备运行状况、电网结构等信息通过数字化的管理实现高效率的运作,企业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等都随着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推行实现了质的飞越。利用数字化管理模式,通过实践供电公司实现了公司内部的系统集成,外部与客户的信息、供应商的星系等能保持持久的畅通,促进企业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

四、供电企业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发展策略

通过上述可知,在当前信息化技术时代,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已经产生了深入的影响,供电企业在信息化时代带来的背景下,也应该积极迎合市场发展的需求,不管创新和改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应该全面在电力营销中引进数字化的管理方法。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数字化管理基础设施

供电企业首先应该为销售的数字化发展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为工作开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当前供电企业已经逐步加大在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方面的投入,在早期已经逐渐推进并实现一体化发展模式,联动的工作模式为用户提供的便利,也为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提供的条件。因为,为了进一步实现电力营销的数字化发展,还应该进一步开发并引进联动项目的研发方案,对每一个环节做细致的检查。例如现代先进的数据迁移工作中,由于工足量大,可以引进SPSS18.0等信息软件,为庞大的数据处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帮手,减轻工作人员的任务量,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

(二)建立并完善电力销售数字化模块

从新时期开始,供电企业逐渐开始注重信息网络营销方式的开发,供电公司已经积极推进一体化联动收费电能表计量的改造方案,并且已经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已经实现9.8万户电能表计量工作的改造,改变传统的人工服务工作模式,建立了一体化的数字化营销模式,用户再也不需要去供电局缴费,直接与现代银行ATM机相连,缴费、充值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该缴费的模式已经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获得一致好评。所以,企业应该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电力营销的数字化发展模块,全面开发电力销售系统的管理工作,实行一体化联动管理模式。在实施数字化管理模式时,责任明确到个人,对工作人员和用户的切身利益提供重要的保障,对事实项目中的自助终端刷卡流程、网络加密机接口等都要开发到位,并且加强安全防范,防止用户信息泄露。

(三)提升销售人员数字化操作技能水平

在单位不断完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模式的情况下,现代化专业管理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主体,任何信息化的发展都需要操作主体,因此,应该加强整个销售及管理队伍的培训,提升其数字化技术和软件的操作水平。例如常见的北京行电力软件开发系统和力控元通开发的销售软件等,团队都应该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才能保证在敢做中能游刃有余的完成操作,确保工作的准确无误,为供电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总之,供电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经过实践的推广和应用,用户已经可以持一卡通联名卡在工行和建行的自助终端上刷卡购电,既方便了居民,也加强了对人、财、物的有序及有效监控管理,是电力专业化管理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良好途径。未来还应该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系统提升研究。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有广泛的前景,更高新的技术必然会对企业各项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带来新的面貌,为企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力量。作为企业应该加强对企业管理操作人员的培训,保证操作人员熟练地技术完成责任内的任务,以过硬的业务能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并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不断改革,电力企业为了增加市场的竞争能力就必须转变企业的营销业务模式,以优化、先进的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持续进步,使企业在业绩和职位上获得双赢。

作者:邬小可 刘敏 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鹰潭供电分公司

参考文献:

数字化管理模式范文5

【关键词】软件项目;软件项目管理

近年来我国软件行业发展迅猛,但是项目管理在本行业的应用还很不成熟,一般的、常规的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这是软件项目管理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由于赣州市软件行业的竞争加剧、客户时效性的要求以及一些小公司作坊式的经营模式,使得软件项目管理往往被忽略或者不被重视。如何利用城市数字化软件项目提高管理效率、改善政府服务功能、维护公众利益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软件项目管理的概念

从项目管理的概念出发,软件项目管理是根据管理科学理论,结合软件产品开发的实际,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 ,从而对成本、人员、 进度、 质量、风险和文档等进行分析、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软件项目管理的目标是高质量地按时在预算内完成全部项目范围。成功的软件项目管理能够产生优质的软件产品,因此优质的软件项目管理能够使得企业拥有满意的客户。软件项目管理的目标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如期完成项目;保证项目质量;用户需求得到确认和实现;妥善处理用户的需求变动;项目成本控制在计划之内;保持对项目进度的跟踪和控制;顺利实施系统配置管理;保证对第三方产品或服务的控制和协作。

2.项目管理的内容

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第一,项目定义。确定项目的目标、范围和约束;第二,项目计划。项目的各种预先安排(进度、成本费用 、 劳动力、设备资源等);第三,项目执行。包括人员组织、资源识别、下达任务、执行任务;第四,项目控制。保证项目按计划执行;第五,项目评价。评价项目本身的以及评价项目组成员的价值。其中,项目计划、跟踪、控制是项目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环节,要进行项 目跟踪,必须先了解控制;要建立控制,又必须先弄清受控对象、内容以及控制如何实现,这又与计划有关。计划一跟踪一控制在项目管理系统中是一个循环,是一个系统过程,是一个以信息为共同核心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互动过程。

3.国内软件项目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3.1对项目管理的认识不足

一些项目经理认为按照项目管理来做项目计划,纯粹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是走过场,计划赶不上变化,甚至项目完成后再对项目计划书进行完善。这就造成了计划与控制管理脱节,无法有效的对进度进行控制管理。甚至由于计划不足,在开发过程中发现某个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导致项目延期或质量下降。其实制定计划的过程就是一个对项目逐渐了解掌握的过程,通过认真的制定计划,项目管理人员可以理清哪些要素是明确的重要的,哪些是需要逐渐明确的次要的。通过项目计划的不断完善,以达到在进度、资源和范围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3.2不合实际的期待

往往很多时候,客户对他要求的软件系统有很高的期待,但实际交付的时候很难达到他们的期望。其实这就暴露了软件公司在项目管理上的薄弱以及对客户沟通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项目展开之前就应该做好项目设计、规划、风险评估。甚至有时候,项目人员本身没有按照项目管理过程对其进行实际分析而凭想象构筑出很高的期待,结果导致项目进行中困难重重。

3.3应对风险的策略不成熟

项目人员没有充分分析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对付风险的策略比较简单。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提前预知规避风险,造成遇到风险时捉襟见肘甚至导致项目延期或失败。

4.项目管理在软件项目中的策略

4.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众所周知,人是决定组织和项目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软件开发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因此软件项目管理应该以人为本,有效管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应该根据项目组成员的组成结构情况,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技术专长,做到人尽其能;组织组建好项目团队,培养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规范良好的职业道德;建立健全完备的奖惩制度,落实权利责任制度,做到权责明确,营造良好的团队协作环境。

4.2顺畅有效的沟通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是一项知识性极强的工作,对人的依赖性比其它行业更为突出,因此加强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实现顺畅有效的沟通管理是软件项目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这里的沟通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软件项目组开发人员与用户的沟通,另一方面则是软件项目组内人员的沟通。前者是做好软件需求分析所必须的;而后者则有助于组内成员的彼此交流。总之,顺畅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以取得彼此的理解,有利于项目按计划顺利开展。

4.3正确可靠的软件需求

软件需求是软件项目的根本所在,需求不明确,软件项目开发范围不确定,项目开发就会失去方向,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一个可靠的需求,也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开发人员应该反复和用户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目标,开发出用户最理想的产品。

4.4周密可行的项目计划

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必须有一个周密可行的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计划的目的是为完成软件工程和管理软件项目而制定的合理的计划,它包括以下步骤:估计软件产品规模及所需的资源,制定软件开发计划、软件测试计划和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评估软件风险和协商约定风险解决办法,而且要标志出几个阶段性的里程碑,这些都是极为关键的。因此,要想成功进行项目管理,就要对计划高度重视、周密制定、严格执行,只有严格执行计划才能使项目管理得以成功实施。

4.5严格的风险管理

软件项目的管理是存在风险的,我们应该提前重视风险,并有所防范,最大限度减少风险的发生,实行严格的风险管理是有效的手段,建立风险项目检查表是进行风险识别的有效方法。主要涉及到产品规模风险检查、过程风险检查、技术风险检查、开发环境风险检查等。

5.结语

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开发员的个人开发能力转化成企业 的开发能力,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越高,表明企业的软件生产越趋 向于成熟,企业越能稳定发展。管理是影响软件研发项目全局的因素,而技术只影响局部。在关系到软件项目成功与否的众多因素中,软件度量、工作量估计、项目规划、进度控制、需求变化和风险管理等都是与项目管理直接相关的因素。项目管理是软件开发成败的关键。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项目管理普遍涉及到多个目标的要求,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应该注重实践中的分析问题能力,结合理论知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它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数字化管理模式范文6

【关键词】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

对于广大档案工作者来说,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面对汹涌的社会信息化大潮,档案界如何应对,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城建档案作为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成员,如何应对信息化的挑战,显得尤为重要。

1、档案数字化的概念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指将传统的以纸张、录像音带为存储介质的各种原始档案资料,通过扫描、压缩、转化等手段转换成图片文件、声音文件盒录像文件,再运用存储管理技术将图片和索引字段存储于磁带库、光盘库等各种大容量的存储介质上,并可通过各种方便的查询手段迅速地检索出所需要的档案资料,可以到局域网、广域网、企业内部网、国际互联网,最终实现“数字档案”管理网络的档案管理技术。

2、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办公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而传统的纸制档案存储空间大,查阅不便,并且维护成本高,难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飞速发展。

城建档案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真实记录,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涉及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的各个专业部门,作为城建档案的存储介质,载体形式主要有磁盘、光盘及录音、录像、文字、图纸、图表、照片等。城建声像档案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城市建设中直接以图片、录音、录像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声像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为主的历史记录,我国大多数城建档案的载体是纸制档案和录音、录像带等。而录音、录像带作为声像档案的重要组威部分,如何保管和有效利用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磁性物质容易受外界环境如空气、温度等的影响而改变,从而影响其寿命。因此,将录音、录像带通过计算机技术转化为数字化电子文件,延长其寿命是声像档案保管利用的最佳途径和必然趋势。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城建档案优化信息源。整合档案信息,实现业务作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城建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开发利用。同时也方便了网上传输,也为社会提供一种全新的传播、交流城建档案信息的方式与高质量的城建档案信息产品,使城建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声像档案管理问题是时代赋予城建档案管理者的新任务。声像档案也是提升城建档案在社会地位的极好载体。在声像档案地位越显重要的今天.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技术与传统管理工作转化时期,积极探索、研究好声像档案管理这一问题,对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发城建档案信息是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作用和价值的重要手段。而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对促进未来城市建设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档案真实反映一个城市过去的面貌,扩大城市知名度。档案工作要紧紧围绕城市中心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广泛收集各类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动态资料编写不同类型的参考资料,主动选择、分析、汇总信息资源。提供档案资料,扩大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以提高城市文化建设的品牌形象。

3、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大核心要素

城建档案信息化的核心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实现在于各种档案信息经由公共信息通道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满足多用户在同一的或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广泛而有效地利用城建档案信息。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大核心要素:

3.1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保障,是城建档案信息化程度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基础设施涉及的内容很多,其核心是档案信息网络,它是档案信息传输、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是档案信息数据、计算机、通信三者结合的产物。

3.2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城建档案信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城建档案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衡量档案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方面要采取相关技术搞好原有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充实和完善,并与有关网络系统实现互联:另一方面是对现有馆(室)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城建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压缩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

3.3标准规范建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办公自动化的迅速发展,网络的不断延伸和扩展,需要确保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可靠和安全,就要构建和遵循关于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和规范。标准规范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档案信息的资源标识、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管理和使用等,要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3.4应用系统建设。应用系统是进行城建档案信息的采集、处理、加工、管理、存贮、传递的各种应用软件,是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的技术保障,关系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集中体现了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应用系统建设要同各单位办公自动化、局域网建设同步发展。

3.5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档案信息化成功之本。人才对其他各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各级档案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建设一支能驾驭档案信息化建设,掌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专门人才队伍。

4、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

4.1政府要积极引导,城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树立建设信息化的意识,增强建设信息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开展工作中要统筹规划。需求牵引,科技创新。

4.2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建设我国城建档案数字化工程的重要基础之一。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逐步推出相关的标准规范。最终形成我国城建档案数字化工程标准规范体系。并且紧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保障用户公平使用的合理途径。

4.3相互学习先进经验,提高信息化认识。开展“推进重点,带动一般”的活动。带动全国城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5、结语

我国城建档案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快。城建档案工作是城市建设发展现实需要的产物。城建档案信息是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源性资源;城建档案工作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保证;城建档案工作是城市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建档案古已有之,它与城市建设活动同根同源,既记录了城市的历史面貌.又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城市建设的内容和走向,城建档案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是我们发掘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极其重要的信息源泉。

参考文献

[1]江伟琴.浅论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J].科技信息,2008.34.

[2]罗敏.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途径[J].城建档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