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智慧课堂的利与弊

小学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1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利与弊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学科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身在践行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整合过程中的感受。

1.信息技术带动数学课堂

1.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1.1.1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保持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是高效率完成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而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则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它替代了静止、呆板的教具,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特别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导引、刺激的独特作用。教学情境创设要结合教学目标,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多种方式,适当的多媒体材料可辅助实现创设情境,教师的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想象、生活实例列举等都可创设情境。如一位教师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课一开始,引导学生读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屏幕上出现一只青蛙;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屏幕上出现两只青蛙;三只青蛙三张嘴……接着屏幕上出现满屏幕的青蛙让学生说说怎样表示。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思维就很容易被激活,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索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1.1.2 设置生动有趣的练习情境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方法的掌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如《年月日》的练习设置去智慧岛闯关的练习。第一关基础关(判断题)第二关提高关(填空题)第三关智慧关(扩展提高)。通过这样的练习情境学生一点也不觉得累,而且有越战越勇的感觉。

1.2 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及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能创设出声情并茂的场景,使学生手中有物,目中有景,口中有所言,心中有所想。如《年月日》教学,引导学生用拳头记忆法记住大小月,如果教师只握起拳头教学生,只有少部分的人看得清楚。利用多媒体可以让全班的学生看得清清楚楚,而且非常生动形象,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月份,并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大小月与特殊月。学生记忆大小月的方式就不会仅局限于读、背形式,这样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在创设的场景中尽情地发挥作用,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1.3 有利于感知知识形成过程,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很强,但理解能力欠缺。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满足于让学生“记”一些知识点,而不关注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其内涵,学生们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尤其对那些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可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动态图像演示技术,利用多媒体信息的丰富、形象和生动,将比较抽象的知识加以直观地显示,以其较强的刺激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促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对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如:在《秒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教学难点是建立1秒和几秒的时间观念。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制作一个钟面的课件,让学生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为了让学生体验几秒,设计了我是小闹钟游戏,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自己的方法计时,当自己觉得20秒的时间到了就睁开眼睛并举手。为此设计了一个钟面,当游戏开始时秒针开始走,但不发出声音,当学生自认为20秒时间到了,一睁眼就可以和大屏幕的时间进行核对,从而知道自己数秒的准确性,就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秒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秒、理解秒,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4 提高了课堂效率,减轻教师的负担

如在《找次品》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探索寻找次品的策略,在集体备课时有教师提出用实物天平进行测量探索。可是,我们要准备一些乒乓球是比较容易,但要找到质量偏差较大的可能就比较难了,而且用天平去称物体总会有一些偏差,调控起来浪费时间。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只要我们设计好了一点就出来就不会有这些顾虑。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整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众多教学实践表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结合有着许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并不是所有的运用信息技术都能充分体现其优越性的,尤其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一些弊端。

2.1 为使用而使用现象,使教学失去实效性

多媒体的应用应该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使用计算机后,所有的教学思路跟着下载的课件走而没有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设计,教学效果当然不好。

2.2 多媒体教学代替学生必要的操作活动

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在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内摆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从中发现每行摆5个(长),摆了3行(宽),一共摆了15个(面积),所以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学生好像会了,都会利用公式计算,但是在后面的变式练习中效果却很不理想,学生好像是在背公式,而不是真正理解公式。因此在另一班的教学时,我让他们拿出课前准备的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摆成长方形,并作好记录将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填入表格中,最后观察表格在小组中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效果比第一个班级好,学生的积极性更高。

2.3 滥用信息技术

也就是说再不必要使用信息技术的地方使用信息技术。有些教师在教学《笔算乘法》不断地用课件展示竖式计算的过程。

2.4 课件中非主体过于生动,导致学生注意力被吸引

如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在课件边设置了会动的非常漂亮的小猫,学生的眼球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了,而不去看练习题。

总之,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环境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发生重要的变化。当然,这种结合是把"双刃剑",因此,我们应当充分挖掘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扬长避短,努力使之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小学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2

【关键词】生本教育;信息技术;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内容覆盖面广,更新速度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相比其它学科,实行生本教育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因为它没有考试压力,学生普遍感兴趣,又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来掌握知识的学科。在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生本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更能充分体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我简单谈及个人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见解:

1. 改变传统师本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多数时候都是老师给出一个范例,由老师先示范操作,然后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讲解去尝试练习。这是典型的师本教学模式。授课过程中看似大多数时间都是学生在练习,但整个学习的过程并没有遵循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达不到预期效果。然而结合生本教育理念,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教学中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把有些问题留给学生来解决,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思维碰撞产生答案,甚至可进一步升华得到更深层次的结论。这样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还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不仅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也体会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2. 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只重视信息科学知识、信息处理能力的学习,也要重视信息情感意识、信息伦理道德的渗透美国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曾说:“技术能够在瞬间把信息传遍全世界。但是,无论技术具有多么神奇的功效,它却不能传递智慧。” 传统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忽视了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首先要明确想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就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如在学习copy功能时,可引导学生讨论一下它的利与弊。在上完课后有些学生经常忘记关显示器电源、键盘鼠标乱放、损坏设备等小毛病,这时候要组内同学互相提醒、帮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另外,人机对话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缺少情感。不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何种地步,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可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师生角色转换,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将生本教育的理念更好的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

3. 生本与信息技术要完美结合,达到一个最佳的学习效果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我们采取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教学设计思路,结合生本教育 “课前早准备,上课早交流”理念,探索生本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3.1前置性研究。前置性研究是一节课的开始,与我们常说的预习功能相似。但前置性研究更具目的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前置学习,可以精心设计一个与生活紧密相联的,具有较强目标性、开放性、趣味性而难度适中的问题。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与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前置任务。这样的课前研究,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对课堂充满信心,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进一步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体现生本教育的“低入”与“先学后教,先会后学,以学定教”教学理念。

3.2明确目标,分组交流。目标是行动的指南。为避免学生盲目探索,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直接提出学习目标,也可让学生自己提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驱动机制。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操作技能的掌握,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学习与合作探究中体验团队的力量,共享学习的乐趣,相互带动,共同进步。

3.3研究探讨。在学习小组中,每一个任务都可能被激发出巨大的学习潜能,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让学习小组明确探究的任务,并适时给予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解答他人的疑问,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从他人的优点与知识中充实自己,集众人智慧助自己发展。

3.4交流评价。生本教育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提供了学生自学的空间,又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在班上进行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提升思想感悟,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巧用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客观进行评价,并组织带动学生在一系列的评价中体验成功,收获喜悦。

3.5总结提高。课堂交流是学生的思想表达与技术展示的平台。因而在讨论交流后,有必要设置小结环节,师生共同总结与提高,完善知识体系,交流学习心得。

小学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3

一、多媒体是创设情境、激活兴趣的有力法宝

多媒体以其融和了声、光、影等多种要素的优势一直深受着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尤其是多种感官从视觉、听觉、感觉上带来的享受,使得教学过程变得妙趣横生、有声有色、多姿多彩。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是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兴趣最有效的工具了。教师既可以直接在多媒体中演示、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也可以通过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教学,将整个课堂内容都融汇在一个课件之中。优美和谐的音律课堂教学的前奏曲,能够迅速带领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而这些情境可以使学生情不自禁地与所学知识产生情感共鸣,兴趣大增,进入到学习活动的最佳状态。多媒体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音乐教学的快乐。

我们知道,音乐教学是需要欣赏的,而教师的讲如果没有背景支持,就显得有些苍白。如在学习《我驾飞船上蓝天》,在上课伊始我就为学生播放录音,在课件中展示航天员在太空的景象,让学生跟着背景音乐进行想象。而在学习《星星和灯光》的时候,我为学生带来了其他少数民族的歌曲,在PPT上不仅有各个民族载歌载舞的盛况,还有其民族的代表歌曲。如蒙古族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新疆民歌《我们新疆好地方》等等,这些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设置,让学生的兴趣迅速提升起来,同时也因为声音、视频、动画的有机组合,使得课堂变得活泼起来。尤其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变得无比默契。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激活了学生的兴趣,改变了整个教学环境,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小学音乐课堂变得紧凑而不生硬,流畅而不松散,充满了新奇和有趣。

二、破解难题难点,优化课堂教学

音乐课能通过情感传递表达思想,使人在听觉和视觉方面都得到重要的体验,是人们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之一。常常看见有的人高兴地唱起了歌儿,也有的人伤心地听着悲伤的音乐。无论怎样,音乐都会带给人完美的体验。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较好地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帮助教师破解疑难问题,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例如前面提到的民族音乐,即是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少数民族载歌载舞,是小学生平时想也想不到,见也见不到的,而多媒体运用视频、音频技术,无形之中就开阔了学生视野,增长了见识。他们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有了美好的视听感受,就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优美的意境。不少学生在听了音乐之后都能描述出自己徜徉在乐海中的幸福感觉。经过教师的指引,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对每一段乐曲的速度、起伏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情绪在里面。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感觉意识,综合地去评价音乐,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也让想象的翅膀在他们脑海中徜徉。

四、培养学生素养,提升艺术气质

学生的艺术气质需要培养,需要教师在有效的引导下,加以提升。音乐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感觉,会让人的思想和气质都得到升华,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而小学生的审美观点还很原始、朴素,他们正处在美感的启蒙阶段,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增加音乐欣赏课程,让学生注意聆听,认真聆听,并发表感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尽情想象,同时加以点拨,让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从中认识到音乐的艺术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适当扩展教学内容,将那些民族音乐、通俗音乐进行分别赏析,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出高尚的情操。

五、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多媒体教学虽然有诸多好处,可是作为小学音乐教师,也不可事事都依靠多媒体。有个别教师错误地认为,既然有多媒体了,教师的责任似乎就少了很多,万事只靠多媒体进行播放就好了。这样错误的认识往往会把教学带入歧途,有的教师过多使用多媒体,而忽略了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的作用,结果音乐课堂成了歌曲鉴赏会,未能及时有效地传达知识和内容,学生也把音乐课堂变成了放松的场所,课堂秩序过于混乱。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恰当使用多媒体,充分利用多媒体,但是不能全部依靠多媒体,更多的是要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去教化学生,去感染学生,去温暖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愿意跟着教师学,这样才不失音乐教学的本来目的。

小学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4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课本,而多媒体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集体制作,其中除包括教学内容外,还包括教师们共同开发的大量数据和资料,是一个大型的信息资源库.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下,由于教学节奏加快,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见识到更多的题目类型.其次教学内容形象.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借助粉笔将教学内容静态地反映在黑板上.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教材中静态的曲线图形隐含的运动变化因素动态化,以揭示图形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数学变化的全过程.多媒体教学的这种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多感官地学习,达到加深印象和启迪智慧的目的.再次实现了教学方式的交互合作.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普通教室里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缺乏对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而在多媒体教室或教学网站,师生通过电子邮件、QQ等多种媒体技术,实现了交互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即人和电脑、人与人、电脑与电脑之间通过不断地变向交流,完成复杂的教学任务.此外教师可在教学网站上疑难讲解、补充练习题和测验题.同时,学生可将听课中的疑难概念和定理以及课后作业和整理网站练习题中不会解的习题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老师,老师同样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答疑的问题和解题思路发给学生.

但多媒体教学也有一定局限性,在数学习题教学中,教师借助于计算机容量大,呈现快的特点,将数学教学内容全部由计算机包办代替,结果多媒体不是引导学生思考,而是代替学生思考,学生在高亮度的大屏幕前,不知所云,倍感疲劳.由于容量大,节奏快,再加上没有给学生停顿的思考时间,学生更不用说记笔记,大屏幕的快速放映,学生记忆中暂留的时间太短,导致刺激不够强烈,印象不够清晰,给学生的学习增加难度.长期这样,效果必然不好.利用多媒体教学虽然能将教科书上那些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形象具体,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目光与学生之间进行无声的交流,教师能通过学生的目光了解到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音像上,限制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传统教学模式中,随着教师的板书,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渐渐展开的过程,教学双方在思维上基本上是同步的,而在多媒体课上,教学内容往往一下子就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课堂教学节奏很难把握.此外,板书即时重现力强,内容随写随看,灵活掌握,方便增删,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教学节奏.

小学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在信息化突飞猛进的时代,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优化教学已成为新的学习方式之一。这些年来随着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逐步改善,转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态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1.多媒体环境下中学数学教学的前景

多媒体应用数学教学的策略主要体现在借助网络资源技术优势搭建数学教学平台,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对瞬变做定格分析,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难点顺利突破。

1.1多媒体在目前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现状。时至今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很多学校中的课程和教学至今还没有因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产生根本的变革。

1.2多媒体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多媒体能把声音、图像、音响、动画等集于一体,并赋予教学信息传播的交互功能,尤其是用于辅助教学,可将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模拟仿真。

2.依托优质的教学平台,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效率最大化

2.1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传统教学依托的“一快黑板+一根粉笔+一本课本”的教学模式,由于受各种条件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经历和阅历限制,对一些抽象的科学概念无法想象和理解,从而制约了学生知识能力的快速提高。化抽象为形象:几何案例一教材分析。《投影与视图》这一章节要求以分析实际例子为背景,通过简单立体图形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使学生经历画图、识图等过程,分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实际操作:对于“投影”,同学们就在熟悉不过了,所谓“投影”指的是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面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形成一个物体的影子的因素除这个物体外,还需要有照射光线和形成影子的地方,这就是投影线和投影面。太阳光的照射以及灯光的照射形象的对投影进行了分类,利用计算机演示教学,演示太阳光对古代计时器日冕照射的运动轨迹,不仅让学生认识了什么是平行投影,而且也让学生增长了关于科普常识方面的知识,一举两得。对于“视图”,以往传统教学的借助黑板与模型显然无法模拟出几何体的立体图形与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多媒体教学便可充分利用计算机工具模拟出图形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以及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形,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了抽象的空间图形在现实世界中的实际情况。化繁杂为简单:代数案例二—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用计算机能制作电子表格(spreadsheet),利用电子表格可以进行数据计算。例如,计算当X=163,Y=235时,求式子的值,我们可以在电子表格中,分别在单元格A1和B1中输入163和235(即X和Y的值),然后在C1中输入“=A1^2*2+B1*3”(“^”表示乘方,“*”表示乘号),计算机就会算出的值,并自动填入C1。

2.2提供了优质丰富的练习资源,增强了数学的趣味性使得效益最优化。化静态为动态:案例三—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计算机制图软件利用“描点”的方法画图不但能画出精确度很高的图像,而且画图的速度也非常快,并能帮助我们研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进一步画出较复杂的反比例函数图像。

3.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易犯的错误

高效课堂源于有效课堂,基于有效课堂,有效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有高有低,有正有负,只有我们为教学提供合理的设计和正确的导向,教学才必然从有效走向高效。

3.1盲目追求课件的表现形式,设计不当造成刺激干扰。在这个信息时代,上课时只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但要是一味追求多样的表现形式而将多媒体运用不当,效果会全然相反。例如有的课件背景过于复杂,过多的使用动画、图片和声音,对学生的注意力造成了干扰;有些课件,忽略了字体的大小、颜色与背景之间的反差,使得在电脑上能看清楚的内容在屏幕上模糊不清,影响其教学效果。

3.2按照自己的预想过分赶进度,忽略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多媒体课件是制作成PPT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掌握键盘上的方向键就可以翻页,点鼠标就可以进行超链接,完全可以按照预想较快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需要时间来思考、记笔记。如果在播放课件时未掌握好节奏,忽略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3片面夸大计算机的作用。多媒体工具是否在教学中使用,完全取决于教学的需求,它只是一种教学媒体,它的角色应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代替不了教师的课堂现场教学经验和智慧。

4结论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教育观念和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中小学现代教育工程在各地的实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2]李永成.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利与弊.哈尔滨市第三十七中.

小学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6

高考季节说高考,《作文通讯》说作文。

王旭明,前任教育部发言人,以敢于直言著称。

2012年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各地作文题目仍在热议之中,除少数专家大而全的不着边际的评述外,绝大部分不错。这,至少说明人们对现实还是清醒的,对未来还抱有希望,是好事。

2009年高考结束后,我写了博文《高考作文,能否离现实再近些?》,呼吁命题者能不能站得更高些,角度更新些,其命题能不能和现实斑斓多彩的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接近些、再接近些。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大部分依然如故地在堆积陈旧甚至无聊无趣的材料,离现实火热的生活没有近,而是更远了。那好,我们就换个角度,高考作文离现实远,能不能离思想近些呢?

什么是思想?思想就是人的所思所想,是一个正常人的思维过程,我说过这样的话:作文乃写文也,文乃形也,魂在思想,思想乃分析判断推理结论之过程也。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情感,丰富思维。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我以为这段话将语文的思想性含蓄而深刻地囊括了,关键是如何理解。著名的语文专家孙绍振先生和语文老师韩军都将训练、考察学生思想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和灵魂,我以为是非常准确的。因此,我说任何引发学生深刻思想的作文题目和素材都是好的,反之,弱化甚至负化学生思想的作文题目和素材皆为劣。

以今年高考材料作文为例。大家知道材料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开拓文路、启发智慧和挖掘思想的重要形式。今年材料作文中我最喜欢湖北省的题目:讨论科技利与弊,书信可不可以代替?是改变还是不改变?寥寥数语看出题目设计者站在时代前沿对未来的思考。如今的学生最缺思想,从作文开始锻炼、考察、评价学生思想,好!还有上海的作文题目。材料作文要引发学生深刻思想已很难,再有点儿情趣就更难了。不得不说,上海人在作文题目的设计上再次表现出海派的聪明和会玩儿,玩儿出小资情调,妙!这题目大意是人在成长中会有灵光闪现却被丢弃,日后在其他天才身上发现。对此当然可以见仁见智,只要言之有理,思维符合逻辑。这题目有味道,味在思想可深可浅,感觉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或前沿,或身边,都可考察学生的思想力,且是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有着活跃和丰富思想内涵的。

思想性差的作文题目大多主题鲜明、单一,学生思维角度受限且指向性强。如北京的高考作文,虽材料来源于真实的新闻报道,但内涵过浅,没有任何的思辨性。题目讲的是铁路巡视员老计的故事。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应该说材料本身很好,但不适合高考作文题,不利于高三学生的思维锻炼。作文不只是考查考生写文章的水平,还应考查考生的思想和思维过程。根据这个素材我想了半天,恐怕只有、也只能肯定这位巡路员这样一个维度,也就是歌颂其高尚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主题指向性很明显,考生容易写出主题突出的空洞文章,不易思辨。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又看不出高三学生应有的思辨能力。这样的作文题目给小学生或初一初二的学生做课堂练习合适,但用于高考作文明显不够厚重。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无病式作文设计,空泛、浅薄且让人发笑。比如《你想生活的时代》,有网友说是让学生“玩穿越”,称“感谢你提供一个机会让我们回避现实”,汤因比期待穿越到公元1世纪的中国新疆,那时候的生活是否真的如我们想象中的优雅,不得而知。而今天的中国在走向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面临诚信、道德等一系列危机,现在的学生却无法回避。贵州、云南等八省区的挑秧苗材料太低智了,让学生点出放下顾虑的主题,这是高考吗?如此考语文不考出一批小学生才怪!还有考一个音乐家朴素衣着登台的材料,音乐家表演可素可华,无关深刻,更无关思想。何必装?浙江卷考的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题目本身虽好,但我感觉太遗感了。谁不说吴斌都情有可原,浙江却不能被原谅,尽管时间紧,尽管卷子可能已印刷完,但临时改并非完全不能。吴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是个值得分析和思考的真正大写的人,他平凡的快乐、他知足的常乐、他对父母的孝道和他在关键时刻的镇定等等,都值得分析。如我拟题:我看吴斌或吴斌现象面面观,答案要点为:1.吴的职业精神;2.吴的心理素质;3.吴的淡定气质;4.吴的幸福快乐;5.吴的家庭责任观。多好啊,可惜,可惜啦!

近年作文题目思想内涵之苍白、之浅薄、之无力,恰恰是当下语文教学和学校教育的真实折射和写照。试想,一所学校,比如国旗下不念讲稿说心里话被学校宽容,在这样的学校,让学生思想、创新,怎么可能?再试想下,刚刚考完,邢台某中学校长就奖励培养出状元的老师,这样的校长你让他培养学生的思想,简直是天方夜谭!在我听过的许多语文课中,我以为教师最缺乏的就是思想。说思想可能太文了,说得俗一点儿就是动脑子,不少老师给学生结论张口就说,分析课文信马由缰,主题提炼满嘴不着调,如此教学能培养出有思想的新一代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