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管理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团队建设管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团队建设管理方案

团队建设管理方案范文1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团队建设 团队考核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内企业也得到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迎来了巨大挑战和竞争,一些传统企业的生命力越来越弱,这迫使诸多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很多企业管理者已经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重点,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团队建设更是关系企业的发展和未来。

因此,本文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中团队建设管理的特点,团队的建设以及团队的绩效考核,以期为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团队管理的特点

1.团队的互补性

不同的成员共同组成团队,团队取得成功的外部因素是目标、定位、职权、计划,但要想团队获得最终的成功,最终取决于企业团队成员的表现。因为团队的目标是由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实现的,所以构成企业团队的最为核心要素是人力资源。

成员对于团队至关重要。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可能分工都不同,有的负责制定方案,有的负责制定计划,有的负责方案实施,有的负责相互协调;通过合理的分工实现团队最终的目标。所以,团队的互补性可以提高团队高效配合,发挥最大作用。

2.团队目标的共同性

团队的目标既是共同的,又有不同之处,因其共同的目标是一样的,使得各团队可以更为有效的工作,实现企业的目标,同时实现团队的目标。

在目标制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企业目标,还要考虑团队目标以及团队成员的目标,使得目标明确、追求明确,成员间相互协调,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3.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在企业人力资源的团队管理中,为了实现团队的目标,成员间相互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团队成员间的沟通有很多方式,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合作。有效的沟通,可以加强成员相互信任,进而实现团队目标。团队成员之间好的合作意识、高的沟通质量、信息共享、高度信任,可以有效地降低团队矛盾,减少因团队冲突造成企业的伤害。

4.团队领导权力

企业对团队职权的划分是团队职责和权限确立的基础,企业如何授权,团队如何分工将直接影响团队的工作能力和企业目标的实现。

团队内部领导者权力的大小与团队的发展阶段相关。一般而言,团队发展初期,领导权力相对集中。随着团队的发展,领导者的权力将逐渐弱化。成熟团队的领导者没有绝对的领导权力,只相当于团队的对外发言人。随着团队任务的不同团队领导者的权力也随之变化,由于团队成员专业不同及专业互补性,面对不同的任务时,也会形成不同的领导者,作为团队的指挥和管理者(而不是企业任命的团队代言人)来带领团队完成团队的目标。所以,团队的任何成员都有可能拥有团队的指挥权力成为团队的领导者。

二、团队的建设特点

1.团队的互补性是团队建设的基础

在团队建设管理中,要求团队成员间技术的互补性,因为团队随时会接收不同的目标和任务,需要不同的专业人才的配合才能很好地实现目标;同时,目标的实现是团队集体共同责任,需要成员相互紧密配,并共同合作完成目标。因此,对于招聘团队成员时,不单是对专业要求,更要对成员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奉献精神也要要求。

2.激励团队成员是团队建设的动力

团队任务的开发是一个团队集体力量的综合体现,要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确保团队项目的顺利完成,就必须充分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采用有效的激励方法,调动团队所有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成员培训教育提高团队竞争能力

在团队建设管理中,团队成员的互补性使得团队成员存在差异性,团队成员间要进行相互了解和沟通,相互学习成为必然手段并且成员间的互补性更加协调。通过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学习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奠定相互合作的基础。为更好的完成团队的目标,各成员要主动在不同领域学习。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成员个人能力及团队竞争能力。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培训时,加强成员培训提高成员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团队成员多学习多培训,并且通过完成不同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团队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学习和培训。

三、团队的绩效考核

企业要通过绩效考核和管理的结果来及时发现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内进行解决,从而帮助团队完成目标。每一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应该根据不同的企业来选择不同的绩效考核体系和绩效考核指标。

1.在制定团队绩效考核的依据时,应充分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计划,明确企业内部团队的职能和作用。

2.制定团队绩效考核的评估目标时,团队的绩效目标和企业的战略目标必须一致,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全体成员均要参加,成员可以就绩效考核目标与执行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达成一致。

3.制定团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时,要强调团队绩效考核大于成员个人绩效考核的原则和指标的原则。

4.对团队的绩效考核进行实施时,可以应用面谈、问卷调查以及考试这些方法相结合,对团队的产出质量和数量按照绩效指标体系进行全面的考核计算。

团队建设管理方案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绩效考核;评价

一、前言

2009年广东省颁布了《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具有优秀团队带头人、结构合理、团结协作、教学质量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效果突出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逐渐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突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的基层教学单位。高职院校建立各种专业教学团队已是势在必行。在上层政策及相关项目资金的带动与支持下,各高职院校纷纷建立相关教学团队。但这又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

二、教学团队绩效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以项目来建设团队,重立项而轻考核

目前高职院校组建教学团队,基本上都是以申报建设项目来组建的。申报成功,则组建且将获得相关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不成功,则重归原有单兵作战模式。所以在申报立项的时候,都非常重视,尽力挖掘各种资料,罗列各类已经完成的相关成果,尽力获得立项。到项目要进行期中或期满考核,则整理收集应付考核的各种材料,提交给上级管理部门。上级管理部门则组织相关专家根据上报的材料评审投票,完成考核过程。这种考核延续于科研学术项目的考核模式,对于教学团队来说,并不是科学有效的考核。

(二)以项目建设目标来考核,重结果而轻建设

源于项目建设与考核的一贯思路,在质量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都相应的建立了一套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但基本上考核评价指标都立足于团队成员的职称学历学位提高、教科研成果、教学改革成果、教材建设情况、培训情况、学生培养情况等。这些指标主要侧重于教学团队的建设成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教学团队的本质与要求,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目标与要素也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对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重视不足,且很多时候绩效考核侧重于教学团队的主持人,较少考虑团队成员的贡献。

(三)以项目方案来考核评价,重形式而轻实效

上级主管部门或专家评审组对于以项目形式建立的教学团队的考核评价基本上立足于项目的实施方案,沿用的模式基本为:教学团队项目建设期中或期满教学团队提交总结及相关佐证材料学校主管部门审核专家组评审上级部门审核或组织专家组评审。这样的考核评价模式,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只能够考核项目建设期中或期满是否合格或通过。但对于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和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提高并没有起到非常好的导向性作用。教育部、教育厅倡导建设教学团队,其本意在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以及专业和课程建设都需要教师群体的紧密合作与群体智慧和力量,通过教学团队的集体力量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而不仅仅着眼于一个项目建设的完成与否。

三、问题解决对策

(一)建立健全教学团队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在管理学中,针对于项目团队的绩效考核评价研究早已相对完善,我们认为完全可以借鉴项目团队绩效考核中所用到的各种科学方法。如,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简称KPI),其理论基础是二八法则,即在教学团队创造价值的过程中,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抓住这20%的最关键的,就抓住了主体。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是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和发展四个相互关联的角度及其相应的绩效指标,考察教学团队实现其远景及其目标的程度。对于这两个方法我们完全可以根据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发展特点及考核评价需求进行灵活运用和改造,建立适合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与体系。在理论层面,确定好绩效考核评价的对象、主体、目的、原则和方法;在操作层面,要尽量设计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好团队与团队成员的评价指标,同时也做好建设过程的监控考核指标,真正使考核为教学团队建设服务。

(二)教学团队绩效考核应该重在促进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绩效考核评价的指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团队成员的职称、学历学位提高、教科研成果、教学改革成果、教材建设情况、培训情况、学生培养成长情况等团队建设成果。团队的梯队建设情况、成员技能互补、文化氛围、内部管理、教学建设、成员参与情况等这些体现团队建设的因素也是必须着重考核的。同时,教学团队不能以项目建设及考核的观点去对待,否则则会经常出现当项目结项后,教学团队也不复存在。在高职院校中,教学团队应该替代教研室成为一个基层单位而固定存在。所以,注重团队建设有助于建立一个稳定高效能的教学团队,这个团队不为人员变动、项目变化而长期存在,旨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团队绩效考核评价应该落在实处,为提升教学质量做保障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评价本身就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团队成员更好的为团队工作贡献自己的才能而设定的。而教学团队建立本身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对于它的绩效考核评价,更是不应该只是评价通过与否,或是仅是评价优良中差。而是应该在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团队与成员激励机制,落实在精神与物质鼓励的层面上,更大程度地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

四、结论

高职院校建设教学团队,不应该被动或是仅仅依据项目去建设教学团队,而是应该根据自身的专业及课程建设需求,去建立建设教学团队。对于教学团队的绩效考核也应该配套制定及加以落实,使教学团队的建设真正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宇琼,杨水银.地方高校教学团队绩效考核探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4)

[2]刘太萍.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与绩效考核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2)

基金项目: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教学团队培养研究――以云计算教学团队为例》(SWKT15―013)。

作者简介:

团队建设管理方案范文3

关键词:相长;电网规划;团队建设;措施;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243-02

“相长”理念源自《礼记・学记》的成语“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本文主要研究面向配电网规划方向的工程、教学与科研三方面相融、相长的综合团队建设课题。

一、综合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行业电网规划现状与需求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对电网规划与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正确、合理地电网规划及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国家基建投资,促进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从国网公司到县级供电公司,对电网的建设都非常重视,投入资金逐年递增,特别是“三集五大”改革之后,县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建设和运行更坚强、更优质、更精细的配电网。为此,各地县公司都以2010年为规划基准年,2015年为规划水平年,2020年为远景展望年,编制了当地的“十二五”配电网规划,并着手开展每两年一轮的配电网滚动规划,但是因技术力量的问题,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的规划,配电网规划的深度不够,含金量低,目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弊端。部分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大为降低,与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整体规划相矛盾,特别是配电网内各变电站不同出线之间手拉手供电、同一个变电站不同出线之间的手拉手供电,以及按乡镇地域、高速路、铁路等分区供电项目未能统筹考虑。部分项目设计标准低,未预留足够的扩用回路,特别是变电站的出口处占用线路通道,严重影响日后的负荷增长需求,导致线路通道无法开辟,最终造成重复投资,费工、费力、费资金。这些问题亟待通过建设一支精干、高水平的电网规划团队来解决。

2.高校电网规划方向与教研脱离联系

目前,国内本科高校研究电网规划各类课题的学者及成果颇多,但严格来说与工程实际联系的程度不高,很多成果对地方尤其是县公司电网规划的指导意义不大,课堂教学上往往也仅限于理论层面。而对于高职院校的电力类专业,教学安排侧重于电网规划的步骤,并能结合旧例开展常规性的电网规划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能力,然而却存在着因研究不够深入、方法不够科学带来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规划方案水准不高等弊端。严格来说,目前电网规划业内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的联系不足现象严重,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能力全方位的团队。

3.电网规划工教研相长,相得益彰

在现已明朗化的电网兴建的大背景下,以高校教师为主体建立一支工程、教学、科研并重的电网规划团队,意义非凡。首先,团队基于地方电网规划工程开展科研工作,课题致力于优化网络结构、解决规划难题等,易产出实用性强、效益明显的科研成果;其次,这些科研成果反哺于工程实际也必将大大提高电网规划水平,很大程度上将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高电网运行的灵活性与经济性;再者,团队结合地方电网规划开展教学工作,使得课程组织与课程设计更有针对性,缩小学生的所学、所会知识与工程实际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

二、综合团队建设目标

1.团队能力与素质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建设打造一支围绕电网规划而开展教学、科研、工程服务等工作,整体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教学能力出色、科研成果显著、工程质量优良的高水平团队。

2.团队结构目标

根据高校及行业的实际情况,一支稳定的电网规划工程、教学、科研团队人员应为15人左右,其中高校专任教师数量应为10人左右,来自企业规划专责的兼职教师3名,来自高校科研专家的特聘教授2~3人。学历与职称方面,青年教师中硕士学位及以上比例应达到80%以上,高级职称比例达到4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需要培养专业带头人2~3人。

3.团队成果目标

(1)整合优化系列课程内容,打造优势专业。根据工程需求,紧密结合高校电力类专业的课程建设,推进电网规划教学内容的改革,整合与优化系列课程内容,突出电网规划教学点的“厚基础、宽结构、强实践、重能力”特色,建设省级精品专业1门,优秀选修课3门,促进专业品牌构建。

(2)构建“工程=学习”的教学模式。结合当地电力系统每两年一次的电网滚动规划工程,并以此作为专业学习的“大作业”,探索“工程=学习”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突出创新能力培养,树立教学团队成员具有工程职业能力的教育质量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3)提升团队整体科研水平。团队基于地方电网规划工程开发科研课题,以专业带头人担当责任人,并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专家在学术和教学中的优势,发挥传帮带作用,使团队成员接受不同风格的学术熏陶,结合他们在电网规划工程的不同环节中担当的任务,进行专项学术探讨,年发表达5篇以上高水平论文,并有若干省级以上重点课题立项,解决若干工程实际问题,提升团队整体的科研能力。

(4)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网规划与电网建设相融合”,充分体现工科院校电力专业实践教学特色。整合以配网实训中心为重点的实训资源,扩大综合性实训的内涵与范围。结合电网规划工程,建立校外电网规划实习基地,并规范化管理,通过工、教、研互动,为电力企业解决规划难题,建立“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课程设计实训与校外规划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培养打下基础。

(5)建设高水平教学资源库。整合教学资源,充实和完善教学文件资料,团队成员合作编写一本电网规划相关的、充分体现电网规划最近科研成果与发展动态的高校教材《电力系统规划》,并开发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建设一套贴近工程实际、适应性强、成本低、学生欢迎的辅助讲义,编著一本指导工程实践的科技书《配电网规划实务》。

三、综合团队教学与研究方向设计

电网规划是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及电源发展规划对输配电系统的主要网架作出的发展规划,是电力系统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电网规划”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网规划的步骤与方法,其内容主要是:

(1)原始资料收集准备,包括用户用电需要、电压要求、供电可靠性要求、负荷分布、变电站站址、环境要求、上级电网规划等。

(2)确定可能的电网规划方案:根据资料进行主干线路规划,以最小路径、最少线路、给定负荷率、“N-1原则”校核或许可条件等来计算,进行规划布线。

(3)经济性评价:在论证各可行方案对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供电电压的要求及对未来发展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经济性评价,计算各可行方案的经济效果指标。

(4)确定最佳电网规划方案。教学过程中,应把握“总揽全局”的原则对上述步骤方法进行讲授,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训练,以达到教学与工程“零距离”的效果。

而作为教学水平与工程质量提升的重要催化剂――科研则应就规划工程中复杂、模糊或方法争议的、易被忽视的某些具体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定的结论并反哺于课堂教学和工程应用。基于现有的电网规划工程经验和研究基础,团队建设过程中应从以下某个或某几个方向开展研究:电力负荷预测的理论与方法选用,数据的处理技术;电网网架建模方法、网架抗灾变能力分析、网架重构优化;电网规划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以;多目标多阶段电网规划的数学描述、模型与求解;电网柔性化规划与智能化规划在工程中的实操;电网规划成效的技术、经济、社会评价体系。

四、综合团队组建运行的方法与途径

1.确定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学术带头人无疑是电网规划工程、教学、科研综合团队的领军人物,也是团队组建运行的基础。学术带头人首先应具备“三高”,即师德境界高、教学能力高、学术水平高,确保其“领军性”;其次是要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独创的见解和准确把握行业动态的能力,确保其“推动性”;再者是要求具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确保其“聚能性”。基于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现状,常受制于学校经费、地理位置、名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在外界选聘到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故而应着眼于在校内挖潜,确定学术带头人。

2.组建结构合理的成员队伍

作为配电网规划工作专项的重要力量,综合团队成员的选定也尤其关键。团队负责人应致力于对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兼备、钻研精神与合作精神兼具的优秀人才的选拔,根据可选对象的专长、优势、潜能按多样性和互补性原则进行组建,对可选对象的职称、职务、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经历进行有效搭配,并适当考虑社会资源拥有量的因素,形成一支既有团队带头人(负责人)又有日常管理人员、既有教学骨干又有科研骨干与工程骨干的,结构合理、具备上升潜能的配电网规划工作团队。校外人员可以采取引进高职称高学位人才、聘请客座教授、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等主要方式进行补充。

3.实施良性的运作措施

(1)构建“科研引领、工程依托、教学促进的三位一体”的团队运作模式。

(2)定期召开团队专题研讨会,发挥团队优势,实现资源与成果共享。

(3)组织参加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及时掌握最新研究成果与教学改革经验,提升团队整体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4)有计划地通过进修、培训、企业挂职、取证考试等途径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的学历层次、实践教学能力。

(5)结合工程并深度融入工程,积极申报科研、教改课题,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五、加强综合团队建设的保障机制

1.建章立制,重视、支持鼓励团队建设

学校要着眼于长远发展目标,提高对工程、教学与科研综合团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制订科学合理的有关综合团队建设与管理的配套政策,在资源、资金等方面支持甚至倾斜,鼓励综合团队在工程、教学与科研方面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2.科学筹划,建立完善、动态的柔性考核机制与体系

考核机制的科学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将会对团队运行、团队成员贡献进行合理、公正评价,也将是平衡团队成员利益和矛盾、激发责任感、使命感和进取精神,并进而实现团队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有力措施。考核体系应完善、全面,针对综合团队的考核,宜以绩效考核为主,反映整体效率,即应注重教改成果、科研成果及其对学校的贡献大小。而针对团队成员的考核,则应公平公正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成员的工作态度、业绩、勤勉、水平等(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考察和客观评价,作为实施奖惩、利分配益和聘任晋升的有效依据。同时,由于综合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角色定位不同,因此考核体系应注重柔性考核,即对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要求应因人而宜,不能一个模式或一个标准、“一刀切”地进行考核。

3.搭建平台,加强综合团队的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团队建设的精神目标和纽带,它将无形中凝聚团队成员的精神力量,激发团队成员进取的动力。作为团队负责人,应致力于搭建一套工程、教学与科研相融、相长的交流平台,如:建立团队网站,实现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利用网络工具,保证及时沟通交流与文件传输;组织团队活动,形成既和谐共处又良性竞争的氛围;开展主题讨论与听课交流,促进取长补短激发创新。作为高校管理者,则应在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中充分考虑为团队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与环境氛围,如:在办公楼设立团队专用的小会议室研讨室或学术报告厅(室),在校园内适当安排小茶亭、咖啡厅等,积极创造团队合作和活动的平台。

六、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配电网规划工程、教学与科研综合团队建设既是电力行业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促进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学生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为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为配电网规划工程、教学与科研综合团队的建设打造“相融相长”的平台,促其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正斌,汪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1,(3):23-26.

团队建设管理方案范文4

关键词: 教学团队; 教学质量;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04-52-03

Teaching team and practice of IT and computer sciences

Xu Fengshe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Dezhou University, Dezhou, Shandong 253023, China)

Abstract: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 in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pecialized subject of Dezhou College,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eature, echelon construction and strategy. Finally it presents the achievement that the team has made.

Key words: teaching team; teaching quality; high quality course; educational reform

0 引言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该意见强调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加强“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随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教学团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的要求。由此可见,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高校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教学团队建设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前提,也是培养特色人才的必然要求。强化教学团队内涵建设,创建优秀教学团队,是办好优质本科教育,形成专业特色的有力支撑[1-2]。

1 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征

正确理解与把握教学团队的内涵和特征,是强化内涵建设、创建优秀团队的必要前提。所谓教学团队,就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些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3]。

教学团队作为一种团队的形式,除了要具有团队的目标性、互补性、合作性等共性特征之外,还要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如团队结构的梯次性、团队清晰的教学改革方向、团队效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等。具体来说,一要有明确的教学建设发展目标,即教学团队应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项目为建设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团队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任务;二要有合理的教学梯队,即教学团队的成员应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教学团队应由学术带头人或教学名师为负责人,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形成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其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名师,又有科研能力强的学术骨干以及实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辅人员;三要有清晰的教学改革方向,即教学团队要紧跟时展的趋势,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四要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取得省、部级标志性教学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团队建设对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带来的长远的效用。

2 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教育部在质量工程中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这一举措,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教学团队的主体是师资队伍,构建合理的师资梯队是创建优秀团队的根本保障。从团队的内涵与特征来看,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中,首先要选好团队带头人,因为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是确保团队共同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选好团队带头人是培育高素质教学团队的关键;再就是选好团队成员,团队成员要有共同的目标,要优势互补,团结合作,这是团队开展工作、实现共同目标的基础。

根据优秀团队建设的要求,2009年我们组建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团队以具有强相关性的课程群为平台,以教学名师为团队带头人,以学术骨干、教学骨干为主要成员,团队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具有共同目标,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团队由20人组成,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4人,具有企业背景的教师4人,1人为校级学科带头人,3人为校级教学名师,4人为校级教学骨干。团队中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来自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活跃的学术思想、强烈的开放意识、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和突出的质量意识。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一支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学术严谨、老中青结合、梯次合理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

3 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

⑴ 建立有效的团队运转机制

要保证教学团队的顺利运转,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教学团队的建设是长期的过程,在于不断的积累,不能急功近利。为此,我们建立了团队建设的规章制度。

第一,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团队有效地实施了“一个中心、两个根本、三个着眼、四个注重、五个规范、六个突破”的教学管理运行模式,使教学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一个中心是以教学为中心;两个根本是以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根本;三个着眼是从课程教学改革着眼,从教研创新着眼,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和社会竞争力着眼;四个注重是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注重学生质疑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五个规范为教学管理体系规范,教学文件管理规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规范,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规范;六个突破是指学生考研率有突破,学生就业率有突破,大学生科技创新获奖层次有突破,教师教研成果有突破,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有突破,专业建设有突破。

第二,教研活动制度。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定期开展各种形式教学研讨和学术研讨活动,并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加。

第三,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为了使青年教师快速健康地成长,制定了相应的制度:①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青年教师在独立开课前,由团队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教授负责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通过定期指导、教案教法讨论、课前试讲、跟班听课、课后交流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并在思想上政治上严格要求,在行动上做表率,培养他们良好的师德师风。②青年教师上岗制。团队制定了“一帮一”的指导计划,要求青年教师在2至3年内通过教学关,经考核不能胜任的青年教师将被调离教学团队。③鼓励、支持教学团队成员参加高水平教研会议与学术交流。

第四,绩效考核与奖励制度。依据学校下达的目标任务,确定教学团队成员的个体目标任务,与个人年终岗位津贴挂钩。

第五,决策和监督制度。本团队由教学团队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精品课程负责人等组成决策核心,对团队的建设和运行全面负责;但凡涉及团队整体的重要决定和实施方案等均经由团队全体成员决议。

第六,有效的评价机制[3]。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调动团队积极性,检验其建设成果,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团队能否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紧紧围绕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征、立足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要求来设计。在评价内容上,既要注重对团队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等显性成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带头人的影响力、团队的凝聚力等隐性成果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既要注重权威部门及同行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的评价,因为学生对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的优劣最有发言权。在评价的环节上,既要注重团队建设终期结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建设过程的阶段性监督和考核。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可以使团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得到改进并形成良性循环,进而确保团队建设整体目标的顺利推进。在评价的导向上,既要注重团队教学改革成果的评价,还要注重团队教学研究成果以及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的评价。尽管教学团队有别于高校的其他学术团队,其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只是教学技能的提升,同时也包括其科研能力的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综合表征。可以说,一个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做支撑;否则,其生命力不可能长久。

⑵ 营造和谐共生的良好环境

团队是指由知识技能互补,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其本质就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和谐共生。团队和谐体现在个体自我心理的和谐、个体之间的和谐、个体与团队的和谐三个方面[4]。对于团队个体来说,要拥有一种“尊贤而容众”的胸怀,要宽宏大量,不计个人得失,与人为善,始终保持身心和谐、积极向上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到团队这个大环境中。团队个体之间的和谐,就是指人际关系的和谐。保持团队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个体之间的沟通是关键,这就要求个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理解,这是团队开展工作、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个体与团队的和谐,是指要摆正个体与团队的关系。团队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维护好个体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尽心尽力为团队工作,推动团队发展。个体要以团队为荣,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识大体、顾大局,为团队和谐环境的营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团队共生体现在个体之间合作共存、实现共赢。团队个体之间是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为此,团队个体之间要树立合作共存、谋求共赢的观念,即团队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这是团队得以存在的基础,也是团队得以发展的动力源泉。团队要体现平等、合作、和谐的关系互动,并在共生理念指导下,促成个体的共同发展。要克服单打独斗、相互之间不合作的现象,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在团队成员间架起理解、尊重和信任的桥梁,营造和谐共生的氛围,最终实现共生共赢的目标。

⑶ 通过任务驱动来完成目标

教学团队是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组建的,每个个体都承担着不同的目标任务。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为例,我们制定了团队建设的目标:建立一支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教学团队;建设2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进一步完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主编出版2-3部有特色的高水平教材;新增3门双语教学课程;承担完成2项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0项以上;建立信息与计算科学所有主干课程网站;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成省级特色专业。

针对上述目标,我们根据每个个体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进行了任务分解,将各项指标落实到人。通过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努力促进各项教学成果的产生,保证团队建设目标的完成。

⑷ 强化教学团队内涵建设

一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基地建设等环节,培养师资队伍,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课程是教材之源、之本,教材则是课程之流、之末。精品课程建设必将带来高质量的教材建设。高水平课程和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提升素养的必备资源。几年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这些课程的建设辐射带动了其他课程的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主干课程的网站都已建立,网络资源丰富且对外开放,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要加强专业建设。在“强化数学基础,兼顾学科交叉,注重创新应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坚持走“数学、计算机技术、金融、经济、精算、统计”等多学科交叉之路,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加注重专业平台建设。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点,将所有课程分成专业平台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必选课、专业方向(特色)课四个模块。每个模块根据课程的性质分为理论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两个系列,从而构建了新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知识交融链。通过这些课程模块的有机整合,形成了本专业的特色与优势。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已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2011年该专业被评为校级重点专业。

三要加强学科建设。水有源则流之不尽,木有根则生之不穷。学科建设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更强发展的动力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11年,应用数学学科被评级校级重点学科,这为创建优秀团队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四要加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高校核心功能是高素质人才培养。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出高层次的教学、科学成果,高水平系列课程教材,建立高档次实验和实践基地,才能最终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此,我们建立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2个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团队,并取得了30多项省部级以上的奖励。所有这些,为教学团队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教学团队建设的成果

作为一项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为主要目的教学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作用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与学科建设等诸多方面。

一是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由于教学团队实行任务驱动、目标化管理,教师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从而促进了成员之间知识的融合、思路的启迪,实现了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和共同提高。教学团队建立以来,团队成员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市厅级科研课题5项、省部级教改课题2项、市厅级教改课题4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市厅级教研奖励4项;出版教材3部。

二是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青年教师在专业素质、教学水平等方面与老教师存在差距,而“教学团队”的建设无疑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教学团队本身就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其合理的年龄结构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条件。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通过发挥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团队中先后有4名青年教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有4名青年教师承担了科研或教改项目的研究工作,有多名教师获得各种奖励。

三是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教学团队实施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是创新教育的平台。教学团队根据教育改革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实验及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最佳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了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建设[5]。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是专业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专业创特色、学科上水平的必要保证。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建成了1个校级重点专业和1个校级重点学科。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教学团队内涵与特征的分析,结合德州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际,阐述了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以及教学团队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的内涵建设,是创建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胡素君."计算机通讯与网络"教学团队的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0.6:134~136

[2] 方成智.高校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24:13~15

[3] 郁光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7~29

团队建设管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中职;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质量提高

近年来,在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纲要的推动下,教学团队建设在各级各类高等院校里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普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没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大家对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其实,随着国家教育部扩招政策的出台,学校招收学生逐渐弱化了计划经济时代那种“百里挑一”的选材标准了,特别是中职学校,只要有初中毕业文凭,随时都可以报读(另据报道,国家未来将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中职生免学费的义务教育)。在这种读书几乎是零门槛的情况下,学生的生源相对比较复杂:既有刚刚初中毕业的应届学生,也有已经毕业了一年、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再返校参加学习的历届毕业生;既有基础知识相对较好的学生,也有基础非常差的学生;既有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几乎没有动手能力的学生。这种情形必然造成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千差万别,单靠教师个人的“单兵作战”模式已经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也难于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在这种特殊背景下,中职学校的教师之间只有构建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的教学团队,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中职学校对教学团队的建设普遍重视不够。尽管有不少学校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教学团队的建设有一定的关联,比如“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科带头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等等,但是总体来看,我们尚未发现有哪所中职学校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团队建设的机制。

为此,笔者就如何加强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建设,促进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做了些前期的探讨。

一、教学团队的涵义及其类型

所谓团队,是指一群有互补技能、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人。教学团队则是指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为任务,整合教师力量,形成教学实施、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的业务组合。从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建设的情况来看,教学团队一般有以下这几种类型:专业建设型教学团队、课程建设型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型教学团队、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型教学团队。作为中职学校,我们可以借鉴高职院的团队建设经验,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组建相应的教学团队。

二、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在2008年的关于《开展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通知》里面提到,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实施,“旨在强化教学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队伍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促进教学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从文件的精神可以看出,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

(一)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构成中职学生的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思维和认知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变得日益多元化,传统的“单兵作战”式的教育教学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只有以建立良好的教学团队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才能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主动。

(二)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教学资源是形成教学要素及实施教学活动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包括教学过程中各种硬件及软件,如教师、教材、教室、教学资料、网络、多媒体、实验室、实训场所等等。只有加强中职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才能够更好地把这些教学资源重新整合起来,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有利因素,取长补短,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教学团队是由一定数量业务能力互补、结构合理的教师组成的,各成员无论是教学能力还是知识结构、专业背景等都各有千秋。因此,组建教学团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知识的融合、思路的启迪,可以实现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和共同提高,可以有效促进教学系统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打造中职学校教学团队的思考

由于传统观念上的错位,很多人都认为中职学校是“不入流”的学校,高不成低不就,只有那些考大学无望的学生才会到中职学校就读,混日子。不得不承认,由于前述原因,中职学校目前面临的学生素质差已经是不争的客观事实。既然问题已经摆在那里,抱怨发牢骚都不能解决问题。想方设法去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才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流的学校,必需有一流的教学团队。这个结论在高职院校已经得到验证。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在中职学校打造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呢?

(一)寻早机会,迎难而上,创造奇迹

中职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国家目前没有相关的政策作引导,也没有国家资金的扶持。但是笔者认为,在中职学校广泛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只是时间问题。

总所周知,现在的高职院校大多数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职学校经过整合后转变而来的,其前身很多都是中职学校或者技工学校。变身后的高职院在教学团队建设的问题上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没有变身的中职学校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尽管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中职学校也切不可悲观丧气。古人云:事在人为。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先生也说过:一切皆有可能。这些名言让我们对未来的教学团队建设充满了希望。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制造条件,迎难而上,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子,我们一样能够创造奇迹。设想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然都是职业技能和职业技术的教育培养机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肯定存在共性之处。中高职院校的共性之处是什么呢?那就是:不管中职学校还是高职院,都要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都要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高职院校的这种共性的地方就应该成为我们中职学校建设教学团队的最有利突破口。只要我们不断加强和高职院校的交流,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就能尽快缩短教学团队建设的步伐。第二,“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虽然目前国家对中职学校的教学团建设没有直接的政策扶持,但是国家在中职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上还是倾注了不少的资金和精力,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尤其是最近几年,为了更好地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在实施免学费政策的同时,国务院相关部门将选择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改革创新示范。根据计划,从2010年到2013年四年期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0所办学定位准确、产教结合紧密、改革成绩突出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从教职成[2017]7号文“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暂定办法》的通知”可以看出,国家对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学校,将拨给一笔数额巨大的专项资金。这笔资金主要用在基础能力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专业课程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上。据此,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中职学校,也拥有了建设教学团队的有利条件。我们一定要本着“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加快中职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

(二)建立教学团队的机制

学习法律的人都知道,国家要“依法治国”,关键是“有法可依”。教学团队的建设也是同样的道理。中职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离不开一套科学的机制。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建立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教学团队机制至少包含一个实施方案和一个管理办法,从管理体系、资金、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来构建教学团队制度保障。

(三)制定教学团队方案

以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为例,笔者认为,组建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首先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确定师资建设的目标。众所周知,在我国,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学校,都是坚持德育为先。德育教师的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成长的质量。因此,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建设务必先考虑师资建设的目标。其次、制定团队课程建设的目标。做好“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区级优质课各项工作。在此平台上,完成“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的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第三、教研教改目标。确定每年团队要发表教研教改文章的篇数,确定每年至少获得学校教改项目的次数。第四、科研目标。(1)争取四门德育课程中的一门课程的相关内容获得区级一级立项。(2)力争团队成员每年都有学术。(3)力争团队成员中高级讲师每年都能开展一次学术活动。(4)力争团队成员能够参加区内外举行的各种学术会议。第五、人才培养目标。团队成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尽可能了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并总结经验教训。第六、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教师特别是资深教师的指导。组建教学团队,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非常必要。

结合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组队方案,笔者认为,我们组建教学团队,应该要考虑这个团队是否具备以下这些优势:其所在的领域内不仅要有高师、名师,学科带头人,而且老中青的衔接也要比较好,职称和知识结构比较合理,并且在这些组内业已形成了一种资源共享的团队精神。当然,如果时间、精力或者经费有限,我们也可以选一两个或者两三个优势明显的团队进行试点,然后以点及面,带动全校教学团队的建设。

教学团队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团队从形成到取得一定成就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急于求成。笔者相信,不久的将来,教学团队的建设,也会在中职学校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会越来越好。

团队建设管理方案范文6

一,本研究的主要依据和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及其在现实生活的研究现状

1,本项目的意义

团队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搞好整体,维护整体,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前进.团队建设注重团队的核心目标,团队的管理机制,团队的精神."团队的业绩大于个体业绩的总和"——这是团队建设根本利益之所在.一个良好团队的建设还会在公司决策执行,项目开发,企业形象,资源整合,公司效率和管理行为的执行中起极其有效的作用.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的建设又有其特殊性,它不仅具有"协作性"团队所拥有的合作作用,同时,它也十分重视团队个体的个性发挥.建设良好的广告业务团队将有助于广告公司效率的大大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广告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广义上来说,服务的竞争实质上是一种无形产品的竞争.但最终意义上的竞争是人的竞争,人的竞争是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竞争.福州广告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从经营业务较为单一,部门设置较为简单,管理制度较为简单的企业,发展成为现在的广告业务多元化,部门设置较为齐全,管理制度较为规范化的公司.

目前,根据目前的广告公司的资料表明,大多数都存在以下问题:(一)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淡薄的发展意识阻碍了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发展.(二)福州地区的广告专业人才大量缺乏阻碍了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三)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监管,对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大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海松.国际4A广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L]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19(4)

[2]杰弗里·兰开斯特,莱斯特·马幸哈姆著,丁梅生冯晓波,应斌译.战略营销计划和评估[M] 远东出版社 : 1998(6):53-67

[3]杭州日报报业集团2019年报(L) 内部刊物, 2019

[4]福州博采广告广告调查报告(L) 内部资料 , 2019

[5]刘大东. 高效团队建设5W1H .中国管理传播网 2019(2)

[6]陆斌,媒体广告经营策略[L],现代广告2019 (106)

[7]朱月昌,公共广告研究[L] 国际广告,1994(3)

[8]朱月昌,略论电视广告解说词的创作[L],福建广告论文集,福建科技出版社,1998(7

[9]于晓茹, 从福视广告看广告业的发展趋势[L],视听天地,2019(6):68

[10]广告业呼唤整体策划人才和广告创意人才[EB/OL].

[11] 王军光,网络广告业步入分众传播[EB/OL]. tech.tom.com

[12] 2019年中国广告业统计分析报告[EB/OL].

[13] 新浪网.丁俊发,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新趋势[EB/OL].

[14] 新浪网络.郑和平,世纪之交的广告业发展方针和政策[EB/OL].

[15] 丁俊杰, 中国广电媒介集团化研究 [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二)本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

1.1团队建设的相关理论

本项目主要以一个具体的广告公司为例,考察和分析其在寻求发展中,团队建设方面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团队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搞好整体,维护整体,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前进.团队建设注重团队的核心目标,团队的管理机制,团队的精神."团队的业绩大于个体业绩的总和"——这是团队建设根本利益之所在.

1.2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现状

业务团队的建设是广告公司发展的重要管理工作,它是广告公司各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施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的关键.福州广告公司的业务正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主要有业务项目的多元化,业务服务的多元化以及业务范围的多元化.随着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壮大,对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导致福州地区的广告公司在业务团队建设上面临了许多问题,也成为了大多广告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业务团队建设将直接关系到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发展.

4改善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

调整经营思路,建设高效业务团队是发展广告业的关键.业务团队的建设,最关键是加强对福州地区广告人才的"开发,吸引和保留".建立良好的地区的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应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加大行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2.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初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广告业团队建设.为同行们构建一个新经营战略思路,实现人力资源战略整合研究在广告业中能蓬勃发展并得以在实际中应用和创新.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1.通过实际广告业团队建设的现状,对其实际操作中所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实用型的人力资源战略整合方法和建设新的团队建设.

3.2.解决其在特定环境下广告业如何按照地区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加大行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三)本研究的特色和立论依据

1.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1.针对性.人力资源战略问题是一个宏观而且抽象的问题,当前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针对一个具体行业做的研究还比较少,也不够系统和深入,不够针对性.本文试图在这些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在实际的操作中的过程,综合探讨广告业团队建设问题.

1.2.引入人力资源战略分析理念.近几年来,人力资源战略研究在我国各行各业中迅速蔓延开,短短的几年中,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果并有很大的突破,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战略分析体系,人力资源战略整合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结合具体的行业对其进行人力资源战略整合问题,不仅细化了人力资源战略整合的作用,而且突出了行业的特殊性.本文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2.立论依据

本文以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分析理论为指导,根据具体的具体的广告公司的分析总结和调查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社会调查学等多学科理论,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对比,对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安排

1,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解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研究分析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2,调研安排

2.1搜集和整理各类相关文献,统计数据等相关资料并总结广告业中的基本数据

2.2对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了解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

2.3根据所研究分析成果,采用上述研究方法,提出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措施方案,写出毕业论文初稿.

2.4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并对论文初稿进行必要修改,最后定稿.

三,论文基本大纲

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现状分析

二,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一),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淡薄的发展意识阻碍了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发展.

(二),福州地区的广告专业人才大量缺乏阻碍了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

(三),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监管,对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大环境.

三,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业务团队的建设是广告公司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