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信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教育信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教育信息

智慧教育信息范文1

问:智慧树幼教互动云平台,相较于市场同类产品有哪些优势?

朱敏:首先,我们的产品是服务于幼儿教育的,产品设计的理念非常清楚,就是让园长、老师教学更加高效简洁,园所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简明有效,非常注重用户的使用体验,页面清晰简洁,功能模板简洁易上手;其次,和其他同类产品的最大不同是,之前的家校通产品大多是一个信息传达的工具,而智慧树具有更强交互性,消息多向推送,可以及时反馈追踪,无论是老师校务通知还是教学动态都能一键同步到圈子,而家长则可看可评,真正实现了多向互动;第三,我们主要的团队是人人网的班底,智慧树也是以社交理念而搭建的园所和家庭的平台,除了信息传递沟通,我们更注重内容,以班级为单位的圈子的社区内容运营,希望家长和老师都能形成使用黏性,目前每日在线的活跃用户总量已经近九十万人次。第四,技术的保障,目前智慧树产品架构是同类产品中最完善最强大的,更会以周围单位,根据幼儿园发展的需要去定制教学、教务功能,保证产品时刻是最懂中国幼儿园老师的帮手。

问:短短1年多时间,智慧树产品应用到15000多所幼儿园,覆盖速度相当快,您认为自身产品的哪些方面打动了这些合作园?

朱敏:首先我们对自己产品都是很有信心的,也感谢这么多的老师、家长选择了我们,这是对我们的肯定,未来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对于发展这么快,首先是产品有着明显区别与同类的优势,更加符合当下幼儿园老师、家长的需求,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个工具,更是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场所,一个家长和老师交朋友的圈子。其次是市场,因为我国有着庞大的幼儿教育的适龄儿童,据2014年统计,在册的幼儿园就有20万所,这样庞大的需求,对的产品在对的需求环境下自然就会迅速发展起来。

除此之外,大环境的政策,国家对教育信息化推广更加重视,特别是幼儿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方的投入和重视也多了起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们推广智慧树采取的是“园长+产品经理”模式,让最懂幼儿园需求的人去推广,产品更具有说服力,同时我们线下也有规范的激励制度,KPI考核以及渠道培训体系去支撑产品的推广。

除了产品本身的优势被幼儿园认可,我们的产品更是完全免费的,无论是软件平台服务还是打卡机都是免费提供给幼儿园所使用的。

问:对于合作园,智慧树有哪些线下的支持、互动方式?智慧树有没有衡量过合作园及家长对产品的进一步完善,起了哪些作用?

朱敏:我们对于选择智慧树的园所都有完整的后台服务体系,帮助解决各类教学、技术上的问题。在线下,我们会定期在各地举办园长会和商活动分享交流在使用中的心得,收集对产品优化的建议并及时更新解决。

通过智慧树幼教互动云平台的使用,学校和家庭之间会更加包容和相互理解,比如校务通知缩短替代了大大小小的班会活动通知,老师发出信息和动态展示将工作直观的展现到家长,家长看见了老师的辛苦,老师收到加倍的鼓励和点赞,提升教育的效率,展现良好的家幼关系。园长信箱也是个反应不错的功能,匿名的建议让园长知道了很多之前并不知道的幼儿园外部口碑和形象。改善最大的,当属这些沟通的功能,家校互动产品的本质也是通过搭建好的沟通去带来爱和鼓励的流动。

问:对于移动幼教市场,智慧树有哪些规划?

朱敏:现阶段我们仍然将精力主要放在产品的优化和推广上,希望智慧树能走进全国各地更多的幼儿园所,为老师、家长分担解决更多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目前的重点是对内容运营进行细分和深挖,发掘出更多更全方位的移动化幼教互动平台的新需求,激发用户在平台上产生多方位的UGC交互和原创内容。

未来,我们还将在平台上开始为老师和家长提供在线的商品兑换、育儿资讯等相关服务,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智慧教育信息范文2

关键词:BS结构;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设计;信息系统框架

引言

BS结构以其维护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受到众多网民的好评,只要是该系统中的任意一名用户都可以通过系统对该系统下的所有计算机实行控制,只需要有一个可修改式服务器就可以完成对系统下全部计算机的控制。所有计算机使用的用户只能通过浏览的形式进行查阅,不会出现用户的违规操作和病毒入侵的现象发生,并且对系统的维护方法极其简单[1-3]。BS结构非常简单,所以在预算成本上非常低,还可以在简单的服务器上有效运行,使用的安全性极高,由于BS结构下的操作系统简单并且免费,就连承载的数据库都是免费的,所以对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来说是在适合不过的,可以说得上是物美价廉[4,5]。

1 BS结构对于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的适用性

目前,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主要是针对社区的居民进行实事浏览、文化宣传、重大通知、文化文艺的在线教学以及对常规医学知识的解读等。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特别是进行重大事件的通知,常规手段是对社区进行张贴通知单或者是张贴海报,由于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通知力度和工作效率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是基于BS结构下运行的,可以把首页面设置成重大消息宣传版面和重要信息的提示信息。这样既可以解决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又能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完成重要事情的通知,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不同内容的浏览方式可以同时进行。BS结构非常适合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全部需求,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基于BS结构也能更好的发挥系统的功能。

2 基于BS的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的设计

BS结构下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设计主要有两个步骤:操作系统的结构选择和使用模块的版图结构设计。一般而言,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结构设计,就是自上向下进行逐层对系统功能实施分解的过程。

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框架

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的建设主旨是利用有效的高科技手段,更好改善社区人民精神文化质量,优化文化资源,提高社区的核心管理能力,同时增加社区文化的宣传力度,有力倡导普及智慧生活理念,大力提高社区居民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能够突出“文化、宣传、健康、安全、智慧”的理念。

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分为两个使用层面,第一是文化教育的使用,对一些常规的知识进行归类总结,可以选择不同的浏览方式进行多视角的浏览解读,涵盖的知识点也会随着系统的数据的补充而增加。第二是对社区的有效管理,针对社区的重大通知进行有效的传递,同时用户可以对社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搭建社区与居民的沟通的桥梁。

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运营的,社区居民可以选择多种方式与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进行连接,利用手机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连接、利用电脑通过互联网进行浏览、利用数据线对内容进行下载浏览等。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可以连接多种传输终端,并且支持WCDMA、CDMA、TD-LTE等。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还针对不同的年龄进行了有效设置,由于系统结构本身简单,所以操作方便,对于老人进行一键处理的功能,并且可根据所在社区的居民需求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3 系统设计

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设计要从社区居民的需求以及社区管理功能入手,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设计做到管理维护简单方便、执行能力强、并且有极高控制能力。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在进行教育信息的宣传中,对教育信息的播放形式、教育信息的具体内容、教育信息的分类、教育内容的解读、数据库内容都不断的升级更新。

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按照相关标准将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这样可以是想数据的有效传递和分享。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在设计接口上可以选择简便的接口方式,@样可以方便数据的有效传输以及分享。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还可以与互联网进行有效的连接,对教育内容进行索引的建立后,通过网络进行实时查找,这样做可以节约数据库的空间,并且可以浏览大量的教育信息。数据库可以实行云端化处理的方法,通过互联网对具体非执行性内容进行在线存储,减小了系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根据具体的服务器的情况设置适合的使用方式,大大提高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的操作性和趣味性。

4 结束语

网络最方便的浏览结构就是BS结构,BS结构以实用方便、维护简单、操作性能强而著称。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是针对社区居民进行设计的一款教育系统,该系统只能以浏览的方式进行操作。因此,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与BS结构进行组合是最合适不过。本文针对BS结构下的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设计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为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令群,何世钧,袁小华,等.基于J2EE和云计算的智慧社区架构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23-127.

[2]谢新翔,王驰,朱传华,等.基于移动网络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设计和实现[J].电信技术,2015,7(11):76-81.

[3]李公春,张庆全,郭玉.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9):48-50.

[4]罗黎山峰,杨雷,孙建军.面向智慧社区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23(5):1785-1788.

智慧教育信息范文3

重庆市技装中心自成立以来,结合工作职能职责要求及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事业发展需要,科学地设置了综合部、信息技术部、资源建设部、条件装备部、教研培训部、远程教育部、电教制作部、大学城信息中心。目前,技装中心已拥有业务熟练、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82名,为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及装备建设工作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为此我刊专访了技装中心书记兼副主任余跃同志。

问:余书记,重庆作为中国西南部发展的龙头城市,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不可否认,重庆尚是一个年轻的城市,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积淀和文化氛围赋予重庆了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显著特点,您能结合重庆的发展,给我们介绍一下重庆普教系统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么?

答:重庆是一个有着特殊地理环境、历史积淀和文化氛围的城市。近年来,随着西部开发的不断深入,重庆各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新农村的建设及“五个重庆”建设的开展,为我市的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作的深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自2008年9月技装中心成立以来,部门及人员得到了优化,经过部门同事的共同努力,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9年,市教委赋予市技装中心“六大职能”与“六大任务”,明确了技装中心的教育信息系统化建设与管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教育信息技术教研、科研和培训,指导、推进全市教育系统信息技术及教育装备工作,大学城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的管理、运营、维护和后期建设发展等工作职能。突出了探索建立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机制,加大教育信息化硬件、远程教育、教育资源三大平台建设,加强教育城域网、校园网、校园数字化建设,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加大全市中小学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把重庆建设成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和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试验区的目标等六大工作重点。结合重庆市相关工作的具体情况,市技装中心迅速确立了“中心一盘棋,服务为宗旨,工作求效益,创新求发展,构建和谐中心”的工作思路。并明确了“2255”目标,即“两区、两库、五大平台、五大体系”。通过资源库、教育数据库建设,借助网络、资源、数据、管理、服务五大平台,利用网络互通、资源共享、应用服务、运行保障、人才支撑五大体系,将重庆建成为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实验区。在具体工作中,以“管理一流、服务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教研一流、贡献一流”为要求,全面开展具体工作。

目前,在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方面,通过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购置了硬软件设施设备,开通了100M互为备份的互联网出口,初步建成了具有教育中心和数据中心的市级机房。全市33个区县已建成教育城域网,占全市总数的61%。全市有2848所普通中小学建成校园网或校园局域网,覆盖率达到32%;全市生机比达到18:1,958所中小学,15444个班实现了“班班通”。覆盖率达到15%;建成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5630间,多媒体教室4830间。2009年通过市县两级财政补助为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2万台。

在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上,通过建设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网、重庆市教育资源网、重庆教师研修网、重庆职业教育网、大学城资源共享平台和重庆教育网络电视台,基本奠定了教育系统各类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在教育数据平台上,建设了全市远程教育基础数据库、中小学设施设备基础数据库、校园信息化数据库、重庆市中小学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为教育管理、决策、公共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持。

教育管理平台已构筑了OA办公平台、教育教学管理平台、远程教育应用监测与管理平台,基本实现了管理的网络化、及时化。

近年来,我市教育装备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09年12月,我市累计建设实验室与音、体、美、卫等多功能室33312间;建设藏书室6235间,电子阅览室1069间,藏书5552万册,生均为小学7.5册、初中10.3册、高中12.5册;中小学各科教学仪器设备配齐率分别达到90%和94%。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市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意义非常重大。农远工程的建成,克服了重庆地区的地理条件限制,实现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教育的互动。截至2009年底,国家和地方共计投入建设资金3.04亿,建设了教学光盘播放点4822个,卫星教学收视点6137个,计算机教室1551间,直接使全市350余万师生受益。呈现出“一机三用”“资源互动”“光盘普及”“资源整合”“服务三农”等创新应用模式和研究机制。得到了教育部领导及中央电教馆领导的肯定。国家总督学顾问、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视察我市农远工程后,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问:随着“五个重庆”的深入建设,技装中心将怎样借助这一契机,推进普教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

答:围绕“五个重庆”建设,我市开展了“五个校园”建设工作。要将我市校园建设成“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及“人文校园”。技装中心围绕“数字校园”建设,开展了系列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和市教委、市经信委、市科委组织制定的《重庆“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技装中心分别制定了针对小学、中学、大学的“数字校园”建设模式和技术实现方案,加强建设推进过程中的技术业务指导。2010年,我市提出基础教育“数字校园”建设目标是主城9区的市级重点中学和30%的中小学,其他区县10%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最近,市教委正式印发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基本配备标准》,从2010年开始,到2015年,用6年时间全面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

问:重庆部分地区地理环境恶劣,经济条件落后,譬如秀山、巫溪、城口等区县,针对这些偏远山区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技装中心有哪些具体的工作方案?

答:偏远山区经济落后是暂时现象。但是,教育落后会使山区永远落后!为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及加速农村教育发展,技装中心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出台了经费保障机制文件,推进区县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持续建设。重庆自直辖以来,经费严重制约着全市教育信息化与装备现代化建设。技装中心经过多方努力,2009年我市以市教委、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经费保障机制文件。文件中明确要求各区县、市教委直属中小学要根据学校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建设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特殊性,将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购置、更新、维护、运行和人员培训所需资金纳入义务教育保障经费预算。这样以来,教育经费来源明确,得到支持重大。目前,已经有20多个区县按照文件精神,从“义保经费”中按一定比例预留经费,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据预算,每年将统筹近2亿资金用于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建设,尤其是农村教育信息化与装备现代化建设中,保障了教育信息化与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正常、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开拓创新,加强应用、研究和培训。建设是基础,应用是核心。应用引领发展!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和“重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研究试验区(校)”等创建活动,创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5所、市级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88所、远程教育应用研究实验区15个、远程教育应用研究市级实验学校100所、区县级实验学校400所。加强了全市尤其是区县的教育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应用。

为充分发挥好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的运用效益,技装中心加强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先后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国家西部教师远程培训、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培训、网络工程师双认证培训、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培训、远程教育项目培训等500多次,培训教师50万余次,校长2万人次,支教20多个区县。保证区县、农村教师对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实现城市、区县、乡镇教育同水平、共发展。

三是“三借、三联”,服务教学。技装中心按照整合资源、联合开发、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思路。在整合农远工程卫星教学资源、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资源、市与区县地方教育资源、地方教材教学资源、名校名师资源到市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借力、借智、借牌,联合高校、联合区县、联合有关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加速服务教学。在过去几年里,我们通过与西南大学合作,开发了390G,143万张光盘,内容广泛涉及西南师范大学版新课标教材小学语文、数学远程教学光盘、主题资源和小学信息技术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至2009年底,各种整合资源已经达到5000G。以满足市、区县、农村的教师教学需要。

总体而言,在现代教学设施设备建设的基础上、在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提高情况下,在社会各界的协助下,重庆市农村教师的教育能力得到广泛提升,城乡教育差距再进一步缩小。

问:为促进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深入开展,技装中心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您能简单介绍一下组织开展活动的情况吗?

答:活动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手段。借助活动,技装中心会较全面的了解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和现代装备的掌握程度及使用水平,也利于技装中心工作的科学开展。同时,通过一系列类活动的开展,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提升自我能力。今年我们除了组织师生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电脑制作竞赛活动、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自制幼儿优秀教玩具评选、校园电视节目评选等活动外,还将由市教委发文组织全市教育技术科研成果评选活动和教育技术征文活动。一系列活动进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全市有近1000篇教研论文、教学案例在国家、省(市)级电教、信息技术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获得全国一等奖348个,二等奖611个,三等奖790个,获省(市)级一等奖3037个、二等奖5607个、三等奖6179个。

问:请您介绍一下技装中心2010年的工作重点。

答:2010年,技装中心将继续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领导下,以“数字校园”建设为中心,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设备配备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着力建设重庆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技装中心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重点开展“数字校园”建设与教学设备配备标准化建设。创新“数字校园”建设模式、远程教育“班班通”建设模式与“信息技术促进课程改革”模式,做好加强教育网络建设工作,搭建重庆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工作,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和远程教育应用实验区建设工作,大学城网络平台建设工作,重庆“校安工程”信息系统平台搭建工作,学籍管理系统工作,做好重庆职业教育信息平台搭建工作,重庆教育宣传工作,区县技装自身建设指导工作以及做好市技装中心自身建设工作。概括起来,也就是坚持一个“宗旨”,突出“两个重点”,创新“三个模式”,做好“十项工作”。

问:请您和读者分享一下您的工作经验与心得体会。

智慧教育信息范文4

上星期,我们学校举行了法制教育讲座,让我们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次讲座,就像一股清泉,洗涤了我们的心灵,净化了我们的思想。

《未成年人保护法》共七十二条,它于2007年6月1日制成,为我们未成年人明确了各项保护法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让我们明确了如何预防和纠正我们的不良行为,如何预防犯罪。

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学校和社会的影响。社会这个大家庭,形形的东西鱼龙混杂,有的对我们身心大有益处,有的则对我们有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是非观念,必须让我们有所判断和选择。《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为我们作出了指引,特别是在预防我们人生错误上作出了明示。

我曾读过一首诗"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其实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个十字路口,许多个选择,有时只是因为年少的无知,年少的冲动走上一条不归路,有时也只是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往往醒悟后,又追悔莫及。这都是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

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言行就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所以我们要与法律作朋友,与犯罪作斗争,我们要知法、懂法、会用法,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从现在开始学好法律,我们要以实际的行动,青少年不是枯萎的残花,而是灿烂的鲜花!

我们要以法律为准绳,以法律为武器,以法律为保障,作一个知法懂法的少年!

法制教育学习心得体会500字(二)

教育对于种子是阳光,对于树林是水,对于稻田是肥料……而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

中国古代5000年的历史,各个朝代都竭力推行德制,可是如果有些人真的没有"德",那的德制只能是浮云要是盗贼、人犯,从小接受过法制教育,有着满心道德,那他们还会成为罪犯吗?不会。所以,解放了以后,我们推行的是"法制".

如果这世界没有"法",会怎么样?我想我一定会天天泡网吧,人们肯定吸毒的吸毒,练发愣大发的练发愣大发。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呀!!!所以说,法律,是不能没有的。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逐渐增多,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是的,未成年人也犯罪。别不相信,比如你放学走了一天小路回家,你会生怕自己被打劫。如果这是你看见一个大人,你可能不会很害怕。但是如果你看到一个6年级到高二年龄的男孩(包括辍学的),那你可能会很害怕。

可是,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如果连未成年人也走向犯罪的道路的话,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在哪?

其实,法律也并不是万能的,也有很多漏洞。这让很多律师抓住来利用。所以说,我们的心中也要有个道德底线,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要有个明白。

法制教育学习心得体会500字(三)

上个星期五的下午,学校特地请了法制教育局的陈主任为我们举办了"法制讲座",讲了许多有关青少年犯法的不良行为,从而教育我们作为一个小学生要懂得遵守学校的纪律,国家的法律,将来做一个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有用之才。遵守学校法则,是我们作为小学生必须遵守的原则。

我们的社会属于文明社会,可是却总有不少的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学校纪律,国家法律所不容忍的事情,如:抽烟,斗殴,喝酒等,偷窃,抢劫,害人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违法行为,这些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这些行为却会成为他们一生中无法抹灭的污点,会一生伴随着他们。现在有许多不良青少年总是诱惑未成年人犯罪,如:吸毒,抢劫,偷窃等。

智慧教育信息范文5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来临,意味着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最基本的要素。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面临了挑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注重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依附地位,就会受制于人,仰人鼻息。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

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江书记曾深刻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的,学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会转化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为祖国发奋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对学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提高识别真善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可以采取众多有效的措施,但我认为,在众多环节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关键,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而高尚师德的表现,我认为首先是行为。

正如托马斯马尔斯贝丁所说:“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提供人类社会远景的终极图画,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是的,榜样是最好的教员,虽然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它却教给人们许多书本上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行动就是力量。与空洞的说教不同,榜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一个人、鼓舞一个人,他给人一种浅移墨化的影响,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对于学生来讲,眼睛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不管看到什么,他们都会无意识的模仿,不知不觉中,学生与他们身边教师的行为模式就会非常接近。这正如许多昆虫呈现出与它们所吃树叶一样的颜色一样。因此,教师的影响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使一些看似细小的行为,也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些细小之处对于学生的品性的好坏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是教师谆谆教育的东西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教师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有关情感方式、纪律观念、勤劳风范和自我控制等具体行为仍然存留在学生心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一位作家在晚年时曾无限感慨的说起他的一位老师对自己深深的影响:“每当他来到教室里时,那种祥和的道德氛围立即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乃至每一句话的语调都给人一种心灵空洁、浑身舒爽之感。在这种庄严却宽松的气氛中,心灵就象在洗澡一样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每当他在身边时,我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良好的师德对一个人品格的养成是多么重要啊!

也许,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改善和提高自己。

智慧教育信息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5)05-0084-07

作为一种存在、一种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必然会呈现出一定的表现形态。在各种可能的表现形式中,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最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本特性与关系实质。而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两者之关系不仅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实效,还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与发展。

一、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本表现形态

目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学界认识不一,不同学者按照不同标准有着不同的划分,有时即使按同一标准,不同的学者也有着别样的认识,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又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许多新的价值形态。除传统的理想价值、现实价值、正面价值、负面价值、个体价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认识外,工具价值、目的价值、生态价值、管理价值、实践价值、集体价值、生命价值、民主政治价值,甚至诗性价值等亦为部分学者所论及。

之所以进行多层次价值类型划分,主要是因为在大部分学者看来,“价值是一种有强烈主体性和个性特色的关系,因此它必然表现为‘多’。划分价值类型的标准、角度和层次,也可以是多样化的。根据价值的这一特点,采取多维化的划分标准和方法,比较适宜。这就是,把现实的价值关系看做是主客体之间多维的、动态的过程,具体地限定每一种划分的角度和层次,用多种划分相互交叉的系统整体来表述价值类型的立体分类。在其中时刻把握价值的本质在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这一基本线索。”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类型的划分,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也可以从多个层次尝试,学界已有认识就是最好的证明。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分类,不在于简单地对其进行类别的划分,而是要通过分析其表现形态,探讨其涉及哪些内容,进而认识其本性。如果忽视这一点,只是一味地玩分类游戏,或单一地从哲学、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教育时序等角度进行划分,或为追求新颖而赋予思想政治教育非主导的价值形态,则肯定会出现宏观与微观、表象与本质的混乱,这往往让人迷惑不清,不知所从。

之所以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分类的多样化,主要还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质认识不清、不深所致。作为主体对象性活动的产物,作为主客体间的特定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是单一地由思想政治教育属性、主体需要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两者的互动。由此,虽然从客体的角度区分价值类型,可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客观基础,从主体的需要出发划分价值的类型,可以展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发展动力,并且离开客体属性,价值就失去了客观基础和源泉,离开人的需要和如何满足这种需要,就不可能有价值判断。但是,划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类型既不能单纯从客体属性出发,也不能单纯从主体需要出发,而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类型。

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的有机结合是划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导标准,这由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性所决定。固然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主体间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随之而产生各类价值,如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但基于价值主体主要是个人与群体这一事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形态都是由群体价值与个人价值所延伸而来,或者说均与群体价值与个人价值有关。因此,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价值表现形态是群体价值与个体价值。群体主要是指阶级、政党、国家、社会,其中阶级、政党、国家之价值均可归之于社会价值,在此,群体价值又可为社会价值所替代。之所以用社会价值这一普遍称谓,一是从广泛意义上讲阶级、政党、国家自然隶属于社会;二是社会与个人是一对辩证对应关系,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进行分类既比较容易归类,又较为清晰明了。不过,我们必须意识到这里的社会价值是包含有阶级价值之社会价值,而非一般性的社会作用。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之公共的提升,人们往往会忽略其所包含的阶级利益,对此我们必须要高度警惕。

个体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单个个体的促进作用,也称之为个人价值。在现实社会中,单个个人的利益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人们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爱好,对思想政治教育表达自己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对每一个人的满足与促进是不同的,可能不具有共性。也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有人认为个人价值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价值,应该以“人的价值”取而代之。实际上,这里有一个概念的问题,“人”是对单个人的一种抽象,是个人的类的总称。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首先作用于个人,进而对社会、阶级发生效能,而其对个人、阶级、社会的作用与促进,最终均可归为对人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中,个人价值是最基础、最直接的价值,而“人的价值”则是一种抽象的概括与总称。另外,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对每个人的作用不同,但在教育活动中预设的目标是明确的,价值可控、可识、可见。每个人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教育活动,非外在强制力所为,而是一种自觉自愿,其中的个人价值较为明显。有学者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和态度具有明显的个体利益的取向。人们对于己有利的事情就愿意去做,而对跟自己无关或于己不利的事情就不愿意去做。这是一种现实,也不一定是坏事。重要的是,我们要承认这一现实,把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个人价值提示出来,让人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种外来的甚至是强加于人的东西,它并不与人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相违背,而是相一致的。接受教育是人的一种需要和权利。人不仅需要接受实用的知识技能的教育,而且也需要接受思想精神方面的教育,这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同样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更为重要。那种认为接受知识技能的教育是一种权利,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义务的想法是一种误解。”既然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价值形态,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与个人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指向社会与个人的方方面面吗?

社会与人都是一个综合发展系统,并非由单一因素构成。物质与精神、思想与道德、生产力与教育等方面都彼此相连,相互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覆盖范围可以说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类生活的全部。也正因为如此,人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领域有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甚至还有生态价值、管理价值等其他价值。事实上,当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产生方方面面影响的时候,已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之范围、思想政治教育之作用扩大之“无边”与“万能”。试想一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何在?我们不能因为现在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要人为地、强制性地给予思想政治教育以新使命。即使经过中外比较,我们发现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对其民众灌输“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天人合一方是人类发展之正途”的观点时,我们也应意识到传输这一理念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这要么是政治理念传播过程中的附加,要么是阶级、国家、社会利益维护之需要。也就是说,虽然在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基础上,可以划分出更多价值形态,甚至学界已有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所有分类都可以在社会与个人的身上有所体现与展示,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价值是政治价值、精神价值,其他一切都是间接的或附加的。这就如同我们吸收氧气,它首先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其后我们可能会上学,掌握技能,养活自己,为社会作贡献。但我们不能说吸收氧气的直接价值或最大价值就是挣钱,就是为社会作贡献。这实际上有点本末倒置。因为一个事物总会与无数个事物相连,不能因为它们相联结,而人为地进行推演。

综上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表现形态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主要指向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政治领域,即社会政治价值与个人政治价值。不过,这并非否认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社会与个人的其他方面,对其他领域的需要有所满足,而是强调对个人与社会所产生之政治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原初、最基本,具有“母胎”意义的价值原态。

二、非此即彼: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关系的认识误区

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虽然从理论上讲一般强调要辩证统一,但事实上却往往偏重一方。长期以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识往往更多局限于社会价值方面,即从阶级、政党、国家、社会角度来谈论与实施教育活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价值在于社会价值。这种认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政治性占据了主导,致使教育运行过程中个体主体地位缺失,最终导致了教育实效性不强,并且引起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非议也逐渐增多。正是由于对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错误认识与做法的科学辨析,伴随国家层面“革命意识形态”向“建设意识形态”的转变,加之个人层面人性的复苏与回归,特别是伴随“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问题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反思与高度关注。在许多人看来,个人价值得以彰显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与人的发展的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回归。社会发展的一切都是为了人,只有也唯有个人价值,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根本价值。有人认为,“确立以现实个人的存在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当展的起点,就是要扭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把价值基点定于纯粹的服务阶级统治、维持社会秩序这些功能上。其意义不仅在于确认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最重要的内容是以现实的个人存在为其意义所指,它的目标是对现实个人存在价值的尊重和实现,而且这种价值意义所指必定给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目的划定了一个清晰的边界,也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不只是满足于社会进步所需,更重要的是,它的本源价值是要服务于那组成社会和生活其中的各现实个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这种界定防止了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具性价值的同时淹没掉具有鲜活生命、作为主体的人的个体价值,避免了用社会整体价值去挤压同样具有实体价值的个体存在。”

不可否认,在人类发展史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比重视个人价值的历程要长,并且带来了对人性的漠视,忽视人的主导性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我们今天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是对过去片面认识的一种校正,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一种还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确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更多地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培养人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通过提高人的自身素质,去促进人的发展,通过人的发展去促成社会进步,这就是我们今天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观。”但我们也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而贬低其社会价值,特别是单一地强调个人价值而丝毫不提社会价值,似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就是外在的,对个人而言是被动的,与个人价值完全不相容。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人,而人又会形成群体,群体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实际上,很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的设计与面向并不是针对单个个人而是针对一组群体而运作。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对群体都具有意义与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展现的关系主体既有社会又有个人,两者不可偏颇,事实上,“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阶级、国家、社会由人组成,它们利益的获取与发展具有一致性。在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人的价值又高度一致。

三、和谐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判定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不单单是一种关系的解析与比较,实质上“关系到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全面理解,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的重要问题。”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关系受人与社会关系的制约。人是社会人,个人组成社会,社会是人的社会,离开社会谈人不对,离开人谈社会亦不对。人虽具有自然属性,但社会性却是人的根本属性。这是人与动物之区别的根本所在。人与社会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共融互动关系――个体依靠社会的保障与支持,他必须尽力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否则社会停滞不前,个人发展无从谈起;社会需要每个个体的参与与推动,但其必须保障个人利益的获得,否则个人没有发展动力,社会就会成为一潭死水;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社会理想与社会愿望,而每个社会也均有对个体的角色期待。但是,个人与社会均有自己的利益,两者又具有对立性,矛盾与冲突普遍存在着。一般而言,在一个社会发展的初期,社会与个人最初会比较和谐,利益能够保持一致,但随着发展,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会激化,并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出来。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有时还相当激烈。不过,在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内,两者的冲突不会过激,以不影响到社会与个人的生存发展为底线。但是,当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至极端,特别是一个社会中大部分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激烈冲突时,革命往往就会发生,个人与社会处于绝对对立状态。一旦矛盾到了这种地步,则对立已经无法调和,最后经过革命又演变成了新的社会中社会与人的关系问题,又会出现如上关系,循环不止。

作为满足社会与个人需要的众多因素中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受人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与制约,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中同样有所体现与展示,且表现得更为具体与逼真。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保持着适度张力。整体来说,任何事物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应该是一致的。任何事物对个人的积极意义,就是对群体发展的促进,对群体的意义就是对个人发展的保证。

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它既需要满足社会之需要,又要满足个体之需要。一般来说,当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又能满足个人发展需要,或反之亦成立时,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会表现出高度一致性。而如果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与社会的满足度基本一致,则价值达到最大,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只是名称上的差别,内容上基本无分别。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状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高值。但这只是理想,只能在特定社会与特定人群中出现。

而对于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而言,更多的情况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都能满足,但满足程度不一致。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满足度差异不大,那么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也能保持较好的关系。这是因为,既然能产生满足感,就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与个人均是有益的,虽与自身需求有一定差距,但因差距较小,没有影响到社会或个人的根本利益,故不会产生对立。但是,当两者的满足程度有足够大的差距时,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地位则会发生较大变化。重视社会利益时,社会价值突出,重视个人利益时,个人价值更为突显。不过,此时虽然对社会与个人利益的重视程度不同,但并没有因为重视一方而对另一方完全否定,即使一方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但由于没有发展到根本对立,故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尚能共处发展。况且,人们对此也有着自己的解释。当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突出时,人们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的归属与贡献,并不否认个人的获取与利益保证;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突出时,人们强调的是个体是群体的基本单元,也并不否认关键时刻个人对社会的义务与奉献。

当然,在社会发展中,也可能出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完全对立的情况。当思想政治教育只满足社会需求而完全排斥个人需求时,其社会价值就得到了极度张扬,从而一家独大,个人价值没有存在的痕迹。这固然有利于社会的集权统治,但只是昙花一现,因为民众对现下的社会失去了信心,要么揭竿而起,要么投向他者社会之怀抱,革命往往发生于此时。反之,当思想政治教育只强调个人需要而对社会需求漠然视之时,个人价值则得以极端满足。不过,此种状态下培养出来的人不可能为社会所需、所容,也不会对社会有任何建设意义。实际上,此时思想政治教育所设定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和满足人的需求之目的永远不可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存在也值得怀疑。

由上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始终保持着适度张力,两者间相似度最强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佳样式,两者完全对立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消亡之表现。也就是说,在一个社会中,在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与个人的满足与作用,总体上保持着一种比较和谐的状态。思想政治教育有时可能倾向于社会,有时可能侧重于个人,这固然有人为的、外力的原因,但更多地取决于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需要,取决于社会与人的一种互动。

其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交结,既为工具又为目的。我们认为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价值,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互动。虽然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双方的对立与争执都以不破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维护社会与个人的利益为前提,否则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就会无效。但是,有学者则认为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二分法固然理论上不错,但在实践中很难做到,教育实践只能指向一个实体,或社会或个人。“教育价值有两个主体:社会和个人,它们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教育实践作出价值评价。但这两者不是平等的主体,它们分属不同的层次,所以它们对教育实践的价值评价也不具有平等的有效性。……教育实践只能指向一个最终方向,如果教育实践同时指向社会和个人,那么当两者的要求相互冲突的时候,它将不知所从,而且实际上,在迄今为止的社会发展所经历的所有形态中,都存在着社会与个人的不可避免的冲突,两者之间的冲突有时还非常激烈。所以,教育实践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同时满足两个主体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实践对它的服务方向必须有所取舍,在这些时候,我们坚持社会需要的至上性,坚持认为教育实践应该首先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实际上教育实践也正是这样做的,比如近代的资本主义教育即是典型的人力教育。”

此种说法的实质不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分类的质疑,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当社会与个人发生矛盾冲突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秤应该倾向于何方?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跳出偏执的思维,不要认为非此即彼,而应站在社会、个人、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的角度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而对于教育、社会与人的关系,有学者指出:“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来说,是一种手段、工具,而人的成长与发展对教育来说则是一种目的;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说是一种手段、工具,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教育来说是一种目的。所不同的是,教育作为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手段和工具,是促进人的成长、发展的结果。在这里,人的成长与发展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条件、手段与基础,没有人的成长与发展,社会无法存在与发展,但同时还要看到,人的成长与发展对社会来说也是目的。”因此,教育、人、社会三者关系问题的解决“是可用‘以个体发展为基础,以社会进步为主导’这十六个字来概括。或可简单地称为‘以个体为基础,以社会进步为主导’。”这种观点虽然是对教育、社会与人的关系的思考,实际上对于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亦有方法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