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文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文学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1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使得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而我们的知识分子也深刻意识到国家的落后,文学界由此觉醒,并积极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过犹不及,“打倒孔家店”、“反对文言文”等口号和思潮使得古代文化与文学受到强烈排斥,这种过于极端的决定未免显得急躁了,也正因为如此使得中国现代文学今后的发展遗留下不小的隐患。20世纪初的文学革命,将现代文学的序幕正式拉开了,有伤痕文学、乡土小说和九叶诗派等。一直发展到如今有穿越小说、奇幻小说和都市言情等出现,表面上看来现代文学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态势。但仔细追究,我们会发现繁荣的背后正是一派虚无和浮躁,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了西方理论的影响,另外本土文化改造所产生的影响也很深,而我们自己的文学史和本民族的文学意蕴已越走越远,我国的现代文学可谓是进入了“瓶颈”。

(二)文学“断裂层”

现代文学史已有近百年的时间,然而却尚未真正出现能与古代文学相媲美的文学作品。没有一部小说可以与《红楼梦》比肩,没有一首现代诗歌可以与唐诗相对抗的诗歌。文学是一门较为感性的科学,其应当具有一定的现代性以反映当下的真实生活,同时也不能与历史母体相脱离。在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之后,现代文学中鲜少出现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只知向前看却忘了回顾身后,因而使得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出现了“断裂层”。

二、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

(一)丰富的古代文学资源

先秦诸子的《诗经》、《庄子》;两汉的汉赋、《史记》;魏晋的“建安风骨”;唐宋诗词、元曲,明清的四大名著等等。此外还有民歌、游记等不同种类的文本史料。古代文学资源十分丰富,我们所指的古代文学资料当然指的不仅仅是文本资料本身,因为其本身也反映出了一些潜在的内容,这或者是一个时代的风尚,或者是某个朝代的社会思想等等。由此可见,祖先们为我们留下的古代资源之丰富,这些不同文学形式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生活面貌,不同时代的历史变更以及社会生产等等。

(二)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然而,我们在传承文学资源方面显然做得还很不够。我们要传承就一定要很好地面对困难,需要克服的难题主要有两个。首先,要克服理所当然的心态,在现代,人们有着十分自由的言论,思想自由,人们总是试图去研究文学发展史,并对其历史进行演变,同时并设法使其合理化。但我们所认为的合理未必就是历史的真实,对于现代人所需要的合理性,我们也不应该一味地遵循,而将历史的真实性抹杀了。研究古代资源的人员,应该始终站在时代和历史的大背景下,对于古文化的接受和传承要本着最真实的态度。其次,应该对古代文化资料进行多角度地解读,由于历史悠远,文学资源过于丰富,这也使得我们今天的传承遭遇难题,因而相关工作者就需要从多维视角出发,采用多种不同的理论进行理论批评,从而使得评析更加全面和综合,以防理论过于主观,对于历史人物与事实更不能肆意地褒贬,要客观地做出评价。

三、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的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根”:古代文学资源。虽然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之初曾试图抛弃古代文学而实现自己的现代性,但最终实践证明这条路是无法走下去的。我们发展现代文学终究还是离不开古代资源的支持,没有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难以出现“终极关怀”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现当展的诗歌、散文和小说也是从古老的文学文本中演变而来。因此,我们在对历史资源和现代文学前景的反思,不应该只是一味地去远离,更重要的是要去靠近,而且是进入到最深层次,将其内在潜力挖掘出来,将新的的活力注入以便促进自我的更好发展。在如今这个世界,返璞归真的实现还是需要立足于传统的东西,这样才能很好地矫正人性,使心灵得到慰藉。因此,联系起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二者的关系,二者之间向来不是对立的的关系,而应该是同一。若不是深入地挖掘和利用古代文学资源,就无法从中汲取力量,进而促使现代文学获得长远发展;;不去进行现代性文学语境的渗透,也不能很好地挖掘古代文学资源的潜在力量。因此,我们说发展中国现代文学语境和发掘古代文学资源,二者并无冲突,是相互依存的,是一种同一的关系。

四、结束语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2

文学的含义多种多样,它代表一个民族的智慧和艺术,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起源,在中国的先秦时期,文学是以文字写成的作品,而在魏晋之后,才单独列出文学作品,而戏剧、散文、小说、诗歌是现代文学四大类别。古希腊的《伊利昂纪》、印度的《罗摩衍那》以及中国的《诗经》是最早的书面文学。文学还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心理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学科,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还与政治、法律、宗教、哲学并驾于社会之上层,是社会学学科分类之一。因此,可以将文学总结为以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将客观现实形象化地反映出来,以童话、寓言、剧本、小说、散文、诗歌等形式,表现出作家的心灵世界的艺术。在国际环境的改变以及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对外国文学被的频繁接触让我国文学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这类新的文学称为现代文学,现代文学不仅在表现手法与艺术形式上革新了传统文学,还用现代语言将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表现出来,并创建了新的文学体裁,例如,报告文学、散文诗、杂文、现代小说、新诗、话剧等,且从结构组成、描段、抒情方式、叙述角度等方面都具有现代化特点,都体现了新的创造。“五四”文学革命以后,现代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的不断演变,现代文学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分别为时期与社会主义时期,两个阶段的文学既有共同的特点与传统,存在着连续性,又因各自历史面貌的不同,不同的阶段也呈现出差异性。在抗战阶段,民族危难作家能够更紧密地与人民相连,通过共同命运相互维系,让许多为了艺术创作而创作的作家从个人小天地中走出来,不再脱离人民。抗战初期不同政治艺术倾向的作家把“文章下乡,文章入伍”作为根本要求。在抗战中期,对文学的思考重点开始转移到人民与文学、人民与作家的关系上。在实际文学创作中,其重要主题为爱国主义,创作者在对伟大民族精神的刻画以及热情表现中在民族精神上形成了新面貌。抗战中后期,对文学的思考重点转为对原有历史与现阶段现实的认知与思考,重点相对更倾向于会对民族团结与国家进步产生阻碍的黑暗势力,并且在原有文学创作基础上研究传统民族文化的优劣得失。这一阶段的创作者对自身民族具有强烈责任感,具有与国家发展休戚与共的联系。民族的出现对文学形式产生了影响,例如在抗战初期,我国出现了数量较多的通俗易懂、篇章较短的作品;中后期以长篇叙事、多幕剧、长篇小说为主,均对人民群众、文学艺术、时代三者间的紧密结合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对比两个三十年

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具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同时具有空前浓厚的政治色彩。可以说,新时期作家对中国的思考将以无情的历史为出发点,更注重对政治痼疾的深入分析。而现代作家在改造国民性时,是通过思想启蒙来实现的。因当代中国政治痼疾的根深蒂固以及思想启蒙的终止,产生了许多悲剧。因此,暴露政治痼疾就体现了当代作家的启蒙思想,并且在小说方面还体现出了较为鲜明的当代感,因此,现代文学是不能和新时期的长篇历史小说与政治小说相提并论的。无论是重塑民族文化还是重新认识民族性的文化精神长篇历史小说,都表现出了充满痛苦抉择、燃烧着忧患意识的历史人物的独特文化使命感与当代人们空前成熟的政治智慧。对勇于担当的民族精神的呼唤以及与政治历史旧账的清算是这些历史小说和政治小说中当代知识分子所体现的主要情怀。为了区别于反映社会问题与建设成就的报告文学,我们先将具有强烈政治意义的纪实力作、报告文学称为政治性报告文学,而且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是关切政治的作家们为改革呐喊的使命感。这使命感体现出中国士大夫兼济天下的优良传统,并开掘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体现出新时期文学创作者对、鲁迅等老一辈创作者对政治的关心、批判精神的继承与发扬。饱经政治运动风霜后的作家们常会忆起那不堪回首的往事,于是将自己呼唤民主的政治理想与政治批判意识表达在有强烈政治意味的报告文学和小说中,不论文坛如何风起云涌,他们依然坚定不移、奋勇向前。在现代文学史上,改造国民性的主题的主要特质表现为暴露下层民众卑怯、自欺欺人、愚昧、蝇营狗苟等,在揭示文化痼疾时也表现出作家对改造国民性的深信不疑。

在新时期文学中,这种揭示和暴露被进一步加深、刻画,从莫言的《红高粱》、郑万隆的《我的光》、李杭育的《珊瑚沙的弄潮儿》等作品中,让我们相信民间也有浪漫活法。从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池莉的《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张宇的《侯七》,阿城的《棋王》等作品中,我们看到生存在麻木社会底层百姓活着的希望,在那样的希望中,我们重新认识了豁达、坚韧、顽强的含义。在激进主义风潮中,新思维跟随现代化进程逐渐高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诸多矛盾。这对于培养理解世俗、理解民间、理解底层的朴素意识,对于认识现实人生复杂性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诞生于新时期的重返民间的思潮明显带有务实的朴素,而并非以神州尽尧舜的立场建立的,而建设年代已经逐渐取代了革命年代。经历过那个动荡的政治年代的人们都会记忆犹新,多少不堪回首的血雨腥风在政治运动中频频引发,而政治运动又使人们反感与抵触改造思想。在那样的年代里,人能活着已不是容易的事情,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早已消磨殆尽,也渐渐失去了当初改造国民性的影响。但是,国民性改造依然是必需的。就拿当今的社会来说,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城市的形象等都不是素质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在政治运动、革命、战争以及商品经济的推动下,中国民族性也变得提高了文化水平、狂热了经济改革、敏感了政治,但同时中国不论怎么改变,仍然是中国,风向在变、潮流在变,可是活法却没有变。中国仍将讲究实惠、讲究关系、讲究人情、讲究等级。中国人的具有传统的文化品格、人情世故并未改变。由此,我们用当代新启蒙的观点来审视民间本色的思潮,人们在解放思想中,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着,品味着各自的人生。人们一旦按照世俗的欲望随意而活,按照自己的意愿率性而活,那么文学浮现出世俗化景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还在被人们所宣扬,但是已经不能阻挡世俗化、个性化的风气。现代主义其实就是世俗化与个性化的结合体。在实际生活中,世俗化与个性化摒弃了矛盾,和谐共处。因此,世俗化的强大是不断被人们所追赶的个性化所证明着的。新时期文学在一个相对较和平的环境中获得稳定的发展,并且交融于世俗中。这样的交融既显示出在多元发展中当代文化融汇的特色,又显示出当代人的智慧。当政治运动的压抑与战争的破坏逐渐消逝,相对和平的创造心境也在几代作家的笔下诞生。与现代文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新时期文学在文学景观上具有特殊性。新时期文学新潮频繁地更迭,也多是现代文学大师所不能比拟的。随着一批批思潮的翻涌、高涨,实力不相上下的作家也会大批涌现。一些佼佼者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以出色的才华将大师们遗留的诸多文学空白填补起来,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当代文学影响力随着传媒的发达而与时俱进。优秀文学作品以电影等形式在传达着不同的思想,而与现代文学大师所创造的影响力相比,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力依然大放光彩,永不磨灭。这样比较起来,新时期文学劣于现代大师文学的种种言论都不攻自破了,新时期文学的价值无可厚非。时代、政策等因素正在削弱文学的影响力,而作家的心情也因物欲横流的社会而浮躁,那么,新时期文学难道就不能诞生大师吗?其实,算不算大师,或许站得远了才能看得更清楚。

三、结语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3

进入城市后,乡村女性的现实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从憧憬城市到走进城市,再到逐渐熟悉城市,乡村女性忽然发现,其实城市生活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甚至城市对她们来说是相当陌生的。城市里有她们不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事,还有不熟悉的生活规则。在城市中,因为性别因素,在谋生和报酬等方面,女性农民工与男性农民工相比,依然处于劣势。为了改变这种境地,女性农民工力图重新寻找和发现自己的优势,掌握进入城市的捷径。然而,最终她们只发现自己的性别和身体的优势。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是最早写女性农民工悲剧的作品之一。女主人公连名字都没有,被称呼为“伊”。她“没有享过‘呼婢唤女’‘傅粉施朱’的福气”。她完全是被当做动物的,可以自由买卖。15岁被父亲卖到了夫家,成为劳动力,倍受公婆和丈夫的折磨,痛失爱子后逃进城里做佣人,但最终在丈夫死后,又被卖掉。她在城里的命运和乡下一样,都是被奴役的。鲁迅《祝福》的得祥林嫂也是一个不幸的进城者形象。她逃婚隐瞒身份来到城市做女佣,她的第二任丈夫病逝,她的儿子被狼吃掉,接二连三的厄运是她很无助。本以为在城市能找到一点做人起码的安慰,但是城里只给祥林嫂提供了谋生的手段,城里的文化禁忌使祥林嫂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城里其实也容不下祥林嫂。在城市的生活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甚至可以说是糟糕的。城市永远是城里人的城市,乡村妇女做再大的努力,也无法真正的融入城市。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离乡进城的乡下广大妇女于孤独、无助的漂泊感之外,还要经历着种种在城的不能承受之重。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乡村女性历经千辛万苦,想要在城市里谋得一个生存空间,我们却很难发现一个成功的案例,看到的都是只能各种的不幸。

二、回乡

进城的女性农民工怀着对城市生活的憧憬来到了城市,经历了艰难的挣扎和巨大的心理落差,承受着巨大的苦难。在城里,他们做着最辛苦的工作,拿着最微薄的工资,却还得不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基本待遇。在精神上还要承受异样的冷漠和拒绝,甚至歧视。他们的城市梦不仅没有实现,却陷入了另外一种贫穷。当乡村女性在城市里找不到她们的理想生活,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一炬时,她们只能做最后的打算——回乡。她们真的还能回去吗?即使回去了,她们还能适应乡下的生活吗?实际上回乡只是一种设想,因为回乡的路和进城的路一样困难重重。且不说他们的土地已荒废已久,种地无望,她们已习惯在城市的生活节奏,不愿再回到贫穷落后的乡村。回乡是再一次的寻找。

三、困惑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杨义;现代文学;文化意识;文学与文化的贯通

给文化下个很确切的定义是困难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个抽象的存在,一切只能相对而言。广义说来,它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则特指精神财富。定义本身的弹性特征使人们可根据具体情形交替使用它。美国学者克莱德·克鲁克洪在《文化研究》中说:“要指出哪一件活动不是文化的产物是很困难的。”这是就广义的文化而言的,这样说来,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文化。但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之中,经常运用的是它的狭义概念,它更偏重于精神领域,而且在这个领域,正如同它在生活中一样,是无所不渗透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同样是作为精神财富的文学,便当然也少不了文化的“光顾”,并且从整体上来看,文学不仅融入了文化因子,而且本身就属于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具体分支。“文学批评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它不得不顾及到文化,因此,文学批评本身也就必然包含着文化批评。但实际上,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中,文化往往和文学艺术等一样是平行并列着的,都作为专门的学科而存在,有文学研究,也有文化研究,各有侧重和分工。那么在这个前提下,本文所拟定的“文学一文化的贯通批评”才能产生相应的意义。

作为一名当代学者,杨义首先是博学的。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现代文学,并从鲁迅研究起步。可他并没有拘泥于此,而是打通了各个时期文学界线,从中国古典文学一直到现当代文学,并且还从文学史到叙事学方向,他都有极好的造诣。1998年到]999年之间九卷本《杨义文存》的出版就是他广博治学的最佳印证。在第九卷《中国现代学术方法通论》中,杨义根据自己独具个性的学术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探讨了学术研究中的开放性、拓展性和贯通性。他打通了现代、近代和古代的界线,进人了寻找中国大文学的整体思考之中。其次,他文学研究中的另一个亮点是他敏锐的文化意识和宏观的文化心态,可以说,他是一个文化型学者,在具体文学研究中,他往往从文化角度着眼考察,追溯挖掘文学的文化原因、文化内涵、文化取向、文化类型、文化品质等文化渊源。在他的专著《20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中,他从不同的文化视点出发去诠释中国小说,从而获得了另一个较开阔的研究空间。

在这部书的第一章《小说史研究与文化意识》中,杨义从总体上阐明了他本人在对20世纪小说进行研究时的着眼点,也就是“着重从文化角度审视它的运动过程”。他认为,“文化意识乃是对小说进行深层多维研究的通观意识”,所谓“通观”,即打破狭隘的单一的研究视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多以社会的历史的政治的研究视角为主,来自文化层面的认识较单薄,还未形成文化的惯性思维,因此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关于这方面的涉及都不够。相比之下,杨义无疑是倡导文学一文化批评较有力的一位。他在上述专著中,就明确了研究的总主题和大方向,即论述20世纪小说发展的文化轨迹和它的文化脉络。

杨义由鲁迅研究开始了他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方向,他最初选择鲁迅,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想从一个人去看一个时代一部历史。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和集大成者,他曾处于时代的十字路口,因此他也曾经历了时代转型期必然要遭遇的来自不同观念层面的冲突碰撞,当然包括文化层面的,从他的笔端,人们能够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化学养和复杂的文化心态。意识到了鲁迅这代人的历史处境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杨义曾撰文写道:“中国现代小说的开拓者,多是叛逆型破落户子弟和泅游于中外文化反差之间的留学生,既窥破社会崩溃中的炎凉,又饱尝民族衰老中的忧患,可以说,他们所写的改造国民灵魂的小说,是以现代文化意识返观传统文化沉积的审美结晶。所以他们在这个时期的小说,便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意识。正是对鲁迅的研究,奠定了杨义后来学术研究的坚实基础,鉴于此,本文也将它作为对他的文学一文化批评方式进行考察的一个切人点。

研究鲁迅不能不关注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因为鲁迅有着深厚的旧学根底,传统在他是稔熟于心的,由此在对待传统文化上,他既能游乎其间,又能出乎其中,显得游刃有余;另外,留学生涯使他有机会接触到迥异于传统的外来文明,所以这种种文化的交织碰撞造就了鲁迅文学中复杂的文化面貌。杨义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对鲁迅小说的研究,实质上是对中外古今一个文化史和文学史的重要枢纽的研究”。通过对这一枢纽的研究,从而“解剖这个枢纽在文学史和文化史的脉络原委与深层意义,解剖它在中外古今文学与文化的交互撞击、错综融汇中的承传和独创、求索和开拓、转型和奠基”。这里,既认识到了鲁迅与中外文化的重要联系,更把鲁迅文学置于一个“枢纽”的关键位置,鲁迅文学是一座丰碑,融铸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精粹,这一文化定位就充分说明了杨义对文学一文化批评的自觉运用。具体到他的批评实践,他在论文《鲁迅小说的文化内涵》中,将鲁迅作品中的文化容量作了归纳分类:第一是对国民性的解剖。杨义认为,“解剖国民性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文化沉积做一次总的清算,从而汰旧立新,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对国民性的思考也是鲁迅始终不渝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对民族文化很沉郁和苍凉的体验把握,因此,也是中国文化在鲁迅眼中较为本质性的内容。第二是对封建性的儒家礼制文化进行批判。这也是其文化态度的一个亮点。杨义在这里使用了“礼制文化”一词,较有分寸地说明了鲁迅不是对儒家文化的泛泛批判,而是着重于其礼制即封建礼教,因为儒家思想中有许多是值得发扬光大的精华,不能一概否定。第三足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综合思考。这主要体现在对《故事新编》的分析中。杨义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对劳动文化的肯定,由实干的英雄和复仇的奴隶身上体现出的文化思考.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他认为鲁迅的文化态度并不偏激,鲁迅既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孕育下的民族脊梁,同时也重点批判了具有强烈腐蚀性的一面,后者阻碍了民族的自我更新和调整,使社会发展的步履沉重而缓慢。其中鲁迅对出世离群的道家文化进行了较严厉的批判,《故事新编》中的《出关》《采薇》《起死》等几篇都是如此,关于这种文化批判倾向,杨义从鲁迅所处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去考察阐释,得出了时代合理性的结论,他认为,“对我们这个已经柔弱的民族来说,特别是国难当头,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的时刻,道家就容易使我们成为人家的砧上之肉,鲁迅对道家的批判,.有明显的历史具体性和现实针对性”。

如果把以上的条分缕析综合起来并上升到一个高度去思考,杨义就认为,“鲁迅的文化思维方式足双构的,而非单构的,在‘民族一世界’的双构互补中,建立使一种古老的文化获得新的生命活力的运行机制”。可见鲁迅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学文化视点,而使之与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发生联系,希望由此架通中华民族文化生命与世界的桥梁,而这也正是他作为一位文化巨人的风范,这种风范影响着一批批有眼光有品识的后起之秀。所以,杨义认为,从本质上说,鲁迅不仅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封建社会中沉积下来的传统文化的最伟大的批判者,而且还是为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化并使之走向世界文明的卓越先驱者。作为一位具有个性的文学研究者,杨义以他的文学一文化批评方式向人们诠释了他心目中的鲁迅及其文学,反之也可以说.鲁迅及其文学也以不俗的人格力量和超凡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感悟着后代的批评家们。

在《20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中,杨义把五四作为现代文学转变的关键环节,在“五四”这个关节点上,现代文学同时与中外古今的文化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碰撞,并取得了与旧文学有着本质区别的新文学地位。在第三章中,杨义又探讨了现代小说观念变革的文化原因,认为五四对于现代小说观念的变革有着根本的推动作用。

他认为,“实际上足通过借鉴西方文化来对传统文化进行纵向突破。通过先驱者的努力,架通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桥梁,架通了中国传统文化转向现代化的桥梁”。“在‘五四’时代,由于借鉴了西方文化,眼光敏锐而心灵开放的中国知识界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开始获得了异常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参照系,在变革图强的基本思路下重审本土的传统文化。一种与当代世界气息相通的新的文化逻辑思路,正在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拓展新的境界”。文化观念转变了,作为文化观念载体的文学或者说受文化观念支配的文学自然不能以它旧有的内容和形式继续发展了。在“五四”及其以后的新文学中,小说成了最重要的文学体裁,单从这点上就可见一斑。五四时期的作家是从整个世界文化结构上看当时的文化和小说的,所以那时有很多理论家都以开阔的眼界力图整体上把握小说的属性和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一宏观眼光,就意味着以世界文学的眼光去审视中国文学,在横向比较中认识自身的不足,借鉴他人的优长,这种以“他者的眼光来审视自我”的观察角度自然就不再囿于封闭的旧模式之内,不再是以旧观旧,而是以新审旧了。西方的文学观是一种进化的文学观,这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崇古”倾向有很大不同,文学进化观肯定了现代文学对古代文学的超越,而不是一味去模仿古人。这种对现时的肯定自然就提高了小说的地位,恢复了小说的尊严,因为在传统文学中,小说的地位是很卑微的,而在西方的文学观的影响下,现代小说终于被赋予了新的价值,也正鉴于此,杨义在研究现代文学中,着重选择了小说这种形式。小说在“五四”前后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发展历程,地位由卑微至堂皇,这种文学观的变化实质上是文化观变化的反映,是中西古今文化碰撞的结果,而且现代小说所承载的思想内容也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时代的个人的种种动向,所以,着重从小说人手,是进行文学一文化批评的较好的切人点。

在《20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的第三章中,杨义在对“五四”文学观念尤其是“五四”小说观念变革的文化原因进行分析后,又具体从“真实观和悲剧意识”、“功利观和批判意识”、“审美观和文学的本位意识”等方面探讨了变革的文化深度。比如在论述悲剧意识时,就表现出了不同于传统文化观念的一面。“他们(新文学作家)用现代的意识观照社会、观照文化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从而发现了其中的不合理性或历史的荒谬性。在观察时,他们在习以为常的文化中看到了悲剧因素”。而这一点正是传统文学所缺乏的,同时也正是传统文学中文化意识匮乏的表现。现代文学在对传统文学进行反思和批评的基础上,在对外国文学中的悲剧观念进行借鉴的同时,也达到了一种文化的深度。由文学映现文化,由文化反观文学,典型地体现了这种文学一文化批评思维方式。

再比如,在对女性小说的关注中,杨义也同样是从文化角度着眼。他认为,“‘五四’时期女作家群的出现,实际上是‘五四’反对封建伦理文化的一项从理论上到实践上的重大胜利”,“是现代文化思潮冲击封建女性伦理定型的结果”。换种说法,就是“社会文化性别模式的变化”。因为在人类社会中确实存在着男女两性在生理心理和文化心理类型上的某些差异,这种文化心理的差异在封建社会就是男尊女卑的性别定型。南宋女词人朱淑真有诗《自责》为证:“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而到了近现代社会,随着启蒙思潮的兴起,这种封建的文化性别模式有所松动,不仅一些妇女问题在社会上有所反映,而且以女士署名的小说也多起来,女性文学有所显露,直至五四时期,女作家群正式出现。这就是女性文学出现的文化契机。至于“五四”女性文学的共同创作特色,实质上也是文化性别模式变化的流露,比如她们能紧扣时代思潮,充分反映个性,表现一种外向的社会的要求,就是文化观念使然。

此外杨义在对现代文学中的大家名流进行探究时,也是有意识地从文化角度切人的。在上述专著中,他分别展开篇章撰写了专题“郁达夫小说的文化心理素质”、“从文化视角看左翼文坛以及丁玲张天翼”、“茅盾、巴金、老舍的文化类型比较”、“二萧文化素质的差异”、“废名和沈从文的文化情致”、等,进行文学一文化批评的个案研究或个案之间的比较研究。杨义之所以在对现代文学的研究中侧重文化的介入,是基于他这样一个前提认识,即“中国现代文学是中西文化交互影响下的产儿,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和五色斑斓的西方文化思潮,都在现代小说家身上打上了各式各样的烙印”。也就是说,他认为现代文学是文化碰撞的直接结果,其中的文化因子特别丰富,在对这个时期的文学进行研究时,缺少了文化观照,就无从准确把握它的发生和根由。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5

1.理清现代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价值

作为教学管理者,常需“回头看”,即在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探寻教学的核心价值。不难发现,最初,教学是以知识本位,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传授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上世纪90年代,教学价值向能力本位转移,努力让学生具备各种能力,解决各种问题;当下,教育教学的核心价值将视角转向“人”。“人”不是产品,它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教学不是灌输和制造,更应促进精神和品质的发育、成熟与提升。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他在科学上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得益于小时候不仅学习科学,也学习艺术,培养了全面的素质,因而思路开阔。应试教育,虽然可以生产处一流的技术人才,却无从培养出真正的科学精神,无法造就未来的人才。当学生离开学校时,可能知识会渐渐遗忘,技能会因为不训练而变得生疏,但在校园生活、课堂教学生活中被留下的方法、思想、情感、习惯和信念却将会成为其人生中决定走向和发展的核心力量。简而言之,教学的核心价值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这里的“人”我想不仅仅是指学生,也指教师。因为学生的学习成长离不开教师在教学中的奠基、润泽和激发。反之,教师成长发展好了,学生自然也能成长发展强,教学质量才会随之提高。因此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教学管理的目标就是努力促进师生成长,科学提升质量,享受师生共长之幸福!教学管理的核心便是竭力推进教师专业力的提升与发展。

2.理清现代学校教学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当我们理清了教学管理的方向和目标,明晰了核心价值取向,还需冷静、理性地审视当下教学与管理的现状,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惑。

(1)教学高质量是不是简单地等同于高分数

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关注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需为促进人的终身发展而奠基!但我们纠结和矛盾,因为知识,能力是可以被量化的,但品质的培养和润泽如何量化评价?现代学校,到底该如何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正由于教师长期处于“用分数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阶段,教师脑中已存在的定势、某些习惯、理念和行为与核心价值观还存在一些偏差,“以人为本”的理念还落不了地,常会出现公开课、展示课上很素质,回到课堂补应试;课堂上教师讲授多,学生亲历少,学习控制多,学生自主少;平时教学赶进度,“快速填鸭”“跟团游”,挤出时间做练习,短期就能出效果等教学现象和生态。

(2)精细化的教学管理是否真的能推动教师专业力发展

现代学校,要科学提质,需要成就一支怎样的教师队伍?教学管理中,该如何评价老师?怎样的教师才能真正推动儿童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认为现代教师的必备素质应该是有责任心和爱心、具备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优质的学习力、研究力和改革的内驱力、毅力等优秀品质。而这些教师的核心素养在教学管理中很难量化和评价。而随着绩效量化考核的出台,让教学管理的规定似乎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教师教案的编写,如果一定要显性量化的话,无非先规定电子或手写?看教案书写是否详细,环节是否完整,教学插记后记和教学反思是否详细?殊不知教案上显性的字多,是不是就能评价该教师的备课认真?我们时常发现:当我们在教学中管的过多过细,过于量化,那么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少了,思考改变的少了,改革创新少了;简单机械多了,僵化教条的多了,应付、投机取巧的多了。

二、现代学校教学管理的实践与研究

我们认为教学管理和教学面对的同样都是“人”,教学管理的根本使命就是要促进教师走向睿智,走向成熟,走向主动,走向创造,走向成功。教学管理不宜细碎,应抓大放小,抓住核心环节,来润泽与点化教师思想,引领和经历教学的研究,创生和谐共长的学研团队,体验师生相长的幸福。

1.润泽核心价值观,让思想理念落地

一所学校,看得见的是校园,看不见的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师生的行为方式。改革不是外在形式的变革,更重要是内在的变化。价值只有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去,渗透到教师的心灵中去,才能自主地进行改变,自发地渗透到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因此教学管理的首要核心任务是引领教师确立现代教育思想,了解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用新理念提升教学的品质,用新理念重塑教师的行为,用新理念改变学习方式。达成的路径是科研带教研,教科研融合。本年度教导处课程开发处联合,设计开展了“我的人生我的课”“,时代的变革,教学该往哪儿走?“”阅读,看不见的竞争力”,“课程引领,提育人质量”,“教学质量思行知”,“学科组长谈教学质量”等教师主题参与式培训和论坛,凝聚价值理念,明晰有质量的教学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砌,更应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真心尊重学生,熟悉儿童,理解儿童,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启发智慧,迸发创造力。每学期学校引领全体教师共读一本书,这学期我们读的是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每周规定阅读内容,提前告知问题或主题,每周随机抽取3位教师,围绕主题,结合实际进行即兴发言。参与式论坛,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视角,站在教育的高位上来看教学,站在课程的角度来做教学,站在儿童学习的角度来实践研究教学,为教学的走向和质量把好舵,引好航。

2.建设“学研共同体”,让教学研究生根

学科组、备课组是教师教学实践研究最基础的前沿组织,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教学交流的重要平台。学科组、备课组建设的质量决定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和厚度,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科组、备课组本质上应属于学术共同体,而这一共同体承担的任务,绝不仅仅是学校管理事务的上传下达,学科组、备课组的价值就在于集体群智慧,研究就是备课组活动的核心。学校应最大限度地调动组内教师的聪明才智,通过“学研共同体”的建设和日常扎实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来实现。

(1)让课堂教学研究常态化

华罗庚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心智,勤其联系,领悟之源广开,纯属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教学的质量归根结底在于课堂教学的质量,学校引领教师从“注重分数,关注学会”转向“注重能力,关注会学”这一战略性转移,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质课堂。每学期,各学科组(备课组)除开展各层级的教学研究展示外,都会开展一次全员参与,专家介入,骨干引领的“接龙式课堂学习研究”,组内人人参与上课、评课、研课。各组首先围绕教学目标和核心价值,商议确定研究的主题或专题,如本学期语文学科研究的是汉语拼音、识字、阅读、作文主题教学;数学实践研究的主题是解决问题领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英语则进行单元整体设计下语篇带动词汇的教学研究;音乐围绕歌唱教学;体育围绕跑步教学;美术围绕造型表现;科学围绕实验课;信息技术围绕APD学习方式的变革。确定主题和专题研究后,各组商定选好相应的课题,并制定研究安排表,开展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中教师积极参与,互相研讨,初步形成了一些教学的范式,寻找到一些教学的规律,梳理出专题教学中的一般原则和实施的策略。通过接龙式课堂教学研究,让研究扎根于教学,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能力水平。为鼓励老师们开放教室,相互观摩,围绕主题相互研讨,相互启发,逐步润化更新教师所持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用观念指导行动,用行动提升质量。学校新建立了“自主邀请听课”制,老师们可提前一周向教导处申报,写明上课内容、教学设计的亮点和研究点,每周五教导处会将下周教师自主展示研究课安排表公示在校园平台,分管的领导,同组的老师可前往观摩课堂,研究教学。结束后,听课老师以跟帖的方式对课堂进行点评。据统计,上学期共有18位老师自主发出听课邀请,这学期,每周均有2-3位老师自主在“百年东林”群内提前一周公示教学内容,开放课堂。通过家常课例的实践,研究和分享提升家常课教学的质量!

(2)让教学质量反思成为习惯

学科组、备课组绝应成为教案分工的合作社,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模型,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总存在许许多多的差异,面对差异,要想办法对症下药,如果机械划一,统一,这就不是在做教育,而是在做工业。学校本学期还学科组、备课组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每周保证至少一节课的集体研讨时间,让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扎根,生长。教学前,各备课组发挥骨干教师的力量,组织教师进行教材分析,理清教材的重点、难点,探讨突破难点的方式与方法。每一个单元教学后,每位教师围绕一个专题,主题或基于一个研究点写1-2篇的高质量的教学反思。谈自己的教学设计中的得失或教学范例上的一点尝试和思考,并在备课组活动中人人进行交流。反思的质量纳入到教学月考核中。在每次单元练习结束后,备课组内开展单元测试质量分析,既分析学生的得失,又请身边备课组老师剖析教材的重难点、探讨教学策略、分享成功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班级之间的差距普遍缩小了。

(3)让教学评价更趋合理和科学

基于教学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学校引领教师改变用一张试卷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的方式,尝试找寻各学科的核心素养,老师们研读课标,请教专家,集体研讨,初步理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序列,涉及到习惯态度,思想方法、积累与应用等方面,并将培养目标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评价中,本学期改良了学生成长手册中的学业水平评价表。在评价中,除以纸笔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外,不同的学科还设计了有学科特色的多样化评价方法。语文组的朗读考查就以备课组老师现场考查各班级学生齐读、个别读的形式进行;个别年级以学生自己录音,上交朗读录音的形式进行考查。英语组关于学生“写”的能力的考核,老师以制作英语小报和写英语日记的形式进行。数学组除以笔试的形式外,还有以课堂观察评价的形式,以课堂操作的形式,以课后访谈的形式等进行。科学组,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三年级学生以口试为主,四五年级学生以实验操作为主,六年级学生以笔试的形式。美术组有的以欣赏图片口试的形式,有的以调色的形式,有的以设计制作的形式等。通过教学评价的研究,更新教师的视角和站位,在教学中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现代学校教学管理的展望与追求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6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综合和检验。不同于普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需要完全履行其岗位的全部职责。同煤技师学院顶岗实习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4“)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三者的关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三者是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三者统一于人才培养的实践之中。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工学结合将失去前提和基础,“工”与“学”将无法“结合”,人才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本质,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实现“工”与“学”的结合。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综合和提升,是校企合作的检验,是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对企业来说则是校企合作的收获季节,是选用员工的绝佳良机。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实践

同煤技师学院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的重点,先后建立了9矿8公司共17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可进行煤矿生产工艺、煤矿生产设备的制造及检修和现代工业生产线流程等内容的实训课题,学生实习率达到100%。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但锻炼了岗位技能,提高了现代职业技能,而且现代职业素养也得到培养,如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得到合作企业的好评,真正做到了校企共赢。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思考

3.1要激发企业的积极性

欲建立长效的实习机制,校企合作是前提和关键。因此,中职院校要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利益的契合点,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学校育人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3.2促进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中职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改革课程体系,使其更加贴近企业需求,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胜任工作。这样顶岗实习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技能,同时实习单位也才可能从中发现可用之才,实现了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一体化,促进中职院校一体化教学的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3.3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多元的评价体系

成立有行业、企业成员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组,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评价标准,使培养出的学生更能适应企业需要。因此,学校在制定学生实训成绩的评价体系时,也应积极争取得到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与学校的评价体系相结合,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多元的评价体系,这样也有利于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成才。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