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保健行业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保健行业现状范文1
一、概念解析
(1)分级诊疗
分级诊疗,就是病人按照医疗分级体系就医,它强调根据患者病种和病情选择最适宜的医疗机构进行恰当诊治。分级诊疗的内涵契合于医疗需求的本质。
一般来说,人群的医疗需求为“正三角”结构。三角形底部代表人群普通病症的医疗需求。“普通”既指疾病发生的普遍性,也指疾病治疗手段的普遍性。因此,通常意义上普通病症应在基层医疗机构予以解决。三角形顶部代表人群疑难重症的医疗需求。人群医疗需求的“正三角”结构决定了人群在就医过程中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利用率应高于高等级医疗机构;同时,疾病诊断的专业性也决定了人群就医应首先利用基层医疗机构进而有针对性地利用高等级医疗机构。
(2)慢性病的特点
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危害。这类疾病的显著特点包括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
二、文献综述
经济学家迈克尔?格罗斯曼(MichaelGrossman)指出,健康是一种具有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的,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增进社会福利的人力资本。健康状况低下所引发的医疗保健支出和花费会占用现有收入,导致人力资本缩水和福利水平的耗减。
健康状况是影响医疗保健支出的直接因素。慢性病高发势必会抬高医疗保健支出。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伤害大等特点,其引起的疾病冲击在某种程度上和大病冲击类似。高梦滔等运用ArellanoBond模型研究发现,大病会导致患病户人均纯收入5%~6%的下降,且影响会持续约15年。麦金太尔(Mclntyre)指出疾病会导致家庭直接成本(医疗及相关费用支出)和间接成本(因疾病造成的生产时间损失)的增加,使家庭陷入贫困或者更深度贫困。因此,为降低疾病风险,医疗保健支出成为人们不可避免的选择。
经济因素对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一直也是学者研究的重点。西奥?西提瑞斯(TheoHitiris)等运用一个汇集560个混合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研究证实了国内生产总值是影响居民健康消费的重要因素。纽豪斯(Newhouse)、杰德森(Gerdtham)、罗艳红等的研究均印证了“收入是影响医疗保健支出最重要的解释变量”的观点。除直接影响外,经济因素也会通过地域差异等,间接影响人们医疗保险支出的选择。那西?莫肯(H.NaciMocan)等通过对中国6407户城市家庭医疗保健需求的研究,发现医疗保健的收入弹性在较贫困家庭中绝对值较大。
综观上述研究可以发现,现存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影响结果分析视域局限,主要分析的是不同因素对卫生保健支出的影响;二是研究对象笼统化,缺乏针对具体群体、具体病种的研究。
三、分级诊疗服务的供求分析
(1)供给方面
1.日常保健的替代性
医院和护理院日益增加的费用使得老年人转而关注其他一些成本较低的保健安排,如家庭护理。范霍滕和诺顿(VanHoutvenandNorton)证实了日常保健和长期保健的可替代性,他们提出了效用最大化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儿女及他们年长的父母所做出的日常保健决定。儿女选择最佳的消费、休闲和日常保健,以及他们预算限制的集合。效用的作用还包括老年父母的健康状况。父母选择的效用最大化包括儿女所能接受的消费,正式医疗保健和日常保健。同时发生的最大化过程表明日常保健可以是正规保健的替代品或补充,并且替代或补充的效果可能随正规保健消费类型的不同而改变。他们经验论断的结果表明,儿女提供的日常保健对长期保健、医院保健和医生就诊都是净余的替代。
就我国国情而言,受计划生育政策积累影响,“四二一”的家庭模式已成为主流,现阶段慢性病老龄人口基本难以享受其独生子女提供的日常保健,日常保健对长期保健的可替代性较低。
2.医生和供给诱导需求
医生为医疗保健产出提供重要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在卫生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作为患者的中介,医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并引导医疗投入的使用,医生的决策严重地影响卫生保健制度的数量、质量和成本。麦圭尔和波利(McGuireandPauly,1991)提出了医生行为的基准模型,它将观察到的大部分医生行为作为特殊的、使医生效用最大化的案例来研究,医生通过这三个方面获得效用:(1)净收入;(2)空闲时间;(3)无效用的诱导,即医生努力诱导病人购买比实际需要更多的医疗保健。
分级诊疗政策的措施之一是推行全科医生制度,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全科医生可以联网查询居民在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就诊记录。一方面对居民健康状况实施连续的健康管理;另一方面,能够参与到其医保费用的管理。并且,社区可以预留上级医院的专家号源、转诊住院床位等。可见,全科医生手中的医疗资源越来越多,“权力”越来越大了。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其供给诱导需求的可能性。
(2)需求方面
1.健康需求
格罗斯曼(Grossman)用人力资本理论解释了对卫生和健康的需求。我们可以用投资边际效率(MEI)来分析投入资本的回报。健康的边际效率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因为健康时间的生产函数显示了递减的边际回报。健康的资本成本也会同样地反映利率加上健康的折旧率。这样,健康的最优需求就在投资边际效率曲线与资本成本曲线的交点上。
而考虑到年龄的变化,健康的均衡也会发生变化。对老年人来说,随着预期寿命缩短,MEI曲线会左移,贬值增加,老年人减少投资的趋势被强化。但模型的其他特征意味着,当人们变老时,他们通常会增加其在健康方面的总投资。这又意味着老年人会比年轻人需要更多的医疗保健。
2.标准预算约束
消费者在购买医疗保健所带来的效用和购买其他商品所带来的效用间面临着一个替代,这就是消费者标准预算约束理论。从经济理论上讲,消费者选择的逻辑是直接的,即消费者可能选择任何他负担得起的组合或“一篮子”商品,并且从中选择最优的那一个组合。
分级诊疗政策中,慢性病老年人面临不同的就医选择,他们会在自己的预算约束内做出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选择。健康状况及不确定性是影响老年人就医行为的重要因素。韦迪格(Wedig)发现,对于健康状况较差的人来说,寻找卫生保健的价格弹性较低。不确定性也会影响卫生保健需求,当某个消费者担心未来的健康风险并寻找预防措施的建议时,称之为预防性需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为了长期内的均匀效用,现在就做准备以避免未来对自己不利的波动。
四、对慢性病老年人就医行为的影响
通过对分级诊疗的服务供给和慢性病老年人的需求分析可以看出,分级诊疗政策对该群体的就医行为影响是不确定的。一方面老年人的确具有更多的卫生保健需求,但其就医目的、就医意愿、就医选择、就医方式受健康状况、资金、社会保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变量的复杂性及不可控性加剧了其卫生保健行为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从供给来看,分级诊疗政策实施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从费用及灵活的配套措施方面引导慢性病老年人到社区医院就医,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医疗费用较高得现状及医生供给诱导需求的可能性,会影响到慢性病老年人到基层医院就诊的意愿。因此,综合来看,该政策对其服务对象的卫生保健行为影响仍然是不确定的。
五、政策优化建议
(1)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政策扶持
为了让基层首诊切实有效地落到实处而不是空有口号,需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继续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以吸引和留住足够的医疗卫生人才。基层医疗机构作为首诊医院要真正实现功能,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让更多的患者相信基层医疗机构,愿意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才能让基层首诊执行到位。
(2)加强社会办医监管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在大力鼓励社会办医的同时还要强化对民营医院的监管,完善医保报销支付政策,规范社会办医,防止个别民营医院利用政策漏洞谋取不当利益。加强对医生的监管,防止其利用手中资源和权力诱导患者,防止道德风险。同时,改变单纯增加民营医院数量作为医改成效的思维,要开始重视民营医院质量和声誉,与公立医院形成良性竞争环境,让医疗行业健康发展。
(3)落实医保和物价政策细化
目前的医保政策已经开始改革,通过不同疾病在各级医院报销比例,起付费用的差异化,分流患者到各级医院就诊。医保部门和物价部门可以进一步根据各地差异,将不同疾病在不同级别医院的报销金额和比例作出调整,三个层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服务费用适当调节,降低药品、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等成本区别不大的项目收费标准。
医疗保健行业现状范文2
自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之后,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再次实现飞跃,赶上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在网上获取医疗服务、搜索健康与就医信息已经被越来越多网民接受,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从网上得到医疗信息和医疗方面的专业咨询。随着市场规模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医院网站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是医院实行对外交流和对外宣传的主要窗口,是反映医院各项建设成果的平台,是整体反映医院和各学科形象的主要媒体之一,因而日益受到医院领导的重视。对于大型医院来说,卫生部门也曾多次强调“国内三甲以上的医院都要实行信息化管理”。医院网站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是医院面向社会、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更是医院为网站受众提供各种医疗、健康信息和沟通的有效渠道,网络在医院的发展、建设和对外宣传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国互联网调查顾问王咸毅曾在接受中国互联网协会、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调查访问时明确指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特殊体制、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的现实和巨大的医疗保健需求,真正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乱问题的方案建立,尤其是医院的内网外延服务的建立,将成为健康网站发展的巨大促进力量。在对国内超过50家省级以上医院网站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网站的主要类型大致分为三种。
1.1基础宣传型
在调查的医院网站中近30家网站采用这种模式,占所调查网站比例的60%,此类网站建设粗糙,只有基本宣传模块,在国内所占比例居多,大多采用最基础的展示形式,粘贴医院大楼照片、上传医院的宣传资料、新闻动态、重点科室、党政建设等,以此扩大医院的知名度。但是这种形式的网站违背了医院建立网站服务患者的初衷,失去了网站的实际意义。
1.2发展建设型
占所调查网站比例的20%,此类网页设计上较为美观,功能较全,但内容匮乏,建设缓慢。面对医院网站改革的大潮,一些医院开始重视网站的设计和服务功能,逐步向国外先进的网站模式靠近,但是很多功能只是徒有其名,点击进去之后没有内容,还在待建状态,或者有的功能许久没有更新,逐渐荒废。
1.3创新拓展型
占所调查网站比例的10%,此类型网站所占比例较少,基本都是国内知名医院门户网站,其网页设计大气美观,功能性强,偏重服务,从患者角度出发,真正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网站规划和设想。另外,在调查的医院网站中,具有英文版面的医院网站仅3家,且只是医院首页的概况的英文页面,有德文版面的医院网站仅1家。总结国内大型医院网站建设的经验可以看出,虽然医院建设网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宣传医院,但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只有给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才是对医院最好的宣传。其中,“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策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医院网站无论是在外观设计上还是内容安排上,都要从病人的角度进行策划,充分体现“病人至上”的宗旨[1]。只有病人认为医院的网站能够给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时,医院网站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网站,一个成功的宣传窗口。
2网站问题总结和解决办法
2.1存在问题
通过网站浏览体验和问卷调查,总结出当前我国医院网站存在的几个共性问题:①网站上大多医学用语过于专业,成为患者无法涉足的领域,贴近生活的健康常识类文章太少。②内容信息分散、信息间相互的关联度较差,不利于访问者阅读和查找,极少数网站才有时间检索和关键字的查询功能。③就医流程不明确,病人的体验不佳。④预约挂号功能不能有效利用,提高门诊量的目的较难实现[2]。⑤距离“求医问药”的定位差距很大,关键是没有以“患者为中心”进行页面功能配备,不具备患者通过与HIS、PACS等系统部分功能同步的部分信息查询(如检查检验信息、费用信息、预约挂号信息、科室的空床信息等)。⑥医疗服务项目和医保政策等内容不突出,患者查询相关知识难度大,在被调查的网站中,少部分网站可以进行检查结果查询,只有一家医院网站具有电子病历在线查询。⑦医患交流匮乏,患者很难在网站上及时进行医疗咨询,在被调查的网站中,90%以上的网站开通了留言板,但是很少有网站进行信息的及时更新,有的开通了医生博客,但是恢复信息都停留在一年前甚至更久。
2.2解决办法
“两个入口、三级管理、四个门户”两个入口:医疗服务入口和院内办公入口,提高信息阅读的效率,并且可通过重要位置的指示和在使用中的链接相互转换,最终达到医院宣传和服务患者相结合。三级管理:网站信息分别由医院(各职能处室)、科室、医生实施管理,分配权限,激活全院各个层面参与到网站建设的积极性。四个门户:医院、科室、医生、患者均可以登陆网站,根据其各自需要建立四个门户的建设,不同层次的用户均可注册登录网站。加大对患者关注的专家医生的介绍,对有竞争力的医疗设备和就医环境的宣传。将大幅宣传医院新闻动态的栏目放在次要的地位,突出对患者的服务功能,提高优质医疗服务的策略。
3网站功能拓展
除了目前网站已有的基本功能外,还应考虑到的功能和问题,特别是医疗服务。
3.1随访系统。可以利用互联网对出院病人进行病情跟踪,疗效反馈,满意度调查,家属信息调查等延伸服务,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协助科研管理、促进医患关系,提高病床使用率。
3.2医患直接沟通。采用医生微博链接和留言板的形式,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医学咨询。
3.3在线电子病历查询。方便患者快捷的看到病历情况。
3.4疾病标签分类功能。利用信息标签的分类,将涉及患者查询疾病标签的专家、医护相关知识信息统一展现。
3.5医疗项目查询功能。包括专家查询、疾病查询、科室查询、关键字查询、住院信息查询、医疗费用查询、检查结果查询等,力求实现患者足不出户便轻松掌握自己的住院信息、医疗费用情况和相关检查结果。
4网站管理
4.1统计功能。可以对各类门户访问量、信息、用户访问习惯、访问统计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
4.2使用培训。网站设计公司应提供基于普通电脑用户水平的培训及培训教材。
4.3信息。自动分类提供给审核人员和部门,实现电子审核,有信息需审核时为相应审核人员提供短消息提醒功能。
5建站展望
医疗保健行业现状范文3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日益凸显。一方面,在和平环境下,我国医疗卫生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使得人口死亡率获得大幅降低,老龄化呈现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出生率下降也促进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首先,我国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的过快增长便得到了抑制。1978年,在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实施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却是边得到了基本控制。其次,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育愿望同样发生了改变,两者均说明了生育率下降对于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当前是人口第一大国,并且人口仍处于持续膨胀趋势,一方面是总数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人口平均寿命持续延长,所以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在人口老龄化愈演愈烈,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研究中国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大对策任重道远。
二、目前我国老龄化现状及对消费需求的主要影响
目前,我国老龄化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首先,人口老龄化区域城乡发展并不均衡。在经济区域性发展的影响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大多呈现地区间不平衡现象。在东部沿海地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已超10%,而西部地区老年人口却低于5%,其中的大多数地区仍属于典型年轻型人口结构。除此以外,大多数的老年人口被分布在农村,而农村却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缺乏必要社会保障,老龄化问题的处理压力相对城镇更为突出。其次,规模巨大的老年人口。截至目前为止,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大约有2.12亿人,占据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大约有1.38亿人,占总人口的10.1%。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人口数量多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老年人口数量问题,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再次,我国的老龄人口呈现高龄化趋势,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所占比重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最后,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据推测,1990年至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递增速度则大约为3.3%,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速度最快,而且其还将继续保持这样一个较快速度。我国老龄化现状对于消费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老龄人口呈现高龄化趋势决定社会服务消费需求的扩张。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们身体各项机能呈现下降趋势,各种疾病趁虚而入,老年人需要依赖多方面的照顾。但是当前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所以单纯依靠家庭成员照料老人,已经无法实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其需要社会付出更多的照料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例如开设养老院,聘请陪护等等。老年人口对于社会服务需求的增加,将导致其消费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其次,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使得医疗保健消费需求获得提高。大多数老年人均患有很多的慢性病,这使得老年人心理压力增加,急需医疗保健方面可以提供更好保障。除此以外,伴随空巢老人数量增加,许多高龄老人开始重视自身健康问题,在自身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的前提下不断增加医疗保健方面的投资。最后,老年人在基本生活方面的消费比重逐步下降,精神层面需求获得不断提升。在老年人退休后,多多少少会感到些许落差,其希望通过各种途径缓解内心不安,对于一些生活有保障,收入较高的老年人,愿意接受全新消费观念,将消费比重向精神文化方面倾斜,在开阔眼界同时放松身心,充实生活。
三、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和意义
消费需求包含个人消费以及公共消费两个层面,而个人消费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不断采取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才能有效规避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具有巨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其较大的老年消费潜力急需进一步挖掘。所以,大力发展老年产业以及开发老年消费品市场,在仍未消除世界金融危机产生影响的今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生活水平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由低到高、分层次的,它们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许多即将步入老年社会的中年人或者已经成为的老年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粗浅的茶饭以及粗旧的衣房,其希望能够享受到更为营养的食物、更为新潮的服装、更为舒适的住宅,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中安稳度日。所以,采取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大有裨益,其不仅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更能够盘活老年市场,带动相关产业持续稳步发展,为解决我国现今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经济影响奠定坚实基础。
2.有利于提升国内消费水平
虽然已到垂暮之年,但是老年人口仍然具备着较大的购买力。2010年,我国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总额已经超过8000亿元,不难推测到2020年,我国退休金额将持续增长至28000亿元,2030年可超73000亿元。除此以外,大多数的老年人在青壮年期间还将储存相当数量的存款,以备不时之需。所以,综其两个方面可以发现,老年人作为消费者的一部分具有着不输青年人的购买能力。另一方面,我国老年人还具备很强的购买欲望。现今“花钱买潇洒,花钱买健康”正成为老年人追求的潮流。扩大消费需求使得我国消费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3.有利于促进就业
在老年人市场中扩大其消费需求,不仅可以维护老年人利益,同时可以在我国老年人消费水平的不断扩张下为企业开辟崭新的市场,以创造更多的就业上岗机会。2012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26万人,登记失业率高达4.05%,失业率的不断上升一方面与国际间竞争背景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内需求的严重不足有紧密联系。如果能够在金融业、教育产业、医疗卫生服务业、房地产业、娱乐业等加大老年人消费产品的生产比重,将能够大力吸纳就业人员,在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的同时缓解国内就业压力。
四、约束我国老年人消费的主要因素
约束我国老年人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不仅与老年人以往的生活观念,追求的生活理念紧密相关,同时也与我国对于老年人建设的程度较低有一定的联系。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约束我国老年人消费的主要因素,对于扩大消费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1.医护保健业
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力以及生理机能随年龄增长而日趋衰弱,各种疾病接踵而至,而且其发病持续时间以及几率也较年轻人眼中,所以老年人在医护保健行业的消费比重较大。例如,在健康教育普及中,老年人体育健身参与率达到40%至50%。但是,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老年医疗护理业并不发达,老年医院、老年专用门诊、老年保健中心非常少,如此低的老年医疗护理专业程度使得许多老年人无法享受所需的健康照料;另一方面,享有医保的部分老年人无法独自承担高额费用,再加上子女照顾有限,医疗费报销困难,使得其消费需求被大大约束。
2.旅游及服务业
老年人的娱乐生活并不丰富,其大多限于家中以及家外的几个地方,并没有足够的文娱活动放松身心。虽然伴随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快速融合,老年人的娱乐休闲视野得到大大开阔,但是国内硬件设施不足,使得娱乐业发展难以满足老年人需要,老年人消费受到约束,其无法享受到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与此同时,我国老年旅游业的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的发展势头较好,但是由于一些老年人的个性化消费,例如运动平衡性、听力、视力、体力以及反应灵敏性等方面的不足,使得旅行团配置队医必不可少,增加的旅游风险以及消费制约着老年人的参与类别。而且老年人十分关注自己消费的主观感受,而这一项并没有在旅游产业中显现,所以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受到约束。
3.房地产业
住房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之一,对于老年人来说,拥有一个舒适的住所对于自身健康的维护十分重要。老年人在住房需求方面主要以环境质量、出入方便性等为主要的考虑条件,其与年轻人追求的住房质量有所不同,但是在当前社会,极少有房地产商以老年人为主要的消费群体开发相应的房地产业,即使是现存的老年公寓,其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质量方面也存在一些仍未解决的问题。据调查,在北京、广东、江西、浙江四地,存在6%的老年人没有单独住房,在老年公寓生活的仅仅占据0.42%,可是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却高达8%。如此的社会现状以及家庭理念制约着老年人消费需求的扩张,使得人口老龄化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难以及时解决。
五、扩大老年人消费需求的主要对策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无法规避的重大社会问题,而扩大老年人消费需求,拓宽其消费市场对于发展我国经济大有裨益。政府通过实施落实老年医疗改革、开发老年旅游产业、发展老年地产业等产业政策,在社会以及市场力量的集结下破老年产业约束,促进和谐社会的早日到来。
1.进一步推动老年医疗改革,促进保健业健康发展
在改革的日渐深化中,我国在医疗改革方面加大了政策落实力度。通过促进保健业健康发展,实现老年人健康问题得到及时关注、解决。参考发达国家老年产业的发展创举,在研究老年人消费特征的同时,使产品市场能够推陈出新,以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例如,专门研制适合老年人胃口,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使得老年人食物需求得到满足;由专家设计多种方便老人使用的生活用品,像可调节的淋浴喷头、坐式淋浴设备、可升降的床、椅子等等。这些专门的产品能够有效解决老年人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不足,通过加大该方面的研究,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我国的消费水平得到极速提升。
2.开发老年旅游产业,提升娱乐业水平
在老年旅游产业的开发中,旅游团应参考老年人特殊的身体状况,通过安排特殊照顾,使得不同经济状况、文化层次的老人都能够享受到身心的愉悦。例如,组建老年旅游团,配备相应队医,选择适宜的专门旅游路线,以达到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基本需求。除了旅游产业注重老年人特征外,在娱乐业方面也应适当组织适合老年人参与,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娱乐的活动。例如,政府或社区组织轻量的体育活动,如太极、交谊舞等等,在专门人员为老年人指导的基础上获得低投入、高产出的效益。
3.逐步发展老年地产业
在老年地产业方面,东西方文化价值存在较大差异。西方国家老年人愿意与年轻人分开居住,在西方国家,地产业更容易发展起来。而我国更为崇尚大家庭式住宅的传承,但是在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趋势下,人口流动性逐步增强,家庭功能开始减弱,所以,发展独居式住宅、老年公寓以及养老社区,对于现实更为适宜。政府应积极鼓励老年地产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强调服务需求量的增加,更是要求服务种类多种多样。根据市场与政府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思路,在政府提供基本养老经济保障的基础上,借助市场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使得我国的养老市场在福利化以及公益性方面持续进步。
六、结论
医疗保健行业现状范文4
加拿大的职业培训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大量军人复员回到家乡,急需社会安置就业。为了让更多军人掌握一门技术,私立培训学院就发挥了很大作用。当时有代表性的职业培训有汽车工业制造或是手艺类培训,如建筑、焊接、木工和理发类等。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因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高等专业教育产生了更多的需要,一批由政府资助的公立大专院校应运而生,像百年学院、新立佳学院、乔治布郎学院等,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机构分为大学(University)、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社区学院(College)、职业技术学院 (Career College)。相对于公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多以与就业紧密相关的专业为竞争优势。目前安大略省私立职业技术学院共有300多个,每年有70000多名毕业生,是安大略省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博思学院就属于职业技术学院,是注册的正规私立职业学院,其文凭(等同于中国的大专文凭)受到国家承认。课程安排是以实用为主的专业技术课程,并为学生提供就业一条龙服务。
增加女性就业 护理专业紧俏
《职业》:博思学院有哪些特色专业呢?
校长约翰: 博思学院创建于1996年。那时,由于妇女照顾家庭和孩子而脱离工作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博思学院开发了幼儿教育助理、个人护理等专业,很多人通过博思学院的实用性再就业培训顺利找到工作。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博思学院也尝试性地开发了一些软件培训课程,大多是面向办公自动化的。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博思学院又开设了金融财会、工资管理、诊所及牙医办公室管理、法律助理、行政管理等10个大专文凭课程。2010年夏天,博思学院搬到了多伦多,工作重心除了教育培训之外,更加注重让博思学院的学生拥有市场所需要的工作技能,使其毕业能胜任实际工作。
《职业》:我们所知道的职业技术院校大多开设水、暖、电器、汽车零件加工等“蓝领工种”的培训,而博思学院却与众不同,开设私人护理、幼教助理等听起来很有意思的专业。那学生可以学到什么?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又是怎样的?
校长约翰: 如果你要问,博思学院课程设计及采用的动机,其实很简单,就是适应实际工作市场的要求。博思学院的责任就是有效地帮助每位学员掌握特定专业技能,顺利进入工作状态,也让雇主满意。
众所周知,加拿大的人口正在逐步迈向老龄化,人们对私人护理的需求在逐年加大。博思学院的私人护理专业依照NACC(国家职业学院协会)全加拿大的统一标准授课,学生在32周内具备这个职业所需求的技能,具有医疗保健领域方面的临床实习经验,学习护理者所需的沟通及解决问题的技巧,包括从身体到心理的全部专业内容。学院还会安排学生去养老院、病人看护中心实习,确保课堂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毕业后,他们能成功就业,在退休中心、养老院、护理中心、病人家中等不同的工作场所提供专业的个人护理服务,进行个人护理、陪伴、搀扶、家政管理、处理常见医疗状况,促进康复锻炼等工作。但是一旦涉及药品环节,就只有注册护士和医生才有权利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职业》:现在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也成为社会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很多养老院以及家庭都非常需要专业护理人员的支持,未来您是否也会在中国开设这一专业课程呢?
校长约翰: 如果有机会,当然愿意与中国的相关机构进行合作,推行教育国际化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是非常有利的。由于博思学院在加拿大的培训教育领域有着良好口碑,有一些国外的教育人才机构在与博思学院洽谈合作。博思学院对于海外合作非常重视也很谨慎,因为作为一个教育者,博思学院要对学生和社会负责,做学术就要严谨,脚踏实地,一步步往前推进。
了解市场需求 促进学生就业
《职业》:加拿大经济并不景气,就业率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博思学院的就业情况如何呢?
校长约翰:加拿大政府高等教育局每年要对所有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KPI考核,必须达到84%以上,这对博思学院来说,压力和动力是同时存在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博思学院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求职培训、企业实习等各方面想尽办法,帮助学生实现就业。为此,博思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在学习中,每位学员都在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指导下,紧张高效地学习并在实践运用中强化知识;求职前,博思学院安排资深的教师指导学员书写简历,传授面试技巧,每位学员会从职业策划老师那里获取指导与帮助,来学习和完善雇主要求的技能。经过多年实践,博思学院成功施行了学习―找工作―就业一条龙服务。令博思学院骄傲的是,学院的各专业历年来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
教育、财会、保健行业看好
《职业》:您认为目前热门职业有哪些呢?
校长约翰: 从博思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来看,除了私人护理专业外,幼师助教专业也是不错的。最新出炉的安大略省经济预测中显示,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面临着孩子入托难的问题。加拿大政府在未来 5 年持续拨款数亿加元致力于幼儿教育,拨款用于新建大批幼儿园、大量增加幼儿教师、减免托儿费用等。这就意味着,幼师助教将是人才市场中炙手可热的职位。在37周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及幼儿园实习,学习早期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幼儿管理方法,包括:儿童生理、心理各阶段发展,幼儿游戏和活动设计,如何配合家庭教育,儿童营养学、健康学,如何注意及保障儿童安全以及怎样照顾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等。毕业后可以到注册幼儿园、早教中心、家庭幼儿园、教育辅导中心以及学前学后看护中心就业,将有着广阔的就业空间。
另外,金融财会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商业世界千变万化且不可预测,会计是一个永不衰退的专业,会计部门在企业里更是一个核心部门。金融财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很广阔,在整个北美地区都可以有发展。不仅就业前景好,起薪水平高,而且将来可投身金融、保险、银行、地产等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行业已经开始和其他的专业慢慢融合,从而产生了很多新职业,这也为以后会计人员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同时,加拿大医疗保健行业成长迅速,随之产生专业医疗服务人员的就业市场,其中也包括了对医疗及牙医办公室助理工作岗位的强劲需求。事实上,近年来加拿大医疗及牙医办公室助理的工作职责有所增加,但同时此工作机会也同比增长,前景诱人。医疗及牙医办公室专业管理课程共有36周,毕业生大多数能够找到全职医疗办公管理专业工作。
完善的再就业培训体系
《职业》:我知道博思学院的再就业培训也是一大特色,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加拿大失业再就业培训的情况。
校长约翰:安大略省政府在2008年6月正式推出了名为“第二职业”(Second Career)的就业培训计划,它是一个由政府提供培训经费、职业学院负责再就业培训、对下岗人士免费学习的计划。迄今已有数万名失业工人,通过该计划获得了重返校园接受就业再培训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能在劳动力市场人才严重短缺的领域里找到工作。对于失业者而言,除了领取政府的失业金之外,还可以免费学习,经由博思学院的专业培训,再次找到理想的工作。据我所知,在申请就业培训计划的华裔失业人员中,人到中年重返校园的人士比比皆是。根据自身年龄、体力、英文程度及国内的专业背景等条件,他们最青睐的热门职业包括护理、财会、医学助理和幼儿教育等多项就业前景美好的高薪职业。
与中国的合作蒸蒸日上
《职业》:中国对职业培训市场日益重视, 也非常愿意学习西方好的经验。请问您对中加两国在此领域的合作有何展望?
校长约翰:我非常高兴地了解到中国政府在社会就业安置及教育培训方面做出的努力。对于中加两国在职业培训领域的合作,我持乐观的态度,中加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加拿大在职业培训领域有着非常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经验。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新常态阶段,就业领域的培训需求巨大,因此合作前景广阔。
正如约翰所说:生活中,每个人都面对着缤纷绚烂又不断变化的大千世界,而人们所采用的不同应变方法导致不同的结果。所谓适变者,善生存。不论你是一位先前失去了工作,长期求职无方的待业者,还是一位刚踏上加拿大这片热土的留学生,你的选择充分反映出通过提升自身就业技能、增强职场竞争力的渴望。而作为专业职业培训办学者,博思学院视帮助学员高效正确地应对职业生活中的变化为己任。从咨询入手,以人为本,耐心地倾听每人心中的目标和计划,在培训过程中,作为应变人,和学员肩并肩一同努力,直到成功。
祝愿博思学院与求学者的明天更美好,前程似锦!
相关链接
什么是失业保险金(EI)?
失业保险金(Employment Insurance, 简称EI)是政府为了帮助失业者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可以继续找工作或进行工作技能提高的一种暂时的财政援助。此外,每当生病、受伤、分娩、需要全职照料孩子而不得不暂停工作,或是必须照顾重病的家庭成员时,也可领取失业保险金。领取EI期间,政府鼓励失业者尽快返回工作岗位,其手段主要包括:提供免费的学习资助,让EI人士获得新的工作技能;扶持EI人士开发一个小生意或帮助EI人士联系工作等等。
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EI)的条件
能够有资格领取EI,有一个关键前提:你不是因为你的过错而失去了工作。如果你主动辞去工作,或者因为你的工作失误而被解雇,则属你的过错,一般情况下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但有正常理由辞职(比如身体原因、家庭变故等),政府还是会考虑给EI的。如果是第一次失业,必须在过去的52周之内工作满910个小时。也就是说,必须全职工作半年后,才有资格享受EI。如果一年内再度失业,要求的工作时数就会降低,具体要求是根据当时或不同地区的失业率而随时调整的,通常失业率越高,EI要求的工时越少。失业保险金的金额是申请人失业前26周税前平均工资的55%,失业保险金的上限为税前每周514加元(领取EI也要上缴输入税)。EI领取的时间长短由其工作过的小时数和申请之后当地的失业率决定,领取时间最短为14周,最长45周。
医疗保健行业现状范文5
【关键词】就业形势 就业现状 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指的是在我国教育视野下所有接受高等教育学生的就业,这其中涵盖了高等学校的各个学科和专业的学生。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属于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范畴。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是探索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前提。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根据我国教育部近年的人数统计,从2008年起,我国每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以每年接近10%的增幅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559万人到2011年的660万人,虽然实现了我国的“大众化教育”,但人数的增加,就业岗位的限制,使众多的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困境。同时,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参差不齐,很多高校为招揽生源,盲目开设相关专业,而社会的发展和各行业领域对人才需求的差异,导致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与其他各专业之间的供求不平衡。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就业与“被就业”的双向选择。大学生有权利自由选择就业单位,而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也有诸多门槛。社会的发展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能力素质需求越来越高,但很多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往往把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学校作为第一道门槛,以学校的名气来决定人才的能力素质高低。不难发现,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信息中指定只招聘毕业于“211”“985”等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把其余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拒之门外。同时,性别歧视也给众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极大的压力。特别是女性毕业生,在面对众多大型企业的招聘性别限制时,倍感就业压力巨大。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区域时出现了错误的认识。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将就业地点选在了东部地区以及一些沿海发达城市,造成发达城市就业形势严峻而中西部地区人才缺乏的局面。同时,当前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时越来越理性,面对就业前景,大部分毕业生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就业期望与现实就业间矛盾有所缓和,毕业生起薪普遍较低。但仍有一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持消极态度,对就业的定义认识不足,很少有毕业生能正确区分就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自主创业意愿较低,将就业等同“稳定+高工资”,缺少冒险意识,从而导致了就业形势的加剧。
二、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需求,综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给众多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方面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中医药院校大学毕业生虽然在专业上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但这也只是针对中医药行业而言,当中医药行业就业机会逐渐饱和时,其给中医药院校大学毕业生带来的就业压力就更为严峻了。
(一)“综合型人才”的大环境就业使中医药院校大学生陷入困局
当前,社会就业越来越强调“综合能力”,这给中医药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带来极大的压力。中医药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专业性相对较强,其就业机会主要来自于各大中医药企事业单位。但随着该行业就业机会的不断饱和,对于部分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就业机会的寻找将会越来越难。然而,几年的艰苦学习,专业知识的积累,要使中医药院校的大学毕业生轻易放弃所学医药知识从事其他工作,相对较难,且思想包袱较大。当专业与所从事的行业不相关时,中医药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感悟更多的是心有不甘。同时,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其他综合能力如社交、管理、组织协调等的培养,导致其在寻求其他就业机会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相对“死板”,与“视野狭小”并存
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特殊性决定了其毕业生就业行业的相对固定性。在寻找就业机会时,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观念相对“死板”,认为从事医务行业工资待遇较好,稳定且风险小,铁饭碗思想严重。大部分中医药院校毕业生毕业时一门心思往医药行业单位钻,而忽视其他更多好的就业机会,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医药行业求职的竞争力。就业视野的狭小,导致很多大学生实习时选择去医院,临床等,对其他行业甚至与其专业相关的行业考虑较少,如医药销售行业、医疗保健行业等。
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属于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范畴。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整体形势也直接影响到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高校毕业生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中医药院校面临的问题。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思想活跃、价值取向多样化,社会责任感、社会参与意识强, 能够立志报国、服务社会,追求高层次的工作、学习、生活目标。但中医药院校专业的特殊性使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又具有不同的一面:专业技术性强、就业渠道窄、思想观念传统。同时,社会对医学的认同主流偏向西医,中医学并未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接受。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医药毕业生的思想压力增大,在择业时不能正确、乐观地面对现实。综上所述,当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医疗保健行业现状范文6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
1大数据的概念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历了重大改革,经济全球化已成熟,大数据也在加快发展步伐。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专业建设应转变教育观念,培养高水平的专家,使国家适应时代潮流。大数据在数据时间上,通过集成软件对要收集的内容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数据采集。所谓的大数据意味着在各种数据收集过程中,可以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大数据技术适用于云计算平台、分布式数据库、互联网、数据网络、数据库和其他系统。目前,随着新产品和新生态的不断更新,这些可以处理信息技术的新产品普遍依赖于大数据的处理。通过管理和优化各种数据,将获取最大化利益和价值,并且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中使用的方法将尽可能地改变。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可以实时处理和跟踪互联网数据。由于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要素也可以通过数据来实现,所以大数据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2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面临的现状
2.1专业定位存在的问题
由于信息管理专业的具体背景,教学和管理的专业地位和发展方向非常模糊。例如,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业发展偏向于计算机领域,并且正朝着计算机软件的专业发展,专业的背景已朝着经济和管理的方向发展。位置混乱隐藏了信息管理专业发展的潜在隐患。因此,信息系统专业自成立以来就没有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2.2信息数据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信息数据人才是实用人才。一方面,不仅需要理论分析技能,还需要实用技能。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法需要灵活多变,信息管理专业发展的历史很短,人才培养方法一般比较单一,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学习和实践机会少,一些专业设有实验室或实习基地。但由于实际结果不明确,使得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手工能力弱,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突出的专业特色。因此,对于计算机科学或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来说,人才供应和需求之间的问题较为普遍[2]。
3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策略
3.1明确专业定位,细化培养对象
从大数据的角度来看,对信息系统专家的需求日益全面,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有必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开设相关课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迫切需要社会综合人才来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如数据可视化管理专家、数据信息研究专家等。数据研究专业人员通常是高级管理人员,数据可视化管理专业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视觉专业软件收集信息,过滤掉多余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代表的意义,并作出正确的决策。通过数据分析和研究了解数据管理,在大数据压力下对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高,有必要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3]。数据可视化人员是技术人员,主要任务是执行逐步分析,通过可视化软件将混乱和分散的数据转换为有用的信息,并使复杂的语言更容易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趋势,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处于大数据时代,他们的压力将越来越大,需求将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和相关教育专家需要重新思考目标的发展,如合理制定课程体系,使得该领域的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3.2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专业学生应具备更全面的发展技能。除了书中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高校还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除了学习书本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培养兴趣广泛的人才,同时,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也应加强科研院所与相关公司的合作。良好的平台和实际应用是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储备的良机。目前,社会需要学生进行信息管理,提高自身能力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此外,需要优化课程资源,改进课程体系,让学生为社会贡献力量,促进信息化发展,从而建立稳定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4]。
3.3提高创新能力,开拓创新思维
从大数据的角度来看,信息管理和系统应用变得更加复杂,新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它需要高水平的专业创新。专业人士在社会中更具竞争力并推动社会发展。例如,在当今大数据快速增长的社会中,需要加强定量数据分析,这样数据管理员需要开展更多的工作,促进企业发展。结合大数据背景专业的专业特点,强调相应领域的专业优势,让学生具备广泛的专业技能,满足社会行业的需求。将医疗和健康信息、医疗保健、数据分析、远程监控以及数据库管理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培养医疗和保健行业的数据管理人才。除此之外,注重跨学科发展,强调专业特色,适应不同行业的数据信息管理需求[5]。信息管理与数据信息密切相关,如生活中常见的快递物流,通过高科技有效管理和分析整个城市的快递和包裹递送服务,将提高工作效率。为适应时代的变化,专家需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通过分析研究继续创新,通过信息管理提高各行各业的整体效率。创新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优秀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不断分析和研究有助于社会发展的新技术,并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6]。
4结语
从大数据的角度来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学术知识,涉及许多行业和领域,发展和变化速度非常快,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大规模数据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带动中国经济和技术的持续发展。信息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专业,在人才开发过程中,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不仅是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因此,学习这门专业的学生必须对数据有敏感的反应并积极寻求创新,必须在日常积累过程中不断增加知识。
参考文献
[1]谢亮.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探讨[J].信息通信,2017(8):291-292.
[2]包楚晗,陈雨涵.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探讨[J].电脑迷,2017(2):159.
[3]杨云彤.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8):105.
[4]洪牡丹.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J].信息通信,2016(6):149-150.
[5]刘芳,卢国强,刘畅.大数据视角下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