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守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级管理守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级管理守则

班级管理守则范文1

一、班级管理的概念归属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1],是学校系统的子系统[2]。班级也是一种组织,属于社会学范畴。因此班级管理可同时归属于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范畴。根据现代社会学理论,社会组织有三个特性: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具有严密的组织机构;具有严格的组织规范[3]。在组织中,目标是组织存在的根本,没有目标,组织则没有存在的价值;组织机构是组织的骨架,支撑组织的运作与成长;组织规范是组织的约束力与鞭策力。组织是一种静态的存在,管理则是组织得以运作的齿轮,是组织从静态走向动态成长的运作力。班级管理是班级成员实现既定目标的运作力。

在管理过程之中,组织欲平衡成长,则离不开权威作用机制,权威作用机制是组织的平衡机制之一,关系到组织中的个人行为如何凝聚为集体行为,也关系到组织目标如何转化为个人的实际行为,是行为“统”“分”,是个体行为和整体行为相互转换的关键环节[4]。

二、小学班级管理权威作用机制的现状

集体是一种组织形式的团体,狭义的组织是指为实现共同目标协作结合而成的团体。权威存在于集体之中,关涉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组成集体,个人依赖集体获取个体成长与个人利益;集体由个人组成,集体依赖个人变得完备。始初,集体仅是一定数量单独个体的集合,只有当个体之间产生“化合作用”,实现“1+1>2”的功能时,集体的作用才初见成效。这种集体内部的转变需要集体构建者、集体规则、集体骨干的存在,离不开对集体的管理,并取决于何种权威作用机制参与管理过程。

小学班级是小学实施教学的基本单位,是由小学生构成的集体,小学生将在此集体中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自律能力。该目标的实现除与班级管理者中教师角色息息相关,也取决于小学生所处的集体氛围,而自律能力的培养则取决于集体功能的发挥。小学班级集体属性由个体数量性构成质变为个体化合性组成时,集体氛围才能得以显现,集体功能才能得以发挥。在此质变过程中,班主任、任课教师充当集体构建者角色;班级纪律则是集体规则;集体骨干则由班干部担任,三者如何促使质变过程实现取决于班级的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采用了何种类型的权威作用机制,而这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学生观、班级纪律内容、班干部的作为是分不开的。

在一项对3省6所小学中的13个五年级班级的跟班观察中发现,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集体自构建以来仍然处于个体数量性构成向个体化合性组成的质变过程中,即班级还没有成长为班集体。就集体构建者层面而言,班主任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时,总是大包大揽,导致学生在归属感上产生误解:班级是班主任的班级,不是我的班级。在跟班观察过程中对班主任处理日常事务的手段进行统计后发现,班主任主要采用命令与恐吓的手段处理日常事务。

在课堂上,知识的传授应该处于次要地位,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塑造才是最主要目的。班集体的形成与学生的自律能力、合作能力分不开,自律能力培养的基础源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培养的基础源于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而自学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依赖于课堂,并超越课堂。在跟班观察过程中发现教师“一言堂”仍是主要授课形式,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开发,影响着以此为基础的自律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就集体规则而言,班级纪律是集体成长过程中用以约束集体成员行为,并确保集体成长不偏离轨道的规定。小学一般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落实到班级时需要班主任结合本班实况酌情增删内容,以形成符合本班级的条文规定。研究者调查的13个班级中都悬挂有《守则》,但班主任落实《守则》内容时只重视言传,缺乏身教;对于违反《守则》的学生,注重惩罚,缺乏启导。言传难以使小学生领悟《守则》精神,惩罚仅使小学生知道错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不错。

就集体骨干而言,班干部在班集体构建过程中担当榜样的角色,也是班集体建设的领头军。因此班主任在任命班干部时,应秉持品学兼优原则,让能够真正促进班集体成长的学生担任。上文13个班级的班干部大多是由学生自己投票推选,但也存在班主任直接任命的现象。班干部能否认清并发挥其功能是评价他们是否尽职尽责的标准,而在调查中发现,多数班干部将身上肩负的职责看成手中掌握的权利,甚至出现用权利来获取个人利益的现象,这会对班级造成不良影响,削弱班干部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的榜样及带头作用。

从集体构建者、集体规则、集体骨干三个层面分析小学班集体建设的现状,间接反映的是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权威作用机制。管理学认为,一个人接受另外一个人的支配和影响,往往源自于这个人内心对另一个人的崇拜、尊敬、恐惧等。有些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充斥着“恐惧的味道”,小学生为免于惩罚变得不作为,种种迹象反映出这些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权威作用机制受个性力量的支配和影响,是非理性的、错误的。

三、小学班级管理权威作用机制存在的问题

1.重包办,轻放权

班级管理者将班级内大小事务全都包揽在自己身上,学生一直生活在“庇荫”之下,缺少锻炼独立自主能力的机会。此现象一般存在于年轻的班级管理者身上,一方面是由于初到学校缺乏班级管理经验;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教师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班级的表现是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二者结合极易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

2.重惩罚,轻启导

班级管理者通过惩罚的手段来“迫使”学生遵守班级纪律。须知,惩罚手段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威胁。当学生违反班级纪律时,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第一反应不应是如何惩罚学生,使其下次不敢再犯,而应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错在何处,为什么错,怎样做不错,使其下次不会再犯。

3.重成绩,轻能力

学校管理者及任课教师所持有的教学观,过于注重学生智育的培养,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一言堂”“满堂灌”等填鸭式教学仍然存在,侧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学习方式常被忽视。

四、建构以认同感为基础的权威作用机制

集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导向、价值认同,集体的目标包含有组织成员的目标。班集体目标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代表绝大多数学生的目标,使学生对班集体产生认同感,进而为实现集体目标努力。这种建立在认同感基础之上的权威作用机制在管理学中称之为由于目标导向、价值认同带来的追随和服从[5]。摒弃个性力量支配和影响的权威作用机制,建构以认同感为基础的权威作用机制才是班级管理之道。

1.由“管”走向“观”

班级理应管理,管理在此是统称,但如果将“管理班级”简单理解为“管住班级”,就使得班级管理的概念变得狭隘了。管理班级的手段多种多样,但对班级进行严加看管并非恰当手段。学生的发展是在犯错中萌芽,悔改中成长,因此,班级管理者要给与学生一定的容错空间,使其在犯错中获得成长的机会。由“管”走向“观”,是指班级管理者置身于客观的立场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通过弥补学生的不足促进学生的发展。

2.由“荫”走向“引”

学生欲成为“参天大树”,除了需要阳光外,还必须要经过风吹雨打的洗礼,庇荫之下的学生永远成为不了“树人”,反而会成为教育的失败品。如果管理班级过严,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将班级看作是管理者的班级,而非学生的班级,就会使学生成长在庇荫之下,凡事没有自己的主张,阻碍学生成为“树人”。因此,班级管理者要懂得放权,将学生的意愿放在第一位,遵循学生的意愿,引导学生的前行与发展,即由“荫”走向“引”。

3.由“灌”走向“贯”

“一言堂”“满堂灌”等填鸭式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在学习过后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懂得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贯”指系统连贯,学生需要获得系统连贯的知识,那么教师必须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元认知入手,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从灌输走向贯通。

4.由“权”走向“全”

“权”是针对班级管理者的管理观念而言的,“权”有支配、指挥之意,在此引申为等级,班级管理者若在潜意识中将学生仅仅看成是被管理对象,则带有等级观念的意味。要意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人,是发展的人,是和教育者处于同等地位的人,班级管理者在学生的管理观念层面理应坚持全面发展、全人发展的理念,真正做到师生之间的平等。

5.由“阂”走向“和”

不恰当的班级管理会导致师生间的隔阂,阻碍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谐的环境,由“阂”走向“和”十分必要。由“阂”到“和”,班级管理者需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需重识自己的角色,树立主人翁意识,双方合作,共同建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2]林冬桂,张东,黄玉华.班级教育管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班级管理守则范文2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班级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缺乏威信的树立导致班级管理陷入混乱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之中,教师秉持“尊师重道”的原则,将自己放在了长辈的位置之上,使得教师在班级的管理中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感受,导致了班主任在班级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求学生像“圣旨”一样来无条件的服从,这种强制性的镇压手段却没有得到预定的效果:或者学生对于班主任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没有办法信任班主任,使得班级秩序维持的实际响应度不高;或者是正处于青春叛逆状态的学生,由于高压政策而产生了逆反的心理,进而导致师生矛盾日渐尖锐,一触即发,进而导致班级工作没有办法正常的开展。

1.2班主任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而导致了班级管理不理想

班级管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需要教师丰富的理论基础作为重要的支持。但是实际上班主任都是由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老教师来承担,由于其对于新观念的接受能力不强导致了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定位不够准确,在日常教学中缺少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内心中的想法缺乏了解,进而只是凭借着经验和感觉来进行管理,这就导致学生的自尊心没有受到尊重,激起了学生的反抗心理,导致班级管理陷入困境。

1.3学生思想认识不足导致班级管理不理想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深入,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了现今初中班级中的主要家庭构成,因此形成了在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心理,这就使得班集体中没有团结意识,各行其是。随着学生与网络的关系日渐密切,视野不断的开阔,难免也会受到不良信息和观念的影响。初中生的社会阅历和生活阅历较少,因此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不良信息使得初中生沾染恶习,进行形成不良习惯和消极的思想、狂躁的性格,这就使得打架、早恋等现象越来越突出,这就使得学生生活在自己和网络的世界中,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缺失,课堂管理陷入到窘境。

二、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对策

2.1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关系地位

初中时期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性格都还未完全成型,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班主任认识到自己的职能,与学生进行更加平等的沟通,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班主任应该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地位,端正态度,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尊重学生。例如,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进而通过平等的地位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诱导和渗透,小明最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需要适当的提醒,同时在课下还可以与小明聊天,进而了解其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进而循序渐进的进行教育,以朋友的身份而不是老师的身份来进行,这样就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师生的关系,进而为班级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2.2制定班级行为规范

班级作为学校正常运行的基本构成单位,班级管理秩序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总体管理水平的评估。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与管理之间的区别,通过教育来促进管理,再通过管理反作用于教育。此外还需要通过借助成文的科学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诸如《中学生守则》等,通过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举止、道德纪律和文明语言等方面来进行制度化的规定。例如,教师可以在开班会的时候,联合全班同学,集思广益,进而实现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班级守则,进而鼓励大家共同遵守,互相监督,实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正确的导向作用。

2.3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切记要坚持对于全班同学一视同仁的态度,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够因为成绩的优差、贫富的差别或者与班主任关系的亲与疏而出现差别对待的情况,不能够因为学生的生理心里有缺陷而出现差别对待的情况。例如,教师需要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那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科学、全面、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发掘他们的优点,尊重每一个同学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不会因为个人的偏爱而影响对于一个学生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正常进行,打破师生僵局,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促进集体主义精神。

2.4软硬兼施,保证班级管理

所谓对学生采取平等的和缓方式进行管理并不是意味着一味的退让,班主任应该时刻坚持自己的原则,采取刚柔并济、软硬兼施的方式来保障班级管理的正常运行。如果只是采取“硬”的方式,那样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恐慌,进而学生对班主任是一种畏惧的态度,这样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远;如果一味的采用“软”的方式,学生就会认为老师比较好欺负,因此老师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不会配合,导致班级管理效率低下。例如,初中生的正属于可塑性极强的时期,并且对于长辈或者十分有内涵的人都会有一种崇拜心理,因此只要获得学生的认同就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就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班主任需要做好榜样,通过采取软硬兼施、恩威并重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管理,赏罚有度,做的对的话就会鼓励和表扬,而做的错的话就会批评和惩罚,进而保证班级秩序的正常进行。

三、结语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时刻履行老师自己的职责,一切以学生为重。班主任作为与学生交流最为密切的角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班主任需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指导其进行科学的班级管理活动,同时还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做到对于学生思想动态的实时掌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家长在学生的教育中也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班主任时刻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进而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郭艳涛.高中班主任应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

班级管理守则范文3

关键词:班级管理;灵活多样;持之以恒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所谓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为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的综合活动。简单地说,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对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进行的组织活动过程。如果每位班主任都能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实、做细,那么整个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一种良好的校风、学风。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那究竟该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

一、全面了解学生,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若没有适合班级实际的管理制度,那一切都只能是空谈。笔者自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每学期开学之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面了解学生,及时召开班会,组建班委会,并全班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可参照《中小学生守则》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结合全班学生实际。当然,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上,不能太单一,太死板。如笔者每带一个班,不仅建立班级管理制度,还同时建立与其相符的班级管理办法、班级一日常规、班级考勤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整个一套管理制度,都是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完成的,这样不仅充分体现了班级民主,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班干部的工作组织能力。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班级管理方法,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

班级管理不能太严,当然,也不能过于松懈,一定要适度。太严,会束缚学生的发展空间;太松,可能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上,一定要多思考,多创新,尽可能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以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首先,在班干部的组建上打破常规,班长不分正副,只分职责,他们在分工上各不相同,但在权力上不分大小。其次,采用操行评分办法管理全班,把全班每位学生一周来的学习、思想道德、劳动、卫生、纪律等方方面面的表现,以分值量化的形式统计出来。最后,把权力交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每次班会,主题让学生自拟,过程由学生自行组织,班主任只作指导或是旁听。在锻炼班干部管理班级能力的同时,又减轻了班主任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班级管理守则范文4

【关键词】学校教育;法制教育;班级管理;作用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道德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人好与坏的主要价值标准。当今社会,“有能无得”已成为社会所淘汰的“低级”人才。所以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尊重学生的情感,制定相应的纪律规章,以其他学科教育教学为途径,来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而约束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下文笔者就针对班级管理在法制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二、当前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的现状

1.看重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很多学生依然以学习成绩为终极目的,各学科的教师都以学科成绩论英雄,谁的班级在年级组成绩排上名次,才算是最好的班级。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重视的比较少。在班会上谈的最多的是学习成绩,对学生很少渗透和贯彻如何对安全、法制知识的学习。学生法制观念、生命意识比较淡薄。

2.学校法制教育活动开展甚少

作为教育未来人才的专门机构——学校,关注的更多的是学校的发展前景,学校的升学率,以及生源的多与少,而很少用心思组织一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相关的活动,明显的对学生法律法规知识的传授和教育,让学生意识不到法律、安全、生命、道德等方面的学习和注重,遇到问题,却后悔莫及。

3.教师法律意识淡薄

当代教师,不但能够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要做一个守法知法的社会公民和建设祖国的未来花朵。但是,很多教师自己对法律知识都孤陋寡闻或者不感兴趣,觉得“教好书”就是履行教师职责的全部,缺乏时代感,缺少对当前学生所思所想的真正了解,又如何能够面对他们。

三、如何发挥班级管理对法制教育的作用

1.利用班会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初中学习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和定型的重要阶段。因此,每位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都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然后借助学习德育工作思路,利用每周的班会,要求学生从严律己,强化法制意识,有效防止事故、事件的发生,激发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做守法的公民。

2.凭借思想品德课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

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不能单单只靠班主任的教育和影响,还要依靠其他各科的任课教师通过德育教育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比如,法制教育可以与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普及基本法律常识的内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与光盘,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学校可以规定每个班级的第几周为法制教育周,组织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初中生地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培养他们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

3.通过教师来引导学生认识法律

立法律意识是班级法制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法律意识,能够知道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法律法规,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 ,将学到的基本法律知识通过班会和其他方式,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当中,不断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4.开展班级活动来丰富法制教育的手段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荣八耻”等为法制教育的核心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比如利用主体班会、唱爱国主义歌曲、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做一次交警”、 “法制知识竞赛”、“法制演讲”、“学雷锋,树新风”读书演讲等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教育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了学生的道德意识,把一些枯燥的法制教育通过具体的班级活动达到寓于感化的目的。

四、小结

班级管理在初中生法制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班主任及其各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鼓励他们珍惜今天,把握好明天,做一个让家长放心,让学校放心,力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通过班级法制教育,启发学生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也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班级管理守则范文5

一、教育工作

我们三年级四班共有25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1人。学生学习习惯和班级凝聚力较差。在班级管理方面,我首先结合班级评比制定相应的制度,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明确学生责任意识。其次,健全一人一岗,并做好岗前培训。班级中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有固定的人去管,有人去做,我也从繁重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我取得了家长对我的支持和信赖。认真准备家长座谈会,站在家长的角度谈孩子,和家长达成了共识,无论是家里发生的事,还是学校发生的事,家长都愿意和我说一说。正因为如此,我们班才初步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班级。

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一)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设

开学初,我组织学生把教室布置好,让教室的墙壁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在具体布置时,针对班内学生的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制定班级文明行为评分表,张贴四好少年行为规范歌谣,使学生行有可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并设立评比栏。班组设置由专人管理的“图书角”,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及时反馈学生情况,设置了班级日记,由班长负责记录。

(二)注意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换届重新选举,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了一支能力较强,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干部队伍。对待班干部,我积级引导,大胆使用,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这样,由于班干部积级配合,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全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三)注意养成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的结合

由于假期回来,个别学生纪律松动,一些不良行为随之而来,如迟到、打架等,面对这些违纪情况,我的具体做法是:加大学习、执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我借助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执行《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且配合学校大队部召开班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三位一体”的互促法

班级管理守则范文6

高校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成长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90后”,受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个性特征、价值观念、认知水平、学习态度、适应能力等方面差异显著。面对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对象的新特点、新情况,班主任/辅导员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运用管理艺术,实现法、理、情的系统整合运用。“法”层面的管理强调制度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主要以使用学校章程、制度、程序、标准等制度层面的标准来规范学生;“理”的管理是对班级成员群体心理和综合感情的管理“;情”的管理是管理伦理性的外化,以人本管理为主。法、理、情三个维度的管理手段是一般管理过程中的基本维度,通过三种方法的单一或组合使用,优秀的管理者是可以达到很好的管理效果的。辅导员在实际班级学生管理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复杂多变的事,特殊的管理环境和差异显著的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要进行有效沟通,在充分了解班级实际情况和每个学生自身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巧妙的把法、理、情三者综合运用。辅导员/班主任还要明确法、理、情的缺陷和不足,在管理过程中灵活运用,取长补短,使三者有机结合,提高班级管理绩效。

2班级辅导员要酌情使用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

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守则、班级条约等有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为管理手段。对违反者铁面执法,一视同仁。采取有效的必要强制力措施,是触犯规章制度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柔性管理是“以人为本”为其核心内涵,在管理模式上实施“人性化管理”,基于对每个人的尊重、理解进行说教奖惩。辅导员要有一定技巧,适合用刚性管理的就用刚性管理,一般来说对于集体性质的管理适合使用刚性管理。在班级的日常秩序维护等方面,可以选择刚性管理。它可以较为有效的保证班级正常运转,为其提供一定的规范约束作用。有效的刚性管理是保证柔性管理有效实施的基础。柔性管理的优点在于可以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产生一定的感情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产生一种感情纽带的作用,还可以对被管理者的个人内在情感得到关注,管理者的信任、激励、关怀,注重学生个人的内心情感因素,有利于双方之间形成有效的情感交流。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上,使每个班级成员正确认识在组织中应完成的任务和担负的责任,自觉为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努力。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恰当结合,能够产生良好的互补作用。辅导员在整个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把握住以刚性管理建立管理权威、个人威信,以柔性管理感化教育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认真做到为学生考虑。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学会一整套艺术化管理的核心内涵,不妨可以运用以下的几种方法:

①刚中带柔的班级制度建设。

现代社会“人本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刚柔并济的管理方法,前提是必须要有一整套系统而规范的法律、制度,这是实施人本管理的必要前提。而现实中大部分高校的班级规章制度都不够完善,设计规定也不是很合理,这是实施柔性人本管理的难点。因此,想要实现人本主义柔性管理,就要从加强班级制度规范做起,在生充分自由、民主讨论的基础上,达成意见共识。写入班级规章,成立班级监督小组,监督落实。

②实施柔性管理,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辅导员/班主任应鼓励班级同学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使同学们在人际交往与沟通、自我实现等方面得以满足,实现班级成员的和谐发展。

③刚柔并济

为班级成员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班级管理工作应以“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为主导,以“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为辅助,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班级管理者在班级管理中要努力创造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3在班级管理中对特殊学生实施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管理艺术,除了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实现实现法、理、情的有机统一和刚性管理、柔性管理的有效结合外,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特殊学生实施管理。所谓的管理是指关注管理对象的健康和成长,确保被管理者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进步。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