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行业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行业发展范文1
(一)国外教育机构的强烈冲击
遵从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对等原则,世贸组织成员国应当相互学位证书,要求各国积极进行相关专业的学术交流。打破以前的传统模式,从而有力的避免了政府垄断的不良格局。中国属于经济大国的地位,使得其会计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当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当前的形式,积极开发出具有本国特色的品牌,也正是当代从事高职会计教师急需解决的难点。
(二)社会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变化发展,国内科学科技也产生了质的飞跃,会计产业及时抓住了这个科技机遇,将我国先进的科技融入到了会计行业,比如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有效运用,使得获悉会计信息变得更加便利,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因此,受到了我国各个企业的大力追捧。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已然达到了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程度,这也要求我国企业也走出国门,向国际大舞台发展,同时,也要求加大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培养,以便跟上国际经济步伐。中国经济全球化趋势,萌生了诸多新型业务的产生与经济的发展,从而将会计工作的职能向多方面发展,也加大了会计从业人员的难度。这也是我国高职会计教学承担的重大责任,只有不断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才可以快速的达到社会市场的各种不同需求,从而保障国家会计行业的稳定与发展。
二、为促进会计行业发展的高职会计教育教学
(一)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我国的会计教育起步晚,并且缺少相关的研究分析,并且没有国外的会计教育发展的快,还是落后一段距离。在实际的会计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培养综合型优秀会计人才为目标,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学习国外的先进会计教育经验,再结合国内的教育研究成果,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的会计教育模式。
(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会计教育的设计理念是培养操作能力水平高的学生,并且也注重学生的在技术上全面的操作能力,设计的方法是在原有科学知识体系上,新增相关的专业知识。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是以会计专业经济性与技术性为根本,重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而且充分采用行业中的典型事例进行设计案例情景教学。我国以前的会计实际教学环境中,教学的有效性不是很理想,为了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采用下面几点做法:
(1)尽可能的完善会计行业的资料;
(2)尽可能多的提供会计行业使用的工具;
(3)增强学生和老师的互动;
(4)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5)提高学生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只有做到上面这些内容,才有可能培养出大量的理论强、能力强的高职会计人才。
(三)不断加强教师的自身实践经验
高职会计教育的内容近年来有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就是提倡认知心理构建主义进行会计的相关知识的学习,采用该方法能为学生建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标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结构。同时,也应该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在会计的实践岗位上进行现场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也有利于丰富会计职能经验,同时,促进高职会计教育的良性发展。高职院校现在也邀请有实践特长的公司管理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学,同时,也大力支持教师走出去,增强自身的实战经,另外,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学校根据高职会计的实际教学特点,制定了以上几点措施,希望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希望能为学生增加大量的实践岗位,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结语
会计行业发展范文2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诚信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功能
1、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是评论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也是提升会计工作者素质,促进我国会计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原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
2、会计职业道德的功能
首先,作为会计行业内的道德,它具备了一般道德所拥有的全部功能,即认识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指引功能。其次,作为会计领域内的道德,相对应的,它是会计法律法规的一项补充内容,弥补并延伸至会计法律法规所触及不到的层面。作为道德,它虽然不具备法律法规所拥有的强制性,却因其独有的社会舆论的力量有效制约了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再次,会计职业道德相比会计政策具有相对稳定性。即不论会计政策如何变更,会计职业道德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政策的变更往往会导致法律法规的更新换代。在这代代交替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空档。会计职业道德一定程度上很好地阻止了某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空档进行不利于企业、社会、国家的会计活动。最后,会计职业道德对提高会从业者的自身素质与道德品质,促使会从业者进行自我约束,从而规范会计人员的执业行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1、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不足。
首先,会计是为企业服务的,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盈利。而道德不是法律,并不具有强制性,与之相对的,会计从业者往往要接受单位负责人的领导。这就意味着,当坚持会计道德会导致企业获得的利润减少时,很大一部分会计人员会迫于负责人的压力而背离会计道德的要求。其次,市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量是相对较大的。这就使得许多会计从业者在培养过程中更注重于对从业者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在职业道德方面则是一笔带过,严重缺失。而受过道德培养的那一部分从业者,也会因为存有从众心理人云亦云,与道德缺失的那部分从业者同流合污,葬送了打好前程。最后,当今社会中,会计行业的确涌现了大批优秀工作者,秉公办事,默默付出。但人毕竟无法摒弃一切私念。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使得从事会计行业的人更容易利用职务之便做出一些背离相关法律法规,有损会计从业者形象的事情。
2、相关法规尚不完善
我国颁布的《会计法》所规定的内容主要是框架上的,总体大层面上的,并不能深入渗透并包含会计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这使得部分心存歹念的会计人员和法律玩起了“文字游戏”,钻法律空子。加之会计法对会计人员违法后的处罚力度不足,也导致会计人员心存侥幸,认为自己能够躲避法律的惩罚。
3、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内部监管也是促进会计从业者提高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因素。严格缜密的内部监控制度可以从根本上很好地抑制会计上现象的发生。然而在实际生产管理中,多数企业的内部监管制度严重混乱甚至缺乏。这不但不能有效地对会计从业者进行约束,甚至当会计从业者做出了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之后,也不能及时有效地追究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者责任。这种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者的放纵,无疑也会助长其嚣张气焰。
三、加强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1、加强会计从业者自身道德修养
企业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加强宣传工作,利用环境的熏陶作用在无形中提高企业会计从业者的道德水品。定期对企业的会计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用优秀的人物事迹鼓舞会计从业者,同时辅以真实案例教育会计人员,双管齐下使得会计人员意识到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而自发的遵守职业道德。领导层也要发挥领导者的优秀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带头维护会计职业道德,使得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从高层个人行为演变成为企业集体行为,并最终融于企业文化之中,成为企业的一项无形竞争力。与此同时,可以联系相关企业、中介机构等一同建立会计从业者诚信档案,强制性地促使会计从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要求。此外,在招聘过程中尽量更注重应聘者的职业道德操守而非一味注重对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可以从源头上促使企业会计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
2、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完善会计法律制度,加大对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非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并对相关会计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进行合理规划,明确各部门的监管方面,力求做到“面面俱到,不重不漏”。这样一来既可以节约人财物力资源,同时又可以有效地对会计从业者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符合我国十以来对经济发展的要求。
3、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企业应该,并且必须建立全面完整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一套完善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可以使得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更好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促使企业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同时,建立完善的有关财务模块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四、会计职业道德对未来会计行业发展的影响
会计职业道德对未来会计行业发展的影响无疑是重大的。近些年来,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会计领域内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假帐盛行等各种会计上的不诚信问题,这使得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形势严峻。诸如近几年发生的红光股份欺诈上市案,银广厦、蓝田股份证券市场欺诈案等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以及2014年中石油总会计师温青山同志被查一案。这些舞弊案件的频繁发生不仅使会计的诚信基础受到了严重挑战,更严重地损害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任其发展下去只会使得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出现停滞,甚至倒退。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处理好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我们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实现我们十所制定的经济计划。随着会计改革不断的深入,会计行业对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意义重大。一个合格的会计人才,单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是不够的。还应当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操守。而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里,又以诚信为根本。古语有云:“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会计离不开诚信,市场经济更离不开诚信。如何在全国会计领域内推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强化道德培训,提高会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水平无疑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改的成败。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改革的深水区,攻坚期内,作为企业,应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并自上而下地转变企业员工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观念;作为会计从业者,应当积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才会更自觉地遵守会计法律法规,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如实记录企业的经济活动,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徐晔.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06)
[2]王素英.试论当前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J].现代经济信息.2014(10)
[3]钟吴思婕.浅谈会计的职业道德问题[J].财经界(学术版).2013(18)
会计行业发展范文3
由于“互联网+”时代对会计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效率与成本等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为会计行业信息化核心的会计信息系统也应具备实时性、动态性和协同性等特征。不仅如此,在以会计服务为内容、互联网为本质的“互联网+”下,由于会计信息本身的关联性,企业、政府等监管单位以及审计等第三方机构必将实现会计产业布局的整合,构建多主体协同的会计信息生态系统成为以解决会计信息为主导的复杂网络运行问题的科学路径,并将促进会计行业产生新能量、新机遇和新发展。
会计信息生态系统应运而生
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多组织协同的会计信息生态系统应运而生。
具体而言,会计信息生态系统与一般信息生态系统一样,包括信息、信息主体和信息环境三大构成要素,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跨组织协同的生态战略为导向,会计信息市场的需求为驱动力,云计算等为技术环境的会计信息技术网络系统更显现出几大特点。
第一,会计的信息来源更加广泛。就形式而言,会计信息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就内容而言,不仅包括财务数据,也包括非财务数据;就边界而言,既包括组织机构内部数据,也包括外部环境数据,例如行业数据等。
第二,信息主体的复杂化更加凸显。一方面,由于会计服务对象由传统的财务人员、审计人员等向利益相关者的扩展,信息主体的身份类型呈现复杂化。另一方面,从信息产生、传递和获取的角度考虑,信息主体往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需求者,可能也是信息的传递或加工者,信息主体的定位存在复杂性。
第三,信息环境的交互性更加频繁。在会计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环境不但包括企业等组织机构的内部管理环境,也包括组织机构外部的技术环境、政策环境等宏观环境,且组织内外环境在信息流的推动下不断进行交互,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系统的演化与发展。
会计信息生态系统成为新热点
在“互联网+”下,互联网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推动会计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跨组织协同组建的会计信息生态系统将成为会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这不仅为会计服务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还将对会计服务水平的升级与效率的提高,会计服务成本的降低等方面注入新的动力,从而使标准化、流程化的工作交由会计信息服务供应商来解决,促进人机复合的智能发展,致力于用户的价值提升,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改变会计行业的产业布局,带来行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会计服务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服务内容方面。由于系统内的会计服务的出发点是用户需求,因此服务内容将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和全面化。传统的会计服务资金流、物流和资源流的独立导致信息孤岛的产生,而在会计生态系统中,通过系统内信息流动、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的三流合一,将传统的资源流、物流和资金流融为一体,贯穿从用户需求分析、服务模块组建到服务流程实施和优化反馈的全流程,实现无缝连接的全景式专业化服务。
二是服务效率,会计服务云供应商的介入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会计服务效率实现全面提升。以往定时编制的报表可以实现实时编制,并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后端服务实现随时查询与即时推送,而且传统的事后核算也可转为事中核算,会计分期的重要性将逐渐减弱,财务管理将由静态向动态转化,对于审计及政府部门,持续性的审计和监控将不再遥远,从而产生更具有决策意义的实时会计、实时审计等高效会计服务。
会计行业发展范文4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观;国有企业视角;会计师事务所;优劣势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个企业在确认收益的时候,一般采用资产负债观或者损益表观。虽然两种观点有着截然区别,但其出发点均是企业受益的确认和计量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以前,我国会计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运用的主要是损益表观,损益表在企业财务报表体系中一直地位显著,在这种情形下,各利益相关者考核企业盈利能力、衡量管理层业绩甚至评判企业发展前景的重点便无疑放在利润上。但是,损益表观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制定会计准则时过分侧重于损益表,就极可能为企业提供人为操纵利润的空间;还有就是,市场对于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传统的损益表观下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市场的要求能否接轨很让人怀疑,所以在2006年的时候出台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明显巩固了资产负债表的地位,它要求 企业能够有严谨的态度来对待企业资产和负债,对于资产不能高估,负债不能低估,以此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另外还要及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理确认预计负债,对于企业资产在未来可能产生的效益进行合理评估,严格规定企业应承担的义务;据此资产负债表观业已成为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但直至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资产负债表观仍然不受企业的关注,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务方面都得不到明显的运用,且在实务中资产负债表观的可操作性有待解决。因此,本文从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两种观念的区别联系,进一步理解资产负债表观并对其现实问题进行规整,企图提出相关参考建议。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通过从企业和事务所两种视角对比分析损益表观和资产负债表观点的现实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类比借鉴发达国家的解决方法,来探讨我国会计行业资产负债表观的发展问题。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对损益表观与资产负债表观从两者的定义、发展历程及优劣势做了简要阐述;然后在分别从国有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两个视角分析了资产负债表观对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现实问题,指出公允价值计量的技术问题是影响资产负债表观可操作性不强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对发达国家相关经济技术和计量方法的借鉴,尝试提出解决资产负债表观在我国发展问题的对策。
二、资产负债表观
(一)资产负债表观的一般定义
资产负债观是根据企业由于经营活动导致资产和负债发生的增减变化来计算企业可以获得多少收益,也就是说企业的收益等于期初净资产减去期末净资产。这样一来,当资产增加、或者是负债减少时,就会产生收益。该理论重视经济交易,简言之,资产负债表观的理论是:采用特定点估价手段,对比期初、期末净资产,得到差额就是这个会计期间内企业的收益。
(二)资产负债表观的优劣势
1.资产负债表观的优势
首先,由于资产和负债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从逻辑上说,资产负债表观将其作为主要的计量对象是可行的;其次资产负债表观强调公允价值,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对真实可靠;再次采用资产负债表观与国际大环境趋同,这必然会使我国企业更好的走向国际市场;除此之外,这也不会增加企业的实质性税负。
2.资产负债表观的劣势
资产负债表观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该计量模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它需要相关的市场交易非常活跃,且其价格能够及时的获得,需要聘请专业的评估师对它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科学的评估,相关的费用就会形成企业的一项经营管理成本;其次,波动的经济环境本身也会给公允价值的掌控造成很大的困难,在处理过程中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净资产或者净损益,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企业的真实情况和报告不符,从而误导报告的使用者,进而影响企业的价值。
三、损益表观
(一)损益表观的一般定义
损益表观是通过计算企业可以获得的收入和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的差额,从而得到企业的收益。该理论以交易为中心,提倡确认收益应将历史成本与配比原则相结合,在计处理上,一般是先产生收益,然后再将其确认为资产的增加,或者为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二)损益表观的优劣势
1.损益表观的优势
损益表观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由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损益表观下的会计信息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企业资产负债的历史成本容易获得,实务中运用方便且简洁明了;其次,损益表观立足于企业发生的交易,更加关注相关的收入和费用,自然提供的收益明细会更加详细。
四、资产负债表观对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意义
(一)以国有企业视角看损益表观与资产负债表观
国有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对利润的追求就十分明显。在损益表观指导下,国有企业迫于利润压力忽视资产质量已成为一种客观现象。且不说损益表观下收入费用的计量方法在经济快速发展、市场波动迅猛的今天已经不符合实际;单从会计准则上看,利润的计算受到收入和成本费用确认口径、时间、范围的影响,而实际中这些因素都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从而为人为调整利润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这对国有企业真正做到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实现资本保值增值形成很大阻碍。而资产负债表观的直接意义就是对资产和负债质量的关注,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企业价值的增加实质上是净资产的增加,利润是企业净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只反映企业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而资产和负债是真实且客观存在的,从这一点看资产负债表观的运用对国有企业来说是大势所趋,也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心。
(二)以会计师事务所视角看损益表观与资产负债表观
2006年新会计准则正式确立了以资产负债表观为主导的收益确认理念,在该理论下,企业关注的重心转移到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上,而审计工作的实质就是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审核会计是否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计量确认报告,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转为以资产负债表观为指导,则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导的审计行业的审计侧重点理论上也应从收入费用的审核转为资产负债的审核,但自2006年至今,事务所审计实务除在所得税及部分金融Y产方面体现资产负债表观的指导作用外,其他方面似乎并不受影响。笔者认为这是由客观原因所致,比如投资性房地产等其公允价值受现行估值技术限制,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明显,资产负债表观在我国会计行业全面覆盖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以此为基础的审计行业自然不会有明显改观。
五、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发展完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行为越来越理性,相应的其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会计准则制定中,以决策有用性为财务报告目标的资产负债表观也发挥着极大的指导作用。总而言之,资产负债表观这一会计理念的采用已是大势所趋,但采用资产负债表观提供会计信息在实际运用中存在明显的局限,笔者认为这种局限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资产负债表观的指导下,企业对其期初和期末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主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因此要体现资产负债表观的实际作用,最主要的就是保证公允价值确实公允。但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仍不能完全适应彻底的公允价值计量,不仅公开的市场竞争不充分,最主要的是我国仍然没有一个确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规定出台,致使真实的公允价值很难获得。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就会面临较大的职业判断的空间,容易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其次,虽然国际上大部分会计准则的做法都更加青睐资产负债表观,但这并不意味着损益表观毫无利用价值。如前文所述,相对于资产负债表观,损益表观具有两个明显的优势:其一,由于损益表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其会计信息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其二,由于损益表观更加关注每笔交易所涉及的收入和费用的变动,因此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企业收益明细。而资产负债表观并不具备上述优势,也就是说资产负债表观下公允价值模式的使用不能很好地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其会计期间内产生的收益是通过期初、期末资产和负债的差额对比得出的,这意味着会计信息使用者得到的只是一个概括的收益状况。
(二)启示
针对上文提出的资产负债表观存在的两大局限,本文参考周雅文的建议,首先,计量方式的选择是由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决定的,市场上需要对资产和负债的现实价值进行评估,因此,公允价值在此基础上被提了出来,它是最贴近当前阶段资产负债的现实真实价值的,为了给会计人员提供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条件,我国急需建立起一个十分及时、权威和客观的价格信息的平台,这样才能给公允价值的推行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因为公允价值运用的成熟与否取决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另外,我国也应该着力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其次,会计理念在运用过程中应该强调以资产负债表观为主,损益表观为辅,两者相互配合作用,取长补短,把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找出来,将两者的计量结果进行对比结合,以便灵活互补,从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现存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在国际大范围上存在问题,公允价值的应用被普遍分为三个级次。第一级,如果相关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则其公允价值理所应当就是活跃市场上的公开报价;第二级,如果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有熟悉情况并自愿达成交易的参与方,则其公允价值可以参考其近期的市场交易价格或同类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其二,没有熟悉情况且自愿达成交易的参与方,则其公允价值就需采用估值技术加以确定。公允价值评估技术很大程度上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较多,估值的准确度很难被把握。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诸多问题仍有待研究,与之相关的资产负债表观的发展运用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宋波.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资产负债表观认识问题的探讨――以国内A股上市公司为例[J].会计师,2014(9):7879
[2]张娜.从利润计算看资产负债表观与利润表观的区别[J].商,2013(3):95,99
[3]纪昌华.中央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观的现实意义和努力方向[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3(10):4243
[4]陈昌.资产负债表观在新准则会计科目设置的体现[J].会计师,2012(1):2426
[5]陈争光.资产负债表观与利润表观的比较与思考[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7):1011
[6]赵静.基于国际会计准则关于资产负债表法和损益表法的思考[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1(9):72,102
[7]周英,蔡丛光.新老会计准则会计目标的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02Z):339340
[8]耿建新,戴德明.高级会计学[M].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79387
[9]陈柏成.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探讨[J].财经界,2011(6)
作者简介:
杨三妹(1992-),女,贵州盘县人,审计专业硕士;
会计行业发展范文5
1、 传统审计业务审计收费下降,按原有收费标准执行已不现实。
2、 岗位竞争加剧,许多外企CFO面临失业压力,也转行加入该行业。
3、 经营环境恶化,导致企业的持续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加大,审计风险增加。
值此经济寒冬,我们注册会计师行业该怎么样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真正担负起监督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职责呢?我认为,金融危机下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其他鉴证业务带来了更好的机遇与挑战。
到20世纪90年代,注册会计师传统的审计业务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收入出现了难以增长甚至下滑的局面。边际利润的日益减少迫使注册会计师不得不另辟蹊径,拓展其业务范围。但注册会计师业务的纵向拓展(即提高审计的有效性)很难大幅度地增加其收益,相反还增加了审计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拓展更多地转向了横向,即拓展到新的业务,以开创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新空间。很多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另辟蹊径,向其它鉴证性业务进军,从而导致其它鉴证性业务迅速崛起,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新宠”。这些业务相对于传统的审计业务而言,风险相对较小、边际利润较大,也更受客户欢迎。因此,有人将传统审计鉴证业务称为“夕阳业务”,而将这些新兴的业务称为“朝阳业务”。
从最近几年看,大大小小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在向管理咨询业务大举进军。过去,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曾认为,只有大型的事务所才可以利用品牌优势提供咨询服务,但如今的事实表明,中小事务所也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能力提供咨询服务来大大提高收入水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咨询服务逐渐成为最具潜力的增值服务,咨询业务收入一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就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来说,审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70%下降到近年的30%,而咨询服务收入则从不到15%跃升为40%以上。1997年的国际“六大”会计师事务所中,除永道外,其它五大即安达信、安永、德勤、毕马威和普华的咨询业务收入均已超过审计收入,其审计、咨询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1/54、38/39、40/41、40/41、37/40。1996年英国的研究机构“Key Note”在对英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未来发展进行预测时,也认为未来几年传统的会计审计业务虽仍会保持增长(增长率为18.5%),但增长的速度将趋于缓慢,而增长速度最快的将是管理咨询(增长率32.3%)与公司理财(增长率34.1%)等咨询服务业务。 而最近二年的的调查显示,在“四大”中,传统业务收入仅占30%左右,而其他业务收入已远远地稳居上分。
注册会计师在长期提供审计服务的过程中具备了一些自身优势,这为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拓展提供了可能,因为他们接触的跨行业的机会挺多,各种各样的案例都有机会碰到,而在金融危机环境下,扩大“内需”固然可以解决一部分易于转型客户的订单问题,但大部分企业还是认为在金融危机下,整个大环境一片凄迷,靠 “开源”-增加企业订单,增加收入显得不太现实,因为他们不敢再盲目投资,怕投出去的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故他们对“开源”大部分无太多积极性,抱观望的诸多,反而更希望从 “节流”方面着手,进行治理整顿,降低固定成本。
为什么现阶段“节流”对企业有着生死攸关是重要影响呢?金融危机下,企业盈利能力减弱,许多企业的心声是能保本经营,尽量接些订单保留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以求 “寒冰”融化了再东山再起。但是,目前的整体经营环境变化实在太大了: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原先简单地成本加成模式在如此环境下已显得过时很苍白无力了,可是,怎样尽可能的做好一份内部成本分析,再更新一份准确性较高的报价给海外客户呢?这个问题变成了很多客户目前客户管理层的“瓶颈”了,毕竟,经营管理者中“专于算术”、“精于时势”的“全人”还是不多,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得脆弱,更需要被人施以援手,帮助他们分析:预计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汇率变动会是怎样?政策的影响,如免抵退税的退税率的变动会有多大?目前这份订单的报价,是接还是不能接?所以用他们自己的话:这个时候有单做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报价不准确,企业越做越亏,如款收不回来,企业死得更快!他们更关注的是订单大幅下滑下的生产能力变动,资金回笼的时效性以及可能性,没有一套从接订单到采购到生产到发货到收款跟踪环环相扣的内控体系,企业随时会陷入瘫痪状态,所以,在这种时刻,他们更希望专业人士的介入,帮他们“把脉”,分析内部问题,共渡难关!而这些,是时代附予我们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责任。
金融危机下,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本人觉得,对大型跨国公司来说,最有震撼力的是2009 年 1 月 8 日的国税发[2009]2 号文件中正式印发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此法让我国税务机关在转让定价、资本弱化、一般反避税和受控外国公司等领域进行特别纳税调整构建了法规基础,但对大型跨国集团来说,面对我国政府出台的此份切实可行的国际反避税法,怎么及时准备好同期资料,及时对内部集团的定价基制作一次摸底,走在前面,减少不必要的税收滞纳金的损失,是需要我们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鼎力相助的。我们本土的会计师事务所,要尽快走出只有“四大”才能做到的阴影,及时应变,争取与“四大”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尽量争取到需要提供服务的客户群,因为我相信我们本土注册会计师绝对有自己的优势:我们通晓中国的各项法律,我们的服务态度更加贴心,而且,我们将会以比较合理的价格去承接,这对于金融危机下,影响最重的大型企业来说,是很具吸引力的,关键是看我们本土注册会计师的应变能力。
金融危机下,政府为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出台了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措施,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在这关键时刻,更应该关注管理咨询业务,为企业第一时间送上最新的财税政策咨询,行业政策的变化与分析,宏观环境的发展与应对,以及针对行业的、地区的优惠政策,对企业提供贴身的建议,尽量帮助企业通晓内外行情,把握时代脉搏的跳动,让企业增加自身的免疫能力,因为“雪中送碳”远比“锦上添花”更能深得人心。
以上是金融危机下宏观方面注册会计师行业可以在非鉴证业务方面可以有所作为,微观方面,该怎样更有效地帮企业节流呢?我认为我们注册会计师行业可以做的二件事是:
1、以我们的专业水准,真正帮助所服务的客户群“量体裁衣”地内控升级,让其建立健全并运行有效,因为忙的时候大家都忙于低下头来做事情,现在“闲时”倒可以对内部经营管理作一次“透视”,用心来挖掘经营管理之中的小问题大问题,查漏补缺,对“继往”进行检讨,以便更好的展望未来。
2、真正分析所服务的客户群的行业特征,运营模式,为更多遭遇“寒流”袭击的客户提供最贴心的管理咨询服务―最新财税政策的提供,帮助其理解消化,对号入座地看有无可以对得上号的优惠政策、资金扶助,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降低运营成本,便是最好的节流方式,以及分析企业现阶段运营中存在的误区。
综上分析,金融危机下,特定的经济环境给我们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了特殊的机遇,我们该怎样把握机会,以求在逆境中更好地发展,承担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呢?我觉得我们更需要增强自身素质,分析总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虚心向企业人员学习,随时收集、关注最新资讯,并在内控分析方面多下功夫。
本人有过一段从企业会计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再到企业会计最后又重新回到审计岗位的职业经历,在此搬出来,只是想说明:不管用什么样的途径,我们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都需分析、整理一套“内部控制”的思路,此经对我们专业人才将会受用一生,对我们的客户也会经久具有吸引力。记得我刚出“道”时,不知天高地厚,以为会做全盘账,每月会出几张会计报表便是会计人员的最高境界,考完会计师便进了会计师事务所,才发现面对各行各业的客户群的咨询,我自己太“小儿科”!连“转厂业务”都没法诠释,又怎么样让客户信服啊!于是痛下决心要潜心向学再回企业去修炼,这一去去了三年多,还好,我很幸运,此次前去的是一个内控很健全的跨国公司,让我明白了会计不仅公意味着做账,更重要的是跳出来看账,信息分析,对比,寻找数据波动下的隐含信息,那便是审计的高度-每月出完报表,我们便是着手做数据分析:分部门、分个人的成本费用项目需本月实际数、本月预测数、本年实际数、本年预测数,上年同期数据的指标分析,资产负债每个明细项目的分析,对现金需求的分析,对废品、损耗的分析,对单位产品用水用电用气的分析,数据出来后,就象电脑疾病论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目了然。问题出来,奖罚分明,因为绩效工资制,谁不紧张啊!于是,各部门会自动经常一起坐下来分析、总结、检讨,如此运作,内控得以有效循环,健康发展,会计信息质量自然无需质疑!经过这三年多的锻炼再回会计师事务所,我发现,这段经历让我如虎添翼,终身受用,因为我懂得了内控设计,懂事了ERP系统-计算机信息在会计、审计系统中的运用,所以,这使得现阶段我服务的客户基本是有增无减,他们看重的是我的附加的增值服务-审计时通过分析财务数据,给他们一份内控的论断,再给他们一些适当的改善“处方”,他们自是感激!因为,发表四种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每个注册会计师都会,但真正能走进去,提供贴心的内控建议,让他们及时发现运营中的重大问题的,却还不多。
在会计师事务所服务多年,我已听到了许多骇人听闻的内控“失控”状态下企业遭遇的惨剧,最近刚接触到的,是一家内资有限公司成立了四年,会计报表从来未经审计,他们会计人员分工不明确,出纳兼管银行印鉴章与报税,所以每次买支票时她便帮自己买一本,每月她会去银行打印对账单,但她会将真正地藏起来而自己打印一份给会计做账,四年来提走了企业近四百万元人民币的现金,让各股东愁云惨淡,他们总结出的是:赚再多钱都不够填内控“失控”的洞!以后该多多与你们专业人士沟通,从会计原理学起!
最近,我还听说了一个由于财务与关务内控脱节而倒致企业濒临倒闭的事例:2008年7月开始,出口收汇核销要求延期核销需在外汇局网站上备案,而在免抵退系统中退税流程中暂不参考“单证收齐”则黄单没收齐的信息,而该客户财务负责免抵退及正常报税工作,退税款还能如期退回企业,关务负责外管局的出口收汇核销,对延期不报备政策的后果也没深虑,各行其是,但出口退税政策的基本要求没变,还是自出口之日起180日内收回核销款才是退税的条件,否则要视同内销补税,退回的税款需再退库,该企业半年来有近2000万的出口收入,照此数据计算,内销需补税金额有100多万,退税需退库金额有几十万,本来就是一个严冬中摇摇欲坠的企业了,一下子去哪儿筹集如此天文数字的税款啊,现在对于他们只有坐以待毙的份了,出现这种事,真叫人痛心啊!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管理咨询业务的增长对审计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上。因为管理咨询的收入高,同时受到客户的欢迎,因此注册会计师很是看重管理咨询业务,有的甚至把提供审计服务仅仅当作是争取或维持客户管理咨询业务的一个工具。因此,很多人开始担心,注册会计师在拓展服务领域的同时,能否还象过去一样保持超然独立性,以保护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美国证交会(SEC)曾于去年准备出台新的有关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规定,拟禁止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还对同一客户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这一规定受到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SEC不应采取行政手段干预注册会计师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服务结构调整,这不仅对客户不利,更有碍于注册会计师行业通过开拓富有盈利潜力的领域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今年年初,迫于美国注册会计师界的压力,SEC在最后出台的独立性规定修改稿中做了很大让步,放弃了对注册会计师向审计客户提供管理咨询业务的禁令,但这并不表明SEC已彻底放弃了他们的立场,从一开始他们的强硬立场看,他们目前的妥协可能只是暂时的,可能是目前尚未找到对注册会计师下达禁令的最充分理由,或者是时机不成熟。尽管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咨询业务所占比重尚小,事务所的业务仍然以法定审计业务为主,而且通过近年的脱钩改制,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得以较大改善,因此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问题似乎并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但随着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迅速发展,咨询业务也必将占有重要分量,许多国外问题很难说不会很快成为国内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也很有必要关注独立性问题的国际动态,并加以研究。
会计行业发展范文6
一、新业务需求市场分析
(一)企业需求分析
1.国际化需求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集团跨国经营、资本跨境流动趋势将更加明显。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企业,迫切需要注册会计师行业为其提供海外市场分析、并购重组及海外投融资方案设计、国际化营销及管理战略等高附加值服务。
2.信息需求
信息具有价值和成本两个特征。生产、营销、财务曾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三大支柱,然而在现代信息社会,信息也逐渐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甚至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信息是有价值的,企业界已达成共识。经济环境变化迅速,信息也是瞬息万变。能否跟上信息变化的步伐,对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非常关键。决策者信息的获取是存在信息成本的,而注册会计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获取相关信息相对容易。因此,企业对注册会计师信息需求业务大幅增加。
3.融资服务需求
融资难是我国经济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并引起了一定社会问题,如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风波”的出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依靠自身努力打通融资渠道,如构建诚信机制、融资方案设计等。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可以借助会计师事务所搭起信用体系桥梁,打好融资基石。企业也可以借助注册会计师的专业优势为其合理设计融资方案,实现融资综合成本最小化。
4.税务服务需求
税收也是影响企业投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税收政策也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如我国于2012年在部分地区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等生产业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我国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配套实施诸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特殊区域,诸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云南“桥头堡”建设等税收优惠区域。有志于投资特殊区域的投资者对税务咨询、纳税筹划、税务外包等业务需求极大。
5.会计与财务外包需求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主流观点,也被大多数企业采纳。许多企业选择了自己擅长的产品业务,而将会计、财务等业务进行外包,进而实现共赢。中注协为支持该业务发展,专门成立了苏州工业园区会计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探索在新形势下,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加强合作,从而实现共赢。我国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不断扩容、升级,会计、财务外包需求将进一步增强。
6.内部审计外部化需求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监督企业管理、财务等制度的执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效果及财务信息质量。而现实存在的情况是:企业内部审计或多或少会受到内部干扰,影响其独立性,甚至出现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合作舞弊,共同应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情况。内部审计质量的下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健康发展。因此,将企业内部审计外包,也是企业自身为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的明智选择。
(二)政府需求分析
1.政府审计外部化
当前,政府职能正在由“管理”向“服务”创新转变。这要求注册会计师行业拓展服务领域,向社会事务管理不断延伸。《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强和完善基金会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通知》等的,要求医疗机构、高校、基金会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其财务报表,完善相关报表审计制度,这些都是政府审计外部化的探索。随着探索效果的凸显,政府审计外部化的范围将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2.产权改革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我国经济的一大主题。2012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上,国资委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公众化、市场化,即通过资本市场上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是国有产权改革事业成功的关键。中注协于2011年4月与云南省注协、云南省国资委共同成立了云南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会计服务示范基地,探索注册会计师为国有企业提供内控体系建设和执行效果评价、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境外投资管理、会计政策和财务制度执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业务。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将对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产生极大需求。
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服务
我国区域经济规划可谓遍地开花,目前是深圳等经济特区、上海浦东等新区、云南桥头堡等沿边开放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并存,各地方还有自己规划的经济区。经济区域划定之后,如何规划,如何组织,如何建设,建设过程的配套服务如何开展等都是各大经济区面临的挑战。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区的建设将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更加宽广的业务拓展空间。
4.监管机制的完善
监管制度是市场正常运行的保障机制,但是并非监管制度越多,市场运行得就越好,监管制度应兼顾效率。我国存在多头监管制度,不同监管机构的具体要求也不同,如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就存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对其运行监管,国资委对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监管,国税局与地税局对其税收分头监管等。而事实上这些监管之间存在许多共通之处,比如都需要依据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独立性特征与其专业性强的优势可以接受不同监管部门的共同委托,兼顾各自需求开展业务,实现其各自目标,从而实现监管制度的联动效应。
二、新业务供给市场分析
(一)供给动因分析
1.获取竞争优势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8026家会计师事务所(含分所)。审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审计边际贡献不断降低,尤其是随着21世纪审计诉讼的不断出现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注册会计师行业以审计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局面难以维持。因此注册会计师行业有必要借鉴国际事务所的经验,积极拓展新业务,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2.风险管理
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诸多风险,能否开发出新客户存在风险,客户自身风险也会加大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执业过程中存在风险,执业后还面临诉讼风险等。因此风险管理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永恒主题。投资学理论告诉我们: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展的不同业务对其自身而言也是一种投资,也可以采用业务多元化进行风险组合来降低其风险。尤其是当前审计业务边际利润降低的情况下,如何拓展新业务是注册会计师行业风险管理的关键。
3.优化人才结构
在现代经济背景下,传统的审计业务对注册会计师能力的要求也早已超出的财务、会计、审计等知识领域,已经涉足到计算机、工程等相关专业知识。因此,注册会计师拓展工程审计、税务咨询、管理咨询、网域鉴证等业务一方面是会计师事务所增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注册会计师自身适应当前业务的需要,更是注册会计师行业优化人才结构的需要。
4.做强做大注册会计师行业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正在大力实施做强做大战略、国际准则趋同、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新业务拓展等五大战略。这五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做强做大是核心,准则趋同是前提,人才培养是基础,信息化建设是配套,新业务拓展是具体实现方式。而新业务拓展又严重依赖于整个行业的做强做大,依赖于人才、信息化、准则趋同等,五者关联度十分高。
(二)供给能力分析——基于SWOT分析
市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新业务存在大量需求,注册会计师行业对拓展新业务又有强大的内在动力。注册会计师行业能否适应市场需求提供相关服务,其自身能力是关键。
1.优势(Strengths)
(1)良好信誉和质量保证。注册会计师享有独立、客观、公正和良好执业行为等社会声誉。注册会计师取得执业资格具有严格的条件,尤其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后,实行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由于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的实施,我国新审计准则的出台,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已经形成了以职业道德守则为核心,以业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为主体,以后续教育为补充的完整体系,从而保证了服务的高质量。
(2)相对稳定的市场。由于客户转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本约束和中注协将年报审计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其重点监管对象两方面原因,会计师事务所客源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相对稳定。市场的稳定性又加深了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客户的经营方式、业务流程、发展战略等的了解,由此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也使得其拓展新业务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得以提高。非审计服务的提供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更加深入了解企业的风险领域,更好地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同时可以增加注册会计师的声誉资本投资,进一步开拓新业务市场。
(3)注册会计师行业整体实力增强。前百强事务所业务收入的连续增长,且高端收入事务所比重呈上升趋势。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9.39亿元,增幅为4.8%;2010年在此基础上增长了24.93亿元,增幅为12.1%。其中2010年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事务所数量为38家,比2009年增加了4家;业务收入超过5千万元的事务数量也在2009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0家,达到67家。特别地,中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即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达到10.4亿元。
与此同时注册会计师人数增多,人均业务收入也持续增加。2010年前百家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总人数在2009年23124人的基础上增加了1844人,发展为24968人,增幅为8%;而人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53%。注册会计师行业整体实力增强,为新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劣势(Weaknesses)
(1)缺乏新业务准则、指南。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受到社会的认可,与我国权威的审计准则是分不开的。新审计准则不仅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进行了规范,而且使得实务工作更具有操作性。如针对现在企业扩张的现实背景,专门制定了企业集团审计准则用以指导对控制关系比较复杂的母子公司、总分公司的业务审计,从而保证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质量。而目前新业务方面的准则却很少,使得注册会计师拓展新业务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规范的新业务工作底稿、业务操作指南、报告标准,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注册会计师开展新业务。
(2)内部治理存在缺陷。特殊普通合伙制组织形式是其他几种组织形式的综合创新,在强调注册会计师无限责任的同时,又主张区分注册会计师本身是否存在过错、过失的责任,区别对待有过错与无过错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责任,充分体现了“人合、事合”的统一。然而,我国事务所采用此种组织形式的比重较小,大多选择有限责任制,弱化了注册会计师的个人责任,降低了风险责任对执业行为的高度制约。
3.机会(Opportunities)
(1)政策支持力度大。我国自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战略实施以来,作为配套措施的新业务拓展战略也得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医疗机构、高等学校、基金会报表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推行。尤其是2010年中注协将新业务拓展战略上升为行业战略之后,出台了许多与之配套的政策,如新业务拓展网站建设、会计服务基地建设、新业务指导目录等。
(2)强大的智力支撑。我国从1991年开始为选拔优秀人才而实行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制度,至2011年我国已经成功举办了20次注册会计师考试,并且报考人数与合格人数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为配合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中注协早在2005年就启动了人才培养战略。目前正以《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指导,以国家会计学院为依托,培养会计、审计领军人才;通过中外合作项目联合培养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通过高校会计学CPA专业方向项目培养CPA行业后备人才。这一系列措施的有效实施,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拓展新业务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3)社会宣传力度大。中注协为更好地推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新业务拓展战略实施,加大了宣传和经验交流力度。中注协以“新业务拓展网页”和“会计服务示范基地网上服务平台”为主阵地,加大对新业务拓展战略实施工作成果宣传推介力度;以举行新业务拓展论坛为平台,加强交流。如中注协2011年组织完成新业务拓展有奖征文评选和刊发工作,编辑出版《新业务拓展战略:政策、理论与实践》特刊,成功举办2012年首届“京交会”会计服务系列活动展,加大注册会计师行业新业务拓展推介力度。
(4)行业信息化战略启动。2010年中注协将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战略上升为行业战略。2011年2月,行业信息化战略正式启动。2011年12月,中注协出台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信息化战略的启动和实施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拓展新业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4.威胁(Threats)
(1)独立性威胁。我国于2010年7月开始实施新修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 职业道德守则》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做了相关规定,其中《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第1号——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第三章规定:“第十条,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和审阅业务以及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从实质上和形式上保持独立性,不得因任何利害关系影响其客观性。第十一条,会计师事务所在承办审计和审阅业务以及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从整体层面和具体业务层面采取措施,以保持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组的独立性。”这些规定对保持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新形势下,非审计业务类型多,具体业务对独立性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因此过于粗糙的独立性规定在新业务拓展过程中运用有一定的难度。
(2)行业竞争激烈。由于我国加入WTO与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持续趋同两方面原因,越来越多国际会计公司看好中国市场。国际会计公司在资金实力、高端人才、执业能力、公关能力、品牌效应等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无法与四大匹敌,临着巨大冲击和竞争压力。
通过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SWOT分析(见表3)发现,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有着自身优势和良好机会。在政府与行业协会支持下,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拓展新业务战略的实施将会有实质性的突破。
三、会计师事务所新业务拓展方向建议
(一)深化、延伸传统鉴证业务
鉴证业务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法定业务,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鉴证业务的关键是如何拓展、深化该项业务。我国审计体系由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三个有机部分构成。随着我国政府管理服务职能的转变,政府审计业务倾向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来执行。目前已在医疗、教育事业单位试点,将注册会计师审计执业领域延伸到行政事业单位。注册会计师行业应主动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委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如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绩效评价、企业破产及重组过程中的评估、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战略咨询等。同时,为提高企业的管理,内部审计外包业务也成为大型企业的选择。注册会计师行业可以借此机遇,大力拓展原属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
(二)创新税务服务
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保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大力拓展涉税服务。通过成功的涉税服务,反过来可以促进审计等业务的拓展。随着我国企业跨境投资的推进,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熟悉投资国的法律、政策,而这些都具有动态特征。能否跟上法律、政策的变化,尤其是投融资、税收等方面政策的变化,对于企业海外投资的成败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事务所提供国际投资、税收咨询、筹划等服务成为服务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三)充实管理咨询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企业面对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其高层次的管理咨询需求日益增多。注册会计师可以持续跟进企业,针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提供不同的服务。在企业开业阶段,注册会计师可以为企业承办开业事宜,如工商、税务登记、涉及企业内部控制等;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阶段,注册会计师可以为企业承办提供综合秘书服务、内部控制评价、投融资方案设计、会计财务外包服务、业绩评价等管理咨询业务;在企业重组改制阶段,注册会计师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并购对象,设计并购重组方案等管理咨询业务;在企业破产、清算和结业阶段,注册会计师可以为企业提供破产管理人业务。
(四)参与区域经济规划服务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第十八章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注册会计师行业可以紧密结合国家对区域结构调整方向重点,拓展战略咨询、产业规划、专业鉴证支持服务,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区域协调发展及其重点产业布局,提供专业服务支持。
(五)完善其他专业服务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对城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不断推进,城中村改造以及开发区征地拆迁等的开展,使注册会计师拓展城市、开发区拆迁补助审计,维护城中村村民、开发区农民的合法权益成为可能。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建设,以及国家对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政策不断完善,居民投资规模将会增大,借此注册会计师行业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拓展个人理财规划业务。
四、完善新业务拓展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新业务需求与供给桥梁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行业协会优势,充分搜集并及时向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战略、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以及社会需求等方面信息;另一方面,要提供各种政策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增强拓展新业务的供给能力,如通过组织相关培训,包括业务技能、信息化手段、国际经验等,以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保证新业务质量。
(二)完善新业务执业标准
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新业务,大多数属于探索阶段,缺乏相应的标准指导,因此中注协应当组织新业务拓展方面的课题研究并及时总结探索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的新业务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会计服务基地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以便尽快出台相关业务的业务约定书、业务执行规范、业务工作底稿、报告等标准以更好地指导新业务拓展战略实施。
(三)完善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