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计量工作 企业管理 节能降耗

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要根据计量检测数据的分析,探索合理的改进方案,进行技术改造,就能够使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为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充分认识计量管理对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性

计量是节能和管理的眼睛,缺少科学的计量数据,节能和管理就是一句空话。质检部门主管的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认证认可、特种设备监察等工作,都与节能降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计量数据却是最重要的,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计量数据不准或不真实,什么成本、经济效益都不可能真实。

没有准确和必要的计量数据,能源审计的能量平衡表无法编制,能源网络图无法绘制,能量平衡测试工作也无法进行,也无法找到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没有可靠的计量检测数据,企业的能源消耗就是一本“糊涂账”,更谈不到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第三十六条规定: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督促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树立了计量就是计钱的理念!”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没有计量这把尺子可不行。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不解决企业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或者企业领导对能源计量工作重视不够,想把企业节能工作搞好,就是一句空话。近年来,随着各地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和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技术和管理上,相当一部分企业能源计量基础工作不扎实,能源计量管理手段落后、水平不高,存在对国家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了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足或不适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队伍不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和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通过广泛的能源计量法规宣传和国家节能政策的宣传,要转变企业负责人对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和使用、不把计量数据作为能源管理节能降耗和成本核算依据的错误观点,进一步促进企业自觉开展节能降耗活动,推动了全市计量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服务中我们注意这几点:一是带着热情搞服务,对企业既管又帮、管帮结合,不能乱施权威,更不能居高临下;二是带着原则搞服务,寓监督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监管中加强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监督,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既要敢于直言不护短,又要苦口婆心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更要在企业领导面前多为他们说话,多为他们撑腰,多为他们创造好的工作环境;三是带着主动意识服务。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计量服务职能优势,着重帮助指导试点企业建立科学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网络,完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开展能源计量检测、实施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和能源消耗数据间的平衡、追溯、比对,用科学的数据控制节能空间。质检部门应抓住当前的机遇,积极推进能源计量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思想统一是保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有效的技术服务,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工作,计量工作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二、计量管理工作要融入到企业节能降耗中去

1.完善各项能源管理制度

为做好节能降耗工作,要制定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理顺了工作流程,各项管理规范、顺畅。这些制度包括:用电管理制度、用水管理制度、燃料管理制度、统计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和奖惩制度。特别是定额管理制度在节约用能、合理用能、控制能源消耗生产成本的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通过在能源使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安装的能源计量器具,使得各个环节上的能源是否按定额消耗就有了依据。通过严格的检查、考核、评比,确保奖惩结果在每月的绩效工资中予以兑现。

2.构筑计量管理平台,为节能降耗提供技术保障

计量确认体系是一个“标准化”的系统,有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和资源五部分构成。计量确认体系在计量设备的规范、计量检测设备的配备及性能要求、储存与保管、量值溯源、记录、标记、环境条件、计量人员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要有明确要求,并对应形成的适宜程序文件。

3.完善能源计量网络

按计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储存、反馈、控制的需要,逐步形成各种能源的检测计量网络,同时,还根据能源计量管理的需要,绘制《电能计量网络图》、《供煤计量网络图》、《蒸汽计量网络图》、《供水计量网络图》等,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计划严格按照网络图实施。

4.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溯源、检定等管理工作

计量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量值溯源,出具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技术保障。为了保证使用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准确,计量管理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按照计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对公司能源计量范围内的各种计量活动进行管理、监督。建立企业能源量值传递系统。依据《量值溯源管理程序》制定能源量值传递溯源图。明确规定标准器的名称、精确度、测量范围,器具的型号、数量,被检定/校准的计量器具的名称、精确度、测量范围、数量、使用地点、检定周期等,使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要达到100%。对那些精密度高、本企业不能检定的计量器具,及时提请政府计量部门安排检定。实行周期检定。根据能源计量器具所检测对象的重要程度和使用环境的优劣,来确定各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要求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受检率要达到98%~100%;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才能投入运行。对能源计量器具的购置,严格按照《测量设备采购、贮存、发放管理程序》执行。能源计量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要保证投入服役运转的计量器具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三、做好能源数据的采集、分析,为生产提供服务

扎实做好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计量数据统计是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企业在能源供应、输送和消耗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数理现象和运动规律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结果以《质量月度分析》的形式,及时上报给主要领导和主管部门。统计分析包括:能源供应、消耗、节约和储存等方面计划执行的情况并加以分析;指出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特别是要提供统计期产品单耗(指单位产品如吨盐、吨汽等所耗用的某种能源,如多少千瓦时电力,多少千克焦炭)和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耗用的所有能源)。这些数据为公司合理组织供应,分配使用能源,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计划节能目标的制定等各项能源管理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计量管理;节能减排;耗能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52-147-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现代化的需求,计量管理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各项活动之中。能源计量工作在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的同时更大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竞争力。面对有限的能源问题和严重的浪费,完善节能措施是企业持久发展的根本选择。不管怎样的措施都离不开准确的计量。一般的节能标准只是规定了节约的指标问题,依靠计量检测的准确数字才会更好的做好各项工作。

1 计量技术的计量特性

根据不同的测量仪器的特也就相应的千变万化,根据需求的不同测量的精密程度也截然不同,测量参数的多样化也就赋予了各种计量仪器的多样化。但是所有的计量仪器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作为计量的一种工具,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量值的测量,是测量环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特性测量仪器可以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静态特征:被测量保持不变,当输入的值为不变的量时,仪表就会显示出一定的数值的特性。根据静态的特性一般的仪表包含准确度、分辨力、灵敏度、稳定性等。当应用静态特性去测量时,由于静态仪器的特性直接制约着测量的性能。

动态特性:当被测量的数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仪器会根据一定的变化率随之改变数据从而显示动态信息。对于输入的信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得测量称为动态测量。由于测量信息的动态变化从而更加需求仪器具备更好的跟踪效果,在不断采集信号的同时正确处理测量信号才会更好的达到跟踪效果。动态特性最根本的是动态响应,只有更好的完善静态响应和动态响应的各个参数才会更好的实现仪器的动态特性。

2 计量技术的应用

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每家每户来说燃气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这样大的需求,怎样才会更大效益的提升公司的效益是每个领导都关心的问题。由于燃气一般都是由管道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燃气的损失问题,但是相应的问题仍待解决。由于管道的运输,某个部位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的了解以及由于计量设备长时间于外界接触受到腐蚀从而测量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误差。为了更好的解决燃气的最大效益的利用和更准确的测量能耗以及用户使用情况。通过运用新型计量设备,把各种计量设备安装在管道上面,从而更加准确的了解用户的真实使用情况以及管道接触部位能源的浪费情况。燃气管道通过运用计量技术更加直白的了解燃气的动态信息,把所有燃气的信息通过数据的形式来传递给平台,从而让领导真实准确的了解燃气信息。

3 计量技术应用产生的经济效益

3.1 计量技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很多企业把计量技术作为改善公司效益,提高产品质量的工作来抓。不断完善检测的方法和强化计量管理工作,才会使能源最大效益的利用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但是也有很多企业由于对于计量设备的不合理利用以及检测设备与管理不配套从而让制造工艺失去控制,直接导致了产品的质量不合格、能耗高、效益低等问题。只有合理科学的计量管理的实施才会更大效益上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减低的成本的需求。计量管理是整个生产上不可缺少的技术基础,根据计量的数据来指导生产、监控工艺、检测成品,从而更好的满足质量需求。没有准确的计量就不会有最准确的数据信息更不会控制生产工艺。从而没有办法去更高的提高产品的质量。

3.2 计量是实现经济的最低成本的保证

企业的生产成本核算、节能消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如果计量不准确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企业通过计量数据的信息从而来反馈到生产的各个环节,根据计量信息的准确数据来及时了解生产上的所有动态信息,根据生产的需求最大程度上控制到理想状态时的需求。在不断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不但降低了能源消耗问题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加强计量管理工作在增加企业经济管理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领导的管理能力。

4 计量管理对企业节能减排的作用

4.1 完善各项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有利于能源的最低利用

为了能够更好的做好节能降耗工作,需要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同时彻底的落实才会更好的实现能源节约。制度的确立主要包括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这些制度主要包括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用电情况制度、统计管理制度、燃料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的确立最突出的表现是更大程度上节约了能源。把整个生产的耗能情况通过计量数据的形式来表现出来,把不该浪费的能源做到不浪费或者最低浪费。生产过程中能源的使用达到最理想的使用,避免了生产中能源的巨大损失。在不断健全计量管理的同时还需要建设一个高素质的计量人才队伍,从而更好的落实计量管理工作。

4.2 计量管理减少能源的浪费

生产需要能源,同时减少能源的浪费也是每个企业都关心的话题,怎样才会实现能源的最小浪费是每个企业努力的方向。对于燃气行业同样至关重要,由于燃气都是由管道运输,减少燃气的损失也是增加企业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由于管道不能做到百分百的密封效果,在接口出很容易出现能源泄露的问题,在新型的计量设备应用的同时加强计量管理工作会更好的实现能源的利用。把真个管道系统中的计量数据通过数据的形式传递到管理平台上,把整个系统上的情况清晰的反映到平台上,根据数据的分析对于能源的浪费问题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准确是这个管理最大的优点。在不断健全计量管理工作的同时才会实现能源的最大利用和最小浪费。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石化企业 MES系统 企业能源 管理效率 提升方向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矛盾。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转变其传统的固有观念,将能源管理工作放在重点位置,并将企业生产与能源管理无缝对接。从而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目前,判断企业是否具备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为,能否高效合理地使用资源,对于能耗的管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兴衰存亡。MES系统的实施,可以在生产调度方面聚集各项生产业务,从而能显著地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及效率,从而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3]。

一、MES系统功能介绍

(一) 信息集成

MES系统的基础为装置DCS等控制系统数据,其信息载体为MES实时及关系数据库,从而能够构建企业整体公用工程物理模型,用能信息主要包括水、电、汽、风能耗类别。

(二) 统计平衡

MES系统中的统计平衡功能能够为多个部门提供关键计量点的监控以及查询功能,其中涉及到的部分包括车间、计量以及生产调度等。除此之外,此种系统的应用能够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而生成相应的报表。

(三)计量监控

在企业能源管理的过程中,MES系统所具备的计量监控功能能够根据介质的不同类型而建立一个与之相应的统计平衡模型。然后便能根据实际业务的情况对企业车间、装置等能耗进行平衡计算。

(四)能源结算

此功能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经过平衡后的数据进行,用户半年可以通过报表及页面的查询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了解。然后通过ERP接口将经过平衡后的数据提供至ERP系统,如此便能开始进行财务结算的相关工作。

二、MES系统在企业能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一)数据采集的及时准确性

MES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数据采集的及时准确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及时性。通过装置DCS与实时数据库的同步方式,装置能耗数据采集的工作时间缩短,可以实现分钟级,采集工作时间的缩短能够实时监控装置能耗的变化情况[4]。二是准确性。在企业能源管理过程中,传统人工抄记与录入的方式完全被自动数据采集取代,自动数据采集方式的应用显著地降低了人工操作出现的失误及误差,能够更好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且,通过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在对比中能够及时地发现仪表是否存在问题与故障。[5]三是全面性。在系y中同时集成了水、电、汽、风等主要介质数据,因而能够根据这些介质数据建立一个统一的能耗管理信息平台。

(二)统计平衡简便

在企业能源管理中应用MES系统能够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对平衡组进行自定义配置,当用户发现其中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时,也能快速地对其进行调整。MES系统在平衡计算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计算方式主要是依据多用多摊以及按系数分摊原则,此种平衡计算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非常灵活,能够快速地对企业车间、装置等场所导致的能耗数据进行准确的平衡计算。因此,在企业能源管理的过程中,此种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传统人工手动计算的工作量,同时也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有效避免误差的出现[6]。

(三)信息查询方式灵活

在能源管理的应用中MES系统能够为其提供能耗数据的多维度查询方式,在查询的过程中主要是按照介质、时间或者组织层级方式进行,此种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层级用户对于能耗数据的需求。除此之外,将能源数据通过的报表形式能够将其传递给ERP系统,从而对能源数据进行财务结算。

(四) 便于能耗数据查询及管理

数据采集能够对企业能耗仪表的实际应用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能够及时地发现仪表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维护以及添置能耗仪表的方式,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能耗数据的准确性。能耗平衡的过程能够及时地发现企业用能问题,从而节省在平衡计算中统计平衡人员的工作量,利用更多的时间对平衡进行分析,最终有效地提高能耗的管理效率[7]。除此之外,企业决策人员可以通过对能耗数据的查询及分析,对能耗指标的调整提供一个真实直观的依据,最终在满足管理及运营的条件下对能耗进行控制。

三、 企业能源管理效果提升方向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我国能源的短缺加上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矛盾,使得我国能源正在面临着危机,因而对能源管理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节能的过程中就需要加强用能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在满足相对合理的经济基础上实施各项节能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整个过程来降低能源的损失与浪费。[8]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节能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建立能源管理的内设机构。其主要负责的工作包括对企业各项能源管理制度进行制定、修订、以及执行,并明确能源管理工作者的相关职责以及具体工作。在节能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配备专职人员,下属基层单位或部门等也需要设置专职或兼职节能管理人员,才能真正地实现企业全覆盖管理。除此之外,对于每个管理环节应该对其具体的职能、工作任务、权力以及奖惩进行明确,实现责任到人,进而促进工作的顺利运行。

(二)抓好统筹协调

能源管理机构的主要工作是为了全面保障节能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科学能源管理。这就需要在能源管理工作中抓好统筹协调工作,能源管理部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横向上,需要落实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纵向上,做好下属分公司及单位的垂直管理。从而才能及时将问题和要求落实给负责技术管理工作者,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9]除此之外,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地反馈给上级,避免对节能工作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除此之外,企业在能源管理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深入调查研究以及实地测试等多种手段,采用合理的处理方式对各单位出现的问题进行妥善的解决。若出现较为重大的节能、 技术改造或大修项目,则需要将与之相关的资料及时地反馈给相应管理部门,以便能够督促尽快设计合理的节能方案,并全面的分析节能开展状况。在此过程中应该由企业能源管理机构全权负责执行,在项目完成后对其进行详细测试,对实施该项目成效进行分析与探讨。

(三)落实制度建设

企业在能源管理中应该实施制度化管理,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完善的能源管理机制,并对各项基础性的工作采用制度化管理。落实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规章制度,明确能源管理组织及工作者具体工作内容、岗位责任等生产及使用环节的要求。落实制度建设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建立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将运行管理机制的各项规定纳入岗位责任制中,实现专人负责,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启动或者停机操作。[10]一般来说,企业设备运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锅炉及中央空调经济运行管理制度、照明用电管理制度等。 其次,建立使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水、电以及煤等能源的运输及使用,并严格地检查与考核各项节能指标。最后,建立各职能部门能源管理制度。严格根据能源消耗实际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能源管理制度。

(四)引进新技术

1. 统计分析

MES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在统计分析层面的功能,比如增加图形化的对比分析功能,按装置、介质或时间等方式来对数据进行同比及环比。

2.大屏幕数据

能耗数据是企业生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直接从MES系统提升至经营管理的层面上,并且用户可以通过大屏幕直观地观察到企业各项产出以及消耗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便于企业各层能够详细地了解和掌握企业能耗信息。

3.能耗信息提示

实时监控关键能耗的计量点,当数量超过正常范围便自动进行报警,企业能源管理工作者第一时间接受到报警的级别,从而了解能耗异常具体情况,确保装置的平稳运行以及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

4.多信息统一

在MES系统中,通过集成ERP计划信息能够对能耗的实时及计划数据进行直观对比,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或避免管理人员在不同系统之间出现的重复交叉操作,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使得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能源管理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力,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能源管理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生存及发展。鉴于此,只有将企业能源管理放在重点位置,提高奇特能源管理效率,才能真正地实现企业和谐及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眉眉.如何提高石油天燃气企业的预算管理效率[J].财经界,2013(18):88- 89.

[2] 赵世萍,王寿书,王晓莉等.应用MES系统提升炼化企业能源管理效率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1(7):124-126.

[3] 梁薇.能源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3(32):98- 99.

[4] 肖振宦.提高国有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效率[J].管理观察,2014(26):140- 141.

[5] 宋静.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公司绩效的关系[J].现代企业文化,2014(36):72- 73.

[6] 邹洪.强化能源计量管理夯实能源统计基础[J].广东科技,2014(14):225- 226.

[7] 饶伟.国有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管理流程优化研究――基于某大型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的调研分析[J].当代经济,2016(14):96- 98.

[8] 胡青.提升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4):31.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范文4

一、基于EMC的油气田节能管理的实现

1.采用基于EMC的节能管理新的运行机制。(1)选取节能效益分享型运行模式。石油行业的工艺系统专业性强,地质条件、工艺状况复杂多样,国内EMCo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技术实力弱,针对石油行业的系统节能技术和工程经验较少,因此节能效果不甚明确,此外,可能会存在安全、环保方面的风险或隐患。国有企业的体制可能会导致人为因素产生较大影响,产生节能效益评价不公的问题,损害石油企业或EMCo的合法利益。(2)组建内部EMCo的全新的运行模式。油田企业内部内部EMCo,该公司独立于油田所属的其它公司,并通过市场化的模式给各板块公司以及分公司提供咨询、技术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务。同时设立专项节能基金,并将此基金作为内部EMCo的启动资金,随着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开展,专项节能基金会得到滚动发展。

2.建立基于EMC的节能管理流程。油气生产企业基于EMC的节能管理的实践,主要是通过确立适合油气生产企业EMC项目的开发和实施流程,分析影响EMC项目实施效果的各项因素,制定相应的监管、付款等机制,经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形成较为完善的EMC运行机制,保证EMC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1)项目建立。项目建立环节主要包括:意向双方接触、初步审计、估算节能量、提交节能项目建议书。(2)审查。审查环节主要包括:审查确认、签署节能项目意向书。(3)能源审计。EMCo对企业进行详尽的能耗调研,包括对企业的用能设备或生产工艺进行详细的审查,对拟议中的项目的预期节能量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计算。该项工作需要在双方共同确定“基准年”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度量该项目节能量的“基准线”。(4)商业计划。合同准备;签定合同。(5)项目实施。项目实施一般包括7部分内容:能耗监测、工程设计、建设和安装、项目验收、节能量监测、项目维护、效益分享。

3.构建基于EMC的节能管理机制。为了保证EMC机制的成功引进和项目的顺利实施,油气生产企业要把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公司发展过程中需要持续推进的长期性工作,形成管理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合同能源管理工作的格局,坚持全面推进,实现重点突破,加强合同能源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不断实现各项指标和管理水平的新提升。

一是机制的构建。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项目等事宜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节能管理工作,给油气田企业带来理念、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新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完善,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二是EMC机制下的管理机构。油气生产企业应针对EMC项目的流程特点及各个环节的实际工作内容,组建EMC项目管理机构并合理下设相应的部门人员负责各环节的相关事宜。三是EMC机制的理念。首先按照国家及集团公司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企业文化,提升油气生产企业企业形象;加大宣传力度,企业全员认识到引入EMC市场机制,能更好地实现节能项目和能源管理的良好运行,达到企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引入EMC机制,可以学习到外部企业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升企业自身能源管理水平。

4.明确节能管理的目标。企业的总目标决定了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节能目标管理是企业总的目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确定一定时期的节能目标和任务,使其各项节能管理工作都围绕这一目标而统筹活动,以保证节能目标的顺利完成。

5.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克服实施障碍。油气生产企业在组建EMC项目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应针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强企业内部间的相互交流,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达到EMC项目的预期效果,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油气生产企业应制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规章制度,明晰组织机构中各部门的相互关系,明确信息流通和信息反馈的渠道,以及他们之间的协调原则和方法,避免因沟通、交流不善而造成项目的实施障碍,确保EMC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6.完善保障制度。在建立EMC项目组织机构及制定相应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应同步落实相应的保障制度,保证EMC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做到管理与保障同步推进,将项目风险降至最低,实现合同双方利益的最大化。(1)资金保障制度。对于用能企业而言,实行EMC机制的最突出优点在于企业可以零投资、风险低,企业通过将投资风险转移至EMCo,实现在不需要提供额外资金的条件下享受节能效益的成果。(2)安全保障制度。首先提高认识,强化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甚微的原因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正确认识安全管理。其次要保证设施设备的安全性。(3)设备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涵盖设备购置计划、设备安装和验收、设备维护保养、设备使用、设备、设备停用、封存和报废、设备调拨、设备修理、设备事故。(4)计量管理制度。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并完善了计量管理制度。具体内容该包括以下几点:电能计量管理贯穿于油气生产活动的每个环节,电能计量准确到单井,单井装表率达到100%,以实现对采油平台的用电成本分解与考核。有条件运用数字化电能计量检测技术的单位该采用数字化的计能方式对生产用电进行监控,没有条件的单位也该每天对电表进行抄录,通过电量变化和电流变化以监视油井负荷的变化。制定详细的供水总表、化学用水总表、锅炉补水总表、非生产用水总表等,并且保证计量表的配备率、合格率、计量率达到100%。一方面要加强生产用水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节约用水;另一方面根据各厂处生产规模、水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全公司水量、水质平衡,并以此为基准进行控制和调整。

根据国家《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标准,各单位从计量人员、测量设备、技术资料、工艺流程和检查监督等环节对天然气的计量实施进行严格的控制。加强天然气在企业生产增压、供暖等方面的合理利用。

二、实现基于EMC节能的优点

1.提升企业节能管理水平。EMC 机制技术的引入了国内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有利于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行,减轻企业的研发成本。EMCo先进的节能技术在油田应用后,能有效降低企业能耗,更好地完成集团公司规定的节能节水指标。EMCo同时帮助企业培养了一批节能技术人才,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

2.完善提升企业节能标准。合同能源管理对油气生产企业是新生事物,国家实施的GB/T 24915-2010《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由于专业等方面差异的存在,可能会出现内容不全面或部分内容不适用等情况。

石油行业也没有相关标准。油气生产企业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通过实施EMC项目,需要完善制定相关的企业标准,指导油气生产企业更好的完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3.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通过EMC的节能措施的实施,进行了大量的节能技术改造工作,在节能目标的指导和支持下,采取有效地激励和诱导措施,通过进行节能改进项目,投入技术和资金,包括设备及设施投入,并对项目实施承包管理或指导。

三、企业坚持节能的任务

节能既是国际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各个企业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节能工作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油气田企业通过基于EMC的节能管理推动形成的“借鸡下蛋”的节能投资模式,调动了上下两个积极性,实现了节能投资风险最低化、效益最大化,还提升了节能管理水平,形成了全员参与、各部门统筹协作的大节能管理体系。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计量管理 企业发展 重要性

计量是经济活动、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是支撑社会经济有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是国际间科研合作和经济贸易的基础保证。企业要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就要保证生产和经营中的计量测试方法准确,设备齐全才能有效准确的进行经济核算;才能控制过程产品质量和终端产品质量。计量在企业生产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1、企业要发展离不开计量管理

计量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大部分企业把计量管理工作作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技术进步的基础工作来抓。完善计量检测手段,加强计量管理,使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能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一些企业由于产品开发制造管理等各个环节计量检测手段和生产管理不配套,计量器具配备不齐全,量值不准确使制造工艺失去控制,造成产品质量差、消耗高、效益低。科学合理的计量管理方法和工作模式可以保证计量量值统一。是测量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能为产品的正确计量提供保证。保证了企业最佳经济效益的实现。

1.2 计量管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计量是产品质量最基本的保证。因为任何质量特性都以一定的计量特性为表征。一切要用数据说话而数据必须准确可靠。这就要依靠完善的计量检测来实现。假如企业使用的计量器具不合格,产品的几何尺寸就不可能合格。压力表不准就可能毁坏设备、分析天平失准就会造成产品配料不准。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产品质量必需经过精密的测试来控制。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进厂的检测分析到生产工艺流程中各工序的质量监测控制,直至成品半成品检验都必需有计量测试层层把关,严格控制。如果没有计量的测试、监督保证,产品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要使企业的产品质量达到先进水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计量检测手段。没有计量检测,就没有产品质量。

计量管理是以完备的计量作为技术基础的,产品质量最终要体现在产品的技术特性和质量特性上。产品质量的最终检验集中表现为表征产品技术属性和质量技术参数的测量。技术特性和质量特性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计量特征为表征,是用技术手段可以测量的物理量和化学量。有些暂时不能直接测量的性能,也能用这些特征的转化量,模拟量导出量来代替,从而能科学的用计量来定量分析和评价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2、如何提高计量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计量管理工作是企业基础技术工作之一,它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加强计量器具的控制管理,合理的分析计量数据,才能充分发挥计量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2.1 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和计量管理的需要,建立必要的计量规章制度,并不断地完善。只有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企业计量检测工作的有效实现,使企业计量工作在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增加经济效益上发挥重要作用。

要建立合理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必须包括以下几点:①企业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计量培训教育制度。②计量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③计量器具采购、入库和流转制度。④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⑤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⑥不合格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⑦计量检测管理制度。⑧计量工作的定期审核与评审制度。

2.2 对计量器具进行科学管理 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对计量器具进行科学管理,能确保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风险。有效地控制了不合格产品的产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质量成本。对计量器具进行科学管理应如何实施呢?首先企业应根据材料检测、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能源计量、产品检测等方面的需要确定计量检测点,配备符合使用要求的计量器具。其次编制本单位计量器具管理账册,制定计量器具分类管理方法和周期检定计划。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向当地县(市)级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对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可自行开展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自行检定(校准)的计量器具应合理确定鉴定(校准)周期。周期的确定应有文件作出规定,并经领导批准。对不能自行检定(校准)的计量器具,应将其送有资格开展检定(校准)的计量检定(校准)机构进行检定(校准)。

企业还应对计量器具实施标志管理,标志要注明检定(校准)日期,有效期和检定(校准)单位,对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作出明显标志。

2.3 对计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 准确有效的计量检测数据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检测,生产工艺监测和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考核装置或设备的工作能效也能判断计量点是否准确。还能为企业的技术革新提供有效的技术来源。生产操作人员最熟悉装置流程的关联性、设备的负荷、计量器具的稳定性以及物料的损失情况,让他们确认生产控制计量数据是最合适不过的,但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相应的计量职能部门应对他们进行监督执行。

3、结束语

计量工作是一项古老而又新兴的事业,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他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企业要发展要进步就必须建立适合自身实际,符合科学规范并与世界接轨的计量管理体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做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范文6

一、强化企业计量管理,加大企业计量投入

1、制定计量管理目标,确定计量工作原则和思路。

企业领导重视计量基础工作的建设和发展,把计量管理纳入整体工作规划,把计量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

2、加大计量投资,为计量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3、设置计量管理网络,强化计量管理工作,为生产经营提供有效服务。

按照iso10012-1标准完善计量保证体系,建立由主管领导牵头,生产、综艺、设计、能源、计量、质检、供应等部门组成的计量管理网络,为企业的计量和测量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在各部门配备兼职计量员,编制计量管理制度文件,制定相关操作规程。使计量工作得到全员和全方位的管理,也为生产经营提供有效的计量服务。版权所有

4、加强计量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增强计量工作的有效性。

为保证计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有效运行,配备专职计量人员。为他们提供选析测量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的机会。加强对兼职人员的培训,并对生产过程中使用测量器具人员进行指导,确保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和测量数据的准确一致,提高全员的计量意识,增强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二、加强对计量金策设备的管理,做好校、验工作,保证在用计量设备的完好率。

1、做好强检工作,加强数据管理。

为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和数据的溯源性,对企业的最高标准、强检和未建标的测量设备,按时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校准和检定。

2、严把计量测试设备购置关。

计量检测设备的购置、校准、修理、报废各环节均由计量部门统一管理。新购置的设备凡没有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和cmc标志的,决不允许采购,实行计量部门把关验收制度。

3、做好计量设备的分类管理,落实计量检定、检查工作。

根据准确度、贵重成都、稳定性等要求,对测量设备实行分类管理,依此安排周期检定。

4、做好测量设备的维护修理,坚持俭省节约的原则。

在测量设备的维护修理方面,坚持节约资金,降低成本的原则,能修复的坚决修复,能自修的自修,确实无法修复或无修理价值的才实行报废。

三、充分发挥计量工作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