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展望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1
一、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专业教师到企业网站前台设计岗位进行实践调研,充分了解该岗位的工作流程,召开相关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研讨会,进行岗位任务分析,确定网页设计师的岗位职责和典型工作任务。结果如表1所示。
二、学习情境设计与描述
在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职业能力对应的学习领域,以职业活动为中心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课堂教学内容是围绕着符合教学要求的工作任务来进行设计和组织,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操作。设计学习情境时应以项目或者任务为载体,分析企业实际工作情境,设定企业工作标准,最终目的使学生掌握职业能力和学习领域目标。具体设计如下表所示。
三、课程过程组织
教学中教师、学生的角色相互转换,遵循“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个基本特征,教师组织学生按照“立项并成立开发小组-进行需求分析-指定项目开发详细计划-实际开发-项目验收总结”这一过程实施课堂活动。项目一和二由教师主导,通过企业类网站、宣传类网站制作实践,讲授网站项目设计的基本流程,网站设计主要工具Dreamweaver软件的基本操作,帮助学生学会模仿成熟的网站作品进行改造设计制作的观念;项目三为课外创新项目,学生依托项目一和二的实践经验,应用前期项目中掌握的技能,利用课上和课外时间进行资料搜集,设计分析,项目制作等工作,对于工作过程中难点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课上与教师进行交流。在第三个项目实施中,每个项目组的各位设计师需独立完成项中一部分任务,项目经理负责管理组内各位设计师的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对于组员遇到的问题进行帮助,组织组员完成项目。
四、课程考核评价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2
关键词: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扩展性;可靠性
某高职高专院校新校区峻工,该学院新校区占地面积两千多亩,有4栋教学楼,16栋宿舍楼,1栋图书馆大楼2栋食堂,6个实验室大楼等建筑构成。由于老校区在城市规划中已不覆存在没有与老校区互联的情况,该校院网络规划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院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
1、校园网络系统结构
校园的规模比较大,普通的平面结构难以满足校园网设计的需求;因此选用层次型网络设计模型,由于其结构清晰具有很好的扩展性,易于实现,易于排除故障、冗余性好、易于排除故障易于管理等特点,可充分满足校园网的需求。根据以上分析及学院的现状及未来需求,校园网采用了万兆以太网技术,网络结构分为三层,分别是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汇聚层通过1000M冗余链路,分别连接到核心设备上,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接入设备与1000M汇聚层连接具有很好的接入控制能力。
1.1 基于IRF技术的核心层设计
核心层作为校园的交换中枢,必须具备可靠、高性能无阻塞转发能力,能够提供强大的交换能力和冗余备份.并能方便地进行管理和扩充。为此核心层设计采用IRF技术华为S9500系列万兆交换机组成,IRF技术主要包括分布设备管理、分布冗余路和分布链路聚合3方面的技术在外界看来整个FABRIC是一个整体虚拟设备,在某一设备发生故障时路由协议和数据转发都可以不中断。充分保障了核心层的无故障运行能力,并且支持IRF的设备可以使用户的投资得到更多的回报,1:N设备的高扩展、高可靠性。
1.2 汇聚层设计
汇聚层是网络接入层和核心层的“中介”,汇聚层上连接到核心层交换机,下连接入交换机,为终端用户提供高性能的千兆骨干链路,满足接人信息点不断扩充和信息量日益增加的需要。为实现高可靠性汇聚层与核心层的连接采用两条链路与核心层的两台核心交换机连接,以减轻单台核心交换机的负荷,从而实现网络系统的快速、高效、稳定、可靠,因此汇聚层交换机与接入层交换机比较,需要更高的性能,更少的接口和更高的交换速率,根据我院楼宇建筑分布情况,汇聚层交换机架设在学校各教学楼、办公楼、实训楼、图书馆、学生宿舍各楼宇工作间。
1.3 接入层设计
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连接或访问网络的部分称为接入层,接入层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网段访问应用系统的能力,因此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在接入层设计上主张使用性能价格比高的设备。另外还要考虑安全方面的需求和管理方面面的功能,(如地址认证、用户认证、计费管理等),以及用户信息收集工作(如用户的IP地址、MAC地址、访问日志等)。
1.4 与国际互联网的互联
申请了两条链路实现跟外网的连接。网络的出口有两条线路,一条线路通过本地教育城域网,一条线路连接到中国电信1000M公用广域网,在其中部署防火墙和路由器实现安全隔离。
另外IRF技术本身是交换网络的简化和优化技术,但在当前网络安全集成一体化的趋势下,以IRF架构来进一步简化网络安全服务的部署,是当前提供可用的最佳实践指导的基本内容。IRF交换网络与防火墙组合设计IRF交换网络与IPS组合设计等等这些技术极大地简化网络设备与安全设备之间的对接设计,进一步提升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与市公安局网上110 联网,及时处理安全事故能够,下载安全规则。
2 校园网络的扩展性,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是保障网络无故障运行的能力、可扩展性需求决定了新设计的网络系统适应用户未来发展的能力。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主要体现在网络拓扑结构,与络网络设备运用的相应技术,以及 IP 地址的规划等方面。
2.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以及IRF技术在设备扩展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应用
由于校园网规模大,普通的拓扑结构难以满足需要,所以校园网建设采用层次(三层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模型,将网络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各个层次各司其职,另外层次模型,结构清晰、性能好、有良好的收缩能力,易于排出故障、冗余性好、易管理等特点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靠性。
在本项目中,由于信息点较多且分布较广,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还在完善中,为了将来网络的易于管理,扩展和升级,采用基于IRF 技术的多核心结构进行设计,在核心层进行横向整合这种IRF 技术的多核心结构,保证了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和解决了端口扩展和交换能力,同时增强了设备的可靠性。
采用基于IRF技术的多核心可靠性主要体现在,各接入层内部通讯量大,无需通过核心处理时(内部网络游戏等),采用层次结构更加合理,更强的预防和控制,对网络攻击、病毒和破坏尽量控制在边缘完成,网络层次结构更加完善、可汇总路由,降低核心路由表项,采用链路冗余设计, IRF主备切换时间实现毫秒级切换,降低了故障中断时间.保证整个网络稳定提供高设备和性能的高可靠性。
网络设备的扩展性主要体现在交换机的端口类型和速率配置以及服务器的组件配置上。在选择交换机,特别是核心层和汇聚层交换机,一定要根据学校的现状及未来五年的发展,选择交换机的端口类型和速率,即立足于现在的千兆,也能满足将来万兆需求。核心层设备采用持IRF的多台s9500系列设备可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 “联合设备”称为一个Fabric,这台“联合设备”主备成员间采用负载分担的方式,能提高资源利用率,IRF能使多台设备只需配置一次效率高,用户还可以通过任意成员设备的接口来对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在扩展性方面将组成 Fabric 的每个设备称为一个 Unit,多个Unit组成Fabric后,无论在管理上还是在使用上,就成为了一个整体。它既可以随时通过增加 Unit 来扩展设备的端口数量和交换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扩展性。
2.2 IP 地址的规划
网络IP地址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网格的性能、扩展和管理,可靠性也必将影响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考虑到路由聚合、子网划分、路由器路由表汇总诸多因素在进行IP地址规划时必须遵循以下分配原则:
本校园IP地址规划在上述原则指明导下一方面采用静态私有地址,另一方面在内部架设DHCP服务器采取动态IP地址分配减少管理员的工作量,并做为静态分案的补充,随着大量多媒体应用的出现,在网络规模逐渐扩大,用户数量持续激增的情况下,要求网络有极佳的扩展性能,可随应用升级逐步平滑升级到万兆骨干连接。建设数字校园的项目团队应提早进行IPv6的技术储备,为校园网的升级打造基础。
3 结束语
在校园网络规划设计中要做到能适应较长时期学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在可靠性方面除注重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工作之外,还要积极学习采用新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要综合考量新技术的采用,从而有效保障和提高校园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保障长时间无故障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伟. 基于IRF技术的万兆校园网设计.《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05-15.
[2] 梁锦锐.论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中的扩展性问题.《大众科技》,2011-10-20.
[5] 高等职业院校的网络建设研究. 董亮亮《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05-01.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3
关键词:增强现实;展示设计;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成为热门词汇,但并不是近些年才开始发展的。事实上,早在1965年,美国学者伊凡•苏泽兰就在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中首次提出了具有声音提示、交互图形显示和力反馈设备的虚拟现实构想。随后,人类开始了用实际行动探索虚拟现实技术。196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了基于模拟力量和触觉的力反馈装置的头戴式显示器。1989年,VPL公司提出“VirtualReality”的概念,并推动虚拟现实技术走向商业化道路。如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数字交互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GoogleProjectGlass的出现,使增强现实技术备受关注。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增强现实技术在飞行器与尖端武器研发、虚拟训练、娱乐与艺术、数据模型可视化等领域凸显出明显的优势与价值,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游乐设施、会展模式也不断涌现。可以预见,增强现实技术在将来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以展示设计行业为例,分析增强现实技术在展示设计行业应用的可行性与优势,并展望该项技术在展示设计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展示设计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展示设计是通过空间与平面设计创设特定主题的空间,不断调动观众的感官,吸引观众参与,以实现展品的宣传、促销目的。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国内展览展示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举办展览9283场,同比增长15.9%,在展览会面积、观展人数上均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当前,国内展示设计行业显现出展示手段不断更新、展馆类型不断丰富、展示内容与空间高度融合等新趋势,这些趋势均体现出以下共性特征:一是数字技术辅助实物展示。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展示设计的展示手段、类型、内容等也日新月异。传统展示设计主要以文字、图片、模型的静态形式呈现,手段单一、内容单薄,不足以充分引起参观者的兴趣,也难以全面展现设计师的才华。基于数字技术的展示设计能尽可能调动声、光、电、影视等多项资源,且形式多样、展示内容丰富,可最大限度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官,极大提升观众的参与积极性与参观体验感。二是注重情境参与性与趣味性。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环境下,观众习惯了交互式、趣味性的信息接收方式,因而交互式、趣味性的展示模式更容易吸引观众的眼球。未来,展示设计必将引入更多创新技术,让观众享受跨越时空界限、如同身临其境的体验,使其能在展厅中畅游,获得视觉、听觉和触觉一体化的感知效果。
二、增强现实技术在展示设计行业的应用现状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Reality,简称AR)基于网络跟踪、计算机显示、交互及定位技术,将计算机的虚拟信息在现实场景中显示,充分调动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从而实现对现实场景的增强,强化观众对现实世界的体验。总体来看,增强现实技术具有显著的三维配准、实时交互和虚实结合特征。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展示设计可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借助RFID、自然图像识别等技术,可对室内三维空间坐标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将现实空间扩大到虚拟现实领域。国外在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展示设计行业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如,2012年印度的一场汽车展上,主办方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将象征新车XUV500灵魂的虚拟的野生豹带到车展现场,在现场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成功吸引了全场所有观众的目光和兴趣,成功聚集了人潮并创造了话题。在该次车展中,计算机实时计算野生豹的运动轨迹,并调整摄影机影像的角度与位置,辅以相应的图像技术,使虚拟的野生豹得以在现实世界中展现并与人进行互动(图1)。国内增强现实技术在展示设计行业的应用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较典型的有华堂展业在互动控制和多媒体技术等领域的探索,相关科研人员在增强现实领域研究了体感互动、智能体感手环控制大屏系统、卡片识别增强现实、移动终端增强现实等技术,在展厅设计上掌握了增强现实、多点触摸、多媒体显示屏、全息成像等核心技术。如,华堂展业为足球展馆设计的互动体验方案(图2),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利用摄像头捕捉人们的踢球动作并触发相应的射门动作,将虚拟的场景与真实世界的人物行为相结合,大大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兴趣。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的全面推进,这些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配合在展览业内获得了广泛应用,为展示设计的形式、内容、手段和技巧注入了活力,极大地提升了会展服务的水平和效率,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目前,由于人才、资金限制,会展活动对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不足,仍多采用传统的展示方式。展览中大多采用橱窗、展柜、贴墙的传统方式陈列商品,每件商品贴有对应的纸牌标签,用寥寥几行文字介绍商品品名、基本情况等,周边虽然也配有讲解员,但是对展品的介绍点到为止。这种单向的、缺乏交互的展示模式难以打动观众,因而也难以获得理想的展示效果。由此看来,在展示设计行业引入增强现实技术,从而增强展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拉近展示与观众的距离,激发观众的参观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未来的展示设计中,必须结合网络虚拟展示与实地展示等多方优势,通过品牌文化展示、科技展示、使用体验、促销互动游戏等方式提升展示的互动性、趣味性,从而最大限提升产品的展示效果。
三、增强现实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1.对未来会展服务形式的影响
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过去以实物展示为主的展会服务形式转变为基于大量动态数字音频、数字模型及大容量计算机储存技术的虚拟实物和实景再现形式,通过生动、全面的虚拟现实场景增强观众的感官体验。以房地产展会为例,房产销售商组织展会的目的是将楼盘配套齐全、规划合理等优势展现给观众,而仅靠传统的手册、喷绘画、沙盘等展示形式是比较困难的。结合增强现实技术,通过设计AR情景播放的宣传片、经过特殊处理的视频、基于AR的大屏互动、立体阅读、游戏等场景,可以为观众营造更为震撼、真实的展会氛围,通过极强的互动性与真实性给客户带来全新的感受;亦可通过VR设备+AR显示的模式展现小区的虚拟现实场景,所有关于产品的信息介绍均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形式添加在虚拟现实场景中,使观众无需讲解员就可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身临其境地感受自己的未来生活,从而大大提升了会展活动的举办效果,在未来会展服务中必将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对未来会展服务效率的提升
随着增强现实技术与会展行业的结合,会展服务效率将得到大大提升。传统会展服务模式大多是讲解员向观众以无差异、灌输式的方式进行会展服务,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将会注入更多个性化、自主式、体验式的元素。观众在参与过程中可沉浸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个性化选取所需讲解内容,亦可实现与虚拟环境的互动交流。同时,增强现实技术在展示中增加声、光、电、影视等元素,极大地增强了会展的趣味性、真实感和互动性,通过3D模型创设虚拟现实场景,使抽象的产品展示更加形象化、可视化,便于观众理解。由于基于AR技术的会展模式可以为观众展现全方位、互动化的虚拟现实场景,将主办方想表达的内容通过易为观众接受的形式予以表达,将会显著提升会展服务效果,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3.对未来会展服务的创新的影响
增强现实技术不仅为会展服务形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加快了会展服务的创新脚步。就AR技术本身的发展来说,当前较为流行的是人手交互的人机交互模式,即向机器传输手指、手掌和手势等信息实现人机交互。业界关于AR技术的研究不断推进,像基础3D模型、透明视频、场景展现、AR游戏、VR结合、大屏互动都是常见的AR技术表现形式。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行业渗透力不断增强,尤其是物联网、人脸识别技术、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增强现实技术在展示设计中如虎添翼,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也在不断推进。未来,普及度高、携带方便的智能移动设备将成为AR技术的重要载体,凭借智能手机的高清摄像头、GPS定位、强劲的CPU等,无须配置任何外部设备即可方便运行AR应用,如果将其应用于展会中,无疑将会成为吸引观众眼球的亮点。
结语
增强现实技术的核心理念在于人机交互,而展示的目的在于项目方与客户的交互。因此,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展示设计必然需要强调人机交互理念,通过品牌文化展示、科技展示、使用体验、促销互动游戏等方式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最大限度提升产品的展示效果。当前,国内展示设计行业的增强现实技术仍存在许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如3D图像成像性能、自然图像识别的准确性及应用界面人机交互性能等,这些关键技术直接影响用户体验。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字交互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及微电子传感器设备的不断发展,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展示设计行业必将迎来光明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贾菡.计算机图形学之父——伊凡•苏泽兰特.程序员,2005(11).
[2]李翔宇.基于VRML的交互式虚拟漫游场景的应用与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牛霞.虚拟现实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张亦弛.室内设计的新宠——AR(增强现实)技术.美术教育研究,2017(4).
[5]全红艳,王长波,林俊隽.基于视觉的增强现实技术研究综述.机器人,2008(4).
[6]吴帆,张亮.增强现实技术发展及应用综述.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4).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4
[关键词]软启动技术;电机控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TM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349-01
引言
电气传动的过程中,交流异步电机是重要的设备。这种设备的设计结构非常简单,不仅价格容易被接受,而且在技术维护上也非常方便。电气传动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交流异步电机作为动力。启动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过程中,还要对控制工作语言高度重视。全压直接启动的方式是较为常用的,是将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直接连接到电源上,启动的时间非常短;降压启动是通过对启动电流予以限制的方式进行启动。这两种启动方式都得以广泛应用,但是,如果电动机运行的环境较为特殊,采用传统的启动方式就会存在弊端。近年来,软启动技术快速发展起来,使得电机控制的难题得以解决。特别是容量比较大的电动机,采用软启动技术可以提高启动质量,获得良好的效果。
一、传统启动方式在应用中所存在的弊端
(一)全压直接启动方式在应用中所存在的的弊端
在对交流异步电动机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较为常用且操作非常简单的方式就是全压直接启动方式,即将电动机通过接触器接入到电网中,交流异步电动机就可以启动了。这种启动方式的启动速度非常快,对于启动的条件要求也非常少。但是,在具体应用中会存在很多的弊端,即会产生过载电流,如果为空载运行,起动电流就会超过额定电流。在负载的情况下启动,起动电流会更广告,对电网的运行会产生负面影响。此时,电网的电压会被迫降低,必然会对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造成干扰,甚至会导致保护元件产生跳闸。启动的过程中有过电流产生,电机温度提升,就必然会对电机的性能造成影响,不利于电机安全运行,而且有损电机的使用寿命。
(二)降压启动方式在应用中所存在的弊端
降压启动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启动电流降低,但是,电机的启动转矩也会有所降低。如果电机的负载非常大,这种启动方式就无法应用。通常所采用的降压方法有很多,包括磁控软启动、自耦变压器启动等等。如果电动机处于常规的运行状态,就可以采用星形三角形启动方式。控制的过程中,能量消耗就比^低。采用这种启动方式,故障发生率是相对较高的,因此,需要定期地检查,以做好技术维护工作,同时不可以频繁启动。如果在电机启动的过程中电流比较高,就会对电机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采用自耦变压启动的方法,负载不同,对于启动就会有不同的要求,而且自耦变压器的性能缺乏稳定性,需要经常技术维护。
二、电机控制中对软启动技术的应用
(一)软启动技术的理解
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电机控制领域在技术层面不断地完善。为了弥补传统启动方式所存在的弊端,新型的电气启动设备应运而生,提高了启动质量,对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控制予以优化。在电机控制中应用软启动器,就是使用晶闸管调压电路,通过电路运行发挥启动的作用。在电路中连接有6个晶闸管,相互之间均为并联,之后串联到发电机。电机运行所使用的是三相供电。
采用软启动技术对电机进行启动的流程为:启动器运行中的控制是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的,接收到各种指令之后,按照指令进行运行。经过计算之后,计算结果如果已经符合触发要求,晶闸管就会有信号发出,启动器就可以按照指令进行启动。启动的过程中,还要按照规定的模式调节电压,发挥准确启动的作用。当启动工作完成之后,接触器就会发生动作,晶闸管产生跳闸反应,电动机就可以参与到电网运行中。整个的过程中,电能的消耗量都有所降低,避免电能大量损失。
(二)采用软启动技术进行电机控制
软启动方式事实上就是一种降压启动的方式,整个的启动过程都是按照已经设定的程序进行的。软启动技术的常用运行模式是,如果负载比较轻,就可以通过限制电流的方法进行启动,就是对电机启动的时候的电流进行控制,得到规定的数值以下,输出的电压从“0”开始不断地提升,当电流达到规定的数值的时候,输出电流趋于稳定,之后将额定电压增加,就会使得电机的转速度提升达到额定的值。采用软启动技术可以对启动电流灵活调整,并不会对电网的电压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这种限制电流的方式可以对压降的数值充分掌握,而且在启动的过程中,运行是非常复杂的。通过控制电压的方法启动电机,如果负载比较轻,就可以将电压维持在规定的范围内保持稳定,电机的起动转矩也会逐渐提升,启动的时间会缩短,从而提高了启动效率。如果电机启动的负载过重,就可以采用电压斜坡启动方式。这种启动方式所存在的弊端是,启动的速度比较慢,而且电机启动会存在风险。采用转矩控制启动的方式,则可以保持启动的平稳,电机系统运行良好,几乎不会对电网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但是,转矩控制启动的方式启动的速度慢,而且消耗的时间比较长。
(三)软启动技术应用于电机控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软启动技术应用于电机控制中需要注意不可以产生很大的冲击力,所以,对设备的质量要求是非常高的,尤其需要设备具有很高的精密性。对于功率非常高的电机,变压器的容量需要增加。软启动器在启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启动转矩,但是处于电网运行环境下,由于各种限制因素的存在,就会导致软启动受到限制。如果设备处于满载电流状态,就不适应使用软启动器软启,否则,就难以将电流降低,同时还会增加启动成本。如果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失误,就会引发晶闸管损坏。这就需要选择变频软启动,其具有良好的电压调节方式,不会产生过电流。如果设备启动的过程中负载比较重,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启动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启动交流异步电机的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启动方式,即全压直接启动、降压启动,主要是通过对电压进行限制、调整发挥启动效应。但是,这些启动方式都存在着弊端。采用软启动技术,在要求电机控制中,使得启动效果更好,而且技术成本也相对较低,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启动,有助于提高电机控制质量和控制效率。
参考文献
[1] 沈杰,尤戈,高挺峰.几种常见的软启动技术及其特性比较解析[J]. 化工管理,2016,32(04):236―236.
[2] 王思奇.软启动技术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3(05):482―483.
[3] 解晨.异步电机软启动器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技术的研究[J].陕西: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 英语阅读 障碍问题 教学干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素养。通过英语阅读,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还可以扩充词汇量,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和水平。同时,在CET4和CET6考试中,阅读占有相当大的分值,和考试成绩具有密切联系。但是目前我校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希望为教学干预提供依据,具体讨论如下。
一、大学生英语阅读中的障碍问题
(一)阅读习惯不良
根据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存在指读、出声读、默读及复读等不良习惯,在阅读过程中精神难以集中,注意力分散,阅读速度较慢,而且无法从整体的角度理解文章的内容,不仅会降低阅读效率,还会对前后内容的连贯性产生影响。
(二)缺乏词汇积累
大部分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产生障碍的主要原因和直接体现就是缺乏词汇积累。词汇是构成文章的基础,学生积累的词汇量越大,阅读中遇到的障碍越少,二者呈反比例关系。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大学生的词汇量需要达到5000个~6000个,但是很多学生的词汇量都达不到要求,所以对英语阅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很多词汇都不止一个释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把自己理解的意思带入,所以容易误解文章的内容,对其意义的理解存在偏差。
(三)语法语义不通
这里所指的语法和语义,除了语法知识和相应的语法规则之外,还包括标点符号的应用。语法和语义的掌握可以促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于阅读速度和阅读的准确性会产生较大影响。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长句、复合句的理解尤其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往往不能抓住句中的关联性词语,这样就不利于文章关键的理解,造成阅读的障碍。
(四)语感把握不准
影响阅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语感。所谓语感,是指对语言信息的感知和理解,是学生英语整体把握能力的综合反映,包含很多内容,包括语音、语义和情感色彩等,是一种对语言的敏感程度。简单来说,语感是一种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感觉,类似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良好的预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中心思想,准确理解它的感彩。但是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语感,是英语阅读障碍产生的另一因素。
(五)逻辑推理不合理
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能从表面理解文章的内容,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不能深入挖掘其中的意义,是英语阅读障碍的重要表现形式。这是因为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推理,不能将文章的每一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对隐藏信息进行进入的挖掘。
二、解决大学生英语阅读障碍问题的教学干预策略
(一)加强基础能力的培养
首先,增加学生的词汇量积累。词汇是英语阅读的基础,要解决英语阅读中的障碍问题,最基础的就是增加词汇的积累量。但是词汇记忆比较单调,教师可以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便于学生识记,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记忆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扩大词汇积累,准确理解词汇的意思。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加大阅读量,识记单词。
其次,指导学生掌握英语语法。良好的语法基础可以强化阅读的效果,具体的措施为:加强对长句、复句和难句的专题训练,注意理解其中关键的介词、连词等,增加阅读量,从整体的角度把握文章的重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筛选和归纳的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语感。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该尽量创造和谐和轻松的学习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指导他们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纠正指读和回读的阅读习惯,注意控制学生的阅读时间,提高阅读速度。
(二)加强对阅读技巧的训练
在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课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可强化阅读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干预时,具体的技巧如下:第一,最大限度地利用学习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减少汉语思维对英语理解产生的干扰。第二,不定期地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对阅读的时间进行严格控制,提高阅读速度,还可以采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第三,充分运用多种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宏观意识,不要计较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句子的得失,结合实际情况,运用跳读、略读和精读等阅读技巧。例如对于不重要的干扰信息,可以略读;对于文章中的重要信息,需要精读,实现点面结合,还可以利用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来理解代词的含义。第四,注意关键词的理解,在对信息进行快速浏览的同时,将其中的关键词准确筛选出来,了解固定句型结构在文章中的作用,例如总结性的句子通常会出现在段首或者段尾。
(三)积极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英语教师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强化阅读效果,还可以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学习能力出发,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例如比较浅显的科普短文、文学作品的节选段、充满幽默的短文等。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健康运动、国家地理、校园生活等内容,包括英文报纸、歌曲,新闻报道、杂志、民间故事、寓言、童话等,挑选符合学生特点且和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除了关注材料的内容之外,还要注意阅读的体裁,避免单一,灵活运用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等形式,让学生接触不同的文体风格和素材,扩大阅读的广度,鼓励他们多看一些富有时代特点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英文刊物,例如《二十一世纪》和《英语周报》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获取大量的语言输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远振,兰春寿,黄睿.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外语界,2013,19(01):11-19.
[2]陆亚丽.思维与图式――大学生英语阅读“立体思维”模式构建[J].外语教学,2013,25(06):70-74.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6
关键词:幼儿园;教职工;队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B-0012-01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思想素质
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我园为例,我们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并重的原则,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努力培养教职工爱岗、敬业、奉献精神。随着我园教职工思想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园逐渐形成了一个团结进取,爱岗敬业的学习型组织。
二、营造学习氛围,提高业务水平
(一)铺路子,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观摩课,要求教师学习后的交流,写体会,并学以致用,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二)搭台子,提供展示机会
幼儿园要经常开展教学练兵活动,如全园性的教学观摩研讨、班级早操比赛,教师基本功大赛、保育员技能大赛,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比赛,撰写论文等,让保教人员在竞争中学习、成长,提高幼儿园保教人员的整体水平。
(三)压担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给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如担任班长、承担公开课,担任团、工会干部、环节干部,主持幼儿园的各种大型活动等,使教师的动力和压力同在,不仅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也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在各项活动中得到锻炼,进一步提升素养。
三、抓好园本教研
建立完善的园本教研制度。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我园有这样的计划: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平行班听课,隔周进行一次集体理论学习或研讨,根据园内教师呈现的不同年龄层次,实施“青蓝工程”,搞好“传、帮、带”,不断提高年轻教师设计教育活动过程、驾驭教材的能力。再者,根据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对教师实行三级管理,提出三个层次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促进不同水平教师的发展,让教师在不断的自我肯定中成长,避免“一刀切”,挫伤年轻教师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抓好集体备课、平行班听课的有效性,促进教师在备课实践反思整改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式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合理地安排观摩活动,围绕教研主题,适时安排不同侧重点观摩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讨论、总结,并有效改进。
四、努力打造幼儿园教育教学特色
(一)我园特别重视英语教学活动
我们在全园营造参与、学习英语的氛围,播放并学习英语歌曲、学跳舞蹈、学习日常用语,创设英语文化环境等,利用多种渠道多方面了解英国文化,让英语教学成为我园特色。
(二)我园注重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我园注重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根据不同年龄段提出适宜的培养目标,列入教师教学日计划。在每日课间操时,“小小广播员”在播音室内喊口令整队,操后评价各班做操表现及教师领操的情况。每位带班教师在班内开展“说新闻、讲故事”活动,幼儿勇敢、清楚、完整地在全班幼儿面前讲故事、念儿歌、说感受,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增强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信心,并开展演讲展示活动,使其逐渐成为我园教育教学的特色。
五、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为了使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我园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制定并完善了各项制度,如各岗位人员职责、保教人员一日工作常规要求、教职工工作质量考核方案、幼儿园安全保卫制度、先进集体及个人评选方案等,开学初组织大家学习、重温,使每个人对自身岗位职责及考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严格落实制度,激励与惩罚并举,营造积极和谐的工作氛围。比如,我园对教师的考评抓住教育教学两个主要环节,即:过程推门课和结果月底教学考核,推门课就是考核组成员随机进班抽查听课,作出个人等级评定,月底考核组成员综合评定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等级:优、良、一般;月底教学考核就是把幼儿按发展水平上、中、下三个层次分组,教师串讲本月部分教学内容(考核组指定内容),考核组根据三个层次幼儿的学习效果,综合评定等级(一等、二等、三等),每月兑现奖金。这种关注全体的考核要求,能促进教师关注不同层次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有进步和提高。
有效落实班长责任制,将班级工作效果与班长绩效挂钩,将连带责任加到奖惩制度中。这个责任制最直接的表现是开班组会。班组会是提高教师团结协作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优化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每班由班长组织开展,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师的保教目标、方法等。
幼儿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今日幼儿,明日栋梁。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学前教育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立足实际,开阔视野,带着思考积极治园,为我们的下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做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