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第二课堂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第二课堂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体育生 人文素质 第二课堂 建设
一、提升体育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方面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提高体育生的人文素质尤为迫切。
(一)提升体育生人文素质是体育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曾经提出了“君子不器”的人才理论,意思是君子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而要成为和谐发展的人。通过专业教育,可以让人成为某一特定用途的工具,但是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接受人文教育,学习文学、历史、艺术、道德伦理等人文知识,培养自己助人、自强、自律人文精神和高雅的情操。体育生如果只注重专业训练,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则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体育工作者,不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体育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文化修养、价值追求,这些集中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文素质。
(二)提升体育生人文素质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观碰撞下,大学已不再是一片净土。多元社会思潮下,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觉意识,加强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体育生重视专业技术训练,文化基础薄弱,使社会上形成了体育生“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缩窄了体育生的就业空间。体育生只有全面提高体育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人才,适应择业要求,提高就业质量。
(三)提升体育生人文素质是高校体育生现状迫切要求
体育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可谓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体育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高中时有一定体育特长,而文化底子薄,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走不进普通院校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单招生”,文化水平更是参差不齐;走进大学后,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体育体能消耗大、训练任务重,很难静下心来学点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人文类知识。专业技术进步的同时,人文素质持续走低。长期以来,人文教育的缺失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体育生缺少良好的语言表达力和文学美学视野、理性思维及文化积淀,做事鲁莽、冲动、偏激,学生中存在吸烟、酗酒、斗殴等不良风气。只有加强人文教育,弥补体育生人文素质的短板,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体育生的人文素质。
二、体育院校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
第二课堂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提高素质,体育院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提升体育生人文素质有效途径。笔者了解调查发现,目前体育院校第二课堂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对于第二课堂德育功能的认识不足,因而重视不够
第二课堂大都处于从属和补充的地位,用于丰富调节学生的业余生活,可有可无,因而从领导到教师对第二课堂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方面,参与第二课堂大多仅凭一时兴致,盲目参与者居多,对第二课堂重要性认识不足,主体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参与范围小。
(二)活动开展规范性、系统性不强,质量不高
从活动内容来看,大多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体育类活动的多,文化性活动少;校内的活动多,校外的活动少;重复性的活动多,创新性的活动少。因而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互补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从形式上看,活动大多基于自发性、偶然性,呈现出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状态,没有一定的规范系统。加之缺少教师的指导,学生知识获得或能力提高有限,很多活动“虎头蛇尾”,或流于形式,质量不高。
(三)活动开展缺少评估激励机制
第二课堂在管理上比较松散,没有科学、系统的评估标准对其进行衡量。活动的优劣得失没有评判,不利于总结改进提高,也不利于激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人文视野下的体育院校第二课堂建设
(一)以提高人文素质为目的,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体育院校学生工作领导、一线辅导员要认识到第二课堂重要的德育功能,认识到第二课堂在提高体育生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对第二课堂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认识,大力支持。要将第二课堂活动列入工作计划,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第二课堂活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要引导学生转变对于第二课堂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第二课堂是展示自我、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广阔舞台,增强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主动性、自发性。
(二)以人文教育为中心,科学规划,合理引导
1.丰富活动内容,加强人文内涵。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安排上,要注重人文内涵,拓展学生视野,传递人文精神。例如,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传播人文知识;创建一些人文社团,活跃学生文化生活;举办人文类竞赛,如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摄影比赛、文艺演出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开发中外节日的人文精神,如,世界读书日、地球日、教师节、母亲节等,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2.创新活动形式,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第二课堂活动只有不断创新,体现时代感和现代气息,才能吸引渴求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可以多尝试一些新的活动形式,比如“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请进来”一些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营造学术氛围。同时,增加体育院校学生和普通院校学生的校际交流,通过“走出去”,让体育生发现自身人文素养的不足,自觉学习弥补。比如,实体场所与网络阵地同步:既要利用好校园宣传栏、教室、宿舍等营造人文氛围,也可尝试拓展网络阵地,利用微博、微信、QQ等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创新意识。再比如,可以尝试学校安排与学生策划相结合。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由学生自主策划一部分第二课堂活动,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3.加强活动指导,提高活动效果。为改变第二课堂活动虎头蛇尾的无序状态,提高活动质量,增加专业教师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比如完善第二课堂活动导师制度,安排一线辅导员、学生工作者或任课教师对于各类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指导,提高活动质量,使学生真正从第二课堂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也使第二课堂活动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三)以持久长效为宗旨,加强管理,完善机制
为保证第二课堂持久长效开展,必须加强管理,建立明确规范的评价体系,把各项内容以制度文件的形式细化,改变自由无序的状态。定期开展活动总结交流会,促进第二课堂活动水平不断提高。其次,要引入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参与和指导第二课堂活动计入工作量,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人文素质培养。将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培养方案,明确学分比例要求,同时将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成绩列入综合测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晓华.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剖析河北省高校就业第二课堂现状.科教导刊[J].2011(6).
[2]耿子健 蔺 丹.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第二课堂活动溶合模式初探.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2012(5).
[3]连静.完善综合素质,提升人文素养――谈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8).
第二课堂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就业;实践教学;计算机专业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7-0084-04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言
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万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2%。根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前10个专业中就有计算机专业,并且,实际签约工作的专业对口率约为68%,即只有四成左右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找到了计算机专业的工作。这些是全国所有高校的统计数据,而独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1 就业难的原因
经过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培养模式概念化。
全国有900多所大学有计算机学院(或系),均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并且很多院校都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即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这就导致了所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的现象。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学了不少,但都是蜻蜓点水,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所以当遇到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没有体现出层次性和差异化,没有凸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观。
2)培养内容与社会脱节。
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多年不变。IT业界当前正在使用的平台、工具和专业技术,在课堂上很少涉及,再加上实践教学或实习环节较少,很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动手能力,更何谈积累实践项目经验。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会产生落差,致使就业率下降。
2 新培养模式
针对上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现象,笔者提出了一种创新培养模式。
2.1准备工作
新培养模式的开展需要自愿参加的教师2~3名,计算机专业大二年级学习上进的学生5~10名,并向学校申请一个空闲教室,搭建配有网线和交换机等简单设施的实验环境,达到师生每人一台计算机的要求。这样,教师和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一起工作和学习,并开展所有的专业实践工作。
2.2培养目标
新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企业或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具体来说就是,企业需要什么技术,教师就传授什么技术;当今社会哪种技术比较先进,比较实用,学生就学习哪种技术。
不过,紧跟技术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企业需要的新技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没有,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学习的形式有看书、技术讨论会等。学习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将该技术知识应用到项目实践中,检验学习效果。
计算机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有很多的分支方向,每个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专业目标或方向。实验室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长和爱好,帮助学生较早确定其专业发展方向。例如,第3学期进入实验室的同学,学过的都是专业基础课程,对自己的方向不明确,就可以通过和教师或者学长(上一年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项目工作、所采用的技术和能力等,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若某位学生有美术基础,并爱好设计类工作,教师可引导其向软件设计,或网页设计,或动画设计等视觉设计方向发展,并帮助其制定学习和实践应用的发展计划。若某位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掌握得很好,也比较喜欢编程,教师可建议其往软件开发方向发展,并在实际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安排其对应的工作,以此来提升对应的专业能力。总之,每个分支方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明确的目标,在结合兴趣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快速发展。
2.3项目实践
项目实践是检验学生技术掌握程度的最好凭证。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参与企业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在其中担当部分角色,并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制定自身参与部分的计划和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检验自己学习的新技术是否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困难是书本及课堂教学无法接触到的。这些实践经验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工作都是宝贵的。
项目的来源是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网上招聘信息或已毕业同学介绍等方式寻找。实际项目有时间限制等硬性要求,因此可以督促参与的同学尽全力完成,进而提高学习及工作效率,也提升了自身的工作能力。
在项目开发制作的工程中,教师必须参与其中,担当项目经理或者开发成员的角色。总之,教师要了解学生参与制作的大致情况,如果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可以和教师一起讨论解决,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由于纠结于某个看似很困难的问题,而耽误项目开发的时间进度。
项目的选择要尽量小,不要太大。因为大型项目一般不会交给学生来做;其次,较大的项目开发过程较长,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果,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小的项目,学生比较容易实现,又可以积累经验,还可以提升自信心。还有,项目的选择也要结合实验室现有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即选择现有学生确定的专业方向中的一个。或者,先选择较大项目中的某个分项目,待实现后,再逐步完善所属的大项目。
2.4管理方式
经过3年的摸索和实验,提高学生在实验室的学习效率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划分小组。
按学生的学习及工作进度划分为2种,一种是学习小组,一种是项目工作小组。
每个来到实验室的学生都是自愿并且经过简单考核通过后进来的。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要有上进心。一般地,学生在大学第3个学期初进实验室,此时进入的是学习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确定某方向的学习小组。若还不能确定,就暂定一个熟悉的知识领域为方向。
划分小组的具体做法是:实验室教师按照技术方向将相同或相近的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比如网络构建或网络建设相关的分为网络学习小组,数据库建设和维护方向的分为一个小组等。小组内成员间的交流有益于技术的增进,取长补短。每个学习小组指定一名指导教师。学习小组成员不超过6个。学生和教师一起制订学习计划,一般为期一个学期。然后,由指导教师定期召集小组成员“开会”,检查每人在当前阶段内的学习情况,并互相监督。
在大学第4个学期,某些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可进入项目工作小组,尝试参与项目实践,在项目小组中提早磨炼并积累经验。到了第5个学期,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某个项目工作小组,参与项目实践。项目小组也需要定期“开会”,向大家汇报项目进展情况,以及其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提出来供大家交流和讨论,并促使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结束时,小组提交一份总结报告,包括技术路线、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项目分工及意见、项目需求分析和成果等。总结报告中包括的实践经验,为新来的学生提供学习参考和帮助。
2)资料记录。
实验室对每个新进入的学生进行基本信息登记,即填写“基本情况记载表”。目的是将其目标和自身特点记录下来,等到学生从实验室毕业后,与之前进行对比,检验是否有进步。
每个从实验室毕业的学生填写“成员评价表”,内容包括学生对自身的评价,指导教师对该学生进行的评价。此表与“基本情况记载表”的部分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可体现该生在实验室的整个学习阶段里,在技术及经验方面的进步和积累,对其就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的日常工作日志,是对学生及其项目工作的记载,便于教师的管理,也便于对学生的督促。
3)日常管理。
实验室就是一个模拟的企业环境,需要日常管理规范。比如教师和学生在实验室中不允许进行玩游戏、看电影等娱乐活动。
4)专题技术讨论会。
每学期定期开展1~2次专题技术讨论会,邀请已就业的学生,讲述自身在就业或工作中接触的新技术、新困难等,现身说法,告诫学生们平时积累哪些经验比较重要,平时看哪些书比较高效等,激励学生学习进步。
5)鼓励学生参加校外举办的IT行业技术比赛。
参加计算机软件比赛或者IT领域技术比赛,和参与项目实践一样,也可以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若参赛项目较大,就必须有教师指导。
3 试验结果
学生经过实验室的学习和工作后,在就业时其优势获得明显体现。通过对已就业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收集时间是2011年6月),得到如下反馈信息。
第1年参加实验室的学生,是计科2005级的11人,其中有1人还未毕业就被企业招走,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其他人在毕业时都顺利找到工作。
调查问卷中抽取第1年参加实验室的3名学生,数据显示如表1所示。
第2年参加实验室的学生是计科2006级的7人,在毕业时都找到工作。
抽取几名同学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如表2所示。
第3年参加实验室的学生是计科2007级的3人,计网2007级的3人。其中有1人在大三时,就被企业招走,从事手机游戏的开发工作,其他人在毕业时也都顺利找到工作。
抽取几名同学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如表3所示。
将前3届所有参加调查问卷的实验室学生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出如表4所示的统计结果。
另外,目前在实验室中的计科2008级和2009级的学生中,也已经有人被提前预订到企业参加实习工作了。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经过实验室的学习,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比同龄的学生在就业及工作方向具有更高的竞争力,并且具备行业更深领域发展的潜力。
第二课堂的认识范文3
本文从我校第二课堂所存在的问题入手,从深层次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学校应当全员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不断完善教师的绩效考评机制和激励制度,引入“学分制”来完善第二课堂的学生管理办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第二课堂;人才培养
一、中职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开课数量不足,学生参与面较低
我校开设第二课堂活动多年,很多老师还没有真正接受第二课堂活动,他们都认为第二课堂活动是额外的工作。部分老师抱着多做不如少做,少做不如不做的心态对待第二课堂活动。
另一方面,个别第二课堂小组的招生人数太少,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我校原有第二课堂管理办法规定,各小组的学生需要有一定人数要求就可以正式开课。部分老师单纯为完成任务最多只愿意招收几个人,甚至有些小组只招收三四名学生就不再招生了。小组的招生人数太少,学校总体招生数也就少,这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课程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在对我校没参加第二课堂的学生进行问卷:对于学校第二课堂的安排是否满意。多数学生认为第二课堂的开课情况与平时上课没有区别。在这些学生的眼中,第二课堂就是第一课堂的补充。甚至有些人还认为是第一课堂没有讲完的,第二课堂来补。抱有这类想法的学生还不在少数。
为什么老师不开展兴趣爱好和文体方面的课程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师们的兴趣爱好也不广泛,第二课堂知识不丰富,不能满足学生的时代需求。从现有的课程来看,大多数教师开设的是都是传统的第二课堂活动。这些“老掉牙”的内容,让学生们感受不到新意,也就不想参与到其中去了。
(三)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对第二课堂认识不足
学生反映之所以不愿意参与第二课堂是因为觉得第二课堂学不到什么东西,没有什么意思。有的学生认为来学校读书是家长要求来的,他来学校学习就是为了爸妈学习,没有意识到是自己要学。所以,在学校里什么事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问及为什么要参加第二课堂,他们大多的回答都是老师叫我来的,或者是学校安排之类的话,完全没有什么自主的意见。
二、中职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
1、学校不重视第二课堂,对教育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机制不完善
对于第二课堂的重视仅停留在口头上。这就造成了领导和老师对第二课堂的了解还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认识不清。他们普遍认为每周的上课教学才是主要的,是主业。第二课堂属于附业,甚至是负担很重的“负业”。第二课堂可做可不做,最好不做。
2、教师知识陈旧,不能主动学习
为了搞活第二课堂,各职业学校就应加强师资培训。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老师大都是不愿意或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学习的。上了年纪的教师因为年长的原因,生理机能减退,精力有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降低,他们不想学新知识;人到中年的教师上有老,下有小,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家庭和学校的压力都很大。他们大多习惯了现有的生活,如果让他们参加拓宽知识面的学习,他们不愿意参加;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年轻老师是学校的新生力量,学校给他们很多担子,他们不仅每天都有教学任务,而且还基本上担任了班主任,有管理学生的压力。如果让他们为了第二课堂而专门学习新的知识,他们就算是想学,也是没有时间去学习的。
3、学生基础太差,求知欲不强,学校宣传不到位
职业中学的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缺少人生目标。2013年我校一份对新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有一半学生处于“厌烦学习”状态。一部分学生读书是为了就业需要,另一部分学生读书是希望能够升人高一级学府继续深造,还有一部分学生读书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迫不得已在学校“混日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对知识的获取欲望不强,影响了他们对第二课堂的学习。
三、提高第二课堂活动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学校绩效考评方案,提升第二课堂的地位
第二课堂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场所,是学校培养人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具有覆盖范围广泛、组织形式灵活、突出学生个性、育人成效明显等特点,发挥着与第一课堂同等重要的作用。要想体现第二课堂的地位,就必须修改现有的学校绩效考评方案,即我们不仅要要求学生全员参与第二课堂,而且也应要求学校行政及全体教师也应全员参与第二课堂。
为了能实现师生全员参与第二课堂,激励老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要对学校绩效考评方案和第二课堂管理办法细则进行修订。应要求行政与教师一样上第二课堂,同时要拉开学校绩效考评各等级的差距,提高第二课堂在学校绩效考评的比重,修改第二课堂学生人数要求。
2、提升教师开展第二课堂的积极性和能力
学校应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学校还应当建立激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将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现以纳入教师考核的必需内容,实行定期实习制度。有计划的安排部分老师利用正常教学时间外出培训,动员有条件的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各类培训,大力推广和发展“双师型”教师。
3、引入学分制,多渠道宣传第二课堂
首先,我们应当扩大招生数量。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水平的高低。如果能招收到更多更优质的生源,相信对于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对于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也是有一定帮助的。为此,学校应当“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学校应积极响应国家的中职学生免费就读的好政策,通过各种渠道向全国各地多招生,招好生,以此来促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
其次,完善管理制度,引入学分制。要想做好第二课堂的学生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形成一种管理制度。由于原第二课堂管理办法操作性不强,管理细则不严谨,对老师评分人为性因素较大,导致学生不愿意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缺席无人管,课堂质量无法保障。
即整个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实现教学的学分制管理,修满学分,学生可予以毕业。其中“第二课堂学分制”作为“教学学分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合格,学生整个中职学习才合格。在具体考核中,为督促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将学生平时出勤表现与考核挂钩,如迟到或早退2次计1次旷课,旷课3次或平时表现被评为“差”则“总评”不合格,不能计入学分。这样,将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绩与学分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
最后,多渠道,多层次,加大第二课堂的宣传。加大宣传第二课堂学分制的概念,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第二课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在重视第一课堂的基础上看待第二课堂,这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第二课堂的实施。
为了使师生更加了解和重视第二课堂工作,学校应利用多种场合,多种机会来宣传第二课堂工作。从学期初的学校工作计划开始,要将第二课堂相关内容写进计划当中的显著位置。一年级新生,在入学第一周就组织他们学习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办法,进行考核。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学校广播站,校园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等形式加大宣传第二课堂活动的意义和相关内容等。相信通过这些措施,全校师生一定也能对第二课堂有更清醒的认识,更加重视第二课堂活动。这有助于提升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再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彭巧胤 谢相勋.《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5期.
[2]《中职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党创新.《电子世界》.2012年第7期.
第二课堂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军校 英语教学 第二课堂
教育部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语言交际活动。这就要求教学建设应该进一步探索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和延伸,充分发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和灵活多样的优势,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军校英语教学课时安排明显少于地方院校,且学员英语学习的动力不足、兴趣不浓,建设好英语第二课堂才能使第一课堂的教学显现成效。
1 军校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现状
针对第二课堂,首先,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研究不够深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很难做到从整体上进行系统地规划,因此很难系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管理混乱,缺乏系统性。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管理中也缺乏明确而规范的第二课堂教学目的。缺乏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第二课堂教学计划和具有约束力的第二课堂考核评价体系。第二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很大,管理欠规范。其次,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经费短缺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因素。开辟英语第二课堂需要一定的经费购置设备、开展活动等。但在目前英语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学院不愿再把经费投入到第二课堂教学中去,造成经费短缺的局面,制约了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进行和开展。从而导致第二课堂处于自发状态,全凭教员和学员的自身热情才能在很初级的阶段进行。最后,由于军校学员没有就业的压力,对自身大学期间素质的全面培养缺乏正确的认识,普遍没有职业前景规划,从而认识不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学员学英语的兴趣不浓,培养自身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意识比较淡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目前,现有的第二课堂活动大部分以比赛和公开展示的形式进行,这种竞技类的活动形式使得一些英语底子薄弱的学生望而却步,使得大部分学员认为第二课堂活动只针对英语学习好的学员,各种比赛只有英语特长的学员才敢于参加。【1】
2 改进第二课堂建设的应对策略
2.1 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英语第二课堂的认可度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员创建更多的英语输入和输出的机会,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遵循外语教学和学习的规律,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尽可能为其创造和提供课内外英语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进行有针对性的、积极高效的自主学习。在思想上,学校各级领导、英语教员和学员应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达成共识。
2.2 纳入教学体系内,健全评价体系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是整个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纳入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正常教学管理范围,使其名正言顺,否则就会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式,要以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为依托,建立一个新型的、动态的、交际的、师生互动的评价模式,将第二课堂英语教学过程评价作为学员自主学习和教员教学活动的一部分,纳入到双方各自的学分考试、岗位考核的终结性评估中,进而使学员的英语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发展得到科学、合理的考核,使相关部门和教员的工作得到全面、合理的评价。【2】
2.3 加强组织管理,形成二课堂建设合力
成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管理中心,可由训练部督导,大学外语教学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学院各部门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专门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员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统一安排和管理,组织协调好各种活动。同时在各个学员队招收一部分英语能力突出、管理组织能力强、对此项活动热忱的学员组成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委员会。要发挥这部分学员的积极性,一方面帮助教员搞好各种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另一方面搞好他们对各自学员队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宣传活动。同时根据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挑选一定数量的英语学习骨干配合他们的工作,从而使各个班级都能够广泛地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来,调动全院学员学习英语的兴趣。【3】
2.4 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尽量考虑和尊重学员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活动设计。由学员根据个性化的学习原则,选择自己需要的语言学习环境、知识和技能,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鼓励他们对自己的成功学习负更大的责任。【4】多维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立体系统。重视学员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学员在用中学,学中用,提高英语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活动设计中,既要包含适合低年级学员、英语基础较弱学员可以参与的活动,如英语朗读、美文背诵、单词大赛等活动,也要包含适合高年级、英语较好学员可以提高应用能力的活动,如英语口语大赛、英语写作大赛、英语辩论大赛等活动。形成学员人人想参与、人人得提高的良好局面。
总之,军校英语第二课堂有其显著的优点和独特的魅力,适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在构筑多维语言学习环境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员个体特长得到了极致发挥,同时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军校英语第二课堂应该得到各部门的重视,使之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使第一课堂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王惠瑜.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4):102-105
[2]熊敏莹.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丽水学院学报, 2009(2):102-104
第二课堂的认识范文5
第二课堂指的是除上课的课堂之外的学习实践活动,设立第二课堂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丰富第一课堂。所以说,语文第二课堂是语文第一课堂的催化剂和促进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第二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拓展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空间,拓宽了他们语言文学的知识面。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和组织学生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呢?
一、培养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兴趣
小学生天生活泼,爱好广泛,极易想象,极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渴望走向社会,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因此,我们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及时有效地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效地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二、科学安排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小组
为了使学生能愉悦和谐又有成效地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爱好、行为习惯、家庭情况、性别差异、地域跨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科学分组。首先让语文成绩较好,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语文学科代表,担任第二课堂大组长,然后再由大组长选定各组的组长,各组成员按照兴趣爱好、语文基础、学习能力水平自由组合,由组长依次编号,最后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在小组间进行平衡调整。各小组要在小组长的领导下,自定组名,自拟小组口号,制定学习目标和互帮互学计划。这样安排第二课堂学习小组,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能起到互帮互学,合作互助,共同提高的作用。
三、教给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阅读方法
1.合理制定阅读计划。阅读,是语文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根据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最适合阅读儿歌和图画书籍:中年级学生则较适合阅读寓言、童话等短文:高年级就可以安排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中外文学名著、科普文章及报纸杂志。
2.博采众长,摘录好词佳句。第二课堂的阅读,应更多地注重课外阅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避免学生多过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因此,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记录好词、好句,不断积累字词。同时让学生记录课外阅读中遇到的精彩词语和优美的句子,起到广撷博采,学以致用的作用,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3.讲求方法,精略结合。面对不同的阅读文本,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对那些最有意义,与学习密切相关,有趣味的段落和章节进行精读,边阅读、边思考、边圈点勾划,批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对其它一些无关紧要的段落,则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地进行浏览,从而提高阅读效率。阅读中,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四、组织学生有效开展第二课堂的小组交流
有成效地开展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是小组交流。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更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同与赞扬,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教师要利用班队会、兴趣小组课开展第二课堂读书心得、经验交流会,开展朗诵、讲故事、猜谜语等比赛活动;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多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当然,小组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搭台教师唱”“教师搭台学生唱”“师生搭台师生唱”“学生搭台学生唱”可多措并举,全员参与,让成员间相互解疑、补充、总结。
五、留心发现,鼓励表扬开展第二课堂的典型
第二课堂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
第二课堂的开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课堂教学活动因交际时间的限制性、语境的非真实性、角色的强迫性、目的的虚拟性等原因给学生语言输出造成的障碍,还因为其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形式,很好的补充了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不足和缺陷,能够极大的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自信心。
目前很多高校都大力探讨、推行第二课堂建设,虽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这一些共同的问题。依托本次教育管理项目研究,结合我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情况,本文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进行分析,梳理问题,探索优化措施。
一、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衔接不够紧密。英语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与拓展,是对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和时间不足的补充。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置随意性比较大,往往和第一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设置、教学内容相脱节。教师在对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置安排上个人意愿比较强,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的选择和参与方面也比较盲目。结果使得第二课堂难以起到辅助、补充课堂教学的作用。
2、第二课堂活动管理和效果评估比较混乱。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协调和评估离不开老师的积极参与。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学校没有专门的、经验丰富的第二课堂指导教师,大多是由专职教师兼任。而专职教师由于本职的教学、科研、管理压力比较大,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投入第二课堂活动管理。大多数第二课堂活动交给学生自行组织和管理,产生了教学效果的缺失或者偏差。
3、第二课堂活动投资不足。第二课堂活动由于不是学校正规教学的必要部分,因此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极其有限。学校希望在不增加学校财务负担的情况下开展第二课堂建设,使得需要必要的资源、设施、人员无法到位,活动开展受到限制。
4、第二课堂活动形式不够丰富。现在很多学校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主要为英语角、兴趣小组等,形式比较单调,难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难易达到锻炼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相互协作能力开发和提升的目的。
二、优化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1、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
(1)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设置和管理。为了确保第二活动的持续发展,学校应该将第二课堂活动的目的、过程、效果和课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将第二课堂活动安排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中,和课堂活动一样进行整体部署和管理。各领导和相关部门应该重视第二课堂活动的领导、管理和考核,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实施和考评方案,使得活动的开展比较有序、合理、科学和高效。
(2)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资源配置。和课堂教学活动一样,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正常开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保证第二课堂活动的顺利组织和开展,第一,学校应该设置专项资金,确保第二课堂活动能够配备必须的图书资料、多媒体设备以及其他相关设备;第二,学校应该配备专门的负责或者指导教师,组建“专任教师+英语教师+外籍人员”的第二课堂指导教师队伍,规范和深化各个教师的责任和权力,便于考核和评估。第三,学校应该为第二活动提供便利的场所和活动设施,确保活动能够在校内安全、顺利的开展和进行。
(3)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激励措施。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学校应加大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激励,将第二课堂活动表现和成果与学期末的考评相结合,给予学分加分,优先推荐评优评先或者给予物质奖励,使学生认识到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将“逼迫”学生参与变成学生“要求”参与。
2、优化第二课堂活动形式
(1)加强英语阅读训练。英语阅读量的提高,在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强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增强跨文化跨语境交际能力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小说等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英文读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英语教材阅读量的不足,使学生接触到地道的英语书写文体及风格,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应通过教师推荐阅读、阅读比赛、成立英语阅读室等方式加强学生英语阅读训练。
(2)建立立体的多媒体资源库。第一、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开辟专门的英语节目,比如播放英文歌曲、播放英文经典电影、讲英语故事、异域风情欣赏等,选取符合当下学生年龄和性格特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强的内容。第二、充分利用校园报纸、宣传栏等,开辟英语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英文书写风采和创新设计方案。第三、开辟校园网英文学习板块,建立英语俱乐部,极大地扩展学生视野。
(3)组织各种英语比赛活动,以赛促教。英语是一门实用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学生不断的练习和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言技能大赛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策划、组织英语口语大赛、辩论赛、歌曲大赛、作文大赛、拼词大赛等,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英语学习成果的舞台,帮助检查和评估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发现英语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为后续学习确定方向。通过比赛促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比赛的水平和能力。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还为学生在课外进行有序语言实践活动提供舞台和指导。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和完成实践语言任务来发现英语学习的不足和问题,反过来指导和激励课堂学习。学校、师生应尽力将学与用、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建设密切联系起来,使其互为动力。
参考文献:
[1]邓琪.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实践[J].重庆大学学报,2007(6).
[2]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邹议[J].外语界,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