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范文1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128

1引言

战略新兴产业以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基础,通过将新技术产业化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无论是何种资源禀赋的企业,将新技术推向市场都要借助一定的商业模式来实现,商业模式是联系技术及其经济价值的桥梁[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帮助新技术产业化,弥补技术的劣势。

2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类型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颁布,标志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而言,都有其产业自身发展的特性与共性。本文从商业模式聚集类型的角度入手[2],剖析了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21非主导型商业模式

非主导型商业模式,是自身商业模式做得比较好的一种类型,但局限于自身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非主导、从属性的地位。因此,就会出现商业模式的其他要素方面表现较好,但在 “价值链”中出现价值获取低水平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部分价值被价值链中的主导型、龙头型企业攫取了。这一类型企业主要分布于芯片制造、新材料、石油飞行、船舶制造、装饰建材等多种不同行业,这些行业都属于拥有较长产业链的行业,市场的结构、产业的集中度以及它们在行业中承担的角色都会对其自身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这类企业要注意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上的商业模式构建。

22制造加工业型商业模式

制造加工业型商业模式,多是在传统制造加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根据各产业内不同要素组合下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又可以将其分为领导型和追随型。

221领导型

总体上说,这类企业是属于商业模式比较优秀的企业。其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各个要素,使得自身要素构成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占据着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他们能够满足顾客需求,能利用价值网络来合作,资本、技术、品牌等资源都是他们的核心资源,但在突出企业的价值主张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欠缺。其中以高端设备制造业最为典型。

222追随型

在我国此类型主要集中在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这些产业的技术创新性较差,主要依靠国外的技术进口。他们可以视为各板块表现较为苍白的一种商业模式类型,除了在价值主张的顾客价值创造方面有所注重,其他要素内容均呈低水平状态。该商业模式下的企业仅能够满足顾客的基本需求,但除此之外价值网络未能很好利用。

23不匹配型商业模式

不匹配型商业模式的企业属于在“价值主张”、“价值创造”方面表现较为良好,但是在“价值实现”要素板块却表现出低水平的一种,即企业不盈利或利润空间较小。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这类企业没有通过资源组合形成自身的核心要素,没有把企业的资源能力转化成竞争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多属于这种模式,在今天它的发展前景不言而喻,竞争也尤为激烈,那如何突出企业的独特性,构建企业的核心要素,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3战略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商业模式密切相关,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某种程度上可以抵消市场与技术等风险对企业价值实现的阻碍,使新兴企业更具成长性。

31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建立适合的商业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以技术创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技术驱动型产业,但技术本身并没有经济价值,加之新兴产业的技术竞争又十分激烈,所以必须通过商业运作来获得满意的经济回报。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技术方面的缺陷,尤其对于我国许多不具备太多关键技术的企业,对商业模式的创新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32新的商业模式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的形成

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够使市场中不同主体之间进行密切的合作。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开展动力电池、车身材料等技术上的攻关,而且需要生产、控制等设备的研发,同时还需要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试点等。类似于这样的商业网络构建及合作形式的转变会在原有市场上产生新的商机或者新的市场,从而引起整个产业体系的形成以及其产品和服务的变化,并有可能催生一些新的产业。

3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商业模式创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加快了对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和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分工进程,降低了商品、人员、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的国界限制,形成了制造业新的全球价值链。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随着新价值链的形成以及新技术的商品化和新产品、新服务的产业化,新的商业模式也将随之产生。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市场都尚未成熟,我国完全可以凭借国内市场的用户规模优势,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建立自己的行业优势地位,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4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构建

基于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商业模式类型分布的特征分析,本文分别对应提出了三种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

41企业边界划分视角下的合作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芯片制造、新材料、石油飞行、船舶制造、装饰建材等行业都属于拥有较长且传统的产业链行业,这类企业受行业中角色与地位的制约较多。因此,我们可以在一般价值链的基础上以企业的横向边界和纵向边界作为划分依据来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这其中可能会包括企业资源的获取方式、产品的创新方式、交易方式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分配方式等存在于价值链各个环节上的商业模式创新。

411企业横向边界下商业模式的创新构建

企业的横向边界是指企业所提品或服务的数量和种类,通过规模经济实现成本优势,从而使企业的规模得到扩张。现实情况下企业横向规模的扩大不仅受制于产品市场容量和其他同类型企业的竞争这些外部因素,也受制于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与生产技术等内部因素。区别于传统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技术、人员、资金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来扩大生产规模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以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横向边界为出发点,打开企业的边界,把与企业存在价值交换的所有主体的权利配置诉求都纳入到企业的决策系统之中,在保证利益相关者成长、发展的前提下,将其资源能力优势转化为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优势并不断升级,从而保证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如此一来,创新将不仅仅来自于企业内部,而是内外部所有利益相关者一起创造、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开放式创新,企业的价值来源将不受其自有资源能力禀赋的约束,更多取决于企业通过交易结构设计,能够撬动、调配多少利益相关者的资源能力禀赋。

412企业纵向边界下商业模式的创新构建

企业的纵向边界指企业自己从事的业务活动以及从外部购买业务活动的范围。业务内给和业务外给是企业开展业务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也就是说将原来通过市场交易进行的业务活动,由外给转向内给(上游供应商或者下游需求方转向企业内部),或者将原来内给的业务活动转向通过市场交易方式获取(由企业内部转向上游供应商或者下游买方价值链)。

企业以纵向边界为出发点进行上下整合形成的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复杂的关系建立。即把产业链上的成员整合起来,如同一个企业一样,但各成员间有可能是完全独立经营的企业。这种关系的维系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不断的坚持,投入早期甚至见不到实质性的利益。然而当市场的不确定性高、机会主义威胁大、专用性资产程度大,造成费用较高时,这种纵向集成式的商业模式就凸显出了它的优越性,像芯片制造、船舶制造等产业就具备这样的特点。

42要素组合视角下的价值主张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往往涉及多个要素的同时变化,是一种集成创新。先发企业和后发企业的要素组合构成明显存在差异,本文主要从它们的价值主张方面来探究其应如何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

421先发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构建

先发企业一般是国家重点发展并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行业内的先行者,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资金和政策上能获得相应的支持,要素禀赋较高,但这类企业难以进行比较激进的商业模式创新。

这就要求先发企业必须有战略远见。一方面,能够打破旧有产业的各种壁垒,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去克服企业的惰性,对技术创新进行投入并应对随之而来的风险。另一方面,需要企业能够协调商业模式的各个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内外部各种资源。就目前很多新兴产业来看,关键技术和环节的单点突破已经很难实现整体跃升,必须在一开始就要有整体价值网络的设计,依靠价值网络竞争。因此,先行者在追求自我生存与发展的同时,要为国内已有企业和新进入者提供学习的样板,形成一种以“产业资源整合+高端经营品牌”为价值主张的商业模式。

422后发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构建

后发企业不是后进企业,也不是新创企业,而是以追赶为主要目标的企业。后发企业的要素组合主要体现在成本结构和市场定位上。虽然后发企业资源获取的能力较弱,但它们能够用更短的学习时间,获得更多的技术经验和市场信息。此外,后发企业的初期市场开发和研发花费相对较少,这使得它们的产品具有成本优势。

后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首先要进行机会识别,应主动出击,探寻搜索各种潜在的机会。后发企业要成为已有市场游戏规则的破坏者,就需要高度关注顾客和外部市场,仅在企业内部搜索创意是不够的,应该把整个价值网络视作创意搜索的来源。顾客的需求变化,主流市场的产品/服务某些被忽略的性能维度,通过价值创新能否增加新的价值创造环节以及后发企业是否有利于实施低端颠覆或新市场颠覆的策略等,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筛选出有潜力的创新点,形成一种以“抢占利基市场”为价值主张的商业模式。

43核心要素构建视角下的资源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

核心要素创造是商业模式运转所需要的有形或无形的、重要的资源和能力。商业模式不同,背后支撑的核心要素也不同。每个企业的成长都有一定的路径,也因此积累了各种各样的核心要素。商业模式创新时,原有核心要素是否还能适应新商业模式的发展要求,促进企业的运营,需要企业做一个全面、透彻的审视。要及时舍弃不适应的核心要素,重新构建或者培养目前还不具备但却有需要的核心要素。本文选取了苹果、Google 和微软这三家当前备受关注且均获得成功的互联网公司进行对比。

431苹果模式

苹果模式的成功之处表现在:构建了半封闭的手机操作系统,同时将硬件(iPod、iPhone)和软件(iTunes、App Store)整合到一起,在给消费者提供硬件产品的同时,在软件应用程序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是靠软件和服务吸引用户从而拉动硬件和操作系统销售的盈利模式。

432Google 模式

Google 采取的是搜索服务免费但广告服务收费的商业模式,广告服务是其主要利润来源,提供的广告服务有 AdWords、AdSense(广告联盟)等。这种模式免费招揽大量的用户,吸引大量的广告投放者,从而实现对广告投放者的收费。

433微软模式

微软在“酷科技”上的发展不如苹果,于是专心做大众的功能性市场,扬长避短。如今它的Windows操作系统仍罕有匹敌者。而微软之所以能够创造全球软件业的成功,就是创造了软件产品从免费到收费的商业模式,为软件业的独立发展和高速增长确立了新的规则。

同样是数字媒体平台,这三家企业采取的商业模式不同,在核心要素的构建上有差别,盈利的来源也多种多样,但目前它们的盈利能力都很强。这说明企业的商业模式都达到了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最终目的。

5结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它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够创造价值空间,将技术的推广与市场的需求联系起来,它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来源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参考文献:

[1]姚明明技术追赶视角下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一个多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4(10):149-162

[2]魏炜,朱武祥基于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的商业模式理论[J].管理世界,2012(12):125-131

[3]乔为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2012(3):65-70

[4]原 磊商业模式分类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5):35-44

[5]芮明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模式[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66-70

[6]罗倩,蔡玫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类型分布特征、成型原因与构建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1):56-61

[7]陈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2(1):112-116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范文2

关键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2

一、商业模式定义及构成

目前国外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可分为三类。1.经济类:仅描述企业的经济模式,即企业获取利润的方式[1]。2.运营类:描述企业的运营结构,即企业设计何种流程与构造来创造价值[2]。3.战略类:描述企业的总体战略,涉及市场、企业行为、外部机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等[3]。Morris et a1.(2003)对商业模式定义如下: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单的陈述,旨在说明企业如何对战略方向、运营结构和经济逻辑等方面一系列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以便在特定的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4]。

Mark W. Johnson et al.认为商业模式由顾客价值、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关键过程四个要素构成[5]。顾客价值是指能够为消费者创造同类产品所无法替代的,独一无二的消费体验。如苹果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开发硬件、软件,并整合服务,令消费者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下载音乐过程。盈利模式包括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结构,以及存货周转率等。如美国西南航空通过打折机票吸引网站的高点击率,公司的主要赢利来源是网站的奢侈品广告与低成本控制。关键资源是企业所拥有的人才、技术、产品、设备、品牌等,企业通过关键资源为目标客户提供价值。关键过程则是实现客户价值的手段,包括培训、生产、服务等。如亚马逊每年约28%的运营成本用于开发计算机化供应链,技术创新不仅让用户体验提升,又使公司在其他方面节约成本约40%。

二、商业模式创新动力

1.新技术推动

Kodama(2004)、Yovanof和Hazapis(2008)等学者的研究表明,产业模块化和产业融合等技术变化推动了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相关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且商业模式创新有助于企业在更大程度上获得技术变化所带来的收益[6]。如IBM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施“智慧的地球”战略,并细分为包括水、交通、医疗、社会治安、安全、教育六大系统的智慧城市,以及智慧的电力、能源、商务、铁路等领域,进行了数千个“智慧的地球”相关的项目实践,成功转型为智慧成长的商业模式。

2.市场需求拉动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发现商业模式创新有时是为了抓住特定的市场机会而进行的。Linder .et(2000)认为,挖掘市场机会更能解释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动机[7]。如京东抓准用户对货品保真、价格便宜、服务完善的需求,成功塑造产品+价格+服务的商业模式。2010年提出“大服务战略”,实现无间隙客户服务,并相继推出“211限时达”超快配送、“售后100分”承诺、全国上门取件、先行赔偿等一系列服务举措,全方位升级了服务能力,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提升了用户体验。

3.竞争环境压迫

Venkatraman, Henderson(2008)在研究中发现技术和经营方式的变化会给企业带来压力,当这种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就会产生商业模式创新的需要[8]。Sosna .et(2010)认为,市场的变化(新竞争者和规则出现时)会使现存的商业模式缺乏盈利性[9]。如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上,上海大众凭借汽车人性化的配置、高端的驾乘体验,精准的营销策略以及对当今国内汽车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其旗下主力车型在细分市场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三、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本研究发现企业商业模式路径可分为两个维度,横向维度是要素创新与价值链创新,其中要素创新强调通过改变商业模式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价值链创新是企业考虑利润产生的环节和自身实力,在价值链中选择合理的位置,发展与供应商、分销商、合作伙伴的联系,发挥协同效应,形成共同为顾客提供价值的网络。纵向维度是维持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其中维持性创新是对现有主流市场上产品性能的改进创新;破坏性创新是使企业显著改变传统竞争规则,并改变现有市场需求的创新。见图1。

1.维持性要素创新

维持性要素创新包括提供特别的产品或服务,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为顾客创造独特的和附加的价值,那么它就在能够主流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并有效地保护利润流。另外,维持性要素创新还包括盈利模式创新,具体指:(1)收入模式创新,如前文提到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2)成本结构创新,如戴尔的直销模式,通过高效整合采购、装配、输出将电脑直接送到顾客手中,去除了中间商所赚的利润,从而降低成本,取得巨大的竞争优势。(3)提高固定资产周转率,如前文提到的亚马逊“无限库存”战略目标。最后,维持性要素创新还包括关键要素及过程创新,路径涉及人力资源与核心技术开发,渠道建设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相结合,优化产品的设计、生产,企业合理外包与投资等。

2.破坏性要素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范文3

    [论文摘要]在所有创新之中,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企业最本源的创新,它是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离开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他的创新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和盈利的基础。创新是互联网的精神所在,是互联网永恒不变的主题,因此,进行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互联网的四大基础应用——搜索引擎、即时通信、电子邮箱、电子商务入手,讨论了在互联网领域如何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在创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种有前景的商业模式,希望能引起广大互联网企业的实践者和学者的一些思考。

    1987年中国学术网(CA N E 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互联网在中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到2007年底,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大促进了互联网公司的飞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模式创新也不断涌现。每一次的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可能是企业加速发展的机遇,甚至是一个新型互联网企业的崛起。

    1 当前中国互联网公司总体发展状况

    基于互联网领域的四大基础应用——邮箱、I M(即时通信)搜索和电子商业,诞生了——网易、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这几家着名的互联网公司。而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也仅仅是三四年的时间就被百度、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所超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传统的门户网站创新力度不够,过度地依赖传统模式所致。腾讯拥有中国最大的用户群体,百度拥有中国最大的访问量,而阿里巴巴则拥有最大的企业用户群体。从三大门户独领,到今天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一马当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的成功主要就得益于其在互联网领域的不断的创新能力。

    2 商业模式的概述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竞争已经不仅是停留在产品、技术、服务、管理、人才等方面,一切都必须以一种有形的模式存在和出现。商业模式,简单的理解是指能够为公司带来收益并且收益越来越大的赚钱方式,主要包括三种模式:销售模式、运营模式、资本模式,其核心就是对资源的整合能力。

    销售模式,是指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方式,这是商业模式的最基本体现,是商业模式的实现通道。如果缺乏有效的销售模式,看起来再好的商业模式也没有用。P P G的营销模式是多种营销模式的融合与再创新:P P G品牌男装完全由长三角地区的7家企业贴牌生产,P P G只负责产品质量管理,然后通过无店铺的在线直销和呼叫中心方式,将产品直接交到消费者手里——由此打造了传统营销无可比拟的低成本优势、渠道优势。

    运营模式,特指企业内部人、财、物、信息各要素的结合。这是商业模式的核心。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运营模式,即使再高效的销售模式也会由于缺乏持续而优秀的产品、服务供应而枯萎。以携程为代表的低价酒店经营模式都是富有特色的运营模式。

    资本模式,主要指企业获得资本的方式以及资本运作的方式,这是商业模式的支撑体系。如果缺乏有效的资本模式,前两种模式都有可能会遇到现金危机而导致整个商业模式的崩溃,例如,港湾网络最终就是在资金链方面出现了问题,才被迫出售。由于互联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风险投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以上三种模式的有效结合,使得内外资源获得有效整合,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如果结合不到位,资源就很难获得高效整合,甚至会导致企业的失败。

    3 商业模式创新需要注意的问题

    (1)认真研究互联网行业的特点,准确把握行业本质。

    (2)以客户的需要为导向,深入研究其偏好。

    (3)选择有广阔市场空间的领域,突出规模效益。

    (4)结合自身特点,注重独特资源的培育。

    (5)高效执行力的团队是商业模式成功的保障。

    前时代华纳C E O迈克尔?邓恩所说,“在经营企业过程当中,商业模式比高技术更重要,因为前者是企业能够立足的先决条件。在经历了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两个阶段之后,中国的企业需要向更高的境界迈进,那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否打造出色的商业模式,是中国企业决胜未来的关键所在。

    互联网往往是在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基础上,进行营销积聚人气,然后再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例如,手机视频网站目前还未能实现盈利,还处于前期的投入阶段,而当前这些网站正在探索推广和运营的新模式,现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主题营销、热点营销等营销手段积累更多的用户资源。只有达到一定的用户流量才有可能取得盈利,而且用户流量越大,流量转化成收益也就越大。而如何把流量转化成收益,这就是盈利模式的创新问题了。

    4 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新发展——从模仿到创新

    4.1 平台化和全业务扩张是成熟互联网公司的整体发展趋势

    腾讯的迅速崛起依靠的是QQ这个黏性极强的聊天软件,然后又进军电子商业领域建立“拍拍网”,乃至资讯门户网站和网络游戏,实现了业务的全覆盖。而腾讯领军的虚拟物品交易很可能发展成为w e b2.0应用中最大的收入模式。

    阿里巴巴面对的是占有全国企业总数的85%的中小企业,从B2B业务开始,而后又延伸到淘宝中的个体,从而完成两个交易平台的搭建。为了促成交易的达成,又先后推出在线支付(支付宝)、即时通信软件(阿里旺旺),而在2007年上市之前推出的阿里巴巴网站是一个广告超市平台。阿里巴巴要做的是围绕电子商业,通过各种新技术、新模式完善电子商业生态。阿里巴巴的成功尤其是在B2B方面的成功完全是其自主创新的成功。

    百度是美国g o o g l e的模板,百度之所以能在中国战胜google,其在贴吧、娱乐等社区方面的创新功不可没。搜索成为网民习惯后,百度的竞价广告前景被人们普遍看好。但百度为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巨大的C2C相关需求,于2007年宣布要打造基于搜索引擎的电子商业,进军C2C领 域。

    网易在面对三大门户之争中最弱的窘境时,以网游作为转型的突破口,事实证明非常成功,现在的网易成了盛大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当前中国互联网界最大的六大收入模式是网络广告、电子商业、搜索、移动应用、网络游戏、虚拟物品交易。前三大收入模式我们仍要追随美国前进,但移动应用、网络游戏、虚拟物品交易,我们已经走在全球互联网的前沿。互联网没有边界,用户的需要没有止境,互联网的模式创新也无止境。对于成熟的有实力的大公司来讲,围绕其核心能力进行全业务扩张是这些互联网公司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4.2 突出差异化是新型互联网公司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对于新型的互联网公司,在成立之初就面临着生存的问题,而能否存活下来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这个互联网公司在商业模式方面是否存在独到的创新。如果只是简单照抄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模式,那么它的未来不能不令人担忧。下面就简要介绍最近几年兴起的新的模式创新成果。

    2006年诞生的试用网(i t r y.c n)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吸引了数十万网民注册。试用网就是一个专门提供免费的试用品给用户试用的平台。用户在试用网网站进行注册,即可免费领取厂商提供的试用品。用户在试用了某个产品或服务后,必须提交试用心得,供厂商获取市场和客户数据。试用网其实也是一个web2.0平台,主角是厂商和消费者,而网站的收入来自厂商。试用品领取建立在两个概念之上,一是“试”,二是“体验”,这两个概念蕴涵着对中国人心理的深刻洞察,正是这份洞察注定了试用品领取必将成为大众时尚。

    网盛旗下的生意宝(w w w.n e t s u n.c o m)作为国内B2B领域的明星,近来的高速发展颇受人们瞩目,生意宝以数量庞大、覆盖广泛、合作形式多样化的行业网站联盟为基础,开创了我国B2B领域独有的“小门户+联盟”模式,是近年来我国电子商业创新发展的一个全新代表,也因此被誉为继“垂直行业网站”、“综合性行业网站”之后的我国第三代B2B电子商业模式,代表了未来我国B2B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方向。

    另外,分类信息网站、婚恋网站、视频网站、博客网站、社区网站都是最近几年兴起的网站,他们都是基于互联网的模式创新,也大大地促进了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商业世界是个变化快捷的世界,任何商业模式都不是永远不变的,而要保持其领先地位就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即使被认为是最优秀的商业模式。世界上许多优秀的企业不是没有核心能力,也不是没有好的商业模式,而是不能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积极有效的创新、变化而衰落的。与之相反,一些优秀的企业,通过建立一种将成功商业模式不断进行更新的机制,从而实现了企业快速、持续、稳定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陈轶,隋丹.电子商业商务模式的分类与比较[J].上海:上海管理科学,2004(3):87-88.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范文4

【关键词】保险 互联网保险 创新商业模式

一、引言

互联网保险作为普惠保险的新兴业态,从传统保险公司的电商化,到借助第三方平台拓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再到专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成立,正在掀起新的行业浪潮。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高达2234亿元,比2011年增长近69倍,在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已经上升到2015年的9.2%,增速十分迅猛。?q?因此,为规范互联网保险市场、防范风险、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互联网保险应注重产品创新、注重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开展大数据分析,以及注重创新商业模式。

二、互联网保险发展现状

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互联网人身险累计保费1465.60亿元,同比增长3.15倍;互联网财产险累计保费收入768.36亿元,同比增长51.94%。截止到2016年3月底,互联网保险服务的用户超过了3.3亿,互联网保民人数已是股民人数的三倍,互联网保险促进了保险的普及。在互联网保民中,80后人群占47%、90后人群占33%,成为互联网保险的主力,新生代积极参与互联网保险,是互联网保险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r?

三、互联网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保险产品不多

互联网保险销售仍以传统保险产品为主,创新的保险产品仍然不多。[1]-[2]同时,互联网保险销售仍然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地区经济发达与否,直接影响保险从业人员能否深度发掘消费者所面临的风险并设计相应的保险产品,进而影响从传统推销保险到精准识别客户到服务客户。

(二)线上线下结合较弱

目前,互联网保险仅限于简单的保险品种,例如退货运费保险、航班延误险等。多数复杂的长期产品例如人寿保险、护理保险等还需销售人员推销、讲解和说明,金额较大、原因复杂的理赔案还需现场查勘定损。因此,互联网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服务。而国内保险行业产品、组织架构都围绕渠道而建立,导致传统的保险公司很难从组织架构层面真正做好互联网保险。

(三)大数据分析较滞后

“大数据”是互联网经济或“互联网+”经济的本质特征。[3]但从“渠道观”来看,仅将互联网保险看作业务渠道;从“流程观”来看,仍停留在技术和成本范畴来理解互联网保险;从“定价观”来看,仍未深入分析标的物风险,实现精准定价。这样仅仅局限在保险的框架中,并没有打造“保险+数据”共享生态圈。同时,保险行业也未实现真正意义的信息共享。

(四)创新商业模式缺乏

目前保险业主要将互联网作为一种销售渠道,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改变保险业的运作模式,从而改变整个行业所遵从的价值体系;[4]保险参与者没有实现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交流、沟通、互动的保险活动;各家保险公司没有深挖互联网碎片化和场景化的优势,通过经营化、服务化、客户化来进行互联网+保险的融合。

四、互联网保险创新商业模式发展策略

(一)创新互联网保险产品

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更多产品创新,开发嵌入互联网保险技术产品,如UBI汽车保险、移动健康管理保险产品等;采用场景化、碎片化、细分策略、服务整合的技术路径,实现互联网保险产品轻内核、强渗透、快响应、广传播的特点。因此,做“人人能看懂”的标准化产品,做“玩着买保险”的互动产品,做“与服务一起销售”的服务保险。

(二)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

互联网保险要注重线上和线下的结合。以寿险为核心,整合保险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以增值服务,附加服务和大服务赢得客户,让传统服务与互联网创新互为补充,线上服务及时便捷,线下服务真实周到,实现成本低,效率高,途径广,内容多,体验好的转变。同时,有助于改善保险服务品质,塑造良好的行业形象。

(三)加强大数据分析

通过大数据分析,保险公司可发现不同群体的保险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保险产品,并进行精准推销、精准定价。同时,建立行业信息共享平台,不仅契合行业互联网化发展需要,而且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数据服务和信息技术支持,如:平善的信息安全策略和措施,能解决保险发展中面临的信息化和安全问题;可以推动保险监管信息化的水平提升,有助于快速精准地识别互联网保险业务所带来的风险,防止风险的大量集聚和跨界蔓延。

(四)创新互联网商业模式

一是实现“传统渠道+互联网”模式,将互联网保险与门店、坐席、人、业务员等传统的渠道进行结合;二是实现一站式客户体验的平台运营模式,如中国人寿搭建了类淘宝官网平台,成员单位均可在平台上进行销售和综合经营服务;三是采用互助保险组织,通过互联网快速汇集客户需求,实现风险共担;四是选择“互联网+”自身营销特点,将非核心业务外部化,实现差异化的风险管理,并向医疗、健康、养老、投资等延伸。

注释

?q?2016蚂蚁金服研究报告。

?r?互联网保险发展要注重创新商业模式.魏迎宁.中国保险报.2016。

参考文献

[1]王燕,杨晓明,徐兴泰.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

[2]陈碧豪,赵志明,付泽华.互联网保险产品营销模式及创新探析[J].商.2014.

[3]曹云波,姜家祥.大数据时代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的机遇与挑战[J].财会月刊.2015.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范文5

关键词:信息化;商业模式;企业管理

一、概述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存储、信息传输和经济的运营模式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尤其重要的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处理事务的方式和沟通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信息化背景下对传统的商业模式赋予新的内涵,各种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理论不断推出。信息化正在不断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信息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先驱及主导动力,其发展和壮大直接影响着企业信息的进程,因此,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是企业管理的创新。在信息化背景下,对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升级提升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内容。

二、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

(一)信息化的演进

美国是世界信息化革命的先驱,主要是与美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有关。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关研究,我国在1997年召开了首届全国信息化会议,对信息化的概念界定为通过发展智能化的工具为代表新生产力并且造福于社会的过程。我国信息化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应用简单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第二阶段为通过技术升级开发新的信息资源。因此,信息化是通过提升自身的技术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壮大。信息化是产生于工业化背景的后期,因此工业化的背景知识是理解信息化概念的前提。工业化依据主导产业的变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加工工业,第二阶段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第三阶段是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信息化在工业化进程的后期呈现出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特征,并对社会的各个领域不断渗透,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特别是上世纪90年后期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把人类社会从工业化阶段推动到信息化阶段。在这一阶段,高新技术的发展壮大不断改造传统的工业化进程,发挥信息化阶段技术的优势,按照产品研发、流程再造、企业升级管控、加强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提升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传统的产业和企业管控模式正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

(二)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是近些年出现的热词,对于理论界和传统产业来说,大数据的出现,对传统的管理方式、经济发展发生带来了巨变。随着智能终端、移动互联迅速发展,数据信息呈现爆炸性的增长,大数据为传统和新兴企业获得了多角度的洞察力,对企业的管控提供了新思维模式。

大数据在信息规模化和多样化的今天为社会带来非常大变革。企业应用数据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方面促使自身重新定位和思考现有的经营发展模式,企业不断面临转型的压力。因此,大数据的价值为很多企业商业模式和管控模式的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化的出现有效的整合了数据,并且传统的数据库软件和信息技术没法处理大量的数据,促使大数据应运而生。因此,信息化作为背景的企业和商业模式的有效转型,是在研究大数据在什么方面可以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将大量的数据演变为企业利用自身资源进行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三、商业模式概念和企业管理界定

(一)商业模式概念

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学术界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对商业模式的定义没有一致的意见。国内外关于商业模式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熊比特(1939)认为新商业、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竞争至关重要,而价格和产出的竞争相比上述竞争并不重要。德鲁克提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是商业模式竞争,而不是不同产品之间的竞争。理论界和实践界认同商业模式概念,但是对商业模式具体的定义理论界和实践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商业模式创新,在企业进行研发和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衔接作用,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分享财富。虽然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不同的行业和规模,商业模式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从商业模式的本质来说,可以将商业模式概括为:商业模式不同于市场战略,不是简单从供应商角度、企业角度和顾客角度进行线性的价值创造,而是从整体上综合考虑企业如何有序的进行总体的价值创造,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最大的财富。商业模式作为一个整合概念,主要包括企业的经济本质、企业经营运作和战略发展等三个方面内容。随着企业创新程度的不断加大,商业模式的创新作用日趋重要。

(二)企业管理创新发展

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发生,传统的企业管控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严重的冲击。物联网、云计算和三网融合等等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很多新兴产业和网络化的企业形态不断改变现有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因此,从管理领域重新思考的问题很多,信息化和网络化带来不断的变革和发展壮大。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壮大,有效的加剧了市场之间的竞争,传统的企业管控模式满足了企业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为发展壮大,需不断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自身需不断的改革创新。

四、案例分析

商业模式最重要的核心问题是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可以从大量的商业成功模式里找到答案,成功的商业模式更多的是在对现有的模式下进行颠覆性的变革,跳出框架的局限。一方面从商机的角度来说,企业需要更多的创造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业模式,并且使得企业从多元化的角度获取的收益,满足企业持续增长得需求。简单的说,就是将客户由一次交易的客户转变为终身的客户。比较典型的案例有创造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和创造阿里巴巴公司的马云。理论界已将苹果公司的发展历史作为成功的商业案例来研究,我们下面来分析下苹果公司的商业模式,苹果公司将单一的商品IPHONE转变为全产业链的APPSTRORE,通过苹果公司的营销,苹果公司将自己的苹果品牌树立起来。苹果公司已经从单一的出售产品发展转变为出售苹果的文化和产品,苹果公司自身的产品已完全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销售手机产品改变为销售自己的生活方式―文化和产品。乔布斯作为苹果公司灵魂人物,为苹果公司现有商业模式的创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乔布斯去世给苹果公司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但是苹果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忠实的需求者,从这一点来说,企业的商业模式不仅仅需要天时地利的影响外,人的重要性影响至关重要。简单的说,企业的发展方向与信息资源等数据的分析和把控密不可分。

国外的商业模式我国以乔布斯为例,国内成功的商业模式我们以上个世纪末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为例。马云最开始创业的时候以50万元起家,当时马云的梦想是将公司的价值做到500亿元以上。从当时的时间点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谈,都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但是在马云的带领下经过阿里巴巴集团经过20年的发展壮大,阿里巴巴的市场价值已经超出了500亿元。不可置否,阿里巴巴的成功是一个商业模式的成功。淘宝网在刚开始建立的时候,淘宝网引进了EBAY的成功商业模式,但不是完全与EBAY的商业模式完全一致,它将EBAY商业模式与国内的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将客户的需求作为首位,将顾客作为上帝。将中小企业的交易放到了淘宝中进行,省去了中间的很多环节,一方面为满足客户的需求,并降低了客户的购买成本,另一方面扩大了中小企业产品的销路,提高了中小企业的效益。在此过程中,阿里巴巴开创了了支付宝的业务,对中小企业和客户来说提供了便利,方便了双方诚信的结算方式,为网络安全交易和诚信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阿里巴巴凭借这个平台发展了企业的金融业务,壮大了自身的实力。阿里巴巴从客户的角度来发展和经营自己的事业,创新的整合上下游的产业链,这种模式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开辟了新方向。

五、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信息化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和企业管理创新,得出企业价值创造的根本来源于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创新。信息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商业模式的创新花样繁多,很多商业界开始重视互联网背景下商业模式的创新和企业管理的创新。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产品的销售方式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方式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生产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的内在价值在信息化背景下通过改变管理模式或者改变组织形式不断的发生变化,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消费者购买习惯和消费方式发生着重要的变革。以手机产品为例,曾经的摩托罗拉公司是市场占有率最好的公司,其摩托罗拉产品也是当时一个时代的记忆,但是该公司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后,被国外的苹果公司、三星公司和国内的华为公司、小米公司所取代。从这个角度来说,苹果公司、三星公司和国内的华为公司、小米公司不可能永远占领整个全球市场,在不久的某一天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慢慢的取代上述公司成为手机行业新的行业巨头。所以,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应重视互联网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企业价值,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未来学术界将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根明,易睿.企业家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01).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范文6

经济学家熊彼得认为“未来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的竞争,也不是产品服务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北京大学魏炜和清华大学朱武祥认为完整商业模式包括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自由现金流和企业价值六个方面,从整体结构来看,定位是商业模式的起点,它实现顾客价值,企业投资价值是商业模式的归属,它实现企业价值。而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自由现金流结构构成企业的运行机制。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进行分析。

近几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类新型电子商务公司,依托新型商业模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依靠传统商业模式的行业产生强烈的冲击。随着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广泛运用和创新,邮政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邮政现有商业模式特点分析

2007年邮政政企分开后,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按照“一体两翼”的改革思路,邮政分为邮政企业、邮政速递物流专业公司、邮政储蓄银行三个经营实体,和速递物流、邮政银行相比,邮政企业更具有传统企业的体制和机制特征,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邮政企业面向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构建。

目前邮政商业模式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一)定位不清晰,与当前经济环境变化不相适应,顾客价值较低

在外界的一般观念中,把邮政行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但实际上邮政是典型相关多元化企业。其中函件、报刊以实物为载体传递信息,属于信息通讯市场;集邮定位于收藏和礼品市场;短信、航空机票、代收代付、邮政网站等,分属于数据分销、代办等多个市场;而分销业务属于商品流通市场;包裹和速递物流业务同属物流市场。金融属于金融市场。按照波特价值链分析,邮政企业通过共享网点资源、人力资源、系统资源、客户资源、邮政信誉完成邮政业务价值链各环节活动,获得战略匹配利益和范围经济性。从顾客生涯价值来看,由于邮政现有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传统普遍服务定位准则基础上,未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细分:函件、报刊等传统业务受到现代通信技术的替代,顾客基数越来越小,顾客份额极低,虽然近年来邮政涉足数据库营销等媒体广告、礼品、数据分销、代收代付等市场,顾客范围有所扩大,但市场份额较低,运营成本高企,企业总顾客生涯价值偏低。

(二)邮政现有模式系统相对固化封闭,缺乏弹性,对内整合价值链和对外向产业链两端延伸的能力弱

邮政企业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先后建成综合计算机网和邮政储蓄网两个平台,并逐步完成电子化支局等各业务子系统、11185等服务系统建设,目前已开始各子系统的集成工作,但总体上讲,目前邮政企业各业务系统的数据未完全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造成实际上业务系统的数据无法转化为信息,如邮政客户在不同时间、同一地点、使用不同邮政业务,系统无法有效识别是否为同一客户行为。同时业务系统除个别业务与外部企业有简单数据交换接口外,系统仍然是封闭的,无法有效地在产业链上前向、后向延伸,因此在企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产业链两个层面,当前业务系统条件还不能有效对顾客、合作伙伴及内部利益相关方角色定位和利益分配调整。

(三)邮政关键资源和能力独特,但没有有效整合,缺乏整体优势,相反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有所弱化

邮政有七个独特资源和能力:一是遍布全国各地的邮政网点;二是覆盖全国的实物运输网络。三是全国最大的投递配送网。四是把上述资源有机联系、协同运转的全程全网规则体系,这一规则体系是邮政文化的一部分。五是中国邮政品牌。六是巨大的客户基数。七是邮政专营权。后三者是基于邮政长期普遍服务而获得特殊资源和能力。受定位、业务系统的影响,在电子商务经济环境下,呈现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相对“轻型”电子商务企业,邮政企业具有固定资产多、单点产出低、整体效率低的“重型”特点。二是产品和服务创新乏力,品牌形象、客户基数、专营权资源作用下降。

(四)盈利模式单一,企业自由现金流无法有效支撑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传统邮政企业收入结构和成本结构处于一一对应状态,即提供什么服务,就向客户收取费用,扣除成本,以获得收益。在盈利模式同质化的时代,这种盈利模式使企业经营变得越发艰难。自由现金流构成可认为是“现金收入-现金投资”。目前邮政企业利润构成中,金融业务是主要的现金收入来源,其他邮政业务受市场规模影响,有较高的经营成本,对现金收入贡献较小。长期以来国家对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投入较少,主要靠邮政自身投入解决。网点建设、车辆购买是邮政价值网络形成关键资源,需要大量的投资,同时运营投资也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而逐年增多,因此现有商业模式下邮政企业呈典型的“重资产”经营特征。

二、电子商务发展对邮政企业的影响分析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截止2010年12月底,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超过4.5万亿,同比增长22%,其中网上零售交易市场(BTOC、CTOC以及其他非主流模式企业)交易额实现5131亿元,同比增长97.3%,占全年社会零售总额的3%。据艾瑞网分析认为,我国电子商务已进入大规模的发展、应用、运营阶段,已出现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从地域来看农村信息化进程加快,快速向农村区域普及;从涉足企业来看,传统企业电子化进程加快,电子商务和传统产业进一步融合;从方向上看,行业细分和专业化发展成为趋势。

(一)邮政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参照IBM公司对电子商务发展起步、集成、E时代三阶段的划分,邮政电子商务经历十年发展已进入系统集成阶段。而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电子商务业务实践更是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按照邮政集团公司“支撑、服务、运营”战略目标,已实现邮政传统业务的电子商务化;和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行业部门、社会团体广泛合作开办代收税、代收水电气、代收通信费、代办电信、代收石油烟草款、代票、航空机票等业务;并在网上订报、集邮预订等传统电子邮局之外,开办邮乐网(BTOC)购物平台,逐步涉足运营领域。邮政电子商务业务实践利用现有邮政资源和能力,其低投入高产出的特征,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利润来源。更重要的是通过电子商务业务实践,邮政打破多年来封闭、固定的态势,外部合作伙伴成数十倍的增加,邮政企业有效地突破固有市场领域和边界。

(二)电子商务发展对邮政面向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1.企业外部电子商务运用普及,出现规模效应,意味着电子商务法律政策环境日趋成熟,公众对电子商务模式认同度、参与度增加,价值创造主体多元化、盈利模式多元化,邮政企业有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外部条件和后发优势。

2.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成功范例为邮政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青岛海尔、苏宁电器、国美电器等等传统企业,已经具备广泛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并具备运营的基本条件,电子商务不仅在传统企业内部价值链深层次整合,还在外部价值链整合加快。最值得注意的趋势是“线上虚拟平台+线下实体平台”模式,为邮政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指明方向。

3.邮政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电子商务业务实践效果明显,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基本条件。近十年的电子商务实践促使邮政企业在组织结构、人才队伍、管理制度、运营经验、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做出了适应性调整,是下一步全面创新的基础。

三、邮政面向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思路和策略

(一)实施专业化经营是邮政商业模式创新的前提

专业化经营是解决多元化经营的主要途径。前期邮政体制改革主要成果是成立金融、速递物流两个专业化公司,而对邮政企业所经营业务专业化经营尚未涉及,虽然在省、市层面成立了专业公司,但还不是独立的法人,县一级层面则全部实行混业经营。随着邮政业务因发展需要,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邮政经营范围从原有固有的专营领域向竞争性市场延伸,面对不同市场,原有“大一统”的混业经营模式,已经成为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障碍。建立专业公司和营业、投递、邮运等对内部资源之间明晰的结算关系,是解决企业资源高效匹配的有效途径。

(二)“虚拟经营+实体经营”是邮政商业模式创新最优路径选择

传统“重型”企业如青岛海尔等通过电子商务运用,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成功解决了网上渠道和传统销售两个渠道冲突问题;而典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则纷纷建立“实体”渠道,以直销模式成名的戴尔公司,近年来一反常规,纷纷建立国内实体经营渠道。因此,邮政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应该是基于传统实体渠道,建立适应电子商务的业务系统,提升邮政品牌、客户关系等“软实力”,大力发展虚拟的网络渠道,最终建立实体和虚拟渠道相结合的“轻型”企业。

(三)重新定义邮政业务是邮政商业模式创新的根本

将原有普遍服务条件下邮政业务进行重新定义,改变传统邮政业务固有的服务内容和方式,赋予传统业务新的内涵,进入新的市场领域,如商业信函,依托数据库营销,整合大众媒体和网络媒体,以新媒体的概念出现;利用自身关键资源优势,改变原有关键资源传统功能,通过满足电子商务时代顾客新消费心理和需求取向,如整合邮政实体渠道,使之成为一个分销节点或物流配送节点,而不仅是传统的收寄功能;利用邮政传统实体渠道优势,建立销售型BTOC网站,创新发展“线上+线下”模式。重新定义邮政业务意味着公司需要有明晰的战略方向,公司使命和愿景,也就是企业战略的明晰和转变。

(四)建立和完善基于电子商务的业务系统体系,确立邮政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格局

完善邮政电子化支局等业务系统,加快互联互通,使之具备开放性特征,能方便、安全、高效地和其他外部网络连接。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业务系统新规则,将邮政企业、客户、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之间利益进行重新分配,从而完成对利益关系的重新确定。

(五)重新组合现有关键资源和能力是邮政商业模式创新的优化选择

在电子商务时代邮政企业现有关键资源和能力,其作用已经严重弱化,但仍然是任何新商业模式必要的资源和能力,因此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优势发展,是目前邮政企业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最优选择。以现有企业关键资源和能力为基础,依托业务系统建设,重新调整关键资源和能力组合,实现内部价值链的整合。如加大邮政品牌形象建设,改变目前邮政品牌逐渐弱化的局面;改变运输网络、投递网络固定模式,实现具有弹性的的个性化服务;将全程全网规则和流程固化到新的业务系统中,是使之成为其他关键资源和能力整合的支撑点。

(六)实现以专业化经营为基础的盈利模式多样化

邮政各项业务所属市场不同,盈利模式的多样化,是邮政企业增加顾客价值的重要途径。这需要在重新定义客户的基础上,把握行业价值链变化,动态的转变业务结构,实现多点盈利。如以“航空机票+商旅”的“基础产品+衍生服务”模式;“自由一族”会员制、“集邮社区”、基于BTOC平台的邮政网购会员等配电盘模式;因邮政普遍服务和专营权而获得的信报箱行业标准及准入模式;以商函“第三方赞助”、“按效果付费”、“数据营销+代收款+物流配送”价值链整合模式。实现各专业间信息全面共享,开展跨专业的产品和服务交叉营销,从而获得盈利倍增效果,如将邮政邮乐网转化为集销售和客户积分兑换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七)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提高企业投资价值为宗旨,适应企业重新定位后商业模式的变化

从治理结构角度看,在资本经营高度发达的今天,仅靠企业自身积累已经远远无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完善邮政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投资价值的根本途径。在专业化经营的基础上,对部分成熟的业务进行剥离,使之具备资本运作的主体资格,实现股权多元化,参与战略兼并和并购、战略融资等资本市场运作。从运营角度看,通过品牌授权经营、特许加盟、非核心业务外包和合作、资产租赁、整合供应链等方式减少固定资产投资、运营资本的投入,实现轻资产模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