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行业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药制造行业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范文1

此次大会紧扣热点话题,邀请了浙江省领导以及省内外专家共同探讨和分享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政策、国内外医药化工行业互联网前沿技术和理论、医药化工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解决方案以及医药化工行业大数据等热点问题。来自全省部分市县经信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有关信息化服务企业或信息工程公司、全省重点医药化工企业、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大榭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港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台州国家医药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绍兴现代医药高技术产业园区、余杭生物医药高技术产业园区、全省重点医药化工园区等负责人或代表以及医药化工行业的专家、学者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发声未来,共谱新篇章。

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吴君青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互联网的技术和模式正在向实体经济渗透融合,这对于浙江省的制造业而言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技术对原有的制造业生产关系、生产方式起到了革命性作用,企业的生产要素发生了变化,数据成为驱动企业创新,优化产业链的一种要素。浙江作为制造业大省和互联网大省,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应该走在全国前列。医药化工行业一直是浙江省的支柱性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据比重很高,但近年来,受环境因素倒逼以及市场波动较大的影响,亟待转型。省内大型的医药化工企业正在不断谋求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自身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变革,例如镇海炼化积极推动智能制造,目前已成为全国智能制造的示范企业;又比如恒逸集团开始探索应用外部数据来应对市场的不稳定性。

上虞是浙江省精细化工行业的主要集聚区,龙盛、闰土等龙头企业在国内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智能制造、工厂物联网、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上虞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壮雄在致辞时透露了一组数据,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3亿元,增长7%,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个亿;医药化工行业是上虞的支柱产业,占了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和制造业税收的三分之一,去年实现总产值是606个亿,增长了8.5%,利税74.9亿元,增长了18%。这些年来,上虞区围绕着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目标,加快医药化工行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步伐,推动了医药化工行业信息化和绿色化的发展。

浙江省企业信息化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在致辞时讲道,我国的制造业面临着多重压力,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的压力,但是同时应该看到这些压力也是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两化深度融合既是国家战略,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途径。医药化工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典型的两化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应该根据医药化工行业具有的多品种、小批量、投资少、附加值高、技术密集度高、产品更新换代快等特点,创新融合互联网技术,综合运用人工智能2.0,研发和建设医药化工行业的智能设备、智能工厂,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进而打造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范文2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技术创新 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407; F40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9-0052-05

Empirical study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icienc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China*

XIANG Ying, CAO Yang, MAO Ningyi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Busines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1198,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of the 23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0,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icienc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China were estimated by using Malmquist index and analyzed by the panel data econometric model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he resources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market structure and national institutions. Some targeted policy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China.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anel data

1 引言

医药行业是关系到国民身体健康、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而技术创新的能力是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动力。虽然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可是效率低下和重复投入已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恶性循环。想要加快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医药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虽然技术创新效率分析的学者较多,但是针对影响因素分析的实证依据较少。鉴于此,本文将运用面板数据对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2 影响我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分析

本文从国家、行业和企业3个角度提出以下6个假设――

1)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高低与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力度有关。

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技术的创新和开发是至关重要的,大量的资金投入可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增强自身创新能力,进而对于企业的创新效率产生促进作用。反之,若研发投入没有造成合理的分配使用,那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品势必不高。

2)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高低与人力资本的投入有关。

人力资本是创新活动的主宰者,水平较高的科技人员和知识能力渊博的工程师、科学家可以提供更高的生产力来提高行业的生产效率。医药行业作为高技术产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所以,人力资本对于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高低与行业的成长能力有关。

医药行业作为高技术产业需要较高的资金实力作为企业的后盾,只有充足的资金储备才能有高的研发强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成长能力越强的企业,就会有更强的资源配置能力,其资本积累也越多。鉴于此,我们可以认为医药行业的成长能力和技术创新之间具有重要关联。

4)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高低与企业规模大小有关。

一些学者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导致行业经济发展越蓬勃,认为企业的规模建设可以提高行业内的市场集中度,从而正向促进行业技术创新发展[1],但Pavitt运用英国企业数据得出企业规模和市场内的创新能力建设之间不存在相关性[2]。由于中国国情特殊,就企业规模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验证。

5)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高低与对外开放程度有关。

我国医药制造业相对处于落后状态,对外开放能通过与外资企业的合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外资医药企业的进入加剧了国内医药市场的竞争,迫使国内企业重视品牌和管理,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性。

6)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高低与政府的科技投入力度有关。

就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能力不高的现状,政府对于医药行业的支柱显得格外重要,政府的科技投入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也能提高行业的整体实力,带动行业研发的积极性,保障行业的正常竞争。但是如果国家的资金扶持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反倒使得行业内竞争混乱,技术创新难以提高。

3 分析变量及数据来源

3.1 变量的选取

根据上述假设,结合本文研究方向,现选取以下指标作为测度因素的解释变量(表1)。

3.2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0-2010年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收录相关数据,因8个省份数据缺失严重(青海、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海南、贵州、),不能满足建立统计样本需求,故样本数为23。

4 回归模型建立

4.1 面板数据模型及回归方法分析

面板数据是用来对一个给定函数中的每一个变量在某一个时间点上的特征进行观察的方法。设Yit为被解释变量在截面i和时间t上的参数值;Xjit为第j个解释变量在横截面i和时间t上的参数值;?it为横截面i和时间t上的随机误差项,bjt为第i截面上的第j个解释变量的模型参数;ai为函数的截距长度。即:Yit=ait+b1iX1it+b2iX2it+…bkiXkit+?it。面板数据模型中常见的是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测量前需对各个变量进行豪斯曼检验,来确定具体使用哪一种效应模型。

4.2 设定模型

套用面板数据的基本计量模型加入影响因素的变量指标,本文所要研究的技术创新效率的具体表达式为:Yit=a+b1RD+b2HUMAN+b3GROW+b4SCALE+b5FDI+ b6GOV+?it。其中,Yit表示创新效率的变化率;b1至b6的模型参数分别为表1中不同测度因素对应的变量名。

4.3 数据处理及检验

4.3.1 豪斯曼检验

豪斯曼统计量根据参数设置,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的关系满足:个体效应的变化与回归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H0为随机效应模型;或满足个体效应的变化与回归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H1为固定效应模型。如表2所示,W统计量的3个统计检验值(7.74、11.91和5.31)均小于X20.01的临界值(20.09),F统计量在1%临界值表现显著(1.95),本研究中随机效应模型是适合本方程的估计方法(表3)。

4.3.2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结果伪回归,本文分别选用可以显著检验出伪单根的IPS(im-pesaran-shin)检验、崔仁(In Choi)检验进行伪回归检验(表4)。结论为:各个数据序列在单根检验下为平稳状态,不存在单根和伪回归现象,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4.4 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及分析

通过豪斯曼检验和单位根检验,可以做回归分析,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对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估计(表5)。

实证结果表明,在技术创新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变量控制下的回归结果在1%水平下通过检验,技术进步的变量控制下在5%的水平下通过检验,本结果可以作为参考,具体表示为――

1) 对技术创新效率变化率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是:行业成长能力、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对科技活动的资金支持3个变量,这3个因素对技术创新效率变化率都是正向影响,显著性水平检验为1%、10%、10%;

2) 对技术效率变化率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是:人力资本的素质、研发资本投入强度和企业的成长能力水平的投入3个变量,显著性水平检验为10%、10%、1%,其中研发资本的投入强度是正影响,而行业成长能力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强度是负影响;

3) 对技术进步变化率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是:医药制造业企业的规模和政府的科技投入力度这两个因素,企业规模因素是负向影响,政府对科技活动的资金支持因素是正向影响,这两个因素都是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5 结论与建议

1)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高低与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力度呈正向相关

结论表明,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对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技术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的推动作用尤为显著。这表明我国近年来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呈正向相关,而技术进步效率呈负相关表明企业在投资时忽视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自己的投入方向。

2)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与人力资本投入多少无明显关系

科技人员素质除了提高技术进步效率以外,对技术创新效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并未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选取指标为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数与科技人员总数的比值为变量来做面板回归。投射到目前的医药行业中来,即目前行业内的高技术人才没有发挥出创新作用,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专业人才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浪费。这可能和我国大多企业靠仿制药起家,从业人员大多在做含金量不高的仿制工作造成的,企业没有一个创新氛围,科学家即便有能力也发挥不出来。

3)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与行业成长能力高低无明显关系

行业成长能力与技术创新效率呈正相关,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效率呈负相关。本文选取的指标是利税与产品销售总额的比值,这一结果表明我国医药产业的行业成长能力对于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影响不明显。就我国目前医药市场上的现状,企业对于产品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欠缺,工作重点放在含金量不高的仿制药技术上,对于创新投入的资金和时间周期抱有消极希望,将重点放在短期收益快、便于市场流通的低水平生产线上。这种现象不但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也表明目前整个行业对技术创新不够重视。

4)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与企业规模大小无明显关系

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提高具有负向作用,与技术效率变化率呈正相关。本文选取的指标是利用行业年末固定资产原价与企业总数的比值,这说明,就测试的23个省市的数据来看,企业规模的大小对于技术创新效率无显著关系,大型企业虽然占有较多的市场份额,但是并不一定能改进资源配置和相应的技术创新。另外,自1988年我国正式推行GMP以后,逐渐淘汰大批企业,造成大量的固定资产闲置或荒废,这一现象也是导致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不能较快提高的因素之一[3]。

5)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与对外技术的引进呈正相关

对外开放程度对我国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水平都有推动作用,这说明我国医药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后通过规模重组,缩紧了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差距,通过对外企的创新能力模仿、学习以及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国有医药制造业在与外资企业进行交流的同时,能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缩小差距,促进国内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从根本上提升国有企业的自身竞争力,扩大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带来更大的企业效益。

6)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与政府投入力度无明显关系

政府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效率呈正相关,但与技术效率变化率呈负向相关。这一结果表明近10年来,政府为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投入了很大贡献,并且对于行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进步是起推动作用的,但对医药制造业的整体发展作用仍不明显。政府的资金投入在行业内并没有被合理地利用,如何提高资金的利用能力还有待解决;应正确利用政府的扶植政策来辅助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不能本末倒置,从而导致企业技术效率低下。

6 结语

用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对所设定的6个假设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强度对我国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呈正向相关;人力资本方面存在人才浪费的现象,并没有对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起到明显作用;政府应该正确引导,合理分配行业内资源,避免市场扭曲和不良竞争,从而导致了技术创新效率的低下;区域对外开放的引入给国有医药制造企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政府对医药科技经费的投入发挥了导向作用和平衡作用,有效地做好政府资金在医药科技发展中利用,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参考文献

[1] 项莹, 曹阳. 我国大中型医药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 上海医药, 2013,34(3): 49-51.

[2] Pavitt K, Robson M, Townsend J. 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 diversification and organization in UK companies 1945-1983[J]. Manage Sci, 1989, 35(1): 81-99.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范文3

一、处于低级发展阶段

国内新药产出能力弱,普药市场份额超过90%,而在国际医药制造业中专利药占据超过7成份额;国内医药制造业集中度低,制造业20强的国内市场集中度为42%,而世界医药市场上20强占据66%的市场份额。

二、新药研发的预期回报率低导致创新能力弱

因为受到国内用药水平低、难以进入国外市场、国内医药基础研发薄弱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药研究的预期回报率较低,导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不足。美国医药制造业的R&D强度是我国的7倍。2001年我国投入医药制造业的新产品研发经费仅为14.1亿元人民币,而国外平均一个新药的研发投入为8亿美元。

三、市场进入壁垒不同导致子行业间存在盈利能力差异性

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的利润率达11%,超出行业利润率2个百分点,中药饮片的利润率高出化学原料药的利润率2个百分点,化学药利润率较低。

四、医药制造业处于内部结构调整期

调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各子行业间比重在进行调整,中药及生物制药等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导致化学药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二是专利药的比重将增加,2000年专利药在我国医药市场上占据9%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10年将占有21%的市场份额。其中中药与生物制药具有较大创新产出潜能。

五、政府将继续推动药价下降

未来药价下降空间主要来自医院药价的下降。2004年7月资料显示医院的平均实际零售价高于药店39.50%。 政府将继续医药分业改革,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高服务收费来补偿医疗机构在药费收入上的损失,从而推动药价下降。

各子行业蕴涵投资价值

预计2004-2006年国内药品市场年增长率介于13-17%之间,高于“十五”计划和IMS的预测。

一、稳定增长的化学药制剂业

在2001-2010年间,国际上市场价值超千亿美元的专利药的专利保护期将满,抓住机会快速仿制这些药能够带来额外的市场增长。关键在于快速和高标准,快速是指抢在专利到期前完成研发投产,高标准是为了通过欧美监管当局的认证而打入欧美市场。恒瑞医药等部分企业能够通过新药研发、剂型创新、抢仿获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和盈利能力。

二、增长趋缓的化学原料药业

未来大宗原料药的投资机会在部分企业可能形成对某些品种的市场垄断。特色原料药技术附加值较高,且随着大量专利药到期后特色原料药市场的份额将扩大,增长速度将高于原料药行业,发展诀窍在快速和高标准,华海药业、海正药业等将分享行业成长。

三、处于新发展阶段的中药业

目前我国中成药年销售额578亿元,占医药制造业的21%。中药的双重市场属性及国际需求赋予中药企业成长空间,目前中药行业正处于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新发展阶段,中药行业中如同仁堂、天士力等具有品牌、技术、资源优势的企业将分享这一成长。

四、向研发转变的生物医药业

目前我国生物制药工业处于成长初期,年销售额223亿元,占医药制造业8%。目前上市公司的生物制药治疗用新药产出能力较弱。国内基因诊断行业有快速发展前景且技术成熟,中国疫苗市场年用量增长率达15%且治疗性乙肝疫苗和口服菌苗技术走向成熟,达安基因、科华生物、天坛生物、双鹭药业等将分享行业的成长。

中药类上市公司最具投资价值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都约占医药制造业行业的三成,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领先行业10个百分点,较具行业代表性。

在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医药行业慢于基础性行业,这是在周期的特定阶段出现的现象。长期看来医药仍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其中部分优秀企业的成长性将优于行业。

化学药的成长性、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排在最后,且盈利能力较稳定。预计未来整体增长率继续保持较低速度稳定增长,其中也有部分优秀企业能够取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成长速度和盈利能力。

医药上市公司价值浮现

从2001年开始指数步入调整,近两年医药指数的跌幅远远大于全部A股指数和上证指数。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范文4

分析如下:

一、中药材、中成药业从中药制药行业整体发展看来,上游中药材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中药行业的成本因素变动不大;而在市场需求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对中药产品在慢性病治疗中安全性疗效认识的增强,下游市场需求保持稳步增长;此外,采用新工艺制造的先进剂型的中药产品大有逐步替代原有传统剂型品种的趋势。技术和市场将是左右未来中成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大环境下,具备较完善的产品结构,营销能力较强的中药制药公司有望继续保持高于行业的平均增长幅度。

二、化学药制造业化学原料药行业是化学药制造业中产品品种最多、生产销售规模最大的子行业。预计抗生素原料药企业在××年的赢利能力将仍然较弱。而对于细分品种如心血管类药物等,多数品种在升级换代、国际产业转移、专利到期促进仿制等因素的影响下,在××年虽面临价格持续下跌的可能,但通过规模效应、成本控制、以及产品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的稳定供求关系的依托,仍然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相对较高的盈利水平。化学原料药行业整体而言,预计××年大致与××年情况持平,处于自然增长状态。

××年中国医药行业前景的总体展望分析认为:

第一,××年,全球医药产业依然稳定发展,预计未来年世界医药市场年增长率%左右,生物制药市场年增长率大概为%(引自新疆证券)。专利药将继续主导市场发展但增幅减缓,普药的市场份额将扩大。

第二;××年,医药行业利润增速出现阶段性的回落。自年以来,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的产销和利润的稳定增长,但××年季度以来政策与市场两大层面的多种负面因素集中显现,这一惯性将在××年持续。

第三;××年,我国医药需求将持续增加。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均用药水平提高等行业长期增长的内在驱动因素并未改变;而××年月份以来占据国内第一大用药领域地位的抗感染药物市场逐步回暖,对于化学原料药与化学制剂药行业的整体效益水平回升具有重要意义;加上中药行业销售与利润水平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生物制品行业的快速成长,××年医药行业效益有望回升。预计未来年国内药品市场年增长率~%。

第四;××年,中药行业与特色原料药子行业仍将是中国医药经济的比较优势行业,整体上具备更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和稳定增长前景。相对而言,国内化学制剂药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在全球竞争市场竞争,仍然需要努力。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范文5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135-02

一、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分析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医药制造行业包括七个子行业: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饰品加工、中成药制造、兽用药品制造、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以及卫生材料及医药服务器制造七个子行业。

医药行业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国际化高技术产业之一,也是世界贸易增加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从2003年至2011年,我国医药行业工业产值从3103亿元增长到15382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22.3%,高出同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近6个百分点。

2012年我国医药产业产值、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完成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我国医药产业总资产16408亿元,同比增长18.4%;完成产值18255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化学原料药3305亿元,同比增长16.6%;化学药品制剂5089亿元,同比增长24.7%;中药饮片1020亿元,同比增长26.4%;中成药4136亿元,同比增长21.3%;生物生化药品1853亿元,同比增长20.5%;医疗器械1573亿元,同比增长20.6%。

2012年,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950亿元,同比增长20.1%;利润总额1731亿元,同比增长20.4%,继续维持较高水平。在七个子行业中,化学制剂药行业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均高于行业水平;生物制剂行业虽然毛利率与行业平均水平持平,但由于得到高新技术税收优惠的支持,其净利润率最高;同样属于中药类子行业,中药饮品的市场规模和盈利性均不大理想,而中成药则表现较好;化学原料药行业则由于竞争激烈,其毛利率和净利率皆处于较低水平。

二、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分析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10月26日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的划分标准,选择了A股上市公司中门类为“C制造业”,大类为“C27医药制造业”中的以化学制药为主要经营业务的20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其中上交所11家、深交所9家,研究样本为:浙江医药、海正药业、恒瑞医药、现代医药、天药股份、联环药业、康美药业、华海药业、哈药股份、西南药业、华北制药、东北制药、普洛股份、新华制药、北大医药、广济药业、京新药业、海翔药业、莱美药业、华仁药业。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上市公司基本数据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对外公开的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国泰安数据库和证券之星等。上述20个医药上市公司样本的15个财务指标均是根据指标公式,借助Excel软件计算而成。

(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分析

1.盈利能力评价

(1)每股收益

从每股收益来看,20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为0.338。收益最高的为浙江医药,每股收益为1.79;每股收益最低的为广济药业,每股收益为-0.38。

(2)销售毛利率

医药行业一直有着较高的毛利率。从销售毛利率来看,20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为31.2%。这说明医药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固定的前提下,考虑加入其他业务净利润的盈利能力、以及剔除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对利润的影响因素,每一元销售收入对利润总额贡献0.312元。收益最高的为恒瑞医药,销售毛利率为84%,销售利润率最低的为广济药业,销售利润率为3.4%。

(3)销售净利率

从净利率来看,20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为5.7%。这表明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每一元主营业务收入能给净利润贡献0.057元。净利率最高的为恒瑞医药,净利润率为21.2%;净利率最低的为广济药业,净利率为-26.3%。由于广济药业的指标值为负,且绝对值较大,对医药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率的计算影响过大,故应剔除该特殊值点计算出相对客观的行业数据,调整计算出的行业净利率指标值为0.074。广济药业该指标为负数的原因是本期发生了亏损。

(4)净资产收益率

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20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为7.8%。表明该行业上市公司的每一元净资产能创造0.078元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为恒瑞医药,收益率为23.34%,收益率最低的为广济药业,收益率为-14%。20家上市公司仅有广济药业因当年出现亏损该指标呈负数,另外,华北制药和东北制药的净资产收益率虽然为正数,但是仅分别为0.004、0.007,股东的投资报酬率不甚理想。

(5)成本费用利润率

从成本费用利润率来看,20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为8.9%。成本费用利润率最高的公司为恒瑞医药,为32.2%;成本费用利润率最低的公司为广济药业,为-20.3%。

2.偿债能力评价

(1)流动比率

2012年20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的平均水平为2.274,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较为合适,相比之下,医药行业上市公司2012年该指标略高。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经济部和中华财务咨询有限公司联合的“2012年中华工商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指数”(以下简称“中华工商”)中,其流动比率参考值为1.68,医药行业的该指标也高于参考值。样本公司中流动比率最高的为恒瑞医药,其流动比率为10.258;流动比率最低的为广济药业,其流动比率为0.653;只有5家样本公司的流动比率在平均水平以上,在平均值左右的公司有现代制药,其流动比率为1.738,还有康美药业,其流动比率为3.07。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进行补充的一个比率,它比流动比率更能反映公司的偿债能力,指标值越高,短期偿债越有保障,该指标一般以1为宜,属于适度指标。2012年样本公司的速动比率平均水平为1.547,相比之下,医药行业该指标略高。在“中华工商”中,其速动比率的参考值为1.16,医药行业的该指标也高于参考值。样本公司中速动比率最高的为恒瑞医药,值为8.685;样本公司中速动比率最低的为广济药业,值为0.329;只有5家样本公司的速动比率在平均值以上;在平均值左右的公司有现代制药,速动比率为1.127,康美药业,其速动比率为2.01。

(3)资产负债率

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指标还有资产负债率,2012年样本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的平均水平为46.2%。样本公司中资产负债率最高的公司为西南药业,其资产负债率为71.4%样本公司中资产负债率最低的为恒瑞医药,其资产负债率为13.79%。在“中华工商”中,其资产负债率的参考值为35.53%,在这一水平左右的公司有康美药业、京新药业。

3.营运能力评价

(1)存货周转率

2012年,选取的20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率的平均值为3.67。表现最好的公司为华北制药,其存货周转率为7.06;表现最差的公司为华海药业,其存货周转率为1.76。

(2)应收账款周转率

2012年,选取的20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平均值为7.38。表现最好的公司为天药股份,其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4.25;表现最差的公司为华仁药业,其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60。

(3)总资产周转率

2012年,选取的20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的平均值为0.73。表现最好的公司为哈药股份,其总资产周转率为1.14,表明该公司的总资产周转速度快,经营利用效果较好,公司的销售能力强,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高;表现最差的公司为广济药业,其总资产周转率为0.26。

4.发展能力评价

(1)总资产增长率

2012年,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表现各有千秋。在样本公司中,2012年总资产增长率的平均值为25.83%。总资产增长最快的公司是普洛股份,增长率为99.21%;增长率最低的是西南药业,增长率为-3.78%。

(2)主营业务增长率

2012年,样本公司的主营业务增长率的平均值为20.06%,增长最高的公司为普洛股份,增长率为126.79%,增长最低的为广济药业,增长率为-13.05%。由于普洛股份的指标值为正,且绝对值较大,对医药上市公司整体主营业务增长率的计算影响过大,故应剔除该特殊值点计算出相对客观的行业数据,调整计算出的行业净利率指标值为14.44%。在“中华工商”中该指标的参考值为5.98%,与之相比,医药上市公司的该指标值高了8.46%。指标值比参考值大表明2012年主营业务较上年的增长速度快,市场前景很好。

(3)净利润增长率

2012年,样本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的平均值为-9.36%(由于普洛股份和广济药业偏差明显较大,因此在计算平均值时剔除了这2个数据)。净利润增长率最高公司为普洛股份,其增长率为4065.17%;净利润增长率最低的公司为广济药业,其增长率为-13070.33%。

5.研发状况

在样本公司中,2012年研发收入比的平均值为2.86%。该指标最大的为恒瑞医药,研发收入比为9.84%,由此可见,恒瑞医药的研发能力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指标最小的是北大医药,研发收入比为0.08%。

三、综合财务绩效评价

(一)基于沃尔评分法的评价体系及其指标选取

1.沃尔评分法

沃尔评分法,是由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先驱者之一,亚历山大?沃尔在20世纪初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的。该评价方法,最初主要是用于信用评价,后来通过研究改进,较广泛地应用于企业财务绩效的比较评价。

沃尔评分法的操作步骤是,首先选取若干反映企业财务绩效的财务指标,然后分别依据不同的标准设定标准数值,将实际数值与标准数值进行比较,并结合该指标的权重,最终确定分值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绩效。

2.指标选取

关于评价指标,基于相关性、可比性原则,本文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对公司的财务绩效指标进行选取。对于偿债能力,选取了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对于营运能力,选取与营运成本相关的存货周转率以及与营业收入相关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对于盈利能力,选取了反映经营盈利能力的销售净利率,以及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对于企业发展能力,选取反映盈利增长能力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以及总资产增长率。

(二)熵值法

熵反映了系统无序化程度。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对于财务绩效评价,如果某一指标对于不同的企业其差异程度比较小,这说明该指标区分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优劣的作用也较小,差异系数小,相应的信息熵较大;反之,相应的信息熵较小。由此可见,某一指标下,不同评价对象的差异程度的大小,反映了该指标在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地位的高低。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财务指标差异程度,以信息熵为工具,对各财务指标赋予恰当的权重。

熵值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a.指标预处理:在该指标体系中,除了偿债能力指标,其他的都是越大越理想的指标。因此对偿债能力指标做以下处理,将其转化成越大越理想的指标。

(三)实证分析研究

分析中选择样本中的18家上市公司2012年的13个指标,进行基于熵值法确定权重的沃尔评分法财务绩效评价。

第一,依据上文的方法步骤,数据经预处理,得出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指标数据。由于东北制药和普洛股份数据偏差较大,故不列入表。

第二,为保证求对数有意义,坐标平移,并求权重。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范文6

制造业的“生存危机”

我国的传统中草药具有优势,但在生物制药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着相当的差距。虽然我国已经开始了对药品制造企业实施GMP管理,要求按照国际规则实施GMP认证,但我国的医药制造企业尚欠竞争能力。

研制开发的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医药制造尤其是生物制药需要很高的投入。2001年美国政府对生物工程的风险投资已达700亿美元,而且每年追加的投资都在50亿美元以上。相比之下,我国在生物制药研究上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新产品的研究上极其缺乏竞争力,此外,在WTO框架规则下,如果我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在同一种新药的研制速度上缓慢,一旦国外竞争对手抢先申报医药品专利权,便会使国内的前期开发投资落空,最终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急功近利的无序竞争使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内耗严重。一方面,医疗药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如PCR诊断试剂的成本只有10多元,而售价在100元以上;另一方面,仿制新药的时间和费用远远低于独立开发新药项目。这就必然诱导众多医药企业、甚至是一些非制药企业纷纷投资生物医药项目,造成了同一产品多家生产的重负现象。比如我国干扰素的生产企业有20多家,EPO生产有10多家,白介素也有十几家,盲目的重复建设导致了我国生物医药市场的恶性竞争,使得众多的制药企业不是忙着苦练内功,而是疲于奔命地“内耗”。

企业规模小,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我国大多数制药企业的销售额都在几百万元至一千万元左右,企业规模小,规模经济效应无法与国外的大公司抗衡,这已经成为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发展的瓶颈。再加上进入WTO后,制剂药品的关税将在10年内逐步减到6.5%的水平,这就意味着我国的药品将丧失关税政策保护下的市场价格优势。

知识产权的禁锢。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国内生产的大部分新药物都是模仿而来的,这势必潜伏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一方面这些产品不可能出口,只能内部销售;另一方面仿制的做法也越来越受到诸多的限制,甚至引起知识产权的纠纷。随着国外高科技产品在国内申请专利越来越多,在WTO规则下我们必须承认这些专利,导致大量的仿制药物被提讼,使得一些国内企业受到严重的创伤。如沈阳飞龙药业的产品一上市就被美国列为的黑名,至今一蹶不振。

流通业的“生存危机”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自2003年1月1日起我国药品流通领域基本对外资开放。规模偏小、营销水平低的国内医药流通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这种危机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压力:

国际竞争的压力。“洋药商”对中国庞大的医药市场一直垂涎欲滴,中国加入WTO无疑为它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对于中国14万家医药流通企业而言却是致命的威胁。我国医药流通企业中9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绝大多数都没有通过药品流通的GSP认证。虽然国内流通企业在时间和空间上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散乱的经营业态、低下的营销水平根本无法抗击“洋药商”的冲击。

国内医疗体制改革的压力。医疗制度改革中的医药分开使得经营药品的巨额收入不复存在;国家放开药品零售审批制度降低了经营药品的“门槛”,打破了医院和国有医药企业对药品的垄断经营;药品价格接二连三地下调,已经使医药流通行业的利润空间大幅度缩水。

虽然我国医药行业有3-5年的缓冲期,但5年以后就要全面取消外资参与销售领域的所有限制。应该说期限是非常有限的,国内医药流通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行业如何解困

医药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一方面它要依靠利润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另一方面它又承担着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所以,医药行业不可能像一般的商品或服务行业那样通过“产销一体化”的模式来应对市场放开的压力,必须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发展战略:

更新观念,尊重知识产权。在任何领域我国都应该有独立的研制开发能力,医药领域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多渠道筹集项目开发资金,增加科技风险投资,加强技术改革与创新能力,重视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药。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体化已经使经济国别的概念趋于模糊,在尊重知识产权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充分享受国外科技给我们提供的便利。合法的仿制行为肯定比“埋头苦干”要节省成本,并能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