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纳税筹划的具体目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纳税筹划的具体目标范文1
【关键词】纳税筹划 风险 应对策略
一、纳税筹划和纳税筹划风险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投资、筹资、经营、理财等活动进行事先安排和筹划,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纳税支出,以谋求最大限度的纳税利益,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或现金流量最大化。
纳税筹划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活动时,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产生的使企业通过纳税筹划活动得到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出现偏差,从而导致纳税筹划收益的不确定性。
纳税筹划风险分类纳税筹划风险是伴随着纳税筹划而产生的,纳税筹划的前瞻性、主观性、条件性等特性,这就决定了其具有如下风险:
(1)政策风险。纳税筹划必须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合法的节税,因此,纳税筹划必须具有非违法性,而遵守法律法规就是进行纳税筹划的前提,否则就会产生政策风险;另外,税收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法律政策的把握和理解的局限也可能使企业遭受政策风险,这部分风险称为政策变化风险。
(2)经营风险。纳税筹划是一种符合法律政策的预先谋划,具有较强的事先性、计划性、及时效性。一方面,纳税筹划是对企业未来所处环境的一种预测,如果这种预测和未来实际环境不相符,便会容易导致纳税筹划活动的不成功。另一方面,纳税筹划是对不相同的税收政策进行选择和灵活运用的一个活动。纳税筹划一经选定某项税收法律和政策,企业以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只有符合所选税收法律政策的要求,才能够享受该项税收法律政策的优惠待遇。一旦经营活动本身发生改变,就很可能会失去享受优惠待遇必备的特征,因而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纳税筹划目标,而且还有可能加重税收负担,最终导致纳税筹划的失败。
(3)执法风险。执法风险一般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是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不完善可能会引起税务执法部门税收政策的执行偏差。由于很大部分税收政策都只关于其基本层面做出了相关规定,具体的税收条款和设置却不完善,税务机关和企业对同一税收政策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差异。二是一般情况下税法对具体的税收事项会留有一定的可变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税务执法机关则拥有了裁量权,这也为税务执法的偏差提供了可能。三是一些税务执法人员对企业纳税活动有抵制心理,对纳税筹划在认识上存在偏见。四是原本被政府默认的避税方式突然被查处和抵制,致使企业纳税筹划的失败。
(4)制定和执行不当风险。制定和执行不当风险指纳税筹划在具体制定和执行环节所产生的风险。主要包括:一是纳税筹划方案本身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相应执行结果只能是失败;二是在纳税筹划方案执行的过程中,有些部门和人员合作工作不协调也会产生纳税筹划风险;三是纳税筹划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的半途而废或不彻底,及执行手段不合理,都会导致纳税筹划活动失败。
二、纳税筹划风险的应对策略
1.内部环境。风险应该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种理念,而且企业必须确定它的容量。人及其所处的经营环境是企业的核心之一,内部环境为人们如何看待和控制风险确定了基础。税收筹划人员,必须对企业内部环境有所了解。
2.目标设定。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纳税筹划活动也不例外。企业风险管理部门要确保管理层通过合适的程序设定目标,并保证所选定的目标是支持相关主题的,并使其衔接,而且与它的风险容量适应。
3.事项识别。企业必须识别未来可能影响纳税筹划活动的潜在事项,包括表示风险和表示机会的事项,还有二者兼有的事项。
4.风险评估。对于识别出的风险要应进行分析和衡量,以确定其管理的依据。风险存在于纳税筹划过程当中,并对企业纳税筹划的结果产生影响,企业应尽可能确定风险是怎么影响目标的,因而对风险的评估是对其进行防范的前提活动,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法和定量法及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5.风险应对。企业对识别及评价的风险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有降低、承担、分担、回避和利用。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纳税筹划风险与相应的风险容量相适应既要使纳税筹划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又要尽可能使风险与收益相配比,并寻找有利条件利用风险发展企业。
6.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制定和实施相关程序使纳税方所选择的风险应对策略得以有效实施。对已经产生偏差的涉税事项,企业要立刻做出反应,重新确定目标和任务,及时做出和确定新的纳税筹划方案,对纳税筹划的整体目标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注意目标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及时效性,尽可能的扭转因风险会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支持企业纳税筹划活动。
7.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要求企业内部各层级之间,以及企业与税务执法机关保持稳定沟通。
8.监控。企业要确保纳税筹划活动始终处于监控之中,及时发现其脱离预期的迹象,使纳税筹划活动顺利进行。
三、结语
总体上来说,纳税筹划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纳税筹划风险的产生有来自企业外内部的原因。分析企业及管理人员所处的整体环境,运用相关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在征纳中的各相关主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纳税筹划进行评价与监控,尽快采取应对策略,保证企业利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淑珍.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理论分析及应对策略[R].首都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纳税筹划的具体目标范文2
关键词:纳税筹划 存在问题 建议
企业各种经济活动需要缴纳的税务是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企业的会计收益,现阶段企业面临的行业竞争愈发激烈,通过纳税筹划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需要缴纳的税务费用,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的许多企业对纳税筹划工作认识不够清晰,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不但没有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还可能为企业带来比较严重的税务风险,危害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基于此,下文就当前我国部分企业税收筹划工作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重点分析如何更好的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一、纳税筹划工作的意义
对于企业而言,纳税筹划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整体的收益水平,是通过合理的手段对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整合,从而减少企业的纳税压力,纳税筹划是降低企业税务风险,完善自身经营模式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将企业的经济发展与国家的税务政策相结合的税收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企业经济利益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这对于企业而言十分有利。此外,企业在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优化分析的过程,这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市场运作的规范化、法制化,优化企业的结构、生产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纳税筹划对于企业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许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对于纳税筹划工作的认识比较的片面,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阻碍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当前我国企业纳税筹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于纳税筹划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
就现阶段而言,还有许多企业的相关人员对于纳税筹划的认识不够清晰,将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混为一谈,为了规避税收风险,企业对纳税筹划敬而远之,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认知,纳税筹划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避税。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开展的纳税筹划工作,但他们没有对纳税筹划的目标进行清晰的定位,缺乏筹划风险意识,纳税筹划工作自然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此外,少数企业在具体的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打着“纳税筹划”的名号,行“偷税漏税”之时,加剧的企业的税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稳定安全发展十分的不利,同时也危害了国家的利益。
(二)纳税筹划工作中脱离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缺乏长远目光
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是实现税后收益的最大化,但部分企业在实际的纳税筹划工作中并没有站在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纳税筹划工作过分重视局部或者短期的效益,纳税筹划的目标主要针对某一个固定的时期或者企业的部分业务,过分追求企业税务负担的降低,忽略了企业经营、投资、理财等经济活动的收益问题,因小失大。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应时刻谨记,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某一个方案的税务负担最轻并不意味着税后的净收益最高,部分企业以牺牲企业整体财务利益的代价换取部分或短时间内税务负担的降低,这实际上是十分不科学的,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此外,纳税筹划时必然还存在的成本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企业其他费用使用或者收入情况以及该计划实施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隐性成本问题,但部分企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忽视了成本,因此,企业纳税筹划工作脱离了原本采取管理的目标,自然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三)企业缺乏纳税筹划的专业人才
纳税筹划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负载的理财活动,它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要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但就目前来说,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人员具备的知识技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于纳税筹划工作缺乏系统的认识,很少有人能够统筹全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纳税筹划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滥用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在实际的税收管理工作中为了尽量减轻企业的负担,为企业发展营造更优越的政策环境,颁布了许多种税收优惠政策,这是企业开展纳税筹划工作的基础,但许多企业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为了能够确实从国家相关政策之中受益,罔顾企业的发展目标,滥用税收优惠政策,不仅曲解了国家立法的意图,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当前我国的税收法制还不够健全,许多税收征管工作的力度不足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开展纳税筹划的关键,我国纳税筹划工作的研究应用起步较晚,税收法制中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纳税筹划工作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缺乏制度保障,必然会影响该项工作的开展。税收征管过程中,税务机关还存在着执法力度不足的问题,对于各种逃税、漏税的不法行为监督处罚不力,许多企业存在着侥幸心理,将逃税作为降低税负的重要手段,这也会影响到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
三、优化纳税筹划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必须要正确认识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之下”,它属于企业的一项合法的权益,企业必须要正确认识纳税筹划,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税后利益的最大化,任何以税收筹划为名的偷税漏税行为都是不合法的,会加剧企业的税务风险,对于企业而言十分不利。纳税筹划包括税收领域但并不局限于这一领域,而是应该贯穿到企业所有的财务管理活动之中,因此企业在具体的工作时,应首先制定一个合理的筹划目标,在存在税收约束的情况之下尽可能增加税后收益,处理好短期效益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任何可能会影响到整体利益的因素,进而规划纳税筹划方案,实现节税的目标,真正做到价值增值。
(二)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熟悉国家一切的税收法规政策
企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工作中需要履行纳税的义务同时也享有纳税筹划的权利,但无论如何规划筹划方案都必须始终建立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纳税筹划的合法性直接决定了该项工作是否能够取得成功,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要熟悉国家一切的税收法规政策,及时与税务部门进行交流沟通,保证自身对于各种税务政策的理解与税务机关的法律解释一致,避免二者因沟通不及时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我国的税收法规政策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所有的法律法规制定时都会出台许多配套的政策,且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连续的出台了许多的政策法规,这也要求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的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在彻底理解这些法规之后合理的安排经营活动。
(三)优化税收环境
良好的税收环境时开展纳税筹划工作的关键,但当前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完善、税务部门的执法力度不足,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影响了纳税筹划工作的展开,基于此,国家立法部门应针对当前我国税收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一切问题不断的补充完善,税务部门在具体的税收工作中应加大执法及处罚的力度,切实提高税收征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及业务能力,为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为了切实解决当前纳税筹划的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企业应重视纳税筹划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优秀企业的交流合作,为企业财务人员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纳税筹划的水平,减轻税务负担,降低税收的风险。
(四)重视事前筹划
事前筹划是纳税筹划的主要特征之一,企业的经营活动一开始,就会随之产生纳税义务,因此,纳税筹划工作应该在企业开始实施经营活动之前进行。但是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许多企业都是在开始进行涉税业务之后才着手纳税筹划工作,此时企业开始实施的各种减税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偷税,很有可能会为企业带来纳税分享,因此企业在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时必须要认识到其事前性,要按照企业的管理目标开展事前筹划。
(五)纳税筹划工作必须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
不同的行业具备不一样的特点,企业经济活动不同,纳税筹划的方案也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一项工作具备很强的个案性,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税收待遇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企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如果不加辩驳,一味的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成功案例,可能会出现实用性低的问题,难以达到应有的目标,因此企业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企业的筹划需要,然后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制定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筹划方案。
(六)纳税筹划工作中要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也在日益的加剧,宏观经济形式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企业经营过程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经营的方式可能也会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另外,近年来国家在不断的调整税收法规,政策的变化必然会对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带来影响,因此企业在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时必须要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要及时的把握客观的经济形式及税收政策的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调整自身的纳税筹划方案,切记一成不变。
四、结束语
税收筹划对于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税收成本,提高企业受益水平、经营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财务人员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要能够正确认识到纳税筹划的重要性及内涵,要重视相关工作人员纳税筹划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实际的经营活动及资金运作过程中中要树立全局观念及整体性观念,国家相关部门应重视对应法律法规的完善工作,充分发挥纳税筹划工作的积极作用,为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税务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甫军,陈浩.完善企业纳税筹划问题探讨[N].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2
[2]秦跃虎.关于企业纳税筹划问题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3
[3]袁杰.企业纳税筹划相关问题分析[J].管理观察,2014
纳税筹划的具体目标范文3
(一)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确定的依据
纳税筹划是一种理财行为,是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做出有利于企业利益的税收策划。何谓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世人对其见仁见智,看法不一,可以归纳三个主要目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降低企业成本;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的双赢。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但是竞争也随之愈发激烈,企业必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并从方方面面节省企业成本,而税收成本无疑是必须着重考虑的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内容涵盖了税收筹划在内,企业财务目标决定了税收筹划的目标,财务目标的实现必然要依赖于合理合法的税收筹划目标的完成。企业要充分的考虑税收负担,并认识到税收对企业发展的约束作用,认真的制定纳税筹划的方案,平衡好企业自身与社会的双重效益,统筹好企业财务目标的长期与短期利益,根据企业实际与国家实情,尽最大努力保证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二)纳税筹划影响企业收益分配
企业分配自身的收益市,必然有一套分配标准,该标准一定要综合考量多种因素,比如国家税收的政策、国家税法及相关法规,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各部分、所有人对企业的贡献率等等,而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能恰当的减少企业税收的成本,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价值。政府会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需要,制定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会制定相应的监管条例,企业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关注这些政策或条例,用以指导自己的收益分配,进而实现社会效益与企业利益的共赢。
(三)纳税筹划指导企业的投资活动
税收作为企业投资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往往会考虑通过事先的规划将投资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的投资收益,进而促进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种事先的规划正是纳税筹划发挥的作用。美国W•B•梅格斯博士曾说:“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地少缴所得税,这个过程就是税收筹划。”在企业投资活动中进行税收筹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加强企业纳税筹划意识我国不少企业的纳税筹划意识都比较担保,但是随着企业投资活动的增多、投资范围的扩展以及投资地域的国际化,纳税筹划也成为应时之需。与此同时,为促进行业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增加了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了税收政策的优惠强度,使企业的纳税筹划政策具备更强的可行性。
2.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企业的投资活动,不是一个单纯的现金收支问题,投资活动往往可以有两种甚至多种方案可以选择,纳税筹划是在遵守税收法规前提下,利用税收政策为纳税人提供的选择机会和税收优惠,对企业投资理财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做出科学的事先安排和事先筹划,达到减免税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纳税筹划在企业投资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辅助投资者做出准确有效的决策。
(四)纳税筹划有助于企业筹资活动
企业的筹资活动也需要科学的纳税筹划。通过纳税筹划可以令企业的筹资规划更规范,不同的筹资活动需要利用国家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进行筹资活动之前,要充分的考虑好纳税筹划的事项,要最大的限度令筹资活动的税负压力最小。有的企业在筹资时可能会选择银行借贷、民间拆借融资渠道,这些筹资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利润,从而减少税收。不过这种情况只是缓兵之计,在合理的范围是有效的,一旦超过一定限度,随着金额的增加,风险会随着增加。因此企业不能一味的为了降低税负而冒大风险,要综合考量风险因素或现实因素,在合理的纳税筹划中进行筹资。
二、企业科学纳税筹划的对策
(一)树立纳税筹划的意识
不管是纳税人,还是进行纳税筹划工作的人员,都应该树立纳税筹划的意识。当前的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很多企业上下员工都没有很强的纳税意识,对纳税筹划更是一知半解,往往等出了问题才想起来求助财务。而且企业财务与其他各部分也没有分工协调,没有从企业全局进行科学的纳税筹划。为此应该强企业财务与各部门的相互配合,要从员工到领导,从财务部门到投资部门,从债务人到债权人,都要树立纳税意识,要协同合作,从而令企业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二)依法纳税筹划
企业纳税筹划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即合法性。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合法性原则,因此合法性应该贯穿纳税筹划的始终,要作为纳税筹划方案科学与否的重要标准。企业要认真学习国家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实时动态的掌握国家纳税政策,以此为准绳,规范企业的纳税筹划行为,要令企业的纳税筹划与国家法规与税收政策保持步调一致,相互促进。
(三)保持纳税筹划方案的灵活性
企业纳税筹划是一个长久的工作,一定要保持纳税筹划方案的灵活性,要保持灵敏的嗅觉,随时发现经济发展动态中与企业纳税息息相关的政策,要动态的调整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案,以此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为了保证纳税筹划的有效性,要对方案进行评估与审查,要提前排查和预防纳税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革与调整。
(四)纳税筹划必须得到税务单位的认可
有的企业对税收筹划有误解,认为税收筹划就是要不缴税或少缴税,有的甚至是请专人帮忙算计怎么避税,许多纳税筹划活动都游走在法律界限的边缘,加之复杂的国情、税务单位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等,搞的企业纳税筹划人都不能准确的把握。因此,企业应该积极与税务单位进行沟通,利用巧妙的会计技术手段,联合税务单位提供的指导,及时获取纳税筹划相关的信息,从而有效的规避纳税筹划的风险。
三、结语
纳税筹划的具体目标范文4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通过对筹资、投资、运营和利润分配等理财活动的安排和筹划,尽可能地减轻税收负担,提高经济效益的行为。
纳税筹划的主体是纳税人。只有纳税人才需要进行纳税筹划。纳税筹划是不违法的。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税法许可下,利用税法赋予的税收优惠或选择机会,设计筹划尽量使自己的纳税负担最轻,是企业一种自然而然的理财行业。纳税筹划的目的应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不应该仅仅是减轻税负或少缴税,应该与企业的整体目标相统一,为公司整体战略目标服务。
基于上述理解与认识,对于纳税筹划的涵义,可以总结为在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依据成本与效益分析的原则,规范公司自身纳税行为,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科学安排经营、投资、理财活动,降低税负增加企业竞争力。
纳税筹划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针对具体税种进行筹划,比如围绕公司增值税具体阐述增值税税收筹划方法,围绕公司所得税具体阐述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法等。另一种是围绕公司经营活动的不同方式展开筹划,比如公司融资管理的税收筹划方案,企业投资管理的税收筹划方案等。
下面就某船舶工业贸易公司所涉及的主要税收和进行纳税筹划的经验,结合该公司的生产、经营、投资、理财和组织结构等实际情况,重点对该公司的增值税进行筹划,并指出该公司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对策。
一、该公司纳税筹划的环境分析
(一)基本情况
某进出口贸易公司是某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出资设立的进出口贸易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对外贸易、国内贸易和技术咨询等。公司拥有一批既懂船舶技术、又熟悉外贸业务的专业技术人才,长期从事船舶和船用设备等各种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自1993年成立以来,受某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船厂的委托,公司成功地了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拖船、工程船、渔船、游船、驳船等各类获得GL、LR、DNV、ABS和BV等船级社认可的出口船舶近200艘,产品销往欧、亚、非和大洋洲多个国家。
(二)该公司涉及的税收
根据现行税法的规定,该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税、个调税、印花税、房产税、所得税等税种。
按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该公司的一般纳税流程为:企业按月在会计核算资料的基础上计算确定当月的应纳税额,并填报纳税申报表;公司根据应纳税额向税务部门缴纳各项税额;税务部门定期对企业进行税务核查,不同的税种,其纳税流程也不尽相同。
二、该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的策略
(一)税负转嫁的策略
该策略适用于企业集团范围以外的业务。税负转嫁主要是通过降低对外销售价格,减少对外销售收入的方式减少当期销项税额,进而减少当期应纳税额。减少收入必然带来利润的减少,那么既要减少收入,又要保证利润不减少,就需要减少销售费用。所以,税负转嫁的实质就是尽可能地将销售费用转移给商家负担,从而通过销售价格的降低减少销售额,进而减少当期的销项税额。通常有直接让价和销售折扣这两种方式可以实现税负转嫁。直接让价就是直接将计划转嫁的销售费用通过让价转移给下家;销售折扣是把计划转嫁的销售费用通过销售折扣来处理。按税法规定: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因此,对于销售折扣额必须按规定在开具的同一张发票上注明清楚。在向下家收款时,还必须按折扣前的销售总价款收款,对于折扣价款部分在会计上通过应付款项来处理,并根据下家的具体情况支付促销费和返利。该公司进行船板销售时,通过让价或改用销售折让的方式操作,就可以把这部份的销售涉及的增值税转嫁给下家。该公司按平均年销售额6000万元计算,可转嫁税收6000×2%×17%=20.4万元,减少税负20.4/6000=0.34%。
销售过程中的运输杂费也是销售费用中比较大的支出项目。通常的销售模式有三种:提货制、发货制、送货制。该公司过去一直采用送货制的方式销售,承担了比较大的运费、装卸费、运输保险费、运输途中损耗等运杂费开支。由于这部分费用只能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而销售收入是需要征收增值税的,因此,从实质上来说,这部分运杂费同样还要承担增值税,使企业的税收负担加重。如果销售模式转变为以提货制为主的方式,原来由企业承担的运杂费也通过让价的方式转移给下家,对应的增值税也就转嫁出去了,按过去每年平均300万元的运杂费水平计算,可减少纳税:300万元×17%=51万元,经济效益很可观。
(二)延期纳税策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里对销售确认的严格规定,收入确认时间因结算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收入实现时间上可以进行筹划。如果在已经发生业务的情况下再来隐瞒收入延迟确认收入,将被确认偷税或逃税。因此,需要对销售业务进行事先筹划。应尽量采用先收款后发货的结算方式,避免提前开票,以免在未收妥包含税款的总价款之前纳税,形成垫付税款的损失。
(三)及时合法抵扣进项税额的策略
对于采购业务,多采用先收款后付款,先取得抵扣发票后付款。同时,要及时验证取得的增值税发票和其他有效抵扣发票的真伪,不合法或没有抵扣效用的发票是不能抵扣的,必然会造成企业的损失。
(四)汇率选择的策略
根据税收政策的规定,纳税人运用外汇结算营业额或销售额,必须把外汇按市场汇率折算成人民币,纳税人的营业额或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业务发生当天或当月1日的人民币外汇牌价进行折算,而这种折合率应事先确定并且在一年内不得变更。因此,选择恰当、适时的人民币折合率是增值税筹划的内容。如该公司某月15日发生进货成本100万人民币,销售收入为18万美元。当月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7.52,当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7.49。若按当日汇率计算:
某月销售额为18×7.49=134.82万元(人民币)
应纳增值税为134.82×17%-100×17%=5.92万元(人民币)
若按当月1日汇率计算:
某月销售额为18×7.52=135.36万元(人民币)
应纳增值税为135.36×17%-100×17%=6.01万元(人民币)
由于企业选择了销售额发生当日的汇率进行折算,此笔业务,企业可节税0.09万元(6.01万元-5.92万元)。
三、该公司的纳税筹划风险
前面就某进出口贸易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税负转嫁等策略。但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于环境及其他考虑变量的错综复杂,且常常会发生一些非主观所能左右的事件,这就使得税收筹划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为了实现既定的纳税筹划的目标,需要对筹划风险进行分析,并研究防范对策。
(一)不同税种之间的互相影响的筹划风险
对单一税种进行纳税筹划,可能是这个税种的税负减轻了,但却使其他一个或多个税种的税负增加,这样总体的税负可能增加,需要对总体的税负加以必要的分析研究。
(二)非税收益减少的筹划风险
纳税筹划时税负的减少可能带来成本费用的上升,也可能带来收入的减少。纳税筹划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
(三)事先筹划的风险
纳税筹划具有事前筹划性的特点,要求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前提下进行,而法律、法规和规章都具有时效性的特点,通常会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高速和完善。1994年以来我国税法的大框架没变,但微调一直不断;企业的生产经营处于不断变化中,也需要进行纳税筹划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研究分析并决策。
(四)纳税筹划遇到地方政策的反对
纳税筹划通常会使当地的税收减少,当地财政短收。当地政府显然不会支持这种纳税筹划的。
(五)把握税收法律政策的度
纳税筹划必须在法律政策的框架内运行,具有非违法性。虽然在理论上,纳税筹划与偷税有本质的不同,但在实践中要分辨某一行为究竟是不违法的纳税筹划还是违法的偷逃税却非常困难,一般是由税务部门来认定和判断,税务部门的认定和判断又随主观与客观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论。
四、纳税筹划的风险防范对策
(一)关注纳税筹划方案的综合平衡性
纳税筹划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所决定的。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注重方案的综合性。
(二)关注税法的变动情况
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密切注意税法修正的趋势和内容并适时对筹划方案做出调整,以使自己的行为合法。
(三)纳税筹划要有步骤性
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应遵循渐进原则,不要奢望一步到位。对于关联计税价格的确定,可以每隔一段时间降低一点,通过一段时间,将计税价格下降到相对比较合理的水平。
(四)要与税务部门多沟通交流
由于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在执法中的“决裁权”,有时,即使是合法的纳税筹划行为,结果也可能因为税务执法偏差而成为一纸空文,或者被视为偷税或恶意避税而加以查处。因此,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还需要多与政府及税务部门沟通交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纳税筹划作为纳税人的企业的一项基本权益,是为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增加税后利润而做出的一种战略性筹划活动。它是公司财务战略和经营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竞争日趋公平和激烈的市场下,通过纳税筹划的手段达到企业税收负担最小化,从而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是目前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纳税筹划的具体目标范文5
摘要:目标企业的选择是企业并购的起点,在对目标企业进行选择时,结合现行的税收政策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不仅可以降低并购成本,而且对企业并购的后续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并购目标企业所在行业选择、所在地域选择、所处经营状况选择等方面对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选择的纳税筹划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并购;所得税;纳税筹划;目标企业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引起了新一轮企业并购的热潮,2008年至今,国内并购重组迭起,不少企业选择收购海外品牌。2008年1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正式实施,以及2009年5月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联合的《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都对企业并购中纳税筹划的格局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做好企业并购中纳税筹划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目标企业的选择是企业并购的起点,因此企业如何选择目标企业作为并购对象,是企业并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对目标企业进行选择时,结合现行的税收政策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不仅可以降低并购成本,而且对企业并购的后续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结合现行税收政策,从并购目标企业所在行业选择、所在地域选择、所处经营状况选择等方面对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选择的纳税筹划进行探讨。
1企业并购与纳税筹划相关理论
企业并购(mergersandacquisitions)是兼并(Mergers)与收购(Acquisitions)的合称,在西方,两者惯于联用为一个专业术语—MergerandAcquisition,可缩写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企业并购通常指一家企业以现金、债券、股票或其他有价证券等通过各种手段来取得对另一家或几家独立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和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产权交易行为。
纳税筹划,即纳税人在既定的税法和税制框架内,从多种纳税方案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前预测和规划,使企业税负减轻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项税收法规逐步趋于完善。纳税人往往面临纳税方案的选择,不同的方案税负轻重程度不同,而税收负担的轻重往往关系到纳税人实得利益的多寡。节税是激发并购产生的一个重要动因,而税收筹划又是企业并购方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在并购决策中达到预期目标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并购中的税收筹划既有可行性又有必要性。
2企业并购中对目标企业选择的纳税筹划研究
2.1目标企业所在行业选择的纳税筹划根据目标企业所处行业不同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横向并购可以达到消除竞争、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垄断实力、形成规模效应的目标,但从税收角度看,由于并购后企业的经营行业不变,横向并购一般不改变并购企业的纳税税种与纳税环节的多少。纵向并购是指企业若选择与企业的供应厂商或客户等上下游企业合并,以达到加强各生产环节的配合进行协作化生产的目的。对并购企业来说,由于原来向供应商购货或向客户销货变成企业内部购销行为,其增值税纳税环节减少。另外由于目标企业的产品与并购企业的产品不同,纵向并购还可能会改变其纳税主体属性,改变其纳税税种与纳税环节。并购企业若选择与自己没有任何联系的行业中的企业作为目标企业,则是混合合并。这种并购将视目标企业所在行业的情况,对并购企业的纳税主体属性、纳税税种、纳税环节产生影响。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重视行业优惠,实施条例对行业优惠的范围等做了进一步明确:①明确了对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和减半征收的具体范围。②明确了企业从事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等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③明确了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④明确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及鼓励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优惠政策等[1]。所以,企业在选择并购的目标企业,应充分重视行业优惠因素,在最大范围内选择并购这种类型的企业可以充分享受税收优惠。
例1:A公司的核心产品为某品牌中药洗发水,现有机会合并从事中药种植的B企业或从事香料作物种植的C企业,假设两家企业资产、负债情况相当,平均每年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均为600万元,A企业现有财力只能合并其中的一家,请问合并哪家更为合适?
分析:由题意,B、C两家企业的合并成本相当。且B、C两家企业均为A企业的上游企业,合并行为均属于纵向并购,可达到减少增值税纳税环节的目的。另外根据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从事中药材种植免征企业所得税;企业从事花卉、茶及其它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所以,若兼并B企业每年享受所得税优惠为:600×25%=150万元,若兼并C企业每年享受所得税优惠为:600×25%×50%=75万元。显然合并B企业更有利。
另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208号)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5]36号)的规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兴办的经济实体(以下除外: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服务型企业中的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商贸企业中从事批发、批零兼营以及其他非零售业务的企业),凡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①安置原企业富余人员30%以上的;②利用原企业的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或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③独立核算、产权清晰并逐步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所以,根据以上法规规定,企业可以选择并购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出的企业,安置该企业的富余人员和接受资产,就可以享受到免除3年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2.2目标企业所在地区选择的纳税筹划税收优惠政策在地区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在并购不同地区相同性质和经营状况的目标企业时,可获得不同的收益。新企业所得税法虽然相对淡化了地区性优惠,但突出了对西部大开发和民族自治地区的税收优惠。国家对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区的优惠政策有: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西部地区新办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上述项目收人占企业总收人70%以上的,自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内资企业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等[2]。由于存在地区之间的差异,并购企业可选择在这些特殊地区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从而降低企业的整体税收负担,使并购后的纳税主体能够享受到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税收收益。
2.3目标企业经营状况选择的纳税筹划企业并购时如果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能承继目标企业经营的亏损,将目标企业经营中符合弥补年限的亏损合并到并购后的企业,通过盈利与亏损的相互抵消,可以达到节约所得税的目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5月8日新的《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以下简称《通知》)中重新规定了新时期对于企业并购中相关亏损企业所得税事项的处理。根据规定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特殊性税务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免税政策。若企业合并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规定,并且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合并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以及同一控制下且不需要支付对价的企业合并,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①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合并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②被合并企业合并前的相关所得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承继。③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④被合并企业股东取得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其原持有的被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确定。[3]
例2:长江(集团)股份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持续盈利,股价稳中有升,预计未来两年内盈利率将持续增加。2009年6月为了扩大经营,长江公司决定合并同行业的向东公司,合并后不改变向东公司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假设向东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均为1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300万元、资本公积200万元、盈余公积500万元)。向东公司有500万的亏损尚未弥补,其税前弥补期限为四年。长江公司管理层通过分析,决定全部用股权支付合并款项,并同时向向东公司股东约定合并后的12个月内不转让所取得的股权。(假设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为4%)
分析:长江公司的合并符合企业重组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规定,根据《通知》规定,可由长江公司弥补的亏损限额为1000×4%=400万元,由此长江公司可节省所得税400×25%=100万元。对于向东公司的股东来说,由于长江公司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在12个月后出售股权不会造成损失,而且可以延缓纳税。
纳税筹划的具体目标范文6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策略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和税收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在实现自身整体战略发展目标的条件下,通过对涉税活动或涉税事务的事先安排,相对地减轻自身实际税负,并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价值最大化的经济活动。
一、纳税筹划原则
纳税筹划必须依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这些原则包括:
1.合法性原则
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必须以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不得进行违法操作,否则就容易陷入违法的境地,不仅不会取得筹划收益,还会因违反税法而受到行政执法部门的惩处。因此,遵循合法性原则是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纳税人的筹划行为具有合法地位的基本保障。
2.规范性原则
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时,对筹划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必须符合税收、财务会计、金融等专业规范以及相应的行业规范和地区规范,以保障纳税筹划方案的可行性以及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可持续性。
3.协调性原则
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使具体的纳税筹划安排与个人或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管理目标以及财务目标相协调、相适应。纳税人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其首要的目标是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或价值最大化。因此,纳税人必须在自身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的框架下,对纳税筹划的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便比较各种筹划方案的优劣并确定筹划方案的可行性。
4.整体性原则
纳税筹划的整体性原则是指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当对本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所涉及的所有税种进行综合考虑,以获得整体的筹划收益。因此,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必须严格遵循整体性原则,着眼于自身整体税负的轻重,以获得较好的筹划效果。
5.谨慎性原则
根据风险原理,收益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因此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当采取谨慎的态度来设计筹划方案,充分考虑和权衡该种筹划方案可能带来的各种收益和风险,以尽可能地降低风险,最终取得较好的筹划效果。
二、对全年奖金的纳税筹划
现行税法对于个人从任职单位取得的全年奖金,根据发放次数和发放时间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税额计算方法,这就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在实践中,当全年性奖金数额极大(例如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时,纳税人上述各种奖金发放方式之间的税额差距将更大。因此,对于全年奖金数额较大的个人而言,在对个人生活不构成较大影响的情况下,企业对雇员的全年性奖金应尽可能一次发放。
企业向雇员发放的奖金包括全年一次性奖金、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形式。现行税法考虑到全年一次性奖金是纳税人全年的工作所得,为了合理地分配税收负担,对全年一次性奖金规定了特殊的应纳税额计算方法,即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按以下特殊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发放时代扣代缴:
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上述规定为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当然,如果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和利息因素,上述筹划未必对个人有利。但对于企业整体利益而言,对雇员的全年性奖金进行一次发放,则不会损失货币的时间价值和利息(只不过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持有价值为企业所占有),此时,企业可以考虑对雇员给予增加福利等其他形式的补偿。
当然,现行税法对于全年一次性奖金有着严格的界定。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上述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上述特殊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因为由于计税方法不同,纳税人需要承担的税负也不同,因此对于那些既对员工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又发放半年奖、季度奖的企事业单位,由于半年奖、季度奖必须与发放当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合并纳税,因此将半年奖、季度奖分散到各月平均发放可能更为有利。这就需要发放奖金的单位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安排奖金发放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节税利益。
三、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纳税人在进行上述几个方面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现行税制中各税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有A、B、C三个筹划方案,这三个方案是针对不同的税种来进行的,A针对营业税、B针对房产税、C针对个人所得税,如果这三个方案是可以互相支撑、互相兼容的,纳税人完全可以选择同时对这三个方案加以实施,最终可能获得比单独实施其中任何一个方案都大得多的筹划收益。但由于纳税人缴纳的营业税、房产税是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组成部分,因此营业税、房产税的降低会导致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减少,因此会相对地增加应纳税所得,从而相对地增加了个人所得税税额,实际上会部分地抵消C方案的筹划效果。因此,三个方案同时实施的最终效果虽然会远远大于A、B、C中的任何一个方案,但其总体效果却并不是三个方案效果的简单汇总,由于相互之间的部分抵消作用,其总体效果一般要小于三者的效果之和。
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筹划方案之间的关系可能非常复杂,也许并不像上述所反映出的那样,具有简单明了的兼容或排斥关系,纳税人有时可能很难精确地判断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性质和程度。这就要求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各种方案之间的总体关系,综合地运用筹划方案,最终实现绝对筹划收益。
参考文献:
[1],《税务稽查自检与涉税风险防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