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用品市场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药用品市场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药用品市场前景

医药用品市场前景范文1

[关键词] 中医药;客家;民间医药;药用植物

[收稿日期] 2013-03-19

[通信作者] 邬伟魁,硕士,从事中药学、药品质量研究工作,Tel:(0753)2319696,E-mail: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其地形多为丘陵和山地,环境较为偏僻,交通不便,为了克服缺医少药的困难,客家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客家特色的民间传统用药和饮食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当地群众多把“药食同源”资源(如五指毛桃)当作“宝贝”,凭经验用来煲汤食用,缺乏科学的指导。面对这一现状,对客家民间医药知识进行系统研究刻不容缓。

1 梅州客家民间医药研究概况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传统医药”是一个比较含糊的概念[1],并将其定义为“古代的,或以文化为基础的医药实践体系”,并将其引伸为包括目前被认为属于原住民的、民间的和非官方的医疗体系。客家民间医药是汉族客家民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经历相当长的实践历史,目前流散于客家民间的独具特色的诊疗技法和用于治疗疾病的植物、动物与矿物质的总和。其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通常掌握在少数民间医生手中,甚至濒临失传,是中医药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保护客家民系群众身体健康的一支重要力量。

梅州客家民间医药多为群众应用青草药防治疾病的经验和一些简单的民间疗法,至今未形成相对完整的诊疗体系。究其原因:①挖掘工作起步晚,一些民间医生已相继谢世,宝贵的临床经验疾病没有留下文字记载;②民间医药主要依靠口传心授传承,缺少文献资料记载,一些朴素的医技难免逐渐被淡忘;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医疗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随着现代医学知识的普及,多数年轻人对民间医药了解不深,甚至存在排斥心理。梅州客家民间医药的挖掘、整理、研究、应用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

客家民间医药文化源于中医药文化,研究梅州客家民间医药有利于更好地研究中医药,有利于新一代客家人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亦可为我国多元文化的更加繁荣做出一定的贡献。

2 梅州客家民间医疗方法

梅州客家民间医疗方法很多,仅外治疗法就有刮法、搓法、挑法、捏抓法、熏法、吹法、熨法等。但是这些疗法多为祖传技艺,是民间医生谋生的看家本领,挖掘难度大。作者通过走访大埔县和梅县的数名民间医生,收集整理了发痧和药浴二法。

2.1 发痧 客家人在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不断认识痧症,遂渐形成了“百病起于痧”的理论和比较完整的发痧疗法。发痧是治疗痧症的法则,是客家民间医术中最具特色的治法之一,民间医生仍传承和掌握着多种发痧技术,如“刮痧”、“拍痧”和“夹痧”等。痧症的病因广泛而复杂,民间将身体不适、精神不爽、头痛胸闷、四肢乏力、呕吐、腹部胀痛等,统称为“痧”。

2.2 药浴 药浴是用含有药物成分的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中医药浴的形式多种多样,梅州客家民间较常见的是洗全身浴的“药水澡”和局部“足浴”。煎药方法一般是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煮。大埔湖寮民间习惯在端午节采收牡荆枝叶,晒干备用,妇女坐月子时,用以煎水洗澡,可祛风寒并预防产后风湿,还可防治皮肤病。而梅县城北农村妇女坐月子的时候,习惯用枫树枝叶煎水洗澡,起祛风之效。在大埔乡村,村民冬天常用萝卜嫩叶煎水泡脚治疗脚趾冻疮。

如何把长期流散在民间的有一技之长却因无证而不能合法从事医疗保健工作的能人志士集中起来,通过交流以及专业培训等形式,使他们的医术发扬光大,是客家民间医药面临的一大难题。

3 梅州客家民间药物

Au等[2]报道了广东梅州客家地区习用药用植物94种(隶属40科,77属),其中约32%来源于4个科:菊科(11种),马鞭草科(7种),蔷薇科(6种),豆科(5种),有些品种未在中医药文献中记载, 有43种被《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药用部位包括全草(39%)、叶(21%)、根(20%)和其他(20%);94种植物药被用于30多种疾病的防治,其中14种药用于肝病防治,12种药用于皮肤病防治。梅州民间习用鲜药,“随手采来顺手医”是群众常用的医治方法,如治跌打损伤、止血、脓肿等常用鲜草药捣烂外敷。

梅州客家民间常用草药名称的一大特点是根据性状、颜色、气味等形象化命名,极其生动,便于辨认和传播(表1)。

表1 客家民间常用草药名称举例

Table 1 Name of some common Hakka folk herbs

4 梅州客家民间验方及其开发

2008年,广东省老中医谢震强编撰的《客家人村居实用验方》出版[3],该书共收集200多个小验方,如苦楝子塞肛治蛲虫病,仙人掌外敷治毒蜂蜇伤,山栀子外敷涌泉穴治肝火失眠等,涉及普通常见病、小儿外伤、内科、妇科等疾病的医治,对基层医疗卫生的实用性较强。在民间偏方、验方、秘方的基础上,梅州医院生产的湿滞片、通络片等中药制剂疗效良好、临床需求较大;梅州制药企业研制的双料喉风散和双料喉风含片等全国独家品种疗效确切、市场前景广阔。梅州客家民间偏方如同散落的珍珠正逐渐消失,发掘偏方是继承与发展的一个紧迫课题。

5 梅州客家民间药膳与凉茶文化

在长期迁徙的过程中,客家人为了克服水土不服,长期以各种野菜、草药果腹养生,在草药的运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梅州人在运用草药时,不仅发明了各种药剂,还将草药与食物相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药膳与凉茶文化。

5.1 梅州客家民间药膳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颇具特色,药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许良政等[4]报道了梅州的野生食用植物有 72科 150属 198种,分析了梅州野生食用植物的利用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常作为药膳汤料的有艾、猫尾射、淮山药、土茯苓、葛、白花酱、鸡矢藤、溪黄草、马齿苋、台湾榕等[5],这些药材配以鸡、骨、肉等煲汤,集防治于一体。大埔县的“药根鸡汤”是客家药膳的典型代表之一。为方便食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其进行深加工已成为“药食两用”资源开发利用的主流方向。刘志伟等[6]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对溪黄草提取物得率、主要成分及口味的影响,为溪黄草药膳方便汤料制备提供了依据。客家药食同源品的流通形式多样,主要有农贸菜市场出售新鲜的青草药;草药店铺出售一些干燥草药;超市销售带简易包装的“客家土特产”药材;通过网店销售给在大城市奋斗的老乡。

常用药膳举例如下, 早餐常喝“三及第”汤(枸杞叶、猪肝、小肠、瘦肉)。以五指毛桃作为香料制作客家美食,如五指毛桃盐鸡,五指毛桃香鸡爪。客家民间习惯采摘“糖罐子”(金樱子Rosa leavigata Michx.的干燥成熟果实)制成金樱子膏炖肉食用。值得注意的是,小金樱子[8]为同属植物小果蔷薇R.cymosa Tratt.的干燥果实,产于粤东地区,如梅县河源等地,功效与金樱子有别,不能作为金樱子药用。客家娘酒(黄酒)是用糯米加红曲米[8]酿成的酒,常妇坐月子时制“姜酒鸡”食用,可活血补血。

近年来,重金属超标已经成为食品和药品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药食同源品中重金属的检测已渐受重视,但尚存在一些问题[7],①药食同源品中重金属的检测集中在少数品种;②检测的重金属元素有限;③检测方法集中;④缺乏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⑤忽略对元素不同价态和不同形态的测定;⑥缺乏统一标准。加强对药食同源品中重金属的安全评价, 研究其在药食同源品的安全限量,建立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评价标准,是药食同源品走向世界的必然条件。

5.2 梅州客家凉茶文化 客家凉茶的种类繁多,如溪黄草、夏枯草、车前草、淡竹叶、鱼腥草等。民间还盛传一些客家凉茶歌谣,如客家来自“山卡拉(山区)”,青山绿水出凉茶;本草纲目来搭配,老人“细俚(小孩)”都中意。客家凉茶的流通形式多样,主要有客家凉茶店,如“客家三宝”凉茶连锁店,经营各种盛夏解暑、消热和保健功效的客家凉茶;市售灌装凉茶饮料,如梅州制药企业已生产出有清凉、降火、解暑功效的灌装客家凉茶。

客家凉茶的另一种形式,是“仙人”,即仙人冻,由仙人草(即凉粉草)制成膏状,形状、色泽、口感似龟苓膏。仙人草性寒、甘、淡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暑等功效,用于治疗中暑、糖尿病、高血压、黄疸等[9]。2009年梅州平远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仙草之乡”称号,目前为我国仙草种植面积最大的县。朱芳坤等[10]测定了梅州仙人草中8种元素的含量,发现其中钾(K)、钙(Ca)、镁(Mg)、铁(Fe)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非常丰富,为进一步开发仙人草提供了依据。

梅州客家凉茶是广东凉茶的一种,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用《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对其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加快客家凉茶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让其成为梅州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6 梅州客家民间医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梅州客家民间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分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互相影响,梅州客家民间医药的发展既存在机遇又存在挑战。

6.1 梅州客家民间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 作为“世界客都”和“华侨之乡”,梅州在发展客家医药方面具有地理、文化等多方面的优势。梅州有多家制药企业,有双料喉风散等名优药品,客家民间医药验方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已具备了一定基础。另外,世界人民越来越喜欢使用传统医药防病治病,海外华侨为客家特色医药走向世界搭建了平台。

近年来政府大力扶持民间医药工作。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民间医药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推动民间医药工作,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民间医药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具体提出要在12个方面突出做好工作,每项任务都详细列出了负责部门以及完成时间表。国家鼓励中医药无偿捐献,鼓励社会力量和资本参与,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合作,争取科研立项,推进考核管理,大力推广应用,完善专利保护等举措成为《方案》的重点和亮点。随着我国扶持民间医药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客家民间医药正迎来新的机遇。

作者建议有关部门结合《方案》,开展以下工作:成立“客家民间医药研究中心”;制定《客家习用药材标准》,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为客家民间医药的研发、生产、监管等环节提供法定的质量技术依据;鼓励有关部门和科技工作者深入客家乡村,进行座谈、访问、现场调查,开展抢救、发掘整理行动,将大量散落在民间的诊疗技法和验方、秘方进行系统分类整理,并进行必要的实验验证[11],编撰客家民间医药的历史源流、药物学、临床经验等方面的著作;建立“产学医教研体系”,培养特色人才,加强高校和企业的项目合作;加强客家民间医药的学术交流和宣传报道,让更多的人认识并接受客家民间医药,只有这样,客家医药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前景。

6.2 梅州客家民间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民间医药无人管理,连传承下去都成了问题。《方案》为民间医药发展铺平了道路。虽然《方案》为抢救民间医药提出了时间表,但是一些地区和部门目前对民间医药的挖掘整理、筛选评价重视不够,民间医药知识产权持有人的知识产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民间医药捐献相关渠道不够畅通,亟需进一步挖掘整理,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梅州客家民系虽然已形成了客家传统医药知识,但还没有形成、也未能整理出客家医药理论体系,加之客家民间医药鲜见报道,使得研究较为困难。梅州客家民间医药发展最大的隐忧是后继乏人,瓶颈是科研能力及水平偏低,制约因素是投入不足,核心问题是保护与发展[12]。

6.3 梅州客家民间医药继承与发展 梅州客家民间医药曾经为客家民系的繁衍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客家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值得挖掘、继承、创新与发扬。建议有关部门实施以下工作:开展客家民间药用资源的调查,首先要调查掌握常用品种和稀有濒危品种的资源;在深入研究代表性医药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民间医生的工作状况、民间医药的疗效和当地民众对客家民间医药的依赖程度;调研民间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把特色民间药的开发作为开发客家地区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的重要内容之一。摸清民间药用资源分布、品种及其鉴别方法,为民间药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出新思路。

7 结语

作为中医药学的组成部分,客家民间医药知识丰富了中医药知识。客家民间医药知识包含着丰富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客家民间药用植物知识对应急治疗某些疾病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梅州药用资源种类多、蕴藏量大、经济价值高,建议加大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开发[13]。另外,江西省赣州市的纯客家县之一――上犹县已将“客家民间传统医药”列入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值得包括梅州在内的其他客家聚居市县学习。

[参考文献]

[1] 淮虎银,裴盛基.药用民族植物学及其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2002,19(2):129.

[2] D T Au, J L Wu, Z H Jiang, et al.Ethnobotanical study of medicinal plants used by Hakka in Guangdong, China[J].J Ethnopharmacol,2008,117(1):41.

[3] 谢震强.客家人村居实用验方[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8.

[4] 许良政,廖富林.梅州市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及利用现状与开发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99.

[5] 赖万年,许良政.客家民间药膳中草药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J].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6): 52.

[6] 刘志伟,王宏辉,张晨.不同方法提取客家药膳草药溪黄草的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6):55.

[7] 孙艳,赵余庆.药食同源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与思考[J].中草药,2011,42(11):2351.

[8] 广东中药志编辑委员会.广东中药志.第一卷[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567,826.

[9]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474.

[10] 朱芳坤,曲黎,范文秀.梅州仙人草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J].光谱实验室,2011,28(3):1119.

[11] 孙志蓉,杜远,陶育照,等.四川平武白马藏族医药的初步调查[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3):3669.

[12] 朱佳卿.我国民族医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4):2995.

[13] 卢杰,兰小中.拉萨市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127.

Study on folk medicine used by Hakka in Meizhou

WU Wei-kui, CHEN Fan-hua, YAN Qian-ru, SONG Wei

(1.Meizhou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Meizhou 504071, China;

2.Meizhou Municip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izhou 514000, China;

3.Hube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Pharmacy, Xianning 437100,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or folk medicine, a multi-discipline subject, has gained much attentio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t present.Based on the previous literatures, the overview on the recent advance of folk medicine used by Hakka was summarized.The key questions of folk medicine used by Hakka were also highlighted.It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医药用品市场前景范文2

药妆自登陆中国市场以来,倍受城市消费者的亲睐。进口品牌占药妆市场的大部分江山,但是目前我们也看到有许多国产药妆品牌的兴起,比如同仁堂同仁御颜、协和的药妆等。我们估计,药妆从2003到2007的年平均增长率在38%左右。预计计从未来三到五年,药妆市场依然会保持30%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这一增长率是所有护肤产品的两倍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相对其他普通的护肤品,药妆的渠道单一,且消费群体比较少,有关数据显示2007年整体市场容量为25亿元左右。在渠道方面,药妆某些品牌现在已经走向商超,如雅漾等已经在许多超市出现,不过一般还是在超市中的药品专柜前摆放摊位。

2、药妆产品的种类一览表

目前市场的药妆品牌种类繁多,笔者搜索了一些产品,请大家来分享。

Doliva 德丽芙 来自地中海的绿色黄金

Avene雅漾 法国Pierre Fabre公司

Vichy 薇姿 法国

LA ROCHE-POSAY 理肤泉 法国LA ROCHE-POASY

Ankh 安蔻 埃及

Afas 艾沛雅 已获得美国专利

Aderma艾芙美 法国Pierre Fabre皮肤医学研究室

ISTITUTO GANASSINI S.P.A(佳娜诗妮研究中心) 意大利 米兰

Bioderma贝德玛 法国

Cefilia 瑟菲莉雅 欧洲

Cellex-c 仙丽施 美国

Cetaphil 舒特肤 美国

Ddf 美国

Ducray 护蕾 法国

Ferret 法芮

Galenic 婕若琳

Glyderm 果蕾 美国

Karin Herzog 凯伦赫容 瑞典

Klorane 蔻萝兰 法国

Lierac 黎瑞 法国

Lu-Miel 台盐绿迷雅 美国

Mustela 慕之恬廊

Naturtint 赫本美铺

Perricone 裴礼康 美国

SAUGELLA 赛吉儿 意大利

Seba med 施巴5.5 德国

Skinceuticals 杜克 美国

Vanicream 薇霓肌本 美国

Vitadermina 洗得你净 在意大利 米兰

Biopeutic 葆疗美 中国

John Masters Organics JMO 美国

Korres 馥姿 希腊雅典

Aqua Dessa 美国

Avalon 英国

Dr.Hauschka 德国世家 德国

Orlane 幽兰 法国

DR.THEISS VitaminC 泰姿 德国

3、药妆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虽然药妆概念进入中国已经有10年,但是“市场仍未形成初级产业规模和相对稳定的盈利模式。最早涉足药妆的海王星辰、杭州武林以及北京金象等连锁药店,未能在系统内大批量复制“药妆”模式,大部分药店都止于若干药妆专柜的尝试阶段。

3.1 市场定位是关键

市场调研表明,目前国内女性还没有养成到药店购买化妆品的习惯,消费行为就更不用说了,而这正是药妆店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解决的方法就是“卖效果”。人的习惯养成是需要时间的,而药妆店却不应坐等人们的习惯养成。因此,用效果来打动一部分女性消费者,是比较实际的经营方式。其次,国内药店对药妆品类的管理还比较陌生,没有对目标顾客形成有效引导。在这种情况下,药店除了通过原有的药品优势集纳客源外,能否找到其他途径吸引目标顾客进店,将从战略、战术上考验药妆店经营者的能力。

专家指出,消费者对药妆品牌的认知程度,也显示了上游厂家市场意识、服务观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进和提升。在过去3年,中国药妆市场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0%~20%,这一增长速度是欧洲市场的两倍。但是,中国药妆市场品牌竞争很不充分,没有足够多的上游资源,消费者教育也谈不上,“市场持续透支、消耗,而引导市场和引导消费的成员却在不断减少,继而在客观上形成了今天低迷的中国药妆市场。”

3.2 明确目标市场

如果你把国内的民资定为目标,那么,你必将制定出错误的战略布局。目前,外资品牌已占据80%的市场份额,国内美妆品牌陷入艰难的发展境地。现在的格局是外资品牌一路高歌,在高端市场上有绝对的话语权,现在已经挥师进军原本属于国内企业天下的中低端市场;而国内品牌大多偏居一隅,在艰难抗争。本身实力不足的国内美妆业显得相形见绌。制药企业真正的目标是资本雄厚、经验丰富的外资、合资企业。

3.3 药店经营药妆瓶颈

1)首先是政策难题。化妆品限售问题:2007年下半年起,国家药监局将开始整顿“健字号”、“消字号”、“妆字号”在药店的销售,明确规定这些类型的产品将不能与药品混放一起销售,问题严重者,将被取消相应的经营资格,直至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其次是同样2007年下半年起,国家药监局将对药品经营行为加强监管,严禁药品零售企业以任何形式出租或转让柜台。就是说化妆品专卖柜的合法性直接被取消。

2)消费者观念。有调研资料显示,消费者愿意和去过药店买化妆品的比例不到20%,就是说药妆店如何解决消费者客源问题是其首要问题,如果你的化妆品和商超或者化妆品专卖店差异不大,则消费者就没有来你店购买的理由。

3)提升专业的销售人员的素质。化妆品也属于一类特殊的日化用品,和药品有着较大的差异,消费心里和购买方式等应该都有差异,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销售好。而这正是药店的短版。由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医药零售行业僧多粥少的局面日趋严峻,零售行业市场竞争急剧升温,赢利的困惑是所有零售药店在市场竞争中必须要面临的第一大难题。美容健康类商品的市场由于其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备受关注,而相关的“药妆店”也成了目前医药零售领域一个非常热门的名字,因此,众多传统药店把转型药妆店作为寻求企业经营出路的途径之一,许多传统药店引入药妆品牌专柜。由于化妆品的利润是药品无法比拟的,因此,赢得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可是,作为一个新的赢利模式,如何经营,许多药店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不少药店只是单独列出一个柜台,放上化妆品,就以为是做药妆了。其实,药店做药妆,与超市卖化妆品,最大的不同在于“软件”,那就是专业知识,这是药店的最大优势。店员或药师应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应在了解顾客皮肤情况下,再给予专业的意见,告知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药妆品。可是,大部分药店却忽视了这一点,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缺乏必要的了解,一些店员在不了解消费者的皮肤特点、不了解顾客实际的情况下,胡乱推荐,其目的是为了早点把产品推销出去。这样,药妆产品变成了一种商品,对消费者的利益没有保障。最终,也会对药店产生不良的影响。

药妆店的“硬件”建设上了档次,而“软件”建设却没有相应地改善,这是国内药妆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匮乏,是制约药店药妆销售的“瓶颈”。销售药妆,需要店员的基本素质和医药专业知识相对较高,因此,必须把员工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只有拥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让顾客体验到专业性、安全性、功能性的服务,也才能把药妆这一经营模式顺利推行下去,进而实现利润增长。

3.4 正确理解和认识药妆和药妆店

药妆是行业用语,不是法律规范(比如药品),所以关于药妆的概念目前还是比较混乱的,没有统一的概念。其实药妆是源于目前国际上非常盛行的一个概念——医学护肤。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里,人们有了皮肤困扰不再盲目地去商店买各种化妆品来试,而是由皮肤科医生开出处方,从清洁产品、药或辅助治疗产品到跟随产品(包括防晒、眼霜等)提供针对性的护肤建议。这些能赢得医生信任的医药化妆品(简称“药妆品”),必须完全配方公开,所有有效成分及安全性须经医学文献和皮肤科临床测试证明,且不含经公认的致敏源。

一个药店的化妆品销售数量在其总销售量中占到15%-50%时,这个药店才能成为药妆店,少了只能是有一些药妆品类销售的药店,多了超过50%时,就是有药卖的化妆品店了,即药妆店按照品类管理的理解,药品仍然是目标品类,只是部分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妆品才成为消费者的目标品类。

3.5 规避国家政策

对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针对化妆品的有关限制,连锁药店应该联合起来进行,以协会的名义进行抗争,进行说服SFDA并且应该拿出药妆店在国外的状况,加强自律和制定自己的自律条款等。

4、药妆要想在未来的市场中立足,该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药妆的概念源自欧美。目前,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人们对在药房里购买功能性护肤品和个人护理用品早已习以为常。药妆店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业态,其化妆品的销售甚至占到总销售额的40%至60%,而国内大多数打出药妆招牌的药妆店还仅仅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整个市场环境还不完善,政策没有到位,企业鱼龙混杂,药妆市场的春天还没有到来,市场的培育期至少需要3至5年的时间。数据显示,我国药妆的市场需求正在以每年8%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将达到80亿美元。而国内零售药店的化妆品经营在化妆品整体市场消费总额中仅占2%,药店经营化妆品的空间还很大。

与外资对药妆店的专业运作相比,那些跃跃欲试的中国药妆店尚处在摸索中。业内专家表示,从长远看,化妆品进药店也是一种趋势,药妆店专业医师给顾客提供的皮肤诊断,能帮助他们了解何种化妆品最适合自己,这些个性化的服务会受到现代人的青睐,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会是药妆店在中国发展的一个亮点。而目前,一些药妆店的经营者自身对化妆品的设备以及美容技术都缺乏了解,这也是很多药妆店面临的一大难题,药妆企业及大型医药连锁企业要想成就市场,除了产品质量优良外,还必须读懂市场,采取灵活多变的差异化营销策略,才能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及消费者的最终认可。

首先应该从市场环境方面下功夫,虽然药妆在国际上很流行,在一些大城市也有趋热表现,但国内药用护肤品的消费水平跟国外仍存在很大差距。在国外药妆流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外皮肤科是所有门诊中费用最高的,而国人到医院看皮肤科相对方便和便宜,这样就会对药妆有影响。另一方面,药妆的发展跟消费水平也有很大关系,国际品牌的药妆都不便宜,普通消费者一般很难承受。

其次是导致药妆店经营不善的关键原因还是缺少足够的药妆品牌。目前,各大药妆店内陈列的主要药妆品牌为欧莱雅集团旗下的薇姿、理肤泉以及日本芙丽芳丝的3家药妆品牌,英国的清妍是第4个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药妆品牌。这些洋品牌多数价格不菲,令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而国内医药行业涉足美容化妆品领域的热度虽然正在加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70多家企业涉足药妆市场,其中有不少是国内著名医药企业,但除了同仁堂之外,至今未见到其他知名品牌问世。

从法规方面来讲,在美国,凡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认为是含有药物成分的化妆品都属于药妆产品,必须由药店销售。对于介于药品和美容品之间的药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规定,去头皮屑的洗发精、防蛀牙的含氟化物牙膏和有助睡眠的芳香油等,既是美容品也是药品,这样的产品既要符合药品的规定,也应该符合化妆品的规定。而目前我国只存在对“药品”和“化妆品”的定义,并没有“药妆品”这一叫法。虽然业界对药妆品的解释是“介于化妆品与药品之间的功能性产品”,但医药专业人士却认为,“药妆品”其实只是一种产品推广理念,在产品销售前仍需要通过相关测试,只能归于药品一类。我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化妆品在包装和说明书上不得标注适应症、不得宣传产品疗效、不得使用医疗术语。

尽管存在着种种限制性因素的制约,对于零售药店化妆品经营在整体市场消费总额中仅占2%的现状,如果运作得当,药妆店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但是,市场不会因为有空间而自发形成,关键在于如何以药补妆、药妆互推,形成专业化的药妆市场,并在药妆店培育的过程中,培育出全新的消费群体。这才是关键之所在。

5、前景看好的药妆品市场

医药用品市场前景范文3

2.醉金香葡萄(甜香香)。属欧美葡萄早偏晚熟品种,7月中旬成熟。黄绿色、充分成熟金黄色。浓香型。果肉硬脆,大粒15克以上。果园批发价16元/公斤。观光园采摘40元/公斤。每667平方米栽220株,行株距2.5米×1.2米。种苗价10元/株。

3.红富士葡萄。属中熟欧美杂交葡萄品种,8月10日成熟,易种、抗病,高产3500多公斤,特香甜、市批发价9~10元/公斤、观光园采摘20元/公斤以上。成熟果黄绿带粉红,粒重10克左右。最大串重达3.7公斤,平均串1~2公斤。行株距4.5米×1.5米,每667平方米栽190株。种苗价8元/株。

4.南玉葡萄(比昂扣)。欧亚晚熟葡萄品种,9月初成熟。可留到中秋节、国庆节上市。果青黄色,特耐储运。皮韧肉偏软。浓甜、高产。粒重10克左右,市场批发价10元/公斤左右。行株距2.5米×1.5米,每667平方米栽190株。种苗价16元/株。

5.甲斐乙女葡萄。欧亚中晚熟型葡萄品种。8月底成熟,果红色。特耐储运。口味超过南玉。更好种,粒重10克左右。每667平方米栽190株。种苗价15元/株。前三个葡萄品种经保花保果膨大处理,果更大,产量更高,果肉更硬脆。都是无籽果,品质更好。南方因高温高湿,引种任何葡萄品种最好都采用避雨栽培,可减少病害,更稳产稳收。以上5个葡萄品种起邮数量30株。

6.日本大分一号特早。温州无核蜜橘早熟系列特早熟品种。中秋、国庆成熟上市,果皮全黄,坐果特好,成串结果,产量极高,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上万斤。果实扁圆,皮薄,肉嫩,化渣,糖度高,无酸味。市场批发价4元/公斤,观光园采摘价10元/公斤。比早熟宫川贵1倍,很俏销。近年柑橘价格回升。发展柑橘生产,日本一号大分特早是首选品种。苗价6元/株。30株起邮。

7.新余蜜橘。新余蜜橘是黄岩早橘芽变而成的中熟型柑橘品种,11月完全成熟,品质极优。皮薄,浓甜,化渣,果实扁圆,大小均匀,树冠圆形,叶枝结果,产量极高,是新余地区地方保护品种,上海客商到产地抢购品种。下树价4元/公斤。观光园采摘价10克/公斤。种苗价8元/株。30株起邮。

8.早熟文旦柚。是玉环文旦芽变而成的特早熟柑橘品种,中秋、国庆成熟上市。品质口味超出任何柚类品种。肉质细、甜嫩。是柚中新秀,单果重1公斤左右,且果实大小均匀,坐果率高。早熟文旦柚绝对没有原文旦柚的裂果现象,稳产高产。7年树产果100多个。抢购价10元1个,株产值1000多元。是家中庭院绿化兼收入的双益树种。更是规模发展的阳光品种。首家推出,种苗价20元/株。4年投产每667平方米栽55株。10株起邮。

9.南丰蜜橘。系列杨小二六良种,11月成熟。风味特好,品质超过砂糖橘,产量高,价格好,下树价5元/公斤,种苗6元/株。每667平方米栽55株。30株起邮。

10.极早熟大粒葡萄——爱博欣一号。该品种为欧美杂种,是爱博欣公司历经多年研究选育的巨峰系大粒极早熟良种,2012年10月14日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组织的鉴定。单穗重850克,最大穗重2100克;平均粒重13~15克,果实近圆形,果穗整齐,果粒均匀;果实紫黑色,果肉淡绿色,风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可达21%;不裂果,叶片大、厚,叶背有茸毛,抗寒、抗病性强,较巨峰早熟30天,河北保定7月上旬成熟。枝条木质化程度高,花芽分化好,结果枝率达80%,丰产性强。苗价50元/株,20株起售,500株以上48元/株。

11.晚熟超甜葡萄——红乳。该品种为欧亚种,是爱博欣公司选育的极晚熟品种,2012年10月14日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组织的鉴定。该品种极晚熟、穗粒漂亮、含糖量极高。穗重500~700克,最大穗重1100克;平均粒重9.2克,果实肾形,果穗整齐,果粒均匀;果实鲜红色,果肉白色,肉脆极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23%,最高可达25%;鲜食品质极佳。果实附着力较强,耐储运,抗逆性强。枝条木质化程度高,花芽分化好,结果枝率达90%,丰产性强。萌芽到果实成熟160天以上,在河北保定9月底10月上旬果实成熟。苗价20元/株,20株起售,500株以上19元/株。

12.早熟大粒葡萄——美夏40。为欧亚种早熟品种,在保定、廊坊一般4月上旬萌芽,5月16~20日开花,6月底果实开始着色,7月10~15日果实成熟,大粒、大穗。自然生长果粒横径20~22毫米,纵径25~28毫米,单粒重10克左右。平均穗重1000克,最大穗重2500克。含糖量高。果实充分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8%~20%。萌芽率、成枝力较高,枝条成熟较早,花芽分化较好,长、中、短梢修剪都有足够的花量,丰产性好,既适于露地也适于保护地栽培。苗价15元/株,10株起售,500株以上14元/株。

13.黑王葡萄。该品种为欧美杂种,果粒椭圆形,粒重16~19克,自然坐果率较高,穗形紧凑,穗重550~950克,叶片大、厚、茸毛较多,植株生长强健,抗性强。枝条木质化程度高,花芽分化好,结果枝率达80%,南北方均可种植。成熟后含糖量高达25%以上,河北保定7月下旬果实成熟。苗价20元/株,10株起售,500株以上19元/株。

14.早熟无核葡萄——美硕。为欧亚早熟大穗型无核品种,自然粒重5.5克,激素处理后粒重达8~12克。自然穗重750~1500克。果实硬度极大,刀切片不流汁,单粒掷于地面可如皮球弹起而不裂;充分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23%。在河北保定7月中下旬果实成熟。该品种树势旺盛,丰产性强,既适于露地也适于保护地栽培。苗价30元/株,10株起售,500株以上29元/株。

15.甜香葡萄——奔腾。为欧美巨峰品种群系,自然粒重15~18克,穗重750~1000克,如配合疏花疏果其单粒重达20克以上,完全成熟后紫黑红色,风味独特,甜中带香。叶片大且厚,抗病性极强。枝条木质化程度高,花芽分化好,树势强壮,丰产性强。在河北保定7月下旬果实成熟。苗价20元/株,10株起售,500株以上19元/株。

16.无核大粒葡萄——波尔选拔系。属欧亚种,为美国特大粒黄色无核品种中优选植株,自然粒重8克,用激素处理后可达12克,穗重800~1500克,大穗可达2500克,是目前国内栽培的自然无核品种中粒、穗最大的品种之一。含糖量21%。枝、叶及穗部抗病性均强,枝条成熟度高,花芽分化好,多次结果能力强,丰产性强,既适于露地也适于保护地栽培,在河北保定7月下旬成熟。苗价20元/株,10株起售,500株以上19元/株。

17.金寨大李。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冠开张,幼树分枝多,幼叶淡橘红色,枝条向阳部棕褐色,背阳部绿色,自花结实,栽后第2年开花结果。3~4年进入丰产,成年大树最高株产150公斤。果实椭圆,果顶平。缝合线浅,果柄中短,单果最大重160克,皮黄亮光泽,肉黄汁特多,味浓甜细密,有菠萝香气,可食率98%,核极少、黏核,成熟期正逢端午佳节,熟后无裂果落果现象,确为目前国内李中上市最早、果个最大、含糖最高、抗病丰产的优良品种。苗价8元/株,30株起邮,百株以上5元/株。

18.红肉脐橙。又名红心橙,属中熟品种,结果早,挂果和抗病性能强,稳产高产,果形美观,果大,耐贮藏,肉汁脆香,味甜可口,果肉红色(不是血橙),就连部分枝条和叶柄内的木汁也是红色,故名红心橙。该品种目前栽培稀少,果品在市场上非常紧俏,价格高于普通品种2~3倍。苗价8元/株,30株起邮,百株以上5元/株。

19.南方毛桃。南方毛桃生长势快,抗病力特强,是嫁接桃、李、梅等果树最佳砧木,也是占地用的好树种.地径0.5厘米以上,高60~150厘米。苗价1元/株,200株起邮,千株以上0.8元/株,万株以上0.5元/株。

20.三尖杉。三尖杉树姿婆娑,端庄秀丽,形态奇特,叶背有两条银白色的气孔带,微风吹拂,银光耀眼,具有独特风姿。根、茎、皮、叶内含多种生物碱,其作用主要是用于提取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有效单体,对血癌(白血病)和淋巴肉瘤有特殊的疗效,对白血病的缓解率高达82%,而且安全有效。是集药用与观赏绿化于一身的珍贵树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1年苗5元/株,2年苗10元/株,40株起邮,百株以上1年苗4元/株,2年苗8元/株,千株以上1年苗3元/株,2年苗7元/株。

21.金丝楠木。金丝楠木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其木纹中有结晶,在强光反射下会闪闪发光犹如“金丝”,故而得名。其材质具有防潮、耐腐蚀、不变形等优点,做家具即使不上漆,也越用越亮。久居楠香之屋,可以延年益寿。今年这个传闻中“皇帝御用”的木头已经卖出了一根2000万元的天价,北京古典家具城,一张金丝楠木桌子仿制皇家式样,最贵的一张达到3亿元,最便宜的一把椅子也要30万元,即使这样高的价格,现在仍然是供不应求。它是集生物柴油、药用、香料及珍贵用材于一体的珍稀优良经济树种,经济效益显著。苗价7元/株,30株起邮,百株以上6元/株,千株以上4.5元/株,万株以上2.5元/株,种子120元/500克(1500粒左右)。

22.湘蕾树型金银花。该品种四季常青,叶大肥厚,产量高、花蕾整齐,花多而密,一束花蕾多达30~70朵,连续下雨10来天也无落花烂花现象,花蕾25天都不开放,干花绿原酸含量高达5.89%,高出金丰一号金银花绿原酸含量的2.06倍。每667平方米(1亩)栽300株,栽植3年每株年产干花1公斤以上,寿命长达20多年。市场发展前景及种植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嫁接苗7元/株,30株起邮,百株以上6元/株,千株以上5元/株,万株以上3.5元/株。

23.红豆杉。红豆杉是植物界最有力的室内治污“克星”,对甲醛、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的净化率分别达到90%、31.8%、49%、22.22%,而且对香烟中的尼古丁也非常“敏感”,净化率高达80%以上,另外其释放的一种气体对哮喘、气阻等肺部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疗效。还能将致癌物质甲醛转化成像糖和氨基酸那样的天然物质。由于红豆杉属于罕见的CAM植物,光合作用能力比较强,在星光、月光、灯光等微弱的光线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能全天释放氧气。红豆杉在生长过程中还会挥发出一种被称为植物“气体挥发物质”,有驱除蚊虫、杀死病菌,减少癌症发生等功效。另外,红豆杉的枝、叶、根、皮中提取的紫杉醇已成为国际市场上最热门、最畅销、最紧缺、最昂贵的新型抗癌药物,也是今后将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必选树种。1年苗4元/株,2年移植苗8元/株,50株起邮,千株以上1年苗3元/株,2年苗7元/株。

24.大叶香樟。大叶香樟是中国南方珍贵用材、园林绿化和特用经济树种, 其寿命长、冠幅大、树姿雄伟、四季常青,木材纹理细致,具芳香,能驱虫,耐水湿,易加工成为各种名贵木材;供建筑、家具、造船、箱柜、雕刻等用;木材、枝、根、叶均可提制樟脑和樟油,供医药、化工、香料、防腐、杀虫等用。种子含油脂,可榨油,为制皂的良好原料。一年苗2元/株,100株起邮,千株以上1.5元/株,万株以上1元/株,种子120元/500克(3000粒左右)。

25.优质改良白术种(苗)。白术又名于术、浙术、冬术等。具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每667平方米(1亩)用种量6公斤,每公斤100元,每667平方米种价600元。种植时间为10月至来年的2月,花期7~9月,果期9~11月。每667平方米产商品苗1000公斤。现市场价10元/公斤,每667平方米效益在10000元以上。或每667平方米用苗量200公斤,7元/公斤,每667平方米苗价1400元,每667平方米产干品500公斤左右,市场价23元/公斤,每667平方米效益达万元以上。

26.抗倒伏白芷种。白芷又名香白芷,为大宗药食两用品种,有散风祛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之功效。主治感冒头痛、白带、痛疖肿毒等症。也常作香料食用。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种植时间为10月至12月份。每667平方米用种量4公斤,每公斤100元,每667平方米种价400元。白芷一般每667平方米收干品600~750公斤。市场价10元/公斤,每667平方米收入在6000元以上。

27.优质改良薄荷。薄荷为药食两用中药材,具有疏散风热,清头目,理气解郁功能,主治风热感冒,目赤,咽痛。并可制造化妆品,亦可生食。种植时间为11至来年2月份。每667平方米用种量100公斤,每公斤6元,每667平方米用种价600元。薄荷头:于株高60厘米时,选晴天用镰将植株上部15厘米割掉,晒干即可出售,一年可采收三次,每667平方米产200公斤。薄荷棵:于盛花期,用镰将整个薄荷齐根割下,晒干即可出售,每年可收两次,每667平方米产500公斤。每667平方米效益可达万元以上。

28.丹参种苗。丹参又名红根,为唇形鼠尾草属草本植物,以干燥根及根茎入药。有活血祛淤、消肿止痛、养血安神功能。主治心腹邪气,肠鸣如流水、寒热积聚、冠心病、心绞痛等。种植时间为2月至4月。每667平方米用苗量80公斤,每公斤9元,每667平方米用苗价720元。一般每667平方米产干品500公斤以上,现市场价16元/公斤左右。每667平方米效益8000元以上。

29.无刺红花种子。红花别名:草红花、刺红花、怀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功能。主治闭经、冠心病心绞痛、跌打损伤等功能。种植时间为3月至4月。每667平方米用种3公斤,每公斤60元,每667平方米用种价210元。每667平方米产干花20公斤左右,100元/公斤左右。每667平方米可产红花子100公斤左右,现市场价20元/公斤左右。每667平方米效益达3000元以上。

30.香草子。香草子属豆科胡芦巴属,别名葫芦巴、香豆子、芸香草、苦草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和日用化工原料的植物。种植时间为10月至12月。每667平方米用种量3公斤,每公斤70元,每667平方米用种价210元。一般当植株呈半枯状态,下部荚果变黄时,即可收割。一般每667平方米产干品300公斤以上,现市场价12~15元/公斤,一般每667平方米效益3000元以上。

31.牡丹种苗。牡丹为毛苞科植物。别名:丹皮、木芍药、洛阳花。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消淤,滋阴壮阳之功能。主治:血热、斑疹、淤血痛经、关节肿痛等。种植时间为9月到来年3月。每667平方米用苗量4000棵,每棵0.3元,每667平方米用苗价1200元。一般每667平方米产干品700公斤左右。现市场价20~25元/公斤,加上套种收入,每667平方米收入在万元以上。

32.玄参苗。玄参为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具有清热养阴,解毒散结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神昏、咽喉肿痛及瘰疬瘿瘤等症。现代研究尚有镇静、降压、强心、扩管的作用。

医药用品市场前景范文4

医药行业在投资界拥有“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的美誉,20xx年英国《金融时报》500强企业所属行业中,制药业是仅次于银行业的全球最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医药行业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医药工业包括化学制药工业(包括化学原料药业和化学制剂业)、中成药工业、中药饮片工业、生物制药工业、医疗器械工业、制药机械工业、医用材料及医疗用品制造工业、其他工业八个子行业。一、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一)医药行业的特点

1、高技术

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扩大了疑难病症的研究领域,为寻找医治危及人类疾病的药物和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医药产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2、高投入

医药产品的早期研究和生产过程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以及最终产品上市的市场开发,都需要资本的高投入。尤其是新药研究开发(R&amD)过程,耗资大、耗时长、难度不断加大。目前世界上每种药物从开发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5年的时间,耗费8-10亿美元左右。美国制药界在过去的20年间,每隔5年研究开发费用就增加1倍。20xx年,世界制药业的“三巨头”——美国辉瑞公司、葛兰素史克公司和诺华制药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分别达71亿美元、46亿美元和35.5亿美元,研究开发费用占全年销售额的比例均在15~16之间。

3、高风险

从实验室研究到新药上市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要经过合成提取、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前试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试验、生物利用度测试和放大试验等一系列过程,还需要经历人体临床试验、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等诸多复杂环节,且各环节都有很大风险。一个大型制药公司每年会合成上万种化合物,其中只有十几、二十种化合物通过实验室测试,而最终也可能只有一种候选开发品能够通过无数次严格的检测和试验而成为真正的可用于临床的新药。目前,新药研究开发的成功率还比较低,美国为1/5000,日本为1/4000。即使新药研发成功、注册上市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一旦被检测到有不良反应,或发现其他国家同类产品不良反应的报告,也可能随时被中止应用。

4、高附加值

药品实行专利保护,药品研究开发企业在专利期内享有市场独占权。由于药品研究开发的高额投入,制药公司一旦获得新药上市批准,其新产品的高昂售价将为其获得高额利润回报。生物工程药物的利润回报率也非常高,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回报利润能达十倍以上。

5、相对垄断

医药制造业从根本上说,是被以研究开发为基础的大制药公司所垄断,并且这种垄断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20xx年,世界前10家跨国制药公司占全球药品市场的份额为43,前20家占有率已经达到60以上。

我国制药业长期以来以仿制药物为主,自主研发实力不强,R&amD投入较少,利润回报、风险性等产业特征也相应表现得不如世界发达国家制药业那样突出。但随着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医药制造业在自主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道路上,对产业特性的感受将会越来越强烈。

(二)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自1997年以来,医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的比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以资产为主的规模比重仅为2-3,效益指标相对高一些也仅为3-4,是我国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来源产业之一,但并未进入支柱产业之列。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作用。

表1: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工业比重

1997年1998年1999年20xx年20xx年20xx年

企业数()1.071.092.022.032.192.17

工业总产值()1.852.032.062.083.043.18

总资产()1.932.002.082.222.662.79

销售收入()1.861.971.971.972.262.30

利润()4.35.34.43.13.783.8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2:20xx~20xx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工业行业中的排名

20xx年20xx年20xx年

净资产数额131312

资产总额141313

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11811

销售收入191818

利润总额9711

利税总额9121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其中20xx年为快报数据。

(三)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目前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制药大国,可生产化学 原料药1300多种,总产量80余万吨,其中有60多个品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化学药品制剂30多种剂型、4500余个品种;在全球已经研究成功的40余种生物工程药品中,我国已能生产18种,其中部分药品具有一定产业化规模;中成药产量60余万吨,中成药品种、规格达8000多种;可生产医疗器械近50个门类、3000多个品种、11000余个规格的产品。

1、近6年医药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产量稳步增长,连年创出新高

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由1998年的1712.8亿元增长至20xx年的3876.5亿元,年均增长17.75;工业增加值由1998年的468.3亿元增长至20xx年的1133.2亿元,年均增长19.33。

20xx年医药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962.1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第18位;实现利润273.95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第11位。

2、重点子行业中的化学制药业成为医药工业的主要支柱,中药工业稳步发展,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我国医药工业的重点子行业主要包括化学制药、中药工业、医疗器械和生物制药业。

(1)化学制药业成为医药工业的主要支柱,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20xx年,我国化学制药业共完成总产值2383.76亿元,完成增加值607.4亿元,完成的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医药工业的50以上。化学制药业中的化学原料药业和化学制剂业两个门类增长速度不一,化学原料药业增长势头好于化学制剂业。

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化学原料药生产国和主要化学原料药出口国,化学原料药已经成为医药工业的支柱,产值约占整个医药工业的1/3,原料药生产量约占世界化学原料药市场份额的22,原料药产量约有50出口。受跨国公司“转移生产”等因素影响,未来3-5年,我国化学原料药业将保持较好增长趋势,化学制剂业随着我国医药健康防疫体系的完善、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农村医疗扩大等也将平稳增长。

(2)中药行业是医药工业的第二大支柱

中药行业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两大门类。20xx年中药工业完成总产值800.9亿元,完成增加值294.9亿元。1998-20xx年间,我国中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54,销售产值年均增长18.8。从整体状况看,目前我国中药行业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还不高,缺乏行业技术质量标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较难保证。20xx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将推动中药、生化药出口列为科技兴贸的基本战略之一,这对中药行业持续稳定增长将起到积极作用。

(3)生物制药近年来发展迅速

生物制药业是我国受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推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20xx年,生物制药业工业总产值194.9亿元,增加值72.3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6.3、10.05,其中基因和疫苗生产发展很快,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20xx年国家加强卫生防疫机构建设和紧急防御体系,启动了十余亿元的疫苗计划,列出了今后几年将重点发展的6类生物医药项目,这些举措将带动我国生物制药业的高速发展。

(4)医疗器械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主要由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垄断。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较低,但我国已成为全球医疗器械十大新兴市场之一,是除日本以外亚洲最大的市场。20xx年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188.7亿元,增加值72.9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5.04、16.27。目前我国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为常规、普及型产品,高精尖产品数量少,缺少能拉动产业整体升级发展的核心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自我保健需求的增加,医疗器械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3、医院下游市场发展趋于完善

我国医药商品的销售,以委托医药商业贸易公司和企业自销为主。目前我国已有药品批发企业7486家,药品零售企业151760家。医药物流作为医药产业中的全新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较为完善的网络结构和现代管理水平的现代医药物流企业脱颖而出,一大批医药商业企业正在向着医药物流企业转变。

4、重点医药生产区域已经形成

从地域效益分布程度来看,20xx年医药行业效益聚集的前10省市分别占全行业销售收入总额的70.03、实现利润的73.12。在华北、华东、华南及四川等具有医药工业基础,有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将医药工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发展的地区,成为医药工业产业聚集、实现效益相对集中的区域格局基本形成。20xx年全国实现效益前10名省市如下表所示:

排序销售收入总额前10名省市利润总额前10名省市

1江苏江苏

2浙江浙江

3山东北京

4广东河北

5上海广东

6河北山东

7天津上海

8北京天津

9湖北吉林

10四川四川

(四)医药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1998年以前,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很低,导致企业规模较小,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1998年以来,国家提高了医药产业的进入壁垒,在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中强制实施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AP(药材生产管理规范)等;对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分别实行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制度,对医药产品制订了药品注册制度,对中药、医疗器械等各子行业制定了不同的市场准入条件。这一系列制度的推广与实施,保障了我国医药行业的有序发展,医药行业已形成了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与医药行业有密切关系的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药品分类管理、GMP认证制度、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降价、降低出口退税率等。

1、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将促进一些国产普药生产企业的发展

1998年底,国务院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式实施。对于医药制造业而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对药品需求结构调整的引导。20xx年6月,国家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规定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用药范围主要确定于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基本治疗用药。一些疗效好、价格低、质量可靠的普药、国产药生产企业将会扩大在医疗保险用药中的比重,扩大市场份额。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将使我国非处方药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1999年,我国颁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并正式启动了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截止到20xx年底,国家已正式公布了非处方药物(OTC)目录共六批。OTC药物可以进行广告宣传并无需医生处方即可购买,在宣传和流通方式上有较大的优势。我国OTC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1990年OTC销售额为19亿元,20xx年达320亿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群体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自我药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OTC市场将出现发展的黄金时期。

3、GMP认证制度的实施淘汰了近千家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的医药小企业,提高了我国医药生产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20xx年,国家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在医药行业推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AP(药材生产管理规范)认证制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针对医药生产企业的GMP认证制度。GMP的中心内容是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面质量保证,确保产品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所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必须在20xx年7月1日前通过GMP认证,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停止生产。据统计,截至到20xx年6月31日,全国累计有3101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占全国药品生产企业的60,有1970家药品生产企业和884家药品生产车间未通过认证。

4、药品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实施使强势医药生产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药品定价采取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三种定价方式,其中: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的1000多种药品与医保药品目录以外具有垄断性生产、经营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和指导价;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1997年以来,国家先后10多次降低中央管理药品价格,降价金额累计达160亿元,平均降价幅度在15以上。从20xx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决定扩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在全国重点城市的试行范围,要求医疗单位在采购临床上应用普遍、用量较大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药品时必须进行集中招标,以进一步降低基本药品价格。国家根据市场和医疗消费情况实施药品降价政策已成必然的发展趋势。药品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有利于降低药品的“虚高”利润,促使药品利润在生产、流通、使用环节合理分配,而强势医药生产企业可以借助价格、成本、品牌上的优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5、降低出口退税率将使一些中小原料药生产企业面临淘汰,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的集中度将得到加强

我国将从20xx年1月1日起,降低出口退税率。这项政策的实施,将对化学原料药业产生了一定冲击和影响。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和出口的大国,原料药生产企业在国内原料药生产能力过剩,销售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再受到降低出口退税率的影响,其盈利空间将日趋狭窄。大型原料药生产企业由于拥有规模化生产效益,产品成本较低,在降税后仍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而一些中小型原料药生产企业将被迫退出这一行业。

(五)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3-5年,我国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化学原料药、中药、生物制药成为发展重点,医药生产企业的结构调整将进一步加快,大批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的小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将不断出现。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将不断加大,成为医药生产企业中一支骨干力量。

1、《医药行业十五规划》明确了医药行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及结构调整方向

重点发展领域包括:发展优势原料药业,继续发挥化学原料药方面的优胜,分层次发展化学原料药,重点突破一批大宗原料药的关键生产技术,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国内短缺的产品及具有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充分发挥石家庄、哈尔滨、沈阳和重庆等老医药工业基地的作用,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竞争力,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国际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促进中药现代化,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积极推进中药材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建立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推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加强重点中药企业技术改造;在现代生物制药方面,重点研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好产业化前景、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物工程技术药物,加快研发关系国计民生的防治严重传染疾病的基因工程、微生物载体、核酸等新型疫苗,以及针对病毒性疾病的新型治疗性疫苗。

在医药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方面,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及时淘汰落后产品及生产工艺,严格控制新开办企业数量;仿制产品的生产审批将考虑市场供需情况和技术水平状况;制假售假、污染严重、扭亏无望、达不到GMP要求的企业,依法关闭、破产;鼓励中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与大型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协作与联合,实现优势互补。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

20xx年4月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了《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要求对其中的禁止类项目一律停止建设,对已建成的项目要坚决限期淘汰、依法关闭;对限制类项目中的拟建项目停止建设,在建项目暂停建设并进行清理整顿。其中涉及医药行业的目录如下:

禁止类限制类

手工胶囊填充维生素C原料项目

软木塞烫腊包装药品工艺青霉素原料药项目

塔式重蒸馏水器劳动保护、三废治理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原料药项目

无净化设施的热风干燥箱一次性注射器、输血器、输液器项目

安瓿拉丝灌封机药用丁基橡胶塞项目

铅锡软膏管无新药、新技术应用的各种剂型扩大加工能力的项目(填充液体的硬胶囊除外)

粉针剂包装用安瓿原料为濒危、紧缺动植物药材,且尚未规模化种植或养殖的产品生产能力扩大项目

药用天然胶塞

直颈安瓿项目

3、外商投资指导政策

20xx年,国务院修订颁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其中对外商投资医药制造业的指导政策如下:

类别目录

限制类氯霉素、青霉素G、洁霉素、庆大霉素、双氢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盐酸四环素、土霉素、麦迪霉素、柱晶白霉素、环丙氟哌酸、氟哌酸、氟嗪酸生产

安乃近、扑热息痛、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生产

国家计划免疫的疫苗、菌苗类及抗毒素、类毒素类(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白百破、麻疹、乙脑、流脑疫苗等)生产

成瘾性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原料药生产(中方控股)

血液制品的生产

非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及血袋生产

禁止类列入国家保护资源的中药材加工(摩香、甘草、黄麻草等)

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秘方产品

鼓励类我国专利或行政保护的原料药及需进口的化学原料药生产

维生素类:烟酸生产

氨基酸类: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等生产

采用新技术设备生产解热镇痛药

新型抗癌药物及新型心脑血管药生产

新型、高效、经济的避孕药具生产

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新型药物生产

基因工程疫苗生产(艾滋病疫苗、丙肝疫苗、避孕疫苗等)

海洋药物开发与生产

艾滋病及放射免疫类等诊断试剂生产

药品制剂:采用缓释、控释、靶向、透皮吸收等新技术的新剂型、新产品生产

新型药用佐剂的开发应用

中药材、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加工及生产(中药饮片传统炮制工艺技术除外)

生物医学材料及制品生产

兽用抗菌原料药生产(包括抗生素、化学合成类)

兽用抗菌药、驱虫药、杀虫药、抗球虫药新产品及新剂型开发与生产

(六)医药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药工业企业集中度不高

20xx年,世界前20家医药公司在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占有率达60以上。20xx年,我国医药行业前20名企业(以销售收入排序)的资产总额占全行业的16.5,销售收入占20.3,实现利润占21.2。前60强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占全行业的比重也只有30-40。我国医药工业企业过于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从数量上来看,20xx年全国医药工业企业共有4600家左右,其中小型企业占79.1,中型企业占13.9,大型企业仅占7。从效益情况看,20xx年4600多家企业中微利和亏损企业占全部医药工业企业的85以上。中小企业数量过多,不利于发挥规模效益和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也难以适应医药行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相对垄断的行业特性。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生产技术水平有待改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教兴药”政策的实施,医药行业总体技术实力得到了提高,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科研开发投入不足。跨国制药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投入一般都占销售总额的15以上,而在我国不足2。科研投入的不足使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较少,产品更新慢,重复严重,化学原料药中97的品种是“仿制”产品;二是装备水平亟待提高。我国大部分制药企业的装备还以机械化为主,距发达国已进入以计算机控制为主的自动化装备生产阶段还有较大差距;三是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我国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8左右,真正形成产业化生产只有2-3。

3、产品质量、性能有待提高

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产量已居世界第二,但药物制剂研发水平低,多数制剂产品质量不高,稳定性差,难以进入国际市场。现阶段我国平均一种原料药只能做成三种制剂产品,而国外一种原料药能做十几甚至几十种制剂产品。国产医疗器械产品大多是附加值较低的常规中低档产品,产品返修率和停机率高,产品性能不稳定,造成临床上所需的高、精、尖医疗器械与新型实用医疗设备多数依赖进口。

4、医药流通体系不健全

我国前三大医药商业企业占国内医药市场份额的比例为17,而美国前三大医药商业企业占全美市场份额的60,我国医药商业集中度较低。医药流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三级批发格局被打破以后,新的医药流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目前我国医药流通的批发环节以委托医药商业公司销售和企业自销为主。近年来,医药生产企业出于对产品价格加以控制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加强了自营自销力量。

二、我行医药行业业务发展现况分析

(一)我行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1、近三年我行医药行业信贷业务发展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根据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提取的数据,截止20xx年底,全行公司类医药行业客户1200户,信贷业务余额181.91亿元,较20xx年底增加35.3亿元,增长24.1,其中:贷款余额168.3亿元(含票据贴现10.21亿元),占92.5;票据承兑余额11.57亿元,占6.4;贸易融资业务余额1.19亿元,占0.7;保证及信贷证明余额0.85亿元,占0.8。

医药行业贷款余额近三年增长较快,20xx年底医药行业贷款余额为168.3亿元,比20xx年底增加29.5亿元,增长21.2,与同期全行公司类贷款15.2的增长速度相比,高出6个百分点。医药行业贷款余额占全行公司类贷款余额的比重由20xx年底的1.13上升到20xx年底的1.28。医药行业近三年发展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信贷余额较上年增长贷款余额较上年增长贷款余额占全行公司类贷款的比重

20xx年底1,231,4471,191,4191.13

20xx年底1,465,75219.01,388,38216.51.19

20xx年底1,819,10124.11,683,03621.21.28

20xx年6月末1,715,6361,585,541

2、医药行业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资产质量仍不容乐观

截止20xx年底,我行医药行业不良贷款客户389户,占医药行业客户总数的32.42;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余额29.5亿元,比20xx年底减少4.2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55,较20xx年底下降6.8个百分点;“一逾两呆”口径不良贷款余额22.35亿元,比20xx年底减少3.5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28,较20xx年底下降5.4个百分点;欠息户409家(其中有息无本户20家),占客户总数的34.1,欠息额7.33亿元,比20xx年底减少2.62亿元,其中催收利息7.26亿元,比20xx年减少2.2亿元。从不良贷款形成时间来看,1999年以前发生的信贷业务形成的不良贷款(五级分类口径)余额为19.95亿元,占20xx年底不良贷款总额的67.6;欠息额6.3亿元,占欠息额的85.9。

受医药行业客户结构调整以及剥离因素的影响,20xx年6月底,医药行业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额下降为12.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61;一逾两呆口径不良贷款余额10.2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45。医药行业近几年资产质量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贷款余额五级分类一逾两呆

不良额不良率不良额不良率

20xx年底1,191,419406,87034.1533,67028.01

20xx年底1,388,382337,98024.34%9,01118.66

20xx年底1,683,036295,32917.55"3,46013.28

20xx年6月底1,585,541120,6447.612,3456.45

虽然医药行业不良贷款额及不良贷款率不断下降,但医药行业资产质量依然不容乐观。医药行业的不良客户数、欠息户比例较高,进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20xx年底、20xx年6月底我行前十大不良客户贷款余额分别为16.1亿元、9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54.5、74.5,不良贷款客户集中度很高。20xx年底及20xx年6月底五级分类口径前十位不良贷款客户名单如下:

单位:万元

排名20xx年底20xx年6月底

客户名称不良额客户名称不良额

1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8400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6500

2深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32900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8000

3中原制药厂26350通化方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9950

4通化市金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4550北京建昊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600

5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000沈阳金龙保健品有限公司5532

6包头金星药用胶囊公司4449河北圣雪葡萄糖有限责任公司3450

7北京瑞得合通药业有限公司4280广州大禹重离子医疗器材有限公司2983

8北京达因药业有限责任公司3834深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2900

9河北圣雪葡萄糖有限责任公司3500吉林亚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700

10广东迈特兴华药品有限公司3433中国中医研究院中汇制药公司2369

小计16069689984

3、医药行业客户总数减少,户均信贷余额有所提高

与20xx年相比,20xx年底医药行业客户总数有所减少,其中商业客户减少了近一半。工业客户信贷余额有所增加,占医药行业信贷业务的比重有所提高。20xx年底,我行医药行业客户1200户,比20xx年减少170户,其中:工业客户1095户,比20xx年减少41户,信贷余额173.05亿元,比20xx年增加40.78亿元,占医药行业客户信贷余额的比重由20xx年的90.2提高到95.1;商业客户105户,比20xx年减少129户,信贷余额为8.86亿元,比20xx年减少5.44亿元,占医药行业客户信贷余额的比重由20xx年的9.8下降到4.9。20xx年底,我行医药行业客户户均信贷余额为1516万元,比20xx年提高446万元,其中:工业客户户均余额1580万元,比20xx年提高416万元;商业客户户均余额844万元,比20xx年提高233万元。20xx年我行医药行业信贷资产分布及资产质量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客户数(户)20xx年底信贷余额占比其中:表内余额表外余额五级分类口径

20xx年20xx年较上年增长不良额不良率()

合计13701200-12.41.911008.443.4729.5417.55

医药工业11361095-3.63.0595.10.422.6328.6817.85

医药商业234105-55.18.864.98.020.840.84511.02

截止20xx年底,我行医药行业前十大客户信贷余额30.2亿元,占比为16.6;20xx年6月底,前十大客户信贷余额28.5亿元,占比为16.6。医药行业信贷余额前十位客户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排名20xx年底20xx年6月底

客户名称信贷余额客户名称信贷余额

1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41000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41000

2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8950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6500

3深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32900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2500

4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20xx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20xx

5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300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30000

6内蒙古亿利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8218内蒙古亿利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8150

7太极集团有限公司27000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000

8中原制药厂26350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xx0

9通化市金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4550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xx0

10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91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400

小计301559284550

4、区域分布分析

医药行业在我行地区分布广且较为分散,与医药行业自身的地域发展分布不相匹配。截止20xx年底,全行有39个分行(含总行公司业务部)有医药行业信贷资产,其中上海、河北、浙江、深圳、陕西、山东、广东、四川等前八位分行信贷余额91.96亿元,占医药行业信贷资产总额的50.55,其余约50的信贷资产分布在全国其他的31个省、区的医药企业中。

从不良资产分布来看,除宁波、厦门、海南、西藏、三峡等五家分行无不良贷款外,其余34个分行均有不良贷款,其中总行公司业务部、河南、吉林、河北、深圳前五位分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17.51亿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59.30,不良贷款分布区域较集中。从不良贷款率来看,总行公司业务部、河南、新疆、吉林、甘肃五个分行的不良率最高。

(二)我行在医药行业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客户结构不合理,客户规模偏小

截止20xx年末,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共1200户,其中:信贷余额1000万元及以上的403户,占医药客户总数的33.58,不良户56家,不良率15.61;信贷余额1000万元以下的797户,占总客户数的66.42,不良户412家,不良率34.89。我行对医药行业的信贷支持重点不够突出,信贷余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89户,仅占总客户数的7.41,贷款投放多数集中在医药行业的中小客户上,而中小客户集中体现了不良户数、不良贷款率双高的特点。医药行业客户结构不尽合理,在医药行业的营销工作中,应加强对医药行业客户结构的调整,加大对国内优势医药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信贷投放,逐步退出小规模医药企业。20xx年底医药行业客户结构如下:

单位:万元

户数占比贷款余额不良贷款额不良户数不良率

1000(含)万元以上40333.58138472363005615.61

1000万元以下79766.4291895902941234.89

合计120xx0083036295329468

2、我行医药行业存量信贷资产的区域分布与医药行业区域发展结构不相匹配

我行医药行业信贷资产分布与医药行业地区发展结构不相匹配,在部分医药行业实力较强、发展较快的区域,我行信贷市场份额较低。

单位:万元

地区销售收入排名20xx年底信贷余额信贷余额排名

江苏省14942616

浙江省21364843

山东省31013576

广东省4865347

上海市51563191

河北省61413412

天津市72354623

北京市8787919

湖北省93906418

四川省10790648

3、我行与医药行业客户关系紧密程度不高

由于历史原因,医药行业客户多在工行、农行开户,是工行、农行的传统客户,企业基本结算户主要开立在工行和农行,在我行基本户开户率较低,资金结算量较小,我行对其资金回流及信贷资金风险的控制力度较弱。我行与医药行业客户关系紧密程度不高,深层次的营销难度较大。

4、竞争产品无特色,缺乏个性化服务

医药行业是比较特殊的一个行业,呈现出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的基本特征。医药行业受国家管制较严,在审批、生产、销售环节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多级审批,国家配套政策的变化对医药企业和产品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医药行业技术专业性强,产品分类细,种类繁多,需要对医药行业技术、产品、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目前我行对医药行业客户提供的产品比较单一,主要以资产业务中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贷款为主,在资产业务以外缺少与医药行业特点相配套的服务模式,不能有效满足医药行业多层次的市场需求。营销过程中缺乏对不同类型医药客户的市场细分以及需求特点的研究,针对不同类型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三、医药行业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1、融资业务需求

(1)固定资产贷款需求。1998年后国家提高了医药产业的进入门槛,与此相关带来的固定资产贷款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设符合GMP要求的生产厂房和生产线的资金需求;二是医药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三是为实现医药产业化,建设新医药生产基地和老医药工业基地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

(2)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医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耗用或销售而储存的各类存货、季节性物资储备等生产经营周转性或临时性的资金需要。

(3)其他融资需求。一是医药企业进出口业务所产生的贸易融资需求;二是由于医疗器械行业大型设备采用租赁或分期付款方式所产生的融资租赁、买方信贷和保理业务需求;三是医药企业由于支付及结算需要所产生的法人帐户透支等临时性融资需求。

2、资金归集及电子化产品需求

(1)资金归集需求。医药工业类客户和医药商业类客户具有各地分支机构较多、资金结算量小但频繁等特点,下游客户(包括各地商、经销商以及医院和药店等)相对稳定但数量较多。为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对加强资金归集提出了要求,可通过网上银行、重客服务系统等为医药客户组建资金结算网络。

(2)电子化结算产品需求。药品、设备招标采购网上信息平台以及医药经销商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需要银行提供相配套的移动POS、金融IC卡等电子化结算产品。

3、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需求

医药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将推进医药流通及生产企业的重组,由此产生资产评估、财务咨询等业务需求。同时由于医药行业风险基金制度的建立和筹资的多元化,可向企业提供资产管理和投资顾问服务。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医疗及保险业与每个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可办理银行卡、代收费、保险等中间业务服务。

四、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定位

近两年,我行在医药行业的信贷投放增长较快,信贷余额年均增长超过20,在全行信贷余额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同时,医药行业客户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逐年降低,年均下降幅度超过25,信贷资产质量有所好转。但是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客户结构不合理、信贷资产分布与医药行业区域发展结构不匹配、优质客户不多等。针对医药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现状,确定未来3-5年内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的思路是:优化医药行业客户地域结构,加大对医药行业重点发展地区的营销力度,提高我行在医药行业发展较好地区的市场份额;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退出医药行业中效益及发展前景不佳的企业。

(一)优化医药行业客户地域结构,确定医药行业重点发展地区

从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来看,在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总量较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医药行业有着良好的市场基础,发展较快、较稳定。该区域医药行业的销售收入达到全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的70以上,已成为医药行业产业聚集、实现效益相对集中的区域,医药行业中的重点优势企业、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也集中在这些地区。根据医药行业发展的地域结构,结合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现状,将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上海、河北、天津、北京、吉林、四川、黑龙江和陕西等十二个省(市)作为我行医药行业发展的重点地区。

(二)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医药行业客户结构

1、重点支持类客户

各分行应视本地区医药企业的发展状况,选择本地区的重点支持类客户。重点支持类客户应符合以下标准: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②有发展潜力、市场竞争力强,财务指标在同行业中保持先进水平;③我行信用评级在AA级及以上。十二个医药行业重点发展地区所在地分行可选择1-5家医药企业作为分行重点发展的客户,其他地区的分行可选择1-2家医药行企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各分行应根据企业发展状况以及与我行合作情况等,及时对重点支持类客户进行动态调整。对分行确定的重点支持类客户,应根据医药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通过提供授信、组建资金结算网络、提供保理、投资理财、财务顾问、个人金融服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增加我行在医药行业优质客户市场的业务份额。

各分行在确定重点支持类客户时应注意:①企业所处的子行业。我国医药行业重点发展的子行业是化学制药业、中药业和生物制药业,其中:化学原料药业具有较大优势,预计未来3-5年内,受跨国公司“转移生产”等因素影响将保持较好的增长趋势,营销中应重点关注具规模、有成本优势的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生产药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中药行业营销中应重点关注已实现规模化生产、有传统品牌优势、拳头产品突出、拥有中药材生产基地和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销售网络畅通的大型中药生产企业;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尚处于初创阶段,表现出典型的高风险、高收益特点,目前不宜进行大规模信贷投入,营销中重点关注疫苗和生物工程技术药物生产企业。②企业产品的特点。将医药企业产品列入医保目录的销售额占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作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一项指标;对仿制尚在专利保护期的国外新特药的国内生产企业应持谨慎态度;关注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支持具有明显品牌优势、强大营销能力的非处方药生产企业;对主导产品品种相对单一的化学制剂药生产企业的支持要慎重。

2、维持类客户

对目前在我行有存量信贷业务但未列入分行重点支持类的医药企业,密切关注企业发展动向并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对其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管理规范、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进入规模化生产、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及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可根据企业发展状况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但原则上不增加新的信贷投放。对维持类客户应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努力拓展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增加存款收益、中间业务收益,减少信贷风险。

3、退出类客户

目前,中小型医药企业客户数在我行医药行业客户中占较大比重,这部分客户集中表现出客户数量多、户均余额低、不良户数及不良贷款率双高的特点。各分行应把医药行业客户结构调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根据本地区医药企业发展状况及与我行的合作关系等,制定本地区医药行业客户退出标准和退出名单。退出类客户应包括:①未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通过GMP、G、GCP、GAP认证的医药企业;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产品列入国家20xx年《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中禁止类和限制类产品的医药企业,列入20xx年《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的禁止类和限制类产品的医药企业;③产品无特色、竞争能力不强、发展前景不明朗,年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以下、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下的小型医药企业;④贷款余额在200万元以下的小型医药企业及在我行有不良贷款记录的医药企业。对退出类客户应制定具体的退出计划,同时注意保全我行债权,以免债权被悬空或各种逃废债行为的发生。

五、医药行业客户营销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

医药行业是受政府管制较多的行业,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药品降价、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药品分类管理、国家环保标准的变化以及出口退税等与医药行业相关的政策变化都会对医药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表现为对医药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及药品供求结构的引导,国家政策最终将影响企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因此必须积极关注医药行业相关政策的变化以及对医药企业带来的影响,在确定医药企业项目成本和收益时,也必须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二)关注市场变化

由于地方保护的普遍存在以及所有者缺位等原因使制药企业重复投资过多,整个市场呈现出过度竞争的状态,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科技含量高、企业实力雄厚的大型医药企业逐渐会形成垄断态势,那些科技含量较低,没有形成规模经营的小企业将会逐渐被淘汰。关注医药企业的市场变化,一是要关注产品的市场特征,如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的替代性;二是产品的发展前景,产品的市场潜力及潜力的持续时间;三是关注产品价格波动对市场的影响。

(三)关注医药行业技术风险

医药行业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相对垄断,对技术要求较高,一旦技术失败,整个项目的投资将不能收回,因此技术风险是制药项目的首要风险。对于新药项目来说,技术风险包括新药是否能够研发成功、是否能够通过国家临床研究和生产上市的审批,以及取得生产批文后在工艺和技术上是否存在问题等。对于仿制药来说,主要是生产的工艺路线是否成熟和稳定。

(四)加强对客户的审查

1、针对行业特点,加强对医药客户的准入审查

医药行业是一个市场准入限制极严格的行业,制药企业从取得生产资格到药品上市以及最后价格制订都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管制,如果不能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产品将不能在市场销售。在客户和项目审查中应注意:(1)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审查企业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目前国家对医药行业产业政策主要有医药“十五”发展规划、20xx年下发的《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20xx年下发的《外商投资企业目录》;(2)根据医药行业准入要求,审查企业是否具备行业准入资格:医药工业企业应通过GMP认证,具备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批文、医药产品注册证等;医药商业企业是应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通过G认证,进口药品应具有进口药品注册证等。

2、借款人应具备较好声誉

医药产品事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药品的药效和副作用缺乏了解,在选择药品时往往依赖以前的经验。因此制药企业以往的产品记录对于现有产品的销售成功与否至为重要。

3、关注企业规模

一般来说,制药行业前期研发成本高而后期生产成本低,固定成本高而变动成本低,研发成本在生产期内摊销,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下降趋势,因此医药行业呈现出较强的规模经济特征。大型医药企业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更容易降低成本。

医药用品市场前景范文5

1.1.1特色经济林树种范围

本规划中的特色经济林主要是指,由林业部门管理并组织实施的具有我省地方特色和产品优势的乡土经济林树种以及部分通过引种栽培试验,具有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的国外品种。主要包括:干果类的核桃、板栗、银杏、果梅、云南皂荚、澳洲坚果;香料饮料类的八角、花椒、肉桂、酸木瓜;木本油料类的油茶、油橄榄;工业原料类的棕榈、青刺尖、油桐、等。其中油橄榄、澳洲坚果为国外引进树种,其余都是云南乡土树种。由农业部门管理的茶、桑、水果;农垦部门管理的橡胶、咖啡以及列入林化工产业的紫胶、白蜡、五倍子、印楝以及红豆杉等没有列入本规划。

1.1.2主要特色经济林树种及产业发展慨况

(1)核桃:云南核桃因其产品质量高,产量大,不仅在省内是名符其实的第一经济林果,在全国核桃产量的排名中也列第一位。全省124个县,海拔700-2900米有其分布。比较适宜的海拔范围是1800-2200米。年产量在300万公斤左右的核桃主产县是漾濞、凤庆、永平、云龙、昌宁、大姚;年产100万公斤以上的县(市)有楚雄、南华、南涧、巍山、景东、新平、宾川、洱源、华宁、会泽、丽江等。

核桃是我省传统的大宗土特产品,在省内外干果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部分出口到国外,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滇西漾濞、永平、下关一带现已形成全国最大的核桃集散地,每年交易量在2000万公斤左右,年交易税近千万元。80%以上的核桃干果用手工加工取仁,严格分级,统一纸箱,定额包装,产品销往上海、天津、北京、长沙、广州、重庆等城市。每年还有约50万公斤核桃仁直接从漾濞出口到亚欧国家。此外,以大理漾濞核桃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一批股份制或民营企业,还对核桃进行深加工,生产饮品以及精加工核桃仁等产品

(2)板栗:云南板栗种植历史悠久,已在全省广为分布,122个县都可找到。中心产区在滇中的昆明、玉溪、楚雄、曲靖等州(市),是云南排名第二的干果。云南早板栗成熟于7月下旬至8月中旬,较国内其它板栗产区早1~2个月,可提前占领市场。虽然产量在全国只排在第11位,但由于坚果色泽好、含糖量高、风味香甜、肉质细糯,仍受到国内外客商欢迎。每年约有50万公斤分散加工成糖炒板栗在省内销售,经济效益很好。但生产各类栗子罐头、饮料的企业多因亏损而停产,究其原因,主要是栗果价高,贮藏、保鲜技术还不过关。

(3)八角:我国栽培八角约有2000年历史,面积和产量约占世界的90%以上。主产区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北热带、南亚热带海拔500-1600米的湿润山地,适生范围相对有限。但云南的适生区面积广阔,种植历史悠久,产量仅次于广西,在国内排名第二。省内主产区为文山州,近年来,屏边、河口、新平、腾冲、盈江等县也开始成片种植。是云南排名第三的经济林树种。经烤制的八角干果及从叶和果皮中提取的八角油(茴油),是我国传统出口的大宗土特产品。云南富宁县的八角早已为国内外客商广泛认同,主要销往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国外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及部分欧洲国家。富宁已成为云南八角销售重要的集散地。由于八角初产品十分畅销,价格居高不下,目前省内还没有较大规模的八角深加工企业。

(4)果梅:云南果梅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地理分布广。但长期以来,梅果作为野果不被人们重视,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果梅市场价格回升,云南果梅的需求量大增,经筛选认定的丽江照水梅、大理盐梅等优良品种已逐步普及推广种植。形成了以丽江市和大理州为中心产区的云南果梅种植基地。云南果梅鲜果的加工基地主要集中在丽江市、大理州和保山市等地区,其中丽江、大理区域的果梅加工由于起步较早,已初具规模,共拥有20余个果梅加工厂家,个体梅胚加工户达千余户,产品多达数十种。仅丽江、大理周边区域,2002年即加工果梅2.1万吨。随着丽江、大理“品牌”的升温,果梅产业将会取得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

(5)云南皂荚:是皂荚属中唯一能食用种子外胚乳的植物种。其外胚乳俗称皂角米,为传统的宴会甜食佳品和营养保健食品。皂荚壳含活性三萜皂甙,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现已有厂家将皂荚开发用于洗涤、洗发产品中。滇皂荚以德宏州梁河县及保山地区的腾冲县民间栽植历史最长,目前开始规模种植,但产品开发还仅限于皂角米的利用,尚未形成产业。

(6)棕榈:属亚热带树种,在云南除高寒山区外,海拔800-2500米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棕榈主产品棕片,全省年产量约1万吨,位居全国之最。但大多零星种植和采收,商品率很低。目前在红河州红河县已开始规模种植,产业中心正逐步形成。全县有棕片初加工企业100余家,其中红河县棕麻制品厂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实力,生产多种家庭生活用品。拳头产品为红河迤萨天然山棕床垫,年产量2万余床,远销上海、广东、福建、浙江、北京等地,是红河县今后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7)花椒:在云南以海拔1800-2700米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岩溶地区生长较好,椒果质量和单产较高。省内主产区为昭通市。较好的栽培品种有大红袍、青椒等。云南花椒的质量和产量在全国并不占优势,但由于其分布面广,容易种植,产品销售前景好,在局部地区仍是重要的经济林造林树种。

(8)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远在二迭纪云南即有分布。银杏喜温凉湿润的气候,垂直分布在云南可达2200m以零星种植为主。近年来,腾冲、富源、罗平等县开始规模种植,并对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目前尚未形成产业。

(9)青刺尖:野生青刺尖主要生长在滇西海拔2300至3200米的山区和半山区,面积约3万亩左右,其果实油脂的应用在民间已有悠久的历史。可在保健、美容护肤、医药等领域开发应用。目前已在丽江市成片人工种植,是高寒山区不可多得的特色经济林造林树种。目前,云南丽刺果天然营养植物油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在按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原料基地。已初步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建设格局。

(10)澳洲坚果产业开发正在进行中。云南省已在德宏、临沧等地区造林4万余亩,2003年产果73吨。最近由省热带作物开发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合资,成立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为产业开发进一步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油橄榄产业目前刚开始起步,已在一些地区进行小规模的产业化开发,着手建设原料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最近成立的云南绿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门从事油橄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现正以开发油橄榄种植业为举措,推进产业发展。

(11)其它特色经济林树种:主要有酸木瓜、肉桂、油桐、漆树、油茶等。其中酸木瓜正由生产木瓜发酵酒的云县茅粮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牵头,着手建设原料基地。其余经济林树种在省内局部地区也有一定种植规模,但由于产品在国内外缺乏竞争力,目前面积和产量有所下降。

1.1.3资源现状

云南特色经济林现有面积为840万亩,其中以核桃最具盛名,总面积达460万亩,占现有特色经济林面积55%,其次为板栗,共200万亩,占24%,随后依次是:八角50万亩、果梅30万亩、花椒20万亩、银杏13万亩、棕榈9万亩、青刺尖8万亩;其他经济林油桐、油茶、肉桂、生漆、酸木瓜、皂荚等共50万亩。

云南省特色经济林近年来产量增长较快,产品年总产已达到12.6万吨。主要产品有:核桃6.1万吨、板栗1.2万吨、果梅2.5万吨、八角3400吨、棕片7000吨、花椒3000吨、银杏2700吨。

1.2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

1.2.1有利条件

(1)林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正确定位,给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2)有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优越的自然条件。云南地貌多样,海拔悬殊,立体气候明显,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具备建设特色经济林产业的生态环境条件。同时,云南土地面积94%为山区,林业用地资源丰富,特色经济林基地还可实行混农作业,及四旁种植,产业建设空间广阔。

(3)已初步具备产业建设的技术条件。近年来,云南省林业科研和林业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自上而下的林业科技队伍已经形成,有不少林业科技成果有待推广,群众中也积累了不少成熟的经济林产业发展经验,形成对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

(4)多年来全省经济林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名特优新品种、名牌产品数量有所增加;一批地(州、市)、县由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基地”;经济林产品加工、贮藏保鲜能力不断增强,市场日趋繁荣,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2存在问题

(1)有关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配套完善;产业发展宏观规划、政府指导意见变化快,连续性差。

(2)造林质量有待提高。主要问题是苗木品种杂乱,等级不达标;一些地区造林只重上报面积,轻质量标准,保存率低。病虫害问题在局部地区有扩大的趋势。

(3)经济林优良品种选育、繁殖以及新技术推广应用滞后,不能适应经济林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4)存在较大面积的低效益经济林,产品单产和优质果品率低,亟待改造。

(5)资金投入不足。特色经济林产业支撑体系以及贫困地区造林需要国家给以扶持,但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影响了产业发展。

(6)经济林产品加工产业化程度低,二、三产业滞后,综合效益不高。主要表现为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经营,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产品流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2.1必要性

(1)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是云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云南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建设特色经济林产业,可为实现绿色经济强省,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资基础。

(2)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是云南林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优先建设生态公益林的同时,必须注意商品林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林以及其他林业产业,林业自身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需要。云南农村人口有3610万,绝大多数生活在山区半山区,他们靠山、吃山、养山,希望在山、致富在山,有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发展特色经济林是他们脱贫致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4)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特色经济林产业也将面临市场经济严峻的挑战。只有生产出优质、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含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2.2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要求,以建设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产后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加工和市场流通为重点,充分发挥云南自然条件多样,森林物种资源丰富的优势,选择具有云南特色的经济林树种,建设定向培育、集约经营、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增加经济林二三产业比重,培植龙头企业,实现经济林产业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农户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2.3原则

(1)按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建设产业。

(2)坚持集中连片建基地与零星种植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产业规模化经营。

(3)突出云南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发展乡土特色经济林树种为主,适当选择适生的外来树种为辅,建设无公害优质原料基地,生产特色产品。

(4)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实验研究与推广相结合,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提升特色经济林科技含量的原则。

(5)坚持培植龙头企业,创名优产品的原则。对各产业的龙头企业重点给以扶持,做大、做强,树立品牌,形成龙头。

(6)坚持不断创新的原则。改革经营机制、投入机制,不断创建和推广新的盈利模式,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

2.4目标

2.4.1资源培育目标

2004至2007年,营造特色经济林350万亩,总面积从现有的840万亩,发展到1190万亩;对现有的280万亩低产经济林复壮改造200万亩。到2010年,再营造特色经济林150万亩,总面积发展到1340万亩;对剩余的80万亩低产经济林,全面进行复壮改造。到2020年,再新造350万亩,特色经济林总面积达到1690万亩。产品年产量从现在的12.6万吨,2007年增加到15.8万吨;2010年增加到21.1万吨;2020年增加到68.1万吨。产值2007年达到14.1亿元;2010年达到18.9亿元;2020年达到57.1亿元。盛产期初级产品纯收入(新增部分)和加工增值,按全省农业人口平均,人年增收277元,使特色经济林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例有较大提高。

2.4.2产业发展总目标

在2020年以前,建成各个特色经济林产业龙头企业;树立起产品知名品牌。包括:建设产品交易市场、集散地11处(大中型7处,小型9处);产品加工企业17个。“云南核桃”龙头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其中2007年前新建、改扩建交易市场(集散地)7处、加工企业6处。

创立“AA”级无公害绿色产品品牌3-5个,“A”级无公害绿色产品品牌30-50个。

特色经济林一二三产业总产值2007年达到44.6亿元;2010年达到51.6亿元;2020年达到167.5亿元,成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新的支撑点。

3特色经济林产品市场分析

3.1总体分析

云南特色经济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大多占有重要份额,但不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渐发生分化。云南传统的特色经济林产品如核桃、八角等,随着国内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保健意识提高,以及国外市场不断得到巩固和拓展,这些传统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云南果梅、板栗、花椒等因其质量好、成熟期早,亦有很强的竞争力。随着今后产量大幅度提高,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市场风险,但从改良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培植第二、三产业入手,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完全可以化解风险。还有一些正在建设中的特色经济林树种,如油橄榄、云南皂荚、澳洲坚果、棕榈、青刺尖等,产品市场才刚刚打开,发展势头喜人。只要坚持正确的产业建设指导思想,按经济规律不断开拓进取,市场前景也是十分乐观的。

与此同时,有的经济林树种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销量、价格起伏不定;有的产品市场相对饱和,效益降低,正在产生风险。如油桐、油茶、肉桂等,已不宜大规模扩大种植面积。但只要在产品创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上下功夫,风险也是可以回避的。

3.2主要特色经济林产品市场分析

(1)核桃:是云南大宗的出口创汇产品,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虽然我国核桃世界市场占有率已从80年代的30%降到目前的14%,但云南核桃在国内外却一直供不应求,价格稳中有升。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加,生活质量提高,保健意识增强,可以预见,国内外核桃需要量还会大幅度增加,销售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板栗:近年来,由于美洲栗和欧洲栗感染栗疫病和墨水病,致使全世界栗果的产量大幅下降。而我国板栗对这两种疫病有良好的免疫性,产量在逐年增长,目前已占世界栗果总产量的60%,国际市场前景良好。在国内云南板栗果实成熟期早,品质优,可最先上市,以“人无我有”的态势先期占领市场。现在云南板栗80%左右销售省内,只有约20%销售省外,国内外市场拓展空间很大,前景良好。

(3)八角:八角干品及其加工产品茴油,是国际市场的紧俏货,而且中国是唯一可以批量提供这两类商品的国家。历史上,我国在东南亚一带就有传统的销售市场和固定客户。目前可以直接销往印度、日本、意大利、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缅甸、叙利亚、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平均出口干八角15万公斤以上。每公斤售价8.8美元,国际市场上价格较稳定。在国内,八角销售市场遍及全国,年销售干八角400万—600万公斤。近年来由于需求量增加,价格不断上升。未来10年内,市场价格将趋于稳定或高于现有水平。我国茴油大多外销,每公斤售价20—30元人民币,国内销量很小。

(4)云南皂荚:滇皂荚的主要产品皂角米,市场售价每公斤达100余元,产品供需缺口大,价格近期难以下调。目前皂角米生产尚未形成规模,国内外市场开发空间很大。此外,对皂荚壳、皂叶的综合利用及深层次开发也明显滞后,市场潜力不可忽视。

(5)果梅:我国有六大果梅产区,除云南地处西部外,浙江、江苏、广东、福建都位于我国经济技术相对发达的东部。借助地域优势,这些产区的果梅产业水平高于云南。但改革开放以来,受东部地区乡镇工业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质量下降、人力、土地资源成本升高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产区果梅产业优势正逐步下降。因此,中国果梅产业西移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给云南果梅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只要进一步提高加工技术和产品档次,再借助丽江、大理的品牌,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6)银杏:白果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林产品,每年都批量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地区。近年来银杏干果及银杏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进展很快,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扬。云南规模发展银杏起步较晚,市场竞争能力远低于中、东部发达地区,目前尚无产业优势。宜采取巩固现有,稳步发展的决策发展产业。

(7)油橄榄、澳洲坚果是外来引进种植的特色经济林树种,青刺尖、酸木瓜是本地原产,经选优扩大种植的树种。它们的产品目前在市场上都很紧缺,经济效益好。远期市场前景只要注意培植龙头企业,提升加工链的科技含量,生产特色产品,国内外市场潜力很

4资源培育规划

4.1特色经济林资源培育树种(品种)选择

重点发展树种:核桃(含美国薄壳山核桃)、板栗、八角等。

具有地方特色,局部地区重点发展的树种:果梅、花椒、云南皂荚、油橄榄、青刺尖、银杏、棕榈、澳洲坚果、酸木瓜等。

4.2特色经济林资源培育布局方案

4.2.1按气候带布局方案

(1)南亚热带气候区:主要布局八角、云南皂荚、澳洲坚果、美国山核桃等特色经济林树种。

(2)中、北亚热带气候区:重点布局核桃、板栗等规模发展的特色经济林树种,以及花椒、银杏、油橄榄、棕榈、果梅、酸木瓜等具有区域性特色的经济林树种。

(3)南温带气候区:重点发展青刺尖、果梅等特色经济林树种。

(4)北热带气候区:目前多已种植或规划种植橡胶、咖啡、热带水果、速生珍贵用材林、竹、藤等,不再规划种植特色经济林。

4.3分树种种植规模

4.3.1重点发展树种规模

(1)核桃(含美国薄壳山核桃):全省核桃面积已达460万亩,规划到2007年新造220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120万亩,总面积发展到680万亩;2008-2010年新造90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60万亩,总面积达到770万亩;到2020年再新造230万亩,最终基地面积为1000万亩。新造林面积合计540万亩,占特色经济林造林总面积63.5%。在核桃新造林面积中,含美国薄壳山核桃20万亩。

(2)板栗:现有面积200万亩。规划在稳定现有面积,提高单产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产业发展。到2010年再新造30万亩,改造低产林60万亩,总面积达到230万亩(其中2004-2007年新造20万亩,低改50万亩);在2011—2020年的10年内,再新造20万亩,资源总面积为250万亩。

(3)八角:目前全省八角种植面积已达50万亩,规划到2010年再新造60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10万亩,总面积达到110万亩(其中2004-2007年新造40万亩,低改10万亩);到2020年再新造40万亩,总规模达到150万亩。

重点发展的三个树种新造林面积为710万亩,占总造林面积81.2%。

4.3.2具有区域特色,在一定范围内重点发展的经济林树种

(1)油橄榄:云南是引种油橄榄最早的省份之一,从1964年起,陆续引种并扩大种植约20万株。但由于缺乏经验,至今全省油橄榄仅保留大约1万株左右。在总结发展油橄榄受损的教训和引种成功经验后,目前油橄榄种植已进入巩固和稳定发展阶段。规划到2020年全省规模化种植30万亩,其中2004—2007年10万亩,2008—2010年5万亩,其余15万亩在2011-2020年内完成。种植比例90%以上为油用橄榄,果用品种不超过10%。

(2)云南皂荚:目前种植面积约3万亩,规划在德宏、保山、临沧、红河等地区新造17万亩,至2020年总面积达到20万亩。其中2004—2007年造林8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1万亩;2008-2010年造林4万亩。

(3)花椒:全省现有种植面积约20万亩,规划再发展25万亩,到2020年,达到45万亩。其中2004—2007年造林15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5万亩;2008-2010年造林5万亩,低改2万亩。

(4)果梅:全省果梅种植面积约30万亩,其中20万亩为优质果梅原料基地,其余10万亩品质较差。规划到2020年再新造20万亩,同时改造10万亩低品质果梅,使优质果梅总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2004-2007年新造8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6万亩;2008—2010年新造4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4万亩。

(5)银杏:全省现有种植面积约13万亩,规划再发展10万亩,到2020年,达到23万亩。其中2004—2007年新造5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4万亩。2008—2010年新造和低产林改造各2万亩。

(6)澳洲坚果:云南于1979年开始引种,目前种植面积为4万亩。规划再发展16万亩,2020年达到20万亩。其中2004—2007年新造3万亩,2008—2010年新造2万亩,2011-2020年新造11万亩。

(7)青刺尖:全省现有种植面积(含野生经垦复改造面积)约8万亩,规划到2020年再发展20万亩,总面积达到28万亩。其中2004—2007年新造12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2万亩;2008-2010年新造3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1万亩。

(8)棕榈:现有面积9万亩,规划再发展15万亩,至2020年达到24万亩。其中2004-2007年新造7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2万亩;2008—2010年新造3万亩,低改1万亩。

(9)酸木瓜:现有面积3万亩,规划再发展7万亩,至2020年达到10万亩。其中2004-2007年新造2万亩,2008—2010年新造2万亩,2011-2020年新造3万亩。

4.4.2苗木供需分析

全省苗圃现有生产能力大于特色经济林建设需苗量,但产业苗木总需要量又将大大超过现有苗圃生产能力,应在产业总规划中对苗圃建设统一进行部署,按各产业资源培育的苗木需要量合理安排苗圃基地,提出新建、扩建苗圃规划。

特色经济林种苗建设应立即着手继续完善(制订)各树种种苗标准,按标准提供优良种苗,淘汰未经品质鉴定或品性一般的品种苗木,满足产业资源培育对优质苗木的需求。

4.5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经营管理方式

建设特色经济林产业原料基地,可由公司通过荒山经营权转让(收购、租赁、土地入股等)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由公司统一经营,建立标准化种植、管理的原料基地,形成第一产业的核心。同时再带动和引导周边地区农户,利用自有或集体的荒山荒地、退耕地以及房前屋后自行发展,自我管理,参与原料基地建设。公司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服务,政府给予政策或资金的扶持,公司和农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订立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等,共同建成可靠的原料基地。与此同时,还必须与科研院校、设计部门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实行技术责任制,建立稳定、有效的技术依托和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5特色经济林产品销售、加工产业规划

5.1特色经济林产业链建设框架

针对云南省特色经济林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规划了3类特色经济林产业链框架:

(1)初级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的,其产业链重点仍应放在培育资源上。包括扩大种植面积,改造低产林,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几个主要部分。同时要加快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产品初加工企业、贮藏和集散地建设,并做好深加工项目储备工作。待产品产量、质量和品牌有较大提升时,逐步推出深加工产品,保证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在全省重点发展的核桃、八角、板栗等特色经济林属于此类型。

(2)初级产品在市场上已接近饱和,亟待开发深(精)加工产品,提高经济价值,拓展市场空间。果梅、银杏、花椒等特色经济林属于此类型。其产业链重点仍应放在二、三产业建设上。即有选择地重点扶持一批经济效益好的初加工和精加工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形成龙头,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保持产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3)处于建设初期的特色经济林产业。目前正在进行资源培育,产品尚未形成规模,但发展前景看好。油橄榄、云南皂荚、澳洲坚果、棕榈、青刺尖、酸木瓜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属于此类型。产业链建设重点应放在建设企业稳定、可靠的原料供应基地上。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并以此为核心,扶持周边农户扩大种植面积,及早生产出高质量的经济林产品。与此同时应加强产品深加工技术开发,巩固、开拓国内外市场,为产品大规模上市做好准备。

5.2产品购销、加工产业规划

在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的同时,为提高经济林初级产品价值,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必须在产业链的储运营销和加工两个阶段实现规模经营。首先要选择一批基本素质好的企业重点加以扶持,形成龙头,再逐步整合单个分散的小型企业,建成集储运、营销和加工为一体,有知名品牌的大、中型企业。龙头企业下面有县乡企业、家庭作坊,它们各自独立,又

统一联动,形成稳定的伙伴合作关系。

5.2.1主经济林产品龙头企业规划

——以大理为中心建设云南核桃大型股份制企业。并创造条件在2015年以前成为上市公司。

——以丽江和大理为中心分别建设云南果梅综合加工龙头企业。

——以富宁为中心建设八角商贸有限公司龙头企业。

——建设红河棕制品龙头企业。

——以丽江为中心建设青刺果天然营养植物油龙头企业。

——以楚雄州为中心建设油橄榄产业龙头企业,形成金沙江中上游油橄榄产业基地。

——建设云南坚果开发龙头企业,发展澳洲坚果产业。

——在腾冲建设银杏综合加工厂,带动银杏食品加工和药用叶加工产业。

——在德宏州建设皂荚综合加工龙头企业,带动皂角米食品系列和荚壳化妆品系列产品发展。

5.2.2交易市场(集散地)建设

为保证经济林产品及时贮藏保鲜,快速周转,规划2010年前在昆明、大理、文山各建一个大型综合性经济林产品交易市场,集采购、仓储、营销、商贸、信息交换等为一体,逐步形成面向全国和世界的特色经济林产品交易中心。此外再另建9个中小型林产品交易市场(集散地),方便农户或小商贩及时进行商品交易,并获取信息。交易市场可以由龙头企业按股份制方式组建,也可以由不同所有制的经济实体独立承建,国家给以必要的扶持。分阶段新建(扩建)产品营销、加工企业规划详见下表

6支撑体系重点建设项目规划

6.1优良种质资源开发、试验和繁育中心建设

(一)优良种质资源开发、引进、试验基地建设。规划在昆明、楚雄、大理、保山、文山等州(市),建设总面积1万亩的优良种质资源开发、引进、试验基地。在2020年前,推广引种成功的外来经济林新品种10—15个,并选育出具有云南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乡土优良品种15—20个。以适应市场变化,为特色经济林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良种繁育中心建设。现有良种繁育基地不能满足产业建设需要,必须在资源培育重点地区按造林面积0.2—0.5%即2-4万亩的规模,建立良种采穗圃或良种采种基地,提供良种接穗、插穗和种子,再利用现有苗圃繁育良种苗木,以保证产业建设用苗的良种化。

6.2重点示范工程建设

规划建立云南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综合示范区26万亩,其中2007年前,建成以核桃为主的示范基地14万亩。示范的重点包括:

(1)经济林良种培育体系和繁育体系示范:面积3.5万亩。其中核桃示范基地2万亩(漾濞、昌宁各建1万亩);八角示范基地1万亩(富宁、屏边各建0.5万亩);花椒示范基地在昭阳建0.5万亩。其中2007年前建成2万亩。

(2)经济林无公害高效集约化栽培示范:面积9.5万亩。其中核桃3万亩(漾濞、凤庆、昌宁各1万亩);板栗2万亩(峨山、永仁各1万亩);八角2万亩(广南、红塔各1万亩);此外,果梅(古城)、滇皂荚(梁河)、棕榈(红河)、花椒(永善)、青刺尖(玉龙)、酸木瓜(云县)各0.5万亩。其中2007年前建成5万亩。

(3)经济林低产园改造技术示范:面积2.5万亩。板栗1万亩(宜良、易门各0.5万亩);八角(富宁)、银杏(富源)、果梅(洱源)各0.5万亩。其中2007年前建成1万亩。

(4)初果期核桃增产增效技术及低产林改造示范。面积5万亩(风庆、永平、新平、大姚、云县各1万亩)。其中2007年前建成3万亩。

(5)油橄榄(永仁)、美国山核桃(漾濞)、澳洲坚果(潞西)丰产栽培示范及种源基地建设3万亩(各1万亩)。其中2007年前建成2万亩。

(6)经济林产业开发综合示范区2万亩。由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组织实施。在经济林主产区,依据树种特性,选择2个示范点,建立高标准综合性的经济林产业基地。着重示范代表现代经济林产业,从良种培育直到经济林果产品贮运加工的成套最新技术,促进全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的发展。其中2007年前建成1万亩。

7建设进度

2004-2007年,用4年时间营造特色经济林350万亩,占任务的41.2%,同时完成低价值林改造复壮200万亩。年均造林87.5万亩,低改50万亩;新建特色经济林及其它林产品大中型交易市场(集散地)3处,小型3处;建特色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7个。

2008-2010年,营造特色经济林150万亩,同时完成其余80万亩低价值林改造复壮工作。年均造林50万亩,低改26.7万亩;新建特色经济林及其它林产品大中型交易市场(集散地)3处,小型3处;建特色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6个。

2011——2020年,完成其余350万亩造林任务,年均造林35万亩。新建特色经济林及其它林产品大型交易市场(集散地)1处,中小型3处;建特色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5个。(详见附表3“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进度表”)。

8投资估算及资金构成

特色经济林产品种类繁杂,储运、加工企业建设可变因素多,投资弹性大,勉强估算往往脱离实际,故本规划只对资源培育进行投资估算。

8.1资源培育分树种单位面积投资构成

对云南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其中不少问题与投资不足有关。在今后的产业建设中,造林营林单位面积投资必须有较大的提高。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引入各种经营主体进入经济林建设,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再加上国家有重点的扶持,投资问题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经济林产业的经营管理也应当逐步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经测算,主要特色经济林树种单位面积投资如表5:

8.3建设资金筹措

建设特色经济林产业原料基地,必须实行多元化的资金筹集和投资机制,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由于营造经济林还包含着农户脱贫、改善生态环境等社会、生态效益,属于国家支持发展的项目。国家除应给以政策保护、贷款优惠等扶持外,还应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注入资金直接予以支持。

9特色经济林产业产品产量和产值估算

9.1初级林产品产量、产值

全省特色经济林当前产量每年约为12.6万吨。到2007年由于新造林大多没有结果,年产量增幅不大,估算为15.8万吨,产值14.1亿元;2010年产量估算为21.1万吨,产值18.9亿元。到2020年,前6年的新造林产量将有较大增长,低产林改造效益也充分显现,经济林产品总产量每年预计将达到68.1万吨,初产品产值57.1亿元,其中本项目新造林产量43.3万吨,产值37.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