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经营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的经营模式

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1

关键词:山区;农业经营模式

河北省山区面积70194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7.4%,由纵贯西部的太行山和横跨北部的燕山组成,山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全省138个县市中有1/2以上的县市有山地及丘陵分布。河北山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旱,降雨量少,夏季炎热,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600-2800h,略高于平原地区,有效积温4670-4911℃。年降雨量为400-600mm,其中2/3集中于7~9月,年蒸发量大于1500mm。无霜期平均190d以上,适于多种树木生长,植被以灌草为主且破坏严重。土壤类型以棕壤、褐土、粗骨土、石灰土为主,山区土层较薄。

一、河北省山区的优势条件

(一)区位优势

首先,河北山区是首都和环渤海经济区的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为北京“绿色奥运”的举办提供保障。同时也是京、津和华北平原的水源涵养地、河北省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持的重要基地。其次,山区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河北省环京、津,临渤海,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流通市场和便利交通;为农民逐步走向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明显的区位优势。

(二)资源丰富

山区生物资源丰富,特色明显,开发潜力巨大。特色资源、矿产、旅游等具有优势,在山地丘陵区,可以发挥山场广阔、温差大、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林果业及放牧业,搞好小流域治理,稳定建设以采矿、建材和林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壮大农村经济。

二、河北山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

(一)农民科技水平有限,观念陈旧

农民的文化水平素质有限,致使一些新的科技成果不能广泛被采用并实施。传统生产模式尚未真正突破,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举步维艰。由于受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下,贫困山区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不少地方还处于小农经济状态,特别是在粮食的比较效益低下、土地资源贫乏的情况下,仍只重视粮食生产,忽视多种经营,农民增收困难。近5年来河北省农民收入增长一直处于低速徘徊的状态,平均每年增长3.5%,其中有两个年份只增长1.5%,距农村小康标准有着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全省仍有460多万未脱贫人口和未稳定脱贫人口,生活非常困难,而且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农村。

(二)农业基础薄弱,农业资源相对贫乏

贫困山区的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技术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山高坡陡,水源缺乏,人均旱涝保收土地很少,“靠天吃饭”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农业资源单一,土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集约化经营,交通条件差,农业产品开发、加工面临重重困难,支柱产业难以形成。

(三)农业产业经营问题严重

首先,供给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长期以来,欠发达山区在追求单一农业生产总量增长的同时,在农业产业结构、资源环境、地域分工与布局等方面积累了大量问题。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经营难以满足市场对品种多样化、高档化的要求,难以适应大市场的变化。使农业生产经营受到生产盲目性和市场风险性的双重的压力,造成生产大起大落,导致供求之间存在的不稳定性和非持续性。其次,经营粗放。小规模生产,经营粗放,集约经营程度低,严重地制约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约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及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三、河北省山区农业经营模式选择

(一)山区旅游资源开发

河北省山区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和特有性,因此,应结合该区的资源特色,针对不同的资源类型实施不同的开发方略,同时配合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知名度的宣传促销策略,根据资源性质和特色,分类进行开发建设。

1、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区。位于深山区以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以观光、休闲避暑、考察、科普等为主,以保护旅游资源的自然、野性为前提,进行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时注意保护自然景观不受破坏,旅游活动的设计以“看”或“观”为主,强调生态旅游,不提倡人为参与。如涞源白石山、涞水野三坡、平山坨梁等。

2、以人工景观为主的旅游区。对于浅山区的人工庄园景区,利用人工的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俗民风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建成供城里人享受乡村田园风光,回归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理想场所,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以收获各种农产品的采摘活动和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特色。这类旅游区强调人为参与的同时,还应重视山场的绿化和生态的保护与改善。

3、特殊资源类。对于像平山温塘、灵寿五岳寨、元氏蟠龙湖等疗养和避暑类资源,除强化宾馆、饭店等设施外,还要重视别墅的建设,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建好出售,也可引资建设,这样不但可以增加投入,也可满足不同层次疗养人员的需要,以此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稳定旅游收入。

(二)庄园式山区开发

庄园式山区开发是一种以当地农民或其他社会人员、社会团体为开发主体,以山区荒地为开发对象,在获得一定数量土地(荒山、荒坡)长期使用权(50年)的前提下,在承包的土地上修建房屋等基础设施,长期居住下来,开展农业经济活动,具有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山地开发模式。

庄园式山区开发模式的优点:充分调动了开发者开发荒山的积极性,使其将闲散资金投入到山区开发中来,推动了农村自然资源优势与社会资金优势结合。由于承包期限较长,并且在期限内可以继承和转让,因此消除了承包者“短期行为”的经营思想,在改善水利设施、培肥地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土地生产能力的提高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在注重短期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稳定的长期效益,从而实现山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庄园式山区开发是一种投资行为,因此开发者更加注重开发项目的可行性,注重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应用,在品种选择、管理、贮藏、加工、销售等方面更加严谨,从而加强了与市场的结合,降低了市场风险。相对集中的规模经营,也使优良品种和先进耕作技术的引进、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防治便于实施,使农业技术得以推广。

河北省元氏县于1994年探索出了庄园式山区开发模式,通过拍卖荒山,建设了经济庄园,适应了山区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改变了山区的贫苦面貌。河北省山区大部分地区与试验区自然条件相似,经济社会基础也大致相同,可根据各自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的栽培树种,如果树、多年生草本、藤本、木本药材等。

(三)选择林果业综合开发山区

选择林果业综合开发山区,实现山区山川秀美与经济繁荣,符合生态经济学规律对山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山区种植林果业一定要做到“适地适树”,所谓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达到该立地条件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优质和高效水平,这是造林中的基本原则。

太行山区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相交结,形成多样化的气候、土地类型,自然条件适合于多种北方果树的生长发育。太行山区历史上就是我国主要的干果产地,核桃、柿子、枣、板栗产量、品质均处于全国前列。除此之外,还适应于梨、桃、苹果、草莓等多种水果的生长,特别是具有产品经济价值高,一次种植多年受益,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的土地利用特点。目前太行山区各类经济林面积约为7.3万hm2,山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果品生产基地。阜平、赞皇等县的大枣,满城、涉县、武安等县的柿子,灵寿、平山、涞源等县的核桃,曲阳、沙河等地的梨,邢台的板栗等经济林基地已形成一定规模。发展林果业已在山区显示出了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四)“原始农业”模式开发

人们在达到了温饱后,越来越追求天然、健康的农产品,从注重食物数量转变到了食物质量。因此,无污染、纯天然的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1、生物农业。生物农业就是在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的前提下,采用纯生物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利用人畜肥、荒山荒坡植物残余物、农作物残余物堆沃肥等作为有机肥,并将这些肥料的腐熟发酵与沼气生产结合起来,以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减少农民生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对于园艺作物中水果的生产,采用种养立体经营,利用鸟和家禽防虫,利用全施、足施有机肥提高果树自身抗性以防病来实现果树的全生物生产。畜、禽采用山区自产全天然生物饲料喂养,不使用任何饲料添加剂。生物农业的实施,将有利于保护山区农耕地生态环境原有的生物链结构和生物的良性循环,使山区环境进一步优化、净化,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山区的净地、净水资源,又保持了山区资源环境的纯净性,还可加速山区旅游资源化。

2、仿生农业。仿生农业就是在人工仿野生生态条件下强化再生产野生生物资源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利用山区原本的荒山、荒坡地,人为构建恢复仿野生生态环境,然后将某些珍稀、极有限、堪称山珍的生物资源置于其中,适当辅以人工培育,以实现其大量再生产。如某些野山菜、野蘑菇等的人工仿野生生态栽培,将某些野生动物人为圈围在一定人工化的仿野生生态环境中,人工辅助饲喂一定量天然食物,强化其生长和繁殖,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仿生农业的实现,科技含量高,需要研究机构、科研人员作如后盾。否则任何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全面失败,特别是可能给资源与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人在仿生农业生产中所扮演的只能是生态环境的维护者、生态恢复的实施者和食物链的调节者,否则就失去了仿生农业的本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仿生农业中的所谓强化,仍然限定在无化肥、无农药、无饲料添加剂、无配合饲料的范围内,以保证所生产产品的纯天然性。

总之,21世纪山区农业发展要求的是整个山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提高;发展的目标不只是跟粮食仓库接轨,而是与国内外大市场、大社会接轨;发展的主要空间不只是土地、耕地,而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不只是农业技术、种子、农药、化肥、农具等实物、硬件,而是观念、意识、讯息、技术、人才、管理等软件以及发展大系统中软硬件的综合、优化配置。农业发展依托的对象不只是自然资源,而主要是市场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即包括所谓的硬资源和软资源。河北省山区虽然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农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应该利用其优势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农业经营模式,克服农业经营中的问题,促进河北省山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2006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陈建伟.提高河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路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7(10).

3、曹明贵.以旅游资源为龙头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5(11).

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2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新模式;乡村文化产业化;乡村旅游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实质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研究的意义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大计。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以广阔的视野促进农民增收、破解“三农”问题,既立足“三农”抓增收,又跳出“三农”抓增收;既把“三农”内部增收的文章做好,又在“三农”外部寻求新的增收点。根据本地具体情况,采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以新理念经营农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千方百计搞好农村经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努力实现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根据农业产业化的内涵,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了如“乡村文化产业化”、“乡村旅游”、“销售店+中介机构+农户”、“老板租地+农民打工”等新模式。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探讨

1.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之一:乡村文化产业化

乡村文化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新模式,乡村文化产业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乡村文化产业化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这里以商丘市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为例。王公庄是一个1048人的村子,该村70%以上的村民以绘画、卖画为生。目前,王公庄绘画产业已经形成规模,其绘画作品每幅售价几十元至上万元不等,绘画作品远销上海、北京、广州及韩国、日本、美国等地。村民中绘画收入高的达近百万元,低的也有几千元。王公庄绘画产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助推器,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文化品牌逐步叫响。为推进王公庄的快速发展,市委宣传部注重市场运作带动,积极开拓营销市场。一是筹建王公庄绘画专业市场,将全村画家工作室集中经营,积极吸引外地客商入住,将绘画精品集中展示。二是组建了市场化公司。从外地引进熟悉绘画市场,营销经验丰富的经纪人,对本地经纪人再培训,从而形成了画家专心绘画、公司负责中介、业务员出外跑路子的一条龙运营模式。三是积极举办画展。先后组织王公庄绘画作品在木兰文化节、庄子文化节等节会上展览,还到上海、北京、香港和台湾及东南亚办展览,以此提高王公庄绘画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国内国外同时叫响王公庄“中国画虎第一村”这一文化品牌。

2.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之二:乡村旅游

商丘市旅游资源丰富,整合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新模式。近年来,商丘共接待旅游者1320.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11亿元。近六年来,商丘市旅游人数和总收入平均年增长幅度分别为22.2%和23.2%,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

乡村旅游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减少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数量,增加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每增加1个直接从业人员,可间接增加5个就业岗位;发展乡村旅游,要解决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问题,兴建旅游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这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发展乡村旅游,要兴建农副产品基地、农业观光基地,这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转型,并有利于拓展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增加农业产出,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发展乡村旅游,要开发各种旅游食品、饮料、纪念品等,对当地土特产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力求上规模、上档次,这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农村种植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繁荣,加速非农化进程,带动农村城镇化。乡村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中心的产业链,乡村旅游延伸开的产业链包括:旅店经营、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甚至包括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乡村旅游业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乡村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的旅游产品。

3.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之三:销售店+中介机构+农户

这种模式首先有固定的和一定规模的销售场所,并且该场所能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护,信誉度高;其次,有牵线搭桥提供信息的中介机构,该机构可以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也可以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再者,就是提供价廉质优的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的农民。

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很多销售店同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分散的小规模农户来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或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信息给生产价廉质优的农产品的农民。为了加快完善我国质量安全农产品供应体系,充分强化农业产业化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应把超市等销售店纳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范围,鼓励发展“销售店+中介机构+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打破部门之间的行政分割,建立跨越商务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农业产业化管理机构,支持和管理新型的“销售店+中介机构+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同时,有关政府部门也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把产品送入超市等销售店,为农产品进销售店创造条件。

4.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之四:老板租地+农民打工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增多,一些地方的农民出现了流转土地的愿望,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使一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脱离出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多元化的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土地的集中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采取租赁、转包、入股等多种方式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让农民获得最大限度地方便和实惠的同时,将原来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到少数种田能手或龙头企业的手里,依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机械设备,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它主要是通过土地整合,增加对土地的资本、技术投入,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节约用地的目的,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潜能。

把土地集中到龙头企业或农村能人手中,带动周围农民致富,土地的流转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新变化。“老板租地+农民打工”改革了农业的传统运作方式,以前,农民地里种什么、种多少,心里没谱,盲目的跟着市场转,却总是落在市场后面。租地老板能根据需求行情和销售信息,发展规模种养殖。“老板租地+农民打工”模式,让租地者能赚钱,出租地的农户得到实惠,打工农民增加收入,而且,成功地调整了产业结构。

租地老板根据需求行情和销售信息,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可种植蔬菜、瓜果、药材和优质的粮食作物等农作物。这样,可及时普及新技术和推广新品种,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土地市场的建立,将促使土地向资金与人才相对集中的方向流转,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改善农产品品质;有利于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各地可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昕坤.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3).

[2] 张泽.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03,(4):45-47.

[3] 高敏.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及其发展机制[J].乡镇经济.2006,(8):16-20.

[4] 孙雪.论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08,(1).

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3

关键词:台湾;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模式;海南;启示

中图分类号:F3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发展休闲农业不仅可以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而且可以保护并改善自然环境,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的需求。无论是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还是在推动旅游建设方面,休闲农业都显示出积极的功效。台湾与海南,作为中国两大岛屿省份,都在致力于休闲农业的发展。文章旨在通过对台湾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分析,对海南发展休闲农业予以启发。

一、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概述

台湾是中国最早发展休闲农业的地区,起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拯救趋于衰退的台湾农业,寻找农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1990年,台湾“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制定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对休闲农业支持的力度。在2002年立法将休闲农业纳入产业规划,此外,台湾“农委会”还在台湾一些高校,开设休闲农业课程,利用群众组织帮助农民转型,在持续的政策,法律支持下,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得到顺利发展,使得台湾农业得到质的飞跃。

目前,台湾休闲农庄约有1102家,平均每个乡镇有3.3个,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牧场等类型。休闲农业点平均占地约90亩,每个休闲农庄投资约为200万元新台币,每个休闲农庄年游客人数约45000人。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台湾发展前景良好的朝阳产业,年营业总收益达40多亿元新台币。

二、台湾休闲农业经营模式分析

在这30多年的发展中,台湾休闲农业以发展乡村体验经济为核心经营模式,在台湾当局重视及社会各界扶持下,坚持生产与经营并重,开展多种营销活动,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

(一)当局重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在台湾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当局重视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1.主管部门明确,制定政策法规。台湾休闲农业主管部门是农业委员会,简称“农委会”。1989年4月台湾“农委会”举办了第一次“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2000年通过立法界定休闲农业的定义。为了帮助发展休闲农业,当局在各个阶段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规定,如“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休闲农业辅导办法”、“休闲农业辅导管理相关规定”等,在原有基础上修订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除专项法规政策外,在土地、环境、旅游、农业发展等领域的相关政策法规也有力推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中,台湾从省一级到市、县、区、乡镇,自上而下都形成了统一的休闲农业规划管理格局,综合利用当地资源,由农业延伸至服务业,积极推进“一乡镇一休闲农渔区”。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明确了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每一个农园和农户,也都积极从市场定位、项目设置、开发原则、经费预算、效益分析等方面制定近期、中期、远期的规划。

3.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扶持。1998年,台湾成立休闲农业发展协会,2003年成立了台湾休闲农业学会。台湾休闲农业学会及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积极发挥休闲农渔业(农场)发展规划、区划和制(修)定相关规定、政策、制度以及技术培训辅导、发展监评等综合功能。“农委会”在一些院校如台湾大学开设休闲农业课程,开展休闲农业教学研究。此外,台湾农业策略联盟发展协会和台北市农会联合开展农业休闲旅游与全省100多家休闲农场结盟,推销优惠休闲游。

(二)以乡村体验经济为核心,开发多种休闲农业类型

上世纪四十年代,体验经济的概念在国际上出现。台湾休闲农业以体验农业为核心,发展体验经济。几乎100%的台湾休闲农场都设有体验的项目和内容,包括教学体验、生态体验、农作体验,风味餐饮体验、乡村旅游体验、果园采摘、农庄住宿、蔬菜采收、农业展览、民俗技艺体验、林场体验、牧场体验、渔场体验、农村酒庄和市民农园等体验内容。由此也形成了种类丰富的休闲农业。

1.休闲农场。休闲农场是利用农场原有资源的多样性,通过游客在农场采摘、耕作,让游客参与其中,同时集观光、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区。截至2011年6月30日,台湾真正通过申请,经由“农委会”准予筹设的休闲农场共有479家[1]。包括教育型休闲农场,利用农村产业资源,对中小学生进行农业和农村知识教育;以种植经营有机蔬果为主的有机类休闲农场;生态型休闲农场,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以生态工法营造生存环境,如昆虫生态、溪流生态、渔业生态;专业化休闲农场,从事果蔬采摘及水稻、花卉、茶园、香草、药草、菇类、咖啡等劳作体验,或从事林场体验、渔场体验等。

2.观光农园。观光农园包括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园和观光差远等。主要特点为在游客参观体验农产品时,满足好奇心,放松心情,延长游览时间,促进农产品的直销。如,挪威森林广场主题花园,环绕着天鹅湖而建。园中设有大型停车场、露营烤肉区、欧式花园、精致餐饮中心、纪念品贩卖部、露天咖啡广场等,为游客提供如置身欧洲般的观光享受。

3.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将都市近郊的农地集中规划分置,由城市居民利用业余时间租赁经营的农业园区,市民在农业园区内栽种花草、蔬果或经营家庭农艺,同时为其提供土地耕作技术指导,使其在享受耕作乐趣的同时体验农业生产经验。

4.乡村民宿。乡村民宿是指利用乡村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将农民废弃或多余的农舍加以改造,提供给都市休闲度假者住宿。以家庭成员经营为主,可以少量雇人,餐饮供应以当地特色食物为主。这些“民宿”具有度假、休闲、观光的功能,住宿规模可容纳25-60人。截至2011年8月3日,台湾的合法民宿共有3310家[1]。

台湾休闲农业体验的项目内容众多,除了教学体验、生态体验、农作体验外,还有风味餐饮体验、乡村旅游体验、果园采摘、农庄住宿、蔬菜采收、农业展览、民俗技艺体验、林场体验、牧场体验、渔场体验、农村酒庄和市民农园等体验内容。

除此之外,台湾还有教育农园、民俗旅游、农业公园等类型。休闲农业的体验化是体验经济在农业的实践,如何将优势资源设计成知识性、趣味性、人性化的体验活动,将游客融入情境,这是未来休闲农场取胜的关键。

(三)生产经营一体化,创新多种营销方式

目前,台湾现有的休闲农场,基本都可以直接从事农林渔牧业生产与经营。多数休闲农场能集合初级产业、次级产业、三级产业于一体,休闲产品的品种、花色、项目、内容繁多;经营管理者重视企业化经营、社会化、现代化经营,积极开展休闲产品、旅游产品、健康产品、保健产品的系列开发,重视农业结构的升级和功能转化。

台湾休闲农业,充分利用本土农业与文化资源,发展多种主题休闲农业。在营销方式上力主多样化,扩大宣传休闲农业的影响力。具体营销方式如下:

1.将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与开发。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观光农业的发展不应局限于农业栽培、农产品,应更纵深地探究到农村、农民、农业的各个不同层次和角落。引入当地文化,开发农业创意产业,才能满足游客对更高层次文化品位活动的需求。这些创意农业产品,既促进了民间手工艺等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发展,也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还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游客参与的体验型项目。此外,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价格和品味都得到很大提升。

2.利用农业展会,进行农业宣传。台湾当地的市县经常举行各种规模的农业展览会、展销会。比如,2012年在“农委会”主导下,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结合全台各地特色休闲农场,集生态、景观、餐饮、农场住宿及农业活动于一体,在《2012海峡两岸台北旅展》中推出《台湾休闲农业馆》,以“在地消费、永继发展”为概念,规划三大主题旅游,分别为“台湾农场趴趴走”、“食材旅行”和“自然旅行”。还有2012宜兰青年美食文化体验营[2],既推广了宜兰的美食,也让人们对宜兰的食物文化全面了解。展览宣传活动不仅仅在台湾岛内进行,有时也会联合大陆各省的市县组织农业会展活动,进行宣传推广。

3.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相结合。台湾的休闲农业协会、农会不仅仅制作大量的印刷品进行广告宣传,而且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宣传推广。如,“NOW news”旅游新闻、“自由时报”生活新闻等。此外,网络媒体也成为重要的宣传平台,如台湾休闲农业旅游网、农业旅游咨询网、农业易游网等,各网站都有相应的农场讯息、活动详情、会员服务等各项帮助。充分应用信息科技、互联网,将客户需求具体化,使农场所提供的活动或服务最能符合他们所需。

三、对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的几点启示

海南休闲农业起步较晚,1999年,海南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制定了《海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发展休闲农业最初的设想都是从“农家乐”起步,产业形态较为简单。2009年海南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休闲农业发展局,据海南农业信息网《农民日报》报道,海南目前在建或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休闲农庄已有300多个,其中,全省休闲农业园区已达136家(农户经营的“农家乐”不在其内);直接从业人员9000人,带动农户1.3万户;园区农民人均年收入达7550元,远远高于当地农业人均收入;休闲农业园区年经营收入4.7亿元。尽管如此,海南休闲农业在经营发展中还是表现出一些不足,如产品表现形式单一,产品设计趋于雷同,缺乏文化内涵,游客体验性不足;政府关注不够,社会各界的支持不足;营销方式单一化,等等。

(一)加大政府重视力度,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发展

各级政府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通过制定相关发展政策,给予积极引导推动。其次,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再次,财政资金的投入与扶持。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于2010年6月8日获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各级部门都对海南省发展休闲农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继2009年12月“冬交会”在海南省休闲农业体验之旅启动仪式上推出5条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路之后,2010年8月6日,海南省农业厅与海口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加快发展海口热带现代农业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致力于发展海口市休闲农业产业带、低碳农业产业示范区、海南省优势产业带等,计划3年内建成35个休闲农业示范点,把海口市建设成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市[3]。

海南休闲农业资源在国内具有极高的独特性,合理规划农业资源区域,避免重复建设、“遍地开花”、“一哄而上”的现象。加强政府、休闲农业局以及海南省休闲农业协会之间的协作,积极发挥海南休闲农业协会的作用,将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充分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发展体验经济,创新休闲农业产品

纵观海南目前的观光农业项目,在内容与形式上基本雷同,游客的体验参与性无法体现。各个项目之间重复开发与模仿建设的现象较为普遍。目前,海南已有的休闲农业类型包括农园观光型、农园采摘型、垂钓园、科级示范区、度假型及其他。在已有的农业园区中,游客体验的内容有限,再加上配套的服务接待设施不完善,比如住宿设施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娱乐活动项目数量贫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因此,在休闲农业项目开发上,应围绕本地自然与文化资源,提高游客的参与性与体验性,增加旅游硬件设施建设,提高软件服务素质,使各区域农业发展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形成旅游产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区域。如2012年海口火山口附近开业的开心农场,除了满足游客采摘,观光的需求,还设置了陶泥坊、豆腐坊,促进游客亲自制作食品、艺术品,满足游客体验的需求。与此同时,舒适的住宿设施,放心可口的餐饮,都为开心农场赢得了较多的利润。

(三)营销方式多元化,提升海南休闲农业知名度

海南休闲农业资源虽然很丰富,但其知名度还较为有限,因此,增强市场营销意识,采用多元化的营销方式,如电视、广播、网站等,以此提升海南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提升。

(四)加强与台湾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海南休闲农业发展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诸多成功经验,值得海南学习与借鉴。因此,无论是政府间,还是民间,都应积极创造合作交流的环境。如利用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论坛,“冬交会”,或者组织专业考察团赴台考察等。通过这些活动,加强琼台两地在休闲农业发展上的深入合作,推动两地休闲农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琼.台湾各县市休闲农业现状分析[J].台湾农业探索,2011(5).

[2]杜函函,于蕾,孟柱,等.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及其借鉴意义启示[J].绿色科技,2013(4).

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4

关键词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370-0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拥有与耕地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及管理水平相适应的合理数量的土地规模,或生产经营单位突破土地规模狭小制约,通过主要生产环节的合作服务,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和服务规模化、社会化,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比例在70%以上,每个农户只能承包少量耕地。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例,大多数农户除了自给口粮和留种子之外,所余无几,商品率很低。农民收入一般比工人低,许多青年农民不安于务农。为改变我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必须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之路。积极稳妥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党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

1.1 土地集中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目前,实行土地集中式规模经营的主要类型有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承包大户经营和产业化基地经营,其中以承包大户经营为主体。土地集中式规模经营与农村土地流转紧密相关。由于土地是绝大多数农民就业和收入的主要依靠,近些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及由此形成的规模经营总体上比重很小,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和大中城市郊区。因此,土地集中式规模经营只能在具备条件的地方逐步实现,不可能在广大农村普遍推行。

1.2 合作服务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目前,在家庭经营基础上,主要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型、产业化经营带动型、社会化服务带动型等类型。我国各地不断推进的合作服务式农业规模经营尽管形式多样,但都具有共同特点:一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充分尊重和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适合农业生产特点和现阶段农业生产力水平,实行优良传统农耕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三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整体竞争力,成功将农户的生产经营纳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这些特点充分表明,合作服务式规模经营在我国广大农村具有普遍意义,既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力水平,又适应今后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㈣。

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

2.1 流转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仍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主,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租赁形式,先由村集体统一将村民的土地流转出来,然后再租赁给农业企业或种粮大户承包经营,面积不大的直接由种粮大户从村民手中将土地承包过来。一些地方虽然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但多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考核检查,行使村集体的职责,将土地集中起来租赁出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进行土地股份合作,并且不按股分红。

2.2 单体经营规模不大

从规模经营大小的绝对量看,除高效设施农业项目规模较大、效益较好之外,种粮水平普遍较低。由于受到单体经营规模限制,导致机械化、技术化程度难以快速提高。虽然单体经营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但根据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经营面积的有限性会制约资金、技术的扩大投入,进而影响规模经营水平的提高。

2.3 主体培育引导不够

目前,普遍存在规模经营主体数量不多、能力不强以及和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的问题,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实力不强,技术能力有限,管理水平不高,粮食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数量不多,覆盖面不大,也难以适应大宗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要求。

3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建议

(1)由山东省市党委和人民政府牵头,联合人大和政协,组织各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和各市县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关于“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专题调查研究。调查应按不同地区(如沿海、平原和山区)、不同类型(如经济条件较好、中等和较差)和不同产业(如种植业、养殖业和林果业等)进行,采用普遍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门别类和综合整理,写成调查报告和论文。力争2011年底或2012年初召开1次或多次有关“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学术交流会,由此形成省、市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新农村实施方案。

(2)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牵涉到农业人口的转移。这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决策,必须慎重行事。由于经济发展和潮流所趋,不能避而不谈,放任自流,也不能盲目地“垒大户”,应顺应潮流的发展,做出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现在某些地区靠自身容纳能力,转移的条件已经具备。例如,珠江三角洲和一些沿海城市及其所属的县有数百万外来务工人员。建议今后山东地区的招工要严格遵守省人民政府有关招工的规定,优先在当地农村有计划地招工,以保证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

(3)发展农业适度经营,要进行农户承包土地转移法。一是在中央还未颁布正式法规之前,山东省可根据实际情况。拟定若干规定。避免出现问题或造成损失后再“亡羊补牢”。要鼓励农民进行劳动力转移,但必须由原承包土地耕种的主要劳动力自愿提出,并经有关部门做出承包土地转移后,才能不进行耕种,可减少或避免弃耕丢荒问题的发生。二是善于发现和扶持具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能人,给这类能人提供扩大经营的土地、低息贷款,提供科学技术指导。对于城镇中愿意到农村从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者,也应尽可能提供条件,并予以扶持。例如,部分惠州市惠城区原居民自愿到郊区农村承包鱼塘养鱼、自办养鸡场、饲养野生动物和包山种果;外省市的种养能手有自带资金来聊城市发展种养业的,也应给予扶持和帮助。如惠城区养鸭业从业人员。大都是来自浙江省和福建省的养殖能手,在市郊种菜的多是外市种植能手。

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5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模式;农业经济;水土保持

一、前言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不断加剧,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土保持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我国可耕作土地资源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对于西北土地资源欠缺地区,兼顾农业经济发展与水土保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来不断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及升级步伐,提高水土保持效果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二、动态监测分析

水土保持工作是当前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经济生产条件的重要工作,随着我国水土资源的不断萎缩,逐渐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此,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后所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壤侵蚀强度年度动态变化监测分析。土壤侵蚀强度是当前定量分析某一个区域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反映出了土壤被侵蚀的具体数量以及侵蚀的严重程度,该指标对于水土保持规划以及具体保护措施的制定、实施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利用内部包括的函数计算公式,只需要操作人员将收集到的土壤侵蚀强度数据信息输入到系统之中,即可以得出客观、真实的计算数据,以准确体现出年度动态变化以及水土保持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2.植被资源动态变化监测分析。植被在生长过程中根须深深扎根于土壤之中,不仅能够从中汲取到充足的营养物质与水分,同时还能够发挥出固定土壤、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合理的使用植被资源成为其发展的主流趋势,特别是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重的今天,动态监测植被资源覆盖情况,能够准确得出土壤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反映出一个地区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为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提供数值参照以及。

3.林草种植效益分析。对于地势起伏、不适宜粮食作物生长的土壤,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以及提高农业经济总体收益,可以对其开展林草的种植工作,并大力发展畜牧业,不失为提高该区域农民人均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而如何说服、引导该地区农民转变传统耕作理念,实施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成为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的重要目标。通过该模式对林草种植经济收益进行系统分析,以数据的形式展现在农民眼前,相较于单纯采用语言劝导更具说服力。

三、综合管理

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农业经济发展意指能够产生并支持其每年以一定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能力。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开展,农业经济发展已经从片面的强调经济总值增长率向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所转变。所以,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对水土进行综合治理,重新呈现出青山绿水成为该应用的总体发展目标。其具体应用包括以下两方面:

1.精细化、规范化管理。通过选取本地区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作为管理对象,将国家重点扶持政策及项目资金等数据信息录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对每个工作环节的成本指出进行详细统计和记录,随后则是将水土流失治理效果利用数学模型进行转换以做定量和定性分析之用。在一个单位周期(1年、3年、5年等)对治理效果与成本支出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管理措施是否得当、经济性及可行性大小,从而为其他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帮助,或者是将其推广至其全国,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土资源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提供帮助与支持。

2.寻找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增长点。水土资源具有循环性特征,一旦某一个环节受到破坏,将会导致整个循环无法维持正常运转。而新经济常态下,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而言,由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循环型转变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将政府、企业、农民纳入到整个循环链条之中,通过以政府引导的驱动模式来提高企业对于农业领域投资的积极性及关注度,结合本地区生产实际情况,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及产品,转而向更高质量及经济性的农业产品转变,寻找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兴农业经济发展增长点,在保证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此外,通过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还能够为地区农业经济实现“点对点”提供沟通的渠道与便利条件,利用网络桥梁来促使企业与农民直接沟通,省去中间环节和差价,使得农民与企业的经济收益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同样是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用的初衷。

四、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模式与农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同样也是推动农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循环的重要手段。本文此次研究得出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应用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动态监测分析、综合管理两个环节中,一方面能够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对于探寻新经济常态下农业经济全新增长点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希望能够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推广使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必莉.试析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5,15(14):22.

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保障机制

2010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业在我国爆发式增长,网络融资规模快速扩张。艾瑞咨询2015年1月28日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交易规模和权益类众筹融资规模分别达2514.7亿元和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8%和123.5%。互联网金融可以使得个性化、碎片化金融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和满足,实现了金融服务从富人金融和大企业金融到普惠金融的转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挖掘工具与金融业务不断深度融合,互联网金融相对传统金融的“两低两高”优势(低门槛、低交易成本、风险高可控性、资金高配置效率)将进一步彰显。可以预见,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将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近些年来,在农村农业生产关系不断变迁的内生力量推动下和国家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经营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蓬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在化解我国“谁来务农”和“如何务农”困境、推动农业转型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因其与生俱来的行业高风险、有效担保物稀少、管理运作能力局限以及传统金融机构贷款审批严、手续繁复、隐易费用高等原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很难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其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非常严峻。在资本逐渐替代劳动的现代农业中,要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其融资困境须尽快破题,而互联网金融衍生的诸多新融资模式为此提供了新的可选路径。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关于互联网金融提供融资的研究

“互联网金融”是国内一个本土化的命名,国外一般称之为在线金融(Online-Finance)、电子金融(E-Finance)等。1971年,美国创立Nasdap印系统,标志着网络金融正式运营,国外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自此快速展开。Merton等认为,以信息集合及处理能力为基础的融资、信息分解及风险监管等功能的正常运转,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空间得以拓展的主要原因。Mishkin等提出,互联网等新技术部分地解决了银行和贷款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促进了银行间的信息共享,使得贷款者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人更容易获得贷款。Berger等则深入探讨了中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放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联网金融”自此被国内人们熟悉,理论界对其提供融资问题的相关研究也迅速跟上。谢平等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能大幅度减少交易成本等特点。李文启的研究认为,互联网金融公平、公正地的“进入机制”和高效运转的运行机制可使中小企业便捷地进入网络融资平台并得到融资需求满足。徐细雄等则探讨了小微企业如何利用P2P网络信贷、大数据金融和众筹平台等三种主要的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模式的创新。

(二)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研究

国外没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提法,类似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的融资。合作社理论者们一直认为融资问题是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具有共性的难题,因此国外许多相关研究相应聚焦在合作社融资的重要性、制约因素、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等方面。Aghion等的研究显示,贷款能显著提高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这里的低收入阶层实际上也包括合作社社员和家庭农场主。Hart等指出,合作社产权结构的模糊和剩余索取权的限制,使其在获得外部渠道的资金特别是公共债务时变得困难重重。Bao等在运用托宾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融资行为时发现,教育水平、年龄、借款用途和所处区域等因素对农户融资渠道的选择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念在我国提出以来,国内理论界就对其融资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杨大蓉认为,相对传统农户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层次多、个性化明显,除了资金之外,对信息、财务政策、金融服务的需求力度也较大。朱文胜等在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原因时指出,因资格认定、管理运作、信用评价等方面存在缺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获得传统金融的有力支持。江维国等则认为,要通过开展金融专项服务、健全金融支农补贴机制、完善担保体系、建立财政金融支农联动机制来化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困境。

综观上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金融提供融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探索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缺少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专题探讨,尚未将互联网金融接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地气”。所以,理论界对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理论基础、内在关联、操作模式、运行与保障机制等基础性问题,尚未做出清晰界定和明确回答,当然对其建构性的研究亦显匮乏。

二、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中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有关契约或产品质量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信息掌握充足方通常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信息相对匮乏方则处于不利地位;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交易完成前后分别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进而导致市场失灵或市场坍塌。交易成本是指市场参与者之间协商、订立与执行交易契约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如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履约成本、处理违约成本等。交易成本理论最初由Coase在分析企业的存在及界限问题时所提出,后经Williamson等人传承与拓展,目前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等领域的研究。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的存在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替代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

在传统金融活动中,金融机构为避免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并确保风险溢价的兑现,通常会设置抵押、担保、征信等程序,如果交易数额较小,这些繁杂的程序会使分摊在单位交易上的成本相对较高。因为单位成本过高,缺乏合理利润预期的金融机构就会对交易数额较小的资金需求者“惜贷”“慎贷”甚至“拒贷”,需求方也因高昂的交易成本而对贷款“望而却步”,最终结果是此类资金需求者被排斥在传统金融市场大门之外,金融领域的市场失灵由此而产生。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的逻辑,在金融业演进发展中,如果已有的金融机构无法在某些市场领域降低交易成本或者缺乏降低交易成本的激励,市场自矫正机制将会诱导新的金融中介产生并有效弥补这些领域金融服务的空缺或不足。

建立在云计算、社交网络、交易平台等基础上的互联网金融增强了信息透明度,资金提供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资金需求方的交易记录、经营状况、信用评价等资料,并利用云计算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深度挖掘,资金需求方同样可以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搜集所需信息并加以甄别、利用,资金供需双方原有信息壁垒被彻底打破。信息壁垒的打破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并使为防止信息不对称后果而产生的预防成本接近于零,因此,在传统金融难以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降低交易成本的市场区间(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所在市场),互联网金融组织就可能弥补和替代传统金融机构。

(二)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是由Chris Anderson所提出的。他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长尾理论认为,市场中每个利基产品虽然销量微小,但产品的数字特征使其储存、分发的经营成本微乎其微,因此主流市场外异质化的潜在需求可汇聚成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需求。传统金融遵循帕累托“二八定律”,关注的是“头部”市场,依靠20%的高端客户带来80%的利润。但互联网金融则以低门槛、个性化服务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以争取80%的“长尾”小微客户为目标。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遵循长尾理论,颠覆了传统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视为“金科玉律”的“二八定律”。

因规模相对较小、经营风险高、收益低等原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长尾”客户,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些年来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数量日益增多则代表了我国农业微观生产经营组织的未来发展趋势,其金融需求潜力不容小觑,也不应长期被忽略。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网络经济平台,积聚相关资金并设计具有个性化和创意性的产品来满足或激发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的“长尾”客户的现实或隐性需求,开发和培育利基市场,在满足“长尾”客户资金需求、助推其发展的同时,也构建了自身的增长极。

三、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的实践意蕴

(一)融资模式创新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需求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来看。西方经典理论认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对经济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金融与经济的发展程度相协调和适应。因此,经济转型和金融创新也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进程,经济转型是金融创新的重要依据,金融创新是经济转型的有力推手。目前我国经济正步入以提质增效、结构优化为主题的发展新常态,经济转型日益紧迫和重要。经济转型发展需要金融鼎力支持,因而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推动金融改革及其融资模式创新是对经济转型发展的积极响应和有力支撑。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来看。公共财政理论认为,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反映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范围、领域和力度。国民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甚至中低速增长,必然使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放缓。2014年我国财政收入为14.0万亿元,8.6%的增速创下了1992年以来的新低。瓦尔纳法则表明,随着社会发展、政府职能扩张,政府财政支出具有刚性增长的趋势。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将使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领域和力度相对变小,而经济实体的融资需求将反向相对更加旺盛。作为经济实体发展重要推手的金融业要在新的财政环境下履行好为经济实体服务的职能就必然要加快行业改革步伐,创新融资模式。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发展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根本保障。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农业所面临的价格“天花板”封顶、成本“地板”不断抬升而形成的双板挤压以及资源环境“红灯”与WTO规则“黄线”形成的双重约束将更加严重,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进结构深度调整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不二选择。农业转型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长期以来的农村金融抑制必然对农业转型发展形成严重制约,因此,要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必然要加快金融改革及其融资模式创新,以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农村金融抑制局面,助推农业经济转型发展。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来看。农业生产经营微观组织是农业的微观基础,是农业生产活动的核心力量,也是农业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农业转型发展大背景下,创新农业生产经营微观组织,培育承载着化解“谁来务农”和“如何务农”以及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厚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为重要。因此,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融资模式,弥补传统金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的不足,是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业生产微观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无疑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

从金融业自身发展来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外需求相对低迷,金融收益风险急剧上升,管理压力不断增大,防线管控机制倒逼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业务优化。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金融市场将更趋开放,许多传统金融垄断将会被打破,金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创新压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新一代搜索引擎、社区网络等一系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国家明确支持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态度打开了互联网金融的“政策之窗”,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融入和推动互联网金融革命,促进融资模式创新是金融行业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协同合作优势

从信息不对称的改善来看。大数据的获取、处理与应用能力方面的差异是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主要区别。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给方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社区网络等平台获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销售额、资金回笼以及消费者对其产品、服务和售后等方面的大量数据,然后通过云存储技术与云计算能力在任何时空条件下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利用,从而较为准确地评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和持续经营能力等指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样可以通过相关平台获取资金供给方有关贷款的利率、期限、金额等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困扰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从交易成本角度看。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用途、征信状况和风险定价等指标进行自动化的综合处理,使传统金融模式下极为复杂的信息收集、信用等级评价、风险管理等流程变得简单化。如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公司对会员实行的100万元为限额的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无需抵押和免担保的政策,直接免除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必不可少的抵押或担保等流程。而且因为微乎其微的储存、分发成本,互联网金融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高频小额贷款并不会带来相应管理成本的提高。因此,凭借着流程的简化或免除以及互联网金融特有的低储存成本与低分发成本优势,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协同合作无疑具有低交易成本的优势。

从便利性的角度看。传统融资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正规渠道融资时必须到金融机构的物理网点办理相关手续,费时费力,且往往错过最佳用资时间。社会公众即使有闲置资金,也无法通过有效途径聚集并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资金需求与供给无法精准对接,整个社会资金的配置处于低效率状态。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任何公众都可以通过相关互联网金融平台参与金融交易,大大方便了交易双方,这不仅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了融资便利,也因便利性而吸引了大量社会投资者,进而为互联网金融业通过满足传统金融“长尾”客户的金融需求以促进自身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四、互联网金融视角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

目前我国传统正规的融资主要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除个别农业龙头企业外,绝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自身实力局限,几乎不可能进入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同时,因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符合金融机构标准的有效担保物稀少、经营中风险系数高、借款双方信息不对称、自身商业价值尚不成熟、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传统金融机构也缺乏对其放贷的激励。因此,无论是通过间接融资渠道还是直接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都是困难重重,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发展中事实上面临着所谓的“麦克米伦缺口”。

随着我国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鼓励互联网金融向“三农”提供规范服务,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代表的被传统金融长期忽略的农村“长尾”市场可能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蓝海,互联网金融融资也将可能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新渠道。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主要融资模式有P2P信贷融资、基于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众筹融资、供应链融资以及电子金融机构――门户融资等,其中前四种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具有较高的契合性。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P2P网络信贷融资模式

P2P信贷是指有借款需求及出借意愿的群体,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中介而实现的小额信贷融资,如:我国大陆的拍拍贷、陆金所、人人贷等;欧美的Pros-per、Lending Club、Zopa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P2P信贷融资是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金融服务专业网络平台寻找有贷款能力和贷款意愿并能满足其融资需求的一个或多个贷款方,借贷双方所需的资料、合同以及资金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的一种融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交易便利、金额较小、频率较高,有效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小额贷款时手续繁杂、费时费力、沟通和业务对接成本较高的不足,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常生产经营中的临时性、应急性资金需求。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P2P网络信贷融资流程如图1所示。第一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金融服务专业网络平台自主选择符合自己意愿的贷款方,然后双方通过平台进行借贷合作沟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第二步,贷款方通过该平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营业执照、线上资格、信用、还款能力等进行详细审核;第三步,借贷双方实现借贷匹配并对贷款防控风险进行量化。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于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模式

大数据是指难以在可接受的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系统或常规应用软件处理的、巨量而复杂的数据集。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是指以大数据技术作为技术支撑,由电商发起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并以资金需求者在其平台累积的信用和交易等大数据作为借贷依据而对资金需求者进行的授信放贷,如我国的阿里小贷、京东商城,美国的Amazon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是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凭借自身在电子商务平台所留下的大数据向电商平台发起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贷款的融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改善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消除了借方顾虑,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因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使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惜贷”“慎贷”的不足,有利于信誉好、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管理机制成熟、网络营销运用较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金额较小、短平快性质的融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流程如图2所示。第一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电商平台提出融资申请,小额贷款公司用信贷数据风控模型交叉检验其历史经营、信用数据并评估其还贷能力,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决定是否向其开放信贷服务;第二步,电商平台实时监控已获得贷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交易状况与财务情况,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信用评价,以控制贷款风险并保证信贷资源能最优配置。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众筹平台融资模式

众筹是指资金需求方通过利用互联网或社会性网络服务传播的特性,寻求众多意向投资者,并将这些投资者的每份小额投资汇总以达到资金需求总量进而完成特定目的的融资方式。目前主要有股权众筹和创新项目众筹两种众筹融资模式,前者如“创投圈”,后者如“众筹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众筹平台融资是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自身的创立或准备投建的新项目,以股权众筹或创新项目众筹形式利用互联网或SNS发动公众力量,集中公众资金的一种融资模式。该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不以是否拥有成熟商业价值作为发放贷款的唯一判断标准,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经营风险系数高而难以获得数额较大、时限较长的项目启动性融资的不足,适合创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辟新项目时的融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众筹平台融资流程如图3所示。第一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策划方案和融资需求上传到众筹融资平台,该平台组织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审核;第二步,项目获得通过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该平台项目及其融资信息吸引有投资意愿的个人和机构;第三步,投资者在募资期限内将资金转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账户或第三方金融机构账户,众筹融资平台对所筹资金进行相应监督;第四步,项目执行完毕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股权凭证、红利、现金、债权凭证等一种或多种形式兑现对投资者的承诺回报。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应链融资模式

供应链是指围绕着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的控制,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供应链融资是金融机构依赖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和强大履约能力,向整个供应链提供金融解决方案的一种融资模式。如:我国建设银行推出的订单融资;中国银行推出的融信达;美国的UPS(United Parcel Service)基于库存的供应链融资;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应链融资是指与金融机构合作的供应链核心企业利用其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务往来累积的大数据,向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并为战略协同伙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用担保的一种融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形成了利益风险共同体,前者的高信用惠及后者,化解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后者因有效担保物稀少而难以获得融资的困境,适合业务吞吐量较大、成熟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循环性融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应链融资流程如图4所示。第一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业务往来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形成紧密的供应链联盟;第二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供应链核心企业和相关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第三步,供应链核心企业基于大数据下的信用评估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担保,承诺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能如期还款付息时为其代为履行;第四步,金融机构自动化地向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供应链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协同进行自动化的风险控制。

五、互联网金融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的保障机制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软件基础设施,保障融资模式依法、有序创新

互联网金融软件基础设施是指互联网金融交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除硬件设备外的基础环境要素,包括法律法规、监管标准、行业规范、信用体系、担保体系和会计准则等。作为影子银行的新型重要组成部分的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尚属新兴产业,传统金融业的软件基础设施并不能满足这一领域的监管要求,要保障互联网金融业健康发展及其融资模式的依法、有序创新,必须加快其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立法部门要统一梳理现行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修订不适合其发展的有关条款,并根据其商业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其产品创新留足法律法规空间。要从国家层面组建专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专职履行监管职责,摆脱当前分业监管模式难以对跨越行业界限、地域界限的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监管的困境。要从交易者的准入机制、责权利、退出机制和失范惩罚机制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的行业规范建设,促进行业自律。要支持民间征信企业发展,鼓励行业自律组织牵头建立平台,共同加强互联网金融信用系统建设。要加强P2P平台自担、网络联保、网络第三方担保等多元化担保模式的建设与监管,确保不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建立互联网金融会计准则,确保会计信息能客观反映互联网金融各参与企业财务状况,避免因核算方法不同而产生不必要的风险与监管障碍。

(二)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硬件基础设施,奠定融资模式创新的物质基础

互联网金融硬件基础设施是指开展互联网金融活动所需的相关硬件设备,如结算系统、支付系统等。我国农村地域广袤,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高度分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非常高的组织成本和运行成本,因而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落后于农村、农业发展水平。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27.5%,这意味着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开通互联网。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但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参与同样不可或缺”的观点,各级地方政府不仅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同时也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准则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网络运营商、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投资建设农村互联网金融硬件基础设施。

(三)提高经营者金融资本意识和诚信意识,优化融资模式创新的软环境

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内生于农村土壤,其经营者多是由传统农民演变而来的。这些经营者也许是农业生产技能出众的种养能手,但他们难免也会附有我国农民几千年来特有的传统保守和风险厌恶思想并耳濡目染了近些年不断恶化的农村信用环境。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要解放思想,培育适度的风险偏好和金融资本意识,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借助外部力量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要改变“关系本位”历史传统,突围人缘、地缘、亲缘关系网络,努力扩展与外界的联系,扩大社会接触面,突破特殊信任达到一般信任,进而提高自身诚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