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教育试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教育试点范文1
素质教育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经过教师的有效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个个有兴趣、人人有进步的教学境地。如何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近几年教育战线的老师们经常探讨的问题。如何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摆在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实际问题。
一、取精存真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严密性,每前进一步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同时它也有应用的广泛性。正因如此,我们说数学是一门训练思维品质的学科,也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和意志的学科。因为数学最讲真实,来不得半点的虚伪,一切结论都必须有根有据,经得起反复推敲和验证,在计算、推理和证明过程中,只要有一点点漏洞,就会被人们怀疑或拒绝接受。这些数学学科的特点,通过我们的教学,很自然地渗透给学生,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二、让学生人人都发展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能和形成健全个性特征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着眼点应是全体学生,“眼中无差生”,因材施教,重视各层次学生的发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通过数学教学使他们都有所学、有所得、有所提高,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视数学学习为乐事,积极有效地缩小学生间的差距,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之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让学生掌握方法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有一种适合自己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事实相互接触中逐渐形成的,有意义的学习应是学生以一种积极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成自己的知识网络。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知识背景、家庭环境和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这种差异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成功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应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实行教学民主,悉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们爱读书、会读书、会总结,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数学修养,为学生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应用意识
智慧教育试点范文2
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苹果与粉笔灰》,读着它仿佛使人看到了教师辛勤耕耘,取得了累累硕果而兴奋不已的动人情景。它不仅有有趣而美妙的书名,更重要是书中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都是那样的熟悉,启人深思。他让我深深地了解到――教育不仅是科学,而是艺术。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对孩子的呵护与热爱,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其中一个小故事对我的感触最深,它讲的是一个老师在感觉自己处在一个失败的境地,在他别无选择的时候,他收到了一封家长的来信,这封信中家长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肯定了老师的工作。也就是这封宝贵的来信改变了这个老师的处世观,使他重新找回了自信,获得了成功。作为一个成人得到被人的肯定和赞扬后都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让我想到了身边的孩子们,我记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赞扬的效果更好了”。是的,当我们面对这些天真、可爱的学生时,我们不应该吝惜对孩子的肯定与表扬,它不但能满足孩子希望老师给予积极关注的需要,还能让孩子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成为孩子们进步的动力。让他反复体验成功的喜悦,积累进步的成果。让差生体验成功,不断地挖掘他的优点。学习好,听话的学生,哪个老师都喜欢,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学生差,调皮捣蛋的并且还好给老师出个难题的学生,总是招人讨厌,而恰恰就是这些学生更需要多一点赏识,多一点激励,甚至还应对他们的缺点乃至错误给予包容。就人之常情说,谁也不愿意让老师,让家长或领导当众揭老底,即使有失误与犯错,大都希望能得到相关人的谅解。本应该受到责罚,反倒没有给予责罚,本不应该谅解的,反倒得到了原谅,此人定会心存感激,会更加自责、内疚,这样心理情感人们都可以理解。上个学期里我班的学生王云鹏同学,学习基础很差,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倒数,日常的行为习惯很差,但是该生平时爱好阅读科普读物,复述故事的能力很强,于是在语文课上我经常会安排他起来讲个故事等,我适时进行表扬、鼓励,提高他的学习热情,就像王金战所说:“鼓励要抓准时机,在孩子做对事情、做好事情的一刹那,及时送到位。错过了这个兴奋点,就无效了。”虽然成绩总是不理想,但其他同学对于他的这个本领还是很佩服的。大量的事实也说明:好学生是被表扬出来的;坏学生是被批评出来的。欣赏表扬好学生并不难,难的是欣赏表扬后进生。许多人都有求完美的心理,看问题更多带着挑剔的眼光,学生是成长中的人,身上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特别是后进生,要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可不容易,须老师转变观念,不以一个标准衡量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其独到之处,多角度立体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并细心观察,多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作为一个教师,适时地激励学生很重要,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曲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最需要得到的是鼓励;当学生有某一兴趣时,最需要得到的是支持,我想只要这样做,激励教育才能产生预期效果。对每一个在学海中翱翔的学生来说,自信心如同一对翅膀,能让他飞得更高更快,如果没有这对翅膀,他将永远在地面上徘徊不前,永远看不到前方那亮丽的风景线。而教师对于学生找到这对翅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让班上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赞赏和鼓励,让他们在我的关爱和呵护下健康的成长!
智慧教育试点范文3
由此可见,要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卓有成效,要想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要想全体教师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就必须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书育人的本领,帮助他们及时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以及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丛书》也就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应运而生了。
这是一部涉及基础教育全领域,涵盖所有学科的带有普遍指导意义、明理解惑的大型丛书,由数百人团结协作,殚精竭虑、克服各种困难,历时三年才得以完成。编著团队中既有课程专家、大学教授,也有学科教研员,更有一线的名优教师。他们本着求真务实,切合实践的态度,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多年来各学科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全部收集起来,统一梳理,分门别类,集中研究,联系实践认真分析,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目标的统领下,把所有的教学问题置于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中进行讨论分析。根据各学科特点,遵循贴近新课程理念、贴近学科教学实践、贴近教师专业成长的“三贴近”原则,以“案例式”和“问题式”组织形式为载体,然后根据提出问题(案例角)―分析问题(讨论区)―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实践坊)―总结提炼相应问题的对应策略(智慧屋)―推荐相关拓展性学习资源(学习园)的设计路线予以科学、切实的指导与解决,从而让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愉快轻松,满足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教学要求,圆满完成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水平的目的。毋庸置疑,这是一部站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处理教学问题的具有较高实践指导价值的丛书。具体来说,本丛书还有如下几个特性。
1. 针对性
各分册中的疑难问题大多是由学科专家或辅导老师先在各个培训班级广泛征集和收集整理的,汇总成若干专题和多个学科教学的典型疑难后,再发到每个远程培训的虚拟班级的教育沙龙里开展研讨,并确定骨干教师就疑难问题进行在岗实践,课程专家和辅导老师帮助答疑和分析破解,最后共同总结出解决疑难的策略和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帮助教师解决困惑的培训和学习方式能重新点燃教师对职业的热情,犹如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能真正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厘清教学的思路,明确教学的方向,使教师培训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可见,本丛书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适合在新课改中既体验过快乐也体验过困惑的教师,是一套具有实践智慧的教师用书。
2. 指导性
本丛书建立在一个最基本的信念之上: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简单的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我认同和心灵完善。各分册中各个专题的划分是站在教学论的逻辑角度展开的,按“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程开发”几个方面集中组织疑难问题。书中疑难问题的解决过程其实表达了作者对教学改革的呼唤、思考与探索,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既热情洋溢、引人共鸣,又理性深刻、回味无穷。可以说,本丛书对处于从新手到专家各级发展水平的教师,具有普遍适用性。
3. 研究性
本丛书涉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过程的两大主体,突出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探讨教师多途径、全方位专业化发展和成长的模式;二是通过专家对话学习、交流各学科新课程的相关理念、方法和策略,并立足课堂发现问题,采用基于问题解决的校本研修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使教学与研修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新方式;三是通过同伴互助与讨论突出教师群体的作用,强调学科教师之间的互帮互学和优势互补。柏拉图认为,教育无他,乃心灵的转向。教育其实就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书中的大量案例生动鲜活、充满情感,能令人信服地激起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真心,学会发现,学会思索,学会改进,促进教师的智慧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既是一套教学指导用书,更是一系列教师心灵成长的精神档案。
4. 愉悦性
智慧教育试点范文4
今年,我校有九十多人报考高职,这是商业学校有史以来人数最多一次.为了更多的使我校毕业生能踏入高等学府的殿堂,校领导多次开会动员,鼓励学生报考.教务科还专门配备了班主任,制订了周密的教学计划,科学地安排了授课时间.在课时安排上,则注重其合理性,突出三个结合:课堂与课后结合,讲授与辅导结合,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结合.从而,使教与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不仅如此,学校还把高职班安排在最好的两个教室学习,这也大大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二,吃透考纲精神,合理搭配教材
每年的高职《考纲》都是当年考试复习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师辅导的中心.因而,作为教师就必须弄通,弄懂考纲,领悟其精神,并与前几年的"考纲"相对比,研究新"考纲"的特点,理解它的意向,对每一个项目做细致的分析.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由于我校目前使用的是全国统编中专教材,而高职考试有些内容贴近了职高,技校教材,这种情况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在短时间内把职高教材一至二册中的重要的课文,短语,词组及课后练习挑选出来,再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使中专,职高,技校所学的教材融为一体.此外,我们还收集了一些外地高职考试的材料,对学生进行训练.这些试题从语法和词汇等方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巩固加深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受益匪浅.
三,课堂教学规范,夯实基础知识
对高职考试教学,我做到:教学上有计划有步骤,备课上有教案有备案,课堂上有讲解有抽查,课后有作业有批改.我积极参加市里高职公开课,对上级发放考试材料,让学生逐个去做,然后我对每个学生的答卷进行检查,。批改,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地掌握英语的每个知识考点;我还坚持半月一小考,一月一大考的制度,紧紧围绕大纲授课,防止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讲到哪算哪的做
法;对学生实行快慢班制,一个月调整一次,根据当月考试分数划分,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夯实基础知识.我认为,高职英语的每一道题都渗透着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势必会影响得分.因而,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知识的系统性复习和循环滚动式复习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所谓系统性,是指学科知识的结构要理清,复习面要全,点要准,对每一考点都要扎实反复.而循环滚动式的复习方法,则是指在强化训练时要对基础知识,尤其是常见常用而又易错易忽略的部分反复考查,自我强记,不断总结积累,常考多练,围绕考纲,逐项突破.特别是填空,阅读理解,写作方面.我们做过上千道练习题,写过几十篇文章.对不同体裁的文章做了分类练习,使学生对人物描写,记事,议论,公文等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一定的写作功底,并注意培养他们的迁移,联想的能力,使他们在考试时,能做到不慌不怕,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智慧教育试点范文5
关键词: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意识;净化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36-01
近几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也随之不断改革和推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开始转变,更加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但许多家长都进入了这样的一个误区,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多才多艺。于是,在孩子还未到入学年龄,就开始繁忙的奔波于各类特长班之间。然而素质教育不单单是能力的培养,它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以家长的意志为主,限制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孩子的兴趣变成了压力,这种急功近利行为,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不懂合作,冷漠缺乏爱心等,能力的缺失和心理的失衡。在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的今天,如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我在美术课上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让学生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的美术课程,为努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改进美术教育教学的不足,开设了“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地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
在七年级下册有一节课《策划一次出游活动》,我的家乡――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这里有悠久的抗日历史,是当年东北抗日的主战场之一,全县到处是抗日纪念碑,当年朝鲜人的太阳金日成也在汪清长期活动过,本地与金日成相识的朝族老人金春燮还建在。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筹集资金修建了两条红色旅游线路。我以此为资源,开设了《故乡的红色之旅》为主题的策划活动。策划方案由策划书、路线图、备忘录三部分组成。让每个小组都成为一个独立的旅行社,并且采用竞赛的形式选出最佳策划方案,由中标的“旅行社”带领学生到实地参观,让他们的策划方案不再是假想,而是真正作为活动的实施方案。学生从中找到了自我价值。为了能更好的完成策划任务,在“竞标当中”一举“中标”。各个小组开始各显神通,负责策划书的同学,为了把策划书设计的更具有号召力,有的去上网查阅历史资料,有的寻找到了见证过这段历史的老人,听老英雄讲述故乡发生的抗战故事和抗战英雄事迹。负责路线图的同学请教了地理老师,骑着自行车到实地进行了考察。负责备忘录的同学开始思考要领大家出去需要带些什么,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这些原本在生活中都有父母代劳的事情。
自己的故乡原来在抗日时期有着这么重要的地位。同学们对那段已流逝的岁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前在学生心里那段历史是那么的遥远。现在却能够体会到,这些事情就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自己的祖辈都是曾经亲历者。看着英雄的照片也不再是那样一脸冷漠的表情,而是发自内心由衷产生的敬仰之情。特别是抗日烈士童长荣的事迹,学生感慨道“他那么年轻,牺牲时才27岁,可是就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却做了我们一辈子都做不完的事。”
这一切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了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而且让学生对革命烈士产生了由衷的崇敬,懂得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热爱生活。
二、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是靠自己一个人做大的,合作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基本原则,而且可能是成就伟业的唯一途径。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能够使我们更加规范,而不是失去自由,我们的事业只有更加规范才能够更迅速的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除了基本的技法和技能传授之外的教学任务,我都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小组内应该有一定的合理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比如:领导者、激励者、读题者、协调者、报告者、操作者,而且应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之间的相互依赖,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例如,在人美版七年级上册《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当中,教师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在授课的过程当中,为了激发学生组内的团结意识,创新能力、制作能力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意识。我设置了比一比,赛一赛的环节,并设置了三个奖项,团结合作奖、最佳制作奖、最佳创意奖。给学生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有效的完成任务。如果是一位同学完成一条龙的制作,别说是15分钟,就是一整节课的时间,都是不够的。但通过合作的方式,最快的小组竟然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在最后总结环节中,我设置了三个问题:你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并未作过多的引导,本来我以为获奖小组会夸一夸自己小组是如何进行设计和创意的,没想到几个小组都不约而同的谈到了一个问题――合作。完成快的小组谈到了他们如何进行合理的分工,才能让自己的小组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工作。做的慢的小组分析了自己组是由于分工的不合理,和组员的消极怠工,致使很好的创意没有能够完成,导致最后任务的失败。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作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我们美术课的主要活动内容。随着美术教学的改革,美术课早已不单纯是技法的传授,更注重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或某种意味等等精神内涵,即意蕴美。在审美直觉这种表层的心理活动刺激了欣赏者的感觉后,将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连锁反应,这时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智慧教育试点范文6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教师也就拥有了教学的第一把钥匙。但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激发起来的,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分数与小数互化”时,教师说:请同学们报出一个分数,老师不用做除法,便能马上断定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验证了几个分数后,觉得老师讲的话千真万确,感到十分的好奇、有趣,这样便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浓厚兴趣。
二、抓住有效时机,渗透思想教育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数学虽不是一门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学科,但教学中要经常地、有意识地寓思想于传授知识之中,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教学圆周率时,有目的地介绍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大数学家祖冲之就第一次准确计算出π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外国数学家求得这个值要早一千多年,从而激起学生对古代数学家的敬仰,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通过教材中多与少、加与减、已知与未知、精确与近似、直与曲……对学生进行矛盾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通过四则运算、解答应用题和几何形体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对学生进行事物发展变化观点的启蒙教育等。久而久之,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便会逐渐地形成。
三、加强说的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思维训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通过有序的语言训练,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说的兴趣上多下工夫,多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让学生说说题意、说说数量关系、说说思考方法、说说解题步骤、说说操作过程等等。例如,列方程解决“西安大雁塔高64米,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小雁塔高多少米?”时,首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告诉我们什么,问题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并说出数量关系: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再列方程解答,解答完之后,追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最后让学生总结一下解题步骤:首先弄清题意;其次找出数量关系;再次列方程解方程;最后检验。说的方式可根据课堂需要而定:自己说、同桌互说、小组交流、大组汇报等都可以。通过课堂上说的训练,学生不但掌握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而且训练了其语言的逻辑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强化动手训练,培养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强化感性知识,为建立清晰而准确的概念打下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并掌握概念实质。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传统教法往往是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讲解学生听,其教学效果大多是事倍功半。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教师可让学生各自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直径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圆形硬纸板,分小组动手操作,测量自己小组中三个大小不等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并分别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然后,分组汇报测量和计算结果,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同学们不难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最后,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自己推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不但激发了对新知识的探索兴趣,自身的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开发了自己的数学潜能。
五、重视思维过程,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习“梯形的面积”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梯形的面积公式又是怎样推导的呢?接着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问:你拼成了什么样的图形?所拼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下底之间有什么关系?高又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有何联系?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正因为在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这一新知时,教师重视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全过程,所以学生对梯形的面积公式理解得深、掌握得牢,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